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二月八日江河信息导读:

二月八日江河信息导读:

2007-02-08

二月八日江河信息导读:

 

环保资讯:

1、我国首个绿色财富核算结果出炉 神农架绿色财富达236亿 核算通过环保总局审批

2、引黄济淀见成效生态环境改善 天鹅白鹳来做客

3、专家警告上海缺水严重 

4、京杭运河苏南段水位创142年来最低纪录

 

地方信息:

5、河南07年将全面启动环保违规“区域限批”行动 

6、海南:五年将建16座污水处理厂 

 

人与自然:

7、八旬老翁与野生动物为伴 拒绝捕杀动物发财

8、四川今年将新建一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水利要闻:

9、新华网:黄河上游地区来水2006年进入“枯水年”

10、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全面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11、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今年底完工 

 

深度报道:

12、黄河水污染调查:污染成为黄河水源匮乏主因

 

气候变化:

13、气候报告让各国压力增 中国不应受到西方指责

14、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也是发展问题

 

环境时评:

15、《中国信息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1、我国首个绿色财富核算结果出炉 神农架绿色财富达236亿 核算通过环保总局审批

来源:人民日报2007-2-8

http://www.cfej.net/Environment/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04

本报武汉2月7日电 记者张志峰报道:日前,我国首个区域绿色财富核算出结果:湖北神农架林区2004年绿色财富总值236亿元,人均高达30万元,约为当年全国人均GDP的30倍。

  传统的国民财富主要由建筑物、机械等生产资本构成。绿色财富即自然资本,它分为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两部分。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西北部,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绿色宝地。2005年8月,世界银行―意大利信托资金项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确定神农架林区为唯一的绿色财富核算试点。

  神农架林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试点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该区环保局副局长刘吾刚介绍,2006年初核算开始启动,年底核算报告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审批。据此报告,2004年神农架林区绿色财富总值为236亿多元,约为当地物质财富的4.6倍。其中林木等自然资产总价值为46亿多元,旅游休闲、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89亿多元,约占绿色财富的八成。

2、引黄济淀见成效生态环境改善 天鹅白鹳来做客

来源:中新社2007年0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380694.html

  “经过这些日子的补水,淀里的水涨了六七十厘米,水明显清了许多!”白洋淀世代以捕鱼为生的王老汉这几天非常兴奋。从去年十一月底开始“引黄济淀”以来,白洋淀的水位已经上涨六十七厘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此地多年不见的白天鹅、东方白鹳又现身芦苇荡。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为数不多的生态湿地之一,近年来,河北省年降水量一直偏少,致使太行山区大中型水库和白洋淀入水量严重不足。从一九九七年以来,白洋淀已经十五次从流域内紧急调水。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白洋淀首次实施“引黄济淀”工程,从黄河调水补充白洋淀水量。

  随着“引黄济淀”工程的开展,截至二月六日,白洋淀的水位已经达到五点六三米,比补水前的四点九六米升高了六十七厘米,总库容水量也达到了九千六百七十万立方米。水域面积也由约六十平方公里增至一百多平方公里,出现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大水面。

  目前,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也逐步恢复。除白天鹅外,还出现了绝迹多年的东方白鹳、马口鱼和棒花鱼,淀区鸟类种类达一百九十二种,鱼类资源恢复到十七科三十四种。

据介绍,“引黄济淀”预计总入冀水量约三点三八亿立方米,其中实际入淀水量约一亿立方米左右。“引黄济淀”工程结束后,白洋淀水位将上升一米,水面增加三倍,将是近几年来水面最大的时期。

3、专家警告上海缺水严重 

来源:新加坡《南华早报》2007-2-8

http://www.h2o-china.com/news/45883.html

  英国一位环境专家表示,中国的缺水状况将达到难以置信的程度,其中以上海尤甚,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专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英国政府顾问Justin Mundy,在由美国国防部组织的气候暖化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正面临难以置信的缺水危机。

  他指出,上海的地下蓄水层极低,未来十年上海将不得不使用淡化海水,以及建立基础设施,从中国西南部输送淡水。

  Mundy表示,中国西南部所有的水源都来自冰川融解,而在大约25年内,冰川融解的水量将难以达到所需求的水量。

  他表示,不仅是上海,全球33个人口超过800万的大城市中,有21个最终将面临水供给危机。

  不过,上海官员昨天则对此担心不以为然,官员说,上海市有能力确保水供。

  上海市水务局发言人说:“我们的战略是扩大现有的蓄水池,并建造新的蓄水池。我们在污水处理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并改善了基础设施来输送饮用水。上海不会出现水源短缺,只是短缺高质量的水。”

  上海最近投资了160亿元人民币,建造4亿立方米的蓄水池。专家也正在研究如何处理每年出现的海水倒灌现象,因为这使得饮水质量降低。

官员也否认上海会依靠海水淡化或者从西南进口水。上海现在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两条河流,其中包括长江

4、京杭运河苏南段水位创142年来最低纪录

来源:新华网2007年02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2-08/162012266306.shtml

  新华网南京2月8日电(记者邓华宁)由于干旱少雨、上游来水偏少等原因,京杭运河苏南段水位大大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创下142年来的最低纪录。

  目前京杭运河镇江段航道水位仅为2.5米,而往年同期平均水位为3.1米。

  古老的京杭运河在今天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苏南运河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4950万吨,目前的年运量已达到1.4-1.5亿吨;镇江谏壁船闸的设计通过能力为4633万吨,2004年的船舶过闸通过量已达到7658万吨。苏南运河镇江段已处于超饱和状态。

  枯水导致船舶大型化和航道条件之间的矛盾越发显现。苏南运河为四级航道,通航能力为500吨级船舶。由于经济不断发展,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强劲。目前,实际单船载货量普遍达600-700吨载重吨。超航道等级的大吨位船舶从长江直接进入,给内河交通安全畅通埋下了事故隐患。为此,镇江地方海事部门制定了分级治理等多种措施,引导船舶尽量不超限。

5、河南07年将全面启动环保违规“区域限批”行动 

来源:新华网2007年02月0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7-02/08/content_5714703.htm

    新华网郑州2月8日电(记者顾立林、梁鹏)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局长王国平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说,从2007年开始,河南省将全面启动环保违规“区域限批”行动。

    王国平说,凡是县(市、区)出现两起以上未批先建的违规建设项目,省环保局将进行通报批评并暂停审批项目所在地的所有建设项目;省辖市区域出现一起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要求,或一起严重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违法行为,省环保局将暂停审批项目所在市的所有建设项目,直至整改到位。

    2006年,河南省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重点,对卫河、蟒沁河、白河、惠济河等六个重点流域,辉县、禹州无梁镇、南阳浦山镇水泥群区等五个重点区域,以及高速公路沿线、风景旅游区周围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省的总体环境状况比上一年有了进一步改善。彻底改变了一些重点污染区域“出门捂住脸、吃饭捂住碗、一年吃块水泥板”的状况。2006年,全省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1.6万余起,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403件,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削减了3.8%和2.2%,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总量削减任务。

王国平说,今年河南将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快推进河南省经济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度削减任务的完成,以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6、海南:五年将建16座污水处理厂 

来源:海南经济报2007-2-8

http://www.h2o-china.com/news/45886.html

  (记者 陈文剑 陈敬儒)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我省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引起了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昨日,本报记者就我省环境保护、土地调控和耕地保护等问题采访了省人大代表、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厅长林诗銮。

   林诗銮指出,我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确出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总体环境是全国一流。比如,在全国重点城市环境质量评比中,海口市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海南在全国31个省市整体环境质量评比中也是第一。与此同时,当前海南的环保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城市水污染和城市垃圾形势严峻。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大、污染严重,已成为我省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和生态省建设的难点。目前,全省除海口、三亚两市外,其余市、县均未建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海口、三亚的污水管道覆盖率和污水处理率也偏低,不能适应生态省建设的需要。

   林诗銮坦言,我省目前江河水局部地区环境质量底,主要是靠近城镇的河段,因为这些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没有建成,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另一个原因是农业污染,一些养鸡厂、养虾场的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江河里,使部分河流段面的水受到污染,局部湖泊、河流水质略有下降。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搞环保建设。

  林诗銮说,罗保铭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今年将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集中财力,加快海口、三亚等主要城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3年内构建完善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今年要开工建设白沙、定安、澄迈水源点污水处理工程,保护南渡江和松涛水库源头水质。“十一五”期间将分期分批建设16座污水处理厂,把全省18个市县的污水处理厂都建起来。

   我省大力发展工业,会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林诗銮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坚持“三不”原则。他在谈到重点工业的污水排放和空气污染的控制问题时说,像纸浆、石油炼化、橡胶加工都是工业的重点污染源,今年要把工业的污染控制住,还要解决好燃煤发电厂的污染问题,要通过技术改造,进行脱硫处理,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反映澄迈颜春岭垃圾场污染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林诗銮说,颜春岭垃圾场的问题已引起了我省有关部门的重视。海口市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今年还要加大力气改造,主要是渗透液的处理。

   土地调控会不会导致我省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林诗銮说,我省将按照国家要求,严格控制土地,按规划用地,按计划用地,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控制海南土地的滥用贱用。林诗銮说,海南的房价和土地与全国相比都属低价位,房价上涨是肯定的,但目前国家的调控不会造成房价的过快上涨。

7、八旬老翁与野生动物为伴 拒绝捕杀动物发财

来源:国际在线2007年02月0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2-07/095812253076.shtml

  房屋的残败景象掩饰不住昔日的热闹———在这座较为平坦的山坳上,十来栋房子错落有致,院子前都有一块坝子,碗口粗的桃树、梨树环绕四周。也许是罕见生人,几只云雀远远地站在树枝上窃窃私语。

  简直是一幅山野水墨画。

  等了一个多小时,苏炳昭扛着一大捆柴回来了,军绿色的棉帽上露出一块毛巾,严实地遮住耳朵,蓝色的中山装洗得发白,卡基布裤子用尼龙绳做皮带,腰后挂着一把月牙形镰刀。“富强”看见主人,亲热地“呜呜”叫,在主人跟前上蹿下跳。

  81岁的苏炳昭乍见我们,吓得倒退了好几步,险些摔倒:“我这里几年都没有人来过了!”

  最近一次是2003年,村书记熊贸然说,那一次她和区长专程上山来劝苏炳昭下山。“我守着这座山,不许人上山打猎,又不犯法……”苏炳昭不管对方是谁,同样“不给面子”。不久,村里给他安上了电灯,可惜不到半年电线就被人偷了。他只好再点油灯,每月半公斤煤油。

  听明来意,苏炳昭忙着去地里摘橙子。半晌,他用衣服兜着几个很小的橙子进门:“大的都遭猴子摘了,给我留下小的,那些小调皮,吃不完还乱扔。”责怪的语气里带着怜爱,像是在说自己的孩子。

  苏炳昭原本有个快乐的家,两儿两女。但是,自15年前,二儿子苏万勤意外死去后,大儿子苏万明和大女儿苏万琼因癌症相继去世,那段时间,万念俱灰的他只能去大山深处诉说自己的苦楚。

  “最让人难受的是没人说说话。”2002年底,陪伴他的妻子和女儿不愿再随他呆在山上,便搬到合川去了,从此很少联系。

  “没人说话,我就跟鸟说话,跟狗说话。”每天早上,“富强”都要从窗户跳进屋,叫醒主人。苏炳昭起床后,喜欢站在院坝,听树枝上鸟儿的鸣叫。

  “它们是怕我老头子孤单,用歌声回报我。”苏炳昭笑道,山上不能种水稻,他的主食就是玉米面。每年收玉米时,他要分成两半,一半给鸟儿,一半留给自己。

  保护大山和动物

  有村民建议他捕杀动物发财,苏炳昭很气愤,“这些人简直比畜牲还不如!”

  平时,苏炳昭最大的爱好是,腰间挂把镰刀,带着“富强”到山里转悠,看到蔓藤挡路,他就去割开。

  虽然山上的动物越来越少,但总有人对它们虎视眈眈。白天,苏炳昭主要担当义务巡山员。

  “有人趁管山的人不在,带着火药枪进来打鸟……”一次苏炳昭巡逻中发现几个行迹可疑的人,便上前盘问,对方说是爬山的,苏炳昭信以为真,谁知一小时后,山谷里回荡着几声枪响,“不晓得又有啥动物遭害……”苏炳昭为此责怪了自己好一阵子。

  由于长期日晒雨淋,近几年苏炳昭的风湿性关节炎痛得厉害。通常,他会在附近采一些草药敷上。他说,效果不错。

  苏炳昭几月甚至一年难得沾荤,村里每月发给他25元特困补助,那点钱够个啥?洗衣粉、肥皂他已多年没用过,更别提买肉吃了。

  偶尔下山,有村民建议他捕杀动物发财,苏炳昭很气愤,“这些人简直比畜牲还不如!”

  以前苏炳昭也养鸡养鸭,但总是丢。他知道,被山里的野兽叼走了。他不生气,只是有点埋怨那些家伙“杀鸡取卵”,以后他没钱买小鸡,吃肉也困难。

  有一天馋得慌,苏炳昭见院子里有群麻雀和布谷鸟在啄食,抓几只来“打牙祭”?当他拿着竹笼准备布阵时,突见那些小鸟仍安静地啄着玉米,不由得放下了笼子。“若我都如此,那和那些捕杀者有什么区别?”苏炳昭埋怨自己居然会产生如此龌龊的念头。

  第二天,苏炳昭挖了一些菖蒲去镇上卖了,换回半只烤鸭。这成了他后来的“生财之道”。

  “我有时觉得他简直在发神经!”妻子何若琴实在无法想通,老头子放着安生日子不过,居然要一辈子守在深山老林里,做什么动物保护者。女儿和妻子何若琴用断绝关系来威胁他,不许他再住在山上。谁知就在他回山上收拾东西时,在院子里玩耍的几只猴子看到他回来,用玉米棒子当玩具和他玩耍。他犹豫了,收拾好调皮蛋们留给他的残局,从此下定决心留在山里,直到终老。

  下定决心欲圈山

  “我想把东山和西山圈起来,不许人随便进来残害动物……”

  因为担心我们下山时迷路,苏炳昭执意要送我们下山。

  “我想把东山和西山圈起来,不许人随便进来残害动物……”路上,他指着空寂的树林深处说,以前走这条路,随时可以看到长尾巴的狐狸,还有在树上蹦来蹦去的松鼠,也会遇到果子狸、山羊……但最近几年,他难见它们的影子。

  苏炳昭去村里问过“圈山”的事,被告之只有政府才有这个权力,他不甘心:我是为动物着想,难道真会遭遇拒绝?

  到山下已是晚上7点半,见他没带电筒,记者担心他回去时的安全。

  “我走这些路像在自家屋头走一样,熟得很!”说完,苏炳昭将记者给他的牛肉干小心揣在口袋里,一声口哨,“富强”尾随着他,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上一页] [1] [2]

8、四川今年将新建一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来源:新华网2007年2月8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7059

新华网成都2月7日电(记者蒲晓飞 杨三军)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戴柏阳7日表示,今年四川将以建设“大熊猫走廊带”为重点,新建一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以更好地保护大熊猫这一濒危动物。

戴柏阳在7日举行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说,四川省今年将积极推进“大熊猫走廊带”建设。首先,协调雅安市在芦山县和荥经县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协调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茂县和汶川土地岭大熊猫A-B种群连接地带,开展栖息地恢复及走廊带建设。其次,启动卧龙黄草坪“大熊猫繁育中心”的建设,全年繁育成活大熊猫幼仔力争不低于两位数。

近年来四川大熊猫保护工作成果显著,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不断扩大,全省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7个,面积达200万公顷。

9、新华网:黄河上游地区来水2006年进入“枯水年”

来源:新华网2007年2月7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6981

新华网兰州2月7日电(记者 王衡)经历2005年的“丰水年”后,黄河上游地区来水在2006年又进入“枯水年”,其中黄河干流唐乃亥站来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31%。

记者从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办公室获悉,2006年,唐乃亥站来水量为139亿立方米,比200亿立方米的多年平均值低31%,比2005年256亿立方米低46%。

据介绍,唐乃亥站是黄河上游地区最大水库——龙羊峡水库入库水文站,唐乃亥站来水量是反映整个黄河上游地区来水量的重要指标。

此外,黄河上游主要支流去年来水量也偏枯,如洮河和大夏河来水量共4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低27%,湟水河与大通河共4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低7%。

据了解,黄河上游地区两大水库——龙羊峡和刘家峡在2005年蓄水较多,因此,尽管去年来水偏枯,但可调水量仍较充足,到去年年底,这两大水库的可调水量分别为128.89亿立方米和7.07亿立方米。

10、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全面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来源:中国网2007年2月8日 王久兴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7053

溪洛渡主体工程全面展开,向家坝筹建工程基本结束

进入2007年,回望2006年,我们欣喜地看到,金沙江水电已全面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前所未有的难关正在逐步逾越。

2006年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进展顺利,较好完成了2006年年度工作计划。二电站完成投资近52亿元,其中溪洛渡工程全年完成工程投资27.78亿元,其中建安工程完成22.96亿元;向家坝工程全年共计完成投资约24亿元,其中建安投资12亿元。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在2006年度工程建设管理、水库移民工作、机电工作、综合性技术研究以及地方关系处理上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在2006年最精彩的瞬间,莫过于11月26日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工程的开工了。如果说,2005年12月26日溪洛渡工程的开工拉开了金沙江水电开发的序幕,那么,向家坝工程的开工,则标志着金沙江水电全面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纵观金沙江水电开发,在面对一个个世界难题挑战的同时,2006年,溪洛渡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而这一年对于向家坝工程来说,则标志着筹建工程的基本结束。

2006年,溪洛渡工程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地下厂房进洞,顶拱开挖处理基本结束;坝肩开挖;对外交通公路通车;两岸泄洪洞开始洞挖;导流洞衬砌混凝土出现裂缝,后经处理质量得以保证。

相对于溪洛渡而言,2006年向家坝工程的重大事件则是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宣布工程正式开工;纵向围堰沉井施工进展顺利;地下厂房开始洞挖;左岸300米高程边坡开挖支护完成,监测成果显示变形稳定;

除了金沙江已经开发的溪洛渡、向家坝两个巨型工程以外,在它们的上游段,乌东德、白鹤滩两个巨型电站的勘探开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6年白鹤滩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通过审查;坝址、坝型选择基本明确;水库正常高水位论证日趋明朗。2006年,对于乌东德水电站的两大事件则是,预可行性研究接近尾声;坝址、坝型比较结论逐步明朗。而这一年,对三峡总公司金沙江水电开发水保、环保所做出的突出工作,四川省环保局和四川省环保网还将 “2006年四川省环境友好企业”的奖牌颁发给中国三峡总公司金沙江筹建处,予以表彰三峡总公司为环境保护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2006年,金沙江水电开发,水电人克难奋进;2007年,水电人开发金沙江的脚步依然不会停歇。2007年,溪洛渡工程将于11月份实现大江截流。而对于向家坝工程而言,2008年的截流目标已然遥遥相望。

11、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今年底完工 

来源: 新华网2007-2-8

http://www.h2o-china.com/news/45904.html

  石家庄2月8日电(记者李俊义)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确保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保证北京奥运供水安全。

    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工程始自石家庄的古运河枢纽,终至北京,总干渠全长225公里,工程总投资120多亿元。据介绍,截至目前,河北省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已形成全面开工建设高潮。去年全省落实了31亿元的征迁安置投资,安置人口4.27万人,基本完成了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征迁安置任务。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目标如期实现,河北省要求,切实加强京石段工程建设管理,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加快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河北省今年将配合国家完成中线总干渠漳河北至古运河南段初步设计报告的审批,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搞好中线总干渠两侧水质保护范围的划定,加紧推进配套工程第一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力争年内有突破性进展。

12、黄河水污染调查:污染成为黄河水源匮乏主因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07年02月08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2-08/000412257176.shtml

黄河水污染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内有耕地3亿多亩,1亿多人口。近年来,黄河治理成就显著,黄河断流得到明显遏止,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人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焦虑的事实:污染正在越来越严重地侵蚀这条母亲河的肌体健康。

黄河的一些支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2005年黄河干支流中,劣五类水质河长占31.2%;有的黄河支流,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排污沟,全程都是劣五类水。

而所有这一切中,地处河南的黄河支流天然文岩渠前孙东村是一个极端的典型,严重的水体污染使得5年内数十人死于癌症,河中鱼虾绝迹,村民们守着水却无法灌溉农田。水污染成为黄河水源匮乏的另一主因。

目前,一场治污的风暴已在前孙东村掀起。近日,本报记者来到这里记录下前孙东村人与黄河污染不懈抗争的故事。

河南省长垣县常村镇前孙东村曾是个环境优美的村庄,村子南靠太行大堤,黄河的重要支流天然文岩渠从村子的腹地经过,而当地的十支渠、孙东灌渠亦环绕左右。

前孙东村全村300户,1500人。村民们都说,前孙东村四面环水,从没缺过水。以前,村子里的沟沟壑壑清澈见底,鱼虾成群。

80岁的韩庆成是前孙东村的“活字典”。老人说,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里的人口增多,人均“划”地逐渐减少,尽管从1972年开始的黄河断流多少影响整个黄河流域,但四面环水的村子没受多大影响。“水稻产量也确实不错”。

5年36人得癌症死了

只是,这样的好年景没能持续几年。1997年,村旁文岩渠里的水开始变黑、发臭,后来癌症像魔鬼一样缠上了前孙东村人。

2007年2月1日,是张仕文的3周年祭日,他是一个死于肝癌的老人。他是众多不幸者中的一个。

乡亲们都赶来了,尽管是“白喜事”, 张仕文的子孙还是请来了镇上的演出队,村里有了难得的热闹。但这一切,对于前孙东村67岁的老书记王凤英来说,只是一个悲伤的结束,另一个悲伤的开始罢了。在王凤英的统计名单上,从1997年开始,村里不断有人得病死亡,“都是癌症”。

2001年3人;2002年9人;2003年5人;2004年6人;2005年8人;2006年5人。“从2001年到现在都死了36人了,而且患病的人还在不断增加”,而这些人当中以患食道癌、肺癌、肝癌者居多,“一年多则上十个,少则四五个”。

老人一直生活在噩梦中

在村民们看来,癌症就像魔鬼,一旦沾上就必死无疑。在这个年平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村,一个癌症手术就是一次倾家荡产之旅,粮食、牲口甚至房子都卖了,却不一定能够挽回一条脆弱的生命。而在王凤英看来,这个仅有300多户的小村庄,这些年花在癌症上的费用何止百万。

从那个时候起癌症已成了村里最流行的死亡方式,而这所有的一切,在村民们看来都与围绕村子周围的污水有关。

村子里,对于命运的多劫与悲惨,体会最深的要数韩庆印。数年来,老人一直生活在噩梦里。在他的那一大家子中前前后后走了6人。6个人中,有亲兄弟,有叔叔和哥哥,还有两个侄子和一个侄媳妇。而要命的是,韩庆印的两个孙子,生下来嘴巴就豁了口,伴随他们的是一辈子的畸形。

大量超标废水排入河中

“前孙东村周围的地表均成黑褐色,有刺鼻的气味,已被严重污染。”2003年4月30日,长垣县环境保护局下发的《关于前孙东村水体污染问题查处情况的报告》如是写到。

报告说:“据4月28日对该村地表水取样监测,水体主要污染物超国家规定五类水质标准22.75倍。”

不过,在村民记忆里,污染早在1997年已经开始。

王凤英说,“差不多是1997年,文岩渠里时常漂起白色的泡沫,河水慢慢变黑了”。

那个时候,村民们知道水已经被污染,而至于是谁给污染的?他们还是多年后从县环保局的文件中得知。

“县环保局的人说,污水主要来自上游的封邱、延津、原阳、新乡等县的造纸和化工,它们每年都有大量的超标废水排入天然文岩渠”。上游排污,下游遭殃,这让村民们大为不解,“县里的人都干吗去了?也不去说说”。

在随后的日子里,奇怪的事情一件一件地接连发生。而在以前,一到冬季就枯水、沼泽一片的天然文岩渠却一直水量充沛,后来村民们才知道,这都是上游的造纸厂、化工厂排出的污水。

不仅如此,村民水源也在一点一点地被污水蚕食。以前的前孙东村既种水稻又种大葱,后来污水一来水稻就没法种了,村民们就改种小麦和玉米,但小麦和玉米再强的生命力也抵挡不住黑水的袭击。

2004年初,正值小麦早灌季节,许多村民为了省钱,就用周边河渠的水浇了地。两天后,便出现了烂根、叶枯等症状,没几天就全死了,而这一死就是300多亩,这对于全村总共700多亩的耕地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一喝水羊就拉稀

前孙东村地理位置优越。多年前,村民们依靠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搞起了养殖业。“最多的时候,羊数量达到3000多只”,这对少地的村民来说,绝对是门好副业。但这样的好时光没能持续太久,污水在侵害村民身体的时候,也腐蚀着牲畜的身体。

“羊吃草就要下堤喝水,而一喝水羊就拉稀,不久就死了”,王凤英说,而如今由于河水污染,羊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喝了被污染的水后,死胎、流产、绝育、死亡的事情频频发生,“现在全村存栏不足100头”。而村里其他牲畜没能逃脱类似的厄运:“以前每家每户都有两三头牛,现在都死绝了”。

守着河水不能用,村民们只好往地下发展。现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打起了井,“都是五六十米深的机井,一口井三四千元”,但村民们觉得还是井浅。“这种井种地勉强凑合着用,喝水却是万万的不行。”

作为村里的支书,王凤英是村里打井的“先进代表”。如今,王凤英家有大大小小3口井,一个井深20米,多年前已被废弃,另一口50多米深的压水井,随着污染的加剧,已不能给予王凤英一家足够的保护。后来,王凤英和村里的另外五户一合计,共同掏钱打了口60米深的机井。

在村子里,有类似“惊人之举”的并不止王凤英一家。“基本上每家都有两口井”。但即使这些采自地下60米的水,同样不能给村里的人足够的保障。

挖278米深水井找水

“时间一长,井口、井身都覆盖上一层层白白的沫子”,王凤英听人说那是“硝”,是种致癌物质。现在,村民们花巨资打造的机井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大多数人只拿它“喂牲口,洗衣服”。

如今,供给村民生命源泉的是2006年7月份投入使用的一口深水井。这个由国家、省市、村民共同出资的深水井深达278米,总投资50多万元。如是满负荷运转,每小时将有60吨水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抽出,通过10668米的地下管线送到每家每户。

现在,村里给每家都安了一个水表,分季度收取水费。而在过去的一个季度,用得最多的是保管员韩学忠,在2006年7月~10月3个月中,韩学忠一家用了14吨水,按照每吨7角的价格,韩学忠为此付出了9.8元,而村里的大多数人像王凤英一样,3个月用水量不到5吨。

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长垣县物价局核定的价格是1.2元/吨, “群众也没钱,收高了怕吃不消。”王凤英说。

污水多也是一种枯竭

2003年,有个做环保的人告诉王凤英:“你们村尽管水多,但还是缺水,污染太厉害,质量不行。”王凤英隐约地记得那个人说,“村里是水质性缺水”。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凤英始终不大明白,“明明都是水多惹的祸,怎么还说村里缺水”。为此,她有机会就向人请教。她说知道准确答案的那天,她自己终于大彻大悟。

“水质性缺水既不是水量不足,也不是供水工程滞后,而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也就是说本身不缺水,只是水不适合使用,造成了缺水”,“你看,我们村就是典型”。

道理是明白了,但事情却不好办,“水是别人污染的,我都不知道找谁好”。

闺女也让她搬到县城去

作为书记,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得过问。王凤英说,事情真正到了触目惊心的步是村里孕妇死胎情况的不断增加。“村里的一些妇女怀孕后,一照B超,发现是死胎,而不管是一胎的计生还是二胎的抚养费上缴,她们都要报到我这里来”。

这让王凤英吃惊不小,她赶紧让村里的老师帮忙写材料向镇里的书记反映情况。当时的书记让她把名单统计出来,“我给领导反映,你先不要出声,不然你们村怕是娶不到媳妇,嫁不出闺女”。

现在,村里稍微有点能耐的人都开始举家转移,48岁的韩振玉就是典型代表。这个早些年靠打鱼谋生的人,早已放弃了让他有钱娶媳妇的行当,“还打什么鱼,都毒死了”。现在他带着家人住到了长垣县城,“钱都是借的,但心里踏实,总比成天守着没用的污水强”。

“这几年,像韩振玉一样搬走的有二十好几户,我的闺女也让我搬到县城去,村里都在弄这个事,我搬到县里咋办呢?”王凤英说。

村民与污染的拉锯战

与此同时,王凤英把材料递交到了长垣县委、县政府和环保局,“所有的单位我都送过,省水利厅都有我递交的材料”。而这一努力,终于获得了些许回报。

2005年初,河南省政府宣布对三大污染流域重点整治,天然文岩渠被列入重点整治区域。新乡市掀起了环保风暴,对天然文岩渠流域进行拉网排查,取缔8家中小企业,关闭5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并对一大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

此后一段时间,村民发现“水清了,鱼、虾回来了”。但风暴很快就消散。

2006年,污染再次反弹,而王凤英只得再次上书。

在2006年7月5日的一份材料中王凤英写到:“2005年,河南省宣布对天然文岩渠重点整治,我们村的水又着实清了一阵,可惜好景不长,文岩十支渠又出现污染反弹”。“上游几家造纸和化工企业,又在大量偷排污水”。

和王凤英一样,现在许多人也在为村子的事情奔波,但有些人又因为癌症去世了,没能和王凤英一样坚持到最后。(记者 廖杰华、邱敏)

13、气候报告让各国压力增 中国不应受到西方指责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2007年0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380403.html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上周末出台的气候报告让世界一震。这份由2500名科学家撰写的报告预言,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6.4度,海平面将上升59厘米,干旱、洪水以及风暴将更频繁也更猛烈地出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5日在联合国环境署会议上公开警告说,气候变化使世界情况危急。一时间,气候危机成了全球共同造成、现在又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难题。各国在担心发愁之余,也不免出现一些互相指责、讨价还价的声音。

  美国坚持不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户,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受到批评最多的国家。联合国的气候评估报告摘要发布不到4个小时,白宫就急忙发表声明称,美国仍不准备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布什政府这样的表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法新社报道认为,美国政府虽然围绕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讨论,但在实际的政策上,却没有任何努力改变的迹象。2日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表示,“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排放量是有限的。”美国官员辩解称,美国一直在气候研究方面起主导和重要的作用。德国媒体则在“重要作用”这个词后面加了个问号。和美国一样尚未加入《京都议定书》的澳大利亚的态度也令人关注。法新社报道称,澳大利亚总理认为气候报告“没有什么新内容”,并为自己的气候政策做辩护。

  在欧洲,德国成了众矢之的。欧盟委员会的环境委员批评德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一点都不积极,给其他成员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欧盟希望到2012年,欧洲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120克/公里。这将使众多的德国汽车制造商面临更大的压力,所以德国一直顶着不办。

  中国不应受到西方指责

  路透社5日报道称,中国将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报道认为,中国的特点是总量高,而人均量低。德国《明镜》周刊称,中国是地球上最厉害的污染者之一,其污染的后果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德国电视台在播放气候报告的新闻时,配发的竟然是中国空气污染严重的画面。日本《产经新闻》3日报道称,中国和印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国,限制这些国家的排出量是当务之急。

  但实际上,中国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没有西方说的那么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西方对中国的批评是不公平的。因为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属于“寿命很长”的一种气体,它不会在短时间内散掉。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才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才开始逐渐增加。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历史总量中所占比例很小。而且中国人均排放量还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中国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根据该协定,在温室气体减排要求方面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宽限期。中国政府一直在按照承诺努力。

【1】 【2】

14、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也是发展问题

来源:新华社 2007年02月08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380349.html

  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在这方面做了积极努力,15年间节能相当于减排了二氧化碳18亿吨,“十一五”规划纲要已将单位GDP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设为硬指标。

  中国气象局局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在此间做了如上表述。

  秦大河提供了中国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的一组数据:万元GDP的能耗从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按照2000年的可比价格年均降低4%左右。据环比法计算,1991年到2005年的15年中,我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到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

  据了解,我国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加强了水能、核能、煤成气的开发和利用,也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合适地区开发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使优质清洁能源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此外,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的保护,森林覆盖率近年来有了增加。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球变暖会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秦大河表示,气象局作为一个科技型、基础型、社会公益型单位,要为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从而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全人类的影响,对国家安全保证作出更大的贡献。

15、《中国信息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来源:中国信息报2007年2月8日 记者:刘平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7024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公布了2006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7%。路透社评述认为,这已经是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连续第四年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字。以这个速度,到2008年,中国就会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经济的第三位。

但是,正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回顾与展望课题组的一份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趋势,到2020年,我国的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挑战。

谢伏瞻也强调,虽然2006年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价格涨幅较低、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如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回望2006年,重大水污染事件频仍:9月,洞庭湖附近水域砷超标10倍;11月,四川泸州市的川南电厂燃油泄露,污染长江。长江水利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长江水质在过去10年中不断恶化,仅在2005年便有大约300亿吨的工业废水排入长江,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50%。目前,大约27.5%的长江水体已经遭到严重污染,水质低于三类标准。其他环境事件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06年9月,甘肃徽县的铅污染事件致使900多名儿童血液中铅含量超标,其中62名儿童被确诊重度铅中毒。

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以来,我国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件。对此,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份报告称,GDP增速加快导致了我国污染排放总量的持续增长。去年上半年,全国没有完成既定的环保目标,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不降反增。从去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看,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20.4亿吨,同比增长2.4%;COD(化学需氧量)排放689.6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与此同时,去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为10.9%。

2006年是11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是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能源安全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日甚一日,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水污染突出,水资源过度开发与生态系统退化,水危机深化加剧;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受威胁物种比例仍然在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室内环境污染、地面臭氧污染、大气汞污染以及环境引发的各种健康疾病,都是已经或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事实上,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是“十五”期间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完成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而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领域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改善这种局面。从公布的数字看,2006年政府宏观调控采取了有力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 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与第三季度10.6%和第二季度11.5%的增长速度相比有所回落。从去年4月份开始,政府严格控制一些投资项目,甚至点名批评那些盲目投资搞建设和不注重保护环境的地方官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为此,“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一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硬指标。这是国家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布局合理有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实施总量控制是去年环保工作的重头戏。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总局向各省分配了总量削减任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同时,出台了总量分配指导意见和总量控制方案实施意见,加强对总量控制工作的指导和督促。5月,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确定了“气五条”;7月,全国水污染防治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水六条”。目前,各省已经将总量削减指标分解落实到地(市)县,落实到重点排污大户,签订了责任书;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措施。其中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省下达了严于国家要求的削减指标。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已经开始下降。北京等一些地方提前完成了2006年的削减任务,总量控制初见成效。2006年4月17日至18日,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近年,从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到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的“三个转变”,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节约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些都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必须把加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治本之策。

去年7月,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五大区域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建立“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强化国家环境监察能力,加强区域环境执法监察。

10月份,国务院成立了“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彻底的污染源清查行动,目的是为了实现“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0%这一目标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同时,中组部规定“环保问责”将成为“十一五”期间对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没有完成环保指标的主要责任官员,在晋级、升迁等方面将受到限制,责任重大者还将被问责免职。

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推进历史性转变,在各地已取得明显进展。浙江、上海、吉林等省赋予了环保部门强制执法权,执法权限实现重大突破。环境能力建设投入明显增加。江苏省财政每年安排污染防治专项资金3亿元,湖南省本级治理经费从2006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亿元,贵州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环保能力建设。

转变意味着需要新的发展思路,转变意味着工作局面要有根本性的突破。

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目标就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总体思路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国家环保总局及时做出了环保工作进入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这一重要判断,并找到了优化增长的主要途径,这就是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这不但是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切入点,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着力点

2010年至2030年将是我国实现现代化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将逐步完成,人口规模将达到最大值,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有可能达到最大值。

要迎接环境挑战,中国必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利耦合。要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入手,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环保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减排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严格执行“十一五”规划,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工业化,达到发展和环保双赢的目的;继续实施污染治理和传统工业改造工程,清除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控制和降低新增的环境污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

相信在新的一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定会开创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