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六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六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06-20

六月二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环保总局对浙龙洲公司行政处罚决定得强制执行

2、沪杭磁悬浮仍前期论证 环保总局受理环境报告

3、我国“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将达到1.4万亿元

4、八部委组成检查组调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地方信息:

5、山东拒批186个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6、哈尔滨:像重视计划生育一样重视水污染防治

7、河南:黄陵“母亲河”在哭泣

8、新疆“禁渔"国际河 伊犁河鱼类资源明显恢复

 

人与自然:

9、国际重要湿地盘锦成为黑嘴鸥唯一繁殖地

 

重大水事:

10长江三峡现今年最大汛情

11、新华网:当前七大江河的防洪能力有多大?

 

民间环保:

12、拯救北京水源地——三泉湾

 

污染信息:

13、安徽祁门县金东河遭污染61人出现不良反应

 

深度报道:

14、淮河滩堤上的“蚁穴” 疯狂采砂岂能防汛?

15、环境治理越治越污? 政绩考核机制是关键

 

环境时评:

16、垃圾循环利用才是硬道理 

17、新华时评:治污不是“赔钱的买卖” 

18、蓝藻之灾:“先污染易,后治理难”

 

 

 

1、环保总局对浙龙洲公司行政处罚决定得强制执行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89145.html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昨日(19日)向媒体通报说,环保总局对浙江海宁龙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环境违法行为提出的强制执行申请得到依法受理,并于6月5日执行完毕。该公司余热发电项目1500千瓦抽凝发电机组已停止生产。

  据悉,2004年8月,海宁龙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为印染生产配套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20吨/小时锅炉和1500千瓦背压发电机机组、1500千瓦抽凝发电机组,在环保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的情况下,擅自建成并于年底投入使用。2006年12月4日,环保总局向该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余热发电项目20吨/小时锅炉和1500千瓦背压发电机机组、1500千瓦抽凝发电机组停止生产。2007年3月28日,环保总局在现场检查时发现,海宁龙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并未完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其余热发电项目1500千瓦抽凝发电机组继续违法生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2007年4月20日,环保总局向该公司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即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请求法院责令海宁龙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余热发电项目1500千瓦抽凝发电机组停止生产。

  海宁市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环保总局做出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符合法律规定,裁定准予强制执行。2007年6月5日,海宁市人民法院对海宁龙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余热发电项目1500千瓦抽凝发电机组进行强制执行,并于当日执行完毕。该公司同时向海宁市人民法院递交承诺书,承诺“在余热发电项目合法许可前,不再进行改发电机组的生产”。

这位负责人强调,环保总局将进一步加大直接处罚力度,同时更加注重借助司法力量实现环境管理目标。

2、沪杭磁悬浮仍前期论证 环保总局受理环境报告

来源:中新社2007年06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87443.html

  针对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沪杭磁悬浮是否应该停建”风波,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今天在此间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沪杭磁悬浮项目建设仍在前期论证当中。

  焦扬表示,上周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受理了磁悬浮交通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总局将按照有关规定,全方位、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意见,科学地做出判断,最后提出审批意见。

  沪杭磁悬浮连接上海、嘉兴和杭州,全长一百七十五公里,工程总预算三百五十亿元,建成后将强化上海和杭州的“同城效应”,实现“三百里沪杭,一小时往返”,大大提高长三角地区交通的出行效率。去年三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建议书,同意立项,而在此之前,该项目的建设已酝酿了十年之久。

由于规划中部分线路穿过上海市区,而最窄的“居民防护带”只有二十二点五米,远低于德国三百米的标准,因此有关沪杭磁悬浮产生的辐射是否会影响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一直为人所关心,前不久更是传出项目因此停建的消息。(武文静)

3、我国“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将达到1.4万亿元

来源:新华网 2007年6月2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4599

“十一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投入将达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1.5%以上,投入总额约达1.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将主要集中在包括水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等六大领域。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国际环保、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博览会上,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何炳光介绍说,在水污染的治理上,10大流域将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规模4000万吨/日,估计治理总投资约为1800亿元,工业废水治理将投入2000亿元。

在大气环境方面,将综合改善以113个城市为重点的大气环境质量:在治理二氧化硫污染投入上将达到3000亿元;控制机动车尾气、烟尘排放等约需投入2000亿元。

何炳光介绍,我们还将建设31个省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投入150亿元集中处理危险废物;在废弃资源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面,约需投入200亿元;还将投入300亿元用于建设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在水土流失及矿山复垦等方面,约需投入1500亿元,其中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约需投入248亿元;还将投入31亿元建设有关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

预计到“十一五”末,中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左右,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达8800亿元,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

4、八部委组成检查组调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来源:新京报2007年06月2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0/061412055896s.shtml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本周将带队分赴各地,重点清查高耗能产业违规优惠政策

  本报讯(记者 李静睿)国家发改委昨日证实,由发改委等八部门组成的八个检查组将于本周陆续分赴部分省份,重点调查这些地区清理违规出台面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电价、地价、税费等优惠政策,以及落实国务院调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政策的情况。

  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银监会、电监会等八部委主要负责人将带队开展本次检查。检查涉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重点是钢铁、铜、铝、铅锌、水泥、电力、电石、焦炭、铁合金等行业和区域性较强的其他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今年以来,发改委已三令五申遏制高耗能产业盲目扩张,然而由于国内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供需矛盾总体缓解,今年一季度大多数高耗能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使中国节能降耗和减排工作形势严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本次检查将调查各地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进展情况、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污染物排放和新建项目方面的情况、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品出口政策的情况。解振华强调,要通过检查,促使地方切实把思想认识和工作重点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引导地方真正认识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发展形成的问题和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危害,促使各方面真正下决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5、山东拒批186个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来源:新华网2007年06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89202.html

  今年以来,山东省省市两级已拒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186个,其中省里拒批项目11个,涉及项目资金58.8亿元。

  据山东省节能办介绍,为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节约环保型产业体系,山东省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环境敏感区内影响生态、分散建设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不批,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增长。与此同时,山东省还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步伐。今年6月份以来,山东已经关停了9家小钢厂,年内全省将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490万吨、炼钢能力791万吨。

  作为一个能源资源消耗大省,山东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业内分析认为,山东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快于一、三产业发展速度,客观上将推动这个省能源消耗总量和单位GDP能耗水平不断上升,其中化工、建材、冶金三大行业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将保持较高增速。

据介绍,去年年底以来,山东省先后颁布实施了《山东省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山东省节能奖励办法》《山东省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试行)》等地方性法规,以制度保障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记者 吕福明)

6、哈尔滨:像重视计划生育一样重视水污染防治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88005.html

  6月16日,2007全国首届生态环境保护神州万里行活动组来到哈尔滨,在考察完松花江哈尔滨段后,活动组还专门听取了该市环保部门负责人对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该市环保局副局长李亚强表示,哈市将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中,将“像重视计划生育一样重视环保工作。”

  松花江是黑龙江人民的母亲河,但在2005年底,却发生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使松花江水污染的治理一时间成为全国乃至邻国俄罗斯关注的焦点。16日一大早,万里行活动组就来到松花江哈尔滨段进行考察,并提取了水样。随后,该市环保局副局长李亚强向活动组一行介绍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

  据介绍,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全长466公里,沿途流经该市所辖的8个县(市),有一级支流14条,但截止到今年6月,14条河流中有6条未达到规划功能标准,其中有3条支流甚至为劣5类水质,治理任务艰巨。

  对此,哈尔滨始终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除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和黑龙江省有关要求外,还在2006年制定了《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江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06―2010年)》,今年,该市又出台了《哈尔滨十“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松花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组长。

李亚强表示,哈尔滨将“像重视计划生育一样重视环保”,在充分利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加大水污染治理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此外,环保局加在各区、县、社区专门设立环境监管部门,垂直管理,细化工作,层层落实。按照规划,到2010年,哈尔滨全市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削减5%;氨氮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水域基本消灭劣5类,流域监测断面金属等有毒污染物水质指标达到2类,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水质基本达到3类标准,14条一级支流水质达到相应标准。(彭 磊)

7、河南:黄陵“母亲河”在哭泣

来源:河南日报2007-6-20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480.html

  群众反映污染严重

  近日,《河南日报》不断接到读者反映:黄陵县的“母亲河”沮河,这几年污染严重,沿河两边的洗煤厂、煤矿等企业将工业污水排到河中,居民的生活废水也直接排入,河水看上去是黑的,不但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而且影响了黄陵县的对外形象,希望有关部门好好管管。

  5月31日。记者赶到黄陵县进行采访,从县城到店头镇方向沿河逆流而上,在左湾村边,正在修路的工人说,上游的煤矿和洗煤厂排放的污水把河污染了,河水你看是黑的,这已经有五六年了,这两年特别厉害。新庄科村正在地里干活的中年妇女说,她们村里的人原来就吃这条河里的水,后来上游有了洗煤厂和煤矿后,水就吃不成了,现在不要说人吃,就是浇地也不行了。沮河在店头镇分成两条河,一条从双龙乡流出,一条从南川流出,沿南川向上,不远处就可以看到有个露天煤矿,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个煤矿叫鸿家院子煤矿,去年开始出煤,河里的水就吃不成了。在现场记者看到,这里正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抽上来的地下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越向上游走,河水越清。在沿河两边,记者见到几十家洗煤厂和煤矿,周围的环境很差,垃圾随处可见,灰尘弥漫,店头镇街道的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河中。

  治理尚待时日

  在店头镇环保监察中队,办公室一位姓方的工作人员说,最近河水污染,是因为黄陵矿业集团一号煤矿井下污水处理站正在调试处理设备,时好时坏,加上雨水把路上的煤灰冲到河里,所以看到的河水是黑的。记者把在鸿家院子煤矿看到的情况说明后,他立即让办公室的人员打电话,让正在下乡检查的人员前去查看。

  在县环保局,记者见到了该局新任局长孙玉鹏,他说,沮河污染确实严重,群众的反映没错,今年初,市上领导检查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市环保局和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5月11日召开了环保工作会议,对店头矿区、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治理沮河污染民心所向,河流绕城而过,主管部门怎能视而不见。如果环保部门能加强日常监管,从源头上治理,这样的现象就不会发生。发展经济不能以污染环境做代价,期盼沮河昔日的美景重现。本报记者 王宏海

 

8、新疆“禁渔"国际河 伊犁河鱼类资源明显恢复

来源:新华网2007年6月2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4624

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20日电 (记者贺占军)流经哈萨克斯坦与我国新疆的国际河流伊犁河,自2004年实施“禁渔"以来,许多鱼种借此机缘繁衍生息,加之渔政部门此间投放了大量优质鱼种,河内鱼类资源因此明显恢复。

近期,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渔业部门从伊犁河内捕捞的鱼类规格、品种和产量都呈明显上升趋势。伊犁河支流之一巩乃斯河还出现了大量的新品种大口鲶和沟鲶,部分河段还出现了乌鳢(黑鱼)、彭泽鲫等新鱼种。

此前,由于受滥捕、不合理捕捞等因素影响,伊犁河部分生物种类出现衰退迹象,许多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土著"鱼类,如伊犁弓鱼、银色弓鱼等已难成规模,裸腹鲟的数量也日渐减少。

为了保证整个伊犁河流域正常的生物种群,使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共享水产资源,2004年,新疆正式出台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渔业资源保护条例》,这是我国在保护国际河流方面出台的首部专门性条例,为保护渔业资源提供了的法律依据。条例明确规定对渔业资源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并规定每年2月15日至5月31日为伊犁河禁渔期。

“因为这一时段是渔类的重要繁殖期,任何人此间不得在伊犁河进行捕捞、钓鱼或销售渔获物。"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利局渔业保护处负责人表示。

每年禁渔时,渔政部门还要向河内投放鱼苗,包括鲢鱼、鳙鱼、鲤鱼、草鱼等。鱼种被放流后,渔政部门还对增殖鱼类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观察,以进一步优化伊犁河流域的鱼资源品种结构,增加流域生物资源量。同时,我国还从亚洲和欧洲为伊犁河引入了大量的鱼类“移民",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伊犁河鱼类减少趋势。

伊犁河全长1236.5公里,上游流经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我国境内长442公里,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最后归宿于巴尔喀什湖。伊犁河优越的水域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的鱼类资源,裸腹鱼、欧鲶等珍稀鱼类在中国也仅存于伊犁河中。目前,中国境内伊犁河共有鱼类32种。

 

9、国际重要湿地盘锦成为黑嘴鸥唯一繁殖地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88408.html

  2007全国首届生态环境保护神州万里行首站于6月12日抵达辽宁省盘锦市,该市拥有目前国际重要湿地世界第一大芦苇荡,同时世界唯一的黑嘴鸥繁殖地也在该市境内。盘锦人重视环保、关注生态,营造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盘锦市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盘锦市拥有目前国际重要湿地资源,位于该市西郊的鼎翔生态园占地面积72平方公里,苇荡、林地、河流、滩涂、沼泽、稻田等就构成了其典型的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同时,盘锦还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芦苇荡,使其成为我国东北最大的鹭类繁衍栖息地,被誉为“鸟儿的天下”。

  黑嘴鸥繁殖基地位于则盘锦市辽河入海口的一片名为南小河的碱盆地上。该市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贾纪东告诉记者,南小河黑嘴鸥繁殖基地是目前世界唯一的黑嘴鸥繁殖基地。据了解,黑嘴鸥是世界濒危鸟类,目前全世界仅存8000多只,而在该繁殖基地就有6000余只,由于当地环保部门保护得力,其数量每年呈增长趋势。

据了解,环保工作一直得到盘锦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该市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爱鸟护鸟的自觉性,做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大力提倡公众参与环保,成立了“黑嘴鸥保护协会”,建成了“鼎翔生态园”,使更多的民间人士和企业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来,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也因此得到不断丰富,人与自然相处得更加和谐。(彭 磊)

 

10长江三峡现今年最大汛情

来源:新京报2007-06-20

http://www.waterinfo.com.cn/ywkd-1/guonei/200706190021.htm

    综合新华社电 长江水文局实时监测表明,18日8时长江三峡宜昌站流量达到20200立方米/秒,出现今年以来最大汛情。这是今年以来长江上中游首次出现的2万流量级流量。三峡水库的水位18日8时涨至144.79米,入库流量增至26000立方米/秒。中国三峡总公司昨日消息称,三峡工程2007年防洪度汛方案正式实施。

  三峡汛情仍属正常范围

  长江水文局局长王俊教授说,此次汛情主要是由于连日来长江上游大部分地区连降大雨,6月17日至18日的连续大雨达15小时以上,如三峡区间的宜昌17日至18日降雨量就超过90毫米。受此影响,长江三峡宜昌水文站水位陡涨1米多,形成今年以来最大的汛情。王俊说,根据分析,目前长江三峡的汛情仍属正常范围。

  据悉,三峡水库今年防洪汛限水位为144米,144米至156米水位之间,可正常运用的防洪库容为68.2亿立方米。

  在不拦洪运用时,水位允许变动范围为143.9米至145米。

  当预报上游发生洪水时,根据防洪需要可提前预泄至汛限水位以下。调洪过后,要在不增加下游防洪压力情况下,尽快降至汛限水位。

   水库水位应不超156

  今年三峡工程采用对下游荆江河段补偿防洪调度方式。遇100年一遇及以下洪水,控制沙市水位44.5米,相应控制枝城流量56700立方米每秒;遇100年一遇以上至1000年一遇洪水,控制枝城最大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每秒,配合分洪措施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水库水位达175米后,转为保三峡大坝安全调度。

  按上述方式补偿调度时,遇20年一遇洪水,三峡水库最高调洪水位为154.1米,相应防洪库容55.5亿立方米;遇50年一遇洪水,最高调洪水位为159.6米,相应防洪库容92.6亿立方米;遇100年一遇洪水,最高调洪水位为166.5米,相应防洪库容146.1亿立方米;遇1000年一遇洪水,最高蓄洪水位不超过175米,相应防洪库容226.4亿立方米。

  由于三峡库区156米至175米高程间还有部分移民未搬迁,且库区地灾治理工程正在施工,国家防总要求,防洪调度应尽可能控制水库水位不超过156米,超过此高程运行时,要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库区地灾治理工程和群众生命安全。

 

11、新华网:当前七大江河的防洪能力有多大?

来源:新华网2007年6月19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4581

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姚润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七大江河进行了不断治理建设,根据各流域的洪水规律和洪灾情况,分别制定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分期分批进行综合治理。一般是:在上中游修建综合利用的山谷水库拦蓄洪水;在中下游进行河道整治,加固加高堤防,利用沿岸低洼地区作为蓄滞洪区,增辟入海或分流水道。各流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洪措施。

我国七大江河防洪能力如下:

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湖区堤防可达10年至20年一遇洪水标准。如遇1954年型洪水(洪水量级大约相当于100至200年一遇),运用一切措施可确保荆江大堤和武汉市安全。

黄河:可防御1958年型洪水(花园口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每秒),相当于6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当花园口流量超过15000立方米每秒时,需相机运用东平湖等滞洪区。由于河床不断淤积,需继续加高加固堤防等,以维持这一标准。

淮河:中游干流可防御1954年型洪水,相当于40年一遇防洪标准。当遇1954年型洪水时,为了确保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需使用行蓄洪区。主要支流为10至20年一遇。

海河:堤防防洪标准不到20年一遇,辅以运用蓄滞洪区,北系规划防1939年型洪水,南系规划防1963年型洪水。均相当于50年一遇的洪水。

辽河:干支流主要堤防可防10至20年一遇洪水。沈阳、抚顺、辽阳三市超过100年一遇,本溪防洪标准则不到20年一遇。

松花江:干流防洪标准约为20年一遇,哈尔滨可防御100年一遇洪水。

 

12、拯救北京水源地——三泉湾

丁品

2神头泉.jpg

神头泉

一股清泉平地喷涌约达2米高,在夕阳下照耀下分外夺目。这就是记者在北京永定河上游、桑干河发源地——三泉湾所见的喷泉奇观。令人难置信的是,这种景象竟会出现在干旱缺水的西北黄土高原上!

日前,记者参加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生态北京”栏目组织的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溯源及考察活动。途中几经曲折,记者一行来到距北京约500公里左右的山西省朔州市神头镇。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村旁桑干河畔一大草滩中,远远就见到一股清泉,平地喷涌达一人多高,一些男女青年和儿童在泉眼旁游玩。记者走到近前看到,这口泉眼约有碗口大小,口上安有一十字形铁管,泉水从铁管上出口喷涌而出。记者用矿泉水瓶取水品尝,感到泉水清澈凛冽,十分可人。

与记者同来寻源、当年曾在北京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王建告诉记者,距该镇数十公里外的管涔山森林植被茂密、面积广袤,具有良好的涵养水土作用,大量的山泉水通过地下特殊地质结构汇集到此,又从地面喷涌而出,形成桑干河的发源地。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建曾陪同人民画报社一位摄影记者专程来到三泉湾拍摄喷泉的奇景,朔州市交通部门调来吊车,把压在泉眼上的巨石吊走,当时如餐盘大小的泉眼喷涌出的泉水约达1米多高。王建估计,当年他所见该处喷泉流量约每秒6~7立方米,现在所见喷泉水流量约每秒3~4立方米。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说,过去这片草滩中喷涌达数米高的泉眼有三处,故名三泉湾。河道里还有很多小泉眼群,草滩里由于积水多而难以涉足,其中水禽无数。

在历史上,管涔山曾发生大面积森林砍伐外运、开荒种田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上世纪90年代又大开煤窑,其无序开采活动破坏了地下水系,使三泉湾泉水量减少;特别是上世纪70~90年代,三泉湾附近建设了两座13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的大型发电厂、以及一镇造纸厂,这些企业大量抽取地下水做循环冷却水和生产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致使一泉眼停止喷涌。前些年又有一处泉眼消失,目前仅存一处泉眼和水量也明显萎缩。草滩日益干旱,小泉眼群多已消失,水禽大为减少。后来有人在泉眼上架设铁管,以起到保护喷泉、通过加压使泉水喷射更壮观的效果。目前,当地政府正在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做规划,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记者看到,草滩附近的北京铁路局采石场职工楼院墙下管道排出的黑色生活污水直接流入草滩并造成污染。自小生长在当地、现在神头发电公司工作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镇造纸厂由于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已被关停;两家大型电厂已采取先进的风冷密封闭路循环等环保技术,积极改变电厂的高耗水和污染物排放状况,并已停止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外排,减少了对三泉湾的压力和污染。但记者参观附近一家养殖红鳟鱼、金鳟鱼的私营养殖场时看到,场内碗口粗的水管正在大量抽取地下水注入鱼池中。据了解,在三泉湾,有两家这样的渔业养殖场,经营都不景气。

根据以上情况,记者呼吁,当地政府尽快按照国家有关环保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法律法规,划出三泉湾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对涉及三泉湾的一切开发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环境监管,杜绝一切人为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以切实保护首都北京的饮用水发源地三泉湾的生态环境。松花江:干流防洪标准约为20年一遇,哈尔滨可防御100年一遇洪水。

 

13、安徽祁门县金东河遭污染61人出现不良反应

来源:新安晚报 2007年06月2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0/095313270654.shtml

  本报讯“早上7点多钟,我听说河里漂了很多死鱼,就下河捡捞。上岸后,就觉得腿上火辣辣的,很痒、很疼。回家后,腿上就出现大片红斑,人也觉得恶心头昏。”6月19日,祁门县祁山镇高明村胜利组村民孙军强告诉记者,和他一样深受村前河水“毒害”的村民还有很多人。

  61人出现不良反应

  6月19日早晨,祁门县县城东路的金东河河水受到不明污染物的污染,导致河里出现大片死鱼。附近一些村民及县城的居民下河洗衣服及捞死鱼后,不同程度出现了皮肤炎症,部分人身体出现严重不适。

  村民吴招娣告诉记者,6月19日早上,包括她在内的一些女村民下河洗衣服,当时就闻到河里的味道很不正常,而且河面上漂着一层油状物。同时,也看到河里有很多死鱼,于是纷纷下河捞鱼,一些男村民听说后,也纷纷赶来下河里捡鱼。

  “最多的一个人捡了20多斤死鱼。”有村民告诉记者。可是,捡到死鱼的喜悦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凡下到河里的村民陆续发现被水浸泡过的皮肤开始发痒,并出现红点,伴有刺痛和烧灼感。有的村民除了这些症状外,还感觉恶心、想呕吐。

  “县人民医院和县平安医院全天接诊61位有此类症状的病人,均得到了认真的治疗。有的已回家休养。”6月19日晚上,祁门县卫生局负责人称,到当晚9点钟为止,还有27人留院观察,另有7人症状严重住院治疗。

  “病人身体外部的症状可能是化学性烧伤造成,恶心及呕吐、头晕等则是因为呼吸时某种物质进入体内导致的。”祁门县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

  河鱼一律禁上餐桌

  “每个病人来治疗,都由医院免费诊治,所产生的费用由政府支付。”祁门县委副书记吴永良告诉记者,当天上午,该县接到县卫生及环保部门的报告后,县委县政府立即连续召开会议,启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祁山镇政府及卫生、公安、环保、水利、教育、工商等部门迅速出动,展开事故调查与处理。

  当天下午,黄山市市委常委、祁门县委书记张文明迅速赶回该县人民医院,看望并慰问了病人,同时召开紧急会议,对事故处理及善后作出详细部署。

  该县金东河及阊江沿线的祁山、金字牌、塔坊、溶口、芦溪等乡镇迅速进行水源的检测及病人排查,沿线乡村干部逐户通知村民及学生不要下河接触水体,尤其不要洗澡。

  由于金东河污染导致大量鱼类死亡,而且死鱼被捡捞上岸。该县为了防止死鱼被人误食造成危害,已经要求全县居民禁止下河捡死鱼,所有宾馆饭店一律禁止河鱼上餐桌。该县工商等部门还对县城农贸市场进行严密监控,防止任何死鱼上市场销售。

  不排除企业偷排可能

  这起水污染事故调查组组长、该县环保局长王庆祥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第一时间赶到污染水源地进行调查,并对受污染的河水取了水样。同时对该地域多家工业企业的排污口进行检查。

  调查发现,金东河受污染的水域长约2000米,金东河水流入上游的阊江后,对阊江少部分水体形成污染。到当天晚上,经过详细排查,未能确定有工业企业在18号晚上及19号早上有明显的排污现象。但是,环保部门经过分析认为,可能是企业偷排污或夜间偷排放其他污染物形成河水污染,还有一个可能是有人投放了大量农药使河水受到污染。

  为了彻底调查清楚污染原因,该县环保部门已经将受污染河水先后两次取了6份水样封存,将在6月20日早上送到省环境检测部门化验检测,查出水中的污染物,以找出水污染的原因。

 

14、淮河滩堤上的“蚁穴” 疯狂采砂岂能防汛?

来源:新华网2007年06月20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89671.html

  6月15日起,全国的大江大河全面进入主汛期。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记者近日在水患频发的淮河流域采访调查时发现,淮河安徽段非法采砂现象十分猖獗,造成多项治淮骨干工程遭到破坏,部分淮河河岸崩塌。淮河汛期防洪安全正面临着“千里之堤,溃于采砂”的严重隐患。

  疯狂采砂 水面“森林”和水下黑洞比比皆是

  记者看到,在淮河干流的蚌埠至浮山河段,滩堤已经大面积开裂,支离破碎的河滩被水浪一击,泥土便坠入水中。而就在距离河滩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便是保护着淮北平原数千万人的淮河防洪屏障——淮北大堤。“如果这样的坍塌不控制,继续下去,整个滩地都要往下塌,塌完滩地之后,就塌淮北大堤,整个淮北大堤的防洪就没有安全性可言了。”正在此处实施淮干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建设局淮干建管处处长余智囊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淮干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是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余智囊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淮河滩地坍塌地段比比皆是,直接威胁淮北大堤的安全。而大堤一旦出现问题,洪水来临之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如此严重的淮河滩地坍塌是怎么造成的呢?在余智囊指引下,记者乘快艇沿着淮河干流的蚌埠至浮山河段走了一圈,见到不宽的河道上到处竖着高高吸砂杆的采砂船仿佛一片片河上“森林”,在突突的马达声中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采砂作业。余智囊告诉记者,这些疯狂的采砂船就是蚕食滩堤的罪魁祸首。“船上的一个采砂杆能伸到水下二三十米,采完一片就好比把河道挖出一个黑洞,把设计好的标准河道给更改掉了,严重破坏了河岸护坡和新切的河滩。”余智囊说,“河道和滩堤被破坏会导致原有的河势改变,水流很难判断,汛期一到,保不准哪里会发生崩岸或管涌,威胁整个淮北大堤的防洪安全。”

  记者在蚌埠至浮山的一处河段看到,不到1公里的河道上,竟然有大小各类采砂船70余艘。按照汛期河道管理规定,进入汛期后,淮河河道应全面禁止采砂。当记者问其中一条船的船主知不知道汛期不能采砂,他漠然地摇摇头。

  在淮河凤台大桥河段记者同样看到了疯狂采砂的景象。凤台大桥段属于外无滩地的老险段,被安徽省政府划为禁止采砂区。然而记者在这里同样看到。这个处于禁采期的河段内,采砂船如过江之鲫穿梭不止,河滩上砂场林立,有的采砂船甚至就“驻扎”在大桥下,靠着河堤作业。

  暴利驱使 无证开采愈演愈烈形成“产业链”

  据了解,淮河采砂由来已久,过去大多是零散作业,然而今年来受市场需求刺激,再加上采砂不收税费,成本低收益高,极大刺激了淮河采砂业的发展。砂民周素华告诉记者,这几年淮河上的采砂船一年比一年多,有的甚至把报废的船只拿来改装一下就开始采砂。这些船中,小船一天可以采100吨砂,大船则能采200吨,按照最低1吨10元钱算,一天仅一条小船就能赚1000元。既不用交营业税,也不用交矿产资源费,只需支付柴油动力成本,“比做一般的生意强多了”。

  据安徽省水利厅淮河河道管理局的调查,2000年以来,由于长江实施了河道采砂禁采令,进入淮河河道的采砂船只明显增多,加之市场对河砂的需求量大增的推动,目前淮河安徽段的采砂船只已达1800多艘。随着采砂船只的增多,船只吨位也增加,平均每条船的吨位为150吨,年河道采砂能力约1600万吨。

  大量的船只涌入淮河采砂,有采砂证的却寥寥无几。据淮河河道管理局水政科科长陈乃辉介绍,为了控制淮河采砂,淮河河道管理局自2000年开始就没有再发过采砂许可证,而原有的采砂证则按规定要年审和重新换发,否则就自动作废。“因此,目前登记的有证合法开采的船只几乎没有。绝大多数船只都属于无证非法开采。”

  不仅如此,由于非法采砂活动风险大,在个别采砂区域,已开始有黑社会性质组织介入。一些势单力薄的采砂户为寻求保护,逐渐向实力较强的采砂户靠拢,最终成为有“砂霸”保护的利益集团。在蚌埠至浮山河段,记者看到聚集的采砂船之外,有一条大的水泥船泊在旁边,船上看不到人,只有一条高大的黑色狼狗来回巡逻。周素华向记者透露,这个水域都属于一个女砂霸管辖,要想在这里干活必须要交50元-100元不等的“地皮费”,“否则就不让在这干!”

  执法无力 治理非法采砂亟待完善法规

  记者采访了解到,淮委和安徽省水利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非法采砂进行了严厉打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缺乏执法依据和管理手段,目前的治理还只停留在“打一阵管一段”的运动式状态,没能形成彻底根治的长效机制。

  淮委水政水资源处处长苗建中说,长江有采砂管理条例,但淮河却没有专门的法规。只能参照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但是这些涉及河道采砂管理执法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既不配套又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对非法采砂户的处理没有明确手段。对此,淮河河道管理局水政科科长陈乃辉说,现在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因为法律法规没有赋予我们执法权利;但不打击,光靠宣传教育根本不起作用。

  与管理部门落后的装备相比,一些采砂集团现代化装备齐全,逃避打击能力非常强。有的采砂船配有快艇、对讲机、卫星定位系统,并有专人盯着水政监察人员,一有行动立即逃逸。苗建中说,目前我们的水政监察人员的服装被国家统一清理了,没有执法标识,很难形成威慑力。砂民们往往嘲笑说:“你们的皮都被扒掉了,还有什么资格来管我们。”公然抗法,殴打砍伤水政监察人员的事情时有发生。

  余智囊痛心地说,治理采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不加以根治,不仅造成治淮工程的重复建设投资,工程勉强建好后也时刻面临采砂隐患。国家花巨资修建的这些水利工程就会因采砂而毁于一旦!(“新华视点”记者 杨玉华)

 

15、环境治理越治越污? 政绩考核机制是关键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19日 张莉

http://env.people.com.cn/GB/5886633.html

  近几年,环境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群众对环境污染等问题反映强烈,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世界范围来看,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新的问题。

  6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举办座谈会,特邀请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李晓军、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陈祖新、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巡视员翟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与大家共同探讨“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年年治理环境 却越治越污?

  我国每年都在治理环境,可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污染事件时有突发,而且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倒当地人民的生活,于是有人称环境是越治越污。陈祖新表示,从表面现象上感觉环境越治越污,但从发布的环境质量公告和一些统计数据显示,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投入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

  陈祖新举例说,2006年和1996年相比,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比1996年提升了20多个百分点。严重污染环境的,比如劣于三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下降了10几个百分点。从这方面就反映出,越治越污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由于重化工工业的高速增长,新增产业不断增加,新排放量也会增加,尽管已控制在很低水平,但排放是不可避免。还有就是存量的削减,虽然加大了存量的削减力度,但在环境治理上有一定滞后效应,不可能今天投入,明天就见效果。

  翟青也表示,这几年如果不治理的话那会是什么后果?如果不治理,情况将会更糟糕。

  农村污染形势严峻 畜禽甚至超过工业污染

  发展是把双刃剑,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破坏环境的问题,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采取了许多措施。面对农村日益严重的生活污染情况,李新民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形势比较严峻。但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包括社会各界对农村环境问题给予了重视和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状态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李新民表示,农民环境保护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它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农业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再加上目前一些污染项目从比较发达地区向农村地区转移,对农村环境确实带来了很大影响。还有一些地区管理力度或者管理机构管理力量不足的地方,确实出现了一些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

  第二,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在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畜禽污染从某些区域来说,它的污染超过了工业污染的负荷。还有就是农村的生活方式,垃圾、污水以及农村生活当中的一些污染源,这些还是比较严重的。

  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饮用水和食品安全。有八项重点工作:保护水源地、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农村生活垃圾搜集清运处理以及优化农村生态能源结构等等,在这些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总而言之,农村环境保护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但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地方环境问题关键在政绩考核机制

  地方的某些招商引资,对环境带来污染已是严重的问题。但有些地方政府往往为了利益,或其他原因不得不选择牺牲环境。针对这种现象,翟青表示,这其实就是一个政府干部的考核问题、责任问题。

  如果责任问题不明确,考核机制不完善,节能减排的任务就难以完成,很多环境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翟青认为,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比较科学、完善、有效的考核体系,对地方政府的一些部门进行考核,使其必须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必须对百姓的生存空间、资源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来解决,如果不解决就要问责。

  国务院最近刚刚发了15号文件,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对节能减排实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的完成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

  李新民表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应该是放在一起的。政绩考核也一定要突出量化指标。如万元GDP增加值、单位污染物的排放等,都可以作为考核指标,这样才能考核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

全人类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关注环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就是关注我们自身。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好环境。

 

16、垃圾循环利用才是硬道理

来源: 新京报 2007-6-20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29/2007/06-20/014@055215.htm

  六里屯垃圾发电厂再次把生活垃圾问题推到了舆论前台。其实,包括焚烧在内的“垃圾处理”属于解决垃圾问题的末端手段,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垃圾的减量化和循环再利用,但对此,北京做得远远不够。

  例如,现在北京的许多生活垃圾是过度生产、过度包装、过度营销、过度消费的产物,但通过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抑制垃圾产生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在北京实施。

  我所在的环保组织地球村曾长期开展垃圾减量和分类的尝试,并取得显著效果,得到政府认可。但随后因遇到了市政垃圾管理体制和市场与技术的双重瓶颈,这些试点工作难以继续深入和大面积地推广。

  北京的垃圾分类已实行7年了,但在缺乏配套资源和具体落实办法的情况下,这样的规划在今天看来依然停留在纸上,垃圾分类也只不过变成了“分类的垃圾箱”而已。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各种致力于垃圾资源化和产业化的企业和个人做了大量尝试,比如,垃圾堆肥;用蚯蚓处理家庭垃圾;从废旧塑料袋中提炼出汽油燃料;投资和试验设备处理废旧电池等。然而,所有的这些努力要么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要么得不到政策有效的支持。而且,受制于前端垃圾分类水平的低下,许多企业无法得到足够的回收处理原料,最终大多无果而终。

我建议,在论证六里屯垃圾发电厂项目的同时,更应该论证一下,7.5亿元的项目投资是否可以放在垃圾减量和分类再利用的工作上,以及这样做是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试想一下,用建焚烧厂的资金将社区的居民和志愿者动员起来,真正地开展起垃圾减量和分类,生活垃圾中近40%的可回收垃圾是完全不用送到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又或许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资金用来支持一些民间的从事循环再利用的企业,帮助它们达到规模化运营的门槛,形成良性循环。□毛达(北京环保人士)

 

17、新华时评:治污不是“赔钱的买卖”

来源:新华网2007-6-20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455.html

    贵阳6月19日电(记者 王丽) 花上3500万元,加上每年的设施运行费525.6万元投入治污,换来的是节省水费、排污费、农赔费、污水处理费等,每年可达2921.65万元的综合效益,而且两年就可收回全部治污投资。耗水排污大户中铝贵州分公司,就是这样通过技术攻关减排治污,使高浓度污水全部转化为再生水二次利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铝工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生产中大量排放高浓度碱水,造成水体和生物污染。中铝贵州分公司在艰难的治污道路中发现了新商机,将企业各工艺流程的废水进行综合处理,产生的再生水又全部回流到生产流程中去,节约了大量用水和治污成本。如今,不仅企业污水总排口看不到点滴工业废水外排,每年还要从企业外部抽取大量生活污水处理,实现了厂内外同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只污染不治理”,曾经是一些地区及企业发展经济的惯性思维。这些地方和企业往往只算眼前账、局部账,算来算去,治污似乎都是一笔得不偿失的支出账。中铝贵州分公司曾在这种思维下,将污染大户的“黑帽子”戴了几十年。

    这家企业的最终实践证明,只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创新治污思路,学会算大账,舍得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治污,辅之以精细管理,治污减排就不是“赔钱的买卖”,而是获益匪浅的“赢家买卖”。中铝贵州分公司正是在许多企业忽视和犯难的治污环节,走出了治污为赢新路,还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节能减排治污不仅仅是企业一家的事,也是各地政府的职责;而如何调动企业的治污积极性,政府部门也是责无旁贷的。在促进和帮助企业节能减排治污的过程中,有关政府部门既要要求企业算治污的收支账,更要帮企业算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的大账。还要用好政策杠杆,一方面,不能让污染企业交付的罚款比治污成本还低,可以心安理得地大肆排污;另一方面,还要支持企业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科学治污,将“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控制”,用优惠政策促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在全社会共享,使企业内部科学运转的“小循环”,最终带动起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循环”。从这一点上说,治污无论对企业或是地方政府,都不是“赔钱的买卖”。

 

18、蓝藻之灾:“先污染易,后治理难”

丁品

 

太湖发生蓝藻之灾主因是富营养化,主要是氮磷指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其含量比2006年分别增加了2倍和1.5倍。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氮磷指标怎样才能得到有效控制?记者于2005年夏曾在太湖对养殖业进行采访了解到的情况,或许对认识其中的问题,可以有所帮助。

为防止水产养殖业规模过大造成太湖水质富营养化,上世纪末,国务院批复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对太湖规定的围网养殖面积为1.5万亩。江苏省政府根据围网养殖业是当地1.2万渔民经济收入的惟一来源这一实际情况,于2000年发布通告,追加了1万亩的围网轮养面积。以后太湖渔业管理部门以此为依据,规定每个养殖户经营的网围养殖面积不得超过20亩。据省渔政部门的同志介绍,养殖面积是以实际占用水域面积进行丈量测算的。围网内的实际养殖面积只有60%~70%。

记者在东太湖苏州东山镇太湖村养蟹专业户进行采访,看到在各家养殖户的高脚屋下拴着一船船饵料,里面是准备人工投放喂蟹的死鱼等饵料。据有关专家介绍,每年夏季是养蟹催肥期,需要大量投放水草、鱼虾、螺蛳等饵料,而进入水体的大量饵料和蟹粪等正是增加氮磷含量、导致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祸首之一。一养殖户告诉记者,在其自家的100多亩围网区域内,除防逃围网和实际围网之间形成的5亩水面不能做养殖用,其余都是实际养殖水域。由于经济利益丰厚,当地不少的养殖户存在围网养殖面积超标几十亩不等的情况。宁愿接受渔业部门按每亩资源增值保护费(70元)3倍的罚款处理。

记者了解到,这些养殖户年收入达数十万元,生活较富裕。不少养殖户有价格不菲的高速快艇,高脚屋中有高档电器,主人抽着高档香烟等。

在西太湖的西山镇,记者看到这里的围网养殖面积更大、密度更高,养殖户干脆打起土坝圈出自家蟹塘,严重阻碍了水体的流动。记者放眼望去,当地的湖面几乎已被分割完毕。2005年,先后有7批、200多养殖专业户到有关部门和政府上访,要求扩大养殖面积。

2004年底,有关部门曾组织专家论证,提出太湖网围养殖面积不能超过9.6万亩。但据知情专家透露,太湖实际网围养殖面积已高达10多万亩。加之农业化肥残留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水质污染,直接对苏州、上海等地的水源地造成威胁。为此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领导多次向江苏省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提出批评,均没有效果。由于太湖夏季长年刮东南风,太湖其他地方生长的蓝藻,常会被风吹到无锡来。日积月累,无锡市饮用水源地自然是在劫难逃了。

造成无锡太湖水域发生蓝藻之灾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推而伦之,二者当然有主次、前因和后果之分。早在1987年,有关专家曾对北京密云水库74亩围网养鱼所造成的水体污染做过专项课题研究,结论是其所造成的水体污染相当于50万人口城市的生活污染物排放总量。由此可见,太湖蓝藻之灾的教训十分清楚,长期监管不到位,姑息局部、少数人的短期利益,造成经济开总量和排污强度超过了环境总体容量和承载力,致使环境污染对多数人的整体长期利益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据统计,太湖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50亿元。

含大量磷氮等污染物的底泥一旦形成,清淤等工作难度巨大,并且还会进一步加重水体污染,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消除。根据有关方面统计测算,2005年来太湖一期工程投资100亿元,即将开始的二期工程预算投资则高达1000亿元。

据在太湖开展调查长达两年之久的一日本专家称,太湖水质要在10年内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至少要投入2200多亿元。打捞蓝藻、“引江济太”、人工增雨、自来水厂水质强化处理、淤泥疏浚等单项、短期、局部的工程技术性治理措施显然有“临时抱佛脚”的之嫌,“边治理边污染”的增长方式不改变、不能解决整体、长期、累积和综合性的污染问题,就不能“治本”。显然,只有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强化执法监管,才能把还清太湖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现在有不少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至今抱定“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殊不知,一旦污染和生态破坏形成,治理的难度和投入有何等巨大。太湖就是继滇池之后又一个“先污染易、后治理难“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