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六月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六月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06-05

六月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民间环保:

1、呼吁司法机关公开、公正的审理无锡吴立红案

2、26℃,蕴藏环保公众参与的力量 

 

环境资讯:

3、2006中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

4、环保总局等部门五大举措应对太湖蓝藻爆发情况

5、张力军:太湖蓝藻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6、三大举措保证地方汇报的污染物减排数据真实性

7、中央电视台: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水体70%以上达标

 

地方信息:

8、江苏环保人士吴立洪被逮捕续:其妻状告环保总局

9、云南将设427处监控点监测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 

10、山西:2006年近六成地表水属劣五类水质 

 

重大水事:

11、新华网:三峡水库今年防洪库容将达146亿立方米

12、三峡地下电站建设进展顺利

 

人物访谈:

13、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污染减排要靠机制体制创新

14、陆佑楣:把长江污染归咎三峡工程没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

15世界环境日:冰川消融 后果堪忧

 

人与自然:

16、三峡蓄水后导致葛洲坝鱼类种群变化 

 

环保法规:

17、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案:明确减排指标

 

污染信息:

18、武汉蔡甸区:排污导致蓝藻肆虐 20万斤鱼死亡

19、滇池污染再度加剧外海水质降为劣五类(图)

25、寄语世界环境日:蓝藻、赤潮与警告

 

 

 

环境时评:

20、谁能给环保最大力量?

21、马凯: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22、直面环保,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 

23、江南水乡缘何闹“水荒” 

24、无锡蓝藻污染启示:处置突发事件要快速、务实

 

1、呼吁司法机关公开、公正地审理无锡吴立红案

 

鉴于2005年获得“中国十大民间环保人物”的称号、并成为当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提名人物的吴立红,在无锡人民因太湖污染靠抢购矿泉水生活的时候,被以“诈骗罪”逮捕并羁押多日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我们民间环保组织在第35个世界环境日时再次发出呼吁。

太湖污染,始于八十年代末,太湖地区部分城市发展大量化工业为支柱产业,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环境严重恶化。太湖流域水质每十年下降一个等级。虽然国家和当地的人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高度的关注,但是太湖水水质还是在不断恶化。

今年5月以来,曾经的鱼米之乡、太湖边的无锡自来水冒出刺鼻的恶臭,原因就是太湖水质的恶化,纺织印染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排放的污染物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居住在太湖之滨宜兴市的农民吴立红,从1990年代初开始就不断的举报太湖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十余年来,他先后举报2000多家非法排污企业。经他举报查实处罚的企业达200多家。吴立红凭借个人的努力,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环境污染,推动国家环境法律与政策的落实,维护每个公民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他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为世人所共睹。

同时,吴立红也触及了利益集团最敏感的神经。

因为举报污染企业,十多年来,他受过无数的威胁,死亡恐吓,还被当地两家他曾举报过的化工污染企业告上法庭。据2005年南方周末报道,当年5月15日,在常州召开的环保会议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叶如棠拍了桌子,“吴立红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他搞环保是好事,”叶如棠对着与会的江苏有关部门领导说,“他的安全出了问题,你们要负责!”但是,我们还是看到吴立红再次遭遇麻烦。这次麻烦不是来自于那些造成污染的利益集团,而是原本有义务保护吴立红免受打击报复夫的机关。

今年的4月13日凌晨,被称为“太湖卫士”的吴立红被当地警方强行带走,而这一次的理由被称之为“涉嫌诈骗”。

在警方正式立案以后,据吴立红的辩护律师表示,她在履行律师职责之初也遇到阻拦,不能依法会见吴立红。在近乎全封闭的情况下,吴立红自4月13日被警方带走已近两个月之久。他的家人刚刚获悉,案件将于6月12日开庭审理。

开庭在即,我们呼吁法院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公正、公开审理吴立红案:

一,吴立红案件的具体案情应向公众公开。

二,人民法院能够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吴立红是否涉嫌诈骗,应当经质证过的证据证明,并由法庭作出独立判决;本案中所涉及的证人应当出庭接受质证;非法采集的证据不应被法庭接受。

三,人民法院允许关注此案的公民旁听此案的审理,并在有充足旁听席位的法庭进行公开审理;

四,关注吴立红案的新闻媒体可以参与旁听。

五,人民法院应该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无论结果如何,只有在无可质疑的法定程序下,公正、公开的审理吴立红案,才能支持公众对于法治的信念、对于和谐社会的信心。若不能做到公正、公开,只能使公众得出对吴立红的打击报复在借司法手段而升级的结论。

 

2007年6月5日

绿家园志愿者

守望家园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

地球村

天下溪

自然之友

淮河卫士

屏南绿色之家

河北绿色之音

云南大江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

新疆自然保育基金

野性中国工作室

2、26℃,蕴藏环保公众参与的力量 

来源: 新京报 2007-6-5 □汪永晨(北京环保志愿者)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3/2007/06-05/015@035110.htm

  空调温度禁低26℃的背后,有着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多年倡议的身影。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声音正越来越大,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

  夏季空调温度禁低26℃,这是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的通知要求。在国家提出公共建筑严格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背后,有着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多年倡议将空调设在26℃、建立节能型社会的身影。路虽漫漫,却可看到中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与力量。

  夏天穿棉衣,冬天扇风扇,听起来有点奇怪,可近年来,大城市的人对此可能并不陌生。2002年12月,我到北京一座写字楼参加会议。进了会场后发现,一间不大的会议室的四周各放了一台电扇。外面是数九寒冬,屋里四台电扇却在努力地工作着。2003年5月,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召开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窗外下着绵绵细雨,能坐50人的会议室里,三个空调的按钮都大开着。几个环保人士几次走过去把空调关上,可在会上点评中国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的专家却一次次走过去把空调打开,把窗户关上。

  几天后,在北京某宾馆召开主题为“中国可持续消费”的研讨会。会堂的两面都是大大的落地窗。中国传统建筑很讲究通风,可那天空调把大家冻得要靠茶杯中的热水捂手,电视台扛摄像机的小伙子胳臂上竟布满了鸡皮疙瘩。环保组织的人找到服务员问他们能不能打开窗户关上空调,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这里是中央空调。

  还有北京的很多超市,不管外面是银装素裹,还是烈日高照,超市里的服务员一年四季穿的是同样的衣服。明明是有四季的城市,为什么偏要一年到头穿一样的衣服?可怜的是顾客按季节穿衣进去买东西,要么挨冻,要么受热。商家的解释却是这是“现代化”。

  从2004年开始,众多环保人士开始呼吁把空调的温度调在26℃,2005年9家民间环保组织发出倡议“26℃空调节能行动-2005我们承诺”。为了便于公众接受,他们专门去咨询大夫,回答说25℃至28℃都是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而且专家们还有一个说法,为了健康着想,室内外的温差最好不要高于5℃。

  如果仅以北京的公共建筑为例,每年空调调至26℃至28℃之间,将节约3亿度电,两年就应该是6亿度,一个城市如此,那么全国的城市累计起来,应该是很可观的。

  民间环保组织发出的声音产生了影响,发挥了作用,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2005年9月,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继联合推进26℃空调节能行动之后,再度联手共同倡议公众加入9月22日的国际无车日活动。从今年6月2日北京千名市民骑车用实际行动履行“少开一天车”的承诺,到全国已经有十几个城市把每年的9月22日定为无车日,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从自己身边做起,影响着家人,影响着朋友,影响着公众,也影响着决策。

  在第35个世界环境日时,回想中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都江堰杨柳湖水库,木格措水电站叫停,保护江河的自然流淌,有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声音;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保护,有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身影;国家环保总局叫停三十个违规项目,有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声援;圆明园湖底硬衬听证会上,环评法的实施,有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呼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声音越来越大。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在第35个世界环境日时,展望未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及地球上一切生灵的安康,从节能减排做起。当节约型社会成为政府政策的时候,环保组织的作用与职责是落实,是监督,是唤起更多的公众同行。

3、2006年中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6月0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5/111313156740.shtml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孙闻、顾瑞珍)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20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

  张力军说,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四、五类,劣五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为劣五类水质,巢湖为五类水质。

  据介绍,2006年全国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根据107个重点城市的38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的达标水量占72.3%。全国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远海海域水质良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7.7%,三类海水为8.0%,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4.3%。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张力军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3%的形势下,2006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4、环保总局等部门五大举措应对太湖蓝藻爆发情况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3369.html

  6月5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透露,国家环保总局和无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五大举措应对太湖蓝藻爆发的情况。

  张力军介绍说,针对太湖蓝藻爆发的情况,国家环保总局和江苏省政府、无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商量了应对蓝藻爆发的应急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要启动补水的机制,从长江向太湖进行补水,使太湖水位达到合理的高度,从而为减少蓝藻爆发创造条件。

  第二,实施化片分工,建挡打捞,也就是说在建围挡,减少外来水华蓝藻聚集的基础上,安排专人采用打捞的方法把蓝藻捞出来,因为蓝藻在湖里死亡之后就使水有臭味。

  第三,加强对涉及排磷、排氮的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排查涉及排放磷、氮的企业,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下来,达标排放的也要根据太湖湖体中氮磷的承受能力实行限产限排。同时也要求江苏省对太湖流域今后所有排放磷氮这样的污染企业停止审批。

  第四,鉴于无锡今年的水华爆发和今后一个时期还将会存在蓝藻爆发的实际情况,要求地方政府要制定蓝藻爆发的应急预案。

  第五,根据国外治理蓝藻的经验,研究为太湖流域购买捞藻船的可行性,也就是说要研究在太湖流域设置几条捞藻船比较合适,从太湖流域发生蓝藻开始就进行打捞,这样就会减轻蓝藻爆发的危害。

张力军透露,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无锡市市委政府对这次蓝藻爆发也是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现在已经恢复了无锡市民的自来水的正常供应。今后国家环保总局还将要抓好三项工作:第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修改太湖流域的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第二,召开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要针对太湖污染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治本的措施。第三,继续指导地方政府做好今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的防控工作。

 

5、张力军:太湖蓝藻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3049.html

  6月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介绍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及主要污染物减排最新进展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张力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认为,太湖蓝藻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张力军说,无锡蓝藻爆发应该说给无锡市的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分别都做出过重要的批示。国家环保总局根据曾培炎副总理的批示,于5月23日至24日组织专家对无锡太湖蓝藻爆发进行了调研,并和江苏省政府、无锡市政府进行过会商,研究提出了应急预案。

  无锡蓝藻的爆发,我们认为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自然因素上来讲,无锡市太湖水位今年比往年要低,也就是说水少。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去年是暖冬,今年的4月,无锡的气温偏高,4月平均气温都在20度左右,这样的气温适合于蓝藻的生长。这些是自然因素。但是人为因素在这里也是非常重要的,太湖湖体中的氮磷浓度是比较高的。

  这些年太湖的治理使太湖水质局部有所改善,但是这个改善的指标主要是COD,氮磷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2006年,太湖湖心区平均氮磷的含量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2倍和1.5倍。2007年5月以来,太湖大部分水域藻类叶绿素的含量局部地区高达每升230多位,这就为藻类生长提供了一个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太湖呈全湖性的富营养化趋势。所以,它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同时影响的。

 

6、三大举措保证地方汇报的污染物减排数据真实性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3732.html

  在今天(6月5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透露,环保总局将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保证地方汇报的污染物减排数据真实性。

  张力军介绍说,至于保障各地上报数据的真实性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我们对国控的重点污染源要实行网上直报系统,也就是说国家公布的6000多家重点污染源,它的污染负荷占了全国污染负荷的65%以上,这些企业的排放情况直报国家环保总局。

  第二,要加大污染减排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重点的污染企业实行自动在线的监测,监测的数据直报国家环保总局,监测的质量保障由地方环境监测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自动监测设备的校核。

第三,要发挥国家环保总局六个督察中心的作用,对各省建设的减排设施和各个企业建设的减排设施要每半年核查一次,减排的数量要根据监测的结果和核查的结果来进行计算。所以,数据的真实性还是有保障的。

 

7、中央电视台: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水体70%以上达标

来源:央视《中国法治报道》 2007年6月5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3665

2007060503-1.jpg

长江水质变化曲线图

央视《中国法治报道》与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联合展开的“长江行动”6月4日在上海结束2700公里的行程。这次行动全程启用了目前长江上最先进的一艘水质监测船“长江水环监2000”,对长江实施了历史上密度最高的一次水质监测。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上属于良好,70%以上达到了二类或三类水体。

“长江行动”从重庆启程,历时14天抵达上海,行程2700公里。“长江水环监2000”在航行过程中通过一套高密度水质监测仪对长江水质进行了不间断的检测,这也是长江流域第一次用如此高的频率来监测长江水质,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长江水质曲线图。

从化学需氧量(COD)指标来看,从重庆到上海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波动不大。从氨氮含量、硝酸盐等其他参数来看,长江干流水体总体也同样保持平稳。

监测结果同时表明,长江排污对近岸水域的影响不容忽视。以长江边某座城市为例,“长江水环监2000”在进入城区之前,岸边水域的化学需氧量含量比较低,在遇到排污口影响之后,这一指标开始上升,遇到更大的排污口后,升得更高,而在出城后,这一指标又基本上趋于平缓。这一变化明显反映出排污口对这个区域的影响范围,勾勒出了污染带的长度。

2007060503-2.jpg

七省市万元GDP废水排放量

2007060503-3.jpg

水质监测船

 

8、江苏环保人士吴立洪被逮捕续:其妻状告环保总局

来源:新京报 2007年06月05日

http://news.sina.com.cn/c/l/2007-06-05/013813151091.shtml

  本报讯(记者 郭晓军)被当地村民誉为太湖卫士的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村民吴立洪至今仍在看守所,在他被宜兴警方控制之前,吴立洪曾多次向全国人大、国家环保总局举报当地企业非法排污以及环保部门不作为,原本与浙江省环保人士陈法庆共同状告国家环保总局渎职的行为,由于被警方羁押而由其妻许洁华代为。

  宜兴市隶属无锡市,据吴立洪提供的数据显示,宜兴市1600多家化工企业,几年来,各方媒体以“几十万鱼神秘死亡”、“8万人整整1年没水喝”等标题报道该地区污染情况。然而,2006年10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仍授予宜兴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吴立洪曾向环保总局多次反映情况,并要求总局撤销宜兴“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未果。

5月9日,吴立洪之妻许洁华和陈法庆向北京市一中院递交诉状,再次要求环保总局收回宜兴市的荣誉称号。在2006年10月27日至2007年4月12日期间,吴立洪拍摄100多张照片,并采取83瓶各色污染水样,记者曾看到,这些污水五颜六色,臭味各不相同。

 

9、云南将设427处监控点监测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6月0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7-06/05/content_6199125.htm

    新华网昆明6月5日电(记者 刘娟)云南省即将建立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湿地资源监测监管体系,其中将设立427处监控点,监测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

    据云南省林业厅介绍,这个体系将依托现有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设立省级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监测中心一个,野生动植物重点分布区域、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湿地监测监管中心站43个。

    全省共设立野生动物监测点145处,野生植物监测点82处,自然保护区监测点200处、固定样地350个,湿地监测点37处,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进行重点监控监测。

    云南省还将实施长臂猿、亚洲象、金丝猴、绿孔雀、赤颈鹤等保护项目;启动实施古茶树(园)、兰科植物、木兰科植物、红豆杉、毛枝五针松、华盖木等保护项目。

同时,云南正在争取将菜阳河、大雪山、古林箐、铜壁关、云龙天池、元阳观音山、云岭(老君山)、泸沽湖、碧塔海、纳帕海、哈巴雪山、元江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山西:2006年近六成地表水属劣五类水质

来源:新华网2007年06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7-06/04/content_6197130.htm

    新华网太原6月4日电(记者 陈忠华、晏国政)山西省环保局4日公布的2006年《山西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这个省监测的26条河流的102个断面中,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有60个,占58.8%。受到污染的断面即符合Ⅳ-劣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2005年减少了10个。

    2006年《山西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监测的26条河流的102个断面中,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2005年增加了9个,达到21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20.6%;符合Ⅳ-Ⅴ类水质的断面有21个,占20.6%。

    另据了解,在2006年山西省环保部门监测的9个城市的56眼水井中,有76.8%的水井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超标水井中主要超标项目为硫酸盐、总硬度和氟化物;对11个城市的23个水源地监测结果显示,达标率为81.1%,水质未达标项目主要为总硬度、总氮、总磷、硫酸盐和石油类。

    4日公布的《山西省环境状况公报》还显示,2006年,这个省废水排放量为10.29亿吨,其中生活污水5.88亿吨,工业废水排放量4.41亿吨,生活污水所占比重为57.14%。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7.60万吨。

    山西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应对水环境问题,这个省2006年开展了全省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新(扩)建了15个城市污水处理厂。

 

11、新华网:三峡水库今年防洪库容将达146亿立方米

来源:新华网2007年6月5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3662

新华网宜昌6月5日电(记者沈翀 周梦榕)自今年4月三峡腾库防汛启动后,水库水位稳步下降,截至5日水位已降至144.3米,距离目标防洪水位仅差30厘米。

据中国三峡总公司介绍,三峡水库在去年10月份蓄水至156米,今年4月即开始启动腾库工作,至5月3日坝上水位降至148.1米,5月中旬

水位进一步下降至145米,预计在6月10日左右长江进入汛期时,三峡坝前水位将降至汛限水位144米。届时,三峡水库今年可运用的防洪水位在144米至166.5米之间,防洪库容达到146亿立方米。

此前,三峡通航管理局已对三峡两船闸防汛封航流量提出要求,如三峡入库流量超过5.67万立方米/秒,三峡船闸停止运行;因与三峡船闸联动,葛洲坝三江船闸封航流量也为5.67万立方米/秒,如船舶仅通过葛洲坝,封航流量为6万立方米/秒。

 

12、三峡地下电站建设进展顺利

来源:新华网2007年6月5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3621

新华网宜昌6月4日电(记者廖君、熊金超)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施工指挥部副指挥长易作成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目前三峡地下电站建设进展顺利,引水、尾水系统均已开挖完成,进入混凝土施工阶段,厂房系统已完成开挖量的95%,预计明年底主体工程将基本完工。

三峡地下电站隐藏于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主要建筑物由引水系统、主厂房系统、尾水系统三部分组成,2005年2月开工建设,总开挖量已达200多万方。

他说,与地面建房不同,地下电站是在山体内凿洞为室形成厂房,从天花板开始施工,一层一层往下开凿。

易作成说,施工的最大困难是保证岩体稳定,防止出现坍塌。为了加固地下电站的“天花板”,专家们设计在岩石上施行锚索和锚杆工艺。就像穿针引线纳鞋底一样,先在整个“天花板”岩石上穿洞,然后将锚索、锚杆穿进去,再灌入混凝土压实。整个“天花板”上有数百根锚索头,这满天“星星”就是纳鞋底的针眼。施工过程中,葛洲坝集团还增加了设备和技术投入,用人工清撬和机械排险相结合,确保岩体不坍塌,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不变形、不走样、没有气洞,光洁度好。引水的压力钢管,每一节都能达到精品要求,将潜藏的隐患及时清除。

三峡地下电站将安装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建成后,将使三峡电站的总装机由原设计的26台增加到32台,装机总容量将由1820万千瓦增至2240万千瓦,旨在用电高峰期起到“调峰”作用,同时当左、右岸电站里有机组需要检修时,地下电站可以及时补位。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三峡库存水量利用指标,使三峡工程不弃水调峰的时段实现最大化,对补充华中、华东地区调峰增长需求及电力系统的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13、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污染减排要靠机制体制创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6月05日  孙秀艳

http://env.people.com.cn/GB/5820716.html

  6月5日是第三十六个世界环境日。值此具有全球意义的纪念时刻,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今年世界环境日的有关情况。

  周生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确定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积极回应这一主题,结合目前中国环保工作的实际,我们将“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并设计推出了中国主题标识,供全社会免费下载使用。今天,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关切。

  记者:请您谈谈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

  周生贤:1978年至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我们在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财力空前提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同时,总体上并没有摆脱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随着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提高,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记者:我们如何应对这些环境问题?

  周生贤: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正是基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的科学分析,中国政府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记者:去年,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没有实现,今年,我们有哪些新的举措?

  周生贤: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并将这一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各相关行业。

  今后一段时期,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将是环境保护的一项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创新机制体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是完成减排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一是严格执行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改进宏观调控方式,科学抑制过剩产能。在科学核定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通过严格限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二是根据区域生态功能确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合理开展生态补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尽快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的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三是出台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纠正滥用资源环境的倾向。要在保持财政收支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和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积极调整优化税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体现出资源环境的使用成本和保护收益。

  四是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强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建设项目“过滤”掉,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是通过实行严格的资源消耗标准和环境标准,扩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市场需求,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六是将企业环境行为作为决定信贷行为和确定信贷规模的因素之一。要将环境执法信息纳入金融征信系统,使有限的金融资本投入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与项目中去,优化信贷结构,控制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金融风险。

  七是合理确定对外贸易中的环境标准,优化对外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改善贸易条件。要通过提高相关产业的环境标准,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对外贸易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获得更多的贸易收益。

  八是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必要条件,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研究并积极应对环境问题。中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坚决完成减排任务,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贡献。

 

14、陆佑楣:把长江污染归咎三峡工程没科学依据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6月05日  高云才

http://env.people.com.cn/GB/5820715.html

6月5日是第三十六个世界环境日。长江水质状况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能否把长江污染归咎于三峡工程?我国水资源开发是否过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陆佑楣认为――

“水能,要尽快充分利用”

  把长江水质状况不好的原因归咎于三峡工程,没有科学依据

  记者:国内外都对三峡工程建设给予不少评价和赞誉,但也有人认为,三峡建设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严重影响,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陆佑楣:最近有报告称,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导致库区环境保护与中下游河道治理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由于三峡水库的点源、面源和流动污染源都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回水影响区水流减缓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虽干流不具备发生富营养化的水文条件,但水库库湾及支流回水区每年春夏季节均出现严重的蓝藻水华。应该看到,不断加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长江流域环境负载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环境问题频现。把长江水质状况不好的原因归咎于三峡工程,没有科学依据。建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环境,一直被一些人说成是三峡的毛病之一,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记者: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

  陆佑楣:正是由于长江三峡的修建和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我们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长江污染问题。自2003年下半年起,三峡库区首批18座污水处理厂陆续投入试运行,每天处理污水总量只有15万吨左右,仅占设计总规模的三成多一点。即使所有的污水都被收集起来,污水处理厂也吃不饱。三峡工程的建设已经并将继续为治理长江的水污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开发水能资源等矿石能源的替代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记者:能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该如何解决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呢?

  陆佑楣:能源形势的确不容乐观。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能源需求的增长是不言而喻的,可我国也是矿物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即使是相对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按目前开采的水平,也大约只可采60余年。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原煤占58.8%,原油占3.4%,天然气占1.3%,能源政策正面临新的选择。刚刚颁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在能源基地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水电基地。由于水能资源开发不产生“工业三废”等环境影响,在当前过度依赖矿石能源的背景下,开发水能资源等矿石能源的替代资源,就是保护了生态环境,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水电开发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记者:国家相关的能源政策对水电是清洁能源早有描述。不过,也有人提出,水电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破坏。您认为呢?

  陆佑楣:水能资源是相对清洁又可再生的优质能源。水电将一次能源直接转化为二次能源(电力),利用水的势能,利用江河流量和落差获得电能,完全是物理过程,其中既不消耗一立方米水,也不污染一立方米水,不排放一立方米有害气体,也不排放一公斤固体废料,是清洁的能源。只要地球上的水循环不止,江河不干涸,水资源就是永恒的,是可再生的。这一点,已为国际社会和大多数能源专家所认可。

  记者:可是水电开发,特别是梯级密度开发中,确实会对水生生物和水库淹没地带的陆生生物有一定影响啊。

  陆佑楣:影响会有的,但不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即使有一点生态的影响也完全可以通过生态修复和其他工程措施来恢复。水生生物可以通过建设鱼道等措施来解决,陆生生物可以通过移动栖息地方式解决。前不久,我专门去大渡河考察水电开发情况,由于工期紧迫,工程建设中就地取材给建设区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这应该引起注意。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必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具体在水电开发上,既要注意有序开发,又要注意科学开发,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中国水能资源开发程度还比较低,要尽快充分利用水能

  记者:目前,不少人认为中国水电开发是密集开发、过度开发,甚至有人认为应该停止开发,您认同这些观点吗?

  陆佑楣: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水能资源开发程度还很低,到2005年底仅开发1.1亿千瓦,按发电量计算只占技术经济可开发量的20%,远未达到世界部分发达国家的开发水平。美国在1986年时已开发53.3%,日本在1986年时已开发95.0%,法国在1986年时已开发92.1%。这些数据表明,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优先利用水能资源,也说明我国水电开发程度还比较低。而中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还有很大潜力。中国水电开发并不存在密集开发和过度开发。停止开发的观点离开了中国能源供应的实际,离开了水电开发的实际。

  记者:正如您所说的,事实胜于雄辩。

  陆佑楣:“万里江河滚滚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水能资源是流走性能源,如果水能资源得不到开发,就是一种浪费。我国水电开发,无论从勘探、科研、设计、施工、规范标准、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方面,都有了成熟的经验。去年,我国原煤生产中有一半以上是用来发电,工业排放量相当大。我主张,要尽快充分利用水能。

  链接

  ■我国有6.8亿千瓦的水能储藏量,经济技术上的可开发量在4亿千瓦。这4亿千瓦的水能资源如果得到充分开发,则可相当于每年开采了8亿吨原煤。

■从当前我国能源结构看,水能资源占比达到36.5%。目前,我国单站5万千瓦以上的大中型水电站是水电主力,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226座。其中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巨型水电站41座,5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66座。截至2005年底,我国在建的30米以上坝高的水电站173座,水电在建规模达9300万千瓦。

 

15世界环境日:冰川消融 后果堪忧

来源:新华网2007年6月5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3638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阎月凡)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同年10月,第27届联大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正式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为世界环境日确立一个主题,并展开相关的宣传活动。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地球气温不断增高。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资料,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平均气温增高了0.75摄氏度。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冰盖缩小、冰架断裂。德国研究人员曾指出,目前全世界还有约16万处冰川,而它们正快速消融。比如,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三分之一,体积减少了一半;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从191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区的永冻土层丧失了“粘合剂”的功能,致使山崩和泥石流频发。

另外,气象观测发现,过去几十年,北极永久海冰在减少,冰川和冻土在融化。欧洲航天局专家根据卫星图片分析后发现,2006年夏季,欧洲北部至北冰洋区域大约5%至10%的永冻冰开始松动融化。此外,南极在过去十几年里也有三大部分的冰架坍塌,而缺乏冰架支撑的冰川活动显著加速,冰层也随之变薄。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较低地势的海岛及海洋沿岸城市就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发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按目前状况持续千年的话,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约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60米,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地球变暖是造成冰川消融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发达国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率先承诺减排义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根本上扭转地球变暖的趋势,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

 

16、三峡蓄水后导致葛洲坝鱼类种群变化

来源 : 长江商报2007-6-5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show.aspx?id=43670

  本报讯(记者 姚德春 通讯员 张晓良 肖卓 高欣)日前,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在武汉主持召开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鱼类和珍稀水生动物监测重点站”合同验收会。

  会上,中科院水生所专家透露,葛洲坝下,中华鲟的野生繁殖群体数量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监测结果显示,三峡蓄水后,库区的万州江段和葛洲坝下的宜昌江段,鱼类优势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葛洲坝江段,原来的优势种主要为草鱼、长吻鮠、鲢、瓦氏黄颡鱼、圆口铜鱼等,但蓄水后它们的优势度大幅下降,与此对应的是,铜鱼、鳊、圆筒吻鮈的优势度大幅增加,其中铜鱼成为该江段的绝对优势种。

  专家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强受影响的特有鱼类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17、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案:明确减排指标

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2007年06月0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5/105513156591.shtml

  全球气候正在经历千年未有的升温变化,发展中的中国也在经受严峻考验。

  6月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我国温室气体监测的最新数字,结果表明,我国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接近380PPM。“在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中国的内政、外交都面临巨大压力。”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凌晞在发布上述消息时感叹说。

  三天后的6月4日,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在新闻会上,面对一连串充满火药味的追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提请国际社会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并为其发展留出一定的排放空间。他警告说,“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所带来的后果,远比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

  量化减排指标成关注焦点

  《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负责任态度。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国际社会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马凯在会议伊始就亮明了态度。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

  中国政府据此提出了到2010年要实现的主要减排目标: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包括大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水平上;努力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森林覆盖率达到20%,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

  “《方案》是务实的,这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所能做出的最大努力。”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主任刘洪滨在解读《方案》时对本报说,对于温室气体排放,联合国对发展中国家并没有硬性规定,仅要求从国家层面编制应对方案,并定期通报温室气体监测结果。

  马凯强调,如果不顾历史事实、历史责任,不考虑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借气候变化问题不适当地要求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一样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从而限制其发展,限制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马凯说:“我们虽然没有设定具体的二氧化碳的减限排目标,但是我们对于整个能源节约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通过节能,相应地就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气候变化处全程参与了《方案》的起草编制工作,项目官员陈志华说,能耗降低20%,这是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一个很大的贡献”。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消除贫困是第一要务,这一点得到了联合国有关公约承认。” 刘认为,中国政府在这个时候颁布《方案》,既是对国际社会的回应,但更重要的是解决自己发展中的问题。他说,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受害国,而“外界并不清楚中国人生存在一个什么状态中”。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这是《方案》吸引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减缓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此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成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制定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实施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等政策和行动。

  而《方案》作为一个政策指导性文件,则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给中国政府集中而全面地规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努力目标。

  气侯问题更是发展问题

  在即将召开的G8会议上,各国围绕气候问题的讨论,是中国政府一个无法回避的挑战。德国总理默克尔年初就明确表示,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是G8以及欧盟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发达国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包括中国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内的新排放体系,此前英国首相布莱尔曾表示,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努力“都没有现实的成功可能”。

  而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一贯而明确的,在前年的G8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指出,气侯变化问题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据周凌晞分析,国际环境外交的焦点目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京都议定书》;二是《蒙特利尔议定书》。前者针对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后者则着眼于臭氧层保护,主要关注卤代温室气体氟利昂及其替代物的减排。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印度、巴西等国家一样,不必承担强制性减排责任。1991年,中国政府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后,目前已经进入减排时间表。“我国1999年起停止生产5种氟利昂类产品,要求到2005年削减50%,2007年削减85%,10年内全部削减完毕。”周说,现在发达国家已完成减排,就把注意力放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身上。

  中国气象局的观测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波动较大,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卤代温室气体的本底浓度与北半球浓度基本一致,仅有部分卤代温室气体污染浓度仍然较高。“减排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周说,这表明中国正在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承诺。

  但是发达国家却得出了不同结论。他们通过短期航测,认为中国的排放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左右,远大于我国政府根据原清单的调查结果。

  刘洪滨说,我国也有温室气体的监测点,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高。

  必须承认,中国温室气体监测包括气候监测体系都很不完善,从空间分布、监测要素和设备上都有欠缺。周呼吁国家加强对不同区域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的网络化监测、分析与服务,而且要像发达国家那样开展飞机、卫星等观测。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监测已经可以像天气预报一样日报了,而我国目前仅有青海瓦里关一个全球本底站,具有温室气体长期观测的能力。”周说,这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内政外交的需求。(记者 李明三 王娜)

 

18、武汉蔡甸区:排污导致蓝藻肆虐20万斤鱼死亡

来源:央视国际2007年06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820652.html

2007060501-1.jpg

武汉:蓝藻肆虐 20万斤鱼死亡。(电视截屏)

  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6月5号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前段时间我们新闻中关注的太湖蓝藻大爆发事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环湖的一些企业向太湖过量排污所造成的。而近日在武汉蔡甸区,也是因为排污导致蓝藻爆发,造成一个人工渔场大约20万斤鱼死亡。

  记者:“这里是武汉市蔡甸区南湖的一个大型人工渔场,我们看到在这片面积超过1400亩的水面上漂浮着成片成片的死鱼。现在整个水面形成了一个严重的污染带,湖面散发出刺鼻的恶臭。”

  村民:“死鱼最大的有40多斤,小的只有一点点。”

  记者:现在湖里是否连一条活鱼都没有了?

村民:没有了

2007060501-2.jpg

  蔡甸区夏家嘴村村民夏小方和另外4名村民一起承包了这片渔场。年初,他们主要靠借贷投入30多万元购买了数万斤鱼苗在渔场中养殖。

  前几天,武汉突降暴雨,地处上游的汉阳区永丰街谭洲泵站开闸放水,大量污水涌入他们的渔场。

  村民汪木松:污水全部是黑的,绿的,臭得蛮远都不敢站人,手都不能洗。

  根据环保、渔政部门与养殖户核算确认,至少有20万斤鱼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0万元。

  据村民介绍,汉阳区永丰街谭洲泵站经常利用暴雨大肆排污。截止记者发稿时,污水仍在源源不断流入蔡甸南湖水域。

 

19、滇池污染再度加剧外海水质降为劣五类()

来源:云南日报2007年06月0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5/104213157135.shtml

2007060502-1.jpg

滇池图片

2007060502-2.jpg

2005、2006年滇池草海主要污染物浓度比较

  阅读提示

  昆明哪里的水最好?昆明哪里的噪音少?昆明哪里的空气好?昨天,正值世界环境日前夕,昆明市环保局局长和丽川对外发布了《昆明市2006环境状况公报》。《公报》对上述问题给予了解答,还对昆明市2006年昆明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绿化建设等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总结。

  据悉,2006年,昆明市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湖泊综合整治、环境污染治理、工业污染防治等各项环境保护投资达到34.32亿元,较上年增加6.47亿元,环保投资占到2006年昆明市GDP总数的2.85%。

  水

  忧:滇池外海草海水质降为劣Ⅴ类

  《公报》中最让人忧心的是,滇池水质富营养化指数有所上升,滇池外海水质由Ⅴ类水下降为劣Ⅴ类水。属中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污染物总氮超过Ⅴ类水标准,总磷达到Ⅴ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均符合或好于Ⅲ类水标准。与上年相比,主要污染物氨氮、总氮、五日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上升,透明度下降;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加重;水质类别由Ⅴ类下降为劣Ⅴ类。而滇池草海的水质也不容乐观,水质也达到劣Ⅴ类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77.2,属重度富营养状态。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与上年相比,主要污染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有所上升;透明度较上年下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加重,水质类别无变化。

  喜:各大水库水质达到标准

  同时,让大家放心的是:2006年,流经昆明的河流以松华坝入库河流水质最好,牧羊河、冷水河水质类别为Ⅱ类,较上年无变化,达水质保护目标。昆明的高原湖泊里水质最好的是清水海,水质类别为Ⅱ类,营养状态为贫营养,也达到水质保护目标,水质类别较上年没有变化。同为Ⅱ类的湖泊还有阳宗海水质类别较上年没有变化。昆明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水质最好的是云龙水库,Ⅱ类水达水质保护目标。松华坝水库达标率97.98%,水质较上年无变化。海源寺、白龙潭地下水源水质较上年下降。昆明10个县(市)区中,宜良县,石林县、安宁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地下水方面,2006年,在对昆明市地下水位、流量及开采量280个动态监测点的监测表明,昆明地下水水位基本稳定,但随着地下热水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年平均水位呈下降趋势,降幅0.42~0.81米,其中市区及近郊下降幅度较大,安宁温泉基本保持稳定状态。

  原因:

  是什么导致滇池水质下降呢?

  《公报》分析,大量的废水通过滇池入滇河道进入滇池,是造成水质下降的直接原因。发臭的盘龙江、垃圾漂浮的宝象河、新河,运粮河,船房河,乌龙河,大青河,采莲河,柴河,水质均是劣Ⅴ类。其中,大河,东大河水质由Ⅲ类下降为劣Ⅴ类。入湖河流长期以来都肮脏不已,导致滇池污染再度加剧。

  据介绍,2006年,昆明主城区全年城市污水排放总量2.3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总量2亿吨。昆明市环境统计废水排放总量较上年增加14.58%,其中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较上年增加7.14%,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较上年增加16.51%。

  措施:

  三《条例》确保昆明水体保护

  2006年,相关部门颁布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对取水许可审批程序进行了适时调整,停止了地下水(含地热水、矿泉水)取水许可行政审批。昆明市共改造供水管道2000余米,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100%。

  同时,颁布实施《昆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加大节水稽查力度,完成16家单位水量平衡测试工作。新建中水回用站25座,在建27座,推广节水用具49188套(只),全年完成节水量2647万立方米。为了让昆明市民喝上干净的水,昆明市《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编制《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水污染防治规划》、《云龙水库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区分级保护划界方案》,完成《松华坝、云龙水库饮用水源地氮磷污染来源调查研究报告》。并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督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主城区6座污水处理厂运行及达标情况,对污水处理厂实施了在线监测。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泵站运行情况检查141厂/次,有效提高了排水设施管理效率。

  空气篇

  富民空气最好

  大气环境也是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个指标。2006年,全年优级天数18天,占5%;良好级天数345天,占94.5%;轻微污染天数2天,占0.5%。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质量日均值达标率为99.5%

  昆明的10个县(市)区,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富民县、石林县,其次为嵩明县、禄劝县、呈贡县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东川区、宜良县、晋宁县、安宁市、寻甸县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据统计,2006年全年,有10.9万吨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较上年增加14.7%,烟尘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均比往年有所增加。

  措施:

  推广清洁能源

  为了改善昆明市的空气质量,2006年新增煤气民用客户3.8579万户,气化率达到90%以上。环保部门开展了以“禁煤”等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对昆明发电厂、阳宗海发电厂实施了脱硫工程,对工业企业燃煤实施重点监控。主城区对5万余台(套)各类燃烧设施实施全面监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限期治理超标污染源,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昆明的废气依然在以两位百分比的速度增加。

  噪声篇

  安宁最安静

  2006年,昆明市主城区声环境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4类功能区均出现昼间或夜间超标,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较上年上升。10个县(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均有所下降,各项指标显示,安宁市最安静;其次为富民县、嵩明县、石林县、东川区、禄劝县、呈贡县,寻甸、宜良县、晋宁县没有过去安静了。但一些交通干线的噪音还在长期困扰着市民生活。措施:降噪行动

  昆明市政府批准执行《昆明市噪声功能区划》;编制完成《昆明市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各区政府(管委会)建立了部门联动的环境噪声长效监管机制。加大对商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文化娱乐噪声的环境监管,对昆明主城区的342家建设施工单位进行了滚筒式检查,接待群众举报投诉,对12家施工单位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

  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篇

  全年4次3.0级地震

  2006年,年平均气温16.4℃,比历史同期平均值高1.5℃,比2005年低0.3℃,是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又一个高温年。同时,昆明地区大部地区降雨偏少。1月至4月中旬全区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春旱偏重。初夏雨季开始早,5月全区气温偏低,降雨偏多,中旬东北部县区出现低温霜冻。主汛期前涝后旱,无大部地区降雨偏少,8月至9月出现夏秋连旱。10月上旬至中旬初出现了秋季连阴雨天气,全区降雨偏多。11月全区气温偏高,降雨偏少。12月中下旬出现了多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昆明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处于常状态,全年发生4次3.0级地震,其中1次有感。全年处理地震宏观异常7起。

  措施:

  地震数字化监测

对地震监测进行了数字化监测台网改造,重点实施了寻甸、富民、宜良、西山等台站的建设、改造,形成数字观测网络。在全市乡镇建立了“昆明市乡镇防震减灾地震宏观信息联络员队伍”。加强了震害综合防御工作,开展了呈贡新区地震小区划工作。

 

20、谁能给环保最大力量?

来源 : 长江商报 2007-6-5  彭永斌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show.aspx?id=43683

  36年前的今天,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113个国家决定了“6月5日”在全球意义上的特殊地位——世界环保日。

  在时下的语境,面对一条伤痕累累的生态链,环境保护或许让普通民众感受集体无力。因为,人们是如此清晰地发现:在我们的身边,环保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当包括众多企业主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能喊上一句“只有一个地球”时,环境危机却日渐刺眼。

  最新的“刺眼”事件,发生在柔美的太湖。小小的蓝藻,虽然近年来以稳定的频率一年一度爆发,但比较往年,今年爆发时间不讨趣地突然提前,愣是给了很多人一个措手不及。事到临头却没有应有的警惕,于是情形不免有些狼狈:太湖之滨的无锡,数百万市民,拧开水龙头尽是臭水。当市民涌入超市、举城抢购饮用水时,人们又发现:环境恶化与公共危机,相距竟然仅是一步之遥。

  如今在很多地方,公共危机处理都已不再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从容不迫——这是进步。以往对一些公共事件的反思与总结,积累的经验教训,或许也起到了借鉴作用,这让人更有理由高兴。此次无锡的臭水事件,市民仅受一日臭水之苦,几天后即得以迅速平息,正让人看到了各级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还有民众的配合。然而,太湖的污染依旧,谁也不敢拍着胸脯担保,蓝藻在明年不再发生。

  在长期淤积的环境压力面前,太湖只是一个例证。半年前,一支由数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团队,也遭遇了寻“长江女神”不遇的尴尬。不管是提前的释放还是潜在的痛楚,如果无法破解我们所遭遇的环保困境,那么,在今后的“蓝藻”面前,面对如此咄咄逼人的“担保”发问,我们还是只能沉默。无疑,这个饱含着“羞愧”意味的沉默,留下的将是一道积重日深的公共难题。

  当前,寻求一些公共难题的答案,我们的目光总投向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的管理和积极投入;一是民间组织的壮大。二者主辅结合。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必要重温一些经验:在一些跨地域的综合命题前,一些地域的交界地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职权的模糊,如果因模糊而推诿,势必给治理带来不利;一些民间组织显得弱小,不但限制了它们能产生的效力,甚至组织本身的发展,也可能面临着身份尴尬……

  以环保而言,一处被破坏生态的修复,动辄几十上百亿,甚至是上千亿的资金投入,包括治理的长效,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出成绩。包括相关法律等在内,一些制度尚未得到建立,已建立的制度未得到严格执行的现实,也使得一些地方搭便车盛行,多少让一些人能嗅到“利益”之机。无疑,这考验着不少人的耐力。在面对一些利益冲动时,如何使每个人都能保持着良好的自我抑制力,在进行公利与私利的选择时,又如何保证最多的人们自觉作出公利选择,或许正是决定环保事业的最大力量。

 

21、马凯: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6月05日  武卫政

http://env.people.com.cn/GB/5821285.html

  6月4日,在第三十六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减缓气候变暖。

  马凯说,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虽然国际社会对气候变暖的程度、成因、主要责任以及解决问题的路径方面还存在不同看法,但是主流观点已经趋于一致,至少形成四点共识: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二是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三是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四是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中国环境威胁论”不客观不公正

  马凯用有力的事实驳斥了所谓的“中国环境威胁论”。他列举了我国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三组数据。

  一是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少。从1950年到2002年,50多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1950年以前,中国排放的份额就更少了。

  二是中国人均排放水平低。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4年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是3.65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7%,为OECD国家的33%。1950年到2002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居世界第92位。

  三是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小。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测算,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增长0.6个百分点,但中国仅增长0.38个百分点。

  “没有人说那些历史排放量多,人均排放量高,排放弹性系数大的国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威胁,反而说历史排放量少,人均排放量低,排放弹性系数小的中国构成了主要威胁,这显然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正的。” 马凯说,“相反,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保护全球的气候系统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是重要的积极力量。”

  要正确比较不同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有记者提出,中国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有人推算到今后某一时点,中国的排放量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对此,马凯强调,比较不同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必须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问题。

  马凯说,首先,不能只看总量,还要看人均排放量。人口规模对一个国家的排放总量影响至关重要,人口大国、人口小国在排放总量上有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中国即使某一年排放总量超过了美国,但由于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所以,人均排放量也只是美国的1/4。

  其次,不能只看当前的排放量,还要看历史的累计排放量。美国长期研究气候变化的一个国家实验室得出的数据是,从1903年到2003年,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28.3%,中国同期只占7.6%。

  第三,不能只看排放的数量,还要看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排放强度是增加的趋势,实现工业化以后就开始减少。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的能源相应比较多一些,排放的强度也比较大一些。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中国如此,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如此。

  第四,不能只看本土排放,还要看转移排放。目前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发达国家处在产业链条的高端,服务业发达、高科技发达,相应它的能源消耗和排放相对小一些。而发展中国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生产和出口大量的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中国去年净出口钢材2500多万吨、焦炭1400万吨左右,还出口了大量的机械产品等,这里面都包含了很多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应地增加了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减少了进口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后果比气候变化的后果更严重

  马凯强调,气候变化是一个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认识气候变化问题这一实质。

  马凯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前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国际社会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发展空间。从人类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无约束地、大量地排放了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如果不顾历史事实、历史责任,不考虑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借气候变化问题不适当地即过早、过激、过高地要求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一样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从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限制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显然是不客观的,也是有失公允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带来的后果,远比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正是基于上述基本历史事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

马凯说,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将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我们不能再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是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

 

22、直面环保,我们还需要做得更多

来源: 新京报2007-6-5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28/2007/06-05/015@035637.htm

  今天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

  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上众多公共议程中,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议程之一。它既是世界性的问题,又是国家性的问题,更是个体性的问题。因此,正在召开的西方八国首脑峰会上,讨论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既成了发达国家的议程,又是抗议者们所指责的话题。

  必须承认,在目前的国际环境问题讨论中,存在着不公正的标准问题。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使用同一种标准不现实。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才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这个原则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有人不顾中国所处的快速发展阶段,而对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妄加指责,即所谓“中国环境威胁论”。这些论调否定了中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做出的努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面对目前的环保现状高枕无忧。的确,正如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前年的G8+5会议上所言:“气候变化问题既是环境问题,又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因此,不能因为环境问题,就否定我们的发展努力。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发展面临着沉重的环境成本。

  因为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我们曾经在高峡、森林、草地面前尝到了苦果。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就在世界环境日到来前夕,我们听到太湖的呻吟,也看到水危机如何影响数百万无锡人的生活。

  我们还可以历数因为人为破坏,或者决策失误造成的大量环境污染,这些污染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发展质量,也间接地影响了我们的国家形象。

  我们过去为国际减排作出了贡献,现在和将来也会面临更重的国际责任。从目前看,50多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累计排放量的9.33%;中国人均排放水平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小。但这种情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GDP的增长,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案例层出不穷,难以计算的环境成本也在悄然增长。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报告》就称,全国60%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忽略这种成本,今后,我们将不得不用过去的发展代价,来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今天在怒江深处、滇池边上、黄河岸滩的悲剧,本来都不该发生。

  如果说民众是环境保护的直接受益者,政府则是环境保护的直接责任人。环境保护成本不但是政府对民众的责任,更是一个国家对世界的责任。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人员和财富的全球自由迁徙,而且意味着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共享同一片天空、同一块土地、同一个海洋,甚至面对同一次危机。这方面的例子,从来都不缺少。

我们有决心做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这个负责任,既是指作为主权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责任,也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中的国家责任。今天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切实解决好。毕竟,效果是考验国家责任的手段,时间是衡量环保水平的准绳。今天,我们能否为国际减排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取决于能否将发展真正视为全球性,更取决于能否将提高民生,始终视为发展的终极目标。

 

23、江南水乡缘何闹“水荒”

来源: 新京报2007-6-3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845/2007/06-03/011@010039.htm

  在普通人眼里,污染是自己的事,治理是国家的事;在企业家眼里,交罚款比上污水处理设备合算。长期累计的后果酿成了闹“水荒”悲剧。

  最近,无锡市闹起了“水荒”:饮用水大面积污染,个别地段自来水连洗脸都不能用;水质黏稠,带有极强的刺鼻腥臭味。一时间,饮用水出现紧张,市民纷纷抢购矿泉水。为此,无锡市决定启用一批封闭深水井应急,水利部要求加大引江济太调水力度。

  据分析,此次“水荒”因太湖蓝藻突然爆发所致。太湖水已经臭了好长时间,尽管采取了治理措施,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向太湖“生态欠账”太多,最终导致了江南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臭自来水事件。

  然而,这个事件是偶然的吗?实际上,无锡“水荒”是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所积累“灾难”的总爆发。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即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环境治理思路,今后类似恶性事件还会“层出不穷”。

  我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全国被污染水系中,比较严重的是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长江中下游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工业比较发达地区。水体污染小河重于大河,北方重于南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数据,我国有三分之二的水系已成为劣五类水。另外,据不完全估计,全国尚有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严重致癌物质)超标水。

  太湖蓝藻爆发和云南滇池“水华”形成的原因一样,这就是陆地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湖水里集中,以蓝藻、裸甲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中氧气缺乏,鱼虾类死亡、水体变臭。城市居民直排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污染,尤其工厂不达标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变臭的根本原因。

  2004年9月,笔者曾领导5人小组,在无锡的五里湖参加国家863计划《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下属的子专题研究,该项目由国家投资,应无锡市政府邀请进行太湖湿地生态修复。是时,无锡市投入了大量经费,请美国人设计方案,整改湖滨带,清理了一些废弃鱼塘;采用了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三大技术。科学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试图修复被长期污染的太湖湿地。如今,该项目获得了国家验证,笔者的大名也在“功臣之列”。今天的太湖蓝藻爆发,令笔者面对成绩如芒在背。

  实际上,笔者在太湖开展课题期间,就曾怀疑“边治理、边污染”的效果。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近20亿元的治理费用,但笔者在现场看到,太湖边的居民将粪尿、洗衣废水等直接倾倒太湖;园林工人在岸边喷洒农药,然后再通过降雨带到湖里。这还不包括上游大量工厂、农田,居民对大太湖排放的污染物在内。同样是一盆水,你在下游或局部治理,我在上游或其他地方排放,最终还不是一样的后果吗?在普通人眼里,污染是自己的事,治理是国家的事;在企业家眼里,交罚款比上污水处理设备合算。这样长期累计的后果就酿成了江南水乡闹“水荒”悲剧。

  太湖带来了太湖流域的繁荣,创造了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财政收入16%的奇迹。但是,由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已遭受空前破坏,连续多年发生了湖泊萎缩、功能衰退、水质污染、湿地减少等现象。这次无锡“水荒”就是对我国环境保护敲响的警钟。□蒋高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24、无锡蓝藻污染启示:处置突发事件要快速、务实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7年06月04日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5820154.html

  无锡太湖蓝藻暴发,造成水源地水体污染,省委书记李源潮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多次作出批示。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及太湖流域管理局也十分关心,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5月31日下午,李源潮专程到无锡实地了解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强调要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确保无锡的饮水安全和清洁用水,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确保社会秩序特别是学校教学的稳定。(6月1日新华日报)

  应该说,此次江苏省和无锡市干部群众上下同心,众志成城,面对突如其来的太湖蓝藻暴发,沉着果断,从容应对,科学决策,群策群力,在几天的时间里成功处置突发水域污染事件,令人欣慰。目前,来自环保、卫生等部门的监测数据证实:饮用水源的溶解氧指标已明显回升,自来水出厂水质已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其水质异常出现转机。这充分体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执政为民,环保优先的全新理念,折射出处置突出事件的执政水平和应急能力。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着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首先是应急机制多管齐下。事件发生后,江苏省立即启动生态灾害应急机制,调水、引流、增雨、关闸,迅速降解太湖蓝藻浓度,改善水厂供水源。紧急启用已封的地下深井,在自来水厂水质好转前实行有限使用,确保纯净水市场供应,以保证百姓生活饮水。其次,齐心协力,全力以赴,让人民群众充分知情,确保社会秩序特别是学校教学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措施强硬,杜绝隐患。省委书记李源潮专门强调,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下决心以更大力度治理太湖,保证太湖水质安全。要以铁腕治理“三废”,太湖和周边地区除小化工企业要坚决实施关停并转外,还要实行更严格的区域环保制度,提高太湖周边地区的环保标准,并通过立法来强制执行。同时提出建立生态灾害的预警机制。

  由此可见,江苏省成功处置突发性污染事件主要得益于科学、理性和务实的快速决策和应急部署。尤其从省委书记开始,各级领导靠前指挥,阵地前移,相关政府和部门组织有力,保障到位,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一把手负总责的环境生态保护新机制,另一方面彰显江苏省上下思想高度统一,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污染事件就是人命关天,饮水困难就是百姓疾苦,从而在应急处置中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千方百计,集思广益投入此次突发性公共危机之中。当然,这次事件之后,仍需强化环保责任,做到亡羊补牢,警钟长鸣。

  作为决策者和指挥者,应该以更高的政治敏锐性,更宽的视野看待环境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重要准则,紧紧依靠法治、科学、民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强有力的保障机制,预警和处置一切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确保环境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万无一失。也许,这正是无锡蓝藻事件留给各级领导者一个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25、寄语世界环境日:蓝藻、赤潮与警告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6月05日 石劲松

http://env.people.com.cn/GB/5823849.html

  世界环境日前夕,无锡市因太湖蓝藻引发公共饮用水危机在一夜之间让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那根敏感神经。虽然目前饮用水形势已经好转,但仔细琢磨这件事情可以得出三个判断:这个看似偶然的危机其实隐藏着必然性;这个看似天灾的是事件其实是人祸;这个看似坏事的事情其实是件好事。

  太湖流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容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至七分之一是太湖流域创造的。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太湖被污染。太湖地区废水排放量近32亿吨,氮近8万吨,磷5000吨。在一定气温下,蓝藻大面积迅速繁殖。当气温、水温变化时,蓝藻会突然死亡、腐烂,散发出臭气。昔日碧波浩淼的太湖不仅变成了各类水藻的乐园,更为严惩的是太湖流域近亿人口将发生饮水危机。因此在此之前,困扰无锡市民生活的蓝藻早已成为太湖的常客。近年来,每到夏天蓝藻都要不同程度地暴发。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只不过这次闹大了,大家才关注,事实上蓝藻让太湖已经病得不轻。因为从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90年代外资的大举进入,这些年来,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尽管太湖治理一直没有停歇,但治理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这次无锡水危机,正是长期污染后太湖的一次报复。

  无独有偶的是,目前我国赤潮灾害已居世界前列。以渤海为例,1989年8月下旬,渤海第一次发生大面积赤潮,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而1998年发生的历时71天,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最近7年间,渤海共发生赤潮20余次,影响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从全国来看,仅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资料显示,80年代我国近海记录到赤潮75次,90年代则高达234次;一次赤潮的面积从几平方公里扩大到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发生区域从近岸局部海域发展到整个近海海域;灾害损失从90年代初期的近亿元增至90年代末期的近10亿元。1998年在珠江口海域发生的大面积赤潮持续了30多天,一次造成约4亿元的渔业损失。赤潮的主要成因来自于生物、物理和化学三方面因素,但从根本上分析,影响赤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海洋水体富营养化,即海洋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剩。追根溯源,这些氮、磷正是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制造的废水、污水和废物。

  蓝藻也好,赤潮也罢,其罪魁祸首最终都指向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制造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换言之,太湖外部污染源主要是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纺织印染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的高速增长使污染排放量迅速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重的工业被转移到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大量污染沿着河网源源不断注入太湖。农业面源污染也在加重。据统计,太湖流域每公顷耕地年均化肥施用量已从1979年的24.4公斤猛增至现在的66.7公斤。太湖地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然而,绝大多数城市的排污与防洪共用一个管网系统,污水通过防洪管网直接排入河流。面对人类越来越多制造的工业文明,恩格斯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言犹在耳。令人尴尬的是,人们以改造自然、更好地利用自然为目标,对自然界动“外科手术”,术后的实践证明,人们的“愿”和自然的“果”并非总是一致,甚至换来的是无情的报复。蓝藻和赤潮轮番给我们点“颜色”看看就是无声地警告。面对警告,人们是幡然悔悟呢?还是执迷不悟呢?

  不久前,云南省省长秦光荣不久前在“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启动仪式上要求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在回答记者关于甘肃环境治理的问题时说,作为省长有省长负责制,国务院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和指标是必须要完成的,完不成就要引咎辞职。显然,这两位省长的发言已经对上述警告给出了答案。看来,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关键看人们如何切实转变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记住是动真格的。否则,今天东南及沿海有蓝藻、赤潮,明天内地和西部就会有绿什么、橙什么的,只不过是名不同而已,这决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