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24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首批"流域限批"解限名单:5地解限 8地继续限批
2、潘岳:靠行政手段保护环境长期效果有限
3、东海黄海海域缘何浑浊 须改善入海江河水质
地方信息:
4、4500万立方晋冀水将进京
5、陕西成立环保合议庭
6、四川:“千河之省”却饱受水之困
7、云南投放150万尾鱼苗保护长江生态系统
民间环保:
8、寻找长白山秘密花园之六―-是森林还是林子
9、无车日:“不出门”的节能减排
环保法规:
10、政策解读:让环境从“无价”变“有价”
深度报道:
11、鄱阳湖的“公地悲剧”
环境时评:
12、为何说“环保风暴”没有出路
13、我们的治污科研人员干什么去了?
14、整治水污染宜用"重典"
15、“无车日”为何车水马龙
16、环保运动必须着力于制度变革
1、首批"流域限批"解限名单:5地解限 8地继续限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9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302591.html
人民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孙秀艳)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日向媒体通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河南省周口市、陕西省渭南市、山西省襄汾县和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流域限批”地区经过认真整改,基本达到有关环保要求,环保总局决定从即日起对其解除限批。蚌埠市、巢湖市、白银市、河津市(县级)以及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濮阳经济开发区、山东省莘县工业园区、邯郸经济开发区共8个市、县、园区整改尚未到位,继续维持限批。
潘岳表示,对于第一批解限的地区,环保总局将抽调力量开展后督察,对企业是否兑现环保承诺不断进行抽查,防止污染反弹;尚未解限的地区必须按照环保总局的7项要求,加大整治力度,一日达不到有关要求,一日不解除限批。
2007年7月初,环保总局对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长江安徽段水环境污染严重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施“流域限批”,暂停除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类以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同时对38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两个多月内,各地共清理1162个违法企业和项目。其中已关停400个,停产整顿249个,限期治理102个,追缴排污费7.25亿元,增设了19个环境执法督察机构。
2、潘岳:靠行政手段保护环境长期效果有限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年09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4/031812621174s.shtml
中新网9月24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学习时报》上撰文称,环保总局四年来搞了四次环评执法,靠的全是行政手段,这些手段是现有法规制度框架内的最大创新,虽然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但长期效果却十分有限。文章说,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不允许在“万事俱备”下再去实施那些理想的环境经济政策,只能边算账、边研究、边试点、边总结,联合各方力量,全面推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潘岳在文章中指出,30年来中国的改革历程,从某种角度看是一个从中央向地方“放权让责”的利益调整过程。通过向地方分权进而促进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改革模式,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传统财税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税收主要靠GDP,“短期行为的决策导向”必然决定他们力争“任期内效益最大化”。他们有两种选择,要么自主创新“开源节流”,要么依赖资源“杀鸡取卵”。而后者显然费时少、见效快。其结局必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文章称,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除了环境指标的考核问责制度未到位外,从经济上讲,还缺乏一套激励各级政府和企业长期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机制。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必要的行政办法”指得便是“区域限批”这类手段,而经济手段则指的是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文章解释称,环境经济政策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它以内化环境行为的外部性为原则,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整,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与传统行政手段的“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
文章说,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环境经济政策包括: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如排污收费;用于环境基础设施的政策,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如生态补偿和区域公平。根据政策类型分,环境经济政策又包括:市场创建手段,如排污交易;环境税费政策,如环境税、排污收费、使用者付费;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财政激励手段,如对环保技术开发和使用给予财政补贴;当然还有以生态补偿为目的的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等等。
文章说,由于中国至今仍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世界上还没哪个发达国家是拖着如此巨大的农村人口进入现代化的;由于农村愈加严重的环境问题至今仍被轻视,制订环境经济政策时还应据此国情分别研究。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经济政策对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施至关重要。
文章强调,中国严峻的环境形势使我们比发达国家更迫切需要出台环境经济政策。况且,发达国家现有的环境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已摆在那里。而中国目前环境经济手段很少,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政策体系。原因之一是没算好两笔账。一笔是照目前高能耗、高污染的模式发展下去,也就是不实行环境经济新政策,我们重化工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还将付出多少环境资源代价?第二笔是实行了环境经济新政策后,我们的GDP增长速度要下降多少?政策实施和增长模式转型成本到底有多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否承受得起?算不清这两笔账,决策起来就少了些科学依据。两赢的道路变成了两难的选择。好在环境恶化的形势即便不用数字,只凭眼睛也能看到。形势不允许我们在“万事俱备”下再去实施那些理想的环境经济政策,只能边算账、边研究、边试点、边总结,联合各方力量,全面推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文章阐述说,中国应先建立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七项环境经济政策。
潘岳在文章中还呼吁各部门建立节能减排新政策的联合研究机制。文章说,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中国的国际形象不能等,国家的政治稳定不能等,社会和谐不能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等,人民的生命健康不能等。
文章说,一年内出台若干项政策;两年内完成主要政策试点;四年内初步形成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可以预期的。一旦推行环境经济政策,不仅对中国环保事业有重大意义,也为中国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将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标志。以绿色为导向的市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责任的企业;以绿色为导向的社会是成熟的公民社会,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参与的公民;以绿色为导向的政府是成熟的执政主体,将培育造就担当绿色执政的官员。以绿色为导向的市场、社会和政府将构成绿色责任、绿色参与、绿色执政的有机主体,将构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合力。“绿色中国”有望实现。
3、东海黄海海域缘何浑浊 须改善入海江河水质
来源:【文汇报】2007年09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304496.html
只要入海的江河水质得到全面的改善,目前浑浊的黄海、东海海岸线地区海域,今后也有可能像南海那样清澈如镜。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有关学术会议上,海洋科学家们信心十足地提出了如上愿景。
本次会议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的整合研究”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本次大会是国际海洋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
据有关专家介绍,中国整个海岸带只占4%,但是人口和GDP贡献却占了大部分。对于河口海岸的生物地球化学构成,过去研究得比较少,但是近年来,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科学家们发现,中国的黄海和东海海岸线附近之所以水比较浑浊,就是因为长江等大河排到海洋里的河水比较浑浊,而且长江流域地区化肥和农药的过多使用,也对长江入海口处的水质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水中营养盐含量过高,也是影响海水水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近年来赤潮频频爆发的“元凶”。
去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长江沿岸地区和华东师范大学成立课题组,共同调查长江流域人类活动对海水的影响。应该说,随着长江上游的环境整治,长江入海口水中泥沙近年来减排很多,但是海岸线水质浑浊,今后依然是困扰海洋科学家们的难题。
据悉,在此次会议上,专家们还将探讨上海作为一个长江入海口城市、却成为缺水型城市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有关专家称,盐水入侵是河口的普遍现象,而河口盐水入侵,主要受径流和潮汐潮流的作用,另外还受混合、地形、风应力和口外陆架环流等的作用,动力过程复杂。上海成为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正与这一原因脱不了干系。
此次会议上,专家们还将揭示长江河口盐水入侵的变化规律,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三峡工程、深水航道、季风和海平面上升对盐水入侵的影响。据介绍,科学家们还将建立一个长江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三维数值模式,再现长江河口盐水入侵的基本特征,从而为今后逐步攻克这一难题奠定基础。(记者姜澎)
4、4500万立方晋冀水将进京
来源:京华时报2007-9-24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422.html
缓解官厅、密云水库蓄水量不足
(记者文静)昨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0月中旬前,山西、河北两省将向北京输水4500万立方米,缓解官厅、密云水库蓄水量偏低的局面。
今年以来,北京的官厅、密云水库上游地区严重干旱,水库蓄水大幅减少。为保障首都及奥运供水安全,经水利部协调,两省将分别于9月底和10月中旬启动向北京输水工程。
5、陕西成立环保合议庭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9-23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400.html
据新华社电 陕西省首家“环保合议庭”日前在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
随着西安市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各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每年有大量的环境纠纷和环境违法案件需要通过行政执法途径予以解决,还有相当数量的环保行政处罚决定因环保部门缺乏强制职能而难以执行。
为此,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经过研究,决定借鉴专业合议庭成熟经验,为群众提供更加直接、便利的诉讼环境。新成立的“环保合议庭”是由行政庭长期负责环保案件处理的法官组成的,这将提高处理案件的速度和能力,市民的诉讼环境将更加直接和便利。群众如果碰到各种环保行政行为、处罚不服、不满意,可以直接到“环保合议庭”提起诉讼,避免了不必要的程序麻烦。对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人民法院将根据环保部门的申请快立、快审、快执,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通过司法审查对环境行政执法起到监督作用,进一步规范环保行政行为,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水平。 许祖华 郑昊宁
6、四川:“千河之省”却饱受水之困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07-9-22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405.html
四川有1229条流域面积上百平方公里的大河,近年来却为何越来越受到水的困扰?昨(2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率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赴资阳调研,并与部分缺水市的代表进行了座谈。
四川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7成水量集中在5至9月,其中大部分以洪水形式流失,全省大半人口、耕地处于缺水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大型水库数量只有湖北的1/10,人均库容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利工程严重“欠债”。资阳是四川省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石盘水库和八角庙水库都建于上世纪70年代,前者为病险水库,后者目前蓄水量仅17%,还不够乐至县城的用水。
从成都一上车,蒋巨峰就抛出近来反复思考的一长串问题,全车人展开了热烈讨论。川东北连续大旱大涝,水利规划和建设上有什么缺失?丘陵地区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提灌用水日常运营成本太高,能不能改用其它一次性投入高但运营费用低的方式……
讨论从车上延续到简阳市石盘水库、乐至县八角庙水库等调研现场,又延续到座谈会上。蒋巨峰指出,水的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以及和谐社会构建,要站在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高度,重新审视现有规划,创新思路和对策,下决心花大力气解决好水的问题。
蒋巨峰强调,要调动和整合各方面力量,抓紧研究六方面问题。一是研究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加深对省情和水资源利用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努力实现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二是完善和提升水利发展总体规划,可着眼长远规划到2020年。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需求修订规划、布局项目,开展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研究,作出阶段性工作安排。三是对“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分轻重缓急排出时序。四是研究投融资体制创新问题,区分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等水资源的不同用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务产业,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五是统筹解决好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如统筹城乡供水,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兼顾供水与减灾,等等。六是组织力量,明确实施主体,分类、分批、分级开展工作。
蒋巨峰要求省水利厅和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熟悉业务的同志和专家顾问,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抓紧研究上述问题,形成方案和一批项目。
省水利厅、省委农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负责人和资阳、成都、南充、达州市领导在会上发言。谭江琦
7、云南投放150万尾鱼苗保护长江生态系统
来源:云网2007年09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4/140513959897.shtml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丽江市官方获悉,为保护长江水域生态系统的鱼类物种多样性,当地近日在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向长江上游投放了一百五十万尾人工繁殖的土著鱼苗。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沿江经济资源的开发,致使江河半洄游性鱼类不能正常洄游产卵繁殖,加上过度捕捞,导致长江中上游特有鱼类资源品种、数量锐减,保护长江野生鱼类资源已刻不容缓。有鉴于此,当地有关部门专门成立项目组开始实施“金沙江鱼类增殖放流”项目,以增加金沙江野生鱼类的数量,保持流域内鱼类的生态平衡。
为保证项目顺利运作,在当地水产养殖专家指导下,项目组分别前往金沙江鱼类较为丰富的云南省玉龙、维西、香格里拉、鹤庆、永胜及四川省沱江、木里等地,与当地渔民一起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两千多尾齐口裂腹鱼、金沙鲈鲤、圆口铜鱼、细鳞裂腹鱼、长薄鳅等十多种活鱼采集,实现采集野生亲鱼的地域广泛性。项目组根据沿江渔民提供的野鱼习性和借助有关资料,成功实现了人工繁殖,此次投放的一百五十万尾鱼苗全部是通过人工繁育成功的长江土著野生鱼。
据悉,“增殖流放”项目将实施时间五年,总投放量一千五百万尾,目前已投放两次,数量达二百五十万尾。(石雨)
8、寻找长白山秘密花园之六―-是森林还是林子
汪永晨
和一位老长白山人聊天,问他今天的长白山和当年有什么区别?
老人很动情地说:面目全非。长白山上本是森林,现在只能算是林子。
我说,我们还是看到,拍到了长白山金色的殿堂和神秘花园。照片发出去,让很多朋友羡慕。
这位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当过领导的人问我们,你们在长白山这些天看到过野生动物吗?没有,我们回答。没有动物,静悄悄,就只能叫林子,不能叫森林。
沈孝辉说, 1985年他离开长白山时,那里还有5000多头马鹿。
马鹿是每年的9月生子。以往每当马鹿生产的时候,山上它们的动静热闹极了。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当一些决策者把林子让人一年一年地承包后,最大可能地把松子变成财富,是人们的追求,人们的欲望。为了彻底和快捷,人、车在松子成熟的季节也走进林子后,小马鹿的啼哭再也听不见了。
老人说,以往春天走进长白山,看得不光是花的海洋,秋天登上长白山顶,看得也不仅是金色的殿堂。那里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狍子叫、野猪跑,各种鸟叫蛙鸣把个山中弄得像是大自然天天都在举办着动物的音乐会。现在,长白山静得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还是很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静静的大山中
拍下大山的秋色
长白山父子
其实,不止长白山,前两年有人甚至说张家界连鸟叫也听不到了。大自然中的动物越来越少,和我们人类的活动不能不说有着直接的关联。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后来被旅游景点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森林里修了栈道,马鹿在林中迁徙的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
栈道旁
林中的栈道
长白山现在每年的门票钱可达到两个亿。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媒体大量报道着那里取得的成就:发展、旅游和风光。然而,研究、保护却很少有人提及。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过去的研究所,现在改成了长白山科学院。但去年成立的管委会,在保护区里做任何建设,连问都不问研究人员在那里能“动土”,对那里的动植物及生态系统会有什么影响,一条条公路,一条条栈道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里就大模大样地铺开了。而栈道对林下的小草,湿地带来的退化和演替,在长白山至今完全没有被科学论证。
虽然我们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文规定,保护区内的一草一木不能动。虽然动物也有早上起床的时间,晚上休息的钟点。但长白山的旅游,至今还没有考虑过噪音污染给野生动物造成的伤害。
栈道阻隔的林子
修栈道
长白山从来没有发生过虫灾,为什么?用那位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当过领导的老人的话说:那么多不同的树种,相互间有朋友,也有天敌。就是有了虫子,还不够鸟吃的呢,哪儿还等到成灾。
多彩的大山
林中
林中的秋天
开发了的长白山北坡、西坡让长白山已经静悄悄的了,现在南坡又开始大规模地规划,等待着游人数量的攀升。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现在整体都成了旅游地。面积为6718平方公里。2006年成立的长白山保护开发管委会希望统管,但是长白、抚松和安图三个县怎么可能放弃自己的管理权限呢?明争暗斗的事,管委会的一位领导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件:
省领导到长白山检查工作。管委会的领导被通知在天池边等。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结果是被长白县的领导带着讲解员把省领导的车拦下,在山间的炭化木区讲开了。等到省领导的车上到山上的天池边,管委会的导游和长白县的导游都得到各领导的授意:贴上去。结果,在两个导游的争讲中,省领导连张照片都没拍就匆匆下山了。
这样的权限之争,在我们国家的自然保护区中其实是非常普遍的事。长白山管委会南区书记徐连友对此除了有着深深地忧虑以外,也提出了自己对长白山自然保护的建议:定点、定线、定时。
定点就是旅游不能哪儿都能去,需要保护的地方,动植物生存濒危的地方就不能去;
定线,是旅游线路要经过专家的环评方能成行;
定时,按照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活动季节设计旅游活动,让动物的作息时间也能得到我们人类的尊重。
山间小溪
林中的早晨
人类认识大自然需要一个过程。噪音污染会影响动物的生存;松子,是松鼠的口粮;倒在森林里的树也是树,也有其生态价值。还有对大山的管理,不能只考虑到我们人类自己,也要考虑到我们的朋友,地球上的其他生灵,我们知道了这些以后,长白山和我们周边的一座座大山,还应该再静悄悄吗?长白山还是只有林子,没有森林吗?
秋天的大山,何时不仅仅是金色的殿堂,也能是动物的家园!明年春天我们去长白山看花时,能有和野生动物相遇的时刻吗?
树的愿望
这样的大山不该寂静(摄影沈孝辉)
9、无车日:“不出门”的节能减排
(针对日前正在进行的“公交周无车日”活动,除了支持和声援相应的活动外,CI-山水(原保护国际中国项目)认为更重要的是唤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引发思考:能不能找到一个更节约的方式来生存和发展,让人与车、车与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活动16日正式启动。这项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08个城市同时开展。在9月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参加城市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在9月22日“无车日”的7时至19时,这些城市将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
汽车的繁荣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无车日”并不是拒绝汽车,更重要的是唤起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引发人们的一些思考,能不能找到一个更节约的方式来生存和发展。让人与车、车与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
不“出门”的节能减排
事实上,仅仅试行公共交通周一周的时间里的效果让我们相当震撼。如果按照每辆小汽车平均每天行驶40公里,百公里耗油9升来计算,那么在一周的时间里,108个城市1500万辆汽车将节约4.2万吨汽油,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5万吨。以简化的国际标准来计算,减少的这些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了135万棵冷杉树,如果按照1公顷森林种植1667棵树来计算,一周的无车日相当于贡献了811公顷森林,相当于1135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一个足球场占地0.714公顷)。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化面积占地459公顷(数据来源: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院),如果这一笔减排实现,就相当于增加了1.76片奥运森林。而这仅仅是一周时间内,全国108个参加活动的城市采取非常有限的措施便能达到的。
此外,北京发起的“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如果全国2200万辆私人轿车的车主都能加入其中,那么每年便可节油约9.68亿升,减排261.4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了2355万棵冷杉计1.4万公顷,也就是增加了31片奥运森林。
(以上计算通过CI-山水的碳计算器获得。)
植树抵消碳排放 天天都是“无车日”
2006年底以来,一个新兴的名词“乐活族”,正在讲究时尚和环保的人群中蔓延。乐活的英文全称——Lifestyle of Healthy and Sustainability,直译过来就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它的缩写“LOHAS”——就是乐活。LOHAS这个概念的出现,无形中给既要享受现代技术生活又要对自然环境负责的态度倾向下了定义:既不降低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将自身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既然汽车是社会发展的必要,那么如何以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将出行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呢?出于这一考虑,低碳排放,乃至零碳排放,成为“乐活族”生活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下植树造林创造碳汇的话题正热,通过种树抵消碳排放,正逐渐成为一种快乐而时尚的选择。
作为著名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保护国际在中国的正式合作机构,CI-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推荐大家通过植树造林以实现个人的碳零排放。通过碳计算器计算出自己日常出行的私家车碳排放量,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种植多重效益的树木,通过树木的光合作用的原理使自己的碳足迹归零,回到原点。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实现“无车”出行,让“无车日”的概念得以延伸,每天都能成为“无车日”。
“无车”出行:你永远不会独行
日前,美国某跨国集团的CEO通过保护国际支付$25,000给腾冲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造林再造林项目,以购买足以抵消他们接下来5年中因使用私人交通工具产生的个人碳排放的碳汇,从而实现个人出行碳零排放。
无独有偶,世界著名摇滚乐队 Pearl Jam ( 珍珠酱 )买了 5700 吨碳以补偿他们演出所使用的汽车、飞机以及全球的粉丝开了 100 万辆汽车来参加各地的巡回演唱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正在和保护国际合作的工作使我们很兴奋”乐队在自己网站上这么说。为降低气候变暖的威胁,他们把 10 万美金捐给了9个NGO ,保护国际(CI)是其中一个。保护国际(CI)会把他们用于买碳的钱在厄瓜多尔恢复 30 公顷退化的热带森林来抵消碳排放。Pearl Jam 也向所有他们的歌迷呼吁:减少自己的碳足迹。
央视主持人芮成刚日前也在博客上宣布,私人购买从2007年8月8号到2008年8月8号这一年里自己开车所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作为2008北京奥运献礼。并说:“今天,在地球上的很多城市,无论你是怎样的亿万富翁,却无法买到纯净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路易威登的包哪里都买得到,新鲜纯净的空气却买不到,究竟谁是真正的奢侈品? 如果我们现在因为种种的不方便而继续回避可怕的真相,也许有一天,购买二氧化碳的排放额度将不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新鲜事,而是你生下来就必须接受的基本生存法则。”
如果你也对如何实现“无车”出行感兴趣,与负责任的“乐活”族一起选择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可以登录www.hinature.cn,点击碳计算器,算算自己平时的生活到底排了多少碳。你还可以在这个网页上找到CI-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联系方式,尝试用种树实现出行碳零排放的新鲜选择。
10、政策解读:让环境从“无价”变“有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9月24日 孙秀艳
http://env.people.com.cn/GB/6302582.html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破坏环境者埋单,保护环境者不再“吃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上游排污,下游遭殃”,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如何让破坏环境者埋单,保护环境者不再“吃亏”,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国将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奠基。
范围——
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这次的试点工作将重点放置在四个领域: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生态补偿。
对于每个领域的试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已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比如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要理顺和拓宽自然保护区投入渠道,提高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引导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居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对自然保护区的压力;全面评价周边地区各类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或功能区划调整、范围调整带来的生态损失,研究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则要推动建立健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协调管理与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内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研究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2006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制定了《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了对矿山环境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此次将矿产资源开发列入试点范围,环保总局希望联合有关部门科学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和矿山生态补偿基金的使用状况,研究制定科学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而对于备受瞩目的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这位负责人表示,环保部门目前要做的工作是做好跨界断面的监测工作,为生态补偿的实施做好基础工作。未来,将根据出入境水质状况确定横向补偿标准;搭建有助于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推动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加强与有关各方协调,推动建立促进跨行政区的流域水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
原则——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
生态补偿涉及领域、地域繁多,情况也比较复杂,试点确定了补偿的“五项基本原则”。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要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确定生态补偿的对象、范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要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有责任向生态保护者支付适当的补偿费用。
——责、权、利相统一。生态补偿涉及多方利益调整,需要广泛调查各利益相关者情况,合理分析生态保护的纵向、横向权利义务关系,科学评估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研究制订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相统一,做到应补则补,奖惩分明。
——共建共享,双赢发展。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各利益相关者应在履行环保职责的基础上,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的相互配合,并积极加强经济活动领域的分工协作,共同致力于改善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拓宽发展空间,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研究改进公共财政对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同时要研究制订完善调节、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政策法规,引导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要在试点工作中结合试点地区的特点,积极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科学论证、积极创新,探索建立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为加快推进建立生态环境机制提供新方法、新经验。
这位负责人指出,有必要通过在重点领域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以及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和经验。
什么叫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水环境保护?(链接)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特殊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而划定的区域,以及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
重要生态功能区是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涵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等重点生态功能。
流域水环境保护是从全流域的视角,从整个流域环境生态保护的统筹出发进行的整理与保护活动,包含了流域水资源的调用、上下游总量控制、生态功能涵养等多方面。
11、鄱阳湖的“公地悲剧”
来源:《决策》杂志2007-9-24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441.html
鄱阳湖面临着“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等多种情况,显然仅靠一个简单的禁渔制度根本不能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必须有一种更加细致和更加精确的新模式来调控公共资源的管理。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目前中国被破坏比较少的大湖,被人称作“长江流域最后一盆清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湖泊也正在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威胁,生态链条上的关键物种———鱼类已经越来越少,影响了相关生物的繁衍生息,乃至整个流域人口的生活和生存。
虽然,这是因为受长江、鄱阳湖持续低水位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影响是人祸,即鄱阳湖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导致了渔业资源锐减。而对这种生态破坏行为的控制不力反映了当前鄱阳湖管理体制存在的严重问题。
失灵的禁渔制度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早在1987年,鄱阳湖就开始在部分水域实施春季禁渔和冬季休渔制度。2002年开始,实施全湖春季禁渔。但是,全湖禁渔进入第五个年头的今天,渔民们却抱怨鱼越来越少了。
根据江西省渔政管理局的资料,鄱阳湖区共有1.9万多艘渔船,5万多专业渔业人口,过度捕捞一度使鄱阳湖区的渔业资源急剧减少。虽然全湖禁渔后,渔业资源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江西省水科所的统计却说明,2000年到2005 年,鄱阳湖的水产总量一直在3.2万至3.6万吨之间波动,禁渔对渔业资源的恢复作用并不明显。而2006年以来,渔业变得越来越艰难,捕鱼量也越来越少。
显然,禁渔制度没能阻挡住渔业资源减少的态势。而究其原因则在于,禁渔制度虽然能控制捕鱼的时间,保护鱼的繁殖和生长,但是却不能控制渔民们在捕鱼期的补偿性的疯狂捕捞。
鄱阳湖区的5万多专业渔业人口均以捕鱼为生,实行禁渔制度后,面临生存压力的渔民们在禁渔期前后抓住时机疯狂捕鱼。每年禁渔期前后一段时间,成千上万条渔船涌进鄱阳湖疯狂捕鱼捞虾。这种疯狂行为让“休养”不足的鄱阳湖继续透支。这种结局上演了“公地悲剧”———鄱阳湖渔业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在禁渔期之外,每个渔民都可以自由从事渔业生产,为了获取的鱼虾,渔民们不惜利用各种手段,有的人甚至采用非法的电网等工具来捕捞。
这种疯狂的无序捕捞最终导致鄱阳湖总体渔业资源的枯竭。即使周期性的禁渔制度也无法解决鱼类枯竭的问题,这是无序产权之下的必然结果。
而除了禁渔制度面对“公地悲剧”无能为力以外,另两个来自渔业以外的现象也是导致渔业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
1998年长江禁砂后,各地挖砂船开始进入鄱阳湖,到2001年鄱阳湖挖砂特别兴盛,一直延续至今。2006 年由国内外生物专家组成的长江白鳍豚考察队统计,从湖口县至星子县约45公里,沿途有1600多艘大型采砂运砂船。挖砂会把湖底的底泥和草场大量吸走、清除,使鱼类生活、产卵环境受到极大破坏,最终导致“湖底沙漠化”。
江西省水利部门对鄱阳湖非法采砂行为进行了反复的执法整顿,但整顿挡不住之后的反弹。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也参与到采砂的行动中。很多乡镇将采砂权进行拍卖,将拍卖所得作为地方财政收入。据调查,鄱阳湖区某县,一年仅拍卖采砂权就拍出了1.2亿元,该县一个行政村将承包采砂场的一半转包给外地采砂者,一年就获得1200万元的收入。面对根基扎实、利益错综复杂的地方政治力量,并不能长期直接监督和并不具有强大权威的水利部门显得捉襟见肘。分散的地方利益成为挖砂现象持续存在的最大推动力。
另一个与挖砂相似的行为是围堰堑湖。如果说挖砂和地方权威机构有关,那么围堰堑湖则直接和鄱阳湖边上的住民密切相关。鄱阳湖边上的农民利用枯水季节湖底裸露的时机,用大型挖掘机筑起几米高的围堰,圈占湖泊水域。待到来年湖水上涨、又再次退下时,留在围堰里的鱼虾就成为围堰者的个人财产。
2006年底以来,这一现象在周边的乡镇中不断发生,在一些地方还形成了一股互相仿效的风潮。在鄱阳县莲湖乡匡山洲水域、余干县瑞洪镇沙塘池水域、南昌县蒋巷镇的梅家坟湖水域都发现了这种大型围堰,这些数十公里长的围堰动辄圈占数千亩湖底。
尽管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江西省渔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按照《鄱阳湖管理条例》,湖中归鄱阳湖管理部门管理,上了岸的地域才归地方管理。于是,围堰堑湖属于职能部门的责任范围,地方政府对此并不会提供有力支持。而缺乏地方的支持,围堰者就能够利用其便利,采取各种手段规避职能机构的管制。另外,有限的执法经费也让执法人员对高大的围堰无可奈何。按当地价格,平毁稍大的围堰,每500米要花1万元,而几十公里的围堰就要花费数十万元乃至一两百万元,如此庞大的支出让执法人员力不从心。
体制之病
为何面对以上种种破坏行为,鄱阳湖的管理机构不能够发挥有效的职能呢?深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鄱阳湖区域的管理体制所存在的严重的弊病阻碍了管理机构职能的发挥,致使资源破坏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首先的问题就是管理权力的高度分散。目前涉及管理鄱阳湖的部门有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国土等几个部门以及沿湖地方政府。每个部门各管一块。具体的每个管理部门管理的季节性明显,时间段也不同。这样,众多部门管理导致管理权碎化,甚至互相冲突和互相设置障碍,最后的结果是谁都不能实施有效管理,演变成哈佛大学教授黑勒所称的“反公地悲剧”:管理权力被分散为好几个部门,几个部门之间互相阻碍,导致公共资源浪费和公共资源开发不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鄱阳湖管理局属于江西省农业厅下属的渔政管理局,它的职责只能局限于渔业资源的管理,而对其他相关环境、土地、水资源、污染和候鸟保护等问题并没有法定权力,必须依赖其他部门的协作才能给予治理。由于责任、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其他部门的不合作就容易导致反公地悲剧的产生,即眼看着湖泊资源被破坏而无能为力。
其次,在鄱阳湖管理中,地方政府也是个重要的变量。在整个管理模式中,没有把地方政府有效地纳入到权责体系中来,以至于地方政府常常冒着牺牲湖区总体利益的风险来保护地方利益。
例如,在鄱阳湖非法挖砂的治理中,主管部门是水利局,而背后的推动者却是追求经济绩效的地方政府,它们将土地承包或转租给经营者,从中收取巨额租金,所以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规避水利部门的整治。其它如圈地种树和捕猎候鸟等行为的治理也遇到地方政府要么越权承包、组织经营,要么不合作的阻力。这种不合作现象导致环境生态破坏的治理难以深入和根绝。因此,地方政府的狭隘利益动机也是反公地悲剧产生的重要根源。
治理的变革
以上事实说明,我们仅仅靠一个简单的禁渔制度根本不能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必须有一种更加细致和更加精确的新模式来调控公共资源的管理,这一模式要充分适应总体生态系统的需要,综合掌握鄱阳湖的承载力、渔民的生存状态和渔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并将利益相关方整合到一起,共同协商制定合理的政策来引导鄱阳湖渔业的发展。我们可以把这种治理模式称为“系统生态复合治理”。
这种模式是系统生态的。它按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原则要求,对鄱阳湖的管理采取更加统一有效的、能够整体协调鱼类、用水、污染、鸟类等相关要素的治理模式。按照这种模式,需要设立一个超越单纯关注渔业管理的管理局,它是将生态、水资源、渔业、候鸟保护、污染等相关内容都包容起来的一个权能统一、责任明晰的权威性机构。这种治理机构能够利用其总体性的职责来协调湖泊流域的各种关系,治理各种问题。这种生态系统治理在西方国家早已是共识,而我国局限于部门化和地方化的管理体制,仍然举步维艰。但是,公共资源治理中存在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尽快进行体制变革,否则,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无效问题很难得到根本改变。
另外,这种模式还是包容各种利益关系的复合治理。公共资源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共享性。所以,围绕公共资源必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例如,围绕鄱阳湖就至少包含着国家、省、沿湖县、乡镇、渔民等在内的关系网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过分强调某个利益主体,而忽略其他利益主体。过去的治理模式过于强调国家和总体利益,而忽略地方和渔民利益。因此,在政策执行中得不到地方的支持,甚至遭到渔民们的各种变相的阻挠和反对。带着强大国家意志和宏观目标的政策常常在分散的自我保护的地方利益面前变得无疾而终。其结果是双方或者多方的零和博弈。所以,复合治理是一种充分考虑各利益主体、建立一种长效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在各个参与主体的妥协与合作下共同治理公共资源。复合治理努力寻找总体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实现多方利益的公赢。
系统生态治理的目的是处理好人与总体自然资源的关系,而复合治理的目的是处理好沿湖的居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二者既互为因果,又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生态的也是复合的,复合的也是生态的。秉承这种理念,任何公共资源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理。- (本文得到2007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支持。)刘圣中
12、为何说“环保风暴”没有出路
来源:联谊报 2007-9-24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435.html
“在‘水’的问题上,已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近日表示,中国如今的水污染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体制问题,是该告别“风暴”寻找新路的时候了。
告别“风暴”,建设制度。类似的说法我们似曾相识,7月24日,审计长李金华在中国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时说:“我曾经多次表示,我不赞成‘审计风暴’这一提法。”两厢对照,我们可以发现,两位官员的立场是一致的,即告别“风暴”,建设制度。
其实,无论是审计“风暴”还是环保“风暴”,每一次风暴都因其震撼人心的雷霆行动,在当时赢得了公众的礼赞和支持。既然如此,为何要告别风暴呢?原因很简单,正如李金华认为,审计应该形成一种制度,成为经常性的工作,“这比刮风暴要好”。潘岳也称,每一次,“风暴”都跟在突发事件和被动形势后面“亡羊补牢”;每一次,“风暴”都未能如愿变成常规性制度固定下来;每一次,“风暴”能改变的都远远不如人们期待的多。
事实正是如此,如果“风暴”之后没有问责,只打雷不下雨,或者雷声大雨点小,这样的“风暴”只能是虚张声势,长久下去,容易让公众审美疲劳,产生拒斥心理。如果“风暴”只是“风暴”,没有持续性的制度建设,“风暴”就不可能改变深层次的困局。
据悉,国家环保总局4年来搞了4次环评执法,靠的全是行政手段。这些手段是现有法规制度框架内的最大创新,虽然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但长期效果却十分有限。与运动式执法一样,靠刮起风暴来达到长期效果,实属虚妄。
此外,“风暴”再强,也还是传统的行政手段,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所依赖的是各级执行者的个人意志,或者说是领导干部的个人魅力。执行者强势,政策的执行度就高;执行者如果推诿,政策的执行度就堪忧;执行者如果调离,政策的执行度能否存续就值得怀疑了。因此,风暴虽好,但不宜依靠,建设制度才是根本。
问题是,制度建设比“风暴”更为艰辛,这一点潘岳深有体会——“我们不是天真的乐观主义者,因为遭遇过挫折与失败,所以深知接下来的这段路,需要更多的冷静和坚忍。”
其实,在现实语境下,环保部门的尴尬现状也让人思考。日前,山西省环保局局长刘向东接受央视《新闻调查》采访时就表示:“环保是什么呢?没有枪、没有炮、只有冲锋号,只会吆喝。”他还说:“它(基层环保局)这个猫呢是地方政府养的猫,它这个猫能不能捉耗子,捉几只是由政府部门说了算,不是环保部门说了算。”尴尬如斯,难怪潘岳说,对于环保部门自己来说,目前急需环境执法和监测系统的垂直运作。这同样是现有制度缺位的表现。
环境污染,触目惊心,为国人福祉,为子孙,破解环保困局,时不我待。笔者想问的是,我们何时才能拥有完善的环保制度建设呢?王石川
13、我们的治污科研人员干什么去了?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9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304848.html
参观过上百座污水处理厂,每次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在向我炫耀他们的技术。他们的技术不是从丹麦进的,就是从法国进的。采访过不少座垃圾焚烧厂,负责人也在向我吹嘘他们的技术,他们的焚烧炉、烟气净化设施不是从德国进的,就是从日本进的。
每次我都怔怔地看着他们,然后低下头想:中国的污染如此庞大,按道理应当是中国的技术人员科技攻关、技术突破的大好“市场机会”;中国的治污市场如此热火,按道理是中国的治污产业迅猛发展的好时机。可中国的科研人员都干什么去了呢?中国的雄心都干什么去了呢?
当前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也不是那么狭隘的人,有时候我甚至想得很美: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民,日日夜夜在那胡思乱想、左冲右突,发明这发明那,给世界人民谋利造福。替换了许多技术,穿透了许多现象,破除了许多迷信,排除了许多文学妄想。我巍巍中华,聪明地依靠“拿来主义”精神,躺在全世界的成就之上,美滋滋地享受着、享受着。这证明我们是一个多么善于吸收、同化世界文化的民族啊,这证明中华文化有多么强的吸引力啊,这证明中华传统是多么稳固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啊。拿市场去换产品怕什么?拿保守去换创新怕什么?拿原材料去换高科技怕什么?只要能为我所用,只要能自由通商,世界将永远太平,神州大地将永远和谐。
虽然有时候也有一种暗暗的屈辱感。所谓的科研,大概是有两层作用,一是更新人类对某个现象的看法,从而不停地修正人类的哲学走向;第二是通过技术的实现力,让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进而改良人类其他领域的作用方式。如果我们老是不去做研究,我们如何有所创新?我们的文化如何保持活力?我们的每一个人如何保持活下去的信念?
现在中国遭遇如此严峻的水污染问题,而我们的污水处理设施,要么是不建,要么是建了不用,要么就是经过长时间的技术选型之后,决定“采用成熟技术”,从各个国家进口成套设备,包括鼓风机,包括螺丝钉、电线,大概只有施工用的水泥和沙子,才会购买“中国制造”。在此时,那些打着所谓“环保技术公司”的企业,做得最熟练的活,不过就是把国外的各种设备,拼装、匹配在一起,倒卖给甲方。跟当年的所谓的高科技IT公司一样,干的不过是系统集成商的活;从硬件都软件,从思想到技术,从技术到商品,都一一从他国抄来拿来。
很多人老在那追问,中国人为什么缺乏创新精神?如果我们排除“国人从骨子里认定创新是没必要的”这类令人绝望的解之后,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大概就是:中国人的创新精神要么被压抑了,要么体现在其他地方。
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安心的解,我拼命读古籍,我拼命看现实,我拼命装得很深沉地思考。最近一段时间,我有些不安地想到,也许我们自古喜欢的就是“因陋就简”的文化,不喜欢“精益求精”的文化,什么事都可以迁就,只要能让命活下去,一切都可以得过且过。
是的,“因陋就简”,古代的政治理论是因陋就简的,先秦的神话系统是因陋就简的,清朝以前的政权组织方式是因陋就简的,城市是因陋就简的,住宅是因陋就简的,人的命运也经常是因陋就简的。几千年的中华人口繁衍史中,除了些极有权或者极有钱的人,可以偶然通过役使大量的奴仆而过上相对精致的生活之外,绝大部分中国人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因陋就简地苟延残喘,一切都拿身体去扛,一切都拿生命去忍受。
也许因为自己不愿意造工具,于是就只愿意购买别人已经造好的,哪怕因此要花掉毕生的大半积蓄。也许是因为自己老是造得不够精,思想与技术的“物质实现力”总是很差,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别人成套的、愿望实现力强的作品,哪怕因此多少丧失掉一点“技术人格”。
一个人,当然要爱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但自己生育的孩子总是最让人迷恋;我们当然为所有的创新而欢呼,但为中国的创新多欢迎几声,想来也合情合理。在这个世界上,科学与技术是相连的,技术能够实现的,首先需要在科学认识上有所穿透。而科学与文化又是关联的,科研上的每一次穿透,都会给人类文化带来一次震憾,不是颠覆些什么,就是新生些什么。人类就是在这样不停的震荡中,文化沉淀得丰富,思想多样得有趣,整体的创造力厚重得让人信赖,生活的幸福感让人多少能够摆脱虚无。
中国的科研人员是不少的,有权利做科研的有一大帮,有能力做科研的也有一大帮。一个人生于某个时代,应当把才艺用来帮助时代摆脱困境。对文学家来说,文章合为时,好雨知时节;对科学家来说,技术合为时,好风助扬帆。然而我们总是抛弃随大潮涌来的各种创新机会,以到处搜购各种“稳定产品”来代替费心费力的研究。当我们讨论该不该“拿几亿件衬衫去换一架飞机”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想到,衬衫与飞机其实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是“成熟产品”。我们对购买设备如此热衷,是因为可购买的产品多半都早已走出了大脑、走出了实验室、走出了小试、走出了中试、实现了产业化、实现了商品化,被许多人反复验证过的产品。从他国获得这些商品固然需要花费我们的大量血汗和资源,但是,只要它让人放心,只要它武功稳定,只要它能够保证预设使用期内的正常运营,只要它们不需要让我们殚精竭虑,我们是什么血本都肯下的。
这几年一直在采访环保,一直在中华大地上行走,一直都遭遇同样的“伪哲学难题”:中国的治污科研需求如此旺盛的时候,我们的有能力做科研的人,到底干什么去了?
14、整治水污染宜用"重典"
来源: 经济观察报2007-9-24
http://www.h2o-china.com/news/52428.html
9月17日,由国家环保总局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完成的 “中国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研究项目总报告”向社会公布。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在环境污染方面违法与守法成本相差46倍。
面对悬殊的比例及 “偏软”的执法,中美专家呼吁将“按日处罚”写进正在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以便大幅度提高环保领域的违法成本。
一份报告
9月1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美国环保协会向社会公布“中国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研究项目总报告(第一期)”。报告主要参与者,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博士说,按照他们阶段性调查和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环境污染方面“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十分严重,较低的处罚标准使执法机构手中的“大棒”变成了“软柿子”。
据了解,该课题组借鉴和引入了美国环境执法处罚计算模型(BEN模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利用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对中国企业在大气和水污染违法与守法成本进行核算,结果显示相差十分悬殊。
课题组利用调查的数据按BEN模型计算,一个在地级市的企业如果一次违法排污,平均受到的经济处罚是4.97万元,而该企业违法期间获得的收益是232万元,违法与守法成本相差46倍。“由于中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过低,致使罚款的威慑力不足。”张建宇说,“处罚过低已经成为环境执法机构的一个软肋。”
“在完备相关内容后,过两个月我们准备向国务院提交报告。”国家环保总局监察局局长陆新元表示。
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和美国环保协会联合启动了 “中国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研究”项目,项目组由一个总课题组和16个地方课题组组成。总课题负责项目全盘设计和调查,16个地方课题组分别设立在北京、上海、重庆、吉林、江苏、山西、武汉、西安等地,负责实施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
一年半后的2006年11月,项目第一阶段研究任务完成,拿出了研究报告。项目组在第一阶段共对全国85个省、市、县环境监察机构和162家企业进行调查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环保部门执法与企业守法的实际情况,及相关数据。
而之所以调研报告完成后10个月才向社会公布,是为了将 “按日处罚”办法,写进正在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
按日处罚
张建宇对本报表示,他们十分希望“按日处罚”办法能写进正在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张认为,目前我国违法处罚力度太低,无法达到惩戒的目的。中国近两年最大的水污染案,四川沱江污染和吉化松花江污染案都是罚款100万元,震慑力远远不够。
张说,课题组根据得到的数据,通过BEN模型估算出了中国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违法处罚的合理额度。提出了动态和按违法收益处罚的立法建议,该建议的基本思想是使经济处罚额度与违法收益成比例,通过罚没违法收益消除企业利用环境违法获利的动机。
所谓“按日处罚”,就是改变目前以违法的“件”数为单位的处罚方式,充分考虑违法行为所得,以“天”为单位累积对违法行为进行量处,使罚款额度与时间成正比,从而让违法行为得不偿失。对于大气污染,课题组建议每天的罚款上限可以设为12万人民币;水污染行为每天不低于2600元人民币。
张的同事,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环境顾问、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一直希望这次修订能成功。杜丹德说,去年11月他有幸见到了温家宝总理,当时他特意向温总理介绍了这个调查项目。
杜丹德认为,“按日处罚”将对中国的环境管理产生非常的意义:一是“按日处罚”是基于财政和经济后果的处罚方式,能使对违法者的处罚与国家设定的目标保持一致;二是“按日处罚”为执法者和违法者都提供了清晰明了的规则;三是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守法动力,使企业污染治理能够从末端治理走向源头。所以希望“按日处罚”能写入《水污染防治法》。
据悉,我国1984年制定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大约10年修改一次。今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了 《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希望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
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温英民处长透露,目前《水污染防治法》已经进入了“一读”阶段,将在十个方面着力进行修改。
在修订内容中,虽然已经提到要“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法律责任”,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大处罚,目前还不得而知。
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教授,也建议《水污染防治法》采用“按日处罚”办法。但具体模式与美国BEN模式不相同。汪劲认为,“按日处罚”首先在每个涉及罚款的法律责任条款中都确立按日连续处罚制,然后增加一个总括性的条款规定按日连续处罚制应当如何实施。
重庆先行
在重庆,9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中,“按日处罚”已经被写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重庆新《条例》规定,如果企业不立即停止排污,就按天计算罚款,企业排污一天,就处罚一次,同时要额外加收2到5倍的排污费,重特大污染事故可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按照新规定,重庆以前违法排污企业一个月只罚10万元,现在罚款额度将达300万元。
重庆市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唐幸群说,重庆有一家企业2000年到2007年累计被环保机构处罚了52次,最多时一个月处罚两次,但屡禁不止。原因就是这个企业几年来违法排污获得的利润是2000万,而罚款总共才240万。
9月2日,“按日处罚”的新条例实施之后,当唐幸群她们再到这家企业时,企业的排污管自动就撤了。
重庆的做法,让天津市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韩宝福十分羡慕。韩说,现在环监部门处于一个非常尴尬和无奈的境地,权力很小、说话没力度,可责任很大,“环境任何地方出了问题都是我们的责任”。 韩认为,“按日处罚”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担心
虽然环保执法人员对 “按日处罚”持积极态度,但一些法律专家认为,“按日处罚”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事情。
汪劲表示,如何科学设定每日的处罚额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果过轻,就无法遏制某些违法行为;如果过重,又可能给企业造成过多的负担,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及中外专家的呼吁,使法律修订者十分谨慎。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副主任蔡微表示:“《水污染防治法》修改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对于“按日处罚”是否可行,蔡微认为无限制加大处罚力度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对水污染防治除了进行立法上的修改,还应当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中国情况十分复杂,“按日处罚”将面对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难以预料的情况。
同时,蔡微担心“按日处罚”会不会造成大量的寻租空间,这也是立法部门正在思考的问题。蔡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软肋,“区域限批”、“流域限批”实行之后,党委一把手都出面,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要寻找一些便于操作和企业自律的方法,配合法律的规定提高执法效率。 (作者:张沉)
15、“无车日”为何车水马龙
来源: 新京报 2007-9-24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zonghe/1044/2007/09-24/018@075856.htm
密集居住在城市的中国人是最不需要买车的,是最有必要发展公共交通的,但我们却和自己居住的家园开了个大玩笑———怀着致富的理想把环境致残。
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108个城市承诺参加“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
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已成为世界性的活动。在中国,虽然“无车日”活动从今年才大规模展开,但测算的数据还是令人鼓舞的: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从“轿车走进家庭”到“无车日”的提出,意味着中国人开始正视小汽车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给“车家”一记警钟:少数开车的人在污染大多数人呼吸的空气和头顶上的蓝天。
不过,其他国家的“无车日”和中国的“无车日”所表现出的情景迥然:欧美发达国家的“无车日”活动期间,街道上的车真少了许多,只允许公交车通行的街道不会出现小汽车。而据《新京报》报道,“无车日”晚北京80路段拥堵,时速仅约20公里/小时。车流滚滚,城市的天空并没有蓝天白云起来。
刨根究底,大概有三个因素:一是驾车者包括一些使用公车的官员们,还没有对公共环境产生深刻的焦虑,依然徘徊在勤于动嘴而懒于刹车、喜欢说而不自觉行动的状态,拥有小汽车更多地被看作“身份的象征”而非“污染源”;二是公共交通设施包括线路和车次,远未达到让居民感到乘公交比驾私车更便利、更划算、更舒适的程度,一些人即便心里想着要乘公交,但真正出门后还是走向小汽车;三是不少城市在发展城市道路的过程中,缩窄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人们想步行、骑自行车变得更加困难。
另一个显著的差别是,欧洲一些国家在开展“无车日”的同时,制定了限制小汽车、提高能源税、改善公交、增加环保型汽车科研投资和绿色能源开发、保护绿地等政策,来保护环境,限制二氧化碳排量。而在中国很多城市,第一个“无车日”尝试后,并没有对小汽车的使用采取合理的限制措施,以致道路越来越拥堵。本来,密集居住在城市的中国人是最不需要买车的,是最有必要发展公共交通的,但我们却和自己居住的家园开了个大玩笑———怀着致富的理想把环境致残。
对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中国来说,仅仅一个“无车日”实际上是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的,需要从政策上加大改革力度,比如提高燃油税、按排量大小确定路税、大量减少公车配备量,来限制小汽车的不合理使用;需要从科技上很下功夫,致力于发展环保型汽车,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需要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给人们提供用起来便利、舒适的出行工具,让自行车回到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树立现代思维,活得简单些、单纯些,在蓝天白云和炫耀身份之间做出明智选择,为子孙后代多想着点。
人类有了飞机还不够,还要大排量的汽车、跑车,天上的废气和地上的废气一经会合,便让大气层发烧,让格陵兰岛的冰川和喜马拉雅山的冰山如同得了红眼病一样不停地流泪,让城市的蓝天和星空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同时带出很多奇怪难治的病症。欧洲一些国家已在讨论到2040年能否把燃油汽车赶出街道和路面,我们是不是也该想得更远些?□白烁(广东 学者)
16、环保运动必须着力于制度变革
来源:中外对话2007年9月20日 唐昊
发展真的可以拯救环境吗? 唐昊在他的专栏文章中继续对中国的发展, 政治前景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等作了具有争论性的解析。8月23日,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公布了1979年和2003年两次在太空拍摄的中国珠江三角洲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24年中,珠三角的都市和工厂区急剧扩张,与此同时植被及水系、滩涂则缩减不少,水系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整个珠三角呈现“灰色化”。这种直观对比所带来的精神冲击,大过任何抽象的数据。
耗尽资源的发展模式
珠三角近年的变化在任何工业化国家中都存在。所以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醒——从技术上说,目前这种把逐利当成发展、资本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确实存在着耗尽一切资源的可能,特别是在珠三角这种大量依靠外来投资、尤其是国际资本来获致发展的地区。其原因在于:
一、在一些经济学说中,自然成本一向被认为是免费和随意使用的。空气、土壤、美景等很少被计入经济发展成本。如果有企业支付了这一成本,如一家工厂购进了污水净化设备,那么他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上升,工厂就要倒闭,而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的反而是那些偷偷排污的工厂。在环保逆向淘汰法则下,自然成本当然会被大范围地拒绝支付。
二、经济发展意味着产品增多,人均消费的提高,而这同时也意味着个人排放废料和对自然污染的增多,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如此。不断增加的污水、垃圾、工业废料已经成了世界性难题,以至于发达国家企业想方设法将其转运他国。今年年初被媒体曝光的英国垃圾转运中国事件就是其中一例,事实上还有很多国外公司每年向中国倾泻大量的垃圾废物。
三、外来投资主导的经济模式下,资本需要的是短期回报,这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当自然资源已被消耗殆尽、土地和环境承载力饱和时,外来投资者往往选择在耗尽资源后撤退,把工厂搬迁到另外的地方,在现有水平上自我复制(外资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就属此种性质),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耗尽资源而导致系统崩溃。
环保运动的效果
上述因素的存在,预示了一幅可怕的前景,即以投资为主导的、片面追逐利润、追逐经济增长的取向不改变,则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目前尚未有能够根本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现在已采取的一些做法仅仅从逻辑上看就难以实现其设定的目标。
目前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着力最大的几方面,一是技术改进;二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三是经济发展后的弥补。但问题是,寻找替代能源、技术进步根本不能解决环境问题。原因很简单,单位产品耗费的资源减少、污染降低,就会鼓励这种产品的大面积扩张,结果造成更大范围的资源耗竭和污染。同时人们也不会牺牲个人生活质量来保护环境,这种集体搭便车的心理已由中央电视台8月初的调查所证实。至于靠经济发展来促进环保,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环境的破坏程度是成正比的。
上述措施不起作用的结果就是,环保口号不断、运动不断、承诺不断,而环境依然一天天地恶化下去。在西方世界,经各国共同商定的《京都议定书》形同虚设,几年下来,美国、日本都增加了碳排放量,只有欧洲还勉强保持了90年代的排放水平;在中国,绿色GDP受到重重阻碍,直至被无限期搁置;在广东,珠三角以不足0.4%的国土,创造了全国近10%的GDP,但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空气污染、绿地减少,城市扩张,酸雨面积高达70%,珠三角渐由绿色变成灰色。
突围的窄途——从社会运动到制度变革
在环保遭遇挫折的情况下,指责集团自利、个人自利或者资本的不负责任,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是人类本性和经济法则。更重要的是,利益集团及其行为方式也是这种特定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环境在逐渐恶化,而是现有的相关制度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现有市场经济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并不能消除环境恶化。通过经济发展为多数人谋福利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借口,因为目前经济发展的成果往往是被少数人控制,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进行的经济扩张。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未消除贫困;经济全球化和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选择了牺牲了环保。
其次,既有的政治治理机制也难于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民主政治本身的弱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环境恶化密切相关的资本全球化已超出国界,成为民主政治难以调控的超国家力量。甚至最大的市场经济国美国本身就无视环境恶化的现实,布什在许多场合为破坏环境的集团进行开脱就是明证。
全球治理缺失,资本独大,市场经济法则占尽优势,大国为其保驾护航,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国政府的努力也越来越让人失望。所以,只有世界性的公众参与,才能为环保提供真正的动力。毕竟,在环境恶化过程中,普通人所遭受的损害最大。
但公众的直接行动,其目标不应仅仅是暂时性、具体化的,必须寻求普遍的刚性规则、根本制度的建立。这需要经历几个阶段:首先是在部分国家和人民中间树立政治正确性,以制止人类过度开发和浪费利用;第二阶段,以公众参与和联合为主要形式的变革;第三阶段才是通过政治诉求而促进国际和国内制度的建立。现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国际组织专为全球环境政策做协调,这是不可思议的。
环保运动的最终目标必须从社会运动回归到制度变革,把运动成果固化为规则和惩罚机制,否则是没有出路的。受环境影响最大的普通民众要在政治上有更大的发言权,惟有通过民主的进一步扩展来实现。
但通过扩展民主来解决环境问题也面临挑战: 一、以人为中心的民主程序是否适合环境议题?二、环境科学的复杂性并非每个公民都能理解。三、为环保而牺牲经济发展几乎可以肯定不为多数人支持,但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如果发展和环保真的不可兼得,我们将做何选择?
尽管如此,在全世界资本的力量经由全球化走向联合、进而突破任何限制的时代,世界民主力量的联合绝对是必要的。惟其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在所有温暖的土地被人造沙漠覆盖之前叫停出于经济利益毁弃家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