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1
五月二十一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环保总局:我国一季度局部地区污染加重
2、新华网: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依然严峻
地方信息:
3、宁夏南部山区12条主要河流断流
4、北京将建15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站
5、江西五年放流鱼苗1.4亿尾改善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
6、漫湾水电站二期工程建成投产
重大水事:
7、《人民日报》:雅砻江开始全流域开发
8、向家坝水电站缆机度过主塔施工阶段
9、三峡库区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东方剑齿象化石
10、新华网:三峡右岸首台机组进入调试
污染信息:
11、大连污水河直排渤海污染近海
人与自然:
12、我国特有"国宝"植物崖柏重现 据称已消失100年
13、世界十大最受威胁物种名单公布 虎排在榜首
人物专访:
14、三门峡之憾
深度报道:
15、《后天》再现? 21世纪末地球将变成怎样
16、晋遇水困局 不合理水价令"引黄"难圆初衷
环境时评:
17、节能,不仅仅是为了今天
18、治污急需健全法制
19、三百万辆不是拥堵的理由 期待政府拿出智慧
20、重奖之下必能治污?
1、环保总局:我国一季度局部地区污染加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7年05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1/104413037980.shtml
中新网5月21日电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日发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他说,监测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局部地区污染加重。
潘岳说,其中,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天数平均比例为83%,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15个城市空气质量全部优良,邯郸、延安、徐州、宜宾、宜昌、西宁、铜川、兰州、柳州等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较快。与去年同期相比,各类污染天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重点城市的总体污染频度与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监测表明,许多城市的污染排放已接近其空气容量的上限,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影响显著。该季度中国北方共发生8次沙尘天气,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天数为13天;因沙尘天气影响,造成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和重污染天数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潘岳强调,第一季度,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其中,长江干流水质为优,支流总体属轻度污染;黄河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总体为中度污染;珠江干流、支流水质为良;松花江干流中度污染,水质状况较去年同期恶化,支流总体为重度污染;淮河干流、支流重度污染,水质明显变差;海河干流重度污染,主要支流水质有所好转;“三湖”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
潘岳说,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一般,达标水量比例为69.3%,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5个百分点,总体水质略有下降。66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潘岳最后说,2007年第一季度,175个城市上报了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环保重点城市107个)。总体而言,城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为56.8~95.2%,夜间达标率为32.4~76.7%,其中重点城市昼间达标率为48.0~94.4%,夜间达标率为40.0~73.4%;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3类功能区达标率好于其他类功能区。
2、新华网: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状况依然严峻
来源:新华网 2007年5月2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2718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0日电(记者崔静)记者20日从全国政协常委“黄河沿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视察活动中了解到,受自然气候与人为污染、浪费等多种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依然严峻,沿黄地区保护黄河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亟待加强。
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报告显示,受国家黄河水量分配方案限制,黄河沿岸不少地区河道地表径流利用已接近用水指标,为发展经济,不得不转向地下取水,超采地下水现象严重,导致黄河流域形成大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这一状况除青海外,在黄河流域各省区均有分布。
此外,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还表现在断流现象频繁发生。据统计,1972年至1999年,黄河干流下游河道有22年出现断流,断流最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断流226天,330天黄河无水入海。河口的频繁断流,导致海岸侵蚀、土壤盐碱化加重,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及渤海海域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
全国政协常委程安东说,黄河水资源短缺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势必制约沿黄地区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并反过来使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恶化。因此,黄河沿岸必须动员起来,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国家也应尽早实施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主体的外流域调水工程,补充黄河水源,以缓解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问题。
据介绍,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2.5%,居全国七大江河第五位。人均水资源总量不到全国人均资源总量的30%。
3、宁夏南部山区12条主要河流断流
来源:新华网2007年05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1/080013035864.shtml
新华网银川5月20日专电(连小芳) 据宁夏气象资料显示,今年宁夏南部山区旱情是200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目前,大部分地区土壤干土层在10厘米至20厘米。山区18条主要河流有12条断流。
宁夏南部山区各类水利设施蓄水较多年同期偏少30%,近80%的水库、一半的水窖干涸。据自治区农业部门统计,目前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小麦、玉米等作物受旱面积160万亩,成灾90万亩,尚有150万亩马铃薯、67万亩油料和30万亩玉米因旱不能播种。目前山区有52个乡(镇)人畜饮水困难。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计到5月底之前,宁夏仍无明显有效降水天气,旱情将进一步加剧。
4、北京将建15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站
来源:新京报 2007年05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1/051111858332s.shtml
本报讯(记者 李立强)昨日,参加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市环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广生代表透露,目前北京市9成垃圾靠填埋处理,未来5年,将把这一比例降低到3成,更多的垃圾将采用污染小的堆肥和焚烧方式。此外,建设中和待建的4座垃圾焚烧站总发电量将达150万千瓦。
年底前建成俩泔水处理厂
据梁广生介绍,在“十一五规划”中,将逐步减少垃圾填埋比例,加大焚烧和堆肥的比重,焚烧比例增加到4成,填埋的比例降到3成。目前,正在建设4个垃圾焚烧站,分别是昌平的阿苏卫、朝阳的高安屯、海淀的六里屯和大兴的南宫。全部建成后,日焚烧垃圾量将达到5000吨,4个焚烧厂发电的装机容量将达150万千瓦。
另外,今年年底前,在南宫和董村将建成两个泔水处理厂,日处理量400吨,目前本市的泔水多数卖给小商贩喂猪,不卫生易引起交叉感染,梁广生希望学校、企事业单位多配合此项工作,将泔水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焚烧废气“市民不用担心”
就焚烧产生的废气,他表示,垃圾焚烧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技术成熟,焚烧厂一半以上的投资都在废气处理上,排放标准远远超过国家标准,所以周围的市民不用担心。
梁广生认为,垃圾和环境问题形势严峻,市民要做的是尽量少产生垃圾,他举例说,北京的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垃圾比重在50%以上,这些多是剩饭剩菜,这个比例可能在全国都是最高的。本报记者 李立强
5、江西五年放流鱼苗1.4亿尾改善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
来源:新华网 2007年5月2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2719
新华网南昌5月20日电(记者 郭远明)通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江西省已向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及周边水域人工增殖放流鱼苗1.4亿尾,有效地改善了鄱阳湖流域的水域生态环境。
江西省渔政管理局统计,自2002年以来,江西全省共向鄱阳湖以及周边的赣江、信江、饶河、抚河等水域投放“四大家鱼”等鱼类1.4亿尾以上。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野生渔业最丰富的湖泊水域之一。丰富的野生渔业资源,对维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鄱阳湖持续低水位以及人们的挖砂活动,对流域内的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
江西省渔政局局长钱新娥分析认为,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可以快速补充生物群体、稳定物种数量,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同时,这也是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近年来,江西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努力扩大放流规模,提高放流成效,使人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从今年开始,江西省对鄱阳湖周边流域的人工增殖放流,已延伸到修河等主要河流的上游。
6、漫湾水电站二期工程建成投产
来源:云南电视网2007-05-19
http://news.yntv.cn/category/10101/2007/05/19/2007-05-19_456734_10101.shtml
云南电视台报道:我省在“十一五”期间投产的首个大型水电项目,云南华能澜沧江公司漫湾水电站二期工程5月18日建成投入使用。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发来贺电,省长助理米东生,华能集团副总经理乌若思出席投产仪式。漫湾水电站地处我省云县和景东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是整个流域水电梯级滚动开发的母体电站。电站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装机容量125万千瓦,于1995年12月建成投产。二期扩建工程装机容量30万千瓦,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工期40个月。经过全体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二期工程提前两个月实现了投产发电目标。
漫湾二期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地质条件差、机电设备供货严重滞后等困难,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与各参建单位精心施工,实现了机组一次启动,一次并网试运行成功,并且创造了国内30万千瓦大型水电机组建设投产的最快记录。
目前,澜沧江水电开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装机175万千瓦的景洪电站、装机420万千瓦的小湾电站首批机组将分别于2008年,2009年投产发电,糯扎渡电站等一批筹建项目加快推进,澜沧江上游河段前期工作也全面展开。
7、《人民日报》:雅砻江开始全流域开发
来源:《人民日报》2007年5月21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2735
■雅砻江是我国规划开发的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
■锦屏一、二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840万千瓦
人民日报成都5月20日电 (记者梁小琴)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勘测、设计和科研的四川雅砻江锦屏一、二级水电站正式步入实施阶段。今天下午,二滩水电开发责任公司总经理陈云华、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杨继学,分别代表业主和施工单位在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工程和锦屏二级水电站厂区枢纽工程施工合同上签字,标志着装机规模全国第四的水电基地——雅砻江正式拉开全流域大开发帷幕。
发源于青海玉树巴颜喀拉山南麓的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支流,干流全长1571公里,落差达3830米,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达2856万千瓦,占四川的1/4,是我国规划开发的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在干流规划的21个梯级水电站中,锦屏一、二级水电站从库容到装机规模皆名列前茅,锦屏一、二级水电站施工合同的签订,表明雅砻江全流域水电梯级大开发从规划步入实施阶段。
据专家介绍,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坝高305米,为目前世界上已建、在建和设计中最高的双曲薄拱坝,将安装6台60万千瓦机组,锦屏二级安装8台60万千瓦机组。两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840万千瓦。
8、向家坝水电站缆机度过主塔施工阶段
来源:云网-昭通新闻网 2007年5月20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2728
近日,塔头高75米、呈“A”字型的向家坝水电站大型缆机,胜利闯过主塔提升与自升两大节点工期目标,巍然耸立在向家坝水电站工地右岸施工现场。葛州坝集团承担的向家坝水电站缆机安装平稳度过了最危险的主塔施工阶段,开始了机房安装、牵引索、起升索和调试运行施工,为确保6月底第一台缆机投入施工运行,其余两台缆机于7、8两月相继投入运行打好了基础。
据了解,向家坝水电站3台30吨平移式缆机,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缆机,其主塔提升和安装施工难度尤其大。右岸缆机主塔最大高度近100米,重216吨,是连接左右岸缆机平台、支撑钢索的关键设备。三台30吨的平移式缆机全部安装成功后,将成为二期大坝混凝土浇筑与金属结构安装施工的重要手段。(通讯员 刘家伟)
9、三峡库区发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东方剑齿象化石
来源:新华网2007年5月20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2724
新华网重庆5月20日电(记者张桂林 )在三峡库区古生物化石富集区万州新田盐井沟,一具保存较为完整的东方剑齿象化石日前被考古人员发掘出土。
经过当地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这具东方剑齿象化石目前已经运抵万州区博物馆,正在接受修复装架。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这具东方剑齿象的象牙长达1.78米,主体骨骼长约3米,最宽处为1.2米,下颌骨保存较好,整个化石呈左侧卧式。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该化石形成年代大约在距今几万年前。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专家称,发现如此完整的东方剑齿象化石在三峡库区比较少见,这对研究三峡地区数万年来古动物、古地理、古气候有着重要科考价值。
东方剑齿象与恐龙同时代,是一种大型食草性古脊椎动物,一般生长在气候炎热、植被茂密、土壤湿润的自然环境中。
10、新华网:三峡右岸首台机组进入调试
来源:新华网 2007年5月21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72779
新华网宜昌5月21日电(记者 江时强)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获悉,三峡右岸电站首台机组已进入有水调试阶段,待所有调试项目完成后,编号为22号的右岸首台机组将于5月底6月初正式并网发电。
中国三峡总公司机电工程部副主任张成平介绍说,22号机组去年6月开始安装,今年2月12日开始转子吊装,5月初开始无水调试。三峡机组安装一般在13个月左右时间,22号机组只用了11个月时间,且安装的情况在已投产的三峡机组中最优,这说明三峡机组的安装水平在不断提高。
张成平说,鉴于三峡电站在全国电网中所处的西电东送、南北互联的中心电源点地位,中国三峡总公司已要求有关部门确保22号机组投产后达到“首稳百日”的运行目标,这是国家所定的72小时稳定运行的行业目标的33倍。
据了解,与其他机组投产前一样,22号机组拟定了很多调试检测项目。以前这些项目的完成,最短的调试时间只用了7天。由于三峡右岸机组型号、水头、技术参数都有改变,正式投产的日期将视调试情况而定。
从目前调试的情况看,右岸首台机组比左岸机组的稳定性、摆度、温度参数等都要好,当然,更多的性能要在156米水位后才能显现。三峡水库为腾库防汛,21日坝前水位已降至146米。
三峡电站计划安装26台70万千瓦机组,其中左岸电站14台机组已于2005年9月全部投产,右岸12台机组中有10台已进入或完成了安装,计划到2008年全部投产。
11、大连污水河直排渤海污染近海
来源:北国网-半岛晨报2007-5-21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470.html
“这几天的雨使河里的臭水更加泛滥了,本来还可以踩着河中央的鹅卵石通行,现在连石头都被淹没了。”提起自家门前的臭水河,家住甘井子区凌水镇栾金西街的张先生一脸无奈的说。
马葫芦喷涌 居民苦于污水河
在栾金西街的凌水中心小学旁,有一条污水河,一直深入到里面的民巷中。在这个宽10余米的河堤里,河水已经干涸,在河堤尽头的马葫芦盖上方,往外冒的污水形成了一个“喷泉”,不断地流着,记者在河堤附近共发现了3个这样的“泉眼”。在臭水旁,记者看到一家三口正踩着鹅卵石过“污水河”。“每逢下雨,这条河道里不到十米就有一个'泉眼',河堤两侧臭气熏人。”走上河堤的王先生抱怨说。
据了解,这个“喷泉”已经喷涌了一个多月,每逢下雨,河堤两侧臭气熏天。“估计是污水管道堵塞了,才导致的臭水从马葫芦里冒出。”据河堤附近居民讲,一到雨天,很多住家都不敢开窗户,污水反上来的臭气让居民连连叫苦。
污水蔓延 已经流进渤海口
在大连海事大学西山校区附近,两名海大学生告诉记者,这条污水河存在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每当过凌水桥时,都臭气扑鼻。“以前凌水桥旁还有卖菜卖水果的,现在都被熏跑了。”
在渤海入海口,记者看到流出的河水已经被浑浊的杂质染绿,不断的流进渤海。据了解这正是从栾金西街流出的污水与凌水汇合后流出的河水。“照这样下去,就不只是近海附近被污染了,水污染还会继续蔓延。”在渤海入海口旁,一位老者说。(朴峰 齐书勤)
来源:新华网2007年05月2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56714.html
我国特有"国宝"植物崖柏重现
我国特有的“国宝”植物崖柏已被宣布消失了100多年,近日,在深圳国际文博会上,收藏家陈奕洪带着数件崖柏根雕亮相,让人们重新得以一睹崖柏的风采。
收藏上千件崖柏根雕
据了解,崖柏生长于700米至2100米的山上,是世界“活化石”物种之一,生长速度极慢,一年才长0.01毫米,是稀有植物。1892年法国传教士在重庆市首次采集到崖柏标本。此后100多年,尽管人们多次找寻,不仅没发现活的植株,就连标本和文字也再没有新的记录。9年前,世界保护联盟(IUCN)将它列为已经灭绝的3种中国特有植物之一;1998年,作为中国特有植物之一,崖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为世界受威胁植物红录,被宣告灭绝。
陈奕洪说,1998年2月,他在重庆看到朋友收藏的一块“香柏”,其奇特的香气与纹理让他迷醉不已。后在朋友帮助下,他们找到当地的老农做向导,在深山里中寻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两块“香柏”,“我带着‘香柏’到四川省有关林业部门鉴定才得知,这是已经灭绝了一个多世纪的崖柏,而不是香柏。”1999年,崖柏在中国又被零星发现,陈奕洪从此走上寻找并保护崖柏的历程。目前,他已收集了上千件崖柏根雕,其中不少价值连城。
拟在江门建崖柏博物馆
本次深圳国际文博会上,陈奕洪带着数件崖柏根雕亮相,吸引了不少“眼球”。展品中包括有崖柏活体盆景和根雕。崖柏鬼斧神工的奇妙造型、美轮美奂的绝美纹路、浸人心脾的奇香,令人叫绝和留恋,其中一株盆景就价值500万元(上图)。
陈奕洪说,几年前,当他得知世界上只有巴黎自然博物馆收藏有崖柏标本时后,就决定要开一家专门以崖柏为藏品的博物馆。“我要将根雕收藏在博物馆内,以珍藏品警示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欣赏它的价值,呼吁更多的人保护圣木资源。他初步计划在家乡江门市与当地政府合作,以根文化为主题,建设这个崖柏博物馆。
13、世界十大最受威胁物种名单公布 虎排在榜首
来源:广州日报 2007年05月2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59664.html
在国际性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16日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十大最受贸易活动威胁物种名单,虎再次名列榜首。此外,鼠鲨、白斑角鲨和锯鳐等海洋生物也榜上有名,大叶桃花心木则是上榜的唯一植物物种。
虎排在榜首
两年一度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会议将于6月3日在荷兰海牙召开。该公约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野生动物保护协定。为了迎接这一重要会议的召开,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自然基金会16日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十大最受贸易活动威胁物种名单。
世界自然基金会对受贸易活动威胁物种的定义是,因全球市场需求而被购买、销售、走私、杀戮或捕猎的动物。在这份最新的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虎。据估计,目前世界上大约只剩下5000至7000只虎,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印度、中国东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苏门答腊岛和印尼的森林中。
鱼翅使锯鳐大幅减少
另一种面临很大威胁的物种是锯鳐。这种长着“锯子”般嘴的鲨鱼,不仅肉质鲜美,而且鳍还是非常高级的鱼翅,因此经济价值非常高。由于人们对锯鳐肉和鳍的需求非常大,因此这种动物遭到大肆捕捞,数量急速减少。
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野生动植物贸易的官员希瑟·索勒表示:“《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让我们得以保护世界上濒危程度最高的物种,使它们不会因贸易活动遭到灭绝。”
名单:1.虎
由于面临栖息地减少和森林耕地化的威胁,野生虎的数量正持续下降。此外,虎类贸易也将给野生虎带来更大的风险。
2.鼠鲨
鼠鲨是一种凶猛、大范围迁徙的中型鲨鱼,其身长可达3.5米。由于它的肉和鳍非常珍贵,因此拥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在英国,许多进行钓鱼运动的人也将鼠鲨当作猎物。据估计,北大西洋的鼠鲨数量如今已经锐减了89%。
3.锯鳐
锯鳐是一种性情凶猛的鲨鱼。锯鳐的生长速度较慢,产下的幼体极易受其他食肉鱼类的攻击,加上人类的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因此数量正急速减少。以前曾广泛生活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东部的锯鳐如今已在欧洲海域完全消失。
4.白斑角鲨
白斑角鲨是一种长有白色斑点的小型鲨鱼,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沿海冷水区域。过去10年来,东北大西洋的白斑角鲨数量减少了95%以上。
5.红珊瑚
红珊瑚是所有珍稀珊瑚中价值最高的种类。5000年来,人们一直捕捞这种珊瑚,用它们来制作首饰和装饰品。
6.亚洲犀牛
由于亚洲犀牛的角是制作传统亚洲药品的珍贵材料,因此它们长期以来一直遭到猎杀。
7.欧洲鳗
欧洲鳗生活在欧洲的沿海和淡水湖内。成年欧洲鳗的肉类有很高的价值,过去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
8.象
在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象牙贸易一直非常猖獗,许多大象都无法逃脱被偷猎的命运。
9.大型猿类
野生大型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和猩猩,它们的数量如今正急速减少。这些大型猿类所受的威胁主要来自非法动物交易以及栖息地受到破坏等。
10.大叶桃花心木
大叶桃花心木是美洲雨林中非常珍稀的植物物种。由于大量的非法砍伐,大叶桃花心木的数量依然在持续减少。
14、三门峡之憾
来源: 中国环境 2007-5-18◆ 王建 丁品
http://www.cenews.com.cn/news/2007-05-18/29399.php
——访原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沈坩卿
“当时不懂得建坝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结果犯了大错误。”
在过去50年里,我国修了8.6万座水坝,搞了那么多引水工程,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收效却并不理想,值得深刻反思。实践证明,单一工程水利模式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沈坩卿,原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记者日前走访了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
沈老194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后来转行搞了水力发电。毕业以后就是搞“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还有水力发电。上世纪40年代,沈老参加了三峡的设计工作,后来搞拱坝设计,在本行业里“小有名气”。沈老说,我学的是理工科,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接触计算机知识,自以为了不起,但不懂得建坝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结果犯了大错误。
“高库大坝”的危害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志》里讲了这么一句话:“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沈老说,搞了一辈子水利,对这句话体会最深。
上世纪50年代,沈坩卿参加了黄河的规划工作,设计的第一个大坝就是三门峡,那时在中国是最大的水利工程。沈老参加了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一直到负责三门峡工程的工程总结工作。
1958年4月,沈坩卿随行周总理视察黄河水利和三门峡工程。周总理水利知识很丰富,给沈坩卿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周总理说,有两件事情最难:一个是航天,一个是修水利。修水利比航天还难!周总理的预言在今天得到了应验。周总理还指示说,黄河泥沙资源要为人民所用。我们这些工程水利学家当时都没有想到,而且至今这一工作也开展得很不够。
沈老说,我当年是持建“高坝大库”观点的。主张建三门峡大坝,拦洪蓄沙,让清水出库,反对减少库容。有一个水利学家叫黄万里,他不主张建大坝。还有一个年轻人,名叫温善章,刚从天津大学毕业不久,是我的助手,他主张修低坝,拦洪排沙,保护耕地,减少库容,降低蓄水线(335米或330米、320米)。当时两派争论很大,他们明显处于少数,受到我们这些多数派的压制。
温善章在我的领导下工作,我就压制他,不让他向上面反映意见。但这个年轻人就直接给中央最高领导写信。后来周总理指示水利部组织70位专家再论证这件事。当时是多数派的声音压住了少数派的声音,他们只有几个人。黄万里那时已经被打成右派了,不让他参加会议了。温善章人微言轻。在会上我的声音很高,对修高坝大库起了主要作用。我主张坝越高越好,库容越大越好,认为蓄水可以多发电,我还引用苏联专家的经典名言,“库容是靠淹没土地换来的”,就是强调多蓄水,多发电,对下游的防洪有好处。
现在回过头来看,是我错了。错在哪里呢?三门峡水库修成了以后,上游水流缓慢了,在三门峡坝区形成了淤积带,在潼关附近堆起一个沙坎,在工程上叫“拦门坎”,这等于又形成一个小坝,水蓄起来以后形成回水,也就是“翘尾巴”了。这样一来尾水顶托大坝,压力很大;在黄土高原,湿陷性黄土造成大坝地基下沉。因此水库蓄水直接威胁关中的八百里秦川,西安也岌岌可危。
沈老说,闹出了这样大的“漏子”,当时还想把责任推到设计大坝的苏联专家头上去。可是我们向周总理汇报的时候,周总理严肃批评了我们。他说,你们也是专家,为什么不说话呢?苏联专家讲的就要无条件服从?
后来我的工程总结是这样写的:三门峡工程是苏联专家按照清水河流的规律来搞规划来搞设计的,黄河是多沙河流,由于工程设计忽视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规律,导致工程失败。开总结会时同事们批评我的“高坝大库”观点,我只有虚心接受,统统认账。
建坝首先要考虑生态环境
在总结水利工程教训的基础上,沈老和5位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创建了生态水利学,有的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也有的学者支持沈老。有关方面组织编写《大百科全书》和《水利百科全书》的时候,沈老坚持主张把生态水利学的观点写进去,有人反对,但最后还是写进书里了。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许多著名学者加盟其中,学会请沈老担任副理事长,以后又担任了顾问。沈老说,参加了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以后,大家在一起切磋交流,我的思想又有了发展,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的问题是“水多了(洪涝灾害)、水少了(水资源短缺)、水脏了(水污染)”。沈老提出对水资源要“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开展讨论时,有的学者对“科学管理”的提法有异议。沈老坚持说,就是因为我们对水资源的管理不科学,所以才要这样提。90年代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沈老又加了“高效经营”一句,有关方面一直沿用至今。以后,沈老又提出“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利模式”的概念。倡导搞绿色水利。沈老阐释说,所谓绿,就是“自然之有序、根于天地、俱于人心者也”。
1986年至1991年初,沈老作为生态环境论证组专家,参加论证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他提出“工程从生态环境上讲,是弊大于利”,并坚持要在论证意见上加上“要对工程的长远、累积和潜在的环境影响做进一步研究”这样极具分量的字句。以后这段话被完整地写进了三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沈老说,其实早在400多年前,明代水利学家李景明就提出“治水之道,在于治塬”的思想。在总结我国前人和近代水利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沈老和有关学者于2006年6月上书国务院领导,提出,黄河的问题出在下游,问题的根源却在中上游。要把黄土高原集雨区综合治理好,搞好水土保持,才能治好黄河。推而论之,就是治水先治山,治山先植绿。
沈老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去50年里我们在水利建设上可谓不遗余力,全国修了8.6万座水坝,搞了那么多引水工程,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收效却并不理想,值得深刻反思。首先是我们过去投巨资在中下游修了大量水库蓄水防洪发电,却没有认真保护生态环境,抓好林草业和植被覆盖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原、山区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旱化退化、水土流失以及泥沙淤积等难题,只顾眼前的工程项目伸手可得的经济利益和政绩,不肯下大功夫、真功夫做艰巨的国土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结果是“治下不治上”的痼疾难医。
其次是各地多年来大兴水电工程建坝蓄水、调水,各地很多河流建水坝过于密集,到处都在搞调水、蓄水、发电和灌溉等,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不科学,搞得许多河道长年处于严重缺水或干涸状态,破坏了流域植被、地下水等生态系统,甚至发生土地沙化,对沿岸群众生产和生活的负面影响很大。
再次是从经济效益上讲,调水价格昂贵,十几块钱一方水,老百姓和企业谁用得起?现代科学有很多种解决水资源的办法,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雨洪水利用、虚拟水(高耗水产品换低耗水产品)、海水淡化等,可以做到投入少、成本低、效益好,总之出路很多。
沈老强调说,我国水资源十分有限,各地的地质、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等问题十分复杂,因此搞开发建设一定要事先开展全面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决策要慎之又慎;而压制不同意见,不让人家讲话,一意孤行,就难免重复当年我在设计三门峡工程时所犯的错误,在大自然面前碰壁。
15、《后天》再现?21世纪末地球将变成怎样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颜 2007年05月21日 孟坚
http://env.people.com.cn/GB/5754406.html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她目前日益恶化的处境,人们多少有所感受,但到本世纪末,地球又将变成怎样?你预感到了吗?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对自然环境可以随心所欲、轻而易举加以改变,但有些后果将不堪设想。21世纪末的地球将变成怎样?世界上不少预言家和相关组织做出了种种不祥的预测。
一、21世纪末的人口
尽管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节制生育,努力遏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人口增长率已从1974年的2.03%下降到1994年的1.57%,但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显示,全球出生率远高出死亡率——每秒新生4.1人.死亡1.8人。随着繁衍基数越来越大,增长的率下降并不意味着人口增加的绝对数减少。进入90年代每年增加的人口虽已降至8100万以下,但并未缓解总人口的增长势头,至1999年10月就突破了60亿大关。在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可能达100亿以上。地球人满为患的危机将进一步加剧。
来自95个国家的1360名专家通力合作搞出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告诫说,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60%已经毁灭或者处于崩溃之中。当今地球在多种自然与社会的复合生存危机的猛烈冲击下,正在大范围遭到地破坏,使21世纪的光明未来笼罩着一片乌云。
二、21世纪末的气候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地球变暖的热浪将更加猛烈地席卷全球,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二氧化碳含量在2100年仍可能高达540-970ppmv,预测21世纪末的全球平均气温将比1990年的气温高出摄氏1.4-5.8度,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海平面上升将达到30-70厘米,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西班牙学者帕科·雷戈在其《世界将变成这样》一文中预测:2060年,海洋将吞掉400多个岛屿。
三、21世纪末的耕地
由于现代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城镇、交通、工矿和住宅等的新建扩建,人类吞噬耕地的胃口越来越大。如果按目前的速度递减下去,再过一两百年,全世界将可能出现无地可耕的“零”危机。自从人类发明农业以来,耕地一直在或多或少地增加,但到了1981年后,便开始出现增不抵减的情况,耕地再也无法扩大了。据联合国预测和统计,到2050年, 地球将没有可供利用的新的土地资源。目前因种种原因全球每年要减少耕地700多万公顷左右,如果再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两百年之后,现有耕地将变成零。
中国更是如此。1949—1986年的37年中,由于基本建设、农房建设等原因, 大陆耕地减少了6.11亿亩,扣除开荒增加的3.77亿亩,净减2.34亿亩,平均每年减少632万多亩。37年来净减耕地的总数比四川、广东、广西三省(区)的全部耕地还要多。另外,人口每年又以1500万左右的速度在增加,40年来共净增人口6.11亿。因此人均耕地已由1949年的2.7亩,降至现在1.39亩, 如果不注意保护耕地, 我国迟早也会出现“零”危机的。
耕地是人类生存之母,失去耕地人类将怎样生存发展?
16、晋遇水困局 不合理水价令"引黄"难圆初衷
来源:新华网2007-5-21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475.html
山西之长在煤,山西之短在水。
在全球水资源总量的排序中,中国位列第6,但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的1/4,排名第121位。而在煤炭大省山西,人均水资源量为381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7%,远低于人均500立方米的国际极度缺水标准。
如何应对缺水问题,是山西决策层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在,一场为山西“解渴”的兴水战略正在悄然进行。
2006年4月份以来,山西省水利厅对全省水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后发现,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已经影响到了山西的经济发展;而山西煤炭的大规模、高强(高强新闻)度开采对水资源更是有着毁灭性的破坏。
今年3月27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兴水战略的决定》;3月29日,山西全面启动兴水战略。
山西缺水,根本原因何在?缺水之痛、之危,究竟有多严重?
山西:水!水!水!
1877年(清光绪三年),山西全境遭遇特大干旱,赤地千里,饿殍载途,亲人相食,白骨盈野。山西全省人口从1643万减少为1074万人,死亡500多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1/3以上,太原府灾前人口100万,灾后仅余5万,这次大旱给山西人民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史称“丁戊奇荒”。
2006年发生在重庆和四川东部的百年大旱,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人们深刻反思,如果这次百年大旱发生在山西将会怎样?我们能保证全省3350万人民正常生活的基本需水要求吗?
调查分析的结果令人震惊,让我们感到寝食不安,我们的现状不具备抵御大干旱的能力,由于采煤和地下水超采的影响,我们的抗旱能力正在一天天削弱,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
——摘自山西省水利厅编撰的《山西省特大旱年及采煤影响区应急水源规划》
既吃子孙饭又断子孙路——
六成用水量来自超采地下水
“重庆2006年大旱,掘井5至10米即见水,而山西许多地方要打800至1000米才能见水。”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梁滨在山西省人大财经委专题审议水利部门预算草案会议中如是表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满足能源基地建设对用水的需求,山西省地下水开采量开始逐年增加。1971年,山西全省地下水用水量仅为11亿立方米,时至今日,山西省地下水的年用水量已攀升到4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用水量的61.5%。受取水工程和用水成本低廉等因素影响,许多地区、企业一直通过严重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发展。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山西全省地下水年抽取量中有7亿立方米为超采量,累计超采109亿立方米,地下水位也在以年平均2—3米的速度下降。由于开采量远大于补给量,全省已形成21处比较大的超采区。”
“许多市、县地下水位近十年来急剧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省水位下降了40—300米,运城、临汾等地打井的深度到了7、8百米,有的甚至到了1000多米,全省19个岩溶大泉已有3个完全断流。在此情况下,如果发生大旱,临时打井救急根本无望。”潘军峰厅长对此忧心忡忡。
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地下水总量严重透支,山西省可用于抗旱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后备水资源日趋衰竭,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当遇到类似于2006年重庆大旱的紧急情况,就会新旧问题一起暴露,势必要给山西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与此对应的是,山西省平均每年86.77亿立方米的地表水中,由于水源控制性工程建设的滞后,每年约有73.2亿立方米的“肥水”流到了“外人田”,山西省也因而成为北方地区地表水利用率最低的省份。
据山西省水利厅提供的资料显示,建国以来,山西省共建成水库730座,总库容45亿立方米,数量与库容均未超过全国的1%,相当于周边省份的10%—50%。
实际上,山西省正常年份水库调蓄水量只有5亿立方米,不到河川径流量的1/10,调蓄能力严重不足。近30年来山西省仅动工建设了张峰、横泉等3个水库,至今还尚未投入使用。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宏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山西省地下水开采程度高达77.42%,地下水在总供水量中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40个百分点,但是,全省北起大同,南到运城已形成多个大小、深度不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以太原和运城两市最为严重。”
今年3月底,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在“全省实施兴水战略动员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以取用地下水为主,特别是严重超采地下水的供水结构,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战略储备,是一种‘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不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长此以往,会给社会和生态带来灾难性后果。”
挖了一山煤流走一条河——
煤炭业加剧水资源匮乏
在山西省孝义市如来村,每天上午,附近水峪煤矿的送水车都会准时出现在村前的公路上,送水的汽车每天来回四趟,将20多吨水运到如来村的泵站,水在泵站加压后再送进村民的家中。
如来村村民刘丰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村里原来有一口几米深的水井供全村人使用,正常年景里,这口水井完全可以满足全村人畜的正常吃水需要。但是随着周边煤矿多年来的大规模采煤,原来水井的水位在逐年下降,后来就完全枯竭了。现在水峪煤矿送的水根本不够用,我们不得不到附近的村里买水喝。”
为了保障全村村民的生活用水,如来村曾请过打井队,但是水井钻了400多米深,水未见一滴,钻头却掉了进去。
刘丰强说:“第二批打井队又开始在村里勘察选址,准备重新打井,但什么时间能够见水谁也不敢保证。”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山西并不鲜见,因采煤造成饮水困难的人群越来越多。
仅山西省孝义一个县级市,受采煤影响的就有205个村,13.53万人口,目前还有62个村的3.83万人等待解决缺水问题,有47个村3.99万人因采煤造成水源污染饮用水质不达标,已经解决的村庄又有19处解困水源工程因采煤漏水报废。
据了解,山西省22座城市中的14座、91个县城中的42个,还有8503个村庄、496万农村人口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采煤造成的缺水影响。
几个月前,国家环保总局“山西建设新能源基地”调研组的专家、学者曾深入山西阳煤集团、山西西山煤电集团等老煤矿基地实地调查。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饮用水枯竭、地表沉陷后房屋倒塌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活。阳泉市郊区李家山村的30多户村民因此而整村搬迁,成为生态难民。国家环保总局调研组的专家心情非常沉痛。
据有关专家介绍,煤和水共存于一个地质体,煤矿的开采排水打破了地下水原有的自然平衡,形成以矿井为中心的降落漏斗,改变了原有的补、排条件,使地下水向矿坑汇流,原有的含水层变为透水层,地下水位直线下降。
“山西煤炭的大规模、高强度开采对水资源有着毁灭性的破坏。”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所长王宏英直言不讳:“现在山西每年煤炭的产量都超过了6亿吨,相当于我们在整个70年代的开采量,到‘十一五’末山西省提出一个总量控制到7亿吨的目标,但现在从能源消费角度来看,我们已接近了7亿吨。”
山西省环保局副局长李广信为《中国经济周刊》算了笔帐:“根据测算,全省每开采1吨煤,要影响、破坏、漏失2.48立方米的水资源,按照现状开采量6亿吨计算,每年就有约1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浪费掉了,这个数字相当于山西省地下水资源量的1/5,这对于严重缺水的山西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山西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为了保障国家对能源的需要,今年4月1日正式开始征收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对于身处困境的山西水资源来说,无异于阴霾中投下的一缕曙光。
“征收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中,有50%将用于环境治理,如果按照每年征收140个亿来计算,则用于环保方面就有70个亿,用于采煤地区水资源恢复与水污染治理方面将占到很大比重。有了这笔钱,山西‘挖了一山煤、流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了一堆灰’的现状将会有实质性改观。”
黄河水“无利可图”地下水“成本低廉”——
不合理的水价机制令“引黄工程”难圆初衷
“由于太原市自备水井关闭不理想,太原市的水需求量一直难以提升上去。近年来,引黄工程南干线每年向太原输水1亿立方米,而太原市的实际用量仅为8000万立方米,剩余的2000万立方米全部在汾河水库里面存着。”山西省引黄管理局新闻中心主任鞠克光面对《中国经济周刊》颇多无奈。
据山西引黄管理局介绍,“引黄工程”的南干线主要是为了解决太原市的用水问题,设计年输水能力是6.4亿立方米,黄河水利委员会在第一阶段批准的取水指标是3.2亿立方米,实际上现在南干线从黄河提取的水量远低于这一数字。目前,太原市每天的用水量大约是60多万吨,这当中只有20万吨左右的黄河水,另外的40万吨仍然是地下水。
一边是“有水无市”,一边却在超采地下水,为何会形成黄河水被阻太原城下的尴尬局面?
“主要是利益的问题。”鞠克光主任一语点破:“黄河水价看起来偏高,其实我们是在赔钱供水。”
鞠克光主任介绍,山西引黄管理局以每立方米2.28元的价格卖给山西黄河供水公司,黄河供水公司经呼延水厂处理后卖给太原市自来水公司,太原市自来水公司通过城市管网以每立方米2.5元的价格卖给太原市的最终用户。自来水公司供黄河水无利可图,同样的水价,自来水公司直接抽取地下水的成本就低了很多,所以便出现了大量地下水掺和少量黄河水的供水格局。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早在80年代初,时任水利部长钱正英就呼吁说,如果山西不实施“引黄工程”,不给太原供水而只依赖地下水,太原有可能面临搬迁的危险。为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水资源严重缺乏问题,1993年,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这项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全部建成后,年设计“引黄”水量将达到12亿立方米。经过历时10年的艰苦努力,耗费100多亿巨资,工程在2003年10月终于建成通水。
山西省引黄管理局新闻中心主任鞠克光主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一工程虽然从2003年10月投入运行之时起,就已具备向太原市引水3.2亿立方米的能力,但实际上每年提水不足1亿立方米,供给太原市的仅有8000万立方米。所以置换太原地下水超采,解决太原供水紧缺的‘引黄初衷’成了一句空话。”
事实上,对于“引黄工程”被大量闲置,黄河水“有水无市”的现状,山西省委、省政府已给予了高度重视。
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实施兴水战略动员大会”上表示:“要继续推进引黄工程建设,抓紧上马北干线,努力增加向太原的供水量,拓宽用水范围,摊薄黄河水的成本,让居民和企业用得上、用的起,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让黄河水更好地造福三晋人民。”
鞠克光主任对于黄河水的前景表示乐观:“省委、省政府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山西水资源的现状,在政府加大关闭地下水井的同时,我们计划扩大黄河水的供水范围,像晋中市等地。相信黄河水走出困境只是时间问题。”
总书记总理作指示山西全省总动员——
“兴水战略”强力启动
多年来,山西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不仅令山西省地方官员寝食难安,同样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
2005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西省视察时提出:“要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的原则,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山西省视察时提出:“山西最大的制约在水,要认真研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把水利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地位。”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切中了山西的要害。
“2006年3月19日,温家宝总理离开山西后,省委书记、省长把我叫过去,说总理出了题,省委、省政府会有一个大的举动,要制定破解山西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水利厅要做好前期的基础工作。”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仍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
《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到,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指示,从2006年4月份开始,山西省水利厅偕同全省100多个县参与了这次山西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调研活动,参与人数共计15000人左右。
在随后的2006年7月,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专门到长治市与晋城市对漳泽水库、张峰水库以及两地的人畜饮水问题进行考察,并听取了水利厅对流域分区规划的工作汇报。
两个月之后,以山西省省长于幼军为组长的“山西水问题调研组”正式成立。2006年9至12月份,调研组从南到北足迹踏遍11个地市,30个县,57项工程,7个大型水库,中间开了15场座谈会,听取了水利专家、用水户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切实感受和体会到了山西水资源问题的尖锐性和严重性。
“通过这次调研,山西水问题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被领导看在了眼里,从省委、省政府到社会各界都有了广泛的共识,治水思路也明朗起来。”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介绍说。
今年3月29日,山西省隆重召开了“兴水战略动员大会”,会上,于幼军省长宣读了长达30多页的“兴水战略”实施方案。
自此,破解山西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终于出台。
促进“关井压采”“引黄济晋”实施“差别水价”“阶梯水价”——
解决水困从“价格约束”入手
除了兴水战略外,山西省还从水价的定价机制入手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要让超采地下水的人意识到他们采的是子孙后代的血。”在4月29日召开的“山西省物价局推进水价改革,实行‘差别水价’和‘阶梯式水价’政策”听证会上,山西省物价局局长李福龙语出惊人。
这场被李福龙局长称之为“可以载入史册”的听证会,当日共有70多名代表到会,其中包括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的30名消费者代表。
“这次‘水价改革’提得很好,水价不改,山西节水只是一句空话。”一位消费者代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实事上,早在1982年,山西省就率先在全国开始征收水资源费,虽经历了水资源费从无到有,征收标准从低到高,征收手段从弱到强的动态发展过程,但在二十多年的渐进过程中仍落后于其它省份。
据悉,1982年山西省政府制定的“水资源管理办法中”水资源费最初是按照0.08元/立方米的标准征收的,一直到2004年6月,水资源费才提高到现在的0.50元/立方米。“水价改革”之后山西将执行地下水1.00元/立方米的标准,超采区另外加收20%,即1.2元/立方米,采取分步到位的办法,拟用3至5年的时间将水资源费标准调整至合理水平。
由于山西省现行水资源征收范围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2006年4月15日实施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征收管理条例》,加之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征收率偏低,部分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水资源费的收取,种种不利因素导致山西多数农业、工业与居民用户对水资源,缺乏忧患意识。
山西省物价局局长李福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用水的调节作用,通过提高水资源费标准,扩大水资源征收范围,对限制过度使用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促进‘关井压采’,特别是对提高‘引黄工程’的供水量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还介绍说,城市公共供水、水利工程供水及城市市政等公共设施用水也将全部开征水资源费。特别是要逐步对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取用地下水的自备水源水费要实行高于当地城市公共供水价格,以此遏制地下水超采。
听证会后,山西省物价局局长李福龙表示:“这次的实施意见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一方面体现了向三农,向低收入人群倾斜;另一方面专门针对高档洗浴、洗车等特殊行业下‘猛药’,如太原市将在现行水价每立方米14元的基础上上调到50元以上。”
李福龙局长希望藉此水价改革的良机,加快公民节水行为由“价格约束型”的被动节水向“珍惜资源型”的主动节水方向转变。 (韩文)
17、节能,不仅仅是为了今天
来源: 新京报 2007-5-19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2/2007/05-19/015@041124.htm
绿家园 汪永晨
如果我们看到的只是今天GDP有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攀升,节不节能就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我们的发展也能把目光着眼于未来,就会在我们今天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把大自然中无价的资源也作为成本计算在相应的指标中。
五一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里,开始连续开辟了公众节能的专题节目,可见节约能源已经被我们的媒体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当然也不能不说是形势所迫。
环保、节能、创新,也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话题之一。很多委员也有很好的建议。有说要从制度上着手的;有说节水的重要环节是要开发利用中水的能力;有说违法成本太低,执法成本太高的。我们当然寄希望两会之后,这些建议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与采纳。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燃煤耗能非常低、环保部门测定燃烧时二氧化炭的排放几乎是零的“型燃料”技术发明人。
当我向全国政协常委、前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汪纪戎介绍这个项目时,她对我说的就是,我们现在缺的不是好的技术,而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新技术的制度。每年国家环保局都能收到大量的来自成科学部门的,技术部门的,甚至民间的新技术。有些他们鉴定之后认为很有推广价值,可是因为一些制度上的因素,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常常遇到障碍。他们也非常着急。
都是些什么障碍呢?就我采访的这项技术来说吧,它是改变了煤的燃烧方式。现在我们烧煤是从下面点燃,这样煤点燃后要先冒烟,这个过程不但让有效的能源白白的冒掉了,还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型燃料”的燃烧是从上点火,所有的能量在特制的炉子中不但能充分燃烧,还能做到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项技术在北京的空军指挥学院、燕山石化使用后,很快就得以更大规模的推广。
可是这项技术现在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北京四环之内不能烧煤。不管你是多好的技术,是煤就不能在所划定的范围内烧。这条规定使得污染程度、成本都比烧电、烧油甚至一般的煤火都要低很多的“型燃料”,被拒之冬季取暖的很多城市的大门之外。我曾在乌鲁木齐和兰州两个冬季因燃煤造成巨大污染的城市介绍这项技术,但他们都对发明人只是个民间企业家表示质疑。
如果说“型燃料”的发明人是民间企业家,推广起来有难度,可在推广新技术时遇到困难的,也包括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他们研制的“面包草”秸秆饲料。蒋高明曾到叙利亚考察秸秆畜牧业。叙利亚种植的许多燕麦产量很低,但他们对粮食以外的秸秆给予了充分利用,即用来放牧;甚至干燥的棉花秸秆,也成了绵羊的饲料。因为叙利亚地处干旱区,光合生产力很低,农民们必须充分利用秸秆资源。
其实,蒋高明早就提出,并研发了利用中国7亿吨秸秆发展牛羊养殖,并利用粪便制造沼气,沼渣还田,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秸秆中蕴藏的50%以上的生物质能(目前仅取走了粮食)。“秸秆养畜代气”既可避免人畜争粮,又可以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如果我们走通了这条路,可以解决很多重大问题。蒋高明至今到处呼吁。
可据我所之,目前中国农村每年在田间烧掉秸秆的习惯仍在很大程度上继续着,今年五一我们在四川大渡河生态游,沿路到处都能看到滚滚的浓烟从田野中升起。蒋高明他们研制的“面包草”,目前却只在小范围内被使用。
节能,与新技术的推广,除汪纪戎前环保局副局长所说的新技术的推广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以外,我认为缺少的还有我们的目光是着眼于今天还是明天。如果我们看到的只是今天GDP有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攀升,而不为明天着想,节不节能就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我们的发展也能把目光着眼于未来,资源的丧失就会在我们今天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把大自然中无价的资源也作为成本计算在相应的指标中,加以关照。
目前中国单位产出耗电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这个世界平均水平,包括非洲和比我们经济水平还落后的国家)欧洲的6倍,韩国的3.1倍,日本的11倍。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建筑采暖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真正在乎了这些,新技术成为“香饽饽”也才有可能。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18、治污急需健全法制
来源:中国建设报查2007-5-20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427.html
在前不久举办的2007城市水业论坛上,一位污水处理企业的代表无奈地表示,现在全社会认为治理污水是污水处理厂的责任,而对很多排污大户的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却很少过问。导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越来越差,但对排出水的水质要求却越来越高,污水处理厂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已有不堪重负之感,强烈呼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据业内人士透露,之所以对污水处理厂严格把关,是因为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标准,该多少就是多少,水质超标就要处罚,怎样罚,罚多少都有明确的要求,执法部门“有法可依”,所以就要“执法必严”。但是,对于很多排污企业和生活小区的污水排放,目前仍存在很多法制盲区,无论是排放指标还是处罚标准都缺少明确的规定,致使监管部门有力使不出。
在日前举办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完善体制和政策体系。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在近期内都要认真开展污染排放情况的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这无疑为广大污水处理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随着治污监管法制体系的逐步健全,执法和监督部门也就有了“主心骨”,执法力度必将加强。在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节能减排工作必将稳步推进,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也将进一步加强。
19、三百万辆不是拥堵的理由 期待政府拿出智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7年05月21日 王政
http://env.people.com.cn/GB/5755535.html
京承高速拥堵、八达岭高速拥堵、京石高速拥堵、京沈高速拥堵……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自驾车出游的北京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堵车的滋味。与此相对应的是,今年5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300万辆,比原来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一年。
近两年,汽车进入我国家庭的速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资料显示,2003年8月,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而按照交通部门专家原来的预计,突破200万辆的时间应该是2010年。2006年9月,在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0万辆时,相关部门预测突破300万辆的时间是2008年,没想到火爆的市场再次跟专家开起了玩笑。另一组数据显示,1998―2002年,北京城市道路增长了30%,而同期机动车保有量却增加了近一倍。
于是,在很多人看来,道路建设明显滞后于机动车的增长,就很自然地成为了北京交通拥堵的理由。甚至还有观点认为,学习新加坡、上海等地的经验,对机动车上牌实行限制,是北京解决拥堵问题的唯一出路。
其实,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并不能成为北京交通拥堵的借口,而限制老百姓的轿车消费,同样不是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治本之策。一方面,300万辆显然不是特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极限。目前东京、纽约等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早已超过了800万辆。无论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趋势,还是市场旺盛的需求考虑,300万辆只是北京机动车增长的一个节点,而绝非终点。
另一方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简单地限车、修路就可彻底解决。一个城市交通是否顺畅,首先取决于城市的功能布局。国内绝大多数大城市的中心区都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业设施的集中地,而郊区和卫星城则逐渐发展为市民居住地。上班时千军万马集中拥向城区,下班时集中撤离,这种过度集中的放射状交通流,大大超出了道路的承载能力。只有合理规划城区与郊区、卫星城的定位和布局,将中心城区过于集中的职能向外围疏散,才是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的关键。
其次,离不开科学规划、高效运行的交通网络。广义的城市交通网络除市内交通之外,还涵盖城际交通。前者包括公交车、地铁、轻轨、出租车、公商务用车、私家车、自行车等,后者则包括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航运。两个系统之间如何实现无缝衔接,同样是提高出行效率的重要一环。
第三,汽车保有量与实际使用量并不相同。得益于发达的地铁网络,纽约、东京两地超过800万辆机动车中,平均每天的实际使用量只有约200万辆。而北京私人小汽车的使用率大致相当于东京的4倍,原因主要是公共交通不发达。因此,充分发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私人小汽车的替代作用,才是特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良方”。
缓解拥堵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拓展城市地下空间、大力发展高架道路、合理规划单行道、科学设置交通信号设施、建立实时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等。此外,通过经济杠杆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征收拥挤费等,也能减少机动车使用量。当然,不管采取哪种措施,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方为治堵良策。我们期待着北京等大城市的政府规划和决策部门拿出他们的智慧。
20、重奖之下必能治污?
来源:国际在线 2007年05月21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21/140013039048.shtml
在现代国家,公务员为政府打工,政府为公众打工。这中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民主政治的运作来保证。因此,要说公务员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几乎是一个伪问题。但换一个情境,伪问题也可以真切起来。近日,山西省环保局和财政厅联合制定了一套奖励办法,要对在环保考核中改善明显的城市给予重奖,奖金的最高额度达200万元。这套办法以个人奖励为主,奖励对象是各重点污染城市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环保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奖励资金则来源于省财政专项列支。
山西是污染大省,去年全国3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山西一省就占去13个。这一背景,大抵可解释政府重赏治污的苦心和决心。当前的环保治污,无人不知是件得罪人的事。连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也多次搬出宪法,呼吁公众积极行使权利,深度参与环保事务。地方政府的环保表现,实在很不景气。
不过,正因为这种官场现实,有人就说,别说奖励200万,奖励2000万,只要能把环境治理好,也不计较了。还有学者认为,重奖公务员是治理环境的非常规手段。山西环境污染严重,之前出台了很多政策,非常规手段也不妨一试。这些观点,都是迫于积重难返的环保困境,体恤江河日下的环境现实,也默认士气低落的政府状况,因而期待重赏之下,地方官员真能兴致高涨,扭转败局。这也称得上是无奈之下的务实态度。
但是,公务员的积极性,真的只是一个重奖问题?恐怕不然。在这些环保报道中,民众往往看到这样的政府形象:为了治污,地方政府千方百计,甚至一掷万金也不足惜,只求能遏制污染蔓延,保住碧水蓝天。地方政府成为了污染企业的天敌,热爱环保的自然之友。殊不知,以问题解决者面貌出现的地方政府,同时也是最大的问题制造者。至少在环保问题上,污染企业的引进上马,环保执法的软弱无力,都是在地方政府的许可之下发生。这在由政府主导经济建设的中国更是如此。只从社会福利的维护者、建设者、提供者的角度,来看待地方政府在环保治理上的作为,我们将无法理解,潘岳所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公民要积极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难道政府不是更加天然有力的环境保护者么?
公众监督的急迫在这里再又出现。落实到环境治理,就不仅仅是政府调动官员积极性的内部激励问题,还是公众监督政府、有效推动环保的民主政治问题。这方面,恰恰是我们制度的软肋。换一个角度来看,民众既无法在发展之初,以公民意志来选择环保之路,也同样无法在污染造成之后,以公众的名义选择治理有方的政府和官员,甚至也没有办法让消极怠慢、不负责任的官员让出权位,抢救自然于污染日甚的今天。这正是一些地方以重赏调动官员治污的潜在逻辑。
不难想见,在民主政治的框架内,公务员其实只有干还是不干的选择,没有积极点干还是消极点干的选择。因为民主机制,同时也是强制退出机制,公众总是倾向于选择能解决问题的人来执掌权位。尤其在环保这样的问题上,普遍的公民意志更是不容违逆。就此而言,政府重赏官员以调动积极性,是又一个中国特色的做法。何况,如何清楚地考核政府绩效,如何完成对官员奖励的合法授权,都是些现代的国家治理问题。缺失了这些,重奖公务员如何能够不负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