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8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环保官员称有必要建立污染责任保险机制
2、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800亿元
3、中国最典型湿地洞庭湖“鸟情”令人担忧
4、长江流域排污总量略增 6省市地下漏斗面积缩小
5、引黄济淀应急调水引水量已过亿
6、白洋淀20年"干淀"之痛 黄河补水救"华北之肾"
7、首个国家湿地生态气象站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建成
8、西南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四成以上
9、曝光:福建福清采石场"毁树炸山"严重污染水库
10、三江并流遗产保护:"进亦忧,退亦忧"的边缘
11、新华网: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
12、安庆污水处理怎样解开"谁治污谁亏损"之死结?
13、环境时评:都江堰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14、西部江河行漫记(十)
15、保护长江女神-白暨豚,也许太迟了
1、环保官员称有必要建立污染责任保险机制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6年12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2-08/204511738637.shtml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八日电 (阎密)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今天在此间强调说,中国有必要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建立污染责任保险机制。那些重大污染、高风险、位于敏感地区的行业,以及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该被强制缴纳保险。
在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机遇与挑战论坛年会上,别涛指出,纳税人不应该为企业的污染行为买单,但单个企业的责任承担能力有限。中国环
保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的现状,没有对排污企业形成压力,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经济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别涛曾参加过松花江污染等多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发现每次事故处理涉及的巨额费用,都由国家承担。他建议,机制建立的起步阶段,应选择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行业和企业进行试点。
别涛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机制在中国还在起步阶段。但国外已有成熟经验,国内部分行业已经开始进行试点,再加上政府的重视,这些都使之具备了推广的基础。
2、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800亿元
来源:新华网2006年12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12/09/content_5460936.htm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记者郭小兰、罗博)记者日前从“‘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的机遇与挑战——2006中荷可持续发展论坛年会”上了解到,到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800亿元,约占同期年GDP的3.4%。
国家发改委环境司调研员毕俊生表示,在这8800亿总产值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是6600亿元,占75%;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占13.6%;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占11.4%。
为实现“十一五”环境目标,这期间中国环境保护投资需要1.4万亿元,其中包括投资2600亿元实施包括危险废物处置工程、城市污水处置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燃煤电厂脱硫工厂、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和环境能力建设工程等国家重点环保工程。
毕俊生说,这一系列工程的建设将给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商机。“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增长率将达到15%,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3、中国最典型湿地洞庭湖“鸟情”令人担忧
来源:新华网2006年1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42505.html
在湖面低旋的红嘴鸥,在长空翱翔的小白额雁……出现在烟波浩渺的东洞庭湖上的人间奇景,接连映入观鸟爱好者的眼帘,摄入他们的镜头。
虽然日前结束的2006中国洞庭湖观鸟大赛共记录到190种鸟类,发现12个新鸟种,但一些权威专家仍然为洞庭湖越冬水鸟的生存环境深表担忧。
洞庭湖湿地被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是中国最典型、最好的湿地。在今年的观鸟大赛上,参赛者们发现了乌雕、黄雀、白眉巫、领角鹄、白腹鹞等12种新鸟,使本届观鸟大赛发现的鸟种超过前两年的156种和149种。有人欢呼:来洞庭湖越冬的水鸟越来越多了!
但湖南省岳阳市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勇认为难以据此下定论。蒋勇指出,今年参加观鸟大赛的有38支队伍,人数、装备水平等为历届之最。加上今年洞庭湖水鸟因为水位大幅下降而在东洞庭湖“扎堆”,因此难免看到的鸟种增多。
在最近举行的“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水利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聂芳容等人对洞庭湖“鸟情”就感到担忧。他们指出,东洞庭湖2003年统计的水鸟有13万只,2004年至2005年跌至11万只。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鹳由上世纪90年代的802只下降到前两年的36只,鸿雁由原来的3000多只下降到不足300只。洞庭湖越冬白鹤原有200只左右,今年观鸟大赛上只观测到3只。
另据介绍,2004年、2005年国家林业局、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的两次与长江中下游5省1市的同步调查表明,洞庭湖鸟类减少了,鄱阳湖则增加了8万只,湖北增加了近2万只。
虽然东洞庭湖今年的水鸟数量尚在调查统计之中,但专家认为,环境污染、水位下降导致湿地缩减并劣化,以及有害渔业方式、偷猎等都对洞庭湖鸟类的生存繁衍构成了威胁。(苏晓洲、丁文杰)
4、长江流域排污总量略增 6省市地下漏斗面积缩小
来源:新华网2006年1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42254.html
长江水利委员会日前向社会发布的《2005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显示:2005年长江流域排污量比上年略有增加,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六省(市)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面积呈减少趋势。
《公报》显示,2005年长江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296.4亿吨,比上年增加8.3亿吨。2005年长江流域湖泊水质改善不大,在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中,太湖仅有6.7%的面积达到三类水质,比上年降低9.8%,富营养区面积达到86.8%;三峡水库全年均达到三类水标准;丹江口水库全年均达到二类水标准;在长江流域监测评价的58个省界断面中,26个断面水质为一至三类,劣于三类断面比上年增加了5个,超标断面数占评价断面数的55.2%。
另据了解,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对水资源的正常循环产生影响。对长江流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六省(市)地下水降落漏斗进行的不完全调查显示,在纳入统计的17个漏斗中,漏斗区总面积14081.89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714.13平方公里,呈缩小趋势。其中江苏省太湖平原苏锡常第II承压层深层漏斗面积减少最多,为484.1平方公里,浙江杭嘉湖平原III层漏斗面积则增加了186.99平方公里。(郭嘉轩)
5、引黄济淀应急调水引水量已过亿
来源:中国水利网2006-12-08
http://www.waterinfo.com.cn/ywkd-1/guonei/200612070017.htm
本站12月7日讯 首次黄河引黄济淀应急调水启动于2006年11月24日16时。自山东聊城位山引黄闸引出的黄河水沿着400千米的渠道,流向河北干渴的白洋淀。截至12月7日8时,聊城位山闸已经安全输水1.06亿立方米,进入河北水量0.73亿立方米(临清刘口闸计量)。
面对当前黄河来水少,冰期输水时间长,对水量调度精度要求高等问题,聊城黄河河务局仔细分析各种情况,制定启动了各项保障预案。调水实施期间,抽调精干技术人员,加强水位观测,针对大河流量不稳定的情况,加密观测次数,按照上级水量调度指令严格控制闸门高度,确保黄河水一直保持1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流量。自开闸截至7日,闸门高度变化20次,实测流量32次。
位山引黄涵闸闸前、闸后清淤,拦冰导冰设施维修安拆,闸前壅水挑溜工程,融冰采暖设施更新改造,测流设备更新改造,涵闸现地监控系统更新改造等应急工程的按时完成,为调水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聊城位山引黄闸近年来已经多次实施了引黄济津、引黄入卫远距离调水,有效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燃眉之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6、白洋淀20年"干淀"之痛 黄河补水救"华北之肾"
来源:【燕赵晚报】2006年12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5146921.html
长期以来,白洋淀被称为“华北之肾”,同时又有“华北明珠”的美誉。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却经历了二十年的“干淀”之痛。
记者从白洋淀管理部门了解到,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国家AAAA级旅游区。上世纪80年代以前,白洋淀正常年份水位7.8米至8.5米,鲜有干淀记录。
在白洋淀,水位6.5米是一个“高压线”,湖内水位低于这个界限,就是人们常说的“干淀”状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蓄水量以每年60万立方米的速度递减,1983年到1988年白洋淀连续5年水位低于6.5米,持续干淀。2003年秋季和2005年两度干淀。2006年11月1日8:00,白洋淀十方院水位再次降到6.5米以下,白洋淀又一次进入干淀期。
安新县郭里口村一位渔民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干淀的日子里,鱼虾全死光了,渔民摇身一变成了农民,人们在淀内种起玉米。昔日摇桨打鱼的淀里,有的地方能够开进拖拉机,原来的水上交通变成了陆上交通。”白洋淀“干淀”之谜
二十多年以来,为什么白洋淀多次“干淀”呢?在近日由保定市水利专家编制的《保定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里,揭开了白洋淀“干淀”的谜团,一是白洋淀无水可入,二是白洋淀淀水蒸发及下渗严重。
从地形上看,白洋淀像一个处于较低位置的“大脸盆”,上游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清水河、萍河和白沟引河等河流注入,史称“九河入梢”。白洋淀是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游的缓洪滞洪区,保定市大部分地表水都要汇入大淀。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九河之水成为白洋淀生命之源。然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九河河道由于自身水量锐减,造成入淀水量大量减少。即使上游有一两场大的降雨,九河河道依然干涸。2003年11月,保定市突降大雨,各县平均值达到46.2毫米,但这些雨水大部分渗入干旱的地下土壤,进入九河河道的水微乎其微,也就无从流入白洋淀了。
白洋淀干淀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淀水蒸发及下渗严重。白洋淀水面广阔,但水位低浅,由于所处特殊地质气候条件,水量每年损失巨大。据调查,白洋淀每年蒸发水量在一亿立方米。由于极大地改善了华北地区的干燥气候,白洋淀被赞为“华北之肾”。由于白洋淀所处特殊地质条件,被河北省列入湿地保护区。同时水量下渗较大,据调查,1991年至2000年,大淀平均每年下渗水量将近一千万立方米。
补水挽救“华北之肾”
白洋淀在京津冀等华北地区承担着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泄洪蓄洪的重要功能,白洋淀干淀后,不仅造成淀区人民生活、生产用水严重困难,更导致水生动植物失去繁衍生长的条件,湿地失去调节气候的功能,进而影响华北地区气候环境,使华北地区干燥气候加剧,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因此,每次白洋淀干淀,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均非常重视,多次对其进行“补水”挽救。
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白洋淀已从省内调水15次。但是,白洋淀就像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连续补水,仍然无法阻止越来越快的干淀步伐。2003年白洋淀干淀后,2004年河北省被迫启动“引岳济淀”,从千里之外急调岳城水库之水济淀;2005年白洋淀再度干淀,保定市被迫于今年4月在安格庄、王快水库开闸放水,向白洋淀补水5300万立方米,使淀区水位达到7.25米,暂时摆脱了干淀危机。但不足7个月,淀区水位再次下降0.75米而干淀,数千万立方米的水在这里眨眼已经杳无踪迹。
为了缓解干淀困局,保护华北生态环境,今年,在国家水利部的协调下,白洋淀历史上首次启动了跨流域“引黄济淀”工程,计划引取4.2亿立方米黄河水,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输水。
7、首个国家湿地生态气象站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建成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2月0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08/content_5453717.htm
新华网杭州12月7日专电(记者 屈凌燕)首个国家湿地生态气象站日前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该气象站将为研究城市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第一手生态气象观测资料。
据了解,早在西溪湿地一期工程实施之际,杭州市气象局就提出建立杭州国家西溪湿地公园生态气象监测基地,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于2005年11月开始动工,生态气象站全面建成后共有27个观测项目。
据悉,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气象站将是一个集气象监测、预警、科研、科普与服务为一体的基地,包含气象、水文、环境、土壤、动植物、大气化学等多个学科的观测项目和观测技术。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2005年2月,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8、西南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四成以上
来源:新华网2006年12月0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08/content_5455586.htm
新华网拉萨12月8日电(记者 拉巴次仁、刘海)据有关部门介绍,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五省区市分布着众多的河流湖泊,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4%左右。
据国家环保总局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主任马宁介绍,西南五省区市是我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处于长江、珠江、金沙江等11条重要国内河流,同时也处于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许多国际河流的源头和上游,这里还分布着我国主要的高原湖泊。
12月5日刚刚成立的国家环保总局西南环保督查中心将对西南五省区市环境保护进行督查,并对保障国家环保安全方面肩负重要的使命。
据了解,西南地区国土面积达2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这里也是中国和全球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29个,是我国各行政大区中相邻国家最多、水能总量最大、自然保护区最多的区域。
马宁表示,西南地区有漫长的边境线和跨界河流、生物走廊,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环境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
9、曝光:福建福清采石场"毁树炸山"严重污染水库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2006年1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5141402.html
福建福清恒泰采石场紧临水库,所在地为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区。这样的采石场本是不能开办的。然而,在未经林业、水利部门批准的情况下,采石场竟获得了福清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读者来信
我们是福建省福清市音西镇乌仔底水库附近的村民。水库四周是经福建省林业厅批准设立的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区。近年来,有人在水库旁开办采石场,毁树炸山,导致大片公益林受毁,水库遭受污染。我们要求:福清市有关部门尽快制止恒泰采石场的非法开采行为,以减少水库污染,保护生态公益林。福清市音西镇龙溪、文楼村民代表
■记者调查
水库旁开山采石
11月24日,记者来到乌仔底水库。龙溪村村长王玉平告诉记者,水库总库容237万立方米,每年向福清市自来水厂提供原水约60多万立方米,属福州市重要小I型水库。
“近几年,采石场的作业给水库造成了污染。我曾看见采石场工作人员将废石渣直接倒入水中。”顺着一陈姓村民手指方向,记者看到,水库一侧的溢洪道内堵着许多小石子。
采石场污染水库的现象引起了当地村民的重视。2005年11月,一份盖有文楼、龙溪两村村民委员会公章的《关于停止恒泰采石场违法开采的报告》经福清市信访局,分别转到了水利、林业等部门。
接到函件后,福清市水利局当即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采石场的开采对下游水利设施及水源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污染了水库的水源,影响了供水的质量;因采石场的开采场、堆石料场都在水库上游,给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开采石料需要将大量的碎石、石渣外运,从而造成防汛公路拥挤,甚至堵塞等。
毁坏生态公益林
记者驱车进入库区时,一块《福清市音西镇重点生态公益林分布图》的水泥碑异常醒目。分布图标明:乌仔底水库四周山林均为生态公益林,有16872亩。村民告诉记者,村道旁原有数块由福清市林业局制作的铁牌,提示“此处是福建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区,禁止在区内开垦、采石、取土、筑坟等。”可不知何时,这些标牌竟被人拔了。
站在水库大坝上放眼四望,只见周边林木葱郁,仅北面一处山峰,被劈下一半山头,裸露着黄土青石,显得格外刺眼。
“2001年,乌仔底水库四周林木被规划为省重点生态公益林,按照规定,不能在此开办采石场。”音西镇林业站站长黄水玉告诉记者。那么,采石场为何还敢如此大胆滥伐生态公益林呢?
“被叫停之前,我们并不知道采石场所在地是生态公益林,林业部门根本没提及过。”恒泰采石场总经理马德华解释说。当问及是否看过村道旁竖立的《福清市音西镇重点生态公益林分布图》时,在场的5位股东竟一致回答“从没看到过”。
许可证从何而来?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修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那么,恒泰采石场是否得到了水利部门的批准呢?
“恒泰采石场在乌仔底水库上游建场采石,并未得到我处的同意。” 乌仔底水库管理处一负责人强调说。对此,福清市水利局也明确表示,“我局水土办除在2002年配合矿产局等部门参与对其进行年审外,近几年都未收到采石场要求年审的请求。”
黄水玉也告诉记者,《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生态公益林经营区内开垦、采石等。采石场在生态公益林内采石,从未经林业部门批准。据黄水玉介绍,林业公安曾对采石场滥伐公益林的行为处以罚款,可罚款数额不大,因为福清市政府曾下过通知,要求每年的罚款总额不能超过其当年采伐定额的25%。
对林业和水利部门的说法,发证机关福清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强给予了否认。“恒泰采石场前身为音西康森采石场,2003年经福清市采矿权领导小组现场踏勘,同意办理采矿权出让协议手续。为其办理采矿许可证,林业水利部门都是同意的。”张强强调说。
一块烫手的山芋
因涉及采伐生态林等问题,2005年12月,福清市政府对恒泰采石场作出了停业整顿的决定。在村民们看来,事情到此本该告一段落。然而,时隔不久,2006年5月和10月,市政府办先后两次召集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对采石场相关问题召开专题协调会。
福清市政府办副主任林珠美是会议的主要召集人。他表示,考虑到采石场于1996年经市政府审批发证,已取得福建省安监局核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会议原则同意,在采石场承诺开采期满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础上,允许其在出让期限内恢复开采。
这一决定令村民难以接受。2006年11月22日,福清市国土资源局向采石场发出《关于暂停福清市恒泰采石场采矿许可的通知》,收回《采矿许可证》正副本。
收到《通知》后,采石场也随即向各相关部门递交了报告,请求福清市政府召开听证会,澄清事实。“如果真要关闭,政府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这事真让政府左右为难”,福清市分管副市长高国富感叹说:“恢复开采百姓意见纷纷,关闭采石场投资者面临破产。一年多来,政府为这事费了不少心思,千方百计寻求有效办法,以妥善处理此事,但至今尚未解决。”
10、三江并流遗产保护:"进亦忧,退亦忧"的边缘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2月07日
http://news.china.com.cn/chinanet/china.cgi?docid=103201592,
云南省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马苏红表示,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目前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当地政府不愿斥巨资保护,守金山受穷,但进一步开发又有可能造成破坏。马苏红认为,对三江并流遗产地进行系统和科学的保护和开发实际上超过了云南省整体生产力的水平,遗产地总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自然遗产地之一,现有条件下的开发容易导致低水平和重复性。
此前,三江并流区域由于传出当地计划兴建多级水电站、开发矿产资源的信息,一度险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濒危遗产名录。11月,美国地理协会可持续发展旅游地中心曾公布世界顶级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排名,三江并流仅以52分列在84位。
专家认为,中国现行的风景名胜区保护做法对保护包括世界遗产地在内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不利。如在12月1日施行的最新《风景名胜区条例》中,所有的保护、利用、管理工作都压在地方,国家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只是行使监督职能。
地方政府缺乏资金对遗产地进行保护,当地又同时存在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在这种格局下,同地方政府谈保护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受欢迎的。马苏红说。
从事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的学者邓冰认为,现有的许多旅游开发存在土地争夺、恶性抢客、资源浪费、项目重复、景观污染、环境破坏等多种问题,一个好的旅游规划应该在深刻理解当地经济、社会结构的局限性和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开发。
在国外,许多遗产地都开发成国家公园,其中的员工全部属于公务员序列,国家每年投巨资对国家公园进行维护,并把遗产地开发成融科研、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马苏红说。
专家认为,中国许多遗产地的开发仍停留在相对落后的理念下,景区多是结合自然风景介绍一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景区周围多为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商店和娱乐中心,与国外科学色彩浓重的定位不可同日而语。
马苏红提到,对于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仅靠出台法律和条例是不够的,只有在经济分配、资源分配层面进行根本的政策变革,适时导入科学的补偿机制,才能根本解决遗产地的长远保护难题。
11、新华网: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2月9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2713
新华网成都12月9日电(记者杨三军)遥感监测显示,三峡库区自实施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长治”工程)以来,水土流失面积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这是记者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正在成都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了解到的。
水土流失被专家称为长江的“头号生态问题”。为治理长江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从1989年开始实施的“长治”工程,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以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抑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并兼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人们的生存环境。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正因为如此,我国将三峡库区列为“长治”工程的工作重点,利用国家专款和地方政府组织的资金,在长江两岸营造水土保持林,种植各种果树、草类和封山育林,同时帮助农民将山坡上的农田改为梯田,推广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农业耕作方法,建设水利设施等。
重庆市拥有三峡库区约85%的面积。据该市副市长陈光国介绍,为加快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切实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全市仅在“十五”期间就投入水土保持资金8.56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其中,通过实施库周绿化带建设、库区消落带综合整治等措施,共治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7900平方公里,使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12、安庆污水处理怎样解开"谁治污谁亏损"之死结?
来源:《法制日报》 2006年1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142611.html
“污水处理厂建不起,即使建起来了,也是大部分在晒太阳。”12月5日,记者在安庆市采访时看到,已投入资金1.98亿元、原计划于2005年底建成的全市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因资金问题和厂网配套设施跟不上等原因,直到现在还是“静悄悄一片”。该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由谁来负责运营还没有确定,由于多种原因,直接导致安庆市每天12万吨的污水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排放到长江。
污水处理厂建一个赔一个
据了解,2002年筹建的安庆市城东污水处理厂计划分三期施工,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6万吨。目前,已投入资金1.98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2万吨的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据介绍,该厂55%的机械设备引自德国,污水处理水平达到省内一流。但是由于资金问题无法保障正常的运营费用,该污水处理厂的投产时间面临一拖再拖的困境。
据了解,安庆市从2002年6月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平均为0.32元/吨,与目前国内污水处理所需的运行费用(一般在0.80元至1.20元/立方米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也低于安徽省规定的民用0.6元/吨、工业0.7元/吨的标准。
据污水处理厂有关负责人介绍,城东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后,平均每吨污水的处理费用约为1元,按照日处理污水8万吨计算,意味着该厂正式运营后每天将垫付处理费5044元。而要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污水费征收标准应该要提升至0.8元/吨。
“平均每处理一吨污水我们就得赔进去0.68元”,这位负责人说,现在不少污水处理厂都是“公益事业”,靠财政补贴来维系。但又由于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拨付之间环节较多,一旦补贴不到位或拨付不及时,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益,所以他们宁愿让污水设备“晒太阳”也不做“赔本生意”。
源头断水暴露城市规划弊端
一方面是政府强调环保,投入巨资建设污水处理管网,一方面是企业入不敷出,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闲置不用。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大量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长江,资金投入损失和环境污染效应都十分惊人。
这种情况绝不只安庆市污水处理厂一家。据了解,安徽各地的污水处理厂设施的利用率都不到6成。跳出企业自身的局限,导致污水处理厂设施“晒太阳”也有城市规划上欠考虑的因素。
安徽省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过去城市规划建设大多没考虑污水处理问题,因此没有铺设专门的污水收集网。近年来,不少污水处理项目按厂网分开投资———污水处理厂通过BOT招标引进社会资金,污水管网则由政府投资。一些地方政府承诺向厂区定量输送污水,但由于管网建设资金来源无保障,管网配套跟不上,导致建好后的污水处理厂没有足够的污水可用来处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蚌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有关负责人说,建设城市管网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蚌埠市管网配套刚进行60%,就已经花费了1.6亿元。这笔开支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成本,也制约了污水处理厂建设。
据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先后投入数百亿元资金,建成数百座污水处理厂,但是有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半开半停或闲置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在最初的城市规划上欠考虑,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网配套设施。
用市场机制解决污水处理难题
“无论是厂网不配套,还是运行经费不足,都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各地环保治污仍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著名环保专家陈荣光说,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作作为公益事业由政府来负担,这种模式导致政府的包袱越背越重,加之各级政府财力有限,使得各地污水处理厂要么建设严重滞后,要么建一个赔一个。
据安庆市污水处理厂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的污水处理厂由承建部门负责建设,具体建成后由谁来运营还不得而知。他希望通过出让、招商引资的方式寻找运营单位。但运营成本和收取的处理费之间的巨大差额也让他们感到“出手”很困难。
13、环境时评:都江堰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6年12月08日 (水博)
http://env.people.com.cn/GB/5141524.html
最近《中国经济时报》(21-11-2006)刊登了一篇题为“都江堰上游建水库影响申遗 环保人与政府激辩”的文章。文章自述说记录了一些“记者深入西部岷江、雅砻江、金沙江、怒江、大渡河、澜沧江等水系,对河流开发做一系列考察,关注这些江河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寻访当地百姓的生活变迁。”的内容。然而,该文章中最主要的关于都江堰为什么没有能够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内容,却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
文章说“都江堰在2000年底被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成为都江堰人的骄傲。走进都江堰风景区,一眼就能看到一块石头,刻着“世界遗产都江堰”的字样。不知为什么这几个字没有更准确地写成“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或许它昭示了一部分都江堰人心里的隐痛:都江堰原本同时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但最终自然遗产申报被搁置。我们得到的解释是:原因就是都江堰上游修建的紫坪铺水库”。
都江堰是一个人造工程,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成为自然遗产。在评论世界遗产的时候,我们的记者们应该首先搞清楚什么叫世界遗产。
什么是世界遗产呢?简单的说就是:“世界遗产是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且目前无法代替的财产。具体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那么什么是世界自然遗产呢?《世界遗产公约》给世界自然遗产下的定义是:“1、从美学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所组成的自然面貌。2、从科学或保护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构成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3、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的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区域。”。
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具体的要求是:1、具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2、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杰出范例,包括生命的记载、地形发展中主要的地质演变过程或具有重要的地貌形态或自然地理特征;3、代表陆地、淡水、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4、具有绝妙的自然和物种多样性的栖息地,包括有珍贵价值的濒危物种。要申请世界自然遗产,除了必须完全满足这四条标准中的一条之外,还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完整性条件:(1)包含展示突出普遍价值的所有必要要素;(2)有足够大的面积,能够完整展现提名地重要意义的特征和过程;(3)较少受到人类发展活动的影响。
都江堰是一个古代人造的引水工程,它不仅不会满足“较少受到人类发展活动的影响”,而且恰恰是“人类发展活动的产物”。此外,它是“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所组成的自然面貌”吗?显然不是吧!它是“地质和自然地理构成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吗?显然也不是吧!那么它是“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区域”吗?天然名胜区肯定不是,说它是明确划定的自然区域也根本就不符合事实。因为都江堰的“划定”根本就不是什么自然区域,而主要是由一个古代人造工程确定的工程区域。这个区域恰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正因为此,它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了进行保护了。它怎么能又用同样的理由,再作为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呢?
当然,世界上确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双重保护地区。但是,那些地方必须具备有的一个前提,就是要首先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相关条件。而且在那个自然遗产的区域内的某一部分,同时又已经附有了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遗迹需要一同保护。而我们的整个都江堰地区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一般的山峰,一般的河流。只不过因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才使它显示出与众不同,它的不同之处恰恰是在于人类活动,这显然不符合自然遗产的前提。
综上所述,都江堰是否能够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根本与其上游建不建设水坝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在都江堰上游建水坝调节水量,根本就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因为,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不应该排除周围其他人类文明成果的存在。这就好像在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大量的世界文化遗产周围,难免有很多现代化的建筑物。而没有一处会因为几公里以外的“景观”问题被否决。这一点也许我们的记者们还没搞清楚,那是因为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的要求根本就不同,没有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完整性条件,即不要求有足够大的面积,能够完整展现提名地重要意义的特征和过程;不要求较少受到人类发展活动的影响。
因此,根据有关世界遗产的法律规定,我们可以明确的说,都江堰上游建设水坝,并不会影响都江堰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性质。同理,我们也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都江堰的特点就是人造水利工程,它与世界自然遗产根本就毫不相干。无论我们极端环保人士们怎么样一厢情愿的狡辩、怎么样花言巧语煽情,都无法改变都江堰是人类文明成果结晶,而不是自然遗产的现实。就是有人今后能把整个都江堰地区都变成无人区,它也仍然不可能会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因为,都江堰地区根本就不具备世界自然遗产所要求的基本条件。
14、西部江河行漫记(十)
陈宏伟
未完的行程
我们西部江河行出发的日子定在11月19日,是有意安排的:“1119”谐音是“要要要久”,组织者说,这既是希望活动能长期搞下去,更是希望西部大江大河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能得到永久保护。
十天时间里,马不停蹄,一路经过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些江河有两个共同特点:
首先,自然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以三江并流地区为例,这里不仅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还被专家以“地球生物的园明圆”来形容当地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丰富和独特;
其次,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是中国下一步水能开发的重点流域。截至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17亿千瓦,居世界首位。按照有关说法,目前中国只有1/3水力资源得到开发,未来开发潜力巨大。而最新统计资料则显示,中国现在可开发的水力资源有5亿千瓦。根据国家能源规划,优先开发水电是今后电力发展的方向。
无论程度怎样,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都不容否认。也可以说,这是一道永远不能两全其美的世纪难题。
从生态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此行最大的感受,不仅是江河流域的各种生物是有生命的,江河本身也是有生命的。无坝的江河,亲近其身时,你能感受到鲜活的生命气息和勃发的激情;被水坝截为数段后,江河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江河,只是一个个平静的湖泊。
然而,现实地看,水电开发进一步加快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巨大惯性裹挟之下,非人类中心主义更像是天方夜谭,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已经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最大的妥协。
因此,一切争论都围绕如何开发的问题。就算是一些被冠以“反坝人士”的环保主义者,也不能不接受这一对话前提。当然,力主水能开发的有关方面,也越来越积极地面对和试图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移民问题。
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二滩已经为其他电站做出了榜样;关于移民,攀枝花市副市长赵辉提出的“让利益受损者入股”的思路,纳西族普通农民李家珍同样能提出来。
目前,更需要的是观念更新与制度变革。要改变水电廉价的传统观念,把生态成本、环境成本与移民成本纳入水电成本计算范畴,要像重视水电开发的利益一样重视开发成本,也要像重视自然环境代价一样重视水电开发的人文环境代价;在制度上,需要建立更公开、透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程序,让利益受损者、环境利益代言人、各方面真正的专家尽早和更广泛地参与项目论证。只有充分地兼顾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和充分博弈基础上形成的决策,才是综合成本和代价最小的决策,也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决策。
我们此行,在每条大河边总共寻访了9户人家,希望通过连续十年的跟踪采访,看看河流与人的关系,透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文化变迁、环境变化的关系。
一种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9年过后,这9户人家里,有些家园被永远淹没在了水底。当一些照片因此而成为绝版时,但愿我们是为这些搬迁的人家感到高兴,而不是感到无奈和沉重。
“1119”,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希冀和奢望,未来9年间,大部分江河将不会保持现状。当然,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对重大工程科学决策的呼唤则应当是永久的。 (完)
15、保护长江女神-白暨豚,也许太迟了
—— 科学家寻找白暨豚未果,白暨豚很可能已经灭绝
来源:华尔街时报记者:Shai, Oster
(湖北, 中国) 一支科学家队伍试图保护长江流域最后的白暨豚,但至今还没有找到白暨豚的踪迹。
上个月,August Pfluger 带领由中国、日本、瑞士、美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伍开始搜寻白暨豚的踪影,白暨豚,这种害羞的淡水哺乳动物,视力几乎为零,是只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在千百年来中国民间传说里,它被誉为是长江女神。
90年代早期,科学家统计仍有200多头白暨豚,它们从长江航道飞驶的客货轮和捕鱼船中余生;到了1997年,据可信的观察报告,最多还有17头不到2米的白暨豚。
如果白暨豚被确认灭绝,那将是近三百年来灭绝的又一种水生大型哺乳动物,这些动物本身就异常稀少。 在20世纪50年代,加勒比海的一种海豹(Caribbeam monk seal)因为盗猎而灭绝,其他的物种处境也越来越艰难,虽然有的物种因为保护而状态变好,而白暨豚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从人们的视野中灭绝,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Bob, Pitman说,他是来自美国的生物学家,正不断的通过望远镜来搜寻浮上水面的白暨豚。
白暨的命运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这些代价不仅仅是污染的空气和水源。白暨豚,有着像筷子一样的鼻和嘴,神奇的声纳导航能力,但它或许已经不复存在,成了保护无力和缺乏人们关注的牺牲品。
“完全没人关心这些动物,也许我们都疯了”42岁的Pfluger先生展开印有白暨基金会标志的横幅挂在船头。正是他,组织了这只由东西方科学家汇合的队伍,包括Pitman,海洋生物学家,来自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王丁,中国的白暨豚研究专家。
从1980年左右开始,中国开始了每年10%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带来的影响是对中国自然的严重创伤,三分之一的国土遭受着酸雨,超过三亿人缺乏洁净的饮水,半数以上的河流湖泊严重污染。在世界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中国有47种物种极度濒危。水生动物还包括扬子鳄和达氏鲟。
今年10月份,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宣布长江和珠江入海口为“死亡区”,这里的水源无法为鱼类生存提供足够的氧气。 “白暨豚是一种美丽的动物,在食物链的顶端,与人类很接近,假如长江无法支持白暨豚的生存,那么支持人类的生存也很成问题。”王丁说。
历史上长江并不是这样的,上千年前,长江曾经是东方的亚马逊,野生动物极其丰富,扬子鳄、大象、还有巨大的鲟鱼和 蝾螈。 科学家相信白暨豚在大概两千万年前搬到这个区域,也是最古老的豚类之一,它的进化发展与其他豚类和鲸鱼完全不同,因为江水太浑浊,它的视力逐渐萎缩,到现在几乎全盲了。
白暨豚依靠自己高度发达的声音系统来捕捉食物和躲避障碍物,就像蝙蝠依靠声波反射来定位一样。其他豚类也有自己的声音系统,但是它们同时还依赖视力。
历史上,第一次提到白暨豚要退回到2000多年前,晋朝的郭璞在《尔雅》(中国最古老的字典)里标注了白暨豚与鱼的区别。长江沿岸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民间传说和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的一篇美丽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白秋练就是白暨豚的化身。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喜欢白暨豚,还把它们称为长江女神。
直到1918年,白暨豚才被西方所认识,当时一个传教士的17岁儿子在打鸭子的时候射杀了一头白暨豚,这个叫Charles Hoy的孩子和他父亲把头骨送到了美国smithsonian研究院。在那里,科学家断定这是一个新物种。
20世纪70年代,瑞士科学家Giorgio到了中国开始专门的白暨豚研究,在此之前,关于白暨的知识还很局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白暨的生存状况也愈发严峻。动物们喜欢栖息的河岸沙洲逐渐退化,河道被炸毁。白暨不得不与渔民竞争食物,还经常会被鱼网缠住。对于这些依靠声音来辨别方向的动物,船只引擎的噪音也会让豚类迷惑。
到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白暨豚的状况已经很不乐观。1978年,中央政府决定建立一个专门的科学家队伍来研究这个濒危的物种,现在这个部门就是由王丁来领导的。
1980年,从照料一头受伤的白暨豚开始,王丁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可爱的动物。这头受伤的白暨豚被渔民送到了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就是王丁现在工作的地方。
这头白暨豚被命名为淇淇,它被放在一个大池塘里,敷上了中国传统的膏药,一直到它恢复健康。王丁和他的同事照顾淇淇一直到2002年,淇淇年老死去。“就像是失去一位家庭成员一样”王丁说。
Pfluger正是感动于王丁的这种执着,他认为白暨豚的处境十分危急,但现在的努力远远不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在保护策略上,中外科学家不能统一意见。中方想将白暨豚从污染的地方转移到相对独立的保护区内。很多西方的科学家说这种对它们生活的扰动可能会置它们死地。
一些河豚被放到单独的保护区,与一头白暨豚一起,然而,这头捕获的白暨豚死去了,而这些河豚依然活着。
时光飞逝到了2004年,几乎没有渔民再次见到白暨豚。Pfluger想组织一只国际队伍来寻找它们。
现在,和即将到来的6个礼拜里,研究人员将开始密切观察水面,是否有白暨豚浮出水面。假如他们发现了超过10头,科学家将会讨论下一步的计划。这种机会现在看上去很渺茫。很多考察船上的科学家对于他们是否能找到一头都并不乐观。
很久以来,海洋生物学家Pitman先生一直在研究世界上珍稀的豚类和鲸鱼,他觉得这次是他最艰难的旅行,“到宣布白暨豚灭绝前,看见白暨豚的几率太小了,无论如何,我都到这里来向它们致以最后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