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二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八月二十七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08-27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周生贤:全国约半数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

2、检查发现:淮河支流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3、我专家称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急需"民间投资"

4、我国拟立法限制“过度包装”“豪华包装”

5、中俄两国联合保护黑龙江水资源 共同监测跨境水 

 

地方信息:

6、贵阳:投资37.34亿元保护水源地

7、广东主要污染物排放上半年“双降” 

8、重庆主城八成污水明年不再直排长江嘉陵江

 

人与自然:

9、冯永锋:为了大草原,请放过鼠兔吧!

 

环保法规:

10、水污染防治法草案首审 污染处罚拟取消上限

 

深度报道:

11、南水北调水质面临污染 郑州四成污水注入淮河

12、治理流域污染刻不容缓

13、渤海“中毒”成死海:污染带来毁灭性破坏

14、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的博弈

 

环境时评:

15、潘岳:水污染逼近危险临界点

16、我们应学习与河流和谐相处

 

特别推荐:

17、中国的水环境及出路

 

 

 

1、周生贤:全国约半数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

来源:法制日报 2007年08月2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27/075212455213s.shtml

  本报北京8月26日讯 记者陈丽平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今天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作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说明时说,水污染防治法自1984年制定、1996年修正施行以来,对控制和减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水污染物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面临着旧账未清完又欠新账的局面。

  周生贤列出以下突出表现: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水体污染相当严重。据环保总局监测,2005年全国七大水系的41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7%的断面为劣V类水质,全国约二分之一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

  ———部分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加剧了水污染的恶化趋势。据最新《水资源调查评价结果》显示,淮河开发利用率为53%,辽河开发利用率为66%,海河开发利用率为100%,导致这些河流枯水期基本没有生态流量,大大降低了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

  ———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据环保总局最新调查数据,全国113个重点环保城市的222个饮用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质达标率仅为72%,不少地区的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有的城市没有备用水源,有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

  ———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据环保总局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406起,其中水污染事故693起,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总量的49.2%。

  周生贤说,现行水污染防治法确立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重点水体总量控制、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限期治理等基本制度,对防治水污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与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有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如: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比较原则,需要进一步具体和细化;水环境监测网络不完善,水环境状况信息发布不统一,需要进一步整合和规范;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不够具体,需要进一步补充和细化;排污许可制度、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仅限于重点水体,需要全面推行;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的监管手段较弱,需要进一步强化;水污染应急反应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增强等。

周生贤说,此次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是为了适应当前环境保护新情况、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完善有关水污染防治制度。

2、检查发现:淮河支流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来源:新华社2007年08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170483.html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26日表示,淮河支流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毛如柏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跟踪检查淮河、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时介绍上述情况。

  毛如柏说,沙颍河是淮河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也是对淮河干流污染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其接纳的污染负荷约占淮河流域的三分之一,过去淮河干流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污水团多来自此河。

  贾鲁河汇入沙颍河中游,沙颍河的污染负荷大约三分之一来自贾鲁河。位于贾鲁河上游的郑州市污水处理率不足60%,大量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由于缺少天然径流补给,贾鲁河已成为郑州市的排污沟。

  毛如柏说,颍河、沙河在周口市交汇成沙颍河。沙河是周口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但由于颍河污染严重,颍河汇入沙河,已经危及到了周口市饮用水源地的安全。

据介绍,涡河是淮河流域另一条污染严重的支流,其污染程度目前已经超过沙颍河。涡河三分之二左右的污染物来自于惠济河。 (记者李亚杰 田雨 邹声文)

3、我专家称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急需"民间投资"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2007-08-27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27/content_10967650.htm

    新华网云南频道8月27日电(记者刘娟)25日起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走进东盟论坛”上,中国法学会、世贸组织研究会会长、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贸易研究会名义会长孙琬钟认为,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次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急需持续资金,尤其是“民间投资”的介入。

    孙琬钟说,根据亚行测算,从2005年起到未来10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至少在100亿至150亿美元,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次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要进行持续健康的发展还需要有关方面和企业,从多方面加大调整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资金投入,是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的根本。

    “在这方面,应当充分发挥民间投资在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多元化渠道,大力推进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完善投资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投资风险防范机制。”孙琬钟说,在充分发挥民间资金作用的同时,应加强与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社会的合作,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和项目援助,是进一步推动次区域合作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除此之外,要加强大型设施的投入,重视国内其他省区参与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与建设,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以便吸引更多的项目,创造新的贸易合作机会。

    为期两天的“第三届走进东盟论坛”,主题为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及民间投资贸易,有来自北京、上海、云南、深圳以及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地的政府要员、使领馆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人士等1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4、我国拟立法限制“过度包装”“豪华包装”

来源:新华社2007年08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170845.html

  “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这一现象今后将通过立法予以限制。

  26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进行首次审议的循环经济法草案规定,单位和个人在设计产品包装物时,必须执行产品包装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产品包装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草案第十九条规定,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节能降耗和削减污染物的要求,优先选择易降解、易回收、易拆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

  对在拆解和处置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电器电子等产品,不得设计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由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制定。(记者齐中熙、顾瑞珍)

5、中俄两国联合保护黑龙江水资源 共同监测跨境水 

来源:世界新闻报 2007年08月24日

http://intl.ce.cn/zgysj/200708/24/t20070824_12667417.shtml

    8月20日至2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北京召开了首次水资源合作联络小组会议。会上,俄罗斯联邦水资源署副署长赫连科介绍了中俄双方未来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

    中俄双方代表还就今明两年两国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合作计划进行了研究讨论。其中包括水电站建设、黑龙江(俄称阿穆尔河)和额尔古纳河调水问题、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现状等。

    赫连科介绍说,在俄罗斯,任何一个水利设施和项目的修建都必须通过对周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本身影响的评估。所以,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不可分割的。

    共同监测跨境水

    2006年2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签署了《关于中俄两国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的谅解备忘录》。5月,双方进一步签署了《关于中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计划》。根据该《计划》,中俄两国将在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兴凯湖开展联合监测。

    双方还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资源以及今后合作开发水利项目的措施,并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负责实施。工作小组分为5个“小分队”,其中包括水质监测和水资源保护小组、跨界河流合作小组、解决河流污染问题小组、协调小组和联络小组。

    目前,双方已经开始对黑龙江、额尔古纳河和兴凯湖的水资源进行质量监测。今年6月,两国专家对水检样进行了分析,并将于近期交换检测结果。此外,专家们还积极研究如何改进工作程序,让双方的专家更方便地过境和在船上工作。

    谈判过程难题不少

    2005年,松花江(黑龙江支流)的污染曾引起两国的极大关注。俄罗斯联邦水资源署副署长赫连科表示,目前,俄中两国还没有签订关于赔偿生态损失和追究责任的协议。今年3月30日,俄中双方开会讨论了相关的协议草案。草案中提到了关于赔偿的条款,但这一问题还在讨论当中。

    目前,在协议的商谈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除了法律差异外,两国对水质、利用水的标准及对水资源的分工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但是,谈判的进程很快,很多有争议的问题都达成了共识,不久后将会签署合作协议。

协议签署后,双方的科研人员会有更多的交流培训机会,并将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执行,届时会把现有的5个小组合并到一起。

6、贵阳:投资37.34亿元保护水源地

来源:新华网 2007年8月27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8661

新华网贵阳8月27日电(记者 周之江)贵阳市将投资37.34亿元,全面解决规划范围内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

贵阳市日前通过的《贵阳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将就解决水源地水质安全问题,全面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措施包括隔离防护、环湖林带保护、拦污截污、污水收集综合处理、点源污染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库岸保护、支流生态治理及恢复、水土流失防治等。2007年至2020年,贵阳市将投入37.34亿元,全面解决规划范围内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并使其达到山清、水绿、岸美、生态良好的要求。

有调查显示,贵阳市目前有集中供水水源地24处,总供水量2.14亿立方米,与水厂规模相比较,现有水源地供水能力总体不足。

据了解,通过上述规划工程的实施,到2020年,贵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将得到全面保护,所有新水源地全部建成,应急水源储备能力明显提高。

7、广东主要污染物排放上半年“双降” 

来源:广州日报 2007-8-27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589.html

  广州8月27日电(杜娟 冯婧婧)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2007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广东的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分别比2006年同期下降了1.23%和4.45%。

    省环保局透露,要完成国家下达给广东的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05年下降15%的目标,2007年二氧化硫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7%,COD排放要下降6%。而2006年我省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分别比2005年下降2.1%和0.9%。所以,目前我省治污减排情况良好。

    据悉,在电厂脱硫方面,到2007年年底,广东全省烟气脱硫装机容量要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2008年年底前完成全省12.5万千瓦以上现有燃煤及燃油发电机组脱硫设施建设,2009年关闭5万千瓦以下机组。

在污水处理方面,2007年全省要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00万吨以上,日处理总能力达到800万吨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到2010年全省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100万吨,才能完成减排15%的目标。

8、重庆主城八成污水明年不再直排长江嘉陵江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07年08月2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27/112313752709.shtml

  中广网重庆8月27日消息 (记者 刘湛) 重庆主城排水工程污泥处理系统近日完成设备安装,这意味着历时6年的重庆最大市政环保项目二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重庆市排水公司的消息说,鸡冠石、唐家沱两大污水处理厂今年底将启动扩能工程,明年底主城污水处理率达80%。届时,每天可少向两江排放上百万吨污水。

  主城排水工程是保证三峡成库蓄水后库区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配套项目,服务人口330万人,概算总投资36.89亿元。工程于2001年9月开工建设。此前,全市污水处理率只有7%,超过九成的污水直排长江、嘉陵江,威胁三峡水库水质保护。

二期工程主要完成两个污水处理厂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及污泥消化工艺。市排水公司负责人说,今年底启动的两大处理厂三期扩能工程,将使鸡冠石厂的污水日处理总规模从60万吨扩大到80万吨,唐家沱厂从30万吨上升到40万吨。 扩能工程预计明年完工,届时才宣告主城排水工程全面建成,主城区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

9、冯永锋:为了大草原,请放过鼠兔吧!

来源:广州日报2007年08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173684.html

  鼠兔其实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他们维系着高原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着强大的正效应。在没有搞清草原退化与鼠兔之间的真正关系之前,最好先停止毒杀鼠兔。

  8月23日晚,由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编剧的寓言故事《好鼠兔》,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乔治·夏勒现在是世界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副主席,他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贡献良多,许多物种的重要性都是他率先提示出来的。这一次,他突然迷上了青藏高原上普通的鼠兔——正在被人类视为仇敌的鼠兔,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青藏高原大面积的沙化,人们视鼠兔为罪魁祸首。为了拯救草原,保住牛羊,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对鼠兔进行“地毯式毒杀”。

  然而,这也许是个错误。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哈希·扎西多杰就对此表示怀疑。在一次演讲中,他指着鼠兔的照片说:这个动物在当地默默无闻,但是,从生物链来看,鼠兔可能是草原的关键生态物种。

  哈希·扎西多杰2007年初获得了“CCTV年度经济人物公益奖”,他获奖的主要原因是实践着一种自然保护与社区强健双赢的关系。措池村,是他实践这一理念的重要领地。措池村村民拒绝毒杀鼠兔,也拒绝其他人到当地毒杀鼠兔。村民希望有更多的科研证据来支持他们,他们正和北大的科学家一起努力寻找证据。

  北京大学生命学院、著名保护生物学专家吕植教授说:“在草原退化的地方,鼠兔才会大量繁殖;因此,人们应当去想,这片草地到底因为什么而退化?”他认为,在没有搞清草原退化与鼠兔之间的真正关系之前,最好先停止毒杀鼠兔。

  草场载蓄量过大是人们能想到的第一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湿地退化?天敌减少?

  鼠兔也许并非是草原退化的原因,而是草原退化的后果。在四川西北有片美丽的湿地——若尔盖湿地。上世纪70年代,人们为了获得草原,大修水渠降水位,以制造更多的草原。头两三年,草场的面积是在扩大,接着,草场就退化了,现在沙化非常严重。过去,因为是湿地,鼠兔无法进驻,现在,退化成草原和荒漠之后,鼠兔的繁殖才扩张开来。

  鼠兔的“人口”多了,鼠兔的幸福感反而在下降。在任何片区,某个物种过分强大,成为强势物种,最终都将危及这个物种本身。由于猛禽猛兽大量被毒杀、猎杀、网杀;由于人类进驻了许多本来不该进驻的地块,动物的安全隐蔽之所都破碎成不安全的通透之地;由于人类的各种生活生产排泄物污染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态失衡。在此时,在草原上横冲直撞而显得相当显眼的鼠兔,成了生态恶化的替罪羊,人们不假思索地认定,这一切都和它过度繁殖有关;人们毫不犹豫地给出结论:只要捕杀所有的鼠兔,草原环境就能好转。

  显然,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需要用多种方法放大“拯救鼠兔”的呼声。拯救鼠兔大概是一个让人们从单一思维走向多向思维的过程。而环保需要的恰恰就是人类社会因为有了思想多样性而互相平衡与和谐,不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再从一个频道整体扭到另一个频道。乔治·夏勒、吕植这样的科学家,声音虽然微弱,但却是可以让人信赖的。他们说:“我们必须看到,鼠兔其实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它们维系着高原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着强大的正效应。因此,在好好地研究它们之前,请不要盲目地作出某种高强度干预这个物种命运的决策。”

  善良而狂热的人们,请先冷静下来,听一听他们的声音吧。

10、水污染防治法草案首审 污染处罚拟取消上限

来源:新京报 2007年08月2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27/020613748089.shtml

  本报讯 (记者 杨华云) 水污染事故的处罚有望不再设置上限。昨日,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下称草案)明确提出,水污染事故的罚款将依照事故直接损失的比例计算。

  明确超标排污即违法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作草案说明时坦言,我国水污染物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保护面临“旧账未清完,又欠新账”的局面。全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水体污染相当严重。

  对此,草案首次确立了加强源头控制的防治原则,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按照各自的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削减和控制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排污单位。

  对于排污单位,草案明确规定:超标排放就是违法。这终结了目前水污染防治法对超标排污处理的“游离”表态。根据现行水污染防治法,超标排放要依规缴纳超标排污费并规划治理,但并未明确超标排污的法律性质。

  草案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于超标排放单位,由县级以上政府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10万以上100万以下罚款,逾期未完成治理则停产整顿,整顿期满仍未完成,即责令关闭。

  未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地方政府和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草案要求定期公开曝光。

  特大事故按损失30%罚款

  根据我国目前法规,对水污染事故处罚的最高限额是100万元。环保总局一位人士透露,这个额度远远达不到震慑责任企业的作用。松花江污染事故对责任企业的罚款是100万,这对于事件损失和该企业的经济实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新修的草案对水污染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为特大水污染事故、重大水污染事故、较大水污染事故和一般水污染事故四级。处罚要根据直接损失的百分比计算罚款。一般事故或者较大水污染事故,按照20%计算,重大或特大水污染事故,按30%计算罚款,并报请责令关闭。

  拒绝环保检查最高罚10

  此外,县级以上环保部门须编制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发生重大或特大水污染事故,省级政府应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必要时国务院可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在信息发布上,规定县级以上环保部门依职权发布,必要时由县级以上政府发布。为加强环保部门执法力度,对于拒绝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草案规定由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或行使监督权的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以上10万以下罚款。

  全国人大环资委审议草案后建议,应完善污染损害的司法救济,增加有关支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规定,包括允许社团等机构作为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原告。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等。

  - 草案亮点1 污染控制

  区域限批有望入法

  跨省江河治污规划批准权收归国务院

  根据草案,水污染防治区域限批有望通过法律予以确认,从而提高其作为治理政策的地位。

  草案规定,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草案同时强化了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制度。规定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施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流域或者区域内,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还不得超过总量控制指标。

  为实现对水污染物的源头控制,草案确定了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的原则。对于一般跨省江河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批准权统一收归国务院,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对此规定了可以由国务院或者省级政府批准。

  - 草案亮点2 水源保护

  饮水源保护区禁排污口

  现行法律仅规定一级保护区须治理排污口

  据周生贤介绍,目前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据最新调查数据,全国113个重点环保城市的222个饮用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质达标率仅为72%,不少地区的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有的城市没有备用水源。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

  对此,修订草案完善了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明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而现行水污染防治法仅规定,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由县级以上政府限期拆除或治理。

  更为严格的规定还有,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内建设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要责令拆除或关闭。

  为解决跨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上的争议,草案建立了解决机制,规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区市政府与流域管理机构协商划定。协商不成的,由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并报批。

  - 草案亮点3 排污许可

  排污许可制将全面推行

  重点单位排污设备要求与环保部门联网

  现行水污染防治法仅对重点水体实行排污许可制度,而草案则确立了全面排污许可制。

  草案规定,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含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病原体等有害物质的其他废水和污水的各类单位,都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禁止无排污许可证或者不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对排污口的设置,草案也进行了规范,排放者应按规定设置排污口。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11、南水北调水质面临污染 郑州四成污水注入淮河

来源:新京报 2007年08月2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27/014113747747.shtml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由于相关截污导流工程没有完成规划批复,导致大量污水进入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同时南水北调东线重要调蓄湖泊治污滞后。全国人大检查组表示,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水质正面临着被污染的威胁,这必须引起足够警惕。

  污水防治“旧账未完又欠新账”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作报告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受国务院委托作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对于当前中国水污染形势,周生贤概括为“水污染物排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保护面临着旧账未清完,又欠新账的局面。”

  全国人大环资委的报告则展现出一个淮河、辽河水污染情况的实景,毛如柏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来形容。作为国家的重大工程,检查组发现南水北调东线水质“正面临着被污染的威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警惕。”

  大量污水进入南水北调干线

  检查组在江苏省徐州市看到,徐州市三分之一的污水经奎河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排入发源于本地的奎河,但徐州市铜山县还有3家造纸企业向奎河排污,致使奎河由江苏进入安徽的省界断面水质污染严重。

  按照治污规划的要求,徐州市另外三分之二的污水需要经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不牢河和房亭河,通过截污工程导入同为淮河支流的新沂河入海。但是,徐州的截污导流工程至今没有完成规划批复,工程还没有实施。据反映,扬州、淮安和宿迁的截污导流工程规划同样因意见不一致至今未批,新的方案也未确定,导致大量污水进入南水北调输水干线。

  据有关部门监测,2007年上半年,位于南水北调东线的不牢河徐州解台闸断面,劣Ⅴ类水质为50%,水质仍然很差。

  南水北调重要调蓄湖泊受污染

  检查组在山东省济宁市查看了南四湖水质情况。南四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调蓄湖泊,其水污染治理同样也存在滞后问题。据了解,今年6月,南四湖的14个水质监测点中,6个是Ⅳ类水质,7个是Ⅴ类水质,1个是劣Ⅴ类水质,虽然比治理前有了很大改善,但都没有达到规划要求的Ⅲ类水质标准。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明年就要开始调水,江苏北部的截污导流方案至今未落实,南四湖污染问题又尚未解决,调水水质很难保证。”毛如柏说。

  - 污染报告

  淮河支流成郑州排污沟

  据调查,因排放标准低,莲花味精厂排放高浓度“达标”污水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淮河流域50米以内80%浅层地下水是Ⅴ类水质,已丧失水功能;50至300米的中层地下水也出现局部污染。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表示,淮河干流水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淮河支流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郑州四成污水注淮河支流

  沙颍河是淮河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也是对淮河干流污染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其接纳的污染负荷约占淮河流域的三分之一,过去淮河干流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的污水团多来自此河。

  贾鲁河是沙颍河的支流,该河汇入沙颍河中游,沙颍河的污染负荷大约三分之一来自贾鲁河。

  位于贾鲁河上游的郑州市污水处理率不足60%,大量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由于缺少天然径流补给,贾鲁河已成为郑州市的排污沟。“虽然7月份正值汛期,水量丰沛,但河水仍旧黑臭难闻,污水汇入沙颍河之处可谓‘泾渭分明。’”毛如柏表示。

  颍河、沙河在周口市交汇成沙颍河。沙河是周口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但由于颍河污染严重,颍河汇入沙河,已经危及到了周口市饮用水源地的安全。

  莲花味精排高浓度达标污水

  周口市食品、皮革、制药、化工等行业的违法排污现象很严重,今年国家有关部门曾对周口市23家企业进行了检查,发现有15家企业违法排污,占检查总数的65.2%。

  周口项城市的莲花味精厂,是淮河流域重点水污染治理企业,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按现行标准已经做到了达标排放,但每天排放的2.8万吨废水中,含COD4吨,氨氮0.6吨,COD实际排放量占项城市COD排放总量的1/4,废水达标排放却污染物排放量大。

  检查组对这种奇怪的现象分析了原因,目前中国部分行业污水排放标准过低。如味精、酒精和木浆造纸行业的COD二级排放标准的浓度分别为200mg/L、300mg/L和350mg/L,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Ⅴ类水体COD的最高浓度为40mg/L。这样高浓度的达标废水大量排入河流中,远远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必然造成污染。

  值得关注的是,长期以来确立的COD作为重点考核指标已经不能真实反映水污染状况,如从淮河、辽河流域来看,目前只以COD的削减作为工作重点,但是导致河流富营养化的氨氮,也上升为主要污染物,却没有考核的明确目标。

  人为因素致排污监测失真

  检查组还发现,部分城市虽然建设了在线监控网络,却不重视科学管理,致使不少在线监测系统常出现机械故障,甚至出现人为因素,使数据缺失或失真。

  检查组通过对河南、安徽两省情况的了解,淮河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安徽省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8个地级城市污水处理率均只有50%左右。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规划批复较晚,短期内建设资金难到位,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

 [1] [2] [下一页]

12、治理流域污染刻不容缓

来源:《记者观察》杂志2007-8-27 □张胜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584.html

  当前,科学发展观的号角吹遍神州大地,节能减排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日益深入人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全民期待。然而,纵观大江南北,各地的母亲河正日益受到严重污染!几大流域污水横流显得很不协调,污染纠纷不断搅得难以和谐,群众缺乏清洁饮用水谈何小康?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深入治理流域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流域污染已是触目惊心

  古人赞叹长江“水天清,影湛波平”,汉江“水是眼横波,山是眉峰聚”,西湖“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而如今,很多江河成了排污沟、毒沟,一些湖泊成了纳污湖、臭湖。昔日碧波不在,今朝污水横流。就连部分地区的地下饮用水也受到污染。水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2006年,七大水系中属五类和劣五类水质的占26%,国家重点监控的9大湖泊中整体水质为五类和劣五类的有7个。10多年来国家下大力气治理“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但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一些本已改善的流域又被重新污染。2007年以来,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河道丧失了使用功能;“三湖”水环境恶化的趋势还在发展,化学需氧量还没有完全控制住,氮、磷又有所上升,不少地方水质已经沦为五类和劣五类,富营养化状态达到中度和重度。

  2007年4月以来,太湖蓝藻持续暴发,贡湖饮用水源一度出现污染,严重影响无锡上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巢湖 、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进一步大规模暴发的隐患仍然存在。这些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检查发现,海河流域51个断面水质全部为劣五类,15个断面化学需氧量超过200mg/L。淮河流域16个断面氨氮全部超过地面水环境V类标准限值。涑水河、汾河、渭河等黄河支流污染严重。吉林省辖辉发河、伊通河等松花江支流污染较重,黑龙江省除拉林河和牡丹江外的所有松花江支流化学需氧量均超过100mg/L,全部为劣五类。流域污染严重引起部分群众强烈不满。面对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安徽省蚌埠市鲍家沟附近的老百姓跪地请求治污!在“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今天,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感到无比震撼!

  工业园区竟成了污染集中区

  工业园区是指工业企业相对聚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较为高效齐全的服务体系的工业制造区域。其重要内涵之一是缩短办厂周期,节约投资成本,推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测算,在园区内发展工业,可以节省公共设施投资10%,节约土地15%,治理污染费用可降低5%。工业园区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取得很大成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快速发展。这种成功在各省起到了极大的示范效应,为追求GDP,追求所谓的政绩,各地纷纷招商引资,一窝蜂建立工业园区,甚至不惜对污染企业大开“绿灯”,限制或禁止环保等执法部门入园检查,致使工业园区内环境污染老帐未还,新帐不断,积累到现在,园区内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已经十分突出。

  国家环保总局对长江、黄河、海河、太湖流域的126个工业园区检查发现,其中110个园区存在环境违法问题,占抽查总数的87.3%;有的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评文件等级,为污染企业非法入园“放行”;有的污染企业入园后环境监管失控,“三同时”执行率很低;有的园区内企业严重违法排污,园区没有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或者有了也在“晒太阳”,运行了也不正常;有的所谓“工业园区”是为了争取国家优惠政策,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园区,企业零散分布,污染随意排放。在松花江流域,有的园区采用渗坑、渗井排放污水,对地下水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有的园区内企业环评、“三同时”执行率很低,部分企业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很多工业园区已经严重背离本义,不仅没有推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反而成为群众反应强烈的“污染集中区”和“污染避风港”!

  企业违法排污何时了

  企业违法排污是导致流域严重污染的最直接原因。当前,企业违法排污非常普遍,且十分严重。国家环保总局在长江、黄河、海河、太湖流域检查企业529家,其中234家存在环境违法或超标排污的情况,占抽查总数的44.2%,其中黄河流域超标排污率达70%左右,淮河流域超标排污率达56.4%;抽查城镇污水处理厂75家,其中38家管网不配套、运转不正常、超标排污或停运,占抽查总数的50.6%。在松花江流域,抽查企业100家,83%的重点治污项目超标排污。

  几大流域的很多企业没有规范化设置排污口,不少企业通过管道将废水排入河道但未予以明示,厂外很难找到排污口,存在规避群众监督和环境监管的嫌疑。一些企业应付检查,弄虚作假,有的企业负责人谎称治污设施正常运行,但现场检查发现,其设备已经老化,锈迹斑斑,根本无法启用;有的企业在白天检查时,COD为300mg/L,而当天晚上再次暗查时,COD增加到572mg/L;有的企业在得知检查组到来后,临时停产,或封堵排污口;有的企业由直接偷排偷放生产废水转向用清水稀释废水后排放。不少企业负责人不积极配合环境执法人员的现场检查工作,万般抵赖甚至故意掩盖环境违法行为。一些落后生产能力、落后生产工艺至今没有依法淘汰,一些严重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仍在上马。一些企业拒绝环境执法人员入厂检查,不允许环保人员依法采取水样,甚至存在扣押水样、扣留环境执法人员等暴力抗法的恶劣行为。

  企业违法排污屡查不止,污染常常死灰复燃。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三不怕”、政府“三不查”。所谓企业“三不怕”,是指企业不怕环保部门监察、不怕行政处罚、不怕损害公众利益;政府“三不查”,是指老百姓不上访不去查、中央领导不批示不去查、主流媒体不揭露不去查。政府“三不查”是企业“三不怕”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如此胆大妄为,视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为儿戏,严重侵犯了群众环境权益,伤害了公民法律情感,损害了政府权力威信。

  谁为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撑腰

  企业肆意违法排污且屡禁不止,为何无人能管?

  其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默许、纵容甚至保护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难有作为。暗查发现,在松花江流域,部分市政府发放“重点保护企业”牌照,这些企业都严重超标排污;有的市委、市政府公然联合发出通告“某某集团是我市招商引资重点挂牌保护单位,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检查和收费”;有的市委为企业挂牌服务,规定 “各行政机关、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部门对该企业进行检查、调查、收费、执法时,必须经市创建办批准;各司法部门到该企业执法时,必须持有本机关主要领导签署的意见,否则一律不得进入” 。在海河流域,部分市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规定“行政执法部门进企检查、收费或处罚的,需及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在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的地区,就连国家环保总局人员暗查时,也曾遭遇多次出示执法证件仍被扣留、长时间不能进厂检查的窘境,更不用说当地环保部门入企执法了。

  政府出台 “土政策”,挂牌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公然对抗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严重损害国家法律和政府权威,使企业违法排污“合法化”、执法部门履行正常法定职责“非法化”。地方政府采取如此保护政策,环保部门自然难以作为,企业自然肆意排污且屡禁不止。可以说,“地方保护主义”不仅造成流域污染加重,而且扰乱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流域限批成为环保利剑”

  为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全国重点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国家环保总局对水污染严重、违法问题突出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长江安徽段的6市2县5区实施了“流域限批”,暂停该地区除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类以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被“流域限批”的地区,要在三个月内,开展规划环评,清理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停建环境违法项目,清理违法排污口,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管。完成整改任务的,才能解除限批措施。

  可以说,国家环保总局采取流域限批是治理流域污染的迫切需要。传统的环境执法手段软,法制不健全,体制不顺畅,机制不完善。严峻的环境形势要求环保部门尽快出台强有力的流域治污新思路。国家环保总局经过深入研究,审时度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流域限批,这是迄今为止环保部门动用的最大环境执法权。流域限批是一种手段,是系统思维在环境监管领域的具体运用。我国几大流域都跨越几个行政区,流域污染防治常常出现相互推责的现象;或者此处治污,彼处违法排污,造成了流域经济发展的不公平竞争;特别是突发环境事件,严重影响流域的社会稳定。通过实施流域限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流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为流域污染防治摸索了新思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措施。

  流域限批急速地提升了地方环保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对6市2县5区实施流域限批后,立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的市委书记、市长刚从沿海地带招商引资上亿元的项目,一下飞机就接到流域限批的消息,投资方立即撤资,书记、市长的心“ 一下彻底凉透了”!因为流域限批直接影响招商引资和GDP增长,进而影响政绩,各地党委、政府对污染整治非常积极、迅速。有的市委书记、市长在流域限批后,立即亲自向国家环保总局、省委、省政府作深刻检讨,立即召集各区(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开会,立即将落实流域限批整改要求作为全市中心工作,立即制定整改方案并责任到人。流域限批迫使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的市委书记说:“流域限批直接影响我们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但坏事也是好事,流域限批迫使我们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扭转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个阵痛期,这个阵痛期迟早要到来,国家环保总局对我们实施流域限批,实质上是要求我们提前完成这个阵痛期,实现新飞跃。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好事,我们将会更好地抓住未来的发展主动权。”其实这个观点已经有例可证,鄂尔多斯市作为“黑三角”的一部分,过去产业结构不合理,炼焦、铁合金、电石企业生产规模小,治理水平低,污染十分严重。国家环保总局对“黑三角”实施强力整治后,该市抓住机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现在已经完成调整“阵痛期”,发展异常迅速,受人瞩目。此外,被限批地区的环保工作也立即空前加强。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立即取消,企业拖欠的排污费全部追缴,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立即补办,超标排污的立即整改,有的地方还完善了环保机构。

  今后,流域限批要进一步规范化、正常化和法制化。流域限批作为当前力度最大的执法手段,能够将环保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所以,流域限批不应仅仅是一场风暴,应该规范化、正常化和法制化。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对环境违法现象突出的地区,对超过总量指标、重点项目未达到目标责任要求的地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都要实行“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流域限批要与挂牌督办相结合,要与责任追究相呼应,要多种手段齐下,将处理人与处理事并举,流域限批的效果将会更好。

流域污染治理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压力很大。只有全国上下联动,部门紧密配合,公众积极参与,才能将流域污染消灭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才能重现“水天清”、“空水澄鲜”的人间乐园。作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局

13、渤海“中毒”成死海:污染带来毁灭性破坏

来源:新华网2007年08月2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172508.html

  有这样一组数字:超过九成排污口向渤海超标排放,年污水量超过40亿吨,严重污染面积4年间增长近2倍。

  有这样一个镜头:破旧的渔船停靠在码头边,黄褐色的海水卷起层层泡沫,不时可见翻着肚皮的小鱼。

  有这样一种疾呼:“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

  上面三个图景串联一起构成了昔日我国“天然鱼仓”和“海洋公园”如今的真实写照。在国家和环渤海省市采用的各种“药方”面前,渤海“病情”依然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救救渤海”已绝非危言耸听。

  ●“天然鱼仓”资源锐减,赤潮灾害频频出现

  “现在渤海已经没有一种鱼类、贝类或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了,产卵场污染面积达100%”

  “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天津人爱吃海鲜是出了名的,但天津塘沽区居民张大姐却发现,最近几年市场上越来越难找到满意的本地产海货了。

  “过去是吃肉,现在只能尝尝味儿了。”张大姐说,以前皮皮虾一斤称七八个,现在差不多快20个了,而且味道也差多了。

  张大姐的感受在天津主要的渔业捕捞地塘沽区北塘得到了印证。今年开渔时节记者在这里见到,昔日繁忙的渔港如今冷冷清清,破旧的渔船停靠在岸边,偶尔出海回来的渔船上也多是一些个头很小的鱼虾。

  “现在小拖网还能赚点钱,大船在本地运营几乎都赔了。”北塘渔业协会副会长朱少波说,“赔钱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还是海里的渔业资源减少得太厉害了。”

  “污染给渔业资源带来了毁灭性破坏。”北塘渔业协会会长张文明痛心地说,“现在渤海已经没有一种鱼类、贝类或螃蟹能够形成规模群带了,产卵场污染面积达100%。”

  他说,20几年间伴随污染日趋严重,渤海物种至少减少30种以上,对虾、白鳞鱼、黄花鱼、鲳鱼、凤尾鱼、梭鱼、鳎麻鱼等过去盛产的品种相继断档或濒临绝迹。

  此外,渤海污染还带来赤潮灾害频发。天津市海洋局连续监测显示,2002年至2006年天津海域赤潮灾害发生面积分别为10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720平方公里、750平方公里和860平方公里。

  北塘一位姓孔的渔民说:“赤潮时海货捞不着,海藻却像泥一样糊在网上,网眼都看不见了,弄弄网线就断了,每年都毁不少网子。”

【1】 【2】 【3】

14、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的博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7-8-27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597.html

  主题阅读:适度开发河流水电

  相比于传统火电资源,水电一直被定义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水电,被看作是解决能源危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途径。然而,伴随着一个个大坝的兴建,水电所带来的负面生态效应开始显现。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水电开发的表述是“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而上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是“积极发展水电”。表述的转变意味着观念的改变,如何更加合理有序地进行水电开发的问题已经进入决策者和专家学者的视线。

  水电开发审批过程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和缺位

  长江上游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的经济可开发量22832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0亿千瓦时。如何正确面对这10000亿千瓦时的电能开发、100万平方公里山川的生态环境,以及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的生存发展,是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的经济学新课题。如果我们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科学有序地进行水电开发,那么长江上游将会升起更多璀璨的明珠;否则,我们将会成为破坏子孙后代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历史罪人。

  当前的情况是,10000亿千瓦时的水电开发权已被几大电力公司当作“金娃娃”紧紧抱住,并迫不及待地进行开发,人们甚至用“跑马圈水”形容长江上游当前的水电开发态势。环境、生态、移民等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形势令人十分忧虑。

  2007年5月,笔者有机会参与水利部组织的“长江上游水电开发情况专题调研”。通过这次调研以及对许多相关材料的分析,笔者强烈感受到,在水电开发规划和审批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政府职能错位和职能缺位情况。结果,水电规划脱离甚至违背流域综合规划,引起河流综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诱发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

  造成水电开发中政府职能错位与缺位的直接原因,是政府职能定位不完善;而造成政府职能定位不完善的根本原因,在于进行政府职能定位时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学理论指导。

  无论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都只是以市场经济体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没有注意到市场经济体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关系。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的今天,这种忽视将威胁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仅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已经不能全面指导当今的经济活动;必须将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起来,建立新的经济学理论,才能保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不妨将这种新的经济学理论称为“绿色经济学”。

  可喜的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WCED)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被广泛接受,为“绿色经济学”奠定了哲学与科学基础;而在许多国家进行的“绿色GDP”探索正在为建立“绿色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提供实践经验。可以预见,“绿色经济学”不仅会丰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而且将为完善我国政府职能提供经济学理论依据。

   过度的水电开发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

  河流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派生出的一个概念,它包括河流地貌、河道物质输送、河流生态等丰富内涵。河流健康状况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言,当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环境的扰动可以通过河流的自适应、自组织过程得以恢复,或虽不能完全恢复,但不会对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影响时,河流生态环境状况可称为健康的或基本健康的,否则是不健康的。

  笔者从长江上游目前的水电开发规划和实地考察中了解到,几条大支流的梯级开发基本上是一级紧连一级,例如岷江和大渡河均布置了22个梯级。各梯级大多采取引水式电站开发方式,即筑坝形成水库,然后把水从河岸山体开凿的隧洞引到下游,累积落差发电。这样的开发密度和开发方式,实事上把河流变成了一连串间断的水塘,造成天然河道脱流干涸,引起河流生态与环境问题。我们不难凭直觉认为河流的健康受到了损害,却难以对这些河流的健康状况作出科学、定量的评价,因为目前还缺乏可操作的诊断与评价方法。这是进行流域综合规划及其水电开发等专项规划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和迫切实际问题。

  河流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钱学森先生称其为“复杂巨系统”),因此,对河流某一地点的任何形式与强度的扰动,都会波及整条河流。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评价某一水电站建设对河流健康的影响时,应当考察其对整条河流乃至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在目前水电站的环境评价中,大多只进行库区影响范围的环境评价——这是很不全面的,难免会带来中长期的负面后果。

  从另一个角度看,水电并非是绝对的清洁能源,这似乎是一个悖论。长期以来,相对于火电厂排放的粉尘、煤烟、二氧化碳以及硫化物对环境的污染而言,人们把水电称为清洁能源。然而,当我们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也纳入“清洁”的内涵,那么,水电的清洁性还有待探讨。事实上,当水电开发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严重失误时,其对河流乃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可能远大于同等发电量的火电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且这种破坏往往是不可恢复的。因此,只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对可持续发展产生显著不利影响时,水电开发才是“清洁”的,否则也是不“清洁”的。

  保留几条原生态河流是人类认识自身的需要

  文明史和自然史是人类认识自身的坐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通过对不同文化层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考证,可以揭示文明的进程;通过对地层化石的考证,可以揭示地壳及其生态环境的演变;通过对河流阶地的勘查可以揭示河流的发育过程。但是,我们无法回放奔腾在远古的河流,就像伟大的亚理士多德说的那样:“我们永远不可能在同一条河里洗澡。”我们只可能从今天的原生态河流去了解其远古时期生态环境的生动情景。因此,保留几条尚未开发的原生态河流,对理解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九寨沟的原生态风光多么迷人!然而,要不是著名林学家吴中伦教授的发现和广大科学工作者奔走呼吁,要不是四川省委于1978年强令已在九寨沟砍伐森林11年之久的两个林场撤出,要不是国务院于1982年决定把九寨沟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要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九寨沟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今日的九寨沟恐怕早已是一条“风沙吹劲草”的荒沟了。可见,保留几处原生态环境是多么重要。

  当今世界,人们正在努力建立物种基因库、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名录、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自然保护区……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事业让子孙后代有机会看到他们祖先的足迹,有机会认识他们所生存的地球的原始面貌。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我们没有理由不积极参与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借鉴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成功经验,为子孙保留几条尚未开发的原生态河流。

  笔者呼吁水电开发者们:河流水电开发应该有度,试图把一条河流的全部水能“榨干”的规划思想和建设行为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拥抱河流水能带来的巨大财富的同时,请珍惜大好河川的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作者为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声音

  中国的水电开发应该封顶。中国目前大致上水电资源开发量接近可开发量的20%,世界平均水平是38%,发达国家达到70%,个别国家达到90%。中国的水电开发接近60%即可,全都开发将带来更多生态问题。——汪恕诚(前任水利部部长)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尽快开发不能保存的水能资源,才能做到因地制宜、集中有限的财力发挥出最大的减排效益。一般来说,水电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改变、损失都仅仅是局部的,而水电建设的防洪、水资源调节、生态效益则是全流域的,其减排效益更是全人类的。——张博庭(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15、潘岳:水污染逼近危险临界点

来源:《记者观察》杂志 2007-8-27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583.html

  今年入夏以来,接连发生了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爆发事件,这是一个标志——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已经到了临界点。“水”是矛盾最激化和最早爆发的领域,因为它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命脉,又是人民生存的命脉。

  “水”将是中国未来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环境领域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主题。“治水”将是对包括环保在内的各相关部门对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的严峻考验。如果不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将是我们的失职。

  水污染已经逼近危险临界点。目前7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9大湖泊中有7个是五类和劣五类。五类和劣五类水不能接触人体,连农业用水也不能做。也就是说,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水质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 80%的湖泊的水也全部坏死!

  如果不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我们恐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就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和谐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目前“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流域水环境保护体制上存在重大缺陷。这个部门管调水,那个部分管污水处理;这个部门管农业面源污染,那个部门管工业污染;这个部门管技术资金,那个部门管发展资金。这样一种分割管理方式直接导致“责权利”的不统一,争权不断,推责有余。不建立一个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域管理机制,就不可能执行有效率的水污染防治措施。环保总局强烈呼吁建立一个跨部门跨省区的流域统一管理机制,能够联合流域上下游省份,组织环保、水利、城建、林业、农业等部门开展联合监测和执法。

  执法难还是老问题,即使环保总局也一样。环保总局检查组在安徽铜陵市经济开发区的金威铜业检查时居然遭到拒绝,出示了执法证后,企业仍称必须有“内部人”带领方可入内,检查组最终还是没有进得去!环保总局历年的执法行动中,暴力抗法、拒绝检查的事情每年全国有数百起之多。

  目前,造成水污染的形式多样。

  一是工业园区环评、“三同时”执行情况差,存在未批先建、越权审批、越级审批的情况。在检查的126个园区中,有110个工业园区存在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评等级和“三同时”执行率差的问题,占抽查工业园区的87.3% 。山东省某县工业园区共有项目30个,其中19个未履行环评手续,环评执行率仅为36.7%;应完成“三同时”验收的项目11家,实际验收0家,环保“三同时”验收率为零。

  二是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不正常、处理能力低、管网不配套或超标排污。在抽查的7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有38 家运转不正常、超标排污或停运,占抽查污水处理厂的50.6%。河北省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10万吨/日,实际日处理污水仅3万吨,其他4万吨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沧浪渠,是造成沧浪渠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是结构性污染突出。陕西渭南市韩城市龙门工业园共有工业企业35家,仅焦化行业就有20家,占57%以上,近半数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四是一些企业违法或超标排污,在检查的500多家企业中,有200多家企业存在违法或超标排污的情况,约占被抽查企业数的50%。

  五是一些企业无治污设施,直排废水,行为恶劣,性质严重。在山西、内蒙古检查的63家企业中,有15家无治污设施,占被抽查企业的24%。

  六是养殖等面源污染加重了水体的水质污染。太湖蓝藻大量繁殖,严重影响了无锡市的饮用水源。

  从第一次环评执法到现在,环保执法可以凭借的法律依据始终只有一部,就是《环评法》,没有任何改变。环保部门仍旧没有权力关停违法企业,仍旧不能罚超过20万的款,仍旧只能“建议”相关部门对渎职或违法的官员进行处理。国家环保局早就着手在修订《环保法》和《环评法》,但法律的修订有其必须的程序,要花几年的时间,但污染的形势又一日千里,我们实在不能坐着等法律修改好了再行动。中国目前的特点是,不能等着有了制度再做事,而是要通过做事来创造制度。而“ 区域限批”,已经有多位中央领导批示,可以固定成为常规性的制度。

  关于立法规划,中央已经制定了《“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以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为突破口,以增强立法可操作性为关键,以落实政府环境责任为重点,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覆盖环境保护各个领域、门类齐全、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体系。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还要同时结合市场的力量和公众的监督。市场能克服行政手段“阶段性”“不稳定”的弱点,公众的监督则能够抑制“权力寻租”。所以,从此次“流域限批”开始,环保总局融入了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

  市场机制就是让资源和环境变成企业的内部成本,让违法的代价高于守法的代价。环保总局将和银监会在近期出台绿色信贷政策,未执行环评审批和验收的项目、未按环保审批要求落实环保措施,依法被环保部门查处的企业将不能得到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已发贷款也将被追回。

  公众参与就是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后督察机制。公众应该成为督察的重要参与者,因为他们是环境的最大利益相关者,最有动力去监督相关部门和企业是否履行了责任,是最高效、最公正的环境督察员。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保总局出台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便是平台。

  “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一个五年计划的总体目标,不是分解到每年的目标。2007年减排的力度会不断加大,随着减排力度和各种减排工程措施的上马以及资金的到位,未来两到三年内,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将超过2%,这样才能顺利确保“十一五”减排目标的实现。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今年第一季度,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六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增长,加剧了节能减排形势的严峻程度。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日前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四十五条重要措施,只要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通过制度创新和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中国完全能够实现“十一五”(2006~2010)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作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

16、我们应学习与河流和谐相处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07-8-27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607.html

  能让奔腾的河水听从人的旨意,那曾经是千百年来的梦想。如今,当一个个水电工程兴建起来,这一梦想逐渐变为现实的时候,人类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思索:水电工程一方面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人们开始对建设水电工程的利弊得失进行反思:我们如何在享用水电开发带来的惠利同时,维护好河流的健康?与形成于千百万年前的河流相比,人类的出现只有几千年历史。然而,就是在这几千年中,特别是近百年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水电工程被建造于河流之上。据统计,如今世界河流的60%都经过了人工改造,包括筑坝、筑堤、自然河道渠道化等。

  一条河流的健康,首先表现为河流与它所在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与人类的进化一样,河流从最初形成,到今天人类所见到的形态,也是经历了不断演化的过程。但是,水电工程的外在干预改变了这种内在演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不但可能影响河流本身的健康,也影响到人类的长远利益。近些年来,国外学术界对水电工程给河流带来的负面生态影响谈得较多,甚至出现了反对建设水电工程的极端观点。

究竟如何看待水电开发?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水利工程兴起于人类治理水患的愿望,长期以来在防洪、灌溉、发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能源、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水电这一绿色能源更是不可或缺。今天我们所要强调的是如何坚持适度开发,即人类需要主动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长远来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地开发河流资源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为了人类自身利益,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也是必须要做的。所谓适度,最重要的问题是在水电开发建设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在水电开发建设中权衡好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现工程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保持河流健康所需要的条件,这其中就包括了对水电开发建设的数量和规模的控制。只有坚持在河流的可承受范围内进行理性开发,才能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否则,河流生态恶化的恶果最终还是要人类自己来品尝。

17、中国的水环境及出路

 

主办单位:绿家园志愿者 中国青年报

会议时间:2008年8月22日14:00——17:30

会议地点:中国青年报社十楼

会议内容:中国的水危机及出路

会议嘉宾:刘树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树坤: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我们国内众多新闻媒体的朋友来个互动。我想大家都是最敏感的神经细胞,社会上有什么敏感的话题,大家都可以捕捉到。我们这次讲的问题,基本上也是在水利建设方面一些敏感的话题,也很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把一些新的观念和观点能够把它的影响尽量扩大出去。为什么我能讲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话题是很大一个话题,涉及到中国整个水利建设整个总结和评价。我最早也是学水利工程的,年轻时也参加过一些水利建设。后来呢,主要是搞防洪减灾方面的,根据国际上减灾十年活动,从92年开始,以减灾工作研究为主。在国内也推广一些新的风险管理一些理念,所以对防洪方面了解比较多一些。同时从95年开始关注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在国内做了很多工作。也参与了滇池一些保护计划,后来我和日本专家共同完成了洱海的水质保护规划,现在也在得到实施。在2000年我就退休了,退休了以后参加了全国防洪规划,也亲自帮助各个城市在实现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些我都把自己的经验在介绍当中,尽量给大家介绍一下。

刘树坤:中国的水危机大家议论很多了,实际上水危机这个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眼前了,怎么认识,怎么对待,看看有什么出路,我从这个方面介绍自己一些观点。总的来说,中国的水危机,应该说还处在不断加重的阶段,现在并没有看到有遏制的趋势。首先我们国内的和水有关的灾害,洪涝旱灾害,现在还在不断加剧。除了大江大河,从98发大水以后,连续各个大江大河,像珠江、淮河、长江、太湖都出现了很多大的灾情。但是最近特别明显一个是城市灾害,还有一个山地灾害,也就是山洪灾害,这个发展的特别频繁。像今年上半年,从南到北这些主要的城市都遭遇了暴雨的袭击,这些都是过去所没有的。另外北方的缺水问题也没有得到缓解。我们比较一下,我们国内洪涝旱灾害还比较严重,怎么比呢?我们先和日本比一比,现在我们国内多年平均下来,我们每年平均的洪涝灾害损失大约在GDP的2%—3%,日本现在是0.2%到0.3%,占GDP比率是我们的10%左右,美国更少了,美国是万分之八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内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还显得很不足,就是防洪的标准比较低。

刘树坤:这个是今年大江大河的水灾、淮河的水灾,城市洪涝灾害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了。再一个水质污染现在是非常严重的。过去国务院抓了三河三湖的污染控制,但是到现在来看三条河:淮河、海河、辽河;三个湖:太湖、巢湖、滇池,它的污染状况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今年和去年接连发生了松花江的污染和大面积的湖泊,除太湖以外蓝藻大规模的爆发一些恶性的事件也在发生。

    刘树坤:这是一些城市河道的照片,左边这个是北京的凉水河,刚刚改造好,两岸进行了绿化,绿化做得很漂亮,但是水是很臭的,水波里边,加了一些瘀泥,这个河就起不到城市河流一些正常的功能。右边这个是我在龙口市一条城市里边的河流叫泳汶河拍摄到的河道已经挖的不成样子了

    刘树坤:另外在西北地区和北方的地区缺水的问题应该是非常严重的,由于水资源不足,北方的农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开采地下水,所以地下水大面积的超采,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以后比较低了,海平面比较高,沿海地区开始海水大量入侵到地下,入侵地下以后盐水很难退出去,地下水就慢慢不能用了,同时地表的湖泊、湿地过去是靠地表滋润来维持的,现在如果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以后,湖泊和湿地都会大量的萎缩。

    刘树坤:另外我们的河流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这样使得水资源变的非常的紧张,除了资源缺乏,还有水质性的缺水,就是好好水不能用了,同时造成了流域水土不平衡,水土流失现象在加重。同时流域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在减少,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水危机的种种表现,在这里可能大家掌握资料很多,我就不详细说了。

刘树坤:这是海河的例子,在北方我们拿海河来看一下,地下水的超采也是非常严重了,到现在为止累计的超采将近一千亿的立方了,浅层地下水基本被抽干了,深层地下水,最大的降幅降到100多米。

刘树坤:这个是我们海河流域整个地下水位下降的分布图,红颜色是最深的达到90多米这样一个状况,基本整个海河流域的平原地区,地下水都是大幅度下降。

    刘树坤:我就想从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谈一些看法。我是学水利的,我们当时搞水利建设就是两个目标:一个是兴利,一个是除害,这两大目标,兴利比如搞水电站、供水资源灌溉,除害比如说防洪,这两大目标。大家一致认为是为社会谋福利的,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问题是我们在出现这两个目标的时候,主要是考虑了人类社会的需求,而忽略生态系统对水有什么需求?这样我们把水都用完了,把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量都挤占,在过去我们做流域规划的时候,只考虑生活、生产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生活的用水。而没有考虑生态需水。这一次做全国新一轮的规划的时候,明确的考虑河道内的生态蓄水量,同时考虑河道外的生态蓄水量。就是在这个流域水的计划的时候,把水留出来。这样的话,如果你忽略了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使它没有保证,肯定会对它产生负面的影响。

    刘树坤:最近在国际上有很多生态学家做了一些研究,他把我们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描绘比较清楚。生态系统是通过食物链的关系互相连接的,每一种生物的存在,都要依赖于几十种其它生物的存在来维持,通过遗传基因的进化,或者食物链的关系来维持。所以现在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最终也要关系到人类本身是不是正常的进化和发展,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大概可以这样概括起来,就是说,出发点是为了造福于人类了,但是它牺牲了生态环境,最后还要归结到人类本身,最后如果不总结和认识就会出现大的问题。

    刘树坤: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因为大到一定程度以后,负面影响就会越来越显著。现在我们国家大概,这个都很清楚,建的大坝都是15米高以上的,大坝将近86000座,另外水闸三万多座,新修河道的堤防,干流和支流的堤防,重要的堤防大概有27万千米,海堤7900千米,现在还在逐渐的增加。现在我们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供水能力就是从河里直接用的大概有5800亿立方米。另外大量的水电站也很多,下边我还要详细介绍。其中还有对地下水影响的机井、电水井,有几百万座机井,所以地下水一抽就没有了。我们这么多水利工程建成以后,对于我们流域水循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国际上的专家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使河流结点化,第二流域水循环短路化,第三,流域水循环绝缘化,第四,流域的生态系统孤立化。

    刘树坤: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基本上把各个流域的病症做了一个诊断,七大流域我已经研究了六个。对长江我把它诊断为长江成了唐僧肉,具体下来我再谈。黄河是被吸干乳汁的母亲河,淮河相当于下水道被堵塞的漏雨的房屋,海河是靠输血维持生命的河流,珠江是缠足的少女,太湖是一盆洗脚水。下面我具体来讲讲。

    刘树坤:因为长江水量比较丰富,大概有一亿多立方米。所以大家都觉得从长江取点水都没问题,所以都想从长江索取,但是没有看到对长江进行补偿的计划和各种政策。现在在干流上还要继续建大型的水电站,因为现在发电的效益非常高,其它支流基本上都布满了,将来一级一级的建下来,现在梯级开发,就是我们长江上的梯级的开发,基本上一米的余地都没有留。最近中国科学院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发表长江发表报道当中,提出了一个警告说:上游开发过渡。

刘树坤:现在一些很大胆一些计划,比如说四水连调,将来把长江、淮河、海河、黄河,四条河把它沟通起来,资源共同沟通利用。从现在来看,长江实际上自己已经像唐僧一样,没有孙悟空在旁边已经自身难保。

    刘树坤:黄河我把它诊断为被吸干乳汁的母亲河。因为黄河的断流问题过去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黄河水都被用干了,现在我们黄河呢,在上游,从龙羊峡和青龙峡一段,已经建成了七八座大型水库,而且按照规划,还要建25座大种型的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的库容加起来是590亿立方,黄河总的水量多年平均已经也就500亿立方左右。所以上边的水将来根本到不了下边,如果把黄河比作母亲河,黄河水是乳汁抚育我们,乳汁基本上都被我们吸干了。所以现在黄河也是一个不健康的河流。

    刘树坤:另外在黄河有很多用水非常不合理的地方,同时呢,黄河还有另外一句话可以说,黄河是没有未来的河流,就是未来怎么样,黄河怎么样,不清楚。因为黄河的主要问题是泥沙的问题。现在为了防洪,把黄河用大堤固定死了,没有办法摆动了。我们10年20年,可以保证黄河不泛滥,那么50年以后黄河再抬高5米,100米以后黄河又抬高10米,整个是悬在我们黄淮海平原一个天河,这样一个状况怎么来解决?办法还是有的,就是看怎么来研究,如何对待资源,人到底有多大能力改造资源,改造到什么程度?

刘树坤:为什么说淮河是一个拥挤的漏雨的房间呢?这个主要是由淮河的气象条件决定的,淮河这一点是我们国家南北气侯的过渡带,再往北就属于比较少雨的,再往南雨水比较多的,南北相差5倍。但是这个过渡带,由于大气的原因不是很稳定的。有的时候摆到北边去了,淮河的水就多起来了,摆到南边就干旱了。所以这个区域,过去都把它称作,叫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所以这个环境就把它比作一个漏雨的房间,说不定什么时候雨就来了。另外人口密度也是很大的,整个流域面积是27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是1.6亿。也是我们国家农业比较发达一个区域,比较拥挤。

刘树坤:为什么说它是下水道堵塞一个房间呢?这个也是由它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淮河的上游,从河南这一带,它的河流基本山区河流很陡。这个比例是每两公里,就可以落差有一米这样的落差,是一个很陡的,但是到了中游这一带,人口比较密集这一带,进入平原了,水就基本没有流动了,坡度很缓了,河流就没有坡度了。所以一下大雨,上游的水就涌到下游来了,下边又出不去,下水道下边就堵塞了。为了解决淮河防洪问题,现在淮河是我们国家设立蓄洪区最多的区域,现在有28个蓄洪区,平常水小的时候不让它走水,让老百姓生活,如果来大水了,水走不了,就把闸口打开了,就淹这个地方,所以这里边人也是比较穷的。

    刘树坤:对淮河呢,我也想淮河有没有出路,现在我们采取的出路就是什么呢,打开入海通道,现在下水道不通,先通下水道,多开一条口子,把下边由苏北直接通到海里边,,但是它的效果还是有限的。我当时提出来,对淮河流域来说,根本的出路是要加强流域对洪水的调节能力,这个调节能力很多的。我可以给大家看一张图片,这个图片是我们帮助淮河画一个图片,作为一个模型,在山区里边种植涵养林,然后让它保水,尽量把水流到林间的含水层里边,在丘陵地带,基本上以梯田,每一个梯田留出30公分的田埂,这个到时候都可以存水的,下边利用湿地、旧河道湖泊来存水,然后一些旱田也修成埂子,就是降雨的时候旱田也能够存一些水。尽可能把雨水不让它马上到河道里边变成洪水,让它尽可能流到流域里边,通过渗入地下,慢慢进入河道。

刘树坤:这样在国外也有这样一个范例,我觉得淮河流域更应该增强流域蓄水能力的预测,既可以减轻洪涝灾害,同时可以抵御旱灾的发生。

    刘树坤:对海河流域,我把它归纳为靠输血维持生命的流域。我们这个海河流域,北边靠引滦河的水,南边靠引黄河、长江的水。不健康就是生态系统破坏了,生态环境脆弱的都是海河领域,它的湿地已经很少了,森林也很少,这些都有很多问题,将来外边的水来了以后,也可能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环境,但是这个生态系统,不是海河流域原来所有一个生态系统,是新的人造一个生态系统。另外一个靠输血来维持流域呢?经受不了自然一些大变动,比如将来出现突然的温度升高,出现异常的现象,它的生态系统很快就会被摧毁。

刘树坤:珠江我把它归纳为缠足的少女。首先珠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少女,因为它的水量很充沛,仅次于长江,终年不断一条大河,水质的状况还是比较好的,这个在我们其它河流这样状况已经比较少见了,但是它的下游,这个河口地区,经济是高度的发达,咱们现在珠江三角洲,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发展最快一个地区,也是起带头作用的。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因为非常重要,所以珠江委员会,它一开始成立恢复以后呢,就把所有的重点放在口门的治理,现在把珠江下游分成八大口门,分头入海,珠江治理第一批工程把八大口门围垦出来,围垦一个是为了利用土地,另外为了保护珠江三角洲一个安全。但是这个口门一围垦以后,我就把它比喻成很美一个少女,很小的时候就缠足了,下游的口门不能再自由的发育了。

刘树坤:太湖实际上一盆洗脚水。太湖的歌大家都听说过,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后来我就跟他们聊,现在太湖变成一盆洗脚水,为什么说它变成洗脚水呢。现在面临的蓝藻的爆发,实际在85年的时候,我做调查报告的就已经出现了,太湖出现的蓝藻,说明太湖已经进入老年状态了。

    刘树坤:太湖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状况,就清楚了说明了,太湖是采取一种不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在太湖流域里边,现在的发展模式是不文明的。我们放弃了过去人水和谐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选择一个发展经济牺牲环境的不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以不从根本上来反省,从流域上动员发动全体民众参与太湖的治理,光在太湖里边做文章是治不好太湖的。所以我就比喻你光在洗脚盆里边,捞出一点脏东西出来,对点干净水进去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在整个太湖流域建立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再加上太湖本身的一些生态修复,增强湖泊的净化能力,这些太湖才是有希望的。

    刘树坤:下边我想再谈一些理论的问题。我们面临这些水危机有没有出路?出路在哪里呢?在1999年,我当时提出了一个大水利的理论,这样一些科学时报、杂志都发表了,到现在大家逐渐开始议论这些问题。所以大水利,就是水利建设不仅要满足人类的需求也要满足生态系统的需求。所以通过流域水系和国土综合整治,来提高流域的安全度,舒适度。舒适度包括其它生物的舒适度和富裕度,最后是要实现流域的三个度的提高,概括起来就是安全度和富裕度、舒适度,来实现这样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大水域所追求的目标。

    安全包括:防洪、水质、资源;资源里边包括:水资源、粮食、能源、生态。舒适的水边空间:亲水、景观、形成水绿的生态网络。这三个目标也是国际上大家追求的。世界上国土最珍贵就是水边的空间,价值和最高,生物多样性最多应该是在水边空间。

    滋润的国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要有比较稳定的地下水位,还有一定面积的水边面积,还有一定绿地面积,另外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环境,这个从水利方面解决的问题,要保证生态蓄水量,保证生态蓄水量很重要一个手段,就是通过洪水资源化,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制,再一个对国土要保证安全,对整个国土进行灾害的风险管理包括国土规划、城市防洪等内容。

    对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更多是通过法规和社会体制的改善来完成的。这个实际上就是说,要满足这个流域承载力的要求,这个承载力包括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再一个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

刘树坤:下面我重点介绍,因为城市的防洪问题比较突出,我给大家介绍这方面的内容。防洪现在分了几大部分,第一个就是大江大河大流域的防洪,还有一个山洪,还有城市的洪涝灾害。

刘树坤:下面我简单介绍一小,国家完成了七大江河的防洪的规划,这个规划当中有一些新的概念,包括洪水资源化,包括洪水的风险管理,同时对全国的保护区呢,还有保留区都做了四区划分:保护区、行洪区、蓄洪区、保留区都做了划分。然后每一个区域有多大洪水,出路在哪里,都做了很多安排,这个是防洪建设的主要内容。

    刘树坤:再一个,近年发生比较频繁的山区的灾害。实际上造成我们国家真正造成损失还是山区的灾害,这个国内和国际统计的差不多,每一年死人当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山洪、山地、泥石流造成的。

刘树坤:城市洪涝灾害,这个我稍微多讲一点。现在的结果是我们城市越大,经济越发达,相对于资源灾害越脆弱,这是目前根据国内外一些调查得到一些结论。

    城市的生命线系统一破坏,它有灾害放大的效应,所以城市越大,发生洪涝灾害的损失也会越多。

    刘树坤:那么城市对策怎么样呢?除了研究课题之外,更主要是增加城市对水洪调蓄能力,这个国外做的很多,我们国内刚刚开始。首先第一个利用公共场所蓄水,另外设立地下水库,地下水库呢下雨的时候可以蓄水。

    刘树坤:关于舒适的水边空间概括起来三个方面:一个方面亲水,人比较容易接近的水,这里边要做的就是包括亲水平台、亲水广场、各种戏水设施、缓坡护岸、景观水面景观、水边景观,背景景观。水绿网络,鱼类会游通道,另外在岸边给两栖生物、水鸟栖息地,另外形成生物自由移动的安全通道。这次修青藏铁路的时候,就给藏羚羊保留了生物通道,而且这些将来在河流方面也在朝这方面做。现在国际上对河流提出的治理目标就是四个字“自然、沁水、文明”,自然就是尽可能多的保留河流的空间,这样就按照我们新的一个概念,帮助一些城市做一个规划。

    刘树坤:滋润的国土这一块,要和国土资源、工农业生产、城市一起来完成的,我们国家在做流域之前,没有做国土综合规划,现在国外,首先是完成国土综合整治,先把国土规划好了,然后水怎么做,城市怎么发展,现在各做各,互相很难衔接。现在保证滋润的国土,首先要滋润就有水,这个水从哪儿来呢?现在就是把洪水利用起来,把它恢复到地下,水库的合理调度等。另外关于生态蓄水量,现在我们搞绿色家园也好,一种生态环境用水,这个水从哪儿来?现在也是通过规划,水利工程河里调度,另外呢,现在三峡建成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不光是放点水就完了,而且在不同的季节要放不同的水,比如在产卵季节和洄游季节水量是不一样的,另外还需要人造的洪峰,鱼产卵的时候需要洪峰的刺激,水流小了就不产卵了,这个时候把闸门打开,使劲多放点水,然后鱼就开始产卵了,再一个了解了这个生态的需求以后,然后对这个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调度。

    汪永晨:现在只是你们的设想,有这样的可能性了吗?

刘树坤:现在开始做规划了。这个规划可能有很多矛盾,发电部门平常舍不得放水,发电才放水。现在有人指挥他,这个时候放水他要听。另外对洪水的一些风险调度,以后做一些新的东西,慢慢再做。建立全民的保护体制,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人与资源的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个涉及到社会问题很多了,协调补偿机制、水利投资的合理机构,过去把城市防洪标准搞的很高,把农村搞的很低,一来大水就淹农村这个都是有问题的。另外最近开始说的比较多的要发扬水文化。

刘树坤:优秀的水文化反过来又可以保护我们生态环境。这个水文化包括宗教信仰,直接反映了人和资源的关系,所以这些好的水文化,都在保护这人和资源的关系当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现在提倡水文化是强调这方面的作用。另外我们首先要创造亲水的环境。

    刘树坤:最近有一些城市做的很好,像杭州搞了两个大工程,一个是西湖西进,把西湖水引到大山里边形成大片的湿地。还有搞西西国家湿地公园,把过去的大的公园,变成一个大的湿地,它的主要目标还是恢复自然,这都比较好。这个是我们北京市一个钻河(音),在西直门官园桥那个地方,它经过几年的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恢复比较好,但是水还是比较臭,因为整个北京市的污水治理还不够。在污水的情况下,你所形成生态系统,只能是耐污的生态系统,还不是清洁的生态系统,将来随着水质的不断改善,这个景观还可以得到恢复,不管成功不成功,大家都朝这个方向努力,做工作。另外通过现在的科学技术实现河流生态的恢复。

    刘树坤:现在我们要提倡一个新的理论。在这方面,也很希望,媒体的朋友能够多去宣传国外的例子,宣传国内成功的例子,宣传新的概念,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使我们的国家的环境搞的更好,我们作为搞研究的工作,也尽量在理论方面多提供一些支持,我今天介绍就是这么多,另外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想问的,也可以聊一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