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一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十一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11-22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人民网:   温家宝: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 需各国合作

2、京报网:   联合国警告 全球变暖后果不可逆转 

3、《人民日报海外版》:全国污染源普查将开展

4、《人民日报》: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

5、中国环境报: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启动

6、第一财经日报: 我国拟投资1000亿元开凿运河连通渤海黄海

7、新华网:  中国努力遏制西北三大内陆河生态退化趋势

8、新华网:  中国首次为鄱阳湖白鹤安装卫星发射器监测其活动 

 

地方信息:

9、中国新闻网: 北京今年迁出14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10、中国环境报:湖北全面普查污染物种类

11、新华网: 宁夏开展四大类污染源普查

12、第一财经日报: 巢湖污染综合治理需投资800亿

13、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众律师呼吁立法保护漓江

 

深度报道:

14、南方周末: 三峡库区重庆段再次移民230万人背后(组图)

 

环境时评:

15、光明网—光明观察:  绿色GDP搞在西方国家前面有什么不好?

 

 

 

1、温家宝: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 需各国合作

来源:人民网2007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561258.html

  人民网新加坡11月21日电(记者蒋安全)第三届东亚峰会21日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领导人共同出席。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是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

  温家宝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讲话,着重阐述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5点看法和主张:

  第一、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并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

  第二、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统筹协调起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应该促进而不是阻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第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应该以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作为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也欢迎将其他开展务实合作的倡议和机制作为有益的补充。

  第四、技术进步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国际社会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信息交流,在技术创新、推广和利用方面加强合作,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五、适应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应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

  温家宝介绍了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主动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强调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理念,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具体任务,并将继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温家宝希望东亚国家加强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等挑战,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与会各国领导人普遍表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各国应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自身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适应能力。

此外,各国领导人还讨论了在能源、森林、海洋、矿产等方面开展合作的问题。

2、联合国警告 全球变暖后果不可逆转 

来源:京报网  2007-11-22

http://epaper.bjd.com.cn/wb/20071122/200711/t20071122_386467.htm

  本报讯(记者蔡文清)由世界杰出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发出警告说,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和不可逆转”的后果。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国家气象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告诉记者,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温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我国历史上全年平均气温为9.9摄氏度,去年的平均气温已升高至11.2摄氏度,而今年全年温度将会再创新高。根据目前的气候预测,今年冬天全国气温比常年偏高,“这个冬天还是偏暖”,今年气温从目前来看将有可能超过去年,而去年平均气温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所以今年将可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3、《人民日报海外版》:全国污染源普查将开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1月2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3891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21日启动的《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指出,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要环境因素及环境所致健康损害调查,基本弄清中国环境污染所致健康损害的种类、分布情况等,为环境与健康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全国污染源普查将在出现或可能出现严重健康危害的环境重污染地区开展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水平调查,掌握重点污染源、污染途径与主要污染物污染现状,结合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调查结果,确定全国与区域性优先控制环境污染物名单,为有效实施环境影响规划评价及开展重点污染物治理、控制与监测提供参考。

根据该计划,中国将形成五大国家级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开展实时、系统的环境污染及其健康危害监测。这五大监测网络是:饮水安全与健康监测网络;空气污染与健康监测网络;土壤环境与健康监测网络;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公共场所卫生和特定场所生物安全监测网络。

4、《人民日报》: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

来源:《人民日报》2007年11月2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3889

整体上能够满足需求,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问题等加剧了供需矛盾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赵永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我国常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年总用水量为5500亿至5600亿立方米,整体上能够满足需求。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加剧了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

水利部部长陈雷介绍说,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水资源评价的最新成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增幅接近5%;而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

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不断增长,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污染了水环境。监测评价的湖泊中有一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全国还有2.8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城市的饮用水问题比较突出。

局部水生态系统失衡。部分地区用水量已远远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一些河流发生间歇性断流或常年断流,河流功能衰减,部分河段功能甚至基本消失;全国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达到19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综合调控能力得到提高。全国水利工程实际供水能力达到6591亿立方米。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局部水环境恶化趋势逐步得到遏制。

今后我国将继续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到“十一五”末,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要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要提高到0.5左右,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要下降到15%以下,城市污水处理率由现在的45%提高到60%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

5、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启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7年11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1-22/100712950202s.shtml

  本报11月21日讯 在今日卫生部与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开幕式上,《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正式启动,国务院18个部委局共同承诺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

  《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是由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等18个国务院部委局共同制订的我国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其目标是控制有害环境因素及其健康影响,减少环境相关性疾病发生,维护公众健康。

  本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的主题是“饮水安全与人类健康”,将围绕饮水安全问题及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等环境与健康工作展开广泛讨论。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致辞中强调,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饮用水卫生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要充分认识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落实城乡饮用水安全规划的要求,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全力解决好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指出,环保总局与卫生部合作,联合16个部委局办制定的《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对于进一步加强协作,发挥部门优势和职能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开创中国环境与健康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环保总局将加强与卫生部等部门的协作,逐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分工明确、协调一致、扎实有效的多部门工作协作机制。今后,环保总局将从制定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判定标准和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损害的污染源追踪技术规范入手,进行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疾病的环境健康专项调查;通过公共健康损害事件中的环境因素调查,形成科学严谨、积极有效的环境健康调查工作机制,构筑环境健康损害的预防、预警、应急体系;开展不同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风险评估,适时调整相关标准。

6、我国拟投资1000亿元开凿运河连通渤海黄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562387.html

  虽然离项目落地还相距甚远,但胶莱海河还是迈出了重要一步:国家拟将与胶莱海河有关的研究纳入渤海环境保护“十一五”国家级战略行动规划。

  上升到“国家层面”

  《第一财经日报》从昨日在济南召开的胶莱人工海河座谈会上了解到,目前,国家拟将“开展莱州湾水体交换率的定量评估、开展人类活动对莱州湾水体交换能力影响评估”作为渤海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纳入渤海环境保护“十一五”国家级战略行动。

  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组组长夏青研究员昨天在座谈会上说,包括上述“评估”在内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已经国家11个相关部委中的10个部委签字同意。国家将为上述“评估”研究提供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夏青透露,由于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尚未进行过预研和可行性研究,因此不能以胶莱人工海河名义列入《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以“水体交换率评估”名义列入总体规划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实质上是对胶莱人工海河的相关研究。

  一直致力于推动胶莱人工海河项目的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列入上述总体规划标志着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不再像以前局限在专家学者层面上。

  山东省发改委相关人士则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积极配合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做好包括人工胶莱海河水动力研究在内的莱州湾污染机理与水动力学研究,以及人工胶莱海河工程流路选线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估等前期预工作。

  项目匡算投资1000亿元

  王诗成介绍说,胶莱人工海河是从渤海的莱州湾至黄海的胶州湾之间开通一条宽200米、深l0米的人工海河,可双向并行四艘船只,投资约1000亿元。可以有两个备选方案:两湾直线开通,形成长110多公里的人工海河;利用发源于青岛的胶莱河,将其拓宽拓深,形成一个曲线距离约130公里的人工海河。

  王诗成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国家开发银行一直对此项目非常关注。关于项目投资,国开行高层明确表示,人工海河初步匡算的1000亿元项目投资可全部作为国家重点专项投资。项目预研和可行性研究的1亿元可作为风险资金投入。香港六大财团也已关注海河建设,一旦进入市场化运作,将抢滩投资。王诗成强调,这只能说明国家和社会对此项目的看重。至于项目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工海河是一个“世纪宏图”。  项目存在争议

  王诗成介绍说,开凿胶莱人工海河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解决渤海的污染问题。他说,渤海的环境污染到了临界点,即便是达标排放,由于渤海是半封闭海湾,水体交换太差,全部交换一次也要30年。而位于黄海的胶州湾也由于半封闭的湾体形状以及陆源排污严重,同样存在生态退化、生物减少等问题。

  胶莱人工海河的设想甫一提出就有支持和反对的两种声音:投资千亿开凿一条区域性的“小运河”是否值得,毕竟胶莱海河和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无法相提并论;再就是开凿此河可能不会带来环境效益,还可能形成环境危害。

  除了是否能够实现设想中的利用潮汐的力量进行两海之间的海水交换之外,有的学者也提出,海河开通后,如果防渗措施不当或防渗措施遭受破坏,都将导致海河两岸发生海水入侵灾害。

  山东省原省长韩寓群此前在听取王诗成相关汇报时也提出:“人工海河建设,我最担心的是土地盐碱化问题。”

而在昨天的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文圣常院士也提出,如果可以顺利实现海水交换,那莱州湾的污染是否会带到胶州湾。这都进一步需要研究。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李攻

7、中国努力遏制西北三大内陆河生态退化趋势

来源:新华网2007年11月2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3914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22日电(记者贺占军 陈俊 姜雪城) 截至目前,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约1158万立方米水量被下泄至下游地区,这是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第九次向下游生态输水。与此同时,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今年已向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成功调水6.49亿立方米。两大河流下游曾经明显恶化的生态,因上中游及时“输液”正逐渐恢复。

而在11月18日至20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矫勇深入中国西北另一条内陆河石羊河,就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进行了专题调研。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沙漠和戈壁广布,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这三条内陆河滋养着塔里木盆地和祁连山下1400多万人口,在当地素有“母亲河”之称。

然而,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大河流相继上演生态悲剧。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和农业滥用水资源,导致塔里木河干流来水日益减少,1972年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断流,两岸胡杨等固沙林木大面积枯死,尾闾台特玛湖彻底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游地区两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面临“握手”危险。

全长821公里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区,最后注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东、西居延海。东、西居延海曾是“水色碧绿鲜明、鸟类千百成群”的生态乐园。最近几十年来,随着黑河中游用水剧增,加之过度开垦,流域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西居延海于1961年干涸,东居延海于1992年干涸。

过去20多年间,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的石羊河由于上中游农业开发过度耗水,导致进入下游民勤的地表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5.9亿立方米减少到目前不足1亿立方米,民勤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绿洲内部林草植被快速减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不仅在民勤“握手”,而且以年均8米的速度侵进,民勤成为西北强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为了避免严重的生态灾难,中国政府自2000年起耗费巨资先后对西北三大内陆河进行治理。

自2001年起,中国政府规划投资107亿元,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目前投资额已达65亿多元,治理内容包括灌区节水改造、平原水库节水改造、地下水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等9项内容。在2000年开始的黑河流域一期项目综合治理中,仅在中游甘肃省张掖市就投资了近16亿元。为了拯救沙漠吞噬下的民勤,中国政府继去年投资1.1亿元的基础上,近日又下拨2亿元,用于石羊河流域治理。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毛晓辉介绍,新疆已先后九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近22.6亿立方米,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30多年的历史,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重现碧波荡漾景色,河道两侧已有相当数量的次生苗出现,大片胡杨林焕发了生机。

甘肃省张掖市节水办副主任张文武说,黑河中上游已连续7年向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调水,东居延海因此连续1100多天不干涸,湖面达39平方公里,形成了50年来最大的水域面积,下游天然绿洲萎缩和生态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以来,石羊河下游的甘肃民勤通过人工封育、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多种形式进行生态治理,并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同时减压耕地8万多亩。

西北三大内陆河生态治理之路充满艰辛,但中国政府已将生态文明纳入未来的发展方略,并将继续加大西北三大内陆河治理力度。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近日在甘肃提醒,要充分认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艰巨性、复杂性。他强调通过制度建设,创新体制,综合协调统筹各方因素。

8、中国首次为鄱阳湖白鹤安装卫星发射器监测其活动 

来源:新华网2007年11月2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7-11/21/content_7119511.htm

    新华网南昌11月21日电(记者林艳兴)国际鹤类基金会中国项目代表李凤山博士一行3人日前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近期,他们将在这里为10只白鹤安装卫星发射器,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纪伟涛说,卫星发射器由国际鹤类基金会提供,依靠太阳能维持,每只3000美元,卫星接收数据费用每只每年2500美元。装上卫星发射器后,人们可以通过卫星接收数据知道白鹤越冬期每天的活动范围及迁徙路线,坐在电脑前就知道白鹤的具体分布情况,为鄱阳湖乃至整个越冬地区白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每年冬春季节都有成千上万的候鸟从西伯利亚等地前来越冬,号称“候鸟天堂”。此次考察组在鄱阳湖沙湖保护站实地考察白鹤及其栖息地状况,观察到白鹤1600多只,还有白枕鹤、白头鹤、白琵鹭、小天鹅,雁鸭等鸟类26000余只。

9、北京今年迁出14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年11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1-22/010614359024.shtml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一日电 (记者 于立霄) “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将坚决迁出北京,今年已有一百四十多家这样的企业搬出北京。”二十一日在此间举行的节能节水减排技术推广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张燕友表示的。

  张燕友称,节能减排更加依靠新技术,明年北京将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资金投入,建立几个亿的节能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风险投资、奖励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耗能大企业开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由于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富有成效,北京已成为中国唯一完成节能降耗目标的地区,但是面临节能减排所带来的压力依然不小。

张燕友强调,北京将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在新建项目中禁止使用不符合强制性节能和排放标准的技术和产品;对于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设备和工艺,加大监察力度,强制淘汰一批小型燃煤锅炉、小型发电机组、低效电机等设备。

10、湖北全面普查污染物种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11-22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644631195708831_1.shtml

日前自湖北省污染源普查办公室获悉,全省将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普查对环境影响较大、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种类。

废水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等;造纸、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废水中增加五日生化需氧量;城镇污水处理厂增加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废气包括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铝、水泥、陶瓷、磨砂玻璃行业废气中增加氟化物;机动车排气污染普查增加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农业源包括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农药和鱼药。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冶炼废渣、炉渣等类别。

11、宁夏开展四大类污染源普查

来源:新华网2007年11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561283.html

  新华网银川11月21日电(记者刘佳婧)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宁夏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加大,为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宁夏20日正式出台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确定从今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底,全面开展工业源等四大类污染源普查。

  据介绍,四大类污染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集中式污染 治理设施。此次普查的重点污染源包括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1个重点污染行业,还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全区总量85%以上的400余家企业单位。

  对于生活源的普查,主要范围是第三产业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其中包括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事业单位、机动车、民用核技术利用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等。农业源的普查主要针对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12、巢湖污染综合治理需投资800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年11月2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3893

“借着中央和省里的强劲东风,巢湖市已经编制出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51个,总投资225亿元。”在日前举办的第六届上海巢湖水产品展示交易会上,巢湖市委书记夏望平兴奋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据悉,目前由安徽省发改委牵头,其他五部门联手参与搞出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这个即将出台的“综治方案”也正是此前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治理“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具体落点。

温家宝总理说,要把治理“三湖”作为国家工程摆在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无疑是吹响了巢湖治污 “大决战”的进军号。“我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巢湖大治污是时候了。” 夏望平激动地说。

巢湖污染综合治理基本方案,初步测算工程总投资为800亿元左右。综合治理目标是,力争用5年时间,使湖体富营养化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进湖主要支流水质达到Ⅳ类;10年内湖体水质达到Ⅳ类,基本消除蓝藻暴发,进湖支流水质达到Ⅲ类;20年湖区水体水质达到Ⅱ至Ⅲ类,流域生态环境恢复良性循环。

治污初步成果

早在今年8月,巢湖湖区水质由重度污染转为中度污染,营养状态由中度富营养好转至轻度富营养状态。对此夏望平表示,虽然现在巢湖水质污染的恶化局势已被遏制,但水质污染依然严重,而且全流域水质污染也不均衡,东半湖相对轻些,除总氮和总磷外其余所测项目的指标均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值。西半湖则相对较重。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现在省里有了近1000亿的投资治理盘子,这让我们备感振奋,巢湖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巢湖水是环湖220万人口、市区40万人口的唯一饮用水源,完全没有替代水源,它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存,治理巢湖是民生所迫,人心所向,不是做出来让人看的。”夏望平说。为此,巢湖将投资200多亿元,启动50多个项目,项目包括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等方面。

未来治理“三战役,六战场”

夏望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说,下一步巢湖治污大战“主要是三大战役,六大战场”。

首先,常规战役是“减排控污”,即“控源”、“治污”、“清淤”和“修复”四战场。 “控源”是对境内环湖建设项目实行最严格的管理,特别是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项目,已成为“高压线”。 “治污”方面,“十一五”环保规划项目正在启动,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十一五”重大水专项。“清淤”工作,疏挖巢湖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污染底泥522万立方米,明显改善了项目区湖滨生态景观,促进了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改善。下一步还要继续清下去,做到常规化,以有效减轻饮用水源地的内源污染。 “修复”,即建设湖滨带生态湿地、前置带等工程,充分利用疏挖底泥,填塘固基,加固堤防,恢复生态林地,减少沿岸地表径流营养盐的输入。

二是“引江济巢”战略,也叫“生态换水”战略。主要是利用长江汛期水位落差的有利条件,通过西河、兆河等河道将长江水灌入巢湖,同时,在巢湖闸开闸放水,将巢湖水通过裕溪河放入长江,实现江湖水体的交换。通过“一进一出”,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以改善巢湖水质。这项工程收效不错,投入也不大,遗憾的是,它不能常年运行,一般一年也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通常在六七两个月,也就是长江汛期期间。当长江水位落下或长江处于枯水期,水位低于巢湖水位,则只能望江兴叹了。

三是实施生态农业项目战略。巢湖市将把治污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压缩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减少复种面积,推广农家肥、沼肥,推广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强力推进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减轻农业面源对巢湖的氮、磷排放。但夏望平也表示,这是一场最难打的战略。因为这场战略只能号召动员,而不能强迫命令,因为农民要吃饭,要提高收入,提高粮食单产,就自然会多种粮,多用化肥农药,这些都合情合理。如果要求农民减种减施(化肥农药),那损失谁来补偿?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跟进,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张昌辉

13、众律师呼吁立法保护漓江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2007年11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1-22/114514364821.shtml

一些人在漓江河床挖沙。

  在桂林市区的漓江码头上,贴着这样的通知:从11月16日起,因为漓江水位降至极限,在漓江市区段停止通航。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开始了一场呼吁立法保护漓江的活动。

  漓江调查:

  美丽背后的忧伤

  11月17日至18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广西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的2007年年会在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国家环保总局、自治区人大、桂林市环保局的有关负责人,以及广西高校多名志愿者等,共同宣读了会议通过的《漓江宣言》,呼吁立法保护漓江。

  为研讨对漓江环境保护进行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今年9月24日开始,全国律协环资委副主任赵永康带领广西律协、桂林律协的多名律师,对漓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

  律师们不但惊叹漓江的美丽,也惊讶于美丽背后隐藏的忧伤。这种忧伤,就表现在他们对漓江的调查报告里:

  ——漓江流域水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降水和径流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既有洪涝威胁,又有严重缺水时。枯水期间,从桂林至阳朔的漓江“百里画廊”,由83公里缩短为63公里,航程最短时曾缩至6公里。近郊的会仙湿地,从上世纪50年代的20余个、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湖塘,萎缩成只有6平方公里的几个湖塘。

  ——漓江上游水源林区森林质量有所下降,漓江在枯水期最小流量为每秒3.8立方米,但目前桂林城区用水量高达每秒7立方米。

  ——目前桂林市区4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实际处理的污水为13.8万吨,仅是排污总量的40%。漓江流域各县、镇都没有污水处理厂。各县城、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在沿江两岸过度开发旅游、餐饮业。

  ——水库和上游进行网箱养殖,引来水体富营养化。除了水葫芦疯长,福寿螺也从兴安至阳朔沿江疯长。漓江流域面临生态恶化和物种灭绝的巨大风险……

  环保访谈:

  问出执法的尴尬

  这次实地考察的成员中,来自北京大学的两名法学博士研究生,对桂林市环保局进行了专访,更坚定了律师们呼吁制定《漓江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心。

  尴尬一:“多头管理”导致难执法

  据调查,目前有20多个部门对漓江“齐抓共管”,让桂林市环保局在执法时难以操作。比如说,漓江的船舶污染,属于海事部门管辖,但也归环保部门管理。桂林的华山,属于漓江的源头之一,遇到有破坏环境的事件,享有执法权的还有林业、农业部门。对漓江上的船只管理,同样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航运管理由航运部门承担;在漓江沿岸开河口、挖沙等行为,除了归水利部门管,矿产部门也“有份”……

  尴尬二:法律规定不明确

  执法中遇到法律不明确的地方,桂林市环保局列举了很多。

  按照法律规定,设区的市要进行规划环保评价,可桂林市管辖的各县在兴建工业、科技园时,就没有进行环保评价。

  在桂林市,引起排污的,光餐饮业就有3000多家,还没包括排污企业。法律规定排污要申报,拒报、谎报的要受处罚,却对逾期不报没有明确规定。法律没有规定哪些企业必须申报,哪些不用申报,环保执法也只能是“跟着感觉走”。

  尴尬三:法律法规与实际情况脱节

  在桂林市有许多投资1~5万元的小项目,也有投资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企业。对这些企业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额度是5~20万元。实际上,这样的处罚对小企业来说,太重了,而对大企业来说,又太轻了。环保执法操作起来很困难。

  按照规定,环保执法处罚的对象只能是法人或者个体工商户,一旦遇到跨省、跨国、没有法人代表资格的子公司、无证经营户,处罚就无法进行。

  尴尬四:“先斩后奏”难以根绝

  排污许可证的发证顺序,应该是先环保,再到卫生、工商部门。可在桂林市却往往出现环保还没发证,卫生、工商就已发证,银行也早已放贷的情况。如果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就无法确定由谁来承担责任。

  为预防环境污染,桂林市环保局要提前检查,但在一些县份,却要求市环保局先到县政府去备案……

  立法建议:

  一针根治一顽疾

  出席年会的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副司长别涛说,目前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相对来说“刚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

  据介绍,对保护漓江而言,目前可依靠的除了全国性的法律法规,还有广西的3部地方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对漓江的保护而言,这些法规仍显不够。

  与会人员认为,漓江要找到更加明确的“护身符”,至少应由自治区人大或者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漓江环境保护条例》,在桂林市设立高级别的漓江环境保护执法机关,综合行使保护漓江流域的政府职能。

  与会人员说,《漓江环境保护条例》的宗旨,应当强调对漓江山、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禁止或限制各类开发建设与山、水环境保护无关的行为和排污行为,明确并适当扩大漓江流域的保护范围。

  地方立法:

  政府与民间同声

  其实,保护漓江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参加会议的自治区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周德林说,早在1998年前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就曾把专门立法保护北海银滩、桂林漓江等风景名胜区,列入了当年的5年立法规划中。

  对律师们的呼吁和积极行动,周德林主任表示了支持。他认为,多年来,桂林市政府为了保护漓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如果《漓江环境保护条例》能顺利出台,无疑是一大喜事。

  呼吁立法保护漓江,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共鸣。《漓江宣言》发布前,志愿者们首先在高校内进行了宣传。仅两天时间,在广西大学等高校就有3万多人签名响应。公布在广西新闻网上的宣言,也得到了网民的签名支持。

  漓江,因为美丽而吸引世人的眼球。保持她的美丽,同样牵动着世人的心。

14、三峡库区重庆段再次移民230万人背后(组图)

来源:南方周末2007年11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1-22/102714364307.shtml

11月4日,重庆开县的崇福村,几个小孩在昔日的石梯上玩耍,原来的村庄已被下面彭溪河的涨水淹没。 本报记者 翁洹/图

11月4日,拆除中的开县县城。已经很少人居住了,仍有一些不肯迁走的居民。 翁洹/图

三峡库区示意图 向春制图

  在过去十余年中,为配合三峡大坝的修建,三峡重庆库区已有106万库区人口以外迁或就地后靠的方式,搬离了他们最终被淹没的家园。

  如今,就在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一年后,重庆提出了一个两倍于此的计划:三峡库区重庆段将再次移民230万人。宏大计划的背后,是怎样的现实?

  十年后,三峡移民未完成。

  今年9月,重庆市通过《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渝东北地区将向重庆主城区和万州区累计转移230万人。

  54岁的库区农民陈天泽很希望成为230万中的一个。作为重庆市开县渠口镇崇福村村支书,他在上月镇里举行的干部会议上了解了这一规划。他的村子在1998年从长江支流彭溪河的岸边洼地搬迁到附近的山腰上,是重庆三峡库区最早搬迁的一批移民村之一,因此赢得了开县“移民第一村”之誉。就在当年,三峡工程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浪潮拉开序幕。

  移民10年后,站在村口那块代表着昔日光荣的“第一村”石碑前,陈天泽指着围在身边的村民们说:我们都愿意再搬一次。这次我们坚决配合上级的精神!我只怕没有我们的名额。

  像陈天泽这样,三峡库区里的230万人,将再次面临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库区之困

  陈天泽迫切希望搬迁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活儿干,除了每个月50块钱的移民生活补助,没有收入。这个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因为田地全部被淹,已经好几年几乎无地可种。

  “村里的水稻田原先全部在那下面”,站在现在的村口,陈天泽比划着山腰下一大片范围,他所指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波光粼粼。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原先山上的坡地也必须执行退耕还林政策,大部分坡地栽上了松柏一类的绿化树种,只余下少量分给村民,去年刚刚种上柑橘。

  按照三峡移民政策,搬迁后的移民点必须保证人均5分耕地。但在崇福村,“修房子修路用去一部分,实际现在人均两分不到”。

  还有一半的村民连这两分耕地都没得到。在搬迁时,为达到“人均5分地”的硬性标准,一半的村民被“农转非”。现在,他们成了住在村子里的城镇人,无权分得农村耕地。陈天泽一家4口人,除了自己,老婆孩子都被转成非农业户口,全家目前仅有两分柑橘地,“今年刚挂果”。

  在崇福村很难看到青年男人。年轻人们都出外“找生活”去了,大部分去了广东和浙江。村里的房子沿着一条水泥路排列两侧,老年人和妇女三五成堆聚集在路边打麻将。这个原本有2496人的热闹村庄,如今寂静得可以听见麻将牌互相碰撞的声音。

  陈天泽相信“上级是了解我们现在情况的”。2004年开县洪灾,当时市里领导来到崇福村了解情况,陈天泽至今记得一个领导的感叹:“看来后靠移民还是不解决问题,要再搬才行。”“再搬”,从此成为了“移民第一村”村民们的新希望。

  对于这些耕作了半辈子的人来说,“家”是一个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概念。当逐渐失去土地,当他们的周围出产日渐稀少,即使住在水泥钢筋的楼房里,也不能让他们心里感到踏实。去年三峡建设委员会的官员到崇福村调研,“至少90%的人都表态愿意搬走。”陈天泽回忆。

  在渠口镇附近的村民一组,大片农田已被抛荒。从今年开始,按照库区清库的要求,政府已禁止农民继续耕种这些土地。“通知说明年水就要淹过来了,我们就算种,也收不到粮食了。”一组农民余才六说。

  一组老支书蒋成友介绍,一组还算情况不错的。在土地最为紧张的渠口镇四组,农民32人,淹没后全组仅余1亩耕地,这一亩地全用来修房子都不够。

  在一组,搬迁前县里来人划出水位线,住房在水位线以下的居民由国家补贴建造新房,而线上住户却无权享受这一政策。46岁的赵家强刚巧住在水位线上,县里的人把他的名字从补贴名单里坚决去掉了。

  但问题是,他的房子修筑在一块凸起的土坎上,一旦水库蓄水,赵家将成为一个孤岛。当院子周围都成为泽国,难道他要靠划船出行?

  赵家强只能请村里担保,向信用社贷款,在国家为一组修建的移民点旁自己起了一栋房子。为了还贷,他去了广东,从一个建筑工地到另一个,出售着自己的力气。他老婆一说起来就眼泪汪汪:他两年都没回家了。

  一组九十多村民中,有二十多人和赵家强境遇相同。他们同样把希望寄托于再次搬迁,“把房子问题给我们解决了,”赵家强老婆盼望,“最好能再分点耕地。”

  库区内的工业也有着和农业相似的遭遇。据统计,三峡一期蓄水后,淹没区90%的工业企业关闭。以库区工业最发达的万州为例,原有370家企业,共关闭300多家。2006年重庆市的工业增加值中,渝东北片区仅占8.8%。

  陈天泽能模模糊糊地体会到这一点。他曾经去开县和万州打工,但发现“打工的人扎堆,找不到活干”。

  事实上,目前库区内的就近务工人群,大部分集中于建筑行业——其实就是拆房子,老城区有大量房屋待拆。即使这样的工作,“包工头也愿意要年轻人”。而一份三峡库区工作会议文件表明:根据2005年统计结果,库区各区县失业率高达11.56%。“库区产业空心化是无法避免的,”重庆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钟瑶奇说,“除了转移搬迁等原因,生态考虑也是关键因素。在三峡完成蓄水后,大部分原有产业都不再适宜开展。”

 [1] [2] [下一页]

15、绿色GDP搞在西方国家前面有什么不好?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2007-11-22 邱林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2/content_701026.htm

“不能因为国际上没有核算标准,我们就不搞绿色GDP核算,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探索。”18日,在“中国节能减排论坛2007”上,“绿色GDP”项目技术组组长、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王金南表示。自从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份绿色GDP核算报告后,2005年绿色GDP报告迟迟未能发布,引发了外界对绿色GDP项目搁浅的担忧和关于绿色GDP核算技术条件是否成熟的讨论。(11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曾经身负重望的绿色GDP现在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早在去年,就曾传出过一些省市要求退出绿色GDP试点的新闻,更早些时候,还曾有统计部门负责人对绿色GDP计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出质疑。从去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年)》起,媒体就一直在追问次年的年度报告何时发布,得到的回答则从“春节后”变成“两会后”,直到最近的“无限期推迟”。

  对此,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解释暂不发布的原因是,国际上并无政府发布这种报告的先例。的确,这位官员找出的理由似乎站得住脚,即国际上尚未有一个国家官方发布了绿色GDP核算报告。目前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只是在联合修订全球通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于条件不成熟,并没有把绿色GDP纳入修订内容,因为“绿色GDP”核算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环境污染的价值量核算在模式上还没有统一,尤其像水污染损失、固体废物污染损失以及环境污染事故等经济损失的数据取得上,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然而,有关专家指出,即便是国际社会尚未统一核算标准,也并不表示我国不能进行这方面先行探索。因为,环境问题具有地域特征和不同的管理目标,各国进行环境核算的基础也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更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现实情况核算体系。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探索自己的目标模式更有利于绿色GDP在我国的推广和利用。绿色GDP作为一个研究项目,这本身就决定它是探索性的,没有必要非等到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国家设立一个明确的标准后,我们再按别人搞的标准来进行核算。

  当然,我们搞绿色GDP,并不是说这样就可以实现科学发展,还有大量实实在在工作需要做。微观上,要提高公民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程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要有一个资源环境评估,提倡循环经济模式,限制破坏性生产。“绿色GDP”,虽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没有这样的核算指标,我们就无法全面衡量我国经济社会的真实发展水平,就无法用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就无法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协调发展。宏观上,绿色GDP核算的数据和信息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为区域发展重新定位,为产业调整、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背景资料和技术支撑。

  2007年7月,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公众调查中,96.4%的公众仍坚持认为,“我国有必要进行绿色GDP核算”。对于“国际上还没有政府公布绿色GDP核算数据的先例,中国也不宜公布”的说法,仅有4.4%的人表示认同。此次调查中的数字清楚地表明,我国搞绿色GDP是有民意支持的,现在关健看官方如何采取具体行动了。当然,目前我国推进绿色GDP面临的困境是现阶段发展和保护的现实矛盾的集中反映,但我们不能因此等待、观望,并无限地拖延下去。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绿色GDP经验我国就不能搞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搞在西方国家之前,而非要等他们搞出现成的标准后我们才搞呢?

  不久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国家形象造成很大损害,已经成为我国谋求和平发展、绿色发展必须突破的主要瓶颈。我们的GDP以每年8%至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至13%。我们换个角度看,今天我国社会发展进程迈上一个新台阶之后,追求绿色GDP及其最大化,成为一种必然规律。要使一个地方从“GDP崇拜”转为对绿色GDP的追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政绩评价体系,确立绿色GDP在新的政绩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为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