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八月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08-04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中国进入环保成长期 国际对华贷款转向环保领域

                  2、发改委: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

                  3、环保总局:北京将限制"黄标车" 08年退出京城

                  4、“十一五”环保主目标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

                  5、雅砻江水电开发获300亿支持

                  6、三峡库区成为重庆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

                  7、东线输水干线7月水质分析

                  8、北京人口快速膨胀 水资源缺口每年已达到6亿立方 

                  9、广州开出危化厂搬迁“时间表”

                  10、长江水利委:长江流域3成城市缺水 制约可持续发展 

                  11、自来水厂遭人为污染 丹阳环保局悬赏万元追查

                  12、京杭大运河浙江段昨发生浓硫酸货船泄漏事故(图) 

                  13、云南仅有两未遭污染湖泊之一抚仙湖面临污染危险

                  14、苏州20亩土地受污染6名工人施工被毒倒

                  15、北京垃圾场疑污染10万人饮用水源 未经环评验收

                  16、拒绝任何形式的“宜居城市排行榜”

注:昨天信息里的文章"四问怒江"发表于《随笔》2006年第四期

 

1、中国进入环保成长期 国际对华贷款转向环保领域

来源:中新网  2006年08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666539.html

  据北京日报报道,曾一度投向中国工农业发展的国际贷款,现在已集体转向了环保领域。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拓展部副部长2日表示,“过去十年中对华日元贷款用于环保行业的比例从30%上升到了80%。”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也已将环保项目贷款列为对华贷款的首选。

  “近年来流入中国的各类国际贷款总额正逐年下降。”一位金融业人士表示,以世界银行为例,其将人均GDP在826美元至13980美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国家列为硬贷款的主要对象,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但世行官员表示,环保项目将成为对华贷款的主要方向。亚洲开发银行则在过去三年中大幅度增加了对华环保贷款,目前贷款累计近30亿美元,占总数的三成以上。

  “未来五年将是中国环保产业的高速成长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一位专家预测,政府对环境保护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引导将吸引各类贷款和投资进一步向该产业集中。目前,中国环保产业企业有2万多家,环保产业年产值已超过2300亿元人民币,并且仍在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北京代表处代表竹下昌孝认为,中国的环保产业正初步开始进入投资回报期,这也是吸引各国贷款和投资的重要原因。据他介绍,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最早使用协力银行日元贷款的企业之一,目前高碑店污水处理能力已经占到北京市的1/5,每年净利润达到8000万元。(沈衍琪)

2、发改委: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年08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665874.html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等一系列资源节约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确保实现。今年是“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总体形势良好。但单位GDP能耗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对实现今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4%左右的目标构成很大压力。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已部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节约型社会建设,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资源节约目标。

  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近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创造了条件,但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节约能源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使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原料成份、能效、回收、废弃和处置等都能够符合环境标准,关系到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外贸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加以扭转。但上半年经济增长达到10.9%,而能源消费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与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形势十分严峻。节约能源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节约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单位产出能耗和物耗、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机动车每百公里油耗等消耗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高;能源利用效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效率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节约能源资源,大有潜力可挖。

  据测算,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约为3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3.5%。

  如锅炉改造,我国现有中小锅炉约50万台,实际运行效率只有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这些中小锅炉中90%都是燃煤锅炉,每年消耗煤炭4亿吨左右,通过技术改造和完善管理等措施,仅燃煤锅炉一项的节煤潜力就有7000万吨。又如节能灯的使用,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国,2005年节能灯产量达到17.6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但70%以上出口,国内使用的比例并不高。如果把现有的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度,相当于中部地区一个省的全年用电量。还有电动机的节能,我国工业用电的近70%是通过电动机消耗的。其中,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目前达到国家节能评价标准的高效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市场份额只有1%,如果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大推广力度,将市场份额提高到12%,每年就可节电100亿千瓦时。

  这样的例子说明,只要全社会重视节约能源资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就一定能够加快。

  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上个世纪最后20年,我们以能源消费翻一番为代价,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两番,万元GDP能耗降低了65%,年均降低5.1%。

  客观地讲,我国目前仍处在资源消费强度较高的时期,强化节能降耗措施见效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十一五”节约资源指标规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降耗目标。

  健全法规标准。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制定《循环经济法》以及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等,完善重点行业市场准入标准、重点耗能产品及新建建筑能效标准和取水定额标准,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节能,合理用能。

  加快结构调整。把发展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住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

  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点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发布并落实有关实施方案,各地区和有关企业要据此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国家将加大节能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研究支持重点节能工程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严格管理措施。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将“十一五”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地区要将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市、县(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重点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建立企业节能责任制;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完善能源计量和统计工作。推动政府机构带头节能。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循环经济试点的实施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园区、城市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激励政策。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等完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增加实行差别电价的产品,加强高耗能行业用电限额管理,促进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建立健全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快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进出口政策。

  推广新的机制。扩大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范围,加强节能产品认证,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推行节能自愿协议,推动企业或行业采取自愿方式实现节能目标。

  加强宏观指导。充分发挥建设节约型社会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抓紧出台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研究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交流各地区、有关部门及重点企业落实“十一五”节能目标的主要做法,进一步推进节能工作。

强化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宣传,不断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

3、环保总局:北京将限制"黄标车" 08年退出京城

来源:新华网 2006年08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666368.html

  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今天在此间说,为控制二氧化硫总量,迎接“奥运”, “黄标车”将在二00八年退出京城。

  国家环保总局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背景吹风会。李新民说,二00五年,北京市加强了煤烟型污染控制,逐步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从二00五年七月一日起,北京市全部供应符合国III标准要求的汽油,加强在用车管理,完成更新淘汰老旧出租车二点八万辆、老旧柴油公交车三千九百多辆。通过采取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北京市实现了日空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百分之六十三的目标。

  据悉,未取得绿色环保标志的载客汽车即为黄标车。北京从二00三年十一月起,禁止黄标车在北京主路行驶并开始对其进行改造。有关数据统计,北京市需改造的黄标车有三十万辆左右。(蒋习)

4、“十一五”环保主目标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

来源:《文汇报》 2006年08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3/4667832.html

  2005年,中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高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昨日表示,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将成为中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

  据李新民介绍,中国大气污染中二氧化硫约有50%来自于燃煤。据统计,中国去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0年增加了27%,高达254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中国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万元,空气污染特别是酸雨污染已严重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比“十五”期末减少10%。经测算,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必须控制在2295万吨。

  美媒体有关报道令人怀疑

针对有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大气污染物有25%来自中国的问题,李新民表示这些报道是不客观也不负责任的。他说,空气污染物的传输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的成因、传输的客观规律都在探讨和研究之中,能精确地测算出来25%来自于中国的结论实在令人怀疑。(刘栋)

5、雅砻江水电开发获300亿支持

来源:华西都市报2006年8月3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

昨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工商银行将为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总额为300亿元的融资支持,重点支持其开发的雅砻江流域中下游河段水电项目的梯级开发。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其建设和营运管理的二滩水电站装机容量330万千瓦,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实行国际竞争性招标和业主负责并按照国际合同管理进行建设的水电工程,也是中国二十世纪最大的水电站。2003年经国家授权开发的雅砻江流域,梯级开发规划装机容量达2610多万千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罕有的绿色能源宝库,在我国未来水电开发、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悉,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将利用自身系统网络优势,以及在金融领域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实力,在信贷业务、现金管理、国际业务、中间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等领域为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快捷、周到、完善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选择工商银行作为金融业务的主要合作银行之一,并在本外币融资、资金结算等方面与工商银行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6、三峡库区成为重庆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

来源:新华网  2006年8月3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466

新华网重庆8月3日电(记者 朱薇)今年上半年三峡重庆库区15个区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7.31亿元,增速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三峡库区成为重庆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

重庆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峡重庆库区15个区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7.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7%,增速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其中,涪陵区以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28亿元成为三峡库区经济总量“冠军”区县,渝北区则以27%增长速度成为三峡库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县。

此外,随着三峡重庆库区从移民攻坚转向产业攻坚,库区工业发展出现新的转机。2006年上半年,库区工业增加值实现190.81亿元,增长达24.2%,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7.1个百分点;同时,库区区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0.78亿元,同比增长32.17%,比重庆全市40个区县平均增幅高出2.97个百分点。

三峡重庆库区15个区县充分利用企业搬迁和对口支援机遇,引进了娃哈哈、汇源、如意等一批名优企业进驻,建起了长寿晏家工业园区、涪陵太极工园区、万州工业园区等,成为三峡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千里库区正在形成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7、东线输水干线7月水质分析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6年8月4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4716

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7月对东线工程黄河以南段输水干线水质进行水质监测,有9个断面达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水质目标,达标率为34.6%,与上月持平。7月达标断面主要在里运河、中运河和韩庄运河,主要污染河段是梁济运河的邓楼和调蓄湖泊,主要超标项目是总氮、总磷、CODcr。

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项目主要有水温、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铜(Cu)、锌(Zn)、氟化物(F-)、硒(Se)、砷(As)、汞(Hg)、镉(Cd)、六价铬(Cr6+)、铅(Pb)、氰化物(CN-)、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共21项。

参与评价的21项指标中,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生化需氧量、氟化物7项指标出现超规划目标情况。其中总氮在监测的12个断面中有8个超标,超标率为66.7%,总磷在监测的26断面中,有9个断面超标,超标率为34.6%。

在监测的26个控制断面中,综合评价超Ⅲ类水断面有17个,占65.4%,其中Ⅳ类水断面8个,Ⅴ类水断面3个,劣Ⅴ类水断面6个。主要超标项目是总磷、总氮、CODcr。

单项评价高锰酸盐指数有3个断面超Ⅲ类水标准,且3个断面都为Ⅳ类水,占总断面的11.5%。氨氮有3个断面超Ⅲ类水标准,占总断面11.5%,其中2个断面为Ⅳ类水,1个断面为劣Ⅴ类水。7月监测,污染最重的是梁济运河的邓楼断面及蓄水湖泊。

7月监测结果综合评价与上月相比,水质好转的断面有8个,水质变差的断面有9个。单项分析氨氮与上月相比,1个断面水质变好,2个断面水质变差;高锰酸盐指数与上月相比,2个断面水质变差,无水质变好的断面。

8、北京人口快速膨胀 水资源缺口每年已达到6亿立方 

来源:中新社 2006年08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8/04/content_4917306.htm

    北京全年用水量为34亿立方,而每年靠降水获取仅为26亿立方,利用密云水库或开采地下水补充4亿方水,北京实际缺水达到6亿方,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这是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8月3日在此间举行的节水模式推广会上透露的。

    今年7月北京迎来20余场暴雨,降雨量为3百20毫米,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七,但雨量仍低于长年水平。牛有成介绍说,库容量为43亿立方的北京密云水库,目前的水量仅为10亿立方,这就意味着密云水库的水量仅占库容量的四分之一。

    北京人口的快速膨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北京水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破解北京缺水的难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节约用水。”牛有成在会上提出向机制要水、向观念要水、向科技要水的新理念。他表示,各部门都应建立节约用水奖惩机制,并用行政、法律、经济的手段惩罚浪费者,奖励发明节水者。“水的命脉把握在我们每一位市民手中,谁浪费都是对他人利益的侵害。”

    北京的十四个节水单位和家庭,因发明了管理节水、工程节水、科技节水、循环利用、公众参与的五种节水模式,在三日的会上获得表彰。

据悉,北京已建成不同规模和形式的雨水利用实施五十多个,每年可节水一百二十万立方。牛有成表示,在加大建设中小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要发挥科技领先的理念,充分利用再生水,将其推广到绿化、洗车和农田灌溉之中。(于立霄)

9、广州开出危化厂搬迁“时间表”

来源:《广州日报》2006年08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3/4668018.html

  本报讯(记者徐海星 实习生黄婷 通讯员黄亮云)危险化学品企业何时搬出广州市区终于有了具体的“时间表”!记者昨天从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获悉,从2008年起,全市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和生产企业将会搬出环城高速;到2010年,广州市区内将不会再有重大危险源;而到2015年,广州将会有1180平方公里适合居住的无化工生活环境。

  昨天,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召开了全市危险行业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试点工作交流会。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在广州辖区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及废弃处理企业共有5034家。全市危险化学品的年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总量约为4104万吨。目前,市安监局公布,广州的重大危险源有565家,这些重大危险源主要是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

  在昨天的会议上,市安监局局长梁醒虾指出,目前全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广州市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二”。梁醒虾表示,广州在全国仅次于重工业城市重庆,北京、上海位于广州之后。他表示,虽然2006年上半年,广州的安全事故已经下降了10%,但是重大安全事故却上升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在广州区域共发生了8起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事故。

  把危险化学品行业搬出市区,还市民一个安全、洁净的生活空间一直是市民的心头愿。梁醒虾表示,全市危险化学品工厂的搬迁工作需要分三步进行。

  “2008年开始,把危险化学品的存储仓库和生产企业搬到环城高速以外的地方,就是搬迁的第一步。”梁局长表示,广州目前急需搬迁的是昊天化学(集团)有限公司及吉山仓库等危险化学品企业。此外还有约40家企业和包括广州吉山仓库等13个化学品仓库,详细的名单还有待确定。

  2010年开始,就要把市内一些危害程度较大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转移到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市区北至北二环,南至沙湾水道,东至京珠高速,西至芳村南海交界内的1180平方公里,都将没有重大危险源。

直至2015年,广州市区内所有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搬迁完毕,届时所有的化工厂都将在城郊,市区内将有1180平方公里成为适合居住的无化工生活环境。

10、长江水利委:长江流域3成城市缺水 制约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网  2006年08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8/04/content_4919784.htm 

    新华网武汉8月4日电(杨希伟 龚璞)长江水利委员会最新调查表明,长江流域的167个城市中,有59个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有26座城市属严重缺水。长江水利委员会首次编制的《长江流域节水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披露,长江流域属于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径流量98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37%;人均水资源量约2400立方米,高于2100立方米的全国人均水资源量。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污染日趋严重、粗放型用水等问题,导致长江流域内资源型、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据介绍,长江流域的水质型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如上海市,符合饮用水水源国家标准的地表水只剩下1%,水质劣于五类的已占68.6%。由于太湖的富营养化,无锡市也成为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城市,目前市区内很难找到合格的地表水水源地。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及部分丘陵盆地区,因污染比较严重,有水不能用的水质型缺水现象普遍存在。

    在长江上中游广大丘陵盆地区,工程型缺水现象比较严重。如四川腹地、江西的吉泰盆地区和湖南的衡邵丘陵区等地,虽然当地客水(外来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地形复杂、资金短缺、工程难度大、原有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等诸多因素,缺水也很严重。还有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江水少,当地径流不足,加之周边无主要河流,缺少客水资源,导致当地水资源极度紧缺。如云南的滇中地区,就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

    刘振胜教授说,约三成的城市缺水的现实说明,长江流域内的企业与居民必须增强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才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可靠的水源。(完)

11、自来水厂遭人为污染 丹阳环保局悬赏万元追查

来源:【扬子晚报】2006年08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666564.html

  连日来,丹阳市环保局在该市横塘、折柳、陵江等地张贴“悬赏告示”,对举报向该市越溪河、煤炭河、新鹤溪河倾倒有毒、有害化工废渣、废液,引起水环境污染的肇事者,一经查实,将给予举报人万元重奖。

  上月25日晚,丹阳市折柳自来水厂自来水出现浓重的化工味,环保执法人员当即赶赴现场调查,发现自来水受污染是有人向水厂取水口倾倒化工废液所致,如果饮用将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折柳自来水厂向当地政府通报,并果断作出了停水的决定,陵江镇1.5万人居民,因此只能在大热天使用井水和购买矿泉水。

7月28日污水流向下游,化学气味完全消失,经水质化验对人体无害后,自来水厂才恢复供水。今年4月22日,折柳自来水厂也同样发生过类似自来水污染事件,公安与环保部门已联手对水污染地厂矿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认真进行排查。(李媛 王致同)

12、京杭大运河浙江段昨发生浓硫酸货船泄漏事故(图) 

来源:新华网 2006年08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8/04/content_4917217.htm 

 8月3日,消防人员在发生浓硫酸泄漏的货船上查看情况。当日5时许,一艘载着200余吨浓硫酸的货船在京杭大运河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附近水域发生泄漏并下沉,大量浓硫酸流入河中。事故发生后,地方海事、消防、环境监测等部门立即展开抢险行动,转运尚未泄漏的硫酸,监控事故水域。 

    新华网杭州8月4日电(记者 方列)8月3日早上5时30分左右,一条满载200吨浓硫酸的货船在京杭大运河浙江余杭段塘栖武林头检查站南1500米处发生泄漏,造成附近运河水域发生污染。京杭运河余杭段及上游河段被迫紧急封航。

    肇事船只是安徽铜陵的“化038号”货船,吨位为220吨。据船主讲,早晨,他发现船体出现渗漏。由于运河水位低,在抢滩的时候船只发生搁浅。在现场,出事的船只一头扎在水里,船身被淹没了三分之二左右。

    接到报警后,余杭海事所、塘栖专职消防队和祥符消防中队、当地公安等部门迅速赶往现场,余杭区委、区政府领导也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并组织余杭公安分局、区安监局、交通局、环保局、当地乡镇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浙江省、杭州市环保、安监、交通、海事等部门也先后到现场处理。

    据余杭海事所的工作人员介绍,从早上6时多开始陆续从嘉兴、湖州、杭州三堡船闸实行封航;采用液碱中和的办法,处置船体内残留的硫酸,并对运河流域进行连续监测;调拨液碱、石灰等碱性物质,对运河事故段的水体进行中和处理。

    与此同时,余杭区政府又紧急通知沿线的塘栖、运河等镇用水单位和用水农户,确保生活与生产安全,最低限度减少农业水面损失。

    到3日下午4时40分,船内残留硫酸已通过液碱中和完毕,水面污染范围被控制在出事点下游500米范围以内。运河航道于3日下午4时20分左右恢复通航。船只打捞次日进行。

目前,交通、海事、公安等部门正在对肇事责任人展开调查。

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曾是中国南北运输的黄金水道,它灌溉了无数的良田,也为百姓带来了便利。然而如今的大运河两岸,却鳞次栉比地耸立着许许多多的砖瓦房,地处浙江省嘉兴市与桐乡市的交界处不到三公里的河岸两旁的烟囱,整天浓烟滚滚,带来的是一片受污染的繁荣。 中新社发 徐建荣 摄

13、云南仅有两未遭污染湖泊之一抚仙湖面临污染危险

来源:法制日报  2006年8月4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4695

记者来信

编辑部:

以发现水下古城而闻名于世的抚仙湖,是云南省9大湖泊中未遭污染的两大湖泊之一,其水质达到一类水标准。

最近,从当地传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由于抚仙湖所在地仅有的两个污水处理站资金告急,无法正常运转,大量污水流入抚仙湖,使抚仙湖面临严重污染的危险。

禄充污水处理站始建于2001年,负责处理景区和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日处理污水1500吨。然而由于资金紧缺、设备老化、管道年久失修,污水处理能力大大降低,有一部分污水无法处理,流进了抚仙湖。

站长杨红对记者说:“污水处理站每年仅仅收到2万元污水处理费,年资金缺口在10万元以上,目前亏损已达56万元。在上级的临时救济下,只能勉强开机运转。我们已向上级打了报告,请求资金支持。”

小马沟污水处理站情况也差不多。其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000吨,2003年被划归江川县江城镇环境建设中心管理,属企业单位,自负盈亏。2004年后每年收取12万元的污水处理费。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光水电费就达10万元,除了发工资,机器设备根本无钱维修更换。小马沟水电站曾因拖欠电费3万元,被断电一个星期,污水聚集在管道内,最后外溢到抚仙湖。

导致两个污水处理站运转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地下管网清污不分,泄洪的管道与排污的管道混合使用,这样雨水与污水混合流进污水处理站,延长了污水处理时间,加大了污水处理成本。

“滇池就是前车之鉴。治理经费已经花了几十个亿,污染状况未见好转,最近又要投资38个亿,其效果还不确定。抚仙湖可不要成为第二个滇池啊!”云南省环保局一位老专家不无忧虑地说,人们只懂得向自然索取,而不懂得反哺自然。“污水处理花的是小钱,一旦抚仙湖被污染了处理起来就得花大钱了。”(储皖中)

14、苏州20亩土地受污染6名工人施工被毒倒

来源:现代快报2006年08月0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04/002410622704.shtml

  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双浜村的一块面积将近20亩的土地,由于长期受污染,导致这块土地成了远近闻名的“毒”土地,就在7月中旬,这块“毒”土地已经连续放倒了6名在附近打工的民工。而郭巷中心小学与这块“毒”土地只有一河之隔,且正好处于下风口,再有20多天就开学了,1300多名小学生,将面临威胁……

  6名民工被放倒

  昨天上午,记者在郭巷街道办事处双浜村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毒”土地,还有两个同样被严重污染的池塘。

  记者看到,这片“毒”土地基本上已经是是寸草不生,和周围郁郁葱葱的庄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池塘里面的水也已经变成了酱油色,记者刚走到池塘边,一股说不出来的臭味直扑而来。池塘中的芦苇已经完全枯萎。

  双浜村的村民潘师傅告诉记者,他在前两年曾经承包了村里南浜的10亩水塘,投资了几万元养螃蟹,谁知道在快要收获螃蟹的时候,由于附近的污染太严重,他家养的螃蟹全部死亡了,血本无归。他向有关部门投诉过,但一直没有说法。

  潘师傅站在河堤上,指着池塘东面的一块有50多个平米、足足有3、4米深的大坑告诉记者,这个大坑以及附近的田原先是种庄稼的,大概在30年前,这里造了一个化工厂,之后成为苏州制药6厂的一个原料分厂。现在那个化工厂虽然被拆掉了,但这块地污染的实在太严重,附近的村民没有人敢在这里种庄稼。“就是有人敢种了,也种不活!”潘师傅对记者说。在7月中旬的时候,三台挖掘机就在那里挖掘土方,然后就挖出来的土方运到河边建筑河堤。在挖掘机取土的时候,在旁边做工的两个民工的眼睛突然就看不到了,接着就昏倒在地上。第二天施工的时候,又有四个民工,出现同样的症状,昏倒在地上。事故发生后,受伤的工人立刻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经过医院的诊断,这六名工人全部是被化学气体灼伤的,幸好救治及时,目前已经全部出院了。

  “毒”土地不设防

  记者在河堤看到,那个曾经放倒6名民工的大坑旁边并没有任何的警示标志,从河堤上走到那个大坑前,就闻到一股呛人的味道,记者看到这个大坑也没有任何的防范措施,大坑里面已经积了不少水,泥土的颜色比别的地方的颜色深,泥土中还散发着很浓的化学气味。

  旁边的两个正在河堤上砌石头的民工,看到记者跑到大坑旁边,连忙叫记者上来。那两个民工告诉记者,这边的毒气很大,刚才看到记者跑下去,担心记者被毒气熏着,他们才连忙叫记者上来的。

  1300名学生面临威胁

  与“毒”土地仅仅只有一河之隔、不到50米的地方就是郭巷中心小学,正好处于“毒”土地的下风口,郭巷中心小学的郭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里的1300多名学生深受“毒”土地之害,只要吹东南风时候,就有一股很刺激的硫磺味道飘到校园里,学生们只好把门窗关紧,但不少老师和学生还是被呛得不停地咳嗽。他们也向不少部门反映过这件事情,但一直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件事情。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这片土地以前是个药厂的原料分厂,该厂生产中的主要原料是DCC,而我国DCC传统制造方法是利用二环己基脲和三氯氧磷反应,用乙醚或石油醚萃取,再经蒸馏或精馏得到产品,此工艺难操作、收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

  而三氯氧磷被人吸入后,遇湿润的呼吸道粘膜, 可分解成磷酸及氯化氢,对粘膜产生刺激、腐蚀作用。人接触70mg/m^3浓度时,发生急性中毒。 接触烟雾后,经2~6小时的潜伏期,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有流涕、 咽喉干痒、头痛、 呼吸困难。稍重的病例有鼻衄、全身无力、痰中有血丝、鼻中隔粘膜灼伤。严重病例可发生喉水肿致窒息,肺炎或肺水肿。口服液体可致消化道灼伤。另外,该品液体可引起刺激症状及眼和皮肤灼伤,眼灼伤后愈合缓慢,杂质中含磷黄时可引起磷中毒。

  有关部门束手无策

  专门负责处理此事的吴中区环保局杨副局长告诉记者,6个工人被放倒后,他们就到现场进行了调查,他们对那片土地的土壤,进行了一些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指标还是比较正常的,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污染,吴中区环保局没有这样的设备,也没有这样的技术手段能检测出来。6名工人被放倒后,他们已经向苏州制药6厂进行了了解,生产的主要原料确实是DCC,以前制药厂的工人也曾出现过异常症状。

  杨副局长还告诉记者,目前对这块“毒”土地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动它的话,反而会造成再次污染,目前只能保留在当地,DCC遇水后会自然分解。

  当记者问“DCC分解后,会对土壤造成什么污染?”杨副局长表示,这个问题他也不清楚。最后杨副局长还表示,池塘里面的水并不一定是化工厂排污造成的,他们将对此加强监控。

  郭巷中心小学的一位老师说,再有20多天,1300多名孩子又来开学了,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就难说了。

15、北京垃圾场疑污染10万人饮用水源 未经环评验收

来源:华夏时报2006年08月0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8-04/00519650891s.shtml

在垃圾填埋坑内,挖掘机在深达7米的渗滤液旁作业,这是记者在数次调查中从未见过的情景

渗滤池中的水位几乎与池壁齐高,抽出的渗滤液去向不明

排雨水的管道下方已挖出一个约5米见方的坑,用来盛污水

见到记者再次“闯”进垃圾场,工作人员很生气

  ■深度提示

  7月26日,本报深度报道刊发《京西十万人饮用水源疑遭垃圾渗液污染》一文后,引起强烈反响,京西饮用水源地的居民纷纷打来电话,希望记者继续关注此事,让相关部门彻底解决垃圾场存在的问题,让居民们放心吃水。

  可是,记者在接下来的调查中依然遇到了重重悬疑。一个星期过去了,记者再次来到门头沟区焦家坡垃圾场,除了垃圾场的围墙拦上铁丝网不让外人进入外,未见到更多变化。

  虽然市政管委和市环保局关于焦家坡垃圾场的说法存在多处出入,但有一个判断是相同的:“焦家坡垃圾场毕竟是一家正规的垃圾场,而且它的污染情况在全北京市决不是最严重的。”

  记者调查

  垃圾渗滤液污染仍在继续

  垃圾填埋坑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应流入渗滤池中再做处理。大雨过后,渗滤池已经满了,由于缺少必要的处理装置,垃圾场只能把渗滤池中的渗滤液再抽出,不知运往何处。

  垃圾场"后门"拉起铁丝网

  8月1日,当记者再次从后山走到进入垃圾场的必经之路时,发现这里拉起了一道铁丝网。

  "铁丝网是在上周五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来此采访后才拉起来的,可能垃圾场不希望更多人从这里进来发现垃圾场的秘密吧。"为记者带路的大灰厂村的居民说。

  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越过铁丝网,再次进入垃圾场。

  渗滤池污水去向不明

  刚走入垃圾场,记者就看到大雨过后的垃圾渗滤池的水位明显增高,马上要和池壁齐高,两辆抽水车正在轰鸣作业,忙着抽出其中的渗滤液。还有两辆抽水车停在垃圾渗滤池旁边,其中的一辆蓝色抽水车上还印有"餐厨垃圾泔水专用"的字样,一群工人正围坐在一起纳凉。

  "马上就要从渗滤池中溢出的垃圾渗滤液该怎样处理?会不会被直接排放掉?"对于记者的疑问,一位自称姓杨的垃圾场工作人员表示"没有直接排放",但对于垃圾渗滤液该怎样处理的问题,所有的工作人员均拒绝回答。

  记者看到,在垃圾渗滤池通往垃圾填埋坑的道路上,一台推土机正在往返作业压实路面。翻出的土在太阳的暴晒下散发出阵阵恶臭,沿途随处可见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坑,里面的积水均呈黑色,不由得让人喉头发紧,一阵干呕。

  排雨水管道依然渗进污水

  沿着这些明显被污染的水坑,向上走就到了垃圾填埋坑下方的排水管道出口。在记者上次暗访时,垃圾填埋坑内混有垃圾渗滤液的污水就是顺着这根管道未经处理直接排出的。

  在排雨水的管道的下方被新挖开了一个约5米见方的大坑,里面用大块的绿色塑料布垫上,并延伸至排水管道,从那里排出的污水倾泻在这个坑里。但记者发现,绿色塑料布并没有完全起到防水的作用,还是有污水从坑内溢出。

  填埋坑内的渗滤液仍在往外流

  记者看到,在垃圾场填埋坑内,一台挖掘机正在挖土加筑堤坝,堤坝下就是垃圾渗滤液,至少有7米深的垃圾坑,不时有土块掉进坑里,溅起一片片水花。上面漂浮着一层花花绿绿的垃圾,上空就连小鸟也很少飞过。记者发现,与前几次探访时见到的情况一样,垃圾场的垃圾还是没有被填埋。

  现场依然有黑色的垃圾渗滤液不停流出,沿着防渗膜流进了排水沟,流出渗滤液的位置和上次记者暗访时发现的位置相同。

  在记者从垃圾场回来的路上,一场大雨从天而降,马路上很快就有了成片的积水,每一辆车经过时都要溅起白色的水花,不由得让人担心起垃圾场里那个盛满了渗滤液的垃圾渗滤池。

  对话监管

  “垃圾场未经环评验收也可使用”

  针对焦家坡垃圾场尚未解决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垃圾场的监管部门——北京市市政管委和北京市环保局,但两个监管部门的很多说法却相互矛盾。

  垃圾场建没建地下水观测井?

  记者(下称记):焦家坡垃圾场的地下水观测井不符合环评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标准),那么该垃圾场关于地下水观测井的环评标准是什么?

  市政管委环卫设施处处长卫潘明(下称市政):这个垃圾场一口观测井也没打。按照环评标准,垃圾场附近应该打3到5口地下水观测井,市环保局规定,距离垃圾场50米处必须打一口地下水观测井。但这个标准在焦家坡垃圾场这个地方不适用,因为这里都是岩石,打到两百米也见不到水,即使有水也不可能是渗滤液,所以花几百万元打一口井根本没有意义,我们也不会去打。现在,我们是用垃圾场几公里外的生活用水井替代观测井在做地下水观测,每年监测3次。

  市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宗祝平(下称环保):观测井在建场的时候就有了,打在垃圾场附近的村子里,但是数量不够。观测井的具体位置和具体数量我暂时说不清楚。

  渗滤液有没有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记:垃圾场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情况如何?

  市政:通过我们目前的监测情况,确认垃圾场附近的地表水确实存在污染,2005年4月和8月两次监测地下水,都存在氮氧超标,但今年的监测未见地下水污染,水质都是正常的。

环保:垃圾场所在的地区严格来说不存在地表水,下雨产生的水流走就没了。虽然市环保局在去年的文件中提到垃圾场渗滤液外排造成附近地下水污染,但这水只是“猪槽子坑”里的水,不是指地下水。当时是为了推动问题解决,才这么写的。

  垃圾场未经环评验收是否可使用?

  记:垃圾场使用前为何没有经过环评验收?

  市政:垃圾场投入使用应该经过环评验收,但由于2004年北京的垃圾场都还没有渗滤液处理技术,更不可能有处理装置,因此环保局验收肯定不会合格。虽然不验收从程序上看

不合理,但垃圾场也是可以使用的,就好像一座盖好的房子,虽然没有办理手续但一样可以住人。

  环保:过去根本没有垃圾场环评验收这个程序。其实,关于垃圾场的验收是使用前验收,还是使用年限到期再验收,一直有争论。但是该垃圾场在投入使用时确实没和环保局说,说垃圾场没有经过环评验收只是传统说法。

  我们2006年5月初去垃圾场的时候,发现去年要求垃圾场整改的问题都完成得差不多了,这样的整改环保局没有验收报告,也不需要。

  环评报告是否及时得到批准?

  记:环保局曾经要求垃圾场在2005年4月31日前完善渗滤液处理装置,现在情况如何?

  市政:在2004年前,整个北京市的垃圾填埋场都在考虑垃圾渗滤液怎么处理,那时候渗滤液主要靠蒸发,建设的回喷装置能促进蒸发,如果遇到雨季实在蒸发不了,就直接外排了。

  2004年市政经过1年的实验,能让渗滤液达到排放标准。2005年,市政管委启动了垃圾场渗滤液处理项目,准备在大型填埋场进行推广,焦家坡也是其中的一个。上焦家坡这个项目要先请环评单位给我们评估,但2005年初我们找了北京几十家环评单位,都没能做成评估。到2005年下半年才有单位做环评。环保局发通知让垃圾场改进,可改进就要环评,环评报告又得不到环保局的批准,工作比较被动。

  环保:焦家坡建渗滤液处理装置的环评报告,我们去年年底就批了,一般是20个工作日就解决。环评的制度就是市政管委委托第三方来编制这个报表给环保局,如果合格我们就批准,不合格我们就不批准。这个项目肯定不存在什么不合格,处理渗滤液本身是好事,环保局不可能不批。

  整改措施

  渗滤液处理装置建成只能待来年

  市环保局环评处处长宗祝平说:“焦家坡垃圾场毕竟是正规垃圾场,问题已经少多了。”据了解,目前,北京有490处垃圾场,其中4成为“污染风险大”。

  “焦家坡”属正规垃圾场

  在整个采访中,市政管委和市环保局都曾表示,在焦家坡建垃圾填埋场,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只要严格按照处理规程走,即使靠近断裂带和水源,也不会污染地下水。

  “焦家坡垃圾场的问题决不是最严重的”,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两个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都说出类似的话,对于垃圾场遗留的20万方垃圾被埋在防渗膜下方不会造成污染的说法也是一致的。

  “现在不是有人说北京的水是‘有河皆枯有水皆污’吗?焦家坡垃圾场毕竟是正规的垃圾场,问题已经少多了。”环保局的宗祝平强调。

  垃圾填埋完全可以做到

  “除了渗滤液处理的问题垃圾场本身不能解决,其他问题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尤其是垃圾填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市政管委环卫设施处处长卫潘明说。

  在渗滤液处理装置没有建成前,市政管委是要求垃圾场关闭渗滤池阀门的,这个很容易做到。另外,关于垃圾的填埋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采访中,卫潘明还表示,焦家坡垃圾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通过后,近日又通过了可行性年度报告,后面还有很多程序需要审批,市政管委会积极争取在明年雨季前把渗滤液处理装置建成。渗滤液装置建成前,只能将渗滤液都存在填埋场里。而其他的填埋、雨水、污水处理等问题都会在一个月内解决。

  连日来,记者多次联系门头沟区市政管委,但均未得到正面回答。据了解,该部门曾在垃圾场下游抽取化验了多处居民饮用井水和灌溉井水,但遗憾的是,由于该部门不接受采访,化验结果不详。

16、拒绝任何形式的“宜居城市排行榜”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6年08月0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665804.html

  人民网强国论坛7月29出现了一篇《脱裤子编制出首个“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干什么用?》的帖子,署名“研究思考”;中国青年报7月31日发来了一篇署名咏涛的文章《宜居城市评价何来“科学”》。读后深感两文作者科学常识极其贫乏、论点论据极其荒诞,不得不驳。 

       一、宜居城市评价何来“科学”?

  由于咏涛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分不清什么是自然科学,什么是社会科学,居然说出下面这样一段话:

  如何定位“宜居城市”,属于学术的范畴。社会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特殊在没有标准或者说没有绝对的标准,一旦被“标准”控制,社会科学就可能陷入误区。

  宜居城市的研究,可能会涉及到一点点社会科学的知识,但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基本上属于技术科学,也就是工学。城市规划、建设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拿的都是工学学位。我们研究、拟定宜居城市评价标准,核心内容也都是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标准,社会科学方面较少涉及。

  由此可见,咏涛的一篇宏论,是建立在错误的基本科学常识的基础上。 

       二、我们拒绝任何形式的“宜居城市排行榜”

  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似乎令咏涛等人非常恐慌,好像生怕个别商业机构搞的“宜居城市排行榜”的饭碗被抢走。咏涛说:

  建设部指责个别商业机构利用一些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迫切愿望,进行排行评选时,公众很容易将这样的指责反弹到建设部或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身上――“宜居城市排行榜”,一旦由官方掌控,固然不再“商业”、不再混乱,却又可能成为权力寻租的载体。

  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建设部或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搞“宜居城市排行榜”的想法。

  作为城市科学研究者,我们拒绝任何形式的“宜居城市排行榜”!任何形式的“宜居城市排行榜”都是不科学的。我去年在博鳌发表的研究报告《宜居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说过,城市的宜居性是普遍的,任何城市都有宜居性。我们编订《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根本就没想过庸俗的评选,而是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将免费印发全国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用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各地可以不断通过相关技术数据,分析城市宜居性的保护程度,改进自己的工作。

  所以,那些给严重污染城市戴上“宜居城市”桂冠发布“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商业机构可以高枕无忧了!国务院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机构不会去抢他们的这种饭碗!

    三、单纯的社会调查是靠不住的,宜居城市评价必须有标准

  人民网网友“研究思考”在他的帖子《脱裤子编制出首个“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干什么用?》中说:

  “宜居城市”要谁说了算?假如用专家门编制出的首个“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把杭州市评为一个“宜居城市”,而市民却认为杭州不是一个“宜居城市”怎么办?

  这种“宜居城市”本身就不需要评,评了也没有一点意义。如果一定要评什么“宜居城市” “不宜居城市”的,搞一次社会调查不就的了。宜居不宜居的,只有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最清楚,根本就用不着专家们搞什么科学,研究,这分明是劳民伤财。

  完全通过社会调查能否正确评价宜居城市呢?回答是否定的!

  目前商业机构发布的“宜居城市排行榜”,就是完全通过社会调查评价的,结果怎样?结果给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戴上了“宜居城市”的桂冠!

  健康所必需的空气质量等级、安全的饮用水等级、地下水资源的开发极限、绿色开敞空间布局结构等等,诸多宜居城市指标都需要科学技术数据说话,岂是能够通过社会调查完成的?

  当然,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市民对宜居城市的评价有话语权。所以,我们在拟定标准时,设计了许多调查节目,并给予了相应的权重。

  四、希望大家奉献智慧,多提修改意见

  《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目前正在互联网上公开征求修改意见,网址是:http://yjcs.chnacsw.com

  这个标准,目前肯定是有缺点的,将来也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但我们相信,通过民主、科学程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经过国务院主管部门“钦定”(借用咏涛语)后,这个标准将关系亿万城市居民福祉,为此,我衷心希望大家奉献智慧,多提修改意见。(罗亚蒙)

最后声明:咏涛在中国青年报上称我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罗亚蒙”,错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是顾文选研究员,本人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组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小城市分会常委、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