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7
四月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西藏日报: 我国将建设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科技日报: 环境污染问题居第四位
3、北京晚报: 公众缺乏环境保护知识 八成市民不知手机污染
4、人民政协报: 民盟委员陈旗建议:能源开发决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5、金融时报: 沃尔玛将在中国推动环保
地方信息:
6、中广网: 北京启动环保有奖举报 可获100至300元奖励
7、扬子晚报: 苏州拟投739亿元治理太湖水
8、新华网: 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落户神农架
9、新华网: 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污水处理产业化进程加快
人与自然:
10、新华网广西频道: 珍稀德保苏铁返乡:中国首次“植物回归”全景纪实
环保人物:
11、新世纪周刊: 马军:让我们温和地博弈
人物访谈:
12、中国经济网: 环保部副部长:绝不能让污染企业进入中西部
深度报道:
13、新华网: 热点聚焦:两座发达城市为何治理不好一条河?
环境时评:
14、中国水网: 开征环境税 可为而不为?
15、人民网环保频道: 钢铁环保队伍需先“淬火”
1、我国将建设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西藏日报2008年04月0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4-07/082115303123.shtml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独特的生态环境地域单元。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其特殊的生态战略地位决定了西藏高原是我国和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此,国家将投入巨资建设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环保局了解到,这项涉及投资将超过100亿元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涉及2006年至2030年期间包括天然草地的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人工种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矿山迹地修复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以及生态监测与监管能力和科技支撑项目等共3大类14项工程。
按照规划内容,规划期内要完成退牧还草1496万公顷,草地修复420万公顷,使77%的中度退化以上草地得到有效保护与治理;林地原生植被保护面积834万公顷,退化森林修复与防护林建设共436.8万公顷,保护与建设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7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30.6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5万公顷。
西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张永泽说,国家长期以来非常重视西藏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十五”期间,国家投入近1.2亿元,实施了拉萨拉鲁湿地、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管护工程和那曲中部草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677万元,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172.1万元,全面加强西藏环保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2006年,国家又投入3504万元,自治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88.4万元,加强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管护、辐射环境管理和环保能力建设。
2、环境污染问题居第四位
来源:科技日报 2008年4月5日
http://www.stdaily.com/gb/stdaily/2008-04/05/content_795079.htm
本报讯(记者 李禾) 4月3日公布的《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显示:环境污染问题在13项社会问题中列第4位。公众认为其严重性仅次于医疗、就业、收入差距问题,居腐败、养老保障、住房价格、教育收费、社会治安等问题之前,甚至10.2%的被访者将环境污染列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首要社会问题。
与公众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不一致的是,一些需要增加个人支出,或给个人生活带来一定不便的日常环保行为,其被采用程度较低。《报告》显示,购物时特意不使用塑料袋的人只有22.1%,在外就餐时特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仅为32.8%,使用再生纸的为37.2%,虽然价格高但仍尽量选购有机食品的为39.3%;而节水、节电和节气成为人们最常采用的环保行为,为89.6%;逢年过节不向亲友寄纸贺卡的为84.1%;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为53.4%。此外,使用环保洗剂、使用节能产品、装修时尽量使用环保家具或建材、多乘用公共交通工具、购车时特别关注油耗指标等环保行为的采用率也相对居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副研究员李炜分析说,公众实际采取的环保行为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而降低生活支出及与自身健康无关,或须增加支出的环保行为则相对较少。
《报告》显示,公众最主要的环保经历为收看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纪录片(82.9%),阅读报刊中有关环保的内容(47.3%),看户外的环保公益广告或标语(42.4%);在主动性环保经历中,仅有参加有关环保公益活动比例相对较高(18.1%),而参与环保宣传仅为4.2%,成为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仅为2.1%%。有12.9%%的人没有任何环保经历。因此,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活动不足是目前环保宣传中的主要问题。
3、公众缺乏环境保护知识 八成市民不知手机污染
来源:北京晚报2008年04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4/07/content_7933308.htm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生态环境保护……当这些绿色概念频频露脸时,环保意识和环保个人责任感也渐渐深入人心。但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近日发布的《2007"零点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表明,中国公众缺乏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表现在对污染源的认知度不足、对法律规定的公民应享有的环保权利不够了解、对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和环境日较为陌生等。
八成百姓不知家电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的“三废”……提到环境污染,大多数百姓都能随口说出这些环境杀手的名字。其实,常见的各种污染源分成交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与人们对工业“三废”、汽车尾气的高认识和高关注相比,百姓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性污染源,往往关注不足甚至全然不知。在调查中,能正确认识到“废旧电池”和“塑料袋”也属于污染源的比例分别仅有54.7%和52.9%。也仅有两成百姓能正确认识到“使用含氟的家用电器”能造成环境污染,能认识到“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人数比例甚至不足两成。
六成百姓不知“通风权”、“清洁空气权”
调查显示,除了63.2%的人提及“宁静权”和超半数的人知道“清洁水权”外,百姓对法律赋予的其他环境权利还感到较为陌生,只有不到四成的人了解“清洁空气权”、“眺望权”、“通风权”和“优美环境享受权”等。而且,即便是高学历群体,也只有四成左右的人对“眺望权”、“通风权”和“清洁空气权”有所了解,32.7%的人知道“优美环境享受权”。此外,仅有15.4%的老百姓知道环境问题的免费举报电话是“12369”,打过这个电话的人数比例仅有1.6%。虽然有近六成百姓听说过“环境日”,但是仅有15.1%的人知道“环境日”具体是哪天。
4、民盟委员陈旗建议:能源开发决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来源:人民政协报2008年04月07日
http://cppcc.people.com.cn/GB/7090308.html
步入21世纪,是我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资源开发与输出地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应认真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及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开发,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资源环境方面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目前新疆境内有五大油田分公司参与该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跨全区11个地、州、市及所属29个县(市),油田总面积为1425.53平方公里,开发涉及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疆国土面积的60%。
2007年石油产量261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210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开发多在沙漠、戈壁和绿洲边缘地带,属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区和生态环境重要功能区,在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脆弱生态系统遭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千年形成的固化沙漠的原始盐碱硬壳被大面积破坏、沙丘活化、沙漠合围速度加快、沙进人退的情况非常严重,特别是因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塔里木盆地边缘南疆五地州,年平均沙尘天气93天。其中和田地区多达220天,重度污染(五类以上)天气300天以上,每平方公里月均降尘124吨。据国家遥感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达103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面积的6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28.9%。全区86个县(市)中,有80个县(市)有荒漠化分布,近2/3的土地面积和1200多万人遭受荒漠化危害。
新疆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两大沙漠环绕,荒漠、戈壁、沙丘占92%,绿洲面积不到8%,多年来重开发、轻保护,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要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必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为优惠的政策,为此建议:
一、建立新疆生态补偿基金制度。针对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对出疆的石油、天然气按照现价的适当比例(15%至20%)开征生态补偿费,由地方财政统一管理使用,专项用于生态修复。
二、建议尽快出台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或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开发商在制定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和具体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生态恢复治理所需费用,按矿产品销售收入的适当比例提取生态补偿费,由地方财政专项用于生态修复。
三、建议将新疆列为建立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试点地区。将环塔里木盆地和环准噶尔盆地资源开发破坏严重地区列入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
5、沃尔玛将在中国推动环保
来源:金融时报 2008年04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4/07/content_7933494.htm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即将召集成百上千家中国供应商开会,以设定相关目标,大幅降低其庞大供应链的环境影响。
沃尔玛约占外国企业在华采购总额的30%,在美国对华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接近10%。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进口总额为3210亿美元。
预计将有大约1000家中国企业参加沃尔玛10月份举办的这次活动。迄今为止,沃尔玛的环保行动主要集中在其美国业务,此次活动标志着这家零售商正在付出努力,以实现环境可持续性运动的全球化。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李&S226;斯科特(Lee Scott)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政府对快速工业化造成的环境破坏非常关注,因此,对于在中国能够取得的成就,“我们真的是雄心勃勃”。他表示:“我非常确信,中国取得的进展将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部分原因在于……中国政府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意义,刚刚真正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他们现在非常积极。”
2004年开始为沃尔玛提供服务的环境咨询公司Blu Skye正在中国评估相关政略。
沃尔玛于2005年启动了一项运动,改善自己在环境和社会问题上倍受批评的纪录。
6、北京启动环保有奖举报 可获100至300元奖励
来源:中广网 08-04-07
http://www.cnr.cn/2004news/internal/200804/t20080407_504755285.html
中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记者黎政祥 实习记者车丽)为落实《第十四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关于继续开展环保有奖举报活动的要求,4月7日,北京市环保局启动了2008年“少一缕烟尘,多一分健康”环保有奖举报活动,诚意邀请广大市民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环境违法行为,向市环保局进行举报,举报信息一经查实,可以获得100至300元的奖励。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表示,2008年是“少一缕烟尘,多一分健康”环保有奖举报活动连续开展的第五个年头,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市环保局共收到市民举报信息19143件,通过对这些举报的核实,查处了3800多件环境违法行为,发出奖金31.29万元。杜少中说,今年的活动将从4月7日开始,举报受理截至12月31日,北京市环保局欢迎市民积极参与,将违反环保法规、污染首都大气环境的不法行为予以举报。
2008年度的环保有奖举报活动受理以下三类污染北京市大气环境行为的群众举报:本市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本市牌照柴油车尾气冒黑烟(不包括汽油车、军车、警车、特种车、黑牌车、外地车、农用车、摩托车);本市民用、工业烟囱冒黑烟。环保有奖举报活动的受理方式为信函和电子邮件发来的照片或录像举报。信函请邮寄至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投诉举报中心(地址: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4号、邮编:100044),并在信封背面注明“有奖举报”字样;电子邮件请发至huanbaojubao@yahoo.cn。此外,市民可以登陆市环保局网站www.bjepb.gov.cn或拨打热线电话12369了解活动详情。
7、苏州拟投739亿元治理太湖水
来源:扬子晚报 2008年4月6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2181
截至目前,苏州市已排出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396个,预计总投入达到739亿元。其中,294个项目已列入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明细表。
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共划分为十大类别,分别是饮用水安全、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河网综合整治、节水减排、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等。同时,国家将太湖流域划分为两大类型,即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目前,苏州已经启动了项目之一的太湖金墅取水口清淤及退耕还湖工程,预计清淤面积2平方公里,同时在取水口周边区域退耕还湖1000亩。下一步,苏州市将以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为先导,建立市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库,分期、分批推进项目建设,确保苏州太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周 铮 李仲勋)
8、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落户神农架
来源:新华网 2008年04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4/07/content_7933667.htm
新华网武汉4月6日电(记者戴劲松)记者日前获悉,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近日在神农架正式挂牌成立。
据湖北省科技厅介绍,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围绕金丝猴的繁育进行应用基础研究,以增加金丝猴的数量。这个中心将以金丝猴繁育为研究重点,并综合开展对金丝猴行为、生态、饲养、繁殖、育幼、生理生化、内分泌、遗传、疾病防治、人工复壮、种群监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目前,湖北省科技厅还在积极申报国家项目,综合开展金丝猴行为、生态、遗传、种群监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神农架地区分布的川金丝猴,是典型的川金丝猴隔离种群,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神农架林区区长钱远坤认为,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将有助于神农架林区集成资源,加强金丝猴的监测和保护,提高金丝猴保护水平。
9、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污水处理产业化进程加快
来源:新华网 2008-04-07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704791207560703_1.shtml
哈尔滨4月7日电(记者呼涛)为保障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见成效,黑龙江省通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引入企业参与环境治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
记者从黑龙江省环保局获悉,黑龙江省政府与清华同方和北美环境有限公司联合体等企业签署了污水处理厂产业化建设投资协议,引入
企业力量和社会资金、技术参与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
截至目前,清华同方和北美环境有限公司联合体已先后在黑龙江省投资7亿元,建设并运营了哈尔滨市太平污水处理厂、佳木斯东区污水处理厂,恢复运行了牡丹江市污水处理厂,并于近期开工建设七台河、鸡西、肇东等市污水处理厂。
目前,黑龙江省共建成1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37.2万吨,污水处理率为32.77%。
此外,黑龙江省已经批准了全省30个市、县(区)的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哈尔滨、牡丹江两市的污水处理费标准按照国家的规定,已调整到0.8元/吨。黑龙江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省会哈尔滨市达到80%。
10、珍稀德保苏铁返乡:中国首次“植物回归”全景纪实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2008-04-07
http://www3.xinhuanet.com/chinanews/2008-04/07/content_12892060.htm
新华网广西频道4月7日电(新华社记者 张周来) 与恐龙同时代的苏铁极少数顽强生存至今,已经成为十分珍贵的“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德保苏铁是我国特有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遭受破坏野生数量一度锐减到600株左右,几近灭绝边缘。
几年前国家林业局通过深圳国家苏铁种植资源保存中心启动迁地保育,近日,500株在深圳经过人工培育的德保苏铁幼苗千里迢迢返回广西德保“老家”,并被精心移植在黄连山-兴旺自然保护区内。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植物回归。”中国著名苏铁专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家瑞这样评价,“这不仅在我国植物领域中是首例,在全球苏铁濒危物种拯救中也是罕见的。”
德保苏铁的前世今生
在广西百色市德保县敬德镇扶平村,有一座叫郎卡玛的石山,山脚下有个叫上平屯的小村庄。在郎卡玛山上,零散生长着一种其貌不扬的植物,茎杆矮短、叶片修长、四季常青,牛羊不吃,上平屯的村民们对此也熟视无睹。
1997年7月的一天,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钟业聪陪同外国植物学家来这里采集马尾松标本,看到当地这种看似普通的植物后,连呼发现了世界植物界的“新大陆”!钟业聪有植物界的“广西通”之称。据他回忆,有一天晚上与同行一起吃饭时,席间当地一位朋友专门前来请他去看看有种叫不出名字的植物。
“我跟着他到他岳父家的楼上,看到一盆铁树就惊跳起来。”钟业聪说,“我告诉他明天一定要去野外看看,一定要去采种。那天晚上,我兴奋得难以入眠。”第二天,钟业聪一行在郎卡玛山上看到了这种像翠竹一样婀娜多姿漂亮的植物。
凭借丰富的经验,钟业聪非常肯定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苏铁物种:这种苏铁与已知的其它品种都不相同,保留着更多的苏铁最原始的特征。他立即采集了标本,次日赶到德保县城,马上给国内著名苏铁专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陈家瑞挂了一个长途。后来经多位植物学家鉴定,认定钟业聪发现了一个了不起的苏铁新种,命名为“德保苏铁”,至今大概已有三亿八千万年历史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不久,钟业聪和陈家瑞联合发表了关于德保苏铁新种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植物学界的巨大轰动。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派出专家组前来考察,珍稀濒危物种德保苏铁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但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威胁。
据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贾建生介绍,德保苏铁的珍贵身份自从公之于世以来,前往扶平村上平屯一带参观考察的形形色色的人越来越多,让当地群众开始意识到其中的经济价值,并纷纷上山挖走野生德保苏铁,有的种植在自家院落里,有的以一株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的价钱向外出售,甚至连种子也被人摘走用来酿酒。一些外地人、客商也加入了盗挖、收购的行列,将一株株德保苏铁卖到外地赚取暴利。
远走他乡迁地保育
由于最初保护措施不及时不得力,德保苏铁遭遇了几近毁灭性的盗挖盗采。钟业聪告诉记者,最初发现时统计当地德保苏铁的野生数量有2000多株,在遭受一连串盗挖破坏之后,野生德保苏铁数量一度剧减至600株左右,经历了3亿多年都没有灭绝的德保苏铁,却几乎毁于人为劫难。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对苏铁的总体保护工作不断加强,1994年底,深圳仙湖植物园开始兴建“国际苏铁保存中心”,成为苏铁类植物迁地保育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和基地。德保苏铁的命运牵动了官员、专家和学者的心。科学家预测,若不积极采取保护措施,未来几年内德保苏铁资源可能会损失殆尽!
1997年,深圳仙湖植物园的苏铁研究者李楠博士前往广西德保考察珍稀的德保苏铁,她看后非常激动,也很想带些样品到深圳仙湖植物园展示。但是,全世界都对苏铁这种十分珍贵的“植物活化石”珍爱有加,更多地采用“就地保护”政策。
不过当时的德保县政府出于对仙湖植物园收集和科研的支持,还是决定赠与李楠一株德保苏铁茎干,让她带回深圳进行异地育种保护。就这样,德保苏铁开始在深圳仙湖植物园安了“新家”。
在世界范围内,迁地保育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最重要保护手段之一。这些濒危物种通常位于偏远地区,当地人们缺少足够的保护意识,而且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加上这些物种呈散状分布,种群数量十分有限,开展就地保护有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濒危物种迁移到条件较好的保护区或者专门的研究机构所在地,进行异地培养和繁育,不失为最好的保护办法。
2002年12月,国家林业局与深圳市城管局共同协商,在仙湖植物园共建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李楠博士告诉记者,德保苏铁从原产地迁入深圳进行迁地保育之后,经过研究人员多年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实践,目前中心已繁殖培育了一大批德保苏铁幼苗。
我国首例“植物回归”的成功实践
珍稀濒危植物经过迁地保育得以壮大发展之后,是否需要吧经过迁地保护的人工繁殖体重新放回到它们原来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或者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野外环境中去,即“植物回归”,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但在我国,在德保苏铁之前还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探索。
根据植物的生活型不同,科学家一般认为植物迁地保护的较合适的年限是50-100年,太长了会使植物因人工或风土驯化而失去了“野性”。如今,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植物园中的很多植物的迁地保护时都超过了这一期限,一些科学家认为,应在条件合适时,逐步把它们回归自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终身研究员许再富最先将这种“植物回归”概念引进我国。他认为,稀有、濒危植物的回归是联系植物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迁地保护的稀有、濒危植物的最终归宿,开展德保苏铁回归自然项目,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以迁地保护促进就地保护的积极模式,一旦成功,其方法和模式具推广意义。2007年11月10日,国家林业局和深圳仙湖植物园联合举行“德保苏铁回归自然启动仪式”。经过10年精心培育,500株健壮的德保苏铁苗木近日从深圳出发,回到广西“老家”德保,并被小心翼翼地种植在黄连山-兴旺自然保护区内,开始了它们自然野生的新生活。“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植物回归。”中国著名苏铁专家、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家瑞说,“这不仅在我国植物领域中是首例,在全球苏铁濒危物种拯救中也是罕见的。”
近日,在广西德保县敬德镇扶平村上平屯附近的郎卡玛山上,记者亲眼见到了在石头缝里顽强生长的德保苏铁,其树形优美,枝叶修长,惹人喜爱。在山下的一小块平地上,现在已经形成德保苏铁园林景观。上平屯野生德保苏铁保护小组组长陆文少告诉记者,在得知德保苏铁这么珍贵以后,村民们自发组织了12人组成的保护小组,空闲时间经常巡山,防止有人盗挖苏铁。
陆文少说,每年这里的德保苏铁大约能结1000多颗种子,保护小组成员就把种子采摘下来,在适当的时候再把种子种到山上,通过这种方式,目前德保苏铁已经逐渐恢复到870多株大树的水平。“我们全是义务的,没有经费,也没有执法权,只是为了保护我们这里的一个品牌,”陆文少说。
在距离郎卡玛山不远的地方,德保县抚平小学近日已经改名为“德保苏铁小学”,当地小学生将通过相关课程认识德保苏铁,以期增强保护意识。在500株德保苏铁返乡定植仪式上,李楠博士深情地说:“我亲眼目睹了德保苏铁的最初的兴旺、飘零和回归家乡的喜悦,但对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依然任重道远,尤其需要社会民众的积极努力和热情参与。”(完)
11、马军:让我们温和地博弈
来源: 新世纪周刊2008年04月07日 张雄
http://news.hexun.com/2008-04-07/105037397.html
很多人称马军为“环保斗士”,但他显然不是很认同这个称号,“我完全不是强调对抗的人。”
“如果把马军的头像和篮球明星姚明以及银幕上的美人章子怡的头像一起放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大多数路人肯定都不知道他是谁。但那些知道的人会说,中国需要像马军这样的人,而且对这一类人的急切需求要远远超过一名体育巨星或一位电影明星。”
以上是2006年《时代》周刊对马军做出的评价。这一年,他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家电行业巨头黄光裕以及台湾导演李安一同入选这本杂志评选的年度“100位影响世界的人物”。
有过在耶鲁研究经历的马军似乎格外容易受到外媒的关注。2008年1月,英国《卫报》评选出“可以拯救地球的50人”,其中有4人来自中国,他们分别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科学家施正荣、电影《三峡好人》导演贾樟柯和民间环保人士马军。
“我哪里能拯救地球。”马军笑道,“不过这样也好,那些企业主老搞不清我们是干嘛的,现在看到这个或许能明白些:噢,这人确实有点怪,他是要拯救地球的。”
马军现在的头衔是“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这个看起来有些像事业单位的地方实际上是个民间环保组织,这大约是当下国内环保领域知名度最高的NGO。
“我们现在只有三个人。”研究中心在一个商住两用居民楼的6层。每天早上9点,马军来到这里,他的主要工作是收邮件,接电话,写报告,给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输入数据。最近他的爱好是用Google earth定位污染企业的位置,并把这些截图贴到网上。
“你看这个地方,”马军指着地图上四川的一家黄磷厂,“环保总局说它的固体废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我两次去过那个地方,污染造成下游县城的人逃亡。用Google earth的地图,就可以宏观地看到情况,废渣堆在山上,废水池密布在江边,看得非常清楚。这个工作很有乐趣。”
隔壁的客厅里,两个女孩对着电脑在忙碌。她们分别负责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研究。
1993年,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毕业的马军进入香港《南华早报》担任研究员、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在《南华早报》工作的近十年间,马军走遍了中国除台湾省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亲眼看到黄河断流、太湖水污染等触目惊心的环境事件,这些事件迫使他寻求水污染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这些思考让他在1999年底写出了那本著名的《中国水危机》。
5年后,《中国水危机》的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同年,马军入选美国耶鲁大学世界学者项目。在入选耶鲁大学世界学人项目期间,马军对中美环境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识到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而公众参与的前提是环境信息的公开。
“国内在环保信息公开上有比较大的缺陷,需要去弥补,再加上我自己对水污染比较熟悉,把这两个点结合起来就是做水污染数据库。”马军一直倡导建立一套基于公开、参与、法治的新型环境管理体制,见没有人出来推动,他就自己创办了“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标志是三个参差相连的汉代瓦当“云纹”,象征着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
2006年6月,马军和他的几位同事编写了中国首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通过“水污染地图”可以检索到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超过300家地市级行政区的水质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水污染地图中还列出了超过2500家污染企业,其中包括若干跨国公司。
去年12月, 马军又发布了他的第二份“黑名单”——“中国空气污染地图”,接近5000家企业因曾经或正在损害空气质量的事实而名列其中。目前,“中国空气污染地图”已做完了第一期,同 “水污染地图”一样,南方和西北地区的公众只要点击“中国空气污染地图”网站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所在城市近几年的空气质量状况。
两个污染地图上现在已经收录了上万家企业的名单,这些信息怎样来的?弄错了是不是得吃官司?
从技术上我们当然得避免官司,必须要慎之又慎。因为每一条都涉及到企业的信誉和利益,我们也需要给他们一个公平。
网站上的数据都是来自环保系统和其他政府部门,这是我们和政府间最大的关系。全国各地环保局的网站上面,或者不同媒体引述的环保局数据,很分散,我们就是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每一条信息里都有详细的出处。
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各地信息公开程度有很大差别。你看我们这个图上面,有些地区是非常密集的,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地区就一定是污染最严重的。比如长三角这里污染企业非常密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于这一地区的信息公开做得要比较到位,像上海市一年两次公布废水排放超标的企业。你也可以看到在珠三角地区,实际上这里也是个世界工厂,企业数量是巨大的,而且存在环境违规现象的企业也应该很多,但我们可以找到的数据就少得多。我希望在新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出台以后,各地区的污染情况公布的更详细、更完整。
数字总是枯燥的,你真的认为你的数据库能唤醒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吗?
1万多条记录,能够做到图上的也就几百家吧,数据是枯燥的,但其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污染,是当地民众真实的痛苦。下一步我们准备把Google earth上的截图和污染分布图结合在一起,点击那个企业就可以截图,它周围的河流变得五颜六色,这样可以让公众看起来更直观。
在现在的条件之下,让一个企业上到你的两个榜上,对它来说意味着什么?到底有多大的震慑?
现在是不平衡。对有些企业就是有震慑,比如跨国公司,因为它有其他的利益方在制衡它,它们在中国的公司出现在我的名单上,它的总部会觉得很震惊。第一家来找我们的企业,就是因为它总部的亚洲区的总经理在香港看到英文媒体上报道了公司在内地的污染情况,一怒之下,把该厂当年的年终奖金取消,要求他们一定要治理。
国外的媒体,或者它的买家企业,发现供货商出现在这个名单上,也会要求它来解决。有时候还有使馆也会介入,比如日本使馆,给每个名单上的日本企业发了通知,要求解决。还有外资银行,也会在贷款问题上施加压力。
不过,过来找我们表示要解决的跨国公司还不足总数的六分之一,有些国家企业的态度并不是很积极,像韩国,几十家韩国的企业,包括三星、LG,都有严重的污染记录,没有一家前来做过一个字的说明。
国内的企业几乎不会对上榜有多大反应,持无所谓态度的很多。因为我们不是政府,他们也不会重视这方面的声音。
国内公司漠然,是否意味着政府对他们的行为持放纵或默许的态度?
我觉得中央政府不是,但是地方政府会有一定的保护。比如有一家企业上到名单上以后,客户企业对他有一些压力。来找我们的是当地的环保部门,说这是我们那儿的利税大户,有几千人员工,希望不要再放在上面,并且说它已经改好了。我说可以刊登他们的说明,但要从名单中去掉一定要经过第三方的审核。
你对你们的榜在社会上的效果满意吗?
我觉得只是迈出了非常非常小的一步,相对于中国存在的巨大的环境问题。我想后面还会有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我们现在能够安慰自己的是,虽然只有很少的量,只有五六十家做了说明,其中大约二三十家详细说明了改进情况,十一家做了审核,去掉的记录是五条,实际上还只是很小的量,跟18000条比起来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可以安慰的是,每一家做了改正的企业,都确实能够对当地环境改进有帮助,这是比较切实的结果。
你们,还有跟你们一样的民间环保组织,现在遇到的最大瓶颈在哪里?
应该是人才。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也正是那些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需要的,熟悉环境科学的、环境工程的、地图技术的,懂外语的。实际上我们要面对这样一个竞争状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在资金不能保障的情况下,你就没有办法竞争过这些公司。没有人才,不可能实现那些你原本可以实现的潜力。看似是资金的问题,实际是人才问题。非常需要很强能力的人来做这个工作。
你怎样给自己定位?有人说你是个与大公司的博弈者。
每一个人都是博弈者。我们陷入更多的关系中,因为我们是想推动一个东西,自然要付出更多,因为你想推动的是个比较大的改变,所以难度也确实是存在的。
英国《卫报》说你是拯救地球的50个人之一,惊喜吗?
我也很意外,这些都是过誉。《时代周刊》说我是影响世界100人,比我影响更大的人多的是,心里的不安大约如此——当然,实际上对我们是有所帮助的,至少每次来了坐在这的那些企业就不至于那么多的疑问,因为往往他们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他跟我们问来问去问不清楚我们如何把我们所做的事换成钱——他们按照商人的方式思维。现在可能有点明白了,噢,这人可能确实有点怪,他要拯救地球哦。所以我们的出发点比较容易解释清楚了。
12、环保部副部长:绝不能让污染企业进入中西部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8年04月0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4/06/content_7927003.htm
第十二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4月5日上午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榕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以及陕西省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省政协主席马中平出席了开幕式。会展期间,记者专访了新成立的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以及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行政管委会执委陈敬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成都经贸办主任陆仿真。
吴晓青:不能让污染企业进入中西部
记者: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向西部转移过程中,有一些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环保部门对此是怎样一个态度,有没有哪些措施来控制?
吴晓青:我们一直就在强调,污染不能向西部地区转移,坚决不能让污染企业进入中西部。我们西部地区的环保部门都会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来做的。这次“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一些领域反映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反映了一些环保高科技在产品中的应用。
陈敬红:澳门愿意与内地各省市交流旅游博彩业经验
记者:澳门的服务业很发达,他与中西部之间的合作有哪些可能?
陈敬红:我觉得非常有互补性。因为澳门本身人口很少,只有50多万,但澳门服务业非常发达,而且对外联系很多。所以在和中西部企业的合作中,他们可以利用这一个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中西部企业家可以与澳门企业家一道,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特别是葡语系国家的市场,这是澳门的一个优势。澳门最近会推出一些大型的展览和活动,比如旅游、医药、休闲产品产业,也欢迎内地企业参加,与澳门企业、来澳门的国际的企业共同合作。
记者:前不久,武汉传出跑马开禁的消息,澳门和香港在博彩业方面有很多经验,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
陈敬红:这方面可能与经济发展有关,如果大陆开禁这类项目,也有自己的考虑吧。我不方便回答了。
记者:香港回归后“舞照跳,马照跑”,澳门回归后也保持了原有博彩业的发展,那澳门的经验可否谈一谈呢?
陈敬红:澳门这方面与旅游有关,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我们也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旅游,我们是非常愿意与内地各省市进行交流的。
陆仿真:中西部还需要加强服务配套的工作
记者:香港与中西部交流,最主要是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形式呢?
陆仿真:我们目前还是在做一些前期调研,并没确定具体项目。合作方面可以看见的前景是,香港的服务行业、这边的资源产业,中西部农产、矿藏等都很丰富,科研也有一定优势。另外中药材产业方面,内地企业已经在香港设了一些工厂。
记者:在广东,已经出现了产业的转移,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很多中小企业都来自于港台。你怎么看待这种趋势呢?他们的离开给广东经济会造成什么样子的影响呢?
陆仿真:对广东经济的影响,我不好说。但如果这些企业要来中西部的话,这边在服务配套等方面是需要做的,比如说产业链、物流配套等。所以这些产业转移过来,上述方面是需要多做一些工作的地方。(来源:四川新闻网)
13、热点聚焦:两座发达城市为何治理不好一条河?
来源:新华网2008年04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7088291.html
没想到在珠三角这么发达的地区,还有污染这么严重的河流。这种河流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力军今年1月在东莞检查污染物减排工作时,对又黑又臭的观澜河感到极为震惊。
“乌龙江”是百姓对深圳境内的观澜河、东莞境内的石马河的戏称。两河上下相连,贯通已废弃的东江供水渠道,再接东莞运河,最后流入珠江口,绵延逾百公里,堪称珠三角“污染奇观”。
几年前,深圳、东莞有关部门已启动治理措施,耗资数亿元,但迄今没有明显改观。为什么治理进程如此缓慢,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记者沿着“乌龙江”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实地考察。
治理多年,难见成效
观澜河是东江一级支流石马河的上游,属东深引水工程水源补给区,也是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观澜河在深圳主要流经宝安区的观澜、龙华二镇,再汇入东莞的石马河,流域面积202平方公里。
在深圳市宝安区观澜大道附近,记者见到了曾被深圳人称作“母亲河”的观澜河。河水呈深黑色,散发出刺鼻臭味,有的河段还裸露出布满黑色淤泥的河床。
沿岸居民介绍,10多年前,观澜河水质很好,居民可在这条河上淘米洗菜,而今居民经过这里忍不住掩鼻疾走,甚至绕行。
深圳市宝安区环保局副局长毛伍元介绍,1995年以前,观澜河水质变化幅度不大,没有明显恶化;1995年以后,随着流域内工业企业和人口的增加,特别是禽畜养殖业的无序发展,流域水污染负荷迅速增加,观澜河水质明显恶化,污染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观澜河除个别支流和上游部分河段水质尚达到3类标准外,主要河段水质均超过5类标准,直接影响观澜河清湖取水口以及东深引水工程的水质。后来有关部门只好将观澜河在东江口进行拦截,使东江免受污染。
记者沿河来到东莞的石马河,这里污染的状况同样触目惊心。在东莞塘厦镇石马河的截流处,记者看到,巨大的黑色污流卷裹着污物、泛着油光奔涌而出,散发出阵阵恶臭。十年前在樟木头镇沿岸建起的高档住宅小区房价直线下跌。
深圳和东莞环保、水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观澜河、石马河的污染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他们下了很大功夫进行治理,耗资数亿元。深圳市政府2003年7月制定了《关于观澜河水质污染控制工作方案》,开展了对观澜河部分河段的清淤和两支流污染整治工作。东莞也投入巨资建成36座污水处理厂。但是,河流污染状况仍无明显改观。
【1】 【2】 【3】
14、开征环境税 可为而不为?
来源:中国水网2008-04-07 全新丽
http://news.h2o-china.com/interview/h2o-china/704661207536484_1.shtml
中国是否应开征环境税的讨论在学术界已经持续了10多年,主管部门也早已高度关注环境税。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些弊端日益显露,以环境为代价就是其中之一,关于是否该征环境税的讨论又开始升温,2008两会期间也有一些关于环境税的提案提出。中国水网近日所做的调查中显示,有43%的网友认为应该开征环境税。
环境税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能
两会代表们在提提案,学者们也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马中院长在接受中国水网专访时说,其实我国对环境税的理解,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不是特别明确,有似是而非的观念。到底什么是环境税?如果从世界范围去看的话,没有一个定论或定式。理论上提环境税容易,真把环境税落实成政策,去操作和执行,这是有难度的,这个时候的环境税就必须是具体的。
中国有一种惯例或者传统,即重要的税种,是要立法的,一个税要立一部法的,比如说所得税法。这种情况下,一个税要成为法律的时候,就是非常具体的,要有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缴纳方法、减税、免税及违章处理等,以及征收这个税是为了什么目的,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技术的。
而现在中国所讨论的环境税,从研究角度上看,都是没有定论的。
马中为我们举了个例子:同样是环境税,是针对排放污染物行为征税,还是对可能造成污染物排放的产品征税,那产生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但是它们都叫环境税。因此,就需要认真研究,需要决策部门拿出主意来,决定采取哪种税。
税和其他环境管理手段很不一样,它就是一个税的类别,它不是一种环境政策,它更体现税的特征。马中对中国水网记者说,既然如此,那它就必须遵从税的最基本的条件,才能够成为税。税的最基本条件就一个,是筹集资金的,是以收入为目标的,要成为一种收入来源。不管叫什么税,如果不能成为一个收入来源,这就不是一个重要的税,顶多是一个过渡性的或辅助性的、调节性的税。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税都成为过渡性、辅助性、调节性的,那国家财政哪来钱呀?所以说,要成为真正意义的税,一定要满足收入的功能。
环境税要满足增加收入的功能,但是同时不要忘了——它是“环境”税,显然它不能鼓励污染,还要解决环境问题。那么这个税就比别的税多了一个目标,既要增加收入或者说起码要保证收入,同时还要解决环境问题,而不象别的税,只要有收入来就行了。
所以,环境税比别的税麻烦,它既要挣钱还要办好事,有道德上的一种功能。在这个税的设计上,要考虑周全。如果只解决了控制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不增加收入,没有税收来源,这个税成不了;但是,如果光增加了收入而没有解决环境问题,那同样也不能叫环境税。“要满足这两个条件,环境税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是一个大家呼吁呼吁就能搞成的事。” 马中说。
可为而不为 才是开征环境税的最大障碍
那么,开征环境税非常难吗?
马中对中国水网记者说,环境税的设置其实也容易,现在有一个最容易设置的环境税,现成在手边上,那就是燃油税。
燃油税的相关讨论已经有将近13年了,到现在都没看到实际行动。如果燃油税真正把环境目标考虑进去,就是一举两得,既能增加财政收入,又能解决大气污染。甚至不止是“两得”,是“好几得”,比如还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
“但是这样一个最简单的环境税,就是实行不了。如果这样现成的一件事情都不敢干,那何苦还去提那些乱七八糟的环境税呢?”马中颇为感慨地说,“大家放着手边上已经通过了的燃油税,没人去研究它为什么不能推行,却又去五花八门、别出心裁提出那么多的环境税,何苦呢?”
不用去讨论复杂的问题,不用去说这个税那个税,就说这个现成的环境税——燃油税,燃油税很简单,只要把环境目标放进去,再去设计就可以了,推行它有非常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现在有两大障碍。
公开的障碍谁都知道,这是由于部门利益。
部门利益还不愿意公开说,都拿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说事,这都不成为理由。税在满足收入功能之后,它的调节功能一定是刺激市场的。现在能源这么紧张,一直在搞节能,在高油价基础上,再征一个燃油税,不更能刺激大家节能吗?这是多好的实现节能目标的手段!同时,油使用的少,排放到空气里的污染物就减少了,那自然就减排了。实际上节能减排两个功能在燃油税上都能实现,而目前,阻止燃油税开征的理由简直是匪夷所思。
另外一个障碍是没有把环境目标纳入到燃油税当中去。
说到燃油税就老想着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企业收益,在税的目标设计上,没有考虑过环境问题。真的具体到设置税率的时候,就没想过燃油消耗会降多少,因此带来的大气污染会减多少,减少的发病率、死亡率会降低多少。马中对中国水网记者说,真的把环境问题考虑进去后,燃油税推进的决心会大大提高。
所以,马中认为,花那么多时间研究环境税,不如把精力花一点到燃油税上来,这是最现实的,这是差一步就能做成的事。“我觉得环境税的问题,与其讨论该不该搞,不如说现成的一个为什么不搞?解决一个就解决一个很大的问题,能把燃油税的问题解决了就是不得了的事。”
的确,让一个热议达10年之久、几乎让人口舌麻木的燃油税真正能“修成正果”,将对环境税产生实质性的推进作用。但是,为什么手边非常容易的事情却不去完成呢?希望马中院长所提到的燃油税的两个障碍能够早日被铲除,而十分复杂也十分敏感的环境税的征收也能借借燃油税的东风。(中国水网)
15、钢铁环保队伍需先“淬火”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8年04月07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7086023.html
“要打造钢铁一样硬的环境执法队伍。”由局升部的环境保护部今日(24日)首次召开全国范围大会,部长周生贤将建部后的第一枪打在了加强环境执法上。他表示,今年环境保护部的环境执法将“搞几个重量级的、影响全国的大要案”,包括外资企业,对于这些重量级的大企业将一视同仁,严格监督执法。 刚就任环境保护部部长的周生贤对加强环境执法提出了全新的构想。(3月25日法制日报)
环保部长提出打造钢铁一样硬的环境执法队伍,不仅将提升环境执法人员的总体素质,更要建立起一套使执法能像“钢铁一样硬”的新制度与新体制,使执法人员有用武之地,这值得公众期待。
打铁先得自身硬。环境执法队伍应真正成为非法排污者的“克星”,对屡查屡犯的恶意排污者,必须掌握确凿证据,将环境违法案件办成铁案,将违法者绳之以法,付出沉重代价。 而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往往会使污染企业更加侥幸,心升攀比,造成污染反弹。如果环保执法者心有余悸,不那么“坚挺”,甚至如杭州环保系统腐败案那样,查出涉案人员90余人,暴露出个别环境执法人员“猫鼠同流”,那么,已不正如何正人,还怎么去严格监管环境?
打造钢铁一样硬的环境执法队伍就像工艺流程上的“金属处理”,不仅要“表面处理”,防止锈蚀,而且要进行“粹火处理”,使之更加坚硬,不易折损。细化的环境监管问责制度应成为“淬火”中的重要一环。环境执法,越来越与民生息息相关;环境安全,涉及百姓健康与生命,麻痹不得,懈怠不得,环保部必须层层级级强化督查与问责,使“钢铁队伍”成为老百姓交心、称心、放心的“环保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