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30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擅自开展旅游活动将被降级
2、环保总局:民间组织应在监督环保中发挥更大作用
3、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和人数将以10%至15%速度递增
4、官方也恶搞 推荐陈凯歌为绿色人物误导环保
5、长城保护条例12月1日施行 有了"护身符"
6、沉重点击“中国水污染地图”
7、[走进三江源]:三江源生态移民从传统走向现代
8、甘肃治理"黄河之肾" 投资66.4亿实现3目标
9、高原“神湖”纳木错30年扩大60平方公里
10、中铁大桥局在三峡白鹤梁造水下宫殿
11、张艺谋执导印象西湖引发环保质疑
12、甘肃天水建设橡皮大坝被指忽视环保造水上乐园
13、可可西里核心区发现玛尼石堆 非"无人区"
14、每年22亿吨生活污水给中国带来什么?
15、评论:环保升格无助于根除其执法疲软症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擅自开展旅游活动将被降级
来源:京华时报2006年10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30/051810356739s.shtml
本报讯 (记者夏命群) 昨天,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宣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已于近日出台,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果擅自开展旅游活动,自行调整和改变自然保护区范围、界限和功能区划的,将给予降级处分。
据悉,我国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委员会,根据《办法》要求,对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至少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
周生贤说,评估委员会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擅自调整、改变自然保护区的范围、界限和功能区划;未经批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旅游活动,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不按照批准的方案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等行为,该保护区须立即整改,整改不合格者将被给予降级处分。被降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年之内不得再次申报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同时也存在以牺牲保护区为代价,盲目开发,有的甚至蚕食保护区,给保护区“开肠破肚”,造成生态环境破碎,严重危及生态安全的行为。此外,有些保护区为了创收自养甚至监守自盗,引发社会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2、环保总局:民间组织应在监督环保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0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28/content_5261264.htm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顾瑞珍、付雁南)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28日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民间组织有更多的机会支持、参与、监督环境保护,应当在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祝光耀在出席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时表示,新的历史时期,环保工作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环境保护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环保民间组织要紧紧围绕历史性转变这个中心任务,在为各级政府建言献策,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认为,这里“更大的作用”包括:环保民间组织要发挥政府与公众之间、国内国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要发挥团结和凝聚环保力量的作用;要发挥监督和维权的作用。
28日在北京召开的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是由中国近400家环保民间组织共同发起,中华环保联合会等机构共同承办的。
3、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和人数将以10%至15%速度递增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2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28/content_5261309.htm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顾瑞珍、付雁南)截至2005年,中国共有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总参与人数22.4万。有关专家预测,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和参与人数将以10%至15%速度递增。
记者28日从“2006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上获悉,在2768家环保民间组织当中,由政府部门发起的占42.9%,民间自发组织的占7.2%,学生环保社团及联合体占40.3%,港澳台及驻大陆机构占2.6%。
“这表示我国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还欠发育。”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在年会的发言中说,“目前,全国的各类民间组织共有31.5万家,总人数300多万人。相比于这个数字,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处于中下等水平。”
他表示,未来5到10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数量和从业人员将会以10%至15%左右的速度递增,高校、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将迅速发展,环保民间组织的人员素质和参与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本次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是由国内近400家环保民间组织共同发起,中华环保联合会等机构共同承办的。
4、官方也恶搞 推荐陈凯歌为绿色人物误导环保
来源: 上海证券报 2006-10-30
http://www.china.com.cn/environment/txt/2006-10/30/content_7292112.htm
10月27日,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宣布,“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第一阶段公开征集提名结束,因环保事件受争议的导演陈凯歌、张纪中也被网友推荐入选。一些网民在评选网站上留言表示:“没有凯歌老师的香格里拉事件,恐怕环保事件还不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此凯歌老师是当仁不让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很多人都能看出来,网友推荐陈凯歌,意在恶搞———既是对陈导演领导的《无极》剧组破坏环境的恶搞,也是对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恶搞。《无极》剧组因拍摄过程中对香格里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成为举国关注的环保事件。但是,这一丑闻并非环保部门首先发现的,而是被媒体揭露出来后,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即使在媒体披露此事后,迪庆州林业局、环保局和建设局三部门依然先后出具调查报告,认为《无极》剧组对景区的破坏程度并不大。
有关部门对待环保的态度令公众十分失望。事实上,就连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也承认,无极剧组使美丽的天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尽管对环境的破坏如此严重,《无极》剧组也仅仅被处以9万元罚款。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罚,引来公众的一片质疑之声。因而,此次网友推荐陈凯歌入选“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其实是一种另类的恶搞和讥讽,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如果说网友的恶搞还有情可原的话,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磐璞的表态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他表示,陈凯歌入围并不能看作是给评选抹黑,“反面典型也有启示作用!”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人们的质疑。“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大奖是由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团中央、国家环保总局七部委联合主办的,这个奖项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支持,其根本原则就是“公共精神”。该奖的首倡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设立这个奖,就是为了鼓励包括学界、传媒、民间组织在内的一切公众环保力量,为中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显然,“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大奖是非常严肃、非常正面的一个大奖,是为了传播环保理念。承办方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支持陈凯歌入选,无疑将提高此次评奖的关注度,带来眼球效应,但是,这样做却极易对公众的环保理念造成误导。试想,如果一个广为人知的破坏环境的人,名列“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公众该怎么看?公众该如何确立自己的环保价值取向?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推荐陈凯歌入选是一种恶搞。
而且,有破坏环境前科的陈凯歌入选本身也令那些真正的绿色人物难堪。首届绿色人物之一、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就明确表示,陈凯歌不能当选绿色人物,“他在电影上可能很好,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却是个黑色人物。”破坏环境的人入选“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令设立这一奖项的宗旨蒙羞,有关部门应该将陈凯歌等有前科者去掉,同时,也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环保问题,严惩破坏环境的责任人,引导公众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环保理念。(王平)
5、长城保护条例12月1日施行 有了"护身符"
来源: 人民日报/市场报2006-10-30
http://www.china.com.cn/environment/txt/2006-10/30/content_7292244.htm
现状 过半长城遭受损毁
长城遭受损毁的现象一直存在,有的段落由于修建高速公路被拆除,有的段落被人为地翻新以吸引游客,农民把长城砖当做现成的建筑材料拿去盖房、修学校和建蓄水池,游客经常刻下类似“到此一游”的标记,这些都使长城遭受到相当大的损害。
单就旅游过度开发对长城造成的损毁来说就相当惊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境内有长城的19个省市中,已经或正在招商开发的项目有230多个,呈现“县县点火、村村冒烟”的无序状态。
如今,长达6300公里的长城现在只有不到2500公里保留了原来的风貌,以至于世界遗产基金在2004年将长城列入“世界100个濒临灭绝的遗址”之一。《长城保护条例》就是针对长城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为了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规范长城的利用行为,而专门制定的法规。
原则 不得改变长城原状
2002年,山东省某地的一段齐长城(公元前300年左右)因年代久远而显得破落不堪,当地政府出于旅游开发的需要对其进行了修缮——在该段长城的基址上用水泥砖块重新建造了一个“长城”。如此修缮,今后再也行不通了。“长城的修缮,应当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这是《条例》明确规定的。
对长城进行修缮,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由依法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长城段落已经损毁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
依据《条例》,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长城沿线的交通路口和其他需要提示公众的地段设立长城保护标志,标明长城段落的名称、修筑年代、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机构,保护标志不得对长城造成损坏。
措施 禁止跨越长城等行为
1992年艺人柯受良驾驶摩托车飞跃金山岭长城,当时被视为英雄行为。1995年,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穿越长城,被视为神奇行为。但根据现在的《条例》,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
《条例》明确规定,7种活动禁止在长城上从事。这些活动包括: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刻画、涂污;架设、安装与长城保护无关的设施、设备;驾驶交通工具,或者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展示可能损坏长城的器具;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文物保护法禁止的其他活动。
另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这是《条例》明确规定的。在遵守文物保护法规定下进行的工程建设应当绕过长城,无法绕过的,应当采取挖掘地下通道的方式通过长城;无法挖掘地下通道的,应当采取架设桥梁的方式通过长城。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拆除、穿越、迁移长城。
还有,在参观游览区内举行活动、设置服务项目,应当符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而且其人数不得超过核定的旅游容量指标。
处罚 最高可罚50万元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条例》规定了相应的罚责。
《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于在长城上驾驶交通工具或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等4种违法行为,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在长城上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的;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的”两种违法行为,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在禁止工程建设的长城段落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或者因工程建设拆除、穿越、迁移长城等违法行为,依照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另外,行政机关因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造成长城损坏,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
□ 相关链接
《长城保护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规范长城的利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长城,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受本条例保护的长城段落,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并公布。
第三条 长城保护应当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 (辛 欣)
6、沉重点击“中国水污染地图”
来源:半月谈2006年10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10/30/content_5266223.htm
如今,关心日常生活饮水健康的人不少,但如果我们提出两个问题:1.您身边的水资源被污染了吗?2.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吗?许多人恐怕并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长远、宏观的角度来看待环保问题,也习惯于把它看作政府的事情,殊不知环境污染已经逼近每个人的生活,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每个人身体力行的参与。当然,如果您觉得上述说教仍旧过于苍白的话,请上网点击www.ipe.org.cn。
一份污染企业的"网络追杀令"
今年9月,中国第一个环保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www.ipe.org.cn)网站高调开通。尽管这家网站的初衷是为专业环保研究人士和组织提供一个可资利用的数据库、交流平台,但由于它采取了新颖、直观的地图形式表现水污染现状,一下子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注意。开通一个多月来,点击率节节攀升,许多人留言表示赞许,还有许多人主动提供水污染线索。
点击"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一幅完整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记者点开北京市所在区域链接,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幅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北京市地表水质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除了远郊区有一些水库、支流为二类水质外,北京市区地表各河、湖几乎全部被劣质的超五类水所覆盖,令人惊心动魄。在地图下面,针对"谁在毒害家乡的河流"这个问题列出了污染企业的前十名,一些国有大企业、市级产业基地赫然在列。而在另外一些信息更为完备的地级市地图上,污染企业的具体地理位置已经被标明,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显然,对污染源的详细曝光是这个网站的一大特色。
"要彻底曝光污染企业,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下一步工作是对污染企业进行定位。"网站负责人、年轻的环保学者马军向记者介绍说,网站目前正和一些环保组织合作,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找到污染企业的准确地理方位,在详细的网络地图上加以公布,然后发动公众对其开展独立监测,运用社会监督的力量促使其改正污染行为。
这无异于对污染企业展开"网络追杀"!记者一下子联想起这个最近比较火暴的网络词汇。然而,在多年前就参与"追杀中国水污染工厂"调查、对中国水污染现状了如指掌的马军对此却表现平静:"我们只是在做一些很基础的工作。"
一张期待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路线图"
其实,"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所做的远不是曝光污染企业这么简单。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数据库,其信息含量相当之大。
记者看到,在网站上每个地区的"水质信息"分类下,有地表水水质、主要河流水质、主要湖泊水库等6个子栏目;在"排污信息"分类下,有工业废水排放、重点陆源入海排污、面源污染排放等5个子栏目;公众高度关注的"污染源信息"分类里,也有不达标企业名单、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名单等4个子栏目,简直就是个水污染的"信息集装箱"。
引人注目的是,网站还运用排名的手段对政府的环保工作进行舆论监督。除了数十个关于各类污染物排放的地区排名外,最后一栏是"信息公开指数排名"。记者看到,上百个城市在这个排名中都得了零分。马军的解释是"它们没有向公众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水污染信息"。
虽然这个网站可能会刺痛一些地方政府的神经,但马军还是对政府的环保信息工作表示高度赞赏。他恳切地说,网站分析使用的所有数据都来自政府公告、媒体报道所披露的官方信息,"中国水污染地图"之所以能够存在,离不开政府在推动信息公开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
马军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环保信息公开,相关的政策、法规日益完善,全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共识正在形成。这其中最为可贵的就是公众参与环保治理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2004年开始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公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直到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都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预留了法律、政策空间。
"当然,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还不够完善。"马军说,当前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在提高,但政府提供给公民参与的具体渠道却比较少。他用一系列逻辑关系来描述公众参与与水污染治理的关系。他说,水污染治理不是技术问题,也主要不是资金问题,而是机制问题。要控制水污染,就必须加强执法;要加强执法,就必须突破利益关系;要突破利益关系,就必须鼓励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从哪里起步呢?从环保信息公开、知情做起。在落实公众的环保知情权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水污染地图"可谓任重道远。
"在环保方面,每个人都是上帝"
除了"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马军还担任着环保NGO"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主任。这个中心以网站为载体,目前正在做《中国水污染报告》和环保数据库的整理工作。经费是靠马军从国内企业拉来的一点赞助维持着,包括马军在内,中心只有4名工作人员,他们要整理海量的数据,还要联系其他环保组织做污染企业定位等实际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如今,网站的人气越来越旺,但做大后的经费如何筹措还是个未知数。
尽管存在不少困难,马军依然充满乐观。他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对于环保参与的热情必然越来越高。在消费领域,消费者已经学会了作"上帝",消费维权已经成为人们理所当然的潜意识行为。如果这种良好的权利意识能够引入环保领域,人们用对消费品购买者的权利观念来看待自然资源,它所激发的力量将是巨大的。"其实,在环保方面,每个人都是上帝。"马军肯定地说。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标志,是三个参差相连的中国古建筑"云纹"图案。马军解释说,这是表示政府、企业、公众在环保工作中是良性互动关系,三方存在利益的冲突,但更多的是和谐的伙伴关系。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动公众参与,并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只要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新型环保治理机制,中国的水污染治理就有希望。"我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出现'拐点'的那一天。"
7、[走进三江源]:三江源生态移民从传统走向现代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0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30/content_5265671.htm
新华网西宁10月30日电(记者王宏伟 任晓刚)“嘭、嘭、嘭、嘭”,藏族牧民洛赛手里的铁刷子敲打着挂在织机上的地毯,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已经完全可以独立操作了。
41岁的洛赛曾经是三江源地区的一位牧羊人,织地毯对于他来说确实有些难度,但他还是学会了。
青海省玛沁县大武镇的河源移民新村是一个由政府出资建设的移民聚居社区,这里的居民都是生态移民。一家地毯企业在河源新村开办了一间车间,包括洛赛在内的80名来自草原的牧民在这里工作。
“由牧民转到产业工人,这是一个飞跃。”果洛藏族自治州副州长尕藏才让说,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来,进入城镇的搬迁移民正在远离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融入到了城镇的现代生活环境中。
据了解,三江源区地域广阔,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牧区民众大多居住在帐篷或简易房屋里,一些牧民甚至从来没有住过房屋,很多人一年只能进一次城。
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局才仁丁沛局长说,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层次的教育水平,牧区的文盲率很高,当地人口的综合素质及劳动技能普遍偏低,这些都为政府安置搬迁移民增添了难度。
称多县清水河镇的搬迁移民白玛欧周依靠贷款在清水河镇建了一幢二层小楼,除了政府发放的补助金外,出租店铺是他一家9口人的主要收入,现在他的家里早已使用上了电视机、电冰柜、影碟机等家用电器。白玛欧周说如果生活在牧区,这是不敢想像的。
白玛欧周说,使儿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是他搬迁进城的主要原因,他说自己在从小生长在牧区,没有学到多少文化,他不想让儿女们再继续这样的生活。如今他的两个孩子在镇里的中心小学读书,刚刚2岁的小女儿也已经学会了用英语跟客人道别。
尕藏才让说,虽然存在难度,但实践证明生态移民在城镇集中安置是成功的。搬迁牧民牧民经过一段时间的城镇生活,大部分已经完全适应了城镇的生活。
他认为,生活质量的改善只是移民搬迁的一个方面,更大的变化在于搬迁牧民观念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将对他们这一代以及今后的几代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三江源地区已有6156户、2.8万名生态移民搬迁进城,分别住进了14个移民社区及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政府希望这些人能够永远走出高山旷野,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女能够有能力、有勇气到更远的地方、更大的城镇谋求发展。(完)
8、甘肃治理"黄河之肾" 投资66.4亿实现3目标
来源: 人民日报 2006-10-30
http://www.china.com.cn/environment/txt/2006-10/30/content_7292005.htm
日前,《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在兰州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和验收。这意味着“黄河之肾”的治理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素有“黄河之肾”、“黄河蓄水池”之称,在维系黄河水源涵养、补给乃至整个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调抑功能。但是,近年来,甘南90%的天然草地出现退化,黄河干流的补给量减少25%(详见本报今年2月8日报道《甘肃急救“黄河之肾”》)。
为了恢复生态、增强黄河水源补给及涵养,甘南藏族自治州负责编制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甘肃省已将规划列入甘肃省“十一五”十大重点工程,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也将其列入。
《规划》围绕恢复生态、增强黄河水源补给及涵养功能这一主线,特别注意根据生态面临问题的特点,按照生态保护区、生态恢复与治理区、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示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等5大工程和43个子项目实施,以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优良、黄河补水量显著增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建设目标。项目总投资66.4亿元,建设期从2006年至2020年共15年,分两期实施。
9、高原“神湖”纳木错30年扩大60平方公里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9796
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站长康世昌研究员说,根据他们掌握的数据,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近30年来,湖区面积已由1920平方公里扩大到1980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建于2005年7月,仅绕湖固定观测点就有10个,观测重点是冰川变化、水体理化特性和大气。
这个观测站的副站长黄宗琥介绍,仅2005年,湖面就“长高”了60多厘米,今年上涨了20多厘米。
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交界处的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平均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同时,也是一个封闭式的湖泊,出水途径只有湖面蒸发。
黄宗琥介绍,纳木错湖水的来源主要来自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流域内的冰川融水,另一部分是流域内冻土层的融化,还有就是降水。今年较为干旱,较往年降雨明显减少,湖水依然上涨,这表明湖水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冰川融水。
“纳木错如同其他当地的环境介质一样,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很明显的。” 康世昌说。
青藏高原有我国最大的湖泊区,湖泊总面积占到全国的52%,纳木错湖水的上涨并不是个例。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过去10年里,青藏高原大部分湖泊水位都在上涨。
西藏自治区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西藏那曲地区部分湖水上涨严重,篷错、东错、乃日平错3个内陆湖,近20年来水位平均上涨12.6米,平均淹没面积40.8平方公里。
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对大气层温度变化的反应甚至比北极还要敏感,可以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标杆。为此,在青藏高原的腹地,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选择了珠峰、纳木错和鲁朗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野外台站,并以台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建设观测点,进行地球动力学、生命科学、气候学等一系列的研究。
10、中铁大桥局在三峡白鹤梁造水下宫殿
来源:湖北日报2006年10月3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9783
27日,三峡水库成功实现156米蓄水目标。“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水文站”——白鹤梁潜入水下30多米的深处,将永无出水的日子。
近日,总部在武汉的中铁大桥局修建了一个透明的无压力的“家”,给观赏白鹤梁这一世界著名碑林的人们提供方便。人们可以从两侧的廊道下去透过透明的舷窗和可伸缩的镜头尽情地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题刻。
白鹤梁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长江江心西侧的一段天然石梁,因早年白鹤群集梁上而得名。石梁全长约1600米,宽约15米,共165段,上面清晰地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3万多字真迹题刻,被誉为“水下碑林”。(完)(戴辉 陈金)
11、张艺谋执导印象西湖引发环保质疑
来源:《财经》杂志2006年10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30/111711370028.shtml
在西湖湖区内大兴土木,是否会破坏湖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否经过了合法审批程序?在一系列“谢绝采访”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隐情?
神秘“印象西湖”
国庆的杭州秋色如画,但此时去西湖游览的游客多少都有一些遗憾——美丽的西湖不能一览无余。
作为西湖核心景区之一的岳湖,沿湖路段已经被印有“印象西湖”中英文字样的绿色篷布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不时有“演出区域,请绕道行走”的告示牌闯入眼帘。沿湖还有二三十名保安分头把守,阻止游人窥视或误入篷布内。
篷布之内的岳湖,此时毋宁说更像一个大工地:一个面积数百平方米的可升降舞台已基本搭建完毕,湖中间还盖起了一座二层仿古建筑。距岳庙大门正对面仅50米的“碧血丹心”牌坊,也被圈进工地之内。来自官方的消息称,这个工程名为“印象西湖”,是一个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
绿色的篷布挡住了游人视线,却无法遮掩来自当地民间的质疑之声。“印象西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工程?是否破坏了西湖的环境?又会给西湖带来些什么?
“印象”降临西湖
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的西湖,被孤山、苏堤和白堤分隔成五部分,分别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小南湖以及岳湖。
在整个西湖中,岳湖只有0.1平方公里,是五块水面中最小的一块;但风景优美,又紧邻杭州最重要的景点岳庙(祭祀中国宋代英雄岳飞的地方),一直深受游客青睐。
可是,自去年10月起,浩大的“印象西湖”工程在岳湖开工。原本可将岳湖全景尽收眼底的岳湖楼停业,原来的岳湖码头进行了搬迁,所有游船不得进入岳湖水域;原岳庙停车场成了堆放施工设备和材料之地。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党委宣传部部长、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文化局副局长陈纬给出的说法是:一直以来,杭州晚上的休闲活动内容比较少,留不住游客。杭州市政府受到“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的启发,聘请张艺谋打造依托西湖山水的实景演出“印象西湖”节目,可以给西湖增加一项夜间活动,也能增加游客在杭州的消费。
大约一年前,针对“总投资超过一个亿”的“印象西湖”的开工,杭州本地媒体做过密集的报道。
这些报道勾勒出如下场景:在岳湖景区南至赵公堤、北至岳湖楼、西至曲院风荷包括西湖会所、东至苏堤的大自然背景中,一个菱形的升降舞台在西湖水中构建;在岳湖楼南面,将建设可容纳2000人的升降式观众座席,白天降为一个亲水平台,演出时则向上升起,为观众提供座席。
如此五光十色,果然是美仑美奂。
然而之后不久,杭州本地网站“钱塘论坛”和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出现了反对者的声音。人们发出疑问:自然与人文风光都璀璨夺目、且正在申请世界遗产的西湖,是否有必要引入诸如“印象西湖”这样的演出?
更有网友指出,“印象西湖”项目严重违反了杭州市的地方法规,即从2004年8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下称《条例》)。
该《条例》的第十七条明确指出:“禁止在风景区内新建、扩建工厂、宾馆、招待所、别墅、度假村、培训中心、大型文化娱乐设施、医院、疗(休)养机构等,原已建成的不得扩大规模,并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予以外迁。”
此后,杭州本地媒体几乎未再刊登任何有关“印象西湖”进展的报道,不少本地人甚至认为此工程已经停止。而事实上,在被篷布遮挡起来的岳湖内,工程一直在紧张进行中。
“先斩后奏”?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杭州市规划局建设管理处处长江小军表示,杭州市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都要经过“三委”(市旅游委员会、发改委、建委)“四局”(市规划局、环保局、土地管理局、园林文物局)的联合审批。
“印象西湖”项目,则是由三委之一的市旅游委员会,召集三委四局提出初步意见,然后由市建委上报省建设厅,并最终由省建设厅报请建设部的。
据《财经》记者调查,事实上,当杭州新闻媒体集中报道“印象西湖”开工盛况时,浙江省建设厅刚刚收到立项申请。一直到今年3月8日,浙江省建设厅才做出批复,即《关于印象西湖项目的复函》(2006函规字81号)。此时距离该工程开工已经过去了近五个月。
对此,浙江省建设厅城乡规划处主管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谢永明副处长称:“建设方当时解释说是在做一些前期准备,因为他们认为批下来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当时西湖正在进行清淤工程,也要进行围堰,工程的前期准备是按照西湖清淤的要求做的。我们让他们对方案进行了一定完善,又过了一段时间才正式开工。”
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西湖清淤的工作,依照惯例,向来由杭州市园文局西湖水域管理处(下称西湖水域管理处)负责。每次清淤都是雇佣清淤船,把淤泥从湖底吸出来,无需围堰,更无需排干湖水和遮挡湖面。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清淤工作是在2003年前后,短时间内无需再度清淤。
《财经》记者还得知,西湖水域管理处确实有过一个关于“‘印象西湖’围堰施工项目工程意见”的文件(下称“意见”),但其审批日期是2006年6月19日,其中批准的围堰施工期限为2006年5月至9月底止。事实上,围堰从2005年10月开工,直到2006年10月中旬才拆除。
一些目击者还对《财经》记者表示,施工方并未按照“意见”的要求,将围堰的全部土方清理出西湖水域,而是直接推入湖中;包括拦在围堰上的土工布也倒入湖中。土工布原料大多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聚丙烯原料(包括纤维),或有可能对水质造成隐患。
对于公众的质疑,浙江建设厅的谢永明还提出了一个解释:该项目是作为临时设施审批的,并不是永久性建筑,因此不违反《条例》第17条的规定。但《条例》并无分临时建筑、永久建筑之说。
谢还具体阐述说:“如果在两年内出现演出设施影响西湖景区资源、群众反应强烈的情况,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撤掉,必须在短时间内马上撤掉。两年期满必须拆除,否则需要在到期前完成申请延期手续。”
不过,该节目导演张艺谋2005年在工程开工时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不是一次性的演出,是天天能演出的……它的持续性,可以是20年、30年,甚至更长时间。”
环评疑云
除了施工审批程序,“印象西湖”的环境影响评价,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话题。
根据2003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估法》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
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更明确规定,在西湖搞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
“印象西湖”是否做过科学的环评,并经环保部门审批?杭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中心一位俞姓主任告诉《财经》,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印象西湖公司)曾经通过环保局找过他们做环评,但考虑到在西湖景区演出比较敏感,没有接这个任务。
“听说工程投资很大,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要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我们没有这个资质。当时只是测了一下噪声,因为在晚上演节目,可能对周围居民和酒店旅客造成干扰。”他补充说。
据当地媒体报道:“经过前期的地质勘探后,工程人员发现在岳湖这一区域,水下除了淤泥,还有8-13米厚的岩层,才最终选择了这一区域搭台。即使这样,为了保证安全,还需要先打下6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底桩,再把舞台搭在底桩上。”
如果真的如此施工,对湖底环境的破坏不言而喻。浙江省建设厅城乡规划处副处长谢永明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对于“打桩说”明确予以否认。他表示,在水下打水泥桩,肯定会破坏湖底的地质情况。所以现在的舞台设计没有打桩,是利用舞台本身的浮力,让舞台漂浮在水底的淤泥上,使用的时候再从水底升起来。”
然而,一些常在岳湖附近锻炼的本地居民告诉《财经》记者,围堰内的湖水曾被抽干,有打桩机在工地工作,往湖底灌了很多水泥。更有人亲眼见到,舞台由若干水泥柱子支撑。
一位建筑专家也告诉记者:“据我的经验,岳湖平均水深2.2米,这样的舞台不打桩是支撑不住的。”
据记者了解,最后为“印象西湖”做环评报告的,是浙江省环境科学院。据该院一位曾参与前期工作的工程师透露,最初的设计的确有少部用到水泥,用来支撑舞台的廊道。“但当时只是初步设想,施工图没有出来,后来施工方案又经过了很多改变,具体我们也没跟踪。”
谢永明也向《财经》证实,这个项目的方案,从提出到基本定型,经过二十几次修改。
那么,“印象西湖”工程最后施工方案到底是什么样?究竟在西湖湖底铺设了多大面积的水泥?是否会对所在景区的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最后为“印象西湖”出具环评报告的浙江省环境科学院拒绝透露细节,理由是他们和印象西湖公司签定了保密合同,报告完成后交给了印象西湖公司。评价的结论基本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只是有些噪声而已。
记者又向负有监督之责的杭州市环保局查询,建设项目管理处拒绝介绍任何有关“印象西湖”的评审情况,也拒绝让记者查询有关该项目审批的资料。
杭州市环保局一工作人员私下透露,“‘印象西湖’是市里的重大工程,市领导把各相关单位领导召去开会,审批只是走个形式,肯定能通过。”
但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自己并不了解此事,具体情况要记者去问印象西湖公司。
记者查询浙江省环保局的网站,在其中“政务公开”浙江省环保局行政许可(审批)结果栏里,未查到“印象西湖”的有关审批手续。
记者就此项目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环评二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西湖这样的风景名胜区进行这样的项目,要求更加严格。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2004年12月2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环发〔2004〕164号)”,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设施,都必须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务院1981年审定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投资上亿元的“印象西湖”显然属于这一范畴。但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上公布的2005年全年到2006年上半年的所有批准的项目中,均没有该项目。
不透明的工程
印象西湖公司和张艺谋一再宣称,“印象西湖”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项目,但进一步调查显示,政府之手始终隐现其间。
据悉,“印象西湖”最早由浙江省广播电影电视厅提出创意,后由杭州市出面找到张艺谋。杭州市发改委把印象西湖列入杭州市2005年基本建设计划。实施单位,则是印象西湖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其股东分别为杭州风景园林发展总公司(投资额3000万元,投资比例30%),杭州商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资额2660万元,投资比例26.6%),凯恩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额2380万元,投资比例23.8%),浙江天华广电演艺会展有限公司(投资额1540万元,投资比例15.4%)以及北京印象创意文化艺术中心(投资额420万元,投资比例4.2%)。
作为印象西湖公司最大股东的杭州风景园林发展总公司,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即杭州市园林文化局,两个单位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下属单位。
2003年成立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实际上等于一个区级地方政府,除了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其他区级的地方政府有的职能部门也都具备。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杭州商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则是杭州市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经营主体,主要从事资本经营,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身兼杭州风景园林发展总公司和印象西湖公司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何永红,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谢绝接受记者采访。印象西湖公司总经理王林也谢绝接受采访。
目前,在公众的视线之外,“印象西湖”工程仍在加紧施工中。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周复多教授告诉记者,他多次路过岳湖,因被篷布遮挡视线,并不知道里面在做什么。
“像这样的大型政府工程,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干,老百姓应该有权知道。”他对记者说。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二处有关人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对于争议比较大的项目,需要充分进行公众参与。只有涉及军事设施等的,才需要保密。”10月26日,本刊记者获悉,现在工程已经结束,工地周围的篷布也已经拆掉,“演出即将开始”。-
12、甘肃天水建设橡皮大坝被指忽视环保造水上乐园
来源:法制日报2006年10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30/084211367542.shtml
“蓄水大坝是橡皮做的,一个橡皮坝造价近百万元,重达二十余吨,四十多人牵着一个角,都难以拖动。”最近,甘肃省天水市投资4亿元的“藉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即将竣工,其浩大的橡皮坝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很快就要发挥充水蓄水作用,形成“五湖相连”之美景。不少过路人驻足围观,并为当地媒体和市民热议。
得名于“天河注水”传说的天水市,因传华夏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此,被誉为“羲皇故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穿城而过的母亲河藉河,曾经孕育了2600多年的古城文明,是条名副其实的“历史长河”,她一直扮演着当地生态调控枢纽等诸多重要角色。
天水藉河治理工程被当地政府定为“民心工程”,从去年10月29日开工时起,一场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风貌保护、城市防洪安全等的争议便产生了。10月25日至29日,在工程开工一周年的日子里,记者对这一工程的前前后后进行了详细调查。
专家质疑
“脱胎换骨”带来防汛和生态危机
据了解,早在5月底,藉河整治工程施工如火如荼之时,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圆明园防渗工程叫停第一人”张正春和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郑本法,在对天水市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后,联合对该工程提出了诸多质疑。
“这项耗资巨大的建设工程,其功利性远远超过了公益性。”郑本法认为,工程的实施是以“疏浚河道”名义进行的,所谓“疏浚”,是指“清除淤塞或挖深河槽使水流通畅”,本应把防汛抗洪的功能放在首位。然而,这项工程把大量钢筋、水泥、石块往河道里填,并在河道中间筑起一堵高4米、长3000多米的巨型水泥“中隔墙”,这是防汛抗洪之大忌。“据说这项工程设计能防止50年不遇的洪水,那么,更大的洪水一旦到来,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张正春教授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面表示出担忧。他认为,这项工程以完全防渗和整体硬化的措施,把一条宽阔古老的天然河道改造成极其狭窄的人工渠和现代化的大型水上娱乐设施,致使自然河流的生态功能大大损毁。“自然生态环境变成现代人为工程,自然河流的生态功能荡然无存。工程严重威胁着水生物的栖息,致使生物的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自然新陈代谢和抗灾防灾的能力弱化,破坏了藉河作为天水市的生态命脉和文化灵气,降低了其历史意义和自然价值,导致城市的生态安全岌岌可危。”
记者调查
“民心工程”憧憬之中含隐忧
“河道马上就要蓄水了,赶紧来拣一些黄河石收藏,一旦水蓄满,这里就全被淹没了。”10月25日中午,天水市民马先生在藉河坑坑洼洼的河道内细心地搜寻着,在他旁边的就是那条高4米、长3000多米的石头水泥“中隔墙”。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巨型“中隔墙”已将原本宽阔的河道一分为二。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原河道总宽180米,分隔后泄洪区宽为60米,剩余的120米为蓄水区,将用5道橡胶坝蓄水,形成5个相互串联的人工湖,游人可在碧波荡漾的湖水里游泳、划船。
在靠近一座桥的地方,正在修建的橡胶坝,引来了大批市民的围观。市民李先生赞叹说,枯水期充水蓄水,汛期排水行洪,橡胶大坝真是“神奇”。年逾古稀的陈老汉听说橡胶大坝就要充水,专程从几十里外的家中赶来观看。
据当地长者回忆,历史上藉河水量充沛、清水长流。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及气候的变化,水量日减,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污染日益严重,藉河河道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但由于市内再无其他河流,藉河两岸仍然是市民们锻炼、休闲的主要场所。
“藉河无河,天水无水”的现状,激起很多市民向往传说中“天河注水”的美景。因而当藉河治理工程提出以后,得到绝大多数市民的拥护。但随着工程蓝图实现在即,部分市民表示出担忧:“藉河流域一遇暴雨,泥沙俱下,橡皮大坝能否经受住考验?一旦橡皮坝出了问题,70万立方米的蓄水在洪水期下泄,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一期工程已到收尾阶段,南北两岸河堤加固和道路拓宽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蓄水区预计于今年年底开始蓄水。
政府回应
工程经层层论证体现三大公益
“我们的工程在开工前就全面完成了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所规定的各项法定手续,完全具备开工条件。”藉河治理工程项目法人、天水市城投公司总经理、市建设局局长赵建强颇为自信。
在天水市城投公司城市开发部提供的两本厚厚的资料上,记者看到了该工程各项法定手续的审批原件。
“藉河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堤防工程、河道蓄水、河道疏浚、道路拓宽、污水截流和景观工程。”赵建强说,该工程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联动增值效益三方面。
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绿化城市、美化环境、为市民提供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在生态方面,将最大可能地美化市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和土壤,还可以减弱噪声、降低灰尘以及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娱乐健身场所。
“工程建成后,城区沿河两岸的土地将有一定增值。特别是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美的城市景观,极大地提高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联动效应。”事实上,虽然河道还未蓄水,但沿河两岸及周边区域的房地产却早已悄然升值,一些地方的房产价格已直逼兰州市的黄金地段。
观点碰撞
短期公益怎抵生态防洪百年大计
10月29日,记者就藉河生态治理工程再次采访了张正春教授和郑本法研究员,他们从工程性质、生态环境、城市品位和防洪能力四个方面,发出了令人深思的质疑:
一问工程性质,是公益还是功利?施工方认为,该工程系社会公益项目,然而耗资巨大的建设工程之真实目的是建设水上乐园,这到底是为公益还是图功利?
二问生态环境,是保护还是破坏?施工方称,防渗工程主要是指对堤坝铺防渗膜,河床仍然是天然的,并非滴水不漏。事实上,防渗工程不仅是在堤坝上,而且在河床上也进行了防渗处理,其区别仅是河床内采用的是石块、铁丝和水泥,如此“反生态”、“反自然”的生态整治工程,难道能称之为保护生态环境?
三问城市品位,是提升还是下降?施工方称,治理后的藉河更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可惜,如此这般使藉河“改头换面”的现代化包装工程,恰恰破坏了天水市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氛围,何以体现“历史文化名城”?
四问防洪能力,是加强还是弱化?在河道中间建巨型的水泥石墙蓄水,严重违背了防汛行洪的基本原则,即不建永久性建筑物,不建大体量构筑物,不种植高大乔木的三不原则。同时,我国水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此外,工程设计据称能够防止50年一遇的洪水;那么,更大的洪水到来的可能性就能在设计中被忽略?
记者手记
记忆中的天水,从去年始,时常伴随着一些争议,可能因为此地乃“羲皇故里”,些许动作,便关乎2600载古城之安危。
去年年初,天水市花费百万元将“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把赫赫有名的“东方雕塑馆”麦积山“圈”在小小的麦积区内,被指为“目光短浅”之举。无独有偶,该市去年大规模“修葺”古城民居,“拆真仿古”,被有关部门紧急叫停。
如今,耗资4亿元的藉河治理工程又备受舆论关注,究竟何方观点站得住脚,只能等待时间的检验。
还是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一位专家说得好,疏浚河道、治理污染,固然可行,然而分河蓄水、铺膜防渗,难免有“削足适履”之虞。要从根本上重现“天河注水”之美景,只有整体改善生态环境,克服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才能彻底改善气候,优化环境,实现碧水蓝天映红日。
13、可可西里核心区发现玛尼石堆 非"无人区"
来源: 新华网2006-10-30
http://www.china.com.cn/environment/txt/2006-10/30/content_7292963.htm
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近日在可可西里核心区——卓乃湖一带发现玛尼石堆,这意味着曾经有藏民在此放牧,可可西里核心区并非“无人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玛尼石堆呈长方形,石头上刻的“六字真言”清晰可辨,另有一些牦牛角堆放其间。
科考队队长丁林说,玛尼石堆在卓乃湖南边,距科考队营地、即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卓乃湖临时监测站驻地只有4公里左右,玛尼石堆不太可能是可可西里保护区成立以后堆起的。它的发现,说明可可西里核心区并非“无人区”。
曾经有十年巡山经历的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森林公安分局干警赵新录说,他每年都要来此巡山,没有见过有牧民在此放牧。但在玛尼石堆往南约一公里处,见有牧羊人的羊圈,并在羊圈周围捡到过一个写有“1982年”字样的水缸。(刘诗平)
14、每年22亿吨生活污水给中国带来什么?
来源:人民网2006年10月3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971842.html
据《潇湘晨报》报道:每年近2000万吨污水直接排入湖南沩水,严重威胁湘江。随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黄河告急!长江告急……
“一湾碧水绿,两岸荔枝红”,曾经是一段撩动人心的风景。现在,却几乎看不到这幕风景了,因为现在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目前,国家出台的污水治理的法律法规在真正减少水污染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局限性。首先,国内对水污染的治理还停留在以治为主、以防为辅的层面上。每年国内产出污水631亿吨。由于资金力量的薄弱,中国污水处理率仅为40%。据相关专家说: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几乎没有治理的可能。其次,被忽视的生活污水已成为水污染的第二大源泉。
据《中国信息报》报道,中国仅一年的生活污水就有22亿吨,相当于34个十三陵水库,76个昆明湖。仅2006年各类新闻媒体就报道了包括太湖、滇池、巢湖、莫愁湖等各大河流湖泊已被生活用水所污染。
生活污水对城市地下水和内陆湖泊的污染情况日益凸显: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 0 万吨含磷化合物排放到地面水中,而1 克的磷就可使藻类生长1 0 0 克。据权威部门调查:因含磷过多,我国湖泊目前几乎都处于富养化状态。
那么到底如何对水污染进行防治呢?
荷兰人几乎不用一次性商品、英国人则建立了完善的水排放处理体系。同时,如英、美、日、德等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普遍禁止含磷生活用品生产和销售。
由此可见,污水的处理当从源头抓起,这是每个社会公民的责任。
中国企业应如何尽自己的义务解决环保问题?环保人士指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一个负责人的企业,应该以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为己任。以海尔为例,由其研发出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不仅达到绿色洗涤的效果,而且对社会和人体健康都具有极大的推广作用。这样,企业在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同时也会赢得社会和市场的尊重。
然而,面对中国每年22亿吨的生活污水,仅少数企业的关注和参与依然是杯水车薪。业内人士指出:国家应该出台对生活污水排放的相关政策,以推动像不用洗衣粉洗衣机这样产品的问世和推广普及,以从根本上防治水污染现象的发生。
15、评论:环保升格无助于根除其执法疲软症
来源:国际在线2006年10月2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27/170111351759.shtml
在有关审计升格的议论告一段落之后,又有专家建议给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了。据《新京报》10月27日报道,为破解环保行政中存在的种种难题,给环保总局“升格”的呼声已上达到决策层,环保总局有可能和其它相关部门合并后成立一个负责环境保护的部委。
如今,只要是哪个部门执法疲软无力,或者在执法过程中遭际地方保护势力,专家们最爱开的一付药方,要么是令其机构“垂直”,让执法者以“钦差”的面目出现;要么就是为其机构“升格”,令其在权威权位上占得某种先机或优势。实际上,就目前的国家环保总局的“格次”而言,它作为直属国务院的正部级单位,不仅“格次”不低,而且还有“直属”的区位优势,在此情况下仍监督疲软乏力,即便“升格”之后,便能一展其监督雄风,甚或掀起一场场“环保风暴”了吗?我看未必。
其一,环保执法所面临的监督对象不胜其广,尤其是在地方保护主义势力盘根错节的情势下,仅靠环保执法主体“升格”来提升其执法威力,恐怕是治标难治本。在现实的环保执法过程中,环保执法机关所面临的监督对象点多面广,其中许多在级别上都比环保执法者要高,此时环保执法者若不能以国家法律跟其较量,而是以自身规格的高低与其抗衡,那便无异于“自寻短见”。所以若要靠“升格”的措施来应对监督对象的无理和刁蛮,那么环保执法机关的“格”恐怕便要“升”不胜“升”了。
其二,执法机关的每一次“升格”,也往往会拉动一定的“执法内需”,故而执法主体因“升格”而引发的副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依照体制改革的惯例,假若国家环保总局的“格”升上去了,则势必带动省级、市级直至县级环保执法机关的“格”同步而“升”,如此一路地“升”将上去,环保执法者的“格次”倒是提高了,可一旦“升格”完成,随即便是环保执法人员待遇或“格次”的提升。如此,会不会引发其办公用房、办公用车等一系列的硬件设施趁势“升级换代”,顺便拉动其“执法内需”,还真有点说不准呢!
其三,造成环保执法监督疲软的原因很多,并非仅仅因为其“格次”偏低,而环保执法威力的强与弱,归根结底要靠法律自身的威力来支撑,而非靠执法主体自身“格次”的高低来抗衡。因为作为环保执法者,“格次”或级别仅仅代表其自身应享受的政治及经济待遇,而非代表肩负的法律使命及责任的大与小。而如何高质量地完成法律赋予环保执法者的使命,除了靠法律体制本身的完善外,更要靠执法者本身具备的作风品格和法律素养。那种以“升格”来提高执法者威力的惯性思路,实际上仍然是“官本位”老调的演绎和重弹。
总之,假若合格的环保执法人员应具备的法律素养等“软件”不能及时升级,恐怕再高“格次”的“硬件”,也无法令其走出当下环保监督疲软之现实窘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