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6
七月二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探访汉江源之二-职工对企业的背叛
汪永晨
今天一上路,我们的目标就很明确五里镇金元化工有限公司。这个企业几经环保部门的通报,直到今年一月还被列在环保部门通报的黑名单中。
本以为那么一个小镇,找这样一家臭名远扬的企业应该不会很难,可是很奇怪,镇里大街上很大的一个加油站的工作人在我们打听地址后,非常明确地就把我们指到了和这家企业完全相反的方向。结果是几经周折我们才找到了这家企业。
给污染企业定位,我们一般都很谨慎。可是这家企业大门口的几位职工却众口一词地向我们反映情况。闻讯而来的当地人更是把我们围了起来争着向我们说,那里每天烟囱里冒着黑烟;家住附近的人天天闻着臭味;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得上了肝病。一位厂里的保安员,自告奋勇地给我们带路,把我们带到了这家工厂的排水口。一股恶臭的黑水,就从工厂的院子里流进了院外的沟渠,沟渠里的水浇着农民的田地流着。最终这沟黑水从一个大脸盆粗的管子口里流出,又流进了村边的月河。而月河归入的正是我们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汉江的上游。
烟囱,农田,污水,河
排水口
污水进河
在金元化工厂外,从我们拍到的这张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出,污水与被污染了的江河的关系:远处是冒着黑烟的大烟筒,烟筒下面是厂房,厂房外面是农田,农田与河流之间,就是那个大管子和大管子里滚滚流出的黑水,黑水流进了月河。
就在我们拍完照后,给我们带路的人让我们快走,说是厂领导已经得到消息,出来找我们了。找我们的人很快出现在我们面前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说是旅游的。他问旅游的为什么拍大烟筒?我们说,旅游的看到这里的烟囱冒黑烟就不能拍吗?
沟边的水枯黄
为了不和这种人发生正面冲突,我们没有和他过多地纠缠,继续赶路了。但同车的人,特别是同行的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和几位记者,一路上继续商量着怎么才能让这种持续污染大气,污染江河,污染周围老百姓健康的企业,受到应有的惩罚。
江边的山凹
家住江边
今天我们大家期待的是找到古汉江源。走着,问着,知道古汉江源在陕西勉县,江源旁边有一棵很大的桂花树,泉的所在地被人们称为龙泉洞。泉水是从地下涌出的,不管是水丰年还是水旱年,她长年不变。
冒水的汉江源
泉涌
就在一车人欢呼雀跃,司机把我们带进了一条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的峡谷里时,我们被告知:走过了。只好掉头。“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我们顺着一条小路爬着一个不大的坡,坡边那哗哗的水声继续带着我们往前走,水声越来越大,一户户人家的房子虽然旧旧的,却也挂着隔年的玉米和新收的庄稼。几个村妇在河边洗洗涮涮,笑声不断。
我打开了录音机,把那水声,笑声一并收录到录音机中。我的这种记录,是希望让没有机会到江源来的人,也能被这哗哗的水声和朗朗的笑声带到那特有的情景之中。
一池清泉,在绿树荫荫的山间被我们找到了。池中那一波一波的水纹告诉我们,泉水就是这样从地下如“虎跑”般泉涌的。她清凉,她甘甜,她让见到她的每一个人都要一捧一捧地把她捧起,把她送到嘴里。很快,她就浸润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汉江源
大山,大树与这汪清泉为什么是古汉江源而不是今天的汉江源?我们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恋恋不舍地离开那古江源的。天色已晚,听说的那棵桂花树虽说是离得不远,我们还是把它作为了念想,希望的是有一天再来看古泉再来闹明白古树和古泉是沾亲是带故,还是另有渊源。
晚上夜宿宁强县后,和环保局副局长萧清德一席谈得知:选择今天的汉江源为源,是因为那里比古汉江源流程长,流域宽。
采访中,我们还得知,为了保护汉江,宁强县这些年花大力气保护着山,保护着水。很多企业在别处是创收大户,在宁强却因为要保护水源而得不到准入。至于汉江这些年加大了保护力度后的变化,萧局长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冬天一头野猪跑到了县环保局的院子。怎么办,立刻询问林业局,林业局又汇报给了县政府,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商量后,责承县武装部,因为野猪会伤人,还是用枪解决了吧,这才算是了桩这种麻烦事。
为保护江源的水,付出很大代价的宁强人,盼望着南水北调中的生态补偿,。可我们聊了半天后才知道,连当地的环保局的领导也不知道在宁强生态补偿,会补偿什么,怎么补偿。我们追问:全国人都知道马上就要南水北调了,你们不知道怎么补偿吗?萧副局长说:听说是开始调研了。
泉边的女人
尽管古汉江源让人遐想,令人流连,明天,我们还是将去宁强的,被当今公认的汉江源,听说去那里不像今天只是上了一个小坡,而是要上大山。
记者调查:环保部门立法多为何管用的不多
来源:法制日报2007年07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032695.html
环保电子眼失明监测设备成摆设 部门规章被软化遭遇执行难
导读
“环保部门立法虽多,管用的不多。”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感叹。不久前,记者在河南省几个地市采访,对此有所体验。
2005年11月1日施行的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8号令)明确要求,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仪器,以便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监测,并要求在线监测设备要与地方环保部门联网,在线监测数据要作为环境监管依据,还专门设定了一章罚则。但这一规章实际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有些企业甚至在监测设备上做手脚。
权威人士分析,要执行好一部法律、法规乃至部门规章,必须有完备的配套措施,同时,还要有技术支撑和人力保障。
还有专家认为,一个部门规章制定出来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而应该更看重规章的执行。如果只管制定规章,而不去过问执行情况,那么,花再大力气,制定再好的规章其最终效果都是零。
“我一没偷排,二没偷税,企业达标排放,你凭什么罚我?”面对许昌市亨丰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宋晓峰的理直气壮,许昌市环保局第一监察支队队长尹富杰无言以对。这是不久前记者在河南省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宋晓峰为什么“理直气壮”?那是因为亨丰印染公司不仅安装了被看作是环保电子眼的污染在线监测设备,而且也与许昌市环保局联网。既然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你说我超标排污要罚我,就要拿出证明我超标排污的数据来。而记者现场调查的结果却是,在线设备是装了,但没数据;联网更是没影儿的事。
监测设备成摆设 实时监控化乌有
记者是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在河南进行采访的,到了许昌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昌市亨丰印染公司排放的污水COD(化学需氧量)超标。
在记者的要求下,环保执法人员带记者来到亨丰印染公司。
一堆堆白色泡沫像瀑布一样顺着一扇大帆布的缝隙拼命往下涌,裸露的池子下是酱色的污水。许昌市环保局有关人员介绍,这就是亨丰印染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而那扇大帆布的作用是防止泡沫飞溅到与污水处理厂一墙之隔的公路上。
如此简陋的污水处理设备记者很少见到,然而,更令记者“开眼”的是,就是这样的污水处理设备也装了“电子眼”―――COD在线监测仪器,据说还与许昌市环保局联网了。按照许昌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的说法,在环保局的监测平台上就能看到这个企业的排污情况。许昌市环保局副局长彭占亭向记者表示,亨丰印染公司的“环保设施改造现在已经基本到位了”。
跟着环保执法人员,记者来到了在线监测仪器旁,想看看当天的排污数据,却没能如愿。
“怎么是两天前的数据,能调出今天的吗?”记者问。
“我可不敢瞎弄,万一弄坏了咋办?”尹富杰回答。
眼见着怎么也调不出数据,尹富杰无奈地解释说,亨丰印染公司的设备曾出现过故障,6月5日才修好,“没多长时间”,所以无法查阅历史数据。
当晚,在许昌市环保局的在线监测平台上,记者看到的情况更是出乎意料。
在许昌市环保局监测平台上不但找不到亨丰印染公司的联网数据,而且,16家联网企业只有6家的数据是今年的,有2月份的,也有4月份的,但能够显现即时数据的没有两家。
据了解,国家环保总局早在4年前就提出了安装在线监测仪器的要求。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看到了自动在线监测设备能够24小时对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自动取样、自动分析,并有将检测数据自动储存的优势。为了加强环保部门对企业自动在线监测设备运转的监管、及时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及达标的情况,国家环保总局又提出企业在线监测设备要与地方环保部门联网的要求,联网后环保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监控检测数据,获悉企业的排污情况。
但在许昌,记者看到的是,无论亨丰印染公司的在线监测设备还是环保局的在线监测平台显然都成了摆设。
面对尴尬,许昌市环保局副局长彭占亭的解释是,环保局的在线监测平台系统运行不到一年,人员培训以及设备运用都还没有到位。他认为,要完全正常运转还得“有个过程”。
电子眼失明并非个案 在线监测数据成废物
驻马店市天方药业集团是驻马店市推出的一个环保明星企业。记者曾经3次到驻马店市采访,3次都被安排到天方药业采访。
然而,就是这家明星企业,其COD在线监测仪器在关键时刻也出了问题:从5月27日到6月19日长达24天的时间里,在线监测的废水累计流量和累计排放量竟然是一个定值。
对此,天方药业和驻马店环保局有关人员的说法都是“仪器坏了”。
据天方药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套仪器是他们在2003年花12万元买的,运转不到4年已经坏了几次,“有时候半个月都修不好。”在厂家和环保局的眼里,在线监测仪器生产厂家售后服务跟不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同样遭遇“售后服务不到位”的还有河南省骏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驻马店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表示,“骏马化工连起诉在线监测仪器生产厂家的心都有”。
张杰,在驻马店市白云纸业有限公司从事在线监测仪器维修已有两年多。他告诉记者,在他从事维修的这两年多时间里,白云纸业的在线监测仪器从未坏过。他说,与驻马店市多数企业一样,他们的在线监测设备也是从河北省的厂家购买的。“郑州就有售后维修站,一般情况下,只要半天时间,维修人员就可到厂里。”在张杰看来,售后服务并不存在问题。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企业在在线监测仪器上“捣鬼”的情况并不少见。据他介绍,有偷换仪器芯片的,有在监测仪器探头下加一小水管,稀释污水的。他说,更有甚者,居然在订购在线监测仪器时,委托在线监测仪器生产厂家在监测仪器上设定要监测的COD最高限值,比如设定COD为120毫克/升,这样,即使企业排放的污水COD超过了120毫克/升,在线监测仪器显示出来的COD浓度依然是120毫克/升。
正是看到了在线监测仪器常常出现的这些“毛病”,河南省环保局污控处处长马新春向记者透了一个实底,“在河南省,在线监测数据并不作为环保部门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发放、现场环境执法的依据”。他说,他们所采用的监测数据依然是人工监测数据。
据记者采访得知,目前,就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核定排污申报还是排污费征收、现场环境执法,在线监测数据基本上没有用来作为执法依据。
部门规章遭遇执行难 “不管用”原因多方面
就在各地仍然采用人工监测数据时,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即28号令)已经整整沉睡了近两年。28号令是这样说的:“自动监测系统经环保部门检查合格后并正常运行的,其数据作为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问题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这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环保总局28号令不仅明确要求在线监测数据要作为环境监管依据,而且,还专门设定了一章罚则,比如,企业故意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排放监控系统,或者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水污染物自动监控系统的,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要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条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的规定,除责令企业正常使用或限期安装新的在线监测设备外,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
在河南,记者没有了解到企业被处罚的案例。
虽然有28号令,但河南省环保局污控处处长马新春的看法仍然是,在线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比如,监测数据谁来校核?”他说,以河南省的情况看,如果企业的在线监测设备“坏了”,环保部门只能要求它正常运行,没有别的办法。“国家环保总局4年前就提出,要求各地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游戏’玩起来了,却没有‘游戏’规则。”马新春这样认为。
28号令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国著名的环境立法专家、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孙佑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首先,国家环保总局的28号令属于部门行政规章,按照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部门规章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次,目前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多个上位法中都可以找到28号令的法律依据。因此,他的看法是,28号令的法律地位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孙佑海也表示,28号令缺少配套的技术标准。
“法律法规在出台时就应该配套,但实际情况是,不配套的问题普遍存在。从现状看,一个法律、法规乃至部门规章,要真正配套完善起来,往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孙佑海说,除了配套之外,要想实施好法律、法规、规章,还要有技术支撑和人力保障。“比如,实施在线监测,环保执法人员就应该熟练应用在线监测设备。”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副教授许可祝则认为,28号令执行不力与排污企业的自觉守法意识淡漠、地方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疏于履行日常监督管理职责有着密切关系。她说,既然已经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地方环保部门就应该有专人定期检查这些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是排污企业的责任就应该及时纠正其违法行为,对其进行处罚。同时地方环保部门的领导也需要定期监督具体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如果发现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应该按照《环境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对行政执法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许可祝认为,一个部门规章制定出来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而应该更看重规章的执行。地方环保局到底有没有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执行了又怎么处罚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制定规章的部门来监督、关注并及时解决。如果只管制定规章,而不去过问执行情况,也不追究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官员的责任,那么,花再大力气,制定再好的规章其最终效果都是零。
“环保部门立法虽多,管用的不多。”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一句肺腑之言。而28号令遭遇的尴尬恰好佐证了这句话。许可祝说,这个问题值得环保部门深思。
编辑手记
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水危机不断加剧……原本和人类相处还算和谐的大自然脾气越来越坏。是谁惹怒了自然?是人类。
近些年,人类为了再次“讨好”自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中国历来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应对越来越恶化的自然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也是越来越多,但执行情况却难以令人满意。对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执行所遭遇的尴尬,我们可以从不完善或者缺少配套措施等等方面去找原因,但是,真正原因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不能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记
下半年中国将推进排污费、污水处理费收费改革
来源:新华社2007年07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032614.html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25日说,下半年发展改革委将着力推进环保收费改革,逐步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的制度。
他在发展改革委在北京举办的2007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为调动相关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发展改革委计划分三年把现行的排污费的征收标准提高到能够补偿环境治理的成本,并且使治污企业能够适当盈利,“这一项政策目前正在研究过程中。”
曹长庆说,下半年中国还将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的制度,扩大垃圾处理费收取的范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也将逐步提高到能够补偿垃圾处理企业的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成本,并且合理盈利。同时有关部门将改进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方式,降低征收的成本,提高征收的效率。
他说,由于污水处理的成本与供水成本相当,甚至更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污水处理费应该与城市供水价格大体相同。有关部门考虑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的标准,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补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以及城市管网的维护成本。
据曹长庆介绍,考虑到城镇污水处理的急迫需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将由现在的城市逐步扩大到城镇。对于目前已经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城市和城镇,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并进行市场化的运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记者王希 江国成)
“三湖”流域将实施更加严格环保标准
来源:中国建设报2007-7-25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614.html
一律停止审批和建设排放含氮、磷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新建项目
日前召开的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传出消息,我国将对“三湖”流域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的范围。
据了解,在“三湖”流域,将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包括环境准入标准、工程治污标准、排污收费标准,并一律停止审批和建设排放含氮、磷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新建项目。太湖流域要依照发达国家对工业企业排放的要求,制定新的标准;巢湖和滇池流域也要出台更加严格的工业企业氮、磷排放标准。对2008年6月底前达不到新排放标准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或关闭。在重点湖泊流域,禁止销售、生产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为了强化源头控制,预防新的污染,环保总局还将进一步扩大“区域限批”范围。今后,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对环境违法现象突出的地区,对超过总量指标、重点项目未达到目标责任要求的地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都要实行“区域限批”。(吴晶晶 蔡敏)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退缩加速
来源:兰州晨报 2007年07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7-26/014213527337.shtml
本报讯(记者魏娟 通讯员王进东)科研人员40多年的长期观测发现,由于全球变暖,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简称“1号冰川”)的面积在1962年—2006年的45年间减少了0.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8%,并呈加速减少趋势。该结论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勤等人得出的。
在深入分析了1号冰川近50年的冰川区气象、温度、水文、面积等观测资料后,李忠勤等研究人员发现,近50年来,1号冰川在这些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自1959年有观测记录以来,1号冰川东西两支冰舌1993年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两支冰川。整体来看,1号冰川面积原为1.95平方公里,在45年间减少了0.2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8%。而这些变化均与气温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升温,使该冰川退缩加速,冰川融水径流量也呈加速增大趋势。
新华网:新疆乌伦古河断流1个月 农田野生动物受到威胁
来源:新华网 2007年7月26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6793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6日电(记者 刘兵)受持续干旱气候影响,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乌伦古河断流已长达1个月,沿河35万亩农田减产已成定局,部分野生动物面临生存威胁。
乌伦古河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其中下游福海县境内长196公里,福海县80%的耕地和草场依赖乌伦古河水源灌溉。据福海县水利局介绍,今年2月以来,福海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旱情,截至目前乌伦古河来水量近5800万立方米,比历史同期减少四分之三。
受旱灾影响,乌伦古河自今年2月28日就开始频频断流,从6月24日开始持续断流,目前断流时间已长达1个月,当地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福海县农业局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当地35万亩农田普遍缺水,用水缺口达6000余万立方米,农作物减产已成定局。
乌伦古河断流还造成生活在下游河谷林湿地的河狸等野生动物面临生存困境,福海县发现多起河狸死亡的现象。河狸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有动物世界古脊椎动物“活化石”之称,在中国仅分布于乌伦古河流域,目前仅有不到700只。
面对严峻的旱情,福海县已先后投入260余万元抗旱资金建设节水灌溉农田1.3万亩,鼓励农民群众抓好田间用水管理,严格执行农作物轮灌制度及控制亩灌定额,以减少旱灾对农牧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北京:永定河将成京城饮用水源
来源:北青网 2007年7月26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6791
记者从首届永定河文化节上获悉,2010年,经过治理的永定河将成为继密云水库之后,北京第二个饮用水源。
据门头沟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山区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为永定河成为饮用水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到2010年,洁净的永定河河水将在三家店水库截流后,经永定河引水渠直接引进北京城区。
永定河许多年来一直处于断流状态,那么成为饮用水源的水从何而来?门头沟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印象中的永定河实际上指的是三家店以下到大兴这段五六十公里长的河道,这段河道里确实有近50年没有水流了,但永定河作为北京的第一大河,在门头沟境内的长度达100余公里,在三家店以上还有数十公里河道,这段河道上有数十条支流汇入,因此永定河上游仍然是有水的。此次永定河三家店水库治理工程分别通过清淤库区、疏浚河道、建设湿地3项施工阶段,加强对永定河和周边环境的改善和管理,进一步改善水质,提高河道的自净化能力,使之达到标准,成为饮用水源。目前,三家店水库的水质已达到地表水三类水体的标准,基本满足饮用水水源的水质要求。
为了防止永定河上游沿岸村庄随意向河道排污,门头沟区水务局继去年永定河沿岸6个污水处理站试运行取得成功后,今年在市发改委、市水务局的支持下,投资7000余万元,启动了永定河上游沿河城至军庄段25个村庄的水质改善工程,今年10月份,25个村庄将全部建好污水处理站。
“经过处理净化后的生活污水将达到本市一级B排放标准。”门头沟永定河综合治理项目部负责人王巍介绍,25个村庄污水处理站分为污水治理、污水管线铺设和改厕治理三部分,共铺设污水管线13.5万米,建设污水处理设备74套,建成后每天可净化3100余吨污水,使其不再排入永定河。
新华网:重庆发布三峡库区汛期移民安全度汛应急预案
来源:新华网2007年7月26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6794
新华网重庆7月26日电(记者张桂林)重庆市政府日前发布三峡库区2007年汛期移民安全度汛应急预案,要求库区各地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和应急措施,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造成库区临时淹没的洪水灾害,确保库区移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预案指出,根据预测,2007年汛期长江有可能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如出现超过20年一遇的洪水,三峡水库高水位蓄洪将造成三峡库区临时淹没,需对尚未搬迁的四期移民进行临时搬迁安置,确保移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重庆市政府要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要对流域降雨量、三峡库区实时水位进行监测,及时对汛情进行分析和评估。当预报即将发生重大以上洪水时,由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前8小时发布预警信息。重庆市移民局接到预警信息后,1小时内通知相关区县移民局做好应急准备。
应急预案规定,三峡库区三期移民迁移线以下1米设为警戒水位,三期移民迁移线作为保证水位。当洪水超过警戒水位时,库区应组织防汛队伍开展不间断巡查,严密布防,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当洪水接近保证水位时,应立即启动安全度汛应急预案,由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并作好抗洪队伍、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库区各级政府要拟订库区群众安全转移方案。
应急预案还对三峡重庆库区防汛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善后工作、责任追究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据悉,三峡库区汛期为每年的5月30日至9月20日。三峡重庆库区2007年汛期移民安全度汛应急预案涉及库区15个区县。
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回涨
来源:新华网 2007年7月26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6778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5日通报,受近几日连续降雨影响,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自25日4时从27.52米开始起涨,淮南以下河段在高水位上基本停滞,呈现持平状态。
据介绍,24日6时至25日6时,安徽省淮北地区发生较大降雨,特别是沿淮西部降雨普遍达到30-50毫米,降雨量最大的阜阳茨河铺闸60毫米。同时,王家坝以上河南省发生降雨。信阳朱堂站93毫米、东双河91毫米。25日白天,沿淮淮北地区又降中到大雨。
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水位受降雨影响从25日4时27.52米开始起涨。至15时,王家坝水位27.63米,超警戒水位0.13米;正阳关水位25.38米,淮南23.34米,蚌埠吴家渡水位21.16米。正阳关以下河段超警戒水位0.8-1.3米。
据气象部门预报,25日安徽淮北有中等阵雨和雷雨,部分地区暴雨,局部大暴雨;江淮之间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26日,淮北有阵雨或雷雨,部分地区雨量中等。同时,25日白天到夜里,河南省信阳、周口、驻马店有中到大雨。
新疆400多只野生动物面向社会公开认养
来源:新华社2007年07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033938.html
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日前推出野生动物认养活动,54种433只野生动物将面向社会公开认养。
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负责人杜新刚说,随着野生动物的增多,养护费用和疫病防治费用也在不断增长,此次开展野生动物认养活动,不仅可以弥补野生动物保护经费的短缺,还可提高人们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关注,为社会各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搭建平台。
据了解,此次被社会认养的野生动物有猛兽类、食草类、涉禽类、水禽类等7大类,其中有东北虎、非洲狮、白虎、长颈鹿、天鹅、野马等。根据动物珍稀程度的不同,每只动物一年的认养费用从200元到5万元不等,凡是热爱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和家庭,均可成为野生动物的认养人,认养人可以随时向天山野生动物园咨询动物的健康和生活情况。(记者王大霖)
绿色GDP“无意义”耐人寻味
来源:东方网 2007-7-25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619.html
面对“2005年绿色GDP”报告迟迟未能公布,国家统计局长谢伏瞻表示:国际上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此GDP核算标准,所以还不能公布这些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随后,“绿色GDP”项目技术组组长也证实:报告肯定会无限期推迟。
去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曾首次高调发布“2004年绿色GDP”核算报告,时隔不到一年,新报告却被冠以“尚无真正意义”。透过“绿色GDP”技术组长的一番话,个中缘由不禁耐人寻味——2005年报告的污染损失和GDP扣减指数比2004年更高。其中,最大突破是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损失GDP扣减情况的统计表。一些省市曾正式发函,要求不要公布核算结果……
“绿色GDP”究竟是否科学、有无意义,外行人确实不懂。但老百姓能够切身体会到,一些江河湖海的水质正在恶化,蓝藻水华呈现越发泛滥态势;许多城市多年少见蔚蓝天空,重度空气污染预警却不时出现。现实严峻明晰,污染事实客观,试图“掩盖子”,可谓徒劳枉然!
其实,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十一五”规划,对治污减排早有明确的方针目标。可如今的问题是,具体到地方政府与环保部门,执行落实时常出现权责不清,赏罚不明,推诿扯皮。在某些污染事件中,少有官员接受刑事处罚,党纪行政处分如“蜻蜓点水”,甚至还出现过此地革职、异地上任的咄咄怪事!
相对于污染处罚的“低风险”,粗放发展的“高回报”更是一些官员热衷“口头环保”的根源所在。在某些地方,“重点保护企业”居然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黑大户”。权钱交易、官商官股,给整顿治理带来层层阻碍。个人“油水”丰厚,地方GDP“喜人”,领导脸面有光,仕途升迁有望。“一举多得”之时,搞啥绿色GDP,不是“影响大局”、“不顾发展”吗?
说一千,道一万,环保的轻重、眼光的长短、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早就过了普及宣传阶段。然而,资本逐利的本能、对成本控制的吝啬,使社会很难指望企业、老板自发自觉地由粗转向集约转变。对于普通公众、媒体而言,尽管对环保能够进行民主与舆论监督,但这终归只是“相对权利”,并不具备制约与扭转的“绝对权力”。真正拥有职能权力、有能力保护改善本地环境的,唯有地方各级政府、环保执行机关、相关行政领导、以及具体执法人员。更应注意的是,在执政理念不断更新的大环境下,权力与责任对等,已然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共识。执政的综合效益、发展的社会成本、对自然与人文环境造成的“蝴蝶效应”,都将也必须纳入官员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
数字出政绩、数字出官位,本质上是一种“官本位”下的狭义谬判。以人为本、为民执政,理所应当更多听取、参考群众的反响与意见。数字有可能掺水,主观或许存在偏差,但环境不可能说谎,大自然更不会造假。本着实事求是态度,从现实角度出发,厘清“杀鸡取卵”与“放水养鱼”的关系,科学发展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让环保监察机构拥有与审计机关类似的独立决断权,避免“人情面子”、“长官意志”的掣肘,环保工作的“腰杆”才会逐渐硬朗起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让违法违纪者受到应有严惩,全面落实渎职犯罪的责任追究,更是严明警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关键。总而言之,行政“归位”,民主“到位”,法制“卡位”,环保才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事业。 作者:蒋萌
不让一滴有毒污水进汉江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7-26
http://www.h2o-china.com/news/50655.html
湖北省仙桃市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发生爆炸起火事故。事故发生后,湖北省、仙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启动环境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及时消除了环境污染隐患。
启动预案及时有效抢险
6月14日晚21时许,仙桃市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车间胺化釜因冲料起火爆炸引发火灾,灭火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甲苯等有毒物质的废水,流入城区外的排污明渠,此处与汉江仅一堤之隔。
仙桃市迅速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紧急疏散周边群众,截断水源,阻止有害物质向汉江漫延,同时,紧急告知省政府并请求增援。湖北省有关领导要求尽快扑灭大火,确保不出环境污染事故,全力以赴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晚,湖北省副省长阮成发、副秘书长邹贤启率省环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紧急赶到现场部署抢险工作:指挥抢险人员在起火现场与工厂危险化学品之间筑立防火墙;在团结排污闸前筑起围堰,封堵这个区域向汉江排放的唯一排污口,派专人24小时对围堰进行监控,防止污水泄入汉江;责令事故周边区域企业停止生产,对这一地区居民实行限时限量供水,防止增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加大事故污水处置难度;组织运输活性炭,及时对事故现场外泄危险化学品废水进行处理。
次日凌晨3时许,明火被彻底扑灭,险情得到基本控制,被安全疏散的居民陆续返回。
措施得当污水安全处置
险情虽然得到控制,但事故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两万吨高浓度消防下水全被封堵在团结排污闸前,必须经过有效处置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可外排。
在湖北省环保局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决定采用3道活性炭坝吸附处理污水,降低有毒有害污染物和废水,绝不能让一滴污水进入汉江。通过约3.5公里长的专用管道,将污水输送至分洪道内污水处理厂前端约65亩的闲置水塘内储存;再经活性炭吸附,检测达到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后抽入污水处理厂,经氧化塘、人工湿地处理达标后外排。
17日上午8时左右,经活性炭坝吸附处理后的污水开始通过200m3/小时的水泵提排。从着手筑活性炭坝、安装提排设备到正常运行,仅花费了两天时间。
连续抽排19个小时后,18日上午凌晨3时左右,突降暴雨,围堰内污水猛增至4.5万吨。在紧急协调联络下,湖北省政府办公厅、省水利厅全力支持,19日凌晨,湖北水利工程总公司调来一套提排能力达1000m3/小时的水泵投入使用。
26日凌晨3时左右,围堰内污水全部提排完毕,没有一滴污水进入汉江;塘内污水达到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并通过湖北省环保局组织的检查验收。
不眠不休确保饮水安全
从事故发生当日起,湖北省、仙桃市组织环境监察、监测人员对仙桃及其下游汉川、武汉分别设置监测断面,不分昼夜每隔2小时进行取样监测,随时监控水体和空气质量的变化。截至26日凌晨,驻守在现场的省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都已是十多天没得到休息。直到污水抽干,他们才陆续撤离。
据了解,为保证及时将水样送到湖北省环境监测站分析,仙桃市环境监测站分析化验人员分成几班,日夜往返于仙桃至武汉的路上。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不少监测人员病倒,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连续加班加点,共完成水质采样152份,大气采样10份,往湖北省环境监测站送水样25次,出具污染监测数据776个,为及时决策、有效控制污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仙桃市环保局介绍说,火灾事故处理完毕后,厂区内有固体残留物约1.5吨,吸附有机物后的活性炭约10吨。这两种固体废物属危险废物,将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消防下水收集池围堰中的表层污泥已通过湖北省环境监测站浸出毒性鉴定,不属于危险废物。
编后 仙桃市吸取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教训,积极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多措并举,及时消除污染隐患的做法,值得借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环境高风险时期,而沿大江大河兴建的化工企业成为环境风险的集中地,如何预防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正确应对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这对各地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重要水域等敏感地带,各地政府和环保部门要通过严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从源头上把好关,消除污染事故隐患;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遏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多发势头;第三,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做好信息报送与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陈果
重环境立法 且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 2007年07月26日 道贾峰
http://env.people.com.cn/GB/6034185.html
太湖蓝藻暴发、无锡水厂停水和绿色GDP报告不再公布成为入夏以来的热点新闻。
高温、干旱、水位下降是从南到北蓝藻暴发的诱因,而高居不下的污水排放总量和众多地区水体中高浓度污水的常年累积则是引发蓝藻大暴发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在一些地区一旦发生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或净化的气象条件,蓝藻、绿藻、水华、赤潮这些水污染现象随时可能出现。
7月17日,报载“长春因蓝藻繁殖暂停从新立城水库取水”。同日清晨,笔者站在哈尔滨友谊宫至太阳岛的渡船边,望着泛着油花的黑乎乎的松花江水,极力想象20多年前那首红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太阳岛上”唱起时江水的模样。
10多年前,在参与设计一套治理“三河(海河、辽河与淮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污染的公益招贴画时,我曾用过这样一句话: “请别让‘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成为一个传说”。而10年后,在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政府提出“要以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整治太湖污染,与生态危机抢时间,打一场彻底攻坚战”,力争十年内重现太湖水之美。显然,在花费数亿资金和10多年时光之后,太湖水质并没有明显的好转。看来我们要再等待另一个10年。
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环境法律体系也能称得上比较健全。但是,为什么在很多地方还会发生企业违法排污,结果却是“老板赚钱、群众受害、政府埋单”(周生贤语)的怪现状呢?
依我之见,除了大家皆知的地方环保部门迫于地方政府压力不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以外,企业的违法排污所得往往高于其可能被处以的行政处罚数额是“诱使”企业放弃环境治理,公然非法排污的动机所在。
环境法律的制定,本意是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社会提供行为规范,并通过设定违法者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相应法律制裁的后果的方式,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利用“趋利避害”之心理,引导和鼓励人们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但是,在现行环境法律之下,当一个企业被处以的最高环境行政处罚(100万元)可能只相当于甚至低于其一天的非法所得时,或者当一个企业从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只是在被环保部门抓住“现行”后“限期补办手续”即能过关时,可想而知,我们的环境法律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法律条款至今依然有效。在有关部门和学者多年和多次要求下,我们至今未见到相关法律修订工作的计划与安排,来自于传统“势力”和旧的工业生产模式代言人的抵触依然十分强大。
联想到近日有关不再发布绿色GDP报告的消息,心中不免又添几分担忧。一个即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国家,一个多种污染物排放位居全球前列的国家,一个寻求可持续发展抑或科学发展最为迫切的国家,一个能有机会成为世界绿色文明发展的榜样的国家,为什么不能在科学评价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扭曲的资源价格体系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法律条款,增加了我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限制了法治工具作用的发挥,也阻碍了我们向更绿的目标前进的步伐。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改变不良行为,培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习惯固然主要。但要取得节能减排的更大成绩,在单位GDP 能耗方面达到世界平均水准,甚至追上日本的能耗水平,我们尚需在如何熟练利用法治手段和市场机制方面多做文章。
正如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管仲所言,立法就是“令人知事”,从而达到“兴功惧暴”之目的。因此我们需从完善环境立法做起,规范社会行为规范、明确政府法律授权和职责分工、调整法律责任和处罚尺度,从而确保环保部门监督执法“丹田”之气常在。节能减排的形势越严峻,我们越要确保一切行为“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印染厂酸臭黑烟直排居民区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07年07月2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7-25/100512268311s.shtml
本报讯 厦门集美文华路的新立印染公司,最近几个月排出的酸臭黑烟,让附近的居民难以忍受。
厂方承认,车间与锅炉直接向外排放的烟气未经检测,工厂确实没有条件和手段去检测这烟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害。
而来自环保部门的说法是,该厂排放的有毒二氧化硫气体今年4月查出明显超标,但本次排放是否超标仍有待鉴定。
印染厂称自己对排放尾气无法检测
酸臭烟气
近期特别严重
杏林供电局与新立印染公司仅一墙之隔。供电局工作人员许先生说,工厂排放废气,最直接受害的就是局里200多号员工,尤其是行政办公4号楼。近几个月以来,新立印染公司的4根大烟囱,时常排放出淡淡的黑色烟状气体,持续时间非常长,而且有酸臭味道,尤其是在下午,还有午夜时分,让人非常难受。但奇怪的是,供电局2000年开始在这里办公,以前没什么感觉,就是最近几个月,特别明显。
记者当天上午上到供电局楼顶,发现工厂厂房上有4根烟囱,管口朝着供电局方向。工厂的四周,还有散落着几处居民小区。附近的几位居民也说,工厂排放出来的气体味道很酸很臭,最近又特别严重。
工厂解释
在寻求工艺改进
厦门新立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永俊,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生产的是针织布,其中染色定型这个工序确实会排放出一些烟气出来,黑白烟气都可能有。不知道为什么前几年大家都没反映这个问题,就是最近投诉多了起来。
钟永俊坦言,工厂确实没有条件和手段去检测排出来的气体是否有害。这段时间处在生产旺季,他们已经就投诉问题报告环保局,也在积极地改进工艺、改变技术手段,争取早日解决这个问题。钟永俊表示,他们还有将工厂集体搬迁的打算。
环保部门
上季排放气体超标
在集美环保局环境监理分所,记者了解到,厦门环境监测中心站今年4月对“新立”公司锅炉排气口的监测表明,其二氧化硫浓度是每立方1600多毫克,高于国家规定的最多1200毫克标准。中心站总工程师庄马展介绍说,有毒化学气体二氧化硫主要是从燃料中来,燃料煤中的硫含量多一点,其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多。新立印染是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对这种企业的监测按规定是每季度一次。而目前对这些污染企业的处理,主要是排污收费,如果大规模突发排放,还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但处理权限主要在监理所。
节能减排遭遇"拖延术":"限改令"成"护身符"
来源:半月谈2007年07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033263.html
2007年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公布了2006年全国及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的情况,从全年能源消费情况看,我国单位GDP能耗三年来首次由升转降。但是,全国除北京以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完成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标任务。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单位能耗需要比2005年下降20%。可以说,我国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4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时,连续用了六个“不”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
这六个“不”,深刻地概括了当前一些地方在执行节能减排任务时存在的顽症。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节能减排工作在许多地方仍停留于“小打小闹”,远没有达到国家和人民所期望的“伤筋动骨”的地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会诊了当前节能减排行动中具有典型性的五种“怪象”。
怪象一:纸上谈兵,“只见口动不见脚动”
去年节能减排指标下达后,一些地方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同步出台,有的抱着“边干边看”的心态,节能减排推进乏力。
尽管“黑色数据”表明资源环境达到难以承受的底线,然而,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赴基层调研发现,这些存在问题的地区官员,说起节能减排头头是道,但多停留在“传达、通知”的层面。记者询问上半年节能减排的效果,他们的表述要么是“截至2006年底”,要么是“近几年来”,要么是“未来3年准备……”,全是模糊概念。至于今年上半年到底关停了多少小电厂或小造纸厂,不是没有数字,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专家点评: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毛如柏说,节能减排的执行力如何,事关国计民生大局,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但现在一些官员总强调贯彻执行需要一个过程,一些投入还不能确保到位,一些地方和企业认识不统一,一些违规的优惠政策一时难以清理等。节能减排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不能再搞“吹风”,走形式主义。
怪象二:大搞“拖延术”,“限改令”成“护身符”
为了增加税收,一些地方对于必须关停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能拖一天就拖一天,早晚要关的就尽量晚关;限期可长可短的,就尽量拉长。上“黑名单”的企业有了“大限”,反而在加足马力生产。
长江荆州段多家造纸企业长期违法将生产废水直排长江,严重威胁下游用水安全。今年3月,湖北荆州市启动了“造纸行业专项治理”,要求这些企业限期内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达标排放。然而本刊记者调查发现,面对“限改令”,一些造纸企业排污行为不减反增。一个纸厂“老板”甚至直言,有“限改令”,起码这一两年企业生产排污没人干扰,最后怎么样,走一步看一步。
专家点评:“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主任何嘉平说,一些企业为何敢顶风排污?这是因为环保部门对他们的处罚多是“限期治理”,而非立即关停。就“限期”而言,显然有了弹性空间。除一小部分经过技术改造的企业可以实现排放达标,多数企业由于设计及投入上的原因,根本不可能按期实现达标排放。
怪象三:土政策导致环保“死角”,遇到石头绕道走
有的地方政府碍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级别高、效益好、背景深,不敢去啃“硬骨头”,采取遇到石头绕路走甚至纵容的策略,有的甚至出台干扰和限制环保执行的“土政策”,成为环保执法的一个“死角”。
国家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前不久在对安徽省合肥、蚌埠、阜阳、淮南、亳州5市进行检查时,就发现了23家企业超标排污,其中包括合肥海尔、合肥日立、安徽丰原等一批知名企业。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共有324个建设项目,但开发区管委会却只能提供15个建设项目的环保“三同时”验收材料,企业废水通过城市污水管网直排渭河。
专家点评:何嘉平说,一段时期以来,各地引资“让利竞赛”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资项目得以进入工业园区,“饥不择食”式的引资增加了节能减排的调控难度。近年来环保部门在执法行动中见到不少大污染企业门口挂的不是由当地政府“重点督办”的牌子,而是“重点保护”的牌子。
怪象四:令不行、禁不止,顶风上马“两高”项目
在很多地方,工业项目被看成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只要经济增长快,便能“一俊遮百丑”。当前一些高耗能行业产量和利润迅速增长的背后,是部分地方政府违反中央精神和政策,明里暗里支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令不行、禁不止,成了节能减排的最大症结。
国家发改委早在2006年9月,就发布了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等8个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的政策,明确了对这些行业中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用电实行加价的时间和标准,禁止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
半年后,不但仍有15个省份未认真执行这项政策,而且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等14个省(区、市)以实行发供电联动、协议供电、大用户用电直供、竞价上网等名义自行出台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
专家点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平快的政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不顾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乱上煤电、化工、钢铁等重化工项目,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
怪象五:耍弄“障眼法”,倒闭企业“充数”淘汰
遇到各级部门的清理检查,就把前几年关停的小水泥厂、小电厂、小钢铁厂拿出来重说一遍,或用早已倒闭多年的企业“充数”,乍一听还以为形势一片大好。
河北省钢铁产能中近45%的炼铁能力、27%的炼钢能力属于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限期淘汰的落后产能。河北省发改委2006年底公布了首批淘汰的26家企业名单,但一些基层政府耍弄“障眼法”。邢台云龙集团沙河钢铁有限公司是沙河市惟一一家列入淘汰名单的企业。当记者来到位于沙河市福仪村的厂区时,只见大门紧锁,厂区空荡荡的,记者暗自“称赞”这家企业如期自动关门的决心。谁知负责看厂区的工人告诉记者,这家企业2004年就因经营不善倒闭关门了,因为设备一时卖不出去,一直由他看守。
专家点评: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认为,GDP看得见、摸得着,而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则需要较长时期才会显露出来。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也不能随便找一家倒闭企业抵顶任务。当地政府拿“死”的当“活”的凑数糊弄人的做法,实在让人哭笑不得!(记者 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