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30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环境: 我国当前的水污染防治形势及未来展望
2、《环球》杂志: 中国向黑色GDP说"不" "动真格"才能换碧水蓝天
3、人民网环保频道: 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会承担与发达国家同等责任
4、新华网: 19项治淮骨干工程总体评估报告完成
地方信息:
5、人民网—《人民日报》: 浙江:严重污染企业难获贷款
6、新华网: 贵州:投26亿元巨资保护赤水河"生态圈"
7、《北京日报》: 北京:三项污染物排放新标准08年实施
重大水事:
8、长江商报: 水位首次降到基准面零点以下 长江枯水形势更加严峻
气候变化:
9、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SOS:全球变暖正在毁灭地球
人物访谈:
10、21世纪经济报道: 昆明市长:滇池治理复杂程度超出很多人想象
特别推荐:
11、中国水网: 环保十一五规划 几多欢喜几多愁
深度报道:
12、南方都市报《中国水危机》系列报道之五: "先开发后环保",滇池在都市膨胀中死去
13、中广网: 水环境忧思(二):太湖:江南水乡的污染之痛
环境时评:
14、人民网环保频道: 建生态文明 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15、人民网: 省委书记将怎样“承包”一条河?
1、我国当前的水污染防治形势及未来展望
来源:中国环境 2007-11-30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648401196385049_1.shtml
自2005年冬天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后,不断有水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兰州水污染、山东滨州段白色泡沫污染、宁夏石嘴山河段水污染使江河受到重度污染;巢湖局部暴发蓝藻从而严重影响渔民生活,太湖暴发蓝藻更导致无锡出现水危机;广西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藤县东荣镇大同河流域河鱼大量死亡;江苏沭阳因上游水污染导致数十万人断水……这些不是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而是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到了临界的时候。
当前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形势
我国的水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洪涝灾害频繁三个方面。其中水污染造成的灾害范围影响大、历时长,但其危害往往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后才表现出来,容易使人对其失去警觉。我国水污染现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显现出来,但却没有引起相应的注意,采取的对策也很不够,因此至今出现了危害严重的局面,水污染已经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一大灾害。当前我国的水污染防治面临如下形势:
一、各地水污染状况相当严重
全国约1/3的水体丧失了直接使用功能,重点流域40%以上的水质没有达到治理要求,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不少地方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状况,近海水域赤潮接连发生,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现象时有发生。全国大、中城市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其中约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较严重。污染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城镇周围区,排污河道两侧、地表污染水体分布区及引污水灌溉农田地区。河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重要农业开发区,浅层地下水已出现面状污染态势。
二、工业和城乡水污染治理滞后
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现象屡禁不止,全国污水排放量中有一半是工业污水,污水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城市污水处理率还比较低,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不足。有的污水处理厂建成了,管网不配套;有的建成了,管网也配套,但收费不到位,无法正常运行。在一些地区和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时开时停,往往出现检查人员来了“开机欢迎”、检查人员一走“关机欢送”的现象。部分地区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影响当地水环境质量。
三、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
过去在规划布局上,不少化工、石化等重污染行业建在江河沿岸,有的还建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和人口密集区,化学物质开发、生产和储运等方面存在不少漏洞,而防范措施又跟不上,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件,就可能引发水污染事故,严重威胁水体安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2、中国向黑色GDP说"不" "动真格"才能换碧水蓝天
来源:《环球》杂志2007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599128.html
节能与耗能进入“相持期”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能耗强度增大的历史阶段。”权威专家指出,中国的龙头产业,如矿产、纺织、冶金、造纸、钢铁和化工等几乎全部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单位GDP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7%,产生的污染几乎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更令人忧心的是,很多地区重复上马粗放型的工业项目。
“我国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正呈现高位波动、时好时差的相持状态。”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叶如棠分析,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曾出现缓慢下降的势头。“十五”中期再度出现的污染反弹,正是相持阶段波动的反映。这一阶段将延至何时,关键就看“十一五”期间降耗减排的效果。
显然,去年开始执行的两项约束性指标,标志着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轨迈出第一步。它需要有一系列技术的、行政的乃至工程的措施与之相配套,客观上有一个过渡期。
叶如棠认为,企业降耗减排所依托的工程设施的兴建,往往要等半年甚至一年之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开局”之年甚至第二年,完成或达到5年平摊的降耗减污指标可能会有难度,但重要的是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能耗下降的“紧箍咒”抗衡“GDP崇拜”
国务院去年批复的《“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显示,七省(市)降耗标准被调高。事实上,一些能源大省的降耗指标超过20%,有的甚至达到30%。
显而易见,能耗下降的“紧箍咒”与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GDP崇拜”形成强烈反差。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在追求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效应时,行政主导的投资趋热骤然增多,大部分省区市都把增长指标定在12%以上。
与发展经济的热情相比,去年节能减排指标下达后,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同步出台,一些地方政府抱着一种“边干边看”的心态,节能减排推进乏力。
“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主任何嘉平表示: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保欠账”问题为何总是无法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保执法不力、企业违法成本太低、缺乏对有关官员的问责。
近年来环保部门在执法行动中见到,不少大污染企业门口挂的不是由当地政府“重点督办”的黑牌子,而是“重点保护”的红牌子。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认为,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平快的政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乱上重化工项目,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
“动真格”才能换来碧水蓝天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期公布的《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提出,中国“环境政策实施的最大障碍在地方”,因为“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目标、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的压力和对当地居民有限的责任与义务,都使得对经济发展的考虑优先于环境问题”。环境政策的实施缺少有效性和效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这其实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问题的关键是,在责任与利益之间,企业心里的账如何盘算。
面对一些企业的节能减排之痛,专家分析,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效益好、能耗低、污染少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有用“硬约束”、“硬手段”,才能使经济增长模式尽快突破目前的“相持阶段”。
“能耗高而趋升、污染大而治理不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价格机制扭曲。”经济学家张曙光认为,尽快对资源和能源价格体系进行重大调整,才能引导现有的高消耗型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下半年已确定的政策包括:将理顺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的价格改革、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等。中国各商业银行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信贷;有关部门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抓好火电、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水泥等13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中国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效果如何现在仍需观察,“连环拳”的发力可能仍需加大。(记者/陈芳)
3、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会承担与发达国家同等责任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11月2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592220.html
人民网北京11月29日专电 (记者张莉、王静)“中国要提高气候变化应对能力,要为保护气候环境作出新的贡献”,今日上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强调,“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承担和发达国家同等的责任”。
解振华表示,对京都议定书或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政府基本上坚持五个原则,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气候的变化,虽然表面上是一个环境问题,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来应对气候变化,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
第三,坚持公约里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全球的所有国家都有责任根据自己的国情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但是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现在温室气体、气候变暖的主要责任还是发达国家,在1950年之前的150多年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他们占到95%。到2000年之前,他们所占的比重是77%,所以他们应该率先减排,承担主要的减排责任。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任务还是要先脱贫、发展经济,在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中国肯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会有所作为,但前提是我们绝对不会承担和发达国家同等的责任。
第四,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温室气体,这是长期的任务。但是适应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最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的原则。
第五,坚持技术创新应对气候变化。坚持技术转让,坚持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的合作才能够实现。
4、19项治淮骨干工程总体评估报告完成
来源:新华网2007年11月2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29/content_7169569.htm
新华网合肥11月29日电(记者 蔡敏)记者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近日,治淮19项骨干工程总体评估报告编制完成。水利专家一致认为,这19项工程建成后,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以安全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
据了解,此次评估主要是从规划符合性、建设与运行、效
果与影响以及经济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治淮19项骨干工程进行总体评估。
2007年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在应对这场大水中,治淮工程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按照水利部的部署和要求,淮委组织开展了治淮19项骨干工程总体评估工作。
评估指出,通过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建设,我国初步构建了淮河流域防洪体系框架,有效提高了重要防洪保护区及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对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批工程建成后,在行蓄洪区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可以安全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同时,这批工程建设组织协调有力,保证了上、中、下游治理的有序进行、整体推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实现了既定的建设目标。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全长1000公里。历史上淮河洪涝灾害极为频繁,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2003年特大水灾过后,中国加快了以19项骨干工程为重点的治淮建设,2003年估算总投资为447亿元。截至11月,已有13项工程建成,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年内要完成工程总实物工作量的85%以上。
5、浙江:严重污染企业难获贷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596420.html
人民网杭州11月29日电 (记者 鲍洪俊 顾春)浙江日前正式下文,要求各银行对节能环保方面的信贷加大支持力度,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信贷要限制,对淘汰类项目,不仅不提供信贷支持,而且要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浙江企业,今后将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
这只是浙江创新奖惩制度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方面。浙江省高度重视能源资源节约工作,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大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落实到干部政绩考核之中,落实重点用能企业与各级政府的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定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奖惩措施,创新举措不断,力度越来越大。
6、贵州:投26亿元巨资保护赤水河"生态圈"
来源:新华网2007年11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4492
贵州省日前出台了《赤水河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贵州境内)》,拟投入近26亿元保护赤水河"生态圈"。
神秘"生态圈"
1915年,北洋政府将茅台酒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起初,那个外观拙扑的土瓦罐没有引起人们重视。情急之下,一位中国官员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扑鼻,惊倒四座,茅台酒一举成名。
茅台酒的母亲河--赤水河是贵州境内唯一没有被开发的河流。贵州茅台酒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奇特的水文环境、气候条件、微生物群落与顺应自然变化规律的酿造工艺完美结合,造就了茅台酒。"因此,茅台酒不能异地生产,被确定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业内人士说,茅台酒酿造严格遵守节气,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原料要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堆积发酵、七次取酒,一个生产周期历时一年。再经三年陈酿,加上原料进厂、勾兑存放的时间,前后五年才能出品。很多高沸点香味物质得以保存,低沸点物质被挥发,酒体变得醇和、绵软。
有专家称,茅台酒堪称人类运用微生物的典范,在长达一年的开放式发酵过程中,参与其生产发酵过程的微生物非常多,使香气成分多种多样,酒体香而不艳、低而不淡、丰满醇厚。
2006年,茅台酒酿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巨资打造特殊水源保护区
茅台酒独特的品质和口味,源于其产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这种环境如遭大破坏,势必影响茅台酒品质。
贵州省环境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廖国华说,目前,人类活动导致的外部环境变化虽然还未从本质上影响到茅台酒品质,但已不利于稳定小环境气候等生态功能,影响正常微生物群落的稳定和发展。
贵州省日前出台了《赤水河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贵州境内)》,拟投入近26亿元,通过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使茅台酒基地7.5平方公里的原产地域及其酿造环境得以保护。
规划划定了国酒特殊水源保护区和国酒特殊经济区,严格控制来水携带污染物对国酒特殊水源保护区的污染影响,确保茅台酒特殊用水及酿造环境安全。
规划还将重点建设乡镇基础设施及农村"三改一池"建设工程、区域生态建设工程、区域环境污染控制示范工程。
今年以来,当地环保部门严处了41个违规小酒厂,治理了28家对茅台酒基地生态带来破坏的污染企业,拒绝审批可能对茅台酒基地带来污染的1000多万元投资项目。
让农民受益
规划还提出,要建立补偿制度,给上游为保护赤水河生态环境作出贡献的农民经济补偿。事实上,让农民因保护而受益,这一思路已在实践中产生效益。
林业工作者发现,当地农民有300年种竹传统。竹子固土能力好,生态效益高,并且要不断间伐才能促进其生长。如果广泛种植,不仅能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农民也将摆脱守着"绿色银行"受穷的尴尬局面。
赤水市大同镇天桥村村民黄恩贵家住赤水河边。为了保护赤水河,政府一纸"禁伐令"让他家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但他们也不砍伐山上的大树。后来在政府引导下,黄恩贵把20多亩坡耕地退耕还竹、荒山造竹。如今100多亩进入丰产期的竹子让黄恩贵乐开了怀,每年超过5万元的收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盖起了小楼。
站在翠竹掩映的四层小楼前,黄恩贵指着旁边一间漏风的土房对记者说:"这间又黑又潮的土房就是一家六口人从前的住所,那时,每年1000多元的收入,别说盖房,连吃饭都成问题,偷砍偷伐屡禁不止。现在,赤水河两岸绿了,河水变清了,农民收入增加了。"
赤水河沿岸农民如今在政府引导下,走上了保护和发展并重的绿色之路。遵义市政府引导当地农民在赤水河沿岸建造起"三百里翠竹长廊",竹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竹子和森林覆盖了所有荒山,当地森林覆盖率达44%。
7、北京:三项污染物排放新标准08年实施
来源:《北京日报》2007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597563.html
北京市将于明年1月1日起执行比国家相应标准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三项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2008年开始实施。三项新标准的发布,对于保障居民健康,确保奥运会空气质量达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这三项标准由市环保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科研单位起草。与国家相应标准相比,均进一步严格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为强化对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排放控制,保障全市固体废物处置规划的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危险废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两项地方标准采用了现行欧盟指令排放要求,将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二噁英排放限值分别规定为国家标准的1/10、1/5。
作为北京市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综合性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一般污染源规定了52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新增加污染物项目14项,同时还专门对10个典型行业规定了VOCs(挥发性有机化学物)排放限值。该标准适用于本市除锅炉,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冶金、建材行业及其它工业炉窑,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饮食业,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以外的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据悉,标准实施后,可削减涂装、粘合、(包装)印刷、干洗等溶剂使用装置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保护企业周边居民的健康,控制空气中臭氧的形成。市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综合性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一般污染源规定了52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新增加污染物项目14项,同时还专门对10个典型行业规定了VOCs(挥发性有机化学物)排放限值。该标准适用于本市除锅炉,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冶金、建材行业及其它工业炉窑,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饮食业,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以外的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据悉,标准实施后,可削减涂装、粘合、(包装)印刷、干洗等溶剂使用装置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保护企业周边居民的健康,控制空气中臭氧的形成。
8、水位首次降到基准面零点以下 长江枯水形势更加严峻
来源 : 长江商报2007-11-30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2007-11-30/68556.htm
本报讯(记者 孙厚光 通讯员 王取发)28日,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水位首次降落到航行基准面以下,为-0.03米,这是长江今年枯水期以来出现的第一个零下水位,表明长江枯水形势更加严峻。
据悉,今年枯水期,长江中下游遇到了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11月份,中游沙市、汉口、九江水位分别比近5年同期的平均值低0.42米、1.60米和2.03米。
长江航道局航道处负责人介绍,往年长江中游沙市出现零下水位,一般都是在12月上旬,今年受秋旱影响,出现零下水位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
为了确保航道畅通,日前,长江航道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一线航道处加大航道维护管理力度,做好水道测量、航标调整工作,并同时派遣了18艘挖泥船、15支测量队在沿线各浅水航道展开疏浚维护。
目前,长江全线除了中游太平口、窑监水道实行间歇式禁航施工外,其他航道畅通。
9、SOS:全球变暖正在毁灭地球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2007年11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597586.html
编者按:
越来越温暖的冬天不只令科学家们感到“可怕的寒冷”,气候变化早已从环境问题演变成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甚至国家安全问题。11月2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人类发展报告》,同时也作出了迄今为止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警告。扪心自问:我们将何去何从?
危言·耸听
“人类濒临发展倒退的边缘”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除非国际社会同意,在接下来一代人时间内,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一半,气候变化很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经济倒退,和不可逆转的生态大灾难。报告就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水平的长久影响提出历来最强烈的警告,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集体行动来解决此一问题。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沃特金斯说:“我们可能在30年内首次看到,人类濒临发展倒退的边缘。”
下个月,联合国将在巴厘岛举行气候峰会,沃特金斯说:“我们要向巴厘岛会议发出的信息是,世界无法再等下去了,它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改弦易辙。”该报告指出,如果未来1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着过去15年的增长趋势,出现灾难性气候变化的情况将无法避免。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就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然而,巴西、印尼和其他地区的伐木活动,以及汽车和发电厂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相等于要达到这个目标的两倍。
该报告说,2000年至2004年的气候灾害,影响了2.62亿人,其中98%来自发展中国家。如果气温上升3至4摄氏度,3.4亿人将因为水灾而流离失所,旱灾将摧毁农作物,而不断缩小的冰川则将使多达18亿人失去水源。
该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每年需要将全球经济总产值的1.6%,花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作上,才能达到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严重的富裕国家,应在2020年之前,将排放量削减至少三成,并在2050年削减8成;发展中国家也应在2050年之前,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
“一半物种可能灭绝”
英国科学家日前公布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地球上的动植物大量灭绝。尽管人类可能最终逃过这一劫,但地球上有一半的物种将会消亡。
英国约克大学和利兹大学的科学家对过去5.2亿年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化石记录,第一次揭示了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发现,当地球的温度处于“温室”气候阶段时,物种的灭绝率相对较高。与之相反,在较冷的“冰室”状况下,生物多样性会增加。研究显示,目前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全球气温迅速升高很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相似的后果。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在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提高6摄氏度。
论文的作者之一、约克大学人口生态学家彼得·梅尤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学界提供了第一个有关全球气候对化石记录中的各种变化存在影响的明显证据。”梅尤发现,地球历史上发生的五次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四次与“温室”气候有关。当时,地球被容易吸收热量的二氧化碳或甲烷所覆盖。
这四次物种灭绝事件包括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此前,科学界认为,1.6亿年前,两颗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转的小行星发生碰撞,产生很多大块岩石急速冲向地球,其中一块撞击到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最终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这次撞击导致全世界的环境发生巨变,并向天空中发散了大量岩石和灰尘,引发了大规模海啸,造成全球性大火,使地球在多年内一直笼罩在黑暗之中。
而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2.51亿年前,当时95%的动植物都消亡了。研究者认为,导致这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的最可能原因是大西洋中部地区火山熔岩的大爆发。另一研究者、利兹大学的蒂姆·本顿表示,由于过去的研究基本上都局限于相对较短的地质年代、有限的地理内容以及少数生物体种群,所以气候变化与物种灭绝之间的这种长期联系没有被发现。
梅尤博士指出,未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物种灭绝将发生在气候与生物体之前所适应的环境出现失调之后。
“我看到了正在融化的冰川”
不久前,潘基文成为第一个访问南极的联合国秘书长。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看到的景像非常有震撼力,非常美丽,美丽之极,但同时也让人深深担忧。我们看到了……正在融化的冰川。”潘基文表示:“情况已经非常紧急,我们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自从潘基文今年接任联合国秘书长后,一直把应对全球变暖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9月24日,在今年的联大会议前就召开了气候变化的高峰会议。12月,潘基文将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此次会议的重点是,确定《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标准。南极考察就是为会议做最后的准备。
第一受害人:贫困人口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1月27日发布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贫困人口排放了相对来说最少的碳,不应该为生态恶化负责,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最脆弱和最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变暖影响的人群。
报告警告称,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耕地紧缺,可能威胁到全球粮食供应,并使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面临饥饿的危险。据了解,水稻这种数十亿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最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攻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副主席马丁·派里说:“气候变化将很可能减少可实现的生产,并增加饥饿人口。气候变化的挑战可能会无法抵抗,尤其是对于那些自给自足的农民。”发达国家经济有适当的抵御压力机制,而贫穷国家没有这种机制。这就有可能使富国和贫穷国家之间更加不平等。
数字说话
375亿美元全球碳交易稳步增长
据国外权威机构统计,截至2007年9月中旬,全球碳交易市场已达375亿美元,仅2006年碳交易市场价值就翻了两倍。从2005年起至2007年9月,政府和私人在碳减排方面的投资就分别增加了100%和175%,总投资达到120亿美元。碳减排项目数在2007年9月的前12个月内就增加了100%以上。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11月27日宣布,欧盟15个老成员国正朝着《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8%的目标稳步前进,并有望到2012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11.4%。
欧盟委员会负责环境事务的委员斯塔夫罗斯·季马斯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最新数字显示,欧盟15个老成员国200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减少了2%,如果欧盟继续执行现行政策,并严格实施排放交易机制以及植树造林等计划,到2010年,这15个成员国将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7.4%,到2012年实现减排11.4%。
11万吨奢华气候大会破坏环境?
为了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将在下月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尽管上万人的参与程度可谓是空前,但这次会议本身却遭到了环保人士的质疑,他们初步估计,短短11天会议时间将产生11万吨二氧化碳。这与非洲国家乍得一整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一样多。
这次会议将于12月3日开幕,为期11天,14日结束。环保人士指出,虽然这场会议讨论的议题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但上万人的参加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分析数据表明,会议期间到达巴厘岛的人数将达到15000人,其中包括政客、各组织官员、环保活动者、媒体从业人员等。美国碳排放专家克里丝·古多大致计算了一下这次会议的“环境成本”:按照与会15000人计算,那么代表们飞机来回将产生9.7万吨二氧化碳,再加上在当地出行使用的交通工具等,共计将比平时多耗费11万吨二氧化碳。
10亿棵树联合国完成目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1月28日宣布,全球“十亿绿树行动”已提前实现今年种植10亿棵树的目标。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说,随着第10亿棵树在埃塞俄比亚种下,这一全球性环保行动宣告完成。2006年11月,环境署宣布实施“十亿绿树行动”,目标是2007年在全球种植10亿棵树,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据统计,这10亿棵树中有约一半是由个人或家庭所种。在世界一些地区,因各种原因流落异乡的难民也参加了这一行动,植树950万棵。施泰纳认为,这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政府关心的问题,而且已受到越来越多普通民众的关注。
取代“六连冠”挪威冰岛当选世界最宜居住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当地时间11月27日发布“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冰岛超过挪威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地区,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则排在最后面。
排在该名单前面的都是富裕的发达地区,前五位是冰岛、挪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爱尔兰。美国则从去年的第8位下滑到第12位。
亚洲地区中,只有日本跻身十大,但也只排在第八位。另外中国香港位列第21名、新加坡第25名、韩国26名。
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所用的评分项目包括:国民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及人均所得等。根据调查,“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22个国家,都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排在最后的是塞拉利昂。
展开调查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说,在其中10个发展度低的国家里,2/5的儿童活不到40岁,艾滋病对该地区居民的预期寿命有“灾难性打击”。
挪威此前连续六年位列名单榜首,今年因为预期寿命和国内生产总值略为逊色,把第一名让给了冰岛。
所有受调查国家的人均GDP排名中,卢森堡以60228美元排名第一,美国紧随其后,为41890美元。在预期寿命方面,美国人能活到77.9岁,跟丹麦和韩国一样;是最前面26个国家中最低的。日本人还是全世界最长寿的,预期寿命82.3岁;赞比亚人最短命,只有40.5岁。
10、昆明市长:滇池治理复杂程度超出很多人想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7-11-30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648931196409519_1.shtml
滇池治理的接力棒,传到了新任昆明市长张祖林手中。
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张祖林也许默诵过滇池岸边大观楼上“海内第一长联”对滇池的描写——“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有时我也想一觉醒来滇池就会变清澈,我想这也是所有昆明人的愿望,但这是不可能的。”11月27日,当选市长后的第7天,48岁的张祖林在南方报业集团启动的“发现云南之美”专题活动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据他透露,新的滇池治理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2920平方公里的滇池流域,集中了全省4.5%的人口,82%的工业产值,40%的大中型企业。如今,滇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达到60%,而根据国际经验,这个数字超过20%时就可能出现水危机。
张祖林在当选现场的“任职感言”也坦承,滇池的保护和治理是本届政府面对的最大挑战。他的履职经历是迎接挑战的动力源:在任丽江市长期间他被称为“环保市长”,国际金融专业出身的他2004年曾到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进修,了解治理污染的市场化手段和国际经验。
在云南电视台做过记者的他,还非常重视舆论监督的力量,初来昆明任代市长期间,他用自己的相机在街上拍下违规车辆牌号,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匿名投稿给云南各大报纸。
20多条入湖河道之一的盘龙江,这条入滇池的第一条河,成为他接棒后的“起跑线”。“如果盘龙江都治不好,谈何治理滇池?”张祖林跟记者说。
滇池治理有先天缺陷
《21世纪》:从1999年国务院提出治理滇池的目标到现在,已经8个年头了,为什么滇池水还是臭的?为什么今年温总理仍说“难点在滇池”?
张祖林:毫不避讳地说,滇池的保护和治理依然是本届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按照“新昆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到2020年,昆明将建成以滇池为中心、环境优美的湖滨生态城市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开放城市。
然而,滇池治理有着先天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滇池位于城区下游。滇池是一个老年性高原断层陷落湖泊,由于“老祖先”没选好城市位置,滇池每年不得不“吞咽”污水2亿多吨,其中生活污水占90%以上,成为昆明市300多万居民的“潲水桶”。而同是高原湖泊的洱海则不同,湖在的上游,有干净、清洁的补充水源。
其次,外来干净水源少。尽管有20多条入湖河道,但河流流程短、地下渗漏率高,滇池的干净水源竟然主要靠雨水,之外的补给水源就是城市生活污水。所以,滇池的水体交换十分缓慢,平均四年才能置换一次。而同属国家重点治理湖泊的太湖和巢湖,水体置换比滇池快得多。
最后,开口加重了污染源。历史上,由于滇池水位高,十年九涝,曾有治理者在滇池和金沙江水系的接点上开口。这下水位是下降了,露出的耕地也更多了,但急剧膨胀的人口导致污染源加重,大大超过了滇池的承载力。
所以,五百里滇池,先污染后治理,是不得已而为之。
《21世纪》:在丽江您就被叫做“环保市长”,履新昆明,您未来治理滇池的思路是什么?
张祖林:根据新的滇池治理规划,昆明应该像香港“亲海”一样“亲水而治”。
滇池如同昆明的“母亲湖”,不仅承接了昆明的排污任务,也是昆明人的饮用水源,直到今年4月昆明人才告别了喝富营养滇池水的历史。未来,这个依滇池而建的现代化省会城市还要继续发展,不会因滇池污染而整体搬迁。
还有,滇池处于缺水地区,库容量为15亿立方米,每年蒸发量就有1亿立方米,在旱季滇池就没有雨水供给。因此,一旦远离水体,城市生活用水不进滇池,这颗高原明珠就有可能消失。
治污根本在截污
《21世纪》:在滇池的治理史上,曾提出过1999年5月1日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外海水质达到4类标准;2000年底,外海水质达到或接近3类,但目前来看,滇池水质改善都没有达到阶段目标。前期治理是不是走了弯路?
张祖林:确实如此。治理到现在,滇池水质还是属于劣5类。过去治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用生物的办法,投放水生植物或动物进行生态治理;还有用化学治理路子,投放药剂到滇池等等。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滇池治理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还有,过去对治理难度认识不够,制定目标偏高,社会期望过高,这也是一大误区。
《21世纪》:你认为滇池治污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呢?
张祖林:截污,这是首要的落脚点,也是新课题、新任务。既然滇池最大污染源是污水,那么从源头抓起才是根本。本届政府要把污染物截住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滇池。
我们具体采取了6项措施。首先是环湖截污。尽管入湖的工业污水不足污水排入量的6%,但仍要制定严于国家要求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另外,昆明主城区“退二进三”,基本不搞工业。对污染的“罪魁祸首”——生活污水,昆明主城区以后新建小区,都必须配套再生水处理系统,实现污水零排放,这将纳入地产项目的规划审批和工程验收。
第二是河道治理,全部截污。今年要拿盘龙江开刀,经过一年整治达到景观用水要求。“十一五”期间,要完成14条主要河道截污及水环境治理,整治河段72.4公里。
第三是水源地保护。尤其是旱季没有水时,对河流源头要加以保护。再就是外流引水。为了增加滇池的活水源头,省里启动了包括金沙江、南盘江的外流域调水工程,以每年交换滇池水体。第五是生态修复,进行动植物的生态治理。最后是(滇池)底泥疏浚工作常抓不懈。
《21世纪》:那么“十一五”期间滇池的治污目标是什么?
张祖林:争取到2010年截污率达80%以上,最终达到不让一滴污水进滇池。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五(Ⅴ)类地表水标准,和2005年相比入湖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量分别减少10%以上。
《21世纪》:您认为滇池治理还需要多长时间?
张祖林:滇池治理绝不会一蹴而就,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程度可能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云南之前就有不少官员和专家强烈呼吁,重新对《规划》进行修编,推迟治理目标实现期限。它可能要5年、10年,甚至到“十四五”规划完成才有最终成效。
年年审计治污资金
《21世纪》:滇池治理到现在共花了多少钱?投入是多还是少?
张祖林:滇池保护和治理投入的资金已达到47亿元,这确实是笔惊天数字。然而,从其他国家治理湖泊的经验看,投入并不算多。
如昆明的友好城市苏黎世,二战后湖泊治理花了4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截污率才达到99%以上。再如日本的琵琶湖,花了三四十年,总投入折合人民币1500亿元,也就达到了4类水标准。
《21世纪》:投入资金从何而来呢?
张祖林:主要是国家、省和市三级投入,还有少量世界银行贷款。国家补助了12亿元,省里补助10亿多元。而昆明市在还有大量贫困人口的情况下,举全市之力投入了24亿元专款,这相当于去年财政收入的1/10。
我们希望国家有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在社会融资方面也希望引入战略投资者,尤其是昆明,还需要建四五座日处理能力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我们可以通过把污水处理费交给社会投资方的方式,引入特许经营。
《21世纪》:治污资金因使用不够透明,一度被外界质疑,今后将如何监督呢?
张祖林:过去,审计部门都是在工程结束了才审计。但滇池治污今后要每年审计、公开账目,公布资金使用情况。最近,国家审计署已派人来进行审计了。
11、环保十一五规划 几多欢喜几多愁
来源:中国水网2007年11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4505
2007年11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6日,这个包含了15300亿巨大投资的《规划》的公布,引起资本市场的巨预期,一周来环保类股票涨幅普遍高于大盘。那么《规划》的发布对水业和垃圾处理市场将产生何种影响呢?
《规划》指出“十五”期间全社会环境保护投资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同时也指出,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 《规划》将水环境质量改善列为八个环保重点领域之首,并将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建设列为其中的第一位,放在了工业废水治理之前。指出,到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要达到1亿吨/日。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500万吨/日,形成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300万吨;工业污水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100万吨。而且明确了水污染治理是环保投资的重中之重,占据投资预算的最大比重。
另外,《规划》提出了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推进其资源化和无害化。新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24万吨/日,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废旧家电处置与综合利用等固体废物治理。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傅涛博士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次《规划》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而以前的环保五年规划都由有关部门联合发布,这体现了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傅涛认为,《规划》是一份高层次的综合性规划,不应停留在工程规划和目标规划的层次,而应该成为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具体化和落实。但是与这一预期相比,《规划》存在明显的重目标、轻机制,重建设、轻运营,重装备、轻服务的倾向。
具体而言,对治污设施的投资来源问题,《规划》提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核与辐射安全、农村污染治理、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主要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投入为主,中央政府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支持。”,“工业污染治理按照‘污染者负责’原则,由企业负责。”
但是,面对15300亿的巨大资金需求,在国家严格控制基础性投资、物价指数攀升的背景之下,国债投资必然受到严格限制,而《预算法》严格限制下的地方政府,几乎不可能找到相匹配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资金来源,投资将成空话。
目前严峻的环保形势之下,强调政府作为投资的责任主体是十分必要和正确的。但是需要在地方政府融资工具上予以有效支持。事实上目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领域,已经全面引入了社会资本,广泛推行了各种行式的特许经营。社会企业作为投资运营主体已成规模,有效缓解了政府的投资压力,提高了经营效率。《规划》虽然提到了“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但是没有提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收费、投资回报等社会资本参与所必要的支撑制度体系,而作为综合性专项规划,而不是简单的工程建设规划,这些是必要的内容。
环保效果的产生体现在有效的环境管理和高效的社会运营服务上,《规划》充分强调了设施的建设,对污水设施的运营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不断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的能力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保证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的实际处理负荷,在一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三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75%。但是对运营服务的有效保障则考虑不足,如何确定运营主体,如何保障运营费用,如何健全特许经营制度等关键的机制问题没有提及。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大力发发展环保产业,《规划》也指出,要积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傅涛认为,将环保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放在了环保产业发展的前几位是错误。这种不当的环保产业定位与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不相适应,难以有效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反而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形成了误导和制约。随着近20年来中国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心早在10年前就已经从装备制造业转向了环保工程服务业,5年前进一步将重心转到了环境设施的运营服务。目前,活跃在中国环保市场上的核心企业主体,无论是国际企业、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其绝大部分主流企业都是以环境服务业为主业的,而非环保装备制造业。他总结说,环保产业化的递进历程是:由90年代以前的设备生产主导,到2000年以前的工程建设主导,到2000年以后的环境服务主导。
针对环保目标的设定,中国水网记者还采访了业内资深环保专家李仕林。《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目标,到2010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李仕林先生认为,纵向看,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可能数环保规划最特别,因为主要的环保计划/规划几乎从未如期完成过。“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指标由过去的27个减少为5个,目标大大集中,表明《规划》目标更加明确和科学。同时,李先生进一步分析,五大目标中的“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估计问题不大,其它四个目标都很硬。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削减10%难度尤其大。但目前工作的力度也很大,估计能如期完成。最难的可能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这一综合效果。这个目标提了近30年,但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一直没能实现。如果这五大目标都能如期实现,那么,”十一五”将是我国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的伟大时期。(中国水网 武红霞)
12、南方都市报《中国水危机》系列报道之五: "先开发后环保",滇池在都市膨胀中死去
来源: 南都深度2007-11-14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711/20071114/news_20071114_525945.shtml
滇池,在都市膨胀中重病缠身
超负荷的脆弱生态遭遇城市扩张雄心,"开发优先,环保置后"带来治污困局
滇池的污染负荷中,城市生活污水占一半以上,比例最大。自1992年以来,流域户籍人口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而暂住人口从1992年的25万,仅到2000年就达100万。1980年流域人口156.8万人,滇池水质III类水;1990年流域人口185.7万人,滇池水为IV类水;至2000年217.7万人时,为劣V类水。
昆明市的生活水价现已高至2.8元每吨,"滇中调水"工程总投资超490亿元,提出从数百公里外引金沙江水冲刷滇池。有专家指出:"这么高的成本谁来买单"
他指出,治理滇池重在治理污染的源头,即截污。昆明现在最大的是,老城区的网管由于历史原因没有清(雨水)污分流,建筑、街道拥挤,煤气管、电缆管、供水管等地下盘错交接,"环保的空间很少",分流制的截污管道已无从下去,现在进行的城外分流仍有操作问题,分得不彻底。
另一方面,新城区按照规划突飞猛进,并未真正做到"环保优先,先下分流制排水体系,再搞地产开发","这边还没有控制住,那边又不停发展,不要说新城,老城现在都还治不了。"
昆明未来发展蓝图:一湖四片规划布局图
2003年提出的"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以滇池为中心,实施"一湖四环"工程,建成东西南北"一湖四片"的城市区。20年后,昆明城区面积将从现在的180平方公里发展到46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50万人,计划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东方日内瓦"。滇池将成为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大的城中湖"。
2007年2月,云南昆明滇池。湖面上漂浮的蓝藻和沿岸正在冒烟的工厂。本报记者 韩一鸣 摄
张寿进入漂满蓝藻的水中,就像进入绿色的油漆,虽然早已习惯了腥臭的气味,但他还是不停地挥动双手,尽量荡清身周的湖水,随后慢慢俯下身子,腿一蹬,拘谨地游了起来。
这个60岁的昆明海口镇农民,可能是目前唯一坚持在滇池里游泳的人,每早十分钟与劣V类水的接触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他认为这有利于降低血压血脂。"没办法,再脏也要锻炼下去。"张寿笑着说。
滇池污染的现状,对张寿以及其他湖边村民的影响,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严重。过去的二十多年,湖水虽然越来越脏,但农村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打工比打渔挣钱,卖地比种地钱来得快,污染甚至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每逢太阳很大的时节,渔民们一大早就出动,划着船为有关部门驱赶蓝藻,这样干一天可以得到70元工钱。
在上游那个天天是春天的都市里,污染更是在长年累月的媒体报道中成为常态,上年纪的人兴许偶尔会怀恋滇池水煮饭的香味,但年轻人更关心汽车与流行音乐,因为他们对滇池的记忆是干燥的,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滇池就已被严重污染不能游泳。
诗人于坚说:"世界竟然如此荒诞,我们活着,滇池死去!"
无力的滇池,膨胀的城市
胡星主持工作期间,一个"构筑东方日内瓦建设现代新昆明"的战略决策被提出,然而这个未来"东方日内瓦湖"的草海、外海水质目前依然是劣V类
让张正祥最兴奋的事莫过于接受媒体采访,他穿戴整洁,夹着皮制公文包,不像一个农民,更像一个干部。张正祥每天的必修课有点类似张寿,但他耗费体力的方式不是下湖锻炼,而是绕湖巡查。一大早就离开堆满环保资料的破旧小屋,饿了吃馒头,渴了喝浇花水。
在西山区乃至昆明市,张正祥的名气都不算小。几年前,他为保护滇池与官员和老板们"殊死搏斗"关停采石、采矿场的事迹就被广泛报道,先当选"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后又获"昆明好人代表"殊荣。
如今,58岁的张正祥依然偏执、倔强,一如既往地"誓死保卫滇池",一如既往地孤独穷困、债务缠身且遭人嫉恨。这个小学都没上过的富善村村民,谈起滇池便沉浸在一种悲愤中,他认为滇池被污染的同时权利也被污染了。"以污治污,越治越污。"他说话时嗓门很大。
倾家荡产四处告状,采石场终于封停,但随后而来房地产开发和高速公路建设却让张正祥感到无力,正像滇池,面对着它北面不断膨胀的人口和欲望。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滇池周边的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连排的别墅建在昔日围湖造田新生的土地上,成为社会富足的象征。
2002年,大连万达集团进入昆明,斥资35亿元在滇池旅游度假区圈地4000亩,投资30亿元人民币,并引进5000万美元的外资,开始了它在滇池旁的造城计划。经过几年的开发运作,往昔的田园变成了今天的高级住宅区,有别墅洋房,有高尔夫球场。
让张正祥和村民不能理解的是,他们在这边退出耕地让科研院所种上昂贵的植物,建设据说能净化入湖污水的生态湿地,而那边却紧紧临湖大搞房地产开发。"治滇池不治水,挖田搞湿地,这有什么科学性?"这就是白草村的老农李顺德的认识。
2004年,滇池西畔修建高海公路,挖山采石取土数量巨大,至今仍有大量土石被倾倒在路边未得到处理。
高海公路是云南省近年的宏伟蓝图――"现代新昆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盘踞风景名胜区西山脚下,沿线是滇池湖滨生态带,全长31.35公里,投资26.77亿元。2001年9月高海公路建设指挥部正式组建,时任昆明市副市长的胡星任指挥长。
胡当时分管城建、规划,同时还担任滇池保护委员会的副主任,就在胡主持工作期间,昆明城区的老建筑不断消失,就如滇池中濒危的物种。一个"构筑东方日内瓦,建设现代新昆明"的战略决策被提出,然而直到今年1月,胡星在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任上被公安部通缉时,这个未来的"东方日内瓦湖"的草海、外海水质依然是劣V类,主要监测指标中总氮、总磷超过V类水标准。
张正祥认为,修建高海公路是事关滇池治理的大事,此前不经严格勘测、设计不能施工,而有人"假冒修建公路之名,在滇池面山毁林取土",为的是"乘修建高海一级公路的车,大搞土地违法交易和房地产开发"。
张正祥最为关心的是白草村的那片山林,因为他在那里的溪水与泉潭中发现了已在滇池里绝迹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金线鱼。他通过媒体大肆宣扬自己的发现,希望建立一个金线鱼的保护区,令他没想到的是,引来的是炸鱼和垂钓者,而修高速路时,那里的一座山几被夷为平地。
有关部门的一些人曾来看过,他们在这位民间环保卫士的带领下,穿过绿油油的丛林和玉米地到达潭边。但张正祥很失望,他们谈得更多的不是金线鱼保护区,而是退休后来此建房以享清福,有人甚至说找到了死后的托身之所。
末端治理
政府每年300万元专项经费除蓝藻;而投资过亿的底泥疏浚效果从一开始就受到环保人士的质疑:"相当于把所有东西投入滇池了,再来挖它"
今年5月底,太湖蓝藻暴发,一场水危机席卷无锡,震惊全国。6月26日,新华社刊发《滇池蓝藻再次暴发不会威胁饮用水安全》的报道,将淡出公众视野已久的滇池又推到台前。
很快,昆明滇池管理局召开新闻通报会,局长马文森纠正新华社的说法,称以当时滇池蓝藻的范围和强度而言,尚不能称之为"暴发",只是"大量富集"。
"暴发"与"富集"到底有何不同?双方并没对这一用词继续争辩。只是这件事令云南省环保官员们连声叫屈,只觉得受到了太湖的牵连。
尽管如此,在7月份公布的全省17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中,昆明位居榜首。
那次新闻通报会上,马文森还介绍,从2001年起,昆明市政府每年均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打捞蓝藻,包括机械清除物理措施、微生物菌抑制等生物措施及投加混凝剂絮凝沉淀等化学措施。"尽最大努力让蓝藻再少一点,让气味再淡一点,让游客和市民心情少一点沉重,多一点兴致。"马局长说。
杨师傅是海埂公园附近的渔民,他和妻子每天顶着烈日赶蓝藻。"这东西长得快,雨水一打沉下去,太阳一晒马上又浮起来。"除了能挣到工钱,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有多大效果。"有一次专家来撒药,蓝藻几天后又长了起来,鱼倒是毒死了不少。"
"水葫芦疯长成灾了,我们就急急忙忙地打捞水葫芦,蓝藻暴发了,我们就投巨资进行科技攻关,治理蓝藻,这都是末端治理、单项治理的一些表现。"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杰说。他曾主持过一项关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对滇池污染影响的研究。
李杰认为,过去打捞水葫芦的做法是错误的,只因为这种植物不好看,老百姓意见大,水葫芦可以喂猪,还可以做肥料,而蓝藻的暴发是在水葫芦被打捞后出现的。"我们要尊重自然,利用湖泊的这种自救方式。"
滇管局的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共打捞滇池水葫芦82万吨,清除了重点水域的富蓝藻水1295万立方米,基本做到滇池水面无成片水葫芦漂浮,重点水域景观明显改善。
比打捞蓝藻更浩大的机械物理措施是底泥疏浚,这项工程在中国内陆湖泊疏浚可谓首屈一指。从1998年,昆明就着手对草海北部2.83平方公里的污染底泥进行疏挖,2001年又对草海中部水域进行疏浚,一期工程和继续疏浚工程疏挖总量640万立方米,投资过亿。目前开展的二期工程,将清出滇池污染底泥340万立方米,经初步估算,用载重5吨的大卡车拉,至少得装60万辆车。
底泥疏浚的效果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从一开始就受到环保人士的质疑。"这也是末端治理,最花钱,相当于把所有东西投入滇池了,再来挖它。"云南一名环保组织的负责人说。
张正祥滇池湖畔的小屋里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卢斌 摄58岁的张正祥每天的必修课是绕湖巡查。他一如既往地"誓死保卫滇池",一如既往地孤独穷困、债务缠身且遭人嫉恨。这个小学都没上过的富善村村民认为滇池被污染的同时权利也被污染了。"以污治污,越治越污。"
秦大妈坐在通往滇池的大清河入湖口处用扳罾捕鱼。这里2004年6月底建成湖滨首块规模化人工湿地,但秦大妈对其处理污水能力并不认同。 卢斌 摄
花钱管粪便却放过化肥
昆明市财政预算安排3500万元在流域推广生态卫生旱厕,已建成的5万多座大多荒废。相反滇池流域是我国化肥使用最多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公顷超出全国平均水平723公斤
天空中飘着小雨,秦大妈戴着草帽坐在绿油油的水边,等待着水面下鱼儿游进网中。她捕鱼的器具叫做扳罾,在20年前的大观河两岸随处可见,如今没人再用它在这条通往滇池的臭水河中捕鱼,仅留下一座雕塑,把渔人鼓起肌肉拉起扳罾的景象凝固在时间中。
使用这种渔具需要不小的力气,但对66岁的秦大妈来说不再话下,毕竟现在能捞到的鱼不如从前多,更没有从前大。
她捕鱼的地方位于大清河入湖口,大清河的水并不如其名,它是昆明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这里2004年6月底建成湖滨首块规模化人工湿地,是示范工程,利用生物技术每日最大处理污水量3000立方米。
"这是哄鱼呢。"秦大妈说,"前两天下大雨,黑水冲进湖里一两里。"此前有专家提醒,湿地处理污水能力有限,而生态过程的建立、发展需要足够的时间,不能期望它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实施的各项治理工程中,最难被沿湖农民理解的是生态旱厕。为防止周围农村的粪便流入湖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从2005年起,昆明市财政预算安排3500万元,在流域推广生态卫生旱厕,目前已经建成50856座。
但是,这些厕所几乎无人使用。有的被废弃长出了青草,有的堆满了杂物,还有的被改成了洗澡间。白鱼口村农民高水银家的生态厕所倾朝一边,墙壁开裂。"这样的质量,哪个敢进来解手?"高水银说,当时每户出160元,剩下的财政补贴,统一由政府安排工程队来修,后来包工老板说亏本,没完工就停了。如今,他家旱厕唯一的用处就是养鸡养鸭。
"粪便自家浇田种菜都不够,哪个会倒进滇池?"高水银想不明白,相反,村里家家户户洗澡洗衣的废水,通过沟渠直接排入滇池中却无人来管。
为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在流域内推广平衡施肥,控制农药使用,推广"榕风1号"秸秆还田6万亩。有数据显示,目前滇池流域是我国化肥使用最多的地区之一。全流域的化肥使用量每年已达到3.9万吨,平均每公顷达981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出723公斤。
位于滇池东岸的斗南,是云南乃至全国最大的花卉市场,有着"花乡"的美誉。然而,为了让这些娇艳的鲜花能短期内开花,博得大都市中的红颜一笑,花农们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灌溉花田的水取自滇池,最后又排入滇池,土地和湖水污染严重。
由于花卉产业对于当地经济举足轻重,发展与环保的矛盾在这里显得尤其尖锐,问题因而容易被人回避。
规划失控,生态失控
当政府陶醉于建设"世界最大城中湖"的"现代新昆明"发展蓝图时,却发现,一直以来超负荷运转的滇池生态系统成了拦路虎
滇池从300万年前诞生以来,一直在缓慢地沉积,只是过去几百万年的沉积速度,远远赶不上几百年城市发展造成的衰退。公元13世纪,蒙古大军攻陷南诏人于8世纪建立的拓东城。中亚贵族赛典赤?赡思丁成为云南第一任省长,同时也成为了干预滇池自然进程的始作俑者。
元代开始,云南首府从洱海之畔迁到滇池之滨,昆明的发展就以牺牲滇池为代价。古滇池湖水面积到13世纪、人类向滇池要粮涸湖造田之前,一直没有多大变化,为今天滇池的4倍。到上世纪中期,古人共围湖84.4平方公里。
规模最大造田运动始于1969年,那年冬天人民群众热情高涨,在"敢叫日月换新天"口号鼓舞下,让临湖7公里至海埂的大片草海永远消失在欢呼声中。此后,断断续续的围湖进行了20余年,竟令滇池水面积减少了30.6平方公里,地质史中的一瞬间,9%的水面连同其中的鱼虾被活埋了。
张正祥没上过一天学,但他却得益于那个高歌猛进的时代认识了汉字。天天背诵毛主席语录,让这个孤儿不得不学会查字典,以至于今天能够写出饱含专业术语的报告提供给前来采访他的媒体。
对于在滇池旁兴建疗养院、度假村的风潮,张正祥恨之入骨。他认为滇池的补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暗河,并找到了证据,而这些开发会使滇池的生态补给被切断,让母亲湖加速滑向深渊。他带着媒体记者探访暗河,但几篇报道仅仅成为一时的噱头并未引起专家和官员们的重视。
"他们不敢承认暗河的存在。"他说,"因为暗河一旦被有权有势的人承认,那么现在进行的许多开发将被勒令停止。"实际上,对滇池湖滨史无前例的开发刚刚开始。
2003年5月底,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开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会议,"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飞向了四面八方"。在这个名为"昆明市规划与建设现场办公会"的会议上,云南高层提出了建设"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以滇池为中心,实施"一湖四环"工程,建成东西南北"一湖四片"的城市区。20年后,昆明城区面积将从现在的180平方公里发展到46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50万人,滇池将成为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大的城中湖"。
滇池的污染负荷中,城市生活污水占一半以上,比例最大。自1992年以来,流域户籍人口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而暂住人口从1992年的25万,仅到2000年就达100万。1980年流域人口156.8万人,滇池水质III类水;1990年流域人口185.7万人,滇池水为IV类水;至2000年217.7万人时,为劣V类水。
很多昆明人都没有意识到,当他们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冲洗汽车或摁下抽水马桶水闸时,高原明珠脆弱的脊梁上就增添了一根稻草。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昆明滇池保护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段昌群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历时两年多完成《滇池流域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生态经济容量的变化特点》这一课题时发现:"在以昆明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中,其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的支持能力已经达到极限,长期以来一直是超负荷运转。"
云南省的一位环境专家说,"城市发展必须按滇池湖盆的承载能力来考虑规模,人不应该集中在这个盆地发展,应该分流。"他指出,滇池治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划失控,规划的法律约束力散失"。他认为,目前的情况是"开发优先,环保置后",人口快速增长,使城市排污也快速增长,治污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还是一个先发展再治理的过程"。
58岁的张正祥每天的必修课是绕湖巡查。他一如既往地"誓死保卫滇池",一如既往地孤独穷困、债务缠身且遭人嫉恨。这个小学都没上过的富善村村民认为滇池被污染的同时权利也被污染了。"以污治污,越治越污。"
在"现代新昆明"的规划过程中,昆明市举行了极高规格的规划方案征集活动,邀请了数家"对城市规划建设有独到见解的国外知名设计单位"参加,"征集旨在通过引进世界优秀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国外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
南、西新城概念规划国际方案评审委员会主席陈秉钊教授曾表示,作为拥有43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目前昆明的人口已达到260万,占全省人口的5%,"这个比例显然太低了"。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昆明人口超过500万是可能的,这在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到"。
去年,监察部出台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造成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提出,"要想遏制污染恶化势头,首先要建立环保问责制度,一定要追究政府相关人员的环保责任,特别是地、市以上负责人的责任。"
今年年初,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必须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力气、尽最大的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治理滇池污染。会上白恩培还说,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上下共担责任,共同努力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在开年的一次会上也表示,要坚持生态立省和环境优先的思想。
在年中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启动仪式上,秦光荣又说,要通过发展来实现更好的保护,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全面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时发展。
此前一年,中国房地产报的一篇文章写道:"滇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昆明人心痛。当政府把‘构筑东方日内瓦,建设现代新昆明’这个蓝图绘制完成的时候,才发现一只拦路虎――滇池如一条深深的鸿沟横亘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无法跨越。"
调金沙江水冲洗滇池?
昆明市的生活水价现已高至2.8元每吨,"滇中调水"工程总投资超490亿元,提出从数百公里外引金沙江水冲刷滇池。有专家指出:"这么高的成本谁来买单?"
谈到治理,云南省的环保官员总会拿日本的琵琶湖作为参照,"人家花了近30年的时间,投入资金185亿美元才治理好,而我们1993年至今仅投入了47亿多元人民币。"一位官员如是说。
上面提到那位云南的环境专家认为,滇池治理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资金和技术,"日本人治理琵琶湖是严格按照城市发展和湖泊保护的战略规划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而且他们的地下网管做得很好。"
他指出,治理滇池重在治理污染的源头,即截污。昆明现在最大的是,老城区的网管由于历史原因没有清(雨水)污分流,建筑、街道拥挤,煤气管、电缆管、供水管等地下盘错交接,"环保的空间很少",分流制的截污管道已无从下去,现在进行的城外分流仍有操作问题,分得不彻底。
另一方面,新城区按照规划突飞猛进,并未真正做到"环保优先,先下分流制排水体系,再搞地产开发","这边还没有控制住,那边又不停发展,不要说新城,老城现在都还治不了。"
上月24日,新昆明规划中的呈贡新区迎来的第一批"居民",云南师范大学的1600多名新生入住位于这里的大学城。大学城的排水网管虽然已经铺设好,但市政府还未搬到呈贡,据专家介绍,市政管网还没有跟上。
1972年7月,周恩来总理来昆明时告诫云南省官员:"昆明海拔这么高,滇池是掌上明珠,你们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工业要注意保护环境,污染了滇池,就会影响昆明市的建设。"但也是在那个时候,滇池周边开始了大规模的磷矿开采。
30多年后的今天,滇池虽经治理,水质却滑入了劣V类,人体不能接触,昆明人丧失了最大的水源,不得不到外流域找水。
与此同时,云南高原的第二大湖泊洱海,历经10年治理,总体水质已连续3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基本上告别了蓝藻暴发的困扰。而就在4年前,洱海与滇池一样,大规模暴发蓝藻,水质下降到Ⅳ类。专家解释,这主要是因为洱海处于下关市区上游,而滇池与琵琶湖一样,恰恰相反,处于城市下游,被称为昆明的"化粪池"。
昆明人民比无锡人民幸运得多,今年3月25日是值得他们永远记住的日子,这天国内最大城市引水供水工程――历经10年,总投资39.4亿元的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表示,掌鸠河工程的通水,结束了昆明人喝滇池母亲湖湖水的历史。
紧接着,上月29日,又是昆明人难忘的一天,当掌鸠河工程正式向春城供水7个月后,另一项庞大的引水工程――清水海供水工程及水源环境管理项目正式开工,这一工程的实施同时还标志着"滇中调水"工程的正式启动。
近两年的全国两会,云南省人大代表都会提交关于"滇中调水"的建议,充分表明"云南人民对‘滇中调水工程’的迫切愿望"。该工程总投资预计超490亿元,提出从数百公里外引金沙江水冲刷滇池。
在今年9月11日云南召开滇中调水恳谈会上,《滇中调水工程建设规划》的方案首次披露,其中最佳方案是丽江龙盘水电站引金沙江水方案。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文章指出,这个被选中的方案,水源点坝址地处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龙蟠乡。事实上,这个坝址正是金沙江中游"一库八级"水电规划方案中龙头电站虎跳峡大坝所在地。"这样一来,2003年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的‘滇中调水工程’,与上世纪90年代通过规划审批的金沙江水电开发工程,在敏感地区虎跳峡会面了。"
"从那么远的地方引水过来只会用于最稀缺的地方,不可能冲刷滇池,不然这么高的成本谁来买单?"云南省的那位环境专家说。
掌鸠河引水工程总投资中有14.34亿元的日行贷款,昆明市的生活水价现已经高至2.8元每吨,按原计划本应在今年7月1日提至3.2元每吨,但政策因故暂缓,至今未执行。目前,云南省政府对掌鸠河工程的运行实行公司化运作,并谋求上市融资,偿还巨额贷款,从而减轻市民水费负担。
除工程成本外,中国经济时报那篇文章指出:单纯靠调水冲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洗完滇池的水还将流回金沙江,对其下游用水造成不利影响。令人欣慰的是,云南省政府高层领导明确表示,取水点还需要综合考虑淹没耕地面积、移民人数、生态损失、社会经济效益、防洪、投资总额等因素进一步比选。
"如果每一条进入滇池的河流都变清,那么滇池就变清了,这是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上述那位专家说。
清水海工程开工的第二天傍晚,张正祥按照惯例巡视完滇池后,一个人回到自己位于湖畔的小屋。几平方米的屋子里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地上、床边、柜中,包括皮箱里都是有关滇池的资料。
在滇池之畔生活了近60个春秋,张正祥见过大观楼长联中的滇池,也见过现在的一潭臭水,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美景止于文字,如今他老了,而滇池几十年的苦难让他痛心疾首。
在滇池水质没有根本好转的今天,张正祥的可贵之处并不在于他具备多少专业知识,而是在于他总是独自战斗,这也是他的可悲之处。张正祥甚至有时觉得滇池就是他的,一个人,一个湖,一座城市,这为被常人当做"疯子"的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没有后路,只能这样下去,除了保护滇池我什么也干不了。"这个生长于滇池边的农民不停地说,"滇池得了绝症。"
■新闻背景
滇池之病
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地表无大江大河注入,由于滇池位于昆明市的南端,处在260万人口城市的下游,整座城市的污水都流往滇池,进入90年代污染速度明显加剧,虽经治理,水质至今未见根本好转。
滇池是昆明惟一的纳污水体,主要污染源为城市生活污水,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占云南省总面积0.78%的地方却集中了全省4.5%的人口,9.8%的农业产值,82%的工业产值,40%的大中型企业。目前,滇池最好区域的水质只能维持养殖和工业用水,现已检出有机污染物72种,其中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的物质12种。夏季滇池水面84%被藻类覆盖。如今,滇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达到60%.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和地区用水超过水资源量的20%时,就可能出现水危机。
13、水环境忧思(二):太湖:江南水乡的污染之痛
来源:中广网 07-11-27 10:35
http://www.cnr.cn/newstop/200711/t20071127_504638806.html
按:为了清澈的水源,江南水乡忧心忡忡——太湖居民:在太湖边上,现在鱼都没有,都有味道啊,臭啊!
即便身处塞外,污染也如影随形——西部环保官员:现在一些环境风险比较大的企业正被引入我们西部地区……
西南高地,水电运动是否是另一种扼杀?
千百年来相依相存,人与水演绎着怎样的现实与未来?
中广网北京11月27日消息 (记者郭静)公路两旁,化工厂的招牌突然多了起来,空气中还偶尔飘来一股刺鼻的气味。同行的人告诉记者,周铁镇到了。
这里是太湖之滨远近闻名的“化工之乡”。今年6月初,正当无锡全城为解决水危机而夜不能寐的时候,周铁镇上一家化工厂仍在夜间向太湖偷排污水,结果被媒体逮个正着。周铁镇和宜兴市环保局的5位官员随后受到行政处分,成为影响巨大的无锡水危机事件中唯一一批被追究责任的官员。
周铁镇自此成了众矢之的。
记者:师傅,想问一下您,是不是这里有些小化工厂关停了?
司机老周:有的。
记者:这个镇上一共有多少家化工厂啊?
老周:小化工200来家。
记者:你觉得多不多?
老周:化工怎么不多?这里是化工之乡啊!
出租车司机老周最近心情不错,因为近来生意出奇地好。镇上近几个月来常出现一些外地口音的人,包下老周的车,一家厂一家厂地跑。老周说,这都是来周铁招商的人。
记者:来的人很多?
司机老周:各地当然来得多了!一天几十趟人,人相当地多!一听说这里要转产、要关,那人多啊!主要是山东、苏北来的,还有安徽。
指着车上散落的招商资料,老周笑着说,“牵线成功,他们还答应给我提成呢!”
周铁人近来都发现了镇里的这个变化。看到那些外地人那么兴高采烈地游说一家一家工厂,想到那么多厂以后就要搬到外地,他们的心情有些复杂。
周铁村村民村民沈海中:哎呀,一听说我们周铁要关那些小化工厂,外地招商办的人都来了,几个地方抢一家厂。答应厂房给你盖好,电费优惠,你直接搬过去就可以了。宾馆里都住满了哇,一批一批地都住满了啊!都是来招商的。因为报纸上一登,电视、网上一宣传,周铁出名了!人家都知道这里的厂要关门了,都来拣便宜的了,有的穷地方就要化工厂迁到他们那里去。
杭国盘最近也忙得很,这位宜兴江南化工厂的总经理近来常要接待一些各地来招商的人。他们送来的招商资料在杭国盘的办公室里已堆了半米高,而杭国盘的名片和他厂里的资料这些天也发得差不多了。
尽管杭国盘的企业不在周铁镇前两批关停名单里,但杭国盘还是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搬走是迟早的事。
杭国盘:今后这里肯定是不行了,所以现在还要发展、扩张,就只有往其他地方考虑了。太湖这边肯定是不行了,这里有政策。反正搬就是要搬,哪一年搬是另外的事情,但大方向就是这个。
和江南化工厂一河之隔,是莱顿塑料助剂有限公司。这也是杭国盘的企业,它是杭国盘的第一个工厂。20世纪80年代初,杭国盘正是从这里创业,开始接触化工行业的。之所以当时把工厂建在太湖边,杭国盘回忆说:不是有句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嘛。当初这个路是什么路呢?当初是水路,就要利用这个水运输。有水的地方就有村庄,有水的地方我们就建了这个厂,以后公路、陆路才越修越好,所以当初这个厂就建在这个水路边上了,路修到哪里,我们的厂就建到哪里。
杭国盘至今已拥有七、八家工厂,“挣了钱就再搞一个”,这是杭国盘经常勉励自己和下属的话。
杭国盘的创业经历正是周铁镇众多化工企业主创业史的缩影。在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洪流中,周铁镇上的创业者们偶然地选择了化工,并一发不可收拾。这些年,当国内外客商从这些工厂拉走一车又一车化学产品的同时,工业废水也从他们的厂里源源不断地流出;当杭国盘们以几年翻一番的速度积累着财富、滚雪球一样扩张着他们的企业的时候,太湖水质也正以每年一个等级的速度迅速恶化。
【新闻链接】
从2001年起,太湖开始年年爆发大面积蓝藻,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在50亿元左右。今年夏天太湖蓝藻提前爆发,导致无锡上百万人出现用水危机,无锡城内家家水臭,人人自危。
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中国内陆湖泊共同面临的问题。过去11年中,政府累计投入370亿元资金,治理太湖、巢湖、滇池的水环境,但现实是,湖泊越来越脏。
在我国共计900个淡水湖泊中,已富营养化或处在富营养化过程中的湖泊,已占到85%以上,“三湖”甚至不算最濒危的湖泊。
在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苏南模式”是个寓意深长的历史符号。当年正是太湖周边,苏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来了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起到历史性作用。太湖流域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3%的人口为中国贡献了几乎八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将近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这里的人们也率先步入小康,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倍。
但与此同时,太湖周围分布着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和急剧膨胀的人口,也将太湖流域变成长三角地区的一个公共“污水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向记者介绍说,2005年,太湖流域2700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水质劣于三类的占到89%,劣五类的达到61%;全流域废污水的排放量达到60亿吨,约占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的十分之一。太湖,已经不堪重负。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太湖流域的纳污能力,比如化学需氧量只有54.7万吨,但现在排进去100多万吨;氨氮是3.7万吨,排进去却有十几万吨,整个流域污染物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太湖的纳污能力,这就意味着这个水域它承受不了这么多污染,这些污染总有一天要发作。类似于一个人,他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所以不会老生病,但像这样经常地超过忍受极限,他就要生病,所以太湖是到了病得很重的程度了,今年夏天它就生了场大病。 [1] [2]
14、建生态文明 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11月29日 贾峰
http://env.people.com.cn/GB/6594126.html
十七大的召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这不仅是大家想知道谁将成为中国政坛升起的新星,而是更关注中国这列高速行驶近30年的列车能否继续沿着既定的轨道奔驰下去。因为,这不仅关乎着中国13亿人民的未来,更与世界另外五分之四的人口的命运息息相关。
回顾过去的29年,中国GDP总量增长超过10倍,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对全球脱贫的贡献率超过67%,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年排放总量中国位居世界前列,也引起世界的忧虑和担心。
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环境污染的历史要短的多,污染物的累计排放总量少的多,人均累计排放水平更是低的多。在某些人眼里来说,这些数字往往是“一个令人不快的真相-An Inconvenience Truth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戈尔主演并获得戛纳和奥斯卡最佳记录片的影片)。不考虑中国仍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不承认中国人均生活水平、资金和技术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意识到发达国家在过去百年里累计排放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较高比率的事实,而一味要求中国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保护义务是不公平的,更是不道德的,是在剥夺中国人民的发展权。
尽管如此,中国并未因为以上事实而不承担与其能力相匹配的保护环境的义务。事实上,中国已经充分意识到环境危机的严重性和解决挑战的紧迫性。正如中共十七大报告表述的那样,“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正因如此,中国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突破口。依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要求,在2010年以前,中国至少少消耗5亿吨煤炭,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与世界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想比,中国的减排数量是空前的。
不仅如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以上的要求标志着中国告别“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文明,进而掀起一场生态文明的大变革的决心。也许这正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在11月27日清华大学演讲中所期待的,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中国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期都能够对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需要中国!”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惠及13亿中国人民,更是“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15、省委书记将怎样“承包”一条河?
来源:人民网 2007-11-30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648811196403478_1.shtml
【编者按】水是流动的,大凡江河都是跨越省界或县界区域的,然而行政区域是划“块”的,会不会出现“块”与“块”之间河段利益之争、将污染外泄的现象?另外,承担着重要政治使命的书记们一旦当起了“河长”,他将如何协调书记之职与“河长”之责的关系?要付出多少精力去协调控制外县外省地界上的企业向自己包片的江河排污的问题?还有,责任都放到书记们头上,环保局的专职公务员们干什么?等“领导批示”?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水危机与公共政策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赵华林副司长说:太湖蓝藻危机爆发后,江苏省实行“河长制”——从省委书记到县委书记每个人承包一条河的污染治理,如果这条河治理不好就得有“说法”。
据报道,目前我国水污染严重,除长江、珠江好一些,其他江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太湖蓝藻、滇池、巢湖等问题曾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国人高度关注。党和政府将环境保护纳入更重要的议事日程,地方政府把水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当然都十分必要。尽管如此,江苏的“河长制”还是颇值得推敲。值得推敲的也许主要不是一种说法、一种姿态或某些具体措施,而是隐含在其背后的思路。在思路的背后,则蕴含着一种“体制性无奈”。
什么是“承包”?企业界大量采取“承包”的方式。某个人一旦承包了某个企业或项目,首先意味着责、权、利的统一,实践证明承包是一种考核、分配、奖惩的有效载体;其次意味着承包人将把主要精力乃至全部身心投入自己所承包的企业或项目;再次意味着某个人一般是所承包企业或项目的行家里手,无论是市场经营还是专业技术,外行一般不敢在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领衔承包。从省委书记到县委书记每人承包一条河,谁都明白此承包与彼承包有着明显区别。但既然谓之“承包”,承包的基本运行规律总还是要遵循的。
就像前两天广为议论的节能减排中“一票否决”那样,省委书记承包的河流如果未能达标也要有“说法”,说白了是不是也关系到“乌纱帽”?将主要精力投向事关自己乌纱帽的责任事项完全符合情理和一般的行为逻辑,问题是,书记们一旦当起了“河长”,他将如何协调书记之职与“河长”之责的关系?书记们承担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其职内工作林林总总,哪一样都不能怠慢。书记们能拿出多少精力对承包河流的治污进行精心规划,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治污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水是流动的,大凡江河都是跨越省界的。虽然行政区域是划“块”的,按说只要块块内的领导重视,与环保有关的各部门切实承担起责任,保护河流不受污染的一条完整的责任链以及跨区域的环保协作机制还是可以形成的。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这个责任链上有环节出现问题,这事就有些难办了:书记责任心再强,也难以通过个人的力量控制外省地界上的企业向同一条江河大肆排污。
整个社会是一个庞大的运作系统,政府工作同样也是一个运行着的系统。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不妨权且把政府运作系统看成“国家机器”这样一个概念。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国家机器由一整套法律、制度、执行机构等构成,因此将政府运作视为机器并不牵强。任何机器均具有动力以及特定的功能,机器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政府运作这架机器不仅因部件多、零件多、传动原理复杂因而庞大,而且承担着重大而复合的功能。省委书记也好,县委书记也罢,只不过是这架机器中的一个部件或零件。无论是江河治理还是节能减排,都只能是这架机器需承担的功能之一。而该功能的实现,则需要相当多的部件、零件乃至螺丝钉各自承担其或多或少的功能责任。政府运作这架机器在环保问题上的功能不佳乃至失灵,不是某个部件、零件的失灵而是整个机器系统的失灵,如今让省委、县委书记这个“部件”独立承担起整个机器系统的部分功能,不仅难以奏效,而且不尽合理。
无论是环保问题还是事关民生的各项重大问题,其实都是国家机器运行中部分功能不佳乃至失灵的具体表现。不把所有与该功能相关的部件、零件、螺丝钉的状态进行检查并修理或替换,要想让该功能恢复正常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得到了改善,往往也是一种假象或暂时现象。
对“政绩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思路、做法和措施的背后,其实还是一种有悖于现代社会运作规律的“人治”倾向。许多事,法律无奈或无效、职能部门作为不到位或干脆不作为,最后只能仰仗最高行政长官的批示或“拍案而起”才能得到解决。
“河长制”将对水污染的治理有用、有效,这点不必怀疑,然而,无论是“河长制”,还是非得领导批示或亲自过问才能解决的事情,最值反思之处是它往往掩盖政府运作这架机器某些功能的整体性不佳或缺失,从而掩盖许多部件、零件的破损和失效。旧的问题表明上解决了,新的问题再次寄希望于靠“人力”而不是仰仗完备制度的措施,由此往返重复,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刘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