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5
六月十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泊水域面积持续萎缩
2、巢湖迎来"换水"机会 "引江济巢"将成立项报告
3、中荷专家联袂赴彭水电站考察
地方信息:
4、广东给机动车发环保"身份证"限制超标排放车辆
5、云南环境恶化呈“立体化”态势
6、河北:12家违法排污企业被“挂牌督办”
7、广州启动整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
8、无锡严处五名“水危机”责任人
9、居民称违规水电站致广东丰顺县遭特大洪灾
重大水事:
10、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
11、新华网:专家称长江防汛目前不能依赖三峡工程
12、新华网:三峡重庆库区剩余10万移民明年迁完
13、关注北方酷暑南部洪水:厄尔尼诺加剧全球变暖
人物访谈:
14、特使韩升洙:气候变化是国际安全问题
深度报道:
15、无锡水危机,太湖蓝藻的攻击
16、减排目标如何实现
17、荒漠化正向我们逼近 病因何在?
环境时评:
18、日本人环保意识从何来?
19、还有多少湖泊潜伏环境危机?
1、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泊水域面积持续萎缩
来源:中国水势 2007-06-15
http://www.waterinfo.com.cn/ywkd-1/guonei/200706140027.htm
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泊——红碱淖水域面积持续萎缩。近日,陕西气象局向陕西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红碱淖水域面积减少需要综合治理的建议。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神木县境内,是陕西省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在当地干旱风沙区背景下,红碱淖作为荒漠中的绿洲,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湖区有30多种野生禽类栖息繁衍,红碱淖鲫鱼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从2004年起,陕西气象局、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开展了对红碱淖连续动态监测项目,其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997-2004年,红碱淖水体覆盖面积急剧减少了14.6平方公里,减少面积为1986年水域面积的27.6%。
经过调查分析,红碱淖水域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周边地区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灌溉与生态林建设用水、周边煤矿开采、附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上游补给水源河流水被拦截等。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红碱淖水域面积在1997-2004年期间大幅度减少。而水域面积的急剧缩减必将对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陕西气象局向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红碱淖水域面积减少需要综合治理的建议,使红碱淖水域周边地区的农业开发、生态林建设、矿产能源开发、大型耗水项目的上马等,都要经过严密论证,考虑到红碱淖地区水源的承受能力。如此才能缓解红碱淖水域面积萎缩现状,保持其周边生态环境平衡。(来源: 中国气象报)
2、巢湖迎来"换水"机会 "引江济巢"将成立项报告
来源:新安晚报2007年06月1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68990.html
来自安徽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的消息表明,由多个部门参与编制的《引江济巢工程项目建议书》将于今年底成形。这意味着“引江济巢”工程届时已具备立项上马的先决条件。
当前,巢湖流域主要面临防洪设施不足、水体污染严重两大问题。根据《巢湖流域防洪规划》,规划建设的约10项主要防洪工程目前已完成4项。同时,巢湖水质基本为Ⅴ类或劣Ⅴ类,富营养化严重,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去年以来,省发改委牵头在组织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和省水利院等单位赴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学习考察“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多次到巢湖现场调研,形成考察报告并报省政府。2006年底,《引江济巢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前期工作总体任务书》接受了专家评估,并形成了评估意见。
目前,省引江济淮前期领导小组已责成有关单位于2007年底前完成《引江济巢工程项目建议书》及相关专题,现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据悉,我省将在加大污染治理的同时,通过新建、扩建和利用现有水利工程体系将长江水引入巢湖,促进巢湖水体交换,从而改善巢湖生态环境,促进环湖经济圈发展和城市建设。(本报记者胡佩)
3、中荷专家联袂赴彭水电站考察
来源:长江水利网2007年6月14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4260
本站讯(通讯员 郑金秀) 根据水利部与荷兰交通公共工程签署的科技合作意向书的要求,中荷专家一行于5月29日至6月2日对重庆彭水电站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于6月3日在宜昌共同举行了乌江彭水过鱼设施建设研讨会。
研讨会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常剑波主持,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周刚炎以及三峡工程总公司科技环保部、世界自然基金(中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武汉船舶总公司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荷兰专家Cornlis Jacob Dorst、Martin John和Frederik Tijmen介绍了荷兰及欧洲其他国家鱼道类型、鱼类行为评价监测技术等过鱼设施的情况,对彭水电站过鱼设施方案进行了分析。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韩德举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荷兰科技合作项目彭水电站过鱼设施示范”的报告,介绍了项目的由来、修建过鱼设施的目的意义以及在彭水修建过鱼设施应考虑的因素和可能的过鱼方案。双方就过鱼设施方案和下一步的合作进行了讨论,并在过鱼设施选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双方一致认为,该项目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彭水过鱼设施的修建将为我国其他水利工程起示范作用,也为流域综合管理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4、广东给机动车发环保"身份证"限制超标排放车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6月1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68262.html
人民网广州6月14日电 (记者贺林平)目前,广东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300万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此,广东将统一实行环保标志制度,给省内所有机动车发放环保“身份证”,限制超标排放的车辆上路。
由发动机尾气排放而带来的光化学污染正在威胁着珠三角的各个城市。广东将于2008年年底前,统一实行环保标志制度,按照机动车排放水平,发放不同的环保标志,从国Ⅰ到国Ⅳ标志都有。在此基础上,全省的各个市可根据不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调整和限制带有某种标志的车辆上路。
5、云南环境恶化呈“立体化”态势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6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7-06/14/content_6242421.htm
新华网昆明6月14日电(记者周雷)云南省2006年环境状况公报于13日公布,环境恶化问题突出,从江河湖泊、地下水到大气,环境问题恶化呈立体化态势。
云南省环保局局长王建华介绍,云南省采取了积极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并启动七彩云南保护计划,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保持稳定,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据介绍,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上有所下降,滇池外海、星云湖、异龙湖水质显著下降,属于重度污染湖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湖泊水质的变化非常复杂,与气温、水量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一般来说,不能对不同月份和年份的水质报告进行简单对比。”王建华说。
环境公报中提到,云南省53个湖泊、水库中,有26个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占总数的49.1%;21条入湖河流的26个监测断面中,V类和劣V类水质分别占11.5%和46.3%。
公报中介绍,通过云南省设立的7个地下水监测分站、450个各类监测点搜集的综合数据,在监测区控制面积为290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水质出现下降。如在玉溪盆地,总体水质为较差级,其中孔隙水污染较重;在曲靖盆地,较差级地下水占42.3%;昆明盆地的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是57%质量变好,12%趋于变差。在上述盆地中,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为最主要污染源。
公报中提到,与上年相比,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22.1%,二氧化硫增长5.56%。但在各项大气污染治理的措施下,危害有所减少,全省的酸雨频率由12.8%下降为11.4%,出现酸雨的城市所占百分比由73.3%降至60%。
6、河北:12家违法排污企业被“挂牌督办”
来源:新华网2007-6-15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330.html
(记者杨守勇)“尽管加大了环保查处力度,仍有部分企业明知故犯、阳奉阴违,甚至屡查屡犯。”河北省环保局副局长杨智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现场督导检查,河北有12家此类典型违法排污企业被“挂牌督办”,并将受到严厉处罚。
杨智明介绍说,河北省环保局近日组成6个督导组进行现场督导检查,查出了一批违法排污、违法建设的典型案件,其中12家企业被列为省环保局挂牌督办案件,公开曝光。如:衡水洁威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检查时污水处理设施未使用,设备清洗水直接外排,其氯碱和PVC新建项目在省环保局未批复环评报告书的情况下擅自建设,且氯碱生产车间已投入使用,严重超标的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精煤焦化一期工程配套实施的20万吨甲醇项目建设滞后,因煤气储柜工程质量问题,每天约有8万立方米的煤气散烧放空,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据介绍,其他10家生产企业同样存在违法排污、违法建设、违法生产现象,有的明知故犯,阳奉阴违,且性质恶劣,污染环境严重,危害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此,河北省环保局已下达了督办通知,并将依法实施高限处罚,并加倍征收排污费;对多次出现违法建设、违法排污的企业或地区实施新建项目限批政策、禁发和吊销排污许可证。
7、广州启动整治违法排污专项行动
来源:广州日报 2007年6月15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4302
广州日报讯(杜娟 穗环宣)“不达标就坚决关闭,要坚决防止对珠江水质造成污染,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昨日上午,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在对广州市西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时如是说。当天苏泽群率领由市环保局、市建委、市市政园林局、市水利局、市城管支队组成的现场执法小组,检查了广州市桂康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和花都区岐山村3家漂染企业及花都新华净水厂。这次执法检查,标志着我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全面启动。
距离取水口只有500米远
白云区的桂康金属回收有限公司紧靠珠江西航道,位于西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距离取水口只有500米远。站在回收厂内能清晰地看到珠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而大量废旧金属、汽车轮胎等就堆放在露天空地,由于刚下过雨,地面上到处泛着油污。检查发现,该公司擅自设立码头,违规拆解含废机油的废旧物品,大量机油随着雨水直接冲进珠江,存在影响饮用水源的环境安全隐患。
苏泽群说:“像这样的占地多、产出少的污染企业不应该建在珠江边上,还是关门走人,另谋生路算了。”白云区有关负责人当即表示,区内将加大对沿河企业的整改力度,减少污染。
250万吨废水排入西航道
接着检查组来到花都区岐山村,在威岐、达兴、立信3家漂染企业,记者看到黑乎乎的污水夹杂着刺鼻的味道不断涌出,厂区内也弥漫着浓重的化学品气味。在3家企业的污水排放口,经过处理的污水呈轻微的淡黄色,苏泽群询问道:“排放的污水能达标吗?”当地环保部门表示,有时能达标,有时达不到。苏泽群当即说:“不达标就坚决关闭。”
此外,3家企业全部没有安装排污在线监控系统。苏泽群表示,要尽早安装在线监控系统,而且污染企业要尽快搬迁。
据悉,这3家企业位于西部准水源保护区内,年废水排放量为250万吨,经岐山涌排入天马河,进入珠江西航道,最终污染的还是广州的西部水源。
花都污水处理厂11月启动
令人欣慰的是,花都新华净水厂一期10万吨工程即将在11月投入使用,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届时珠江上游水质有望得到改善。
苏泽群当场强调,今后珠江上游流溪河、白泥河的工业区、住宅区建设都要先搞配套污水处理设施,没有配套设施的不予审批;已批准还没建设的,应该补建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而又没有相关污水处理设施的,政府加快协调让其补建。(完)
8、无锡严处五名“水危机”责任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06-12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06/12/content_1790936.htm
本报讯(记者黄勇 周凯)无锡市政府对5名在太湖水危机中治污不力、玩忽职守的直接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无锡市周铁镇镇长吴旭、宜兴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盘君等5人分别受到行政记过、行政撤职处分。
无锡市政府通报称,太湖水生态危机发生后,小化工企业集中的宜兴市(无锡市辖)周铁镇、丁属镇部分企业继续顶风违法,连续在夜间偷偷向太湖超标排放污水。
记者了解到,6月3日下午,无锡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振一,副市长谈学明,受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的委托,专程赶往宜兴市周铁镇,处理当日周铁镇两家化工企业被央视曝光的问题。陈振一当场表态,对两家企业排污被曝光,周铁镇“领导班子里必须有人要负责”。
当晚,宜兴市委书记蒋洪亮迅速主持召开各镇党委书记、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宜兴市所有乡镇党委书记开始统一行动,对自己负责的辖区企业进行排查。宜兴市委、市政府于当晚组织环保执法人员对全市132家重点污水排放企业进行突击检查。
6月4日晚,宜兴市委书记蒋洪亮带领环保检查人员,对周铁、丁蜀境内的重点水污染企业再次进行突击检查。
6月7日,无锡市对宜兴周铁镇部分企业违法排污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并通报。通报称,周铁镇镇长吴旭没有依法履行职责,工作不到位,企业违法排污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其对此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周铁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陈忠强作为分管领导,对辖区内化工企业排污问题监管不力,管理存在漏洞,对镇环保办公室的工作管理也不到位,对企业超标排污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周铁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莫小峰,对超标排污企业没有尽到监管职责,没有组织查处和督促落实整改措施,情节严重;宜兴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盘君对已经发现的企业超标排污行为没有及时督促执法人员采取果断措施,导致企业多次超标排放污水,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对企业超标排污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周铁中队副中队长冯旭东对辖区企业监管不力,导致企业持续超标排污,情节严重。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5年,由于江苏宜兴天音化工厂(位于周铁镇)爆炸事故导致6人死亡,周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旭就曾受到过党纪、行政处分。
9、居民称违规水电站致广东丰顺县遭特大洪灾
来源:东方网 2007年06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15/004912023743s.shtml
本报讯 (记者 周皓 李国辉 通讯员 黄志忠) 在“6.9”梅州特大洪灾中,丰顺县黄金镇是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洪水来时,整个镇几乎都被泡在了水里。洪水退后,记者来到黄金镇,正忙着清理家园的人们对这场洪水依然心有余悸。在很多居民的眼里,洪水的发生固然有气候原因,但是上游地区——建桥镇、丰良镇、龙岗镇等地存在的50多家违规小水电站也是引发此次特大洪水的重要因素。另外,邻近的大埔县也因为大量违规小水电站的存在,导致了这场特大洪水来袭。
居民说法
违规小水电站放水惹祸
“其实,黄金镇经常遭遇洪水的!”镇上老居民朱伯告诉记者,由于地势的原因,黄金镇几乎每年都会涨水,但是以前发洪水时水势较小,顶多也就淹到一楼高度(1米左右),像今年这样淹到2楼以上的特大洪水他“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次见到”。
追究原因,朱伯认为,黄金镇的上游——建桥镇、丰良镇、龙岗镇等地存在的50多家违规小水电站,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都是违规小水电站惹来的这场大水。那些小水电站为了发电赚钱,平时拼命地蓄水,等到暴雨天气来了,水库不堪负荷了,为了保证水库不坍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放水。这么多违规小水电站一起放水,结果就出事了。”朱伯忿忿不平地说道。记者在采访的中发现,与朱伯持相同观点的居民大有人在。
据记者调查了解,丰良河、大龙华河和龙溪河汇集至此遂为产溪河,自西北向东流。而黄金镇居民口中所说的上游地区,除了建桥镇、丰良镇、龙岗镇等地,还包括邻近的大埔县。
大埔回应
与“四无”水电站关系不大
前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大埔县水利局张昭锋局长。他告诉记者,大埔及梅州其他地区去年刚刚对“四无”水电站进行过一次全面的整改,此次洪灾与“四无”水电站关系不大,但在对其管理上水利部门仍存在困难。
“四无”水电站主要是指无批准、无验收、无设计等环节在内的非法存在水电站。由于这些水电站设计与建筑安全系数比较低,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大埔县水利局张昭锋局长告诉记者,“对‘四无’水电站进行整改和清理已是当务之急”。
针对有群众质疑此次洪水与大量“四无”水电站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张局长表示,去年仅在大埔县他们就处理了一批“四无”水电站,“此次主要是各地同时大范围强降雨,遇到这样的情况,再好的防汛排涝设施也没有用”。但当地也有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粤东地区,仍然存在违规的“四无”水电站,“不可能对这次的洪水一点影响都没有”。
省防总态度
废掉不合格的“四无”水电站
广东省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李容根前日视察大埔灾情时表示,今年防汛主要的薄弱环节是小型水库,并将把“四无”水电站作为下一步水利治理重点,“不合格的就把它废掉!”
李容根前日视察了大埔县各处的抗洪救灾情况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李容根说,目前抗洪薄弱环节主要就是小型水库,目前(全省)还有1000多座没有除险加固,因为这些小型水库抗御洪水的能力比较低,万一管理不到位的话就很容易出险。
李容根表示:“‘四无’水电站没有通过批准、没有通过设计、没有通过验收,这样就投入发电,万一洪水来了大家都没底,所以我们要加强整治,把它作为今年到明年3月份之前水利重点整治的项目。整治好一宗就验收一宗,一宗不漏。整治好了就发验收合格证书,不合格的就把它废掉,不要留下一个隐患。”(来源:新快报)
10、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
来源:新华社2007年06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67415.html
三峡水库2003年6月蓄水至135米,工程进入围堰发电期运行,实现了蓄水、发电、通航三大阶段性目标,开始发挥效益。
2006年5月下旬,三峡大坝全线浇筑至坝顶高程185米;与此同时,三峡库区移民已在按水库蓄水位156米实施。
2006年9月下旬,水库水位开始由135米蓄水至156米,至同年10月完成蓄水,三峡水库进入了初期运行期。预计到2009年三峡枢纽工程完建,水库移民搬迁任务完成,具备蓄水至正常蓄水位175米运行条件,即进入正常运行期。
三峡水库设计坝顶高程185米,设计正常运行水位175米,相应库容393亿立方米;设计防洪限制水位145米,相应库容171.5亿立方米。三峡水库到2009年进入正常运行期后,遇100年一遇洪水,通过水库调洪,可控制荆江最大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每秒,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即荆江可以不分洪;遇1000年一遇洪水,通过水库调洪,可控制荆江最大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每秒,结合荆江地区分洪区分洪,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即通过水库调洪,荆江地区分洪区分洪,可避免荆江两岸乃至江汉平原遭受毁灭性灾害。(记者杨希伟、姚润丰)
11、新华网:专家称长江防汛目前不能依赖三峡工程
来源:新华网 2007年6月14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4266
新华网武汉6月14日电(记者杨希伟、姚润丰)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在此间指出,今年长江防汛不能指望一个三峡工程就能解决全部问题,长江中下游各省仍要精心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以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长江洪水。
蔡其华说,去年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185米的设计高程,并成功蓄水至156米。作为长江综合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被社会各界在今年的长江防洪中寄予厚望。三峡工程能防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的长江洪水的说法纷纭。
“对三峡水库今年的防洪能力必须清醒认识,切不可估计过高。”蔡其华指出,今年是三峡工程进入初期运行期的第一年,开始发挥初期运行期防洪作用。按国家防总、长江防总批准的度汛方案,今年三峡的汛限水位按144米运行,其防洪高水位为156米。从144米到156米之间,三峡水库约有68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对万里长江上最为险要的荆江河段而言,防洪标准可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二十年一遇。
蔡其华说,三峡大坝坝顶虽已达到185米的设计高程,但三峡工程尚未完工,如果需要按照超过156米水位运行,目前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库区第四批移民搬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在156米至175米蓄水位之间的约30万库区百姓必须临时转移安置,而且这部分群众没有荆江分洪区群众撤退转移的意识和经验,加之居住分散、转移难度非常大。二是156米水位以上的库区地质灾害整治仍在进行,如果蓄水超过156米,将影响地质灾害整治工作。三是三峡大坝未经历过超过156米高水位的运行考验,如果水位直逼175米,大坝安全运行存在一定风险。
蔡其华强调说,三峡工程今年将主要发挥基本的防洪作用,但要应对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的更大的洪水,仍需要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发挥作用。包括以三峡工程为主的长江中上游的水库、长江中下游的堤防和分蓄洪区等防洪工程,都要经过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的科学调度,统筹协调发挥总体作用。(完)
12、新华网:三峡重庆库区剩余10万移民明年迁完
来源:新华网2007年6月15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4320
重庆市移民局局长王显刚14日表示,三峡重庆库区截至目前已完成移民搬迁103万人,按照国家调整后的三峡工程移民规划,剩余10万移民将于明年完成搬迁安置。
王显刚介绍说,根据国家对三峡工程移民规划进行调整后的指标,重庆库区的移民搬迁总数为113.8万人,其中城市移民64.9万人,农村移民49.8万人。移民搬迁安置涉及到2座城市、7座县城、101个乡镇,同时还涉及到1397家工矿企业。截至目前,三峡重庆库区移民搬迁已经完成了103万人,工矿企业搬迁已经完成了1392家,万州和涪陵2座城市的搬迁已经完成,库区6座县城的搬迁已经基本结束,101个乡镇中的90多个已经完成搬迁。
王显刚表示,三峡重庆库区的移民搬迁安置总任务已经完成了90%以上,剩余任务为搬迁安置10万移民、5家工矿企业,完成库区最后一个淹没县开县的搬迁,这些剩余的移民任务将在明年完成。
王显刚说,三峡重庆库区113万移民搬迁安置的任务完成以后,库区将继续抓好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
13、关注北方酷暑南部洪水:厄尔尼诺加剧全球变暖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6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15/095413236300.shtml
2007年的第一场热浪,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我们今年也许会有一个最热的夏季。3月份,长江沿线一些城市气温已经突破了30℃。往年春意正浓的时节,重庆等城市却意外地出现了空调热卖。5月份,黄河以北部分地区罕见地出现了接近40℃的高温。
而随着高温同时到来的,是全球范围内关于“环境与气候”的热议——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至今,环境与气候这一话题还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热闹过。
热议始于2月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向全世界发出的“最严厉警告”:人类活动,尤其是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使用,正是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元凶。尔后,2007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确定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中国方面的主题则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两者都牵扯到同一个话题——全球升温。
就在环境日的前一天,6月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
紧接着,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召开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G8会议)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再次被确定为会议主题。6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讲话,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共同努力、加强合作、统筹兼顾、民主协商”的建议。
导致2006年酷暑和干旱形成的气象条件,2007年又在形成
2007酷暑宿命:高温+洪水?
★ 本刊记者/陈晓(发自重庆、北京)
6月上旬到中旬,中国北方的酷暑和南方的洪水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遇到一起,将让2007年比去年更热,甚至使未来12个月成为创纪录的最热年份。”菲尔·琼斯是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负责人。他说,全球变暖趋势已经导致东非干旱和北极冰壳融化,这种趋势将在2007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到来加剧。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刚刚过去的春天正印证着琼斯的话:3月的重庆,气温已经冲破30℃,动物园的鹦鹉不得不冲水纳凉。而5月26日的北京,创下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37.2℃。同一天,河北省邢台市的南宫站最高气温达到39.3℃,这也刷新了南宫站自1958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气温最高值。当天,河北省气象台在5时、11时连续两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接下来的夏季还会发生什么?“在天气的预测上,科学家经常会用类比预警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叶谦告诉本刊。按照这种方法,如果用上一个夏天作为参照物,今年将可能面临又一个可怕的酷暑。
高温从哪里来
2006年被科学家称为有史以来第六热的年份,它创造了一连串令人不安的新纪录,西南地区的高温干旱就是其中一项纪录刷新者:2006年8月中旬,重庆28个区县最高气温超过40℃,綦江达44.5℃,均突破全市建站以来最高气温极值。城市高烧一直持续到9月,渝西地区连续高温天数普遍超过45天,而鲜有降水的日子则达到3个月。
不光是华南,华北、西南这些传统的夏季高温地区,长江流域,东南沿海甚至哈尔滨的居民都在逐渐习惯于夏天来得越来越早、极限温度越来越高。科学家关于极端事件的预测,一些研究使用最新的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全球的气候趋势是:“温度的极端事件将增加,热浪将会更强、更频繁和持续更长的时间,冷空气的爆发次数将会显著减少,中高纬地区霜冻的天数将会减少。”
在全球变暖的驱使下,2006年西太平洋暖池地区温度增加了零点几度。这直接增强了“副热带高压”——它将对热带、副热带中国大陆的夏季高温产生直接影响。在去年的高温极端事件中,我们多次听到它的名字。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王永光把这个高压气团的特性比喻为一只充满了暖空气的气球。“一旦它笼罩在某个区域,西南的季风,北方的冷空气,都不能进入这个气团里瓦解它,以给受它控制的区域带来凉风和雨水。”王永光说。
按照传统的运动规律,每年夏天,副热带高压气团随着“哈得莱环流圈”的加强,掠过太平洋热带温暖的水面,北进到中国的东南沿海领域。
“这几年,副热带高压带明显偏南。”重庆市气象台台长刘德说。也就是说,这个掌管着中国大陆夏季气温的暖气团,近几年西伸进入中国大陆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大,为一些沿海城市和西南内陆的高温频发埋下伏笔。
14、特使韩升洙:气候变化是国际安全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06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15/095413236331.shtml
“气候变化是国际安全问题”
——专访联合国秘书长气候变化问题特使韩升洙
★ 文/朱焱
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要求发达国家率先采取减排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与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2005年开始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38个发达国家规定了2008~2012年间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量化指标,但没有为103个发展中国家规定减排义务。
潘基文年初就任联合国秘书长以来,将气候变化问题列为工作重点之一。他任命了三位气候变化问题特使。其中一位,就是他的恩师、曾经担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和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的韩升洙。
5月21日,韩升洙访问了北京,就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政府进行商谈。在离开北京之前,韩升洙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请你谈谈此次访华的目的和成果。
韩升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正在考虑在9月份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气候变化问题高级别会议,我来的目的是听取中国政府对秘书长倡议的想法,我不是来谈判的。9月份的会议也不谈判,而是各国领导人就人类未来面对的共同问题进行讨论。
气候变化涉及的问题很多。温家宝总理4月27日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措施和目标,其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特别引人瞩目。对这个令人瞩目的演讲,我们十分欣赏。气候变化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会持续很长时间。中国政府在此问题上态度积极,我们希望将来中国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中国新闻周刊:如何解决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着巨大分歧。你如何看待这些分歧?
韩升洙: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这不可否认。与此同时,他们有巨大的经济能力来处理这些问题。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可逆转,一旦气温上升二三度,也许要经过很多世纪才能降下来,这会影响未来好几代人的生活,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须联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气候变化已经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了,它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过这个问题,所以它也是国际安全问题。或者说,气候变化既是国内政治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全世界都应该关注。
中国新闻周刊:未来的谈判应该在什么框架下进行?
韩升洙:任何政府都可以单独提出建议,欧盟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但是这些建议只能作为联合国工作的补充,而不能取而代之。我们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探讨这一挑战世界未来问题的惟一框架。
15、无锡水危机,太湖蓝藻的攻击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07-6-15 朱文轶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321.html
“蓝藻是场灾害。”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孔繁翔很肯定地说。没有多少人跟科学家一样意识到蓝藻的威胁。人们充满信任地把自己托付给输水管道、自来水厂,他们认为这些层层设卡的工业防线完全值得信赖,可以将污染置之门外。直到5月29日,蓝藻轻易地越过了它们,以最直观的方式侵入了无锡人的生活,整个城市陷入水质型缺水的困境。人们发现再想赶走它并不容易。
蓝藻的入侵路线
4月初,孔繁翔就注意到太湖上开始蠢蠢欲动的蓝藻了。他所在的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从2000年初开始观察梅梁湾蓝藻水华形成的全过程,这个观测机构在太湖上拥有32个监测点,每个月都要逐一采样。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接近这种蓝绿色的“怪物”。
孔繁翔这样称呼它们。这种个头很小的水生生物,像一串游荡在太湖上的漫不经心的幽灵。它们很容易“长大”,风向湖岸吹的地方,死去的蓝藻就一层一层叠起来,形成一条10多公里长、5厘米厚的水华,最厚的地方甚至达到10到20厘米。“用手摸上去感觉就跟糨糊一样,鱼钩都放不下去。”蓝藻繁殖的过程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湖内其他生物的死亡,它们则成为这个系统内的领主。
一些研究者刚开始也把也把它看做是蓝藻“例行公事的造访”。疯狂扩散的蓝藻并没有使人们感到焦虑。往年正常情况下,它顶多影响一下太湖的景观,不会带来什么骚乱。雨季一来,这些小生物会被大量的雨水冲刷稀释,人们渐渐会淡忘它,直到第二年的来临。还有一些农民把它们捞起来当肥料,亲切地称之为“海油”。
今年蓝藻暴发比以往提前了。在人们看来,太湖像一个“螃蟹”,“螃蟹肚”的广阔水域风大浪急,自净能力强,“螃蟹爪”——那些凹槽水湾地带,流动性差,处于死角,是蓝藻的繁殖地,但现在“连太湖中心的水质也已经坏到足够提供蓝藻生长的养分了。”孔繁翔说。不到5月,浓度惊人的“蓝色怪物”就可能遍布太湖。
科学家们不得不承认,一旦已经形成灾害,人类的干预看起来会无济于事。“你根本阻挡不了它的势头。”孔繁翔说,他看见一些部门组织人力,一人拿一把粪勺坐着船在湖中间捞蓝藻,完全捞不过来。“整个太湖2000多平方公里,任何一个地方和角落都可能生长,你捞光了一处,会有其他地方的漂过来。”几年前,也是在人们毫无办法的时候,台风“麦莎”带来的雨水,让太湖摆脱了困境。
孔繁翔观察到,“它们最开始出现在梅梁湾的最北面,鼋头渚那里,越来越大,并缓慢向南移动”。今年的蓝藻危机的确让他们忧心忡忡。沿着梅梁湾的东侧湖滨从北向南,分布着从太湖取水的12家自来水厂中的4家:青龙口、小湾里……这些取水口对四处游荡的蓝藻毫无设防。
取水口的“抵抗”
蓝藻不像洪水、地震这些显著的灾害,人们无法确定它的量,没有一种测量单位,因此没人知道它的严重性。它像一个随时招募散兵游勇的游击队伍,在广阔的太湖上随意漂浮。它让人防不胜防。只是一些随机的因素,比如风向、流速,或者一个偶然的波浪,它就钻进了分散于湖边的自来水厂取水口里,并在那儿淤积起来。这种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开始攻击生活在这个水域周边的人们了。
“曾经太湖边的芦苇荡帮助人们对付过蓝藻的麻烦。”无锡市滨湖区水利农机局工程师李筱群说,以前太湖平原地带沿岸滩涂,是芦苇林带形成的湿地。“芦苇林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直接接触湖水,约有200米纵深、全是喜水的棉芦;第二层,为中间层,为棉芦、杂芦混合层,约有150米;第三层为杂芦,约在150米;最后是一条横河,将芦苇荡与农田隔开。”“被风吹到岸边的蓝藻,被带进了芦苇丛中,湖水退去,污物和蓝藻被盘根错节的芦根草丛留住,成为肥料,芦苇等植物长势更好、密度更大。”这个湿地生态现在被防洪堤坊和自来水厂的取水设施取代。
5月初,无锡的主要官员组织相关专家开了一个紧急碰头会。太湖是饮水源,使用硫酸铜这种最有效的化学方法无法被采用。人们希望在蓝藻可能进入取水口之前,把它拦住。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建议,在鼋头渚至大箕山一线,采用固体浮子式橡胶围油栏,将梅梁湖主要景观湖区与外太湖隔离,减少外来的湖面蓝藻漂进该湖区,并根据风向开启和关闭围栏。
对于一个巨大的水体,防护栏的作用微乎其微,孔繁翔说,一个浪就能把蓝藻打过去,它在围栏里继续繁殖,因为围栏的阻挡,反而没法再漂出来。
治理玄武湖蓝藻曾使用过的生物办法——引入鲢鱼也未奏效。该方法只对蓝藻发生面积不是很大而且便于控制的情况有用,5月初的太湖蓝藻已经足够庞大了。“当藻已经占据生态系统的上峰时,生态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其他生物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上海水产大学专家何培民说,一些鱼投进去,很快被蓝藻分泌的大量毒素毒死了。一些鲢鱼能够生存一段时间,但它们不愿意吃藻壁比较厚的蓝藻,根本无法清除。用鱼治理,还有更严重的后遗症,鱼排泄的粪便很可能会残留在蓝藻上,即使它们能把所有藻类消灭,同时也成为蓝藻的传播工具,它们四处游动,给蓝藻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5月中旬,蓝藻几乎完全占据了梅梁湖的水面。它们看起来一根一根排列,这在水体富养化的术语里面叫做“风纹状”,是蓝藻严重暴发的形状。
孔繁翔说,这时候连专家也只能心存侥幸,希望流动的蓝藻绕过取水口,“危机就能最小化”。但这并没有发生。
蓝藻轻易地突破了人们的防线。5月20日,它堵塞了第一个水厂的取水口,无锡方面决定暂时关闭这个水厂。但接着第二个水厂被污染,连处于湖东原本并不在蓝藻流向上、相对安全的南泉水厂和溪东水厂也无法幸免。人们几乎束手无策了。
“没有备用水源了”
5月29日,全城的人都开始议论发出严重异味的自来水。江南大学的蔡玲傍晚去学校商业街的超市买水果,看见学校的男生手里提着大桶大桶的水出来。她打开宿舍水龙头,便闻到刺鼻的腥味。“洗过的手,那臭味完全覆盖了洗手液的香味。”她说。
第二天,情况看上去更严重。食堂的饭菜里充斥着自来水的臭味,超市里大桶的纯净水脱销,她们打车去无锡市中心家乐福超市,发现所有的矿泉水货架上都空了,“货架上还挂着‘每人限购2瓶’的黄色标牌。”蔡玲说。
没人想到无锡有一天会出现如此大面积的缺水。这个地方得天独厚。不到全国国土面积0.4%的太湖流域创造着大约占全国1/7的国民生产总值,人们热火朝天地生活,永远像流传的古老歌谣里咏唱的那样令人向往。
蓝藻并不是第一次给太湖带来麻烦。“1990年死亡的蓝藻堵住自来水厂进水口的事发生过一次。”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孔海南回忆说,那是蓝藻首次严重暴发,当时太湖完全没有水的形象了,全是白色的泡沫,以及黑色、灰色的堆积物,太湖周围包括苏州、无锡有3个星期左右自来水厂是停工,3周没有生产自来水,老百姓没有水喝,需要以自来水为生产原料或者使用自来水的工厂都停产。“5年后,太湖又出现一次同样规模的藻类暴发,那年饮用水源躲过了,没有被污染到,但太湖通长江望虞河的闸门,被1米多厚的水体沉着物堵住了,闸门不能正常起吊。”
孔繁翔从1978年开始研究太湖的富养化问题,他说,“1990年太湖水质的营养过剩还只是局部水域,那一次危机更有偶然性,而到前年,太湖的富养化基本上已经全湖分布了,像今年这样规模的蓝藻袭击以后会变得更频繁”。
孔繁翔说,1990年,人们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时整个江南地区到处都是深水井,尽管工厂停产,但居民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2年前,因为苏州等地出现的严重地面下沉,江南地区所有的深水井都被勒令封闭了。人们失去了备用水源。“针对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给另一个环境问题设了绊脚石。”孔认为,一旦生态系统紊乱,许多问题就相互牵制,矛盾重重,“太湖的问题显然不是‘就湖治湖’了”。
自来水厂陷入了被动。“行之有效的工业生产线,有一系列对付不洁水源的办法,消毒,去除污染,而蓝藻从来就不属于现成工序针对的污染源之列。”孔繁翔说,自来水厂拿它完全没办法。他们慌乱中加入除臭剂和除藻剂一类净化和吸附物质,试图抹去蓝藻的痕迹,这给自来水厂增加了极大的成本,但却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死亡蓝藻浓厚的腐败气味完全无法消除,反而在供应到用户那里的自来水里增加了两种化学药剂的味道,这让水闻起来气味更重。
专家们估计,此次水污染持续的时间将可能超过5个月,尽管“引长济太”会使局面有所改观,但整个用水高峰季节的夏季仍可能受到水污染的影响。
“大闸蟹”的诱惑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被认为是国内最肥的淡水湖。渔民们无法抵挡这种诱惑。
几乎绝迹的水草原来是藻类生物的“遏制剂”,却成为这种诱惑下的牺牲品。太湖多年禁止捕鱼,太湖周边的渔民随后转向围湖发展淡水鱼养殖业,他们发现,后者利润更大。中国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所研究员严小妹认为,现在东太湖网围养殖的很多人都不是专业渔民,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围湖赚钱的人,“他们甚至不养鱼,而是搞圈湖运动,倒卖水面”。
这种无序的局面一度使航道两侧水面都被围网养殖户大面积圈占,密密麻麻的竹竿和鱼网遍布湖面。从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来看,目前太湖围网养殖面积实际上约为20多万亩,超出规定允许养殖面积的好几倍。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中,太湖围网养殖面积规定为1.5万亩。在圈湖运动的推波助澜下,2000年,最后实际上增加了1万亩围网轮养面积。很大一部分养殖指标给了市场上畅销的大闸蟹。
李筱群介绍,渔政部门核准的面积是80亩,一个养蟹户通常会超标养殖30亩。而即使根据规定,核准的80亩,他们每年每亩需要交资源增值费70元,超标的30亩尽管要处以3倍罚款,但按照这两年当地螃蟹的市价是每公斤120元,100多亩的螃蟹产量超过3000公斤,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当地还有一些养殖户要求扩大围网养蟹面积。这加剧了太湖水质的恶化。
16、减排目标如何实现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06月1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15/095413236323.shtml
减排目标如何实现
★ 本刊记者/李杨
6月2日,德新社报出消息:美国总统布什暗示,美国可能会同意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确立一个广泛的国际目标,条件是中国、印度等能源大国也加入到这一努力之中。
这是多年来美国政府第一次对《京都议定书》做出“积极”回应。报道的副标题把布什的这一计划表达得更加直白——“核心是把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拖入谈判”。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能源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称,预计到200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减排的呼声很高。布什计划可以被看作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受到国际压力的一个最新注解。
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谈判的中国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向媒体坦承:“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吕学都认为,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压力并不单单来自国际社会,国内的能源安全问题压力更大。过去20多年,中国的能源弹性系数(能源消耗速度和GDP增长速度之比)一直保持在1以下,而2002年到2005年之间,能源消费的总量和强度都在上升,能源弹性系数一度达到了1.5到1.6之间,也就是说,中国GDP保持每年10%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耗增长速度则达到每年15%。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国要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目标,其中,2006年的目标是下降4%左右。然而,作为“十一五”开局年的2006年情况并不乐观,单位GDP能耗仅下降了1.23%,和年初预定4%的节能目标相去甚远。
“虽然‘十一五’规划中的这个减排降耗目标是我们的国内政策,但它也是中国传递给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迎对本刊说。
5年降耗20%:一个可行的目标
就在《参考消息》刊登德新社消息的第二天,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评论:中国在八国集团(G8)德国峰会召开之前,公布一项期待已久的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是为其环境政策进行更为积极的国际辩护。
在《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中国承认,去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此外,报告披露了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今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报告进一步指出,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今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形势的确不容乐观。但本来,在相当一部分专家眼中,5年降耗20%的目标并非高不可攀。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算了这样一笔账: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用能源翻一番支持了GDP翻两番,平均每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以上。2004年与1990年相比,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45%;火力发电煤耗、生产每吨钢可比能耗和生产单位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了11%、29%和21.9%。
尽管如此,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依然仅仅只有33%。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
因此,无论是横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还是从自身纵向发展看,中国节能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降耗目标没完成:谁之过
对于2006年降耗目标未能如期实现的原因,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首任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在此前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主要责任在地方决策者身上。这位知名环保专家说,一些地方部门嘴上说环保重要,但一碰到具体问题就变样了,仍然是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
山西省环保局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为曲格平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支撑。能源所研究员周大地和他的两位同事郁聪、白泉对山东、江苏、山西三个能源消费大省调查后发现,地方追求更高GDP的压力巨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难以实现。
他们在2006年11月的《中国能源》杂志上撰文指出,“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7.5%的目标,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规划中,GDP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规划目标,平均GDP的增速在9.9%。不仅如此,地方还层层放大GDP的增速,相互攀比现象严重,一方面和相似的省市比,另一方面和以前达到过的速度比。不少市县提出GDP增长率要达到14%~16%,甚至更高。在这种状态下,什么项目能快速拉动GDP的增长,就上什么项目,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成为口号。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顺利是没有实现年度节能目标最重要的原因。”周大地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拉动,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偏大,这样,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消耗能源和资源。
周大地在报告中分析,造成地方一味追求GDP的原因,与1994年后实行的中央和地方分税制有关。分税制实施后,税源稳定、税基广、易征收的税种大部分划归了中央。实施分税制后的当年,中央的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加200%,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比重不断减少的同时,支出比例却不断加大。地方由于需要更多的财政收入支付教育、社会保障等费用,不得不拼命上项目,以增大地方GDP。
需要科学的政策设计
陈迎指出,中国减排指标是一个自上而下提出的目标,在缺少科学评估和具体行动方案的情况下被分解到各个省,然后推动整个社会去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科学决策还不够。
一位研究气候变化的专家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佐证了陈迎的说法。宁夏的代表抱怨中国东西部省份减排指标分配不合理,称东部沿海省份把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移到西部,是西部省份完不成降耗指标的原因之一。这位专家还向本刊透露,去年承诺减排指标最高的吉林省,是在没有事先做好评估的前提下,盲目认领指标的。吉林相关领导曾向国家发改委的专家请教,吉林能否完成地方GDP能耗下降30%的指标,发改委专家说没经过调研无法评估。尽管吉林对于减排指标心里没底,但还是仓促认领了指标。
陈迎说,英国有一套促进企业减排的政策,对中国很有启发。英国政府首先聘请咨询公司,对主要部门的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潜力等进行详细评估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节能降耗目标,然后将这一目标分解到各个工业部门。
对于企业,英国从2001年起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税使企业的燃料费用普遍增加10%到15%。同时,为了鼓励减排,政府又规定了一些税收减免措施,比如,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的企业,若完成规定的减排目标,可以减免80%的气候变化税。另外,政府根据《京都议定书》排放贸易机制,在英国国内设立减排交易平台,让企业之间进行排放指标的交易。再有,政府利用征收来的气候变化税的部分收入创立碳基金,为企业提供贷款、审计、培训等服务。
英国的各种政策工具给企业一个强烈的信号:气候变化不仅是国际社会和主权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经营战略问题,必须把气候变化作为生意的一部分来做。
转变个人消费方式
陈迎提醒,一个节能降耗的方面目前被极大地忽视了,那就是转变个人的消费方式。“能耗不仅仅是用电、开车这样的直接能源消耗,”她说,“还包括居民整个消费方式所影响到的间接能源消耗。”
丹麦技术大学的乔根(Jorgen Stig Norgard)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直接能源消耗”和“间接能源消耗”的概念。他在《从我做起——走向低能耗社会》一书中写道,家庭的直接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照明和家用电器使用的电、取暖和生活热水所用的热量以及汽车和摩托车所用的燃料,但家庭同时还有一种间接的能源消耗,比如购买一块地毯、一份保险、一捆白菜或一幢房屋,都将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因为制造、运输以及销售以上各种东西都要消耗能源,购买得越多所消耗的能源也越多。
据陈迎研究,在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耗比例中,工业占70%,居民占10%,剩余部分被交通、农业等消耗掉了。但工业产品最终还是被人购买并消费。从最终结果看,居民能源消费能占到50%到60%。
“我们现在只想到随手关灯,把空调温度调高几度,少开一天车,这只是减少了直接能源消耗。而我们使用一个杯子,这个杯子的生产过程和垃圾处理过程都将消耗能源,这是间接能源消耗。”
陈迎给记者出示了国外的一张能量消耗分析样本,举的是一台电冰箱的例子。一台电冰箱每年的直接能源消耗为1854兆焦耳,而它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间接能源消耗(包括生产、贸易、运输、垃圾处理等)是3484兆焦耳。总体计算,如果正常使用15年,这台电冰箱平均每年消耗能源2086兆焦耳;而如果这台冰箱只使用5年的话,它平均每年消耗的能源就达到2551兆焦耳,每年高出465兆焦耳。
“眼下青年人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处在急剧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消费观念,特别需要看到的是,中国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允许我们追求过度消费。” 陈迎说。★
17、荒漠化正向我们逼近 病因何在?
来源:《科技日报》2007年06月1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71447.html
漫天黄沙像一张大网突然地铺了过来,一时间天昏地暗,行人不得不抬起手臂遮住眼睛,道路上的汽车车灯纷纷闪亮,骑自行车的人被迫停下来,躲在旁边的树下……这不是电影里才有的镜头,如今它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沙尘暴对北方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对于产生沙尘暴的源头荒漠化,也许了解的并不多。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前不久的一次关于防沙治沙工作的会议上,公布了一组惊人的数字:全国现有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直接或间接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存、生产和生活。土地沙化地区的人们触手可及的干旱、贫瘠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所体验,但每年春天让人心悸的沙尘天气也在昭示着荒漠化正向我们步步逼近。
“地球癌症”的病因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癌症”,病因复杂,既有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等自然因素,更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原因。“沙漠化主要由缺水引起。沙漠化严重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一是人为因素,很大一部分荒漠化的加重,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一位在甘肃省从事荒漠化治理工作多年的老专家这样告诉记者。
人为因素一:滥牧
人为因素有很多方面,滥牧是其中最严重的一项。长期以来,我国超载放牧现象极为普遍,建国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万头(只),大部分草场超载率为50%—120%,有些地区甚至高达300%。过牧导致草场急剧退化、沙化。内蒙古、新疆、甘肃由于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面积已分别上升到草地总面积的51.8%、63.6%和87.8%。
人为因素二:滥垦
其次是滥垦。人口增长过快,土地不能扩张,使人口和耕地比例失调,许多地方无计划地进行开垦,边开垦,边撂荒,沙化不断扩展。如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商都县,在1929年刚建县时,只有8万人,1982年有居民35万人。1994—1999年间全国在固定沙地及草地上开垦的耕地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年均开垦3400平方公里,其中一半以上变成流动和半固定沙地。
人为因素三:滥伐
还有多年呼吁禁止的滥伐。乱砍滥伐直接毁坏了沙区宝贵的林草植被。植被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新疆和田地区因砍伐烧材,使胡杨、灰杨等天然荒漠林每年破坏达760公顷、5年共破坏3800公顷。
人为因素四:滥采滥挖
沙区滥采中草药材、采矿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加速了荒漠化的形成。据统计,内蒙古全区在上世纪90年代后几年间因采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1.95亿亩,其中6000多亩已经沙化;四川省若尔盖盛产名贵中药材100多种,一到采药季节,全国各地每年涌入该地采药材的达10余万人,遍山滥采滥挖,造成极大破坏,诱发了土地沙化。
人为因素五:过度用水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荒漠化发生的诱因。上游过度用水,导致下游地区植被迅速退化,土地严重沙化。内蒙古阿拉善盟,历史上曾有“居延大粮仓”的盛名,由于上游地区大量使用黑河水资源,进入绿洲的水量由60年代9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亿立方米,东西居延海已干涸,1400万亩梭梭林枯死。
荒漠化的“并发症”
土地的荒漠化和沙化会带来很多的“并发症”。
并发症一: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已有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了沙地。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阿拉善地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青海柴达木盆地、河北坝上地区和西藏那曲地区等地,沙化地区平均增加4%以上。由于风沙紧逼,成千上万的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
截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国家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上世纪末,沙化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5年就有一个北京市的国土面积因沙化而失去利用价值,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1.7亿。
并发症二: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
土壤风蚀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首要环节。风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土壤粗化,肥力下降。据采样分析,在毛乌素沙地每年土壤被吹失5—7厘米,每公顷土地损失有机质7700公斤,氮素387公斤,磷素549公斤、小于0.01毫米的物理粘粒3.9万公斤。中国科学院寒旱所测算,沙漠化致使全国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1996年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9.5倍。
并发症三:自然灾害加剧
还有一个最能让我们有直接感受的危害,那就是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告诉记者,全国特大沙尘暴上个世纪50年代发生了5次,60年代发生了8次,70年代发生了13次,80年代发生了14次,90年代发生了23次。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沙尘暴是逐年递减的趋势,2001年发生了13次,2002年发生了11次,2003年发生了2次,2004年发生了6次,今年在北京地区就更少了。不仅如此,根据北京市环保局监测的数据,北京城区的可吸入颗粒物,1998年可吸入颗粒物达标天数是27%,到2004年已经达到了62%。
破坏与治理相持的现状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永远是个让人愿意为之奋斗的梦想。土地沙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土地沙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衰退土地生产力,威胁江河安全,而且加剧沙区贫困,2003年中国重点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与发达地区差距更大。
来自各方的努力让荒漠化的治理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2237万公顷,自2001年的4年来,实现了年均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大于扩展面积的历史性突破,沙化土地加剧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许多地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监测结果表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止,‘破坏大于治理’的状况变为‘治理与破坏相持’”,2005年6月14日上午,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北京公布了2003年11月—2005年4月组织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绝大部分省区治理面积大于破坏面积,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的监测结果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治理带来的希望。
■新闻缘起
六月十七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六月十四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介绍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的最新动态,数据显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出现净减少。同时祝列克指出,我国荒漠化、沙化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当前防治工作的成绩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形势仍很严峻。(本报记者刘莉)
18、日本人环保意识从何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6月15日00:53
http://env.people.com.cn/GB/5868020.html
日本人环保意识较高,并非与生俱来。提高环保意识没有捷径,要靠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和市民各尽所能,持之以恒。
首先,环保意识提高离不开环境立法的推动。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历过严重的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并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1956年的水俣病,1957年的痛痛病,1961年的四日市哮喘病,1964年的米糠油事件。公害给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国民要求政府强化公害对策的呼声不断高涨。196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68年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止法》和《噪音规制法》。1970年第64次国会上重新修订《公害对策基本法》,并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等14个相关环境法案,使此次国会成为著名的“公害对策国会”。相关法律还加进了居民应该享受良好环境的“环境权”这一新见解,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共鸣,“环境权”成为日本此后环境立法的基本理念。
其次,环保意识提高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上世纪60年代是日本公害事件的高发期,产生公害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将伴随生产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和随意丢弃。70年代是公害诉讼的高发期。作为当事人的企业不仅要支付诉讼费用、受害者救济费用、环境再生费用,还要承担道义责任和企业声誉下降的负面影响。公害诉讼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进而促进了企业环境技术革新。在公害发生最多的制造业,最初只考虑如何处理排放的污染物,后来则注重如何减少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日本的环境产业经历了从“公害防止型”、“资源节约型”到“资源循环型”的变迁。
其三,环保意识提高与环境教育普及相辅相成。1970年,“公害”一词首先在日本《小学学习指导大纲》中出现。1971年,日本文部省决定在社会课程中增加有关公害的学习内容。在“环境教育”还未引进日本之前,环境教育是以公害教育这一形式存在的。日本学校的环境教育大致分为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和保护自然教育三个阶段。除重视学校环境教育外,日本还重视社会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培育个人自由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同时,平衡自由与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参与环保社会活动的自觉性,增强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承担义务的责任感。
19、还有多少湖泊潜伏环境危机?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7-6-15 施勇峰 凌军辉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325.html
由于太湖蓝藻暴发引起的无锡市饮水危机得到缓解,但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已经再次敲响。有关专家认为,由于流域的超强度开发和湖泊资源的超强度利用,长江中下游湖泊已经全部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质持续下降对人们生产生活和周围生态环境威胁越来越大。
长江中下游湖泊全部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全国目前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淡水湖泊约210个,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就有132个,占63%。其中,五大淡水湖中有四个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位居该区域。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查,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目前,五大淡水湖中位于该区域的四大湖泊水质已全年介于三至五类之间。巢湖的中部湖区水质为四类,西半湖的多数水域水质劣于四类,只有东半湖水质能够达到四类;位于山东省的“四湖”(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水质介于四类和劣于五类之间,其中微山湖和南阳湖水质为四类;太湖水质为五类和劣于四类的水域面积占湖泊总面积的83%左右。
调查还显示,绝大多数城郊湖泊也已经富营养化。杭州西湖水质经过清淤和换水,水质四类,仍属富营养化;山东大明湖水质劣于四类;南京玄武湖水质介于四类和五类之间;武汉东湖水质主要是五类和劣五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高俊峰告诉记者,长江中下游湖泊目前已全部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对社会和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不仅影响供水和水产品品质,威胁居民健康和社会稳定,还污染农田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景观、休闲和娱乐。甚至在丰水的江南水网地区也出现严重的水质性缺水问题,“身处水乡而无水喝”。
湖泊资源过度利用恶化生态系统结构
目前,由于围垦、过度养殖和捕捞、旅游、航运等,湖泊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鸟类、鱼类、水草等动植物资源面临枯竭,土著生物种类几乎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严重影响地区的生态平衡。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姜加虎教授认为,湖泊的大规模垦殖,极大地削弱了其调蓄、宣泄长江洪水径流的功能,减少了长江水系泥沙的沉淤空间,不但加剧长江干流变迁和洪灾威胁,也极大削弱了长江洪泛过程中营养物质输入吸收和转化的能力,不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江湖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过程。
此外,近年来湖泊渔业养殖规模的扩大,对湖泊生态系统结构造成了直接破坏。如洪湖2000年湖泊围网养殖面积占湖泊总面积的30%左右,目前已超过50%。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长湖、大冶湖、斧头湖等湖泊,围网密如蜘蛛网,船行困难。除了向湖中投放鱼饵加剧湖泊富营养化,更有甚者还直接向湖中投放化肥,如湖南的大通湖近年来每年向湖中直接投放化肥8000至10000吨,已造成湖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多头管湖,谁为湖泊环境负责?
湖泊是一种复合资源,涉及到的政府部门较多,随着湖泊经济价值日益显现,各利益相关部门纷纷涉足,导致职责不明、政出多门、管理混乱。跨界湖泊更频频引发行政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目前湖泊的管理现状是,环保部门主要职责是监督水环境,但由于城市污水和江河不在其管理范围,大量城市污水被直接排入河网而无法进行管理;河道虽属水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但水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防洪和防旱,对于水污染管理缺乏法律依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有的湖泊区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对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经费、人员、设施严重不足,以及保护区土地使用权等问题,一些自然保护区未能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少数自然保护区甚至只有一块牌子,没有实质性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措施。
高俊峰研究员建议,湖泊管理可由水行政管理部门牵头,会同土地、环保、农林、交通、渔业、文化、建设、旅游等相关部门,成立统一的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湖泊保护立法,协调湖泊保护各方面的关系,明确湖泊土地权属,确立湖泊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及法律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