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九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九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09-14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环保组织制中国水污染地图 过百城市测试得零分

                  2、潘岳:甘湘两起重大环境事件源于"行政不作为"

                  3、专家建议挖河切断山东半岛以治理渤海污染(图)

                  4、徽县“血铅超标”事件:环保与利税孰轻孰重

                  5、96%无污水处理 乡镇企业是农村水污染最大来源

                  6、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

                  7、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本月动工 投资约670亿元

                  8、三峡蓄水在即 多项措施保护濒危植物

                  9、年底前取缔湘江干流小炼铟企业

                  10、以价格唤醒节水意识

                  11、渭水之源:滥伐与河流干涸之间的嗟叹

                  12、水污染为何蔓延不止?

                  13、评论:谁来追究10年血铅污染的责任者

                  14、评论:有多少污企要靠非常之道揪出来

                  15、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国人面前的紧迫使命

 

1、环保组织制中国水污染地图 过百城市测试得零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09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814297.html

  “水污染控制,不是技术问题,也主要不是资金问题,首先要解决机制问题。”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称,要控制水污染,必须加强执法;要加强执法,必须突破利益关系;要突破利益关系,必须有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首先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

  我国首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www.ipe.org.cn/water),今日正式开通使用。

  昨日上午,承担该数据库建设的民间环保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用户可通过点击数字地图,检索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超过300家地市级行政区的水质信息、污染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包括超标排放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信息。

  让污染企业现形

  “编制水污染地图的最主要目的是让污染企业现形,促使排污企业承担起环保责任。”马军称。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登录即将开通的“中国水污染地图”。在主页中国地图中,记者点击了吉林省,很快出现了一幅吉林省地图,在水质信息中显示,2005年吉林省江河、湖库以有机污染为主,江河主要污染物包括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和石油类,湖库主要污染物包括总磷和总氮。

  据介绍,水污染地图设置了三类数据:水质信息包括地表水、主要河流、主要湖泊、地下水、近海海域的水质综述;排污信息包括废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生活废水排放、重点陆源入海排污、面源污染排放综述;污染源信息包括不达标企业名单、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名单、污染事件排放综述、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情况。

  水污染地图中列出了超过2500污染企业,其中不乏大企业,也包括若干跨国公司。

  以北京为例,“谁在毒害家乡的河流?”列出了前10大企业,包括北京贵祥和豆制品厂、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房山科技工业园区、平谷区马坊镇工业小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永丰产业基地等。

  该地图还列出了2004年至2006年“中国不达标企业名单”。如曝光了2006年不达标企业,并对每一个曝光的不达标企业的超标情况进行了说明。

  污水处理厂在许多地方形同虚设。水污染地图也列出了2004年至2006年“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名单”。

  “环境考试”百家城市交白卷

  据了解,水污染地图特别设计了“环境信息公开指数”,基于水质监测、排污状况和污染源信息公示三方面的情况计算分数,总分为100分。

  遗憾的是,在这张环境地图上,超过100个城市的得分为零,因为他们没有向公众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水污染信息。这其中既有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的吉林、阳泉、四平等工业污染较严重的省市。

  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手段,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这也成为国际上进行环境监控和管理的一个趋势。

  让马军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很多应该让公众知情的环境信息都没有公开。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已有50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相当完备的信息公开法律,3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制定自己的信息公开法规。

  马军称,水污染地图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环境统计公报、各地区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质量公报等官方渠道和权威调查数据,并随时更新,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不公布真实的水污染数据或不完整,公众甚至专家都很难断定“谁是最大的污染排放者”。

  此次公布的水污染地图显示,工业废水COD和氨氮污染物的最大排放者均为广西,分别是69.4万吨和5万吨;重金属(铅、砷、六价铬、镉、汞)和氰化物的最大排放者均是湖南省。

  “水污染控制,不是技术问题,也主要不是资金问题,首先要解决机制问题。”马军称,要控制水污染,必须加强执法;要加强执法,必须突破利益关系;要突破利益关系,必须有公众参与,而公众参与,首先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

  为何是“水污染”地图

  马军早年曾参与过“追杀中国水污染工厂”的调查,对全国水污染状况了如指掌。

  据马军介绍,目前全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由城市向农村蔓延;9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污染,并由点向面扩展。与此同时,陆源污染正在毒化近海海域,2005年我国向近海排放废污水317亿吨,主要入流污染物约1463万吨。城市大生活废水和农业面源已成为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占重点城市的14%;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占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的20.1%;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占重点城市总取水量的32.3%。此外,目前全国还有3亿多农民在饮用不合格的水。

  “自去年(11月13日)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以来,我国共发生130多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达到平均每两至三天一起。”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9日向记者表示,当前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和相关产业企业布局不合理有关。以石油石化企业为例,全国2万多家石化企业大部分设在水边,其中1万家在长江流域,4000家在黄河流域,还有2000家在饮水源地和人口稠密地区。

  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消息称,2002年以来,环保部门收到的环境投诉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2004年达到了60多万件,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

马军承认,“水污染地图”还存在许多污染数据的空白点。下一步将进一步收集各地水污染信息,对污染企业进行定位,并标注到数字地图上,与其他民间环保组织合作,展开实地调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水质和污染源排放的监测。(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2、潘岳:甘湘两起重大环境事件源于"行政不作为"

来源: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2006年09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818543.html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近日连续发生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环境事件向媒体进行通报。他说,甘肃省徽县水阳乡群众血铅超标和湖南省岳阳县饮用水源砷超标事件,两省政府积极防控,环保总局密切配合,事态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事件责任也基本查清。这是两起典型的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严重失职、渎职而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环境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应严厉追究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潘岳在介绍甘肃徽县血铅超标事件时指出,自今年4月7日发现甘肃省徽县水阳乡一名儿童血铅超标以来,截至9月7日,共发现368人血铅超标(100μg/L以上),其中列入诊断观察对象以上的7人,诊断轻度中毒以上的1人。截至9月11日,住院人数共179人,其中儿童171人,成人8人。环保总局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地方政府进行了处理,控制了事态。目前,造成污染的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已被地方政府彻底取缔。需要指出的是,肇事企业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是在10年前就被批准上马的,污染物长期未实现达标排放,大量含铅烟尘常年超标排放。据测算,该企业仅2003年排入大气中的铅就达201吨,浓度约为568毫克/立方米,超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800多倍,周围土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这长达10年的违法排污,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难辞其咎。

  潘岳接着又对湖南岳阳砷超标事件做了介绍。今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我局接报后,迅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与省政府密切配合进行防控,采取消防车运水措施解决居民吃水问题。按照通常防控方法,从上游大量调水即可进行稀释降解,但在两日内,新墙河水源取水口砷浓度仍居高不下。经进一步核查,发现上游大量调水冲刷后,将新墙河河床底泥中存积多年的砷污染物释放出来,直至9月13日10时,新墙河水源取水口砷浓度仍超标2.3倍。这显然不是一起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所致,而是临湘市浩源化工公司、桃林铅锌矿化工厂等没有经过环评擅自开工、长期排放高浓度含砷废水造成的。有的排污口排放废水砷浓度超标4000多倍,大量含砷污染物沉淀在新墙河底泥中。在擅自违法开工建设并违法排污长达1年多的时间里,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同样难辞其咎。

  潘岳说,分析两起重大环境事件的原因,看似责任在企业,实则根源在当地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政府不作为”是导致污染事件的根本原因,有关政府和部门负责人负有重要责任。一些市、县政府领导存在畸形的政绩观,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漠视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包庇纵容违法排污企业,充当保护伞。环保总局工作组调查发现,湖南省临湘市委、市政府在2005年4月还公然下文对临湘市浩源化工公司、桃林铅锌矿化工厂两家非法企业进行“挂牌重点保护”;当地环保部门对这两家企业未履行任何环评手续,对他们的长期违法排污行为,视而不见,放纵不管;甘肃省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在当地环保部门支持下,竟通过了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目前,由于体制与利益等原因,某些基层环保部门充当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开路先锋”,愧对环保神圣的职责。这两起事件对全国环保执法人员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

  农村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近期发生的20多起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事件,国务院领导都迅速作出了明确的批示。为建立“解决环境保护行政不作为”的长效机制,今年2月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出台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些规定与司法解释,不应成为摆设,必须按照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潘岳最后说,鉴于这两起事件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并造成了极坏影响,环保总局已向监察部作了通报,并建议甘肃、湖南两省政府在依法追究企业违法排污法律责任的同时,严肃追究当地政府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据了解,两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十分重视防控工作,并已责成有关部门对当地“行政不作为”问题展开调查;监察部门也要求两省监察厅对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予以追究。环保总局将密切关注并跟踪督办这两起事件的查处结果。

3、专家建议挖河切断山东半岛以治理渤海污染(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2006年09月1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9-14/163011010015.shtml

专家设想就在这里建一条连接黄渤海的人工海河

  挖河“切”断山东半岛,行不?

  专家发奇想:建设一条媲美苏伊士运河的胶莱海河,连通黄渤海

  开凿一条人工海河贯通胶州湾和莱州湾,使黄海和渤海之间实现海水流动;山东半岛将被一切两半,胶东半岛也将成为胶东岛———自去年下半年起,一个关于建设胶莱人工海

河,重现700多年前胶莱河繁荣景象的疯狂设想引起了山东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

  最早提出这一设想的是知名海洋学者、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昨天,记者就此事电话采访了王诗成。

  构想真大胆

  “为什么国家对渤海治污越来越重视,渤海污染反而越来越严重?”王诗成说,之所以提出这一大胆构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渤海治污难度大,二是即使达标排放,渤海也受不了,因为渤海是半封闭海湾,水体交换太差,过去渤海是个大鱼池,现在没鱼了,水体必然富营养化。“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提出打通它,目的是解决水交换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王诗成认为:将山东半岛现有的胶莱河拓宽、加深成人工海河,南起胶州湾,北到莱州湾———胶州湾与莱州湾一通,黄海和渤海自然也通了,山东半岛就变成了全岛,在人为水动力干涉下,使海水围绕这个全岛,形成一个大环流系统。水体循环速度快了,清污能力自然也强了。

  据了解,今年1月年7日,王诗成向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胶莱人工海河项目预研的提案’已被省政协列为3号重点提案办理。目前,该提案已呈报到全国政协会议,也被作为重点提案。

  海湾荒漠化

  王诗成告诉记者,渤海、黄海素有“鱼池、油池、盐池”、“黄金渔场”之称。但近年来,分别处于渤海、黄海的莱州湾、胶州湾由于属于半封闭海湾,水体交换能力差,再加上沿岸工业污染加速等原因,两大海湾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莱州湾生态灾害触目惊心,湾内局部海域已呈现“荒漠化”:优质鱼虾类已形不成鱼汛,海岸系统日趋不稳定;岸段侵蚀严重,土地盐渍化加剧,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自然风景区遭破坏。胶州湾也属半封闭型深水海湾,海湾面积38812平方公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胶州湾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潮间带底栖生物20世纪60年代有120多种,目前仅剩20多种。

  据了解,渤海污染治理的两大难题就是陆源污染严重和水体交换能力差,这也导致渤海受污染面积从1992年的25%上升到目前的50%。王诗成认为,根治渤海污染应由传统的治污为主改为“治”、“疏”并举,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入海排污总量的控制力度,加强沉积性污染的生物治理;同时要解决渤海的海水快速交换问题。

  中国“苏伊士”

  王诗成说,构想中的胶莱人工海河长约130公里,长度仅次于全长195公里的苏伊士运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运河,水深可在6米至10米;同时具备双主导功能,一是两湾生态治理,二是航运直线通道和沿岸经济开发。

  人工海河如果建设成功,将给山东经济新一轮开发注入强大活力,其影响力将覆盖到黄海和渤海地区。首先,山东将增加300公里左右的黄金海岸线,形成人工海河两岸生态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和城市走廊。仅以港口建设为例,人工海河形成了由黄海进入渤海、由渤海进入黄海的便捷通道,海上航运路程由2000多公里缩减到130多公里;其次,青岛港口龙头地位将更加突出,不靠海的胶州市、平度市、高密市将成为重要的海河港口城市。

  最令人关注的是,王诗成认为,据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宗镛的多年研究,莱州湾和胶州湾存在较大落差,约在15厘米左右,再加上海水大环流特点,人工海河建成后,海水会从莱州湾一路奔腾到胶州湾。这样,约30年水体才全部交换一次的莱州湾,不到5年就可以交换一次;胶州湾半封闭的海水也可以变成活水动起来。

  争论焦点多

  凡事常常是有利有弊,开掘人工海河也不例外。究竟该不该建这样一条耗资千亿、工程量空前的项目?这个项目一旦建成,其带来的效益有没有造成的土地盐碱化、淤泥淤塞等害处大?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了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

  去年9月28日,当王诗成汇报人工海河的设想时,省领导的第一个问题是:“现在山东盐碱化很厉害,盐碱地面积有1000多万亩。如果把半岛一打开,海水进来,会不会更盐碱化?”王诗成认为,山东土地盐碱化的问题,不是因为挖条河,海水进来后形成的盐碱化。山东的盐碱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它本身是冲积平原———本来是海,现在变成了地,但海水里的盐渍还遗留在地里,形成盐碱化;人工海河不会导致土地盐碱化,另外,挖过河后,还要进行防渗透处理。胜利油田的总工程师何富荣发明了一套插板专利技术,这个板是达到一定厚度的钢筋水泥板,可以插到地平面以下。

  对人工海河可能带来的弊端,王诗成坦然承认,开掘人工海河,目前以及将来可能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两湾海水快速交换,如果污染治理跟不上,沉寂多年的海底污染物是否带来新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以及对局部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对莱州湾沿岸海水倒灌的影响问题;两湾水体不同落差对通航的影响问题等。但他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远远不及开掘人工海河所带来的好处,而且这些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

  本月再讨论

  “这个项目非同小可,又投资巨大,因此我们也非常慎重。”王诗成对记者说。

  据了解,早在2005年8月15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就在青岛邀请了15位专家(含院士7人),召开“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方案论证研讨会”。与会院士和专家基本上都赞成人工海河的构想。会后,刘瑞玉、丁德文、文圣常、赵法箴4位院士向省政府呈送了《关于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议》。

  据了解,本月底,全国各地城建、水文、海洋、动植物、环保等各方专家将再度召开研讨会,对这些问题继续展开讨论。

  到目前为止,“研究立项可能性”的事宜还没有确定下来。(记者 张贝)

  资料:胶莱河

  根据《胶州简志》记载:胶莱南河,也叫南胶莱河,为胶莱河自平度县姚家村分水岭向南流入大沽河的一段河道。该河段始于元朝,元世祖为南粮北调接济京师,于1280年开凿,历时五年而成。现已为胶莱河主要排水干道,但当地群众仍有运河、运粮河之称。在北王珠镇刘家花园处流入胶州市,经前店口乡,于前店口村南穿胶济铁路汇入大沽河。干流全长30公里,境内河段长22公里,总流域面积147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470万立方米。

4、徽县“血铅超标”事件:环保与利税孰轻孰重

来源:法制日报2006年09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15318.html

  9月13日上午,徽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县财政局将对此再紧急调拨4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付受害村民的“三费”(看病路费、住宿费、化验检查费)。上午10时许,记者看到村委会大院已陆续来了100多名村民,他们来自水阳乡的3个村、9个社。村民们井然有序地排队“报销”费用,有的人手中捏着一沓子(全家人)血铅化验单,面部表情复杂。现场虽然人多,但气氛显得安静、沉郁,全然没有秋收后在粮站卖粮和发放“粮食直补”资金时那种人人忙碌喜悦的热闹场面。

  连日来,一系列的处置措施和财政拨款,无疑显示了徽县政府积极应对、妥善处置村民群体“血铅超标”事件的决心。

  但是,在政府及有关部门一系列的处置、补偿、安抚等措施的背后,人们看到的事实却是生态环境和村民健康已经付出的巨大牺牲。截至9月7日,全县共有368名村民血铅超标,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血铅含量超过100微克以上者334人。随着“血铅超标”事件重要污染源的初步认定———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事件的“元凶”,村民们投诉10年得不到解决、一直怀疑却拿不到证据的一系列问题,都因“血铅超标”事件的暴发而显露出来。

  项目上马“一帆风顺”

  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是一家从事有色金属铅初级冶炼、生产工艺落后的重度污染企业,10年前由县经委、县计委、县小区办联合立项上马,列为该县“工业强县”战略的重点工业项目。该公司冶炼厂址距县城仅有2.5公里,距水阳乡新寺村村民聚居地500至1000米,距水阳乡小学500米,该企业采用的是国家明令淘汰的烧结锅炼铅工艺。但是,当时的甘肃环境保护研究所仍然为其做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原陇南地区环保局以陇地环发[1995]55号文件对该项目环评进行了批复。此后该企业还先后顺利地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体系、OHSMS18000认证。

  技术改造“顺利”闯关

  在县委、县政府9月8日的《徽县水阳乡群众血铅超标问题处理情况汇报》上载明: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设计能力年产3000吨,目前生产规模为每年5000吨,自项目投产以来,因除尘工艺不合理,没有脱硫设施,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大气污染严重,周边群众反映强烈,县环保局于2004年以徽环字[2004]07号文件下达了冶炼厂废气污染限期治理的通知,该公司投资300多万元进行了除尘技术改造;2005年7月经陇南市环保局现场验收监测,结果为除尘效率达99.7%,但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仍超标100%;2005年环保专项行动中分别被省市确定为省、市两级挂牌督办项目,县政府责令县环保局以徽环发[2005]20号文件要求冶炼厂进行停产治理,同年10月底全面完成了治理任务;同年11月,省、市环保部门委托陇南市环境监测站对治理后的二氧化硫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为: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标准;12月12日该项目通过技改竣工验收(陇市环检(2005)04号、陇环气监(2005)77号),12月14日经省环保局同意,挂牌督办工作全面完成。

  真相既出责任难逃

  但是,到9月9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和甘肃省环保局联合调查组却查明,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在环保方面存在三大问题:一是该企业在2004年技改扩能时,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二是该企业采用的是国家明令淘汰的烧结锅炼铅工艺;三是该企业现有污染处理设计不能做到达标排放要求,存在偷排偷放的可能。

  9月9日,徽县县政府在联合调查组建议下,下发了《关于淘汰徽县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烧结锅的决定》,并于9月9日将冶炼厂采用的8台烧结锅依法强制淘汰拆除,永久性关停;由交通局、环保局负责,对通往新寺村主干道路上的废渣进行彻底铲除清理,并用细沙铺垫,待项目资金到位后铺油硬化;冶炼厂库存铅锭及原料由县政府依法没收后公开拍卖,所得收入上缴县财政,作为血铅超标群众的治疗费用。

  “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徽县县委、县政府作出承诺,将“认真反思原因,并对血铅超标事件严肃处理,对相关责任人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立案查处,给广大群众一个公正的说法。”在水阳乡新寺村村委会“三费”发放现场,张顺生副县长对记者表示,当前县上正在全力解决“血铅超标”的一系列群众问题,在国家和省市环保、疾控等部门专家组未作出最终原因鉴定和责任认定之前,盲目谈“责任追究”没用;在徽县没有不受追究的企业,也没有不受追究的个人,只是还未到追究责任的时候,一旦查清问题后,是谁的责任谁负。

  环保再次难敌利税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专家、兰州大学生态学客座教授、“圆明园防渗工程叫停第一人”张正春教授认为:环境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在徽县,在甘肃,甚至于在整个中国,类似徽县“血铅超标”的问题,到处都在发生。这次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是确保环境安全的法律依据,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必须“依法办事”。问题是,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形同虚设”,有关方面并没有切实重视,特别是在发展经济的利益驱动面前,环境保护问题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许多环境保护措施常常无济于事。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甘肃省旅游研究中心主任郑本发说,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环境问题而言,没有整体考虑和长远眼光,任何破坏环境、急功近利的错误做法,必将会带来生态灾难,一个又一个麻烦事就会接踵而至。目前,徽县的铅锌矿大型矿床有3处,采矿企业有12户,冶炼企业5户,其矿业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次“血铅超标”事件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问题也会陆续暴露出来。

一边是自然环境和村民健康的巨大牺牲,一边是冶炼企业3000多万元的年产值和年上交县财政的200余万元税金,孰轻孰重?通过徽县村民集体“血铅超标”事件这杆“秤”,“称”得清清楚楚。

5、96%无污水处理 乡镇企业是农村水污染最大来源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09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15202.html

  “我国农村水污染最大的来源就是乡镇企业。”在今天的第五届世界水大会“农村污水处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李兵弟说。

  据了解,我国目前共有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着两亿多农户、近8亿人。对城市居民来说最普通不过的自来水,在农村却仍然是稀缺产品。根据建设部提供的数据,全国村镇自来水收益人口比例有了显著提升,但到2005年止,也仅为52.2%,其中拥有自来水的村庄比例仅为24.8%.

  李兵弟指出,目前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地区农村供水安全存在隐患。目前全国共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北方部分地区水源性缺水和东部部分发达地区水质性缺水现象并存。

  二是农村污水普遍缺乏有效治理。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

三是农村供排水设施建设与运营缺乏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小城镇通常以财政、土地收入、配套费等资金来源为支撑,而在村庄,则以国家部分专项补助资金和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农民自筹资金为主,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李松涛)

6、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

来源:新民周刊2006年09月1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9-13/160411000295.shtml

  三峡之后,中国大型水利工程决策很难绕过三峡决策确立的程序原则。

  规划显示,西线调水未来将对三峡发电将产生影响。但在此之前,三峡对西线的影响可能会更早、更大、更深远。对《备忘录》的作者群来说,三峡是一根标杆。有三峡的先例

在,意味着知情权、公开讨论、利益博弈乃至全国人大投票,都是西线这样的超大水利工程必须经历的程序。而当现实不孚所望的时候,这根标杆就成了争议中最有力的武器。

  “三峡工程上马是听取了全国各方面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反复论证和模拟实验,特别是通过全国政协讨论,全国人大无记名投票,多数代表表决通过后才开工的,”在《备忘录》的前言中,编者特意以此证明,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关于西线工程总体规划的批复》并不意味着西线决策程序已经完成。

  有的时候,三峡还被当作一个量词使用。人们用它来确定工程规模、投资数量、建设周期、预期回报、工程风险大小和移民难度,乃至某个水利工程“维系中华民族的程度”。

  在与三峡工程进行一番对比之后,《备忘录》作者认为,“比三峡工程不知要难多少倍,风险也不知要大多少倍”的西线工程是否上马,应该更多听取全国各方面尤其是被调水地区的意见,并经过“全国高层次的民主决策程序”,才能决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宝珺和成都地矿所研究员潘桂棠说,西线规划“是全国人民参与建立公共规划论证体系的大事”,因此必须实现“全社会参与、科学决策、人民监督”。

  然而,在“全社会参与”与“科学决策”之间,并非没有矛盾。水利界向来有声音认为,水利工程不仅涉及诸领域大多十分专业,而且背景资料浩繁,人大代表能否在短时间内判明利害,做出决定,值得怀疑。更何况,人大表决是否意味着没有人对工程的后果负责?

  “三门峡也是人大表决通过的。”早先,工程院一位院士就西线是否需经人大表决的问题表态说。

  鲁家果表示不能认同此说。“三门峡工程提交人大表决的时候,不仅鼓掌通过,而且还要欢呼,但到三峡表决的时候,不是有177张反对票、664张弃权票和25张没有投出的票吗?这说明时代在进步。”

  “不能因为老百姓不懂,就不让他们知道,不让他们议论。不懂就要解释。”鲁家果认为,未来的大型水利决策中,要防止一种倾向:允许表达反对意见,但是最终拍板还是少数人说了算。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家铮院士曾说过,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是那些反对者。9月,西线规划设计单位黄委会勘查规划设计院回应争议时说,西线这么大的工程,有不同意见,实属正常。“作为一个技术研究机构,我们的看法是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同时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但是没有必要卷入争论。”设计院办公室一位副主任说。

  但设计院“少说多做”的低调姿态,被鲁家果认为是想“省得麻烦”。

“这个麻烦是省不掉的。”鲁家果说,“反对意见不是因为允许表达才存在,而是存在就一定要表达出来。”-

7、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本月动工 投资约670亿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09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14386.html

  今天从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将于本月下旬开工建设。目前,输水总干渠安阳段――安阳河渠道倒虹吸“四通一平”工程、安阳段工程招投标工作均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中,河南既是水源地,又是受水区,是渠道最长、移民最多、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据介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主体工程静态总投资1367亿元,其中河南境内投资约为670亿元。

8、三峡蓄水在即 多项措施保护濒危植物

来源:新华网2006年9月14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7120

三峡工程156米蓄水在即,为保护因生存环境改变而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宜昌市林业部门建立起“三峡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种质资源库”,通过建立植物活体库、植物种子库、植物基因库、植物资料库四大措施,对三峡珍稀特有植物实施有效的保护。

目前,植物活体库已收集92个三峡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种质资源;植物种子库已收集50多种植物的种子,保存于低温箱中;植物基因库已采集92种三峡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幼嫩组织,在零下80℃的超低温条件下永久保存;植物资料库则制作了80个品种的植物浸制标本、腊叶标本、图片。四个子库分层次保存着三峡库区珍稀特有植物的遗传信息,必要时可提取DNA进行繁育,确保三峡濒危植物免遭灭绝厄运。三峡库区地处中亚热带北部地区,是中国植物区系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第三纪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据《中国植物红皮书》记载,三峡库区有各类植物60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47种,库区特有植物37种。

三峡蓄水后,许多植物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实施保护迫在眉睫:19世纪首次在兴山发现的小勾儿茶,此后的近百年里不见踪迹,直到2001年才又发现了目前三峡地区唯一的独苗;三峡疏花水柏枝,由于三峡蓄水导致生存环境改变,目前在长江主河道范围已没有分布,只能从秭归泗溪中移植保护。

宜昌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李新告诉记者,“三峡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种质资源库”分为植物活体库、植物种子库、植物基因库、植物资料库四个子库。

9、年底前取缔湘江干流小炼铟企业

来源:潇湘晨报2006年09月1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9-14/074710014560s.shtml

  本报讯 昨日,省环保局提出,今年后几个月,各级要集中力量迅速打响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全面清查涉镉、涉砷、涉铅企业,年底以前湘江流域各市要取缔湘江干流和支流现有年生产能力10吨以下的小炼铟企业。

  根据安排,我省在工业污染源整治中将逐步实现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程控制转变,由单纯治理向工业结构调整转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发展循环

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强制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对化工、有色、电力、冶金、建材、制革、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清理整顿,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挂牌整治。

  同时,洞庭湖区的各市要着手对制浆造纸企业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关停没有治理设施、污染严重的企业;全省各市州、县市区要对本辖区集中式引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进行全面调查清理,年底前坚决取缔一级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排污口,确保枯水期饮水安全。各级要对照省政府《决定》中所列的淘汰名录,开展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清查,年底前坚决淘汰达不到规模和工艺要求的火电、硫酸、铅锌、水泥生产企业,取缔没有规范化堆渣场的电解锰企业。

对于城市污染源整治,省环保局要求,要大力推进市区禁煤、油烟整治、噪声控制、机动车尾气和建筑扬尘污染防治等工作。要加快建设危险废物、医疗垃圾集中处置设施。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行的监督管理。 记者 刘 勇

10、以价格唤醒节水意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09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814382.html

  我们长期享受低价的福利供水,水便宜得让我们想不到我国还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十分缺水的城市里,但我们甚至想不到水还是一种商品。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应该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杠杆,但在福利供水体制下,水价并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自然起不到调节用水量、保护水资源的效果。

  阶梯水价便破茧而出,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一改革措施,可以让低收入群体享受低水价的福利,彰显社会的公平原则。

  另一方面,阶梯水价通过实行多阶梯定价,提醒用水主体增强节水意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无节制用水,节约水资源,对以水牟利的企业和个人,则让他们为过多消耗的水资源付出应有的代价。

  当然,水价只是保证水资源供应的调节杠杆之一。大多数民众在支持水价改革的同时,也有理由要求供水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供水的质量。 

11、渭水之源:滥伐与河流干涸之间的嗟叹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6年09月13日 (汪永晨)

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813514.html

  2006年8月17日,冒着蒙蒙细雨我登上了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早就知道黄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境内鸟鼠山上的品字泉。

  6月我到过位于陕西境内宝鸡峡边的渭河,看到的是一条干得河床里的土都裂着嘴的干河。那以后就一直盼着到渭水之源去看一看。

  渭源县内的渭水之源有文字记载:“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她以宽广而博大的胸怀,把周、秦、汉、唐等8个王朝推向了历史颠峰。鸟鼠山宛如巨龙,昂首起伏,蜿蜒东去。南侧密林深处,三眼清泉涌出,形成“品字泉”。泉旁建有禹王庙,以纪念这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千百年来,“鸟鼠同穴”的神奇景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访古探胜,吟诗作赋。

  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诗云:名山矗立万千年,详注水经代代传。导渭探源来大禹,穷奇搜异有前贤……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激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轻荡舟。 

  诗中的“详注水经代代传”,指的是《水经注》中所云:“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

  在寻找渭源的路上,我们先到了陇西,陇西让我们惊喜的是看到了李氏龙宫。那是李氏家族的发源地,直至李世民的出世,让李氏家族光宗耀祖。至今那古朴的小院仍藏在深巷中。当今华人第一大姓家族的祖宅,巷之深,院之旧,让人难以置信。

  然而,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还是从陇西城出来后看到的渭河。河床之宽,让我感慨当年看到的长江源头,那冰川的融水给蓝天白云之下“绘出”的是涓涓细流与之不同。陇西县城离渭水之源可说是遥遥相望,河床之阔也可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只是我站在那辽阔的河床里的那一刻,眼前只有空空荡荡的河床,和一步就能迈过的小水沟。

  伴随着落日我们到了渭源县,顾不得放下行囊的我们来到了渭源县的灞陵桥。当年孙科曾在桥上书有一匾:渭水长虹。那高高的拱桥可以看出当年“东走西安轻荡舟”的舟船之高江水之大。

如今拱桥下的渭河的水,连荫荫的芳草也盖不住,更别提水能载舟了。

  渭源县城里的渭河干了,我们期待着尽早见到鸟鼠山上的“品字泉”。就是那倒品字的三眼泉水孕育出了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当我们爬上那海拔2000多米,有着“鸟鼠同穴”之神奇的三眼泉里,哪一眼泉里都是连一滴水也没有了。

  看着“品字泉”的涌水,听着“品字泉”的水声长大的张杰如今已年过花甲。他对我们说, 8月本是雨季,前两天当地还下了大雨,可是泉眼里还是没有水。在那干干的泉眼旁,看到我们这些探访渭河之源的来客,老人有些激动:我十几岁时,这里的大树是背靠着背的,鸟鼠同穴的那棵大树几个人都抱不过来。那时的泉水是往上涌的,漫的哪儿哪都是。哪像现在我天天打着手电照,看看泉里的是不是有水了。

  老人说,鸟鼠山上那满山的树被砍了三回。解决初期一次,大跃进一次,文化革命时把仅剩的大树也砍了。那株有着鸟鼠同穴奇观的大树,是扫四旧时给“扫”了的。张杰说,这对“三品泉”来说,是灭顶之灾。

  与我同行的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国江河问题的专家马军说,一条河的源头要是枯竭了,那就真是离这条河的死亡不远了。渭河之源也是中华文明之源,渭河之水滋润中国文化数千年。可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不过一二十年它就干了泉眼,干了河床,干了两岸的大山。

  泉眼干了,河床干了,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渭河之源。在那里试图找到答案的我们走进了林业局的办公室,找到了水文站的监测人员并与我的同行当地的媒体人坐在了一起。没想到他们对渭河源的干涸并不在乎,且一句话就对我们的问题做了回答:全球气候变暖。

  这一解释显然使得渭源干了与他们自身无关,河流干涸与气候变暖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取代了砍树开荒对大山的干扰的确定性被他们定义的那么坦然。

  与渭河源仅一山之隔还有一条汇入黄河的大河:洮河。流出洮河的山就叫“贵清山”。我们路过时,看到是满山的灌林丛和绿油油的青和漫坡的甘肃白牦牛和白白的羊群。那里没有麦子也没有种蚕豆。哗啦啦的清澈的河水流过一座座小山村,和鸟鼠山一干了河床的渭河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样处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一条河与另一条河的命运如此不同。

  在渭源县我们还看到一个为吸引游客刚刚完成的电视片的解说词,电视片的题目是“钟灵毓秀渭河源”,第一句是:“渭河,一条古老宽广的河流,她源远,横贯秦陇”。谈及渭水源头时写的是“集山水之大成,占峰崖之精髓”。全片只字未提已经干了的泉眼和长了草的河床。片子的最后一句是:灞陵翘首谱腾飞乐章。渭河源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昂首跨入“省会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必将成为享誉陇上的“生态旅游名县。

  不知游客看了这样的电视片来了后,当地人会如何答疑。

  我们回到北京的几天后8月2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出陇西旁的漳县,也是一个贫困县的批评报道。我们在渭河源时,本也要找当地有关部门进行采访,可是走到哪个部门都被告之领导都有事去了。从焦点访谈中我们才知道,就是我们去的那天,他们正不惜成本地请歌星们到当地演出,让百姓们花钱去看。结果引起当地人的极大反感。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说:“今年我国自然灾害的受灾人口、死亡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都明显超过2001年来的同期平均水平。”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截止8月15日的统计表明:3.16亿多人受灾,死亡2600人,直接经济损失近1600亿人民币。我国正在遭受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自然灾害损。

渭河只是中国的一条大河,然而从它的命运中我们看到的却正是今天我们国家无数江河的缩影。树被砍了,水源地遭到破坏。我们的一些有关部门,一方面熟视无睹,一方面高唱凯歌。随着我们人类对树与水关系的认知,1998年长江下游大灾后我们痛下决心停止了天然林砍伐,现在是不是也到了让我们人类要重新反思我们人类与江河的关系了。

12、水污染为何蔓延不止?

来源:北京周报  2006年9月14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7081

不从体制上的解决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喝水一口干净的水,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都会是一种奢望。

60多岁的陈老汉住在南方地区的淮河岸边,他的“家”很特殊,是一条固定在岸边的小船。令他苦恼的是,虽然长年生活在淡水河边,可喝水竟然成了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这是因为淮河污染严重,每隔十天半个月他必须去数公里外的地方取水,而且,取回来的水必须先贮存在水缸里,放上明矾澄清几天才能用。平时洗衣、洗菜、做饭,陈老汉都靠着这些外运来的水。

作为全国五大河流之一,淮河共生长着60多种鱼类资源,可十多年以前,由于淮河水质污染严重,这些鱼类几乎绝迹。因而,陈老汉“守着淮河没水喝”的尴尬,是淮河流域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1994年,中国启动了淮河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可是,10年之后的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前局长解振华仍然直言不讳地表示,淮河水污染依然相当严重,有超过一半的地方水质达不到要求。直到如今,淮河仍没有走出“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

其实,淮河治污遭遇的困局,在中国具有很大的普遍性。2006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执行机构)在一份环境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到,中国水污染治理项目进展缓慢,重点流域“十五”时期(2001-2005)污染治理任务没有全部完成。

然而,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水污染治理进展缓慢,而且新的水污染也在继续快速蔓延。中国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全国,中国废水排放量达到524亿吨,比2000年增加了26%。

“现在几乎到了有水皆污的地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说。他的上述判断,正是来自于执法检查组对污染严重的黄河(被誉为中国“母亲河”)流域的四个支流(渭河、延河、汾河、涑水河)实地考察得出的结果。

在公布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水污染事件之后,这份措辞犀利的环境执法检查报告呼吁:中国解决水污染问题,“不能再拖下去了”。

水污染: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2005年3月底,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发出了水资源污染的警告。据官方当年公布的数字,全中国有90%的河流湖泊受到了污染,预计3.6亿中国(总人口约13亿)民众缺乏安全的饮用水,“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水源,但近十多年来,黄河污染有加重趋势,目前,黄河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已达42亿立方米,比20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大大超出黄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有关部门据此预测,如果对于黄河的污染状况不加扼制,任其发展,那么中国的母亲河将在5年后成为一条废水河。

据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多数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咸潮(海水倒灌造成的)等自然灾害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而根据中国各地环保局的调查显示,被很多业内专家沉重地称为“最后一道防线”的自来水,如今也是频频告急。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80%与水污染有关,据统计,每年世界上有2500万名以上的儿童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超过了“战争难民”的人数。据权威资料显示,中国大约每年有200万人因为饮用含砷量很高的水而患病,其中包括癌症。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显得更为突出。

南方沿海地区广东省清远市斜塘村,在2002年之前被一种 “魔咒”笼罩了几十年:村里的男子不少壮年早逝,仅剩下孤儿寡母,而活着的人多数有病在身。据一个环保组织统计,该村50多年来有4户断绝人丁。到2002年,村里只有7户共38人仍驻守在这块祖宗留下的地方,已婚的12对夫妇中,夫妇健全的仅4对,有的年刚30岁就丧偶。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生活得十分健康。为此,其他村庄的女孩不愿嫁到斜塘,而斜塘的姑娘也招不来别村的女婿,提到斜塘村,邻村的人都会皱着眉称它为“短命村”。

2002年,来自广东南方医院的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将该村人饮用的水样送往有关部门化验,终于揭开了斜塘村人“短命”的秘密。原来,斜塘村只有一口井,村里人都要靠井水为生。可是,从这口井中打出的水里,肉眼就可看见水中有沉淀物,铁、锰、亚硝酸盐等的含量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中亚硝酸盐超标3倍,锰超标6倍。如果食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过高,轻则致人慢性中毒,重则可致癌。

不幸的是,如今在中国,像斜塘村这样因水污染而导致出现的被称为“短命村”或“癌症村”的地方并不是少数。

成因

中国水污染问题为何难以遏止,很多人往往把主要原因归咎于环保部门的“无力”和“无奈”。

前两年,南方地区沱江出现了特大污染事故,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是,据国家环保总局透露,在最后的处理结果中,30个违法开工的项目虽然全部接受了行政罚款,但最高的罚款只有10万元,最低的仅为5万元。

“对于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这样的处罚可谓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国家环保总局一位高层人士无奈地说。因为按照中国的《环境保护法》,环境部门执法只有罚款权,而且罚款权上限只有10万元。

但是,即使是数额很小的罚款,只要遇到态度强硬的企业,环境执法就非常困难。有时候,环保部门甚至要和企业坐下来协商,最后大家各让一步,取一个折衷的罚款数额。环保总局调查统计数字显示,据全国12个省的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执法受阻事件4400余起,其中暴力抗法事件120多起。

据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张志敏处长介绍,工商、税务、供电部门等可以通过吊销执照、没收非法所得等一系列有效的手段来处罚企业,但环保部门仅有的权力便是责令整改。如果企业不执行,环保部门就得向政府申请,要求对该企业予以停产,最后没办法,只能向法院起诉。等到法院判决下来,时间已经过去了6个月。在这6个月中,企业生产照旧。

有人算过一笔账,高污染企业每吨废水的治理成本一般在1.2~1.8元,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这使得一些企业宁愿认罚也不愿采取措施防治污染。

1989年颁布实施的中国《环境保护法》,至今17年间从未修改。“现行中国有关环保法律对防止水污染蔓延已根本没有作用,急需修改和完善。”国家环保总局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对《北京周报》说。

但是,在中国水利部财务经济司黄秋洪看来,造成中国水污染愈演愈烈的局面,主要还是在于体制上的原因。他说,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分散管理,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制。在各级政府中,普遍设置了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部门,但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上,实际上实行的是分部门负责制,水利部门、城建部门、交通部门、地矿部门和卫生部门都承担了一定的水污染防治职能,例如建设部门主管污水处理设备、交通部门主管水上交通等等。

“这种分散管理的体制,使得水资源难以做到统一规划和布局。” 黄秋洪说。

更重要的是,地方环保部门的编制和经费都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里,因而,在环境执法时,地方环保部门更多的是看地方政府的脸色行事,很难真正“硬”起来。在一些地方政府追求高GDP的执政理念下,环保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环保总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7500多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这种布局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于各个地方政府的利益需要,根本没有也难以从环保的角度在宏观层面上加以考虑。” 黄秋洪对《北京周报》分析认为。

近几年,中国已开始把环保列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目标,但是,在实际执行时,却往往很难落到实处。

“水污染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而中国官员一届任期只有5年,因而,环保考核往往难以操作。” 黄秋洪说,“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水污染具有流动性特点,因而,这也导致环保责任难以界定。”

正是出于以上等种种原因,黄秋洪认为,地方政府所要做的就是防止出现大的环境污染事故,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一般很少因环保而“问责”。

对策

8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在淮河、松花江等水体污染事件一次次敲响警钟后,中国将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全面启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这是中国有史以来资金投入总量最大的环境科研项目。科研主要突出三个重点:饮用水安全,流域性环境治理和城市水污染治理。

7月18日,在第五届世界水大会(9月10-14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悦透露,中国在未来五年内,将投资3000亿元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利用。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环保局已责令3700多家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沿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布局的化工石化企业进行整改,49家企业将搬迁。

据了解,欧美等许多国家除了有“环保法”,还有“环境安全法”,详细规定了破坏环境应承担的各种责任,包括刑事责任,专门用于处理环境事故。而中国对环境事故的处理主要是经济赔偿和行政责任追究,鲜见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偶尔有也是适用于《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是不够确切的。因此,为了应对频频发生的水污染事故,增加环境违法的成本,有专家呼吁,中国也需要有一部类似的“环境安全法”。

黄秋洪认为,防止水污染决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必须发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受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迷信权威,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上也是一样,动不动就以中央政府的名义成立各类委员会,这样做往往只能起到短期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黄秋洪说。

黄秋洪认为,按照国际上许多国家水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为了对全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进行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权威高效的流域机构是中国当务之急。这种机构应有各方面的代表组成,例如包括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流域内各级地方政府的代表、用水户代表以及专家代表等。流域内一切重大的水事项和政策都应由流域管理委员会通过民主协商并表决的办法来决定。

“从国际经验来看,水污染防治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互相约束和监督的体制,才能有效。事实上,成立流域管理机构在国外也有很成熟的经验,例如多瑙河、莱茵河等都是采用如此管理模式。” 黄秋洪说。(冯建华)

13、评论:谁来追究10年血铅污染的责任者

来源:国际在线2006年09月1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9-14/092910016083s.shtml

  据报道,造成血铅超标住院群众多达179人(其中14岁以下171人)的甘肃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已将炼铅的烧结锅切割后拆除。经查明,该公司1996年建成投产以来,环保设施一直未按环评要求落实,2003年扩建为5000吨/年时也未办理评价手续,甚至采用的是国家明令淘汰的烧结锅炼铅工艺。由于长期超标排放,导致400米范围内的土壤,已全部被污染。国家环保总局除依法对肇事方进行处罚外,已责成甘肃省环保部门追究监管失职者的责任。

  徽县血铅超标的孩子们不能不担心他们的未来。本来,我们有健全的环保法规,对于有害于人类生命健康的生产工艺具有强制淘汰的制度规范,更有配套齐全的政府管理机构和环保执法机制。可是直到10年后,直到今天造成严重的血铅污染,徽县有色金属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才被强制拆除停产。对此,我们不能不强烈地追问,除了不法厂家无视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民权利之外,还有谁失察、失职乃至渎职,放任了血铅污染为害百姓?

  环保部门首先难辞其咎。国家明令强制淘汰的烧结锅炼铅工艺何以被批准?何以该企业在2004 年技改扩能时,仍然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005年10月,该厂投资300余万元完成环保改造,强制淘汰的生产工艺又是如何通过验收的?当地群众告诉记者,冶炼厂为了节约资金,经常在夜间停止环保设备运行偷偷排放有害烟尘,环保部门又是怎样例行执法检查和督察的?从1996年建厂至今已经10个年头了,直到造成了严重的群体污染受害事件,才被强制拆除停产,当地环保部门一直是无能为力,还是放任自流,有意宽纵,乃至助纣为虐?造成至少368名公民血铅超标,环保部门首当其冲,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此,不能不查,不能不追究。

  同样的问题,我们仍可以质问当地政府。当年又是谁拍板批准强制淘汰的生产工艺上马的,是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还是漠视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利?当地铅污染已有10年,为何未能得到根本治理?为何未能强制拆除应被强制淘汰的生产工艺?对环保执法是否存在掣肘、阻滞行为?当地政府机构和官员是否成了污染企业长期得不到根本治理的最大保护伞?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甘肃的媒体就有类似的“铅中毒”报道: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吴家河村的两个化工厂排放出的污染物污染村里水源,导致村里的孩子们发生不同程度“铅中毒”的事件。让我们揪心的是,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仍然未能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为了狂热追求GDP,不惜污染一方环境,不惜牺牲百姓生命健康和生存的权利。甚至以“为了老百姓富裕”的名义,打着“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旗号,放弃了应有的监督管理,甚至放弃了起码的行政执法的底线,“为企业特事特办”,致使强制淘汰的生产工艺仍被批准应用生产。难怪有人说,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中毒”,才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危机事件的发生!

让行政问责来得更猛烈一些吧!问题是,在本案中,当地环保部门将如何追究自己的责任,又如何追究当地政府官员的责任,但愿这不是一个悖论。

14、评论:有多少污企要靠非常之道揪出来

来源:浙江在线2006年09月1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9-14/105810017895s.shtml

  最近,关于企业排污造成严重后果的新闻屡见报端,令人忧虑。综合报道发现,企业排污虽表现不同、危害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排污企业的最初被曝光,基本走的都是一条“非常道”。

  非常一道:老天干旱“旱”出来

  湖南岳阳县饮用水源日前受到砷化合物污染,记者采访发现,污染是由河流上游3家化工厂的工业污水“日常性排放”造成的,而并非最初公布的“化工厂废水池泄漏”(9月13日新华网)。

  也就是说,不是偶发事故,1年多来,大量含砷废水一直违规倾泻!记者在排污企业,看到“污水循环设备形同虚设,车间内充满刺鼻气味”,事故曝光后,检测出污水砷含量竟超出国家标准一千多倍。按照分工,城镇居民饮用水源应由卫生监督部门和自来水公司负责监测,但专家分析认为,这次水源污染事件,之所以能被发现,是因为今年当地干旱时间长,河流水位比往年低,环保部门在例行监测时正好发现了水污染问题。一句话,意外“收获”!

  非常二道:电击儿童“电”出来

  8月以来,甘肃省徽县水阳乡一带不断有群众被发现血铅超标。9月8日,当地政府证实,该县水阳乡有368人查出血铅超标,徽县有色金属冶炼公司被确定为污染源。

  早在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就要求各地彻底淘汰烧结锅冶炼工艺,但该公司却一直在使用,由于每年利税占财政“半壁江山”,因此当地环保部门迟迟未能张开“法眼”。直到今年4月,水阳乡新寺村5岁半男孩周浩被电击伤,治疗期间在西安的西京医院查出血铅超标,进而引发了“数百儿童到西安检测铅超标”的联动效应;这个为害十多年的污染源才大白于天下。治“电击”治出污染,这算怎么一档子事?

  非常三道:司机偷懒“懒”出来

  8月21日,吉林长白山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两名司机,将罐车中近10吨有机化工废水偷排入松花江支流/牛河,造成长约5公里的污染带。

  事实上,这家企业不是第一次偷排污染物。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当地环保部门此前所做的环境监察报告上看到,该公司“监测水平和手段都与实际需要不适应,很多化工知识不懂,反应原理不懂,工艺流程不懂”,并且在去年冬季就有“擅自把毒废液拉到农村山区倒掉,造成农田污染”的记录。就是这样一个企业,门口挂着当地重点扶持企业的牌子。如果不是向河中排污被检测出来,毒废液到山区农村排污等行为,恐怕还会继续下去。这话怎么说,感谢偷懒的司机?

  上面只是信手拈来的近期几条“非常之道”,相信有心人把更多污染事故综合到一起,办个“污染发现之路”展览,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真可谓天下少常道,遂成“非常道”之名!李毅中说:每一个非法煤窑的背后都有官员的保护伞。不知道每一条“非常道”的背后,都有些什么!(华商报)

15、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国人面前的紧迫使命

来源:北京周报  2006年9月14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7074

中国是缺水大国,水资源并不丰富,但用水浪费惊人,供求问题越来越突出。保障供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紧迫使命。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是当前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五届世界大大会9月10日北京开幕前夕,大会组织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水被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不不再这样看了,但水危机却早已悄然来临。

中国拥有的淡水资源总量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绝对量虽算丰富,但由于人口庞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列世界第八十几位,约为2200立方米,而且,随着人口和经济的继续高速增长,这一数字每年还会递减。

“即便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有110座。”中国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最近指出。

而有专家更是提醒说,目前的缺水现象只是水资源危机的“黄色信号”,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在2001年11月,中国水利部就曾发出过“红色”警告:到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峰值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只有1700立方米,接近世界公认的“缺水警戒线”。

水资源基础条件差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中国的基本水情。

受季风的影响,中国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具体地说,降水时间分配上呈现明显的雨热同期,基本上是夏秋多、冬春少,总体表现为降水量越少的地区,年内集中程度越高,因此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水资源量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也很不均,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以及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全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的超过3000毫米向西北递减至少于50毫米。有史以来,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北方有的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相当于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而水丰富的南方却常常发生季节性干旱,使依赖水灌溉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及一些经济作物用水困难。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影响,近2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但南方地区河川径流量和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而北方地区水资源量减少明显。部分流域已从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转变成绝对性短缺。

面对水资源基础条件比较差的现实,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基本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50多年来,全国兴建了8.5万座水库,总蓄水能力达5000多亿立方米,兴建引水工程100多万项,引水闸3万多座,提水工程40多万处,形成年供水能力5800亿立方米。近期,政府开始重新修复古代建设的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与此同时,耗资数十亿元人民币的一条新运河也已经开始兴建,目的是把南方的长江(与黄河共同被誉为中国“母亲河”)一条支流的水调往北方。这条计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以管道的形式从黄河下面通过……

用水浪费 开发过度

在中国,长期以来,一方面缺水严重、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与效率很低,另一方面则是用水浪费惊人。

据了解,在农业用水效率方面,中国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约为1公斤,而世界上先进水平的国家(如以色列)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达到2.5-3.0公斤。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5左右,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可一些发达国家节水灌溉面积比例都达到了80%以上。

中国工业用水效率,尤其是水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也比较低。2004年的数字显示,中国万元(人民币)GDP用水量为399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8倍;中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96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60%-65%,而国外发达国家万元(折成人民币)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一般在5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80%-85%以上。

在日常生活领域,水常常被不经意地浪费掉。街头洗车、维护草坪、美发美容……大量自来水均因没有废水回收处理措施而被一次性使用后白白流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城市约有20%的自来水因为管道严重老化而漏失了,这个比例是西方发达城市的两倍多。现在,出自健康的考虑,越来越抱怨或担心水质太差的中国人喜欢饮用纯净水与桶装水,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由于一些纯净水企业技术和设备水平很低,生产1吨纯净水要耗费3至4吨原水……

除了用水浪费以外,过度开发则造成了更多的问题。如今,中国北方一些地区实际上是靠牺牲生态和环境用水来维持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全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区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56个发展到目前的160多个,超采区面积从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以上,已引起地面下沉、水质变硬、海水倒灌等严重生态问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

尽管前景不容乐观,但一些城市已开始努力降低用水量。北京、天津、青岛等地建立起一批城市污水再生示范工程,为再生水在国内推广奠定了基础。

仇保兴副部长称,“如果加强节水措施,并且至少对目前中国城市用水的1/3进行更好地再利用,那么新增的供应量就可相当于新修运河的总水量。”

“要从根本上解决水危机的问题,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汪恕诚部长指出。

他解释说,“节水型社会”和通常讲的“节水”,既互相联系又有很大区别。“它们都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是其共同点;但要看到,传统的节水,更偏重于节水的工程、设施、器具和技术等措施,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而节水型社会的节水,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他认为,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全社会的节水动力和节水机制问题。”

据介绍,“建设节水型社会”这一目标将主要由几个步骤加以实现。一是明晰初始水权:在中国,水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中央政府根据法定程序,通过水权初始化而明晰水资源使用权,以某种方式将水的使用权赋予给各个地区、部门与单位。

“还要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与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体系。”按照汪部长的说法,水资源的宏观总量指标体系用来明确各地区、各行业乃至各单位、各企业、各灌区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水资源的微观定额指标体系用来规定单位产品或服务的用水量指标。

有关方面将综合采用法律、工程、经济、行政、科技等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要特别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最重要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象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等,充分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汪恕诚说。

与此相对应,有关方面正在逐步上调水价,以鼓励节约和补贴水处理的成本。“政府将提高工业用水的价格,对先处理后排出的企业实行优惠水价。”仇保兴副部长披露说,新的水价政策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实施。

“我们要建立好用水权交易市场,水权可以有偿转让,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据汪恕诚部长介绍,占用了他人的水权,需要付费;反之,出让水权,可以收益。“通过水权交易市场进行用水权的有偿转让,买卖双方都会考虑节水,社会节水的积极性被调动,水资源的使用就会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领域。”

他还表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鼓励社会公众以各种方式广泛参与,使得相关利益者能够充分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如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量的分配、管理、监督和水价的制定。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三大体系。”汪恕诚则总结说,建立以用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设想,得到了众多人士的关注和赞赏。到北京参加世界水大会的很多代表认为,中国解决水危机的规划与做法,能够解决其自身很多的问题,而且,未来数十年里,中国将蕴涵污水、给水和再生水处理和运营的大市场,这对全球而言又是行业内绝无仅有的商业机会。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办事处淡水项目主任李利锋博士看来,中国需要在学习国外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的、以工程措施为主导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模式,将清洁生产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落到实处,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水质净化、调蓄洪水等服务功能来解决中国的水问题。“水资源问题警告人类应当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因为大自然是水的来源。”

“未来15年,将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汪恕诚表示,到2010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会明显提高,万元(人民币)GDP用水量年均降低6%以上;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从173立方米降到120立方米以下;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唐元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