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二月十六日江河信息导读:

二月十六日江河信息导读:

2007-02-16

二月十六日江河信息导读:

 

环保资讯:

1、保障公民环境权将迎来中国环保重大变革

2、中外专家探讨山东水资源保护

3、专家呼吁建立全球空间数据库应对自然灾害

 

地方信息:

4、西藏与中国华能集团合作开发水电

5、汉江水环境监测中心积极开展节前水质监测

6、湖北:退渔还湖 洪湖打响生态保卫战

7、“三江”流域水质明显好转

8贵州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重大水事:

9、新华网:长江第二大支流赣江出现历史最低水位

10、中国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期三峡水库管理

11、南水北调工程明年4月可通水

 

人与自然:

12、天鹅之死

 

气候变化:

13、“太暖和”是可怕的 

 

深度报道:

14、中国"锰三角"污染:试点清洁生产 发黑河水变清

 

环境时评:

15、概念、误区、出路 三问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

 

 

 

1、保障公民环境权将迎来中国环保重大变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7年02月16日 陈丽君

http://env.people.com.cn/GB/5405224.html

  无锡市政府研究室日前拟定了一份环保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通过立法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同时要取消民间环保类型的非营利性组织(NGO)在注册时的限制。(《第一财经日报》2月14日)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一直是政府主导型,并且这种趋势与日俱增。中华环保联合会等机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7.5%的公众都赞成将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而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我国首个公众环保指数显示,如果以百分制计算的话,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8.05分。综合两组数据不难看出,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很高,但参与度不强。

  谁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全民环保”抑或是达及这一目标最好的方式。如果说“搭便车”现象使得公众在环保自觉方面容易产生惰性的话,公民环境权行使与救济的缺陷,则又使这一惰性变成了“麻木症”。尽管我国《环保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其行使和救济仅仅是停留在“控诉”上,远未上升到“索赔”的层面,历次环保公益诉讼最终没能达到“最圆满的效果”就是最好的佐证。

  其实,将环境权列为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固然需要公权力强势介入,亦需要更多地借助私权利。通过立法明确公民的环境权,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确保此项权利行使与救济的顺利实现,不仅为公权力的行使提供广泛的民意支持,更可依托广泛的私权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监督和制约公权力的作为与不作为。如此多管齐下,环境问题的有效缓解将是可以期待的。

  通过立法明确公民的环境权,标志着主管部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由单一的部门行政管理,转向高调支持公众参与,切实赋予公民环境权,以形成主管部门、公众与NGO组织多方良性互动的格局。

这一格局的最终成型,不仅将为往昔稍显突兀和孤单的“环保风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环境保护问题有望迎来实质性的变革。

2、中外专家探讨山东水资源保护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7年2月16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7543

山东省水资源保护研讨会日前在济南召开,与会的山东省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建设和政策强化项目”所涉及的济南、泰安两个示范城市的有关人员就项目实施所取得的成果与外方专家进行了交流。

山东省水资源环境管理项目由欧盟资助,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和了解欧洲国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强山东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的能力,项目于2005年正式启动。

自项目启动以来,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德国巴州水管理办公室水技术转让项目办公室、德国巴伐利亚州企业家协会培训与发展中心、波兰格但斯克水基金及德国经济发展与职业培训基金会等单位的中外方专家对山东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进行了联合调查和研究,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就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对项目涉及城市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以便为山东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3、专家呼吁建立全球空间数据库应对自然灾害

来源:新华社 2007年02月1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405247.html

  新华社哈瓦那2月14日电(记者刘健 殷永建)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协会主席亚尔莫·拉蒂亚14日在此间表示,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建立一个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应对和防范自然灾害。

  拉蒂亚当天在哈瓦那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地质学会议上说,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数据都应及时有效地汇总起来,这样就能更全面准确地分析海啸、飓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他表示,建立数据库需要从事各方面信息工作的国际组织和机构间的合作和配合,其中包括地质、环境、气象和水文水利等方面的机构。此外,各国政府也应对此足够重视,因为数据库将使国家从中受益。

  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协会由全球各政府测绘部门、学术界、产业界和非政府机构代表组成。其工作目标是支持建立全球兼容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促进地理信息的应用以及为公共和科学决策服务等。

4、西藏与中国华能集团合作开发水电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2007年2月15日 尼玛潘多 王莉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2/23/200702/15/59248.html

    4月14日下午,自治区副主席杨海滨与中国华能集团赴藏考察组就自治区政府与中国华能集团合作开发西藏水电事宜进行了座谈,双方就合作开发西藏水电资源的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

    座谈会上,杨海滨代表自治区政府,对中国华能集团赴藏考察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国华能集团给予西藏电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向考察组简要介绍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电力工业发展状况及“十一五”发展目标。

    杨海滨指出,西藏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水电资源的开发对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自治区政府将按照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中国华能集团开发澜沧江(西藏境内)、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水电资源,并协调区内有关部门和政府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领导、自治区电力公司领导在座谈会上简要介绍了澜沧江古水电站和雅鲁藏布江藏木水电站的有关情况。

区政府办公厅、发改委、环保局、林业局、文物局、电力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5、汉江水环境监测中心积极开展节前水质监测

来源:中国水文信息网2007-2-16  

http://www.h2o-china.com/news/46102.html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保证汉江沿途人民饮用水安全,汉江水环境监测中心根据监测任务要求,正日夜加班,力争在节前完成各项水质监测任务。

  进入2月份以来,中心就开始了各项工作的准备,由于时间紧、监测任务重,中心要求全体人员认真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即检查采样仪器及分析仪器设备,确保能正常使用;水样容器的各种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等,做到有条有理,切切实实地从每个环节把好水质监测成果质量关。

  除此之外,中心还承担了丹江口大坝加高水质监测任务以及河南核电水质泥沙监测任务,中心负责人动员全体职工,在监测水样多、分析历时长、质量要求高、任务异常重的情况下,要克服各种困难,按时提交监测成果。

  到目前为止,上述大部分监测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按预定的计划已经发出5份检测报告。(长江委汉江局)

6、湖北:退渔还湖 洪湖打响生态保卫战

来源:湖北日报2007年2月16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7538

解读“抢救”洪湖

一曲洪湖水,天下扬美名。16日,洪湖拆除围网行动全面展开,记者再次深入洪湖采访。

船驶进湖区,人们的心情随之沉重。目光所及全是密密丛丛的竹竿和纵横交错的围网,竹竿和围网将湖面圈割成无数个相对独立的水域,如同乱七八糟的水上村庄,湖面上只留下一条狭窄的公用航道。

与去年隆冬所见情景相比,记者发现,不少水域的水质已渐清澈,一些不知名的水草开着浅色的花儿,围网与围网交叉处,零星出现的荷丛、菰草密生,一股股清香夹杂着从湖面升腾起的水汽,迎面扑来。

随行的洪湖市市长幸敬华告诉记者,今年,核心区大部分围网没有投苗,水草恢复得快,水质就好多了。

船入核心保护区,一些残破的围网显示,其主人已无心在此经营,少数座船被拆除后留在湖心的水泥墩和孤零零的竹竿,说明其主人离开此地并未久远。

在开阔地带,渔民自发地将一根根竹竿拔起,长久被隔离的水域突然开朗,壮阔的洪湖再现在世人眼前。

当前最紧迫的是退渔还湖,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退渔还湖,把洪湖围网养殖面积大幅度压减下来。”湖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罗昌文说。

上世纪50年代,洪湖面积达114万亩,现在湖泊面积只有53.3万亩。1990年以前,洪湖水质整体上处于地表水二类到三类之间,2000年以来,洪湖局部区域水质出现劣五类的恶化现象。洪湖栖息的水禽原来有167种,现在只有40种左右。每年来洪湖越冬的候鸟,由原来的数万只锐减到不足2000只。天然鱼类由1964年的74种,减少到现在的50余种。此外,洪湖水生植物已由472种下降到现在的98种。“围网养殖遍布全湖,严重破坏了洪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长此以往,怎谈可持续发展呢?”15日,幸敬华在洪湖市拆围工作动员会上说,拆除洪湖围网,保护洪湖湿地势在必行。

按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到今年年底,核心保护区12.88万亩围网将全部拆除;7月底前,洪湖将完成5万亩的拆围任务(洪湖市4万亩,监利县1万亩);2007年底前,完成洪湖整个围网拆除任务。

湖北省政府今年已拨付2701万元,用于洪湖和监利两县拆围及安置渔民。

目前,洪湖湿地管理局和洪湖渔业管理局已被撤销,新组建的统一、权威、高效、有经费保障的综合管理机构———荆州市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挂牌成立。

为促进洪湖湿地协调发展,由省发改委牵头,省里多个部门参与的《洪湖湿地生态建设综合规划》正在规划编制。《综合规划》将充分体现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兼顾各方、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到湿地保护与调蓄、灌溉、渔业、旅游、航运、血防等方面有机结合。

洪湖湿地保护的立法问题是规范洪湖管理、从根本上加强湿地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罗昌文认为,原《洪湖管理章程》和《荆州市洪湖渔业管理暂行规定》已不适应洪湖湿地保护的需要,目前,《湖北省湿地保护条例》已被纳入省政府法制办今年立法计划,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

洪湖面临综合污水治理、围堤整治、江湖沟通等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

拆除洪湖围网只是洪湖生态综合治理的开端。

幸敬华认为,洪湖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从湖区污水治理、湿地保护区升级、围堤整治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罗昌文说,洪湖修建与长江隔离的围堤后,客观上有利于防洪排涝,但从长江渔汛与洪湖生态考虑,应恢复江湖联系。随着“重建江湖联系,恢复长江生命网络”的理念广泛实践,人们开始从生态角度考虑洪湖闸口综合调度机制。

洪湖每年承纳上游及周边客水达11.3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是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为解决径流污染问题,罗昌文认为,要抓紧实施河湖分家工程。

他说,四湖总干渠和洪湖围堤要加高培厚,在总干渠南堤洪湖入口处应建大型涵闸数处。主汛期开闸调蓄,其它时间上游客水直接通过总干渠入内荆河排入长江。

要减少洪湖上游污染源,还需调整洪湖周边种养结构。业内人士认为,针对当前洪湖湿地社区复杂情况,应大力实施有利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社区发展项目,让当地居民和相关利益者积极参与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形成社区共建共管的新格局。同时,对某些不适合人居和对洪湖湿地资源依赖程度极高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还要下决心实行生态移民。“洪湖综合治理措施出台,体现了我们在洪湖湿地管理上观念的改变。”罗昌文认为,过去,人们对洪湖湿地重在开发和利用,走的是竭泽而渔的路子;现在,则是走重保护、合理利用的路子,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他认为,省里对洪湖湿地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将更好地发挥洪湖调蓄防洪、独特的物种基因保护和丰富的淡水产品养殖等作用。同时,洪湖生态治理将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造条件。

他说,随着重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和加强洪湖生态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洪湖湿地将迎来美好的未来。“要坚决保证洪湖现有53.3万亩的面积一分不减。力争经过5年的治理,使洪湖水草面积恢复到保护湿地的要求上来。”“力争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使洪湖的水质从现在的4类或5类恢复到3类。”“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和保护,使洪湖湿地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和数量都有增加,并逐步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初水平。”

……谈及去年11月底省委、省政府在加强洪湖生态建设现场会议上提出的系列目标,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综合治理,风景优美、生态良好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再现洪湖之滨,不会遥远。背景洪湖生态五大突出问题

1、水质污染加剧1998年以前,洪湖水质总体上处于地表水二类标准;从1999年起,洪湖水质渐趋恶化。目前,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等4项指标均已超过二类水质标准。其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已达到三类水质标准,总磷、总氮已达到四类水质标准。

2、自然景观严重破坏昔日“洪湖水,浪打浪”、“四处野鸭和菱藕”、“芦苇丛丛望无边,水草青青把湖盘”等自然景观已很难见到,如今满眼竹竿和围网,湖面支离破碎。

3、鱼类种群数量减少在上世纪60年代初,洪湖有鱼类74种,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仅有54种。2003年调查仅发现27种,自然捕获量仅为上世纪60年代的1/3。大型经济鱼类越来越少,鱼类个体趋于小型化。

4、水禽种类和栖居量下降上世纪80年代以前洪湖有鸟类167种,水禽102种;2000年有鸟类133种,水禽70种;2004年初,武汉大学胡鸿兴教授调查,洪湖仅发现鸟类45种,水禽不到20种,过去常见的珍稀鸟类已很少见,水禽栖居量由过去的上百万羽下降到2004年初的不足10万羽。

5、湿地植被发生变化由于过度采捞水草用于养殖,使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减少,而利用价值不大的植物繁衍迅速,形成优势物种,植被种群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少数人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威胁。背景洪湖生态破坏析因

1、过度养殖和大量施用化肥,破坏了洪湖湿地的生态平衡和水质。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防止沼泽化和利用丰富的水草资源,洪湖开始围网养殖。自2000年以后,洪湖围网养殖开始失控,非法围养,过度开发洪湖水面现象屡见不鲜,目前洪湖的围养面积约占湖面面积60%以上,已远远超过湖泊的承载能力。围栏养殖投入大量饲料,加之水草被大量利用,湖泊自净能力下降。

受此影响,野生鱼类繁衍空间减少,水禽生存栖息地被挤占,野生植物总群数量迅速下降。

此外,由于洪湖每年承纳上游及周边客水达11.3亿立方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农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洪湖,加之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湖水交换量小,洪湖水质恶化趋势不断加剧。

2、管理体制不顺,导致洪湖管理失控。过去涉及洪湖的管理部门主要有:荆州市洪湖渔业管理局主要负责洪湖渔业资源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荆州市水利局主要负责洪湖调蓄工作;洪湖市、监利县的水利局和四湖管理局主要负责湖区周围的涵闸、泵站、堤段的管养工作;林业部门主要负责洪湖湿地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公安部门负责湖区治安;环保部门负责湖区的水质监测工作。由于管理部门多,综合协调难度大,往往形成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管湖“吃”湖的现象。链接洪湖湿地保护大事

1996年6月,洪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0年9月,洪湖湿地被国家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并被确定为优先保护项目。

同年12月,省政府批准洪湖湿地为省级保护区。2001年3月,保护区组织完成了洪湖湿地保护综合科考工作,编制了《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02年5月,国家林业局将洪湖列入国家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下达投资计划1177万元。

同年10月,省林业局与中科院测地所签订了《湖北洪湖湿地保护科技支撑协议书》,启动了“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

2004年7月,世界自然基金会与洪湖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洪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建江湖联系项目合作备忘录》。

2004年6月、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就洪湖湿地保护两次作出批示。

2004年6月、8月,省政府组织的调查组两次赴洪湖调查。同年9月、11月,省林业局牵头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又两次对洪湖湿地保护专题调研。

2004年11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洪湖召开加强洪湖生态建设现场办公会,部署洪湖综合治理行动。链接洪湖湿地历史演变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洪湖形成最初的静水洼地。其后,因长江与汉水多次泛滥、冲刷,使洪湖上游两侧地带泥沙逐渐堆积,中间洼地潜水不畅,壅塞成湖。

公元1894年,洪湖的范围为“广六十余里,袤八十余里”;到1932年,洪湖宽39公里,长47公里,面积为1064平方公里(折合159.6万亩);1951年建洪湖县时,洪湖面积约760平方公里(折合114万亩)。在此之前,洪湖一直呈现天然生息状态。但此后,随着洪湖周边人口数量增加,洪湖生态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

1、从1955年开始,为了备战备荒,洪湖市相继修建了洪湖隔堤、新滩口排水闸等工程。江湖被隔断,洪湖四周大片滩地被围垦或分割成小湖。

2、上世纪70年代,为响应上级“插到湖心,收到湖底”的号召,新建一座23孔、设计流量为每秒800立方米的大型排水闸———洪湖新堤大闸。通过抽排湖水,组织劳力机械围湖造田,洪湖共修筑外垸16个,造田面积近20万亩。

3、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因过度围网养殖,水体受到污染,洪湖生态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7、“三江”流域水质明显好转

来源:绍兴县报2007-2-16

http://www.h2o-china.com/news/46113.html

  绍兴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吉安,副县长张荣社昨日下午(15日)前往“三江”流域,督查水环境整治情况。

  以改善水质、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为重点的“三江”流域水环境整治工程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福全、漓渚、兰亭镇和县环保局对整治行动高度重视,态度明朗,措施有力,建立了监管队伍,落实了相关责任。“三江”流域的企业也通过整治,提高了环保意识。目前,“三江”流域的水质已有明显好转。

陈吉安要求有关镇和企业,按照县政府制订的行动方案,全面实施各项治理工作,继续加大检查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实现到今年年底“三江”流域水质根本性好转的目标。

8贵州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2007-2-16

http://www.h2o-china.com/news/46111.html

  (记者周芙蓉)随着经济的发展,贵州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削减任务艰巨,部分流经城镇和工矿区的河段污染较为严重,局部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贵州省全面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贵州全面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每年由省政府向各地下达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各级政府逐级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任何地方和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突破。将排污总量控制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重要依据,实行环境容量"一票否决"。

  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对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的地区,自污染事故发生之日起暂停新建项目的审批,待事故得到妥善处理后再恢复审批。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所有排污单位必须申报排污许可证,对不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核发排污许可证,对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禁止无证或超量排污。严格排污口的审批和监管。

  记者从贵州省水利厅了解到,目前,贵州已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测系统,省和各市(州、地)均成立了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全省的河流、水库等进行水质监测。每月发布一次全省水环境状况通报,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在此基础上,贵州已对全省300公里及以上的河流、流经县城的河流、部分重点工业区(农业、渔业、风景名胜区)河流、县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及大、中型水库划定了水功能区,计算相应功能区的纳污能力,确定功能区现状和规划年污染物排放量、入河量、控制量、削减量;并根据污染物排放控制量或削减目标,拟定防治措施。

9、新华网:长江第二大支流赣江出现历史最低水位

来源:新华网 2007年2月15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7520

新华网南昌2月15日电(记者郭远明)受干旱少雨影响,长江第二大支流、江西境内最长河流赣江15日出现历史最低水位。目前还未对沿江城市供水和航运造成明显影响。

南昌市水文局介绍,15日8时,赣江外洲水文站水位只有14.60米,创下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记录,比2004年1月9日的原历史最低水位还要偏低0.06米。

前期秋旱以及近一段时期以来的高温干旱少雨是造成赣江水位偏低的主要原因。江西省气候中心统计,今年1月1日至2月14日,江西全省平均降水量为79.44毫米,比常年均值偏少32%。

记者了解,由于近年来南昌等地加大了水厂建设,赣江低水位不会对沿江市民饮用水造成影响。水运部门认为,目前赣江航道只要船主合理配载,不会给通航带来太大危险。

10、中国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期三峡水库管理

来源:新华网2007-2-16

http://www.h2o-china.com/news/46120.html

  (记者江时强)在日前召开的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会上,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金榜要求,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期三峡水库的管理,抓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治理。

  2006年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水库库容达到251亿立方米,从围堰挡水发电期进入了水库初期运行期,三峡工程的通航、发电、防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同时,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地质、水质等的变迁,为社会各界所高度关注。

  高金榜说,要探索三峡水库的管理模式,加大水库管理力度。要不断完善水库监测体系,对消落区进行严格管理和持续观察,要着手组织启动三峡水库管理条例的编制等工作,要切实加强水库污染防治,同时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国务院三峡办同时要求,要加强156米蓄水后泥沙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加大支流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监督协调落实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行问题。加强水库水域、消落区和孤岛的综合治理,推进三峡库岸生态屏障工程建设。创新库周绿化带建设机制,探索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充分调动社会投入的积极性。

11、南水北调工程明年4月可通水

来源:中国管道商务网2007-2-16

http://www.h2o-china.com/news/46090.html

  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上,笔者获悉,今年,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市内重点配套工程将同步完成,明年4月,南水北调工程将具备通水条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一行在副市长牛有成的陪同下对南水北调北京段部分建设工程进行了现场调研。

  今年,北京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将完成PCCP管道安装、西甘池和崇青隧洞、西四环暗涵、团城湖至自来水九厂输水管线四项主体工程,同时完成市内重点配套工程,确保2008年4月工程具备通水条件。

南水北调建成后,在北京直接供水范围达到3247平方公里,包括城区、大兴、通州及房山、门头沟的山前平原和昌平南部沙河镇地区。南水北调后将通过与官厅、密云两大水库供水系统的联合调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地表水供水网络,供水范围将扩大到5876平方公里,覆盖了北京平原区面积的90%,受益人口约900万人。南水北调进京后将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联合配置,在大部分规划市区内可实现双地表水源供水,使供水保证率得到大幅提高。

12、天鹅之死

春节将至,给大家发这样的照片,可能会破坏大家的心情。但是动物也是要过节的,但愿它们能与人们和谐相处,也能度过一个快乐、详和的春节。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些可爱的动物吧!

 

13、“太暖和”是可怕的 

来源: 新京报2007-2-16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3/2007/02-16/021@023924.htm

  不约而同:2月14日的《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中国日益重视全球变暖问题,正在起草第一份应对该问题的国家战略报告;而2月15日《南方周末》的头版头条就是:《2007,罕见暖冬———全球变暖明显,中国筹划应对》。

  “暖和”不可怕,“太暖和”却是可怕的。经济社会学里有个名词叫“一度效应”,是说全球气温只要有1℃的变化,商品销量就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比如德国曾统计,夏季气温每上升一度,就会增加230万瓶啤酒的销售量。但如今冬天气温的上升,就绝不是那么简单了,它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比如暖冬往往伴随雨水不足,上世纪末两次世界性农作物减产,最大减产幅度高达20%!

  “亚冬会不下雪”,得人工降雪;日本气象厅2月11日宣布,东京都地区创下自1876年以来冬季不下雪的最久纪录;乞力马扎罗的雪,融化得越来越厉害,山顶冰盖面积比1912年已缩小了82%,很快就有无雪之虞,海明威地下有知必会庆幸,否则哪有他的小说名篇;鲁迅先生所说的“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如今不仅是“暖国的雨”,“北国的雨”也要如此了……

  面对气候巨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正因人类的“非常行为”,大大加剧了气候异常。人类如果不尊重、不敬畏大自然,大自然用不着给你颜色瞧,给你一点“暖和”瞧瞧就够了。此时此刻,人们需要拥有巨大的环境责任感,千万不要因为暖冬导致油价下跌让你开车少花一点成本就喜不自禁。

  我们应该向世界环境保护的先驱约翰·缪尔学习。19世纪的美国,以“播撒文明”为名开发经济,实则是对自然资源不加节制地开发使用,导致了对大自然的毁灭性伤害;这时出现了约翰·缪尔,在他看来,大自然从不吝惜其最心爱的珍宝,飘洒阳光般播撒迷人的动植物,将它们的美倾泻于陆地、海洋,撒入花园、沙漠,然而只有人类在破坏这美丽的花园。正是缪尔的理念与文字感动了整个美国,也震动了世界。

  “一叶知秋”,那么,“一度”的增温能知什么?

  越是无知,人类距离《后天》就越近。还好,如今公众、社会与国家,已逐步认识到“暖之险”。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最近就宣布,未来10年将斥资约30亿美元,投入全球“控温”中。我们不是富翁,但我们也不是无为,珍爱环境可从一点一滴做起。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类有大谬须言之。我们千万不要让未来的子孙们戳着脊梁骨说:你瞧,我们那些生活在21世纪初的祖先们,多么贪婪,多么无知,啥都拿来挥霍,只留给我们一个水深火热的破烂地球。

  □徐迅雷(浙江媒体从业者)

14、中国"锰三角"污染:试点清洁生产 发黑河水变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7年02月16日 武卫政

http://env.people.com.cn/GB/5405322.html

  中国的“锰三角”,特指锰矿储量丰富的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地区。近几年,国内外市场锰产品行情看涨,当地锰业迅速扩张,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2005年8月至2006年底,经过1年多的集中整治,“锰三角”环境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春节前夕,记者走进地处“锰三角”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问群众,访企业,耳闻目睹,切实感受到这一变化。

  发黑的河水又变清 区域环境质量大为改善

  2月10日是腊月廿三,农历的小年。花垣县茶峒镇的码头边,随处可见居民在用河水捶衣洗菜,记者连按快门,把这幅祥和的图景定格为历史。

  茶峒镇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写过的“边城”。在作家笔下,当年“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这条河是沅江的一条支流,人称清水江,两岸居住着10多万群众,分属花垣、松桃、秀山的40多个村寨。在70岁的艾大妹老人的记忆中,“七八年前河水好干净,还可以看到鱼。”

  让人不堪回首的是,自2000年起,两岸建起10多个万吨级的电解锰厂,大量工业废水直排入河,大量废渣也经常被雨水冲入河中,清水江变成“黑水河”。河里鱼虾绝迹,人们洗澡后怪病百出,饮水得到几公里外车拉肩挑,沿岸农田浇水后稻谷空壳增多,粮食减产,许多农民不得已改种旱地。

  “那几年真的是没法生存了。40多个村的干部联名向上反映,我们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还清水江一江清白。”艾门村村委会主任华如启说,“你看,这两年经过治理,河水又变清了,乡亲们非常满意。”

  在秀山县,酉水的支流溶溪河水清见底,河边的油菜长势喜人。溶溪镇的乡亲们告诉记者,溶溪河边有6个电解锰厂,过去不仅排放废水,而且产生大量粉尘,田里落一层,油菜根本卖不出去。“去年下半年以来情况就好多了,今年可以过个干净年。”

  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整治之前,清水江7个断面水质总锰和氨氮全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十几倍,到2006年12月,清水江边城断面和重庆酉水河断面的总锰、氨氮、六价铬浓度基本达到Ⅲ类标准,各河段逐步由浊变清,群众投诉大幅下降,三省市交界地区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1】       【2】 【3】

15、概念、误区、出路 三问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7年02月16日 苏杨

http://env.people.com.cn/GB/5404436.html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在中国随处可见可闻的“陈词”,但现实中的状况常让人疑窦丛生:不管人迹罕至的深山还是游人如织的胜地,都挂起了生态旅游的大旗;不管一无所有的荒漠还是一应俱全的景区,都号称生态旅游的基地。生态旅游,真的是哪儿都可办?真的是这么随便办?真的有这么多人喜欢生态旅游?中国的生态旅游真的就有特色?在旅游业已经成为诸多地方第三产业的龙头和生态保护在环境保护中地位日趋重要的今天,即便只以科学的名义,这些问题也非问不可。而寻觅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像任何科研一样,也必须从概念起步来探讨

  生态旅游到底是什么?

  生态旅游这个词组,本身就容易有歧义:生态和旅游,到底是谁修饰谁呢?是生态当定语的旅游还是生态在前的旅游?本来,这个词汇产生时是很清楚的。“生态旅游”一词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其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则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换言之,生态旅游并非一般意义的偏正词组,而是生态保护在前、旅游发展在后的一种旅游形式。有一句著名的话可以将这些学究味的定义深入浅出: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要分清中国随处可见的生态旅游到底在哪些方面不符合这个定义,可以从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两个特点着手:

  第一,保护性。

  严格来说,生态旅游也会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比较而言,保护性是它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它要求旅游的开发商和消费者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例如观鸟,传统旅游允许旅游者甚至旅游设施贴近鸟到影响其生活的距离,而生态旅游则只能采用对其影响最小的方式―――用望远镜进行远距离观察。

  第二,专业性。

  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且这种要求是两方面的:既要求旅游开发商在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方面体现出专业性,以做到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满足的同时尽量维持生态系统的原样;也要求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及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和能力的游客。因此,生态旅游很强调科技含量。例如,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严格控制开发范围和规模,必须控制游客量并对游客进行游前教育,必须进行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环境监测评估以及严格的环境管理。

  正因为此两个特点兼顾了开发和保护,生态旅游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面旗帜。 按此概念和特点来衡量,中国多数地方宣称的生态旅游,都并非可持续发展的旗帜而只是招客的幌子而已。不少旅游经销商甚至将“生态”二字做为其推销的广告词,用“生态旅游”幌子包装非生态旅游产品向旅游者推销;也有些人把生态旅游当作了生态消费旅游,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作为代价来满足需要和获取利润。例如,国内不少自然保护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十分热衷于发展所谓的生态旅游。为了吸引大批游客,不惜乱砍乱伐保护区内的森林,大建宾馆、饭店和各类娱乐设施。此外,对旅游者既没游前教育,也无数量限制。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了旅游资源退化。

  当前中国的生态旅游为何走入了误区?

  旅游业其实本身已算得上相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产业:由于基本没有生产活动,主要是再生性地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应该是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二者在许多方面算得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而且,如果发展生态旅游,还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真正融入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将传统的被动式保护变为积极的保护。因此,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应该较易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所谓可持续发展状态。面对既要发展又不要污染的现实形势,旅游业理论上是与环保形成冲突最少,目标最为接近的产业,应该可以达成产业与环境互利的双赢局面。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旅游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经济的先导性和高度关联的辐射带动功能,优先发展旅游业可以迅速跨越工业化阶段而后来居上,因此,全国上下,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拉动第三产业甚至整个经济的大旗高扬。结果,旅游业发展中经济指标至上成为旅游开发商主观上的不二法则――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大兴土木是第一步,第三产业全面跟上是第二步,牟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生态保护原则无一不废其用自然成为结果。即便是自然保护区,景区城市化、环境人工化也成为普遍现象,尽管这种旅游开发一般都打着生态旅游的幌子。

  更应关注的是,这种主观也得到了客观的支持――旅游者与旅游业从业者在这方面有共识。在现阶段的我国,大众对旅游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对前三者要求较高,一句话,玩得要舒服、不累。而在舒服游客的同时,旅游公司就会因为消费的项目多了基数大了总的利润额也提高了,这是一件双方皆大欢喜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心理,自然大家都用发展大众旅游的观念和方法来发展所谓生态旅游,只看经济指标。结果,生态旅游就被当成了一种卖点,一种市场营销策略,现实中的生态旅游幌子和生态旅游实质变成了两张皮:到处都搞生态旅游,到处搞的都是绝对不生态的旅游。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称得上已误入歧途。

  尽管生态旅游是在人们对传统旅游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反思的结果并非用生态旅游替代传统旅游,而是发展起了一种特殊地域上适合特殊受众的特殊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大众”相比,生态旅游从受众――合格的游客到其存在形式――必须将游客数量限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都称得上是一种小众旅游。这就决定了生态旅游不仅当不成第三产业的龙头,对大多数地区来说也当不成旅游业的龙头。

  而且,这种冒牌生态旅游的危害甚至大于传统旅游:尽管旅游业的开发者总在说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产业,是无烟工业,对环境影响较小,但能够开发旅游业的地方往往是对环境变化异常苛刻和敏感的地方,若不是旅游业,其他产业根本就不可能迈过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产业门槛。正因为旅游业对各种保护地破坏的隐蔽性,才使得恰恰是看起来对环境破坏最小的产业,却最有条件和可能成为保护地最大的杀手。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出路何在呢?

  尽管中国目前的生态旅游有“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也的确有旅游商和旅游者的素质欠佳的障碍,但就生态旅游而论,不存在发展与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和管理的问题。这是因为比起其它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态旅游应当是我国生态型旅游地的最佳发展策略。而且,要让迷路的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走回正道,出路并不难找:用生态旅游的两个特性来要求两方面参与者――旅游者和旅游商。

  对于旅游商而言,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适度开发,在科学的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可以这样的说法来转化这三句“公文”:生态旅游是精英旅游,是品牌旅游,是文化旅游,如果都用甩地摊货的架势来开发,保证只会“货三天甩光、钱三天用光”。要是以引领西方贵族化旅游潮流的架势来开发,一个景区就可以成为开发商的传家宝。另外,旅游是一个利用资源的产业,不过,除了自然资源,伴生的文化资源也是产生旅游需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单纯的利用自然资源,除了容易造成资源破坏或者不好保护外,也难以刺激旅客多层次多角度长时间高强度消费,难以提高整个旅游产业的产出。所以,为了保护,也为了产业的效益,挖掘文化资源是搞好生态旅游的重要方向。像云南的迪庆,本来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就是巧妙利用了香格里拉的概念,将资源重新包装,在没有多少人为改造的情况下办成了环境友好型生态旅游。

  对于旅游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正确的旅游价值观以及环境意识的培养上。可以用老外同志的“三讲”来说明为什么要在旅游中强调保护性:在我国的穷乡僻壤活动的那些风餐露宿却满面红光的发达国家的老外,他们难道一出门就放弃了对现代文明的习惯?答案是他们认为旅游尤其是原生态景点的生态旅游本来就该是这样:①一年到头身体养尊处优,精神疲惫不堪,用一周时间让两者的感觉颠倒一下,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这是讲公平;②汗水才是增添旅游魅力的香水,汗流浃背之后才收获心旷神怡大开眼界难道不是身心俱佳的最好休闲?这是讲效益;③为了某些人妄图在精神上不劳而获,给鬼斧神工(自然景点)或者巧夺天工(人文景点)抹黑,剥夺子孙原汁原味的享受权,难道不该挨骂吗?这叫讲正气。当然,这种心态是文明进步的结果,尤其是物质文明进步的结果,要慢慢培养――“一个贵族要培养三代嘛”。

  体现保护性在实施起来具有可操作性:只要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和正确引导旅游者就可以了,并不存在实施上的能力问题。真正困难的是生态旅游的专业性。对旅游商而言,专业性意味着旅游开发的前、中、后期都要有科学理念,而这又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完备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旅游开发法规及管理办法并依法规划和监管。对现阶段的我国来说,这样的专业要求是很高的,毕竟生态旅游这样的小众旅游很难在三五年内就看出比传统旅游更好的经济效益,而为一个看起来的低效益付出那么多的专业劳动完全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式思维;同样,对旅游者而言,从简单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点拍照,回去一问,啥都不知道”的传统旅游发展到以体验探究感悟为主线、以科学文化文明为准绳的生态旅游,恐怕比“三讲”更困难。正因为此,将加强生态旅游专业性的能力建设放在第一位是在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特色。

  从概念、误区中找到出路,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的大好前途还是可望可期的,只是在到处招摇过市的生态旅游幌子误导下,生态旅游这面可持续发展旗帜不知道能不能飘扬到其名副其实的那一天。但愿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能在不断的反问、反思中尽快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