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乐水行 20190112乐水行

20190112乐水行

文图/汪永晨

2019-01-12

今天绿家园乐水行走的是北海公园里的静心斋。旅居海外的生态学家王建给大家讲的北京建城的智慧,北海公园里集哲学,美学,园林艺术为一体的学问有朋友另有专文,我就只说说静心斋吧。如果不听专家讲,可能走进去就觉的挺悠静,皇上真是找了个读书,听琴,作画,品茶的好地方。可是,在有学识人的笔下一一书写出来,有专家在实景中一一道来,在走进静心斋则不同了。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位于北海北岸,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竣工,形成现在这样的规模与布局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之后。

          乾隆时期,著名的喇嘛章嘉呼图克图和达天、莲筏两和尚经常被请到这里为乾隆讲解经典,乾隆常赐他们“领斋”。嘉、道、咸三朝,后妃祭佛、游园后也到这里小歇、吃点心。

         2017年1月,素有京城最美“园中之园”之称的北海公园静心斋,经过历时三年的封闭修缮,又重新向游客免费开放。

          静心斋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

         斋内遍布太湖石山景,玲挑剔透,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景色幽雅,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

         这里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

         园内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静心斋南邻太液池,院内有一字型的厅堂九间,堂前为莲池,池边假山堆叠,细泉回绕,格局精巧,是太液池园中之园。

          静心紊全园三组院落,均都以水池为中心,以充分体现“镜清”之主题。四周山石蜿蜒,亭榭错落,曲廊环绕,轩堂俯池,真是“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

          静心斋南北以镜清斋、沁泉廊为轴线,东西又以枕峦亭、小玉带桥为轴线。二者交汇形成一个大十字,这种构图和谐趣园有异曲同工之妙。

         进入静心斋大门,顿觉小院深池的安静亲切。这里实际也是运用了一个强烈对比的手段——门外的宏阔壮美映衬着门内的幽深婉约。

         在这造型简朴的三开间、前后廊的正门里,四周用抄手廊将建筑相连,形成庭院,院中横隔一方荷池,清澈明净的池水,点染着片片荷绿,中央置有一人工雕凿的山子石,洁白玲珑,亭亭而立。

         由镜清斋东西两侧的夹道北行,穿过幽暗窄长的夹道,豁然开朗之际,一片山光水色,纷呈涌现在人们面前,这便是第二进院落,全园的主庭院。

          镜清斋的三间后厦北向临池,凸入其中,成为两进院落空间联系的主体,扩展了斋内的观赏视野,也成了主院中的重要景点。与其隔池相望,同置于贯穿全园的南北中轴线上的,是三开间的沁泉廊,东西横跨于北来的山壑水口之上,地位冲要,是主院建筑空间组织及造景的构园中心。

          静心斋的哲学逻辑、艺术品味说得深了能很深。用我们园林学家杨春林的话讲一年也讲不完。可我站在皇上读书的院子里时心想的是,要是在水边有间房,在窗外水声的陪伴下读书,用不着繁复奢华。要什么?心静,要什么?入境。

         静心斋,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