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07
二月七日江河信息导读:
环保资讯:
1、国家气候战略即将出台 应对气候变暖生态恶化
2、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00亿元
3、海关总署:英国对华倾泻垃圾报道严重失实
地方信息:
4、宁夏固原7万多人患饮水型氟中毒
5、北京市确定今年七大环境目标
水利要闻:
6、长江设计院糯扎渡监理部挂牌
生态治理:
7、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深度报道:
8、长江遭遇142年最低水位之惑
9、治理电子垃圾 费用谁埋单?
10、喝安全水不忘水安全 磨盘山出现新水殇
11、“癌症村”,祸起化工的民生之痛?
气候变化:
12、新闻分析: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3、中国拟制定计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时评:
14、拯救濒危物种 需要更具创建性措施
15、莫让敦煌月牙泉再“缩水”
1、国家气候战略即将出台 应对气候变暖生态恶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02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377345.html
随着联合国全球气候第四次评估出台,中国的气候战略也即将发布。
来自国家发改委气候办的消息显示,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开专门会议研究的国家方案,目前基本已制定完毕。科技部也在日前表示,即将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国家气候战略是一个全面综合的发展战略,其中降低单位GDP能耗,以及实施清洁发展机制方面的内容,将有利于国家能耗指标的完成。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要加快出台国家气候战略,这与中国以及世界日趋恶化的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有关。2006年以来,中国各地高温导致干旱等灾害损失加大,同时单位能耗下降与预期仍有差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
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之前,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已于去年年底公布了与之相配的研究成果――《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根据该报告的预测,中国“温室”现状将有所加剧。到202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3~2.1℃,2030年上升1.5~2.8℃,2050年上升2.3~3.3℃。
此外,报告还提出警告,今后50年,灾害天气气候将频繁地影响到中国经济。报告预计,在中国农业、水资源、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与近海生态系统等现已极易受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自然灾害将有进一步加剧的可能。(宋蕾)
2、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00亿元
来源:新华网2007年02月0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7-02/07/content_5709765.htm
新华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 董峻)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7日说,从2001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6年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00亿元。
曹清尧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设立,结束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无价的历史,实现了森林的生态价值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转变。到2006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扩大到30亿元,补偿面积增加到6亿亩,360万农户2000万人口直接受益。
他说,长期以来,对公益林特别是对于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的地区的重点公益林的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形成了“重造轻管”的格局,甚至只有造林资金、没有管护投入。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既不能完全通过自身得到体现,也不能计量或不能准确计量,无法市场化。这些成为制约我国公益林建设的主要问题。
目前,20多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如,广东每年安排4亿元、浙江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重点公益林补偿。重点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试点区域的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据11个省区调查统计,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地区森林案件均有所下降,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率也大为降低。
各地在安排补助资金时,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经济成分,将财政资金直接补助给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调动了广大群众管护公益林的积极性。
3、海关总署:英国对华倾泻垃圾报道严重失实
来源:法制日报 2007年02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378425.html
针对近期有媒体称,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轮“爱玛·马士基号”向中国卸载洋垃圾一事,记者今天从海关总署证实,此报道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今年1月,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称,“中国南方的一个名叫‘联窖’的小镇,洋垃圾经过转运堆积在这里,负责向这里运送垃圾的就有世界上最大的货轮‘爱玛·马士基号’”。
该报道引起了海关总署的高度重视。海关总署迅速组织有关海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相关报道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深圳海关:马士基号没有卸载洋垃圾
原来,早在2006年11月7日,香港某报就刊登了《全球最大货柜船盐田港处女航抵英卸4.5万吨礼物换洋垃圾》一文,报道称,全球最大货柜船(爱玛·马士基号)于2006年10月从深圳盐田港首航装载4.5万吨圣诞礼物抵英后,将换回一批洋垃圾并于12月中旬返回深圳。
深圳海关在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2006年11月14日起,该关组成临时监控小组,每天专人专岗实时跟踪“爱玛·马士基”船舶的航行动向。12月16日上午7时,该船返抵深圳盐田港,卸下空集装箱3059个,重箱2个,国际中转箱212个。随后,该关组织人员对进境的空箱和重箱进行了彻底查验,并采取“指定区域、指定人员、指定方式”的作业方法,在码头监管区内划出固定区域,集中抽调查验人力进行查验,同时还将查验情况逐箱拍摄录像作为记录。经查验,该船所申报的3059个空箱属实;2个重箱货物品名分别为“铜版纸”和“晶片屏幕保护膜”,品名、数量、规格与申报相符,未发现该船有装卸洋垃圾的情况。
2006年12月17日,该船在海关监管下正常离境,未在境内其他港口停靠。据透露,212个国际中转箱最终目的国分别为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埃及和美国,海关对其中转情况进行了监管,2006年12月20日前中转箱已全部中转离境。
联窖村长:村里没有进口洋垃圾
此外,针对媒体报道称广东“联窖村”有加工洋垃圾的情况,2007年1月16日,广州海关在佛山市南海区政府有关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了实地调查。
据联窖村村长介绍,该村没有洋垃圾进口,加工所需要的原材料均是从深圳、斗门等地的市场购买、搜集而来,并都是用农夫车等小型车辆运入,没有见过用集装箱车运入。该村大约有350家废塑料加工厂,大部分面积在400至500平方米,是在狭小的厂房内作业,没有大面积的露天场地供加工和储存。
经实地观察,进入该村区域的道路狭窄、颠簸、崎岖,一般的集装箱车无法转弯、调头,有的地方小轿车也难以驶入。加工厂家所用材料都是用塑料包装袋包装、捆扎的废塑料薄膜,包装袋上多有“江苏”等多种汉字标识,仅有极少量的英文标识。
4、宁夏固原7万多人患饮水型氟中毒
来源:新消息报2007年02月06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2-06/160712245384.shtml
2007年,在国家开展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规划,有效开展碘缺乏病和氟、砷中毒防治工作,以及开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饮茶型氟中毒调查后,2月2日,记者前往固原市氟中毒区进行采访。
7万多人生活在重氟区
氟中毒使37岁壮汉丧失劳动能力
当天,记者随同原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原州区氟中毒比较突出的中河乡高坡村。高坡村距固原市区七八公里,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我们来到了村口,一群村民围了上来。记者发现,大部分村民的牙齿、甚至不少不到 10岁的小孩的牙齿都是可怕的黄褐色或黑色。
行走在村道上,随时都能看到佝偻着背、拄着拐杖、蹒跚行走的中老年人。在高坡村三组,记者遇到了开商店的村民王建宁,今年37岁的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十几岁,面色苍白、憔悴。王建宁告诉记者,他在10多岁就氟中毒了,至今20来年。现在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牙齿开始脱落,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骨关节变形,完全失去劳动能力。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靠借贷在村口开了一家商店,以此维持生计。而且,孩子也患上了氟骨症,虽然他的大女儿今年才13岁,但牙齿已全部变黑。而类似王建宁的情况,在这个村很普遍。
据原州区疾控中心负责地方病调查的工作人员李勇介绍,去年7月份,为了摸清氟中毒人群在原州区的分布范围、病区类型、发病特点和危害程度,疾控中心曾选择中河乡、开城镇、彭堡等11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2万多人,进行了饮用水高氟水源筛选,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结果发现85%以上的村民氟中毒,水中含氟量均超过1.5毫克/升。据了解,原州区11个乡镇,共有氟病区69个,约计有7万多人患氟骨症和氟斑牙。由于使用高氟水,村民体内摄入的氟严重超标,过量的氟在身体某些部位沉积下来,导致身体出现病变,发生氟斑牙、氟骨症等疾病,牙齿表现为黄褐色甚至是黑色,严重的表现为腰腿、膝关节等部位骨头僵硬、扭曲、变形,身体不能弯曲而且还不能直立行走等问题,出现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能拄杖而行,甚至终年卧病在床。氟中毒严重制约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上世纪80年代政府投资改水降氟
却因管理不善工程全部报废
由于饮水型氟中毒是病区分布最广、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类型,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的病情与水氟浓度呈正比。固原市原州区氟中毒区由南向北延伸,包括中河乡、头营、三营、黑城、杨郎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对地方性氟中毒进行调查,彭堡臭水沟、上下庄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在11毫克/升至14毫克/升,氟斑牙患病率高达95.7%;三营红庄居民饮用水源的含氟量在3.5毫克/升至6.0毫克/升,氟斑牙患病率高达85.20%;甚至部分地区居民患病率达到99.3%。而国家规定:饮水含氟量在1~2.0毫克/升为轻氟病区,2~4.0毫克/升为中氟病区,4.0毫克/升以上为重氟病区。
为了解决氟中毒,在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当地政府投巨资,对原州区高氟饮水进行防氟改水工程,采取屋檐积雨,先后建成各种类型降氟工程30余处。改水工程实施后,使得80%、近50多个高氟病区得到了有效控制,氟中毒患病率降低到85%左右。
不料,已建成的改水工程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经费,维修不及时导致改水工程年久失修,再加上当地干旱少雨,造成供水中断,致使改水工程报废。据原州区疾病控制中心调查,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期间修建的改水工程,现在已全部报废。
氟中毒阴影再次笼罩
8至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达85.1
改水工程报废后,病区居民重新饮用浅水井、泉水、河水等地表高氟水。去年7月份,原州区疾病控制中心对在校学生调查发现,8至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达85.13%;氟中毒病区居民患有氟骨症患者20.23%;氟斑牙患者患病率达87.9%以上。而且部分地区呈现上升趋势。
氟中毒的阴影再次笼罩病区居民,并折磨着几代人的身躯。在采访中,记者遇到放假在家的8岁孩子龙龙(化名),孩子看上去身体很健康。在记者再三要求下,孩子不好意思地张开嘴,我们看见孩子牙齿的三分之一已发黄。在氟中毒初期,氟对骨质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引起牙釉质白垩、着色、缺损改变以及严重的磨损,主要危害8至12岁的孩子,一旦形成将残留终生。牛恒英一家最具代表性。记者采访时,这家人在院子里收拾粮食。今年92岁的牛恒英是一个严重的氟骨症者;其儿媳聂莲珂今年69岁,病魔已蔓延到双腿,行动受阻;牛恒英的孙子施万红,今年才36岁,但已浑身骨头酸疼。施万红说,他们一家三代得一种病,开始骨头疼痛,随着病情加重,病痛向全身蔓延,四肢开始僵硬。施万红说他一直在外打工,但是到26岁的时候身体就开始出现病变,得了氟骨症,腿不能伸直和弯曲。
解决氟中毒 亟待采取得当措施
据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氟中毒地区不仅水中含氟超标,而且土壤中含氟量也很高,使得庄稼成了含氟高的“有毒”食物。居民生活在高氟环境中,氟中毒也就很正常。而氟在体内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及毛发中,骨骼和牙齿的含氟量约占身体含氟总量的90%以上。适量的氟为人体所必需,适量氟能被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吸附,形成坚硬质密的氟磷灰石表面保护层,有防龋作用,但超过一定范围就会造成各种损害及病变。
原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解玉明告诉记者,2000年以后,政府曾投资修建的降氟工程有16处,大部分为深井,现在除了三营大北山一处机井水位下降停用外,其余的全部正常运转,而正常运转的工程含氟在0.72至1.6毫克/升,而且1毫克/升以下的约占53%以上。这说明,采取打深井降氟的做法,比屋檐积水的做法更适合当地实际。对于不易找到低氟水源和经费不足的地区,应大力推广积雨水窖,窖水氟含量较稳定,而且成本低,占地少,既可以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又可以起到降氟保健康的作用。
5、北京市确定今年七大环境目标
来源:北京日报2007-2-7
http://www.h2o-china.com/news/45847.html
昨天,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召开四届五次会议。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本市今年确定了七大环境目标。副市长吉林出席会议。
这七大环境目标分别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和3%;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67%;河流、湖泊和水库水质达标率分别达到50%、45%和90%,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郊区污水处理率继续提高;部分突出的噪声扰民问题得到缓解;城八区和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7%和60%;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和放射源的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林木绿化率达51.6%。
吉林指出,今年全市的环保工作要继续坚持以防治大气污染为重点,实施第十三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切实推进重点治理项目。要再改造1105台燃煤锅炉,全面完成城八区20吨以下燃煤锅炉改用清洁能源工作;大力推动对平房小煤炉污染的治理,在试点基础上东城、西城、宣武三个区要在平房保护区开展“煤改电”;结合城乡结合部的整治,解决105个城中村的燃煤散烧问题;加快远郊区县城镇地区的燃煤污染治理和农村的能源替代。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挥发性有机气体油气回收工程;加快30万辆高排放汽车的淘汰;做好国Ⅳ机动车排放标准的申报和实施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的控制,切实落实“五个100%”,做好应对春季沙尘天气的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完成五大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氮深度治理工程,确保实现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削减目标。全力做好奥运会环境保障工作,认真组织落实奥运倒排期环保折子工程,完成《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切实做好今年23项奥运测试赛的环境保障。(记者曾昀)
6、长江设计院糯扎渡监理部挂牌
来源:长江水利网 2007-2-6
http://www.cjw.com.cn/index/qiye/detail/20070206/82060.asp
本站讯 元月29日,长江设计院糯扎渡监理部举行挂牌仪式。长江设计院副院长仲志余、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艾永平、糯扎渡水电工程筹建处主任刘兴国以及监理公司、昆明院、西北院的有关领导参加了挂牌仪式。
艾永平对长江设计院监理部挂牌表示祝贺,对监理部2006年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仲志余对澜沧江公司和糯扎渡筹建处对长江设计院监理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监理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糯扎渡水电站装机5850MW,是澜沧江开发的龙头工程。长江设计院承接了糯扎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左右岸导流洞、泄洪洞工程的监理工作。目前承监的各导流洞工程进展顺利,为实现工程2007年截流目标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7、洞庭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来源:红网 2007-02-07
http://www.waterinfo.com.cn/ssyj-1/shutubaochi/200702060011.htm
湿地是地球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人们誉为“自然之肾”。它不仅包括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所提供的食物及其它工农业生产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
洞庭湖湿地不仅具有大量淡水资源、农产品、水产品和矿产等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环境效益,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调蓄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洞庭湖还是一个丰富的遗传基因库,湿地所保存的遗传基因对保障生物种群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存续,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价值。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超强的服务功能,它能够为经济系统提供四种服务:第一,从传统的资源经济学观点来看,洞庭湖湿地是经济系统中原材料输入的来源,如农产品、水产品和矿产等多种资源;第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成分为维持生命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服务,包括地表水的蓄积、控制土壤侵蚀、洪水控制、调节气候等;第三,湿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舒适性服务,包括娱乐机会、野生生物观赏、美景所带来的愉悦感,以及其他一些与环境使用没有直接联系的服务,如文化、信仰的需要;第四,湿地生态系统还能够分解、转移、容纳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即所产生的残留物、污染物。
供给水源调节径流。洞庭湖湿地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源,过量的水分储存起来并缓慢地释放,削减了洪峰,均化了洪水。湖内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网交错,纯湖区多年平均总径流量3,126亿m3,约占长江总径流量的1/3,具有超强的调蓄洪水能力。湖区湿地植被也能减少洪水流速,从而进一步消减洪水危害。
净化水质。洞庭湖湿地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当水体进湿地时因水生植物的阻挡作用,缓慢的水体有利于沉积物的沉积,从而有助于与沉积物结合在一起的污染物储存、转化。许多植物如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富集重金属的浓度比周围水体高出10万倍以上,水浮莲、香蒲和芦苇都已被成功地用来处理污水。湿地中的芦苇对水体中污染物质的吸收、代谢、分解、积累和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酚、氯化物、有机氯、重金属盐类悬浮物等的净化作用尤为明显。
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基地,因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水生动物如鱼和虾类,它们将借助湿地完成产卵并渡过幼年期。有时一个对人类没有多少直接价值的野生物种的减少,可能导致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物种的相应减少。洞庭湖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和5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洞庭湖468种湿地植物中,具有经济用途的249种,包括了医药、蔬菜食用、饲料饵料、牧草、蜜源绿肥、农药、园林绿化、食品原料、固土护坡、油料、纤维造纸、用材、小工业品原料等16个方面的用途。洞庭湖区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鲫、鳊、鳜鱼等20余种,年产量达9万多吨。
调节气候。湿地调节气候功能包括通过湿地及湿地植物的水分循环和大气组分的改变,调节局部地区的温度、湿度和降水状况,调节区域内的风、温度、湿度等气候要素,从而减轻干旱、风沙、冻灾、土壤沙化过程,防止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状况。洞庭湖区的空气相对湿度年平均达81%,比环湖丘陵高10%以上。水体的调节作用,缩小了年较差和昼夜温差。芦苇湿地能够大大缓解湿地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的破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
旅游休闲。洞庭湖湿地的湖泊、河流旖旎的风光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以其形态、声韵或习性的优美,给人以精神享受,增强生活情趣。旅游者希望看到原始自然状态和自然生境中野生动物壮观的场面,在自然中人的本性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系统和开敞水面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健康状态与两者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另外,洞庭湖湿地还有许多其它重要功能,如防风、护岸,储存古环境信息,生态美,教科研价值等,这都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湿地给予定量解释。
8、长江遭遇142年最低水位之惑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2007-2-7记者:廖杰华、邱敏
http://www.h2o-china.com/news/45869.html
中国水危机·长江篇
明日推出黄河篇
长江也许是中国水资源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这是中国第一大河,年径流上万亿立方米。但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长江的“洪水”问题突然变成了“枯水”问题。
2006年7月,长江进入汛期,但上游来水只有往年的50%多一点。经历了8月份的“洪水不洪”后,长江显现出了它可怕的一面。8月中旬,宜昌、枝城、沙市、石首等多个水文站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11月,江西部分河流出现50年来历史最低水位。
2006年全年,宜昌站来水量2844亿立方米,居1877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倒数第1位,创130年来最低水位。1月3日,长江湖北沙市段水位负0.77米,创下142年来最低纪录。
同时,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长江流域湖泊面积减少了40%,天然湿地萎缩了38%,城市近岸约600公里干流河段的水质污染严重。
相伴而来的是,船只搁浅、电力企业效益下降、沿江水厂取水困难……
专家说,气候变化、干旱是长江枯水的主因,更多的人则认为上游蓄水、中游截流、甚至电力抢水都是长江枯水的重要因素。于是,水资源相对紧缺的时代如何合理调配水量,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渔民:看二十年水涨水落
1月16日傍晚,武汉,大雪漫天飞舞。在当地人看来,这是一年当中难得的好天气。
但这对于王洪才来说,简直糟糕透顶,“水太浅,天又太冷,鱼都跑到了江心”。王洪才今天的运气不怎么样,他5点多就回了家。
王洪才,祖籍湖北汉川。王说那是个太小太穷的地方,很多人同他一样靠终年打鱼为生。“我家祖孙四代都在长江上靠打鱼为生,都一百多年了”。
靠近汉阳晴川码头的几艘邮轮和铁船之间,有一隅不被风吹雨打的平静水域,是王洪才和妻子难得的避风港。
枯水期的长江到处是裸露的伤痕,建筑垃圾成堆成堆地躺在河滩上。晚6点,王洪才在收拾渔具,他不愿意下船,他说水浅、滩高很麻烦。
对于眼前的这片江水,他再熟悉不过了,20年的打鱼生涯,让他成了长江里的“土专家”。
王洪才说,现在的长江和他记忆里的有差别。“以前的水哪有这么低,这比以前少了好多”,“去年从9月份起就没有水下来,滩子全部露出来了”。
在王洪才看来,水多水少最直观的反映就是鱼的多少,“水大的时候,从上面来的鱼多,而现在水小天冷,鱼都跑到江心去了”。“以前水大的时候一年还能弄个万把块”。
在王洪才的记忆里,长江枯水还是近些年的事情。“我记得2003年出现过一次,但没这次大”。
“我做娃的时候长江枯过一次,武汉人都来看稀奇”。那个时候,江边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沙滩,“很多人在上面写字、堆人,还有人在上面踢足球”。
对于那次枯水,王洪才用“很严重”来描述,“大桥的第二个桥墩都露出来”。但这样的事情只能留在记忆里,“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再也没人来江边上玩了”
王洪才说,以前江的两边都是陡坡,有水的时候下河滩,而现在陡坡被推平了,成了公园,“20年前这些公园其实都有流水,都是江”。
对于过去,王洪才颇为自得。“上到重庆,下到江西九江,3000多公里畅通无阻”。但这些年,很多地方都拦坝蓄水,通行不方便,“势力范围”也越来越小。
他记忆中的长江不是现在这样,“现在水少了,江面也变窄了,以前划过去一趟要半个小时,现在快的话顶多10分钟,如果开动机器不到3分钟就到了”。
王洪才说,20年间的最大变化除了衰老的容颜和新添置的柴油机外,就是日益温顺的江水,“以前江水很陡,现在却小多了,不用开机器都可以划过去,而在以前,起码要漂出半里路”。
而随着江水流失,长江也没以前深了,“老人们说以前的水又陡又深,用绳子量起码有30多米,现在则只有几米”。
枯水:灾难性的影响
长江枯水几乎断了王洪才的“生路”,但对于一些爱动脑筋的人来说,这却是一次发财的绝好机会。
就在武汉长江一桥桥墩露出水面的2006年11月,江西人也开始忧心。此时,江西部分河流出现了50年来历史最低水位,鄱阳湖也提前一个多月进入枯水期,且水位之低历史同期罕见。而这种“罕见”的结果是“一些地方渔场面积缩小”。
“为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分子在鄱阳湖、赣江等湖泊、河流霸占渔业水域,使用电、毒、炸以及定置网等有害办法进行掠夺性捕捞,并引发了一些械斗事件。”
与非法捕鱼、炸鱼同时出现的是船舶搁浅,而长江中下游水道尤其严重。
现场勘察显示:这些船舶大多数是通过三峡大坝船闸下驶到江口水道,因“超吃水”航行而搁浅的。“绝大部分是从三峡库区出来的运煤船,这些船最大实际吃水为4.2米,最小的也有3.8米,大大超过该水道2.9米的航道维护水深。”
在王洪才看来,长江枯水让他清净了许多,“那些大船常常来势汹汹,现在水浅了航行不了,少多啦”。
“水位再降下去,受影响的可就不单是航运了。”武汉水务集团水质监测中心的负责人说,目前,长江枯水虽然未对武汉各水厂的取水构成实质性威胁,但已经大大增加了取水难。
“长江水枯,影响是连锁的”,王洪才说。“多米诺骨牌”早就出现在了以三峡蓄水为主要发电动力的长江电力身上。
2006年10月13日,长江电力发布公告称:2006年前三季度,长江电力总发电量约267.9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减少7.22%。一位长期跟踪长江电力的券商分析员认为,发电量的锐减,导致长江电力前三季度业绩同去年相比,下降10%左右。
而这一切的直接原因却是:重庆大旱、四川大旱导致的长江上游枯水。更有长江电力内部人士放言:“为了兑现承诺,公司将出售一部分中国建行股票,用这一部分投资收益来弥补业绩下降的损失。
不过,在“罕见的枯水”面前,并不是所有人都如王洪才那样愁眉苦脸,地处宜昌的考古学家就是一个例外,枯水让大量的河岸外露,对于一些考古专家来说简直是天赐的良机。
上游夏季大旱,下游冬季遭殃
“长江之水天上来”,长江是条雨洪型河流,雨多则江水涨,而干旱则意味着江水枯。
长江水文局资料显示,2006年汛期,长江上游大部分地区雨量偏少,发生百年罕见的严重干旱,长江干流各站来水量偏少三至四成,中下游出现了百年罕见的汛期枯水。而去年底今年初,仍不见缓解的迹象。
今年1月初,长江航道局水位公报显示,长江中下游沿线宜昌、铜鼓滩等站点的水位全部低于有水文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平均值,创下14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
“长江上游干旱无雨,来水比较偏少是长江枯水的主要原因”。这是长江水文局总工程师程海云面对媒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而重庆的大旱显然是最好的例证。
“近段时间,重庆市已有2万人中暑。而不少地方正面临断水威胁,有的地方已经关闭城区建筑施工、环卫用水和洗浴、洗车场所用水,并要求:若仍无法保证居民用水,再关闭所有大型餐饮业用水。”当地报纸8月份报道中这样提到。
“44.5℃:重庆从未有过的记载。在农村,身体强壮的村民每天任务就是四处找水。有的人从凌晨三四时出去找水,一天也只能挑回一桶浑浊的水。不得已,村民们只好“一水五用”——淘米、淘菜、洗脸、洗脚、喂猪。极度的干旱,已导致一些牲畜死亡,重庆巴南区养鸡场万只鸡被活活渴死。”而到了去年8月20日,重庆万盛区境内有12条河流,目前已断流的有9条,有2条已接近断流。
在重庆当地2006年7、8月份的报刊里,以上的话语比比皆是。而同样的“天灾”也在四川、江西等地发生。
然而,“天灾”似乎不能掩盖“人祸”,不少专家认为,上游层层修水库,截水自用;中游缺水就打井,抽地下水;到了下游,径流和地下水都没了。“某些水利工程对当地来说是水利工程,对外地来说可能是水害工程。”
长江水委:枯水与三峡大坝无关
《长江水利委:长江百年枯水与三峡大坝无关——您信吗?》2006年9月初,类似的帖子频频见诸各论坛。反驳者有之,支持者更胜,不少网友甚至认为:从今年开始,长江这样的水位才是正常现象,以前的全部不正常!
不管网友态度如何,长江水委则坚持: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水情历来与降水有直接关系,与三峡工程无关。“3年来三峡水库水位主汛期一直保持在135米左右,来多少水,泄多少水,并不拦蓄来水。”
2006年9月20日起三峡大坝开始关闸蓄水,而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了10月底。“从135米到156米,几十乃至上百亿立方米的水,很难说对下游没有影响力”。武汉大学水利电力学院一位研究长江多年的梅教授告诉记者,“这是个死窟窿,必须添满后才有水下放”。
在一些人看来,三峡大坝涉嫌“抢水”,“洪水期是不能蓄水的,几乎所有的大坝都是在枯水期蓄水,水源之争不可避免”。
但大坝的影响显然不止这些!
“长江本身就那么点水,你一堵就没有了。你不堵的时候水要大些,平均些。现在水流没以前陡(急)了,泥和沙都冲不走”。
在王洪才的记忆里,“江水没以前陡了,泥沙冲不走了,就沉积下了,先是荒地,后来成了公园。”
不过,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的一位杨姓处长并不这么认为,“长江枯水是自然现象,有丰水就有枯水”。“这些年长江水资源总量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气候、降水量每年都在变。”
至于三峡的影响,杨说:“三峡工程短期内对枯水有影响,但长期的枯水不受三峡的限制。”而也有专家认为,这并不是三峡所涉及问题的全部,“一旦三峡全面竣工,受发电利益的诱惑,三峡电厂和中下游的用水之争会更严重”。
“上游在用,下游也在用,上游层层修水库,截水自用,中下游自然就没水了。”
在采访中,武汉大学的一位水利专家表示了他的担忧,“没有一部统一的长江水资源调配法,枯水问题很难解决”。
而这一担忧显然也困扰着长江水委的官员们,“现在对流域立法是个薄弱环节,我们现在只有一个《长江河道采沙管理条例》,而对那些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和电力部门,我们的权利有限”。长江水委水资源处的官员说。
显然这些官员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长江委员会针对长江枯水的多个解释性报告中,“上游截流”十分惹眼。“各个省、市乃至小地方都有自己的小利益,我们很难管”。
而在电力部门,“丰年奖金高,枯水奖金低”几乎是众所周知的秘密。“水高的时候,同样的水能发更多的电,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在电力部门的内部考核中,发电越多,奖金就越高。”
“葛洲坝每天都要调峰,多发的时候就多放水,少发的时候就少放水,但发电的高峰一般在晚上,而航运的需求却在白天”。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在调峰的最高与最低之间没有一个限制,这就给航运带来很大的影响。
“水调服从电调,这在丰水的时候没什么问题,而一旦枯水,问题就突出了。”“国家大型企业在能源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这种行为如何兼顾公共利益是个问题,”专家表示。
“黄河的问题比较突出,国家的授权就比较大,大家都以为长江的水没问题,没那么重视”,“黄河有统一流域管理法做支撑,每一个河段都有人负责,”显然长江没有那么幸运。
“汛期的时候,我们还有点权,枯水的时候我们却无能为力。”长江水委资源处的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9、治理电子垃圾 费用谁埋单?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2007年02月07日 记者:张向永 实习生 韩 越
http://env.people.com.cn/GB/5375566.html
2月3日,常驻北京月坛北街回收废旧家电的小贩李旺,又迎来了生意兴隆的一天。 “今天收了6台电脑,9台电视机。”李旺悄悄地告诉记者,像电脑这样的电子产品获利较大,“拆开卖零件,浑身都是宝”。废旧电子产品污染非常严重。欧洲规定企业回收70-80%。但我国企业考虑到成本问题回收并不积极。
实际上,李旺的生意已经兴隆了多年。
据李旺介绍,聚集于北京海淀后八家等地的小贩们回收产品之后通常会先进行维修,然后把还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贩卖到中关村中海电子城、四元桥旧电器城等。其余的电子废弃物经由朝阳区十八里店乡横街子村等大型集散地做简单拆解后,再转运至广东汕头贵屿镇等地。
在海淀后八家路与双清路交叉口向西,尽管只有短短200米,却是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电子废物一条街。这条街是活跃在西城、海淀一带的小贩们的目的地。傍晚时分,记者看到路上停放着大量从城区满载而归的三轮车,街两侧的平房里则堆放着各种电子废物。在一处堆满了废电路板的仓库旁,一位姓张的小贩告诉记者,这些东西先是运到朝阳区十八里店,然后再运到广东,而且这条街上就住着不少收货的汕头人。
2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东南四环外的十八里店横街子村。据李旺等小贩介绍,这里是北京最大的电子废物集散地,电子废物从这里被直接运到广东处理。在一座据称是广东人拥有的仓库里,记者看到,约有数百平方米的空地上分类堆放着大量电路板、电脑键盘、 电脑主机、电视机外壳、老式录像机与音响等电子废物。十多个工人正在忙碌地拆解各种电子废物,把外壳与电路板分开。据了解,电子废品的利润相当高,以电路板为例,在北京的回收价格约为30元1公斤,卖到广东的价格则是50至60元1公斤,赚了差不多一倍。
据统计,自2003年起,中国每年至少报废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电冰箱、500万台洗衣机、500万台电脑及上千万部手机。据环保总局估算,我国每年最少产生111万吨的电子垃圾,单单电脑的废弃量便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电脑保有量近2000万台,其中约有500万台电脑进入了淘汰期。这还不包括每年来自发达国家数以万吨的洋垃圾,虽然政府已立法禁止以回收名义进口电子废物,但实际执行却困难重重。世界上各大品牌的计算机都在中国制造,当它们在西方被弃置后,又被运返中国。
令人尴尬的是,当小贩们已经开始挑剔回收物品的利润时,部分以政府为主导的电子垃圾处理中心却出现了无米下锅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一家大型的回收再利用工厂要实现正常运转,每年处理的废旧家电产品要在30万-40万台左右。虽然我国每年报废的各类家电产品多达上千万台,但正规企业回收的废旧家电却寥寥无几。
更为可怕的是,在电子产品中被大量使用的铅、汞、镉等重金属与其他有毒化学物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危害。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的回收、分解、销毁和再利用的循环体系,这些废旧电器和电子器件与耗材中有毒物质正大规模地向外扩散。
企业电子回收遭冷遇
个人用户更消极
针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监管等问题,国家环保总局等4部委在去年8月联合发布了《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推出了废弃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实行“污染者负责”的原则,由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依法分担废弃产品污染防治的责任。
此后,部分电脑厂商纷纷宣布环保回收服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电子垃圾的广泛关注。
2006年12月21日,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在中国推出废旧电脑回收服务,成为在中国首家推出该服务的电脑厂商。随后几天,联想公司也宣布推出同样的回收服务。
但此举却被消费者和业内人士认为“叫好不叫座”。有关专家指出,企业宣扬的此类回收服务,能否真正解决电子垃圾问题尚待观察。记者采访获悉,戴尔在去年12月21日面对企业客户正式推出回收服务后,截至2007年2月5日下午,仅有20余家企业使用了该项服务。“目前有很多企业客户打电话咨询,大部分考虑到成本问题,处于协商阶段。”戴尔负责回收服务相关工作人员同时表示,中国大陆地区尚没有个人用户要求提供该项服务。
据悉,企业客户要进行此项服务,还必须自己负担一部分处理费用,包括运输费、环保费用等。很多企业客户考虑到报价问题以及各种成本问题,显然不是很积极。对于能够产生二次价值的电脑,一般情况下,50台17英寸显示器,报价400到500美元,具体还要根据电脑的重复利用率来计算。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重视环保,戴尔声称,将颁发有关方面的荣誉证书,对回收情况执行得较好的企业进行奖励,企业用户获价值恢复服务保护资金。
与企业用户相比,个人用户则更加消极。2月3日下午,刚刚把一台“退役”的联想电脑卖给小贩李旺的居民吴先生表示,且不说联想公司的回收程序过于繁琐,就是直接将电脑送到回收服务站,也不仅费时费力,还要额外贴运费,因此很难接受。与之相比,小贩们不但方便,还能在回收时自由报价,随行就市。采访中,不少居民都表达了这种观点。
记者咨询联想回收服务专线得知,联想的回收服务分两种方式:一是由客户自行将旧电脑送往联想服务站;二是由联想对同城或服务站周围20公里之内的客户,提供免费上门回收服务,但对于偏远地区的客户,则需要收取部分费用。但前提是,要回收的电脑应该可以正常使用,有性能故障或缺少部件的产品,则不予回收。相关服务人员表示,截至2月1日,尚没有用户要求提供该项回收服务。
治理费用谁埋单?
专家建议经营者支付费用
将于3月1日正式施行的配套行业标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涉及计算机、手机、DC、DV等IT全线产品,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进口等环节制定了相应的严管措施。届时所有IT产品必须标明采用的有害物质,对规范投放我国市场的电子信息产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实现有毒有害物质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替代或减量化将起到重要作用。
“不是简单的像戴尔、联想一样设立回收渠道就可以,必须从源头上控制,使企业主动把这些废弃物收回来。”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环保专家岳毅桦说:“旧电脑回收是好事,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在产品设计、生产之初不使用有毒物质做起。”
但是,远水不解近渴。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认为,要解决电子垃圾问题,必须“两条腿走路”,除了通过在产品中停止使用有毒物质以外,还要强制生产商回收废旧产品。
电子垃圾治理需要政府、企业、机构、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努力,这是业内早已达成的共识。 但是,对于谁来为治理费用买单,业内却一直争论不休。
据了解,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某些电子产品时,不得不多付一部分费用,以“帮助”企业回收或处理电子产品。比如,在欧洲,用户在产品原价格的基础上,再缴纳一定的以税费形式增收的回收成本。有专家认为,这是唯一从源头上控制电子垃圾的方式。
但让人担心的是,作为企业行为,企业承担回收费用,必定导致成本增高,继而带动价格提高。如此往复,必将陷入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负担责任的怪圈。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认为,在中国,政府应规定由经营者来支付回收费用。他同时建议,国家应建立“环保退税”机制,即环保的企业可享有一定程度的退税优惠。而这也有助于彻底解决谁为电子垃圾埋单的怪圈。
10、喝安全水不忘水安全 磨盘山出现新水殇
来源:黑龙江日报2007年2月6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66881
代雨成和哈尔滨14万户居民第一批喝上磨盘山水。
东北网2月6日电 2006年12月23日,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正式向市区供水。从2003年,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开始建设那一天起,哈尔滨市民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过后,哈尔滨市民更急切希望早日喝上这天然的清泉水。保护好磨盘山水源地,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山泉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伴随着水库工程的进展而不断升温。
隐忧喝上安全水不忘水安全
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代雨成老人和他所在的平房区新志社区居民仍沉浸在喝上清冽山泉水的喜悦当中。代大爷说,这辈子他喝过好几种水,1991年之初,他家所住的地区一直喝地下水,但由于地下水中的一些矿物质含量不达标,致使这个地区许多人都有“少白头”。1991年起,松花江水取代了地下水,但在经历了松花江水污染之后,老人心里总是会有隐隐的担心,生怕哪天“这水又不安全了”。
和代大爷一样关心磨盘山水安全的还有庞玉成老人,松花江污染过后刚刚恢复供水的时候,省长张左己曾到老人家探望恢复供水后市民生活状况。而老人对于有关水安全的问题非常关心,“2005年松花江污染停水的时候,我们就听说去年年底能喝上洁净的磨盘山水,从那时起,老百姓就盼望着水龙头里早日流出清澈的山泉水。可是后来我看到有媒体报道,磨盘山水库又要被污染,我感到非常震惊,这可是大事啊!”庞玉成老人语气焦急,“磨盘山水源地的保护,直接关系着哈尔滨市几百万人民的饮用水安全。磨盘山水库是全市人民希望的寄托,我们已经吃尽了上游污染下游遭殃的苦头,决不能让这种事情重演了。”
保护吃水人管不着水源
磨盘山水库工程从开工的那天起,3年过去,市民已经喝上磨盘山水,但是相关保护法规仍在酝酿之中。有专家认为,是体制不顺形成了“吃水的人管不着水源,水源地的人又不吃那里的水”,一方着急、一方不急的局面。
而山河屯林业局在汇水区内的9个林场,是制约磨盘山水源地保护立法的最大体制障碍。据哈尔滨市政府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说,林场隶属于省森工总局,不归哈尔滨市管辖。如果想通过哈尔滨市人大立法,就必须将汇水区内的9个林场或整个山河屯林业局林场全部接管过来,但这需要几亿元资金,哈尔滨市政府难以消化。
记者曾从哈尔滨市法制办等部门了解到,三人班村和另一个距离水源地同样远近的大贵村,早已进入有关部门的搬迁计划,但由于磨盘山水源地保护法规尚未出台,两村搬迁与否、何时搬迁仍存变数。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哈尔滨市起草的《磨盘山水库水源地保护条例》已由哈尔滨市政府报到省政府,哈市政府还向省政府递交了“保护区内禁止采伐”的文件,这两个文件目前都在申报当中;磨盘山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基本清除了污染源,一级保护区附近居民的污染治理工作正在规划当中,居民暂时不能搬迁……
呼吁不要城市头上“洗脚水”
2006年2月召开的哈尔滨市十届政协四次会议上,民进哈尔滨市委就提出,抓住国家制定和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重要机遇,将磨盘山水库水源地保护作为这个规划必须认真考虑的项目,重点搞好松花江支流拉林河上游源头污染防治规划及资金安排。
全国政协委员赵学铭在2006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也提出,磨盘山水库水源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决不能让磨盘山水库成为顶在城市头上的“一盆洗脚水”。
和赵学铭一样,哈尔滨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纺织工业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杜成城一直都非常关注磨盘山水源地的保护问题:“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民的水源地,那里是不允许有任何人进入的,是封闭式管理的。磨盘山水库是哈尔滨市的水源地,也应该是无人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好水源地。”2003年在政协会上杜成城就提交了“治理饮用水污染的提案”,希望能够立法,将磨盘山水源地保护起来,并连续三年写了三个关于水的提案。2005年,杜成城又和其他政协委员一道上交提案,再一次呼吁立法保护水源地。“政府下这么大力气,投了那么多钱,不能白扔了。”
污染千吨农药残留流入磨盘山
其实,自从建设的那天起,磨盘山水源地就一直面临着污染威胁。
——砍伐仍没停止。据了解,磨盘山水库上游处于山河屯林业局作业区内,该局现有可采林木蓄积量32万立方米,活立木1280万立方米。按天保工程规定,这里年采伐量为10.5万立方米。照此速度,三年后成材林木将被砍光。
森林被誉为水库的“稳压器”。专家认为,过度采伐会使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造成水土流失,库底淤积,甚至造成水库枯竭。但现实是,山河屯林业局18个林场1万多人口要指着这片林子吃饭。如果全面停伐,就会使4500名林业工人下岗,企业年损失约1亿元。
——旅游越来越火。在距离磨盘山水库大坝37公里的凤凰山顶,有一块大面积的高山湿地,这里就是磨盘山水库的源头。近几年,山河屯林业局极力主张开发凤凰山旅游。他们认为,一旦开发,这里1万多名林业职工不仅有了活路,而且会财源滚滚。
有关专家则认为,按照目前的开发和管理水平,不污染水源是不可能的。
就在一片争议当中,凤凰山的旅游开发有条不紊地进行:竖起山门,铺上山道,建起旅馆……
——千吨化肥农药威胁新水源。在磨盘山水库汇水区内有两个行政村和一个林业经营所,2006年4月初,记者在汇水区内的两个村了解到,这里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一点没有减少。按照当地农民提供的土地和施肥施药量计算,2.2万亩耕地每年所用化肥超过1100吨、农药超过4400升。每年夏季,大量农药和化肥残留物会随着地表径流进入磨盘山水库。
据疾病控制专家说,当地居民的生活垃圾和三人班村的两个加油站,以及当地10万公顷林地所施林药等,都会给水库造成污染或带来潜在污染。
(作者: 薛婧 来玉良 高明)
11、“癌症村”,祸起化工的民生之痛?
——天津西堤头化工污染
撰文/本刊记者 田雄
西堤头镇。
天津北辰区一个城乡结合的小镇。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一排派整齐明亮的房舍和四通八达的水泥公路,似乎告诉人们这个已经被城市化的乡镇已经走在了全国广大农村的前面。
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是西堤头镇两个自然村,曾经天津人津津乐道的是这里盛产的大白菜,十乡八里蜂拥而至只为品尝这里的大白菜的甜润。而如今,这里却因存在严重的化工污染而远近闻名。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就开始被一些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盘踞,如今已经发展到近百家。化工厂的繁荣没有给这里的村民带来福祉,相反给他们带来的是浑浊的空气、玷污的饮用水,甚至是高发于其他地方的各种怪病。
2004年中,被遮遮掩掩了许多年的化工污染事件终于被媒体暴光。随后,随着更多媒体的介入,西堤头更多的环境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整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05年3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以《被毒患笼罩的天津西堤头癌症村》为题向全国的观众报道了此事。随即,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才真正拉开序幕。
在整治期间,记者多次深入西堤头探访,也曾为这里出现的可喜变化而欣慰。但是,在整治大限过去四个月后再次探访时,看到村庄背后依旧泛着暗光,缓缓向渤海流淌的玷污之河,不得不为这里的环境形势而忧心忡忡。
“最担心的就是反弹,最怕的就是反复。”在2005年治理期间一位陈姓村民曾向记者表达过这样的忧虑。2006年年底,当记者再次踏访西堤头,面对一湾泛着幽光的河水时,首先想到的是:今天的西堤头是否再次被陈姓村民言中?
触目惊心,照片记录了真实的瞬间
记者对天津西堤头镇化工污染的关注始于2004年春。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从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刘姓工程师那里得知:西堤头镇的刘快庄村和西堤头村,在逾1万人口生活的居民区内,有上百家生产香精、香料、油墨、三氯化磷、水杨醛、二羟基三萘甲酸、酚醛水脂、H酸及多种染料产品的化工厂。这些化工厂散发出的刺激性恶臭气体常年弥漫在村子的上空,致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染上了各种各样的病,其中以癌症诸多,在短短的几年中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癌症地。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化工污染导致几十名村民死于癌症,最小的只有几岁!化工废水肆意横流,流进了与村民生计相联的河流,流进了与渤海湾相连的海河流域,甚至入侵了300米以下供村民饮用的地下水!化工废渣随处可见,危害不仅改变了土质和土色,还直接毒害着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家畜……
2002年,刘工程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刘快庄村被化工污染后,他在二年多的时间里,多次深入污染现场。凭着20年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实地调查结果,他认为刘快庄村的化工污染对人群的影响已经呈现出强烈的长久的地域性污染,刘快庄村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已经受到化工企业群极大的威胁和伤害。
在刘工程师提供的资料的天津市政府的一份文件中有这样的描述:“西堤头镇的化工企业起步较早,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不合理,与居民区交错混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加之一些企业偷排偷放污染物,造成局部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在调查期间,刘工程师还请了一些环境专家到现场“会诊”。一位从事20多年环境监测的王工程师在现场调查后说:“这个地区表面上存在多种恶臭气体,根据简单嗅觉鉴别,本地的大气污染超乎想象。”她用了一个“嗅域”的概念来做一个最通俗的解释和推论。她说:“硫化氢气体(臭鸡蛋的味道)属于嗅域值低的污染物,当人们能够闻到该气体时,说明了当地已经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在当地可以嗅出的污染物质有多种,它们的污染危害大,且嗅域值高。由此可见,本地近百家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之杂、浓度之高,反映出该地区大气污染排放处于一个完全失控状态。”
2003年,刘工程师又和另一行专家奔赴污染现场,其中有法律专家,有环境医学专家,环境监测专家和环评专家。经过对受污染现状的调查和受害者的走访,专家们感到十分震惊,并指出本地常年的大气污染可能是造成本地癌症多发的主要元凶。环境监测专家王工程师提出的“嗅域”概念非常简明地勾勒出当地大气污染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2004年3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对刘快庄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抽样检验(样品受理编号为:2004KF0111)。检验结果证实,刘快庄村生活用水中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细菌学指标的要求;挥发酚和氟化物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
刘工程师用镜头记下了许多触目惊心的瞬间。他将近三年时间跟踪拍摄的一组反映西堤头化工之污的照片展现在记者眼前——粉尘、废渣、污水、凝重、哭泣、绝望、哀悼……令人震惊又愤怒的场面,深深刻在了记者的心里。
由来以久的污染虽然引起了天津政府和当地环保部门的重视,但为什么看不到进一步的治理措施或行动呢?
这不仅仅是刘工程师一个人的疑惑。
2004年,天津开埠600年。这些珍贵的记录一点一滴地烙在了津门的历史里。
第一次暗访,污染之祸在化工
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记者第一次以暗访的方式来到西堤头镇刘快庄村。在村民陈连栓的协助下,我了解到了发生在这个村子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记者亲切地称呼他老陈。
原本也是做化工生意的老陈,具备化工生产技术,了解整个生产流程。因为做的时间长了,发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跟环境较上劲了。老陈回忆说,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这清澈的河水里摸虾捉鱼,在河岸青青的草地上游戏……可是现在,这里却因环境的污染,水正在逐年浑浊,发青,变黑,而有些地方已经寸草不生……老陈心像针在扎一样,这可是养育津门人的生命之河啊!可不能做后人唾骂的事情。于是,老陈一狠心关掉了厂子,开始向曾经和自己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大如今多数成为化工厂厂长的玩伴们义务宣传环保起来,并走上了为民维权的环保之路。
在老陈的引导下,记者围绕两个村子转了一圈。惊奇地发现,在村庄周围,道路两旁,生产化学制剂、染料中间体、油漆涂料、农药兽药、香精香料等各类化工产品的化工企业一个挨着一个,数量超过了90多个。“外国不生产的,咱们这里都有,不管油漆厂、色料厂、各种各样的厂都有。”老陈说。
在永定新河旁边有一条被当地老百姓称作小红河的河流,之所以被叫做红河,是因为附近各种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把河染成了红色,不仅河里的水是红的,而且旁边的草也是红的。站在河滩上,只要用脚轻轻一踩,就能带起一片红色的粉末。
“在刘快庄村和西堤头村之间除了这条重要的公路外,以往的菜地和农田在近一二十年内被一些化工厂填充。起初人们只能闻到河里洋溢着挥发酚的气味。后来这里的水体慢慢变黑,空气逐渐变臭,菜田开始荒芜、果园出现绝收……实际上,两村周围这些污染化工厂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已经给土壤、水体、空气乃至人群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昔日享誉天津卫的西堤头大白菜近一年多来都被果蔬批发市场拒之门外,人杰地灵、田园般的生活也从这里彻底消失。”老陈向记者介绍当前的情况时神色凛然。
过去发生的几起事件也浮现在老陈的记忆里。据老陈回忆:2002年11月8日,正值十六大会议召开第一天,一家化工厂在夜晚排放有毒气体,致使13名邻厂工人当即昏死过去。当时,110、环保局、急救中心都赶到现场,被污染伤害者立即被送往天津市第三急救中心之后,暂时脱离危险。这起恶性污染事件因种种原因,既没有迅速上报中央,也没有做公开处理。更有甚者,在病案上明明白白的污染中毒抢救,也被篡改为职业病治疗。这13个污染受害者受到伤害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感觉头晕、浑身乏力。他们甚至不能取得本应该属于他们自己的病例,也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治疗。
村民在窒息的空气中,越来越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2003年1月,刘快庄村村民开始自发在有限的范围内对190名经常性头痛、恶心和气管发炎的村民进行调查统计。统计发现:感觉当地大气环境普遍造成常年头疼、恶心症状的人数为148人,占调查人数的77.9%;实际造成经常性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系统遭受伤害的人数为39人占调查人数的20.5%;其他症状12人,占调查人数的6.3%。统计表明,近年来污染造成趋于慢性病的累计特点,同时反映出患者人群正在不断扩大。
当地的村大夫向记者介绍,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儿童经常患有气管发炎等肠胃病症,妇女妇科病也在不断增多,而更可怕的是,这两个村里的村民连年不断发现具有群体性爆发的癌症患者,发病率大大高于其他未被污染地域的村民。2001年仅刘快庄癌症死亡超过60人。在西堤头村两条化工厂群相邻的西二条和西三条胡同内,30户居民中癌症患者死亡18人。几年内一户双亡的也屡有发生,既有壮年夫妻双亡的,又有40岁手足兄弟,还有中年男人既丧妻又丧子。去年春节期间,这两条胡同中又有三名从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年轻人到五十岁出头壮汉死于癌症。喜庆的日子,“癌症村”却沉浸一片悲痛之中。像这样出现类似群体并发症对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来说,这几年已经司空见惯。
村民王德华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按有手印的患癌名录,这是他们近几年自发统计的。这份名单上详细记录了癌症患者的姓名、年龄、住址,以及患何种癌症。根据村民的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以来,西堤头村和刘快庄村各种癌症患者有232人,平均年龄51岁,最小的才7岁,已经死亡172人,其中肺癌、肝癌和肠癌的患病比例最高。两个村的总人口大约是1.3万,癌症发病率达到了178/万,是全国癌症平均发病率7/万的25倍多。
这次调查和统计结果,让调查者普遍认识到,尽管造成这么多并发症的原因还没有最后定论,但有一点坚信,这就是化工污染罪责难逃!
化学工业作为天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比邻北京,临海临港的天津,地域滩涂辽阔,海洋化工资源、油气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畅达等优势使该市化工产业近些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经过几十年建设,业已成为一块生机勃勃、经济快速增长的热土。在这里,有国内外闻名遐迩,堪称中国化学工业“摇篮”的“三大化”企业,有油田及石化炼油基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给天津化工赋予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契机,使天津化工的独有优势得以充分展示。但是,天津在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保护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天津化学工业无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环保风暴,化工企业玩起了“捉迷藏”
2004年6月,记者以《“癌症村”调查》为题在公开媒体上首次披露了这起重大的污染事件。文章刊登后,立即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其他媒体的关注。
8月20日,天津市戴相龙市长在市区环保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对西堤头镇进行了没查,并现场办公,为治理西堤头镇化工污染献计献策。
8月22日,天津市环保局局长邢振纲在西堤头镇环境治理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讲话中给西堤头镇的污染程度这样定性:长期以来,由于无排水管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排水去向,主要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西堤头镇的机排河废段,永金引河,吉帝化工厂外废水坑,刘快庄村农田沟、养鱼池,东堤头村农田沟,八米河,丰产河等污染严重。色度以吉帝化工厂外废水坑超标最高,达3200倍,其余在8~80倍之间。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OD值全部超标,最高超标倍数达38倍;按照国家农灌标准衡量,COD最高超标倍数近10倍。机排河废段北侧丰产河西侧的水质PH<2,呈强酸性。氨氮值均超过地表水五类标准,最高超标倍数达61倍。同时,影响西堤头空气质量主要因素是恶臭污染。由于大部分企业产品集中在油漆、染料上,主要生产原料甲醇、甲苯、二甲苯、硫酸、盐酸。硝酸等都是产生异味的根源。市环保局对12家化工产排放臭气浓度的随机抽查结果表明,全部超过国家标准,最高超标倍数达12倍。现在的西堤头有水皆污,空气污浊,土地退化,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9月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小型化工企业污染实行综合治理的通知》(津政发[2004]85号)出台。通知指出,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是以从事小化工生产为主的超标污染企业,以北辰区西堤头镇等七个污染区域为治理重点。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是,2004年12月底前,对不同类型的违法排污企业,依法停产整顿、关闭和取缔;对受污染的重点区域,制定并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计划;完成对全市小化工企业布局的调整规划,引导企业健康发展。2005年12月底前,完成一般污染区域的环境治理。2006年12月底前,完成重污染区域的环境治理。同时,通知还对环保法制教育和环保监督管理和污染区域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等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
同时,天津还出台了目前治理污染企业最为严厉的10条措施:一、对清理出的死灰复燃的小冶炼、小炼油等“十五小”企业,一律取缔,采取拆除设备、断水断电的强制措施,对有工商执照的,要吊销执照,防止死灰复燃。二、对不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企业一律关门,生产设备就地销毁,严禁向其他地区转移。三、对未经环保部门批准的项目必须立即停产,拆除生产设备,一律不得恢复生产。四、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五、对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有偷排偷放违法行为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六、目前已经停产的企业,未经市环保部门验收,一律不得开工生产。七、拒不执行停产决定的企业,一律由区政府采取综合措施强制执行。八、对治理达标无望的,一律关闭。九、企业建设过程中需同时修建和完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解决污水排放出路问题。十、对环保审批、验收和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健全,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要采取严格的日常监管措施,确定稳定达标。
根据市政府关于对小型化工企业污染实行综合治理的要求,2004年9月14日、16日,市政府小型化工企业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察组对全市7个重点污染区域治理情况进行督察,严格落实对中小企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10条措施。
各重点污染区域所在的区委、区政府及环保局,对污染区域的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西堤头镇人民政府在《致全镇人民一封公开信》中表明:区、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修定并完善了西堤头镇环保治理方案,对全镇94家化工企业再次进行摸底调查,已依法取缔了5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清理了“十五小”及落后工艺、落后产品的企业和土法小炼油点20余家,同时对污染的河道和路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清理……
然而,事后不久,老陈反映的情况却让记者揪心起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整顿治理方案,却难得落实下去……”,“那些勒令停产的厂子又偷偷摸摸干上了……”,“恶嗅味又越来越浓了……”,“原来排水的水渠给填上了,但废水却直接向永定新河和金钟河里排放了……”
2004年仲秋,萧瑟的寒风还在奈何不了枯黄的落叶的时候,记者再次踏再次走进刘快庄村。老陈叫了辆面包车,拉着记者在现场查看。正如老陈电话中所反映的,在经过了一场整顿风暴之后,这里的某些化工厂视政府的三申五令而不顾,又偷偷干上了。难闻的恶嗅扑鼻而来……在金钟河畔,记者正巧看到大量的化工废水从遮掩的废渠中喷涌而出!
“你看看,正好又赶上了!”老陈痛心地指着污水对记者说,“我差不多每天都拿着相机到这些地方转悠,不为别的,就是想看看国家重视之后,这些化工厂的老板是不是也重视起来了!但是,一些被取缔的厂子却和执法人员玩起了捉迷藏!一些勒令整顿的厂子,表面大做文章,暗地里仍然该怎么干还在怎么干!”
气愤之极的老陈缓了缓,接着说:“这些触目惊心的场面,我能拍下来的都拍下来了,但有些东西却是拍不到的,比如带着恶嗅的空气,你只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想想,常年生活这样的环境中的人,不得病才怪呢!”
“上次杂志登出的照片中,一个确诊为脑癌的青年妇女已经死了。前不久,听说好几个怀孕的妇女,检查出怀的孩子也有问题……”老陈的话慢慢低沉下来。
2004年12月初,老陈在电话里还向记者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大约两个月前,区政府对刘快庄村距居民区不足10米的地方的机排河进行填埋污水管道(50cm)工程,殊不知该河已经遭受污染10余年,沉淀有大量的污染物,并且接触到明火就会立刻起火!通常情况下,像对这样的河进行治理之前,必须要有专家来检测并拿出可行性措施和解决的方案来,但是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进行黄土填埋,村民们实在想不明白。
2004年12月8日,记者重返刘快庄,种种迹象表明,化工厂对环境的污染已在这里再度回潮。 “现在,两个多月又过去了,村里丝毫没有转好的迹象,像津鸽化工厂这样一些曾经明令禁止建设和生产的厂子,现在仍在干着。北方树脂厂、华玉精细化工厂、中染化工厂、良丰化工厂、天兴农药厂、色织十七厂、吉利化工厂、吉帝化工厂、哥雷德涂料有限公司、理工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克诺化工公司、泰印纺织公司等十几家企业依然在不停地制造出大量的废气和废水。我打电话给市环保局,市环保局的态度是已经交给区环保部门,我要把情况反映给区政府和环保部门,但仍然迟迟难以看到治理的成效,空气反而一天比一天糟,河水污染一天比一天严重……”
海河相连,渤海湾变成纳污池
2004年12月8日,记者面对的仍然是湍湍废水——桥下,永定新河黑色的河水正缓缓地向下游——渤海湾流去,仍然像一个中风的老人,呆滞、迟疑、迷茫、蹒跚……又对生充满渴望!因永定河而得名的永定新河承载着太多的沉重。
“影响更严重的是,一些化工厂将污水全部倾向了和渤海湾一脉相连的永定新河。尽管现在还没有对下游水进行监测,但造成的污染是肯定的。”在这次回访中,老陈这样对记者说。
“开始,大小沟渠的污水都会进入横贯全镇的丰产河。丰产河逐渐形成了一条污水之河,然后通过水泵抽到永定新河旁的红河中。这个十几千米长的红河原本是个季排渠。这了渠纵贯刘快庄,到下游别村的地盘交接处,渠就给拦死了,于是形成了一滩死水。到了六七月份汛期来临的时候,永定新河中的水位抬高,漫过坝渠,污水对永定新河形成了污染,进而将污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渤海……”老陈这样描述。
素有“渤海明珠”之称的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西通九河,海河蜿蜒穿城而过,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边界线长1137.48千米(不包括海域的滩涂界),其中海岸线长152.8千米。
与天津连襟的渤海湾是渤海四大部分组成之一(渤海由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和中央盆地四部分组成),沿岸有大小港口近百个,40多条河流常年由此注入到面积7.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784千米的渤海中。百川归大海,大量的陆源污水和污染物随水流进入渤海。据统计,近年来进入渤海的年污水量达28亿吨,占全国排污水量的32%。其中天津市入海污水量有10~11亿吨。各类污染物质70多万吨,占全国入海污染物质总量的47.7%,使渤海成为一个人工纳污池和天然垃圾场。
早在九千年前,渤海还是一片浅洼地,地势低平,后采海面上升,海水入侵形成今日之渤海。渤海三面环陆,东面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是个瓶颈式的半封闭内海,自身水体交换异常缓慢。据专家估计,整个渤海海水的循环周期大约需要40~200年,自身的纳污净化能力非常有限。由于自身体系的制约,再加上现在肆无忌惮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的入侵,渤海业已成为怵目惊心的纳污池!
站在刘快庄村后面通往渤海湾的永定新河边上,一条专门用来蓄积村里这些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明渠出现在眼前。老陈说,村里很多化工厂将各种颜色的废水倾倒进这条渠中,然后通过渗漏和涨水灌流进永定新河里。
靠近永定新河,发黑的水面散发出难以明状的味道让人不得不掩鼻而过。这条明渠如今看来似乎已经形成了一潭死水,明渠旁被侵蚀的泥土的颜色变成了血红,让人恶心。而曾经在堤岸上明目张胆用来排废水的沟壑如今已经被黄土掩埋,但那刚刚填充上去的鲜土,不能不让人想起曾经在这里发生过怎样触目惊心的事情。
媒体持续关注,治污迎来重大转机
2005年2月,记者与《凤凰周刊》记者合作,在该杂志上以《天津癌症村调查》为题,从民声入手对西堤头污染事件屡禁不止的现象再次予以披露。随即,跟踪采访多日的《质量万里行》记者通过纸质媒体和网站进行了更加详实的跟进报道。各大门户网站也开始关注此事件,相继在第一时间以不同的形式和版本转载了关于西堤头化工污染的报道文章。
持续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极度关注(早前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曾报道过,但没有引起各方的注意)。2005年3月中旬,《东方时空》记者带着摄象机出现在永定新河西堤头段河畔。
“那天来采访的记者有两路,为了保证中央电视台的采访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声东击西的办法,用一路人引开了监视我们的人,这样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才得以顺利进入现场。而恰恰就是那个当口,有排污企业正在向河里直排污水,结果被逮了个正着。”老陈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这样向记者透露。
老陈介绍,2005年17日那天晚上,我陪着央视《东方时空》记者沿着遭受严重污染的丰产河进行了调查。晚上10点,我们听到河边有哗哗的水声,只见一个管道正在排放着墨汁一样的黑水,而且散发着恶臭。在管道的上方是一个五六百平方米的污水池。我们沿着污水池寻找,在一个围墙下方发现了这个排污口,正在排放着刺鼻的的污水。第二天天亮,我们找到了昨晚偷排偷放的泰印纺织公司。
3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向全国播出了这档报道后,举国上下一片哗然。同时,西堤头镇也迎来了更加猛烈的治理风暴。
2005年5月,天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综合治理北辰区西堤头镇化工污染问题的决定》(津政发〔2005〕038号)。
根据文件要求,2005年4月底~6月底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依法关停违法化工企业,做好取缔、关闭企业下岗职工安置、安全隐患排除等善后工作;对北辰区西堤头镇生产、使用、运输、储存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产品的化工企业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完成7沟3塘24个垃圾点的治理工作,基本达到无工业废水积存、无工业废物乱堆乱倒的要求;完成北辰区西堤头镇工业建设用地规划审批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完善工业规划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非化工项目招商;制定转产、搬迁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和特困职工帮扶的有关政策;开展有关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2005年7月~12月底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对违法企业的治理工作;启动丰产河北堤暗管排污工程,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完成已治理地段的绿化美化;通过招商引资,争取建成一批非化工项目,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完善环境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市、区环保部门建立环保监督站,镇政府设立环保办公室,完善环保监督的定期检查制度、群众监督的举报制度和化工企业的各项规范管理制度。目前,第二阶段治理任务也接近尾声,西堤头镇两村的环境进一步得到好转,空气、饮用水的质量也变得纯净了许多,自然生态正在逐渐恢复。2006年1月~6月底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全面完成化工企业污染治理任务;完成丰产河北堤暗管排污和西堤头、刘快庄、东堤头3村排污管道并网工程,力争建成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关闭、转产、搬迁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启动北辰区西堤头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把全镇建成环境优美、工贸发达、居住舒适、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城镇。第三阶段治理的任务无疑是三个阶段中最为艰巨的。这个阶段除了巩固第一二阶段的取得的治理成果,进一步构建和谐新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还要处理好企业关闭后的职工再就业、企业转产后的产业发展和企业搬迁后招商引资等问题。
2005年11月4日,在天津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后的第三天,记者再次走进了西堤头镇刘快庄村,曾经一进村子就能闻到的恶臭气体基本没有了,尽管偶尔还能闻到一些异样的味道,但不足以掩饰发生在这里的一点一滴的变化。
原西堤头镇镇委书记宋加林告诉记者,自天津市政府下发038号文件以来,我们关停了所有的化工企业,勒令整改,并且我们委派了环境监督员,对那些不服从整改,还在偷偷生产的企业,发现一处查一处,现在已经又十几家这样的企业被取缔了,如今给这些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转产,我们给优惠政策;二是搬迁,我们给一定的补偿。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组这次专门检查了西堤头的化工企业的污染防治情况,专家对西堤头治污取得的初步成效表示认可。
这次,记者在刘快庄村看到,一些停产的企业已经是一片狼藉,有的正在忙着拆撤生产设备。企业墙边上长长的排污渠已经被完全填平,曾经漂浮着化工垃圾和生活垃圾的渠道,也装上上了排污暗管,上面取而代之的是成排的绿化树木,虽然是萧杀的秋天,但仍能感受到这里正在恢复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在永定新河边,那条直通永定新河的排污沟被掩埋后已经长出了杂草,河边上被腐蚀变红的河土已经被彻底铲除,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棉花地……
河水越治越污,西堤头何时走出污染怪圈
“现在的环境比原来好多了,目前的治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切都在向预想的方向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隐患,我们主要担心治理的不彻底,我们担心这些化工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再次出现反复。”因为有以前的几次反复,老陈仍表达出这样的担心。
这一次恐怕又不幸被老陈言中。
2006年10月28日,在38号文件划出的时间表最后大限结束4个月之后,记者再次回访刘快庄村,呈现在眼前的却是这样一番景象:许多化工企业,特别是那些曾经被曝光的企业已经重操旧业,有的企业已经装点一新,张灯结彩地干了起来。站在永定新河的堤岸上,记者看到一家化工厂在高高的围墙的护卫下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围墙外是没过腰的杂草——这里曾是刘快庄污染的重灾区,这里一度被如血色般的污水覆盖。在堤岸外的河滩上成片成片长不高的棉花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却没有人采摘。穿过棉花地来到河边,黑红黑红的河水丝毫没有转好的迹象。
“河里水质不见好反而越来越差,只能说明这里的化工企业还没有治理彻底,表面上看起来好转了,而实际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好转。只不过现在的排污更加隐蔽了。”老陈分析说。
记者顺着河畔移动,试图寻找这里是否有排污的暗管,但没走多远,不知从哪里转出来一个粗壮的男子,紧盯着记者的行踪,最后记者只好作罢。
记者在村里转悠还发现,原来种植在掩埋的垃圾沟上的树木似乎没有变化,老陈说:“这些树吗活得了,下面尽是废渣废水,当初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还有地下水,根本没有转好的迹象。”
2006年12月10日,记者又来到西堤头,这时的河面上已经开始依稀被冰封,除了河中心外,河畔几乎形成死水。记者蹲下查看,冰块呈褐色,再用石块敲开冰面,暗红的河水立即呈现在眼前。在刘快庄大桥上游约两公里,连接北京到海滨新区的高速路的高架桥正在建设。记者来到桥下并看到,原本宽阔的河面在这里已经变成狭长的沟渠,顺着沟渠向下游流淌的几乎全是浅红色河水。
“上游也有造纸厂等污染企业向河里排污,所以也不排除上游排污造成下游污染的可能。”老陈介绍,他话锋一转接着说,“虽然不排除这种因素,但我们这两个村子的化工企业能说没有干系吗?上游虽然流淌着污染的水,但到了刘快庄大桥下,这水颜色却更加深了。这不就说明了问题吗?”
老陈还告诉记者,原来38号文件规定在第二治理阶段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但到现在也没有动静。据说现在这些化工厂都配有污水处理设备,都验收合格了。然而,他们一察觉有记者来采访,却立即显露惊慌的态势。上次我们到河边被发现后,有人派车一直顺着河找,直到夜里才作罢。随后,全村的化工企业又基本关停了几天,现在又干上了。
这个季节排污口更难找了,现在只能猜测。老陈表达了心中的无奈。
西堤头是否又陷入了重复污染的怪圈?记者不能回答。
当初,生产农药喷雾剂、油漆和建筑材料的工厂在刘快庄设点生产时,对于贫苦的农民来说,就意味着好工作和前所未有的好生活,他们有了彩电、冰箱、用石块铺成的道路和结实的房屋,还有一个现代化的诊所。然而谁也没想到会带来今天的恶果。
面对造污的企业,政府不是堵而是疏,已经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手段和措施来整治。比如38号文件中规定:鼓励化工企业转产搬迁。对于化工企业自愿申请转产、搬迁改造和通过资产重组方式组建新型企业并符合有关要求的,在税收优惠、技改贷款贴息、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市、区、镇政府对转产、搬迁企业酌情给予适当补助。搬迁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批把关,不能降低门槛。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西堤头镇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和现有企业的转产工作。
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也为了维护企业正当的权益,政府正在竭尽全力。然而,仍在很多方面无法达成共识。比如,关停企业就意味着大批工人的失业,在耕地越来越少的前提下,失业就意味着没有了饭吃;而另一方面,还有许多企业还存在历史欠账,所占用的土地款至今还拖欠,如果关停这笔钱很有可能就不了了之,这笔损失谁来承担。再个,如果让企业放弃生产化工产品带来的高额利润,进行转产,作为大多数企业而言肯定是不愿意的事情,搬迁则更难,如果门槛低就会造成污染转移,门槛高意味着高投入而最终很可能导致低产出,有些企业搬出去后生意却每况愈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尴尬的西堤头,叹息的村民。
但是,还得在这块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来源:《记者观察》杂志2007年1月(下))
12、新闻分析: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来源:新华社2007年02月0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376367.html
今冬天气偏暖困扰着地球上众多生命:北京人5日经历了167年来同期最高温度;北极熊因为冰面融化正面临生存威胁;北欧动物园里的狗熊不得不在人工降温的帮助下冬眠。
2月5日,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蹿升至16℃,一举创下自1840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对此,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6日表示:北京今年冬天确实比较暖,“显然这和全球变暖有一定的关联”。
秦大河院士援引113个国家的科学家近日批准的一份气候变化报告说,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预计将上升1.9到4.6℃,这一趋势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林兰冰盖的完全消融,海平面因此将升高约7米。
此前,科学家早就警告,海平面大幅升高,不仅给许多小的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威胁其他国家的沿海地区。北极熊等众多生物将因为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灭绝。
全球气候变暖还将导致高温、热浪、台风、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秦大河告诉记者,去年中国发生的几次强台风、重庆遭遇的伏旱、长江水位偏低在某种程度上往往和全球气候变化有联系。
偏暖的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十分明显。30年来,法国苹果树的开花期已经提前了10天,玉米的播种季节提前了1个月。今年12月份以来,江苏省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引发植物反季节开花,南京市一些区域的桂花在严冬开放。
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不久前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使农业需水量加大,供水的地区差异也会加大,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一些专家认为,如不考虑改良品种等技术因素,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使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界限可能扩大,高山草地面积减少,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
偏暖的天气正在改变人们的冬季活动: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连续三个月气温同比明显偏高,令滑雪场上的积雪正逐渐减少,游客减少九成。
暖冬使得各种病菌、病毒活跃,病虫害滋生蔓延。蚊子、跳蚤、老鼠等有害动物被冻死的几率降低,这些传染病载体的数量大增,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科学家们认为,森林等植被横遭毁坏和温室气体排放逐日增加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长期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开发利用核能、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过去20多年,中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中国森林累计净吸收30.6亿吨二氧化碳。(王宇 江国成 于文静)
13、中国拟制定计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东方网 2007年02月0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2-07/035811182989s.shtml
据媒体报道,我国目前正在制定一项全国计划,限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这将是中国首次就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发布内容广泛的官方文件。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昨日采访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王邦中时,证实了这一消息。
同日,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中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和气候变暖将给我国带来的影响等,向媒体通报。
15年减排18亿吨二氧化碳
秦大河说,从1991年到2005年15年中,中国累计减少使用能源达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
过去20多年,中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另外,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造林累计净碳吸收量大约为30.6亿吨二氧化碳。
科学家们认定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世界气象组织认为,自18世纪末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了35.4%,这主要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有关。温室气体的持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重大不利影响。
千年后海平面升高约7米
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9摄氏度到4.6摄氏度,将带来高温、热浪、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这一趋势如果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消融,将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约7米,中央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秦大河说,自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1年发表第三次评估报告以来,基于大量更新、更全面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1750年以来,气候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总体呈增暖趋势。1850年以来的仪器观测结果在全球平均气温、大范围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方面支持了这一观点。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暖有关
秦大河说,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事件有一定影响,去年在中国发生的几次台风,就和全球气候变暖分不开。今年冬天气温偏高,北京白天温度都在零摄氏度以上,这也和全球变暖有一定的关联。
去年8月,我国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风力最强的台风,湖南、广东、福建等省份的一些地方发生罕见的持续性强暴雨过程。对此,秦大河解释说,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事件具有一定的影响,它会使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比如高温、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都发生一些改变。
中国气象局的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暖后,我国极端降水事件呈增多、增强趋势,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同时,随着气候的变暖,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温度日变化减小,这在我国北部冬春季表现最为明显。
现状分析:我国城镇仅有7%建筑节能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关于气候变暖问题的报告引起广泛关注,有关专家指出,气候变暖不仅给生态、农业等带来直接影响,也给国内的建筑节能等问题敲响了警钟。
“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过高,导致臭氧层变薄,这与工业有直接的联系,其中建筑行业的因素占到50%。”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专家说,“而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是目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经济可行的办法。”
有关人士表示,在我国城市建设规模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既是突破瓶颈的一剂良方,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
但国内目前建筑能耗的形势却令人忧心。建设部的数据表明,尽管全国迄今为止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6亿平方米,仅占全国城镇既有建筑面积7%的比例。
针对当前建筑能耗形势的严峻现状,建设部负责人透露,将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包括: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逐级制定建筑节能目标任务分解书,将建筑节能目标及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中。
最新计划:我国将发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
早报记者吴玉蓉
今年我国要加大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投入,或将完成总数达158部的雷达网建设。按计划,还将发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在昨天上午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光如是介绍。郑国光说,中国是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气象的衍生灾害,是2000亿-3000亿元人民币,大概占国民经济总值的2%-5%。中国政府一贯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大对气象现代化的投入。从1970年开始,中国政府就支持发展气象卫星,从1999年开始建设中国的新一代的天气雷达网。
郑国光介绍,我国对天气雷达网的投入非常大,一部雷达大概投入3000万人民币左右,新一代的天气雷达网有158部雷达。
根据158部雷达来计算,新一代天气雷达网投入将达47.4亿元人民币。
郑国光介绍,按照计划,2007年中国将发射新一代的极轨气象卫星,这个极轨气象卫星的观测分辨率和观测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此外,今年很可能将完成158部的雷达网建设。这些卫星的运行和天气雷达网的建设,将大大提高中国对突发性天气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这是中国政府对防灾减灾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对世界气象防灾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的气象卫星不仅为中国的气象防灾减灾,也为世界的气象防灾减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来源:东方早报)
[1] [2] [下一页]
14、拯救濒危物种 需要更具创建性措施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2007年02月06日
http://env.people.com.cn/GB/5375384.html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对濒危物种及其产品的禁贸目的是崇高的:通过禁止对濒危物种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减少供应、增强公众意识和诉诸于消费者的道德意识来抑制对野生动物产品的需求,加强保护和没收非法产品以降低偷猎和走私的非法收入。
然而,国际有关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象牙、犀牛角、活鹦鹉、猩猩和许多其他濒危物种一样,贸易禁令通常实施不力,而非法贸易仍在持续。因为消费市场是切实存在的,不能假设他们会随着禁令而消失。而忽略他们的角色可能导致保护政策误入歧途。对于现行CITES贸易禁令的关键问题是合法的产品不能被销售,这不仅大大抬高了非法价格,而且产品的闲置还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曾经昂贵的产品会最终失去其使用价值。”
保护野生动物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还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基础设施的加强、科学研究和资源调查等基础性工作的开展、野生动物专业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培养等等许多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分布,一个国家要保护其野生动物,该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的投入(可以是政府投入,也可以是其他渠道的资金),或者环境保护主义者能提供野生濒危物种禁贸的补偿,否则,禁贸可能会由于不断上升的高昂的实施费用而腐蚀一系列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动机。而且,继续增长的人口极有可能会使许多不法分子瞄向现有的野生动物产品库存。”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并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应基本建设投资和保护管理事业经费大都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所需资金渠道不畅。林业部门也只能安排极个别野生动物物种保护救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投入。1985年以前,国家林业局每年从林业建设经费中挤出约0.5%,1985年后约4%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这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事业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资金的严重短缺一直制约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进展。
资金的严重短缺与价格不菲的库存、罚没的野生动物产品大量屯积,这个矛盾不能不引起人们强烈的反思。以非洲象象牙为例加以说明。当西方象牙市场崩溃时,人们对象牙需求的减少在1989年左右已达到了它的最大值。国外经济学家Barbier 早在1992年时就做出预测,象牙走私者已转移到远东市场,新的象牙市场将逐渐涌现出来。而且,已有证据显示这已经发生了。
据国外有关报道,象产品禁贸后,津巴布韦(非洲国家)由于缺乏象产品贸易收入,降低了执法水平,每年象的非法死亡数量增加了十倍左右。禁贸五年的时间里,许多国家象的偷猎超过了禁贸前的水平。
国际上,对于库存、罚没的濒危物种产品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捐助国和一些组织以“非商业目的”从分布国获得该产品,分布国依靠由此积累的保护基金减轻保护负担。另一种是销毁所有的库存、罚没的野生动物产品,以防流入黑市。前者近乎隔靴止痒,后者则认识有误,使得大量具有高额经济价值的产品“毁于一旦”。实际上,合法的产品能以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价格出售,比如说通过拍卖(拍卖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特性,能充分挖掘商品的潜在价值),再配以严格的贸易管理措施及相当的执法力度,销售库存、罚没的野生动物产品会解决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从而促进其保护事业的发展。而且,有计划地开辟合法市场,管理机构可以有效监测市场动态。相反,如果非法市场持续存在,禁贸无异于将权力集于非法商手中,他们会借助于禁贸形成某种或某些种野生动物产品的垄断,让非法商人控制野生动物产品市场更为危险。
尽管这并不是CITES禁贸的本意,也不是我们—野生动物保护拥护者愿意看到的。但现实往往是非常残酷的。有限的保护力量和资金投入相对于日益猖獗的偷猎和非法贸易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诚然,库存、罚没野生动物产品的销售会给野生动物保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它降低了非法贸易的开支,但也降低了偷猎的概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非法贸易的利润;另一方面,合法贸易可能给非法获取的野生动物产品贸易披上合法的外衣。
令人欣慰的是,从国际范围来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新的野生动物管理方案经过长久的酝酿,现在已崭露头角。2000年4月召开的CITES第十一届成员国大会一致同意南非的象产品也可以通过严格管理进行合法贸易。由此可见,在保护野生动物、拯救濒危物种的问题上,国际上已开始采用更有创见性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
我们期待着我国对合法的濒危野生动物产品能进行有效、公开的处理,也期待着由此促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注:本文所称合法的濒危野生动物产品,是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对某些濒危物种及其产品禁贸前的库存、来自于动物自然死亡的产品和罚没的野生动物产品。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副院长 张伟
15、莫让敦煌月牙泉再“缩水”
来源:中国矿业报2007-2-7
http://www.h2o-china.com/news/45856.html
"敦煌月牙泉面临着干涸枯竭的危险"。在甘肃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关于治理敦煌月牙泉 水位下降问题的建议》中提出,应该采取"补水"、"节水"和"引水" 相配合的三大措施,莫让月牙泉再"缩水"。
敦煌月牙泉位于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之内,以其独特的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与敦煌莫高窟一并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50万人次。
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月牙泉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之地,直到上世纪50年代,泉水仍没有大的变化。
但从1960年开始,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到2004年,月牙泉水位已由1960年的最大水深9米下降至1.3米,泉水面积也由2250平方米减小到了780平方米。
目前,月牙泉水位在1米左右徘徊,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治理,月牙泉这一世界级遗产将面临干涸枯竭的危险。
甘肃省政协委员在提案中认为,周围耕地面积的增加造成工农业用水量增大、水利工程的实施导致月牙泉周围地下水补充不足、区域性水位下降导致敦煌市地下水位下降是影响月牙泉水位下降的三大主要原因。
政协委员建议,首先应该给月牙泉"补水",实施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在尽量保持月牙泉自然风景区地形地貌、泉湖区地质结 构等原貌的前提下,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相结合的回灌措施等工程,保持并稳定月牙泉目前的水位,扼制水位下降势头。
其次要以"节水"为关键环节,大力推广节水措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此改变月牙泉周边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 状况。
另外,提案中认为防止月牙泉水位继续下降的根本措施是"引水"。"引水"措施是指把发源于青海省野牛背山及夭果吐乌兰山脉的大哈尔 腾河的水引入敦煌市党河的"引哈济党"工程。该工程实施后,每年可向党河引水1.2亿立方米,可以保持敦煌周边地区生态平衡,提高敦煌域内的地下水位,从根本上防止月牙泉再"缩水"。(屠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