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十月八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10-08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我国地下水管理水平与先进国家相差10年到20

                  2、五大问题对我国的生态旅游环境构成威胁 

                  3、海洋环境条例完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环保问题在黄金周凸显 严重威胁生态环境保护 

                  5、山东小清河治污20年难见效 污水处理厂成为摆设

                  6、谁对红枫湖污染负责 国电公司地方政府各执一词

                  7、新华网:拉西瓦水电站:用最省的投资建设黄河最大水电站

                  8、新华网:黄河干流水电站开始“凭证”用水

                  9、三峡156米水位将新增25景点(图)

                  10、三峡工程移民总数最终将达140万人 

                  11、三峡水位9日将达148大坝机组面临高水位考验

                  12、我国第三大水电站龙滩水电工程蓄水至270.88

                  13、中越电力合作不断"升温" 跨国输电线路建设提速

                  14、汉川3000移民身份消失11

                  15、"环保局长举报污染企业"让谁羞愧?

                  16、环境署将在北京开会审议海洋污染问题

                  17、我国发布《防治海洋工程建设污染管理条例》

 

1、我国地下水管理水平与先进国家相差10年到20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86856.html

  新华网北京10月7日电(记者张晓松)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部主任殷跃平日前指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但从管理水平上讲,与国外先进水平仍然相差10年到20年。

  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显示,我国地下水可开采利用潜力仍很大。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补给资源约为每年8840亿立方米,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为每年3530亿立方米;此外,每年还有近2600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淡水和140亿立方米矿化度1克到5克的地下水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但是,我国地下水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相差10年到20年。”殷跃平指出,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下水系统管理模式粗放,二是污染水处理尚未实现商品化,三是地下水自动化监测水平较低。

  由于地下水管理水平落后,我国地下水资源不合理开采现象十分严重,目前许多地区已出现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全国一半地区的浅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污染。

殷跃平认为,向世界各国同行学习相关先进经验,是提高我国地下水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他透露,今年10月9日至13日,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外国代表将就地下水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等9个方面开展学术交流。(完)

2、五大问题对我国的生态旅游环境构成威胁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888448.html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表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否则将出现一系列负面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有五大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过多的人工化、城市化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二是过量的吃、住、游和交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各地在发展生态旅游时,一定要学会自我限制。

  三是游客超载,过多地干扰了动植物生存繁衍的环境,造成了土地板结、物种消失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我国许多公园,包括北京圆明园都出现了这个问题,开发利用方式违反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本原则。

  四是不当开发模式,造成山体的滑坡,水土的流失、植被的破坏、濒临绝种物种的消失。

五是过强的市场化和商业化开发动力与政府管理缺位并存。资源开发市场化、商业化的动力很大,但是政府的管理缺位,就会使得公共利益受损。(黄全权)

3、海洋环境条例完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08/160111181451.shtml

  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海洋局于2006年10月8日14:30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法制办农林司司长王振江: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很高兴今天在这里有机会向各位介绍国务院制定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情况。

  海洋在一个沿海国家来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环境已经成为关系到沿海各国的重要战略。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广阔,海洋资源的可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快速发展的海洋产业群,海洋经济也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的污染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尤其是近海海域生态功能退化带来了很多问题。

  从海洋污染的原因来看是多方面的,有陆源污染,也有海洋工程污染,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国务院已先后制定了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防止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海洋,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鉴于海洋工程也是一个方面,国务院决定颁布实施这个《条例》,这个条例经过国务院第14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国务院第475号令公布实施,于11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来制定的,完善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海洋工程建设,海洋工程运行过程中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监管,加强对海洋工程运行后排污行为的监管,细化了有关海洋工程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具体来讲,第一,关于海洋工程建设前的海洋影响评价制度。在海洋工程建设之前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和减轻海洋环境污染,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办法。因此《条例》规定,一是要求海洋工程必须做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明确规定了评价的原则和要求。二是明确了海洋工程建设影响报告书和核准的权限和期限。三是完善了海洋工程环境报告书重新核准的规定。 第二,海洋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它的污染损害的监管措施。加强对海洋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污染损害的监管,是防止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条例》做了四项规定。一是明确海洋工程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二是对海洋工程环境的影响实行后评价制度。三是不同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这个时候要实行特别的防治,比如说围填海的工程等。四是明确凡是使用期满需要拆除或者改作他用的海洋工程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

  第三,海洋工程运行后对它的排污行为要进行监管。这是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海洋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关键,也是规范日常排污行为的需要。因此《条例》做了四方面的规定。一是明确要求海洋工程排污必须进行报告。二是海洋工程排污核定和排污费收支要实行严格的监管。三是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废物加强管理。四是对污染物的排放实行限排和禁排制度。

  第四,关于海洋工程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为了减少这一类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反应条例,《条例》做了三方面的规定。一是明确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二是规定了污染事故的报告制度。三是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此外,《条例》还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强了海洋主管部门的执法手段,为了有效的防止企业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民事责任,要求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建设单位必须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要赔偿损失,以加大违法行为的成本。总之,《条例》的公布实施,将对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环境的保护事业发展,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在座的各位新闻界朋友能够用你们手中的笔能够大力宣传这个《条例》,使这个《条例》能够深入到全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

4、环保问题在黄金周凸显 严重威胁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87049.html

     “十一”黄金周期间,在热点景区,人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景象:数以吨计的垃圾正在不断产生,游客乱写乱画、乱折花木、随意攀登和踩踏等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保护区违规进行旅游开发……这些已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城东的塔子山公园,在一片草坪附近,记者看到十余名游人围坐在草坪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瓜子、饮料等食品开心地吃着,餐巾纸、塑料袋、饮料瓶散落一地。而记者通过不到一个小时的观察,几乎所有游客都没有意识到进入草坪休息是对草坪的破坏,更没有一位游客离开后主动清理自己留下的垃圾。

    公园的一位清洁工人告诉记者:“我们十多个清洁工的力量是有限的,草坪需要大家的爱护。如果每个人都来这里留下一堆垃圾,那整个公园就成了一个垃圾场了。”随后,记者在成都闹市区的盐市口、春熙路等路段看到,尽管每隔二三十米就设有一个垃圾桶,但一些垃圾桶旁边的地上,仍然有游人留下的餐巾纸、塑料袋等垃圾。

    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资料显示,在环保总局2005年检查的2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82个存在违规开发活动,占36.3%;有25个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有旅游开发活动。

    “十一”黄金周期间,四川的各大景区在“收获”大量游客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难题。因为部分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很多景区都面临着环境卫生、生态保护的巨大压力。据了解,每到黄金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的100多名环卫工人就要肩负起维护400多公里公路沿线草原环境卫生的繁重任务,而饮料瓶、食品袋、烟头、饭盒等各种垃圾在广阔草地上显得格外刺眼。由于是开放式的景区,垃圾零散,给垃圾清运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今年“十一”黄金周,红原县不得不增设数十名临时工作人员,负责各景点的垃圾清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由于我国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诸多生态保护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说,“生态保护监管问题已经非常迫切。”

他指出,各级环保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对旅游区经营中与环境相关的事项进行检查、监督。对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开发和破坏活动要及时制止、纠正,并依法进行处罚。(刘海 顾瑞珍)

5、山东小清河治污20年难见效 污水处理厂成为摆设

来源:《齐鲁晚报》2006年10月0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3/4885911.html

  严格来讲,小清河的污染治理起步并不算晚。据了解,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省政府就组织环保科技人员,针对河水污染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小清河自净规律及水污染现状,提出了“全面规划、综合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整治原则。

  自此,小清河治理又经历了规划管理、总量控制、综合整治、治理还清等数个阶段,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

  花了20多年治理一条“省内河”,算起来时间并不算短,为何河水至今没有变清迹象?

  先天条件不足

  “客观地讲,作为一条人工开挖的河流,小清河的治理面临着一系列先天障碍。”省环保局宣传中心书记王必斗认为,缺少客水补充、流域降水量小、自净能力差是小清河治理的先天不利条件。

  据介绍,小清河流域降水量年均在582.8毫米—705.1毫米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7.1毫米,比全省偏少14.9%。

  除了降水补充,小清河的主要补给源是济南诸泉和黄河渗水。但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工业用水量剧增,泉水越来越少,黄河时常断流,小清河补水水源日益萎缩。

  就支流补水来讲,小清河流域有大小支流150多条,大多在南侧汇入,流域形状呈单边羽毛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流域各支流上游山区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水库,库容约5亿立方米,截断了支流补水来源。

  缺少水源补充,干流又长达237公里,流经5市18个县(市、区),河床多为沙壤土,河槽狭窄、平整,坡降平缓,水流缓慢。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小清河干流及各支流变成了“排污沟”。

  造纸、化工是祸首

  “小清河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省人大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人士告诉记者,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省里就对小清河污染展开了调查摸底,但实质性的治污操作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在2000-2003年小清河污染进入顶峰期后,治理才真正进入了“强力推动”阶段。

  而在此之前,小清河流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已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1995年至2005年这10年间,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两倍多,非农业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小清河主要污染行业为造纸、化工等行业。据统计,造纸、化工企业COD排放量占了流域排放量的67%,氨氮排放量占了88.7%。“我最怕到这些企业去检查了。”省人大城建环保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次去沿河造纸、化工企业检查,他的嗓子都要痛上好几天,污染之重可想而知。

  9月14日,齐鲁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来到东大化工采访,终于尝到了化工企业的厉害:刚进厂区,一股刺鼻的臭鸡蛋味扑面而来,越往里走,气味越大,呛得大家连声咳嗽。在污水处理池转了一圈后,记者的脑袋开始发晕了,脚下也有点站立不稳,赶紧捂着鼻子快步跑开。

  污水处理厂成摆设

  在大量超标污水排入小清河的同时,沿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却进展缓慢。而不少已建的污水处理厂,或出于运行成本考虑,或因为管网不配套,运转率很低甚至不运转,用省人大城建环保委一位负责人的话来说,纯粹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9月13日,齐鲁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来到某县级污水处理厂,其负责人介绍说,一期工程已于6月20日正式满负荷(2.5万吨/天)运行。

  设施运转一切正常,但记者看到其沉淀池出水处的水泥台面长满了黑色的青苔。随行的省环保局专业人士表示,如果污水处理设施平时每天都正常运转,青苔绝对不会是黑色。

  9月16日,记者团来到广饶县大王镇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当地政府负责人介绍说,项目是8月初动工的,预计年底建成。但记者进入工地采访时,一位工人告诉记者,车辆设备是8月20日才进入工地的。

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省政府“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小清河流域2007年底前要规划建设11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建成7座,还有两座在建,两座尚未开工建设。在已建成的15座污水处理厂中,只有8座满负荷运转率达到了75%以上,济南水质净化一厂、净化二厂、章丘等3座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转率仅为50%-60%,临淄淄河污水处理厂低于50%。流域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63.6%,近40%的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水体中。(记者:李琥珀)

6、谁对红枫湖污染负责 国电公司地方政府各执一词

来源:《经济观察报》2006年10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3/4884829.html

  刚靠近红枫湖水库,记者就闻到一股浓烈的带硫磺味的刺鼻气息。环顾湖面,暗绿色的水面上漂荡着一层黑绿色的青苔,大量的气泡不断从湖底涌上湖面。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最近的检测显示,由于长期污染,红枫湖水质已由建库初期的二类降到最差的五类。而贵阳市的城市居民用水则基本取自该湖。

  红枫湖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原系红枫发电总厂1958年修建猫跳河梯级电站形成的人工湖,水域面积57.2平方公里,是贵州高原第一大人工湖。1988年,红枫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区。

  由于持续污染导致的水质恶化,素以“高原明珠”闻名的红枫湖正面临一场空前严重的生态灾难。而贵州省及贵阳市在力图缓解这一危机的过程中,对30多家地方化工企业排污的治理持怀柔政策,同时要求正常运营的中国国电集团红枫电厂减少发电用水。

  来水减少 污染加剧

  贵阳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尹璐表示,红枫湖污染之所以持续加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湖;另一个是,湖周围部分排污企业始终达不到达标排放。

  当地环保部门数据显示,贵阳市每天排放生活污水多达70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1.2%。而今年1月-4月的监测表明,除贵州化肥厂稳定达标排放外,清镇发电厂、水晶有机化工公司、天峰化工公司、贵阳煤气气源厂等4家地方企业均存在超标现象。其中,清镇发电厂占据了红枫湖1/6的库容,该电厂堆厂上的粉煤灰在下雨时,粉煤灰中的汞、铅、镉等金属元素,就会流入红枫湖。

  贵阳市供水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由于红枫湖来水大幅减少,水位持续下降,9月1日的水位仅有1227.76米,接近1227米的死水位。他表示,来水减少,污水照常排放,水源污染必然加剧。

  贵州省环保局污控处人士介绍,从监测情况看,红枫湖体有大量氮、磷营养物和有机物累积,总磷、总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普遍超标。

  据悉,目前贵阳4个水厂,对自来水只能做常规性处理,对溶解性的物质,如磷、氮等无机物难于处理。

  截至目前,贵州省和贵阳市已投入上亿元污染治理资金,但红枫湖的水质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博弈

  一方面是治理现有污染,一方面应该是掐死污水排放的来源。

  但据记者了解,红枫湖周围有30多家地方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要求企业达标排放,但具体执行过程中,监控得并不严格。而当地政府目前做的则是要求电力企业减少发电用水,稀释红枫湖水的污染。

  贵州省“两湖办”工程师鄢刚认为,国电集团所属的红枫发电厂在来水偏少情况下发电,造成湖水污染浓度增加。

  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区管理处葛永平也表示,红枫电厂“抢水发电”,使水位再度大幅降低,是红枫湖污染加剧的直接原因。

  为此,贵州省及贵阳市政府也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要求电厂抬高水位运行。

  但葛永平表示,由于红枫电厂系中央直属企业,“贵州省和贵阳市都管不了。”

  红枫发电厂方面却不认可上述说法。

  红枫发电厂副厂长田平康对本报记者说,红枫湖最初就是为发电而建,是湖周围的多家工业企业,造成红枫湖水质严重下降。

  田平康介绍,1995年贵州省将红枫水库功能定位为“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农业用水和旅游需要”,标志着红枫水库原设计以发电为主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

  他表示,水库建成40多年来,电厂一直承担着梯级各大坝、水库的运行维护、防洪度汛等安全责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同时,作为中央直属企业,电厂也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红枫发电厂总工卢启友也认为:“由于来水连续偏枯和污染物的继续排放,造成水质下降。”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要加强红枫水库周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监控,实现水库周边污物达标排放。

  对于贵州省、贵阳市有关部门为降低污染,要求电厂减少或停止发电的说法,卢启友认为,“毫无道理”。

  他表示:“只有通过综合治理,适当抬高红枫电厂运行水位,同时加大西郊水厂污水处理能力,并保证红枫水库周边厂矿企业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红枫湖水质污染才能最终解决。”

  他认为,单靠红枫水力发电厂减负荷运行,不可能最终解决水量和水质安全问题。

  卢启友表示,由于红枫电厂要向国电集团负责,要保证经营效益,如果要减少发电,希望当地政府妥善协调,建立补偿约束机制,“这是最合理可行的办法”。

  对于红枫电厂的建议,贵州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李晋表示认可。

  据悉,早在2005年9月,贵州省政府就向红枫发电厂提出要求,“当水位线在1236米时,红枫发电厂必须减半负荷运行;低于1232米时,必须停止生产,以此来控制发电,保护水体。”

  但由于只有要求,没有提出补偿办法,“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李晋表示。

而问题是,即使当地政府与红枫发电厂达成和解,电厂放水入湖,红枫湖的水污染问题就解决了吗?(记者:杨兴云)

7、新华网:拉西瓦水电站:用最省的投资建设黄河最大水电站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7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8301

拉西瓦水电站施工现场

新华网西宁10月7日电(记者姜辰蓉、裴闯)正在建设中的拉西瓦水电站是黄河流域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建设者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多项技术难题,使其成为我国水电建设史上投资最省、单位千瓦造价最低的水电站。

拉西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贵德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在建项目。据黄河水电公司拉西瓦建设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杨存龙介绍,这个水电站紧接着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第二个梯级电站。电站建成后主要承担西北电网的调峰和事故备用,是“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骨干电源点,也是实现西北水火电“整体打捆”送往华北电网的战略性工程。

杨存龙说,拉西瓦水电站于2006年4月15日开工,计划于2011年6月完工,目前工程进入混凝土浇筑和地下厂房建设阶段。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102.23亿千瓦时,单位千瓦静态投资每千瓦为2880元,是国内最低的。

“拉西瓦”是藏语,意为“渴望阳光的地方”。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夹岸高山耸立,地势险峻,阳光为山势所阻,照耀的地方有限。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建设者们立足于自主创新、艰苦创业,克服多项技术难题,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投资。

据工程人员介绍,在前期工程建设中发现黄河左岸山体处于岩石断裂带上,如果按传统的方法施工,就要将这块山体挖出。但是他们打破常规,采取了用锚杆将断裂山体牢牢加固、用钢丝网将山体罩住、用水泥进行喷护的方法,仅这一项就缩短工期两年,节约资金近1亿元。按照原设计方案,工地炸药库在离现场6公里以外的地方,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改在距离工地1.4公里的山体内,这样不仅提高了炸药库的安全系数,而且直接节约了建设资金300万元。

另外,通过优化设计,电站导流洞一项节约资金2023万元;地下厂房一项节约投资4782万元;电站进水口一项节约4200万元;左岸高线公路节约882万元;主坝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试验成功,使原来浇一立方米坝体的水泥用量由230公斤下降到现在的140公斤,仅此一项节约投资34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拉西瓦水电站通过设计优化和工程优化,共节约资金2.8亿元。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小平说,拉西瓦水电站工程全部由国内自主完成。(完)

8、新华网:黄河干流水电站开始“凭证”用水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8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8361

新华网郑州10月8日电(记者林嵬)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龙羊峡、公伯峡、青铜峡、沙坡头等黄河上中游干流水电站颁发了取水许可证,这标志着黄河上中游干流水电站取水逐步纳入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范围。

黄河上中游干流河段是水能资源的“富集区”,已建和在建水电站共有26座,其中已建成17座,在建的9座。另外,拟建水电站还有20座。由于水电站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电站蓄水、取水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2004年,黄河上游一电站建成蓄水,险些造成黄河断流。

按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黄河上中游干流水电站应到流域机构办理取水许可证。为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黄委会对黄河上中游干流水电站开始执行取水许可制度。

据了解,黄委会正在依法督促黄河干流其他水电站办理取水许可手续,逾期仍未办理的,将按照《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完)

9、三峡156米水位将新增25景点(图)

来源:华西都市报2006年10月8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8339

10月5日,一些游客从白帝城与陆地的连接地带通过。 10月6日上午8时,长江重庆奉节段水位上涨到145.75米,奉节白帝城唯一与陆上连接的地带被水淹没,白帝城成为江中孤岛。新华社发(周会摄)

蓄水156米三峡新增25景点

今年9月,三峡工程156米水位开始蓄水,预计本月20日将达到理想水位。记者昨日从有关方面获悉,三峡水位从135米涨到156米后,三峡库区有39处景点将被淹没,同时新增25处新景点。

九蜿溪漂流将被淹

据有关人士介绍,号称“中华第一漂”的九蜿溪,每年的漂流可持续到“十一”黄金周之后。而在今年,因为蓄水清库的影响,这个项目要提前结束。但在九蜿溪7.2公里的观光区里,还将保留着整个库区独一无二的悬崖峭壁,景区将安排游客乘坐龙舟游览这段峡谷。

白帝孤岛成新景点

据了解,156米蓄水对奉节白帝城造成很大影响,该景区的面积将大大“缩水”。瞿塘峡两岸的部分景点随着水位升高而永沉江底,但将出现白帝孤岛、草堂湖、宝塔坪文物复建区(依斗门、永安宫、彭咏梧烈士陵园、诗城博物馆、鲍超石室、耀夔塔)、移民新城、瞿塘峡摩崖题刻保护工程等新的景点;同时,到天坑地缝景区可乘船从瞿塘峡进入九盘河到达,峡谷风光旖旎,不仅里程缩短,一批腹地旅游景点将首次现身。

另外,在建的连接白帝孤岛与紫阳城(渝巴路)的风雨廊桥和白帝山到赤甲山索道不仅是两道特殊风景线,还将给156米蓄水以后游客游览观光提供方便。

巫山神女更近了

据介绍,随着水位的抬升,“大河流水小河满”,原本只适合漂流的小溪可进入小型旅游快巴,游客可走进更多、更幽深的河道,如神女溪、小小三峡等,游客可以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欣赏“神女”娇羞的容颜了。同时,湖泊数量增多、湖面更宽阔。

推介三峡游“定型版”

据长江三峡旅游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7月20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就率队赴三峡考察,宣布将拿出1000万元给三峡库区,用于库区码头、道路和景点的升级改造。今后,国家旅游局还将把三峡游作为主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广为推介,力争借2008奥运年让三峡游在质上和量上均实现飞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意味着国家旅游局开始打造三峡游“定型版”。

资料图:三峡大坝蓄水后三面环水时的白帝城。

10、三峡工程移民总数最终将达140万人 

来源:新华网 2006年10月01日

http://www.xinhuanet.com/environment/

    新华网重庆10月1日电(记者张桂林)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蒲海清1日在此间表示,因修建三峡工程需要搬迁的移民总数将突破规划的113万人,三峡库区最终移民人数将达到140万人。

    根据重庆市和湖北省移民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目前三峡库区搬迁的移民已经超过120万人。这些移民除了14万余人搬迁到了沿海和中部其他省市外,其余的100余万移民通过就地后靠、市(省)内外迁的形式,在三峡库区和市(省)内实现了搬迁安置。蒲海清表示,三峡库区移民搬迁人数已经完成总量的85%以上,剩余移民任务将在三峡水库175米蓄水前完成。

三峡工程实施以来,根据移民工作规划,三峡库区将动迁移民113万人,涉及重庆、湖北20个区市县。蒲海清说,在移民实施过程中,考虑到三峡库区的生态承载能力,移民的安稳致富,以及三峡库区的和谐发展,政府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了移民搬迁人数。(完)

11、三峡水位9日将达148大坝机组面临高水位考验

来源:中新网2006年10月8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8356

专家预计,估计在10月20日左右,三峡水库水位能达到156米目标。 中新社发 任卫红 摄

中新网宜昌10月8日电 (全安华 黄华)记者从昨日召开的三峡水库156米蓄水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了解到,未来几天,长江三峡河段将出现一次涨水过程,预计三峡水库水位9日将达到148米高程。水位达到148米后,将对三峡大坝进行阶段性安全监测,对三峡机组进行满负荷稳定性试验。

根据气象预报综合分析,未来一周长江流域西部和南部降水偏多。受金沙江流域持续涨水影响,三峡坝址流量未来几天将出现一次涨水过程,最大流量16500立方米每秒,出现在9日晚上8点左右。

据三峡梯级调度中心主任袁杰介绍,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从6日开始上涨,昨日下午2点入库流量为12100立方米每秒,今明两天还将持续上涨,9日晚8点将达到16500立方米每秒左右。昨日下午2点三峡坝前水位为146.32米,根据未来几天长江来水情况,预计三峡水库水位9日将达到148米高程。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建设部主任张曙光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三峡大坝将面临高水位的考验。水位达到148米高程,安全监测中心将对三峡大坝的渗压、渗流、变形、应力等情况进行阶段性安全监测,以判断三峡大坝的运行情况。

据三峡电厂介绍,水库蓄水到148米以后,机组达到额定出力水头,三峡电站已投产机组将面临额定工况下的运行检验。目前,三峡电站机组各项试验按计划正常进行。(完)

12、我国第三大水电站龙滩水电工程蓄水至270.88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08/111610180547s.shtml

  新华网南宁10月8日电 (叶建平、李炎光) 我国第三大水电站龙滩水电工程蓄水进展顺利。截至8日8时,蓄水位已由开始下闸的起蓄水位225米涨至270.88米。

  记者8日上午在龙滩水电站看到,目前水库水位正在缓慢上升,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和下闸蓄水用的“启闭机”操作平台即将被水淹没。工人师傅正在加紧拆卸下闸时来不及拆卸的“启闭机”。

  龙滩水电站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总投资300多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工程于9月30日成功下闸蓄水,预计龙滩水库蓄满水将历时4年,2007年5月第一台机组提前发电,2009年底将全部建成完工。(完)

13、中越电力合作不断"升温" 跨国输电线路建设提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6-10-5

http://www.chinanews.com.cn/cj/gncj/news/2006/10-05/799857.shtml

  中新社昆明十月四日电 (石雨)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向毗邻的越南北

部送电规模继续扩大,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在电力贸易领域已取得有效

成果。目前,中越电力合作不断“升温”,双方电力部门正致力于进一步提升“云

电送越”输电线路容量。

  据云南电网公司介绍,今年一至七月云南电网对越南送电三点五九亿千瓦

时,同比增长百分之一百九十九。该公司透露,到二00七年五月云南电网将通过

两回二百二十千伏、三回一百一十千伏线路向越南送电,送电能力将大幅提升。

  据介绍,近年越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迅猛,面临着电力短缺

局面。同时由于电源支撑不足,输电网架不够完善,越南许多地区供电质量及可

靠性较低。为此越方向中方提出,希望从中国云南购电。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随即

启动相关工作,并授权云南电网公司负责对越南送电具体工作。

  二00四年九月,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以一百一十千伏电压等级成功向越南北

部老街省送电,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向国外输电,被赞誉为开辟了中国面向东

南亚国家的第四条经济大通道。截至今年七月底这条线路累计向越南送电四点七

一亿千瓦时。

  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和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越方进一步提出希望以更高

电压等级与中方联网购电。二00五年十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与越南国家电力公

司签署协议,明确中国将采用二百二十千伏线路由云南河口出境向越南北部六省

供电。今年二月,二百二十千伏对越南送电线路工程开工建设,九月二十五日该

线路正式投产送电,这是中国第一个与国外联网的二百二十千伏输变电工程。

  在此基础上,应越方要求,从云南文山州马关县出境的第二条二百二十千伏

对越南送电输电线路工程目前也开始建设,计划于明年四月底前投产。越方承

诺,该线路有效购电期不少于十年,十年内购电量不低于一百亿千瓦时。

另悉,中越五百千伏联网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开展。

14、汉川3000移民身份消失11

来源 : 长江商报  2006-9-26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show.aspx?id=3936

核心提示

  1968年,国家建设丹江口水库,库区内40余万居民搬迁到了全省各个地方。其中,大约3000人迁往汉川。

  从1994年至2005年,汉川3000名丹江口水库移民的移民身份,莫名的消失了11年。由此,国家关于移民的扶持补偿政策在他们身上无法落实。直到200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解决中央直属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他们才知晓这个现实。

  2005年,湖北省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国家水利部递交专题报告,要求将在1994年前后被取消移民身份的汉川、汉南、江陵等9县市的1968年丹江口水库移民,重新纳入国家的移民扶持体系中来。记者从湖北省移民局了解到,该申请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同意。

  湖北省移民局一位官员说:“移民妥善安置无小事,对这些为国家基础建设作出巨大牺牲的移民,我们在落实中央政策上不能有丝毫疏忽。”

  2006年8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三峡移民精神报告会。陈传生坐在电视机前看到半夜,一度泪流满面。陈传生是1968年因丹江口水库搬迁到汉川市的移民。虽然,已数十年过去,但由三峡移民所勾起的感受仍让他感慨万千。

1968年,国家建设丹江口水库,库区内40余万居民搬迁到了全省各个地方。他们从此背井离乡,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我们移民们无怨无悔。”陈传生说。

  30多年的繁衍生息,当年的移民们已基本融入了当地的生活。被安置在汉川市(原汉川县)的移民也已由原来的1377人,发展到了现在的2959人。生活原本已趋于平静,直到国务院办公厅于2002年1月22日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等部门关于加快解决中央直属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国办发[2002]3号文件,汉川移民们才又开始为自己的利益奔波。直到此刻,他们才知道——自己的丹江口水库移民身份已被“算断”长达10余年。

  汉川移民“补偿”政策落空

  “其他地方移民的扶持款已经拿到手了,我们要求政府给我们落实政策。”这是汉川移民共同的心愿。

  2002年国家出台政策,对1985年前建设投产的水库移民进行扶持,从2002年至2007年,按人均6年1250元的标准。但截至目前,汉川市1968年丹江口水库移民仍未拿到扶持款。

  2003年六七月间,家住汉川市新河镇洪二村的丹江口移民林保国,与一个同属丹江口移民的仙桃亲戚通电话聊家常时发现,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丹江口水库移民的扶持政策。并且当时,这个仙桃亲戚已拿到了部分扶持款。林和他的这个亲戚都是1968年的丹江口水库移民。

  这个消息在汉川当地丹江口水库移民中刚一传开,立即沸沸扬扬。当地移民都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自己当年被安置在其他县市的同乡或亲戚询问此事。在多数移民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汉川移民开始为自己的利益奔波。一时间,扶持水库移民的国办发[2002]3号文件,成为汉川市丹江口水库移民中最热门的话题。

  “我们当年的很多同乡和亲戚都分布在全省各地,国家有相关的政策,我们肯定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汉川市一移民说。

  “其他地方移民的扶持款已经拿到手了,我们要求政府给我们落实政策。”这是汉川移民共同的心愿。

  据记者了解,1968年丹江口水库移民的“6年扶持政策”,全省其他的县市正在逐步落实。

  记者在武汉市蔡甸区张湾同心村移民金从明处了解到,蔡甸区移民也是从嘉鱼县和江夏纸坊获得的消息,然后找到了当地民政部门。去年,该区符合扶持要求的移民每人获得了450元的扶持款。该区民政局表示,今年每人的300元扶持款已下发到各乡镇,预计10月1日之前能够到达移民手中。“会按照政策将移民的扶持款逐步落实到位。”

  同样的还有仙桃、枣阳等地的丹江口水库移民,当地民政部门已以每次不等的金额逐步将补偿款发放到移民手上。

  正是这样的不均衡让汉川市移民感到不解。“我们只是要求按照国家政策享受到相关的扶持,没有过多的要求,为什么就不能平衡呢?”汉川市新河镇一移民感觉很气愤。

  汉川市的移民多次派代表到当地政府和民政局了解情况,但是,他们得到了“没有扶持政策”、“省里的钱还没拨下来”、“没有看到相关文件”等多种不同的说法。这些完全不同的说法,显然不能让汉川市移民满意。

  国家移民补偿政策文件

  一直未到移民手中

  2005年4月,林保国从仙桃市拿到了国办发[2002]3号文件。而此时,汉川市相关部门仍没有接到上级有关汉川市移民补偿的文件。

  “与政府对话,讲的是证据。”熟悉这个道理的移民林保国,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涉及汉川移民切身利益的国办发[2002]3号文件。由此,汉川市移民才得知,他们移民的身份早在10多年前已被取消的事实。

  林保国自称是个粗人,“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因其为人性格耿直,做事讲究事实为依据。在汉川当地,林保国第一个知道了“6年扶持计划”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涉及汉川当地移民切身利益的国办发[2002]3号文件。

  “听说的东西,不能完全当真。”在拿到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之前,林保国也劝汉川当地移民不要急着找政府去闹。 “和政府对话,讲的就是真凭实据。”林保国知道这个道理。

  林保国通过各种关系,寻找关系到移民们切身利益的国办发[2002]3号文件。林奔走了多个县市,通过各种关系,花了数百元钱,就是为了找到国办发[2002]3号文件。“一旦找到国务院的文件,汉川市政府就不可能再说没有这回事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4月3日,林保国给汉川市移民们带来了好消息。他通过各种关系从仙桃市拿到了国办发[2002]3号文件。

  国办发[2002]3号文件中称,“自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全国共兴建了8万多座水库……由于当时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1985年以前投产水库的移民大部分就地靠后安置在库区或山区,由于自然条件艰苦,资源严重缺乏,库区经济发展缓慢,至今还存在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问题。”文件指出,从2002年至2007年,用6年的时间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解决遗留问题所需投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安排给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移民扶持资金数额,根据1985年底前投资的中央直属水库现有移民人数,按人均6年累计1250元规定;地方配套资金按1:1比例安排,由省级政府负责筹集。

  文件还特别指出,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范围是指解决“1985年以前投产的中央直属水库农村移民”。

  汉川市当地移民们在拿到文件仔细阅读后,还在文件上有关自己利益的地方划上了重点符号。这些文字,在汉川市当地丹江口水库移民看来,这个扶持政策分明就是专门针对他们的。

  拿到国办发[2002]3号文件这个“尚方宝剑”的汉川市移民再次派代表到汉川市人民政府以及当地民政局讨说法。

  据一位当时接待这个移民的汉川市民政局官员后来回忆,真没有想到这些移民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将国家文件拿到手。而此时,汉川市相关部门仍没有接到上级有关汉川市移民补偿的文件。

  据汉川市民政局曾负责移民工作的杨卫红介绍,该局正式拿到文件是在移民之后。“我们那时候才知道有这个事情。”而此时,距离文件的发放时间已3年有余。

  移民身份“消失”11

  汉川市民政局救灾股负责人杨卫红说,在移民们拿到文件之前,民政局方面对此事一直都不知情。而造成这个现状的应该是1994年的遗留问题。1994年后,汉川市已没有负责移民工作的相关部门,直至2005年底,移民办公室才在当地民政局设立。

  移民的身份被无故取消,直接导致了汉川市的移民不能及时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但是,有一个问题让汉川市移民想不通,“我们的移民身份没经过我们的同意怎么就被取消了呢?”

  由于汉川市各个相关部门对移民的解释总不能达成一致,因此,汉川市移民一直以来都对有关部门的说法持质疑的态度。

  对此,汉川市相关部门也深感委屈。

  “上面没有款下来,我们地方政府哪有钱补偿给他们?”汉川市民政局救灾股负责人杨卫红说,在移民们拿到文件之前,民政局方面对此事一直都不知情。而造成这个现状的应该是1994年的遗留问题。

  据杨卫红介绍,1994年,全省包括汉川市在内的9个有丹江口水库移民的县市与省里有关部门达成了协议,对丹江口水库移民一次性“算断”。此后,国家针对这些县市丹江口水库移民的相关政策再与这些地方无关。杨分析,促成达成这样一个协议的原因,一方面是1968年丹江口水库的移民已进入当地20多年,已基本融入了当地生活。再则,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国家也没有关于丹江口移民的扶持政策出台。

  一次性算断的说法,本报记者也得到了湖北省移民局相关负责人的证实。

对于当时的一些具体细节,杨卫红表示,已经10多年过去了,领导都换了好几届了。具体的情况,没有人清楚了。汉川市民政局也无法出示当年算断当地移民身份的文件。“好像只是一个私下的协商。”杨卫红如此解释没有正式文件的原因。

  对于此种私下的协商出来的结果,汉川当地移民显然不能满意。“我们是移民,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怎么能随意取消我们的身份?”

  杨卫红介绍,当年,一次性算断应该对移民会有一笔相对较大数额的补偿。但是,本报记者从汉川当地移民中了解到,在1994年前后,他们并没有收到一笔所谓“买断移民身份”的补偿款。

  “听都没听说过算断的事情,哪来的补偿?”一位当年的汉川市人大代表说。该人大代表也是丹江口水库移民。

  今年已60多岁的徐祖喜是汉川市丹江口水库移民的“总代表”。此前,有关当地移民的任何事情都是通过他来传达。但是,对于移民的身份在1994年前后被算断一事,徐表示,“从没有听说过。”

  “买断移民身份?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汉川市当地移民都对这一说法感到不解。“要买断我们的身份,至少应该征求我们的同意吧。”

  有一个事实是,1994年后,汉川市已没有负责移民工作的相关部门,直至2005年底,在当地丹江口水库移民反映了自己的问题后,汉川市才又重新拣起了移民工作,将这个移民办公室设在当地民政局。

  汉川市民政局现负责移民工作的副局长李德俊也表示,对当年的情况并不知情。“我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移民们反映上来的问题继续向上级反映,争取得到完满的解决。”

  对于汉川市丹江口水库移民的问题,湖北省移民局一位叶姓主任表示,国务院的“6年扶持政策”出台之前,曾对各地移民人数进行过统计,而汉川市没有将当地的移民人数上报,所以造成了当地移民不能获得扶持款的事实。

  汉川市民政局一位官员介绍,1994年后的10余年间,国家并没有出台有关扶持丹江口水库移民的政策。因此,被取消移民身份的10多年内,汉川当地的移民的实际利益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3000移民重新获移民“身份”

  今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指出,对于2006年6月30日之前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从今年7月1日起,对于符合扶持标准的移民以600元/人/年的标准再扶持20年。也就是说,对汉川市移民而言,在6年扶持政策还未落实的情况下,20年的扶持政策又下来了。

  经汉川当地和省政府的争取,汉川以及其他8个县市被取消身份的1968年丹江口水库移民,又恢复了移民的“身份”。但不久前国家针对移民的“20年扶持计划”的出台,让还未来得及实施“6年扶持计划”的汉川市陷入了僵局。到底按照哪个政策实施,目前似乎还没有很好的办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9个县市的移民会是“20年扶持计划”的受益者。

  “10多年前留下的历史问题,我们现在也比较难办。”汉川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德俊表示,对于移民们提出的问题,该局亦在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李德俊说,自从移民办公室临时成立以来,关于丹江口水库移民的问题,他也多次找到省里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据他说,因国办发[2002]3号文件中规定扶持款要以项目扶持的形式发放。去年年底,汉川当地已将统计起来的移民项目送交到了省政府。

  同年,湖北省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国家水利部递交专题报告,要求将在1994年前后被取消移民身份的我省汉川、汉南、江陵等9县市的1968年丹江口水库移民重新纳入到国家的移民扶持体系中来。

  记者从湖北省移民局了解到,该申请已经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同意。

  去年9月,省政府也已经将这9个县市重新纳入到国家的“6年扶持计划”。就汉川市而言,按照该市上报的人数,省政府已分配了金额为200万元的补偿计划。人数经省里进一步核实之后,资金将拨发到该市。

  然而,在此期间,关于1968年丹江口水库移民的扶持政策又发生了较为戏剧性的变化。

  今年5月,国务院再次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意见》指出,对于2006年6月30日之前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从今年7月1日起,对于符合扶持标准的移民以600元/人/年的标准再扶持20年。也就是说,对汉川市移民而言,在6年扶持政策还未落实的情况下,20年的扶持政策又下来了。

  这样的情况,让省市相关部门感觉难办。对此,省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初步的计划是,6年政策没有落实的就不再实施,按照20年的扶持标准进行。

  今年5月,省移民局专门就汉川市移民的扶持问题在汉川市召开相关会议。对于6年扶持计划是否继续实施的问题,汉川市民政局向省移民局要求继续落实。

  “现在6年扶持计划都成了公开的问题了,如果不继续落实,各地区显得不公平,汉川市移民肯定会有意见。”李德俊还是希望省里的200万扶持款尽快到位,解决6年扶持计划带来的问题。

  汉川市当地的移民们也显得很急切,希望政府能够将原本属于他们的扶持款迅速发放到他们手上。

  虽然,直到目前,“6年扶持政策”是否继续实施,还没有最终下定论。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样一次争取后,此后国家新颁布的关于水库移民的20年扶持政策,这些在当年被取消“帽子”的移民们也可以同等享受。这样一笔钱,对这些在汉川当地以种地为生的移民们来说,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相关链接

  《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提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期限统一确定为20年,标准为每人每年600元。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解释说,20年指的是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从今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意见》要求,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等部门关于加快解决中央直属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提要:1985年以前投产的中央直属水库农村移民,从2002年—2007年,用6年的时间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解决遗留问题所需投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安排给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移民扶持资金数额,根据1985年底前投资的中央直属水库有移民人数,按人均6年累计1250元规定;地方配套资金按1:1比例安排,由省级政府负责筹集。

  丹江口水库位于丹江口市、郧县、河南淅川境内,水位155米时,水面达700平方公里,号称亚洲第一人工湖的“小太平洋”。

  丹江口水库,始建于1958年,1973年竣工。国家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大型工程的渠首,就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乡境内。水库将成后,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

  2005年10月,丹江口水库大坝主体加高工程将正式开工,坝顶高程将由目前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水库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抬高到170米,相应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该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工期五年半,总投资20.3亿元人民币。据悉,南水北调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预计投资5000亿元人民币,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5、"环保局长举报污染企业"让谁羞愧?

来源:人民网2006年10月0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886220.html

  环境污染简直成了快速发展的当今中国的不治之症,因此才会出现环保局长举报污染企业的滑稽事情。据最新一期《瞭望》周刊报道,安徽省某市的环保局长,因受制于当地党政领导而对一家污染企业束手无策,无奈之下斗胆向省环保局举报了这家企业,最后省里下达了处罚决定书,但至今处罚依然难执行。

  环保局长无奈于污染企业,不得已只能向上举报。诸如此类的滑稽环保困境恐怕不止安徽某市才有,据了解,这的确是一个普遍现象。

  事实上,地方环保局长要受当地书记、市长和主管副书记、副市长(或县长、区长)领导,而这些人需要政绩“说话”,以此保权固位并进而谋求升迁。他们大多担负有GDP增长甚至直接招商引资的任务,而限于当地各种条件,环保做得好的外地企业不见得愿意来,能拉得来的多是一些在国外或沿海发达地区已经生存不下去的污染严重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能来,照样得作揖称谢额手称庆,因此这污染环境的“副作用”也就忽略不计了。

  作为受人领导的环保局长,当然得听命于主管领导甚至其他领导,如果不听招呼“惹事生非”,这乌纱帽也就戴不成了。而既然当环保局长,从道义上就负有与污染宣战的责任,在其位谋其政理所当然,若对污染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则是失职的表现,还会受到社会舆论和上级环保部门的批评追究。因此才有“给谁‘穿小鞋’,就让他当环保局长”的说法。

  怎样纾解如此环保困局?有人从体制上找原因,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总不能把所有的具有监督执法性质的部门都从中央到地方一条线给“垂直领导”下来,而且即便真的垂直了也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还会产生新的困难和问题,这一点从已经“垂直领导”了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也能看出端倪。

  依我看关健在于如何让环保等监督监察执法部门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这个思路出发,“一票否决”就势在必行,也就是说,凡是污染的企业一律关门。在目前各种商品普遍过剩的大背景下,还容忍那些浑不讲究的污染企业大量存在,简直是在对人民犯罪!

  在“一票否决”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广泛揭露全国各地的环境污染事件,并诉诸于新闻舆论,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压力,各地各级环保局闻风而动,依法加强查处,落在实处,并且处罚过程和结果也要经受公众的公开检验。只要黑了脸铁了心坚决来真的,还用得着发愁环境污染从中华大地不能消灭干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这句老话是对各级政府的严峻考验!

  不少人风闻了诸多“一票否决”,对其必要性和实施效果已经啧有烦言,但我还是执意呼吁对环境污染实行“一票否决”。把这个“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人们的头顶,再加上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所形成的强大舆论监督氛围,我相信不光那些发疯了追求发展政绩和升迁资本的官员会战战兢兢,就连那些红了眼追逐利润不顾当地群众生命健康的企业主也会心生畏惧不敢轻举妄动。 (郑根岭)

16、环境署将在北京开会审议海洋污染问题

来源: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 2006年10月4日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655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于10月16-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各国在防止和治理海洋污染源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次大会是为检查10年前制定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污染全球行动纲领”(Global Programme of A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from Land-Based Sources)的落实情况而举行的“第二届政府间审查会议”(2nd Intergovernmental Review Meeting,简称:IGR-II)。

为了配合这次会议的召开,环境规划署今天发表了《海洋环境状态》(State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报告。报告指出,除了石油、化学品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三个指标取得改善之外,包括污水排放在内的另外六个污染指标都忧喜参半或在恶化。

报告指出,污水排放对海洋的污染正在与日俱增。在许多发展中国家,80%到90%的污水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洋,对人类健康和海洋动植物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如要治理污水排放,估计全球每年至少需增560亿美元的资金。

报告显示,农业肥料和动物粪便流入海洋,刺激了毒海藻等一些有害海洋植物的疯狂生长,在海洋中形成了一些缺乏氧气的“死亡区”。从1960年以来,这些“死亡区”的数量每10年就增加一倍。

 

报告还指出,放射性物质倾倒入海的现象仍在继续,但大都是获准的行动。目前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质基本上都是天然形成的。今后可能会令国际社会担心的,是俄国核舰队退役后对放射性物质的处理。

报告还指出,在旧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又开始出现。这些问题包括水坝拦截和地下水开采导致江河径流入海淡水量的减少、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非洲等地区海洋污染资料支离破碎且严重缺乏,等等。

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Achim Steiner)说:“海洋污染的80%都源于陆地。照目前的污染速度,海洋污染程度在40年内将翻一番。即将召开的北京会议为我们解决这个严重问题提供了一个黄金机会。”

17、我国发布《防治海洋工程建设污染管理条例》

来源:人民网  2006年10月08日

(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5号)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75号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已经2006年8月30日国务院第14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00六年九月十九日(完)

详细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88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