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3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新闻网: 我国投入2.3亿元普查农业污染源
2、新华网: 中美将在能源和环保领域加强合作
3、国际在线:中国代表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三项建议
4、人民网—《人民日报》: 专家:环评介入越早 付出代价越小
5、人民网环保频道: 清洁发展机制存隐患 水电项目虚报减排
地方信息:
6、新华网: 上海今年环保投入预计超300亿元
7、新华网: 广东133座水库干涸 24万多人饮水困难
人与自然:
8、新华网: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村民遭遇熊灾
重大水事:
9、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长江流域遭50年一遇秋旱枯水严重
环境曝光:
10、新华网: 西北冶金谷:两高企业关闭难 污染环境百姓怨
深度报道:
11、经济参考报: 边界地区污染纠纷多 折射环保工作三大困境
12、中国青年报: 4000多企业抹黑“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13、中外对话: 环评的水救不了厦门PX的火
环境时评:
14、人民网—《人民日报》: 环境漫笔:利益冲突阻碍规划环评
15、南方都市报: 环保意识不可能在无偿使用中孕育
16、新华社: 立法是无奈选择 中国治“白色污染”路在何方
1、我国投入2.3亿元普查农业污染源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7年12月1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13/115614513993.shtml
中新网12月13日电 中国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顺利启动。今年中央财政投入2.3亿元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工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启动了农业污染源普查,组织编制了《农业源普查技术规定》,制定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和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的调查监测方案。
今天,农业部举行循环农业促进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今天指出,今年循环农业促进行动重点抓了八个方面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张凤桐指出,开展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做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发布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
同时,农村沼气建设扎实推进。今年已完成中央国债资金25亿元的下达,引导带动地方投入约15亿元,全年新增户用沼气450万户。首次启动了用国债资金支持沼气社会化服务网点建设;试点建设了420个养殖小区、联户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初见成效。今年,中央财政资金重点在北京、河北、山东、四川等13个省市的106个村开展乡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带动地方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全国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已达1000多个,示范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化肥、农药减施率达15-30%。
此外,节约型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生物质能开发稳步发展,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张凤桐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好重点项目,落实好相关规划,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中美将在能源和环保领域加强合作
来源:新华网2007年12月1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51591.html
中美两国13日联合发布关于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联合情况说明。说明指出,中美两国将在能源和环保领域加强合作。
说明指出,中美双方签署了加强发展生物质资源转化燃料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并磋商了一项合作打击非法采伐和相关贸易的谅解备忘录,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中方将制定和实施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交易项目。美国将为该项目、基础性水污染管理项目以及采用清洁燃料和机动车政策等提供技术支持。
中美双方重申双方在WTO框架下关于“削减或酌情取消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承诺。
3、中国代表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三项建议
来源:国际在线 2007年12月1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12/205614507508.shtml
新华网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12日电 (记者 任海军、张小军):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12日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三项建议。他表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和谐与平衡。
解振华在当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高级别会议上说,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真诚合作,作出共同努力。
解振华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三项建议: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其所确立的目标、原则、承诺和合作模式必须长期坚持。关于2012年后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应继续按2005年蒙特利尔缔约方会议所达成的 “双轨”安排深入讨论。
二、公约附件一国家应拿出政治诚意,大力推动议定书第三条第九款特设工作组的谈判,尽快完成附件一国家减排潜力和减排目标范围的分析,制定工作时间表,最晚在2009年前谈判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减排指标,确保第一、二承诺期之间没有任何间隔。
三、公约长期合作对话促进了缔约方之间的交流,应进一步强化公约的实施,切实将公约关于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的规定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方面,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政策和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有效机制,使发展中国家有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加强公约实施的进程最迟不应晚于2010年取得实质成果。
解振华认为,要根本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寻求平衡;保持人与人间的和谐,要寻求穷人和富人间的平衡;保持代与代间的和谐,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间寻求平衡;保持国与国间的和谐,在不同的利益间寻求平衡。
解振华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已根据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了大量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已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任的精神,不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4、专家:环评介入越早 付出代价越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3日孙秀艳
http://env.people.com.cn/GB/6649058.html
――访清华大学副校长、大连规划环评项目组组长陈吉宁教授
“城市规划环评不是评价某一规划的对与错,它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在规划过程中树立一种环保的理念。规划师和环评师在规划评估过程中不是割裂存在,他们是一个融合的过程,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清华大学副校长、环境工程系主任陈吉宁认为, 环评介入得越早,越能及早规避问题,付出的代价越小,而如果环境介入在规划实施后,不仅解决的手段受到限制,整个区域的环境状况也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中最核心的内容。陈吉宁认为,在城市规划中,环境介入须解决3个问题,即规模、结构、空间布局。作为大连规划环评项目组组长,陈吉宁和他的团队在做大连市的规划环评时,首先明确了大连的生态功能区,即明确哪些地方是绝对不能建设的,哪些地方是可以建设的。同时,对用地的性质做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将两个图叠加,以明确这个城市主要发展用地的范围及走向、规模,最终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走向。通过规划环评,大连市将环境因素系统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中。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急需开展规划环评。”说到这里,陈吉宁有点焦虑。“政府在制订政策、规划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在中国,这种案例非常多。”
陈吉宁的评价一点儿不为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填湖造田运动,不仅带来了水患,而且让湖泊周边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滇池为例,20世纪60年代,滇池的水生态系统还非常健康,后来由于城市发展过于靠近湖边,填湖造田运动大量兴起,给湖泊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按照专家的分析,这种打击带来的影响可能比后来排污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这样的弯路不能再走了。”陈吉宁认为,我国现行规划体制赋予规划更多的行政权力,规划环评也不可避免地继承了现有行政体制带来的所有弊端。虽然让决策者拥有关爱环境的战略眼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的规划纳入环境生态的视角,变化就是显而易见的。
规划与规划环评既是政府的行事依据,也是公众监管政府的依据。既要维护规划环评的权威性,也要维护规划本身的权威性,应该把它们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作为国家环保总局战略环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吉宁不久前对规划环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开展国家、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为各类战略环评提供基础和关键信息的支持,为战略环评工作的推广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其次,建立几个国家规划环评研究中心,尽快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环评技术体系,强化能力和队伍建设;战略环评的最终选项是一项以科学为基础的政治决策,替代方案的设计最为关键,因此,一定要重视替代方案设计,加快决策者思想的转变。
5、清洁发展机制存隐患 水电项目虚报减排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7年12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45936.html
非政府组织国际河流(International Rivers)于3号发表报告称,有上百个实际上只会增加大气中碳排放净值的项目正在“侵入”全球碳交易体系,而这一体系的最初设计却是通过交易碳减排信用指标来达到碳减排的目的。
就在最新的气候变化会议在巴厘岛召开之即,“国际河流”组织告诫说,目前大量涌现的水电项目的开发商正在试图利用联合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牟取利益。
作为《京都议定书》的一部分,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碳减排项目、并购买该碳减排指标来获取额外的排放量。
但是,据英国《卫报》报道,“国际河流”组织这份名为“失败的机制”的报告却称,包括南美以及非洲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部分水电项目都只不过是在描绘“异想天开”的图景,谎称是在减排而已。
通过向公司和政府出售所谓的碳减排信用指标,这些水电公司可以获取数百万美元的利润,而购买指标的公司和政府则以此为由增加碳排放量。
该报告称:“本应用在发展中国家支持碳减排的公共和私人资金如今却流进了水电开发商的腰包,唯一的结果却只是增加了碳排放量。”
报告还称,在开发商申请注册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之前,被清洁发展机制认可的大部分水电项目都还在建设中,并且有1/3是已经完成的项目。“很明显,这些项目即使没有成功注册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它们将依然完成建设。”
报告举例说,肯尼亚的Sondu Miriu水电项目是从1999年就开始建造的,然而去年它申请注册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时称,只有通过出售碳减排信用指标,该项目才能获得资金完成建设。同样的,巴西的Campos Novos大坝从2007年起就开始发电。但是该公司正在争取碳交易,称如果没有出售碳减排信用指标得来的收入,该项目无法继续生存。
申请注册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水电项目每六个月就翻一番,其总数占所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1/4。其中,507个水电项目正在专家认证中,另有147个项目已经通过申请。
该报告的作者芭芭拉?哈亚(Barbara Haya)称,水电项目宣称每年可以减少58.5m吨的碳排量,并以此为幌子来出售碳减排信用指标,这样只会让工厂和其它组织的碳排放量超过当前的指标。(王丽)
6、上海今年环保投入预计超300亿元
来源:新华网2007年12月1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49784.html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12日表示,今年全年上海市环保投入资金预计将超过300亿元,占同期上海市GDP的3%左右。
张全在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上海将有一个巨大的环保需求,未来几年环境企业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年来,上海市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每年投入到环保方面的资金均超过同期GDP的3%。
张全说,未来五年,上海预计要完成二氧化硫和COD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5%和26%的目标。正在实施的第三轮和新一轮环保三年计划中进一步加大污水处理厂网建设,要新建、改建污水处理厂30余座及配套管网,污水二级处理率由目前的73%提高到85%以上。在二氧化硫脱硫方面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张全认为“环保事业发展必定会带来环保产业的发展”。
7、广东133座水库干涸 24万多人饮水困难
来源:新华网 2007年12月13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5370
新华网广州12月13日电 (记者 肖思思)广东省水利厅13日发布消息,今年秋冬以来,广东省有133座水库干涸,受旱农作物109万亩,因旱发生饮水困难人数24.9万人。国家防总已派出工作组赴广东检查指导工作。
广东省水文局提供的信息表明,今年以来广东省境内平均降雨量为1453毫米,比多年
同期减少近两成,尤其是进入枯水季节之后降雨减少更趋明显,水库山塘蓄水量锐减。12月10日,广东省32座最重要的控制性大型水库有效蓄水量为55.3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减少7.5亿立方米。广东省小型水库干涸133座,塘坝干涸970座。
今年秋冬以来,广东省韶关、清远、云浮、肇庆、湛江、茂名等市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据广东省三防办最新统计,全省受旱农作物共109万亩,其中轻旱79万亩、重旱30万亩。
8、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村民遭遇熊灾
来源:新华网2007年12月1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48934.html
新华网昆明12月13日电(记者李怀岩 刘娟)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双拉村的丰玉忠愁眉苦脸,因为这个村子正遭受着近几年来最为严重的熊灾。
他说,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恢复生态、严禁打熊后,深山里的黑熊就越来越多了。
黑熊出没的贡山县在怒江大峡谷深处,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区的腹地。近年来,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森林覆盖率普遍达到70%以上,珍稀动植物繁衍,野生动物数量倍增。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云南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景观。
这一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
遭受熊灾的双拉村属于丙中洛乡。这个乡不仅处于“三江并流”区腹地,而且也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丙中洛乡乡长俞秋华说,今年是熊灾最严重的一年。从8月份开始,深山里的熊便开始频频出没,双拉村周边的玉米地、半山腰的荞麦田时常有熊光顾。不得已,一些村民在田地里放置风铃和稻草人,但这根本不足以吓走来寻找食物的黑熊。
“后来,我们发现在地里放置录音机和高音喇叭播放音乐是吓走熊的好方法。”丰玉忠说,但今年双拉村还是有20多只羊和150余亩庄稼被熊糟蹋了。
实际上,今年以来,贡山县共有26个村遭遇类似情况。贡山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丰卫祥说,这也成为全县保障少数民族聚居地群众生活生产安全的棘手问题。
一些有经验的老人分析,由于生态保护得力,熊多了,深山里的食物不够,熊才跑到了庄稼地。
除了熊灾,贡山县村民还时常遭遇其他野生动物的侵扰,特别是成群的野猴,一夜之间就能将几十亩玉米地糟蹋得干干净净。
“村民都知道不能伤害野生保护动物,黑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丰卫祥说,但现在村民最头疼的事情是这些野生动物“肇事”的补偿问题,因为根据规定,野生动物损坏庄稼或者咬伤咬死牲畜,政府最多赔偿损失的30%。
9、长江流域遭50年一遇秋旱枯水严重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07年12月13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5347
图为:因水位不断下降,汉口粤汉码头前出现了一座座沙洲
核心提示
●来自长江航道局的消息,今年长江流域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上游来水偏少,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下落,浅情严重。
●截至本月12日,长江干线已发生40余起船舶搁浅事故,黄石牯牛沙、监利窑监、沙市太平口等多个水道险情频出,长江航运面临大考。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赶赴湖北,召开通航保障现场会,指示交通部门要互相支持,顺利度过长江枯水期。
船舶频搁浅,江中排长龙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啊!”长江航道局航道行政管理处副处长付钢感慨道。本月1日,5艘运沙船在黄石牯牛沙水道刚脱浅,当天监利窑监水道就被一艘搁浅船淤死无法通航,好不容易另辟新航路5日恢复正常,5日下午又有2艘船在洪湖界牌水道搁浅……
12月1日,“皖兴仁1号”轮上水航行至长江中游窑监水道时,在主航道中搁浅,航道因此被严重破坏。随后水深急剧下降,主航道淤死,通航条件迅速恶化,过往船舶无法通航。百余艘船抛锚待航,江面上出现了延绵一公里的水上长龙。
这已是今年11月以来,窑监水道第7次搁浅。险情出现后,航道部门连夜出动,动用两艘大型挖泥船在主航道的左侧开挖另一条航道。36小时后,新航道成功开辟,通航水深为2.6米。至5日下午3时,经过连日奋力疏浚,新开辟航道的水深增加至2.9米,航运终于恢复正常。
长江航道局称,长江看起来江阔水深,但是长江中游(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段)的部分浅险水道尚未经过整治,在枯水期适合航行的江面只有80-100米宽,相当于公路上的单行道。一旦有超吃水船舶贸然行船造成搁浅,就会造成碍航,出现大面积的压船现象。
船舶“超吃水”搁浅致航道频频告急,无疑给紧张的水情“火上浇油”。
目前,长江各站点水位还在大幅退落,沙市太平口、监利窑监和黄石牯牛沙三处水道成了今年长江中游三道战枯水重地,航道部门的18艘挖泥船全部派上战场,现在还在向沿海调集挖泥船回来支援。仅11月以来,因超吃水船舶破坏航道,长江航道部门增加的维护和疏浚费用已近千万元。
一个多月来,武汉航道处职工鲁雳是在航标艇上度过的。白天探测水情、挖泥疏浚,晚上维护航标,每天吃住在航标艇上。鲁雳说:“从10月23日进驻黄石牯牛沙水道开始疏浚,我还没在家里吃过一次饭,只是回去换了两次衣服,睡了一觉。”眼下,和鲁雳在江中战枯水的航道职工已超过1000人。
长江遭遇50年一遇秋旱
当记者几经转辗,联系到长江航道局航道处处长万大斌时,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年的枯水期,长江水情不容乐观,航道难免险情不断!”
万大斌介绍,12月6日,沙市航道水位创下30年来最低,汉口水位为2.18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3米。“往年出现这样的低水位,一般在1月份,今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
为了看个究竟,记者两次沿着长江武汉段北岸进行探访。途经粤汉码头时,记者看到江水“让”出了大片的沙滩,形成一个巨大的喇叭口。在江边打鱼的郑师傅感叹,今年的水枯多了。
对今年的枯水,武汉港务集团公司生产安全部经理叶常青印象特别深刻:“水退得特别快,最近个把月的时间,水位退了上10米。”
长江航道部门监测表明,本月以来,长江干线各站点水位明显下降,比去年同期要低1~2米,洞庭湖、鄱阳湖等水位偏低,上游各支流水库都在“喊渴”,汛后中下游水位均低于近5年同期平均值,部分重点水道需要通过大规模疏浚才能保障航道畅通。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周月华研究员认为,今秋长江中下游水位偏低,“天公不作美”降水偏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9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局部地区出现了50年罕见的秋旱,持续的冬旱也没有缓解的趋势。由于上游来水少,中下游缺少补给,水位自然上不去。
咬紧牙关战枯水
浮吊抓起一把把淤泥倒向泥驳船中——这是记者11日在汉阳港埠公司11号码头看到的情景,旁边的12号码头已经淤积。
汉阳港埠公司综合物流部经理施绪宏介绍,枯水期要保证6—7米的港池水深,5000吨以下的船舶才能靠港作业,港口的清淤作业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长江上的龙头老大长航集团,现在也开始咬紧牙关。长航集团运输部负责人表示,目前长航集团在整个长江段每月货运量达400万吨,仅枯水期增加运力所增加的油耗达2000万元。
据介绍,长航为武钢、沙钢、宜化和华新水泥等多个大企业服务,每月要为武钢运送145万吨矿石,每三天要为天兴洲大桥运送水泥,虽然航运困难未导致这些大企业出现断料停产现象,但频频会接到他们的催函。为此,只能靠增大运力、减载、减少运输周期等方式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仅武钢一家的运力就由原来的60万载重吨提升到90万载重吨。此外,还调出在厂“疗养”的7艘货船(载重吨2万吨)投入营运,增加了12艘拖轮在卡口河段分拖。
该负责人称,今年航道淤积严重,海事部门实行“点名放行制”,导致航运时间大大增加。原来从汉口至重庆只需12天左右,而现在需要20天,当天该集团就有9个船队在窑监水道被卡,卡得时间最长的船队已等了5天。
枯水的影响正在扩散。对于水位下降,严行武忧心忡忡,他手头的3条挖泥船现在分身乏术。7日,汉阳抬船路的一家煤炭码头不能作业,挖泥船赶往清淤。8日,武汉滨江苑汽渡码头出现淤积,汽渡无法靠岸,大批货车滞留岸边,当天挖泥船奋战到傍晚才“犁”出航道。江南一家船厂船闸无法打开,汉阳中铁大桥局码头告急,武汉油库码头需要长时间疏浚……
9日,记者从汉口谌家矶的武汉油库码头出发,搭乘机驳船赶到上游一公里处时,“赣0025”号挖泥船已经在这里持续战斗了10天。伴随着挖泥船的马达声响,一道黑色的弧线飞落江中,每小时挖走500平方米的泥沙。
“黄金水道”何时渡难关
由于更枯的水位还在后面,社会上投来疑虑的目光:今年长江会不会断航?长江航运的春天会不会就此中断?
长江航道局航道处处长万大斌郑重表示,从目前水位及来水情况预测,可能会出现比去年更低的特枯水位,但绝不会像黄河那样断航。航道部门将增派挖泥船,与泥沙淤积“赛跑”,水位降多少,挖泥船就挖多少,保证长江绝不断航。
12月7日,长江航务管理局发出“告船员书”,呼吁过往船舶在维护水深内行船,遵守枯水期航行秩序。同时明文规定:凡经查实谎报、瞒报吃水通过浅险航道,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或搁浅后造成碍航阻航的船舶,取消该船舶半年从事长江中上游营运的经营资质。
12月10日至11日,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徐祖远,乘坐海事巡逻艇现场察看窑监、太平口水道的通航情况,并召开通航保障现场会,指示交通部门要互相支持,形成合力,顺利度过长江枯水期。
长江航道局称,眼下的困难是暂时的。内河航运具有占地少、耗能低、污染轻的特点,每千米消耗能源相当于铁路的1/2,相当于公路的1/6。在省际、国际运输服务需求增长的大环境下,发展内河航运正是契机,长江航运的春天远未结束。
自本世纪初以来,一度沉寂的长江航运以十分强劲的势头快速复苏,货运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目前长江干线水运货运量超过欧洲的莱茵河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
据介绍,国家计划在2004年至2020年间,投入160亿元改善长江通航条件,打造“黄金水道”。经过近几年的整治建设,5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江海直达海轮,在洪水期可分别在武汉和安庆以下通畅航行,枯水期航行条件也有较大改善。窑监、太平口、牯牛沙等中游“卡脖子”水道,航道部门在掌握河道演变规律之后,也即将投入巨资进行整治,实现“畅中游”的梦想。
图为:枯水严重,汉阳南岸嘴的“嘴”变长了
图为:为保航道畅通,挖泥船在日夜工作
10、西北冶金谷:两高企业关闭难 污染环境百姓怨
来源:新华网2007年12月1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50452.html
永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自古以来因物产丰富、五谷丰登而得县名“永登”。永登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英石、石灰石分别达到3.1亿吨和2.9亿吨,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永登县大力开办水泥、石灰和冶炼企业,成为西北知名的“冶金谷”,有“中国建材之乡”的美誉。
永登县目前共有工业企业349家,其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就有155家,大多数属于国家产业政策规定要强行淘汰的“五小”企业。近年来永登县依法关停小水泥、小造纸等“五小”企业100多家,但是一些还未关停的“两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依然在偷排偷放,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因水污染糖萝卜长得比大拇指头粗不了多少。记者 王志恒 摄
灌溉水源遭污染村民种地无保障
王顺延是永登县中堡镇清水河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记者碰到王顺延时,他正在给庄稼地浇灌冬水。记者看到,王顺延浇地的水有些反常,流进耕地里的水全是黑乎乎的污水,土地被染成了黑色,散发出阵阵恶臭。
王顺延告诉记者,近年来村子里浇地的水越来越黑,地里的收成也越来越差。原来一亩地能够产小麦800多斤,现在连500斤都收不上了。
清水河村一社村民李菊莲正在地里挖糖萝卜,记者看到,李菊莲挖出的糖萝卜比大拇指头粗不了多少。拿着秧子蔫死的糖萝卜,李菊莲愁眉不展,叹着气说:“今年的糖萝卜肯定又卖不出去了。”
李菊莲说,浇地的水有问题,种啥啥不成。为了证实她的说法,李菊莲又带着记者去看一块种了蒜苗的庄稼地。李菊莲随便拔了一把蒜苗,指着蒜苗的根部给记者看。记者看到,李菊莲手里的蒜苗根部全部坏死,只留下一点点短短的根须和蒜苗连接。
李菊莲告诉记者,蒜苗是被污水“烧”死的,只要是浇了污水的蔬菜,很少有不死的。李菊莲说,和清水河村相邻的几个村子农民种的蔬菜早都卖光了,而她们村子里种的蔬菜很少有人要,因为菜贩子知道他们村子浇地的水有问题,不来收购蔬菜,今年有很多村民种的蔬菜烂在地里。
企业偷排偷放现象严重夜间“更胜一筹”
村民们告诉记者,清水河村的庄稼收成没有保障,主要原因是浇庄稼地的水出了问题。
在村民王顺延的带领下,记者沿着水渠一路走去,发现清水河村几乎所有浇地的水都受到了污染,横穿村子而过的水渠也被污水染成了黑色。虽然冬天气温很低,但是整个村庄还是弥漫着一股股臭味,一位戴口罩的村民告诉记者,到了夏天,臭味更浓。
王顺延告诉记者,这些污水都是几家水泥厂偷排的。在永登一家水泥企业的一处排污口,记者看到,这家企业围墙上伸出两个排污管子,污水正在源源不断地排出来,和其它几家企业排放的污水汇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更大的污水,向清水村方向流去。顺着这股污水走不到两公里,记者发现这些污水毫无遮掩地直接排进了庄浪河。庄浪河发源于祁连山,是黄河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在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和黄河汇合。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些水泥企业没有向庄浪河排污水之前,庄浪河的水不但可以浇灌庄稼,还能够供应村民们吃水,但是现在庄浪河污染严重,庄浪河的水已经不能饮用了。
在永登县采访时,记者还发现,一些铁合金和硅铁冶炼企业白天烟囱里排出的烟尘并不多,但是到了晚上,这些冶炼企业却炉火熊熊,烟雾弥漫,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当地知情的村民们告诉记者,白天这些企业害怕环保检查,生产时将除尘设备打开,烟尘得到回收,但是到了晚上,这些冶炼企业为了节约电费成本,就把除尘设备关掉,烟尘全部排放到空中。王延顺告诉记者,在当地,村民们洗的衣服挂在院子里,刮西北风的时候,过不了多久,衣服上就会沾满灰尘。
小石灰窑难关停
永登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依托丰富的矿石资源,当地大力发展石灰产业。虽然已经关闭了35家石灰厂,但是目前仍然还有32家石灰石生产企业在生产。
在中堡镇的一个石灰厂,记者看到,这家石灰厂有五六孔烧石灰的土窑。大量的石灰石和煤炭堆放在一起进行烧制,浓烟滚滚。
中堡村村民徐大福正和妻子用推车给一辆卡车上装烧好的石灰。徐大福告诉记者,他们村子里有很多这样的小石灰窑,村民们常年在这些石灰窑厂打工,根据产量获取报酬,每个月大约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
徐大福说,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小石灰厂不合法,但是为了打工挣钱,谁都不会向上面举报。县上很多部门也经常来查,但是查的时候老板们都能提前知道消息,就把石灰窑关掉,民工都是当地人,老板就遣散他们各自回家,等到检查过后,老板就重新组织生产。
永登县环保局局长杨华仁介绍说,建土窑生产石灰是永登县的传统工业项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永登县石灰生产最旺盛时,全县大约有200多家石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该县大有、中堡等乡镇。
杨华仁介绍说,永登县的石灰生产企业都是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企业,属于关闭对象。近年来永登县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关闭,但是还是有部分不法之徒受利益促动,组织生产,关关停停和环保部门“打游击”。今年永登县对全县的小石灰窑进行了集中整治,已经关停了35孔石灰窑,完成窑体改造七孔,目前正在改造的还有25孔。杨华仁说,永登县今年的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是“五小”企业的关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永登县副县长郭新斌告诉记者,永登县加大工业污染治理,依法坚决关闭污染工业企业的决心很大。“十一五”期间,永登县计划分批关闭107家水泥、电石、铁合金、钢铁等落后产能企业。按照县上制定的“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工作方针,从根本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但是郭新斌也坦言,永登县要全部关闭“两高”企业,也面临着财政收入锐减的难题。郭新斌说,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永登县关闭107家企业后,工业产值将减少4.4亿元,减少税收300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1.3亿元的财政困难县来说,将是一道很难迈过的坎。(记者:王志恒 郭刚)
11、边界地区污染纠纷多 折射环保工作三大困境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7-12-13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654441197525071_1.shtml
记者最近在东部沿海地区调查时发现,两省、两市(县)乃至两乡镇之间的边界地区正日益成为污染纠纷的多发处,更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潜伏处。近年来,各地为处理边界污染纠纷问题尽了很多努力,也经历了不少“扯皮拉筋”的烦恼,折射出当前环保工作三大困境。
困境之一:环保环评屡屡成为“规划后评”
“如果区域规划、产业规划没有考虑环境问题,那么环保环评往往成了规划‘后评’,走走形式而已!”浙江省嘉兴市环保局副局长朱军分析说,像浙北地区和与之交界的苏南地区,在环保政策上是差不多的,但产业规划却有巨大差别。环保必须有经济综合部门来参与,单靠环保部门太无力。
位于太湖最末端的嘉兴市,有2/3的地表水是过境水,主要来自省内的杭州、湖州以及江苏省吴江市等方向。据介绍,吴江市的产业规划中历来都把化工放在了重要位置,而其盛泽镇又是纺织印染业重镇。
自2001年起,嘉兴市秀洲区部分群众因不堪位于吴江的上游企业排污困扰,曾在临近吴江市边界的王江泾河流段修坝拦水,进而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从此,两地开始尝试联合治污新模式,并建立四大机制:信息互享互报机制、联合监测机制、污染联合调查机制;政府间的联席会议机制。
朱军认为,联合治污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应对危机的效率比过去快了,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因就在于排污产业发展过快,抵消了环保行动的效果。据嘉兴市王江泾监测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一带的水质仍没有明显好转。
嘉兴、吴江两地边界2001年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后,在国家环保总局和水利部的主持下,浙江省和江苏省曾经签署一份《关于江苏苏州与浙江嘉兴边界水污染和水事矛盾的协调意见》,《意见》要求吴江在2003年底达到四类水标准,但时至今日,从吴江进入嘉兴的水质依旧是劣五类。王江泾监测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7月5日,王江泾断面的水质为劣五类。
一些基层环保工作人员抱怨:往往一出污染问题,就要追究环保部门及其负责人的责任,但诸如产业规划这些事情事先都不是环保部门说了算,甚至是说了也不算,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
困境之二:“考核上游”贯穿始终难
处于两省一市交界处的吴江市也有自己的烦恼:南边是浙江,东边是上海,北边是苏州市。吴江市环保局局长范新元说:“相对于嘉兴市秀洲区来说,吴江市是上游,但吴江市也有上游。上游交给吴江的是五类水,却要求我们交给下游三、四类水,这显然是‘不平等条约’,肯定行不通!”
更让范新元感到困惑的是,在与浙江省嘉兴市的边界污染问题上,是下游考核上游,而到了江苏省内,却是上游考核下游,也就是说,吴江市里外都要被考核。他强调,“考核上游”的原则应该贯穿水系始终,环环相扣,这样才能明确责任。
朱军对此也持相同观点,即大流域视角才是治理边界污染的根本出路,“考核上游”不能仅在一个界点上,而要扩展至更大范围,局限于某个区域是不行的。流域管理要前移,项目环评做好了,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同样不能纸上谈兵。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边界污染造成的环境治理难点主要表现在:一是舆情收集和反馈系统存在“边界障碍”,在没有上级部门协调介入下,两地政府部门收集的信息很不对称,即便是上级部门介入协调,信息的传递也是呈“三角形”,传递的效率往往要打折扣;二是由于利益不同,两地政府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往往不一致,形不成治污合力,在冲突事件发生后,两地干部对污染的看法也是各说各的理。
困境之三:污染重灾区也是责任模糊区
问责制是绕在政府官员和环保干部头上的“紧箍咒”,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污染重灾区的边界地区往往也是责任模糊区。
太湖是跨界湖泊,无锡蓝藻事件暴发后,一些基层环保干部告诉记者,这次太湖遭污,非常清楚,但太湖被污染的责任,却十分模糊。太湖四周和太湖流域方方面面似乎都有责任,又似乎都没有责任。在太湖蓝藻事件暴发后,各方分析太湖污染原因,总结自己是如何重视太湖治污的,却没有人去分析太湖污染的责任在谁,该谁负责任说不清。
此次太湖蓝藻虽然暴发在无锡,但其实是太湖多年来富营养化的结果,沿湖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周边地区都负有相应的责任。湖州市环保局局长周建明说:“太湖蓝藻暴发时间、地点上有偶然性,但偶然性中又有必然性,危机到来是必然的,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形成治污合力。”
一些基层环保干部认为,临界各地政府要形成治理边界污染的合力,首先得分清治污责任,比如太湖流域河网密布,河流流经地的政府对太湖治理都负有责任,在技术层面上,治理太湖的责任要进行“网格化”固定,把责任落实到每一段河流、每一个地方。其次是必须严肃问责,问责无小事,不能因为涉及人数太多,法不责众,所以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记者在嘉兴、吴江两地采访时,一些基层环保干部对当前环境问责只问现任不问前任的做法也有看法。他们认为,环境污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历史的眼光看才是负责任的态度,用现在的标准评价过去的行为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同样,现阶段暴露出来的污染问题,让现任的领导承担全部责任也不符合实际,一旦启动问责制必须要公道、客观。戴劲松 傅丕毅 姜潇
12、4000多企业抹黑“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13日刘世昕
http://env.people.com.cn/GB/6647672.html
中石化、APP、巴斯夫、米其林等大公司榜上有名
4000多家企业因曾经或者正在损害空气质量的事实,被“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这家民间组织收集在他们刚刚完成的“中国空气污染地图”上,其中既有中石化、海螺等大公司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也有APP、巴斯夫、米其林等知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分公司。
一年前,这个民间环保组织曾发布了“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上千家污染水环境的企业榜上有名,这个被媒体称为载有“追击污染网络图”的网站,“纠缠”了一大批知名企业。一些不断标榜自己“责任”的知名企业,却在这里被自己的污染行为涂黑。
全部来自公开信息
同去年那份“水污染地图”一样,公众只要点击“中国空气污染地图”网站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所在城市近几年的空气质量状况。
“地图”的制作者、“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马军说,“中国空气污染地图”是一个公益数据库,在第一期,老百姓点击数字地图就可以检索全国15个南方省级行政区和超过150个地市级行政区的空气质量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包括超标排放企业和火电厂信息。
马军说,以后还要逐步添加北方地区的环境质量信息。届时,老百姓只要一点排行榜就能知道自己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究竟在全国排第几。
除了空气质量排名,“中国空气污染地图”网站将会重点关注超标排放企业,数据库列出了4000多家污染企业,其中不乏大企业,也包括一些跨国公司。
比如,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的投资方是APP集团,“上榜”的理由是,排放臭气次数及持续时间有上升趋势,造成一定社会影响。2006年3月17日及23日,环保部门曾对该公司的浆纸厂进行了两次专项检查并对其作出了5万元罚款的处罚。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被提及的理由是,2007年6月18日18时35分,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的TDI装置的氯化苯回收塔发生泄漏。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苏南告诉记者,一年前开始运转的“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中,最被公众关注的也是企业的违法信息。
马军介绍说,这些污染企业的信息一方面来自环保系统或各级政府部门公布的污染企业情况,另一方面来自媒体对政府信息的报道。不管是水污染地图还是空气污染地图,他们都会根据环保部门陆续发布的信息更新他们的数据库。所有这些信息都来自官方,但都分散在各个渠道,民间环保组织描绘这样两张地图其实就是为了方便公众能快速找到与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相关的信息。
水污染地图曾引来说情风
去年,水污染地图一公布,说情的人就找上了门。基层环保局的一位负责人找上门来说,我们当地那家企业的信息你们从网上抹了吧,毕竟人家是我们的利税大户,养了6000多职工,再说现在已经整改。
马军的答复是,我们这个网站就是负责记录的,只要这家企业曾经因为环境违法行为被环保局处罚过,我们就不会抹去。如果企业真的有所改进,环保部门可以再公布整改的消息,网站也会采纳,但如何看待这些信息是公众的选择。
马军驳回了这个地方环保部门的请求,但这家企业后来的做法让他很感欣慰,这家企业最后找了第三方机构对其污染治理的情况进行审核,证明其确实有所动作。
水污染地图发布一年多后,目前收集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已经有1万多条,但找上门来说明情况,表示要整改或已经整改的只有几十家企业,最让马军感到遗憾的是,所有反馈的企业都是跨国公司,而国内企业似乎反应不积极。
关注这份污染地图的还有这些跨国公司所在国的驻华使馆。马军说,英国、丹麦等国的驻华使馆都对此事表示关注,也在督促这些企业整改。
消息也传到了国外。一家规模不算大的跨国企业也找到马军说他们已经整改,希望马军他们能给个说法。公司在本土贷款的那家银行看到污染地图后突然宣布中止贷款合作,要想恢复除非能被相关部门证明污染问题已经消除。
说起福安纺织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它的下游买家都是响当当的国际大厂家,比如耐克、GAP等。水污染地图发布后,《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曾做了一个调查,向这些大厂家发问:你们是否知道你们的上游供货商曾经暗设管道每天偷排数千吨废水?只有耐克表示,他们曾要求福安纺织提供排放水样的检测报告,其他并不知情。
马军说,他和他的同事做这个网站更重要的是让公众抵制使用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的产品。另外,作为负责任的企业,也应该拒绝让污染大户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不少违法企业的信息还被尘封
除了找上门来说情的,还有来举报的。几位湖北污染受害者找到马军,希望他能帮着想想办法解决当地一家企业肆意排污的问题。
一开始马军有点犯难,水污染地图网上列举的企业违法信息都来自各级环保部门或地方政府已经公布的信息,要想公开这家企业的违法信息,首要前提就是这家企业曾因环境问题被政府部门点名批评过。
马军和他的助手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搜寻,希望能找到官方对这家企业的态度。后来发现了一位市长曾在会议上要求这家企业必须限期治理污染的新闻报道。市长的讲话成为这家企业列入污染地图“黑名单”的依据。这条信息也被媒体注意到,曝光后引起政府的重视,再次给这家企业施压。
“公开的环境信息还太少,尤其是企业的违法信息。”马军说,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步伐已经迈开了,比如,政府每年都公布各地的环境质量信息,还有凡是被环保部门挂牌督办的企业信息都能在政府网站查询到,但毕竟被挂牌督办的企业大多有非常严重的问题,绝大多数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还封闭在环保部门的柜子里。
不少基层环保部门的网站虽然设了“曝光台”栏目,可是一打开要么是空的,要么仅仅说了一些企业的违法事实,但企业的名字往往被“××”代替。马军说,他记得广东曾经公布了一条消息说要整治1000多个环境违法企业,但居然没提及其中任何一家企业的名字。
在发布“中国水污染地图”的时候,马军还对各地环保信息的公布指数进行了排名,有不少城市都得了零分,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城市从来没有公布过任何有效的环境信息。
一个让民间环保组织感到有希望的事实是,将要在明年5月1日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已经规定,环保部门必须向社会公布当地污染超标的企业名单,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以及拒不执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而且不得以“商业秘密”为借口拒绝公布。
13、环评的水救不了厦门PX的火
来源:中外对话2007年12月12日 刘鉴强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1564-Planning-failure-in-Xiam
厦门项目是否复建,取决于力量的对比,而与这份规划环评报告没有关系——即使它复建是打着这份报告的旗号。没有立法支持的规划环评报告就像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人们仰望着它,却忽略了一点:它并无决定胜败的力量,它只是作为胜利的象征,谁胜了,它委身于谁。
厦门市民盼了6个月,终于盼来那份PX项目环评报告,他们希望这份报告能为自己和家人做出保证: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中国东南海滨城市的蓝天之下,而不是有毒化工厂的威胁之中。
12月5日公布的环评报告结论为,厦门市海沧南部空间狭小,区域空间布局存在冲突,厦门市在海沧南部的规划应该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
其隐含的结论为:厦门化工工业区毗邻海沧新市区是不合理的,要么搬迁那个巨型化工厂,要么搬迁居民、停止建设"城市次中心",两者选其一。
这个报告让人感到安慰,但无法让厦门市民觉得安全,因为关键问题很可能不在于报告怎么说,而在于人们怎么用。人们对它期望甚殷,却是芳心错许,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这份环评报告有从娘胎里带来的先天不足,并无决定乾坤的力量,尽管这是厦门市民和环保官员经艰苦努力才争来的机会。
厦门PX项目(对二甲苯)于2006年11月正式开工,原计划于2008年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的产能,有望每年创造800亿元的产值。
今年3月,105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该项目迁址,他们认为, "对二甲苯"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对胎儿有极高的致畸率,有特别重大的安全性隐患,因此PX工厂一般不能靠近城市,至少要远离城市100公里。
而这个PX项目位于人群密集的厦门海沧区,距拥有5000名学生的厦门外国语学校和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仅4公里。项目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海沧区人口超过10万,居民区与厂区最近处不足1.5公里。许多科学家认为,PX项目一旦发生极端事故,或者是危及该项目安全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海啸发生,导致危险化学品外泄,厦门本岛的上百万居民只有通过两座桥可以逃生,可能会有重大伤亡。
2007年5月,厦门市数千市民上街游行,反对这一项目,厦门市政府宣布暂缓建设。但没有任何权威部门对此发表意见。
重大转机发生在6月7日,一向敢言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新闻界通报,环保总局将立即对厦门市全区域进行规划环评。潘岳说,厦门海沧PX项目所在的海沧-嵩屿地区已形成化工石化工业区,但该区域还在规划建设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海沧新城,使PX项目位于居民区附近,变成了高风险项目。
潘岳说,希望厦门市政府参考规划环评结论对现有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尽可能改变现有化工区紧邻居民区的局面。
潘岳表态之后,厦门市政府发言人说,海沧PX项目的建设与否,要根据区域环评的结论才能进行决策。
今年7月,厦门市政府选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环评中介单位。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告诉笔者,厦门市对环科院施加压力,以两岸关系为理由希望环评报告结论有利于工程复建。压力下,环科院仍做了比较客观中立的报告,但报告用语做了修改,虽然结论还是明确提出厦门市规划不合理,但用词较隐晦。
我想这也是让媒体做出错误判断的原因,比如《财经》杂志12月5日的报道,因报告中一句"从单一项目的环境风险看,已审批的石化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均在可接受程度。" 就得出结论说"环评结论认为项目的环境风险均在可接受程度"。
如果对环评制度做一下了解就会知道,"从单一项目的环境风险看"是指目前通用的"项目环评"制度,即对单个项目而不是整体规划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评条例》,单个项目的审查标准仅是项目本身是否符合环保标准,难以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发展目标做出准确评估。打个比方说,如果厦门PX建在西北荒原,将是一个技术先进的好项目,但如果建在厦门,就可能是一场灾难。所以人们要求它"搬迁",而不是取消。
但环评报告说了什么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厦门人所盼望的那份规划环评报告,到底有多大力量?
简单说来,它没什么力量,只是一个摆设。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和公众熟悉的项目环评不一样,"规划环评"作为规划的一部分,不归环保部门审批,而是归地方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2003年颁布的《环评法》并没有明确哪些规划要编制环评报告书;即使需要编制规划环评,也没有规定审查程序;即使审查,也不是由环保部门,而是由规划审批部门执行。也就是说,厦门市的原规划不需要做环评;即使做了,审批时也未必审查环评报告;即使审查,也是取决于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而不是环保部门。这就是厦门能同时把海沧规划作为"石化工业区"和"生活居住区"的原因。
因此,规划环评没有能不能"通过"的问题,就看有关部门如何看待这份报告。虽然厦门市政府发言人说海沧PX项目的建设与否,要根据区域环评的结论才能进行决策,但没有任何法律禁止他们对这份报告阳奉阴违。
另外,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说,甚至环保总局要求对厦门进行规划环评都是越界的,它只是尊重了民意,却没有法律依据。
很多迹象表明,投资方与当地政府决心复建,也有更多迹象表明,许多厦市民强烈反对这一项目。厦门项目是否复建,它取决于力量的对比,而与这份规划环评报告没有关系——即使它复建是打着这份报告的旗号。没有立法支持的规划环评报告就像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人们仰望着它,却忽略了一点:它并无决定胜败的力量,它只是作为胜利的象征,谁胜了,它委身于谁。(刘鉴强,北京记者,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14、环境漫笔:利益冲突阻碍规划环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3日 潘 岳
http://env.people.com.cn/GB/6649063.html
如今,造成中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最严重的还是缺乏规划的结构布局问题,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比如我国75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26家建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34家建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重工业发展与大城市群众生存质量的矛盾已经凸显……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布局结构性问题,其根源在发展决策层面。
每个项目都符合环保条件,但挤在一个区域合不合理?当地的生态环境能否承载得了?这就需要作整个区域的环评。以环保要求审查该区域的工业与城市规划,这便是规划环评,而环保部门目前还没有这个权。
从目前看,在中国规划环评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阻力,可以说是步履维艰。主要阻力来自于利益冲突,因为规划环评所注重的长期利益、全局利益,往往与“重审批轻规划”的部门利益和“短平快出业绩”的地方利益相冲突,致使两年来很多地区和部门对这项工作不支持,并以种种理由逃避开展规划环评的责任。
规划环评是战略环评的核心。没有战略环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上马、无序竞争的态势会日益加剧;没有战略环评,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布局重合、定位冲突的矛盾会日益尖锐;没有战略环评,中西部与东部环境不公平、污染产业转移的问题会日益突出;没有战略环评,流域和区域开发行政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会日益固化。
所以,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问题不容许等到条件成熟了再开展规划环评,我们只能抓紧推进这项工作。
15、环保意识不可能在无偿使用中孕育
来源: 南方都市报2007-12-13 滕朝阳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nfbt/200712130651.asp
深圳市拟立法禁止商家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而这部刚刚公示结束的法规引发的争议至今仍未停息。支持者认为,这项立法将促使人们养成环保消费习惯,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而反对者说,不能把治污压力都推到老百姓头上,政府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现在有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形,就是但凡公共政策出台,总难免引发各种争论。基于不同的利益立场,意见不一致是自然的;但在强调各自利益的同时,也有一个利益整合的问题,有一个整体利益优于部分利益的问题。如果不能达成基本共识,没有找到实现利益整合的现实路径,就只能在利益纠缠中摇摆,在习惯势力面前却步,贻误改进现实的机遇。塑料购物袋的问题多年得不到有效解决,大概便与此有关。
即使从纯粹理性出发,谁也不会认为免费使用塑料购物袋能孕育环保意识,进而言之,无偿使用资源既不利于培养环保意识,也不利于养成节约习惯。既然是免费的,那就随便任意使用,这是一般的人性,也是一般的逻辑。因此,以经济手段调节塑料购物袋的使用,进而催生出某种日常生活新习惯,其效果应当是可以期待的。
据我的观察,人们似乎并不反对把环保成本导入日常生活,而是反对环保成本由消费者来承担。以前可以大手大脚地使用塑料购物袋,现在却要自己掏钱去购买,则在使用频率和消费数量上必然受限,持反对立场几乎是不假思索之事。反对者把矛头指向自身之外包括政府在内的“他者”,也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反对者无论有多么充分的反对理由,似乎也不能自免作为公民分内的环保之责。
试图从消费终端遏制塑料购物袋的泛滥,虽不失为一法,却不免有失公正之嫌。如果人们都不使用,则塑料购物袋自然没有市场;但反对者说,如果厂家不生产、商家不销售,塑料购物袋同样没有市场。两个道理都对,看来关键在于塑料购物袋产生的环保成本由谁来承担,这就需要找到一条相对公平的整合利益的途径。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探讨更健康文明的使用习惯;否则,立法难以推进,即便施行也难以得到很好执行。
在塑料购物袋没有广泛进入日常生活之前,人们似乎也没有感到多大的不便。如今若限制塑料购物袋的大规模使用,却一定会让人们感到极大的不适应。可见,习惯力量是何等巨大,但习惯也未必就不可以演变。由塑料购物袋引致的环境污染日甚一日,而在有效的替代物问世之前,塑料购物袋一定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在此种背景中,通过经济、法律的手段遏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与使用,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实选择。对于消费者,似也不宜把自觉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及克服由此而来的生活不便,看作是一个当代公民的额外义务。
16、立法是无奈选择 中国治“白色污染”路在何方
来源:新华社2007年12月1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48764.html
“禁止商家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深圳刚刚公示结束的一部法规引发的争议仍未停息。支持者认为,这项立法将促使人们养成环保消费习惯,缓解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而反对者说,不能把治污压力都推到老百姓头上,政府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治理“白色污染”的话题在中国已经讨论了20多年,至今没有找到一条被社会广泛接受的途径,其间的症结何在?
“立法也是无奈的选择”
上世纪80年代,广东零售业最先开始向顾客附赠塑料购物袋,此后迅速普及到大江南北。当年的媒体曾热情讴歌这一“便民举措”,认为这开启了消费史上的新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方便却越来越让人头疼。研究表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
去年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国内首部《超市节能问题报告》显示,中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仅广州一地,每天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就近2000万个。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令人忧虑。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改草案稿)》中关于有偿使用塑料袋的规定,就是希望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使环保成本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立法也是无奈的选择,否则难以推动。”深圳市法制办经济法规处处长曾穗生说。
然而,这项旨在改变市民消费习惯的立法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网民尖锐地批评说:“让消费者为环保买单,对消费者显然不公平,政府的责任如何体现?”
“根本出路在于找到传统塑料的替代品”
废弃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农用薄膜对环境造成的侵害统称“白色污染”。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每年塑料使用量约为3000万吨,其中10%不可回收,而3%左右成为白色垃圾。人们并非不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但是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却绝非易事。
那么,像深圳那样的立法能否打破这一格局?接受记者采访的各方人士认为,由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社会需求巨大,法规的操作难度很大。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季君晖认为,抑制消费只是可供选择的途径之一,根本出路还在于尽快找到传统塑料的替代品。
“公共政策应该利益共享、成本共担”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多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从1994年起,铁路、环保部门就通过加强管理,禁止旅客向列车窗外抛弃废物,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已有显著改观。
有不少城市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1995年,杭州成为中国第一个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此后,几十个城市也制定了类似政策。由于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禁白”令常因应者寥寥而不了了之。
支持此次深圳立法的曾穗生认为,治理白色污染绝不是单靠立法就能一蹴而就,需要调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力量,共同来推动。
“公共政策应该是利益共享、成本共担。消费者、商家、厂家,甚至负有环保职责的政府,都应当担负起治理白色污染的责任。”这是一位新浪网友的留言。(记者李柯勇 吴俊 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