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七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七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07-12

七月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丽英)

 

环境资讯:

1环保总局再度出击:八家环境违法企业挂牌督办

2、环保总局称减排核查将以暗查为主

3、新华网:我国主要湖泊水库仍存在大规模暴发蓝藻的隐患

4、新华网:专家呼吁滇池建立蓝藻暴发预警机制

5、洞庭湖鼠患已初步控制:填湖造田是深层原因

 

地方信息:

6、三江源矿山环境再度进行治理

7、太湖流域新增财力10%至20%将用于太湖治污

8、云南有望再投入近84亿治理滇池

 

重大水事:

9、新华网:三峡水库精确调度兼顾多方利益

10、三峡蓄水不会造成大规模灾难气候

11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灾

 

气候变化

12、天山1号冰川加速萎缩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污染信息:

13、组图:武汉东湖10万斤鱼因污染死亡

 

民间环保:

14、探访永定河源头

 

环境时评:

15、20亿老鼠大军的报复:一场不折不扣的“人祸”

16、节能减排的盲区岂能年复一年?

17“宣传”长城,还是“消费”长城? 

 

 

 

1、环保总局再度出击:八家环境违法企业挂牌督办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7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79083.html

相关新闻:

国家环保总局宣布限批十三地 拯救四条河

    “挂牌督办”企业、地方政府回应“流域限批”

    人民网网友:“限批”能成为“杀手锏”吗?

    企业三不怕、政府三不查 中国环境整治赶不上污染速度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与监察部就2007年上半年环保专项行动进展情况进行了调度,对主要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责任追究情况进行了分析。环保专项行动信息调度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共出动各类执法人员50余万人次,检查企业22万余家,立案查处违法企业8000多家,共对近1600余家典型违法案件挂牌督办,追究相关责任人170人。各地围绕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重点,结合当地实际,全面部署、精心组织、严肃查处,环保专项行动正向纵深开展。

  7月初,国家环保总局对6市、2县、5个园区进行了“流域限批”,同时对38家企业(含6家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挂牌督办”。此次行动是针对一些地区水污染形势严峻,流域环境隐患突出,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传统的污染治理、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有效解决积累的环境问题情况下的一项有益探索,将有助于流域整体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为督促基层政府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督促企业自觉守法,强化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切实保障“流域限批”等行政手段的落实,国家环保总局与监察部决定,对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公布的5个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4家企业由两部门重点督办,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联合挂牌督办的案件分别是: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不执行环评、“三同时”案,巢湖鑫泰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含山县皓天铸业有限公司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案,河北省沧州市河北小洋人乳品有限公司不执行环评、“三同时”、违法排污案,河南濮阳经济开发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省莘县工业园区、临汾市襄汾县邓庄镇和景毛镇的工业相对集中区不执行环评、“三同时”案(存在问题和督办要求附后)。

  环保总局要求相关省环保部门督促地方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取缔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污染当地环境的应淘汰落后工艺,责令当地环保部门对未履行环评审批和不履行环保“三同时”验收的企业立即停产整治,依法处以罚款、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

  监察部要求相关省监察机关要对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查清事实、分清责任,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客观公正地进行责任追究。

  环保总局强调,针对企业违法成本低,行政处罚难以执行,整改要求得不到落实等问题,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行政措施的执行力,对行政处罚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察督办,特别是对企业实施停产整治的,上级环保部门要加大对下级政府、环保部门的督察督办力度,对不采取切实措施督促企业停产,整改不到位继续违法排污的,要采取“区域限批”和挂牌督办的措施。

  监察部强调,对重污染地区及典型违法行为的“流域限批”和挂牌督办,是环保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监察机关要积极支持、协助当地环保部门抓好这两项措施的落实,督促被限批地区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环保总局提出的整改要求,逐项按期完成。对违法违纪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附件:2007环保专项行动环保总局与监察部第二批挂牌督办名单

2、环保总局称减排核查将以暗查为主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07月12日 章轲

http://news.sina.com.cn/c/2007-07-12/032013427077.shtml

  环保总局一位官员表示:“多年的实践证明,对污染源的检查,暗查的方式最有效。”

  “十一五”期间,环保部门对污染源的核查将以暗查为主。

  由国家环保总局拟定的《“十一五”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下称《核查办法》)提出,“总局各督查中心独立开展的日常督查采用明查与暗查相结合、以暗查为主的方式进行。”

  “多年的实践证明,对污染源的检查,暗查的方式最有效。”环保总局一位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据《核查办法》规定,总局各督查中心独立开展的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检查率不低于30%,对国控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治理减排工程检查率不低于20%,对取缔关停企业、工艺、设施的检查率不低于10%。

  环保部门核查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包括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量。污染减排核查的内容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减排工作开展情况,年度污染减排计划制定及对应削减量的测算情况,采取的各项工作措施及减排计划完成情况。

  核查的重点是重点工程减排项目、结构调整和监督管理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年度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相关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的核查,为国家考核提供依据,促进各地完成年度污染减排计划和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据介绍,国家环保总局委托总局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下称“总局各督查中心”),分别负责监管范围内污染减排的核查工作。

  污染减排核查包括日常督查和定期核查。定期核查分为半年核查和年度核查。日常督查采用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由总局各督查中心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联合开展,或者由总局各督查中心独立开展。

  《核查办法》规定,总局各督查中心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联合开展的日常督查,每上、下半年至少各进行一次,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检查率应为100%,对国控重点污染源的减排工程检查率不低于50%,对取缔关停企业、工艺、设施的检查率不低于30%。

  《核查办法》规定,核查中发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不正常运行:整体不运行或者部分关键设备不运行的;排放污水超过规定标准30%的;污水处理量达不到应接纳量50%的。核查中发现城市污水处理厂超过两次不正常运行,情节严重的,当地环保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其整改,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核查办法》还特别提出,核查范围内任何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涉及商业秘密等任何理由拒绝核查(包括拒绝提供相关资料),否则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处罚。核查人员不得弄虚作假、仿造数据并有义务为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保守商业秘密。

3、新华网:我国主要湖泊水库仍存在大规模暴发蓝藻的隐患

来源:新华网  2007年7月12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5934

新华网合肥7月12日电(记者吴晶晶、蔡敏)今年以来,我国几个重要的湖泊水库相继暴发蓝藻水华污染。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12日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表示,巢湖、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进一步大规模蓝藻暴发水华的隐患仍然存在。

周生贤表示,今年4月以来,太湖蓝藻持续暴发,贡湖饮用水源一度出现污染,严重影响了无锡上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巢湖、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蓝藻水华,进一步大规模暴发的隐患仍然存在。7月初,江苏沭阳饮用水源地遭受污染,城区供水被迫关闭,供水中断超过40小时以上,城区20万人口饮水用水受到较大影响。

“可以说,环境隐患无处不在,一旦诱因出现随时可能引发环境事件。”周生贤说。

为此,环保总局要求,已经富营养化的“三湖”和三峡库区等湖泊流域各地,都要研究制定蓝藻水华暴发处置预案,建立例行的打捞蓝藻作业制度,组织专业队伍,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增强打捞效率,努力做到“日产日清”。对打捞上岸的蓝藻,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周生贤强调,要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管理制度;建立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部门联动机制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水质监测部门和水厂要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率,密切关注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水厂要完善深度净化措施,做好供水应急保障;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第二或多个水源地建设。

4、新华网:专家呼吁滇池建立蓝藻暴发预警机制

来源:新华网 2007年7月11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5860

新华网昆明7月11日电(记者周雷)云南滇池目前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由于滇池蓝藻暴发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专家建议应针对滇池建立蓝藻暴发预警机制。

11日在昆明召开的滇池治理专家研讨会上,云南大学生态经济专家段昌群呼吁,应根据蓝藻种群发生的规律,对蓝藻暴发的外界环境、蓝藻发生的规模、范围、持续时间、生态影响、人群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影响进行研究并进行动态预测和风险评价,建立预警方案和应急预案。

10日,来自云南省环境科学院、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水文水资源局等多家机构的专家与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带领的政府官员对滇池进行一天的考察,了解滇池污染最新情况。

专家在研讨会上对滇池污染的基本判断是:云南省从技术、政策、资金、项目等多方面对滇池进行了大量投入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滇池水质仍呈下降趋势。

5、洞庭湖鼠患已初步控制:填湖造田是深层原因

来源:《新闻晨报》2007年07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78658.html

  [内容速览]洞庭湖鼠患已得到初步控制,有说法称三峡泄洪和生物链被破坏只是此次鼠灾暴发的直接导火索,深层原因是“填湖造田”。这种说法得到了专家的证实。

  洞庭湖鼠患已得到初步控制 湖南省仍未松懈

  洞庭湖地区严防鼠患再次来袭洞庭湖上演“人鼠大战”

  6月20日至6月25日间暴发的洞庭湖鼠患已得到初步控制,涌上堤岸及窜入堤内的老鼠60%-70%遭到捕杀。昨日,记者从湖南省植保站了解到,由于有多年的防鼠经验,这场鼠患造成的损失并没有2005年的严重。防止鼠患再次来袭成为湖南省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一半是庆幸,一半是眼泪

  “多,这次老鼠特别多,密度比2005年那次还高。”提起十多天前的那场群鼠入侵,益阳市植保站站长曹志平依然心有余悸。

  三峡泄洪之后,大通湖区的老鼠就随着上升的水位游到了靠近大堤的湖洲上。长期的作战实践使当地积累了丰富的灭鼠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地就修建了一米高的挡鼠墙。而东方田鼠攀爬能力不强,一道挡鼠墙就可以有效地将绝大多数老鼠挡在堤外。

  在不能砌挡鼠墙的码头地区,村民挖了条深约50厘米的沟,沟里灌上水和油,沟两旁再砌上高约70厘米的围墙,这样一道临时的防鼠陷阱就此形成。

  “那几天,掉进沟里的老鼠一层压着一层,很多压在底下几层的老鼠不用人动手,就直接被踩死和闷死了,每隔几个小时,我们就要把沟里的老鼠清理一次。”曹志平说道。

  因为防护和剿灭措施得当,整个益阳市真正因为鼠灾而绝收的田地不到5000亩,直接经济损失估计500万元左右,比2005年的损失要小。

然而,同样遭受鼠灾的岳阳县鹿角镇就没那么幸运。该镇副镇长王鹏告诉记者,鼠灾暴发的那几天,老鼠简直就是长驱直入,迅速窜入田地。“我们没有办法,只能组织人在田地里打抓加上放药。到现在,光是用来拌鼠药的大米就用掉了一万多斤。结果,面积只有益阳市1/12的鹿角镇,受灾绝收的水田有20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600万元左右。(李元)

6、三江源矿山环境再度进行治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7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77743.html

  本报西宁7月11日电 (记者陈沸宇)记者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获悉:为确保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安全,青海省将投资6200多万元对三江源矿山环境再进行为期4年的恢复治理,今年治理面积为1.19万多亩,4年将累计治理6万多亩。

青海省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国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的19.2%,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给脆弱的环境造成了破坏。2004年,青海省恢复治理三江源地区的矿坑工作,经过推沙填坑、回填表土、栽种林草、封育围栏等工程,矿区土地生态功能得以恢复,三江源地区及祁连山的8700多亩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7、太湖流域新增财力10%至20%将用于太湖治污

来源:新华社2007年07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78478.html

  记者日前从江苏省政府获悉,该省太湖流域各市、县将在新增财力中划出10%—20%,专项用于太湖水污染治理。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力争到2010年,太湖地区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3%以上。

  据悉,今年该省财政为全省水污染防治投入3亿元引导资金,之外特别为太湖流域划拨专项资金。目前,江苏正研究调整实施相关财税政策和补偿机制,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太湖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据介绍,太湖治污资金将主要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蓝藻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生态防护林等项目。通过建设前置库、人工湿地、生态护坡等生态工程,到2010年,太湖一级保护区将完成造林绿化25万亩,环湖1公里内建成生态保护林带,有效隔离、吸附污染。此外还将种植、放养有利于净化水体的动植物,提高湖泊自净能力。

  太湖流域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公里约1000人的数字是全国的8倍左右,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放是太湖水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2010年前,该省将新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63座,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346.8万吨。有效缓解生活污水给太湖地区带来的巨大环境问题。

今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无锡市自来水变臭,市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引起中国社会极大关注。(记者焦然、凌军辉)

8、云南有望再投入近84亿治理滇池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7月1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7-12/143513432299.shtml

  新华网昆明7月12日电(记者周雷)云南省政府11日在滇池治理研讨会上证实,云南省制定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已上报国家环保总局等待国务院批复,将投入近84亿元治理滇池。

  据介绍,规划包含61个项目,总投资83.7749亿元,其中滇池北岸工程项目投资较大,可研批复总投资38.7亿元,其中包括日元贷款23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9亿元),省市各配套资金5.8亿元,滇投公司筹措资金10.2亿元。该项目将对城市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起到关键作用。

  云南省省长秦光荣介绍说,滇池流域要制定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提高流域内产业准入门槛,制定严于国家要求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提高流域内污染治理水平。

秦光荣表示,除了北岸工程和草海整治工程优先发展之外,云南省将立即启动“三退三还”和环湖公路建设,加大城市森林建设,将昆明的各个城市片区通过城市森林和高等级公路连接起来。

 

9、新华网:三峡水库精确调度兼顾多方利益

来源:新华网2007年7月12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5903

新华网宜昌7月12日电(记者 江时强)中国三峡总公司对三峡水库实施精确调度,发电、航运、防洪、生态等多方效益兼顾,三峡枢纽在初期运行期运行顺畅。

12日9时,三峡入库流量达34000立方米/秒,比11日同时急增3000立方米/秒,三峡坝前水位144.01米,牢牢控制在汛限水位。

三峡大坝去年5月全线建成,10月水库蓄水至156米,三峡工程由围堰挡水发电期进入初期运行期,今年成为工程全面发挥防洪效益的第一年。自6月中旬长江进入主汛期以来,长江上游多次发生持续降雨,已形成两次较大流量洪水,最大流量峰值达42000立方米/秒。

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给中国三峡总公司下达过两次防洪调度令,要求三峡大坝降至汛限水位。三峡枢纽梯级调度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适时适度开启增减众多泄洪深孔、排沙孔、排漂孔,入汛以来大坝始终在144米左右运行,避免了因防汛水位大起大落对航运、发电等造成的不利影响。洪水也安然通过三峡坝区。

按三峡水库调度规程,6月10日前,三峡水库已从156米水位降至汛限水位,水位跌幅约11米左右。在当前防汛期间,水库水位波幅通常在1米左右。为减少水位变动对航运的影响,中国三峡总公司及时将水库调度信息告知交通部有关机构,三峡库区的航标、囤船、客船、货轮等随之调整锚泊,到目前,尚未发生此类原因引起的交通安全事故,且长江全线航道畅通。

在三峡水库调度中,当发电与防洪、航运等相冲突时,发电效益让位于其他社会效益。目前三峡电站已投产16台70万千瓦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120万千瓦,经过试验检测,这批机组可以在75.6万千瓦的功率长期稳定运行,但实际运行功率在70万千瓦以下。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支流和库汊出现了水华现象。今年中国三峡总公司利用水库调度产生的水位波动,有效影响了水华发生的条件,监测表明,水华比往年次数明显减少。

 

10、三峡蓄水不会造成大规模灾难气候

来源:光明日报 2007年7月1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58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在第62场“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中表示,三峡蓄水可能给局部小气候带来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大规模灾难气候。

陈宜瑜说,三峡蓄水可能在近期给局部地区带来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并不会造成干旱、洪水等大规模灾难性气候的发生。

陈宜瑜解释说:“原来长江水温平均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相当于沿江两岸的‘流动空调器’。现在三峡蓄水,这个‘空调器’就变成了‘储存’温度的湖泊型水库,这会对重庆等地的小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谈到蓝藻问题时,陈宜瑜表示蓝藻暴发的根源在于人类活动破坏了流域健康的生态系统。治理蓝藻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减排,限制污染物排放;二是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

 

11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灾

来源:人民日报 2007-07-12

http://www.waterinfo.com.cn/ywkd-1/guonei/200707110001.htm

    渠江发生历史实测最大洪水

    7月上旬以来,嘉陵江流域发生持续强降雨,渠江干支流普遍发生超保证水位的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严重。其中,渠江干流罗渡溪水文站发生1953年建站以来最大洪水,渠江沿线的渠县、广安等4个市县主城区进水受淹,渠县县城水、电、气一度全部中断。暴雨洪水共造成四川省13个市(州)40多个县(区)受灾,死亡39人,失踪18人,因灾紧急转移群众20多万人,2座小2型水库垮坝。

    另外,受近日强降雨影响,长江下游支流滁河水位快速上涨,安徽襄河口闸7月10日最高水位一度超过分洪水位0.5米,经严密防守,堤防未出现大的险情,目前水位已开始回落。(记者  赵永平)

 

12、天山1号冰川加速萎缩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来源:新华网 2007年7月11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5852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11日电(记者 熊聪茹)研究人员近日透露,位于乌鲁木齐河源的天山1号冰川东、西两支正分别以每年3.5米和5.9米的速度快速萎缩,为气候变暖现象敲响了警钟。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助理研究员王飞腾介绍,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1号冰川一直处于萎缩状态。东、西两支冰舌于1993年完全分离,成为独立的两支冰川。至2004年,东支年均退缩3.5米,共计38.7米;西支年均退缩5.9米,共64.1米。从1958年到2004年,冰川平均厚度减薄12米,损失体积达2000多万立方米。

“通过40多年的长期观测,我们发现1号冰川面积从1962年到2006年减少了27万平方米,并呈加速减小趋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勤说。

王飞腾表示,冰川就像大自然的“硬盘”,记录着气候、水文等丰富的环境演变信息。目前,冰川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致使冰川周围及内部温度不断提升,形成强烈的消融现象。

天山1号冰川是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冰川的代表,也是世界十条代表性冰川之一。建于1959年的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是中国唯一以冰川为主要观测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

天山1号冰川位于海拔3545米以上的高山冰川区,距乌鲁木齐市118公里。

 

13、组图:武汉东湖10万斤鱼因污染死亡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2007年07月12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7-12/082113429191.shtml

2007071201-1.jpg

湖面上白花花的一片,死鱼已覆盖了近岸水面。 (CFP)

[1] [2] [3] [4]

  2007年7月11日,武汉东湖风光村附近官桥湖水域再现“翻塘”。湖面上白花花的一片,大片死鲢鱼已覆盖了近岸水面。八艘渔船游弋在湖心处,打捞死鱼,恶臭熏得路人掩鼻而过。据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环保分局负责人介绍,由于湖水污染加上天气炎热,造成了此次10万斤的死鱼。此处由于负营养化严重,已禁止附近村民养鱼,但屡禁不止。

  附近居民说,官桥湖污染并非最近才有,治污抓得紧了,有关部门会派人来打捞垃圾,撒一些净化剂。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官桥湖周边有多个排污口,是污染的主要根源。

  记者沿着东湖行走,看到卓刀泉北路一侧有3个排污口,沿武汉体育学院的岸边约有7-8个排污口,排污口有一段明管,污水直接入官桥湖。多数排污口淹在水下,管口附近水面明显发黑,一处管口漂着一条死鱼。

 

14、探访永定河源头

汪永晨

 

今年的中国涝的地方涝,旱的地方旱,入夏天以来,从各种媒体上看到最多的消息就是大自然出了问题。

1998年长江大水时,我曾经到了长江的源头,采访到那年的冬天长江源区先是雪灾接着是季风该来的时候不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江源冰川的影响,早在十年前就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关注。记得当是我们中国女子第一支长江源考察队的专家唐邦兴教授就说过:江源的面貌全非了。今年有科学家再到我当年去姜古迪如冰川,我当年拍得几座大的冰川据说已经化完了。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这些年来干涸的河床越来越多,可是不久前一些朋友去了在山西朔州的永定河源头,回来后说那里美得让人忍不住要跪下来朝拜。过去有三眼泉水喷出 水柱达一米多高,这些年只有一眼泉了,但喷出来的水还是不仅仅有浪花更有一米多高的水柱。那么为什么永定河的中游,下游就没水了呢。而且今年靠永定河来水的官厅水库差不多到了历史最底。我们几个记者决定从北京出发,溯河而上,去探访永定河源头。

出了八达岭,河北怀来的视野一下子辽阔起来。7月11日,这里天空的蓝天白云让同行的人一个个连连叫美。可是,往远处看,山边怎么有一层暗红。停下车,拿起相机拍下来的照片告诉我们,山脚下竟是一圈染污带。和这圈暗暗的色彩与天空中的蓝天白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调整大小 电厂旁的天与山 004.jpg

天池旁的天与山

同行的马军这次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为中国水污染地图上怀来,下花园,宣化,大同的污染企业定位。结果我们刚定了第一个,就被当地老乡带进了玉米地。原来是长城酿酒集团一个厂排出的污水把人家的地给污染了。被污水流过的地里,今年4月种的玉米就没出苗,5月又补种了,可现在有的连一尺高都没有。而没有进过污水的玉米,让我们站在里面已经看不到外面的远山。

 调整大小 进了污水的玉米地 076.jpg

进了污水的玉米地

当地的老乡告诉我们,这个企业曾被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曝过光。今年新的投资商问当地的老百姓如果一亩地陪650块钱让污水排进去行不行,全村30多户人家,特别是年轻人多的10户收了这笔钱,其他20户都不同意地里进污水。可是今年的生产又扩大了的这一 厂家还是把污水排进了人家的地里。目前村委会正在帮助交涉。

 调整大小 山烟河202.jpg

山烟河

当时地里的老乡告诉我们,正常的情况下,一亩地他们的收益是800多元。

离开这些农民,我们开始爬鸡鸣山,。今天全国著名的古驿站鸡鸣驿就是因此山而得名。今天的鸡鸣山上还有当年康熙皇帝玉驾到此留下的,坐着歇息的石头和即兴而做的诗句。爬到山顶上让我们兴奋的是,360度的大全景,高耸于天的岩石山,在那瓦蓝瓦蓝的天空下如此的伟岸,如此的清澈。用清澈来形容天,对我们今天的北京人来说真是久伟了。

鸡鸣山1 241.jpg

鸡鸣山

调整大小 鸡鸣驿.jpg

鸡鸣驿

鸡鸣山一鸡鸣驿.jpg

鸡鸣山——鸡鸣驿

但就是这清澈的天空和360度的大视野中也有给我们的遗憾,山下有三个大水泥柱子似的烟筒向蓝天中排放着滚滚的浓烟。远处的宣化,更是整个就在烟雾的缭绕之中。

 调整大小 远处的宣化 219.jpg

远处的宣化

本以为从鸡鸣山上往下看,能看到洋河的水和桑干河的水交汇后一起汇入永定河。但是今天我们却没有看到桑干河。太阳把山下的鸡鸣驿打得亮亮的。厚厚的城墙,灰红色的屋顶和绕城而种下的绿绿的青纱帐。

驱车前往鸡鸣驿,夕阳中鸡鸣驿的古城墙下坐着一群群吃过饭纳凉的人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日子过得简朴而悠闲。

 调整大小  纳凉的老人.jpg

纳凉的老人

而赶着去定位的马军去在下花园定到了四个污染企业,其中一个污染的是水,三个污染的是天。

明天我们将从宣化沿桑干河进入山西大同。继续寻访永定河的源头。

 

1520亿老鼠大军的报复:一场不折不扣的“人祸”

来源:《东方早报》2007年07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77421.html

  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大通湖区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目前,地方政府正在组织群众展开一场“人鼠大战”。(7月10日新华网)

  大自然这次以一种让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回报”你对它的不敬。显然,这场“人鼠大战”,与其说是一场“天灾”,倒不如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祸”。专家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是形成鼠患的主因,蛇的数量减少导致洞庭湖田鼠大量繁殖。因为人类的“馋嘴巴”,田鼠的天敌蛇等几乎被“吃光”了。想想曾经的果子狸及其引发的“非典”风波,这真的是人类的一种可悲健忘症的再次发作。

  总以为一些诸如《后天》等美国大片中所呈现的自然灾害场景,都是“虚构”的,但这场正如火如荼的“人鼠大战”,却让人感觉到了曾经认为“虚构”的场面,是如此的真实。报道中说,老鼠们所到之处,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水稻成片枯死。场面不可谓不惨烈,而这也许是我们不得不为自己忽视生态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如果说洞庭湖鼠灾是由生态平衡遭破坏而引发的一个个案的话,今年入夏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等蓝藻的接连暴发,并由此而引发了无锡水危机等事件,则说明这一由于生态破坏引发的各种“灾难”,正在经过我们多年的“集体无意识”积累之后,以一种集中、井喷的姿态,敲响大自然“报复”人类的警钟。

 

16、节能减排的盲区岂能年复一年?

来源:新华网2007年07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976985.html

  杭州市虽然已连续多日发布高温警报,用电负荷创下历史记录,却有人在这里搞起了冰雪节。杭州市西湖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高能耗项目肯定“不环保”。但该负责人说,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基本上针对工业企业,环保部门的审批范围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而像冰雪节这样的项目,既不属于建设项目,也不牵扯生产制造加工,环保部门想管也管不了 。(7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

  冰雪节每天耗电量在1000千瓦时左右,照此计算,从布展开始到展出结束的3个多月时间里,至少要用掉10万千瓦时,在全国很多城市用电告急、频繁拉闸限电之时,开起节能减排的倒车,环保部门居然“想管也管不了”,这是不是对我们实现节能环保目标的一种“讽刺”?

  我很奇怪,炎炎夏日里反季节搞冰雪节、人工滑雪场,早已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新事物。而且,近几年来都曾遭到过舆论的猛烈抨击。可就在阵阵质疑和环保呼声之中,冰雪节照样“冰天雪地”,我们的环保监管部门为何没能主动介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限制办法来呢?

  像冰雪节这样的项目,既不属于建设项目,也不牵扯生产制造加工,可在这些范围之外的高能耗项目,难道都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环保监管的盲区吗?制度的完善当然不可能一步完全到位,在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重点的今天,我们的管理部门,难道不应该根据中央的原则精神去灵活考虑这些问题,并拿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吗?难道还要让这些盲区年复一年地存在?

  炎夏里不环保的冰雪节该休矣!正如专家所说的,建议有关部门对人工滑雪场,人工冰雕展这些群众意见大,高能耗的服务业项目,参照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方法加以测算审核,作出能耗评估,科学合理地加以监管、限制和引导,对于那些为了追求商业利润,严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商业创意,则需跟淘汰落后工业产业一视同仁,加以限制和禁止。

只有改变对节能减排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节能减排才能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中央节能减排的调控措施才能得到不折不扣的全面落实。(吴杭民)

 

17“宣传”长城,还是“消费”长城?

来源: 新京报2007-7-12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845/2007/07-12/014@011710.htm

  这次评选是多么一本万利的生意,只需炒一个概念,投入一点本钱,财源就滚滚而来,从18个国家开通的收费短信、到1.99美元至26.99美元不等的各式徽章和纪念品,再到平均98欧元一张的颁奖晚会门票以及晚会的电视转播权拍卖。

  “新世界七大奇迹”评选结束后,舆论期待着之前承诺的兑现:评选活动中50%的收入被用于“新世界七大奇迹”的修缮保护,从而让长城也得到一笔保护资金。然而,这样的希望目前看来很渺茫,因为评选活动主办方明确表示,目前的收支状况下,他们无法拿出款项用于“新世界七大奇迹”的维护。长城学会专家也不再提“名利双收”,而是说,“我们没有花一分钱就让长城在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知名度,就是这次参评最大的收获”(昨日《新京报》)。

  任何一项活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它应该有起码的信誉,但“新世界七大奇迹”主办方似乎没有做到这一点,以淡淡的一句“收支状况”云云,就把此前的郑重承诺抹得干干净净。此情此景,让那些曾经热心宣传、参与这次评选的国人们作何感想?

  其实,所谓“新世界七大奇迹”评选,从创始起就没有多么“清高”声誉。它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现代营销活动,利用网络人气以赚取财富而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早已表示,这种评选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没有太多价值。也正因如此,一些著名人文遗迹大国冷眼观之。据报道,埃及吉萨金字塔入围这次的评选后,埃及政府却表示抗议,要求退出评选,埃及官员们甚至嘲笑这次活动是“不科学的、荒唐的”。

  而在中国,这样的评选却被人为拔高,抹上了浓重的公益色彩。这一点上,长城学会的某些专家“功不可没”。面对舆论对于主办方资格以及评选方式商业化的质疑,有专家曾驳斥,“(中国)老百姓一遇到非官方活动就会有‘是不是陷阱’的思维定势,事实上,非政府组织在很多国家都是很重要的力量,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认可”:“一个民间组织举办这么大规模的评选,肯定需要经费,只要它是公益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给它一点宽松的空间呢”;当承诺的修缮金已无法兑现时,又有专家为主办方辩护说,“基金会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费用为各国参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宣传。”总之,这些专家的意见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我们不是“冤大头”,我们是绝对的赢家。

  然而,这次评选的主办方真的是为了宣传我们吗,长城已经有那么高的知名度,需不需要靠这样一个商业活动来宣传?而这样一个商业性的活动,与其说“宣传”长城,还不如说是在“消费”长城,因为我们传承千年的国宝,我们长期来以大量的投入保护文化遗产的努力,现在都成了主办方的成名手段和牟利工具。

  这是多么一本万利的生意,只需炒一个概念,投入一点本钱,财源就滚滚而来,从18个国家开通的收费短信、到1.99美元至26.99美元不等的各式徽章和纪念品、收费不菲的奇迹地旅游服务、再到平均98欧元一张的颁奖晚会门票以及晚会的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

  就算人家纯粹是宣传,那何必如此看重。长城现在的游客难道还不够多?作为一个历经沧桑的古老文物,长城目前的接待负荷已经非常重了,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让其修养生息,延续生命,让更多代后人去分享,而不是盲目地追逐眼前一点点利益。□韩涵(北京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