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六月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六月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06-06

六月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中国将采取5项措施降低水环境中氨氮污染因子

3黄河有望实现全流域联合治理水污染 

4、曾培炎强调:全社会要共同参与狠抓节能减排

 

地方信息:

5、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完不成减排指标 就引咎辞职

6、贵州主要湖(库)水质遭受严重污染

7、四川:锦屏电站世界第一高拱坝开建

8、安徽采取紧急措施全力阻止巢湖蓝藻暴发 

9、山东环保四“办法”治堵污染源

10、安徽淮河支流重度污染 干流水质略有改善

 

重大水事:

11、新华网:三峡工程今年将首次发挥防洪效益

 

环保诉讼:

12、浙江温州滩涂养殖户再次状告环保总局

 

深度报道:

13长江黄河源头仍存困惑 专家推动重测世界大河

 

环境时评:

14、太湖如何尽清流 治污有四大难

15、中国环境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16、如何让太湖水变清? 治污凸现三大“问题”

 

 

 

1、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6月0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6635.html

  人民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武卫政)国家环保总局今天发布《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06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3%的形势下,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至Ⅲ类,IV、V类,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远海海域水质良好。

  全国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9.1%。与上年相比(可比城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增加4.7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减少2.1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的区域。

  城市声环境污染较好。城市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好于其它类功能区。

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电离环境质量总体仍处于天然本底水平,重点电离辐射污染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可监测到的污染。电磁辐射环境基本属于环境背景水平。

2、中国将采取5项措施降低水环境中氨氮污染因子

来源:新华社2007年06月0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6980.html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顾瑞珍、艾福梅)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为降低水环境中氨氮污染因子,环保总局将采取5项措施。

  张力军表示,中国水环境中氨氮的污染因子的浓度值在上升,主要有以下4方面原因:部分排放氨氮的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还不稳定,企业的排放还比较多,加上国家对排放氨氮企业的排放标准也比较低;虽然污水处理率现在已经达到了57%,但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尚不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所以城市污水同样造成氨氮上升;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污染尚未得到很好的治理;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农业的面源污染。

张力军指出,针对这些问题,环保总局将在今后采取5项措施降低水环境中氨氮污染因子,这些措施包括:提高对工业企业氨氮的排放标准;督促这些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根据流域水质的情况,分期分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脱磷除氮的功能;对集中式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要进行污染的治理;推广测土施肥的方法,减少农业的化肥使用量。

3、黄河有望实现全流域联合治理水污染 

来源:新华网2007年06月0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6/06/content_6204939.htm

    新华网郑州6月6日电(记者 张兴军)记者从日前于郑州召开的黄河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获悉,由于新成立的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单位扩大,其工作范围也从原有的中下游四省区扩展到了全流域。有关人士表示,这一变化将使黄河实现全流域联合治理水污染成为可能。

    根据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再加上当前黄河河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今年初国家防总批复成立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新成立的黄河防总除增加了抗旱职能外,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成员单位也从原来的中下游4省区和1个军区扩大到了现在的8省区和4个军区,这也使其工作范围扩到了全流域。

    有关专家认为,黄河防总工作范围的扩大,不仅有利于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沙统一调度,同时也为全流域联合治理水污染的实现提供了契机。    据了解,近年来,进入黄河的废污水量持续上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约20亿立方米增加到目前超过40亿立方米,重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黄河水质呈恶化趋势。

    黄河防总总指挥、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表示,新成立的黄河防总除了要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外,还要联合防治水污染。要划定黄河水功能区,根据黄河水资源量和水流的纳污能力,提出各省区允许排入黄河的污染物总量,实行省区际断面水质行政首长负责制。

4、曾培炎强调:全社会要共同参与狠抓节能减排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6月0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6647.html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记者顾瑞珍)在第三十五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中南海邀请部分环保专家、基层环保工作者、热心环保事业人士以及来自社区、学校、家庭的代表座谈,围绕污染减排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曾培炎强调,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通过全民动员,采取共同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早日把中国建设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曾培炎说,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于近期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吸碳经济”,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改善全球环境做出贡献。

  曾培炎指出,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节能减排工作正处在重要关口。国家将采取坚决措施,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污染严重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强治污工程建设和管理,确保已建成的项目满负荷投入运营。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解决直接关系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认真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抓紧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的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

  曾培炎强调,能否实现“十一五”的污染减排目标,关系到每个公民、每个单位、每个社区的切身利益。我们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共同行动,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端正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环境安全意识,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各类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切实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努力创建绿色企业。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中国的活动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5、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完不成减排指标 就引咎辞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6月06日 李战吉

http://env.people.com.cn/GB/5826649.html

  “国务院下达了节能减排指标,我作为省长,完不成这个任务,就要引咎辞职。”甘肃省省长徐守盛立下“军令状”,由此推动全省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目前,甘肃省依据国家要求制订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等十大类40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已经分解到省直各有关部门、各市州和相关企业。

  据甘肃省经委负责人介绍,全省正在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政府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没有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地区和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

  由于历史原因,甘肃省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2005年,甘肃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2.26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5%;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4.99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2.7%,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

  当前,在层层分解落实节能减排任务指标的同时,甘肃正在组织实施“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对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16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同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通过抓好燃煤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等10项重点节能工程,今年形成2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到2010年清洁生产企业达到500户,建设100个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据悉,甘肃省正在加强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推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国家下达任务的全面完成。    

6、贵州主要湖(库)水质遭受严重污染

来源:新华社2007年06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5818.html

  新华社贵阳6月5日电(记者李忠将) 贵州省环保局近日发布的《2006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贵州境内主要的8个湖(库)中,绝大部分湖(库)水质已经遭受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监测的25个垂线中,仅有1个达到规定水质类别标准。

  2006年,贵州省环保局纳入水质监测的湖(库)共有8个,分别为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乌江水库、夜郎湖、虹山水库、万峰湖和草海,其中草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是贵阳等中心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

公报显示,在这8个湖(库)的25个监测垂线中,达到水质类别标准的垂线只有1个,占总监测垂线数的4%;劣于规定水质类别标准的垂线有24个,占总监测垂线数的96%。湖(库)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溶解氧和氨氮等。

7、四川:锦屏电站世界第一高拱坝开建

来源:工人日报2007年6月6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3729

6月5日,中国水电七局局长张建文与四川二滩开发公司总经理陈云华在成都锦江宾馆签下20.98亿元合同,承担世界第一高坝——锦屏水电站大坝施工建设。四川省政府副省长王宁、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总经理范集湘、省政府副秘书长崔广义、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雷建、四川省投资集团董事长黄顺富及国际开发投资公司、成勘院、华东院、长江委、二滩国际咨询公司、水电集团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出席签字仪式。

副省长王宁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向为四川能源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向中国水电七局表示祝贺!他说,锦屏一级水电站是四川境内目前在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水电站。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四川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电站大坝工程项目的签约,标志着锦屏一级水电站主体工程的全面启动,工程也由此将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王宁强调,不久前闭幕的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提出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实现“四大跨越”,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三江”水电资源开发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他希望二滩公司和中国水电七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锦屏一级电站建成四川能源基础性工业设施建设的典范工程,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安全,确保质量,圆满完成锦屏水电站的建设,为四川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范集湘代表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讲话说,锦屏大坝工程合同的签订,为二滩公司和水电七局合作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相信水电七局一定能够严格兑现合同,切实履行承诺,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创造优质工程,让二滩公司满意,让四川省政府和四川人民放心,希望双方的合作成为互惠双赢的典范。

锦屏一级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和盐源县交界处的雅砻江大河湾干流河段上,是雅砻江下游从卡拉至河口段水电规划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距河口358公里,距西昌市约75公里。

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米,拱冠梁底厚63米,顶拱中心线弧长552.25米。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明挖560万立方米,混凝土373.8万立方米,金结安装4135吨等,合同工期为83个月。电站装机6台,单机容量600MW。电站最大坝高305米,是当今世界最高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肩地势险峻,不仅具有高地应力、高陡边坡安全稳定、砼骨料碱活性反应、砼温度控制与防裂等世界级技术难题,而且还受到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布置困难等多种因素对施工的制约。该工程是当今世界水电项目施工技术难度最大的高拱坝工程,其复杂的地质地形以及坝形特点,对现有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锦屏一级水电站的建设,必将使我国拱坝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天,二滩公司与水电七局还同时签订了3.2亿元的锦屏二级水电站东端砂石系统及高线混凝土系统工程合同。

8、安徽采取紧急措施全力阻止巢湖蓝藻暴发 

来源:新华网2007年06月0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7-06/06/content_6204951.htm

 

4日,一名小孩从巢湖上岸,岸边的水已泛起绿色。安徽省环保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巢湖水质监测和预警。新华社发

    新华网合肥6月6日电(记者 蔡敏)安徽省环保局总工程师张之源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大面积暴发蓝藻的基本条件巢湖全部具备。为了防止巢湖出现蓝藻污染事故,保障流域居民用水安全,安徽省环保局日前发出紧急通知,部署措施全力阻止巢湖蓝藻暴发。

    日前公布的2006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巢湖湖区水质仍呈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西半湖尤为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据环保专家介绍,磷是暴发蓝藻的主要原因,而氮也会促进蓝藻繁殖。由于蓝藻最适宜的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因此6月、9月蓝藻暴发的可能性最大。

    为了防止巢湖出现大规模蓝藻污染事故,保障流域居民用水安全,安徽省环保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流域各市环保局加强水质监测及预警预报,客观准确反映水质污染状况,提出合理处置措施,并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增加监察监测频次,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及处理后外排废水达标排放;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重点污染源强化监管,一旦发现有超排、偷排、漏排行为,立即实行停产整顿。

    安徽省环保局还要求做好突发情况下,饮用水深度处理物资准备以及备用水源的储备保障。目前,环保部门已与水利部门协调沟通,启动闸坝的防污调度。

    张之源说,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只要保证7亿立方水的补充,就可以有效防止蓝藻的暴发。

巢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巢湖两市之间,流域面积13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因湖呈鸟巢状而得名。由于湖岸崩塌、湿地破坏,加上湖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巢湖水质污染严重,一直是中国江河治理的重点。

9、山东环保四“办法”治堵污染源

来源:山东大众网2007-6-6

http://www.h2o-china.com/news/49011.html

    “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山东省环保局出台了《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试行)》等4个针对主要污染源的监管办法。4个“办法”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通过省、市、县三级监管,全省80%以上的污染源将得到有效控制。

    这4个办法是:《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试行)》、《全省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试行)》、《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办法(试行)》、《全省17个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监管办法(试行)》。

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管住主要污染源头,就要管住全省1000多家重点企业、100多家污水处理厂、59条河流和17个设区城市。据了解,全省这1000多家重点监管企业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占全省企业的80%左右,省环保局将对其逐个建立档案,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孙秀红 屠艳苹) 

10、安徽淮河支流重度污染 干流水质略有改善

来源:中国广播网2007年06月0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6/105413165687.shtml

  中广网合肥6月6日消息(记者洪波)安徽省环保局近日公布2006年全省环境状况,淮河干流安徽段去年水质为轻度污染(IV类),与上年相比水质略有改善,而主要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

  在淮河干流安徽段11个断面中,年均III类水质断面有2个,占18.2%;IV类有9个,占81.8%,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石油类和生化需氧量。淮河主要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其中9条入境支流的29个监测断面中,劣V类的占了近八成。涡河、颍河、奎河、惠济河等入境支流长期重度污染。支流省界断面中,入境断面有9个,年均水质为劣V类的占66.7%,出境断面有3个,年均水质为劣V类的占三成。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此外,巢湖湖区水质有所好转,总磷、总氮年均浓度较2005年分别下降34.2%和18.9%,但全湖仍呈中度富营养状态。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保持优,15条主要长江支流中,水质优的河流增加了2条,水质为重度污染的河流增加了3条。

 

11、新华网:三峡工程今年将首次发挥防洪效益

来源:新华网 2007年6月6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3711

新华网三峡工地6月5日电(记者周梦榕、沈翀)继去年10月三峡工程蓄水至156米后,三峡工程在今年汛期将首次初步发挥防洪效益。

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陈磊说,去年汛末三峡工程蓄水156米,没有接受长江洪水的考验,今年,处于初期运行期的三峡水库正式纳入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接受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的调度和调控。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主任袁杰说,今年是三峡水库首次初步发挥防洪效益。三峡水库蓄水至135米时,汛期可供调节的水位只有4米至5米,基本上是来多少放多少,作用有限。蓄水至156米后,水库可调节水位达到20米左右。如果发生20年一遇的洪水,在保证下游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秒、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安全行洪需要的情况下,三峡大坝上游水位不会超过156米。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一旦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在保证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立方米/秒、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的情况下,三峡坝上水位将达到166.5米,三峡库区156米—166.5米水位线区间的移民,则需实施紧急搬迁,目前应急预案正在编制中。他说,在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后,最终蓄水位将达175米,防洪效益将更为显著。

据了解,三峡水库今年将具备2个到3个荆江分洪区的防洪库容,最高防洪库容可达146亿立方米。而且这个库容还可以重复利用。当上游来水汹涌,下游河道出现险情时,水库拦洪蓄水,抬高水库水位;一旦洪峰过去,危险排除,水库即可腾出防洪库容,以待下次蓄洪。

 

12、浙江温州滩涂养殖户再次状告环保总局

来源:法制日报2007年06月06日余东明

http://news.sina.com.cn/c/l/p/2007-06-06/081513163575.shtml

  一年前首次告赢国家环保总局后,浙江省温州市的滩涂养殖户再次将国家环保总局推上被告席。养殖户的代理律师袁裕来告诉记者,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6月6日开庭审理此案。

  据悉,在养殖户二次状告国家环保总局背后,是42个民告官连环诉讼,被告有温州市龙湾区和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商分局、环保局,有温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公安厅。在这一系列行政诉讼中,养殖户赢多输少。

  除了状告国家环保总局的案子和其他42个民告官连环诉讼外,5月31日,养殖户还曾向温州市龙湾区法院提起了1304件行政诉讼,被告是龙湾区和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保局。养殖户说,他们要通过诉讼来制止当地企业的继续污染,还温州百姓一个蓝天白云的环境,同时追回因污染造成的损失赔偿。

  有法律专家认为,这一系列案件的意义在于,老百姓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依法理性的维权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千余起行政诉讼由来

  一次损失过亿元的污染事件

  养殖户下决心与政府对簿公堂的导火线是一次污染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2004年3月8日。

  此前,温州市保利水产有限公司承包了当地5500亩荒滩,将荒滩初步改造以后,转包给了130多位养殖户,为期10年。

  养殖户介绍说,当时他们投入了每亩约一万元成本,建成了一个高标准“主体套养”的永兴围垦养殖示范区,实现了鱼、虾、蟹、贝类立体混养、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被浙江省有关方面列为海水池塘养殖示范基地。其间为筹集资金,不少人还把家产都抵押出去了。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养殖场获得一定的收益后,2003年的下半年,养殖户就发现海水有被污染的迹象。

  2004年3月8日,污染事件终于爆发,大量养殖的海产品死亡。养殖户说,鱼成片的翻白,好像缺氧的样子;青蟹则大面积趴在滩涂上死亡,这次的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

  据有关方面估计,因污染造成的损失大约为1.7亿元左右。事故引起了温州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各方面的协调下,养殖户领取了每亩900元的补助款。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养殖户发现这次污染事故并不是突发性的,而是污染长期积累而引起的总爆发,如果不有效斩断污染源,污染将长期存在,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记者了解到,养殖户所说的污染其实是当地的几千家企业排污引发的,这些企业一部分是龙湾区的;一部分是开发区滨海园区的。它们主要从事的是皮革、拉管、电镀、印染、化工等高污染产业。

  养殖户说:“政府发放了补偿金后,污染并没有停止,放下去的鱼苗、蟹苗过一段时间就死,这里已经没法继续搞滩涂养殖了。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杜绝污染和获得经济赔偿、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与政府沟通。”

  “开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养殖户跑到各个部门去上访,要求帮助养殖户解决问题,信访确实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但我们认为长此以往不合适,因为信访的方式过于盲目,可以解决一时之事。但很难解决一世之事,于是我们想到了与政府打官司,这是一种理性的依法维权。”一位养殖户透露。

  24件“无谓诉讼”

  拉开“马拉松”诉讼序幕

  要和政府打官司,由谁来打?证据又在哪里呢?

  于是,一百多个养殖户推选出了十多个他们认为有文化、有政治素养和有正义感的代表全权处理此事。

  他们首先找到了舟山海洋研究所的专家、高级工程师刘士忠,请他组织人员在当地进行为期一年的水资源监测。一年后,刘士忠的监测报告出来了。详细的数据显示,永兴围垦示范区的池塘、水源以及附近工业废水中铜、PH值、BOD等指标严重超标,已经不适宜继续养殖。

  接着,养殖户又找到了专门承办行政案件的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袁裕来。2005年5月,袁裕来代理的行政诉讼正式拉开序幕,但官司却是从24件“无谓诉讼”开始的。

  袁裕来先后去当地的工商局和环保局查阅有关企业的环评批文,均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他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了4件行政诉讼,状告龙湾区和开发区的工商分局和环保局未履行法定职责。与此同时,养殖户以两区工商分局在核准企业登记时,没有审核环评批文为由提起了20件行政诉讼。

  “通过这24件行政诉讼,我们顺利地取得了由两个环保局提供的30多家企业的环评批文。其实从一开始,如果两区的工商分局和环保局都能让我们查阅有关企业的环评批文,也就不会有这些官司了,所以我们称之为‘无谓诉讼’。”袁裕来说。

  养殖户取得环评批文的目的是寻找污染的根源:这些企业是否依法编制了环评文件,这些文件又是否得到了环保部门的批准,环保部门的批准又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他们在30多家企业的环评批文中挑选了10件,以这些环评批文违法为由,再次把龙湾区、开发区的环保局推上了被告席,但法院以养殖户不具备主体资格为由驳回了起诉。

  没有原告主体资格!这让原本看到希望的养殖户心凉了,这官司还怎么打啊?“当时我们是从保利公司转包了滩涂,所以法院认为,我们不具备主体资格。”养殖户说。

  养殖户上诉后,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裁决发回重审。这让几近绝望的养殖户重拾希望。

  龙湾区人民法院重审后认为,其中8家企业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却只编制了报告表,据此认定环保局的环评批文违法,另外两家确认为合法。

  其间,当地政府一边应诉,一边也在积极地想办法妥善处理矛盾,于是另一个调处方案浮出水面。龙湾区委区政府出台了《纠纷调处意见》,要求转包单位收回经营权,养殖户则可以按每亩6500元的标准一次性领取补偿款。

  这一“让养殖场给工业园区让路”的方案并没有被养殖户所接受。“我们尚且不论补偿是否合理,养殖场给工业区让路的做法,只会加重污染,官司打到这里,我们已经不是单纯在给自己打官司,我们要让政府明白,留住一个碧水蓝天的环境比补偿款更为重要,也就是要让工业园区给养殖场让路,给环保让路。”养殖户们说。

  于是养殖户以这一方案不合法为由向温州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后者以前者不具备主体为由不予受理,于是养殖户把温州市政府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撤销了温州市政府不予受理的复议决定。

  养殖场让路的方案由此搁浅。

  两告国家环保总局

  只为弄清环保部门如何作为

  根据1993年编制的《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1996年编制的《温州市瓯海区永强片分区规划》,温州市应该建造三座污水处理厂。按此规划,龙湾区和滨海园区的工业污水将统一送往东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但实际上,温州只建成了一座中心污水处理厂,东片和西片污水处理厂至今没有建成。

  “既然工业园区不能给养殖场让路,那就只能靠建设污水处理厂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是城市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袁裕来认为。

  接下来,养殖户走出了两步“棋”:一是状告温州市政府未履行法定职责;二是向浙江省环保局投诉,开发区滨海园区的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就投入使用系违法行为,要求查处。

  第一步“棋”以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告终,理由是养殖户与温州市是否建成污水处理厂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养殖户指望着第二步“棋”能有所突破,但省环保局迟迟未作出处理决定。养殖户便直接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复议申请。

  2005年9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由此引发了养殖户一告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其撤销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

  2006年6月1日,北京市一中院判决撤销了该份决定,判令国家环保总局在60日内重新作出复议。

  “这一判决让我们坚信,环境污染问题和我们每个公民都是息息相关的,政府是否履行职责建设污水处理厂也与我们每个民众都有利害关系。”养殖户认为。

  2006年11月15日,国家环保总局重新作出复议决定,认为让浙江省环保局处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法律依据,这与养殖户的意见相距甚远。

  国家环保总局认为,环保部门仅负有对单个企业的环保措施没有落实进行处罚的责任,法律并没有赋予对于开发区进行处罚的权力。

  养殖户的意见是,仅仅通过落实单个企业的环保措施无法保护环境,只有从整体上保证开发区环保措施的落实才能实现环境的全面保护。开发区环保措施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应该受到查处,否则环保部门就是不作为。

  两者相左的意见引发了养殖户二次状告国家环保总局,也就是律师所说的,6月6日开庭审理的这个案子。

  诉讼材料汽车运

  千余起行政诉讼让谁尴尬

  “官司打到今天,其实公益性味道越来越浓,老百姓更多地是在抗争一个结果,就是让重污染的工业园区给环保让路。”袁裕来认为。

  但这毕竟只是养殖户的单方想法。

  其实在二次状告国家环保总局的同时,养殖户就已经着手准备提起另外1304个行政诉讼,被告还是龙湾区和开发区的环保局,第三人是养殖户随机抽取的1304家存在污染的企业。起诉的理由是,既然环保部门认为环境保护只能通过对单个企业环保措施来落实,那么温州市东片污水处理厂没有建成,环保部门就允许企业投入生产的环评批文是违法的。养殖户要求两个环保局各自撤销自己辖区内企业的环评批文。

  5月31日,养殖户将大量的诉讼材料用汽车运至法院,法院将经过审查决定是否立案。对于这一“马拉松”式的行政诉讼,养殖户自己也不知道何处才是终点。

  “我们只是想通过诉讼不要再让企业污染我们的养殖场,还温州老百姓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获得我们应得的赔偿。”养殖户这样说。

  本报温州6月5日电

  记者手记

   千余起民告官案的现实意义

  采访中记者发现,面对这一“马拉松”式的行政诉讼,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并非无动于衷,而是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解决污染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行政诉讼,当地政府更关注环保问题了。

  记者还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龙湾区和开发区所在地的温州市东片污水处理厂项目工程经公开招标,于今年4月中旬进场施工。这一污水处理厂占地16.788公顷,工程总投资将达到2.1亿元。

  该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0万吨,一期工程建成后可日处理污水10万吨,主要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出水水质将达国家排污排放二级标准。

  当地老百姓希望这个污水处理厂能解决多年来的污染沉疾。

  “这就是这一民告官连环诉讼的现实意义。”浙江大学法学院一位行政法学教授说,“行政诉讼的直接效果是迫使每个政府官员脑子里形成三根弦:我有没有这个权力办这件事;法律对这件事有什么规定;这件事依法要走什么程序。”

  “其实在整个事件中,养殖户一直处于弱势、被动的一方。他们所能凭借的就是对我国法律及司法机关的信任。这也证明了当时养殖户放弃信访途径,选择司法维权乃‘明智’之举,此案必将成为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上的一大亮点。”这位教授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因为滩涂污染养殖户已经提起了1347个行政诉讼,这一数字今后是否还会扩大还是个未知数。这对于政府、百姓、司法审判机关来讲,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13长江黄河源头仍存困惑 专家推动重测世界大河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年06月06日 叶研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6/062613162684.shtml

  澜沧江—湄公河源头在哪里?

  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量测世界大河是从澜沧江开始的。以往,对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只说在中国青海三江源地区,但具体位置的说法有十来种之多,莫衷一是。美、英、法、日、澳大利亚等国也来人考察过,都未给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中、缅、老、泰、柬、越6国的人们自亘古依澜沧江—湄公河生息,流域人口繁衍至6100多万。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如果仍说不清大河源头所在,不能结束其“无源之水”的身份,当然不爽。

  澜沧江(湄公河)源头地区的支流众多。在扎阿曲与扎那曲的汇合处(尕纳松多)上游地区,有近400条大小支流。要对这些夹在冰山之间的每一条支流进行详细的考察,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是非常困难的。不少专家认为这是野外科学考察的难点。而与GPS定位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卫星遥感技术(即:所谓的3S集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1999年6月,刘少创通过对几何纠正的卫星遥感图像使用计算机专门程序进行河段长度量测和计算,刘少创对筛选出的澜沧江上游两大水系扎那曲和扎阿曲的众多支流对应的源头作了比较,最后,刘认为应该对扎阿曲和扎那曲的几个主要源头进行考察,其中包括后来被确认为是澜沧江正源的吉富山源头。

  6月21日,刘少创和尕盖、多贡两名当地藏族向导从青海省杂多县莫云乡出发,前往澜沧江源头区,他们带了5匹马。向导告诉刘少创,“马有8档”。就是说马有8种速度。3人在高原的荒草甸子和石滩上走,只敢放2档,以防马走快了马腿踏进泥潭或石缝,蹩断马腿。可是不久他们就被迫上了8档。荒原上零星游牧的藏民的牧羊犬凶悍异常并相当寂寞,见到生人就狂叫猛追。马最怕狗扑后腿,没命地奔逃,弄得骑手两耳生风。刘大腿内侧火辣辣的,迅速学会了纵马驰骋。

  6月25日三人抵野永松多扎营。“野永松多”藏语意为左右汇合处,是吉富山源头与拉赛贡玛源头交汇地。尕盖和多贡捡来牧人留在冬季放牧营盘的牛粪块,烟头一点,帆布铁嘴的鼓风囊一吹,火燃了。石块架锅烧开了水,冲茶、泡方便面、搓糌粑。刘在两条支流分别测流量,不相上下。

  6月26日沿吉富山水流北上,云雾中隐约看到两户游牧藏民的帐篷和牦牛群、羊群。河流渐向东转,呈现数不清的湾道,九曲回肠。3人只好取直线不断穿插过河。雾变雨,雨变冰渣,冰渣变大雪。能见度10米左右。刘没带雨衣,把双层帐篷的尼龙外罩裹在身上抵挡雨雪。地面盖上了雪,多贡的马忽然陷进泥潭,泥没马的腿根。多贡翻身下马,3人用小铲挖泥,挖开一些,泥又往坑里流。折腾一个多小时,把马连抬带拉弄出了泥坑。泥人泥马一起哆嗦。

  当日下午3点,刘等继续乘马沿河走。河水水量渐小,河谷的尽头是一座小山,当地藏族群众称“吉富山”,山坡有几小股季节性雪融水汇入。为了验证枯水期吉富山源头是否仍有水流,2002年9月,刘少创再次进入澜沧江源区,最终确认: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吉富山,源头位置是东经 94°40′52″,北纬33°45′48″,高程5200米,由吉富山源头至南中国海的入海口,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909公里。这一结果最先发表在武汉大学出版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英文版)上,并提交国际湄公河委员会,被称为千古“无源之水”的澜沧江—湄公河总算该“有”了源头了。

  关于长江、黄河源头的困惑

  2000年,刘少创重测长江。长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当曲。东经94°35′54″,北纬32°43′54″,高程5042米。

  中国普遍沿用的长江源头的标准概念,出自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通稿:“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的查勘结果表明:长江源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源头地区主要有5条较大的水流,……其中沱沱河最长,计375公里,当曲第二,其余较短。按照‘河源唯长’的原则,沱沱河应为长江正源。”

  从澜沧江源头归来,刘少创对长江源头在实验室利用卫星遥感图象进行量测,并赴实地验证核对。获得以东经94°35′54″,北纬32°43′54″,高程5042米的当曲源头为最远源头,以沱沱河和当曲的汇合处囊极巴陇为终点,当曲长360.8公里,沱沱河长357.6公里(按长江水利委员会确定源头的标准,已经将姜古迪如冰川计入河长),当曲长于沱沱河3.2公里的结果。

  消息于当年3月经《中国青年报》发出,引起了地学界人士和媒体关于长江源头的又一轮意见交流。

  意见仍集中在长江源头区诸水系中沱沱河和当曲之间。当曲的水流量是沱沱河的5至6倍,流域面积是沱沱河的1.8倍。新华社通稿当年报道,“长办”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的标准,是“按照‘河源唯长’的原则”。至刘少创的重测,关于长江源头比较权威的数据至少有5种,且认为当曲长于沱沱河的考察已有多次。

  有关长江最早的数据出于1976年中国第一次江源拍摄调查,这次调查探明沱沱河源位于祖尔肯乌拉山以南,而不是过去认为的位于祖尔肯乌拉山以北,从而大大延长了沱沱河的长度。这次调查校正结果为,以汇合处囊极巴陇为终点,沱沱河(以海拔6543米的姜古迪如雪山顶峰为起点)长358.1公里,当曲(以霞舍日阿巴山下海拔5050米处为源)长357.1公里。

  第二次江源调查的时间是1978年,仍由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测得的结果是,沱沱河长358.1公里,当曲长357.1公里。同时公布了长江的河长6300公里。已故的该考察队成员原更生1982年在其《大江探源》一书中使用了沱沱河长350公里,当曲长352公里的数字。

  1986年的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对长江各源头长度、流量、流域进行了第三次考察。测得结果:沱沱河长346.3公里(以尕恰迪如西南无名冰川的纳钦曲西支源流为起点),当曲长353.1公里(以扎西格君为起点)。

  1988年,曾于70年代参加并主要负责长江源头考察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退休教授石铭鼎所著《长江》一书面世,校正了1976年首次考察所定沱沱河长375公里的数据。

  在中国河流测量中不可忽视的是地方水利部门。他们不仅具有详细的地图,而且具有河流的详细分段名称与长度测量结果。1995年青海省水利志编委会经长时间工作后便出版了《青海河流》一书。该书同样认为沱沱河长350公里,当曲长352公里。

  2004年6~7月,刘少创重测黄河。黄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上游为拉浪情曲。东经96°20′23″,北纬34°29′37″,高程 4852米。

  黄河的源头也存在同样问题。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河源查勘队确认历史上所指的玛曲是黄河正源。1978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再次派队查勘河源地区。与此同时,青海省政府、青海军分区邀请有关单位组成考察组,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考察,提出卡日曲为河源的建议。上世纪80年代初,杨联康以1111天时间徒步考察黄河、长江全程。发现黄河最远源头拉浪情曲,远于当前使用的河源玛曲的约古宗列渠30.5公里。加之入海口外延,黄河最大长度应为5501.1公里,属于世界超过5500公里的5大长河之一。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因与下段河道平顺延续、当地藏民的看法和200多年的历史习惯,仍以玛曲的约古宗列渠为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树立河源标志。

  如今,“长江源”碑立在沱沱河源头,黄河河源标志在玛曲曲果,“澜沧江源”碑立在拉赛贡玛源头。均未反映最长河源。而世界长河是按照河长排序的。这也是普通人排列大河顺序的基本方式。一旦要计算河长,就不得不从大河最远的源头起算。

  哪一条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测完长江后,刘少创查阅资料,发现世界所有大河都和长江、澜沧江一样,

  世界各大河流的源头、长度众说纷纭,长期未能得出一致结论。比如,到底是尼罗河长还是亚马孙河长?其中哪一条是世界第一长河?

  国土资源部杨联康研究员认为,南美洲国际河流亚马孙河是全球河长最富争议的长河,其长度数据有介于7025公里与6275公里间的许多种。依据前者,亚马孙河为世界第一长河,并且是世界上唯一超过7000公里的河流;依据后者,该河长度则不仅不及尼罗河,而且不及长江与密西西比河,仅列全球第四。

  大河最远河源的探讨延伸到了世界大河河长和排序等问题。刘少创找到杨联康研究员,向他讨教。

  杨联康曾徒步全程考察长江、黄河、珠江,并考察过伏尔加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他介绍了5000公里以上7大河河长精确数据均有待进一步推敲的情况。

  鄂毕河为流经中、蒙、哈、俄四国的国际河流,叶尼塞河为流经蒙、俄两国的国际河流。其河长数据均为逐段量算相加的结果。非洲国际河流尼罗河早在本世纪30年代已有维多利亚湖以下分段河长数据(见1939年《埃及地理》)。其后,河源至维多利亚湖的河长几乎无异议地被各国说成1071公里,所以不同文献记载的尼罗河河长仅在6700公里上下有较小浮动。密西西比河流域包括加拿大部分领土。美国密西西比河委员会公布的密西西比河长度为6415公里,而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公布过密西西比河6262公里、6020公里等河长数据。

  杨联康认为,到目前,已获飞跃发展的科学事业尚不能对全球长河河长提供令人满意的数据,至今无人能够令人满意地回答出哪条河流是世界第一长河、哪条河流是世界第二长河的简单问题,实为20世纪人类憾事。

 

14、太湖如何尽清流 治污有四大难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2007年06月06日 李泓冰

http://env.people.com.cn/GB/8220/84923/84976/5826349.html

  太湖曾是清爽烟波,“十年尘土面,一洗向清流”;太湖曾是人间仙境,“万顷湖光一棹开,东西浮出小蓬莱”……如今却朱颜渐改,“百度”一下“无锡太湖”,跳出的联想词语却是:无锡太湖蓝藻、无锡太湖污染、无锡太湖水臭等七八条负面关键词。

  全国人民都为无锡市民喝不上干净的水捏一把汗。幸而,事情有了转机――据媒体报道,无锡市自来水厂的水质,终于达到饮用标准了!在无锡水危机暴发的几天里,当地政府和相关人士殚精竭虑――引江济太、梅梁湖调水、人工增雨、组织人力打捞蓝藻、每两小时监测水源地水质、从外地紧急调运纯净水……

  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政府和专家的敬业,不能不让人喝彩。

  然而,治标之策只能缓一时之急,太湖仍危机四伏,下一个目标,是湖州,是苏州,还是上海?

  面对逼到眼前的污染,我们手中已没有任何聊以自慰的砝码了。

  黄河脏了,五类“毒水”占径流量一半以上;长江脏了,自四川攀枝花市至上海市,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总长为790公里,污染带已超过650公里;还有淮河、松花江、滇池……连江南水乡的太湖,也喝不上一口干净水了!

  其实,太湖水危机、以及更早些时候松花江水危机的迅速缓解,证实了政府化解紧急危机的行政能力,为什么这样的高效行政,却只能坐视污染日剧呢?

  冷静想来,治污有四大难,挡住了地方政府向久治难愈的污染痛下杀手。

  第一难,难在近利难挡。实在舍不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诱惑。经济高速发展,是看得着的政绩,是高楼大厦、高速公路、高消费、高就业率……一俊遮百丑,谁能抵挡?

  第二难,难在独家难治。大江大河大湖,无不牵连众多行政区,水是大家的,可财政是自家的,我治你不治,我治了没用不说,钱还打了水漂,岂不亏大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嚷了N年,光是一个太湖治污,就让“协作”陷于尴尬。而所谓条块分割,“九龙治水”,各敲各的木鱼,其弊端一也。

  第三难,难在政绩难彰。治污不可能立竿见影。日本琵琶湖面积是滇池两倍左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污染,政府投入180亿美元,花了25年,才恢复成III类水。25年,五届政府任期,等于有四届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治好了,算谁的?

  第四难,难在法不责众。咱们不光有环保法,1997年修改新刑法,还专门新增“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类似无锡太湖水污染事件,该算“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了吧?可是,这是环湖众多地方及企业日积月累,共同“犯罪”,该法办谁呢?

  四难不靖,污染难除。如果再不纠正畸型的政绩观,再不为子孙谋利,太湖的诗意将和清流一起化为乌有,到了那时,再高的GDP、再美的高楼大厦,也无济于事了!

在“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的逐步落实中,我们希望,无锡水危机,是终结太湖污染的句点,也是召回清流的起点。

 

15、中国环境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来源:新华社2007年06月0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7030.html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 邹声文、顾瑞珍)吉林松花江污染事件、牤牛河污染事件、湖南新墙河砷污染事件、甘肃徽县铅中毒事件……近年来,重大污染事件频频发生,让中国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社会乃至国际关注的焦点。

  就在几天前,小小的蓝藻大面积暴发,让江苏无锡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水危机。

  中国环境到底如何?中国环保有何进展?

  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为公众提供了中国环境的最新信息: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3%的形势下,中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公报》用一组组的数据,既指出了中国环境状况和环保进展中的许多积极变化,也客观反映了中国环境和环保中存在的问题。

  最大的好消息是,去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幅度开始明显回落,预计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有所下降。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28.2万吨,比上年增长1.0%;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比上年增长1.5%。与上年增幅相比,2006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幅分别回落4.6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

  “根据各省环保部门的上报情况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核查,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在高耗能企业和高耗能产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已经下降了0.3%,化学需氧量仅增加0.4%。”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随着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我们相信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会出现拐点。这将是我国几年来首次出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

  第二个好消息是,系列迹象显示中国环保政策越来越“硬”,越来越有约束力。去年,全国人代会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与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华能等六家电力集团公司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出台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主要污染物减排指导层层分解。在此基础上,一些地方政府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分解到了各污染点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开始真正成为污染项目的“拦路虎”。一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对163件报告书做出暂缓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并启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

  这表明,环境准入已成为我国改善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好消息是,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公报》显示,全国监测的559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占9.1%。

  与上一年度相比,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增加4.7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减少2.1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113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上年略有降低,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基本持平。

  《公报》给出的好消息的还有:我国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全国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城市声环境污染较好,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草原鼠害虫害危害面积减少,社会各方面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

  但透过《公报》,我们依然清醒地看到,中国环境状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环保面临着严峻挑战:

  ——地表水污染严重。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四五类、劣五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后两者比例之和高达60%,显示中国的地表水质依然让人担忧。

  七大水系中,除珠江、长江水质良好外,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国家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染治理的湖泊中,太湖、滇池为劣五类水质,巢湖为五类水质。

  ——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在近岸海域,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24.3%,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

  ——在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的同时,在113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劣三级的城市所占比例增加了0.9个百分点。

  ——去年是我国50多年来最暖的年头。去年,全国平均气温9.9摄氏度,较常年偏高1.1摄氏度,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

  《公报》中的好消息让人鼓舞——只要有关各方切实采取措施,污染物就会逐步减少,我们的环境就会一天天变好。

  《公报》中的坏消息让人警醒——环境保护只要存在一丝松懈,我们将给明天和子孙留下更多的污染、更大的困难。

让好消息更多,让坏消息更少——这是中国坚定不移的选择,也是中国人民的心愿。

 

16、如何让太湖水变清? 治污凸现三大“问题”

来源: 新华社2007-6-6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996.html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起因于气候异常的太湖蓝藻事件深层次原因在于太湖水质的恶化。水体污染、小化工污染和环保意识淡薄是治理太湖水污染的三大“问题”。

省界水体污染

    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3年11月,太湖流域省界河流21个监测断面,52%超标(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2005年4月,太湖流域省界河流22个监测断面,91%超标。    

    2006年11月6日—14日,对太湖流域和东南诸河省界水体的水资源质量监测,省界河流22个监测断面中,95.5%超标。

    解读太湖近几年的水质通报,分析监测数据结果表明,省界水体成为太湖治水的难点所在。尽管流域内各地经常表态要加大协作治水的力度,但表态是表态,实际效果显然没达到预期。在太湖治水这一有利各方的大事上,存在只考虑自己辖区内的地方利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结果在实际行动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省界水体因此成为太湖治水的“死穴”、水质污染的“死角”。

河网变成排污网

    太湖沿岸各地近年来为治理水环境下了很大力气,比如实施达标排放、工业点源控制、农业面源控制等措施,起到了一定成效。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一些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业企业开始转移到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致使大量工业污染沿河网进入太湖,使太湖工业污染控制形势严峻。

    记者在太湖沿岸采访时,发现一些化工企业从镇里搬进村,有的企业仍在大肆违法排放不达标污水。宜兴市某镇有100多家化工企业,占镇里工业企业总数的50%以上,是污染较重的地区。这个镇的化工企业几乎安装了环保设备,但镇里的几条小河条条发黑、臭气熏天。镇里有居民向记者反映,沿河化工企业是河水污染的“祸首”。这些企业安装的环保设施平时开工不足30%。

    有了解企业内情人士反映,逢年过节,化工企业的厂长要买礼品给镇里和县市的相关部门“进贡”,请一些主要领导吃饭等。这些领导也明白企业存在排污问题,但吃了厂里的嘴软,拿了厂里的手短。少数地方干部与污染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久前,江苏省环保厅一份调查显示,太湖流域小化工、小印染等结构性污染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地区工业污染时有反弹。    

GDP情结

    一些地方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纸上谈兵。    

    太湖沿岸一些乡镇引进外地资本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没有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一些有严重污染的化工企业在没有采取相应污染处置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仓促上马,结果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体、土壤污染、毒化大气质量,而且危及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

    一位乡党委书记告诉记者,造纸、炼钢等污染较重的企业照样可以上马,而且无法做到达标排放,但为了发展经济只好这么干。他说,太湖边并不是每个乡镇都很发达,你这个乡镇不同意引进,别的乡镇照样引进,你不引进你的经济总量上不去,政绩何来?

    在发展经济、服务客商等幌子下,“环保工作”被踢到了一边。    

    记者发现,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环保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给环境污染带来了新的压力。由于私营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太湖沿岸一些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有加重趋势。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张光生博士分析说,前些年经济发达掩盖了环境污染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河海大学教授、博导催广柏认为,一直以来,治理太湖的思路更多地强调流域治理,希望通过对太湖水域的科学治理,解决太湖富营养化的问题。事实证明,“就水论水”治不好太湖。治理太湖必须把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结合起来,打破行政区划,进行区域统筹。应尽快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太湖综合治理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协调治理步骤。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指出,造成太湖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进入太湖的污染物超过了太湖的自净能力,治理太湖的前提是控源截污。因此太湖治理的出路在于改变一些地方干部落后的发展观念,加紧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其他科技、水利、机械、生态的方法综合利用,才有可能让太湖水变清。记者施勇峰、邓华宁、凌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