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2
家园遭人为破坏 人类“近亲”面临灭绝危险
来源:《广州日报》 2008年08月06日
由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及保护国际(CI)等环保团体等组成的研究小组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称,目前地球上有大约超过半数的灵长类动物种类濒临灭绝。而这些动物面临险境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捕猎、家园遭到人类的破坏以及非法动物贸易。报告中还提到,生物燃料开发热潮导致的森林砍伐难辞其咎。
近半数濒临灭绝
在包括猴子、狐猴、叶猴和大猩猩在内的634种已知灵长类动物中,有近半数的303种濒临灭绝,其中69种为最濒危物种。IUCN已将634种的48%列入其濒危物种“红色名单”,其中包括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猩猩、长臂猿和狐猴。69种最濒危物种中包括苏门答腊猩猩等大型类人猿及小型原猿类等。此外,越南金叶猴、哥伦比亚棉顶狨以及仅剩约140只的马达加斯加大竹狐猴等均在最濒危之列。
调查结果称,亚洲地区的灵长类动物数量下降最为严重,整个地区大约有71%的灵长类动物面临绝种。90%生活在柬埔寨和86%生活在越南的灵长类濒临灭绝。
在非洲,13种红疣猴中就有11种濒临灭绝,其中2种可能已经灭绝。25年来都没有人见到过一种中非柏氏红疣猴,还有一种瓦顿小姐红疣猴自1978年来就无人见过。在乌干达和刚果(金),战乱导致山地大猩猩等灵长类濒临灭绝。
这是全球首份有关灵长类动物生息状况的全面评估报告。这次调查共有数百名科学家参与,耗时十几年,是12年来针对灵长类生存状况的最广泛的调查。此前公布的调查显示,地球上濒危灵长类动物的比例为25%~30%。去年,有39%的灵长类动物被列入IUCN的“红色名单”,而今年则攀升到了48%。
成为人类的盘中餐
据报道,其中大部分灵长类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此外还有部分种类的动物是遭到了人类过度的捕食。最容易成为盘中餐的灵长类包括:越南金丝猴和徳拉抠乌叶猴,卢旺达金丝猴和尔氏长尾猴,生长在坦桑尼亚的喀氏红疣猴。
这项调查结果是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第22届国际灵长类学会大会上公布的。IUCN的让-克里斯托弗·维埃说:“灵长类是我们曾做过评估的物种中最濒临灭绝危险的物种之一。砍伐森林是主要原因,此外它们还面临着遭到捕猎的危险。”
据报道,由于灵长类大多生活在树上,身体颜色与树林的颜色相对差异较大,而且经常发出叫声,所以属于人类最易捕捉到的动物之一。
IUCN的灵长类研究专家、CI组织主席米特米尔说:“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巴西黑狮面狨、非洲山地大猩猩等虽然濒危可能性极大,但得到保护后危险程度有所降低的物种也是屈指可数。
新闻链接
黑猩猩与人类最“亲”
灵长类动物的特征是眼睛前视,并具有高度灵活的手臂、腿和手指。这种身体构造是为了适应树上的生活进化而来的。眼睛前视也是一种对丛林生活的适应。
现代灵长类动物被划分为两大亚目——原猴和类人猿。原猴由狐猴和类似动物组成,是比较原始的类群。它们与其他哺乳动物类群更为相似。原猴相对较早地脱离了通向人类的进化路线。通常被称为“高等灵长类”的类人猿囊括了灵长目的其余种类。类人猿都具有扁平的面部和结构相对复杂的大脑。
在类人猿亚目之中,灵长类动物分为猴、猿和原人三类。大多数猴类生有尾巴,而猿和原人都没有。
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红毛猩猩和长臂猿,它们比猴和低等灵长类动物更像人类。它们具有相同的基本身体构造,拥有很高的智力水平,并且可以表现出相似的行为。黑猩猩是现存的与人类亲缘最近的近亲,它们普遍使用简单工具,甚至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
原人与猿的区别主要在于运动方式。猿主要用四肢在地面上爬行,而原人则进化为直立行走。从爬行到两足行走的转变,是人类进化中的一大进步,因为它将我们祖先的双手解放出来。人类比已经灭绝的原人拥有更大的大脑与更发达的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