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十月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十月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10-09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国家环保总局:对高污染企业将进行彻底整顿

                  2、院士呼吁我国应大力发展绿色化工 解决环境问题

                  3、海洋环境多了一道“保护闸”

                  4、中俄环境保护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5、2010年北京可再生能源将占能耗的4%

                  6、到2010年北京六环以内城市河湖水质将还清

                  7、山东滨州变“企业买水”为“企业入股买水权” 

                  8、滇再投七十亿元治理九大高原湖泊 

                  9、西安秸秆焚烧屡禁不绝 专家称考验政府行政能力

                  10、陕西水环境形势严峻 面临水资源短缺等三大问题 

                  11、三峡库区水位达147.21米出现大量漂浮物(图)

                  12、南水北调东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13、水污染:让国人的生存质量“打了折” 

                  14、青海湖,敲响生态安全警钟

                  15、狩猎权拍卖让近七成公众担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 

                  16、[环保时评]:“生态游”贵在自然 

 

1、国家环保总局:对高污染企业将进行彻底整顿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6年10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93664.html

  针对频繁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对高污染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彻底整顿。

  “我们今年要进入一个彻底的整治阶段,整改隐患,对化工企业、高污染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彻底的整顿。”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陈善荣透露,近期将对化工及高污染企业展开相应调查,为即将开始的整改铺平道路。

  陈善荣说,对于随意排污造成严重后果的高污染企业,除了要进行事务性处罚,按照法律法规该罚款的罚款,该取缔、关停的要取缔、关停以外,还要进行挂牌督办。借助媒体的力量向社会公布,告诉社会这个企业是不讲环境诚信的企业、是对环境不友好的企业。

  据了解,全国环保专项行动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于近期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开展督察活动。(顾瑞珍)

2、院士呼吁我国应大力发展绿色化工 解决环境问题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91880.html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王静康8日呼吁,我国要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化工,以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好地推进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在此间召开的绿色化学科学与工程和过程系统工程国际论坛上说,提起化学化工产业,人们总会把它与污染、癌症联系在一起。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能源,带来了生态危机。

  面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的挑战,上个世纪末四百多名世界著名化学化工专家共同提出发展绿色化学与化工的概念,并确定了资源能源消耗最小化、零污染、产品可回收循环利用等十二条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正名教授说,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我国应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大力发展绿色化学与化工,把元素经济性和零排放作为两个终极目标,使所有化学成分能够完全被利用,使产生的所有废物都能够变成资源重新利用。

据介绍,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已经于2003年联合组建了天津绿色化学化工实验室,依托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两个国家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9位两院院士,实验室在绿色化学化工基础研究、工程研究和理论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张建新)

3、海洋环境多了一道“保护闸”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10月0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92024.html

  ●特点:首次明确“海洋工程”概念

  ●亮点:放眼海洋生态保护

  ●现状:海洋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本报北京10月8日讯 记者余建斌从今天国家海洋局和国务院法制办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月1日起施行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全文见今日第八版)首次明确了“海洋工程”的法律概念,界定了“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范围,海洋环境多了一道“保护闸”。

  《条例》对海洋工程作了具体定义。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

  我国1983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曾将所有涉及海洋环境影响的工程统称为海岸工程。2000年施行的新《海洋环境保护法》中,“海洋工程”的内涵和范围仍未明确,依旧存在各种涉海工程难以划定海洋工程还是海岸工程的问题,给一些工程建设单位留下界限不明的法律空隙,导致许多的违规乱建现象,海洋生态环境为此受害不浅。

  新的定义还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同时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加以适用。有的省市如江苏,基本上都是属于淤泥质海岸,在确定海洋工程定义过程中就和基岩海岸地区不一样。

  《条例》的亮点在于保护与开发紧密结合,将两者处理得比较到位,不仅仅局限于污染防治,而是放眼海洋生态保护。在海洋工程污染的源头控制、过程监督、事故应对等方面都做了针对性的细化。

  《条例》规定的经济惩罚上,明文可见罚款数额最多是20万元人民币,但并非承担法律责任的最高限。《条例》的第五十四条、五十五条明确规定,罚款根据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按照倍数来乘,所以罚款的最高限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违法行为严重性和违法程度决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与过去只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企业要求编制溢油应急计划相比,《条例》在应急预案方面扩大了范围。所有从事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企业都必须编制应急预案。

据介绍,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005年达1.7万亿元左右。目前各类海洋资源开发工程和海洋空间利用工程建设类型越来越多,海洋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期。但不当的开发利用也使得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日益加剧。

4、中俄环境保护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6年10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09/content_5179089.htm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作为中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环保合作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分委会第一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俄环保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中俄两国在环保领域友好协商、积极配合。中国政府和各级环保部门在两国环保合作中的积极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工作,得到了俄方的认同和高度赞赏。今天,本报刊登中俄环保合作专题报道,介绍两国环保合作取得的成果,为我国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国际环保合作提供借鉴。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分委会第一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俄环保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

    一、落实了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有关协议

    建立环保分委会是近年中俄两国领导人之间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是加强两国环保合作的重要举措。环保分委会第一次会议就是具体落实两国元首相关政治意愿和决定的实质性步骤,是促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积极行动,也是中俄两国环保合作史上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俄方引起很大反响。俄自然资源部部长特鲁特涅夫称:“中俄两个伟大国家的环保合作,不仅对两国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他国家的环保合作有示范作用。”

    二、建立起中俄环保合作的长效机制和综合平台

    建立正式合作机制是环保分委会第一次会议的重要任务。会议通过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分委会条例》。“条例”是中俄双方根据《议定书》有关要求,共同制定的关于分委会职责、组成和运行规则与程序的基础性文件,也是指导中俄环保合作的法律基础。

    根据“条例”,会议确立了分委会的人员组成。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任中方主席,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部长特鲁特涅夫任俄方主席。中方委员由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和其他6个相关部委、以及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代表共16人组成。俄方委员由来自俄自然资源部和其他9个部(署)以及5个相关地方政府的代表共19人组成。分委会的职责是协调、促进、发展中俄两国在环保领域的合作,确定中俄合作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分委会下设3个工作组:污染防治和环境灾害应急联络工作组、跨界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跨界水体水质监测及保护工作组。

    三、确定了中俄环保合作的原则和方向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分委会上就分委会工作原则和合作方向,提出以下3条建议,并得到了俄方的认可和支持:

    第一,分委会要站在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战略高度,本着友好合作、公开透明、科学和负责的态度全面推动中俄环保合作。

    第二,分委会的工作要通过定期会晤、人员互访、政策对话、专家研讨、能力建设和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强双方在环境领域的沟通、理解和互信,为两国开展长期有效的环保合作开好头,起好步。

    第三,分委会的工作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通过确定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灾害应急联络、跨界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跨界水体水质监测及保护3个优先领域和目标,争取合作尽快取得突破,以优异的成绩向两国总理汇报。

    四、坦诚交流,增信释疑

    在分委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我方代表团本着友好、坦诚、务实、合作的态度,向俄方全面介绍了俄极为关注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和松花江污染事件应急联合监测等情况,起到了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消除疑虑、提高互信的作用,从根本上扭转了我方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的被动局面。在听取我方关于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介绍后,俄方自然资源部的代表说:“中方带来了非常有益的信息,解决松花江水污染需要国家的决心和综合计划,相信中方的钱不会白花,松花江水质包括界河水质会有很大改善。”

   五、开创了新时期环保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在我国以往的环保国际合作中,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了在国际社会中基本处于受援国地位的优势,争取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知识,为国内环保工作某些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维护了国家环境和发展的权益,树立了积极和负责任的大国环境形象。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接受援助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创新环保国际合作模式成为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中俄环保分委会的模式就是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成功尝试,即在原有合作模式之外,创新了一种平等共赢的伙伴关系模式,这也是我国在实行“历史性转变”过程中的国际环境新形象,对指导未来国际环保合作意义深远。

5、2010年北京可再生能源将占能耗的4%

来源: 新华网2006-10-09

http://www.china.com.cn/environment/txt/2006-10/09/content_7223646.htm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孙晓胜、唐潇)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在8日发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北京市能源消费需求将达到6500万吨标准煤。届时,可再生能源占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的4%。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柴晓钟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初步建立起“以电为主,煤、气、油为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补充,多元互补、多方供应、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重点加强电力、天然气、成品油供应能力建设,实现既保障安全供应又保护环境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据了解,“十五”期末,北京市能源供应量从“九五”期末的4144万吨标准煤增长到5500万吨标准煤。到“十五”期末,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左右。

    北京市将增加门头沟、通州两个500万千伏变电站,形成由昌平、顺义、通州、安定、房山、门头沟6个变电站组成的500千伏环网。新建和改扩建43座220千伏及155座110千伏变电设施。到2010年,新增本地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本地发电能力争取达到电力负荷需求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介绍,北京市还将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建设唐山曹妃甸液化天然气(LNG)工程,建设完成六环路高压输配工程、中心城输配系统扩建工程。推进管道天然气向新城和重点城镇发展,优先保证城市生活和供热用气。2010年,北京市全市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70亿立方米。

6、到2010年北京六环以内城市河湖水质将还清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08/183811182257.shtml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孙晓胜唐潇)北京市发改委8日公布的《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北京市将实现六环以内城市河湖水质基本还清。

  据北京市发改委基础处副处长徐小元介绍,到2010年,北京市将全面完成六环以内河湖水系治理200公里,逐步治理和恢复历史河流水系。中心城和新城城市水系平水年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到2010年,城市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根据新的规划,北京市中心城将新建污水管网700余公里,全面建成14座污水处理厂,完善厂网布局,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设完善顺义空港、通州永顺等23座新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7座中心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新城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0%。

  据了解,到2010年,北京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能力将达每天60吨,医疗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新建通州、大兴、房山、平谷、昌平等5座大中型垃圾转运站,扩建朝阳大屯垃圾转运站。

“十五”时期,北京市中心城绿化覆盖率由36.5%提高到4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8.7平方米增长到11.1平方米,提高近四成。“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按照500米服务半径要求,继续推进集中公共绿地建设,建设生态效应突出的万米以上集中公共大绿地,总面积提高到1000公顷以上。(完)

7、山东滨州变“企业买水”为“企业入股买水权”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09/content_5178811.htm

    新华网济南10月8日电(记者苏万明 文婧)山东省滨州市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打破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兴建水利的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他们变过去的“企业买水”体制为“企业入股买水权”体制,既筹集了资金,又提高了企业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水资源相对短缺。较为恶劣的水环境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为做好“水”文章,这个市把水利工作主要服务农业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为城乡一体化服务上来。他们除了发动企业投资入股购买水权外,还吸引民间资本建设股份制水库和供水公司。邹平县在全省率先采取股份制形式融资1.7亿元,建设了库容4500万立方米的韩店水库;沾化县吸纳社会资金3100多万元,组建了股份制的供水公司。同时,滨州市探索水库产权转让方式,融资后再投入饮水工程建设。滨城区把秦台水库产权转让给亚光集团,解决了水库建设的巨额债务。

    这个市还把“投资—建设—经营-转让”经营方式导入水利市场。滨州新区西海水库工程,总投资1.7亿元。2005年9月,市政府与深圳华强集团签订了“投资—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建设经营西海水务的合同,实现了滨州水务利用省外资金的突破。

据滨州市水利局局长王少青介绍,“十五”以来,滨州市在各类水利工程中投资11.7亿元,资金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完)

8、滇再投七十亿元治理九大高原湖泊 

来源:中新社云南分社 发布时间: 2006-10-03

http://www.yn.chinanews.com.cn/news/news/218/2006-10-03/news-218-9781.shtml

  中新云南网十月三日电(石雨)云南官方日前公开对外宣称,未来五年将再投入七十亿元人民币对该省九大高原湖泊进行治理,这一数字将比过去五年增加三十亿元人民币。

  过去五年,该省共投入资金四十点八亿元人民币,对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的综合治理收到明显成效:在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污染负荷逐步加重的情况下,污染较重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多数湖泊水质稳定,部分水质有所改善。云南省省长徐荣凯介绍,但与此同时,九湖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九湖水污染防治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过去五年,星云湖由地表水Ⅳ类下降到Ⅴ类标准,滇池草海、杞麓湖维持劣Ⅴ类标准,滇池草海、星云湖、异龙湖、杞麓湖未能达到水环境目标要求。

  徐荣凯强调,九湖水污染综合防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巩固成果,有效改善九湖区域生态环境,云南省已决定,将今年九湖治理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由五千万元增加到六千万元。未来五年,云南对九大高原湖泊将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增加投入,预计五年内对九湖治理的投入将达到七十亿元人民币。(完)

9、西安秸秆焚烧屡禁不绝 专家称考验政府行政能力

来源:法制日报2006年10月0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09/082810186156s.shtml

  文件层层发,秸秆年年烧。西安市代市长要求下属在8分钟内回答,不说现象,只说措施

  小小秸秆引出政府如何行政的大考题。

  秸秆焚烧后冒出的浓烟,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影响交通。兹事关系重大,政府自然不能袖手旁观。问题在于如何管?

  面对问题,我们的政府总是习惯于层层发文件、层层搞活动,欲借助法规的约束力一“禁”了之。但法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的行为,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利益诉求。农民是最重实际的,仅仅靠由上至下的禁烧,而不解决农民的实际利益问题,就难以走出文件层层发、秸秆年年烧的怪圈。

  还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那位专家说得好,焚烧秸秆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一次考验。眼前要紧的是加快秸秆利用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出更多成本低、质量好的秸秆转化设备。对于政府来说,这样做比单纯禁烧更难、更细致,也更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屡禁不绝的问题。

  转变行政理念,摒弃旧的做法,从解决农民的实际需求入手,这才是政府面对焚烧秸秆考题应当给出的答案。

  西(安)禹(门口)高速公路,一辆轿车急急驶近西安城外时,已是10月4日晚9时。轿车司机被迫打开雾灯,车如蜗行。--司机发现,车前车后,全被浓雾包裹。这雾有点怪,呛人。

  雾耶?烟耶?雾中杂烟,烟助雾威,让人茫然失措。

  浓烟弥漫实蹊跷

  10月5日,重雾、浓烟引发的后果凸显:4日晚开始,因能见度降低,西宝高速、西安绕城高速被封闭。

  记者从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交支队了解到,4日之后连续数日,西宝高速三桥至杨凌段夜间能见度不足50米,凌晨零时至上午9时都实行全段限时封闭,一度导致往来交通瘫痪。

  浓烟甚至波及市中心。西安的钟楼、大雁塔等标志性景点也笼罩在烟雾之中。很多游人难以忍受这股刺鼻的味道。在南门,一位英国游客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向记者描述感受:“有点呛人。”

  经西安市空气质量检测站检测,西安市空气质量有关指标严重超标,从10月4日下午5时开始,可吸入颗粒物指标明显上升。

  西安市环保局12369环保投诉中心称,一天一夜间,共接到55起有关焚烧玉米秸秆投诉电话。

  浓烟的源头,是田间一堆堆焚烧的秸秆。

  其实未雨已绸缪

  焚烧秸秆是个老问题了。

  焚烧秸秆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航总局曾分别于1999年、2003年、2005年联合下发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在今年,西安市政府对“焚烧秸秆”问题也是早有准备。5月,西安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告》;同时成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由环保、农业、公安、交通等部门组成市级秸秆禁烧核查组,分为夏秋两季进行检查。

  西安市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陕西省气象局合作,使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天眼”实时监控各区县秸秆禁烧情况。重点监控机场、高速公路及铁路线、重点城镇区域、自然保护区及文物保护单位等周边地区。

  西安市规定,在重点禁烧区范围内,每发现一个着火点,罚所在区县政府5000元;在重点禁烧区外,罚所在区县政府2000元;对秸秆焚烧造成较大损失的,将视其情节按照有关规定对区县领导进行处理。

  6月,陕西省环保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根据要求,对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事故,造成公共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按理说,未雨绸缪,焚烧秸秆现象应该得到很好的遏制,但事与愿违。

  雷霆万钧急“禁焚”

  浓烟稠雾愁煞人。国庆节期间,陕西省政府两次下达紧急文件,要求西安、咸阳、渭南、铜川等地相关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焚烧秸秆,如有违规焚烧造成机场、高速公路等地交通出现拥堵者将处以重罚。

  西安市政府急令有关区县组织环保、农业、公交以及各街办、乡镇主要负责人,紧急行动起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宣传力度,扑灭着火点,防止焚烧秸秆现象再次发生。临潼区政府要求各街办、乡镇停止休假,专事专项专题安排秸秆禁烧工作,要在10月10日前将堆放在道路两旁、河渠两边、田间地头的秸秆进行彻底清理,从源头上消除焚烧隐患。

  截至7日下午5时,西安市全市秸秆焚烧势头已基本得到遏制,大面积焚烧现象基本消除,只有十多处零散的小火点。

  如此雷霆动作,总不能作为常态运作吧?一位基层干部表示担忧。那么,“焚烧”难禁的根源何在?“禁烧”有无良策?

  单靠法规难解题

  “不烧咋办?马上就要种麦子了,总要腾地呀,秸秆都拉回去放哪儿?”一些农民向记者发问。

  大多数农民也知道焚烧秸秆的危害,但为了抢收抢种,在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时,他们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基层干部苦恼不堪:“虽然上面明令禁止焚烧秸秆,可总不能老在地里蹲着,有些农民夜里点上火就走,第二天没人承认。”

  事实上,西安市各区县乡镇也想了很多处理秸秆的办法,如组织外运转化为青贮饲料、村委指定同一存放地、适量秸秆还田等,但暂时还不能做到全部妥善处理所有秸秆。

  机械化秸秆还田说来应是最直接的办法,但实际情况却很不理想。高陵县的一位农民告诉记者,某些国产的小型机械粉碎得粗,翻埋得浅,如果秋季、麦季的秸秆都翻入地下,腐烂不好,庄稼怎么长?

  利用秸秆做颗粒饲料、肥料,转化沼气,都遭遇到“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尴尬。农民是最讲实际的,“赔着本”处理秸秆他们绝对不情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焚烧秸秆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一次考验,但靠法律法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眼前要紧的是加快秸秆利用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出更多成本低、质量好的秸秆转化设备,让农民用着实惠、用着高兴。一旦农民的“秸秆账”不亏了,谁还会在田野“放火”呢?

  10月6日,在西安市政府为解决焚烧秸秆问题召开的会议上,西安市代市长陈宝根提出3个问题:

  ———各区县采取什么措施抓好秸秆禁烧工作?

  ———如何保证农民小麦秋播?

  ———怎样采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今后不再发生秸秆焚烧?

  陈宝根要求各区县领导在8分钟内回答,不说现象,只说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问题。

面对陈宝根提出的问题,长安区、高陵县、阎良区的主管领导的答案是:将加强巡回检查力度,及时制止、严厉查处焚烧秸秆行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沤肥等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根本上禁绝焚烧秸秆现象。

10、陕西水环境形势严峻 面临水资源短缺等三大问题 

来源:陕西日报2006年10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09/content_5180441.htm

    水污染防治的警钟再次敲响。不久前,记者从中日韩环境市民会议上获悉,目前陕西省水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从水资源存量和水质状况看,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突发事件威胁饮水安全三个方面。

    陕西省环保局副局长王新荣说,目前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22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7,全国的1/2。全省半数以上县城供水不足,220万人畜饮水困难。据对大中城市附近的10条河流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榆溪河为Ⅳ类水外,其余均为Ⅴ类或劣Ⅴ类。其中以渭河污染程度最重,被称为关中“下水道”。从污染的区域分布看,关中等标污染负荷比为75%、陕北15%、陕南10%;能源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治理措施不足、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也导致地表及地下水污染加剧。加上陕西省突发性污染事件进入高发时期,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环境安全受到挑战。自去年11月以来,陕西省已发生各类污染事故27起,其中21起与水环境有关。

    造成陕西省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三:工业企业未经处理的废水和一些工矿企业处理不达标的生产废水直接排入河流。统计显示,全省年排放污水7.8亿吨,50%——6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源;二是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滞后。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30%左右,同时由于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水不足,使河流的自净能力大为降低;三是不少城市没有建设集中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将生活垃圾沿河岸随意堆放,一遇到大雨和洪水,将垃圾冲刷到河道,造成河水的污染。

    日益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王新荣说,陕西省“十一五”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点是确保饮水安全,今年年底前,取缔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工业排污口,2007年底前,关闭所有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禁在江河两岸新建化工、化肥、化学制浆造纸等重污染项目。从2006年起,设立渭河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每年约1亿元),使省级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每年达到3亿元以上,主要用于点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城市污水处理、生态保护、执法和监测体系建设等。(李琼燕)

11、三峡库区水位达147.21米出现大量漂浮物(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6年10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08/151811181305.shtml

10月8日,三峡库区156米蓄水水位已达到147.21米,并出现大量漂浮物。据长江海事部门消息,随着三峡水位的上涨,沿江两岸未清理彻底的废品形成大规模的漂浮物,影响船舶正常航行,有些航段船只几乎寸步难行。已有4艘高速船被漂浮物缠死螺旋桨停航,有的高速船还被迫上墩修理。目前,湖北秭归至重庆万州共出动各类清漂船只149艘,每天打捞漂浮物210吨。中新社发 韩玉洪 摄

12、南水北调东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09/content_5180695.htm

    新华网南京10月9日电(记者孙彬)记者从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截至9月底,南水北调东线重点工程——第七、八级泵站刘山、解台站工程进展顺利,分别完成工程总投资69%和76%。

    刘山站2005年3月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69%,年内可望完成两台主机泵安装。

    解台站工程于2004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完成投资1.4亿元,占总投资的76%。

为确保优质、高效地建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部门紧扣“质量、安全、廉洁、文明”4个重要环节,力争将两站建成江苏水利的精品工程、南水北调的示范工程、水利现代化的亮点工程。(完)

13、水污染:让国人的生存质量“打了折”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0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09/content_5180628.htm

    新华网北京电(记者 顾瑞珍) 广州市白云区神山管理区井冈村村民邓英伟的家,是一间没有粉刷过的低矮砖房。自来水管紧贴着的天井壁上留着一溜铁锈色的水渍,他家里金鱼缸中的水是黄褐色的。

    这仅仅是由于水污染导致人民群众喝不上干净水的一个例子。水利部有个令人惊心的数字:目前全国有3.2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全国政协委员李仰斌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解决13亿人口的饮用水安全特别是这3.2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把解决饮用水安全作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力争用10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当前我国约三分之一的水体丧失了直接使用功能,重点流域40%以上的水质没有达到治理要求,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水质受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在浙江,全省21.6%的水系已经失去饮用水功能。在海南,这个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的海岛,却有158.45万农民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近三分之一,一些地区普遍出现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

    “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到了必须痛下决心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坚决打好“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国务院已明确要求,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

14、青海湖,敲响生态安全警钟

来源:西宁晚报2006-10-9

http://www.waterinfo.com.cn/ywkd-1/guonei/200610080029.htm

  据最新气象监测表明,青海湖以南地区沙丘正在以每年5.9米至8.6米的水平速度移动,同时,这些沙丘正以每年20米左右的速度在“长”高。“由此可见,该地区的沙漠化程度正在加剧,在危及青海湖生态安全的同时,还将影响青藏高原及大半个中国的生态平衡”,相关专家指出。

  青海湖的巨大生态功能

  “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风沙就会吞噬大半个中国,青海湖在整个西部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熏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环境系教授张忠孝指出。据张教授介绍,青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荒漠与河湟谷地之间,其对西部荒漠气候有着明显的作用。同时,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张教授还介绍说,青海湖流域面积3000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4200平方公里,大面积的水面、湿地通过蒸发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以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源,形成优良的区域小环境,减少风沙和干旱灾害。据观测,1959年至2000年间,年均蒸发量为4.5亿立方米,为湖区和青海东部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水汽来源。      

  青海湖“瘦”了

  “据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青海湖水文水资源观测结果显示,其水域面积曾超过4568平方公里,50年减少了294平方公里”,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湖分局局长吴得英告诉记者。据介绍,青海湖周围原有大小河流78条,冰雪消融及青海湖流域的降水通过这些河流常年不断地向青海湖补充水源,但随着这些年来的生态恶化,现在多数河流已经枯竭。目前,只有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等20多条河流有水注入青海湖,但水量已比上个世纪50年代减少了60%以上,致使湖面水位每年至少以8厘米的速度下降。

  “近两年青海湖水域面积的扩张,主要原因是由于暖湿气候的突显,冰雪消融和降水增加,使得环青海湖地区及布哈河、沙柳河等主要支流流域降水量明显增加。据我们观测,2005年8、9月份,布哈河注入青海湖的水流量一度超过200立方米/秒,今年基本保持在20立方米/秒左右”,吴得英说。

  据有关部门观测,青海湖除了湖面萎缩外,现已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大小不一的湖泊群。早在20世纪60年代,青海湖北缘就分离出面积达48.9平方公里的尕海湖。后来又分离出沙岛湖和海晏湖两个新湖泊。目前,在青海湖东北面,又有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湖泊近期已基本从青海湖分离出来。

  生态警钟已经敲响

  青海湖水位的下降、水域面积的减少及环湖地区荒漠程度的加剧,表明青海湖生态恶化已越来越突显。“如果这个地方破坏了,沙化严重,荒漠化严重,确实等于又给我们国家增加了一个大的沙源,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曾指出。

  “所谓青海湖的天灾。目前很大程度上是人祸引起的。当然,我们不是虚无主义者,人类要生存,经济就必须发展,但罗布泊、楼兰古城及居延海的消亡造成的恶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旦重蹈覆辙,其灾难性后果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张教授说。据介绍,青海湖对全球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国的专家纷纷来到青海湖,加紧对青海湖的科学研究。

  大自然赋予青海湖地理上和地质上的个性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天然的审美价值,再加上青海湖区的民风、民俗、民习、文化遗址及文物等历史文体底蕴,使得青海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正是因为青海湖具有独占性和稀有性的特点以及极高的存在价值,使得青海湖成为无可替代的世界级绝品旅游资源,成为青海省的王牌旅游区,是世界级高品质旅游胜地。

  “青海湖景区的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青海湖风景区是原生型资源景区,它的价值是多重的,集生态、历史文化、科学、美学、地学多种功能价值于一体,因此,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非经济价值,即存在价值,其发展方向应该是作为青海省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支撑,而不是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确保国土生态安全才能再造山川秀美的文明社会。因此,其经济发展应服从自然保护的要求,发展旅游也应服从于生态环境保护”,张教授认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顾问冯宗炜曾指出,青海湖的治理跟青海湖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讲,要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样的话,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作者:肖子树

15、狩猎权拍卖让近七成公众担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09/content_5178289.htm

资料图片: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一事,在社会各界引起争议。公众颇有疑问:首先,以“平衡生态”为由进行狩猎,有没有相关法律支持?为什么“参加竞拍者仅限国家狩猎代理机构和国际狩猎活动组织机构”?国人是否具有狩猎权?猎杀动物的额度究竟多少才能平衡环境?几日来,林业局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相关问题进行澄清。广开言路的方式很多,重要的是,各利益相关方能坐下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人们普遍很想知道我国目前的野生动物有没有多到可以猎杀的程度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816人参与的调查显示,66.6%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目前的野生动物保护状况“让人担忧”。

    这种担忧来自一个多月前的一则新闻报道。8月9日,据媒体报道,受国家林业局委托,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计划于8月13日在成都拍卖。计划中的这次拍卖会是我国首次将获批准的狩猎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猎捕权通过拍卖会的方式进行转让。

    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生态平衡方面,即我国目前的野生动物有没有多到可以猎杀的程度。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因为保护力度的加大,岩羊种群成倍增加,使单位面积的载畜量超标,反而给本就吃不饱肚子的其他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了麻烦。”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猪,最近成为野生动物保护界常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据媒体报道,8月28日,在陕西省洋县关镇境内,一头野猪连闯6个村子,咬伤10名村民。事后,“洋县县委、县政府责成公安、武装部队成立了40余人的捕杀队”。河南省栾川县同样是野猪泛滥成灾,越来越多的野猪不仅糟蹋庄稼而且屡屡伤人,当地村民甚至集体上书政府要求捕杀。

    尽管如此,本报调查表明,69.8%的受访者还是感觉,我国目前的野生动物数量没有多到“需要合理猎杀”的程度,另有13.6%的人“说不好”,仅有16.6%的人认为已经可以合理猎杀。

    可是,要想查清楚各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2006年刚刚完成并通过鉴定的《西藏藏羚羊生物生态学研究报告》表明:西藏藏羚羊总数已近15万只。然而,这一报告是119名科研人员历时18年,在西藏71万平方公里的藏羚羊分布区进行考察后才得出的结论。

    “正因为如此,才能显示有关政府部门工作的意义。”陕西读者小贺这样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3.4%的人认为“合理狩猎的前提是把野生动物的情况监测清楚”,61.2%的人认为“林业部门应该公开可狩猎物种的数量和分布”。

    据媒体报道,由于公众和媒体的质疑,本来计划于8月13日举行的拍卖会被迫暂停。9月28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局长杜永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是在依法办事。他解释说,之所以可以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一是依法办事,二是依照国际惯例。

    拍卖会是否还会举行,将于何时举行,这些问题有关部门还没有最终决定。在公众看来,要保护好野生动物,最主要还得看有关政府部门(72.3%)。公众和媒体(45.4%)、民间组织(29.2%)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有关政府部门做好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监测工作,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做到信息公开,这是狩猎权拍卖会得到公众支持的关键前提。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执行时间为2006年8月28日至9月25日,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网络的有效问卷816份,其中报纸读者回寄问卷227份,网络读者填答问卷589份。受访者中男性占75%,女性占25%,平均年龄为29.8岁,其中19~35岁读者占74.3%,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83.7%。(谢小亮)

16、[环保时评]:“生态游”贵在自然 

来源: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2006年10月0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0/09/content_5178116.htm

    一个地区是否适宜进行“生态游”是需要精心周密的科学考证的。将一些原本不具资格的地区强行开发成“生态区”,即使风光秀丽,也只能处处流露出生硬的人工雕琢痕迹,无法与真正的自然奇葩相媲美。

    以“走进自然、感受生态”为主旨的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但是,在这股时尚潮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或无意破坏生态的现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表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否则将出现一系列负面问题。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提出。20多年来,其内涵不断扩充,但有两个要点始终不变: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在生态旅游问题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许多游客在旅游时也并不知道自己对环境究竟该负有什么责任。

    一些人仅仅将生态旅游视为一种户外休闲娱乐活动,对吃、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的六大要素要求较高,想玩得“舒舒服服”;要求在旅游途中获得都市中的享受,气不喘、汗不出、泥不沾、雨不淋、日不晒就能观赏到世界顶级的美妙风光。为了满足这种物质享乐型旅游的社会需求,并借此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不少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部门,热衷于在风景区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和兴建桑拿、舞厅之类一应俱全的星级宾馆、饭店,不仅助长了奢靡之风,更导致了许多风景名胜区景点的“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这“三化”使一些自然美和自然资源遭受到一定的毁损。

    事实上,一个地区是否适宜进行“生态游”是需要精心周密的科学考证的。开发一个生态区,并不是在景区里弄几棵参天大树、几朵艳丽的花朵点缀一下,便构成所谓“生态”了,它需要与之配备的地质、自然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标准。将一些原本不具资格的地区强行开发成“生态区”,即使风光秀丽,也只能处处流露出生硬的人工雕琢痕迹,无法与真正的自然奇葩相媲美。

    鉴于这种现象,我们现在急需建立发展生态旅游的标准和规范,什么地区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和要求,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以此来规范生态旅游市场。

    对于经营方,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基本原则。对景区要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应禁止任何活动,缓冲区只允许进入从事研究观测活动,只有实验区才可允许从事旅游等活动;同时,要科学确定、严格控制生态旅游容量,把游客数量确定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对于游客,参加生态旅游,要确立生态保护意识,“善待”自然,绝不能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这才是一个成熟、文明的游客应有的行为。

    爱是人类的天性,也因为这样我们热爱“生态游”。鉴于此,我们更应保护自然,准确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保护旅游资源,切莫让盲目的“生态风”毁了生态。(耿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