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2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张力军:着力保障饮用水源环境安全
2、环保专家称:死海将“死”不是危言耸听
3、蔡其华:抓紧开展三峡生态调度研究
4、让媒体成为环保的主导者———专访中国记者汪永晨
5、近400家环保民间组织首度聚会北京
6、污染加重:长江流域湖泊57年减少3000平方公里
7、污染加过度捕捞 长江鲥鱼快绝了
8、山西杨家坡水库遭污染约2.8万人饮水受影响
9、湖北大悟泄漏氨气经稀释被直接排入河流
10、安徽百万条鱼被污染致死 当地渔民状告环保局
11、吉林省将投资87亿多元治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
12、长沙5年将投160亿治理48个污染项目
13、陕西榆林电厂废水排进水源地
14、《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
15、黄河万里长 共有多少坝?
16、评论:“环境污染”是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和隐患
17、扎龙:地方保护助违法排污
1、张力军:着力保障饮用水源环境安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年11月0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987301.html
环保总局等国务院七部门把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作为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着力做好这件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和谐的大事。目前,我国饮用水源污染总体情况如何?怎样标本兼治解决好这个难题,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记者最近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
挑战――21%的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饮用水源污染,名列所有环境问题的首位
记者:去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您和周生贤局长一直在一线指挥。对饮用水源污染的严重性,一定感受深刻吧。
张力军:可以说是终生难忘。松花江污染事件影响下游几个城市的群众饮用水,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生存发展之本。保障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任何时候都是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
记者:总体上看,全国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有多严重?
张力军:我国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目前全国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仍然突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今年6月发布的《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占重点城市的14%;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占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的20.1%;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占重点城市总取水量的32.3%。近年来,有水不能喝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一些地方的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据调查,有21%的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饮用水源污染问题,名列所有环境问题的首位。
此外,突发性环境事件频发,严重威胁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产业布局不合理,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隐患突出。
重拳――从根本上整治,不留死角,不放过一家违法排污企业,不放过一个危害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因素
记者:水环境污染问题确实很严重。这几年在各地采访,发现不少地方“有水皆污”。
张力军:是这样。不过,当前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有忧,也有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有明确的政策、法律依据;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已有一定基础。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环保部门抓饮用水源保护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什么?
张力军:环保总局等国务院七部门把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作为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求各地从根本上整治,不留死角,不放过一家违法排污企业,不放过一个危害饮用水源地安全的环境因素。
首先要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有序展开。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规划就是从源头抓起,规划就是保护的蓝图,监督管理的目标。环保总局正在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明年年底前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是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环保总局正在着手研究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年内还将出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技术规范》。
三是把专项整治行动向纵深推进。当前,我国饮用水安全现状决定了专项整治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把深化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实抓好。此外,环保部门将注重与相关部门的配合,通过联合督查、重点问题联合整治、联席会议通报等,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开展综合整治,共同解决难点问题,逐步建立起政府负责、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协同长效的联动机制,把饮用水水源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是下大力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乘着顺风,就该扬帆。各省、市、县都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确保饮用水源安全,确定1―2个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环境难点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落实责任到人,务必整治到位。对整改工作不落实危及饮用水源安全的,依法实施关停或搬迁,并依据《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抓紧建立一套环境应急机制。2007年底前,各省级环保部门要成立环境应急指挥机构,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落实重大事件的值班、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着手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备用体系,规划建设城市备用水源。
六是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坚决查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可能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的建设项目,对未批先建的要坚决停止,依法查处。
四因素致饮用水源地水质不达标(链接)
目前,我国饮用水源地超过3100个,划定饮用水保护区5716个。2005年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36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显示,月均监测取水总量为16.1亿吨,不达标水量为3.2亿吨,占20%。
造成我国部分饮用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部分饮用水保护区内仍有违法排污企业存在,个别一级保护区内尚有排污口;二级保护区内有违法建设项目存在,污水排放量未能有效消减。二是工业布局不尽合理,很多工业园区和化工企业沿江河湖海建设,大量排放的污染物对饮用水源构成严重威胁和影响。三是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影响饮用水源地的水质,饮用水源地周边的种植、养殖活动造成大量的化肥、农药流失到河流湖泊。四是饮用水源地保护的管理不规范。迄今为止,尚没有一部专门针对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各地对饮用水源的管理要求和管理水平不完全一致。(刘 毅)
2、环保专家称:死海将“死”不是危言耸听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1月02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1/02/content_5280723.htm
新华网南昌11月2日电 世界上海拔最低、盐度最高的内陆海死海近年来水面剧缩,水位大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死海也许真的要死了”。这是来自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的专家吉东·布朗伯格在此间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会议上发布的消息。
吉东·布朗伯格有关死海“生存状况”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众多专家和环保人士的关注。报告称,在过去40年里,死海水面面积缩减1/3,水位降低了25米,现在还在以每年1.2米的速度下降。
由于近年来当地农业灌溉用水增加,使得约旦河流入死海的水量剧减,死海南部蓬勃发展的海水矿物提取工业又使其输出水量增加。一增一减,死海因此限入“垂死挣扎”。
据介绍,为拯救死海,约旦、以色利及巴勒斯坦三国制定了许多发展计划。世界银行也曾出资做过一个可行性报告,提出开掘一条运河连接死海和红海,从红海向死海送水。此项计划如若实施将耗资50亿美元,加之环境学家提出红海和死海盐度差别巨大,从红海向死海送水将改变死海独特的风貌,计划因此被暂时搁置。
专家称,拯救死海最好的办法是让约旦河“流动起来”,能够继续向死海补水。但由于约旦河沿河国家用水需求巨大,这项计划几乎不可能实施。
3、蔡其华:抓紧开展三峡生态调度研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2006年11月1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9974
中国水利网站11月1日讯(记者 李真)“加强三峡库区水质监测工作,抓紧开展生态调度研究”。10月31日,长江委主任蔡其华在应邀参加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三峡工程科技论坛之前,专程来到位于三峡库区崆岭峡兰陵溪的长江委水保局水质自动监测实验站考察,她充分肯定了长江委水保局在三峡水库蓄水156米期间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并对三峡库区水质监测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她说,目前,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已陆续显现出来,原有的库区生态环境系统已经发生改变,新的生态环境系统正在形成。我们要保证这个新的生态环境系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水环境监测是个重要的环节。三峡水库135米蓄水期间总体水质较好,监测资料显示,三峡库区水质总体平稳,但二类水的比例在减少,三类水的比例有所增长。156米蓄水以来,上游入库断面水质较差,但近坝段水域的水质总体良好,部分支流水质较差。因此,要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还任重道远。对于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我们要争取控制在纳污能力核算之内。
蔡其华强调,长江委水保局制定的《三峡库区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已于2004年8月完成,这是水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应促进有关部门将限排意见落到实处。目前,应尽快编制三峡成库后的水质监测规划方案,同时加强水质监测。长江委水保局是个公益型单位,监测资料应做到信息共享。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要有应急监测预案。三峡工程蓄水后应把易发生水华的支流回水区作为库区水质监测重点。同时加强还要库周的水土流失监测与治理,遏制水土流失,保护库周的水资源环境。
蔡其华要求,要抓紧研究三峡水库的生态调度要求,修订完善水库调度规程。今后应在水利工程管理规范中把生态调度写进去。首先在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阶段,要将生态保护的措施落到实处;在工程建成后的调度运行中,要考虑生态保护的要求,并做到有章可循。
4、让媒体成为环保的主导者———专访中国记者汪永晨
来源:台湾立报 2006年11月2日
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6/11/02/0502/
「台湾开发的进度比中国快上许多,今天的台湾可能是明天的中国,真不希望这样。」刚从全台湾污染最严重的溪流———二仁溪上岸后,投入环境运动十多年的汪永晨感慨无比地说。这是中国环保团体参加台南市小区大学与台湾环境信息协会联合举办的「两岸环保与永续发展论坛」活动中,第3场座谈却也是第一次走进污染现场。
汪永晨身兼「绿色家园志愿者」负责人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同时也组织中国环境「记者沙龙」,并发表「中国环境记者调查报告」。问及环境议题牵涉层面既广又深,让门外汉的媒体工作者十分苦恼。
汪永晨表示,北京每个月举办记者沙龙,和每周一次的「周三课堂」,针对重大环境事件邀请相关学者,为媒体记者「在职进修」进行深度分析,每次出席人数近60人,自今年起已扩大于中国12省份进行每月聚会活动。
过去,多数中国人认为,学者是公众知识分子的主导者,其实不然。根据汪永晨观察,目前中国的公众知识分子的主导者是媒体。她指出,学者受到的约束反而多过于媒体,过去期待学者为环境议题提供专业意见伸张正义时,普遍得到的反应趋于保守,反而在特定开发案中,媒体记者帮了很大的忙,抢救怒江、虎跳峡、都江堰等皆有赖媒体的协助,才让工程暂缓。
汪永晨直言,这类环境交流参访行程,现场媒体肯定挤得水泄不通,但她在台湾参与3场座谈活动,媒体出席人数寥寥可数。
不同于台湾环境议题难见报的窘境,更使环保团体腹背受敌,汪永晨谈到,近年来环境意识高涨,举凡对国家环境影响重大的案件,媒体报导篇幅多不受限制约束,除非与相关利益团体冲突,媒体多配合采「换个角度」撰写,力求促使该案件曝光见报。
她以自身为例,《南方周报》在中国阅报率数一数二,对于刊登怒江等环境议题仍不遗余力,为避免与利益团体直接冲突,由她撰写的「怒江的两种面容」刊登在地理版,而非新闻版面,既达到了曝光效果,也不至于与当地政府正面冲突。
多年致力反水坝运动的汪永晨大声疾呼,中国仅剩的几条自然江河都将遭拦腰斩断修建水坝。为了阻止中国仅存的生态河怒江变成13个水电站,汪永晨正努力串联NGO与媒体力挽河山。她发起,找一个家庭、找一群人为中国的江河在大江大河上做纪录,尽最大的努力抢救中国江河。
5、近400家环保民间组织首度聚会北京
来源: 绿色时报2006-11-01
http://www.china.com.cn/environment/txt/2006-11/01/content_7304827.htm
10月28日~29日,由国内近400家环保民间组织共同发起、中华环保联合会等机构共同承办的“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这是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20余年来的首度聚会。
年会以“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与发展”为主题,分设“环境法律援助与环境维权”、“环保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与发展”、“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及其作用”、“环保民间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环保民间组织如何与媒体开展合作”5个专题论坛。
年会发出倡议:政府应完善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企业应走变革发展之路,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更多地投身环保公益事业。环保民间组织应充分发挥作用,帮助和监督政府实现国家的环保目标,协助政府从事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为政府决策提出意见、建议、咨询或服务;不断完善自我,增加自身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引导公民在日常行为中践行环保理念,推进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促进国际环境民间合作与交流,维护我国在环境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各个行业的民间组织应将环保作为己任,共同关注和支持环保,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环境保护社会支持力量。
据2006年发布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载,截至2005年,我国的环保民间组织共2768家,总人数22.4万人。其中,由政府部门发起的占42.9%,民间自发组织的占7.2%,学生环保社团及联合体占40.3%,港澳台及驻大陆机构占2.6%。蓝皮书预言,未来5年~10年,我国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和从业人员将会以10%~15%的速度递增,高校、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将迅速发展,环保民间组织的人员素质和参与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作者:王胜男)
6、污染加重:长江流域湖泊57年减少3000平方公里
来源:新华网2006年11月0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988866.html
由于污染加重,长江流域湖泊“瘦身”明显。新中国成立57年来,消亡的长江流域湖泊面积已有约3000平方公里。
“这意味着湖泊生命健康受到了威胁。”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研究员翁立达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长江流域约有湖泊面积15200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5。保守统计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了大约3000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洞庭湖、洪湖、太湖等众多湖泊是中国重要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也是调蓄洪水、水生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导致长江流域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生态恶化,泥沙大量入湖沉积和长期人工围垦。洞庭湖现有面积比1949年减少了1700多平方公里,鄱阳湖现有面积比1954年减少1400多平方公里,洪湖现有面积比1951年减少400多平方公里。
翁立达表示,虽然1998年长江大水以后,政府在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地区实施了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工程,但整体上长江流域湖泊面积一直呈缩减趋势。
记者从此间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获悉,随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不断增加,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目前长江流域现有的湖泊还面临水质污染、富营养化等日趋严重的问题。
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流淌过中国约五分之一的土地。长江流域生活着中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级开发轴线,也是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流域经济带,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0%。
7、污染加过度捕捞 长江鲥鱼快绝了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06年11月02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1/02/content_5281371.htm
新华网南昌11月1日电 曾经年产量高达160万公斤的鲥鱼如今已难在长江流域觅见踪迹,全江已基本捕不到鲥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陈大庆1日在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称,由于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捕捞强度过大等原因,长江鲥鱼资源严重衰退,趋于灭绝。
陈大庆介绍说,长江鲥鱼趋于灭绝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长江鲥鱼产量急剧下降,已不能形成渔汛。据统计,1968年至1977年的十年间,长江鲥鱼年平均产量为49.2万公斤,最高年产近160万公斤。但从1984年开始,产量开始急剧下降,1986年仅为1.2万公斤。到现在,全江已基本上捕不到鲥鱼。另一方面,长江鲥鱼产卵群体连年呈现出低龄化和小型化特点。群体平均年龄下降,资源呈明显衰退迹象。
长江鲥鱼趋于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陈大庆说,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统计,江苏、安徽和上海每日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121.9万吨,重大污染源有37处之多。这些含有各种有毒物质的废水排入江湖中,给长江鲥鱼的正常洄游、产卵、孵化、仔幼鱼的发育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长江鲥鱼种群衰退。加上捕捞强度过大、尤其是对幼鲥鱼的过度捕捞,均造成了鲥鱼趋于灭绝。
8、山西杨家坡水库遭污染约2.8万人饮水受影响
来源:新华网2006年11月0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02/075411396929.shtml
新华网太原11月1日电 (记者 陈忠华) 山西省环保局11月1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207国道山西和顺县、昔阳县交界处发生了洗油运输车泄漏污染杨家坡水库事故。目前,受污染的20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方案已确定并开始实施。山西省环保局应急指挥小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加紧事故处理,截至11月1日9时,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
10月26日6时左右,207国道山西境内和顺县与昔阳县交界处一辆载有33吨洗油(一种
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组成物为甲萘、联苯等)的运输车因刹车失灵侧翻,造成油罐破裂,33吨洗油全部顺水流入昔阳县境内的杨家坡水库,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杨家坡水库是昔阳县饮用水源之一,库容量为400万立方米,现存水200万立方米。事故发生后,昔阳县大寨镇、三都乡两个乡镇、38个自然村,约2.8万人、2000头大牲畜饮水受到影响。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加紧妥善处理水污染,确保库区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尽量减少对水库的污染。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国家环境监测站等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指导污染事故处理工作,现场专家确定了治理方案。
据山西省环保局应急指挥小组介绍,目前,应急供水工程启用了麻汇村深井,通过600米管线与原杨家坡水库供水管线连接。工程完工后可全面恢复原有供水系统,1日可恢复供水。20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工程前期准备工程已经开工。事故发生地及污染河道虽经清理,但仍有残留污染物,清污分流工程的半永久性清水拦截坝工程量较大,进展相对缓慢。10月31日,山西省发改委紧急调拨5辆洒水车、300米供水钢管、720米胶管和5000条草袋运至事故现场。此前,山西省有关部门紧急调运的活性炭、水泵等物资已全部运抵并开始发挥作用。
事故发生后,昔阳县政府已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群众饮用水问题,受停水影响的群众情绪稳定。大寨镇、三都乡均成立了饮水安全领导组,启动了人畜吃水紧急预案。大寨镇已为所有单位和村庄确定了供水水源,三都乡对出现饮水困难的4个自然村、11个单位采用运水车送水。
经调查,肇事车辆车号为蒙A25508,核定载质量31.5吨,车主韩培龙,司机胡玉岐、刘恩河均为河北省黄骅市人。(完)
9、湖北大悟泄漏氨气经稀释被直接排入河流
来源:新华网2006年11月0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01/213011393067.shtml
新华网湖北大悟11月1日电 (记者 田建军) 湖北省大悟县采取紧急措施,密切监测1日发生的液氨泄漏事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严防氨气泄漏污染环境。
1日7时50分,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城南端的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氮肥厂液氨输送管突然破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泄漏的氨气估计10吨左右。
黄麦岭磷化工(集团)公司氮肥厂位于大悟县主要河流——澴河旁边。澴河穿城而过,向南约30公里进入下游的孝昌县。由于泄漏的氨气经消防人员用水稀释后,直接排入澴河,对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形成了安全隐患。
10时45分,当地环保部门对工厂出口水体监测取样的数据显示,氨氮含量达1610.5毫克/升,明显超出当地三类水体氨氮含量1毫克/升的正常标准,PH值也明显呈碱性。
为严防泄漏的氨气污染环境,事故发生后,当地环保部门立即行动,对工厂出口、下游的阳平镇、芳畈镇三个监测点进行密切监测,随时关注水体氨氮含量和PH值变化。
10时40分开始,当地政府紧急对澴河上游的姚河和罗汉坡两个中型水库实施开闸放水,进一步稀释排入河中的氨氮。同时,当地政府还调集8台消防车在城区循环向空中洒水,对空中残留的氨气进行稀释,以有效降低泄漏氨气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据大悟县环保部门介绍,到16时,环保部门在澴河沿线的三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表明,水体的氨氮含量和PH值明显降低,总体状况好转。其中,位于大悟县出城口的芳畈监测点的氨氮含量为1.15毫克/升,PH值为7.2,基本恢复正常。
10、安徽百万条鱼被污染致死 当地渔民状告环保局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商报2006年11月02日
http://news.sina.com.cn/c/l/2006-11-02/082010386674s.shtml
10月31日上午,望江县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座无虚席,31户华阳河渔民状告望江县环保局行政不作为案在这里公开审理。今年7月10日、11日,华阳河望江县境内,突遭不明来历水体入侵,一夜之间上百万条河鱼中毒浮尸河面,众多渔业养殖户面临血本无归。
10公里河道受污染
今年7月10日晚21时许,华阳河望江县杨湾段一些养殖户突然发现网箱里的鱼有不安、躁动的现象,随即采取了增氧等措施,但在抢救过程中,鱼却不断发生死亡。直至次日上午9时,绝大部分养殖的河鱼全部死亡。据受灾渔业养殖户的统计和望江县水产部门的估算,约有70家渔业养殖户蒙受了经济损失,其中绝大多数养殖户血本无归,有的损失达三四十万元。
安庆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华阳河污染面积很大,从华阳河华阳镇吉永村境内向西到华阳河杨湾镇取水口,约10公里的河段是此次事故的重灾区,几乎所有的鱼类全部中毒死亡,水质也遭受了很大的污染。
安庆市渔业局告诉记者,此次事故,受灾面积之大,受灾渔业经营户之多,经济损失之巨,在安庆历史上绝无仅有。
渔民状告环保局
随后,遭受损失的31户渔民一纸诉状将该县环保局告上法庭,状告环保局行政不作为,未履行法定职责。该案于10月31日于望江县法院开庭审理。庭上,原告指出,死鱼事件发生后,他们立即向被告望江县环境保护局汇报了情况。7月11日下午,该局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肯定了鱼类死亡的原因系水污染导致,但以一时难以判定污染源为由,未对此事做出处理。现事故发生已有两个月,可被告未履行法定职责。
被告望江县环保局答辩,事故发生后,他们高度重视,依法定职责对此展开调查,并于7月15日、7月17日两次行文向上级有关部门作了汇报,此后依据他们的报告,9月15日望江县信访局对受灾渔民做了答复,并无不作为之处。
望江县环保局称,经排查,华阳河上游并无工业污染企业,但望江县域每天约有0.6万吨生活污水注入华阳河,事故原因初步分析为当时气温较高,气压偏低,当地网箱养鱼密度过大,加之7月10日前后暴雨和生活污水冲击河底淤泥造成河水缺氧引发死鱼事故。
双方争议巨大
质证和辩论阶段,原告提出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应急监测分析报告显示,该河段含有毒性大、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成份,且有机氯较高浓度水域处于望江县饮用水源地一类保护区范围内,为何最有害的物质被告在有关的报告中未提及?被告表示,事故前夕,华阳河沿河棉农喷洒了杀虫剂,此后恰逢降雨,杀虫剂随降水进入华阳河。
此后双方针对环保局的法定职责、环保局的有关报告是否全面真实、信访局答复能否代替环保局答复、渔民养殖是否合法展开了辩论。该案没有当庭宣判。(乔剑)
11、吉林省将投资87亿多元治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
来源:新华网2006年11月0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987691.html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将重点进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这期间将建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点源治理等10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达87.78亿元。
据了解,这些建设项目中,城市(镇)污水处理项目38个,城市(镇)垃圾处理项目29个,工业点源治理和清洁生产项目22个,重点饮用水源保护项目9个,流域综合整治项目4个。(周立权)
12、长沙5年将投160亿治理48个污染项目
来源:三湘都市报 2006年11月2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0000
未来5年,长沙市将重点解决饮水安全等6大问题,投资160亿元治理48个环境污染项目,到2010年,长沙市的万元GDP能耗降低20%,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100%……今天召开的长沙市第六届环保大会,长沙市政府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向长沙市民展现了一幅5年后的“蓝天碧水”图景。
长沙市政府在今天的环保大会上公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十一五”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在《项目》中,长沙市政府将48个环境污染项目列为环境治理重点项目,涉及治理资金160个亿。其中,2006年底前完成的加加酱业(长沙)有限公司酿造废水处理工程成为应最早完成的治理项目,最晚完成的项目为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完成时限为2012年。
根据《决定》,到2010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削减18.78%、16.4%,万元GDP能耗降低2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9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市区和县(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于292天/年。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100%,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小于55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下。
会上,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长沙县、望城县、浏阳市、宁乡县政府领导依次向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递交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
13、陕西榆林电厂废水排进水源地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2006年11月0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02/083710386903s.shtml
本报榆林讯(记者 王卫平)陕西银河集团榆林上河发电厂每小时向厂外沙地(榆林市红石峡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排出30吨废水,经检查所排废水多项检测指标不符合要求。近日,榆林市政协副主席乔万荣在视察该厂及另外几家排污企业后愤怒地说:“我们宁可贫穷,也要健康!”
据榆林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有关负责人说,上河发电厂附近属于榆林市一类水源地
保护区。该厂2004年10月投入试生产,建有两台大功率燃煤发电机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建厂前,省环保局环境评审批复要求其生产和生活废水通过处理达标后,用专设管道绕开水源地,引排到胜天桥下游,但该厂一直没有执行环境评审要求建设专用排污管道,而是将一部分生产废水直接排入厂区外排洪渠,严重威胁榆林城区饮用水源地。2005年7月,榆林市环保局向其下达了限期改正法律文书,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万元。2005年12月5日,执法人员再次检查该厂排污情况时,发现生产废水不仅直接外排,而且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类污染物,经化验超标11倍。榆林市环保局又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10月30日下午,记者在该厂厂区西南角看到,这里的排水口仍向外排放废水。所排出的废水经过几十米水泥渠道后流进沙土渠道,再蜿蜒前行,逐渐消失在沙地中。
上河发电厂厂长周富安说,他们一直“非常重视环保”,排在厂外的废水已经过简单处理。之所以没有按之前省环保局的要求设管道排污,是因为管道太长,不好维护。但该厂曾向环保部门表示将加强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目前,他们投资330余万元的废水处理系统即将完工,预计11月底将不再向外排废水。
14、《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通报
来源:《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6年11月2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9987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9月5日—17日对太湖流域和东南诸河省界水体进行了水资源质量监测,其中太湖流域省界水体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四省(市)界河流22个断面和省界湖泊太湖(33个监测点)、淀山湖(3个监测点)共36个监测点,东南诸河省界水体包括浙闽、浙皖省界河流7个断面。
一、太湖流域
本月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水质90.9%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太湖有25.8%的水域达到Ⅲ类,62.5%为Ⅳ类,2.9%为Ⅴ类,8.8%为劣于Ⅴ类;淀山湖整体水质为Ⅳ类。
太湖18.8%的水域为轻度富营养水平,72.6%的水域为中度富营养水平,8.6%的水域为重度富营养水平。太湖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8.88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