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资讯纵览 警惕反水坝的悖论

2008-05-08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张博庭青长庚参与合作

一、概述

 

                     

人类利用水坝挡水、建造水利工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中国的都江堰引水灌溉到古罗马的城市供水系统,通过修渠建坝成功的控制洪水和利用水利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以后,特别是发明电以后,利用水力发电造福人类,更是一度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到20世纪初,建筑大型水坝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义词,仅以美国20世纪3040年代建成的不少重要水坝和水电站纷纷以总统的名字命名的举动,就不难看出当时的国际社会对大型水坝的仰慕和对能够建成水电站的自豪心情。根据有关组织的统计,至今为止,世界上有24个国家的90%电力来自水电,有三分之一的国家的水电比重超过一半。有75个国家主要依靠水坝来控制洪水,全世界约有近40%的农田是依靠水坝提供灌溉。不容置疑,水坝建设、水力发电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坝蓄水,达到控制洪水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水坝的主要作用。其中利用水资源的方法主要是供水和发电。由于我国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尽管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而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水力发电的优点就更为明显了,人们在控制利用水自资源的同时,仅仅利用水体在改变其势能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就能替代其它能源发出巨大的电力,来满足人们的各种现代化需求。鉴于世界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严峻形势,在全世界都在为可预见的将来的能源危机而忧虑,美国人进口石油注入自己的地下,日本人买了煤存在自己的海滩…。此外,各国都投入很大的力量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能以及生物能等新能源虽然已经被摆上最优先发展的位置,但是,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新能源尚不能满足大规模发电的市场需求(目前,全世界新能源发电量仅占1%),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开发。但今天的科技水平下,‘水力发电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水电作为优先开发的发电资源。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很多发达国家的水电资源都已经开发殆尽,结束了大规模的水电建设。同时,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世界上出现了一种反对水坝建设的舆论,使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水坝建设面临来自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公众舆论抵触情绪等多方面的挑战。不可否认,建坝造水库确实存在着有:移民安置、泥沙淤积、鱼类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地文物淹没、下游水文、物理现象的改变以及地区一体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工程决策者和技术人员认真的考虑和慎重的处理。事实上,建坝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始终是坝工届.关注的焦点之一。工程人员自己也认为,并非所有的河流都可以建坝造库发电。根据世界各国资源普查⑨,世界水电资源总量约为40万亿度/年,而其中技术可开发和经济可开发资源分别约为14万亿度/年和88万亿度/年。可见经济可开发资源仅为总资源百分之二十几,其原因就是考虑到一些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大的水电资源从经济角度看是不能够开发的。但是,如果不作具体区分的反对一切水坝建设,以至于对于那些环境影响很好,社会综合效益很高的水坝工程,也不进行开发、利用,那就是在阻止人类文明发展,浪费大_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的资源。今天,无论是作为公众、社会管理者还是水坝建设者,.特别有必要对建坝中的环境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既反对盲目的、破坏环境的建坝,也不能因噎废食的停止社会发展的脚步(否定一切水坝建设)。为了防止公众的环保热情被误导,非常有必要将当前反对水坝舆论宣传的一些情况加以分析。

二、为什么说“反对一切水坝建设”的观点是悖论

                     

国内外“反对一切水坝建设”(以下简称:反水坝)的人士,为了论述水坝的“罪状”,总是会采取不同的立场。例如:对于建大坝形成的水库,他们指出淹没耕地、释放温室气体、加剧水质污染、加大水面蒸发、水质盐分增高、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生物物种遭破坏。而对于大坝建成以后的下游他们又指责减少了洪水泛滥导致土地退化、湿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其实,所有这些都缺点可说成是对湿地的正、反两反面评价。因为水坝建成后对河流的影响,大体上相当于增加了上游的湿地,减少了下游湿地。于是反坝人士对于水坝的上游增加的湿地(水库)完全采用湿地负面的评价,显然是为了指责大坝。然而对于下游减少的湿地,他们却大谈湿地的好处,同样也是为了指责大坝。当你把他们批评上游水库的论调和表扬下游湿地言论放在一起,就不难看出反水坝的观点一种典型的悖论。(以下本文以“悖论”一词来代表反对水坝人士的言论)本文以下各章节,将归纳这些误导公众的反水坝悖论主要特点。

三、“悖论”的特点一:自相矛盾,各取所需。

                     

1、对于水库淹没产生的移民问题,“悖论”大谈尊重人权、呼吁尊重民族文化,显得异常关心移民的经济利益。可是“悖论”人士们忘了,他们极力鼓吹的让河流自由流淌,泛滥有益论调将要驱赶多少逃难的灾民啊?他们从来不去调查,这些灾民能在洪水到来前逃亡的一刻带走什么?难道灾民的境遇会比有意识、有计划的移民更好?如果以中国历史上泛滥多达千余次的黄河为例,有谁知道被洪水泛滥驱赶的大批灾民中能有几人可以保助性命?

“悖论”人士在高喊人权的同时,似乎从来不会提及,它们是如何考虑那些被洪水肆孽的灾民们的人权的。面对肆孽的洪水,

“悖论”也从来不讲如何尊重灾民的文化传统?

2、一些悖论“文章①②中叙述说“由于大坝截流蓄水,使原本流动的水体变成了静止水体,--------尼罗河的_阿斯旺库区,由于蚊子大量孳生,导致一种叫裂骨热的出血性疾病暴发,死亡6000人。”然而,另一方面“悖论”反对阿斯旺大坝的主要论据就是,减少了尼罗河任意泛滥淤积带来的好处。我觉得有些奇怪,好像任意泛滥的洪水和退却后留下的无数水坑中,蚊子不能生长,只有在水库中才可能让蚊子大量滋生?再说,阿斯旺大坝建成40多年的时间中,这仅仅爆发一次的疾病,能不能就说明是大坝带来的问题。同样与“悖论”矛盾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中国解放前没有修过大型水坝,浙江省农村地区疟疾、血吸虫连年不断。而恰恰是在60年代新安江大坝建成之后,我国却根治了被“悖论”称为水库淹没所带来的疟疾和血吸虫病。

3、关于建坝的经济性评价, 

“悖论”①②总是强调水电的经济性不好,说什么预算大幅度超支、实际发电效率不高、发电和供水的矛盾影响实际效益。可是,他们同时又无一例外的指责政府和企业建水坝的动机,是为了从水电建设中得到好处,而不惜牺牲百姓的利益。似乎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者们都是傻子,好像世界上除了建坝,就再不能找到点别的能赚钱的事情了?决策者们非要从这没有什么效益的大坝建设中,以榨取民脂民膏为乐趣。在“悖论”,的宣传中,水电的经济性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真让人搞不明白。

4、说到河流①,

“悖论”指责大坝截断了河流,影响了下游用水。按他们的比喻就是河流“肠梗阻”,很多论调就公开说,大坝阻碍河水的水脉循环。可是谈到防洪,“悖论”就想起来了,如果水不流动根本不能发电,想起来了大坝还要有闸门,还能放水了。于是,他们又要反过来指责说大坝管理者经常在洪水来临的时候,为了保护大坝而放空水库,加剧了洪水灾害。在“悖论”看来,大坝简直就像一个专干坏事的变形金刚。

四、“悖论”的特点二:求全责备,以偏概全。

                     

1、说到大坝的安全性,“悖论”在承认大坝减少了下游洪水威胁的同时,又指出由于下游人口的增加,使得大坝一旦失事将造成更大的危险①②。所以他们指责说在河流上建大坝是增加了人类社会的危险。其实,这种增加危险性的指责,可以扩展到任何一种人类文明。无论建房子、乘汽车、飞机,甚至我们每天上下楼乘坐的电梯。都是在带给人们舒适、方便、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任何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要将这些危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水坝也不例外,有人担心并不奇怪,但是以此来攻击水坝就可以攻击任何人类文明。也许现在确实还有人因为怕危险,不坐飞机,不乘电梯。可是,我们还是是要发展这些,因为这是大多数人对现代文明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认同人类文明的人会越来越多。我相信现在社会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会因为怕有危险,就愿意回到原始山洞里面去生活?

2、“悖论”①②还批评说“水电的几个功能: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等,有时是互相矛盾的。如在汛期防洪时要把水库里的水放掉,而发电却需要利用汛期的水来保证满负荷发电,否则在枯水期就可能无电可发;有的电站,为满足下游生态环境用水和其他用水需要,不得不放弃发电,每天的损失近百万元。不错,“悖论”批评的确实有道理,很多情况下水电与防洪、供水之间确实需要进行优化调度。可是这些好处、损失的前提,是你修了水库、电站。如果没有水库、电站,这些好处你一样都得不到。难道你会因为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去责怪鱼和熊掌?

                     

3、在怒江开发的环境问题争论中④,反对开发怒江的很多论据总是要把大坝、水库对生态环境的有限影响扩展到极限。例如:他们说水库将淹没珍贵的野生稻种,而实际可能受影响的只占8%。因为水电开发只是在部分河段提高水位,不可能是全流域的淹没,对其他野生物种的实际影响也都是非常有限的。他们说水坝将危及怒江48种鱼类生存,实际上水库建成后只有少数几种回游性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而且,我们还可以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加以补救。对于怒江大多数非回游性鱼类,水库的修建会给它们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其中有些品种的鱼类数量肯定会大幅度增加。他们说水电开发将破坏怒江的“三江并流”这一世界遗产保护地。申报世界遗产的云南省有关部门向他们解释说,申报遗产时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三江并流”的保护地域在2000米以上,而水电开发都控制在2000米高程以下。他们则指责有关部门,申报世界遗产没有进行整体保护,是一种阴谋。实际上,所有的世界遗产保护地,都是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有可能进行重点保护,范围太大就必然要失去保护的意义。比如,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天坛、故宫、颐和园、长城都是世界遗产保护地,现在还有一些景点正在积极争取。如果按照“悖论”必须整体保护的论调,是不是应该把整个北京城都作为遗产保护起来?很多专家都生活在北京,看看身边的情况,你们觉得这有可能吗?

五、“悖论”的特点三:以讹传讹,误导公众。

1、水电开发的移民问题

最近以来在我国关于怒江开发的争论中,为了否认水电开发将会帮助怒江地区的百姓摆脱贫困,很多人都以漫湾水电站为例,说明水库移民的生活在水库建成后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大幅度的下降。根据各方面的报道,我发现很多资料主要引自云南一位教授对澜沧江漫湾电站移民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⑤:教授介绍说“根据省农调队组织的调查,水库淹没前民芪纯收入是高于全省平均6.7%,人均年收入高于全省的63.7%96年水库完工淹没以后,现在只有全省平均值的46.%,这个反差是相当巨大的。

我以前对漫湾的移民问题有一些了解,看到教授的演讲,我对移民纯收入与全省平均值的比较较会出现如此之大的下降感到十分震惊。我觉得个别移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的情况确实有,但是如果说全体移民的平均水平下降如此之大,我确实不敢相信。由于教授的讲话中(也许是由于纪录的原因)介绍的漫湾移民的纯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较情况是自相矛盾的。我曾经努力试图查证一些原始资料,但是经了解后得知,对漫湾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调查,是个民营咨询机构进行的,其数据的公开性不足。一般人很难利用其原始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最后,我通收集、比较多个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报道,排除各种矛盾的说法之后,最终发现有一家媒体的报道⑥逻辑上还是比较合理的。该报道叙述说“问题的另一面是,库区淹没前,漫湾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坝区平均值112%,人均产量高于坝区平均值63.5%。至1997年库区淹没后,据移民生产生活普查统计,库区人均纯收入水平仅为全省水平的46.7%。”可以想象,由于水库淹没的主要是河川地区,水库修建前河川地区的农民收入和产量要高于坝区(包括其它山地)的平均值,这是很正常的。然而,在水库淹没后,文章不再继续公布移民和坝区平均值的比较百分数,而换成坝区移民和全省平均值比较的百分数。要知道,不论在什么时候,全省的平均收入肯定会大幅度的高于任何农村地区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7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405)。这两种不同百分数之间比较,根本不能说明任何前后收入变化的问题,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这种违反常规而且毫无意义的的叙述方法,却很难让人察觉到这完全是一句废话。相反到非常容易让读者在阅读中,忽略全省坝区平均值和全省平均值的字面差别,而误认为是在同一类范围内进行比较,最后产生一种移民收入从高于平均值112%大幅度下降到仅为467%的错觉。总之,只有当你非常仔细的研究关于漫湾移民问题的报道之后,你才会发现说明漫湾移民收入大幅度下降的百分比数据,好像是一个温柔的陷阱。正是由于使用了这种广告心理学的宣传的技巧,不仅公众普遍接受了误导,而且就连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也同样不能幸免。曾经就有一位资深的环保专家,在一份全国发行的重要报纸上,写文章⑦歹4举了漫湾移民的“遭遇”之后,气愤的说“由水电开发导致的脱贫致富的例子在我国还没有!”。为制止这种否定一切的错误舆论,我曾经写文章质问过作者‘‘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现在仍然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你能不能说由改革开放导致的脱贫致富的例子在中国还没有?“可惜,这种质疑“悖论”的文章,却很难在正式媒体上出现。由此可见,由于舆论环境不平等,这种“悖论”的影响,在一些有权威媒体参与的以讹传讹的过程中不断的放大,已经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当然,我们列举漫湾移民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要说漫湾移民工作就没有问题。我们必须承认,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移民的搬迁补偿相对还是比较低的,也存在一些政策问题,不仅是漫湾,很多老的水电站的移民中都存在一些遗留问题,确有一些造成部分移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的情况。这样的低补偿政策虽然降低了当时水电站的开发成本,可是,根据我国还本付息的电价政策,又使得这些开发成本很低的老水电站的上网电价很低。电站建设对移民的低标准补偿的效益,已经通过低电价上网转移到全国的电价平均水平当中去了。实事求是盼说,如果没有一大批老水电站提供的低价电,全国的平均电价还将要大幅度上升。漫湾水电站目前也正在努力争取调整上网电价,以便最终圆满合理的解决移民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客观的说,任何水电站工程的建设,无疑的会大幅度的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效果更为明显。很多贫困地区的百姓中流传着“要想富,进水库,,的说法。但是,工程建设结束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将逐渐恢复正常。目前全国普遍面临的三农问题,同样也还可能困扰库区的群众。尽管工程建设时期的拉动和移民补贴会有助于当地困难群众脱贫,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库区所有三农问题责任,也都永远的归结到水电站上去。从长远上看,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百姓(包括移民)的生活提高,主要还是取决于国家大环境和当地政府的执政水平。当然,我国目前已经大幅度的提高了移民补偿,也正在积极探索开发性移民的路子,力争使所有水库移民都能通过搬迁走上致富的道路。

2、水电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文章①②说“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排放到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巴西一座名叫土库鲁衣的水库建成后,对其6年的连续监测表明,在此期间该库共排放了945万吨二氧化碳和9万吨甲烷,其对温室效应产生的影响约相当于同等电力的燃煤电厂的60%;而另一座名叫巴尔比拉的水库在蓄水后的3年中,共排放了2375万吨二氧化碳和4万吨甲烷,其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比同等电力的燃煤电厂还要多出20%。加拿大一个淡水研究所对两个大型水库的研究表明,其中一座水库每千瓦小时电力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方面影响,与一个燃煤火电厂基本相等。”

即使我们不考虑上述资料中实测数据的可信度。实际上,所谓水库和发电功率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有的水库有几十亿的库容也可能只有几千瓦的装机(甚至没有),有的水电站没有水库,

(比如葛洲坝水电站270万千瓦的装机几乎没有库容)。所以,要说“水库每千瓦小时”可能是一个从零到.无穷大的变量,只能针对具体某一个特定的水库才有意义。排放比较的结果也只适用于那个特定的水库和电站,离开了那个水库就丝毫么没有意义了。即便以文章①②列举的例子来说“巴西土库鲁衣6年的二氧化碳全部排放945万吨,只不过相当于怒江水电开发后所能替代的火电大约20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量的比值还不足1%)。这种比较的百分数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另外,从定性分析来看,水库淹没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只是残留在水库中的有机物(按照要求,蓄水前都应该进行清理),这种情况即便在天然湿地中也会发生,其最高排放极限也不过是把所有有机碳水化合物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其数量必定是有限的。这与是依靠不断的输入原料进行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火电厂排放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只有在水库很大,而水电站装机很小的时候,才可能会出现文章①②叙述的情况。如果仅仅根据这种极为少见的特例,就推论出“其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比同等电力的燃煤电厂还要多出20%,和“一座水库每千瓦小时电力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方面影响,与一个燃煤火电厂基本相等。”可以说完全是一种诡辩性的误导。如果我把根本没有发电作用的十三陵水库装上一个1千瓦的发电机,我就可以从这个水库的实测数据,得出“一座水库每千瓦小时电力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方面影响,,或者说“比同等电力的燃煤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高出几万倍的结论。对于这个结论,恐怕“悖论”也会觉得可笑,然而,这正是“悖论”宣传的特例所使用的比较手法。只不过他们所选用的特例,还不是特别过分。当然,只有用这些精心挑选的特列,才能产生得出他们需要的数据用来误导公众。

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误导曾经迷惑了世界上不少国家。甚至联合国的有关机构也曾经争论过水电的清洁性问题。后来,世界银行委托国际上最著名的反对建水坝组织《世界水坝委员会》对全球125座大型水坝的调查。对这一问题的结论是“除了热带雨林地区以外,水库淹没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火电相比是微乎其微的。”即便就是其中的“热带雨林地区”

只是由于植物茂密,高温腐烂后容易产生类似“沼气”的温室气体。如果清理不好,其排放在一定时期内会比其他地区的水库大幅增加。但是,实际中仍然也无法确定这种比较的意义。

所以,最终的调查结论已经将大坝的这一“罪状”排除在外。2002年在南非约翰类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高峰会议,根据该调查报告和非洲国家的强烈要求,通过激烈的辩论,会议最终明确了大型水电站应该与小水电一样,享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同时为了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会议还制订了计划书、鼓励国际合作、支持有关国家开发

水利水电,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后,为响应可持续发展峰会的促进水电发展计划,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水论坛》的部长级会议上,170多个国家的部长或代表团团长通过的

“部长宣言”⑨(15)再一次明确:“我们意识到水电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作用”。除此以外,按照计划,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署将与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有关国际组织,将于200410月在中国举办一次《联合国水论坛》,探讨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水利、水电开发,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的计划书。

然而,我国舆论的情况却与世界主流完全错位,当国际上对水电的环境效果发生怀疑的时候,我们却因为要推进三峡工程的上马,没有任何反水坝声音出现。可是,当国际上已经洗清了对水电的一些不实之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也重新肯定了水电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的时候,国内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这一结论的报道。尽管我国有几百名环保热爱者(其中包括众多的媒体记者)参加了该次大会,但是,因为他们大都盲目的接受了反水坝的观点,因而,他们对峰会的结论似乎并不赞同⑩,当然也不肯做正面宣传。因而,至今我国舆论界几乎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鼓励水电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政策毫无反映。现在,我国公众还普遍认为水电在国际上已经是声名狼藉。此后,在某网站举办的访谈节目中⑨,一位热衷于反水坝运动的嘉宾专家,在说到水库排放问题时,不仅闭口不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结论,反而津津乐道的说什么“通过最近几年对世界上很多大坝的研究,特别是科学指导委员会,在研究的过程中对水坝的问题没有作为一个清洁能源来看待。我不知道这位专家所指的“科学指导委员会”的全称是什么?但是很明显,尽管用词非常隐讳这位嘉宾极力宣扬的这个委员会的意见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结论背道而驰的。实际上,这件小事情很有代表性,国内外却有不少这样积极的反水坝人士,他们对水电了解很肤浅,但受“悖论”的影响很深,始终坚持自己对大坝、水电的片面认识,同时还利用他们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所把持的宣传媒体,不失时机的向公众灌输自己认同的一些具有倾向性信息。有的甚至不惜以此来掩盖、否定国际主流舆论。此外,公众当中的一些媒体工作者,在接受了很多误导之后,也会产生偏见,失去对新闻信息的基本判断力,做出误导性,的宣传报道。

3、权威媒体的影响

人民日报【2003911日】在题为“为子孙保留一条生态江”报道中引述了农业部渔业局的渔业专家在怒江开发环境研讨会的讲话“对河流的渔业资源破坏性最大的,既不是过度捕捞,也不是工业污染,而是建大坝、修水库。”我不知道这是专家本人发言的疏忽,还是记者报道的大意,我总觉说得这话至少应该在鱼业前面加上“回游性鱼类”的定语,否则这句话是明显的与事实不符。就连最权威的反水坝资料①中也都承认,水库的蓄水后经常会增加非回游性鱼类的产量。再比如:20042月由于川化集团违规排污,造成了沱江的严重污染,沱江近百公里的水域内的鱼虾全部绝迹。在这些事实面前,无论专家的威信有多高,媒体的权威有多大,有谁还能相信,水污染对于鱼业资源的破坏性还不如建水坝?中国青年报(20031

21

0)在“全世界究竟拆了多少坝”的文章中,引用法国河流型态专家罗伯特的话说“100多年来欧洲和北美各国建了很多坝,没剩下一条自然生态河流。

结语

水坝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应该说是有利有弊。对于具体的工程而言,辨证的分析之后,还必须有科学态度来的决策。根据水坝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建议采取“积极改善、可以改变、不得破坏”的环境原则。对环境影响利大于弊的水坝工程,可以改善环境,应该积极建设。对环境影响利弊相当,但工程的资源、社会效益巨大,综合来看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据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原则应容许其上马。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水坝工程,应坚决反对。

此外,除了工程本身的因素之外,还要注意一些人为的影响。我们在提倡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譬该区1分;个别商家为占领市场而进行别有用心的误道、炒作;形形色色政客为拉拢选民的哗众取宠;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人借工程问题来制造动乱的企图。同时,也不能排除有个别发达国家为了维持自己经济发展上的优越地位,总想以环境问题为借口。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前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瓦吗先生就曾经高喊;“为了自由,建你们的水坝!的口号。.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人民,对于国际上某些以环境问题为借口,妄图阻碍发展中国家进行水坝建设,从而限制其经济发展的不满情绪。

总而言之,建水坝造水库不仅可以控制洪水、变害为利,增加水资源利用,还同时可以创造宝贵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至今为止,水电还是唯一一种技术上成熟并可以大规模开发应用的可再生能源。也许过若干年之后,人们对风能、太阳能等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可以取代水力发电。也许将来人类能够完全控制自然气候,通过调动云团来达到空中调水的目的,-实现人类把水库建在天上的梦想。但就目前的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而言,从资源和环境两方面综合考虑,水坝建设对人类社会还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实现人类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①《大坝经济学》美国(McCully,P.)著,周红云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②水电是清洁能源吗? ………中国环境报

2003 World Atlas&Industry Guld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Hydropower&Dams

④怒江旋涡里的发展观之争………2004419日中国青年报

⑤讲演:澜沧江(漫湾)水电开发对怒江开发的启示………国家环保局组织的有关怒江水电开发论证会

⑥怒江将上马13级水坝专家提出六点质疑………新京报

⑦“怒江六问”开发建坝无损“三江并流” ………2004318日中国青年报

⑧怒江建坝后患无穷……20031211TOM访谈

Ministerial Declaration………The 3 rd World

ForumMinisterial Conference@⑩地球峰会救得了地球吗………自然之友通讯2002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