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1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中新社: 珠江水严重偏枯 国家防总要求确保澳门等地供水
2、中国环境报: 专家建议实施环境优先战略加紧治理
3、新华社: 马凯:能源合作可成为中美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4、红网: 国家支持2500万元助南岳“申遗”
5、广州日报: 新气候制度框架的四大悬念
地方信息:
6、人民网—《人民日报》: 河北环保出新规 “区域限批”将制度化
7、新华网: 重庆将投入14亿多元整治次级河流
8、大洋网—《广州日报》: 粤年人均用水量高于占有量低于全国
特别推荐:
9、《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 水电工程如何环境友好
深度报道:
10、水信息网: 地球未来:水资源是否会依然短缺
环境时评:
11、新京报: 北京冬季绿化带可以不用“防寒罩”
12、光明网—光明观察: 别让江豚步白暨豚的后尘
13、长江商报: 提高水价也别忘了提升水质
14、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是什么限制了企业节能降耗的热情?
15、新京报: 全球气候变化合作还需跑一场马拉松
1、中新社:珠江水严重偏枯 国家防总要求确保澳门等地供水
来源:中新社 2007年12月11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5212
针对珠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大幅偏少的严峻形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今天发出通知,要求确保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
十至十一月,珠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较多年同期偏少近八成,为一九五六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珠江来水严重偏枯,上游骨干水库和珠江三角洲部分供水水库蓄水偏少,同时今年咸潮来得早、强度大,珠江枯水期压咸调度任务艰巨。
为确保今冬明春澳门、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安全,国家防总要求珠江防总进一步优化珠江水量调度方案,从十二月份开始,根据实时水情和咸潮活动规律对珠江梧州断面流量实行动态控制,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量,保证压咸补淡效果,也为应对后期更加严峻的形势做好水量储备,确保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
据悉,十月份以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稀少,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降雨比多年同期偏少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江河水位严重偏低,水利工程蓄水不断减少,旱情持续发展。
十二月八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针对当前南方旱情持续发展和珠江调水压咸任务艰巨的形势,要求有关地区要把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放在首位,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水量统一调度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做好抗御秋冬春连旱的各项准备。
2、专家建议实施环境优先战略加紧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7年12月1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11/103013058833s.shtml
闫怀强
本报讯 由广东省环保局、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与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科学发展与环境保护”研讨会日前在广州召开。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广东省政府等官方机构,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教育单位的230多名实践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献计献策,共话中国、广东环保大发展。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认为,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地区,非常需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优先可以成为推动这一转变的有效力量。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张远航指出,珠三角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二氧化硫,而是光化学烟雾、细粒子的复合大气污染问题。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蔡守秋指出,现行环境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矛盾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已成为制约环境保护工作的严重障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中山大学杨中艺教授建议,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科学界应加强对我国民众疾病负担中环境因素的研究,及时发现引起疾病的各种环境问题,并向公众披露。
3、马凯:能源合作可成为中美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来源:新华社2007年12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41045.html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徐松)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美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商机,能源合作可成为中美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他认为美国在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和较丰富的经验,并希望中美双方能够进行深入交流和磋商,共同探讨和发掘中美能源合作的新亮点。
马凯建议双方能够马上着手进行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尽快启动能效合作。在今年召开的第三次中美能源政策对话期间,国家发改委和美国能源部签署了《关于工业能效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他希望两国工作层能够尽快完成各项准备工作,早日启动,早见成效。
二是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合作。目前中美双方就开展在生物质能领域的全面合作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希望《中美生物质能合作协议》签署以后,双方能尽快明确合作团队,制定工作计划,及时高效地开展工作。
三是全面规划能源合作未来。为推动双方在能源领域内的务实合作,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中美能源环保合作指南》,在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五个领域提出了三十四项合作倡议。
马凯认为,中美能源环保合作能够帮助中国改善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够使美国先进环保节能技术有广阔的商业化价值,实现双方共赢。
4、国家支持2500万元助南岳“申遗”
来源:红网 2007年12月1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10/141314488822.shtml
红网衡阳12月10日讯(通讯员 旷光辉 沈海平)近日,笔者从南岳区发展和改革局获悉,南岳衡山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功列入国家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500万元,成为南岳建区以来争取国家资金最多的项目。
据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支持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保护设施建设。我省已有南岳衡山、崀山、九嶷山舜帝遗址、紫鹊界—梅山龙宫四个遗产地列入国家重点支持对象。而南岳衡山于2006年列入《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南岳区委、区政府抓住这一难得机遇,省委常委、副省长徐宪平两次到南岳召开现场办公会,全面启动南岳衡山遗产地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98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核心景区28家楼堂馆所,拆除面积5.59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景区管理用房、公厕、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安全护栏、景点解说牌、标牌标识等。
目前,南岳衡山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拆除核心景区楼堂馆所25家,拆除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恢复植被1万余平方米,景区公厕全部改造为星级环保厕所,公路沿线新建了安全护栏,各主要景点新建了解说牌和标牌标识。同时,南岳衡山核心景区还将实施移民搬迁规划,移民434户,1700多人,搬迁房屋484处,全面恢复南岳衡山原生态,为南岳联合其他四岳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打下坚实基础。
5、新气候制度框架的四大悬念
来源: 广州日报 2007-12-09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07-12/10/content_1989054.htm
本报综合报道 “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能否对全球变暖作出有效努力,将取决于以下四个悬念的解决:
悬念之1
谈判2009年能否完成?
《京都议定书》从批准(1997年)到生效(2005年)共耗时8年。若不是2004年俄罗斯的及时批准,《京都议定书》很可能“半途夭折”。因此,对于“后京都”时代第二阶段减排义务的谈判,也不可忽视其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
目前,《京都议定书》共有189个缔约国参与。从过往经验看,由于缔约方众多,各方关注点不同,利益分歧严重,导致谈判效率低下。能否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上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减排的全面规划,是后“京都”时代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围绕着种种敏感问题,各国之间将迎来艰难的利益博弈。
悬念之2
美国选择孤立还是加入?
美国的立场关系到新减排规划是否到位。美国很早就表态说,不会签署呼吁强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任何协议,巴厘岛会议召开前仍拒绝作出明确减排承诺,并试图撇开联合国,沿自己规划的方向推动减排。这种撇开联合国的做法,必将削弱有关国际气候制度的影响力,并可能导致联合国的努力走向分裂。
但是,有迹象表明,随着美国各州政府温室气体限排政策的推出和2008年总统大选的到来,美国的态度可能随着新总统的选出而有所改变。
悬念之3
减排是强制还是自愿?
《京都议定书》的最大缺陷是没有监督与惩罚性机制。《京都议定书》总共28条,但没有一条是有关违约的惩罚机制,这就给缔约国的违约留下了可乘之机。
在就《京都议定书》的“后续版”展开谈判时,是坚持自愿原则,还是加入强制性条款,是目前缔约方的最大争议与分歧所在。从过去7年的实践来看,无约束力的协定不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悬念之4
如何规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
《京都议定书》规定,2008年~2012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发展中国家无须承担任何义务,豁免期截至2012年。
随着谈判议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性的加强,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如何履行减排或限排义务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议题。可以说,“后京都”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发展中国家将承担起减排温室气体的责任。至于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具体如何设置,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的焦点与难点。
6、河北环保出新规 “区域限批”将制度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37691.html
人民网石家庄12月10日电 (记者王明浩)河北省环保局新近出台《环境保护挂牌督办和区域限批试行办法》,标志着河北的环境保护挂牌督办和区域限批工作迈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按照规定,对于未按期完成《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削减目标的地区,对下游环境敏感水域、人口密集区已造成严重威胁或影响社会稳定的,对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未按期完成国家确定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项目的地区,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八种情况的区域,省级环保部门将实行区域(流域)限批。
对于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建设项目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问题,威胁饮用水水源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连片污染和工业园区集中污染问题,屡查屡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违法排污问题,基层政府出台有悖于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等问题,省级环保部门一律予以挂牌督办。
被挂牌督办的责任单位由设区市环保局组织检查、验收,省环保局决定是否解除;被区域(流域)限批的区域达到整改要求的,由省环保局决定解除区域(流域)限批,特别重大的要报省政府同意。
7、新华网:重庆将投入14亿多元整治次级河流
来源:新华网 2007年12月1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5184
新华网重庆12月10日电 (记者 徐旭忠)记者从重庆市环保局了解到,在未来几年中,重庆市将投入14亿多元对长江和嘉陵江的部分次级河流进行治理,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重庆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智奎介绍,目前,《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修编规划》通过国务院批准实施,其中重庆的项目规划投资将达到92.23亿元。在这些规划投资中,14.08亿元被指定用于治理长江和嘉陵江的次级河流。包括梁滩河、御临河、澎溪河等在内的8条次级河流污染整治被列入了示范项目。
以主城区境内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梁滩河为例,这条河流经九龙坡、沙坪坝和北碚三区,水质为劣V类,属重度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和重庆市把梁滩河流域整治列入次级河流整治试点项目,计划到2010年,梁滩河流域内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养殖业污染等主要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全流域基本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到2012年,彻底根治全部污染源,逐步恢复流域内生态环境。
8、粤年人均用水量高于占有量低于全国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2007年12月10日
http://news.sina.com.cn/o/2007-12-10/035713048974s.shtml
本报讯 (记者黄建华 通讯员粤水婷)记者昨日从省水利厅了解到,来自最新出炉的广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数据表明,广东水资源形势现状严峻,一方面是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有量;另一方面则是全省年人均用水量为499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427立方米。
据了解,广东省水资源总量表面上看在全国属比较丰富,年均降雨量为1771毫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830亿立方米,年均入境水资源总量为2361亿立方米。
而实际上广东省水资源形势却比较严峻:一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全省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占有量;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雨径流占全年的70%~85%,主要以洪水的形式出现;枯水期易出现旱情;各区域自然分布的水资源与各行政区的需水量不一致;三是水质总体较好,但局部河段污染严重。
据了解,广东水资源形势主要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水环境改变的影响,全省防治洪涝、干旱、水污染和咸潮上溯等水患的任务艰巨;随着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中供、用、排、耗关系和用水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区域水生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据悉,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必须正视五大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配置能力亟待提高;部分水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亟待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城乡人均耗水量偏大;防洪减灾能力有待提高;水资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9、水电工程如何环境友好
来源:《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2007-12-10
http://www.waterinfo.com.cn/ssyj-1/shutubaochi/200712070003.htm
今年10月13—14日,现代坝工技术国际研讨会暨中日韩瑞大坝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我国的大坝专家与来自日本、韩国、瑞典的大坝专家针对已建大坝的有效利用、大坝安全二大坝新技术进展、大坝与环境四个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新的大坝的建设和已有大坝的运行管理日益重视。在大坝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工程安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更加关注其对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坝建设对环境的正面效应,最大可能地减小其负面效应。
“环境友好”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然而,如何才算是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呢?
水电工程如何环境友好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目的在于全面发挥工程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开发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一切不利于环境的影响是对现代工程的必然要求。然而,尽管这种“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站”的说法是最近几年才广泛出现的,但是,实际上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的要求是由来已久的。因为任何水利水电开发建设的基本目的就是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与环境、造福人类社会。
减小水电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一直是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实事求是地看,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绝不能仅仅看成现代人的文明意识对大自然的一种恩惠,而是客观世界对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最重要的环境友好
对水电工程的环境友好的评价可分为不同层次,最高的层次就是要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水资源,就是最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我们考虑任何局部的、微观的环境友好问题,都不能违背这个最大的前提。
面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尖锐矛盾,解决水多、水少这个最主要的水资源矛盾的最根本途径,就是要修建大型龙头水库,在洪水期拦蓄洪水,枯水期提供水资源,变水害为水利。要建造龙头水库拦蓄、储存洪水就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就必须改变一部分地区的生态功能。这就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承受的生态损失。现在很多人反对在中国建设,高坝大库。实际上,中国当前很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必要的龙头水库建设,因为龙头水库存储水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目前,我国水库总库容仅为5800多亿立方米。由于缺乏龙头水库的调节能力,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
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具有调蓄功能的龙头水库,增加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总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绝对离不开人类有意识的工程建设。
联合国2006年《世界水资源报告》明确指出: “水资源的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均不足:地球淡水资源尽管分布不均,也还说得上充足。”很显然,报告明确提出了,目前世界严峻的水资源同题,是由于设施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中,所谓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就是指发展中国家还缺乏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设施是管理的前提,有了设施,管理不到位不行,但是没有设施就根本谈不上管理。例如,我国的黄河,在我国各条河流中开发程度最高,应该算是有了水利设施,然而,由于以前管理不善同样会造成断流,2002年以后水利部加强了全流域的管理,就杜绝了断流的现象。
水坝、水库、水电站建设本身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它只不过是把河流的控制权交给了人类,至于管理的结果好与不好,完全取决于人类本身。这就是人类文明的特点。
生态保护不是生态保守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生态保护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包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创造一个适应人类生存的生态和环境,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要保存自然原生态的“保守”。
因此,对于人类而言,所谓生态、环境保护就是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利用、创造、改造客观环境,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保护可以依据不同的手段分为积极的保护和消极的保护。这里我们所定义的积极保护,就是指在人类生活的地区内,考虑到人们的存在和发展,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采取的一系列对天然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等等。所谓消极的生态保护手段是指,在那些人群尚未涉及的自然生态地区或者特定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以及某些濒临灭绝的物种的栖息地区,人类通过建立保护区的方式,有意识地保存该地区某些天然的环境。
对于积极的生态保护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差异。很多人分不清“生态保护”和“生态保守”以及“环境友好”和“以环境为本”之间的根本区别。我们认为,在现有人类生活的区域内,无视人的客观存在和发展,把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完全等同于消极的天然保护,就是一种生态保守。“环境友好”和“以环境为本”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不是“以人为本”地判别、评价环境作用。例如,自由流淌的河流、任意泛滥的洪水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和人烟稀少的无人区、生态保护区完全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对于现代人类活动密集的社会,洪水泛滥就完全是一种灾难、一种极大的生态破坏。堤防、水坝就是人们在几千年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抵御洪水、保护社会生态与环境的具体措施。
为了在利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防止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重大环境破坏的结果,就特别需要我们用环境友好的态度,开发、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友好的本质内容首先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而不应该是消极生态保护,更不能当成变相的生态、环境保守的借口。
对水坝作用的反思需要“创新精神”而不是“标新立异”
目前,在水利水电领域,有人经常强调,我们过去的水坝工程都不考虑环境问题,只是到最近人们才开始有了环境意识。所以,现在社会上就有一批人用一些时髦的环境名词、概念来标新立异地开拓水利科学,用一些所谓新的环境观念批评水坝工程的种种弊端。
客观地说,在治水的问题上,水利工作者从来也没有否认过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我们从来也没忘记湖泊的滞洪作用。过去我们国家所出现的一些过度砍伐森林、围垦造田种种失误,不过是在当时巨大的经济和人口压力下做出的一种被迫选择。我们不能拿今天改革开放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之后的现状去苛求历史,在解决不了国人的吃饭、烧柴问题的情况下,砍伐、围湖造田都是一种无奈的手段。
类似标新立异地评论历史的问题还有很多。现在也有人已经对水电的梯级开发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认为那是过去人们不考虑生态、环境的结果。出于对梯级开发的误解,现在有人认为“如果容许水电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全世界的所有的河流都会变成连串的湖泊,都将变成不流动的死水”,甚至警告说“如果容忍梯级开发,世界上也就不,会再有河流存在了”。其实,在今天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资源都已经按照梯级开发的原则得到了开发。很显然,所谓“河流都会变成连串的湖泊”的危言耸听,只不过就是一些人想当然的“臆造”。梯级开发并不是“不放过每一米水头”百分之百开发。当然在那些应该开发并可以开发的范围内,我们确实要尽可能让每一米的水能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就是梯级开发的科学性所在。实际上,即便进行梯级开发,人们也还是完全能够通过适当的规划设计,人为地控制某一河段河水的流态以及淹没的范围。并非世界上所有的河流、河段都能够进行水能资源开发。梯级开发从来都不是只考虑水头,不考虑环境。有史以来,各国的专业技术人员都要根据具体的河流生态、环境情况,确定理论水能资源中的技术可开发资、源比例。
一般各国的技术可开发资源都不到理论水能资源总量的一半,其中经济可开发资源量一般还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我们国家的水电规划中、早已经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水能资源被水电规划部门排除在经济可开发的范围之外。而目前开发规划中保留的待开发项目,都是经过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反复的比较、依据各方面的数据、经过科学判断衡量确定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这些规划中的个别地方确实会有需要调整的可能。但是,抛开具体河流的具体情况,仅仅依据个别人对水电梯级开发心血来潮的遐想,就认为梯级水电开发一定是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开发方式,绝不是一种科学的环境保护态度。对于水利水电科学来说,生态、环境保护绝不是今天才刚刚意识到的新问题。
科学地开发建设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水电工程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工程安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还要更加明确地考虑生态和环境保护。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建造房屋,耕种粮食难免会砍伐森林、占用草场,带来湿地退化、水土流失甚至荒漠化等问题。但是,今天的人类社会如果不耕种足够的土地就无法维持。再比如,开采矿藏(包括提取地下水)无论如何都难以避免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然而,所有这些开采活动又是我们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还有拦蓄洪水、增加水资源,变水害为水利的水坝、水库、水电站的建设,很多情况下都是维系我们今天社会生存的基本保障,同时,由水坝阻断河流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
10、地球未来:水资源是否会依然短缺
来源:水信息网2007-12-11
http://news.h2o-china.com/waterresource/traditional/653471197356269_1.shtml
世界上多数国家由于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完善,从而丧失了对人类宝贵资源—水的保护。这个事实可以从全球范围的日益紧张的用水状况和日益频繁的水生态健康报警中看出。在一些地区,水资源比油还显珍贵,然而却还在不停地被浪费。可以说,水资源是世界上最紧缺的自然资源。
1.确保水供给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足量的水。实际上,数世纪以来,水在促进社会发展、农业扩展和交通输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水在人类的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它也是很多工程、活动和投资的焦点,例如修建的大坝、运河、输水管道和灌溉系统等等。今天,世界上有45,000多座大坝(坝高在15米以上),这些大坝大多数是在过去35年内建成的。这种情况表明,人类自1950年以来对河流系统蓄水能力的投资超过以往的700%。
河流蓄水能力的增加使人们可以通过引水灌溉来扩展他们的农业,并且能使水量的分配在一年内均匀分布,这解决了很多地方的季节性缺水的问题。
但是用水需求的增加很快,使我们所能收集、存储和使用的水供应受到威胁。从1900年到1995年,全球的水消费量增加了6倍,比人口增长的速度还快两倍,而且,随着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需求的增加,全球水需求还将会持续增加。
环境影响也使我们的水消费呈增加的趋势。例如,河流大坝数量的增加使我们的河流被分为很多河段,河流的径流特征也发生改变。据统计,世界上有60%以上的河流流域的径流特征由于修建大坝而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些分割的河段承载着流域90%的径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淡水系统的改变,流域的很多基本功能都受到了影响,越来越难以确保将来有足够的水供人类和自然使用。
2.水是如何紧缺的?
人类每年需要引用的水源约4万亿立方米,约占地球河流流域径流总量的20%(平均干旱气候流量)。理解这个数字需要人们对全球水循环背景有所了解:科学家估计平均地球径流总量(雨水经过蒸发和下渗以后的能够为人类所用的水量)大约是每年45,0000-45,0000亿立方米之间,然而,并不是所有这些水量都是人类可以使用的,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洪水事件而产生,或者是由于径流产生的地理位置遥远而使人类无法获得。
另外,径流中的一部分还需要保留在河流系统中以使河流生态继续发挥功能。实际上,每年人类真正可以获得的径流总量约为9万亿立方米,大约3.5万亿立方米被存储在水库和湖泊中。
尽管如此,这种世界平均水平不能完整描述地球水状况,全球的水供应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有充足的水量,另一些地方的水量供应却非常有限。例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径流只有全球的2%,尽管这些地区占世界40%的面积。在一些流域,用水的需求比可以获得的径流高出许多,水资源短缺就越会成为一个问题。
世界资源研究机构和英国新汉普郡大学对世界的水资源短缺情况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生活在流域中的41%人口,或者说是20-30亿人,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这意味着,这些人的人均每年的水供应量不足1700立方米。这些地区的很多地方,水供应量的年平均值实际上是少于1000立方米的。
在一些水资源高度紧张的流域地区,水资源短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地区性食品产出的不足和经济发展的缓慢。而在那些富有的地区,人们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对水资源的使用、保护和再利用进行技术革新,其结果是加大了地区性贫富差距。据统计,全球大约有17亿人(是以上提出到20-30亿人中的一部分)的水资源处于高度短缺状态。
假使当前的水消费模式不发生改变,到2025年,全球居住在流域中的人口约有35亿,或者说全球总人口的48%都将会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甚至在一些年供水似乎比较充足的地区,当其水量平均到每年各月,也会在比较干旱的季节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世界水消费的增加,再过四分之一世纪时间,世界上很多很有名气的河流流域慢慢进入水资源短缺状态(人均年供水量不足1700立方米)。
3.水资源浪费:低效、过度使用和污染
世界人口的增长,必然要求产出更多的食物,联合国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将会达到至少80亿,比现在要增加17亿。这意味着农民需要更多的水来灌溉。过去50年的事实表明,粮食产量的增加与用水增加的模式是基本一致的,例如:从1950年到1995年,粮食增加了2.4倍,而灌溉用水量也增加了2.2倍。目前,灌溉农业占世界粮食产业的40%,尽管灌溉农业只占世界可耕作地的17%。结果表明,农业是社会主要用水户,所用水量大约占所有供水的70%。
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数的灌溉系统都是相对低效的,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世界范围内的评估表明,大约60%的灌溉水没有达到农作物,而是被蒸发或者下渗而损失掉了。
除了农业灌溉技术的落后以外,实际上,农民对于他们灌溉用水的花费是很低的,因此,他们没有积极性去节约和保护水源。政府对农业的水资源的求助性补助也使农民不知道珍惜宝贵的水资源。在美国,政府每年对农业水资源方面的资助达到20-25亿美元。
从全球范围来看,政府救助行为助长了某些水体组织低价出卖灌溉用水,造成巨大损失。在干旱的突尼斯,农民对灌溉水只支付供水花费的十七分之一的水价,这么低的价格和高额的政府资助促成了灌溉水的低效使用,并且不利于推广节水灌溉,例如使用滴灌等技术。
水污染使本地或者区域的水短缺问题更加严重,表现在大量地减少可供应的水量。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湖泊和河流污染的非常严重,水的质量甚至都不能满足工业的使用。
4.地下水也短缺
全球性的水短缺不仅包括地表水,也包括地下水。亚洲有超过10亿的人口和美洲约1.5亿人依靠地下水的井水或者泉水生活。此外,广大农村使用地下水的情况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很多城市的居民和农业用水依靠地下水的程度正在加大。目前,人类每年抽取约6000-7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约占全球地下水可开采总量的20%
这些水体中的一些是所谓的“化石水”(没有得到补充和循环的远古水),这些水一般来自深层地下,与自然常规的水循环隔离,但是大多数的地下水还是来自浅层含水层,并且属于地球水循环的一部分,能时刻得到补充和更新。
实际上,过量开采地下水也能够很明显地降低与之相连的河水或者湖水的水位。类似地,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例如含有硝酸盐、杀虫剂和工业化学物质的水体也常常侵犯相邻的淡水生态系统。尽管,过度开采和严重污染的地下水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大问题,但是世界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数量和污染的趋势在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
5.科学管理意味着更多的水
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是缓解未来水资源短缺和避免将来水生态受到破坏的关键。短期而言,更加有效地用水能够极大地扩展水资源的可获得程度。
这一断言对于农业尤其正确,经验表明,滴灌系统通常可以节约30-70%的灌溉用水,而同时增加灌溉庄稼的产量的20-90%。尽管如此,在过去的20年,全球使用滴灌的地区增加了50倍还多,但这个面积也只占地球可耕种土地的1%。
高效用水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未来的水危机。为了使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加经济和有效地使用,有必要对水资源进行再分配。这意味着有可能将水资源从农业或者工业或者商业中调出,而用于居民生活。例如,在中国,据估计,同样的水用于工业的经济效益是用于农业的70多倍。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水的使用从低价值转移到较高价值使用的做法已经开始了,尤其那些能够将他们手中的水使用权转让给其它独立实体的人。印度南部的Tirupur城郊的农民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把耕种的农田荒废掉并且出售出去,这样耕地中的地下水正好是一些缺水工业或者用户所需要的,他们这种通过转变地下水的使用方式而得到了额外的收入。这种水市场的运作机制在澳大利亚的西部地区变得越来越普遍。
水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更加有效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必须解除对水资源的一些补助性保护,使水价能够真实地反映水量供应的真实花费。
智利的水价格改革减少了灌溉用水的22-26%,并且节约了4亿美元,这些钱又可以用于新的水供应设施的建设。在印尼的Bogor,水价的上涨降低了居民用水的30%。然而,有效的水价格,尤其是灌溉用水的价格依然是低入收国家关心的问题,因为农业依然是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撑,多数的农民的收很有限。
6.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淡水总资源虽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第121位。全国669个城市,有400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缺水量达60亿吨。农村居民生活和农业也严重缺水,目前农村居民有4300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供水不足,每年平均干旱面积达4亿亩,缺水300亿立方米。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将减少到1760立方米,缺水将约达400亿至500亿立方米,同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生态问题。
借鉴国外的水资源管理,我们应该:
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水资源管理——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意味更多的水资源,有效的水使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可以获得程序。国家可以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协调各部门节水和保护水资源活动;组织有关部门积极研究节水技术和设备,促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农业用水大力提倡节约灌溉——我国是世界上农田灌溉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我国农田灌溉又存在严重浪费的问题:利用率很低,因此应采取有效节水喷灌和滴灌方法。
工业用水要调整用水结构——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达30%,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另外,研究表明,一部分农业用水转变为工业用水的做法也是很好的。因此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调整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必要地区实行定额配水——大水资源特别紧张的地区,无论农业、工业、居民用水,均应实行定额配水制度,将用水指标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时还要利用价格杠杆,定额内用水按平价收费,超额用水收高价,浪费用水要给予处罚,以培养人们节约用水的习惯。
用法律的手段制止严重水污染——据水利部门监测,全国1200多条河流中,有850多条受到污染,使不少水资源被迫弃用。同时,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使不少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因此要以法律为手段,严厉处罚,制止污染的发生。
11、北京冬季绿化带可以不用“防寒罩”
来源: 新京报 2007-12-9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huanlan/2007/12-09/018@044122.htm
北京高价护绿的模式到了必须扭转的时候了。扭转可以从一个节能减排的行动开始,那就是在明春拆除防寒罩时,将所有的材料回收利用,去为北京大大小小的绿地建设落叶堆肥栏。
近两年,北京城区道路两侧为冬季护绿而做的“防寒罩”工程越来越多。由于防寒罩的骨架由大量的木条搭建,使许多市民看了心疼不已,感到这样护绿太浪费资源。
北京园林绿化局的相关负责人,曾在去年11月通过北京阳光热线,向公众解释过冬季建“防寒罩”的必要性,原因有二,一是要保障新栽的植物安全越冬;二是要为路边的绿地挡住盐雪,否则含融雪剂的雪水会对植物造成直接伤害。
建“防寒罩”到底需要哪些材料?是否真的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笔者为此到海淀区和东城区的路边绿地做了调查,得到的数据与信息有三点:1,防寒罩的用材主要包括木材、铁丝、铁钉与无纺布。高度为80公分的“绿篱防寒罩”每100米的资源用量约为:木材0.3-0.4立方米、金属3-5公斤、无纺布20-40公斤;2,搭建防寒罩要靠大量工人在道路旁进行手工作业,完成一个区域的工程约需一个月,建成的防寒罩使用时间约三个月,开春解冻时即全部拆除;3,拆除时,组建防寒罩的材料因损坏大而难以得到充分回收。东城一绿化工人告之,他们对无纺布的使用都是一次性的,拆罩时全作为垃圾扔掉,第二年再买新的。看来市民的心疼不无道理。目前这样的工程在北京的路边几乎无处不见,“防寒罩”的公里数已难统计。
在比北京更冷的欧洲与北美,笔者没有见过这样大规模的“防寒罩”工程。那里对道路旁的绿地设计与管理有两个原则,一是植物选种要选低养护型的,这能减少维护的次数,因而减少工人面临交通事故的危险性。选择的植物要能耐受灰尘、污垢、尾气、冬季盐渍等有害物质;二是要给绿地表土覆盖5-10公分厚的有机质(碎树叶与碎树枝)。这有利于土壤保水,也能帮助植物越冬与抗盐雪,道理是:有机质能减少土壤的水蒸发,活跃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土壤因此变得疏松而温暖,其中的水分就不会冻结,植物也就不会因失水而无法越冬了。此外,如果含盐雪水进到土壤表层,有机质能将大部分的盐分吸收掉,使雪水达到植物根部时已被淡化,就不会对植物造成伤害了。这两条管理原则值得北京借鉴。
今冬北京大规模地建“防寒罩”,为的是要在明年将一个绿色的北京呈献给世界。然而,在低养护型园艺方式已流行于各国的今天,这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与人力的绿化模式是值得商榷的。当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世界对中国环境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任何浪费都会表现出我们还没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意识。
当下,中央政府颁布了把节能降耗纳入考核指标的决定。北京高价护绿的模式到了必须扭转的时候了。扭转可以从一个节能减排的行动开始,那就是在明春拆除防寒罩时,将所有的材料回收利用,去为北京大大小小的绿地建设落叶堆肥栏。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北京的绿地管理一步到位地转向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而且也能为植物的越冬提供充足的有机质来源。只有当落叶堆肥栏在北京的绿地随处可见时,我们才能骄傲地向世界人民说,我们正在履行对绿色奥运的承诺。李皓 作者系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
12、别让江豚步白暨豚的后尘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2007-12-11 1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11/content_708642.htm
9日上午,一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着"活化石"之称的雌性成年江豚被发现死在长江黄石江段上,当天下午4点,该江豚尸体由黄石运至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白鳍豚馆,专家检查后的结论是,这是一头已经产子的江豚妈妈,目前还处于哺乳期,不排除它是受污染致病而死亡的可能性。这已是黄石江段今年以来发现的第3头死亡江豚。
(12月10日《长江商报》)
说到长江很多人就会想起白暨豚、中华鲟等这些长江特有的动物,对于白暨豚,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白暨豚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淡水豚品种,只在长江中生活,被生活在长江周围的人誉为"江神",是和大熊猫一样珍贵的动物,因为各种原因,白暨豚已经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从极度濒危到正式宣告绝种仅仅用了28年,说起来时间不算短,但是绝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漫长。
而江豚和白暨豚一样,同样是生活在长江中,同样是我国特有的品种,据说目前在长江中生活的江豚有一千只,与白暨豚被重视的时候只有一百只相比,江豚的数量算是多的了,也因此江豚只是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江豚是数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而且它们生活的环境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艰难,。过度捕捞、航运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仍在加剧,使江豚也面临着与白鳍豚同样的威胁,野外数量急剧下降。照这样发展,或许用不了28年,我们在长江中就再也见不到野生江豚的身影了,就像华南虎一样,野生已经与它们无缘。
上世纪的90年代,在中外有关学者专家的呼吁推动下,我国第一个长江江豚保护区——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在安徽铜陵建成并投入研究工作,相对于长江的长度来说,这个保护区实在是太小,野生的江豚需要一个很宽敞的生活环境,缺少了保护,江豚的种群发展出现危机,黄石是江豚主要生息的地方,黄石渔政部门已经向省水产局提出申请,在长江鄂州西山至黄石棋盘州江段建立江豚自然保护区,我们也希望沿江城市以及所有人都加入到保护江豚的行动中来,让美丽的江豚不再步白暨豚的后尘,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13、提高水价也别忘了提升水质
来源 : 长江商报 2007-12-11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2007-12-11/70266.htm
在12月9日闭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明年我国将在审核供水企业运营成本、强化成本约束基础上,适当提高城市供水价格。(12月10日《京华时报》)
油价在涨,电价最近也有企业代表通过“上书”建议上涨,更不用说还有一年多来节节攀升、居高不下的以食品价格为核心的CPI指数——这种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再度给出“明年将提高城市供水价格”的政策信号,其不招舆论待见是可以想见的。
虽然如此,具体到“提高水价”,笔者以为,一味简单地抱怨排斥,未必是最可取和富有建设性的态度。
所以有此看法,不仅是因为国家发改委在释放“适当提高水价”这一政策信号的同时,强调了“审核供水企业运营成本、强化成本约束”这样一个重要前提。这意味着,如果这一前提能被严格遵守,“提高水价”就并不完全等于盲目涨价,也非单纯是在为供水企业牟利。
从节约资源、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看,适当提高水价,客观上确实有助于促进我们的水资源节约意识。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世界排名第121位,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因此,通过适当提升水价来准确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理顺作为资源性产品的供水价格,应该说既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就目前我们水供给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来看,水价的高低其实并非事情关键,而最关键、最紧迫的是:水质的根本提升。
众所周知,伴随这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尤其是水资源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与此相伴随的,正是同样严峻的饮用水安全形势——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供水有20%不达标,农村饮用水不达标准更接近50%。这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有超过1亿的城市人口和3亿的农村人口,实际上喝不到安全达标的饮用水。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安全达标”,所“达”的其实仅仅是1985年颁布的、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的旧“国标”,而非今年7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对饮用水安全质量提出更广泛和严格要求的新国标——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这一新国标,指标全部达标的自来水,应该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显然,若以这样的新标准来考察当前我们的饮用水质量状况,其“达标”程度,必将更加不堪、难以让人乐观。
因此,值此国家提出“适当提高城市供水价格”之际,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期待和要求:在提价的同时,供水企业也能严格遵守和执行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大幅度、根本性地改善和提高供水质量,确保引用水的安全健康,真正做到饮用水供给的“优质优价”。
果能如此,我想,不仅“适当提高城市供水价格”的政策实施,将会赢得公众更广泛的理解,而且最终也必然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改善饮用水的安全形势。
14、是什么限制了企业节能降耗的热情?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2007年12月1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639900.html
国家能源办近日公布能源法意见征求稿,该草案规定,国家按照有利于反映能源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原则,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能源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这是一次正本清源式的改进。应该看到,当下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蔚为奇观的反差:一方面,能源瓶颈制约日益彰显;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过低与严重浪费长期存在沉疴难起。我们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而若回归经济学原则很容易发现,大量浪费现象的存在以及高能耗产业的过度发展,其透露出的基本信号是能源价格过于低廉。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国家,经济增长过快过多地依赖于资源投入是不正常的,但却又是现行制度下的必然,因为生产活动归根结底可以抽象为投入产出的关系,而各种要素的投入比例是可以变化的,也就是说,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相当灵活的替代关系,而驱动各种生产要素间发生替换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它们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中国长期保持的、非市场化的、过低的能源价格不恰当地排挤了企业节能降耗的热情。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下游产品几乎均已实现市场化定价,惟有基本生产要素价格仍未放开。目前来看,这些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各有难点,具体就能源而言主要有四点:
第一,产权界定不清。中国在土地、水流、矿产、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均未建立起真正反映稀缺程度以及与成本相适应的价格形成机制,普遍存在的产权界定不清和产权非排他性致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资源成为一种无价(或者廉价)的公共产品,由此势必引起社会成员竞争性消费。
第二,产业结构落后。自2002年起,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高增长周期,同时表现出日益显著的重化工业特征,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并且超过了60%,大量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业已迫使不少地区产生较为严重的路径依赖,政府对能源价格实行放开势必要考虑到利益集团的反对,甚至引火烧身的麻烦。
第三,市场结构单一。能源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应以能源市场结构优化、打破垄断为前提,若非如此,自主定价很容易导致价格联盟和串谋,最终损害下游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此方面的教训是:此前我国曾在发电、天然气管线等领域建立“成本加回报”的定价机制,但由于成本难以监管,造成价格不断攀升;而为了实现社会目标又不得不对电力终端销售价格实行价格管制,对电煤实行政府指导价格。这种“两张皮”的做法显然无法正常反映供求关系。
第四,政府职能不清。能源兼有商品和社会两种属性,尤其要求政府建立起与行业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解决好以往经常出现的“越位”和“缺位”问题。譬如说,政府在能源税问题上举期不定,一个重要的考量是担心损害消费者利益,但与此同时,像北京这样拥堵严重的特大城市,地铁长度不到伦敦的三分之一,但每天却有超过1000辆的新车上路。
改革虽难但已迈步,能源法草案的出台意味着能源领域即将拥有基础性根本大法。我们相信,有了这样一部上位法的规定,上述阻碍能源市场化的诸多难点必能渐次得以克服,而因价格提高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也会转变为企业节能降耗的热情。
15、全球气候变化合作还需跑一场马拉松
来源: 新京报2007-12-9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dqzk/2007/12-09/018@041557.htm
尽管阻止全球变暖已成国际共识,但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也将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若欧美之间、新兴大国和传统大国之间种种经济、政治和未来发展等利益无法得到协调,全球气候变化合作就必将一波三折。
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开幕,几乎在同时发布的联合国报告则指出,各国必须立即行动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否则地球将面临灾难性的气候转变。然而,由于各大国都面临着实现减排后的竞争能力削弱问题,因此各国,特别是欧美之间的分歧和不协调将贯穿整个气候变化大会,乃至国际社会为减排的集体努力全过程。
美国以全世界4%的人口排放将近25﹪的温室气体,为世界能源最大的消耗者和环境破坏者,因此在全球气候政策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不愿承担责任,拒不批准《京都议定书》,成为发达国家中的孤家寡人。此次气候变化大会文件也显示,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了3.3%,但美国的排放量却上升了15.8%。
与美国相比,仅占全球排放量15%的欧盟却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领导和推手。欧盟不仅对《京都议定书》起到了妙手回春的作用,推动俄罗斯批准该条约。今年,欧盟也多次宣布在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至少20%。
不过,除了环保关切外,欧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热心也出于自身的利益。欧盟国家大多数是核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输出国,积极推动阻止气候变化的减排努力,将有利于实现欧洲在全球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市场中的主导地位,由此保持欧洲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
同样,美国对减排不热心也出自国内利益的考虑。布什政府背后的利益集团之一是石油企业,另外则是美国中西部农业。接受强制性减排指标和充当“全球环保领导”都会伤及这两个共和党传统票仓的利益。
而对拥有近30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正进入资源能源密集型发展阶段。在全球环保压力趋升、主要产油区地缘形势不稳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无疑也对欧美工业国家核心利益和大众心理形成挑战。因此,需要注意到,美国和欧洲之间尽管在气候变化谈判方面争吵不休,但对于通过减排问题努力维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鸿沟、限制新兴大国崛起方面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共同利益,这也构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矛盾背景。
因此,种种因素表明,尽管阻止全球变暖已成国际共识,但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也将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尽管巴厘岛大会为这一进程点燃了一线曙光,但若欧美之间、新兴大国和传统大国之间种种经济、政治和未来发展等利益无法得到协调,全球气候变化合作就必将一波三折。□于宏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