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八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08-20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环保总局规定:重污染企业上市须经总局核查

2、生态好就是政绩 三江源不再考核GDP

3、张国宝:跨省河流污染治理各省份共同负责 

 

地方信息:

4、贵州20多家企业因污染长江珠江被限期治理

5、北京官厅水库恢复饮用功能

6、江苏省将推行“水质交接制”保护太湖水 

7、山东潍坊要还河水“清白之身”

 

重大水事:

8、新华网:黄河下游最大蓄滞洪区东平湖超警戒水位

 

环境曝光:

9、甘肃酒泉污水处理厂竟成“污染源” 

 

深度报道:

10、北京郊区千亩地变成违规垃圾场

 

环境时评:

11、星宿海已消失,敬畏自然要重提 

12、环保意识重要 严厉监管更重要 

13、跨国公司上"环保黑名单" "入乡随俗"尴尬了谁?

14、谁早治污谁兴旺 谁晚治污谁衰亡

15、人类自酿的一杯苦酒:荒漠化日益威胁生存

 

 

 

1、环保总局规定:重污染企业上市须经总局核查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8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136859.html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19日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对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作出明确规定: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组织开展审核,并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核查意见。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曾印发《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规定》,他说,此次提出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组织开展环保审核的要求,是为进一步规范跨省从事重污染行业申请上市或再融资公司的环保核查。

  他表示,这些重污染行业包括从事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的公司和跨省从事国家环保总局〔2003〕101号文件所列其他重污染行业。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上述公司申请环保核查的,应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核查申请,提交国家环保总局〔2003〕101号文件规定的有关资料及国家环保总局认为必要的其他材料。

  据介绍,申请环保核查公司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下辖的从事国家环保总局〔2003〕101号文件所列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和利用募集资金从事重污染行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等都需要进行环保核查。

  这位负责人说,核查工作完成后,国家环保总局将统一进行公示,并在该局网站和中国环境报上公示10天,同时在相关省级环保局(厅)、企业所在地地级及以上市级环保局的政府网站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公示10天。

2、生态好就是政绩 三江源不再考核GDP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8月20日08:23 

http://env.people.com.cn/GB/6134594.html

连续实施三年,生态趋于平衡

  本报西宁8月19日电 (记者刘鑫焱)“在三江源地区,我们不把GDP作为干部考核的指标,一门心思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在日前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题调研会上,青海省副省长李津成说。

  三江源地区作为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对全国而言,其生态意义重大。近年来,由于受全球变暖、超载放牧等影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成为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矛盾最尖锐的地区之一。

  是保护长远生态环境,还是追求眼前发展速度,青海省选择了前者。自2005年开始,青海省确定,三江源地区的发展思路以保护生态为主,并决定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果洛、玉树两州不再考核GDP,取而代之是对其生态保护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具体指标的考核。

  “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而言,封育多少草场、减少多少牲畜、种植多少树木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具体考核标准。”青海省省长宋秀岩说:“我们对三江源当地政府的要求是:只要生态好,就算有政绩!”

  果洛、玉树两州干部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建设和移民安置方面,具体包括当地退牧还草实施情况、小城镇建设及帮助移民发展后续生产生活等生态保护项目完成情况等指标。

同时,在三江源地区不再提工业化口号,不发展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工业:停止三江源保护区内所有的矿产资源开发,转而发展不破坏生态的生态旅游、民族工艺品制作、土特产加工等特色产业、绿色产业。今年来,三江源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

3、张国宝:跨省河流污染治理各省份共同负责 

来源:中新网2007-8-20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411.html

  8月20日电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跨省河流污染的治理问题,在河流经过的地方,各个省都负有共同的责任。

  对于近期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哈尔滨向吉林提出要求补偿,有记者问,《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里提到水权的分配和转让的制度,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建立这样一个制度。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回答说,对于水权的问题,水的流域不是完全按照我们的行政区划,流在那儿就截止的,这个问题是要加大跨省区的协作和协调。在有些界河方面还要加大和俄罗斯、朝鲜等方面的合作。关于辽河和松花江的治理,跨省区的治理规划,国务院已经批复了。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张国宝表示,关于跨省河流污染的治理问题,在河流经过的地方,各个省都负有共同的责任,比如说吉林的松花江流到了黑龙江,污染不仅是吉林造成的,在流经黑龙江的部分,也会产生污染的排放,所以大家负有共同的责任,要加强监测和进行综合治理。我们已经专门制定了松花江的治理规划,在《规划》当中对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应当建什么样的污水处理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4、贵州20多家企业因污染长江珠江被限期治理

来源:新华网2007年08月2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20/111813702533.shtml

  新华网贵阳8月20日电 (记者李忠将) 因对长江、珠江流域造成污染,贵州省政府日前下达“两江”上游21个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要求今年年内全部完成治理。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三峡库区重要影响区。“两江”流域面积分别占贵州省总面积的65.7%和34.3%,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记者从贵州省环保局了解到,限期治理污染项目涉及化工、煤炭、水泥、磷肥、铅等行业的21家企业,以废水治理和废气治理为主要内容,对一些陈旧、老化的环保设施进行改造,要求选煤厂的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禁止外排;针对一些缺乏生活废水处理设施的厂区,要求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做到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对二氧化硫、烟尘超标排放现象进行治理,要求年内做到总量达标排放。

今年5月,贵州省曾对56家污染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设施停运,对部分没有环评手续的企业,立即停产补办。

5、北京官厅水库恢复饮用功能

来源:京华时报  2007年8月2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8219

昨天,市水务局在北京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情况介绍会上介绍,经过一年的监测,永定河三家店河段全年稳定在三类水质,标志着官厅水库恢复了饮用水源地功能,成为北京的应急备用水源。

官厅水库“复活”

市水务局局长焦志忠介绍,官厅水库污染最早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水质在断断续续的治理中时好时坏。90年代,官厅水库的水质降为劣五类,在1997年被迫退出北京饮用水系统。

近几年,水务局建成25处污水处理设施,禁止污水入河,还沿河新建4处湿地生态净化工程,同时通过清理河道中的垃圾、清除违章建筑、严禁盗采砂石等措施,使水库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目前没必要喝官厅水

“按照目前的水资源情况,还没有必要饮用官厅水库的水。因为官厅水库毕竟刚刚恢复功能,北京饮用水的标准很高,老百姓的‘口味’也很高,今后官厅的库水也要稳定在三类。目前,我们把官厅水库作为应急水源,平时作为备用水源。”焦局长介绍说,去年东水西用工程中,有一部分官厅水库的水输送给百姓饮用,反映非常好。目前,北京市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水仍然主要用于西部工业区的工业用水。

市内水环境局部循环

今年7月底,安装在中山公园和筒子河处的两个水泵站正式工作,将中南海的水输入筒子河,再将筒子河的水输入北海,后由北海流到中海和南海,使水体形成循环流动。这样,城市内的水环境进行局部循环,实现“流水不腐”。目前,中南海已经变成活水,今后中南海的水质全年都将达到三类。

此外,水务局正在修一条中水管线,将清河的中水注入小月河,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可以完成并开始注水推动循环。大观园、陶然亭、龙潭湖的水也将循环流动起来,可能会建一条管线,形成水循环渠道,目前方案正在论证。

6、江苏省将推行“水质交接制”保护太湖水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2007-8-20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401.html

  南京8月20日电(记者 孙彬)记者从无锡市获悉:江苏省人大正在进行调研,将建立水质交接责任制,保障太湖水环境。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正在对1996年起实施的《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进行修订,将从法律上保证太湖治理的顺利进行,并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太湖流域污染,在太湖流域的江苏省境内各地水面分界处设立监测站点,建立水质交接责任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交接责任制将规定:流入其他区域内的水质应该是二类水,但如果流入的是三类水,当地就要补偿或赔偿对受害地造成的损失。

    此前,江苏省政府与苏南各市签订太湖治理责任状,明确各自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水质达标任务。今后,江苏省环保部门将在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行政区划水面分界处设立监测站点,监测从一个区域流入另一个区域的水质。

在责任认定上将规定:如明确了肇事方,则由其直接向受害方进行赔偿;如找不到责任方,则由政府统一补偿,金额标准由江苏省政府具体制定,但大幅提高罚款标准已是迫在眉睫。

7、山东潍坊要还河水“清白之身”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07-8-20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373.html

  潍坊8月19日讯 记者今天从潍坊市环保部门获悉,潍坊环保部门将加大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与监控力度,争取在三年时间内实现全市水质优化、河流变清。

  据了解,排污和高耗能一直是困扰潍坊发展的问题,要想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吸引外来企业的投资,就要超前发展治污产业,多建污水处理厂,大力优化水质。

  为实现这一目标,环保部门将把占全市排污总量80%以上的66家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安装自动监测系统,一旦发现超排、偷排,立即进行检查执法;加快推进驻地人口1万以上、日排污量5000吨左右,特别是水源地上游的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力争2008年前完成建设和运营;分别于2010年和2008年完成潍河流域峡山水源地和虞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强化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适时开展“流域限批”;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探索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污染。记者 徐炳涛

8、新华网:黄河下游最大蓄滞洪区东平湖超警戒水位

来源:新华网2007年8月19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8196

新华网济南8月19日电 (记者 王汝堂)19日上午,黄河下游最大的蓄滞洪区东平湖老湖水位达到43.13米,超过警戒水位。黄河水利管理委员会和山东省有关负责人已到达东平湖现场组织指挥抗洪。

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8月16日凌晨至18日4时,汶河流域发生了持续性强降雨,流域平均降雨超过107毫米,累计最大点雨量(金斗站)264毫米。降雨形成径流后导致汶河洪水暴涨,汶河干流临汶站18日15时许的流量达到2510立方米每秒,18日20时戴村坝流量达到1810立方米每秒。由于汶河洪水的注入,东平湖水位快速上涨,东平湖警戒水位为43米,8月19日8时东平湖老湖水位已达到43.13米。

作为黄河下游最大的蓄滞洪区,东平湖具有调蓄黄河、汶河洪水的功能,是山东黄河防汛的主要工程。目前,东平湖水位持续上涨。据预测,到20日东平湖老湖最高水位将达到43.5米左右,超警戒水位0.5米,防汛形势非常紧张。

据了解,目前黄河河务部门与山东省正在全力做好堤防巡查和防守工作,采取一切措施加大东平湖下泄流量。

9、甘肃酒泉污水处理厂竟成“污染源” 

来源:兰州日报 2007-8-20

http://www.h2o-china.com/news/51391.html

    核心提示

    用来净化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竟成了新的污染源!自 2006年7月开始试运行至今,洒泉市污水处理厂一直在试运行,也一直在排放未达排放标准的污水。因为该厂排放的污水不达标,附近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同时,北大河及下游的鸳鸯池水库也因此受污。

    污水处理厂制造污染

    8月16日,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来到酒泉污水处理厂采访,刚进厂区,就有一股恶臭扑面而来。管理污水处理厂的酒泉市供排水总公司经理周涛说,污水处理厂 2006年7月建成至今一直在进行调试运行,目前经过该厂处理的污水还没有达到排放标准。

    按照周涛介绍,该污水厂设计的污水排放标准本就比国家标准低(如:出水水质中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COD),该厂设计排放标准为每毫升小于等于120毫克,而国家标准为每毫升小于等于 100毫克),但该厂实际排出的污水中,化学需氧量( COD)竟还远远高于设计标准——每毫升 315毫克,这个数字是设计标准的两倍多,是国家标准的三倍。随后,在周涛的引导下,记者在污水厂的排水口看到,该厂排放的污水呈黑黄水,只是比刚流进厂时颜色稍有减淡而已。

  污水处理为啥难达标

    对于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仍不达标的问题,周经理说,该污水厂原来是一个日处理污水 800吨的一级污水厂, 1999年准备改造成为日处理能力为4万吨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在工程设计时,设计单位参照同等城市的污水水质,按照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普遍采用的设计值,确定进水主要污染物设计标准为:化学需氧量(COD)每毫升 400毫克,生化需氧量每毫升 200毫克。

    可是随着酒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入城市下水管道的污水水质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排入污水厂的污水主要污染物指标不仅明显高于国内同等城市,而且大大超出了工程设计标准。

    另外,酒泉市是甘肃省唯一没有要求排水户修建化粪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设施的城市。目前除了医院以外,城市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造成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严重超标。

    由于以上两种情况,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时各种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高浓度污水导致生物曝气滤池中的微生物活性菌大量死亡。所以,经该厂处理的污水,除悬浮物处理达标外,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根本达不到工程设计标准,当然就更不用说国家标准了。

  周围环境遭严重污染

    随后,记者走到厂外查看。在离污水厂不足两公里的酒航公路边,记者发现公路两侧洼地中积满了污水,有一处污水池就有十几亩大。黑糊糊的污水与绿绿的植物形成显明对比,靠近污水地方的草已经出现干黄,臭味飘散出很远。“这股臭水是从城里流来的。”在附近割草的一对老夫妇看到记者采访便上前说道,这块地方是泉湖乡泉湖村,他们是邻村的人,老汉名叫王崇贵。他老伴张桂英说,由于这水不收钱,附近的村民们便用这水浇地。

    据酒泉市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污水不达标后流进北大河,注入金塔县的鸳鸯池水库,给水库造成了污染。而鸳鸯池水库是金塔县农业灌溉和地下水补给的水源。

10、北京郊区千亩地变成违规垃圾场

来源:新京报2007年08月2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20/022513698248.shtml

  踏进垃圾场,“嗡”的一声,成片飞起的苍蝇在张连生(化名)身上四处乱撞。他用手驱赶着面前苍蝇群,狠狠地跺了两下脚———短裤下露出的小腿,已落满了苍蝇,都快看不到肉色了。

  “垃圾毁了耕地,苍蝇也要吃人。”这名60多岁的西二村村民嘟囔着。他说,眼前这片面积约一千多亩的垃圾场,原本是村里的集体耕地,几十年来生产着全村1900多人的口粮。从2005年开始,先是毁地挖沙,接着填埋垃圾。仅仅两年的时间,各种建筑、生活垃圾几乎覆盖了整个耕地,“老村民看了,只剩哭的份儿了。”

  两河环抱的垃圾场

  这片垃圾场位于昌平区沙河镇西二村东,被温榆河的两条支流南沙河与北沙河环抱,北京知名别墅区———碧水庄园与垃圾场只有一河之隔。

  8月15日,漂满绿藻的南沙河泛着阵阵恶臭,河岸北侧就是堆积如山的建筑和生活垃圾,有的甚至直接倾倒在河坝路上。千余亩的垃圾场,是由大小近10家没有名字的私人垃圾处理场连接而成,除了一两家有围墙外,大多数都是“划地为场”。

  一家垃圾场内,10余名干活的工人说,他们都是老板雇的,负责挑拣城里送来的垃圾中能卖钱的东西,包括生活垃圾中的塑料瓶、废纸、纸壳,建筑垃圾中废钢筋和能用的砖头等。没用的东西直接填到凹的地方,实在没地方就挖坑埋上,并不对垃圾进行其他处理。

  “铲车费现在很贵,更别说其他处理了。”这家垃圾场的老板娘抱怨说,附近垃圾场的老板都是四川人,都是没有执照偷着干。

  张连生称,这片地原本地势较低,与河坝路有一两米的差距,现在因为垃圾填埋,超过了河坝,“最多时一天上百车,都成灾了”。

  这片垃圾场中,数块百余平米的低洼空地,被一层黑乎乎的泥状物覆盖,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是大粪。”一名工人说,这是从城里化粪池拉来的,夜里偷着倒的。“这里什么都能倒,只要给钱就行。”这名工人透露,实在找不到地方时,老板就让大粪车偷偷往河里倒。

  多家垃圾处理场的老板称,自己的场地都曾是别人用来挖沙子的,现在他们只能用留下的大坑填垃圾,“挣点儿小钱,人家挖沙那才赚钱。”

  8月16日,记者发现了隐藏在这片垃圾场的3家私开的挖沙场。

  张连生说,这片西二村的地由于被南北沙河围着,一些地块土层下面就是优质沙子,两年前就开始有人在沿河地块盗采沙石了。

  昌平区治沙办的人员证实,他们多次接到西二村有人盗采沙石的举报,这些都是严令禁止的。由于是属地管理,治沙办已督促沙河镇巡查队对其进行查处。

  四年前亩产小麦700

  “好地就这样毁了。”西二村多名村民证实,现在垃圾场、挖沙场三四年前还是一千多亩的耕地,全村1900多人的口粮几乎全种在上面,“水稻、玉米、小麦,种啥长得都好,都是良田。”一名70多岁的村民说话时,气得手都发抖。

  张连生说,这片地包括李菜园子、东西海子、流水沟、南长福和关庄等耕地,保守估计应该在1300亩左右。由于被河流环抱,耕地肥沃,小麦和玉米的亩产量都在700斤左右,离河最近的东西海子种水稻,亩产量能达到900斤。

  50岁的多王桂芝(化名)回忆,西二村并未实行包产到户,这一千多亩耕地是村集体所有,当时村里4个生产队的社员集体下地干活。2001年时,每位参与耕种收割的社员可以拿到一天50元左右的工资,“能干的一年能拿1万块钱”。

  打下粮食后,全村村民能以平价粮的价格从生产队买粮食,家家都够吃,“比市场上便宜很多。”王桂芝说,剩下的粮食村里卖掉给社员发工资,年底还能给老年人发些福利。随后,西二村的部分耕地开始种牧草,附近的奶牛场负责回收,还无偿提供牛粪作为肥料,“经济效益的确比种粮高。”在张连生看来,更关键的是并不毁地。

  但事情慢慢起着变化,2002年下半年,村里生产队以每亩每年250-2500元不等的价格,将东西海子和关庄等耕地出租给社员和外地人,租期为5年到10年。记者拿到的多份当时合同显示,个人承包“只准进行养殖和农牧林的生产”。

  多名村民证实,的确建了一些养猪场,但最早毁地挖沙的东西海子,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2005年前后,北京一家房地产商看中了这1千多亩耕地,准备进行商业开发,“定金都交了。”西二村书记李芝钟认为,这片地并非村民所称的良田,而是经济效益不高的耕地。随后,开发商清理耕地上的建筑物,大部分小养猪场等都被拆除了,开发商支付一半拆迁补偿后,可能因为资金运作原因,暂停了下来。现在,村镇两级仍然一直在与开发商协调。

  “两年多没动静了。”张连生说,开发商暂停后,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盗采沙子、乱倒垃圾的情况日益猖獗。

 [1] [2] [下一页]

11、星宿海已消失,敬畏自然要重提 

来源: 新京报 2007-8-19 汪永晨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2/2007/08-19/021@003427.htm

  太阳光下的通天河跳着白色的浪花,流经大山的黄河是碧绿碧绿的,而雨后的澜沧江,因两岸的山石为红色,江水也如刚刚从母亲的怀抱中分娩。站在这些景观面前,我们更觉得人类应该敬畏自然。

  今年7、8两个月,我分别走近了永定河源、汉江源和三江源,领略了那里大自然的美,也看到了江源生态的变化及人为的干扰。

  今年的夏天,是个不平静的夏天。从春末气象部门预告,今年的长江会和1998年一样的“多事”,先是太湖暴发大规模的蓝藻,太湖美,美在太湖水的太湖水变得羞不堪言;然后是重庆、安徽、湖南的大水,让生活在那里的民众体味着大自然的厉害;接着又是东北大旱,江南持续高温,这样的生态状况和气象,不能不让人们发出疑问:老天爷怎么了?

  1998年长江大水后,我随中国第一支女子长江源考察队,到了长江之源姜古迪如冰川。领队的中科院成都分院唐邦兴研究员,在冰川面前接受我的采访时说:姜古迪如冰川面目全非。那次是如冰川博物馆般的冰川退化的惨状,让科学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回到北京后我采访了冰川学家秦大河,当时秦大河对喜马拉雅山冰川的退缩表示深深忧虑。

  今年8月13日,我从三江源回到北京,就看到新华网西宁8月12日电:记者从正在进行的全国政协“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专题调研活动中了解到,受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水资源近年呈明显减少的趋势。

  统计显示,从1961年以来的40多年间,三江源地区四季及年平均气温普遍升高。水资源短缺在三江源地区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又进一步影响了地表水环境的稳定,造成了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碱化、植被退化、沙尘肆虐等灾难,直接影响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治理和工农牧业生产等。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源头,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和西部地区的生态屏障。

  对专家的这些话,在三江源当地人那儿也有他们的说法。黄河源,地图上鄂陵湖、扎陵湖上面标有一个星宿海,当地人却告诉我们,星宿海已经没有了。如今看到的是黄河源区星罗棋布的水面上,隆起了一个个黄黄的大沙包;长江上游通天河边,一位老乡说现在和过去最大的区别就是:已经有些年没有好好地下雪了,过去每年可是大雪不断。澜沧江源区玛多县草场的退化,也成了眼下当地牧民最发愁的事。

  在三江源,另一深深的感触是,尽管全球气候变化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影响,但大自然,还是那么让人震憾。太阳光下的通天河跳着白色的浪花,流经大山的黄河是碧绿碧绿的,而雨后的澜沧江,因两岸的山石为红色,江水也如刚刚从母亲的怀抱中分娩。孩童时代的三条大江,是那么任性,那么随心所欲,那么无忧无虑。

  然而,就在三条大江的江水与人交往后,水边的垃圾,水中的堤坝就改变了江水的颜色,阻滞了江水的流淌。

  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志愿者亚卓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因他们的建议,玉树现在禁止使用塑料袋,人们买东西都用报纸折的口袋。但是玉树没有污水处理厂,也没有产生工业污水的企业,目前把通天河弄脏的都是生活污水。走在玉树的江边,一堆一堆的垃圾随处可见。

  今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巴黎发表了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梗概,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18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过去有科学家说66%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而在这次大会上,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已经被公布定为90%.人类活动,可以是开山、断水,也可以就是往江里乱丢垃圾,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是对大自然的态度。黄河源所在地的玛多县,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因牛肥羊壮称富一方,因草原沙化现在已成了全国最穷的县之一。如今那里的江源,很多绿色已由黄色代替。

  站在白色的长江、绿色的黄河、红色的澜沧江面前,我们更觉得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到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时刻。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12、环保意识重要 严厉监管更重要 

来源: 新京报2007-8-19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28/2007/08-19/021@003005.htm

  从33家到80家,再到目前的90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出现在了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搜集整理的环保“黑名单”上,这其中包括著名的百事、通用、3M等世界500强企业。(8月18日人民网)据称,这些绝大多数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诸国的跨国企业,有的甚至已成为当地的污染大户。比如,由丹麦嘉士伯啤酒有限公司参与投资的甘肃天水奔马啤酒有限公司,在建设初期未执行“三同时”制度,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直接外排长达10年。然而这一切,只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污染现状的冰山一角。

  为什么国内小企业总在污染环境,堂而皇之的理由是,这些企业刚建立,没有防治污染的经验,抑或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显然,对这些跨国公司来说,并不存在这种瓶颈。大部分上了环保“黑名单”的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拥有良好的口碑,保护环境甚至成为它们的竞争优势之一。

  然而,为什么它们在中国落地后,不但没有遵守环境承诺,而且很快就“入乡随俗”,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环保标准都达不到,成了“污染大户”呢?

  无疑,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看中的就是宽松的环境政策、低廉的环境成本。谈到跨国公司到中国排污,相信很多人想到“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本地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不断地滋生、蔓延。

  这个理论被广泛用到了社会管理中,它给人们的启示是,为了保持良好秩序,管理者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因为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破坏者的召唤。从这个角度说,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排污,就有“破窗理论”的效应在起作用。

  是环保意识出了问题吗?

  有人可能会抱怨,国人环保意识差。的确,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

  也就是说,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都不及格,而环保满意度也只是刚过及格线。

  然而,这并非问题的关键。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公民的环保意识,整体上要比中国公民要高。但是,再好的环保意识也没有能够阻止他们将垃圾当成贸易,运到那些环保法律不健全、垃圾处理费用相对低廉的国家或地区去。

  据英国媒体披露,2005年英国运往中国的垃圾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90万吨。当英国的“垃圾舰队”大举“入侵中国”时,中国每年还将价值高达160亿英镑的货物运往英国。

  面临种种质询,英国环境大臣甚至暗示,那些货船到英国后,如果不捎带一船垃圾回中国,那简直是“资源浪费”。为什么跨国公司甚至包括英国环保大臣这样的“环保旗帜”,都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倾向呢?这个问题,显然值得深思。

  去年12月,由国家环保总局专家撰写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国际法分析》显示,中国从来没有把本国的危险废物转移至他国,相反,一直却是危险废物转移的受害者。仅电子垃圾,平均每小时全球就有4000吨产生。这些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有80%出口亚洲,这其中又有90%进入中国。

  “中国不是垃圾场”,有这点觉悟其实并不难。回顾我们的环保现实,因此而需要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如果没有制度上对内资与外资的严厉监管,如果意识不能上升到制度层面,再好的环保意识也靠不住。

13、跨国公司上"环保黑名单" "入乡随俗"尴尬了谁?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7年08月20日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6136025.html

  从33家到80家,再到目前的90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出现在了由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搜集整理的污染企业名单上,这其中包括著名的百事、通用、3M等“世界500强”企业。一位资深的民间环保人士称,虽然近几年关于发达国家污染转移的讨论有很多,很多民众也认识到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看中的就是中国宽松的环境政策、低廉的环境成本,但是,当一个个知名企业在中国污染环境的事实具体而清晰地摆在人们眼前时,很多人还是被震惊了。(8月17日人民网)

  为什么跨国公司不能遵守自己的环境承诺,污染环境的行为让人触目惊心?显然,资金与技术等实力方面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跨国公司通常都历史悠久、资金雄厚,而且拥有领先的技术和防治污染的经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避免污染完全能够做到。而一个“入乡随俗”将他们胆敢无视中国环保法律,肆意排污的原因一语道破。

  跨国公司上“环保黑名单”,如此“入乡随俗”尴尬了谁?曾几何时,“超国民待遇”成为面向全球500强企业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演变为一种潜在的“乡规民俗”。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留住客商,吸引客商,在环保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家比一家优惠,一家更比一家“开放”。他们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外商,为了外商一切”;“外商发财我发展”等等。对环保更是网开一面,提出所谓“重点保护”措施,进入外商企业检查必须向当地纪监部门申报获得批准,否则有可能受到“破坏经济发展”的问责。

  中国不是世界工厂的“垃圾场”。中国的发展需要融入世界,需要与世界上众多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发展,取得双赢。但是环保没有“双重标准”,没有“超国民待遇”,更不存在“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之说既凸显出某些跨国公司“给点颜料就开起染坊”来的一种自我骄惯,同时又折射出某些地方粗放发展观和单纯政绩观仍大行其道。然而,我国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与标准绝不允许这样的“入乡随俗”,它是对社会公平环境和法治理念的严重伤害。

因此,上了环保黑名单的跨国公司要想从污染企业名单中消除,就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排除污染隐患、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应强化各级政府行政一把手的绿色责任,不以单纯政绩论英雄。同时,环境监管部门打消种种顾虑,在执行法律中一视同仁,监管到位,让跨国公司真正“入绿色之乡,随环保之俗”。

14、谁早治污谁兴旺 谁晚治污谁衰亡

来源:新华社2007年08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137284.html

  10年投入3500万元治污资金,加上每年525.6万元运行费用,企业每年却可获得高达2900多万元的综合经济收益,不到2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作为一家“污染大户”,中铝贵州分公司痛定思痛被迫治污,却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的新路,医治了铝工业污染重、能耗高的“硬伤”。

  另一家味精生产企业山东菱花集团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当作原料,提取高价值的蛋白粉、玉米浆、菌体蛋白、硫酸氨等加工成各种副产品,每年从“臭气熏天”的污水中捞出1.28亿元产值。在当前原料和能源价格高涨,行业利润趋薄的态势下,这家企业通过治污提高了综合效益。

  这两家企业都曾是当地政府重点监管的“污染大户”,因为原来落后的生产模式难以为继,别无选择地走上了艰难的治污之路,最终拨云见日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事实一次次证明,谁早治污谁兴旺、谁晚治污谁衰亡,关键看算眼前账还是算长远账,算小账还是算大账。

  当前,仍有不少企业和地方政府对治污态度消极,一些“污染黑户”仍对排污的危害麻木不仁,甚至与环保部门“斗智斗勇”,玩猫鼠游戏。他们以为这样能获得一时的经济效益,殊不知污染环境终将付出巨大代价,无异于自掘坟墓。更何况当前国家节能减排决心已定,铁腕举措已利剑出鞘。贵州省政府日前就出台政策,2008年底前,凡是不能达标排放、偷排偷放、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一律关闭取缔,在“治污风暴”前“污染黑户”们将无处可逃。

  在节能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今天,各级政府不仅应对环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予以坚决支持、大力扶持,更要对污染严重、不思治理的企业有“斩草除根”的决心,只有让治污不力的落后企业面临真实的生存危机,才能实现从被动治污到主动寻找出路的转变。(记者王丽)

15、人类自酿的一杯苦酒:荒漠化日益威胁生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8月20日李景卫

http://env.people.com.cn/GB/6134602.html

  不久前,联合国在有关荒漠化问题的报告中公布,荒漠化目前对全球1亿至2亿人造成影响,给他们在生产和生活,诸如农牧业发展和食品、饮用水等方面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甚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日益严重的威胁。这杯苦酒并非大自然的“赐予”,而是人类自身的行为所酿造。

  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遭受干旱的半湿润地区的土质退化,导致荒芜,以及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地区的土地表面形态发生变化,耕种功能减退,植被和农作物减产。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土地耕种功能完全丧失,庄稼绝收。风侵、冻蚀、曝晒等自然因素可以导致荒漠化,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气候变化等因素才是荒漠化的主要成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类除了向河流和海洋排放大量污染物外,每年还没完没了地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有毒物质,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导致气候变暖,加速了荒漠化速度。与此同时,人类在发展农牧业生产方面存在很大非科学性行为,或盲目垦荒毁林,只顾及一时的收益;或过度放牧,只追求单位面积上的牛羊数量,而不计产量和效益如何。

  人类往往忽视自身的行为对土壤条件造成的严重破坏,而把这一切看作战胜自然的辉煌成就。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的确,自然法则是无情的。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3600万平方公里,大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0多亿美元。中国是荒漠化危害较重的国家之一。联合国报告说,人类如果不迅速采取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措施,荒漠化问题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今后几年内荒漠化将给20亿人,也就是世界1/3人口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荒漠化不仅是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也是阻碍人类基本需求得以满足的一个重大障碍。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5年“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上致辞时就向世界各国发出了这一警告。他在致辞中还说,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正使我们的地球变暖。我们已经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对生活在干旱地区,尤其是非洲干旱地区的人民来说,不断变化的气候有可能加剧荒漠化和旱灾,使粮食供应更加得不到保障。

  联合国早在1992年就通过了防治荒漠化公约。然而,各国对这一既考虑到发展又兼顾环境问题的公约执行得怎样呢?严峻的现实告诉人们: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毁林和破坏草场现象也没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全球环境还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不断恶化,土地荒漠化问题也在日益加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当务之急是各国切实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公约中的条款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切实降耗减排,努力治理水土,尽快恢复植被,全力保护环境。这恐怕是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唯一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