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2
五月二十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权威发布:“一江”“二河”“三湖”污染加重
2、环保总局报告显示松花江干流污染恶化
3、污染企业不公布排污信息最高可罚10万
4、林业局部署"绿盾二号行动" 坚决打击乱砍滥伐
5、丹江口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启动
6、鄱阳湖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地方信息:
7、贵阳:“三大难”搅浑南明河
8、河北:亚行贷款8236万美元治理海滦河水污染
9、秦皇岛:生活污水直排入海?
重大水事:
10、南水北调隧道将由清河底下穿过 2008年完工
人与自然:
11、环境污染严重 川西北近两成物种面临灭绝
12、"生物王国"武夷山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深度报道:
13、减排设备成摆设 甘肃碧口镇60%人患各种尘肺病
14、环岛海防林调查:三亚7470米沿海基干林被撕裂
环境时评:
15、多样性,一个不仅关乎生物的社会问题
16、评论:谁是鱼翅的最大消费群体?
1、权威发布:“一江”“二河”“三湖”污染加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5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60767.html
国家环保总局通报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
11个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低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武卫政)今天,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发布今年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时说,第一季度松花江支流、淮河干支流、海河干流及“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加重。
监测显示,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物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长江干流水质为优,支流总体属轻度污染;黄河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总体为中度污染;珠江干流、支流水质为良。但是,松花江干流中度污染,水质较去年同期恶化,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淮河干流、支流重度污染,水质明显变差;海河干流重度污染,主要支流水质有所好转;“三湖”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
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一般,达标水量比例为69.3%,同比降低5个百分点,总体水质略有下降。66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但是,北海、长沙、秦皇岛、苏州、包头、抚顺、泸州、攀枝花、无锡等11个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低。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天数平均比例为83%,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15个城市空气质量全部优良,邯郸、延安、徐州、宜宾、宜昌、西宁、铜川、兰州、柳州等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较快。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污染天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重点城市的总体污染频度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潘岳最后说,第一季度175个城市上报了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环保重点城市107个)。总体而言,城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达标率好于其他类功能区。
2、环保总局报告显示松花江干流污染恶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年05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2/042213042651.shtml
环保总局21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显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变化不大,局部地区污染加重。
据介绍,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重点城市的总体污染频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下降,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第一季度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长江干流水质为优,支流总体属轻度污染;黄河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总体为中度污染;珠江干流、支流水质为良;松花江干流中度污染,水质状况较去年同期恶化,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淮河干流、支流重度污染,水质明显变差;海河干流重度污染,主要支流水质有所好转;太湖、巢湖、滇池为V类或劣V类水质。
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一般,达标水量比例为69.3%,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5个百分点,总体水质略有下降。
3、污染企业不公布排污信息最高可罚10万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7年05月2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2/145111870838s.shtml
中新网5月22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发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近日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潘岳表示,为保证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公布或者未按规定要求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代为公布。
问:《办法》是继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政府部门发布的第一部有关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公开环境信息是公众有效参与环保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环保部门大力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率先发布各类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环境信息由谁来公开,公开什么,如何公开,不公开该承担什么责任等,还缺乏制度的硬性约束,导致公众获取信息存在一定障碍,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环境执法也难以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和理解。《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环保部门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强化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明确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畅通环境信息公开的渠道,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问:《办法》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作了哪些规定?
答:为切实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办法》从环保工作实际出发,明确了环保部门必须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的范围。主要包括环保法律法规、规划、政策、标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环境质量状况等17类政府环境信息,基本涵盖了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环保部门根据上述公开的范围,编制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目录,确定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具体内容。
同时,《办法》还明确了不予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范围。环保部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环保部门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环境信息。环保部门对政府环境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问:《办法》为什么要强制污染严重的企业公开环境信息?这些企业需要公开哪些环境信息?
答:当前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突发性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时期,群体性环境事件呈迅速上升趋势。而公众想了解这些污染严重企业的排污情况,往往被回答说是“商业机密”。公开这些企业的环境信息,就是要通过舆论的力量去规范企业环境行为,加强公众对企业的社会监督。《办法》规定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实行自愿公开与强制公开相结合的原则。依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强制公开环境信息;对一般污染企业,国家鼓励自愿公开环境信息。
属于强制公开范围的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开下列四类信息:一是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二是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三是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四是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当在环保部门公布名单30日内,在所在地主要媒体上公布上述环境信息,并报所在地环保部门备案。企业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
问:如何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环境信息?
答:环保部门应采用多种方式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一是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二是通过政府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三是编制、公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指南,并及时更新;四是确立依法申请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向环保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环境信息。《办法》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答复方式和时限要求也作了规定。
问:如何保证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执行?
答:为保证信息公开工作能落到实处,《办法》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保障制度。一是环保部门应当确定本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二是环保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三是各级环保部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四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环保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环保部门应当督促下级环保部门依法履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义务;五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环保部门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六是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公布或者未按规定要求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处十万元以下罚款,并代为公布。
4、林业局部署"绿盾二号行动" 坚决打击乱砍滥伐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5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60766.html
乱征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高保生)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各地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形势严峻。为有效遏制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高发的势头,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要求在全国开展全面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专项行动。5月21日,国家林业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代号为“绿盾二号行动”的专项行动作出全面部署。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指出,目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形势严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滥伐林木案件大幅上升,重特大案件突出。据统计,2006年滥伐林木刑事案件共计4131起,较2005年上升18%,其中重特大案件642起。二是破坏、蚕食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现象突出,非法占用林地屡禁不止。2006年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批)的征占用林地项目达219个,造成林地损失3.6万公顷,同比增长446%。三是私收滥购木材现象严重,非法运输木材十分猖獗。2006年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案件17199起,同比上升11.3%。
雷加富指出,“绿盾二号行动”打击重点是:违法侵占、随意变更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行为;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私收滥购林木的行为;彻底查清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加强整改,完善管理,健全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
为搞好此次专项行动,国家林业局成立了由贾治邦局长任组长、雷加富副局长任副组长的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森林公安局。
国家林业局将在这次行动中挂牌督办一批大要案件,并适时派出工作组和新闻媒体参加的暗访组,对挂牌督办案件和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于破坏森林资源数量巨大、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和查处阻力大、久拖不决的案件,坚决予以曝光。
“绿盾二号行动”5月21日启动,9月17日结束,历时120天。
5、丹江口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启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5-22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518.html
南水北调重点工程——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已经全面启动,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7.71亿元对涉及陕西省商洛市6县区的124条小流域、32个项目区进行全面治理,实现一江清水送北京。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规划已经国务院审批。项目区总面积4574平方公里,计划从今年开始至201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18平方公里。据了解,今年商洛市计划在6县区启动实施16个项目区,涉及治理的小流域有61条,总面积1143平方公里,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9平方公里。目前,全市6县区已经全面完成项目区划分及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等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以及项目区的类型划分及各类型区典型小流域选择工作、水土流失调查、水土流失防治方案等工作,各县区的规划报告编写及附图绘制也基本完成,项目区的综合治理已正式进入实施前的准备阶段。(朱瑞)
6、鄱阳湖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来源:新华网 2007年5月2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2829
新华网南昌5月22日电(记者郭远明)截至5月中旬,江西境内降水量严重偏少,鄱阳湖以及周边五大河流都出现了历史同期最低水位。目前,鄱阳湖和江西省内主要河流水位仍处于下降趋势。
据鄱阳湖星子站测量,5月19日鄱阳湖最低水位10.19米,而5月历史最低水位纪录为10.43米。至5月22日8点,鄱阳湖最低水位已下降为9.94米。
江西省防汛部门介绍,1月上旬至5月中旬,全省平均降雨量为540毫米,比同期多年平均偏少25%,其中4月份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为228毫米,比同期多年平均偏少39.4%。受降雨偏少的影响,江西五河干流均未出现较大洪水过程。
据介绍,江西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638毫米,4至6月为降雨集中期,三个月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雨量的45%-50%。据预测,6月份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可达300-350毫米,较正常略偏多,有集中降雨期,可能出现暴雨洪水,后期防汛形势依然紧张。
7、贵阳:“三大难”搅浑南明河
来源:贵州都市报2007-5-22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499.html
虽然“南明河三年变清”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作为贵阳的母亲河,南明河依然存在着部分污水直排河内、上游生态脆弱导致水土流失、工程性和资源性缺水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为期10天的市人大常委会“南明河保护管理”专项执法检查于昨日拉开帷幕,当天下午,市规划、建设、城管、水利、林业绿化、环保等部门,就实施《贵阳市南明河保护管理办法》情况向检查组进行了专题汇报。
部分污水直排河内
据环保部门反映,在南明河小河污水处理厂段,仍有部分生活污水从电建一公司溢水口直接排入南明河,造成一定污染。而主要原因是由于小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一期)为8万吨,而该段的污水接纳量约为14万吨,以至于每日有大量污水从小河污水处理厂河段沿岸截污沟外溢直排入南明河。
此外,随着城市中心区“稀化”政策的影响,在中心区以外的南明河流域新建了一批住宅小区,除少数纳入南明河截污沟的规划排污范围外,绝大部分属于计划外排污,增大了截污沟的排污压力,直接威胁南明河的整治成果。
上游生态脆弱水土流失
据水利部门反映,由于喀斯特特殊的地形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以及长期以来高强度的垦殖活动,南明河上游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生态严重失衡。加上南明河上游的大部分地方土层浅薄、土壤蓄水能力差,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刻不容缓。
受工程性资源性缺水困扰
由于地表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其分布与用水需求布局极不协调,贵阳主要表现为工程性缺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南明河。
汇报会上,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贵阳市区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7.5%,也存在资源型缺水。如此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贵阳开发利用水资源难度较大,经济可利用水资源非常短缺。
8、河北:亚行贷款8236万美元治理海滦河水污染
来源:河北日报 2007-5-22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503.html
◇贷款额度为8236万美元,建设5座污水处理厂及约200公里的配套管网建设,建成后将增加54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能力
◇项目涉及唐山、承德、张家口(宣化)、保定4个城市,已全部完成招标采购,计划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记者从5月21日在唐山市召开的污水管理项目案例示范研讨会上获悉,为治理海滦河流域的水污染,维护渤海生态环境,保障京津用水安全,河北省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设5座污水处理厂及约200公里的配套管网建设,项目贷款额度为8236万美元,建成后将增加54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能力,大大改善项目市以及下游地区的水资源质量。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河北污水管理项目”也叫“河北海滦河水污染防治项目”,涉及唐山、承德、张家口(宣化)、保定4个城市,其中张家口、承德位于北京、天津的上游,提高其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海河流域的污染状况,对确保北京、天津水资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张家口污水处理子项目还是“首都21世纪水资源保护规划”中的项目,该项目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已于去年提前一年完成,目前项目运行良好,并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和“鲁班奖”。其主城区污水处理厂近期(2010年)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10万立方米,目前各项设备运转正常,工艺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尤其是氨氮去除率达到98%以上。
唐山市1997年利用亚行贷款建成了日处理15万吨的东郊污水处理厂,2001年,利用亚行贷款余款建成日处理15万吨的北郊污水处理厂(东郊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2005年,建成日处理12万吨的西郊污水处理二厂。目前正利用亚行贷款建设丰润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成后日处理规模为8万吨,该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整个工程将于2007年正式投入运转。该项目的实施拉开了还乡河还清工作的序幕,将使丰润区的污水处理能力从3.3万吨/日提高到11.3万吨/日,大大减轻对还乡河的污染,有效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源。
亚洲开发银行是国际金融组织,属于发展性银行。因此,它在支持开发项目时,不以赢利为目的,不单纯局限于项目建设本身,而是十分重视把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应用到项目中,并在资金管理、报帐提款、招标采购等方面有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程序和规则。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亚行和国际咨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省5处污水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公司在机构、财务管理和水价改革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得到了初步完善,水价调整机制基本建立,为污水处理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王玉亮)
9、秦皇岛:生活污水直排入海?
来源:燕赵都市报2007-5-22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512.html
近日,本报接到多位市民热线电话称,位于秦市奥体中心南侧海滩有条“污水河”,臭气熏天的污水每天都源源不断排入大海。经环保稽查人员排查,源头原是海港区西港镇前道西村的生活污水。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奥体中心南侧海滩,只见这条浑浊的“污水河”已侵蚀了大片沙滩,水面上漂浮着塑料袋、碎布条等垃圾,不时散发出浓浓的臭气,污水距大海仅有不足10米的距离,在海边散步的市民不得不掩鼻而过,游泳者则躲到了远处。“现在你们来的不是时候,如果遇到涨潮或污水流量大时,就可以看到冒着泡沫、臭气熏天的污水直接排入大海的情景。”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这些臭水不仅污染了大海,而且实在是煞风景,有关部门真应该好好管管!”
随后,记者沿“污水河”向北走100多米,当穿过一桥洞后,终于找到了排污用的水泥管道,管道口直径约为1.5米左右,此时,仍有刺鼻的污水从管道内流出,但流量较小。由于排污管道埋在了地下,一时难以判断污水的源头。据秦市环保局稽查科的工作人员介绍,前几天,他们曾根据举报赶到现场进行调查,经细致的沿线排查,确认污水的源头为西港镇前道西村的村民生活污水。污水从地下穿过燕山大学后进而排入大海。国家有明文规定,污水经处理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后才可排入大海,前道西村是城中村,由于没有铺设排污管道,多年来,一直如此排污,属历史遗留问题。目前,政府部门已将该村列入到旧城改造计划之中,届时,随着地下污水管道的铺设,该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记者杨琦)
10、南水北调隧道将由清河底下穿过2008年完工
来源:北京日报2007年5月22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2832
昨天(5月21日)上午,在清河北岸的南水北调4标段工地,北京南水北调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隧道开工。随着工程指挥人员下达开工令,直径6米的盾构机被吊车缓缓吊起,慢慢地放入深达20余米的施工竖井,吊装入位。盾构机施工中还将穿越清河河道底端。该工程预计在2008年4月完工。
负责施工的北京市政集团第四工程处负责人介绍,勘探结果显示,清河河底淤泥层的渗水性很差,施工中不会造成渗漏现象。
11、环境污染严重 川西北近两成物种面临灭绝
来源:【天府早报】2007年05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61049.html
今日是“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而记者昨(21)日从省环保局获悉,因矿山开发、森林砍伐和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我省动植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近几十年来,川西北地区约5%的生物种类已经灭绝,约10—20%的种类也面临濒危境地。
据介绍,四川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是全国的生物多样性中心,也是世界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但随着我省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由于严重的有机污染,岷、沱江枯水期部分时段水中溶解氧低至0.3mg/L以下,绝大部分水生生物根本无法生存,许多珍稀鱼类几乎绝迹;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给原栖息生物物种造成威胁,特别是引水式电站在上游地区广泛建设,使回游性鱼类完全丧失了生殖繁衍的基本条件;“开发区热”、“采矿热”、“房地产热”、“开垦热”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威胁。
12、"生物王国"武夷山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来源:新华网2007年05月22日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7-05/22/content_6134839.htm
新华网福州5月22日电(记者胡苏)这里有数不清的生物种类,也带来了与日俱增的旅游者。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福建武夷山合理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走出了一条旅游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
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最近走访了有“生物王国”之称的武夷山。
横亘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拥有植物物种3728种,动物种类5110种,其中已定名的昆虫4635种,被中外学者称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类天堂”、“蛇的王国”、“昆虫世界”。
1999年,武夷山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跃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之一。随之而来,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摆在了武夷山人面前。
早在1979年,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已成立。长期以来,武夷山按照保护要求,将自然保护区与旅游景区严格区分。目前,除相关科学考察、实验需要外,保护区50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禁止游客进入。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余泽岚说:“自始至终,我们头脑里都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意识,只有保护好生态和文化遗产资源,这里的旅游事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
为了避免自然、文化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被盲目的经济利益侵蚀,武夷山景区管委会还专门成立了“世遗保护局”,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并先后从自然保护区内迁出原住民1000多户。
2003年,武夷山将境内九曲溪上游的2个伐木场关闭,近千名伐木工人全部转移为旅游业从业人员。 “事实上,正是由于原生态得到了完整保护,武夷山的旅游业才越来越兴旺,”武夷山市旅游局局长季河兵表示。
据统计,2006年武夷山接待游客突破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8.07%,旅游总收入超过全市GDP总量的50%;今年一季度,游客总人次134.03万,同比增幅超过了15个百分点。
前来武夷山考察的韩国旅游业者金弘武说,在武夷山每天听到各种鸟儿的叫声,看到无数叫不出名字的昆虫,呼吸着令人心醉的空气,“我终于知道了武夷山对旅游者的诱惑力有多大。”
13、减排设备成摆设 甘肃碧口镇60%人患各种尘肺病
来源:经济参考报2007年05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60970.html
青山绿水中,浓烟蔽日;火光四溅里,冶炼正酣——这是记者日前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镇见到的景象。当地依山傍水而建设的八家大型硅铁冶炼企业的18台冶炼炉,在生产过程中,除尘减排设备时开时停,形同虚设;“陇上江南”黑烟四起,天空像是披上了“黑衣”。随着这些冶炼企业的黑烟升腾,昔日青山碧水的美景慢慢远离。
甘肃文县碧口镇冶炼企业排放的烟尘四处飘散,窦家坝村和附近的村里到处弥漫着刺鼻的烟味。 图为一名工人正从一家铅锌冶炼厂冶炼出来的铅锌块前走过。本报记者 王志恒 摄
硅铁企业齐聚白龙江畔生活环境日益遭到破坏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镇位于陕、甘、川三省接壤处,这里既具秦岭雄浑的气势,又有蜀中灵秀的内蕴,历来以气候温和、山水清秀、空气纯净、商业文化浓郁而著称于西北,素有甘肃“四大名镇”、“陇上小江南”的美誉。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里陆续建成了八家大型硅铁冶炼企业,随着冶炼企业的黑烟升腾,碧水青山美景渐渐地被罩上了“一袭黑衣”,昔日优美的生活环境日益遭到破坏。
记者顺着212国道沿白龙江自西向东而上,还不到碧口镇窦家坝村时,远远地就看见在绿山环抱中,一排烟囱冒着滚滚浓烟向四处飘散。窦家坝村村民高志远告诉记者,每天家里都是厚厚的一层烟灰粉尘,扫都扫不及。硅铁生产造成的污染在碧口已经达到了随时随地都能在空气中看到粉尘的程度。高志远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当地老百姓种的菜,因为污染严重,根本没办法吃。
记者在白龙江畔走访时发现,碧口镇的硅铁企业全部建在沿江两岸的青山绿水之间,各家企业生产厂房上烟囱林立,浓烟竞放,与相距不远郁郁葱葱的青山形成了强烈反差。记者经过这些企业厂门时,冲天而上的浓烟似脱缰的野马而四处奔散,使人产生一种置身于“烟海雾空”的错觉。
除尘设备时开时停粉尘污染与日俱增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为了遮人耳目,这些冶炼企业白天开着除尘设备,排放的烟雾部分得到回收,烟尘看起来不算太大,但是到了晚上,有些企业就关上了除尘设备,任由浓烟四处弥漫。碧口镇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为防止硅铁厂的污染,县上要求企业都安装了除尘设备,可很多时候这些设备都不用。硅铁价格下降,用这些除尘设备就要耗电费钱。白天上面来人检查时就开除尘设备,晚上或乘人不注意时就关掉除尘设备。
当晚,记者一行从当地风景旅游名胜区碧峰沟走出时,只见碧峰沟口一股巨大的浓烟升腾回旋,阵阵烟雾向四面八方散开,黑烟顺着东风正好吹向下风口的碧口镇,整个碧口镇就像是穿上了“黑色的罩衣”。
14、环岛海防林调查:三亚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007年05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61231.html
海岸线基干林带内的虾塘密密麻麻,目前仍有1533亩虾塘未退塘还林;漂亮的高尔夫球场一直修到海边……南国都市报海防林特别报道小组三亚之行发现,虾塘和建设项目已严重侵占了海防林基干林用地,部分海防林带存在宽度不够、密度不够、断带较多和海水入侵等严重问题。
三亚市海岸线总长209.1公里,断带长度为7470米。有些地方基干林带平均宽度仅有20米左右,抵御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而一些建设项目未经规划论证,非法占用基干林带进行开发,毁林养虾,造成林地大量流失,基本丧失抗台风作用。
就在南国都市报报道小组采访的当天,记者从三亚海防林建设动员会上获悉,三亚决定把海防林体系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将在未来3年内投入5400多万元,新建16448亩海防林。
痛心:仍有1533亩虾塘侵占海防林
盐灶村,位于三亚西南面的崖城镇。在2006年省人大环保世纪行的活动中,这里因为“仅有一处近50米长的海防林基本保持完好”而受到省人大执法检查组的严厉批评。5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发现,1.5公里的海岸线基本被虾塘所占用。虽然现在大部分虾塘已经退塘还林,复种的海防林也已初具规模,但依然能够看出当年规模浩大的虾塘群。
据随行的三亚市林业局营林花卉科副科长姚腾介绍,这些虾塘都是上世纪90年代全省掀起养虾热潮时遗留下来的。2004年,三亚市政府在财政较为宽松的情况下,给予养虾户一定的补贴,才让退塘还林变为了现实。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市仍然有1533亩的虾塘没有完成退塘还林。
退塘还林后,林业部门在虾塘原本的位置种上了木麻黄树,但是由于台风,大量的沙子被海水冲上了海滩,沿海新种植的木麻黄树苗被沙子掩埋而死掉。林业部门又得在原地重新种上树,这样的恶性循环至今仍在继续。
由于之前海防林建设的投入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地方财政投入不够,往往是种下了树苗,却没有未来2-3年的管护经费,树种下去之后,无人管理,从而造成了目前的无奈状况。
忧虑:滥伐海防林现象较为突出
在三亚梅山镇,记者看到这一带的海防林树种参差不齐,有的高、有的低。有些从外面看上去很茂盛的林带,走进去才发现中间有很大的空隙。
在这些林带中,有的已经到了老年,已经起不到防风效果。同时,由于这些林带的树高度参差不齐,防风效果相当不好。正当记者沿途观察这一带的海防林时,一大片烧焦的树桩醒目地出现在记者眼前。粗略一数,有30棵之多,而且都是已经成材的树。很明显,这些树是被人砍伐之后烧焦的。姚腾告诉记者,还是有很多村民砍伐海防林当柴火,甚至把海防林砍伐掉种上香蕉等经济作物,导致目前三亚海防林乱占滥伐的现象较为突出。
展望:3年投5400万打造绿色堡垒
“三亚的特色在于生态,而海防林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海防林的建设没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不好,三亚如何建设国际性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副市长岳进对记者介绍说,在未来3年内,三亚市政府将采取多种渠道,投入5400多万元,用于海防林的建设,集中解决目前三亚海防林带存在的问题,将新建16448亩海防林。2007年,三亚市政府将一次性投入2000万元。
岳进表示,在今后的农产品开发、水产品养殖和各种项目建设中,三亚市都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对已经占用海防林带的村庄、项目建设等用地,要采取本地物种和景观林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海防林带建设,达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危害、护卫滨海国土、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实现项目开发与生态环境共生、共存、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在2007到2009年不到三年的时间内,计划通过政府投资3000万和实力企业投资2400万认养,除恢复因养虾等原因造成防海林被毁的面积外,到2009年有望再增加16448亩,打造抵御台风海啸自然灾害的绿色堡垒。
海棠湾:先保护后开发
三亚海棠湾,作为省里的重点开发项目,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远离了城市喧嚣的美丽海湾即将成为一个拥有顶级的酒店,豪华的游艇码头和各种娱乐设施的人间天堂。现在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开发,会不会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
5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风光旖旎的海棠湾。在这里,海岸边的片片绿意让我们喜出望外,苍翠的木麻黄在海边迎风招展。三亚林业部门的同志告诉我们,虽然海棠湾目前还未开发建设,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保护先行,2005年就率先种下了海防林。
三亚市林业局副局长李军告诉记者,作为旅游开发区域,在开发之前首先要把规划搞好,把海防林建设好,把海岸线保护好。但是旅游度假区的海防林建设有所不同,既要考虑到防风效果,同时也要注意景观。在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态效益。
海棠湾共有4023亩海防林,会不会都因为气候的恶劣而无法成活?对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军副局长说,从目前情况看,采取滴灌的方式才是最为理想的解决办法,但是巨大的资金缺口却让这个方案难以实施。
15、多样性,一个不仅关乎生物的社会问题
来源:红网2007年05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61080.html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但是,多样性,又是一个不仅关乎生物的社会问题,面对一些人对生物多样性的误解,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社会性解读这个节日的赋予的社会内涵和外延,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需要我们的社会思考。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陆地、水域、海洋中所有的生物(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遗传基因和它们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丰富性、多样化、变异性和复杂性的总称。生物物种多样性实际包括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3个层次。
可以看出,生物物种多样性为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民生行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源泉,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被认为是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所以,生物多样性即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关注生物多样性,就是关注我们自己,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多么普遍,我们的社会发展就有相应的保证力。
但是,残酷的生物多样性现实同样摆在我们面前,中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严峻,主要表现在森林覆盖率低,森林植被退化;草场超载过牧,质量下降,退化、沙化加剧;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自然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重要湖泊、湿地日趋萎缩;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1/4;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世界上100种最坏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安全,就是国家的未来安全。
造成生物多样性形势严峻,首先是和盲目发展以及破坏式发展行为直接相关,在片面追求GDP、政绩以及金钱的利益驱动下,不惜急功近利毁坏生态,用短期利益代替长远前景,破坏式发展成了一种发展的时髦病;其次,是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意识的欠缺,做官容易,做一个善于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官员难,做一个把生态挂在嘴边的官员容易,做一个善于把生物多样性贯穿在施政中的官员更难。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淡化生物多样性科学的表现随处可见,毁林开荒;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植;城市扩展,湿地被填埋;盲目引进外来物种,造成本地物种被扼杀;无控制的旅游,致使动植物得不到修养生息;名义上森林面积扩大,但是却是人工林泛滥;城市绿化,极度忽视生物多样性,无法体现生态效益,没有节制地在江河上滥修坝发电,造成流域内的生态失衡等等。如此,可持续发展恐怕只能是说给别人听的大话。
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生物多样性、并公平地分享利用生物多样性所获得的惠益,这对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都有所裨益,生物界的多姿多彩使地球变成独特的可栖息之地,并提供了大量维持生命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世界要进步,国家要富强,民生有憧憬,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安康和人民的生计及文化完整性必不可少。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未来的生命保障,并在保护生命和确保生命对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具有恢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痛,并快乐着,希冀着。
如今,全球物种减少的速度已加速至自然界优胜劣汰速度的2.5万倍。据估计,到2050年,地球上现有物种的一半将不复存在。与大自然中神秘的生物多样性以及规律性相比,我们仍然是个孩子,树加树绝不是森林,我们绝不能在制造了一片又一片裸露之后,再来制造一片又一片“绿色沙漠”,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不仅需要专业人士的专业思考,更需要很多人做社会性思考,只有这样,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才能一年比一年过得有社会意义。
16、评论:谁是鱼翅的最大消费群体?
来源:红网 2007年05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1/000613032521.shtml
鱼翅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已经成为当下新贵们最喜爱的一种食品。然而在鱼翅贸易不断上升的今天,世界上鲨鱼的数量已经因此而急剧下降。日前,世界环保组织(I-UCN)敦促最大的鱼翅出口组织欧盟,停止向中国出口鱼翅。
中国是世界上进口鱼翅的最大消费国,在酒宴上,鱼翅汤成为了人们的新宠,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有了“没有鱼翅不成席”的传统。而这些从欧洲进口而来的鱼翅,在亚洲可以卖到500欧元一公斤的高价。(5月20日《东方早报》)
香港《明报》报道了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鱼翅集散地,推算出全球每年捕杀3800万条鲨鱼,重170万吨。美国《科学》杂志2004年公布数据,从1986年到2000年,大西洋西北海域的鲨鱼数量减少了50%以上,有些品种的鲨鱼生活在灭绝边缘。这还是2000年就截止的数据,过了7年后的现在的数据肯定要大于2000年前的数据,说鲨鱼正集体走向灭绝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说法。
而中国是世界上进口鱼翅的最大消费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人是世界上吃鱼翅最多的人群,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是集体灭绝鲨鱼的帮凶。
当然,中国有13亿国人,平均分配下来每个人吃到嘴里的也不算多。问题是国人是否每人都能吃到一口鱼翅?据5月20日《京华时报》报道,《中国不同家庭收入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昨天在京发布。报告显示贫困家庭子弟平均身高低于高收入家庭。这说明中国还有许多连基本营养都得不到保障的贫困群体,所以说,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吃鱼翅的;换句话说,当今的绝大多数国人是无缘享受鱼翅之口福的。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学习时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统计2004年公车消费4085亿元,公款吃喝2000亿元,公费出国3000亿元。2004年公款吃喝就吃掉两千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座三峡大坝;更有专家估计2004年公款吃喝达三千七百亿元,占该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
这么数量庞大的公款吃喝究竟吃喝了些什么?其中鱼翅所占比重究竟又有多大?这恐怕是一个无法计算出来的数字。但根据鱼翅是食中之极品,而中国人又以享受极品为极大满足的心理来看,鱼翅消费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去年有报纸曾报道,作为野生动物保护行动的亲善大使,篮球明星姚明在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布,今后拒绝食用鱼翅。这一时成了市民热议的话题,也再次引发人们对如何保护野生动物的思考,不少市民将此上升到社会公德层面。而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前来消费鱼翅的客人多是政府机关人员用公款吃喝。(2006年8月4日《南国都市报》)
谁是鱼翅的最大消费群体?绝对应是用公款消费的政府机关人员。说白一点,是政府官员。
看来,不光鱼翅禁令是唯一一个能挽救鲨鱼生命的办法,而且,向中国发出了禁令,是找准了目标,找对了方向。但我怀疑,当饕餮成了中国多数官员的习惯之时,欧盟的禁令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