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二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十二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12-24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新闻社:  中国仍是生态环境建设十分脆弱的国家之一

2、农民日报:   国家将建立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3、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调查称中国82%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4、法制日报:  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重罚违法者

5、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挑战

 

地方信息:

6、中国环境报:  石家庄水污染治理实行分包制

7、太原晚报:    山西每年入河污水8亿方 六成水体丧失使用功能

 

重大水事:

8、大洋网—广州日报:  长江明年初可能出现132年来最低水位()

9、新华网:  三峡工程右岸电站17号机组完成试运行

 

人与自然:

10、新华网:  黄河三角洲将成为世界黑嘴鸥最大繁殖地

 

气候变化:

11、新京报:   全球变暖年度图片 

 

2007年江河十年行专题报道:

122007江河十年行之六--“黄龙”直入金沙江

 

深度报道:

13、国际先驱导报:  坚强2007-中国环保:感受别样的冷暖

 

环境时评:

14、新京报:   留住落叶能改善城市环境 

15、人民网环保频道:  "希望能够成为一位环保总理"彰显大国责任

 

 

 

1、中国仍是生态环境建设十分脆弱的国家之一

来源:中国新闻社2007年12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6688219.html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今天在此间举行的中国枫桦治理荒漠化专项基金设立仪式上指出,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仍是世界上生态和环境建设十分脆弱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枫桦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今天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资一百万元人民币,设立“中国绿化基金会枫桦治理荒漠化专项基金”。

  张建龙说,荒漠化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都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他说,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特别是荒漠化治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防沙治沙事业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土地沙化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年均扩展三千四百三十六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一千二百八十三平方公里。

  据悉,目前,中国全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点四六,局部地区土地沙化仍有明显恶化趋势。

  他说,荒漠化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中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五百四十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天损失近一点五亿人民币。

  他说,中国防沙治沙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仍十分艰巨,治理荒漠化,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加拿大枫桦绿色环保有限公司的捐款将用于防沙治沙新技术研究、推广、技术培训以及沙害治理工程示范基地建设、沙区农牧民教育资助及其相关宣传活动。

加拿大枫桦绿色环保有限公司总裁黎兆昌表示,治理荒漠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尽的义务,更是一个企业回馈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最佳方式。枫桦公司希望通过设立这个基金,为中国的治沙事业略尽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公众来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事业。(记者 赵胜玉)

2、国家将建立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来源:农民日报 2007年12月24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6043

本报讯(记者 申保珍)12月23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进行二次审议。二审稿增加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区域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据悉,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修订草案规定,水污染防治应当“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二审稿在这一条中增加了“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和严格控制“城镇生活污染”的规定。

在初次审议中,有些常委委员、环资委和有的地方及群众提出,为鼓励保护水环境,统筹区域发展,对一些为保护水环境作出贡献的位于水源上游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生态保护补偿。国务院对此已有明确要求,本法予以确认为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委员会经同环资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环保总局研究,建议增加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区域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3、调查称中国82%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2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89933.html

  日前,一项由中科院院士秦大河任组长的“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显示,目前已经调查的近2万平方公里无表碛覆盖冰川总体处于面积缩小状态,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第一次冰川普查相比,缩小比例为7.4%。

  在项目组所调查的近2万平方公里无表碛覆盖冰川中,绝大部分处于面积缩小状态。其中伊犁河流域、准噶尔盆地、雅鲁藏布江上游区等冰川萎缩最明显,萎缩比例在18%以上。祁连山、阿尼玛卿山、澜沧江等地区在10%以上。青藏高原中部、喀喇昆仑—西昆仑山等地区冰川萎缩幅度相对较小。

  另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近50年来,由于我国西部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2℃,致使约8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冰川面积减少了4.5%。其中,祁连山西段西北坡170条冰川中,95%的冰川以每年4.9米的速度退缩,只有10条冰川在1956年-2000年间处于前进状态。天山北坡的冰川几乎都处于退缩状态,南坡约69%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东帕米尔高原的冰川总体处于冰量减少状态,冰川面积减少了10%。昆仑山冰川和喜马拉雅山北坡的冰川也处于退缩状态。

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冰川不仅是一种特有的景观,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境内的冰川每年提供的融水量与黄河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相当。在西北内陆干旱区,冰川融水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如塔里木河各源流区冰川融水补给比例多达30%至80%。因此,相关专家表示,保护冰川迫在眉睫。(杨 洁)

4、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重罚违法者

来源:法制日报 2007年12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24/082914588306.shtml

  解决违法成本低问题

  违法向水体排污的企业今后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处罚。今天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的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加重了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此前,水污染防治法曾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初次审议,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据统计,自9月5日至10月10日,共收到通过网络、信件提出的意见1400多件。

  体现“过罚相当”原则

  原修订草案规定,向水体排污超过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责令限期治理,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期间应当限制生产、限制排放;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关闭。

  有些常委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有些地方、部门及群众提出,10万元至100万元的超标排污罚款,不能充分体现“过罚相当”的原则,也难以较好地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对超标排污行为,应按超标排污的严重程度确定罚款数额,超标排污越严重,罚款数额应越大。法律委员会经同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环保总局研究,建议对这一条作如下修改:一是,对超标排污的罚款数额,按照排污者应缴纳排污费的倍数确定。二是,对限期治理期间,通过限制生产、限制排放不能消除对环境的严重危害的,可以责令停产整治;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关闭。

  有些常委委员和地方、部门及群众提出,解决环境污染“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不能仅靠大幅度提高罚款数额,更应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损害的民事责任制度,让污染者对所造成的污染损害承担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数额可能比罚款数额还大,更有利于促使排污单位重视污染防治,也有利于切实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委员会经同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研究,建议在保留修订草案关于对因水污染造成的损害,排污者应依法承担排除危害、赔偿损失责任的规定基础上,对修订草案作以下补充:一是根据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特点,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参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增加规定,对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二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水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特点,增加规定:“因水污染危害受到损失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可以依法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共同诉讼;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依法支持因水污染危害受到损失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国家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和律师为水污染损害诉讼中的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三是增加规定:“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委托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接受委托,如实提供有关监测数据。”

  实行水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制度

  原修订草案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有些常委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有的地方及群众提出,为落实地方政府保护水环境的责任,应对地方政府完成水环境保护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法律委员会经同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环保总局研究,建议在“总则”中增加规定:“国家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水污染防治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原修订草案规定,水污染防治应当“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

  有些常委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有的地方、部门及群众提出,为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应将保护饮用水水源作为水污染防治的优先目标;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城镇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法律委员会经同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环保总局研究,建议在这一条中增加“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和严格控制“城镇生活污染”的规定。

  建立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有些常委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有的地方及群众提出,为鼓励保护水环境,统筹区域发展,对一些为保护水环境作出贡献的位于水源上游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给予生态保护补偿。国务院对此已有明确要求,水污染防治法予以确认为好。

  法律委员会经同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环保总局研究,建议增加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对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区域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5、中国积极应对气候挑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2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88797.html

  2007年将会被永远记入史册,因为在这一年中,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几乎所有重要发展论坛中的核心议题。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决定人类生存的关键性因素,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

  国际上被谈及非常多的是中国将会在未来十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但是不为人所知的是中国面对气候挑战作出的不断努力和贡献。中国今年将投资100亿美元,研发可再生能源,这个数字仅次于德国列全球第二。温家宝总理最近在新加坡举行的东亚领导人首脑会议上承诺,在5年时间里,将国内生产总值单位能耗减少20%——这与欧洲承诺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的目标在本质上相差无几。

  2007年标志着中国启动了首个国家气候变化项目。前不久相应出台的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和巴厘岛峰会备忘录的发布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中国已经在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果再配有良好激励机制和不断增长的“绿色投资”,可以预见到中国在未来将不仅仅为本国,并且为其他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各国达到绿色科技的需求。

  巴厘岛气候峰会后联合国正着手跟进后巴厘岛时代的工作。在中国,联合国驻华机构正和政府、私营以及公民社会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共同确定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挑战以及解决挑战需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简单的事情只要形成规模就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从普通照明换成节能照明,或者将普通冰箱和空调换成节能冰箱和空调,这些行为上的改变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联合国有幸在过去的十年中在这些方面和中国政府共同努力,目前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道进一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同时也包括一些地方级的合作伙伴。我们同时看到中国和跨国的私营企业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落实巴厘岛的决议,联合国驻华系统将和主要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一个“联合国—中国气候变化合作伙伴关系框架”。这个里程碑式的框架涉及9个联合国机构、众多国家级政府部门以及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致力于提供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制定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策略和具体途径。

  科技是找到解决方式的钥匙。目前的一些高新“绿色技术”可以运用于这些挑战中。联合国也有很多新的运作方式和最佳做法可以和中国分享。带来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解决之道是“联合国—中国气候变化合作伙伴关系框架”的核心内容。

联合国会将这个领域的带头人和创新者聚集在一起,带动中国国内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知识共享,并探索全新的绿色投资和绿色技术转让机制的可实践的解决之道。这个框架还将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寻找途径将气候变化融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中,同时提倡绿色照明,配发本地化的能源产品等具有创新意义的节能方式。(马和励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代表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6、石家庄水污染治理实行分包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年12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24/094513133638s.shtml

  本报讯 由市长和5位副市长任“河长”,分别承包境内的6条主要河流,负责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县级主要领导承担重点治污工程和水质目标的责任制,如水质一年内无明显改善,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引咎辞职。近日,石家庄市政府下发《重点河流市级领导分包意见》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将水环境治理效果与市、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的职务挂钩,实施了重点河流市级领导分包制、重点治污工程和水质目标领导问责制。

  “河长”综合调度,沿河各县齐抓河流治理

  为解决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石家庄市把改善水环境作为一项城市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不仅制订了《岗南、黄壁庄水库水源污染防治条例》、《石家庄市市区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条例》等多项保护水质环境的法律、法规,还建设了民心河、太平河、滹沱河生态区等一系列水环境生态工程。

  石家庄此次制定的重点河流市级领导分包制,旨在解决各级政府只注重自身治理而忽略了对下游影响等问题,促进河流水质整体明显好转。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和5位副市长,分别承担了石家庄滹沱河、洨河、磁河、石津总干渠、邵村排干渠、汪洋沟6条河流的治理任务。按照河北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阶段目标和全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由“河长”进行综合调度,形成沿河各县和市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水质一年未改善,县级主要领导要引咎辞职

  重点治污工程和水质目标领导问责制,将县级政府主要领导与水污染治理成效挂起钩来。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运行管理情况和当地水质状况都纳入了领导问责的内容。按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管理未达到目标要求,延迟半年且当地水污染严重状况无明显改善的,由市委、市政府对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延迟3个季度的,对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纪律处分;延迟一年且当地水污染严重状况仍无明显改善的,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引咎辞职。

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表示,对于水污染治理,就要动真的、来实的。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做到认识到位、治理到位、监管到位、处罚到位、追究到位,以确保到明年年底,石家庄市6条河流出市断面的COD浓度都要低200mg/L。

7、山西每年入河污水8亿方 六成水体丧失使用功能

来源:太原晚报2007-12-24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658871198459460_1.shtml

“现在,我省有许多河流的水体已经完全失去了使用功能。”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说。我省日前启动了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这将为修复河流生态、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城乡供水等提供依据。

据初步统计,我省每年入河污水有8亿立方米,相当于2个汾河水库的总库容量,占河川径流量的十分之一,非汛期则占到了河水流量的三分之一。

在全省监测的103个河流断面中,88%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65%以上的监测断面水质属于劣Ⅴ类水。也就是说,六成以上的水体不能再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产养殖区或娱乐用水区,只能用于农业灌溉。

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水污染已经由地表水开始向地下水和岩溶泉水扩散,并开始对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构成威胁。在全省10个重点城市监测的56眼水井中,有32%的水源井超过Ⅲ类水标准,在监测的13个岩溶大泉中,有7个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目前,我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81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供水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使河流生态得到逐步恢复,我省将通过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对河流、湿地、城市河湖及河口生态修复进行总体布局,并确定生态修复的范围,提出河流湿地的修复目标。

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的同时,也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超采区,并带来地下水大幅下降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中提出,将地下水划定为开发区、保护区、保留区,并提出地下水限采方案,同时制定出城市地下水源地保护方案。

此外,在此次修编的城市及灌区供水规划中,我省将根据流域内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环境用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不同类型的供水工程项目。 (王 英)

8、长江明年初可能出现132年来最低水位()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07年12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24/100214589126.shtml

降水量太少,武汉长江二桥下面的江滩出现了龟裂。黄嵩 摄

  今年,长江流域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由于上游来水偏少,长江中游频现“肠梗阻”,10月以来,长江主干线已经发生40余起船舶搁浅事故。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在本月5日发出紧急通知,宣布长江中游因枯水形势严峻进入二级橙色预警状态。

  据介绍,今年搁船事故发生频率远远高于往年同期。仅中游“超吃水”船舶搁浅事故就多达33起。目前,监利窑监、沙市太平口等多个浅水道险情已经初步控制,通航基本恢复正常。但长江航道局有关负责人透露,预计明年1月底2月初,水位会跌破132年来的最低,达到“新低”,通航状况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11月21日,载煤3400吨的重庆籍货船“圣通818”搁浅,造成200多艘运输船堵塞36小时,一度封航。12月1日,一艘载满1400吨氯化钾的“皖兴仁1号”又在窑监水道搁浅,80多只船受阻,断航10小时。

  12月19日22时,险情最为严重、长江中游治理难度最大的监利窑监疏浚现场。长江航道局航道处副处长仲伟斌告诉记者:“现场共有150名施工人员,四艘疏浚船轮流作业。现在,修缮和疏浚已经花费了1000多万元。疏浚工作将持续到明年4月。”据了解,在沙市太平口,“航浚6号”也在进行紧张作业。

  记者在窑监水道施工现场还了解到,“皖兴仁1号”轮船破坏的窑监水道主航道还在后期修复中,原预备航道开辟为新的主航道。当时全部淤死的主航道修复完毕后将作为预备航道使用。

  水文局:2月水位跌至132年最低

  “今年枯水期比去年提前了1个多月,12月的最低水位也提前了半个月到来。沙市、汉口、九江水位分别比近5年同期的平均值低0.42米、1.60米和2.03米。”长江航道局宣传科科长王取发告诉记者。中游宜昌、沙市、监利、城陵矶、汉口与去年同期相比,水位低1米多。上游各支流水库、洞庭湖、鄱阳湖等水位均偏低,长江全线陷入“小河无水大河干”的窘境。

  据长江水文局统计,2007年2月27日长江上游曾出现132年来的最低水位。航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往年枯水退落的规律,到明年1月底2月初,水位还会降到新的低谷,跌破132年来最低水位。

  记者看到,在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武汉集家嘴附近,江水退后,很多市民在裸露的江滩上种上了小菜。修剪整齐的菜圃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菜园子”。12月18日一早,在自家的“试验田”上施肥的付先生说,他10月份就开始在这里种菜了。

  航道局:下泄流量减少一半

  正在施工的荆岳大桥建设工地旁,记者看到,从荆州白螺镇通往岳阳的过渡水道中,大量浅滩露出水面,江边正停留着两艘挖沙船,岸边已经堆积了大量沙土。附近居民告诉记者,2005年第一次看到江底的浅滩凸出水面,今年露出来的面积比往年都大。

  对此,航道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是降水量少于往年,上游来水少,形成了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其次,三峡汛后,进行了一次蓄水,12月初下泄流量在5000立方米/秒,只有以前流量的一半。12月4日,中游船舶搁浅船严重。经过双方的协商,三峡增加下泄流量约200立方米/秒,但对改变中游枯水现状的作用有限。

  “长江上游干旱无雨,来水偏少是长江枯水的主要原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江水委则认为:长江水情历来与降水有直接关系,与三峡工程无关。

  “三宗罪”:枯水期、超吃水、浅水道

  据长江航道部门分析,枯水期提前到来,“节奏太快”。枯水期一般指头年11月到次年4月。每年年初2月,水位会达到最低,是真正的“决战枯水”高峰期。今年从11月底以来,险情不断涌现,疏浚工作提前进入紧张期。枯水给通航骤然施加了压力,同时,“超吃水”现象和“浅水道”的客观条件也是今年搁船事故频发的原因。

  目前,正值长江能源物资运输最为繁忙的时期,也正是大大小小的货船赚钱的好时机,超吃水现象屡禁不止。目前中游航道维护水深在2.9米,而搁浅的“圣通818”吃水达3.5米,“皖兴仁1号”吃水达3.15米,都属于严重“超吃水”。不少船主采取谎报瞒报吃水,少数船舶的吃水线甚至是“自制”的。长航局自成立以来首次起诉运输船,由于破坏航道,向船舶“圣通818”索赔18.6万元。

  另外,由于长江干线航道尚未完成系统治理,航道基本还处在天然状态,枯水时节,浅滩裸露,航道浅窄,弊端尽现。“整个长江上,像窑监这样的浅水航道一共有16个。长江航道局航道处负责人说。“一点不通,全线不畅。”这些碍航浅滩就像“血栓”一样,每年出事的地点都不一样,今年中游比较严重。

  由于封航疏浚的进行,许多待航的运输船停留在岸边等待航道开通。正在岸边待航的船主孙林告诉记者,现在油涨价了,很多私人的小船,经常跑一趟连油费都赚不回来。

长江上的龙头老大长航集团也开始咬紧牙关。长航集团运输部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目前长航集团在整个长江段每月货运量达400万吨,仅枯水期增加运力所增加的油耗达2000万元。作者: 杜安娜

9、新华网:三峡工程右岸电站17号机组完成试运行

来源:新华网2007年12月23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6011

新华网宜昌12月23日电(记者江时强 李志晖)23日17时10分,三峡工程右岸电站17号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进入即将投产前的检修程序。这是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在三峡电站安装投运的第4台70万千瓦国产机组。

三峡电站是全球最大的水电站,设计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截至目前,有8台国产机组进入安装,全部分布在三峡工程右岸,均由葛洲坝集团负责施工。

今年投产的4台国产机组分别由2家中国企业制造。由哈尔滨电机厂制造的25号、26号机组为空冷式机组,由东方电机厂制造的17号、18号机组为水冷式机组。

据测算,仅今年三峡右岸投产的4台国产机组,装机容量比已建成的三峡大坝下游38公里的葛洲坝水电站还要多出8.5万千瓦,4台国产机组所发电量可满足华中重镇武汉市的用电需求。

10、黄河三角洲将成为世界黑嘴鸥最大繁殖地

来源:新华网2007年12月2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87731.html

  从明年起,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将开始实施黑嘴鸥繁殖保护工程,争取到2010年黑嘴鸥繁殖数量达到1000对以上。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黑嘴鸥重要繁殖地。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5.3万公顷。据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末,这里的黑嘴鸥数量为1500只左右,占世界黑嘴鸥数量的近1/5,然而,由于黄河来水量变少以及海潮侵袭等原因,黑嘴鸥繁殖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每年仅有极少数黑嘴鸥雏鸟能够成活,致使黑嘴鸥数量增长缓慢。

  近年来国家对黄河水量进行统一调度,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1.3万公顷湿地得以再生,为鸟类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黄河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东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调查发现,今年约有300只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繁殖成功,为明年实施黑嘴鸥繁殖保护工程准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一些包括黑嘴鸥、黑鹳、黑嘴鸥在内的海内外罕见的珍稀鸟类飞抵黄河口繁衍生息。黄河口湿地的鸟类种类已从187种增加到283种,每年来这里的候鸟达400万只。(记者王汝堂)

11、全球变暖年度图片 

来源: 新京报 2007-12-23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dqzk/2007/12-23/014@041208.htm

  2007年底,世界各大通讯社推出的年度图片中,不约而同地涉及“全球变暖”这一话题,其中世界新闻图片社(WPN)还就全球变暖问题做了年度专题。

  日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报告里给出了最糟糕的预言:无冰的北极、70%物种都消失的自然界、6亿多面临被洪水淹没的人口,以及极端的气候和酸化的海洋。科学家指出,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那么这些预言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

2007年7月,冰岛杰古沙龙湖,漂浮的冰川。科学家认为,最早可能在2030年,北极夏天的冰层将全部融化。

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亚腊卡塔火山爆发。地球上每年约有50次火山爆发,这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7年10月,美国佐治亚州的拉尼尔湖遭遇严重干旱。到本世纪末,遭遇干旱气候的地区将比现在增加30%。

2007年1月,法国北部城市维姆勒港口掀起巨浪。据预测,全球大约6.34亿生活在海拔10米以下地区的居民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

2007年4月,苏丹出现1000米高的哈布风暴。专家预言,未来的地球,极端气候有可能随时光临。

2007年1月,阿姆斯特丹,一只北极熊在动物园晒太阳。气温上升2.5摄氏度,30%的物种将灭绝;上升3.5摄氏度,将有70%的物种消失。

122007江河十年行之六--“黄龙”直入金沙江

 

汪永晨

污水瀑布直入金沙江

我已经为很多污染企业定过位,但很少能找到这些企业的污染口,即使看到,如果是白天,如果是赶上有检查,污水直接排到江里的,看到的可能性是很少的。不是没有,而是敢明目张胆地往江河排污水的企业并不多,而偷偷摸摸往江河里排污水可就不在少数。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钛白粉厂是那些少数企业中的一个,不知他们为什么能如此大胆?更不知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管呢?

去年我们江河十年行时,采访过副市长,他对我们介绍了当地对环保的重视,特别强调他希望做一个潘岳式的领导,可是今年,我们所采访的不管是黄磷厂也好,二滩电站,还是这钛白粉厂,我们不能不遗憾地说,像这种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城市,要想面对以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重发展轻环保的现状,还要面对极大的挑战。

攀枝花的钛白粉厂,我们拍到的照片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污水是怎样从房里流出,沿着厂房外的水沟流入地下管道,再下坡从地下穿过马路,直排进金沙江。染黄了水沟,染黄了石头,染黄了江水。

钛白粉厂大门口

污水流出厂

高浓度污水

污水流过水沟

从厂房出来过马路之前的污水

倒在污水中的狗

瀑布般的污水继续流着

污水过马路

哗哗的污水很远就能听到

流入金沙江之前

污水染黄了石头

钓鱼

这些照片中的现状,就是这样直面攀枝花的市民和领导。应该如何改变现状?你有建议吗?

13、坚强2007-中国环保:感受别样的冷暖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2007年12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24/121814590601.shtml

  “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接受,因为这是不公平的。”——巴厘岛气候大会上,一些发达国家要求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承诺量化的减排指标,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予以反驳。

  无论对中国的责难是否继续,一趟加速前进的列车不会再放慢脚步,中国已经作出了比美国多得多的减排承诺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事隔3个月,王宗来依旧难忘悉尼APEC会议上与美国的那场气候交锋。

  “美、澳一心要让《悉尼宣言》发出脱离《京都议定书》轨道的‘积极’信号,我们不同意。”这位临危受命奔赴悉尼参与气候谈判的中国外交部条约法规司副司长回忆说。

  磋商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一路“拔钉子”、“除地雷”,“要求宣言必须写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能写入为2012年后气候变化安排确定原则和框架,坚持把‘框架’改为‘安排’等等。”

  2007年,像这样中外关于环保问题的较量屡见不鲜。无论是在德国G8峰会、悉尼APEC会议上,还是2007年岁末在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下简称巴厘岛大会)上,都是如此。

  联合发展中国家“迎战”西方

  谁曾料想,3个月后,陆克文在大选中胜出,让澳大利亚的态度突变。在12月初举行的巴厘岛大会上,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京都议定书》。

  而美国却依然在叫嚷。只是他们忘了,中国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今年4月,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会议,商讨此次巴厘岛谈判的对策。”具体参与“技术开发与转让”谈判的中国代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李丽艳说。

  在整个巴厘岛大会期间,“77国+中国”自始至终都在“用一个鼻孔出气”,跟这次提前的沟通不无关联。在12月3日的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77国+中国”按照事先确定的策略,正式要求将“技术开发与转让”议题列入议程,提议在大会获得通过。

  但第二天的公约履行附属机构会议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法律程序不明确”为由,反对“77国+中国”的提议。面对这一变故,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再度唇枪舌剑,最后以胜利告终。

  其实,在10年前的京都气候会议上,这种发展中国家联合一致的行动就已经出现。

  “一到东京,中国代表团的相关负责人先是拜访印度代表团负责人,要求在立场上达成一致,然后在‘77国+中国’协调会上给大家讲形势,呼吁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讲话。”王宗来回忆说,他当时作为中方的代表亲历了整个过程。

  “当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减排问题一抛出来,发展中国家代表立即纷纷上台抢占话筒,一个接一个发言,万炮齐轰,气势如虹,几乎占据所有的会议时间。”

  10年过后,中国带头为发展中国家据理力争的态度依旧未变。

  在这次巴厘岛大会上,对于某些发达国家一再提出希望将“主要发展中国家”纳入绝对量化的减排指标中,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严辞拒绝:“它们所说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印度、巴西,也不用羞羞答答的。”

  重拳挥向国内环保改革

  中国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解决环境污染的迫切性。

  今年5月以来,蓝藻一路泛滥于太湖、巢湖和滇池,更让普通中国人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

  “目前面临的污染形势非常不利。”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目前是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同步展开,但中国的环境已经承受不了这样的发展模式。早在3月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就让马军感受到了政府态度的变化。

  “温总理坦承,2006年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总理的这个表态让我很感动,但他也强调说这个目标是不容动摇的。”马军说。中国在“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中规定: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2007年6月4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则更为细化,比如规定2010年,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等等。这部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紧接着,6月20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最引人注目的是小组组长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总理亲自担任,这在国际上是没有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凌唏感叹说,这说明中国坚决推行节能减排的姿态非常明显。

  当然,力度也前所未有。

  8月,国资委连下两大重拳。一是规定除了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两大目标外,一些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重点行业必须力争提前一年完成。二是规定2007年开始,将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这样的“一票否决”同样适用于地方官员。12月初,国务院批转了节能减排统计考核方案,减排不达标的地方官员将被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一年之内,推行落实这么多措施,这是许多西方国家也无法做到的。”周凌唏说,很多欧美的同行都对中国政府的环保努力交口称赞。

  “中国环境威胁论”依旧兴风作浪

  但西方媒体和政治家却不这么认为。

  多年来,西方世界流行的“中国环境威胁论”一直甚嚣尘上,2007年更甚于以往。11月,美联社信誓旦旦地宣称,中国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带,就像一股黑色的风暴,缓慢地向美国移动,大约5到10天就能抵达美国上空。而中国的邻国也开始兴风作浪,因为觉得韩国的天空变黄是中国沙尘暴所致,韩国一些网民甚至在互联网表示应向中国提出赔偿要求。

  政治家们的借口则更加冠冕堂皇。他们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责任,理由只有一个——2008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但他们却闭口不提另外一个事实。“中国人均排放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发达国家的1/5,美国的1/7。”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说。

  这种指责更为不公平的地方还在于,西方只看现在,不讲历史。

  “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有300多年,是工业化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全球温室气体的最大‘贡献者’。”邹骥教说。对此,周凌唏也表示,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寿命非常长,有的甚至能达上万年。“也就是说美国过去若干年排的气体还在大气中。”

  不能走发达国家的弯路

  另一个西方国家回避的“历史”就是,处于分工产业链最高端的发达国家,更倾向于把易形成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两年前,美国的研究人员就指出,中国排放废气中有14%由生产出口到美国的货物造成。可是,即便发展中国家想履行更多责任也不行,因为发达国家一直不愿意转让先进环保清洁技术。

  无论对中国的责难是否继续,一趟加速前进的火车不会再慢下脚步,何况中国已经作出了比美国多得多的减排承诺。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一直并将继续在承担更多的大国责任。

  “一方面自己要继续减排,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一方面要继续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迫使发达国家无偿或者低价转让清洁技术,直接利用他们的经验和优势,不能走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弯路。”周凌唏说。

  2008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将颁布,《能源法草案》也会出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将可能批准成立环境部、能源部。一个与公众利益更直接相关的法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也将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让马军充满期待,“这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对这些企业的环境表现进行监管,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记事簿】

  3月 G8成员国和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墨西哥的环境部长在德国召开会议。会上,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要求“后京都谈判”的具体减排目标中必须包括中印等发展中国家。

  6月 德国G8峰会期间,西方媒体进一步热炒“中国环境威胁论”,称“中国将成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11月 美联社加入炒作大军,妄言中国的煤矿污染导致美国西海岸云层增加,臭氧层浓度上升。

  12月 总部在英国的世界发展运动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发达国家必须为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负责,而不是去指责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14、留住落叶能改善城市环境 

来源: 新京报2007-12-23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guanchajia/2007/12-23/014@020622.htm

  北京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应像要求农田必须“秸秆还田”那样,要求城市绿化队让落叶留在树林里、树坑中、灌木下和草丛里,也可将落叶就地碎化后撒到土壤中。

  考察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需看四个方面:空气是否透明、水体是否清澈、土壤是否肥沃、物种是否乡土。要想改善城市这四个方面的环境质量,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去实现,那就是留住落叶。相反,如果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将落叶看成是垃圾,必须清扫掉,城市的树林地与灌木下没有任何落叶覆盖层,那么,这个城市必然会出现灰尘污染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干旱板结、植物生长不良等问题。北京就是一个实例。

  “落叶归根”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经过细致观察后获得的宝贵常识。这一古代常识的科学性得到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完整阐释。国际国内多个机构的研究者们一致发现:让落叶回归大自然(包括林地、土壤、河流、湖泊等)都对环境有着极好的保护功能,保护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落叶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土壤沙化,因而能治理扬尘;第二,落叶覆盖能减少水蒸发,营造湿润的土壤环境,有利雨水被土壤快速吸收,因而有助补充地下水;第三,落叶无论在陆地与水体中,都能为微生物提供巨大的表面积,在这些微生物的作用下,空气与水体中的污染物能得到净化与分解;第四,落叶能给土壤增加透气性与养分,因而能促进植物生长,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能减少温室效应;第五,落叶层能给昆虫与鸟类提供食物与越冬的条件,也能帮助植物的根系保温,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因此绿地保留落叶层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减少虫害的重要措施。

  遗憾的是,每年秋冬季节,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的防火令使北京城市绿地中的落叶层总被清扫一空。《中国环境报》曾指出:“如果没有落叶层的保养和保湿,地面会变得越来越干燥。为寻找养分和水源,树根会向土地纵深处伸展,而树上的叶子照常挥发水分,这就使周边环境越来越干燥,极易发生森林大火。”看来,政府部门急需学习新知识。

  更遗憾的是,北京的园林绿化部门也对落叶的环境效益知之甚少。他们要求绿化工人必须扫光绿地中的落叶,并将落叶当作垃圾清运掉。笔者在北京多处绿地做调查时,常听到来自农村的绿化工人说:“这些落叶可是好东西,要是把它们留在绿地里,能为土壤保墒。土壤疏松了,浇水就能渗下去了,树也能长得好一些。”这些工人有在农村秸秆还田的实践经验,因此他们对清扫落叶的管理要求很不赞同。但他们说,如果不扫,他们就会被扣工钱。笔者在被扫光落叶的绿地前看到:裸露的土壤要么干燥沙化,刮风即起尘,要么贫瘠板结,浇水难入渗,植物也显得不健康。看来,清扫落叶对绿化的负效应也十分明显。

  这几年,“落叶归根”的建议曾多次被提交给政府相关部门,但今冬,北京还是大面积地清扫掉了它宝贵的落叶资源。许多绿地与林地裸露出了成片的黄土,这对2008年提高北京的空气质量很不利。

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要求各级政府与民众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留住落叶”可以说是一项最省钱、环境效益最多样、国际应用最广泛的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措施。北京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应像要求农田必须“秸秆还田”那样,要求城市绿化队让落叶留在树林里、树坑中、灌木下和草丛里,也可将落叶就地碎化后撒到土壤中。笔者观察到,碎化的叶屑能大量吸收露水、雨水和雪水,它们潮湿地分散在土壤中,因体积小而能很快腐化,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因此能快速增加绿地的有机质,又不存在引发火灾的问题。□李皓(北京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成员)

15"希望能够成为一位环保总理"彰显大国责任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12月24日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6688307.html

  2007年1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7年年会外方代表,并就节能减排等环境问题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专门在《中国日报》上撰文,对温总理的讲话进行了高度评价。他听到温总理这样说道“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位环保总理”。(12月18日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温总理说自己“希望能够成为一位环保总理”,这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凸显高层决策者对治理污染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决心与信心,向地球村的所有村民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是极其负责任的国家,是一个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并在改革与发展中高度关注、创新举措的国家。

  人们通过媒体报道看到,自去年以来,中央对地方在执行环保政策中“弄虚作假”的问题严肃查处的案例越来越多,显示中国环保行政将越来越“硬”。而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修改达10次之多,其中他亲自修改了三次,由此可见对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视和破解当前环保难题的决心。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环保执法不再依靠“运动式”的风暴,而是寻求长效的制度突破―― 今后5到10年的时间,中国多部环保法律法规原则上都要进行修改,还要增加新的法律法规,形成覆盖环保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了解决环保法律法规偏“软”,赋予环保执法部门的权限不够,对污染企业不能形成足够震慑力的问题,《环境保护法》将做“根本性”修改,并将有望上升为国家基本法。其它多部环保法律法规的修改也已经列入国务院法制办的计划。而加大对各级官员的环保考核,在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一票否决制正在成为环保工作的主旋律。

  就在今年五月份,温总理提出“对恶意排污行为实行重罚,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这既是一个严格环保法律制度的信号,又是对基层环保工作者用心良苦的嘱托。在一些地方,环保领域“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害、全社会埋单”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污染的企业不愿治理污染,肆意排污,环境污染事件不断。总理提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对恶意排污行为实行重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半年多来,各地正按照中央部署依法开展环境现场监管工作,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正如外国专家所赞赏的,温总理在提高环境问题危机意识、确保政府工作环保优先和具备环境忧患意识方面的坚定立场使他成为一个不同寻常的、令人感到振奋的世界领导人。期待着更多的官员能像总理那样从心中说出,希望成为一名“环保部长”、“环保省长”、“环保市长”、“环保县长”,并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