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二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十二月十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12-18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环保总局督查挂牌督办案件:查事还要查人

                  2、酸雨中毒污染 2006中国环保“利剑”锋芒初显

                  3、我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国内外专家共同研讨

                  4、亚行报告显示:每年有53万亚洲人死于空气污染

                  5、专家针对成都市水资源环境整治纷纷献策

                  6、温总理关心洞庭湖治污

                  7、新华网: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防治长江流域水土流失

                  8、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土壤污染加重

                  9、三地环境调查

                  10、安徽安庆:污水染长江 

                  11、广东:环境事故多发期 应急预案显政府治污决心

                  12、北京垃圾场问题十年未解决 凸显管理体制困境

                  13、青海保护青藏公路 向环境污染“开刀”

                  14、四川:拥有全国10.5%的水能资源 凉山倾力打造水电第一州

                  15、白鳍豚 一个亲人的远去

 

1、环保总局督查挂牌督办案件:查事还要查人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6年12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82169.html

  记者近日随监察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督查组对福建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的工作实地督查进行了随访。与以往采访感觉不同的是,此次督查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责任追究,是问责。

  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查处力度,查事还要查人

  督查组一行先后在泉州、龙岩和福州市开展督查,行程1000多公里。其中地处闽西老区的龙岩市是督查组为了检验东部沿海有否将污染向西部转移而临时抽查的地区。福建省副省长苏增添、福州市长郑松岩、泉州市长朱明、龙岩市长雷春美等福建省的政府官员都亲自向督查组做了工作汇报和听取反馈意见。

  福建省的环保专项行动工作得到了督查组的充分肯定。督查组组长、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认为,福建省将环保工作摆到很高的位置,在生态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污染集中控制、环保考评和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等诸多方面都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督查组还专门抽出时间,直接调阅一些重大环境案件的卷宗,对尤溪铅污染等案件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向地方政府和执法机关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自全国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来,福建省监察厅与省环保局紧密配合,首次对一些重大环境案件实行了责任追究,查处了一批责任人。如在国家挂牌督办的宁德市寿宁鑫盛钢业和兴华型材两个企业环境污染问题上,省监察厅和省环保局联合组成调查组,依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分管副县长、县环保局长、经贸局长给予了行政处分。在三明市尤溪县西滨镇铅污染问题查处上,依据国家环保总局核查组对案件基本违法事实的认定,福建省监察机关主动介入,进行了认真的责任认定,提出了责任追究建议。

  但同时,在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力度不够的问题,如泉州市在查处的数百起环境违法案件中,一个责任人也没有追究;龙岩市挂牌的环境违法案件,同级监察机关竟然不知道,没有参与办案。

  对此,陈昌智指出,必须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查处力度,该关停的就要关停,不能出现漏洞,要下狠心。对一些重大污染案件,责任追究要到位,包括追究法律责任。发展经济绝不能违法,不能不顾群众利益。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挂牌督办案件进行一次审核

  监察部执法室副主任孙怀新在3个市的现场检查中和代表督查组向福建省政府做的反馈中多次提到要加强责任追究。他说,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时,大家都不忍心处分干部,认为是招商引资中出的一些问题,可以给予组织处理,不要给处分,更不要给重处分,实际上处分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不仅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他要求,各市监察机关要将各地环保部门挂牌督办的案件进行一次审核。从项目立项、土地审批到环保审批和日常管理,梳理一下,省监察机关和环保部门要拿出时间进行抽查,查出问题坚决追究责任。抓到问题就要严肃处理,公开查处并通过媒体曝光。

  在泉州市,督查组根据群众举报,现场查处了一家倚仗特殊身份抵制执法部门处理的违法排污项目——建东集团机砖厂(本报曾作过曝光)。孙怀新主任严肃地对随行的地方政府领导说:“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国籍,只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爱国爱乡,更要在守法上作表率。”泉州市副市长王亚君当即表示,将坚决关闭这个违法项目(记者发稿时,这个项目已被拆除)。

  在革命老区龙岩市,督查组高兴地看到这里山青天蓝水绿,看到高起点的工业园区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看到政府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孙怀新一再告诫龙岩市长雷春美,在环保上要坚持高起点,在还旧账的同时绝不欠新账。

检查过程中,督查组还高度评价了福建省近日将全面整顿小水电,并将炸掉首批6座违法小水电站的重大举措。要求从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环保手续等各个环节严查责任人。并针对福建省各级环境监察执法力量薄弱,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等问题向福建省政府提出了尽快加强达标的建议。(李良)

2、酸雨中毒污染 2006中国环保“利剑”锋芒初显

来源:新华社2006年12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84167.html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顾瑞珍 、张泽远 、王丽)甘肃徽县儿童血铅超标,湖南岳阳砷污染,四川泸州柴油泄漏瞒报……回眸2006年,中国环保高歌奋进的同时,也污染频发。

  “在发达国家上百年时间的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现在却在我国集中出现了。”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毫不掩饰自己的忧虑。目前,我国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近1/5的土地面积有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近1/3的土地面临水土流失,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环保形势在2006年并不让人乐观,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我国环境质量状况变化不大,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依据对17个省(区、市)有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和5.8%。

  “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对社会稳定也造成重大影响,污染排放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周生贤说。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2006年,环保“利剑”锋芒初显。环保总局和监察部2月份就联合出台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这份部门规章矛头直指那些在环保方面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官员。中组部也规定“环保问责”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对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年初的两会上,周生贤旗帜鲜明地表示:“我们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消极地保护环境,但我们也绝不宽容污染!”

  “十五”时期,环保指标是我国唯一没有完成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环保欠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已经着手改善这种局面。在这一年,我们欣慰地发现,在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中,环保的位置越来越重。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无论是绿色GDP核算报告发布,还是政府绿色采购的推行,我国环保正由原来的“末端治理”转变到贯穿经济生活的全过程。

【1】 【2】

3、我加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国内外专家共同研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6年12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82137.html

  本报讯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外经办及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办近日在京联合召开生物多样性评价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研讨会。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科研机构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68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首席技术专家SpikeMillington先生与瑞典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的MarieBystrom 女士介绍了国际上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生态环评导则》的具体案例和经验;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介绍了国内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评价》修订小组的成员介绍了导则修订的技术要点。与会专家与代表就导则修订的技术要点及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导则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生物多样性评价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研讨会的召开对推动我国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修订已列入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标准工作计划,目前已完成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修编的阶段工作。(姬钢) 

4、亚行报告显示:每年有53万亚洲人死于空气污染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79242.html

  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显示,空气污染每年在亚洲城市造成53万人死亡。报告警告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亚洲国家城市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这份由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米哈尔·克日扎诺夫斯基提供的报告说,空气污染在很多亚洲城市达到了严重水平。全世界因城市空气污染过早死亡人数超过75万,其中亚洲国家和地区有53万人。

  环境专家认为,空气污染罪魁祸首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即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亚洲各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多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

  亚行报告警告说:“达卡、河内、胡志明市、雅加达、加德满都、加尔各答、新德里、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

  报告说,亚洲许多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过每立方米70微克。世卫组织规定,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应该小于每立方米20微克。亚行报告建议:“把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减少到规定水平以下,每年因空气污染死亡人数可减少15%。”

  亚行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亚洲地区民众收入和城市人口增加,私家车数量将大幅增加。专家预计,今后30年中国汽车数量可能增加15倍,印度可能增加13倍。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可能增加3.4倍和5.8倍。

为解决这些问题,来自2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呼吁政府提高燃料质量和排放标准,推广清洁和可替代能源,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广低能耗和低排放城市住宅。

5、专家针对成都市水资源环境整治纷纷献策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06年12月1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2-17/081910792243s.shtml

  专家针对成都水资源整治现状献计献策

  昨日记者获悉,经过数十位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长达半年的走访调查,成都市政协2006年度十大重点调研课题报告之一的《关于成都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对策建议》日前正式出炉。专家们针对成都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整治现状,纷纷献计献策。在调研报告中,专家们建议把锦江三瓦窑到黄龙溪这50公里河道,建成生态河流加两岸人工湿地。

  现状成都河流水质严重超标

  调研报告称,全市76个河流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有50%的断面水质为Ⅴ类及劣Ⅴ类,严重超标。从整体上看,成都市范围内的河流水系污染严重,特别是中心城区及城镇附近河流、沟渠的水质污染更为突出,河流生态环境恶化,水体自净能力减退或消失。

  另外,成都主城区和大多数区(市)县城市生活饮用水90%依靠都江堰调配的岷江水供给,但随着岷江上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和各类废水排放量增加,给成都市用水尤其是饮水水源带来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大。

  原因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

  调研报告中,政协委员和专家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污水排放量增长迅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二是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不足,生态环境用水匮乏。成都地处岷江和沱江流域中上游,其中岷江上游水量大、水质良好,但大部分被跨区调出,两江提供给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897立方米,仅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30%,成都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缺水型城市。三是水环境治理保护设施规划建设滞后。

  对策顺河建设人工湿地

  专家们指出,一条河流从源头、上游、中游到下游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因此成都市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河流水系的承受能力及水环境容量,科学地规划好城市规模、功能区划分和产业结构布局,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全流域水环境保护综合规划,修复及合理重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增强河流的水体自净能力,建议把锦江三瓦窑到黄龙溪这50公里河道,建成生态河流加两岸人工湿地。

  其次,成都应尽早开工建设全市安全饮水的第二水源———彭州关口水库。同时,加强对上游工农业和农家乐旅游的规划管理和污染源治理,按照水源地保护规定的要求规划调整库区上游城镇的开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提升农家乐避暑旅游的水平和档次,在确保水库水质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上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市白沙河水质好、流量大,现由都江堰市引用发电后流入蒲阳河,应研究探讨引该水进入主城区河道,为成都再增加一个可用水源。

另外,成都应结合城市改造、小区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种形式并用,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

6、温总理关心洞庭湖治污

来源:潇湘晨报2006年12月1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2-18/071111817758.shtml

  省人大环保执法检查及本报报道受到重视,经新华社内参送呈国务院

  本报长沙讯洞庭湖的污染防治,牵动了总理的心。

  近日,记者在省人大环资委见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0月21日作出的批示:“要重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请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湖南省政府参阅、研处。”

  据省人大环资委工作人员介绍,今年10月初,在几次调研和执法检查基础上,省人大环资委工作人员结合本报《洞庭湖污染之痛》报道,将洞庭湖区近100家造纸厂向洞庭湖直接排污等情况经新华社内参向国务院反映,温总理为此作出重要批示。

  根据温总理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省政府12月4日下发《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8家造纸企业被列入首批停产名单。

  今年9月,省人大环保执法检查发现:目前,洞庭湖区造纸企业达101家,年排放废水1.07亿吨,排放量占全省造纸业废水的46.7%。除2家企业有较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外,其余造纸企业生产规模偏小,违法直接向洞庭湖排污行为非常突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严重。本报特派记者对这次检查进行了全程报道。尤其是9月13日,本报以整版篇幅刊发《洞庭湖污染之痛》,引起强烈反响。

按照总理批示,10月31日至11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专程到洞庭湖区一些造纸厂进行实地调研,并和省领导张春贤、周强共同研究了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工作。根据公布的治污时间表,2008年初,省政府将对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整治进行考核验收。 通讯员梁斌勋 记者邹爱华

7、新华网: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防治长江流域水土流失

来源:新华网2006年12月17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3285

新华网成都12月17日电(记者杨三军)为加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的投入力度,中国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今年9月正式启动的云贵鄂渝四省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中国继成功实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后的又一重大项目。

这是记者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日前在成都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了解到的。据该委员会秘书长、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介绍,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云贵鄂渝四省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世行贷款项目今年9月正式启动实施,项目涉及长江流域33个县(市、区),静态总投资16.2亿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1亿美元、欧盟赠款1000万欧元。

蔡其华说,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拓宽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融资渠道,而且更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理念,对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这一项目建设期为6年,主要任务是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75.4平方公里,小流域274条。

8、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土壤污染加重

来源: 光明日报2006-12-18

http://www.china.com.cn/environment/txt/2006-12/18/content_7521001.htm

我国已在106万平方公里完成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调查数据对这些区域可持续发展起到明显的指导作用。从1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上记者还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完成六大流域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并完成全国分元素的化学填图。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被地学界称为“地球基因工程”。它是运用地质学和化学相结合的手段,对地球表面生态系统进行全面勘查,并完成化学填图。其调查成果对农业、环境、海洋和矿产勘查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1999年启动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了我国首次大区域面积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区市开展了这一调查项目,已经掌握部分区域内有益和有害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并发现在一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土壤污染在加重,一些有害元素导致地方病高发、农产品污染严重,正在危害人类健康。这些调查结果,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多地方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

我国地质化学勘查学科的创始人、中科院资深院士谢学锦指出,部分地区的污染加重与当前我国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有很大关系,由于煤炭等资源消耗量大,加重了大气污染,导致酸雨增加,从而加速了土壤中镉、汞、铅、砷等重金属的释放,造成“中毒”土壤增加。据介绍,我国已启动了第二轮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对调查项目的投入,并积极推动调查、科研成果的转化,在重点地区建立生态地球化学治理示范工程,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同时通过建立网络化信息平台,向社会展示我国平原、盆地、三角洲、海岸带、高原和草原等重要农业区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提供服务。(记者林英)

9、三地环境调查

来 源: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2006-12-18  

http://www.cfej.net/news/content.asp?lb=&xxx=2006%C4%EA12%D4%C218%C8%D5&unid=14450

11月21—25日,中国环境记协会接到上级领导批复的信访件,说深圳、广西北海和云南禄丰有企业污染当地环境,搞得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奉命会同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和中国新闻社记者针对这些案件赴三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走访深圳罗湖区

深夜,罗湖区弥漫的异味

11月22日,环境记协调查采访组来到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畔,对居住在两个垃圾处理厂(市政环卫厂和卫生处理厂)附近的居民进行了采访。

据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畔青湖山庄的数十位居民反映,当地有两个垃圾处理厂(市政环卫厂和卫生处理厂),自小区建设之前早就存在。而政府在小区规划建设时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实在令人费解。

他们说,在买房之前,谁也不知道这里会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但住进来以后,想走却走不脱了。因为现在人们都知道这里臭气熏天、环境恶劣,没人愿意在这里买房子。如果现在把房子卖掉,会赔很多钱!

一位陈姓老先生激动地说:“我研究生毕业,如今退休来这里,用一辈子心血攒来的钱买了这套房子,还不是为了她们?”他指着怀抱中的小孙女说,“我60多岁了,天天闻这些臭气死了没什么,可他们怎么办?请你们为我们做主,一定要帮助我们反映这些问题!”

在谈到这两个垃圾处理厂所排放的污染气体时,居民们很是激愤。据他们反映,这两个垃圾处理厂至今还常在晚上排放恶臭气体。一到晚上7点多钟后,臭味让人难以忍耐。居民们窗子不敢开,人也不敢出来。即便是关上窗户,臭味仍然隔挡不住。

一位王姓先生无奈地说:“他们一放气,我就咳嗽。我们是弱势群体,真是没办法……”

一位姓彭的女士讲:“那是一种难以说清楚的臭味,像是烧死动物。有一次从家里出来,我闻到臭气后就吐了。”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情况,我们调查采访小组又来到位于青湖山庄小区斜对面的金祥都市花园小区。该小区居民同样反映:这两个垃圾处理厂排放的恶臭气体让人难以容忍!

据该小区物业管理处护卫队的黄队长说:“白天的时候一般还没有什么味道,但到了晚上,经常会闻到臭气。尤其阴天的时候气压低,臭味不容易扩散,方圆几里地都能闻到。我们的保安人员差一点就要带口罩上班了!”

从小区出来,我们来到垃圾厂。该厂大门紧闭,为安全起见,我们决定请环保部门陪同一起来厂里查看。

碰壁深圳环保局

当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我们拨通了深圳环保局的电话,一是希望从深圳环保部门那里了解市政府对这两个垃圾厂将采取哪些整治措施;二是希望能在深圳环保部门人员的配合下,到两个垃圾处理厂进行实地查访。但该局工作人员首先强调环境记协在调查采访之前没有事先通知该局,程序不对;继而又说领导不在。下午4点40分左右,调查采访组直接来到深圳市环保局宣教办,但仍采访无望。

讨要材料也是难事

11月23日,调查采访组在赶赴广西的途中拨通深圳市环保局宣教办的电话,希望该局将有关资料传真到北京,以便环境记协向总局领导客观汇报。采访组回北京后亦多次向深圳市环保局索要资料,但该局最终没有提供。

深圳是个发展很快的城市,昨天还荒芜的地方,今天就可能成为大厦鳞次栉比的闹市区。因此,对如此快速崛起的深圳,在其城市发展规划方面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得更科学更合理些?而对于既成事实的老问题,我们是否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尽快地区解决它,从而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呢?

二、北海“群华”:迟来的搬迁

11月24日,环境记协调查采访组来到广西北海市环保局。针对某媒体反映的“群华”公司污染当地环境,并与政府“较劲”十年的情况进行采访调查。

“群华”和政府“较劲”的理由

据北海市环保局法规科梁科长介绍,群华公司是一个生产鱼粉的私营企业。1989年,该企业从北海的白虎头迁到现在的北海市地角街。自1996年开始,位于企业附近的地角中学、地角居委会等10家单位,联名向市人大反映该企业的恶臭气体污染情况,并要求政府责令其停产搬迁。在政府的要求下,“群华”对生产设备虽然做了一些改进,但污染物仍超标排放,直到2006年。10年间,政府对“群华”曾多次采取措施,但法人何发华凭借自己熟悉法律,一直与政府周旋,我们也拿他没办法。

当记者问及现在的情况时,梁科长说,2006年11月14日,政府已经同意该厂搬迁到银海区平阳镇横路山村委大山村以东铁山港一级公路以南的新厂址。

至此,“群华”在市区排放了十几年臭气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

“群华”:与政府“较劲”10年非事实!

随后,我们随北海市环保局的同志来到“群华”。一进厂门,一股腥臭的味道扑面而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瘦小的,年龄在60开外的老人,他正是“群华”的老板何发华。

何发华激动地说:“有人说我跟政府较劲10年,这根本不是事实!我生产鱼粉确实味道难闻,这我知道。我从1999年就向市政府打报告要求搬迁,可就是不让我搬。2003年到2005年,我年年都打报告要求搬迁,但没有人理我。2005年,北海市政府下令我的厂关闭停产,我也执行了。可是我的100多员工得下岗,我一天就得损失20万……。当年我在这里建厂是市政府批准的,由于城市发展变化,目前已经不适宜在此地建厂生产。我根据市政府的决定和意见,多次向政府请求给予搬迁用地。但是用了这么多年都落实不了,原因何在?”说完之后,他从办公室拿出一叠材料给我们看,“这些就是我多年来向北海市政府提出要求搬迁的报告”。

至此,北海市地角街附近单位群众多年受臭气污染的问题解决了;“群华”搬迁的问题也解决了。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了。可我们的一些媒体的记者们在今后的采访中,调查能否更深入一些?对材料事实的把握,能否更充分更详实些?另外,政府对当地问题的处理能否更快速一些呢?

三、德胜钢铁公司治污的高明处

11月25日,在云南省环保局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调查采访组一行来到楚雄州禄丰县金山镇官场村德胜钢铁公司。就当地村民反映该厂烟尘、噪声污染环境的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

群众举报——坏事变好事

据省环保局有关同志介绍,自从禄丰县金山镇官场村村民进京状告德胜钢铁公司等三家企业烟尘、噪声污染环境后,省、州、县环保局都非常重视,要求企业抓紧整改。在群众举报的三家企业中,德胜钢铁公司的问题最为突出。另外两家企业,一家是德胜钢铁公司的附属企业;一家是氧气灌装厂,基本没有污染。为解决污染问题,德胜钢铁公司积极行动,投入大量资金,对产生污染的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如今,问题已基本解决。

在德胜钢铁公司会议室,我们见到了告状村民代表李家荣。这位村民看上去是个精明的人。李家荣说,“自从他们告状以来,德胜钢铁公司确实改进很大。在省里、州里、县里的支持下,许多村民该搬迁的搬迁了。公司对污染治理得也非常好,居住在企业附近的老百姓也比较满意。”说到这里,他用手理了理头发,接着说:“现在县环保局、德胜钢铁公司还联合成立了环境监督委员会,并且聘任我代表当地的村民被为义务环境监督员。只要厂里出现污染,我就代表当地乡民,要求厂里整改!”

据禄丰县环保局段局长介绍,自从村民反映情况后,州委书记来到现场指示,一定要下决心、下大力气整治污染。德胜钢铁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投资2.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目前,粉尘、噪声、黄烟基本上得到了治理。

德胜钢铁公司办公室的冯主任说,德胜钢铁有限公司重组于2000年,累计投资17亿多元。如今,具备了年产1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今年不仅完成了对噪声源的消声治理、炼钢二次烟尘和黄烟排放的治理,同时还对原料运输作出了一系列环保规定,保证了运输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冯主任说,原来我们只重生产,没有很好地和当地村民沟通。现在发现这种沟通非常重要。我们理解了村民,村民也理解了我们,环境得到治理,我们的生产也上了“台阶”,真是坏事变好事。

粉尘有没有?村间、地头走一走

据李家荣和环保局段局长讲,过去从德胜钢铁公司飘出的粉尘在村子里可以沉积厚厚一层,如今基本没有了。

在农田里,我们看到农作物叶子绿油油的,没有什么粉尘;来到位于工厂附近李家荣的院子里,墙上的藤蔓开满了鲜花,院子干净整洁,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满地粉尘。李家荣说,过去地上粉尘很厚,用脚踩过都能留下脚印,现在没有了。

企业附近村民将集体搬迁

据李家荣介绍,禄丰县政府已经决定,到2010年,德胜钢铁公等三家企业附近的近700户居民,都要搬到离企业较远的新村居住。我们同时查阅了《禄丰县人民政府关于对禄丰工业园区周边居民实施搬迁安置的意见》(禄政通【2006】121号),李家荣的说法属实。

当初,德胜钢铁公司为生产忽视了环保的重要性。当群众举报后,在环保部门的督促下经过积极整,不但没有耽误生产反而使钢产量得到了提高。尤其只得称道得是在抓企业的环境治理上还把当地村民聘为环境监查员,通过让村民来监督自己的同时,和当地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关系,共建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的确是企业的高明之处。

10、安徽安庆:污水染长江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1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18/content_5500501.htm

    12月16日,安徽省安庆市长江边,一个污水口正排放大量的污水,泡沫把附近的半条江都染白了。

    此处位于市区饮用水源管理区的下游,是安庆市区主要的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口,排污口方圆1公里内聚集着市区七八家化工单位。据了解,平时遇到检查时,这些企业污水排放就收敛些。而到了公休日,一些工矿企业便公然将大量未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入市区下水道,通过下水道排入城东新河内,再经过城东市政污水排放口,流入长江。季哲摄

11、广东:环境事故多发期 应急预案显政府治污决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6年12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82666.html

  在北江镉污染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突发环境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再次成为环保界关注的热点。记者日前从广东省环保局获悉,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政府审议通过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要求,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应于1小时内上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突发环境事件拒不处理和处理不当的行为予以处分,甚至还将追究刑事责任。专家指出,应急预案彰显政府治污决心。

  环保专家指出,目前广东已进入环境事故多发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因环境而引发的纠纷和冲突急剧上升,突发环境事故也时有所闻。目前全省1.83万家石油化工企业,70%在珠江三角洲沿江而建,对饮用水源安全是“很大的压力”。如何及时防范和处理好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正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考验。

  根据广东省环保局的通报,去年全省共发生污染事故32宗,其中北江镉污染事故是建国以来广东环保史上最大的污染事故。而今年上半年全省也发生了23起一般性的环境污染事故,经过环保部门的妥善处置均未造成重大影响,这归功于近来广东省不断加强环境安全保障工作。但今年有关部门在对全省110个环境监测站的调查显示,各地普遍缺乏快速、连续的现场监测仪器,以及应急采样的安全防护设施及交通工具。如去年北江事故应急初期,所有样本需运回广州来检测,一次检测来回耗时至少4个小时以上。能否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上报政府各级部门,最大限度地争取各种应急技术支持,成了事故处理成功与否、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能否安全得到保护的关键。

  此次广东政府通过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应于1小时内上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直接报告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或者省联席会议办公室。

更值得一提的是,预案还详细规定了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不当的责任追究。比如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而引发环境事件的;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等,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专家指出,这些规定都充分说明了广东政府治污的决心。(翁淑贤)

12、北京垃圾场问题十年未解决 凸显管理体制困境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06年12月1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81670.html

  被垃圾散发的气味熏得“无法忍受”的通州居民纷纷投诉,10月下旬,通州区环保局出了一份书面说明:高安屯填埋场属于朝阳区,通州无权管辖。

  事实上,高安屯污染问题,已争论十年之久。污染源在朝阳,而受影响者在通州,一线之隔,问题久拖不决。

  朝阳区无害化处理中心高工方朴认为,目前本市各区自行建垃圾场的管理机制,是造成区与区之间矛盾的关键。市政管委高工、“垃圾专家”王维平则认为,即使由市政府统一协调,垃圾场选址问题也很难解决。

  目前,高安屯正在试图通过技术改造的方法,解决污染问题。

  居民投诉刺激性气味

  8月的一天,凌晨一点半,再次从睡梦中被一阵刺鼻的气味惊醒,通州区天赐良缘西三区居民郭斌忍无可忍,拨打了通州区环保局的投诉电话。

  直至冬天到来,郭斌才觉得气味不再让自己难以忍受。

  2004年,看中天赐良园小区紧邻朝阳,离市区近的交通优势,郭斌花了30多万购置了现在的房子。

  “自从搬进来,就经常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从来都不敢开窗户,特别是夏天和下雨天,根本就没法忍受,夏天我都不敢在这住。”

  天赐良园、北苑、西门等小区的居民均感受到高安屯垃圾场刺激性气味的“力量”,纷纷投诉。还有一些居民在八通网论坛发帖,成为该论坛今年关注度最高的帖子之一。

  为了给投诉者和网民一个说法,今年10月23日,通州区环保局作出书面说明,说明中称,天赐良园、北苑、西门等小区的刺激性气味,由高安屯卫生填埋场产生,因其属于朝阳区管辖,通州环保局无权处理。

  垃圾隔界影响居民

  京东,朝阳界内,紧邻通州,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已存在十年。

  十年间,高安屯的垃圾山已高达数十米,而北京物资学院的2000余名师生,已经“受了10年熏”。

【1】 【2】 【3】 【4】

13、青海保护青藏公路 向环境污染“开刀”

来源:法制日报2006年12月1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2-18/084311818555.shtml

  本报讯 记者韩萍 根据青海省政府有关部署,该省将组织各地建设环保、旅游等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对青藏公路(青海境内)沿线的垃圾污染状况进行集中整治。

  据了解,青藏公路自建成以来,由于公路沿线无任何垃圾收集、贮存、处置设施,致使沿途城镇的居民将垃圾随意丢弃、随处乱堆,在青藏公路沿线的纳赤台、西大滩、五道梁、二道沟、沱沱河等城镇和食宿点周围形成了一个点多线长的“污染垃圾带”,给当地居

民的生活、工作及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此,青海省决定,近期内将由沿线政府组织各相关部门,就青藏公路(青海境内)沿线的生活垃圾开展专项治理,力争使沿线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力争保护好青藏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14、四川:拥有全国10.5%的水能资源 凉山倾力打造水电第一州

来源:四川在线 2006年12月18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3370

凉山,拥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条“金龙”,这三条“金龙”裹挟着巴颜喀拉山的冰雪,奔腾咆哮,在对大山恣意切割的同时,也把青藏高原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能源源不断地送到凉山。

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凉山水能资源蕴藏总量达到710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为5000多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水能资源量的10.5%和可开发量的13.1%。据计算,如果将这些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全部开发出来,每年可发电2970亿度,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可用230度。

据统计,国家在凉山境内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规划的9座大型、超大型电站装机总容量已达到5060万千瓦,年发电量2279亿千瓦小时。其中,金沙江和大渡河为界河,按装机总量的1/2计算,凉山的实际装机容量超过3150万千瓦。

现已经开发的国家大型水电站二滩电站装机330万千瓦,凉山的盐源、德昌县境内是主要的库区;正式开工建设的瀑布沟电站装机330万千瓦,甘洛县境内占主要的位置;正在作前期工作的溪洛渡电站装机1260万千瓦,锦屏一二级电站总装机840万千瓦,规划中的电站还有白鹤滩电站1360万千瓦,乌东德电站740万千瓦,杨房沟电站220万千瓦,官地电站180万千瓦,卡拉电站110万千瓦。

凉山的水能资源密集度高,是全国最大的水能“富矿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产电量337万千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8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比世界上水能资源密集度最大的瑞士还大4.4倍。 

其中,密集度最大的为金沙江和雅砻江,前者从溪洛渡到黎溪约360公里的河段上,平均每公里河长可发电4.2亿千瓦时;从雅砻江的官地到杨房沟的300公里内,规划了5座电站,年发电量可达716亿千瓦时,平均每公里河长可发电2.4亿千瓦时。

目前,凉山将重点搞好溪洛渡电站,锦屏一级、锦屏二级及官地电站,白鹤滩电站,乌东德电站。未来10年,凉山还将把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全部开发出来,实现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发电环节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输配电环节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构建千亿水电产业集群目标。

15、白鳍豚 一个亲人的远去

来源 : 长江商报2006-12-18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show.aspx?id=17933

  12月13日中午,两艘白鳍豚科考船在汉江的中科院水生所码头靠岸,历时39天的2006年长江淡水豚类中外联合考察正式宣告结束,整个考察没有见到一只白鳍豚的影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丁博士,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白鳍豚专家,也是本次科考活动的首要负责人。他表示没有发现白鳍豚,不能断言它已经消亡。

  白鳍豚是一种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它常常在长江的浅水层活动,知道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当对白鳍豚的科考有如探访尼斯湖怪兽一般踪迹皆无时,意味着什么了。科学家拒绝承认白鳍豚物种的灭绝,试图在科考的细节中寻找其存活的理论概率,更多地来自情感上的难以割舍,仿佛一个亲人的离去。

  虽然学界达成共识的观点是,每小时就有3个物种灭绝,但我更倾向于用“远去”一词来代替冷冰冰的“物种灭绝”,一厢情愿地相信白鳍豚一定是到了某个桃花源般的水域,我们人类生活无法干扰,明月清风,不劳寻觅。这种将人的因素减少到零的想法,代表了一种最朴素也最无奈的“空想环保主义”,排除物竞天择式自然淘汰掉的物种,其他物种的灭绝中无不留下人类的身影。白鳍豚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如果促使它远去的因素解决不好,下一个物种离开我们视线的时间只会来得更早些。

  在某种意义上说,作为长江水域食物链最顶端物种的白鳍豚,类似于人类口腔内的扁桃体,通过它生存环境的发炎病变,提示我们注意长江流域生存环境的变化。然而,近三十年来这个“扁桃体”病变不止,恶化情形一直加剧,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或者说一直在注意却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现在,白鳍豚走了,我们也不需要再争论怎么为它开“消炎药”了。

  我们的社会已经文明到一个小动物受虐、全社会都讨伐的地步,甚至要到对虐待者施以惩罚乃至徒刑的高度。一个物种应该被关注,不能只因为它的观赏性,而应基于对其生存本身的关照。以人的生存利益功利地关心物种的生存尚且应者寥寥,若以生命的意义出发不知道是否是讥声一片。逐渐深入人心的问责制此次没有启动,没有谁为白鳍豚的远去负责。

  白鳍豚走了。一个物种的力量非常弱小,强大的是人类正视社会发展中的弊端和勇于反思的精神。央视的《再说长江》今夏热播,一条大江弹指一挥间的巨变,不能成为我们接受白鳍豚远去的理由,更应正视发展中的生态隐患。我们在探索绿色GDP的核算改革,意在引导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长江也期待成为一条绿色长江……到那一天,远去的白鳍豚或许还能浮出江面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