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五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2007-05-14

五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专家认为五大原因导致黄河水质严重恶化

2、污水超标排入松花江环保总局挂牌督察污染大户 

3、日本称可能受到中国大气越境污染

 

地方信息:

4、河北沧州大化TDI爆炸厂区周边未检出有毒有害气体

5、广东珠江口海域连续6年污染严重 容易引发赤潮

6、云南强力推动节能减排

 

重大水事:

7、三峡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人与自然:

8、甘肃省尕海湖发现百余只国际濒危物种黑鹳

9、厦门9成原生红树林遭破坏 专家称改变保护模式

 

民间环保:

10512日的城市乐水行——凉水河

 

人物专访:

11、推动环保 强烈的对抗经常不奏效

 

深度报道:

12、黄河成河套平原之害 包头40%污水直排黄河

13、黄河晋陕峡谷成黑三角 官员为高污染企业报信 

14、渭河污染调查:西安每天排入近百万吨生活污水

 

环境时评:

15、潘岳的“修理”承受力与官媒间的正和博弈 

16、不仅仅松花江需要“休养生息” 

17、重奖环保官员扭曲施政行为 

18、重奖治污官员:钱从哪里来?

19、兰州黄河治污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1、专家认为五大原因导致黄河水质严重恶化

来源:新华网20070513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13/215912975759.shtml

  新华网西宁513日电(记者顾瑞珍、顾玲)记者13日从全国政协常委“黄河沿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视察活动中了解到,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水资源利用率越来越高,河道内水量锐减,加上大量废污水的输入,使得黄河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水质严重恶化。

  水利部将黄河干流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4年末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上世纪90年代末,581%的干流河长未达到Ⅲ类水标准;2004年末,黄河干流水质未达到Ⅲ类标准的河长已经占到705%,其中劣Ⅴ类水质河长占到了74%。

  专家分析污染原因时认为,流域废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与日俱增、超标排入现象严重是导致黄河水质恶化的首要原因。

  全国政协常委汪纪戎说,在传统发展模式中,生态环境价值往往不被考虑,导致“环境无价、资源低价、商品高价”,助长了资源开发者把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转嫁给社会。“流域内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重污染企业的比重较大,集中在高新技术含量较低的造纸、纺织、机械和电力行业,这些行业用水效益低,排污量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流域污染加重。”

  黄河流域近年来水持续偏枯、用耗水量逐年增大,也是造成河道内水量锐减、水质恶化、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幅下降的原因。

  此外,黄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废污水处理率不高。据统计,黄河流域污水处理量仅占排放总量的14%左右。

针对黄河流域如何做好发展和环保这篇文章,汪纪戎认为,国家应下大决心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除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外,还应建立政策倾斜、差别待遇等多种补偿形式。

2、污水超标排入松花江环保总局挂牌督察污染大户 

来源:京报网  2007-05-13

http://epaper.bjd.com.cn/wb/20070513/200705/t20070513_276687.htm

  新华社讯环保总局昨天公布了松花江流域2007年第一批环境违法案件,决定对松花江流域严重超标的11家排污企业挂牌督办,从而拉开全面治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序幕。

  据了解,今年320日至30日,环保总局对吉林、黑龙江两省松花江流域的110余家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了暗查,发现约80%的企业超标排污。环保总局决定对严重超标的11家排污企业挂牌督办。这11家企业分别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化集团齐化公司、黑龙江省牡丹江镜泊湖啤酒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马利酵母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莲江口造纸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西牛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上海光明乳业公司汤原分公司、吉林省吉林市吉林桦皮厂乡益民公司木糖醇厂、吉林省松原市松原吉安生化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南关糠醛厂、吉林省榆树市天裕酒精厂、吉林省磐石市吉林金秋农药有限公司。

  环保总局日前已对以上环境违法企业下达了环境监察通知书,要求吉林、黑龙江两省有关政府和环保部门责令分别停产整改或关停,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密切跟踪整改情况,督察处理结果。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依法监管,对明知故犯、屡查屡犯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并给予严厉处罚;对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顾瑞珍

3、日本称可能受到中国大气越境污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0514

http://news.sina.com.cn/w/2007-05-14/021412976070.shtml

  本报东京513日电 几天前,日本在大范围地区观测出光化学烟雾污染并发布预警。日本科研机构就此表示,其主要原因极可能是中国的大气污染物“随风飘到了日本”。9日,从日本九州北部至关东地区的20多个都道府县都观测到了达到预警程度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此间媒体报道说:“九州大学和国立环境研究所通过模拟试验再现了西风将污染物质从中国吹到日本的情形,由此证明了以前提出的‘越境污染’的可能性。”

  所谓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废气引起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通常为棕色,会刺激眼睛。最初出现在美国洛杉矶市,因此也称为“洛杉矶烟雾”。光化学烟雾的成分比较复杂,是由众多污染物混合而成的,包括悬浮粒子、氮的氧化物、臭氧、醛类、过乙酰硝酸酯和烃等。其中的有害物质不仅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更重要的是经过化学反应的二级污染物。构成光化学烟雾的理想条件是高温无风、阳光照射时间长、悬浮粒子催化和大量污染物的存在。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这种烟雾可使人眼、鼻、支气管、肺黏膜受到反复性刺激,出现流眼泪、气喘、咳嗽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甚至血压下降、昏迷不醒。长期慢性伤害,可引起肺功能异常、支气管炎症甚至肺癌等。

光化学烟雾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期是一个颇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上世纪80年代开始趋于缓和并逐渐消失,但近几年又重新抬头。特别是九州北部及日本海一侧尤为突出。鉴于日本控制大气污染趋于改善倾向,不少日本专家认为当前日本发生的光化学烟雾现象在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中国的越境污染。不过,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专家日前客观指出:“(光化学烟雾)不仅仅是由于中国越境污染引发的问题,日本仍然在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希望两国能携手致力于改善大气污染。” (本报驻日本记者 裴军)

4、河北沧州大化TDI爆炸厂区周边未检出有毒有害气体

来源:新华社20070513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2/5724050.html

  新华社石家庄5月13日电(记者曹国厂)5月13日,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沧州市环境监测站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爆炸事故后厂区周边敏感区域内未检出有毒有害气体,但事故现场提取的水样化验结果表明,消防用水严重污染。

  沧州市环保局局长闫玉坤介绍说,爆炸事故发生后,沧州市环保局在沧州大化TDI公司的下风向村庄附近设立了3个监测点,利用应急监测仪器对可能产生的光气、总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气进行监测,每10分钟报一次监测数据。从5月11日14时20分至记者13日记者发稿时,监测结果显示未发现异常。

  5月11日13时40分左右,中国化工沧州大化TDI硝化工段发生爆炸,引发甲苯供料槽起火,事故已造成5人死亡,并造成重度伤14人、中度伤4人,62名轻伤人员目前已有20人出院。

据闫玉坤介绍,这次事故中的消防用水、泄露物料以及现场清洗、地下管网冲刷用水等,共产生污水约2000立方米,其中含有未燃烧的甲苯、硝基苯类和硝酸等。现在这些污水全部封存在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下水管网和泵站集水池内,没有排出厂外。目前沧州市环保部门对污水实行24小时监控,严防发生污染事故,并按照既定污水处理方案对事故污水进行处理。

5、广东珠江口海域连续6年污染严重 容易引发赤潮

来源:《信息时报》20070512

http://env.people.com.cn/GB/1073/5722529.html

  珠江口海域、汕头近岸和湛江港近岸海域被列为严重污染区域。昨日(11日),省海洋渔业局发布了《2006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据悉,自从2001年公报发布以来,珠江口海域已经连续6年被列为严重污染区域。省海洋渔业局局长李珠江表示,2006年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省海洋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污染范围呈扩大趋势,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2006年,广东在13个沿海城市近岸海域共布设75个水质监测基本站位,开展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和趋势性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近岸局部海域因受陆源污染影响较大,水质较差,污染较重,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在清洁海域到严重污染海域的五级评定标准中,珠江口海域、汕头近岸和湛江港近岸海域都被列为严重污染海域,这意味着海域内水质劣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中的四类海水水质,容易引发赤潮和海底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2006年,监测中心对全省9个陆源重点排污口和103个陆源一般排污口进行了监测。污水入海量可测的82个排污口的污水年入海总量达82.98亿吨,而五年前这个数字只有50亿吨左右。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研究员陆超华表示,部分排污口的连续超标排放致使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表现为海水质量为四类和劣四类、沉积物质量劣于三类国家标准、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耐污种增多。在监测中心出示的排污表格中,位于东莞的三个排污口超标排放比较严重,其中茅洲河入海排污口化学需氧量超标5倍,金和水道排污口化学需氧量超标3倍、氨氮超标3.8倍,丽海水道排污口化学需氧量超标1倍。(记者 黄熙灯 实习生 蔡小玲 通讯员 郭兴民)

  珠江干流轻度污染支流水质良好

昨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4月份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月报显示,珠江干流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15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73%;Ⅳ、Ⅴ类水质占27%;无劣Ⅴ类水质。与上月和去年同期相比,珠江干流污染程度有所加重,但支流水质良好。(记者 孙婷婷)

6、云南强力推动节能减排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7-5-14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294.html

  昆明513日电 (记者宣宇才)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节能减排,今年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要下降38%。全省“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已分解到州(市)和重点企业,今年内将完成二氧化硫、COD重点治理项目39个,减少排放二氧化硫691万吨、COD194万吨。

  云南省把节能减排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实行工作问责制。对列入国家目标考核的25家企业、11家集团公司等,强化其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以重点工业产业、八大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广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确保“十一五”末全省清洁生产达标率达到40%左右,建成一批零排放企业。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新建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云南省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遏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禁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在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6个行业继续实行差别电价的同时,将黄磷、锌冶炼2个行业也纳入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

云南省正加快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垃圾等的处理设施,治理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及农村污染源,力争到2010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化学需氧量削减49%、二氧化硫削减4%,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95万吨。

7、三峡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20070514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14/101912982960.shtml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记者 朱媛媛 通讯员 程芙蓉报道:日前,省政府通过《湖北省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计划到2015年,将长江三峡建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地。

  2009年,三峡工程将全面竣工,三峡地区旅游业也将步入“后三峡工程时代”,出现新的变化。

  壮美三峡、雄奇大坝、原野神农……根据《规划》,长江三峡将构建六大旅游品牌,即三峡大坝国际观光度假区、神农架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区、宜昌中国最佳观光旅游城市、三峡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驾车旅游精品示范线、中国最佳漂流旅游目的地。

  其中,三峡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并创建120公里的我国首个国家风景道,包括宜昌主城区、三峡大坝、巴东、两坝之间西陵峡、秭归至巴东段等五大风貌区。

8、甘肃省尕海湖发现百余只国际濒危物种黑鹳

来源:中新网20070514

http://env.people.com.cn/GB/5725704.html

       

黑鹳

  甘肃省境内的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期出现百余只被列为国际濒危物种的黑鹳,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

  据介绍,四月中旬,这些黑鹳分为三个种群分布在尕海湖东南和西南岸边,总数超过一百三十只,最大的一个种群有八十七只。

  这些黑鹳是来这里繁殖的,每年三四月迁来,十月下旬离开。该保护区工作人员观测到,目前,这些黑鹳已进入繁殖前期,种群开始分化,分布区域已扩大至整个尕海湖区周边。

  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仅存一千八百多只,业内专家多认为其数量还在下降。

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00二正式建立,尕海湖水域面积二00四年为一千六百公顷,二00六年达到二千公顷。

9、厦门9成原生红树林遭破坏 专家称改变保护模式

来源:新华社2007年05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26471.html

  新华社厦门5月13日电(记者 李慧颖)正在厦门举行的2007中国民间湿地保育论坛上,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学组执委会副主席、厦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文卿呼吁,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红树林湿地保护模式,将红树林附近的林外滩涂、潮沟系和浅水水域等区域也纳入保护范围。

  调查显示,在20世纪50年代,厦门有约4800亩红树林湿地,由于围海造田、围滩养殖和码头、道路的建设,如今90%以上的天然红树林已经消失,面积不足200亩。另有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0年里,全国红树林面积减少了70%,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仅22639公顷。

  “虽然全国70%以上的红树林已被纳入保护区范围,但长期以来,各红树林保护区只对有林地采取封闭式管理,而忽视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极大地影响了红树林保护的成效。”王文卿指出。

  王文卿认为,红树林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包括有林地,还包括附近的林外滩涂、潮沟系,以及浅水水域。如果生态系统内的滩涂、水域遭到无序无度的养殖和捕捞,那么与树木相互依存的生物生存得不到保证,整个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有林地同样会萎缩。

  王文卿举例说,1992年至1997年间,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鹭科鸟类数量减少了近70%,其原因不是红树林面积的减少,而是因为城市建设破坏了数百公顷的基围鱼塘,而这些鱼塘正是鹭科鸟类的觅食地之一。

“保护红树林,光保护树是不够的。”王文卿呼吁,尽快将整个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保护对象,采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模式;将林区居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纳入保护区的管理目标;增加海洋科学的保护措施和引进具有海洋知识的保护人员。

 

10512日的城市乐水行——凉水河

绿家园志愿者 冯进

 

5月12日我们城市乐水行的脚步踏上了城南的土地,在大观园集合时我们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美国东北大学的学生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之中。天气很热,大家的热情高,大家相互熟悉间我们的旅途开始了。

image001.jpg

凉水河水系位于北京市南城、东南郊,流经石景山、海淀、宣武、丰台、大兴、朝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等区,在通州区榆林庄闸上游汇入北运河。因为它是北京的纳污河流,所以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大家坐公共汽车到此地时,必是掩鼻而过。

住在附近的李女士说“以前家里晚上从不开窗,北京白天刮西北风,晚上刮东南风,所以当了夜间北岸特别臭,夏天夜不开窗户,她情愿热死也不愿意臭死。” 而现在这里的地价番长迅速,河流干净了,建筑商就开始看上了这个风水宝地建设起“亲水社区”,一开始的工地污染和最后的居民生活污染都会大大加重对这条河的破坏。

2004年凉水河开始整治,河道治理总长8.43千米,进行展宽疏挖、清淤,进行河坡护砌。改建现状雨水口75座;改扩建大红门闸1座,防护铁路桥2座,防护现状公路桥5座;河道两岸新建和恢复滨河路15.45千米,河底滩地、河坡及岸肩绿化美化面积37.09万平方米;河道沿线安装水质监测仪2套,水位流量仪2套;建设人工湿地约4.91万平方米;改建每座公路桥两侧河道各100米沿河照明等。

image003.jpg

图中可看见河流中茂盛的植物,这样加强了河流自身的净化功能。

image005.jpg

  旷阔的河道,水流清澈但是水量及其少,南水北调后这里的水才会增加,现在是看天蓄水。

image007.jpg

中国林业大学的“绿手指”社团在监测水质。

image009.jpg

中午休息时,大家在一起讨论。

image011.jpg

        出了四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岸边的生活垃圾的堆放,它们依然在污染河流。

image013.jpg

张峻峰说这种石头是用在加固河岸的,但是在它们的上面会铺上土和栽种植物,这样更有利于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

image015.jpg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是继2003年至2004年先后在凉水河上游建成的吴家村、卢沟桥两座污水处理厂后,凉水河系第三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60万立方米/天,而此前铺设的170公里的污水配套管线和近200个截流排污口,使排入凉水河的污水全部通过管线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image017.jpg

城市中的污染都集中在这个地区,加上这个地区垃圾和没有好的销纳能力,所以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是最巨大的,而在北京的四环外我们如果能站在空中俯视,就可以发现这样的垃圾堆积处形成了一个环状带把北京包围起来,这是长期形成的,所以整治这里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工作。

我们的“乐水行”从3月份开始走在北京城内的各条河流两岸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已经有了铁杆支持者,希望这样的行动能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水系,更加珍惜水源,其实这也是从有另一个角度教会我们如何在都市生活,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11、推动环保 强烈的对抗经常不奏效

来源:南方日报 2007年05月1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14/093912982738.shtml

  环保资深人士、“地球之友”首位华人总干事吴方笑薇女士在第37个“地球日”之际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推动环保,强烈的对抗经常不奏效

  本报记者 陶达嫔 实习生 欧阳少伟 通讯员 越宣杨亚明

  核心提示

  桔红色对襟长衫,灰色运动鞋,马尾辫,激动的时候甚至会拿起道具,惟妙惟肖地模仿一段表演来进行她的环保演说——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位年届60岁的富家老太太。

  就是这样一位本应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香港女士,自费走遍了中国各省市和边远地区,行程33066公里,走近约94万人,推动和发展民间环保力量。而这一路的艰辛却常常换来众多的不理解,被认为是“麻烦的女人”。

  尽管这样,22年来,她仍激情不减,一点一滴地坚持,全职践行她的环保信念。有人给她归纳过,她日常要应对“十面埋伏”:一是面对政府大胆说不,二是要对传媒发言,三是要盯住企业和商家,四是要面对公众,五是要横向沟通其他绿色民间组织,六是要面对“地球之友”的会员,七是要对董事会负责,八是要关注大陆的环保,九是要为“地球奖”四处“化缘”,十是要顾及自己的家庭。她就是吴方笑薇,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大使”、“地球之友”首位华人总干事。这位在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全职从事民间环保工作达22年之久的资深环保人士,在第37个“地球日”之际,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与豪华月饼包装打了三年的仗

  记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您声情并茂的演讲,也非常希望听听您的环保故事。

  吴方笑薇:(微笑)环保机构的力量有时非常弱。不过一旦打动、发动公众参与,力量是非常大的。告诉您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和香港的一家月饼厂商就打了3年“仗”,因为月饼的过度包装既提升了月饼价格,又造成浪费和环境损害。第一年,我和“地球之友”的几个成员,首先是谴责月饼厂商过度包装,告诫带来的后果,敦促其改善。这种谴责犹如一记耳光打在月饼厂商脸上,他们开始非常厌恶香港“地球之友”,而且毫不配合。

  记者:那您怎么办呢?

  吴方笑薇:我就琢磨着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后来有一次我搭公巴上车,上车时司机对我说:“早晨,上车了!慢慢来,坐定了,我开车了。”我下车,他又说:“再见!”我觉得司机师傅对一个老太太挺好,我就拨打热线告诉那个司机的公司,赞那个司机师傅很有礼貌,服务和企业责任不错。过了4个月,收到公司来电说:“吴女士,我请你出席模范司机颁奖典礼,这个司机又得奖金又升职。”我这才知道,除了投诉之外,我还有另外一个武器——赞扬和夸奖,这是很重要的力量。

  于是第二年香港“地球之友”不打人家耳光了,而是到处做消费调查,搜集了公众不认同月饼过度包装的证据和消费心理,进而形成消费报告,说公众需要怎样包装的月饼。我们四处电话给银行、金融机构、地产界等咨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购买使用环保包装的月饼?整个调查经过一年的时间,有了个全港部分地区的调查,然后把报告送到厂商,说,消费者的真实消费心理就是这样,你们厂商要不要响应?既是市场需求,月饼厂商当然愿意配合。

  这个事让我明白,强烈的对抗经常不奏效,推动环保改善,要一手打它、一手扶它;要引导公众的社会责任,往往要结合其自身利益才能更好地推进。

  有时感觉自己是逆水中的独木小舟

  记者:没有受到来自厂商的压力吗?为什么长达三年追问一个月饼盒的问题?

  吴方笑薇:他们认为我堵了他们的财路。常能接到一些出言不逊的电话:“吴太,你有好日子不过,又咄咄逼人地跟别人过不去,活得累不累呀!”、“你这麻烦女人还是回家去唠叨你的男人吧,当心你那款爷叫年轻的女人傍跑了!”我不去理会这些,我只是知道这些人的环保观念还要不断地改进。

  消费和环保有着深层次的联系。不光一个月饼盒,你消费石油、汽油,你也是在浪费矿产;如果浪费一双一次性筷子,那不只浪费木材,也是浪费种木材的耕地,又浪费灌溉耕地的水源等等。

  记者:这意味着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行动中,都可以着意环保。

  吴方笑薇:是的,环保是每一个人自觉的过程,也是生活中每个细节、行为自觉的过程。这种自觉包括,首先是自己发现问题。不能在自己不清楚的情况下,就消费这类产品,比如豪华月饼包装盒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包装啊,我只吃四块月饼,作为消费者我不是付钱来买包装。

  记者:但通常我们会习惯“不提问”,您平时都保持一种“发问”或“质疑”吗?

  吴方笑薇:是的,不管是生活中的消费,还是一些政府的大项目,我们都会站在民众的角度,去向他们提出问题。2000年初,美国迪斯尼公司欲在香港投资开办迪斯尼乐园,当时从政府到商界,赞成者多,异议者少。但迪斯尼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烟花等带来的污染和耗能等,说明这个项目都不适宜,所以我们反对,之后就有了与美国迪斯尼总裁、负责设计建造香港迪斯尼公园的承接公司以及特区政府的对话。

  记者:当时您怎么反驳?但最终迪斯尼还是在香港建成了。

  吴方笑薇:我当时向他们的总裁及特区政府提出三点,第一:香港的生存空间本来就很有限,绿地更少,游乐园建在香港仅存的一块绿岛上,破坏了环境;第二:这是高耗能的游乐项目,不宜多上;第三:这种美式游乐园建在香港剥夺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

  当时我说完之后,他们说话就有些被“堵”的感觉。后来迪斯尼乐园当然还是在香港上马了(几分无奈地摇头笑)。

  做环保有时悲多于喜,有时感觉自己是逆水中的独木小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环保不是口号,是公众参与

  记者:您开办“地球奖”,是为了推动、鼓励更多的环保力量吗?

  吴方笑薇:是的。1992年我来广州,开始在中国大陆做环保宣传。每次背个大背囊,带着我自制的幼儿环保普及教材、幻灯资料、道具等,主要在深圳、广州、长沙、上海、北京等地的妇幼培训中心,协助当地的妇联组织在幼儿教师的培训中加进环保教育内容。

  这些年能感受到,大陆的很多环保志愿者都是在极其艰难的状况下搞环保,有时候会“有心无力”,所以我想着能够让他们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和道义上的援助,于是有了开设“地球奖”的设想。

  记者:20多年的民间环保工作,您主要从哪些方面推动民间环保力量?

  吴方笑薇:在“地球之友”的基础上,我所能做的是身体力行去推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通过教育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二是对公共政策提出意见,提出好的方案;三是从民众的角度推动企业环保,监督企业污染行为,也赞扬企业环保行为;四是推动民间环保组织与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合作。

  记者:在过去20多年的环保行动中,您了解到了中国的民间环保自觉是怎样的一个现状?

  吴方笑薇:我个人从几个方面看这个问题。首先,我认为环保不是新的课题,中国农业社会时期就学会了用猪粪、牛粪、秸秆等循环利用,不浪费,所以环保在中国渊源几千年,所以我们很有资格去讲我们的环保走过好的路子。但是,我们忘掉以前的好东西,开始看不惯自己的好东西而拥抱一些别人的坏习惯,可能因为身份、面子而丢弃我们好传统的核心。

  其次,我们的“绿色运动”刚起步,民间参与的环保运动才10年时间,才刚刚起步。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要强求,我们国家经过很艰苦的经济奋斗,很多人在为生存努力的同时还腾出时间来关心环保,实在也是不容易。

  记者:2010年广州亚运提出绿色亚运的口号,广州现在也在创卫生城市,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吴方笑薇:有一个远景目标是好事,绿色亚运、文明城市可以让民众和政府有共同目标,知道将朝哪个方向一起努力。但是,无论亚运、创卫文明等,我觉得民众参与是最重要的。所以广州也应该把创建绿色亚运、文明城市这个“球”交给民众,让民众百花齐放地建设绿色亚运、创建卫生城市,因为民众在参与后就会产生优越感,他会积极地参与,参与之后也会更珍惜,因为是他们亲手改变的,他们会因此倍加珍惜而不断行动。

  而如果仅仅是政府的口号,他们会认为这是政府的事,功与过与他们都没有很大关系,这样他们容易对此缺乏热情而冷漠。

  被人称为“麻烦的女人”

  记者:谈了很多公众话题,但我对您个人投身于公益环保事业表现出来的职业和执着精神,很敬佩。是什么促动您从事环保民间工作的?

  吴方笑薇:22年前,我带着孩子去看望一个垂死患癌症儿童,当时的场景让我触动很大: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被污染死?为什么这些孩子会成长在这样一种生态环境下?我开始思考我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我要把健康这份幸福送出去,为这些孩子、不幸福的人争得幸福。

  记者:这样的一种热情,有没有遭遇不支持?

  吴方笑薇:22年的全职,很多人骂我,说我是个麻烦的女人、阻碍别人赚钱等等。1983年加入“地球之友”之初,周围的人都不明白我这个从不搓麻将的职业太太每天早出晚归在干些什么?后来有人在大街上看到我穿着“地球之友”的广告衫,领着一帮环保志愿者拾捡垃圾,举着抗议大气、饮用水遭污染的标语牌向政府请愿,就觉得我在犯傻。有些善意的人劝我说理想主义过重了点儿,会很辛苦。

  但不管怎么样,我坚持一点,我们的父债不能让子还。谁为下一代人发言?环保行动是他们的代言人,要为下一代争取一个公平、公正的环保生态。

  基于这信念,即使一直以来被人不理解、冷淡,但我认为我是在为下一代做事就够了。

  记者:家里人支持您吗?

  吴方笑薇:做全职义工,要靠老公养我(笑)。我从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专业毕业后,在英国博物馆做过短暂的人类学研究。后来遇到我的先生。结婚后在家做全职太太,后来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就遇到刚刚我和您说的这个病房场景,对我促动非常大,当时就有了专职加入环保行列的强烈想法。后来我先生很支持我,我很感谢他这一路的支持。

  不过现在,他常常和我说,应该退休啦(笑)。我就对他说,“人老心不老,天天搞环保。”

  记者:在之后22年的公益环保行动中,有没有遇到让您为之感动的环保行为?

  吴方笑薇:我很高兴告诉你的是,像我这样执着的人很多。我接触过一个日本妇女,她和她的组织花了30年时间,搜集资料,和平谈判,终于换回当地的蓝天。当地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每天都是黑黑的。这班日本妇女不甘心,她们虽然不是科学家,可是可以搜集资料,把污染的证据搜集起来交给政府,终于换回来改善。

 

12、黄河成河套平原之害 包头40%污水直排黄河

来源:央视国际-经济半小时  2007年05月1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5722358.html

2007051401-1.jpg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高污染的造纸企业排污口已经堵死。

2007051401-2.jpg

每年3.5亿吨化肥含量很高的农业退水排入塞外明珠――乌梁素海。

  节能减排是目前全国的一项重任,它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改善环境,还大家一个青山绿水。不妨先将目光集中在黄河流域。本栏目派出记者,对黄河上中下游的水质环境,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扫描,对黄河水做了一次体检。

  前两期节目记者调查了甘肃、宁夏两省的境内的黄河水质,接下来要关注的是黄河内蒙古段。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黄河进入内蒙古境后,画出了一个大大的马蹄形,全长830公里,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黄河岸边的河套地区就因为土质肥沃,灌溉便利,被开垦成重要的产粮区。现在,黄河仍然是河套灌区最重要的灌溉水源。记者从乌海开始了对黄河内蒙古段的调查。

  乌海化工企业治污成效显著

  黄河从宁夏流入内蒙古境内经过的第一座城市是乌海市,乌海市把黄河岸边71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为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该保护区内没有一家工矿企业,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测此处黄河水质常年在三类水左右,记者采访时还看到了很多水鸟。

  在黄河由南向北纵贯乌海市的105公里狭长地带上,曾经有7家企业依河而建,有的企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黄河。两年前,君正化工公司的工业废水就曾经不经任何处理由排污管道排入黄河。记者此次采访发现它的排污沟渠已经干涸,而且积满了厚厚的尘土,当地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经过技术改造之后,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废水闭路循环,实现了零排放,不再向黄河排放废水。

  记者从乌海出发,沿着黄河走了90公里,来到了磴口,由于沿途没有什么大的污染企业,磴口段黄河的水质还是不错的,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测显示,磴口的水质常年在三类水左右,在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闸的三盛公闸,记者看到有许多老乡在打鱼。

  记者看到,有老乡驾着小船在河里捕鱼,也有站在岸边撒网的,走进一看,老乡的鱼篓里还真有不少收获。

  两年前,记者曾经拍摄到三盛公闸附近一对以打鱼为生夫妇,一网就捞上来一条三斤多重的大鲤鱼。记者此次采访又遇到了这对夫妻,他们还在靠打鱼过日子。

  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南套子村 王俊刚:“有四斤多,五斤,有三条。”

  记者:“这鱼能卖多少钱?”

  王俊刚:“能卖100来元钱一斤。”

  十几年来,王俊刚夫妇一直靠打鱼为生,每年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而像他们一样以打鱼为生的人家在黄河岸边的小村子里就有二十来户。

  王俊刚:“不像以前好捞了,污染厉害,鱼少点了。”

  虽然王俊刚还在靠打鱼过日子,但是他也担心,如果黄河水污染得不到治理的话,自己以打鱼为生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记者从三盛公闸往下游行进了大概3.5公里,就发现了一个排污口排出黑色的污水直接汇入了黄河,记者当即采集了水样,在同一个排污口,当天早些时候记者拍摄到的是一股很小的白色水

  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环保局局长 王金和:“电站处理的废渣,是电站的冷却水。”

  磴口县环保局局长王金和告诉记者,记者所发现的排污口是黄河铬盐公司的废水排出口。排污口混浊的水流与黄河水之间形成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最后又汇入黄河,流向下游。

  巴彦淖尔市环境监测站对记者所采水样得出的监测数据显示:废水的悬浮物超出国家标准0.6倍,超标的原因是由于电厂沉淀处理不彻底。

 

13、黄河晋陕峡谷成黑三角 官员为高污染企业报信

来源:CCTV 2007年05月13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723480.html

2007051403-1.jpg

黄河晋陕峡谷成为污染黑三角 沿河百姓没水吃

  “黑三角”地区黄河两岸有成排的石灰岩洞口,洞口上方是一个接一个的冒着浓烟的工厂

  黄河晋陕峡谷为何成为污染黑三角

  本栏目系列节目《黄河体检报告》的前三期调查了黄河的上游和中游,一路所看到的景象有喜有忧。发现的惊喜是,经过各地治理,黄河多年来的污染顽症终于得到了一定改善。记者继续沿河而下,来到了内蒙、山西、陕西三省的交界处。在被称之为 “晋陕峡谷”的黄河段,本来平缓的黄河两岸悬崖峭立,水石相激。在当地,老百姓将此段黄河 称之为“黑三角”。

  “黑三角”沿河百姓靠着黄河没水吃

  晋陕峡谷是指,九曲黄河从内蒙古准葛尔旗经过山西省河曲县向南拐弯,穿过山西保德与陕西府谷两县,大约100公里长的河段。

  在山西省河曲县记者看到河水十分清澈,让人想象不到它就是黄河。然而,在黄河岸边府谷县东山村的暗访,令记者的喜悦劲儿全然消失,在东山村,记者听到了一件怪事,村里的村民居然没有水吃。

  陕西省府谷县东山村 村民:“没水。”

  记者:“你们住在黄河边上,怎么没水吃呢?离黄河那么近。”

  村民:“走了 已经走了,从底下走了。”

  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东山村有300多口人,现在都是花钱拉水吃,而以前从来没有为吃水发愁过。因为距离村子500米外有一眼山泉,是全村人的吃水和用水来源。老人还将记者带到了山泉边。

  记者:“是从这出来吗?”

  村民:“对,就这个地方是水源。”

  在水源处记者看到,老人所说的山泉现在几乎没有水流出来了,只有一汪很浅的积水。它怎么可能养活300多口人呢?

  村民:“原来这儿的水可大了,原来它就是这么流了,从这里这么流。

  记者:“就这么随便流了,下面满了。”

  村民:“不是那么流,是这么流了,从上面漫过去,吃这的水完全够了还浇地。”

  老人告诉记者,以前的山泉常年水流不断,不仅养活着东山村300多口人,还向附近一个工地2000多人同时供水。那么,山泉的水怎么现在会没了呢?

  陕西省府谷县东山村 村民:“我刚才跟你说了,从底下走了。”

  记者:“那水是从下面,漏到哪里去了?”

  村民:“下面,黄河边,黄河边,你们见了没有,采的那个洞。”

  记者:“这个没看到。”

  村民:“就在下面,下面路边底下都有洞,就钻进这个地方了。”

  记者:“这个洞能打到这来?”

  村民:“就钻进这个地方来了。”

  究竟是什么人在挖洞,挖洞又是做什么呢?

  村民:“它采矿的时候不是放炮了吗,放炮把地下震开了,震开了一点点缝缝,水就从缝缝走了。”

  根据老人的指点,记者在山脚下,发现成排的洞口一个接着一个。当地人告诉记者,每个洞都有两三百米深,整个山底下几乎被采矿的给挖空了。挖走的矿石都被送到了石灰厂和水泥厂。在东山村周围,就有水泥厂、电石厂等五六个厂矿,它们都建在黄河边上。沿着河边公路逆流而上,记者看到,两岸都是成排的洞口,大量的沙石渣土被倒进了河里,黄河已变得满目疮痍。而在山洞上面,是一个接一个的工厂,一个接一个的烟囱,到处都冒着滚滚的浓烟。

  从不停工的高污染企业竟是保德县的重点保护企业

  东山村的黄河堤岸,因为开山取石,被挖的千疮百孔,老百姓赖以为生的山泉也断了流。而那些工厂,弄的黄河岸边整日浓烟滚滚。母亲河变成了一幅大工地的模样,每个人看了都会心疼,可当地为什么没有政府部门站出来管管呢?记者决定乔装打扮探个究竟。

  山西省保德县与陕西省府谷县隔着黄河一桥相连。保德县在黄河东岸,沿着黄河边,近10个厂矿一字排开。为了方便起见,记者以一个生意人前来考察的名义展开了调查。在保德与河曲交界处,记者看到了一个紧贴着黄河建在岸边上的焦粉厂,厂子的露天污水池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它的生产规模到底有多大,是不是属于国家要求关闭的那种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呢?记者找到了焦粉厂的负责人。

  记者:“一年多少万吨?”

  山西省保德县某焦粉厂老板 武勇:“三万吨。”

  焦粉厂属于焦化行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年产3万吨的企业属于要关停的对象。但记者暗访到的私人老板似乎毫不担心。

  记者:“从政策上不是说国家要关闭这些小企业吗?”

  武勇:“都生产着就没有停的。”

  离开焦粉厂,沿着黄河一路南行发现类似的小厂还有不少。在另一家私人开办的焦粉厂,污水池同样散发着刺鼻的气味,生产过程中四处冒烟,完全像一个小作坊。但厂子里的职工告诉记者,小厂子赚钱快,投资也少。

  记者:“一年能生产多少?”

  焦粉厂职工:“年产四万吨,说是四万吨,实际上最起码能生产五六万吨。”

  记者:“需要多大的投资?”

  焦粉厂职工:“总投资三几百万。”

  记者:“整厂搬连住宿需要三百万。”

  焦粉厂职工:“三百万用不了。”

  在记者暗访该厂职工期间,又发现附近不远处冒起了黑烟。

  记者:“这是什么厂啊?”

  焦粉厂职工:“那是个白灰炉,白灰窑。”

  记者沿着黄河边继续前行,随后接连看到了好几个小厂子,无一例外,都在冒着浓烟,空气中四处弥漫着乌烟瘴气。其中的保德县东德水泥有限公司同样是一家私人企业,工厂至少有五六个烟囱都在冒浓烟,有白烟还有黄烟。公司的墙上挂着各种牌匾,还有保德县政府颁发的重点保护企业牌匾。在与东德水泥厂仅一墙之隔的保德县福利水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已经让厂里的工人变得灰头土脸。

  山西省保德福利水泥有限公司 工人:“空气不好。”

  工人告诉记者,工作环境很脏很差,刚洗的衣服穿一天就变得满是灰尘.

  记者:“像你们这个是24小时倒班呢?还是白天上班,晚上不上班。”

  山西省保德福利水泥有限公司 工人:“晚上也上,晚上一班,白天一班。”

  记者:“机器一直开,人是倒班的。”

  工人:“对。”

  工厂的工人告诉记者,因为最近水泥价格好,厂子在加班加点得生产。

  记者:“环保局到这查,应该是比较严。”

  工人:“不严。”

  记者:“一年总要来个一两次吧?”

  工人:“对,就是一两次,一两次给吃上一顿饭就了结了,他到饭店给吃上一顿就了结了。”

  记者:“瞎说,不可能吃一顿饭就不管了。”

  工人:“没问题。”

 

14、渭河污染调查:西安每天排入近百万吨生活污水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年05月13日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5-13/234312975806.shtml

2007051404-1.jpg

一个直径近两米的排污管,正在向渭河排放咸阳的城市污水。

2007051404-2.jpg

西安市未央区草滩农场一户村民,用塑料水壶里的自来水浇灌皂河边的农田。

2007051404-3.jpg

太平河呈暗红的酱油色的污水,在汇入皂河的地方翻腾起大量的泡沫。

2007051404-4.jpg

西安市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排污口,不停地向皂河里排泄着或黑或黄的污水。

  5月1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陕西母亲和渭河成为排污下水道”,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陕西母亲河渭河之死

  黄河流经中段的“晋陕峡谷”,很快就在陕西潼关,迎来它最大的支流――渭河,作为黄河的一条大动脉,渭河的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栏目记者高扬前往渭河进行了调查。

  昔日陕西人的母亲河已沦为“关中下水道”

  在陕西省境内的黄河潼关段,黄河迎来了她最大的一条支流------渭河的汇入。与两年前记者所拍摄到的渭河河水相比,现在渭河的颜色已经变得清澈了很多,不过记者站在渭河与黄河的交界处看到的依然是黑黄分明。

  在国家环保总局设在陕西潼关的吊桥水质自动监测站,技术人员证实,自2005年以来,判断渭河水质的两项主要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含量,一直呈下降的趋势。

  陕西潼关吊桥水质自动监测站 工作人员:“2007年一季度和05、06年同期一季度相比,你可以看到同期相比酸氨指数的值是逐渐下降了。也就是说,水质还是在朝好的方向好转。”

  尽管污染物指标在逐年下降,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渭河污染的现状依然相当严重。

  陕西潼关吊桥水质自动监测站 工作人员:“按照这个标准应该属于劣5类,它是按照国家标准的。”

  对黄河来说,渭河的加入,带来的决不仅仅只是颜色上的变化。对渭河两岸的百姓来说,改变更多。渭河在陕西境内的流域面积占陕西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聚集了陕西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和80%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说黄河是全中国的母亲河,渭河就是陕西人不折不扣的母亲河。可是,现在渭河边的老百姓却不敢亲近这条母亲河。

  在渭河上的吊桥渡口,70岁的当地村民陈老汉向记者描述了渭河昔日的景象。

  陕西潼关吊桥镇高桥村 村民:“(渭河)是母亲河,过去我十来岁的时候,渭河黄河都有船,那时候,渭河的水很好。”

  记者:“你在河里洗过澡吗?”

  村民:“洗过,那时候渭河能趟过去。”

  记者:“水质怎么样?”

  村民:“清。”

  老人告诉记者,现在渭河污染了,别说是在河里洗澡,就是种庄稼都不敢用渭河水来浇。

  记者:“用什么浇?”

  村民:“用井水。不能用河水?这个水这么连这么长的鱼都不能生,没有鱼了。”

  被老人视为“母亲河”的渭河,现在成了又黑又臭的“关中下水道”,老人的遗憾,也成为压在陕西省环保局局长何发理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陕西省环保局局长 何发理:“讲到“下水道”,特别是讲到以前黄河一级支流的渭河是“下水道”,不但我,省上的领导和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感到心情非常沉重,感到我们这一代对渭河欠帐太多,愧对子孙万代。”

  在陕西环保系统工作了近30年的何发理,对渭河也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严峻的污染形势,何发理坦言,自己上任以来主要的精力全都放在了渭河上。

  陕西省环保局局长 何发理 :“渭河的污染,它是长期形成的,像是得病一样,得病容易,治病难。”

  为了探究渭河污染治理的难题?记者决定从上游开始,沿渭河进行一次的调查。调查的第一站,就是渭河流入陕西后的第一站------宝鸡市。

  来到了渭河上游的宝鸡峡站在渭河河床的正中央,记者看到,四周都是裸露在外的河床,河水已经很少。记者身后的宝鸡峡大坝,将渭河的河水拦截到旁边灌溉用的引水渠当中了。据当地的环保部门介绍,渭河像枯水期没有水的状况大概会有六、七个月,而即使是在丰水期,水的深度也不过就是十几公分,渭河实际上在上游已经成为一条没有水的河。

  4月16日,记者对宝鸡峡水库坝前的渭河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显示,COD为21.7MG/L,接近三类水的标准,说明渭河上游的水质还是很好的。而沿着渭河再往下游,记者在宝鸡市与杨凌区交界的罗家桥所提取的水样检测结果显示,COD为29.2MG/L,水质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在国家规定的四类水标准范围内。

  咸阳每天6万吨生活污水排入渭河

  从宝鸡市往下游驱车100多公里,记者来到了咸阳市。

  陕西省咸阳市境内的渭河大桥,距离记者上一次取水的宝鸡市的罗家桥大概是100公里的距离,虽然只有短短100公里的距离,但是记者发现河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光是颜色呈现出一种暗红的颜色,而且空气中有一种非常刺鼻的臭味。记者从渭河大桥下提取了水样,当地环保部门检测,它已经变成了劣五类水质。那么在这短短100公里的河道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渭河水质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在渭河岸边,记者发现了一个直径近两米的排污管。从管口喷涌而出的污水,散发出阵阵恶臭,巨大的水声在空旷的河床中显得格外得刺耳。

  记者:“这个就是城市的生活污水?”

  陕西省咸阳市环保局副局长 何章:“是城市生活污水,是老城区这一块多年来的,那么现在处理不了,剩余大概每天还有5万吨左右的污水流到渭河里去了。”

  咸阳市环保局副局长何章告诉记者,咸阳城区每天排出的生活污水约有16万吨,而全市目前唯一的东郊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只有10万吨,剩下未经处理的近6万吨生活污水,只能直接排入渭河。按照他的说法,目前咸阳市对渭河的主要污染就是城市生活污水,因为最近几年,咸阳市已经关闭了上百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和印染企业。但事实上,给咸阳段渭河带来污染的,决不仅仅是城市生活污水这一项。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 李大虎:“另外一个就是沿着渭河的北边还有几个县,凤翔、岐山、扶风这三个主要的县城,他的这个主要的污水排放这一块,主要是通过(小)韦河,韦河入渭主要是在杨凌这个地方入渭。”

  李大虎所说的凤翔、岐山和扶风三个县都在上游的宝鸡市境内,并不属于咸阳市管辖。而渭河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小韦河,正是从这三个县流出来的。

  在宝鸡市扶风县几年前曾因偷排污水而被环保部门查处的法门寺造纸厂,记者看到污水处理池翻滚着黄褐色的泡沫。4月16日,记者随同陕西省环保局对法门寺造纸厂的总排口进行了突击检查。

  经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检测,扶风造纸厂排污口废水的COD为186MG/L,氨氮含量为0.8MG/L,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陕西省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副处长 岳鸿环 :“根据国家规定,它达到450就可以排放了,但同时地表水的对5类水的标准就是40了。如果没有生态水补进来,COD450他怎么能达到5类水?超出了10倍多,11倍。”

  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再加上凤翔、岐山和扶风三个县的生活污水,一同排进了小韦河,最终流出宝鸡市辖区,在杨凌区和咸阳市的交界处排入渭河。检测结果显示,渭河在流经咸阳市之后,COD增加到了68MG/L,由上游的三类水变成了劣五类水质。而对于这一检测结果,咸阳市环保局副局长何章却有一肚子的委屈。

  何章:“我跟你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渭)河南那边,咱就说西安那边吧,他们有几个排污县像户县、周至,污水也排入渭河了。虽然(他们)排到渭河,跟我们咸阳算算这个帐,不是我们排的。一部分污水没处理好,这是我们责任,还有一部分是从西安那边过来的污水,他们污水厂没建成,排入渭河了,也造成了渭河的污染。”

 

15、潘岳的“修理”承受力与官媒间的正和博弈

来源 : 长江商报 2007-5-14

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show.aspx?id=40152

  公权与舆论实现正和博弈,整个社会的利益才会不断增加,才能凝聚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公益服务,而不是把力量消耗在互相的误解与冲突中。早有学者说过,和谐的官媒关系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正表现在正和博弈的建设力量中。——曹林(《中国青年报》编辑)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今年3月一次环保宣传中遭遇“沙尘暴”,而这一幕被在场记者抓拍下来,连续发动“环保风暴”的潘岳宣传环保时遭遇“沙尘暴”,这幅尴尬图景被舆论解读为“大自然的惩罚”。在近日接受央视采访时,潘岳承认当时对批评有点感觉(因沙尘暴不归环保局管),不过思想很快转变过来,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喊冤。他还对拍下这组照片的记者表示感谢,并要推荐为年度环境新闻奖。

  看到潘岳这个表态,想起其在前段时间接受中青报采访时说:“从政之后我多次被媒体在某些细节上‘修理’或‘误会’过,但后来都解释清楚了。”从这点来说,政府官员要有点承受力——表态没几天,潘岳立即又以一次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媒体修理”超强的承受力,这种宽容舆论批评和监督的姿态很值得赞赏。

  舆论对那张“潘岳遭遇沙尘暴”照片进行批评甚至调侃时,别说当事人潘岳“有感觉”,说实话,就是我这个以批评为业的旁观者都有点鸣不平:其一,治沙不是环保局的事,而是林业部门管;其二,开明的环保局这几年为推进环保做了不少事,在信息公开上也是走在各部委前面,这与开明官员潘岳的个人努力分不开,沙尘问题不是一两天可以解决的;其三,从与潘岳有限的几次交往看,感觉其非常尊重和支持媒体,非常看重媒体力量对环保风暴的推进。

  然而潘岳在“不是推卸责任而是加强合力”的认识下不仅接受了调侃,承受了“修理”,还对记者表示感谢并要推荐为年度环境新闻奖,官员这种对批评开明的承受,必将促进一次官媒关系的正和博弈。所谓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潘岳在承受批评中获得社会赞许,媒体和舆论在官员对批评的宽容中会更加理解和支持环保,而环保事务也将在良性互动中凝聚到更多的合作资源,吸引到更多公众的深度参与。潘岳坦诚的宽容,弥合了可能的误解和冲突,在“无论赞美还是调侃,大家都是为了环保”的共识认知下实现了正和博弈。

  确实,无论媒体怎么敏感,他们是为了环保这个公益事业;无论网友多么苛求,他们也是出于对破坏环保者的痛恨——一个官员,如果他真正坦荡无私,如果他真把自己服务的公益看得比私人面子重要万倍,他一定会在“共同的利益感觉”中感受到舆论批评者的公心而非恶意,一定会以寻求共识的心态和合作的姿态面对这种批评。只有这样公权与舆论才会实现正和博弈,整个社会的利益才会不断增加;也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和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公益服务,而不是把力量消耗在互相的误解与冲突中。

不得不说,现实中这样的官员不是太多,所以公权与舆论的关系有时呈现的是“零和博弈”与“负和博弈”:冲突中没有胜利者,甚至都是失败者,整个社会的利益受到损害。面对媒体和舆论的批评,有些官员和部门动辄起诉媒体,要媒体向其赔礼道歉,或者通过其他非正式渠道兴师问罪——这样做只能让媒体舆论与部门、官员总是保持一种紧张关系,分散各种社会力量用在公益事业上的精力。早有学者说过,和谐的官媒关系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正表现在正和博弈的建设力量中。

 

16、不仅仅松花江需要“休养生息”

来源: 新京报 2007-5-12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28/2007/05-12/011@011155.htm

   “如果松花江水污染状况没有改观,即便有一天老工业基地振兴了,GDP高高地上去了,也只能算是个失败的教训”。在5月10日召开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作出这一表示,并提出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启动,让松花江休养生息。

  事实上,在“声声严令”之后,是中国江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化和普遍化。国家林业局曾表示,中国江河中有70%遭到污染。以长江为例,日前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显示:长江干流存在岸边污染带累计达600多公里,干流60%水体遭遇不同程度污染,危及沿江500多座城市的饮用水。

  由此看来,中国绝非仅仅一个松花江存在江河污染问题,也绝非仅仅一个松花江需要严厉的监管与处罚措施。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只是全国江河污染防治的一个开端。值得欣喜的是,国家环保总局已明确表示,松花江治理积累的经验将逐步应用到其他江河流域。

  从环保总局公布的松花江水污染治理的诸项政策来看,综合考虑了行政手段、经济约束以及人文特征等多方面因素,政策的布局和约束考核机制基本完善。加之环保总局把松花江作为全国水污染治理的首抓典范,因此,其未来治理结果理当会令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未来松花江污染治理的确卓有成效,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简单地认为,未来祖国南北的“山青水绿”都可期待。因为伴随着江河污染治理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各地的地方政府都将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孰为先”这道选择题目的考验。对于很多地方政府而言,这道选择题未必容易选择。而这恰恰成为了制约江河污染治理在全国范围推广的瓶颈。

  历史上淮河污染治理的案例可资为证。淮河治污曾历经10年努力,各方投入达到数百亿元巨资。然而2004年7月,淮河却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污染团,形成150多公里长的污水带,使得10年治污成果化为泡影。总结淮河治理的经验教训,其核心问题就在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与环保目标相互掣肘。在淮河污染治理中,上下关系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经济利益(比如财政税收因素)的考虑,往往与排污企业的经济利益一致,最终导致环保约束措施仅仅是流于形式,淮河治污行动功亏一篑。

  因此,当环保总局的江河污染治理措施由“典型”转向全国推广,除了要完善既有的考核惩处制度,还必须解决监管机制的落实问题,也就是要形成以江河流域地理特征为管理范畴,同时又超脱于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的约束机构。

  在这一问题上,美国的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经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对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授予该局相当大的权力。在管理人员的组成上,该局的董事会由总统直接提名,国会通过后予以任命,直接向总统和国会负责。同时成立由各方代表组成的“地区资源管理理事会”,对该局的权力予以监督和约束。这一有效的监管措施最终成为田纳西水域治理的良好体制保障。

中国江河流域防污治污已迫在眉睫,但污染防治的目标当立足于长远。因此,江河流域“防污治污”的机制建设要优于政策规划。

 

17、重奖环保官员扭曲施政行为

来源: 新京报2007-5-14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3/2007/05-14/011@014118.htm

    空气质量改善就重奖官员,其实已经成了上级政府考核下级官员的一项政绩指标,并再度表明一些地方政绩评价的基本特征:官员对上级而不是对民众负责。

  山西省环保局和省财政厅最近制定了一个官员奖励办法,凡是空气质量指数位次前移的城市政府,将获得最高200万元的奖励,奖励对象为相关城市的市县(区)委和市县(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环保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昨日《山西晚报》)良好的空气质量,是市民享受良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因此,城市政府自然有责任致力于减少、控制大气污染,改进空气质量。空气质量若严重退化,官员理应承担责任,而空气质量若有所改善,民众却也毋须给予奖励。

  不过,山西省有关部门奖励地方官员,似乎与本地民众无关,与民主的控制、监督无关。准备奖励地方官员的是上级部门,奖励资金来源主要为省财政专项列支。这听起来有点奇怪,因为,恶劣空气的直接受害者是本地民众,空气质量改进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本地民众。如果奖励地方官员,促使其改进辖区内空气质量,主要为了让本省各城市在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中的排名有所改善,从而改善当地环保整体形象,有关部门才有理由掏这笔钱奖励地方官员。

  这也就是说,空气质量已经成了上级政府考核下级官员的一项政绩指标,并再度表明目前一些地方官员政绩评价体系的基本特征:官员主要是对上级负责,政绩评价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考核,而不是本地民众的投票。

  正是这样的考核制度影响了环保的推进。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地方GDP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创造出好看的增长政绩,曾经普遍采取过一种奖励措施:官员们被分配到招商引资任务,凡是完成得较好的,就可以获得提成或者奖励,这也造成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吸引投资,不惜牺牲污染环境。

  近两年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的做法声名狼藉。环境等指标在官员政绩体系中的权重似乎加大,山西省准备重奖改进空气质量有功的地方政府官员,就是这种趋势的一种反映。自上而下的官员政绩考核架构并无变化,变化的不过是考核指标而已。而这也意味着,这种考核,未必能够达到良好的后果。

  在目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下,一项指标如果被上级看重,地方政府官员很可能利用行政权力,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该政绩。有些地方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经常为严重污染环境、但带来GDP贡献的工厂保驾护航,让遭受污染之害的民众很难获得救济。改善空气质量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但地方政府官员就很可能用追求GDP政绩的手段来追求环保政绩指标,比如随意关闭合法开办的工厂,随处禁止汽车上街,强制民众改装采暖设备等等。地方官员由此获得重奖,背后的民众却付出巨大代价。

政府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要合法、合理,必须以地方的民主治理程序为制度前提。否则,重奖之下,只能扭曲地方官员行为模式,他们很可能以损害民众权利与利益的手段,追求本来正当的施政目标。□秋风(北京学者)

 

18、重奖治污官员:钱从哪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7年05月14日 梁江涛

http://env.people.com.cn/GB/5726427.html

  近日,山西省环保局和省财政厅针对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决定对考核排名前移城市的一把手给予重奖,凡退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前5名的,给予重奖;空气质量指数位次前移10名的城市,给予特大奖。奖励最高额度达到200万元。这样的奖励额度在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中尚属首次。

  该不该奖?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总则第八条明确规定,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那么,该不该重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奖金是对超额劳动、显著成绩的报酬,重奖当然是对更加艰巨的工作、更加显著的成绩予以褒扬。一些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固然有诸多客观原因,但如果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地方政府就及早将治理大气污染的事抓上手、抓出成效来,今日的治污工作恐怕也不至于困难到要祭出“重金悬赏”这一招了。

  如果前人的“政绩漏洞”,后人拿来作为阵地碉堡,每前移一步,还能拿到红包,长此以往,循环往复,政府的奖金可能就在官员的更替中打了水漂,而这绝非环保法明确奖励的本意。

  再说“重奖”的资金来源。世界银行钱多不多?世界银行行长的权大不大?可是他给女友加了点工资,就被道德委员会不依不饶,甚至问罪。而一个省级财政,想拿出钱来设巨奖,就立马出台一个奖励办法,纳税人事先是否充分知情?就算山西省是产煤大省,有钱,也不能以为拿卖煤的钱来奖励治污官员就是顺理成章啊。这“重奖”里头,公共财政决策的随意性着实令人忧心。

  节能减排需要奖惩制度的保障,但必须事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做到有重奖就有重罚,并且要兼顾到政府主要官员的法定职责,以及其他官员、广大人民群众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否则,重奖之后,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19、兰州黄河治污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来源:甘肃日报 2007-5-14

http://www.h2o-china.com/news/48285.html

  兰州5月13日消息  今年财政投入上亿元资金治理黄河兰州段水污染;污水处理费年内上调到每立方米0.80元;到2010年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这是从5月11日下午兰州市政府有关新闻通报会传来的消息,表明了兰州市政府治理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的决心。

  近日,中央及地方媒体先后对兰州黄河段水污染情况进行了报道。今天下午,兰州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新闻通报会,就黄河兰州段有关水污染问题进行通报。

  让母亲河清洁安全兰州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给兰州增添了独特魅力。

  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5公里,为兰州提供了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城区日供水量为7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日供水总量的90%,地下水源约占10%。

  据悉,2006年兰州市共排放废水1.68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4255万吨,占排放量的25.21%,生活及其它污水1.2625亿吨,占排放量的74.79%。

  黄河兰州段水质的好坏,不仅事关全市人民的用水安全,而且直接影响下游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据介绍,近年来,兰州市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机制,全力防治黄河兰州段水污染。自2001年以来,共投入2.1亿元,已完成了50多项工业污水项目的治理,目前全市的重点企业的废水已基本得到治理。

  以加强饮用水源管理为重点,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大力实施放心水工程,对位于地表水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的各污染点和污染源进行了清理,关闭取缔20多家污染水源的排污单位。同时,在建设项目审批中严格把关,近年来先后否决了10余个污染水体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坚持每周巡查,确保用水安全。从去年开始,兰州市利用两年时间,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已封堵了排污口15个,依法关停搬迁18家,13家餐饮企业全部停业。

  与此同时,兰州市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现有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5.7万吨,其中日处理能力20万吨的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计划今年投入试运行。对1600多家污水排放单位完成排污申报登记,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据介绍,黄河兰州段共设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近5年黄河兰州段各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按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经上级环保部门认定,黄河兰州段各断面地表水均达到三类标准。

  三大问题制约黄河治污目前,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受到资金、污水处理费标准偏低、污水处理设施监控手段落后三大问题的制约。

  由于财力匮乏,投入不足,致使污水厂及其管网不配套,造成污水收集率、处理率低。雁儿湾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落后,尚需加大投入,进行改造。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建成,由于管网不配套,至今无法正常运行。

  目前兰州市污水处理费标准为居民生活用水每立方米0.30元,其它用水每立方米0.45元,与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管理市场化运作。全市只有16家单位安装了污染设施在线监控仪器,对排污企业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手段。

  201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70%根据兰州市“十一五”城区排水设施发展规划控制目标实施意见,兰州市确定在2010年实现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的目标。

  为此,兰州市在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监管的基础上,今年将投入巨资,抓紧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改造:再投资3800万元,对七里河区、安宁区污水管网进行扩建;实施雁儿湾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安排改造资金6000万元;新建雁滩、盐场、西固、和平4座城区污水处理厂和红古区海石湾、榆中县夏官营、皋兰县城3座县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等。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继德说,近期将就计划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项目面向全国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环保工作。同时,兰州市政府决定今年投入4100万元,安装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和监控设备,健全和完善全市环境自动监测体系,以便准确、及时地掌握环境质量情况。

  据悉,兰州市还将在2008年前将污水处理费调整到每立方米0.80元,以解决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费用。(周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