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走出家门,走进河边,真的难以想象北京的冬天那么美。
薄冰上乌鸦排了一排在跳舞。
树梢上喜鹊大展歌喉在唱歌。
芦苇黄黄的把河边染成金色。
偶然七之大天鹅从头顶飞过。
绿家园乐水行就是在这样的寒冬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红火。聆听、拍摄、把自己和自然悄无声息的融合。
温榆河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自沙河水库至通州区北关拦河闸,是大运河的上游。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麓。温榆河上游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条支流汇合而成。
温榆河的开发利用,始于汉代。因此,它的名称最早正式见于《汉书·地理志》与汉代桑钦编撰的《水经》。
至北魏时,籍属琢郡的郦道元作《水经注》,第一次对温余水源流与其各大支派,进行了周密详实的考察论证,不仅被后世学者引为依据,而且引起统治者的极大关注。
从此之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古代文献中有关开发利用温榆河的记载,便屡见不鲜,内容丰富。
很早以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定居在温榆河流域。
古人以温榆河为无数泉水汇流而成,谓之“百泉水”,又称“湡水”。
唐尧虞舜之时,都曾定都幽都。幽都地处太行山脉之阳,有“帝都之山”、“幽都之山”与“燕山”等名山。那个时候,温榆河流域属于幽州,为“帝都”之区。《山海经》称“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马”。
此外还有一说,即万里长城筑成后,秦始皇东巡,路经“关山”一带地方,称此河为“清夷水”。
这一说法虽不见于正史,但却似乎有所依据。
然而,温榆河首次载于史册之初名为温余水,简称温水;直至辽代,始改今名,又称榆河,俗称富河。
元大都建立后,粮食供应成了头等大事。忽必烈非常重视漕运,下令疏通修复了南北大运河,由杭州至通州,保障南粮北运。但通州至大都城五十多里路程,仅靠坝河运量有限,而且经常淤浅不能行舟。
专管水利的都水监郭守敬,经过详细踏勘测量,终于发现在温榆河水系上游,沿北山和西山山前地带,有白浮泉等众多泉流散布。他立即向忽必烈提出从温榆河诸泉中引水济漕计划,很快得到忽必烈的批准。在郭守敬的主持下,引水济漕计划于至元二十九年春动工,至元三十年秋完工。
据《元史》记载,忽必烈在“役兴之日,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为之倡”。完工后,积水潭成了水陆码头,漕运大都的粮食大增,每年在三百万石以上。
温榆河不仅运输军饷,还要供应大都的粮食,对开发漕运有大功,解决了大都城的运粮供水。因此它在北京的河道中地位大大提高,为大都城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温榆河因干流北侧有汤山一带温泉水汇入,且水量较大而得名,辽代始称温榆河。
历史上的温榆河,曾经对京北的政治、经济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南北沙河在明朝就成为两岸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
今天从我们头顶上飞过的七只大天鹅被家住附近的一位摄影发烧友拍到了。他在河边用芦苇搭了一个圈儿,相机藏在里面,准备继续在那儿拍照,鸟、树、河。
我们在拍鸟之余,还跟着领队秀兰惊讶着河边的竹子是绿的,还有冬青也如自己的名字,哪怕在冬至,在数九,依然在河边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树能保持本色,人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