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6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环保总局通报河北两起企业环境违法案
2、新华网:我国力争使长江流域污水处理量达到排放量的70%
3、城市污水减排困难重重 亟须突破“三大瓶颈”
4、十堰潘口水电站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
5、种植水草生态治理湖泊
6、欧盟赠款151万美元保护广西生物多样性
地方信息:
7、广州为改善南水北调东线水环境把脉支招
8、贵阳市全面实施“五大工程”治理“两湖一库”
9、郑州环保利剑出鞘 10家企业列入环保“黑名单”
10、江西:取缔13处矿泉水水源地 确保饮用水安全
重大水事:
11、我国正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诸多问题
12、《人民日报海外版》:三峡生态建设初见成效
深度报道:
13、东西湖与柏条河处境缘何不同?
14、河南沈丘因污染出现癌症村 村庄人口负增长
环境时评:
15、科学治太 铁腕治污
1、环保总局通报河北两起企业环境违法案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年09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6/141813977517.shtml
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网站消息,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通报对河北定州赵村乡永丰化工厂污染环境案件、邯郸武安市明芳钢铁有限公司未批先建案件的处理结果。他说,永丰化工厂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情况属实,目前已停产;明芳钢铁有限公司未批先建且屡查屡犯,要依法予以重罚。
这位负责人说,接到群众举报后,环保总局立即将河北定州市赵村乡永丰化工厂污染环境案件和邯郸武安市明芳钢铁有限公司未批先建案件转河北省环保局办理。环保总局有关部门多次对有关问题进行督办,督促其查处到位。检查发现,河北定州赵村乡永丰化工厂位于定州市赵村乡新合庄村村北,于2004年建成,因该厂无环保审批手续,2004年7月,定州市环保局曾责令该厂停产。2007年6月,定州市环保局再次到该厂检查发现,该厂区内无生产迹象,亦未发现生产原料及产品。
这位负责人说,检查发现,武安市明芳钢铁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启动60万吨轧钢高速线材和75吨电炉特钢项目,未办理环保手续。对此,武安市环保局责令其停止建设并办理相关环保手续,但该企业未执行处罚决定。2007年1月10日,环保总局对其环境违法问题进行通报后,武安市环保局再次责令该公司严格落实环保总局有关要求,立即停止项目建设,补办环保手续。但企业未能做到彻底停建。2007年4月12日,武安市环保局又下达了《关于责令武安市明芳钢铁有限公司改正违法行为的通知》,责令该公司项目建设彻底停建。2007年6月,该公司已彻底停止建设,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上报评审中。
这位负责人说,明芳钢铁有限公司拒不执行环保部门的处罚决定,应当依法重罚。他同时要求,河北省环保局要将永丰化工厂的调查情况通报新合庄村村民;河北省环保局应对武安市明芳钢铁有限公司加强监管,在未通过环保审批之前严禁企业擅自违法建设。
2、新华网:我国力争使长江流域污水处理量达到排放量的70%
来源:新华网 2007年9月26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0513
新华网南昌9月26日电(记者郭远明 黄和逊)中国力争到2010年流域污水处理达到排放量的70%,到2020年长江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到2050年污染流域得到全面改观、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恢复。
这是26日在南昌举行的长江流域十四省市政协长江水环境保护第七次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中国最大的水系。长江城市污水处理关系长江水环境状况,也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长江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2005年,长江全流域污水排放量达到290亿吨,比10年前增加了100亿吨;2006年,环保部门对长江流域77个水功能区的评估中,有28个不达标。
专家分析认为,造成长江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表现在管理体制不顺、法律法规不全、整体规划缺位、化工企业偏多等方面。
与会专家建议转变用水观念;实行水资源流域管理;制定长江整体发展规划;建立水资源保护法制保障体系;强化水污染防治。同时,引入多种投入机制保护长江,促进人水和谐。
3、城市污水减排困难重重 亟须突破“三大瓶颈”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7年09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314780.html
记者近日在宁夏、陕西和贵州等地采访时了解到,尽管我国提出到“十一五”末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化学需氧量(COD)削减140多万吨,可由于资金短缺、监管成本过高以及监管体系不科学这三大瓶颈,实现这个目标仍比较困难。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
从1998年到2005年之间,国家在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累计批准总投资达2790多亿元,其中国债610多亿元,涉及全国污水处理项目1987个,但由于运行机制落后、地方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等原因,致使2/3的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或成为“摆设”,造成国债资金的极大浪费。据建设部统计,目前全国661个城市每年排放的300多亿立方米污水,一半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投资3000亿元,用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利用。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副校长陈吉宁教授和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等专家指出,我国明确规定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在实行城市污水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国家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量,对“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的强调显得模糊,其中“谁污染、谁治理”是目前对工业废水治理的原则,这一原则显然不如“谁污染、谁负责”更利于环境服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也不利于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另外,目前各省的减排目标已经公开,但主体过大不利于社会监督。陈吉宁教授呼吁建立合理机制,确保环境监管落到实处。最好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全国性公开城市主体、排污单位的减排现状指数和目标,使地方城府、排污者和治污者进行指标作假的成本和难度加大,减少或杜绝虚假瞒报。
记者了解到,我国规定今后将对监控重点污染源实施联网在线监控,构建污染物排放三级立体监测体系,对列入国家重点环境监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限期安装在线自动控制系统。可由于自动监控系统数据在人为的条件下可信度差,在许多地方形同虚设。号称“产量亚洲第一”的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尽管对外宣称投资数千万元购买环保设备,并安装了在线自动控制系统,但在其周围的银川市近百万居民却常年闻臭气、喝污水。经过调查,这个企业长期以来偷排废气和废水,并且在今年7月份的人大环保检查时,再次被发现偷排污水。
部分地方政府不讲诚信影响水业市场发展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我国各级政府在治污责任中处于主导地位,可目前城市水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要大大高于市场风险,政府的信用风险成为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障碍。部分地方政府承诺不能兑现、政策无法落实等问题时有发生。在与地方政府签订的特许经营权协议中,虽然有看似对等的权利义务条款以及违约的罚则,但实质上的两个不平等的签约主体使得企业仍然处于弱势群体,投资者的权益无从保证。
据傅涛博士介绍,汇津中国有限公司于2000年7月投资2.7亿元与长春市排水公司成立合作公司,经营长春市一座日处理39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长春市政府为此还专门出台了《长春汇津污水处理经营管理办法》。可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及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不力,政府并未切实履行相关承诺。到2003年2月,长春市政府又废止了《长春汇津污水处理经营管理办法》。后来因为排水公司一再拖欠污水处理费,使长春汇津污水处理厂成为我国一个合作失败的案例。
陈吉宁和傅涛等专家指出,长春汇津污水处理厂合作失败并不是个案,最近几年在我国水业市场化过程中出现政府不讲诚信的事例是举不胜举。他们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政府行为,在吸引市场主体的同时,切实完善市场制度,强调地方政府参与契约的严肃性,保证政府履约,保护社会参与的合理收益,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服务。同时,政府、排污者和治污企业的责任可以按照“谁最有效、最有能力承担责任,就让谁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则,以经济支付为纽带,实现责任在三者中的分摊和合理转移。
治污设施应通过“市场之手”实现专业化运营
据了解,我国多数污水处理及配套系统还是事业单位或准事业单位的运营方式,是造成这一行业投资匮乏、效率低下、职责不分的根本所在。傅涛指出,我国在治理污染方面必须动用“两只手”的力量,一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之手,因为政府在减排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可替代的。另一个是市场之手,因为市场经济规律才是企业治污的动力之源。由于污染者不是专业的污染治理者,通过经济纽带合理转移给专业治污公司,对治污效果可能更加有效。
陈吉宁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国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入符合行业特征的有限且有效的竞争,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和运行管理市场化,进而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国家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环境设施运营环节实现全面的企业化、专业化运营,通过竞争机制选择经营者,提高服务效率,促进政企分开。
中国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建议,我国应该建立政府投资与社会运营服务的衔接机制。在完成建设并运营后,政府再给予补贴。(记者 武勇 刘文国)
4、十堰潘口水电站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
来源 : 长江商报 2007-9-26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htm/2007-9-26/59537.htm
本报讯 (通讯员 石岩)昨日上午,国家发改委164次主任办公会上正式核准十堰市竹山县潘口水电站项目,总投资43.97亿元,装机51.3万千瓦。
潘口水电站位于竹山县堵河下游,今年3月14日,汉江集团与京能集团在北京共同签署《湖北十堰汉江流域水电开发战略协议》,就汉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事宜达成了协议。5月底,汉江集团、京能集团经过协商,双方分别占总投资份额的60%、40%。
据了解,潘口水电站建设总工期为3年零7个月。电站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我省电网调峰矛盾,提高供电质量,也是我省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对增加贫困地区财政收入、促进鄂西北山区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该项目涉及的竹山、竹溪两县已全面做好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准备工作。
5、种植水草生态治理湖泊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7-9-26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506.html
梁子湖水域连年再现Ⅰ类水质
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科学家在长江中游一个湖泊通过种植水草实现生态治理的探索取得成功。这一成果有望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梁子湖目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公认的水环境保护最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健康型湖泊。自1992年以来,科学工作者在这里人工种植了近20万亩水草,加上原有的天然水草,水草覆盖率占到整个湖泊的80%左右。
环保部门监测数据表明,梁子湖水域连年再现Ⅰ类水质,整体水质保持在Ⅱ类水质,可直接饮用,其生态系统多项指标在中国同类型重点监测湖泊中处于领先地位。
水面面积300多平方公里的梁子湖为湖北省第二大湖,位于武汉、黄石、鄂州等重工业密集的城市之间,生态压力巨大。从1992年起,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植物实验室开始在梁子湖开展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定位研究。科技部2005年正式批准建立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据梁子湖国家站站长、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介绍,水草和藻类是湖泊中的两类主要植物,它们相生相克,如其中一类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多,另一类就吸收得少,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所以,如果水草丰盛,就会吸收水体中大量氮、磷等生源元素,使湖泊处于贫营养或中营养水平,藻类不会大量繁殖,水质良好。
于丹教授所领导的科研小组25年来在全国各地已采集15万多份水生植物标本,初步建成了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和数据库。他说:种植水草防止湖泊退化投入小、收效大,不存在技术障碍。
梁子湖的治理模式被成功应用到其他地区。1999年~2001年,浙江台州市水源地——长潭水库连续3年出现蓝藻水华,2002年,于丹的课题组从梁子湖运去草籽和繁殖体,在水库区域种植了1万多亩的草场,使水质恢复到Ⅱ类,且2003年以后再没出现过蓝藻水华。
6、欧盟赠款151万美元保护广西生物多样性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9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6/092313975667.shtml
新华网南宁9月26日电 (记者王立芳)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日前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广西将投入367万美元开展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活动,其中包括欧盟赠款151万美元。
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是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一个地方示范项目。这一项目将在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开展保护东黑冠长臂猿、白头叶猴、德保苏铁等珍稀动植物的活动。
2006年5月,“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正式启动,欧盟将向中国提供总额为3000万欧元的赠款用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项目为期5年,旨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有效的项目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欧盟委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赠款进行管理,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根据赠款协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及各合作伙伴将在百色市和崇左市的8个项目示范县(区)开展保护珍稀动植物活动,通过发布统一的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建设自然保护小区、封山育林、建设沼气池、倡导生态农业和公众参与等,提高项目示范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广西目前已知的维管束植物8300多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884种,物种总数仅次于云南省和四川省,居中国第三位。
7、广州为改善南水北调东线水环境把脉支招
来源:审计署广州办2007-9-26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509.html
今年5月,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对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沿线的污染治理工程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关注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建成后能否到达预期目标——尽快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状况。该办以开展审计调查这种特殊的服务方式,积极为改善南水北调工程水质环境把脉支招。
为创建合格的南水北调输水环境,积极促进治污工程建设,审计人员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环境信息数据,全面分析了南水北调沿线水质污染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的服务职能。
有的放矢深入调查
南水北调山东段输水干线长达487公里,涉及济南、枣庄、淄博等10个地市。针对审前调查初步发现山东境内南水北调沿线水质达标率较低的情况,审计人员把东线水质污染情况和污水处理效果作为审计调查的重点。通过现场监测水质、实地调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等方式,审计人员发现,由于受沿途造纸、发酵、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影响,加上治污设施项目滞后,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治污工程总体目标未能如期实现,治污形势严峻。
为摸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沿途支流水质的情况,审计人员重点调查了枣庄市治污控制区内的七条河流环境现状,现场采集了10个监测点水样,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质分析,发现10个取样点没有达到治污目标要求。其中滕州市城郭河幸福坝水样中主要污染物氨氮大大超过三类水质标准。为进一步查明污染严重超标的原因,审计人员沿着河道逐一查找排污口,最终在滕州市城区下游2公里处发现一主要污水管遭到严重破坏,污水管内大量的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城郭河。审计人员发现上述情况后,督促滕州市环保、城建、水务、污水厂等部门立即制定治理方案,限时进行整改,使得这一污染源漏洞被及时堵住。
科学分析把脉支招
经过周密的调查和分析,审计人员发现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市的造纸、发酵、化工等重污染行业造成结构性污染突出;建设资金缺口大,治污项目滞后,配套设施不全,污水处理效率低下。此外,水质的改善涉及沿线居民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依靠环保部门有限的力量已难以扭转部分区域水质恶化的趋势。
积极整改效应放大
审计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其中枣庄市政府的分管领导召集发改委、财政和环保等多个部门召开专门会议,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强化内部管理,降低处理成本,多方落实回用水用户,提高中水、废水回用率,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此次审计中,该办还对一些地方政府的治污资金进行了延伸审计,及时查处了一批截留挪用治污经费的行为,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效果,对进一步促进治污经费的规范管理与使用发挥出积极作用。
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南水北调(山东段)水污染治理审计工作中,该办审计人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推动南水北调治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努力践行“立审报国,执审为民”的工作理念。(作者:钟韬 高翔)
8、贵阳市全面实施“五大工程”治理“两湖一库”
来源:贵阳日报2007年09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314691.html
记者日前从贵阳市召开的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动员大会上获悉,该市提出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切实抓好“两湖一库”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通过3至5年的治理,力争实现“两湖一库”饮用水源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明显好转。力争到2012年红枫湖、百花湖达到三类水质;确保阿哈水库为三类水质,力争到2012年达到二类水质。
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对现有排污企业特别是排污大户,实行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标准,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加大湖区和流域内重点排污企业的搬迁力度,限制水力发电厂取水发电;严禁在湖区、库区和流域范围内新上污染项目;彻底解决矿井废水污染问题。
实施生活污染治理工程。在湖区、库区和流域范围内修建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并确保正常运行,实现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杜绝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湖(库),依法查处在水源保护区内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剂的行为;逐步取缔湖(库)区游船,取缔沿湖(库)周边的农家乐、休闲山庄,拆除违法建筑,严禁新增游船、农家乐、休闲山庄和违章建筑;妥善解决库区移民安置问题。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有机农业;饮用水源地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上1公里范围内,禁止从事施用化肥强度大的农业活动,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湖(库)区禁止养殖畜禽,大幅削减农业污染。
实施生物净化工程。科学制定“两湖”水位综合控制方案,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对防治“两湖一库”水质富营养化、治理蓝藻和治理湖库沉积物污染等重点难点项目,立项进行科技攻关,尽快使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治理;取缔围栏养鱼、网箱养鱼。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范围,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围栏、界桩和警示牌;加大湖(库)区周边退耕还林力度,加大湿地建设和保护;对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对“两湖一库”进行清淤;对入湖(库)河道逐条进行治理,减少污水排入湖(库)。
贵阳市还提出,今后治理“两湖一库”,要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属地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格审批,严格执法,做到“三个不批”:属于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批;排污超过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不批;污染物超过环境容量的区域新增排污项目不批。坚决关闭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污染源企业;淘汰高污染产业,依法取缔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养殖企业。加大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城镇农村污水处理收集范围、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和污泥安全处置率等“三个大幅度提高”。(记者 王太师 实习生 刘静)
9、郑州环保利剑出鞘 10家企业列入环保“黑名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年09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6/104112638361s.shtml
本报讯 近日郑州市环保局再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回头看“利剑行动”。此次”利剑行动”是针对8月上旬“雷霆行动”中督办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回头看。
在”环保利剑行动”中,郑州市环保局组成8个督察组,出动共计百余人次,对各县(市)、区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明察暗访,共检查企业200余家,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0余起,10家企业再被曝光。
为鞭策落后,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郑州市环保局决定再次启动“环保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及限期治理不到位企业向社会进行曝光。
针对目前部分企业存在的等待观望和环保措施技术整改不到位等情况,郑州市环保局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督察,落实责任。对以下列入环境“黑名单”的企业,市环保局将进行挂牌督办,要求各县(市)、区要依法严肃处理,于2007年9月20日前上报处理结果,并要求以下“黑名单”企业要向社会公开承诺整改措施。
据悉,经过一系列环保行动,郑州市1~8月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到一、二级标准天数位214天,达标率为88.1%,比去年同期的85.6%提高了2.5%。 陈勇张雯
这10家企业是:登封市河南奥鑫铁合金有限公司未经环保审批擅自改变生产工艺;登封市腾达磨料厂风机噪声超标严重,厂区生产环境脏乱差;荥阳市河南省江海啤酒有限公司因长期试生产,超标排污,未通过环保验收;
中牟县郑州东盛纸业有限公司未批先建,无环保手续;
新密市郑煤集团芦沟电厂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控安装迟缓;
巩义市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脱硫工程建设迟缓,存在事故隐患;
新郑市双利卷材厂粉尘无组织排放;
管城区大唐保温材料厂违法建设,无环保手续;
管城区振武化工厂无环保手续,存在事故隐患;
中原区白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刚玉公司擅自停运环保设施,超标排放,严重扰民,群众反映强烈。
编辑点评: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企业一旦上了“黑名单”,这“广告”效应可就不得了了,趁着今年节能减排的关口,赶快整改吧。
10、江西:取缔13处矿泉水水源地 确保饮用水安全
来源:新华网 2007年9月26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0504
新华网南昌9月26日电(记者吴华国)为确保饮用水安全,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对全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年检及注册登记换证,对其中不送检或连续两年送检不合格的13家饮用天然矿泉水公司给予了注销。
江西今年应参检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共59处,其中49处按要求参加了年检,参检率83%。经水质检测,共有47处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水质检测达标率约96%;两处不达标水源地分别为江西青松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矿泉水水源地、吉安长寿泉饮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泸潇牌矿泉水水源地。这两家企业在完成整改前不得生产、销售矿泉水。
另外,在此次注册登记换证过程中,共有“江西芙蓉山矿泉水公司”等13家省级饮用天然矿泉水公司,因连续两年检测结果不达标或未送检,其注册登记证已被注销,今后不得从事矿泉水生产、销售。
11、我国正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诸多问题
来源:新华社2007年09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313382.html
新华社武汉9月25日电(记者 江时强 李志晖) 中国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25日在武汉召开研讨会,共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大计。他们表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安全存在诸多新老隐患,如不及时预防治理,恐酿大祸。
三峡工程历经15年建设,已接近尾声,今年首次错峰防洪,长江两岸安然度汛。工程每年发出的清洁水电相当于5000万吨原煤发电量,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亿吨。但是,自去年进入初始运行期以来,其对长达600公里库区的生态环境以及长江河道形态产生的影响,也逐步显现。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透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国务院182次常务会议上,讨论解决三峡工程一些重大问题时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今年8月2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三峡大坝之忧》提出的“三峡大坝项目正面临着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问题”,汪啸风说:“有些说法别有用心,但多数是出于对三峡工程的关心。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初大家关心的国力问题、科技水平以及移民等问题,现在已逐步得到解决。但是,对于三峡工程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以损失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汪啸风表示,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状况远未得到根本扭转。
近几年,中国已累计投入数百亿巨资进行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治理、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恢复与建设,其中,关停并转1500多家搬迁工矿企业,兴建各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70余座,库区地灾治理耗资120多亿元,地灾避让移民近7万人。
据每年公布的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三类水质为主;水库诱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无碍大坝安全。
但是,诸多生态环境隐患仍令中国各级政府和专家忧心忡忡。国土资源部专家、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黄学斌指出,时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库区民众生命安全,滑坡入江后会造成涌浪灾害,浪高最高可达数十米,波及数十公里范围。
湖北、重庆政府负责人均表示,三峡工程蓄水后,支流水质恶化,部分出现“水华”现象,且发生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部分支流居民饮水源堪忧,特别是香溪河、大宁河、梅溪河等情况突出。今年丰度县因支流富营养化而发生5万人饮用水污染,小江浮萍、水葫芦疯长等问题。
清水下泄对长江中下游最险的荆江河段堤防的威胁也引起湖北省高度重视。副省长李春明说,近年来,荆江崩岸险情频次明显增多,崩岸长度明显增加。“据研究分析,今后长江河床将发生长距离的沿程冲刷和横向扩展,对河势控制和护岸工程带来较大影响,并引发新的崩岸。”
针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建议尽快打破专业和部门限制,制定三峡水库管理权威法规,编制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学斌、曹文宣等专家也呼吁建立库区地灾防治长效机制,对已治理的项目进行有效的后期维护,坚决制止网箱养鱼这一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的因素。
三峡办水库管理司司长柳地介绍,三峡办正在重庆、湖北、上海推进消落区治理、支流水环境治理、农村城镇截污、生物多样性等7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项试点和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效能评估,并已在集镇居民饮水安全、中华鲟保护、三峡特有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进展。
12、《人民日报海外版》:三峡生态建设初见成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9月26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0471
将强化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
本报武汉9月25日电 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今天在此间表示,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据介绍,三峡工程蓄水后生态效益明显。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的监测结果显示: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Ⅲ类水质为主;水库诱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无碍大坝安全;三峡水生和陆生珍稀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国家投入120亿元进行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地灾避让移民近7万人,三峡工程开工后的十几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比开工前明显减少。
汪啸风说,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关系着三峡工程的成败。当前和今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主要是加强水库支流及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狠抓城集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工业污染及流动污染源治理与监督管理;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测土施肥技术,抓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库区优势产业,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强化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及水库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水污染事件报告与应急响应机制;继续抓好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
13、东西湖与柏条河处境缘何不同?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7-09-25
http://www.cenews.com.cn/news/2007-09-25/33201.php
东西湖是海口市中心范围内唯一的大型人工水体。多年来,海口市东西湖一直作为当地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项目,海口市政府为此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采用化学药剂使水底的淤泥凝固,在湖内培养生物菌清洁湖水,或者每隔几年就用最原始清淤方法进行治理,致力为椰城市民营造一处休闲好去处。
东西湖也曾经美丽
核心阅读:作为海口市中心范围内唯一的大型人工水体,东西湖总面积为112亩,湖水清澈,景色秀美,湖面上的水波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活泼可爱,湖面的四周到处是绿色的植被环绕,再加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就像一幅画,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在海口市民中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东西湖就好比是海口的龙脉,而东西湖两泓湖水就像一双龙眼,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灵气。”
东西湖的“诞生”仅有半个世纪。据记载,直到清朝,东西两湖所在地大英山北麓还是码头,西湖一带仍是海口内港,是交易货物的集散地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驿站。后来,东西湖成为大英村村民的水田,1958年海口公园建成后,海口市组织机关干部、街道居民约几十万人次,沿着旧河道及农田清淤开挖出东西湖面。
作为海口市中心范围内唯一的大型人工水体,东西湖总面积为112亩,湖水清澈,景色秀美,湖面上的水波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活泼可爱,湖面的四周到处是绿色的植被环绕,再加上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就像一幅画,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无序发展致清水湖变污水湖
核心阅读:2000年以前,湖泊沿岸被露天集市、花卉市场、小餐馆等包围,大量污水直接排进湖水。走在湖边,阵阵异味扑面而来。湖面上,塑料饭盒、矿泉水瓶随处可见,不要说莲花,连一片绿叶都难觅。
随着海口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原本处于市郊的东西湖变成了市中心。随之而来的是周边居住人口急剧增加,大量污水进入东西湖。导致湖水变得又脏又臭,曾经一度让市民避之不及。虽然政府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清淤,但也难以挽回湖水的清澈。
湖泊进入城市,许多人的眼光也盯上了这里。2000年以前,湖泊沿岸被露天集市、花卉市场、小餐馆等包围,大量污水直接排进湖水。走在湖边,阵阵异味扑面而来。湖面上,塑料饭盒、矿泉水瓶随处可见,不要说莲花,连一片绿叶都难觅。东湖还曾立过一块“告知垂钓者,为健康起见,湖里的鱼不能吃”的木牌。虽然是海口市的一块风景区,但东西湖并没有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原来被人们留恋忘返的东西湖,现在却变成人们避之不及的污水湖,它能不让市民心急吗?就像一个孩子,原来家长们都很宠着她,突然一下子都对她避之不及,你可以想想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家住湖滨的老大爷无奈地对记者说。
去年春,记者曾来到东湖湖心岛探寻,刚登上岛,顿觉一股难闻的气味,令人作呕。原来岛门口停着3辆环卫卡车、几十辆垃圾手推运输车和4辆扫路车,车后面堆着很多垃圾。沿着岛上的道路继续前行,左侧晾着一些衣服;再走10米左右,有一个大停车场。停车场的前面有几幢高层建筑,停车场前面的一幢是海口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从老年人活动中心往右拐,一直走到湖心岛右侧的顶端,里面有4个啤酒城和几个烧烤园,楼上晾晒着工作人员的衣物,楼下的空地上布满了桌椅和装满啤酒的箱子。与其说这是一个小岛,倒不如说是一处大排档。
据1993年至2004年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表明,东西湖的主要污染物是总磷和总氨。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东西湖被商业圈包围着,每天都被生活垃圾、工业污水侵蚀着,你说它能不被污染吗?”
遵循科学原理还清湖水
核心阅读:2006年5月21日,“一园两湖”环境综合整治动工,以东、西湖水体治理和人民公园改造为主。据了解,“一园两湖”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东西湖湖水净化系统采用国内专利、国际先进的重力水处理系统,处理技术遵循了水体本身的自净原理。
记者了解到,从2000年起,海口市政府投资7385万元整治东西湖,抽取地下水洗刷湖体。据了解,目前抽取的是地下第四、五层的水,这种水虽然用处不大,但长时间抽取也可能会给城市地下水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东西湖湖面6万多平方米,水深1.8米,大约有10.8万吨的水量,目前给东西湖补水的4口井每日24小时不间断地抽水,每小时抽水320吨,每天只能给东西湖里补水不到8000吨,而每年仅运行费用就要花上几十万元。
2006年4月,隶属于海南省军区的75560部队、75569部队和预备役部队对东西湖进行清淤整治。据悉,东湖和西湖总面积为60061平方米,淤泥量大概有46848立方米。
经过整治,水质比以往有所改善,但水质标准一直在Ⅳ类徘徊。几年一次全民动员的大规模清淤,每年几十万元抽取地下水冲洗湖水,这种不断折腾、艰难维持湖水水质的方法,效果难以持续稳定。
有人提议从南渡江引水,通过地下管道将南渡江的水注入东西湖,同时,东西湖的水从大同沟、龙昆沟排入海,湖水就可以循环起来。如果每10天更换一次湖水的话,一个月大约需要10万元的费用,一年下来,光引水就要花去120多万元,这样的开支,海口承受得了吗?
有市民说,东西湖湖水,一年四季脏水流不停,治标也要治本。政府财政不断地投入,但市民看的是结果。而且东西湖周边的人文环境也跟不上,即使一时清干净了,很难坚持下来。东西湖已经与海口的城市形象不协调。
东西湖究竟该何去何从?我们的城市经营管理者该怎么办?
2006年5月21日,“一园两湖”环境综合整治动工,以东、西湖水体治理和人民公园改造为主。据了解,“一园两湖”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东西湖湖水净化系统采用国内专利、国际先进的重力水处理系统,处理技术遵循了水体本身的自净原理。
据悉,为进一步证实东西湖不会重蹈覆辙,海口市有关部门曾将东西湖的水处理流程向市民公布:从西湖抽水进净化设备机房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净化处理后,由地埋管线输送至东湖,再由东湖流向西湖,形成整个水体的良性循环。完成一次水体净化需5天时间,净化后水质可达地表Ⅲ类水质标准,在无外界人为污染的情况下,净化后水体自净可保持两个月的时间。长此以往,东西湖水将有望变清。据介绍,国家游泳训练基地花样游泳馆水处理工程和深圳世界之窗美洲湖处理工程等均采用此项技术。但是在记者采访海南省水务局水资源保护处时,其负责人却有难言之处:污水处理不仅是水务一部门管,还涉及到部门协调问题,所以对东西湖长期变清倍感任重而道远。
面对海口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东西湖,人们抱以重望。东西湖和其它河流一样,污染都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所以人类不能抛弃它们,而且一个城市没有了水,就像城市没有了灵魂,失去了灵气。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湖泊,那我们又应该去怎样保护她们呢?这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并且做出实际行动:政府要加大治理力度,市民请管好手中的垃圾,让东西湖恢复曾经的清澈美丽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痛失古蜀遗脉在旦夕
本报实习记者李洁
成都柏条河,都江堰各干渠中唯一还没有开发水能修建电站的自然河流,在今年7、8月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事件的起因是由四川省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局主持制定的《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柏条河开发综合规划报告》计划在柏条河上修建水电站,成都民间组织“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在获取这一消息后,向公众进行了发布,引起舆论哗然一片。
世界遗产要建电站
核心阅读:被称为“古蜀治水遗脉”的柏条河在全长44.76公里的河道上将开发15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0多万千瓦。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里,记叙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史实,突出描写了两件事,一是开凿宝瓶口,二是开出成都二江,二江古称郫江和流江(又称检江)。都江堰和二江,共同构成了无坝自流水利工程。都江堰为渠首枢纽,总束岷江上游之水;二江则是渠首的延续,使都江堰实现了行舟和灌溉之利,把成都平原从“水乡泽国”变成了“天府之国”。作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观,都江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郫江就是现在的柏条河。作为都江堰各干渠中唯一还没有开发水能修建电站的自然河流,柏条河被称为“古蜀治水遗脉”。它是都江堰内江四大干渠之一,全河段都处于成都市内,承担着成都市生活、工业及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的重担,可以说是成都人的“母亲河”。
引起争议的《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柏条河开发综合规划报告》由四川省水利厅都江堰管理局主持制定,2006年4月10日开始环境影响评估公示。按照《柏条河开发综合规划报告》,都江堰管理局拟在柏条河胥家至三道堰全长44.76公里的河道上开发15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0多万千瓦,并有电力、旅游、房地产、沙石等项目,综合开发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并且在建电站的同时,柏条河还将采用混凝土砌河岸、卵石铺河底的方案来渠化河道。
巨大生态破坏成争议焦点
核心阅读:柏条河上建电站对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的破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而“水质污染”更是近在眼前的紧迫生态灾难性难题。
虽然柏条河的这项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的综合开发项目包括供水及节水改造、防洪、发电、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然而在仅仅40余公里河道上开发15级梯级电站对生态环境可能会造成的破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也把世界遗产保护这个话题摆到了桌面上。
有关专家认为,柏条河上新建10级~12级电站,平均3公里~4公里建1座闸坝式电站,每级电站平均落差约15.4米~18.5米。而柏条河天然河岸高只有2.5米~3.5米,闸坝式电站会使柏条河很多河段的水面高于地面,形成地上悬河,造成两岸防洪安全隐患。
更重要的是建电站对生态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程根伟认为,“水质污染”将是近在眼前的紧迫生态灾难性难题:闸坝式电站蓄水后,首先导致水位抬高、水流速度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势必减弱;水环境容量减小,纳污能力变弱,污染累积将突显出来。如果再加上长达10年的梯级电站施工期间的排污和两岸污染物的排放,原有河流生态系统将变为湖泊生态系统。
另外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全渠水泥硬化,将阻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通道和水生生物体系,危害水生态系统,破坏健康的水循环系统,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可能丧失。
此外,柏条河是成都市自来水二厂、五厂、六厂的两大取水水源之一,承担着给成都市生活、工业和生态环境供水。程根伟认为,如果柏条河综合开发规划开始实施,柏条河自身的水生态难题重重,再加上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排污污染,那么,柏条河生态难题将突现,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比如施工期内)是存在生态难题的。日以万吨计取水于柏条河的成都市饮用水是否安全就成为一个悬念。
世遗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容损害
核心阅读:经过多方协商,柏条河开发规划从生态保护和河流安全的角度进行了修改,原来的15级电站修改成了10级。
在多方质疑下,8月2日都江堰管理局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在上,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和有关专家参与了这次会议。
征求各方意见之后,柏条河综合开发规划被修改。原设计“15级梯级水电站开发”修改为“10级梯级水电站开发”,开发范围从之前的全流域44.76公里改为现在的27.09公里,从胥家起至唐元止,自来水厂附近的几级暂时取消,发电装机容量为每级8000千瓦,有可能还会更低,而原方案是每级1万千瓦;而之前规划的“采用混凝土砌河岸、卵石铺河底的全渠硬化防渗漏”三面光方案已修改为两面光,即河底不作硬化处理(特别规划段除外),以保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三是位于平原上的梯级电站建设需抬高水位,原计划是抬高上游河堤,形成十几米高的“悬河”,存在一定的防洪隐患,遭专家反对后,现表示新规划中堤坝不会超过9.5米,高于地面的部分不会超过5米(这样为保证落差,需向地下发展,采用上垫下挖的方式);除此之外,原方案中争议比较大的五星级酒店、“房地产开发规划”以及“生态园开发规划”也已取缔。
在座谈会上,都江堰管理局再次强调,柏条河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老化严重,污染加剧,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而现在仅凭都管局的修缮河道资金是万万不够的,因此采用“供水与节水改造防洪整治工程”与“修建水电站”综合开发的方式进行,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
这些从生态保护和河流安全的角度考虑的修改无疑是令人欣慰的。但专家的担忧并没有彻底打消。他们认为,现在的柏条河在过去的发展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微生物种群,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项目实施,会对这些微生物种群造成颠覆性的破坏,天然河道变成一截一截的人工湖泊,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及生态环境会受影响。程根伟还指出,为了给流域生物一个基本生存空间,必须在天然河道保持一个“最低流量”,以维持天然河流的水域景观和水生生物的生长条件。但是,在《柏条河开发综合规划报告》中没有涉及此项科学预测数据。
许多专家都认同的一点是“对于世界遗产的开发要有个度,不能影响到它的真实性、完整性。”而都江堰治水哲学的精髓是顺应水性,无坝引水,也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最终关键的理由。都江堰内江的各条河流,只剩柏条河还保留着无坝自流的自然状态,还能体现李冰治水开二江的原貌。如果柏条河没有被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就有可能切断古蜀治水的历史遗迹,损害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作为这场“护河运动”的发起者,成都河流研究会秘书长田军表示,能否从关爱河流的角度来考虑,现在各方在柏条河项目上尽管有不同的声音,但基本上还是有共识,作为成都最后一条天然河道,柏条河确实需要尽快进行生态整治,我们能否找到另外的方式(而不是以水电开发),把柏条河这条自然河道打造成一条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景色优美、生态良好的绿色长廊,让柏条河永葆青春,造福百万成都市民。
14、河南沈丘因污染出现癌症村 村庄人口负增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年09月26日郭建光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6/082913975045.shtml
王子清已记不清自己主持过多少次葬礼了。
自打他48岁那年起,癌症患者便在村子里多了起来,死亡接踵而至。每遇死亡,王子清必会到场,或主持,或与亡魂告别。多数情况下,他是主持者。
本来,作为子字辈的他,是没有资格主持这种仪式的。子字辈之上,还有祖父辈的玉字辈和父辈的德字辈。在村里,这种告别亡魂的庄严仪式,通常是由年岁较大且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但如今村子里玉子辈的人已所存无几,而德字辈的人,或因癌症相继去世,或已“逃离”了这个村子。因此他这个小子辈,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这个任务。岁岁月月,“送走一茬又一茬”。
“每死一个人,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现年65岁的王子清步履蹒跚地走在村中,神情黯淡。有时,他还会停住脚步,摆摆手,不去追忆往事,“都是大好的年龄,死的太可惜了。真不知道啥时才是个头啊!”
死人就像家常便饭一样
位于河南省沈丘县城东约10公里处的东孙楼村,共有1200多人。原先孙姓为望族,后王姓成了大姓。现全村王姓约有800多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的人出现了密集的反常现象:有些人腹泻不止,有些人内脏出现了各种不适。此外,偏瘫、智障、畸形和妇科疾病也频频出现。患者相继死去,少则一年内五六人,多则达20多人。死者经诊断多为食道癌、肝癌、胃癌、直肠癌、子宫癌、乳腺癌等等。
死亡像个挥之不去的幽灵,笼罩着这个村子。新起的坟茔、白对联、哀乐,一年四季绵延不绝。
王子清的族人便是这个不幸村庄的不幸家族。
1991年,小他5岁的弟弟食道出现问题,吞咽困难。次年,大他两岁的哥哥也出现同样病症。俩人的病后来都转化为食道癌。2004年6月,王子清的哥哥病逝。28天后,他的弟弟也撒手人寰。这边丧事还没料理完,3天后,他的一位叔叔也死于食道癌。短短一个月,王子清相继失去3位亲人。
而这仅仅是幽灵掀开的序幕一角。事实是,这些年,仅王姓德字辈的族人中,25对夫妇,便有19人死于癌症。而子字辈中不到80人,便有16人死于癌症。死者大都正值壮年,最大的70岁出头,最小的只有30岁。
“死人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王子清抽泣着,任由眼泪淌满褶皱的脸上,“我不知道村里到底死了多少人,只知道一个接一个地死。”
王子清本人虽然没有患上癌症,但胃穿孔也让他遭了不少罪。2004年,他花了5000元做了胃部手术,至今天气转凉,伤口就会隐隐作痛。为“转移痛苦”,他染上了抽烟的毛病,一支接一支,一会儿功夫,一包烟就空了。
在大多数地区,通常每个村里有一名医师就不错了,但在沈丘县东孙楼村却增加到了4名医师。刘德亮是村里最老资格的医师。他记得最忙碌时自己每天要跑三四家,“抗生素药供不应求”。村里的人口一度竟出现了负增长。
一位正在病床上输液的腹泻患者挣扎着坐了起来,插话说,就是现在,村里患腹泻的病人至少也不下100人。
不仅是东孙楼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沈丘县的黄孟营村、孟寨村、孙营村等,癌症患者的比例均大幅度上升。据该县政协常委、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会长霍岱珊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年~2005年间,2470人的黄孟营村,有116人死于癌症;2366人的孟寨村,有103人死于癌症;1697人的孙营村,有37人死于癌症;1300人的陈口村,有116人死于癌症;2015人的大衤者庄,有145人死于癌症;1687人的杜营村,有187人死于癌症。而据沈丘县医院记载,1972年当地120万人中,只发现癌症患者12人,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一。
由于癌症爆发的密度大、频率高,故上述村庄被当地人称作“癌症村”。3年前,河南省周口市有关部门,曾联手在沈丘县的“癌症村”做过一次癌症患者的入户统计,但该数据一直没有公开,沈丘县卫生局的一位副局长表示,不能向记者提供。
谁得病谁家就败
在王子清隔壁的一条小巷子里,原先住着16户人家,现在只剩下3户了。其中,有两户全家死于癌症,其余的因害怕也搬走了。
恰逢雨后,巷子里一片泥泞。在这条约100米深的小巷子里,已有很长时间没人出入了,显得分外寂静。有一户人家的房子是两层预制板楼,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的村子里,这栋小楼显得十分气派。但如今铁门上的锁头已经生锈,门口杂草丛生。显然,这里早已人去楼空了。
“死的死,走的走。”王子清趿着拖鞋,在泥水中“啪嗒啪嗒”地走着,不时发出重重的叹息,“以前这里可热闹了,现在一点生气都没啦。”
这个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半公里的村子,上世纪90年代以前,曾和许多村一样,过着自给自足的闲适生活。农忙时,男人女人热火朝天地干活,换取一年的口粮。收成好的时候,兴许还会落些余钱,添几件衣服,买两件电器,乐呵一番。不忙的时候,男人们出外找些活计,或在本地打打零工。空闲时,招呼几个人喝上几盅,或搓一阵麻将。
可眼下,疾病和死亡像恶魔一样几乎缠扰着村里的每一户人家。街上偶尔遇到几个人,脸上也大都带着悲伤、无奈或茫然。有时能看到三五个人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往往都和癌症有关。
一位癌症患者盖着一床厚被子躺在床上呻吟。经过化疗和放疗,她的头发已经稀稀疏疏,头皮清晰可见。裸露在外的胳膊和腿,瘦得皮包骨头。她紧闭双眼,嘴里不时嘟囔着什么。守在她身边的丈夫,愁眉不展,目光呆滞,偶尔下意识地给妻子掖掖被子。“家里有多少钱,也让病折腾穷了。”他说。
在这三间预制板结构的楼房里,大理石地板、雪白的墙壁、宽大明亮的窗户、墙上四大名楼的挂图,以及一台21英口寸的彩色电视机,多少彰显出主人的能干和富足。如果不是癌症拖垮了这个家庭,在这个举目都是低矮房屋的村子里,楼房主人的生活一定会让邻居羡慕。可现在,这间屋子里死气沉沉。
“谁得病谁家就败。”王子清说,有钱的人家,病人能多活两天,没钱的,就只能等死了。他一再表示,村子里钱都不好借,有钱也不敢借出去。“我们东孙楼穷,不是因为人懒,没能力,而是因为癌症。只要家里有病人,都得花上三两万块。”
王子清的一位叔叔患了胃癌,家里拿不出钱为他填这个无底洞,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上吊自杀了。“因没钱看病上吊自杀的,村里已有好几个。”他说。
人死了,葬礼照样得办。火化1000元,棺材1500元,孝服500~800元,灵车灵棚各100元,唢呐100元。各种费用算下来,至少需要5000元。因外出和死亡的青壮年多,棺材都没人抬,以至于吊车下葬,成了当地一个“热门”行当。
由于贫穷,村里如今盗窃成风。王子清家原来的围墙不高,人很容易翻墙进去。现在,他已把原有的围墙拆掉,准备加高。“我怕小偷。”他说。
村头墙壁上,到处是触目惊心的治疗腹泻、癌症的广告。有些患者无奈只能找江湖游医寻求安慰;有些患者则只能求助“神”的力量。
黄孟营村33岁的孔鹤琴,19岁嫁到此地,26岁得了直肠癌,4次手术,12次化疗,花了7万多元,如今家徒四壁,外债高筑。两年前,“感到无望”的孔鹤琴皈依了基督。每周五,骨关节变形的她,都要坐在轮椅上,让丈夫推着,到两公里外的王寨村做礼拜。王寨村基督教堂的信徒芦美英则表示,七八十名教友中,基本都是身体有病的人。
孙营村的村民孙振雨,不忍看着自己的乡亲们忍受癌症的折磨,于1999年,筹钱2500元,修复了村里的华佗庙,“初一十五,香火很旺”。但华佗庙重修后4年,孙的爱人得了偏瘫,至今卧病在床。可叹的是,连塑华佗像的匠人也因癌症而去世了。
与周边“癌症村”一样,东孙楼村能参军的人很少。有几年,竟没有一个体检合格的。
“人活得都没有希望了。”王子清说,“村里的人总担心,下一个死的会不会是自己。”
[1] [2] [下一页]
15、科学治太 铁腕治污
来源:龙虎网 2007-9-26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508.html
科学治太,铁腕治污,正在上升为法律意志。昨天,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记者全程旁听,注意到:一条一款的设定,一处一项的创新,凸显了江苏在太湖流域“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最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的决心和举措。
关键词:重罚100万
《条例草案》第59条:……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产整顿,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解读:“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是环保执法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太湖流域对违法排污的最高罚款额度是10万元。与企业违法排污、违法建设获取的利益相比,这样的罚款额度远远不足以形成对违法行为的惩戒作用。如果草案设定的这一条款得以通过,100万的处罚上限,将开创国内对违法排污企业罚款的最高标准,充分体现我省对太湖流域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的要求。
声音:省人大常委、环资委主任委员杨任远提出,要细化自由裁量权。处罚力度现在加大了,但是有的上限和下限相差10倍,如何裁量,执法人员会不会心慈手软或以权谋私,要细化,否则不好操作,容易滋生腐败。
关键词:按日计罚
《条例草案》第67条:违法排污、违法建设拒不改正的,环境保护部门可按本条例规定的罚款额度按日累加处罚,对法定代表人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解读:按照目前的法律规范,不管多长时间的违法行为,只要被视为同一违法行为,处罚都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额度。作为国际社会广泛实践的处罚手段,“按日计罚”是一种更为严厉的处罚方式。它规定只要违法行为持续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罚款额度可以累积下去,直到违法行为终止的那一天。这样,违法责任及后果就与罚款成正比,真正实现了责罚一致。
声音:省人大常委陆小华认为,“按日计罚”是草案的重要亮点,目前国家立法层面还没有先例,具体如何操作好,希望表达得更详细、更完整,更好地体现“对超标排污者,罚得他倾家荡产”。
关键词:区域生态补偿
《条例草案》第17条:太湖流域实行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责任制,以及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水质交接责任制,并纳入政府环境保护任期责任目标。交界断面水质未达到控制目标的,责任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受害方人民政府作出补偿。补偿资金可以由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代扣……
解读:一旦水质发生问题,苏州怪无锡、无锡怨常州……因为,水是流动的,政区是分割的,所以上下游之间,这样的抱怨或者说推卸总是在发生。没有责任交接和补偿制度,将无人为破坏环境承担责任。生态补偿说到底是个社会公平问题,有的地方和单位多占了环境资源,而有的地方环境利益受损害,生态补偿制度,则要求在他们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这是一项环境保护新政,突出强调了相关单位及所在地政府的责任。
声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之焯说,上下游防污责任的交接制和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在国内是很领先的,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不过,这样的政策,执行是难的,制度设计到真正运行,还有距离,需要细化方案,保证落实到位。
关键词:区域限批
《条例草案》第18条:在太湖流域,除污染治理项目外,对下列区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可能产生污染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部门暂停受理或者暂停作出审批决定……
解读:前不久,我省对苏北某地经济开发区及两家化工园区作出了“暂停审批其境内除污染防治项目外所有建设项目”的决定。这是我省首次动用“区域限批”政策。而在太湖流域,还从未使用过这一手段。草案中的这一条明确了适用“区域限批”的8种情形,这是我省第一次以法规形式,将“区域限批”这一环境行政管理手段固定下来。
声音:省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晶说,“区域限批”制度与过去的成熟经验,以及这次立法中提出的其它一系列新的创举构成了一个制度体系,这在国内省级同类法规中,是极具创新意义的,也是最严格的。
关键词:一级保护区禁设排污口
《条例草案》第44条: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新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设置排污口……新建、扩建高尔夫球场、水上游乐等开发项目,从事水上餐饮等活动……
解读:草案的又一大亮点是,太湖流域要实施分级保护,其中太湖湖体、沿湖岸5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1公里范围为一级保护区。目前这个区域集中了各类新老建设项目,成为影响太湖水质的重要污染源。
声音:省人大环资委环资处处长张驰在向委员们补充介绍有关情况时说,一级保护区内禁设排污口,是一个非常有“杀伤力”的规定,对有些企业、有些地方的生产可能会有不小的阶段性影响,但是起草过程中坚决贯彻省委的立法主张,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把这个条款写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