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二月二十六日江河信息导读:

二月二十六日江河信息导读:

2007-02-26

二月二十六日江河信息导读:

 

环境资讯:

1、环保总局永久关停12个严重违规项目

2、中国濒危野生动物拯救已进入回归自然的新阶段

 

地方信息:

3、北京财政去年掏出14亿元“请”走污染企业

4、河北省“四道防火墙”保护水资源

5、广州市长调研河涌整治 称治山治水借钱也做

6、滇池治理:大清河拦截入滇污水

 

污染信息:

7、夜间偷排3吨油泥 近1公里河水被污染

8、滥施化肥养鱼 湖北花马湖水质急剧恶化

 

重大水事:

9、图:长江嘉陵江 出现罕见低水位

10、长江,数字水文新飞越

11、怒江,怒江

 

气候变化:

12、专家称未来4至6年长江流域可能连续大旱

 

深度报道:

13、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危机:污水刺鼻、垃圾恶臭 

 

环境时评:

14、海殇:大海正成为人类后院垃圾场

15、环境:污染与失衡考验中国 警钟为水而鸣

16、仅靠行政力量能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吗?

 

 

 

1、环保总局永久关停12个严重违规项目

来源:法制日报2007年02月25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2-25/081612363011.shtml

  1月开始的环评风暴又有新进展。12个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被依法永久性关停,其他70个违规项目的绝大多数正在积极整改中。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这些项目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一旦建成投运,将对整个区域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12个严重违规项目,先期投资已达20亿元。

  自1月10日开始,国家环保总局与4个省环保局对唐山市、莱芜市、六盘水市和吕梁市暂停了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所有项目的环评审批。潘岳说,环保总局对莱芜市采取限批政策后,莱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区域限批”整改领导小组,现场督办莱钢集团的整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设项目的全面清查工作。莱钢集团积极落实整改要求,停止了违规项目的建设,封存了设备,并按程序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鉴于莱芜市整改措施得力,‘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薄板一期工程’已达到整改要求,区域限批对莱芜市发展战略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明显作用,环保总局决定解除对莱芜市的区域限批。”潘岳说。莱芜因此成为第一个被解除“区域限批”的地区。

2、中国濒危野生动物拯救已进入回归自然的新阶段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07年02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2-26/134212373677.shtml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陈润生秘书长今天说,以朱鹮、麋鹿、野马、扬子鳄等一系列濒危野生动物成功放归自然为标志,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拯救工作,在经历抢救性保护、人工繁育扩大种群并取得成功后已进入回归自然的新阶段。

  陈润生说,面对我国部分珍稀野生动物濒危的严峻形势,国家林业局确定

  了抢救性保护、人工繁育扩大种群、最终实施放归自然的阶段性部署,并启动了濒危物种拯救工程。

  如今,我国成功攻克了大熊猫、朱鹮、麋鹿、野马、扬子鳄等200多种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救护、繁育等技术难题,数十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已建立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到2006年年底,我国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达到217只,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突破1000只,麋鹿人工繁育种群超过2000头,野马人工繁育种群逾300多匹,扬子鳄人工种群增长至1万多条。

  陈润生说,濒危野生动物抢救繁育工作取得成效,为实施放归自然、重新建立及最终恢复其野外种群奠定了基础。对国家林业局在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组织的人工繁殖野马放归自然活动的监测结果显示,经过5年多的野外生活,这些野马不仅适应了野外环境,而且逐步恢复了野外觅食、寻找水源、交配、护群等自然生活习性,种群处于稳定状态。此外,我国还在湖北石首、江苏大丰建立了稳定的麋鹿野生种群;在陕西洋县及其周边区域,通过放归自然,朱鹮的野生种群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郑北鹰)

3、北京财政去年掏出14亿元“请”走污染企业

来源:《北京日报》  2007年02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416177.html

  北京供热用上洁净的天然气,曾经是北京城煤气三大气源之一的正东集团(原751厂)煤气厂,要熄灭燃烧了三十多年的炉火。原打算随着煤气厂“关门走人”的老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在原地再“上岗”。不过这回不是当炉工,而是给从煤气厂变身而成的创意产业园当保安。去年,为支持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北京经济的增长质量,北京财政掏了14亿元,“请”走耗水耗电又冒烟的污染企业,帮助像751煤气厂这样的北京老工业企业就地改造或搬迁。同时,支持商业布局调整和中小企业发展,大力推动了首都第三产业发展。

  煤气厂快停产那会儿,厂里的老职工都望着老厂房叹气:“可惜了,咱们厂还是早年间兴建的欧洲特色工业建筑呢。”抬眼望望,高耸的烟囱和冷却塔外螺旋式镂空的旋梯,迂回曲折的管道廊,还有二三十层楼高的“巨无霸”烟囱,工业企业那份厚重的文化氛围挥之不去。“何不利用煤气厂现有的工业文化特色设施,建个文化人找寻灵感的创意产业园?”点子虽好,可是,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刚刚兴起的全新领域,煤气厂跨行业经营困难不小,最要命的就是缺钱改造。煤气厂的心思正符合首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市财政很快投入200万元资金支持萌芽中的北京正东创意产业园建设,用在园区整体规划设计,园区开发建设设施的配套安装和园区局部环境的改造上。现在,“初包装”后的正东创意产业园一露面,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就第一个过来设了会所,还有不少娱乐设计、文艺作品设计公司也跑来“考察”。“我们现在正筹措建设一座工业特质浓厚的设计师大楼,让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都来‘报到’。”正东集团一位负责创意产业的领导充满信心的告诉记者,到那个时候,争取安置更多的因产业结构调整而离开的老职工,干点保安、保洁、平台服务的活儿。

  正东集团煤气厂的变迁,只是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中众多老工业企业走新路的一个缩影。现在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原来也是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第一机床厂等老工业企业的“地盘”,老企业搬迁,原址改造后,这块只占全市0.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3.2%的地区生产总值。

据初步统计,去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11.2%;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70%。首都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较优、质量与效益较好的良好态势,也为财政收入带来了更有质量的增长。据市财政局介绍,从今年起,市财政将设立规模为5亿元的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社会投资体育产业,促进包括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用品等在内的体育产业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记者 黄玉迎)

4、河北省“四道防火墙”保护水资源

来源:中广网石家庄2007年2月26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7897

河北省将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等四项制度,以保护河北省十分紧缺的水资源。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旬报制度是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已有9个市开展了水质通报发布工作,涉及28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12个,地下水16个。尚未发布水质通报的保定和张家口两个市发布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为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河北省将建立由省水利厅牵头,省环保局、省建设厅和省卫生厅参加的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主要研究解决全省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整治等重大问题。

根据《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暂行办法》,河北省出台了重大水污染事件报告和月报制度,要求各单位发现的污染事件一旦确认为重大水污染事件的,要在1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告省水利厅,并通报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特别紧急重大的水污染事件,在报告省水利厅的同时,可直接报告省政府和水利部。同时,各地还要定期将每月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上报,并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计分析和预防应对工作。

5、广州市长调研河涌整治 称治山治水借钱也做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7年02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415015.html

  市长调研河涌整治

  上班第一天市长忙乜嘢?昨日大年初八,是新春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节后第一天上班,大家都忙着接利市,互相拜年。市长们都在忙什么?原来除了团拜、慰问,他们已开始研究工作,马不停蹄地到基层调研。

  广州市231条河涌的综合整治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专程到市政园林局调研河涌综合整治问题。

  昨天下午,张广宁在市政园林局主持召开现场会,听取市水系办等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他说,治山治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借钱也要做,要确保今年内将乌涌等7条河涌整治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副市长陈国,各区、县级市以及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治山治水借钱也要做

  张广宁表示,广州有231条河涌,总长913公里,这是一笔宝贵财富。近年来,广州市一直大力加强河涌综合整治,去年还举办了横渡珠江活动,成功检验了珠江及河涌综合整治的成果。下一步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交出一份更加出色的答卷。

  张广宁要求要将河涌综合整治作为政府一号工程来抓。河涌综合整治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广州市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市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十三届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乃至今后5年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检验广州是否真正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要标准。

  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河涌综合整治作为政府一号工程来抓,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治山治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借钱也要做。

  其次要确保今年内将沙河涌、猎德涌、黄埔涌、车陂涌、乌涌、花地河和大沙河等7条河涌整治好。广州要实现“2010年一大变”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山水之都,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河涌综合整治至关重要。河涌综合整治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必须统一思想,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想,团结一致,齐抓共管,切实推动这项工作。

  建设两个适宜生态城市

  同时,要将河涌综合整治与“2010年一大变”结合起来。河涌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做好做大水文章以及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高度出发,与周边环境美化、城中村改造、老城区产业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绿化休闲景观带等城市环境建设以及广州商业文化底蕴相结合,统筹考虑,配套进行,整体推进,把广州建设成为“两个适宜”的生态城市。

他要求各级政府要成立河涌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负责制订好整治规划方案,明确分工和责任,全力以赴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工作,在确保今年内完成对乌涌等7条河涌综合整治的前提下,做好辖区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整治规划,抓紧实施引水工程,清理河涌两岸的乱搭乱建行为,加强环保监管,做好征地、拆迁和补偿工作,同时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河涌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调动全社会力量,为做好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滇池治理:大清河拦截入滇污水

来源:昆明日报2007-2-25

http://www.h2o-china.com/news/46175.html

  大清河工程——

  滇池无大江大河注入,湖盆缩小、变浅,自净能力十分有限。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污水、垃圾从20多条主要河道流进滇池,使滇池成为国内“三河三湖”中治理难度最大的湖泊。对入滇河道进行“清污分流”整治是滇池综合治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滇池治理的一部分,明通河下段(大清河)截污工程的建设为削减主城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起到了积极作用。

  日截混合水30余万吨

  明通河下段(大清河)截污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建立完善大清河截污系统,减少排入滇池的污水,实现雨污分流,还景观于河道,提高系统片区的综合防洪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工程由截污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桥梁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淤泥疏挖及处置五部分组成。

  截污工程全长4535米,主要作用是转输和收集主城东南片及明通河、枧槽河系统的雨污混合水34.44万吨/日。全长5564米的河道整治工程上游采用矩形断面,下游河堤采用梯形断面,建设成生态河堤,整治后的河道过流能力将达到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河道上按标准建设公路桥10座。景观绿化工程对主要河道两侧设置6—10米宽的绿化带。工程还将疏挖及处置淤泥10.5万立方米,设置两个占地面积80亩的污泥干化场。

  大清河综合整治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35194.19万元。工程于2004年4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

  针对工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明通河下段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强调严格的科学管理,要求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各司其职,签订目标责任制,层层抓落实,责任落实到人,工期计划安排到小时,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

  工程在艰难中步步推进

  大清河沿线由于历史变迁原因,大多处于极松软地基,土体力学指标极低,地层土质分布较为复杂,上游土层下3米为深达4—15米的泥炭质土,下游为5—15米的流塑状淤泥,施工条件极为恶劣。

  云南明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A9标段,下游与滇池相连,施工场地范围内村舍、农田、河堤、鱼塘、藕塘纵横交错,施工期滇池水位与该标段的基地高差仅3.84米。河床下为流塑状淤泥,深度达5—15米。围堰筑好,才一抽水,老河堤竟移动了1至2米,河堤随即垮塌。

  在开挖河道“抛石挤淤”时,会影响附近河堤的稳定,为防止河堤垮塌,施工单位在开挖的河道两侧河堤沿线打下了一排排木支护桩。有的河段抽水后,改变了原来的压力平衡,使支护桩挡不住河堤的移动而垮塌。据统计,在这一段草煤层上施工,7标段就打下了木桩1700多棵,8标段打下2吨左右的钢板桩490棵,9标段打下木桩2000多棵。

  施工期间河道上出现过一夜间隆起3米多高的土层反涌,8、9标段出现河道底部宽17.5米,上面宽达30多米的怪现象。专家们感叹这是“地质癌症”。工程的艰巨和困难,永远留在了建设者们的心里。一位施工项目经理说:“干大清河工程流汗、流血,最后不要让我们流泪啊!”

  为了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建设者们齐心协力,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中,各标段相互配合,工程机械相互调配,考虑的都是大清河工程的整体形象,局部利益服从了整体利益。由于在施工中各项目部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质量规范,严把质量关,各标段河道开挖筑堤铺砌河底工程全部一次性通过中间验收。

  2005年4月30日,大清河河道通水了,关上片区遇雨遭淹的历史从此结束。大清河截污综合整治工程的配套工程泵站工程自2006年3月21日开工建设,当年11月竣工。

  大清河水逐步变清

  再次来到滇池北岸的大清河,在冬日的阳光下,成群的红嘴鸥在水面上飞舞,宽阔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与整齐的树木,河水清澈透明。河堤上,有的人在向红嘴鸥投递食物;有人悠闲地散步.整洁有序代替了昔日的脏乱差。

  村民张云元说,原来的大清河河水又黑又臭,浇菜都怕把菜“闹”死,弯弯曲曲的河道从粪草堆中流过,一下雨,发黑的臭水就溢到地里,住在这里太受罪了。河道整治的时候捞出很多黑臭淤泥。目前,河道被挖宽了,改直了,通水那天,流到河里的都是清水。直到现在,水都是清的。

  大清河截污整治工程建成两岸截污支管系统,使大清河两侧的企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及农田废水不再流入河道,实现河道清污分流,改善了大清河的水质。河水干管的建成除转输和收集雨污混合水外,还可实现旱季污水不进入滇池。雨季时,一定截流倍比的高浓度混合污水通过大清河泵站排到滇池流域外处理达标后排放,将削减入滇池污染负荷。

  “十五”期间,我市实施了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滇池西岸截污,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生态湿地建设,水土流失整治及面山绿化,采莲河、盘龙江、明通河、枧槽河整治等35项工程。今后,我市每年将对1至2条入滇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以从根本上削减主城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记者罗昆娅报道)

7、夜间偷排3吨油泥 近1公里河水被污染

来源:《华商报》 2007年02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415831.html

  

华商报讯 25日凌晨,一辆油罐车在陕西延川县永坪镇张家沟门村附近一座桥边,偷偷将约3吨油泥(含油废渣、废水等罐底沉淀物)排入河中,导致近1公里河水被污染。

  延川县环保局和该县环保监察大队的负责同志赶赴现场组织人力清理水面上的油污,几名工作人员站在河中的石头上,将设坝拦截住的油污用长勺和铁桶收集,而后暂时存放在河边用泥土围成的“贮油坝”中。延川县环保监察大队负责人介绍,“油泥是从张家沟门村偷排到河里的,顺着水势流到下游的李家沟门村附近”。

  张家沟门村一位村民气愤地说:“偷倒油泥的人太可恨了!河水被污染,牲口饮用后就会生病,严重的甚至会死亡,浇灌的庄稼也活不了———这么多油泥,差不多都有3吨了!”

延川县环保执法人员正在对辖区运输原油的车辆进行排查,遭污染的河域已基本被清理干净。(周清)

8、滥施化肥养鱼 湖北花马湖水质急剧恶化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07年02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415799.html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效忠 通讯员朱江)华农大绿色协会“湿地使者行动”考察队,在去年暑期进行的湿地使者行动中调查发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养鱼,比东湖面积稍小的花马湖水质急剧恶化。

  调查发现,就在两年前,花马湖湖水还算清澈。然而就在去年,当地渔场被人承包后大量施用化肥养鱼,导致湖水污染。村民说,现在的花马湖湖水不但不能喝,连小孩都不能在湖里游泳。经常有小孩子反映在湖里游泳后浑身发痒。当地90%以上的居民,现在靠打井来获取饮用水,连在湖里洗过的衣服,穿过后皮肤也会发痒。

  到了夏季,花马湖湖水浑浊,还有一股淡淡的腐臭味。相比之下,以开发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的梁子湖区,水质要好得多,梁子岛上居民的饮水全部来自于湖水。

考察队员分析:花马湖的开发在大方向上没有把握好,承包商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采取破坏湖区生态的发展方式,政府机构监管不严,从而导致了湖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9、图:长江嘉陵江 出现罕见低水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2月2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414817.html

 

  2月24日,长江、嘉陵江水位持续走低,长江重庆主城段水位跌至-0.42米,是近3年来长江出现的最低水位。

  重庆江北青草坝长江低水位露出的礁石已形成500多米长的狭长小岛。

  图为市民在重庆江北嘉陵江低水位露出的碛坝上玩耍。

周 会摄

10、长江,数字水文新飞越

来源:长江水利网   2007-02-26

http://www.waterinfo.com.cn/ywkd-1/guonei/200702250012.htm

2007年1月26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对所拥有的长江河道地形图矢量化成果进行了验收。至此,历时3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的各个时期长程水道地形观测、险工护岸观测、河演观测、三峡工程地形测量等两万余张地形图的矢量化、数字标准化工作全面完成,这标志着数字水文、数字长江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看点一:河道地形测绘数字化

1997年之前,长江委水文局在河道地形测量、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总体来说还比较落后,一些数据的录入、查询和图件的编绘还处在手工操作阶段。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3G”技术和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1998年前后,水文局先后配备了大量的GPS、全站仪等先进测绘仪器,并先后引进南方测绘、清华山维等测绘软件,通过大力推广和应用,到目前已基本实现河道地形测绘数字化。

看点二:河道测绘成果规范化

在实现河道地形测绘数字化的初期,不同部门、不同测次间的河道测绘成果均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标准,给管理和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满足河道地形数字化成果的管理和资料分析等GIS应用的需要,长江委水文局于2003年3月制定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文图件数字化工作规程》,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图纸扫描矢量化及数字化成图所应遵循的各种标准,不仅为数字化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依据,而且促进了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的大幅提升。

看点三:测绘产品矢量化和标准化

与河道地形观测实现数字化测绘相比,自1950年以来形成的大量地形观测资料仍以图纸的方式保存和管理,不仅难以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珍贵的历史地形资料面临纸质老化、破损等问题。为及时抢救和高效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自2003年起,长江委水文局多方筹集资金200多万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克服重重困难,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归档的纸质河道地形图进行了大规模地扫描和矢量化,并与数字测绘产品一起按照《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文图件数字化工作规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到2005年为至,在3年时间里,完成了20世纪50年代至2004年间河道地形成果的矢量化、标准化工作,彻底实现了历史地形资料的永久保存,并极大方便了基于GIS的河道地形成果资料的分析和应用。在此次验收中,还对今后数字测绘产品的标准化工作统一进行了部署,以保证数字化工作的连续性。

看点四: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现代化

与矢量化工作同步进行的是长江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始建于2002年11月,2004年6月通过验收。系统为矢量化、数字化成果的集中存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保障,它集地形数据存储、管理、统计、分析、输出和应用于一体,能够真实、准确、实时收集并分析长江流域河道水文泥沙及河道变化信息,快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动态监测数据,并结合现代水文泥沙分析计算和预测模型来进行科学地分析、处理,模拟真实长江河道三维地形景观,反映长江上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来水来沙量及其变化情况,及时了解并分析研究三峡水沙变化规律,提高水文泥沙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系统的建成,有力推动了河道地形矢量化入库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大提高了河道地形数据分析和应用水平,为长江河道综合整治、防洪、规划、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两岸经济建设、航运管理及水文泥沙研究提供有效准确的服务。该系统获得了“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看点五:推进长江水文信息化

“数字河道”是水文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河道地形数字化既是实现数字水文、数字长江的基础,也是提升长江水文品牌、实现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该项工作的完成,为实现长江河道地形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河道泥沙分析效率和水平,促进长江水文泥沙信息分析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这个堪称浩大的工程,在近几年长江水文事业与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1、怒江,怒江

汪永晨

(2007年2月)

不平静的水面上大坝建设又开始了:在云南省的泸水地区,怒江上一个大坝的建筑地上,工人们正在积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怒江(也以萨尔温江而闻名)上所提议的一系列水电大坝引起了环保团体和人权人士的大声疾呼。长2,815公里的怒江流经大陆的三江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缅甸和泰国,是亚洲地区最后一条没有大坝建设的国际河流。

 

上面是今天(2月26日)《南华早报》头版上的照片及说明。去年2月我们去怒江时,江上有好几处都有勘探船,有施工场地上北京国电五颜六色的旗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月去考察时,江里的船都上了岸,一些大型设备也用布遮起来。 

(2006年2月)            (2006年4月)

(2006年4月)

200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立陶宛召开的年会上,考察组提供了27页纸的报告,要求中国政府今年2月1日以前提交如何保护“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完整性的报告。今年1月开始,云南省各大媒体大力宣传七彩云南,要保护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与此同时也有消息说,国务委员陈志立指示绝对不能让“三江江流”进入濒危名单。

可是从《南华早报》和下面当地志愿者提供的照片看,新一轮的勘探又开始了。当地志愿者提供的消息:怒江小沙坝的农民已经被迁到了政府为他们建的农民新村

(2006年11月)

(2007年2月)

一户6口人的农民家,水田,因修大坝占地盖成了农民新居后,补偿他们家的钱买了一辆拖拉机。如今种的水田没有了,新房子没有院子不能养猪,现每月靠1500多块钱拉货挣钱维持家里的生活。两个女儿在县城上学,每学期每人吃住、书本钱就要2000多块。以前家里养了8头猪,孩子上学的钱是不用愁的。新居有铺面房,可是家家都有铺面房,谁来买货呢?这户人家因新居房子不够住,铺面房只好住人了。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说:今年这个年过得,全村的人都不知道未来将靠什么生活。快到春播了,水田没了,旱地要是不修坝还能种,要是修怎么赔偿政府至今还没告诉他们。希望那些一直说修怒江水坝是因为当地太穷了,要帮助当地脱贫的人,能了解了解他们目前的处境,给他们一个说法。为什么本来过得好好的,现在却成了这样!

未来的怒江,和住在江边的老百姓将会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

12、专家称未来4至6年长江流域可能连续大旱

来源:中国水势  2007-02-26

http://www.waterinfo.com.cn/ywkd-1/guonei/200702250013.htm

新华社北京电 我国气象专家认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最近50年,我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每10年增加0.22℃,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度。21世纪我国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部分地区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与1961—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相比,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将可能变暖1.3℃~2.1℃,2030年可能变暖1.5℃~2.8℃,2050年变暖2.3℃~3.3℃,2100年变暖3.9℃~6.0℃。2020年最大增温区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北部,增温幅度为0.6℃~2.1℃。

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表示,未来我国的降水也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将增加2%~3%,到2050年将增加5%~7%,到2100年将增加11%~17%;海平面继续上升,到2050年约上升12厘米~50厘米,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9厘米~107厘米;未来100年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大;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冰川将消失,预计到2050年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可能再减少27%。未来4至6年内,长江流域出现连续大旱的可能性较大,部分地区的干旱程度、持续时间还将进一步加剧,渤海沿岸和长江口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干。

13、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危机:污水刺鼻、垃圾恶臭 

来源:新华网  2007年02月25日 毛海峰、梁娟、武勇

http://env.people.com.cn/GB/5411972.html

  刺鼻的工业污水、恶臭的生活垃圾、流失的黄土泥沙正涌向汉江、丹江清澈的水面,贫困的百姓开矿种药辛勤劳作艰难地谋生,当驻陕西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在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视察看到这些景象时,无不为工程的永续利用忧心忡忡。日前他们发出强烈呼吁,要求国家尽快保护和恢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确保“一江清水到北京”。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涉及到北京老百姓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且还关系到长江流域的持续发展环境,关系到汉江和丹江流域数百万老百姓的生活问题,政协委员们的呼吁迅速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一份让人担忧的政协委员调查

  汉江和丹江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涵养地。2006年11月,驻陕西的全国政协委员组团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与汉江、丹江水源地保护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目前虽然国家在水源地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汉江、丹江流域内生态环境在一些地方也有好转,但是水源地的生态在不少地方还在持续恶化,让人很担忧。

  政协委员们调查发现,从总体上来看,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投资少、标准低、规模小、治理速度慢的缺点,尤其是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破坏势头正在加剧。现在水源地的水质情况已不容乐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正成为汉江、丹江的主要污染源。据统计,目前汉江、丹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约为1.2亿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废水占91%,由于地方政府水环境治理经费严重不足,水源地的污染程度正日益严重。

  政协委员们为此建议,应尽快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环境建设规划》,将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的5市31个县全部列为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采取国家投入和受水区筹资相结合的办法,建立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如建立陕西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建设基金,用于水源区的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发展绿色经济产业,让水源区由于南水北调而利益受损的老百姓的福利状况得到改善,使水源地的生态环境有一个长期、根本的好转。

  水源地生态危机急剧加深

  政协委员们的调查引起了人们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再度关注,记者为此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由于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没建立起来,人为的因素和自然灾害对汉江、丹江流域已造成很大危害,而且生态危机急剧加深,尤其是土水流失的状况严重,不仅影响着南水北调工程调水的水质,还危及着调水工程的安全。

  汉江流域、丹江流域都地处秦巴土石山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降雨频繁,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就很严重,虽然国家已开始对这些地方进行水土治理,但是有限的投资根本无法解决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

【1】       【2】 【3】

14、海殇:大海正成为人类后院垃圾场

来源:法制日报 2007年02月2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2-26/081612370368.shtml

  国家海洋局新近发布的《2006年全国海洋环境公报》令人揪心。公报再次显示,中国海洋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改善,更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我国竟有高达80%以上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也就是绝大部分未达标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大海。大海已然成了陆地随意倾倒的垃圾场,这不能不让人担心我们的海产品能否安全?

  故事:海洋官员亲历海洋污染

  “到底我国海洋污染的程度有多严重,不亲眼看不知道。”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马德毅忧心忡忡地给记者讲了两个他亲历的小故事。

  前不久,马主任到某地出差,曾看到临海当地农民把秸杆放在排污沟渠的水面上,将排污水上面漂浮的带有沥青物质的东西吸到秸杆中,然后将吸有大量油污的秸杆拿回家当成做饭用的柴火。但秸秆吸走的油脂毕竟有限,大部分污染物还是直接排进了海里。

  去年,马主任带着他的研究生在锦州湾做课题。在海边,他看到一些人手拿一个探雷器样子的东西在海水边搜来探去。他凑到跟前一问,这些人称是在找“锌矿”。原来该海域是当地一个矿产企业倾倒废矿渣的地方,由于这些矿渣还没有被充分利用,所以周边的人就干起了找“矿”的营生,并将找到的矿石再卖给矿产企业。马主任称,海洋近岸的沉积物被金属污染后,即使花上百年的时间治理也未必恢复得过来。

  据介绍,仅2006年我国就有1298万吨主要污染物排入近岸海域,更让人担忧的是,其中37.8%的污染物被排入了海水增养殖区。

  症结: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受日益严重的陆源污染影响,我国近岸海域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海洋污染多来自陆地,源头若没有改善,海洋就难以清澈。”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春先说。

  而目前我国仍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企业环保欠账,去年全国“两会”

  召开前夕,来自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锡武对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调研时发现,这家企业每年因排污会受到120万元的罚款,但环保要达标至少需要投入1亿多元资金,相当于违法排污100年的罚款。她据此认为,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是污染企业“宁愿认罚不治污”的主要原因。像这家企业一样,目前还有不少企业认为守法不如违法,这也是我国环保问题的一大症结。

  一些环保官员也表示,导致污染的根本原因还是各地发展观问题。目前环保遇到的最大瓶颈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且至今仍没有彻底性的解决方案。由于GDP指标在官员考核体系中居于主要地位,大多数地方都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马德毅说,社会对海洋保护意识的薄弱也是造成入海排污口普遍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沿海城市认为只要将污染物排进海里就算是对污染物的处理,没有意识到海洋对污染物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我国近年来经济建设发展越快的省份周边的海洋污染状况越严重,如山东、上海等近90%以上排海污水不达标。因此,中国沿海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已经给海岸带和海洋造成巨大环境压力。

  此外,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固定资产投资仍然过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加强环保“口惠而实不至”,虽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但并没有切实履行污染削减承诺;虽然建了治污设施,但并不正常运行。

  期待:海洋法律需要完善

  最近,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刘惠荣教授撰文称,目前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发展状况相比,我国的海洋法制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某些立法滞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多以行业和部分管理为主、众多涉海管理部门职责权限划分不清、重叠、冲突,公众参与程度较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配套条例、办法、规定、标准需要适时出台。

  此外,长期以来,我国海洋环境管理体制一直存在“五龙闹海”的矛盾冲突,管理的不顺畅影响了法的实效。因此,建议今后在设计海洋管理体制时应当根据海洋的特点以及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表征,科学合理地规划管理权限和职责。

  刘惠荣还表示,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作用发挥得好坏取决于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所以海洋问题仍较为严重,主要在于执法的力度不够、执法措施往往浅尝辄止。从深层次说,割裂了立法与立法之后的实施之间的联系。因此,海洋法专家提出要重视“立法后”工程,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考察立法的实施状况,有助于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水平。

15、环境:污染与失衡考验中国 警钟为水而鸣

来源:世界财经报道2007-2-26

http://www.h2o-china.com/news/46198.html

  避免全局性水危机,除了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定位,最重要的仍然是建立更加综合、平衡的利益协调机制

  对于很多普通中国人而言,清洁的水正在变得不再唾手可得。

  2006年春天,河北省经历了迄今55年最严重的干旱,与之毗邻的天津市也难以幸免。一国之都的北京,干旱程度赫然为50年来严峻之最;从1999年至今,这个人口已逾千万的大城市,一直笼罩在缺水的阴影之中。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南方,污染的幽灵挥之不去。无论长江还是珠江,整体水质都没有改善的迹象。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2006年仍有超过3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专家们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中国的水供应能力将达到极限。

  失衡的中国

  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也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失衡的国家。以华北地区为例,据水利部统计,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大约5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在中国,“三河”(黄河、海河和淮河)流域几乎供养着一半中国人口,灌溉着四成农田,创造着接近三分之一的GDP,但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8%。

  在过去50年中,中国主要河流的径流量都在下降,这三条河流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气候学家的预测,随着全球变暖,中国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下降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去年11月正式发布的《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人均1700立方米被认为是一个国家满足农业、工业、能源和环境用水需求的“最低门槛”;低于1000立方米,就意味着出现了“用水短缺”;低于500立方米,则表示“绝对缺水”。

  若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中国无论黄河流域、海河流域,或者淮河流域,都应该处于“绝对缺水”状态。

  地下水也许是一个可以替代的选择。但问题在于,在过去的40年中,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已经普遍下降了50米-90米——谁也不知道,这些宝贵的地下水还能支撑华北多久?

  如果说这种失衡更多是由于地理因素造成,另外一种失衡则源于城乡之间横亘的鸿沟。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居民能否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在中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口可以获得安全水源,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超过3亿人——其中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却仍然无法享受到这种福祉。

  据悉,在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已经要求水利部门争取在十年之内(到2015年),而不是联合国“千年目标”设定的15年之内,基本解决这些人口的饮水问题。按照这一计划,仅2007年就要解决3200万人的饮水问题。

  污染的天平

  如果不断恶化的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或许上述种种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已经存在的失衡也将更加不平衡。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整体情况,2006年,海河、黄河、淮河以及松花江、辽河等北方主要河流的污染仍然相对严峻。其中,海河流域全境以及黄河、松花江以及淮河的不少支流,更是普遍呈现严重污染态势。

  这并不让人惊讶。例如北京,主要河流的径流量本来就相对偏少,加上过度抽取利用,这些河流稀释污染物的能力早已大大降低。如果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净化处理就直接排入,丧失了自净能力的河流出现“病态”乃意料之中。

  对于本来就缺水的北方地区而言,这种污染势必进一步扭曲早已经高度紧张的“水生命链”。

  若论吸纳污水总量,恐怕哪一条河流都无法与长江相比。专家估计,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染总量当在200亿吨以上,而且还在以大约每年10亿吨的速度增加;长江全流域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还不足七分之一,其工业污染物的处理现状也难以令人满意。

  尽管长江干流水质到目前为止还处于良好状态,但随着不少支流陆续被污染,长江已经事实上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警告,在过去几年中已经不绝于耳。早在2005年,长江领域就有超过500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过因为污染而取水困难的情况。

  中国南方的另一条主要河流——珠江,也在面临着同样的考验。即使全流域、长时间的污染事件不会很快出现,局部、短时间的污染事件频发同样会打乱两岸居民的正常生活。

  一方面,国家每年斥资数十亿元,希望解决数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每年的环境污染,又把数以千万计的人重新推向灾难的边缘。

寻找新出路

  面对“水荒”,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也许是最自然的选择;启动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则是改善供给的主要渠道。既然天下之水南北不均,用人工来“损有余而补不足”岂不美哉?

  经过半个世纪的争论和筹备之后,规模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和东线均已经开工。如果一切顺利,西线工程也将在2010年左右正式开工。

  不过,单纯寄望通过调水工程来解决供求矛盾也许并不现实,这早已有史可鉴。专家们警告说,以中线工程为例,沿途省份仅拟上马的新项目年耗水量就可能超过整个工程的输水量。

  最大的挑战,或许仍然在于如何切实有效地控制需求。在需求端的管理上,最有效的手段也许仍然是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引入用水权制度,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

  但是,正像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拉美不少国家演绎的“水权风波”那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有效地发挥市场手段的功能,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如在玻利维亚等国家,水的私有化过程都曾经沦为某些权贵以及政府部门、垄断利益阶层谋利的工具。我们是否有信心避免这一幕的重演?

  迄今为止,农业仍然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用水大户,每年几乎耗去了三分之二的水资源。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农业用水的比重也仍然接近半数。

  如果说,工业企业以及城市的生活用水定价已逐步形成一定的规范,那么,如何调节农业用水,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为这不仅涉及市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

  如果仅以象征性的价格来交易农业用水权,也许难以起到设定的激励目标;按照充分补偿的原则来制定用水权交易价格,则意味着在中国最为底层的农民将负担沉重——他们既缺乏资金,也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去选择节水型农业。例如,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固然让人羡慕,但在中国要全面推广这些技术,需要的资金将不啻为一个天文数字。

  一个方案是选择给最贫困的5%人群提供相应用水补偿。但在中国这样一个还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严格透明的运营、监管制度的大环境中,任何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增加的成本。

  国家战略

  政府治理结构上的无力,在水污染上表现得或许更加充分。

  不断上演的地方和中央的利益纠葛、长期和短期的政策权衡,以及“以邻为壑”的“双输心态”似乎都在表明,仅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上做一些小的修补,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单纯苛责水利部或者国家环保总局的无作为,也并不公允。毕竟,全局性的危机只能寻求一个全局性的解决方案,这显然都超越了这些具体部门的权力范畴。

  要解决主要江河的污染问题,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是引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这样,上游才有经济动力,去保护水源的洁净;下游也才有压力去约束用水量。但如何建立一个保证生态补偿机制真正得以运作的“政府间谈判机制”,以更加综合、平衡的视角来协调其中的可能冲突,对于决策者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问题仍然在于,水危机还没有真正被提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来考虑。“十一五”规划中,我们设定了宏大的单位能耗目标及二氧化硫排放目标,但单位水耗等同样紧迫的目标却滑出了太多人的视线。

  在民间,众多的草根NGO组织及先行者早已默默行动起来。1999年,一本名为《中国水危机》的书籍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本书的作者、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2006年秋天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水污染地图”;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他们的目标是联合各地的NGO,更精准地确定污染中国之水的各个污染源的具体位置,并且以各种方式对这些污染者施以压力,让其付出代价。

  机会总是存在,但是迟是早,意味着付出截然不同的代价。

16、仅靠行政力量能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吗?

来源:中国水网(www.h2o-china.com) 2007-2-25

http://www.h2o-china.com/news/46185.html

编者按:李仕林先生作为一名退休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多次在中国水网等媒体上发表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看法,其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忧患和对环保事业的感情跃然字里行间。基于李先生对中国环境管理的深度参与和观察,其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和认识是独到而深刻的,值得中国政府在制定环保政策时借鉴和参考。本文各级题目均为编者所加,原文题目为《再谈中国的环境管理思想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由李仕林先生发表于中国水网论坛。

中国水网顾问主编 傅涛

仅靠行政力量能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吗?

(作者:李仕林)

环境管理研究薄弱

     要使经济与环境保护并重、同步,唯有推进改革―――推进环境管理的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个方面都需要改革。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并受制于环境保护。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及建立和谐社会,正是针对了这一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很需要改革,然而却很少有人提到。环境保护方面的改革,说到底是政府怎样来管理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保护的手段或者说体制问题。管经济增长方式改革的部门很多,力量很强,现在说得也很多。这基本上不是环境保护工作部门的事情。环保部门应该干什么呢?应该是推进环境保护手段的改革。而环保部门现在却很少去干这件事情,甚至不认为有什么需要改革的。这就成了一个大的问题。

     环境保护手段的改革,即环境管理方式的改革,总体讲,就是要使环境管理方式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转变。过去的经验证明,仅仅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同步的问题。最近有些媒体认为,环保矛盾如此之多、之大,要害是中央环保部门的权力不够大,因此扩权、直管似乎是灵丹妙药。对照“历史性转变”中的第三个看看,就知道这仍然是强化行政手段的一种方式。对照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这并不是灵丹妙药。为什么老在强化行政手段的圈子里走不出去呢?这不能说与三十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的环境管理思想体系无关。

公众参与的远未到位

     我国的环境管理思想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是唯一的管理主体,不断强化行政手段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唯一方式。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工作体系、制度框架、工作习惯无一不是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所有法律、法规都是围绕行政执法、行政手段、行政命令展开的。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虽然也增加了一些市场化的内容、公众参与的内容,但都是零星的、权宜的、附属的,不是整个思想体系的转变。笔者在《中国的环境管理思想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中,着重讲了市场机制的问题。这里想着重讲讲公众参与的问题。

     公众参与绝对不应该只是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的附属物,也不应该只是政府环保部门的工具。但现在媒体上谈到的公众参与几乎都是界定在附属物和工具上。这是旧的环境管理思想体系下的产物。在环保部门眼中,“自己”以外的个人、团体、甚至其它政府部门都是环保工作意义上的“公众”,它包括环保部门以外的其它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知识界、媒体,以及普通的人民群众。即便是环保部门自己的人员,退了休或者转了行以后,如果要参与环保工作,也只能划到“公众”中去了。如果将公众界定在环境管理部门的附属物上,那么,“我”需要你参与你就参与,“我”不需要你参与你就不能参与,我说淮河、太湖的情况不错,你就必须按照“统一监督管理部门”的口径说话。要说“我”有什么工作需要改进,那显然超出了你应该参与的范围。从中央的环保部门到地方最基层的环保部门,如果都是这样一种公众参与观念,那还有什么真正的公众参与可言?环评开了个公众参与的口子,但从环保工作总体上讲,公众参与还没有起步。

解决环境问题取决于三种力量

     环境保护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环保工作本来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公众参与是人民群众维护这项切身利益的基本形式。“公众参与”虽然是外来词汇,但与党的群众路线传统有相通之处。尤其是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经济规模空前扩大,环境保护的领域也空前扩大。如此宽广、如此众多、如此复杂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以为,政府的力量、公众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是解决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三个基本力量。三个力量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力量在法制基础上形成合力,互相补充,协调配合,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眼下单纯依靠行政力量而产生的“愤怒又无奈”的局面。

“统一监督管理”值得反思

     三个力量中第一是政府力量。政府力量首先是环保主管部门的力量,无疑需要加强,尤其是权限需要扩大。关键是环保部门对违规企业或企业违规部分的关闭权、停产权。但环保部门扩权不等于环保机构需要无节制扩大。同国外相比,我国的环保机构已经很大了,但效率很低。

     环保部门的有些权限,如果能通过改革放权,也许效率更高,例如监测。环境监测是认识环境、监督环境、改善环境一项非常基础、非常重要的工作。环境监测的工作量每年成倍、甚至成数倍地增长,所有监测站疲于奔命。现在的办法是不断扩充监测站,尤其是基层监测站。但另一方面,环保部门的监测站又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效率低下,收费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某些方面腐败严重。环保部门可能并不承认腐败问题,这同大多数治污企业的感觉不同。但如果将环保市场的混乱看做晴雨表,腐败是一目了然的。这种腐败的危害与其它领域有很大不同,它不在于坏了一些个人的道德,而在于环境信息远离真实,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出现混乱。如果环保部门永远垄断监测,监测工作就永远不能满足环保的实际需要。其实,在环保部门能够切实监管的前提下,在公众能够真正监督的前提下,应当改革现有的监测体制,逐步向全社会开放环境监测,例如对企业的监督性监测。欧美的监测体制就是这样的。只有日本的监测体制类似于我国现在的体制。我曾经问过英国人:你们的监测站不是环保部门自己的,它要是同被监测的企业勾结骗环保部门怎么办?起初,人家听不懂这个问题,继而感觉问题提得有点奇怪。在他们看来,天啦,这怎么可能!在一个法制健全、公众严密监督的体制下,监测造假简直不可思议。他们的环保部门比我们小得多,但效率高得多。

     “统一监督管理”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这是现行环境管理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中国环境管理部门的定位,写入了国家环保法。这一体制格局已经三十余年。效果如何?至少笔者认为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作为环保法的执法部门,统一监督没有疑意。“统一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把环境问题统一都管起来,事实上也是这样做的。既然要管,那就应该有责,但环保部门无法对环境问题,尤其是对环境质量负责。按照环保法,对环境质量负责的是各级政府。这里,责权不统一。环保部门管的事情太宽了,所谓“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事实上管不了,也管不好。环境管理中的一些重大事情,例如经济结构向更加有利于环保的方向转变,能源结构的调整,环境投入等等,都只有中央和地方政府才办得了,环保部门怎么去“统一管理”?再者,监督与管理混在一起,在基层,很容易将政府负责的环境质量硬压到环保部门头上。在很多地方,甚至在省一级,名义上对环境负责的是省级政府,但实际上压力主要在当地环保部门头上。当政府搞“地方主义”的时候,由于环保部门实际上负有管理之责,环保部门不是失职,就是报假,连监督的职能也丧失了。笔者以为,应当改变这种管理体制。环保部门的监督职能应该强化,而管理职能应当弱化。“管理”的内涵,只能界定在各级政府的环境“参谋”意义上。

公众力量不可缺少

    三个力量的其二是公众力量。公众直接参与由政府管理的环境问题,无疑有一些担忧需要解决。无庸讳言,这涉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亦即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但在环保领域鼓励和放开公众参与,应该是政治风险最小、最容易掌握、最容易建立有序参与的领域。从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及正在进行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看,促进环保领域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成效的的公众参与并使其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是可能的。由于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这一改革显得更紧迫。

    公众参与的基础,首先是公众的知情权。也许有不少人以为,公众对环保已经很知情了。非也!比如,某个企业对你生活的环境可能有影响,你希望适时地了解这个企业的污染及其排放状况,你能吗?13亿中国人都能吗?如果不能,你能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督吗?各地环保部门所做的工作都能满足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吗?如果现在还没有做到,公众除了希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以外,还能对政府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什么监督吗?因此,除了法定保密的环境信息以外,全部环境信息都应向公众开放。例如,公众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可以到当地环保部门查询任何一家企业的排污情况,查询某个环境规划、某个环境影响评价等等。环保部门有义务提供这些信息,不得推诿。其中的细节可以通过规则来确定,既可以使公众获得信息,又不增加环保部门的开支和负担。应当鼓励大学、研究机构、其它政府部门、非政府环保组织、媒体、学术团体等积极参与。

    开放信息并不需要涉及更多的法律程序,只要一个部门规章就可以了。

    应当鼓励各地环保部门、大学、学会、学术团体、媒体等组织更多的环保论坛、研讨会。论坛应当让更多的公众和知识界人士参与,而不要搞成官员和少数专家独霸的地方,更不能只容许一个声音。

    公众应当成为政府管理环境的支持力量。政府应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体察民情、民意,吸纳民智。应当鼓励公众从自身做起、从眼前做起,但同时也让公众成为监督、督促政府管好环境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