2008-12-04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汪永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也是民间环保组织的绿家园的召集人。今天我请来的是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委员沈孝辉,也是这些年来活跃在环保领域非常活跃的学者。沈孝辉还有一个专门谈的一个话题,就是巴西的环境保护和巴西人的风土人情。所以今天我们请沈孝辉自我介绍一下。
沈孝辉:您先给我介绍了。我是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这些年因为我爱人在巴西,所以我有机会去了,一共前后五次,去巴西五次,在那生活了两年。这两年期间,巴西我基本上都考察到了,从南到北都考察到了。后来我写了一个考察报告,也就是后来在《人与生物圈》发表的这个。
主持人:巴西专辑。
沈孝辉:专辑,这个最近要成书了,我正在编了。这个里头就谈了巴西的文化和巴西的生态,主要从它的文化谈它的生态。
主持人:我觉得巴西其实跟我们中国有一个,有一点相似。就是它是一个大河文明。它这个亚马逊,如果说我们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的话,那么巴西人家是第一大河,最长的一条大河。那么沿河就有很多的故事。人的故事,生态的故事,文化的故事,我想可能网友们对这些一定会,也不一定说是陌生,但是起码没像你这么了解。你可以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沈孝辉:亚马逊当然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了。
主持人:长度也是。
沈孝辉:长度过去是尼罗河。现在最新的考察结果,在它上游又发现一条新的支流。那条支流加上以后,它就是超过了尼罗河了,是世界上最长的,也是水量最大的河。但是它这条河的流域,它整个流域都是亚马逊热带雨林了,和我们长江是不太一样的。
主持人:不像我们发源是冰川。
沈孝辉:对,但是它也是发源安第斯山。
主持人:但是它不是冰山,不是冰川。
沈孝辉:安第斯山上面也有冰川。
主持人:也有冰川。
沈孝辉:也有。
主持人:要想去亚马逊的源头,不是很容易。
沈孝辉:那不太容易,那地方海拔7000多米。
主持人:我们长江的源头,我去过,才5400米。它比我们源头发源的海拔还要高。
沈孝辉:对。它那个地方,主要就是说巴西它的历史很短,但是它印第安人在那,可能生活有一万多年了。但是印第安人,他和环境是很协调的。他对环境不构成任何的损害。就是说从葡萄牙人到了巴西以后,都了现在也不过就是500年多一点,1500年到的巴西。那么这段500年来,就是说亚马逊被开发掉了20%。那么说它还有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原始状态。它和我们这个长江流域不一样。而且这个洋,整条亚马逊河,你看着很令人震撼,就是说它整条河流上,主干道上是没有一座水坝,连一座桥都没有,只是在支流上有几座水库,有些桥。
主持人:主要这些水库是饮用水还是调节洪水?
沈孝辉:它的水库也是发电的。
主持人:也是发电。
沈孝辉:对,也是发电的。但是支流上的也不多,也不多。所以它整条河流非常壮观,它是一条野性支河。它的水量,据说世界上有三大。就是除了南北极以外,世界上有三大淡水的储存中心。第一就是亚马逊,第二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第三是我们的青藏高原。
主持人:我们说的水塔,但是还不如人家的亚马逊河。
沈孝辉:亚马逊河的水量大概要占全世界各大陆的水量的将近1/10。它水量是非常丰沛的。现在就是说,因为联合国有个报告谈到2025年的时候,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要陷入水荒。2025年,离现在已经不远了,还有十几年,十八年。但是只有几个国家没有水荒,第一是巴西没有,加拿大没有,俄罗斯没有。
主持人:我刚才德国访问过来,德国据说也不会有。德国的水也足够他们用的,但是他们还非常节约用水,比我们真的是节约多了。就是在一个水量非常丰沛的国家,还在节约用水。我想巴西他们在用水的方面,是不是也有一些他们自己的传统?
沈孝辉:巴西,巴西用水不节约,根本不节约。他们的水太多了,所以他们就要,他们的街道都拿水冲,就拿水就冲,冲得干干净净的。圣保罗那些大城市,巴西利亚全用水冲。
主持人:你刚才说印第安人,他们有很多和自然和谐的这种生活的方式。给你印象最深的大概有些什么呢?
沈孝辉:这些土著民族一般来说,都和自然很协调的。印第安人更是这样,不管是北美印第安人和南北印第安人,他们本身,你像巴西的印第安人,他本身就是森林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从来不去索取,除了自己生活必需品其他以外的东西,也只有在商业社会,他才去索取。他为了是卖更多的钱,进行商品交换。他不存在这问题。所以他们只是索取自己的必需生活品,打点猎,种点木薯。另外他们人数也有限,亚马逊也太大了。所以他们在丛林里生活,虽然生活了到现在,考古说有一万年。可是这个大森林,仍然保存也完好。过去他们人数也很多,过去他们的人数有几十万,后来殖民者来了,把他们杀了不少。然后他们又在,他们之间传播一种疾病,就是过去他们没有的病。外地人带进去的,像什么感冒、梅毒这些东西。所以让他们这种病,又也死了不少。当然他们现在人数又开始恢复了。事实上就是说,对这块森林和对印第安人,巴西也走过一段弯路。就是过去的政策,在军政府时期,曾经想把他们纳入到现代社会,就说你们太原始了。光着屁股一天到晚在林子里蹦蹦跳跳,太原始了。要把你们,你们也应该过现代化的生活,也应该有彩电、冰箱了。
主持人:对,我们现在这个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争论。
沈孝辉:对,就是他们也曾经这么做过。就把他们赶出丛林,让他们到工厂里做工。可是没有想到,把他们赶到,他们以为是在帮他呢,从政府来说。帮着你们过现代化生活,你们原始生活,原始时代应该结束了,应该融入现代社会了。这些口号都很有道理,看着很有道理。把他们引到工厂里头呢,结果适得其反。因为它的亚马逊的印第安人的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不相融的。它不可能一步跨到,就把自己的文化全丢掉,就转变成另外一种文化模式。那是不可能,没有那么快。所以就出现了的始料未及的情况,一个就是它的年轻人纷纷自杀。
主持人:自杀。
沈孝辉:对。
主持人:用这么极端的手段。
沈孝辉:他们认为工厂对他们来说是牢笼,是监狱。他们不愿意,他们认为只有森林是自己的家,是自己的广阔的自由的天地。机器的轰鸣,那种闷热的厂房,他们受管制了。
主持人:受管制的生活。
沈孝辉:对。
主持人:按点上下班。
沈孝辉:他们无法适应。那么年轻妇女都纷纷拒绝生孩子,目的是不想让自己的在生出的孩子,也关到这种工厂的牢笼之中。
主持人:这大概是什么年代?
沈孝辉:这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的事,军政府统治时期的事。那么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呢,社会学家就介入研究了。到底怎么回事?一开始,他们也弄不明白。好心好意让你们过现代化的生活,让你们从原始社会,一下子蹦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跨了好几个阶段,为什么还自杀呢?后来才知道是文化的原因,他们忽视了文化。于是后来就执行了新的政策。就是说不强迫他们融入现代社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你能接受什么,你接受什么。事实上,印第安人和外面接触比较多的印第安人现在也开始接触一些,也用一些,就是外面的东西。你比如彩电、冰箱。他们也有。
主持人:也有。
沈孝辉:对,也有。在丛林里没有。就是说在亚马逊河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
主持人:起码有电的地方。
沈孝辉:对对对。他们也开始,就是说。那么这种发展,就是在它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发展。而不是恩赐的,人为的,强制执行的。
主持人:把我们的一些观念强加给他们。
沈孝辉:强加给他们。事实上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问题还没这么简单。就是说把他们驱逐出亚马逊森林的背后,是一些财团,是一些财团在作怪。他们是打着这个借口,他们嫌印第安人占领的森林太多了。他们要砍伐那些森林,作为牧场,作为种植场。只有把他们赶出去,他们才能够占领,才可以采伐那里的森林,亚马逊森林,才可以把它开辟为牧场和种植场。
主持人:这是国际上的一些财团。
沈孝辉:不是。
主持人:就是当地的。
沈孝辉:当地的,对。这是他们真正的原因。但是他们不可能说我把你们赶走,他找个正当的理由吧。
主持人:其实现在听你说,跟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挺像的。我们的一些水电公司,他们也是希望。当然他们其实有很大的程度,还是说希望发展。但是在这个发展和这个原著人的文化传统是上面,这种冲撞,我觉得这看来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沈孝辉:对,我很同意你说的。就是说你发展你要有两条。第一条,你要保护原著民的利益。你不能够因为你发展了,你建了水电站,你使原著民的生活水平降低了。你甚至他们用的电,比我们城市用的电费用还高。我觉得这是很荒唐的。首先是要保障他们的利益,而且保障他们世世代代的利益。而且他们应该是,就是说这个水电开发的最佳收益者。
主持人:你说到这,我想起来。就是地震以后去了好几趟,咱们那个就是紫坪库水电站。紫坪库是大家争论很大的一个,从修就有很大的争论。然后这次地震,大家一下子就非常关注。因为它下面就是一个成都市,这么多人口。所以迅速地就是说,排除了它的这种险情。而且很快就是过水发电了。而且大家都觉得我们这个水电站经历了这么大的一个考验,而且已经又开始发电了。但是我们10月份,去紫坪库上面的那个移民村,在那个移民村子的时候,才得知从“5·12”地震以后,到我们10月18号到那去,还没有电。就是说守在电站边上的老百姓,一直过的是一种没有电的生活。他们家摆着那个二十九寸的电视,现在是摆设。所以就是说,我们现代化的这种发展和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之间,这一条路,我觉得走起来,真的是可能是有一点难。
沈孝辉:还有一点,第二条,我认为是要保护江河的生态,不能全都开发掉。有些重要的江河,是不能开发的。它江河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像亚马逊河的干流,它也是禁止开发的。在那没有一座水坝,甚至没有一座桥。
主持人:他们觉得桥也是对这个的破坏。不需要?
沈孝辉:他们不需要桥。
主持人:他们其实,我觉得他们可能还有一个很大,就是他们人口少,没有我们中国这么多人。
沈孝辉:他们人口压力确实少,一共一亿九千万。他们国土面积比我们少一百万平方公里。但是它的国土,到处都是青山绿水。没有高原,没有沙漠,没有戈壁。除了森林,就是草原。
主持人:那就是说,其实没有我们中国的丰富,我们的多样。
沈孝辉:对。
主持人:我们的生态是占全世界。我记得我们有一次去沙漠采访,就是说我记得当时蒋高明曾经也到我们这来谈过,他就说全世界所有的这种地质地貌的这种形态,我们中国原来就是说有一种稀疏草原,我们没有,就是非洲的那个。结果现在在我们的内蒙古也发现了。所以说,所有涉及世界上的生物,就是地形、地貌,我们中国都具备。其实这也是我们一个很大的特征。
沈孝辉:这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内容。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我们至少占一个景观的多样性的世界之最。
主持人:而且物种的多样性,我们是世界五个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沈孝辉:从物种的多样性,排第三。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主持人:第一是马来西亚。
沈孝辉:第一是巴西。
主持人:第一是巴西。
沈孝辉:第二是马来西亚。
主持人:马来西亚。
沈孝辉:第三是中国。
主持人:就是说你看我们跟巴西,其实有很多的相似。
沈孝辉:是,都是金砖四国。从经济上来说,也是很相似。都是以发展中国家,而且很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当然我们中国的人力资源比它的丰富。但是它的矿产资源,它的生态资源更丰富一些。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你说到保护他们的这种原著民的利益,这个在巴西做的是不是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有一些问题。那么后来他们是怎么认识到这些问题?慢慢又让他不是这种强行地去做一些让原著民生活改变的呢?
沈孝辉:后来就是说到1965年的时候,就是政变,就是军政府掌权,掌到大概是1984年。后来它又变成民权的这种政府了,这种民主体制了。这是多少年积累的,他们走过弯路,也有过很多历史的教训。那么他们后来就是说印第安人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印第安人基金会。在印第安人他们的代表也进了两院。就是众议院和参议院也有他们的代表。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政策的转变,就是给印第安人划了大片的印第安人保留地。每一个人大概是九千公顷。
主持人: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保护区,我们的自然保护区。他们叫?
沈孝辉:它叫印第安人保留地。实际上给他们划这么多公顷,就把亚马逊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始森林全都保护起来了。因为这个印第安人这个保留地里头,是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的。
主持人:这是哪一年?
沈孝辉:这是从80年代后期以来,就陆续地在推,在推这种政策。
主持人:因为大家,可能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了,印第安人他们真正保留了。
沈孝辉:实际上你保住了印第安人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就保护了亚马逊森林的生态。这是一回事。
主持人:对,我们现在老说原生态。其实原生态之所以能存在,还很大的在于我们人真正把它当成原生态。我们现在老是唱歌说,这是原生态的。但是人家的原生态所在的那个家乡,那片土地,已经被我们现代化了。
沈孝辉:就是说他们的传统文化中,这种传统文化,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认为是落后的,愚昧的,过时的。传统的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先进的。
主持人:包工火种,包括。游牧文化。
沈孝辉:对,游牧文化。它有它的先进性。因为蒙古草原几千年以后,保存完好,就是因为有游牧文化。后来是因为这种草原的破坏是很明显,就是农耕的文明进入了草原。它把它农耕的方式,运用到不适合农耕的草原去开垦,才造成了草原少了。那么在亚马逊地区也是一个道理。那个地方,这个地方,如果说亚马逊森林要是破坏了,那么对整个地球要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也一直说我们的青藏高原是第三级,这个第三级,一两度的温度的变化,对整个全球会有三、四度的影响。也是我们现在对它的这种保护的意识还确实是存在问题。亚马逊人他们知道,他们的重要性。
沈孝辉:现在从巴西法律来说,是很严格的。巴西的法律,就是《环保法》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环保法律之一。但是实际上在执行的过程中,它因为那个地方太大,很多地方也是山高皇帝远,没人管。或者说管不过来,所以破坏,它也在破坏,据我的观察。有一些农场主,牧场主,主要是牧场主。在里头就是欺负老百姓,欺负当地老百姓,为非作歹,砍伐森林。这些事情都发生过。有一个修女,我在里头写了一个叫特洛沙的修女,她就是因为反抗其中一个牧场主。那个牧场主他违法砍伐亚马逊的森林,还把一些农民当成奴隶给他干活。她就不断地揭发这个牧场主。后来牧场主就威胁她,说你在不把嘴闭上,我就给你杀了。后来她知道,但是很多她的朋友劝她走,不要她在那个修区里做了。然后这个修女不要再那个教区工作了。因为这个人要杀你嘛,你要别的地方去吧。她坚决不去,她后来给她的一个朋友,给她巴黎声母院的一个她的朋友写信,就是我知道我要,我会被杀死。但是我决不做逃兵。我要跟这些坏蛋斗争到底。后来她果然被杀了,2005年的事。
主持人:大家纪念她。
沈孝辉:但是她的死,她实际上是为了用死来唤醒处于麻木状态的一些政府官员,地方政府官员重视亚马逊森林的保护。所以她的死,引起很大震动。后来卢拉总统,很快就做出决定。又划分了好几片很大,那都是几百万公顷的森林保护区。对森林加大了它的保护力度。
主持人:修女用她的生命换来的。
沈孝辉:这个修女就嫌当时的政府保护力度不够,法律很严格,但是执行起来,很弱化,很无能。她只能以死来唤醒人民的良知。她至少,她不死,她唤不醒,所以她就以死抗争。
主持人:咱们再说说亚马逊的这种的多样性,就是它的动物。其实我们有一个大家都现在很惋惜的中国长江里的白鳍豚。白鳍豚,1997年开始我们知道白鳍豚是濒危的时候,当时同时听说世界上四种淡水豚,亚马逊还非常多。我2004年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个,在学术会上碰到巴西的这种科学家,我说你们巴西的这个豚 ,就是淡水豚,还有亚马逊豚,还有多少?然后他手笔划着说,千万上万,说你要去就能看到什么的。就是他们在保护这些野生动物,水生动物,或者它森林的这些动物上面。你去那边都看到过些什么,他们的野生动物。如果我们说到长江源,你说像现在我要去,我其实还真可以很自豪地说,可以看到野牦牛,可以看到藏羚羊,可以看到白纯鹿,是我们高原上的这种野生动物,那么亚马逊它的丰富这些都有些什么呢?
沈孝辉:亚马逊光是鱼,就至少有两千种之多。你说的那个,当然它的豚是哺乳动物。你坐船也能在江边上看到,就是跳起来。
主持人:就是亚马逊豚。
沈孝辉:对。我见过,我见过。至于鸟,当然鸟就更多了。巴西是鸟类的王国。
主持人:对,我看到你的那些照片,而且和人特别的接近。你的这些照片,翻出来,有鸟的吗?而且我觉得他们鸟的颜色。
沈孝辉:你看,这些都是鸟带着它的一些小宝宝在马路上散步。这就是这条路,都可以看见车印。这是它们。
主持人:那个红脖,那个红的那个颈部,这个是什么呢?
沈孝辉:水塘鸟。
主持人:水塘鸟,在喂小鸟。这都是随便可以拍到的。还有最后一个封底。
沈孝辉:这是鹦鹉。
主持人:这个也是随便就能看见的。
沈孝辉:金刚鹦鹉。
主持人:金刚鹦鹉。
沈孝辉:金刚鹦鹉的,就是太多了。
主持人:可是有一点遗憾,我看咱们北京的那个市场上有时候在卖这些漂亮的鹦鹉。
沈孝辉:他们,巴西这个国家,也很怪。你比如说,它就是整个的国民意识里头,它的环境的意识很强。但是它也有些少数人在去走私、贩卖这些野生动物。这种人,就好像他整个人的素质,都是非常友善的,非常善良,非常喜欢乐于助人的,但是他也有极小数人他是强匪。就是说他的这种反差非常之大。就整个社会是一种样子,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好的。
主持人:我记得有一次你回来,你说巴西人,你比如说要让他们加班,说加班就可以有双倍的工资,没有人加班。你说周末我们就得休息,我们怎么能加班呢。这是巴西人的性格。
沈孝辉:对,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现在有些人,就觉得挣钱是第一位的。钱是越多越好,他们快乐是第一位的。他们就是给我的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不管穷人和富人,都很快乐,都在享受生活。在海滩上,那些亿万富翁和那些乞丐可以躺在一起,没有说这是富人的海滩,那是穷人的海滩,都是一样的海滩。
主持人:不划分我们这就是属于谁谁谁的领地。
沈孝辉:你脱光了,都是一样的。他们就是说,他们的穷人也很快乐。他巴西人很重视家庭。他为什么不愿意加班呢?因为休息的时候,他要和他的妻子,和他的孩子在一起。他平时没有时间,早出晚归,也得上班。你礼拜天再加班,他什么时候和孩子和妻子在一起呢?他是这样的。你像他打工,我们一般打工到城里打工。男的独生的和女的独生的,很少有一家人全来的。他来他成本太高。他不是,他巴西人就是迁徙去城里,都是一家一家的。
主持人:家不能分开。
沈孝辉:不能分开。父母子女都在一起。
主持人:巴西,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有一条快车,快速路,就是他们的公共交通。你看我们北京现在一共每天都有两位尾数的号不能上街了。可是现在这个堵车,还是很厉害。
沈孝辉:这是快速公交系统。这种快速公交系统,是巴西发明的。它一开始,它是在?
主持人:全世界它们领先。
沈孝辉:它们是领先的,最早的,而且也是最成功的。当时就连英国伦敦的那些交通部门去参观,都觉得很惭愧。他们觉得很惭愧。为什么呢?就是说因为那个库里提巴是在巴西来说是个大城市了。在咱们中国来说,只能算个中等城市。
主持人:人口有多少?
沈孝辉:人口有200多万。它虽然人口你看起来不是很多,但是你要知道,它的面积铺得很大。它不像它的房子,它不是像我们这么面积。它都是一栋栋的小别墅。而且它的别墅和别墅之间都有花园、绿地、森林,隔开了。所以它这个,这个库里提巴面积铺得挺大。因此它就存在一个交通问题。因为你铺得这么大,你要是在城里头,这就是你没有一个快捷的便捷的交通系统的话,它也是很耽误时间的。所以他们后来,他们当时有个市长,当时新上任一个市长,这个市长是一个工程师。他当时就是想,我到底是建地铁好,还是建快速公交系统好。后来他发现,他设计的快速公交系统它的载客量相当于地铁,一个小时可以载一万人。那么它的造价相当于多少呢?相当于地铁的二百分之一。后来这个市长很了不起。他说既然能够这么省钱,我为什么还要浪费纳粹人的钱去建那种昂贵的地铁干什么?我建快速公交系统。整个快速公交系统,就拆了几栋楼房,就建起来了。结果成了,结果全世界的各国都去学习。就连西方一些国家都非常,就是他们交通很发达的国家,看了他的快速公交系统以后,都非常钦佩的。
主持人:因为像您说的,它没有那么密集的话,它即使不是快速公交系统,他就是一般的公交,他也会,应该也不会太慢。
沈孝辉:不行。
主持人:不像我们这么密集。
沈孝辉:不是。它这个路线太长。它的交通网络铺得太大。它的快速公交系统,就是一开始,巴西是一个拥有私人轿车拥有率很高的国家。它大概就是5个人一个小轿车,很高,比我们高多了。而且它在它那个,像库里提巴这样的发达城市里头,几乎是人手一辆。那么他这个市长,他并没有通过,就是说我限制汽车,限制它的运行,或者限制人民购车,来控制轿车。它也控制不了,它也不可能政府有这种政策。那么它怎么办?它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这个快速公交系统的建立以后呢,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头,甚至比你开的汽车还快的到达你要上班的地方。它还好多支线的,干线、支线,还是叉线。最后形容一个整个的一个网络。那么呢,一开始说人民处于观望的态度,后来一看,70%以上的开车主、驾车主都不开车上班了。为什么呢?我开车我要废钱,废油,我还耽误时间,所以都做他的快速公交系统。然后礼拜六、礼拜天的时候,到郊外去玩的时候,再驾着自己的车出去。所以他这个是很成功的。后来我们上海也去学了去了。
主持人:我们北京后来其实划那个黄线,那个也是我们是公交的那个嘛?
沈孝辉:是,就从朝阳路这边过去,就有一条线。
主持人:不少有这种公交线,现在都有。
沈孝辉:对。
主持人:其实这个真的是一个现代,特别是在我们全球性气侯变化,特别大家现在都说,全球气候变化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环境问题,现在。我们只是觉得,可能是温度的有一些变化,或者灾害有一些增加。但是对一些小国来说,海平面上升,这个国家就要灭顶之灾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公交,它的这种推广,或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应该是重要的。
沈孝辉:对,巴西人的环境素质也是很高。
主持人:那你觉得巴西的,比如说他们在这个保护他们的这种生物多样性的时候,付出了什么代价?你比如说像我们,我们就觉得,我们人多,我们怎么能把这个地球都给了自然呢。我们人也得生存,现在就是说,好像我们人是第一位的。人先吃饱了肚子,是第一位的。那么这种,我们的这种理念,在巴西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他们把那么多的森林,全给了印第安人,让他们保护起来。那显然人,就是现代化生活需要的这些范围,需要的这些,那就受到了影响。那就像我们现在整天被人家质问似的,你们老要保护水里的那几条鱼,那我们人还要发展呢。我们还要吃饭呢,我们还要电,我们需要能源,我们面对这样的问题,据你所知,巴西人是怎么回答的?
沈孝辉:巴西人也有争论,也有争论。就是关于给印第安人这么大片的森林,土地,是不是值当,是不是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在它的众议院,参议院里头,也经常在辩论这些话题。但是巴西的《环境法》,它的环保法,它和它的环境部的力量非常大。它就是说它们在权衡这个问题的时候,利弊的时候,我认为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就是未来的发展。因为他们完全很清楚,从上到下,有一点是清楚的,就说亚马逊这个地方,尽管有些人想开发的,但是政府决定保护它。那么政府的这种决策的背景是什么?就认为生物多样性,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之所在。亚马逊森林里头有这么多的物种,将来人类征服癌症,和其他一些顽疾。
主持人:艾滋病,这两天正是艾滋病日。
沈孝辉:将来人们的一些生活的资料,包括人的食品,工业用品,很可能就要靠这些生物多样性,它里头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种,或者说研究出它的一种物种的新的用途来解决。
主持人:对,我记得前些年,在高利宫扇采访的时候,大家都怕蛇。然后保护区的人说不用怕,说有再毒的蛇,有蛇的地方,不出一步远,一定就有解这个毒的草。这就是天敌,这就是生物的多样性。后来我们几个女士在那块,在那聊起天来的时候,他就说你看你们涂的那些口红,他说有人算过,有一个女士从18岁到60岁,涂的这个口红,要称一称的话,可能有两三公斤。然后他说,在高利宫扇有一种草,其实小的时候,我们也抹过那个指甲草,图上以上,可以很长时间不掉色。
沈孝辉:还没什么害处。
主持人:对,还没什么害处。现在,就是没有开发。大家也都很藏在深山中。其实如果我们,就像我们其实现在的这个高山杜鹃,现在像英国,像荷兰,他们的花园里,他们出售在国际市场上当年都是我们云南高山杜鹃,他们给驯化了。现在成了他们的商品。那我们,我觉得你这句话,生物的多样性是未来发展的希望?
沈孝辉:对。比方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看我们现在这个吃饭问题解决的啊?怎么解决的啊?袁隆平。
主持人:从野生稻杂交。
沈孝辉:野生稻,从它到和其他稻杂交。假如海南的那个野生稻,被我们灭绝了。我们不就剩下,损失了,我们吃饭问题,还得往后退了。
主持人:对,其实我们怒江边上还有一片野生的。要修大坝的话,就要被淹了。
沈孝辉:我们过去,中国的野生稻有好几千处,现在就剩下多少处了。没几处了。怒江建坝还要淹没一处。
主持人:对,他们要说修改,不知道。
沈孝辉:那不就几个稻米吗?
主持人:对。
沈孝辉:那不就几条鱼吗?他们就拿这种东西来说生物多样性,我觉得是很愚昧的。
主持人:对,你看其实我们的三峡修了以后,去年我看《2007年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里面就说,长江里的这个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苗减少了97%。亚马逊它们可能不会是这种的现状。他们都没有这个压力。
沈孝辉:就是说我们为了眼前的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主持人:它们这是有什么转变呢?你比如说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它们也曾经把人都给弄到城里来,那么是什么样的一个契机,让他们能够有了一个转变?
沈孝辉:他们好像不是什么契机。就是说他们的决策里头,公众参与的成份更大一些,研究的成份更大一些。就是说选手参与的程度更大一些。所以当他们做出一种错误的决策的时候,他们很快地调整过来。他能很快纠正过来。
主持人:比如说他们有过什么?一个错误的决定怎么给纠正过来的?比如他们的煤。
沈孝辉:你看我刚刚举的那个,关于把印第安人撵出丛林,把他们到工厂里做工。
主持人:现在他们就?
沈孝辉:没有,现在没有这种事了。
主持人:他们可以随意选择他们的生活地方。
沈孝辉:对,还有我刚才说的那个,关于修女被杀的那个事情。当时也是当地政府,当地政府他们恍惚职守,也不去执法,在那。最后引起高层的重视来了。就是媒体介入,一曝光,一报道,公众的呼声,使政府做出了一些正确的决策。干脆我就,就是派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去进驻亚马逊。去,用我们话来讲,就是去搞严打,打击那些非法的庄稼主。那种看法森林,欺负百姓的庄稼主。另面,绿化了大片的自然保护区,几百万几百万的绿化。
主持人:亚马逊森林是跟我们的长江很不一样。
沈孝辉:我们的长江两边过去也都是森林,开发掉了。
主持人:但是没有它的这种热带雨林。
沈孝辉:对,我们是温带森林。亚马逊它流域也比长江流域广阔,它挺远远那一块,有705万平方公里,整个亚马逊流域,从巴西是400个。
主持人:然后它流下来是哥伦比亚,秘鲁一直这样。
沈孝辉:对。它一共是八九个国家。
主持人:七个国家,九个国家。
沈孝辉:八九个国家。
主持人:他们就是国家和国家之间有没有什么样的问题呢,争论呢。我知道我们中国的蓝长江下面是湄公河,经常有会议,经常要有不同层次的会要来商讨。
沈孝辉:这涉及到水源分配。他们的水太多了,都用不了,所以他不存在问题。
主持人:污染呢?
沈孝辉:支流有污染,支流的污染是因为淘金,非法淘金。有几千个淘金点。
主持人:亚马逊的金现在还丰富吗?
沈孝辉:金矿非常的丰富。所以有钱人坐着直升飞机就进去淘金去了。
主持人:我看您还带一来一种宝石。亚马逊河,它也是巴西的。
沈孝辉:那是紫金。
主持人:紫金。这也是他们的矿产。
沈孝辉:这也是他们的矿产。
主持人:他们的这些矿产还是他们出口的资源吗还是什么?那它的开发会不会也有过度,或者什么的?
沈孝辉:它现在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
主持人:在这些方面的保护上,他们会有些什么?
沈孝辉:矿产资源。
主持人:对,因为我们现在的开矿好像也是一个,觉得这就是老天爷给我们的财富,为什么不开呢?
沈孝辉:亚马逊的金矿是有点处于误区状态。政府想管,也在抓,不断的抓,但是巴西的法律是世界上的最松的法律之一,你比如说有一个人从窗户上爬到你家,去偷你家的东西,你不能吓唬他,你要吓唬他,他掉下去的摔坏了,你还得给他治病。
主持人:那怎么办呢?
沈孝辉:你得好言相劝。
主持人:好言好相劝。
沈孝辉:你像他这些淘金的,他犯什么罪?他算不了什么大罪,就是你非法进去了,不让你进去你进去了,那只能你装到船上在给你运回原来的地方去。
主持人:就完了。
沈孝辉:还得管你吃,管你喝。运回去以后,他又回去了,放了以后,他又回去了。所以他就是整天的联邦警察,就和这些人打交道,抓一些人,说你们这些人非法淘金了,不行,运走,走就走,走了还回家看看老婆孩子呢,过两天又回去了。
主持人:能淘一点是一点。
沈孝辉:对,所以你很难能够就是说,亚马逊那个地方又那么大,确实他也没那么大的警力,去管这些事,所以破坏还是,这种还是挺严重的,但是其他的矿产,像铁矿什么的,那还是挺匮乏的。巴西油世界上的品位最好的铁矿。在他那高原上,有铁矿。
主持人:那有没有过度的开采来限制他们对资源的开发?
沈孝辉:他们现在因为资源太丰富了,他们现在,它现在好像没有太多的限制。
主持人:我现在觉得听起来,你说他们水资源也丰富,矿产资源也丰富,上帝对他们好像很青睐吗?
沈孝辉:上帝是巴西人。这是巴西人自己说的。
主持人:上帝是巴西人。所以给了他们。
沈孝辉:所以给了他们,我们中国人去了就嫌他们懒,他还用不着,他用不着,那么卖力气干。
主持人:我们从小。
沈孝辉:没有生存的压力。
主持人:没有生存的压力,我觉得这句话对我们影响,我现在确实是觉得在我们很多人骨子里还有说中国地大物博,所以说我们的资源很丰富,所以我们用一点没关系。但是现在看来我们跟人家比起来,我们真的是地大是没有问题,人多当然是我们占有资源的,但是被13一除,就很少了,但是像长江,我们的水资源,并不是那么的丰富。和巴西比起来。
沈孝辉:反正被13一人一除,第一我觉得是5000年历史的开发,我们已经消耗的很多东西了。
主持人:对。
沈孝辉:包括生态资源,我们过去森林覆盖率达到50%,现在还剩下多少了,而且现在大部分是人工林,过去全部是原始林。更不用说其他的资源了,再加上我们现在又,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变成了13多亿人口,什么东西被13亿一出除也剩不了多少,这个不能和巴西比。
主持人:对,我前天在罗马的时候我看到那个他们的,我去一个他们的一个下宫,在罗马附近的一个山上,然后路过就看见几个大坑人,其实说起那坑也没有太大,然后陪我一起去的中国人就说这就是罗马的那些辉煌的宫殿,那些古建筑取石的地方,取得那些石头的地方,我觉得的这么辉煌的一个罗马,到处都是这种的宫殿,历史啊,残垣断壁什么的,历史啊,就这么几个坑就解决了。当然它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建筑的材料,现在想想其实我们这个5000年的历史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对我们的辉煌,也是对我们的,因为早年间,人类缺乏对资源的认识,我们犯下了错误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影响。
沈孝辉:过度的索取。
主持人:北京早年间。就像刚才您说的,长江两岸是森林,其实北京早年间也是森林覆盖的地方,现在完成没有这个痕迹,但是现在在欧洲,你坐在飞机上往下看,基本上像这些大城市的机场,周边全部都是森林,当然也有一个,他们其实我听一个美国人他们那些大森林,像新泽西,像纽约旁边的大森林,其实他们我在看来很大的一些树,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长起来的。所以其实我们要是这样想想我们中国,我们有很会辉煌的历史,但是我们有现在这30年,我们现在都在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这个50年的经验和消耗,和这个30年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今天这样的一些对于生态的问题,然后我们再怎么样在往前走我想确实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像巴西,这样的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那您最后觉得,像巴西的这些东西,应该在怎么像我们的网友来希望在多说几句吗,巴西人,他们的那种生活态度,他们的那种对自然的这种认知。
沈孝辉:整个反正巴西是一个移民国家吧,他主要是由印第安人,白人和他们的混体组成的。但是他们还有一部分黑人。那个,我觉得所以巴西的文化是一种杂和文化,他在这种他的杂和文化里面,既有印第安人的那种生态智慧,和自然融为一体的那种观念,他也有一些欧洲人的一般绅士风度,就是比较高贵的那种绅士风度。同时他还有黑人的一种生命力,那种顽强的生命力。那么我觉得他们就是说,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他们都活得很轻松,不为物质所累,就是说不是那么,从整个国家来说,他不是那么,他没有压力,他和周边谁也不打仗,对吧,所以他在其他方面的,你像经济上的投入,他就用不了很多。他跟谁都不打仗。而且他的这种环境,条件和资源条件又这么好,所以他就形成一种比较,一种国民心态是很轻松的国民心态。不像我们,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急于发展是因为我们有压力,他们没有这种压力,所以他们不要求,不谋求,从国家来说到个人,都不谋求,我要多富多富,相反,它的觉得适度的发展就很好,他们要让工业化给我们带来污染,带来生态的破坏,他们反而对这种东西比较警惕,我们宝钢曾经上海的宝钢,曾经在他的海边,我跟他海边的一个洲建立一个联系。就是说我们投十几个亿在那里建工厂,我们当时以为呢,他们从上到下都很欢迎的,给你投这么多钱呢,解决你的失业问题,就业问题吗,提高你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吗,他那个洲并不是富洲是一个相对比较穷的洲,想不到人家拒绝的,他们说我们的土地不想被你们污染,我们的空气不想被你们污染,我们的水不像被你们污染,钱多一点少一点没关系。实际上我们来想一想也是这样,假如说我们天天喝的水让我们不放心,我们吃的东西,让我们不放心,我们呼吸的空气让我们不放心,我们在多一点钱有什么用是不是,如果你身体不健康了,你钱给你多点,有用吗,还不够你看看病的,还不够你折腾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观,要协调,就是要和谐的发展,和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你如果达不到这两者和谐的话,那就根本不会是科学的发展。
主持人:我听出来您的意思了,就是让我们中国人别活的那么累。
沈孝辉:对,我觉得应该活得轻松一些。
主持人: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放下这种急于的求发展的这样的思路。
沈孝辉:就是过多的物欲,就是活得轻松一些。
主持人:这就是我们今天最想跟大家说的,活得轻松一些,别那么累,当然也可能说我们现在并不是说,不想轻松,但是我们还需要挣钱,我们还需要那些靠钱来丰富的那样的生活,但是刚才沈孝辉说了,如果这种靠钱,来给我们换来的丰富的生活,不是以我们自己的身体的健康和失去亲情为代价我觉得是值得的,如果要真的是现在的钱是失去了我们的健康,甚至是失去我们的亲情为代价,那真的就太累了,我们需要轻松,好,谢谢大家。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