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三月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三月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8-03-07

三月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两会专递:

1、新华网:    曹培玺代表建议:加快水电开发正当时

2、中国新闻网:  中国二十多位文艺界委员联名提出环保提案

 

环境资讯:

3、中国新闻网:  中国今年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地方信息:

4、中新网:   安徽巢湖湖区水质重新转为重度污染

5、昆明日报:  昆明拟彻底“封杀”塑料袋 还春城清洁

6、中新社:   杭州市长:环境是杭州最大压力也是最大的优势

7、大众网-齐鲁晚报:  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济南关闭两千多眼自备井

8、昆明日报:  云南:3至5年内昆明市将治好193座病险水库

9、新华网:   贵州2010年建起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污染信息:

10、新华社:  长江支流松滋河发生水华 两千多村民饮水困难

 

民间环保:

11、三月一日乐水行――清洋河之行

 

专题报道连载故乡的河-钱塘江篇:

12、中国经济时报:  钱塘江:生态与经济孰重

 

深度报道:

13、中国环境报:   推进节能减排:两个闸门、一个门槛作用明显 

 

环境时评:

14、中国环境报:   绿色证券收紧企业排污口 

15、南方都市报:   社论:虎照门,接受真相比发现真相更难

 

 

 

1、曹培玺代表建议:加快水电开发正当时

来源:新华网 2008年3月7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0391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吴晶、隋笑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曹培玺6日说,在环保压力加剧、煤炭能源紧缺情况下,我国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开发可再生能源,曹培玺表示赞同。他建议,我国应加强水电环境保护的基础研究和建章立制工作,推进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科研攻关工作,完善和创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完善移民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积极探索移民长效补偿机制。加强流域水电规划工作,充分发挥流域开发规划的指导作用。

曹培玺说,水电是国际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发达国家水电资源平均开发程度在60%以上。我国水力资源丰富,但是开发程度较低。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亿千瓦,年发电量6.08万亿千瓦时,技术可开发量为5.4亿千瓦,年发电量2.47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底,全国水电装机为1.45亿千瓦,占技术可开发量的比重约26%,开发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

近年来,由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加大了环境保护压力。“加快水电开发步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的便捷途径。” 曹培玺说。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众对水电开发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等问题又成了新形势下水电开发面临的主要瓶颈,水电发展速度相对放缓,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电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水电开发的勘测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技术日臻成熟,已居世界领先水平。投资体制实现多元化,我国水电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曹培玺强调,政府在大型水电流域和战略性水电项目的开发上,应以国有企业为投资开发主体,保障水能资源最大程度地优化配置,确保水电开发规范、有序、快速发展。

2、中国二十多位文艺界委员联名提出环保提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年03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6971415.html

  一项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大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杨澜作为第一提案人的《关于推广节能建筑》的提案,得到了包括张艺谋、姜昆等二十多位文艺界委员的响应,他们联名附议提出此提案。

  资料显示,在中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百分之二十七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二十亿平方米,其中八成以上为高耗能建筑。

  在不少城市,为了美观和气派,主要街区的写字楼都是玻璃幕墙还兴建了不少大型的穹顶建筑作为公共设施。夏季紫外线照射强烈,造成光污染,冬天不挡寒,一年四季不得不开放大功率空调来调节气温,冬天要先于其他建筑保暖,夏天要先于其他建筑供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玻璃幕墙面积已超过九百多万平方米,而且呈持续发展趋势。在带来所谓美观的同时,能耗却成倍的增长。

  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已经成为很多国家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因此这些委员建议:

  推动现有节能建筑法律法规的执行;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建筑节能;通过适当减免土地增值税,鼓励开发商推广节能建筑;加强宣传,帮助消费者主动选择节能建筑。

3、中国今年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8年03月0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07/112413536150s.shtml

  中新网3月7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日前透露,今年中国将组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五年或十年战略。

  3月6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等一行到中国气象局商谈关于启动新一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事宜。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与刘燕华等领导就启动新一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事宜进行了商讨。

  郑国光表示,今年中国将组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五年或十年战略,并启动《国家方案》更新工作,《国家方案》的贯彻落实也将在全国广泛铺开;国际上,IPCC将启动新一轮科学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现在开展新一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工作时机已经成熟。

  刘燕华表示,启动新一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气象局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科技部愿意与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展新一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希望这项工作能尽快启动。

  在谈到今年年初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的影响时,刘燕华还表示将支持中国气象局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对气象业务服务的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中国气象报记者苏玉君 实习记者王可)

4、安徽巢湖湖区水质重新转为重度污染

来源:中新网2008年03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968396.html

  安徽省重点流域二月份水质情况显示,巢湖湖区水质重新转为重度污染,而其环湖河流南淝河、十五里河水质自去年八月以来,连续七个月处于重度污染状态。

  据悉,在监测中巢湖湖区整体水质属重度污染,水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主要环湖河流中,派河、杭埠河和白石天河水质良好,南淝河、十五里河和双桥河水质重度污染。与一月份相比,湖区整体水质下降,但水体营养状态基本持平。

  此外,一月份淮河流域干流入境水质好转,下旬蚌埠闸上断面水质良好,出境水质仍为轻度污染;支流总体水质略有好转。

  另悉,今年,安徽省将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并决定由该省财政安排两亿元专项资金,对流域县级污水处理厂实行以奖代补。 (记者 吴兰)

5、昆明拟彻底“封杀”塑料袋 还春城清洁

来源:昆明日报2008-03-06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06/content_12628476.htm

    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昆明拟将从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全面封杀塑料袋。有关方案细则目前正在制定之中。今后市民购物时将使用布袋子、菜篮子。届时,昆明将成为云南继丽江、香格里拉之后的第三个全面“禁塑”的城市。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国务院近日下令从今年“六一”开始不得再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而正在“四创两争”昆明将采取比全国更严厉的措施全面“禁塑”,凡是塑料袋一律不得生产、销售、使用,深化“禁白”工作,还春城一个清洁而环保的城市。

    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目前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300多万吨,用过的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被丢弃在各处,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甚至挂满树梢,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

    昆明从1998年就开始“禁白”,又于2001年颁布《政府令》要求全市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自然降解塑料袋。但由于种种原因,10年“禁塑”路途艰难,截至目前,塑料袋仍然是昆明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全面“禁塑”将会触及昆明市哪些企业?记者从市手工业联社获悉,目前,昆明大型生产企业仅有市塑料五厂,该厂每年生产量为200吨。除此之外,私营小企业较多,仅官渡区苜蓿村就有20多家。“禁塑”后,有关部门将协助市塑料五厂尽快实现产业转型。

    全面“禁塑”还将用经济手段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有关负责人说,“禁塑”就是要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引导企业简化商品包装,积极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袋,环保部门还将积极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免费为市民提供布袋子等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共同营造节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氛围。

    全面“禁塑”需要全民参与。不少昆明市民得知此规定出台后都拍手叫好,认为“禁塑”将从根本上消除塑料袋带来的环境污染。但也有不少市民担心,“禁塑”后超市里出售的环保塑料袋价格会上涨。

    对于昆明拟采取的全面“禁塑”,也有市民提出,许多人一向都习惯使用废弃塑料袋装垃圾,没有了免费塑料袋后,会给自家的垃圾和公共垃圾收集带来不便。

6、杭州市长:环境是杭州最大压力也是最大的优势

来源:中新社2008年03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969907.html

  “我现在面对的最大压力是环境。”作为中国最美丽城市之一的浙江省杭州市的市长,蔡奇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是坦言:环境是杭州最大的压力,也是最大的优势。

  名城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作为世界级的著名旅游文化城市,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蔡奇表示,这几年杭州坚持“环境立市”,坚持城市有机更新,实施一些综合保护与改造工程,使环境越来越“宜人,宜居,宜业”。

  据悉,近五年,杭州市人均GDP由三千零二十五美元增至八千美元,达到高收入发展中国家水平。同时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四年超过百分之八十;西湖水质有了根本好转,钱塘江、苕溪两大流域水质逐年改善。

  “尽管如此,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是有差距。”蔡奇表示,“我们要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包括加强节能减排,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次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尽我们全力,让杭州的‘天最蓝,水最清,山最绿’。”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也相应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不可避免。

  “我们宁可牺牲一些GDP,也要确保‘环境立市’,环境是杭州最大的优势,也是杭州竞争力所在。”对于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蔡奇表示杭州经济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立市”是杭州的根本。

  蔡奇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杭州最大优势,第一靠环境,第二靠人才。这两者都是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记者 柴燕菲)

7、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济南关闭两千多眼自备井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8年03月0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3-07/034315093699.shtml

  本报3月6日讯 入春以来,省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6日中午,趵突泉水位再次下降2厘米,创下了今年28.19米的新低水位。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省城加大了封井保泉力度,记者从济南市水政监察大队了解到,5日,省城正式关闭三眼泉域内深层自备井,自封井保泉以来,累计已关闭泉域内深层自备井329眼,浅层自备井2100余眼。

  记者从济南市水政监察大队了解到,5日,水政监察大队正式关闭了省城东部泉域内三家单位的深层自备井,封闭的自备井中,一眼位于工业南路,其余两眼位于经十东路,月抽水总量在一万立方米左右。据介绍,省城自采取封井保泉措施以来,水政部门便积极与这些自备井用水大户保持联系,推进封井工作,随着自来水管网的到达,东部三家单位具备了关闭自备井的条件,并积极配合水政部门的封井行动,于昨日正式办完封井手续。

  关闭深层自备井的同时,水政部门加大了对地下水洗车的打击力度,对洗车行业进行集中整治。今年以来,他们分别在二环西路、经六路延长线等地查封洗车黑井21眼,至此,济南市自封井保泉以来,已关闭泉域内浅层自备井2100余眼,深层自备井329眼,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达2400余万立方米,有效保证了泉水的持续喷涌。

  济南市水政监察大队有关人士表示,随着春旱的到来,水政部门会密切关注泉水水位的变化,加大巡查力度,随时接受群众举报,加大封井保泉力度,并根据泉水预警机制及时核减不具备关停条件的自备井用水大户的用水量,以保证泉水的长年喷涌。 记 者 戚淑军 实习生 桑郡霞

8、云南:3至5年内昆明市将治好193座病险水库

来源:昆明日报  2008年3月7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0392

据悉,目前我市有396座病险水库,将在3至5年时间内,首先完成193座险情较重三类坝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后续安排其他203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今年我市计划安排13座小一型和30座小二型的除险加固,并力争6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

据了解,市水利局在2007年普查、评估全市已建的794座水库中,有396座病险水库,病险率高达49.9%。这些水库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存在着防洪标准低、大坝稳定性差、坝体坝基渗漏、建筑物老化损毁、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等突出问题。

目前,水利局正在编制《昆明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计划在年内完成2009年实施的19座重点小一型水库的初步设计,完成36座小二型病险水库的初步设计等工作。今年1月,有13座小二型病险水库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共5200万元已到位,预计9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市级立项的14座小二型水库的初步设计、审查、立项工作已经完成,现在部分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9、贵州2010年建起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来源:新华网 2008年3月7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90405

新华网贵阳3月7日电 (记者 李忠将)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贵州省,坚持“环境立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和环境综合治理,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有效保护“两江”上游的生态环境。

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厅了解到,在试点的基础上,贵州从2002年起全面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涉及全省199万户、828万人。全省已累计投入退耕还林建设资金7.9亿元,工程为“两江”上游增加森林面积1502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5.73个百分点,加快了“两江”生态屏障建设步伐,使贵州水土流失严重的喀斯特山区和石漠化地区土壤流失得到控制,保障了“两江”上游的生态安全。

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的同时,贵州省以恢复和扩大林业工程为重点,着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石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等林业生态工程。目前,贵州森林覆盖率已接近40%。

10、长江支流松滋河发生水华 两千多村民饮水困难

来源:新华社2008年03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970951.html

  记者7日获悉,长江葛洲坝下游南岸的支流松滋河暴发水华,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2500多名村民出现饮用水困难。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帮助解决用水难题,并调查水华成因。

  记者采访了解到,发生水华的水域约在葛洲坝下游80公里左右、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松滋河注入长江的张家尾渡口段,村民近日发现河流水质越来越黑,与当前清澈的长江水形成鲜明对比,遂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当地环保部门对该段水域取水监测发现,该水域水质已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不再适合饮用。经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浮游生物植物定性定量分析,该水域多甲藻属藻类密度偏高,专家分析认为,可能为松滋河秋冬季长期断流、春季温度骤升导致藻类疯长引发水华。

  水华已影响到松滋河北岸部分群众饮用水。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是枝江市百里洲镇和爱、神龙潭等村的2500多名村民用水受到影响。水华引起了宜昌市政府的重视,有关负责人已要求松滋河北岸两个水厂停止取水,并采取取井水、借用邻村的长江水等办法解决村民用水。

  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发现村民因饮用不洁净水造成不良反应。

  7日上午,湖北省环境监察总队已赶到松滋市,对松滋河产生大量多甲藻而形成水华的原因展开调查。(记者江时强)

11、三月一日乐水行――清阳河之行

王小娜文图

 

今天是三月的第一天,天气很好,虽然有些阴,气温还算比较适宜出行,对于今天的活动天气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大家在集合地点作了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班主任张祥有意识地带了踺子,号召大家一起踢,尤其是不会踢的人,更要踢。

今天队伍中有记者也有学生,也有很多年长的老人家,还有很多小朋友,队伍算是比较庞大。热身运动结束,大家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我们便收拾好行热热闹闹的出发了.

张俊峰教授告诉我们,清阳河是一条因为奥运刚刚得到命名的河流。这样一条新命名是不是也象他的名字一样新鲜?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走近它,去看看他的概况。

清阳河的起点在北京奥运公园内,途中要经过北小河,在春节前我们刚刚走过,大家顺便看了一下北小河的治理状况.相比于去年的年底时的建设进程,现在北小河两岸的岸坡已经建好,两岸的植被也丰富了不少。但是河水还是如以前一样的黑,一样的臭,从治理得进程来看,政府改造也是很有决心的,我们期待着在2008年8月前,能看到一条干净的北小河.

在北小河的岸边上张俊峰给我们介绍了北小河和清洋河的一些状况。我们所看到的北小河中的污水源自于亚运村地区。是市政管线修建之前的一些老建筑流出来的生活污水。与治理之前的流量相比较,现在流入北小河的污水量已经很少了。这条河曾经接纳了亚运村三分之一的污水。原来的污水由于不能流向望京地区,所以污水流向清洋河,而清洋河往北流,便又与清河连在了一起。

我们到达了位于奥运公园内清洋河的起点, 公园正在建设当中,但是可以看到周边的环境很好,顺着台阶走下去看到的是黑色的河水,在旁边有清理淤泥的工人们。散发出的恶臭将我们一拨人马从河边赶上了岸坡上。


清阳河的起点,公园的景色很美,不知道河水的状况以后能如何。

在这个石碑的后面还篆刻着“上善若水”四个字,我们一行人走到河边看到的是干枯的河床,一群工人正在清理河道淤泥的情景。大家原本很高涨的情绪被淤泥散发出来的恶臭熏掉了大半。

 

清阳河起点看到的河道的概貌,河道里几乎没有什么水,河水的颜色是黄色泛着黑色

民工们正在清理河道沉积的淤泥,周围散发着恶臭,很多志愿者们选择待在远处的岸上

这是在做河道改造是必须作的一个环节,也是尤其重要的环节,残留的淤泥会对新注入的水有很强的污染性。我们走过的这段河床,基本上是干枯的,干枯的河床倒是显得干净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水(不干净的水)倒是成了不受欢迎的。

我们的合影

在清洋河与清河的交界处有这样一座大的石碑,上面写着“人水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这样的醒目的标志,不仅是环境的需要,也是给人的警醒和教育。如果我们不尊重河流,那么河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表示这样的景象,如果我们能够付出我们的努力,那么我们面前的河流就不会这样毫无生气。

12、钱塘江:生态与经济孰重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2008-02-20  ■章小星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220/09262008603.shtml

    钱塘江潮,滔滔千里之势,涛翻浪涌,颇为壮观。钱江潮造就了“天堂”里的金土地——沙地,在这里,人杰地灵,经济繁荣。

    然则,这条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却一度陷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两难境地。如何平衡关系,是当前需要破解的一大难题。

    弄潮经济

    “天时”、“地利”造就了钱塘江涌潮,“人和”则造就了一批“弄潮儿”。

    据耐得翁《都城纪胜舟船》记载:“浙江自孟秋至中秋间,则有弄潮者,持旗执竿,狎戏波涛中,甚为奇观,天下独此有之”。

    现年61岁、家住萧山区义蓬镇的苗大爷,就曾靠“弄潮”谋生,以抢潮头鱼闻名,那些经历,如今回想起来,依然惊心动魄。“要在潮头中抢鱼,得玩命呀,你必须跑得比潮水快,一边跑一边回头,一看到有鱼,不用想,直接跳进去抢,抢到了再跳出来。”据他说,每年都有因为抢潮头鱼而被潮水冲走丧命的。

    在我的印象中,直到上初中前,毗邻苗大爷家二层小楼的小池塘里,一直栖息着一艘小船,长不到8米,宽不到1米,两头尖,中间大,就像一个织布机上的梭子。不知何时,这艘沉封的小船不见了,前年,池塘也被填平了,铺上了绿草地,成为公共健身场所。

    “那条小船是捕鱼的工具。”苗大爷笑着说,发展到后来,抢潮头鱼的战术有所改变,单打独斗转为团体作战,“我们一般四人一伙,共用一条船,在捕鱼时,1人拖船,另外3人抢鱼,拖船的人必须身强体壮,眼明手快,谁先抢到鱼,谁有危险,就急速拖船过去。”

    抢潮头鱼是一个危险的行当,但也有一批艺高胆大的渔民靠此起家,盖起了一栋又一栋的小洋楼。

    钱塘江呈之字形,因此,它又名之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潮水曾一度到达紧邻我家门后面的大坝外,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萧山开始大规模拦海造田。

    沿江农民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贯彻“以围代坝,以围促淤,围垦与治江相结合”的方针,乘冬季小潮汛之际进行围垦,从小规模围垦到大规模联合围垦,至20世纪末,共围垦土地50多万亩,称为新沙地。

    新围的沙地是组成萧山沙地的最大板块,它使萧山沙地的面积大为扩展,可谓是钱塘江畔的“聚宝盆”。

    自萧山第一期大围垦开始后,钱塘江南岸的沙滩被一期一期地拦海造田,江南搞了围垦海涂,江北就涨起了大片沙滩。苗大爷他们抢潮头鱼的地理位置也从南转向北。

    由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围垦建设,钱塘江的面积比原来大大缩小,但县境面积有大幅增加,为土地紧缺问题解了燃眉之急。可以说,萧山的四分之一土地是向钱塘江要来的,其北、东、西三面濒临钱塘江,南接南沙大堤。联合国粮农组织曾经惊呼,这是“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生态危机

    经济在发展中,但不知何时,江岸的树林被伐光了,昔日的自然风景被高耸入云的楼房替代。一块块的广告牌竖立在江边:临江别墅,让您推开窗就能看见大潮!

    江景房、别墅区,恍如眨眼间已遍布周围。

    前年,再去观潮时,潮水似乎缺少了儿时的纯粹。翻涌到眼前的潮水,是土黄色的泥沙污浊水,夹带着江边冲上来的杂草,干枯的芦苇等杂物。江上不时漂过垃圾、杂草和矿泉水瓶。听一些以前的渔民讲,江里鱼的种类在逐年减少,一些鱼的品种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之一。60年代,白鳍豚在钱塘江中随处可见,到了70年代,白鳍豚已在钱塘江中绝迹。

    有资料显示,由于酷鱼滥捕、围湖造田、拦河筑坝、工业污水污染,破坏了水域生态系统,使淡水渔业捕捞量逐年下降,至今下降的趋势仍未停止。

    目前,钱塘江的总体水质只能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一至三类标准左右,仅勉强符合饮用水要求,且经常受到咸潮和流域内工农业污染的困扰。前两年的“蓝藻”现象,“水葫芦”的泛滥成灾,钱塘江流域的生态保护问题日益严峻。

    更令人担忧地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钱塘江边的一些化工厂、制革厂、染料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长期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钱塘江。还有一些在钱塘江南边的农民,为了富裕的生活,把钱塘江的一块水域割成几块,专养螃蟹,为了保证蟹卖个好价钱,把污水排入钱塘江,把清水排入自己的池塘。

    再这样下去,钱塘江将被严重污染,原本清澈的江水将被浑浊的沙泥替代。

    浙江省一份环境调查显示,全省估计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300亿立方米,而这一资源消耗在2014年左右即可达到。因钱塘江被严重污染,杭州的饮用水源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拯救水源

    一边赚钱一边投诉,在水质污染的严峻形势面前,流域人民的心态很矛盾。

    为拯救生命的水源。浙江省环保局多次向社会公布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名单,并责令这些企业限期整改。

    一些对钱塘江污染影响大的企业已经或正在搬迁。全省造纸行业纸浆生产线全部关闭,味精污染已完成全行业整治,累计完成129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整治,新建、扩建992座乡镇垃圾中转处理设施……

    2004年10月,浙江开始为期三年的“811”环保行动——就是对8个地区11类产业整治重点,环保检查的力度不断增加。目前又扩大到9个地区11类产业,被称为“911环保风暴”。

    过去3年,是浙江省环保立法进程最快、出台文件最多的3年。先后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等15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若干意见》等20多个综合性文件。

    3年来,仅省财政直接用于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资金近20亿元。

    又有消息称,日前,钱塘江上游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开化县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厂累计投资1.5亿元,铺设污水管线30公里,日收集处理污水2万吨。

    根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7年,钱塘江水系一类至三类水质占73.3%,比2004年同期提高17.8个百分点。“钱塘江总体水质略有好转。”

    但这一切并未就此划上句号,整治工作刚刚开始,钱塘江的生态保护,是一个长久的课题。人们期待着,天变蓝,水变清,环境和资源将不再为经济发展而“埋单”。(周一请继续收看无河的故乡连载-延河)

13、推进节能减排:两个闸门、一个门槛作用明显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8年03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3/07/content_7738089.htm

    5年来,我国虽然遭遇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但是,经济仍然连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果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对“两高”行业以及产能过剩行业及时进行“刹车”,预防经济发展中的风险。

    两个闸门、一个门槛发挥了明显作用 

    3月6日,在“两会”就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问题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说,5年来,经济发展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是宏观调控的最大成果之一。

    一组数字可以看出当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一路飙升的状况。2003年投资增幅达到了27.7%,2004年一季度又高攀到43%,特别是像钢铁、水泥、电解铝等,2003年都是96%,2004年增幅还是在100%左右。随着投资近似疯狂地增长,一些地方GDP快速增长了,但是,由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正是中央坚决果断地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采用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一个市场准入等综合性的措施,利用财税、金融、环保多种手段,才使一些行业奔腾式的膨胀得到了遏制。例如,近年来,环保部门加大了新开工项目的清理力度,提高了电力、钢铁、石化等13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否决了一批违法违规项目。仅环保总局就对总投资近1.5万亿元的377个项目做出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的决定。

    经过几年的努力,投资逐年回落,去年投资增幅是24.8%,如果扣除投资品上涨3.9%的因素,实际工作量增长只有20%多一点。钢铁等行业的投资增幅也是明显回落。

    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虽然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但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由于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着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一些地方仍有较强的投资冲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仍是今年的重要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调控的意图和导向性非常明显。“落实好报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吉林代表韩长赋说。

    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两条重要途径:一个是控制增量,一个是削减存量。

    控制增量就是严控新开工项目。报告提出,今年要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扩张,鼓励“两高”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强化投资项目综合管理。建立健全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严格市场准入条件。

    削减存量就是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报告提出,今年要落实电力、钢铁、水泥、煤炭、造纸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计划。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和落实关闭企业的配套政策措施。

    按照计划,今年,国家要求关停1300万千瓦小火电,淘汰600万吨炼钢、5000万吨水泥、1400万吨炼铁落后产能,以及106.5万吨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在改善产业结构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讨论中,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经济结构成为代表们的共识。

    福建代表欧阳元和提出,应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控制产能过剩产业的生产总量,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先进生产能力建设。

    香港代表田北辰提出,在“快”可以量化考核的同时,也要对“好”建立起评估标准,用量化的标准评估地方官员工作的情况。

  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经济发展过热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就要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广东代表张广宁说。

    一些专家指出,节能减排是抑制经济发展过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8项任务时,突出地表明了要采取综合措施,来遏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报告提出,今年要调整金融政策,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限制发展行业的准入标准和项目资本金比例;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资源性外资项目,切实纠正招商引资中违法违规的做法。

    与此同时,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项目和事业予以财政支持。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将完善出口退税、加工贸易、进出口关税等相关政策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资源性、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实施鼓励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将会产生合力,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步雪琳)

14、绿色证券收紧企业排污口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8年03月0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3/06/content_7730764.htm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正式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绿色证券”政策的第一项内容是对申请首发上市的13类重污染行业公司进行环保审核,未取得环保核查意见的不受理首发上市申请。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环保部门对于环保不达标企业的上市否决权,等于剥夺了那些肆意制造污染企业上市的机会,从而击碎污染企业希望通过上市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梦想,给重污染企业以重创。

    “绿色证券”政策的另一内容是,当发生诸如公司因环境违法违规被环保部门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由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原因,公司被有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决定限期治理或者停产、搬迁、关闭;公司由于环境问题涉及重大诉讼或者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等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且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必须立即对相关事件予以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样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有关环境信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上市公司有关环境违法违规信息一经披露,必定会有股民选择抛售这一公司的股票,原本有意购买这一公司股票的股民也可能会改变主意,这样公司的业绩就必然会直线下降,从而对上市企业污染行为起到有力的遏制作用。

    尽管“绿色证券”是为了遏制企业的污染行为,但是在客观上也能起到维护股民利益的作用。因为上市公司如果存在重大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必定要遭到政府部门或司法机关的严厉惩罚,甚至生产陷于停顿。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公司相关环境违法违规信息不向股民披露,股民就难以依据相关信息就资金投向做出选择,这样经济上就难免要遭受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所以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有关环境信息,也是维护股民利益之所需。作为股民来说,他们有权了解他们购买了股票的公司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重大信息,所以及时公开自身重大环境信息,也属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而这实际上也就是“绿色证券”强制上市公司公开重大环境信息的法理依据之所在。

    尽管股民在获悉有关上市公司环境违法违规信息后重新选择资金投向,是为了规避自身利益损失,但是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削减环境违法违规公司利益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在为促进环境保护做贡献。股民抛弃有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就等于是在以自身力量对其进行惩罚,而在这一过程当中,股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证券”的施行还能起到培植与促进公民环境意识的作用,其意义不仅局限于对环境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制裁,其所能发挥的效用将超出单纯的证券领域。

    “绿色证券”是继“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之后的又一项环境经济政策。“绿色证券”的施行表明套在环境违法违规企业颈项上的绳索被进一步收紧,表明污染企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进一步缩小。环保部门与金融、保险、证监等部门强强连手,对环境违法违规企业形成合围之势,必定会让污染企业感到更加寸步难行。由于放弃污染治理可让部分企业获得一定经济利益,所以他们不惜在环境法律面前铤而走险,因而惟有多部门联合起来尽可能地削减企业违法生产所得,才可能对企业污染行为形成有力的遏制,所以,类似“绿色证券”之类的多部门联手遏制污染的合作应该更多地施行。

    环保部门对于污染企业的经济处罚,相比于其从污染中的所得来说微不足道,所以部分污染企业不惧与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就此而言,无论是此前施行的“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还是此次施行的“绿色证券”,其目的都在于通过多部门联手制裁,达到不断加大企业污染行为的经济代价,让制造污染的企业在经济上得不偿失,从而消弭其逃避环保责任的冲动和目的。同时,这种多部门联手制裁的态势还能对相关企业形成有力的威慑,迫使其只能选择在遵守环保法规的前提下合法生产。这或许是“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的施行更为值得期待之处。(魏文彪)

15、社论:虎照门,接受真相比发现真相更难

来源: 南方都市报2008-03-07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sheping/200803070024.asp

  3月4日,陕西省长袁纯清在接受新华社独家采访时,被问及华南虎照问题,他表示陕西省政府对虎照事件的态度是“明确”的,“但在两会上,我们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审议报告上”。作为某种呼应,本次两会上的陕西籍代表委员对虎照事件讳莫如深,大都不愿发表看法,更有委员认为不要再追究结果。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透露,针对陕西镇坪展开的华南虎野外调查基本结束,没有发现华南虎实体及其活动痕迹的确凿证据。

  在全国两会上被质询华南虎照的真伪问题,想必是包括袁纯清在内的陕西人士所不愿看到的。尽管场面尴尬,官方的立场却没有丝毫改变。查阅详尽的新闻报道可知,陕西“明确的态度”无外乎是:考察华南虎的踪迹比辨认虎照真伪更重要。而如今,在国家林业局的结论所映衬下,此一态度已丧失了存在的前提条件,无所依附了。在全国两会这一严肃的政治场合下,陕西最新的表态足以证明:政府在虎照事件上已失去了方向感,拒绝真相,并执意要与真相背道而驰。

  华南虎照片造假,虽有严密的、科学的非政府鉴定结论,但始终在行政层面上得不到相应的认可。这种僵持局面持续了百多天,民意愤懑对峙官家敷衍。事件的性质由造假的表象而落在了政府公信上,其间的义理被舆论反复表达,全部阐释得相当清楚。问题是,这种反复重申的诉求没有收到真诚的呼应。民意既无可奈何,又心有不甘。于是乎,舆论在虎照事件的定性上不断地添加砝码,希望政府觉察事件的严重性,逼迫它作出符合常识的惩戒或治罪行动。

  在全国两会的言论氛围里,虎照事件已不再仅仅涉及地方政府的诚信问题,而被宣布为政府合法与否、国家品质优良与否的判断题。吊诡的是,假设地方当局从未拥有过公信力,并且毫不在乎它对行政具有的负面后果,恐怕也只能希望国家力量参与进来,自上而下施加压力,推动“虎照门”的真相一一破解。“且将虎照问总理”,即是对此番悲情境地的形象描绘。对呼吁真相的民众而言,这是最后一次热望;对政府来说,这也是清理谎言的最后机会,去接受真相,去修复政府的结构性缺陷。

  真相并非不存在,只是它被粉饰着,或遭到有意阻挠。当网友质疑后,短时间内寻查到虎照“原型”年画虎;当国防科大的论文被“刁难”为不够充分时,继有世界顶尖鉴证专家认定虎照为假。民间这一序列展开的鉴定,论据链完整、充沛,其专业权威不容质疑。而官方固守的这边,先是国家林业局证实二次鉴定很快有结果,次是陕西林业厅承认二次鉴定根本没开始,再次是抛出一封为程序疏漏所作的道歉信。总之,社会锲而不舍,求证出造假的事实。政府倚靠制度供应谎言,搪塞对真相的需求。

  发现真相无疑是困难的,由虎照事件可见,政府正倾向于追求一系列危险的信仰:把治理的义务转化为愚弄的权力,否认存在社会权威,以谎言和虚假事件取代事件。前前后后,虎照事件中的国家公务员有着程式化的举动,习惯以政治而不是事实为底线,甚至有意模糊事实与谎言的区别,目的只是为了要维护政府权威的排他性,迎合某些覆水难收的政绩夸耀。除了自己制造的幻象,它们都预备消极应对。如此,不仅不会接受其他来源所识别的真相,还会动用一切的行政手段打压之、遮蔽之、扭曲之。

  与发现真相相比,接受真相更难。事态演变至今的历程证实:如果真相屈从于那种“明确的态度”,必定变形,民众绝对不会接受。过去的百日绝非清白的历史,政府绝无可能单方面抹消,然后犹如在一张白纸上描摹出“钦定”的真相。应当理解,民众的不满恰是建设的开始。政府接受真相,回到常识,即有勇气直面失判,才能行建设之功,才有望诊治政府的积弊。

  官方所维护的虎照“顽固”至今,在民众心里早已破烂不堪,政府权威已不能靠它来维系。除了接受真相,政府没有别的途径挽留社情民意,而它们正在加速流失。如果这样的世界长此以往,政府同样会变得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