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绿色空间 资讯纵览 破解治污难关键在政府

2008-08-07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7-24


  有一位基层环保执法人员曾对笔者这样说,“环境污染现象到处可见,有许多地方都冲破了‘警戒线’,环保执法难,成了天下‘第一难’!”这种说法并非言过其实。

  从2006年来看,我们不但没有完成既定的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目标,反而出现了“不降反升”的被动局面。2006年严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161起,平均每两天一起。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2006年是中国环境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今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提醒说,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果不能及时扭转,不仅今年节能减排的任务不能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难以实现。不久前,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到安徽蚌埠鲍家沟检查,由于当地老百姓对地方政府部门污染治理失去信心,一群当地百姓跪倒在检查组面前,请求检查组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解决污染问题。

  无数实例都无可争辩地说明,环境污染正在无情地吞噬着改革发展的成果。污染难治,越治越污,导致因污致贫或因污返贫的现象,实在令国人痛心和遗憾。

  目前违法排污企业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他们一贯奉行的是“三不怕”:一不怕环境监察,二不怕环境处罚,三不怕给老百姓造成损害。他们的胆量和底气从何而来?就是地方政府给撑腰壮胆。而一些地方政府又习惯于“三不查”:老百姓不上访不查,媒体不揭露不查,高层领导不批示不查。这种“失职避责”的工作作风,与那些违法企业不谋而合甚至同流合污,最终受害的是百姓,倒霉的是子孙,遭殃的是国家。对这种不堪设想的恶果,我们还能容忍、麻木和无奈吗?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治污应直指官员官帽。对那些无视法律法规、治污不力、顶着不治、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祸国殃民、充当违法企业“保护伞”的所谓“政绩官员”,要依法惩处一批,敢于挪他们的位子,摘他们的官帽子,追他们的责任。让他们也领教一下“污染既坑了百姓、也毁了自己前程”的滋味。

  对污染企业“斩草除根”。对那些危及群众健康安全的污染企业,不管效益多好、上缴利税多大,都要果断进行停产和关闭。可通过整顿和整改达到环境标准的,可继续生产。但对那些应付环保执法监督、蒙混过关的违法排污企业,要“罪加一等”地进行严厉查处。

  实施釜底抽薪的考核机制。现行的干部考核机制确实有一定的缺陷和弊端。正是因为考核的主要标准是看重经济指标,所以一些地方官员都有“经济要发展、污染难避免”和“经济能上去就是个人政绩”的扭曲执政理念。实施釜底抽薪的考核机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警告,也不是口头上的“一票否决”,而是问责和追责并重。也就是说,污染治理不达标,经济发展多快也不能以“功大于过”来论处。

  全面实施“治脑工程”。广泛深入进行环境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营造一个“污染可耻有罪,保护环境光荣”的和谐氛围,以科学发展观武装人民的头脑,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制度支撑。(许贵元)

  治污“不能用手枪打坦克”

  执法手段不够强,处罚办法不够多,就相当于用手枪打坦克一样,环保部门的工作实在不好做,环境也很难得到根本改善。违法成本与守法费用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所以企业能够达标但却选择了超标排放。我们有理由认为,节能减排工作,应该而且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保证落实,就像战场上打坦克一样,需要有火力强大的大炮和导弹,而不能只依靠手枪。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局长邸卫国)

  环境监管难敌恶性循环

一些地方政府只顾当前经济利益,纵容甚至保护一些污染大户企业违规排放,导致这些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屡屡发生、屡禁不止。同时,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的工作总是“浮在水面”,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疏于监管,客观上纵容了一些惟利是图的企业违规操作。而一旦发生污染,便会“按图索骥”,查找到污染来源,罚款了事,这种滞后的监管模式,不仅劳民伤财,还会陷入“治了又污”的恶性循环。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