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七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七月二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07-24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今日萨尔温江

                  2、曾培炎:充分认识水污染形势 严控水污染排放

                  3、调查显示北京市四成垃圾场地污染风险大

                  4、“跨省染污”导致宿州杨庄村民“恶性病”飙升

                  5、湖南临湘污水处理厂亿元投资“晒太阳”

                  6、重庆万吨垃圾倒进长江侵占航道(图)

                  7、“黄牌”污染大户直排致癌废水

                  8、国家4A级景区的不和谐一幕[组图] 

                  9、三峡将投资36亿建翻坝专用高速公路

                  10、面积达350平方公里 三峡消涨带有望“披绿”

                  11、黄河流域八省(区)座谈南水北调西线调水

                  12、过度旅游是一种灾害 

                  13、美国媒体称全球变暖带给人类无尽烦恼 

                  14、“我减排污染,你出钱购买”

                  15、世界遗产不仅是光环更多是责任(评论)

 

 

1、今日萨尔温江

汪永晨

 

7 月20,21日我坐船沿泰国和缅甸交界处的萨尔温江拍到了今日怒江下游萨尔温江两岸的风光,和江边小村庄里的普通而宁静的生活。家住萨尔温江边的人们告诉我,缅甸境内萨尔温江里的鱼多达 140余种,泰国境内的鱼也有 80多种。和怒江不同的是,怒江的两岸是陡峭的峡谷,萨尔温江的两岸则是根连着根,叶连着叶的葱郁的原始森林。  

江水是纽带,连接着萨尔温江两岸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连接着两岸人民的交往和友谊。江水维系着他们的生命,也延续着他们的繁衍。

然而,如今他们却担心着,怒江要修大坝了。修了大坝后,水不再自由流淌,他们那靠江水为生的平静日子将会变成什么样?

一位家住泰国萨尔温江江边小村庄的村民问我,你们上游的江里真的要修大坝吗?修了大坝后,我们的地会被淹吗?我们的稻米会没水浇了吗?鱼还能生存吗?我们打不到鱼了怎么办?你们能也到我们这里做做环境影响评价吗?

望着靠江水种地,在江里打渔的怒江下游的,纯朴的乡亲,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们的问题。

今天的怒江还绿,今天的萨尔温江不但养育着数万人也养育着丰富的动植物,明天呢?

"萨尔温江是我们的生命"一位缅甸朋友在和我分手时,望着我的眼睛,轻轻地对我说。

 

萨尔温江

萨尔温江边

萨尔温江边的绿色

萨尔温江边的稻田

萨尔温江边的水田

 

江边的住家

萨尔温江边的屋顶   树叶当瓦

江边的鱼和江边的孩子

萨尔温江边的人们

江边的孩子

萨尔温江鱼1

萨尔温江鱼2

萨尔温江鱼3

2、曾培炎:充分认识水污染形势 严控水污染排放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6年07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4/4621100.html

  7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家环保总局与“十一五”水污染物削减任务较重的河北等9省(区)政府签订了削减目标责任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曾培炎强调,防治水污染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任务,也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各有关方面要充分认识水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抓好重点流域环境治理,努力完成今年和“十一五”水污染防治任务。

  曾培炎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十一五”规划也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列为约束性指标。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贯彻中央部署,加大了水污染防治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与国家规划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目前,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超过环境容量,污染治理仍然滞后,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不少地方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完成今年和“十一五”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相当艰巨。

  曾培炎指出,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痛下决心加以解决。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抓好以下6项工作。

  第一,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要结合当前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一批企业,着力改造一批企业,重点监管一批企业,限期治理一批企业。对32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控,通过改造,5年内削减10%或更多的化学需氧量。严格企业环境准入标准,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的污染排放。

  第二,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要抓紧实施“三河”、“三湖”、“一市”、“一海”、“一库”,以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松花江、黄河中上游、三江源保护区等重点流域治理规划。

  第三,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积极推进污染处理收费和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

  第四,防范水环境安全事故。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预案,规范操作,加强监测,提高应对能力。积极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加强环境安全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安全风险。

  第五,要优化经济布局、改善水环境质量。积极开展流域干支流源头、水源涵养区和集中式水源的保护。要保证江河必要的生态基流,以水的承载能力为基点,优化经济布局。

  第六,大力搞好饮用水安全保障。要依法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限期关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直接排污口,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建设。

  曾培炎强调,要切实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水污染防治的主要责任在地方。各级地方政府要逐级签订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书规定的削减指标,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国家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考核并向社会公布。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沟通协作,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和监督。

3、调查显示北京市四成垃圾场地污染风险大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  2006年07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618978.html

  由北京市环保局、市地勘局地质工程勘察院共同完成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近日出炉,报告指出抽样的14处典型垃圾场附近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市四成垃圾场存在中、重等污染风险。因此,报告建议逐步关停非正规垃圾场。

  报告显示,北京共有垃圾场490处,其中,正规垃圾场及转运站有22处,处理量占全市的83%。2004年年产垃圾491万吨,实际清运到无害化正规垃圾处理场的垃圾393万吨,每年尚有98万吨的生活垃圾以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在非正规垃圾场销纳,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污染了土壤和水体。

  调查人员选择了14处典型垃圾场地,建立了28眼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在场地周边钻探了34个土壤勘查孔,对垃圾场土壤及地下水水质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垃圾场附近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全部为较差或极差水,且下游地下水污染明显比上游严重。

  报告还将全市垃圾场划分了风险等级,北京现有490处垃圾场中,污染风险大的有126处、污染风险中等的场地105处、污染风险小的场地259处。报告还对南水北调受水范围内将受浸泡垃圾场的二次污染进行了预测分析。

专家建议,对已存在的垃圾填埋场建立统一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监测,以便确定地下水污染现状和程度。同时,对于所有填埋量小于5000立方米的非正规垃圾场,进行全部清运。对于目前无法清运的填埋量大于5000立方米的非正规垃圾场,应逐步关停或封场,并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测井;对于已经造成污染的场地,应按照污染风险等级,从大到小排序处理。(刘轶滨 段金平)

4、“跨省染污”导致宿州杨庄村民“恶性病”飙升

来源:中安网  2006年07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620058.html

  因受奎河上游江苏境内有毒工业废水的影响,宿州市杨庄乡村民一直饮用不安全地下水,许多人因此得了肝病。虽然多年来与上游污染的抗争没有结果,但当地人并未放弃。日前,一座24小时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在兴建,它将有利杨庄人搜集上游排污的证据。

  记者随“江淮环保世纪行”检查组来到杨庄乡奎河岸边看到,河水呈深褐色,稍微靠近便能闻到刺鼻的味道。有村民介绍,现在还不是奎河水质最差的时候,如果在枯水期,可以看到厚厚的泡沫覆在河上。

  据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奎河宿州段水质常年为劣5类,沿岸浅层地下水均受到严重污染,这使得杨庄乡村民饮用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杨庄乡段乡长介绍,这里肠道病、肝病等发病率和人口死亡率都是非污染地区的几倍。

  当地人一致认为,80年代前还很干净的奎河之所以污染,主要原因是上游江苏省徐州市的造纸企业非法偷排工业废水。62岁的村民殷世天说,“小的时候还在河里游泳洗澡,80年代以来,水就越来越黑,越来越臭。有一次上游黑水涌来,死鱼都漂浮了几百米。”

  杨庄人和当地政府一直与上游污染抗争。宿州市人大城建工委办公室主任刘述礼说,每年全国两会的时候都请人大代表提这个事情,但每年提每年没有结果。环保部门也几次请国家环保总局前来考察,但环保总局也“只是协调而已”。一位村民愤愤地说,村里人曾想用船把河流堵住,但被劝阻。现在人们在寻求通过法律诉讼讨回公平。

如果要打官司,杨庄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是取证问题。宿州市环保局吕局长说,“上游的企业也不明着排,碰到下雨等机会就偷排废水,这让环保部门很难监测,难以抓到排污企业的把柄。”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日前一座由国家投资的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在兴建,它可以24小时监测江苏来水水质,有效防止上游企业偷排有毒废水。这让杨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项磊)

5、湖南临湘污水处理厂亿元投资“晒太阳”

来源:法制早报  2006年07月2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3/4621276.html

  素有“鱼米之乡”的六月湖南,正是禾苗疯长的季节。

  然而,位于湖南临湘长安河下游的农民却愁肠百结。原因是,种的早稻田由于上游河水污染,禾苗大片坏死。更让人心痛的是,养鱼、放鸭大多血本无归。

  10年前,当地政府就此事与临湘市政府进行协调,每年拿几十万的补偿。2004年底,临湘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补偿就没有了。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市政府说投入运行一年多了,但市民反映厂子从来都没有开过工,下游的农民也说自己照样在承受上游又黑又臭的河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排污厂

  在“晒太阳”

  6月7日上午10点多,记者在当地熟人的指引下来到临湘市污水处理厂。上班时间却是这种现象:结满蛛网的大门栅栏紧锁,传达室里空无一人,新建的偌大厂区空旷寂静。

 

  一个小时候后,自称守门的小王才从厂区走来。我们假称是投资商。进去后,发现16个处理污水的反应池当时无一运转,有的在逐渐干涸,有的长满浮萍,池四围的过道蛛网重重,16台处理污水的滗水器锈渍斑斑,根本没有处理污水的迹象。而此前,我们在不远的上游发现污水没有经过泵站进入污水处理厂,而是滚滚排入河道。

  “污水处理费对于维护设备都少了,还怎么运行?”当问及处理厂是否在运行时,王厂长先这么说,后又补充说是间歇运行,一星期两次,一次1~2天,每天七八个小时。

  他又说:“运行只是维护菌种。”

  6月8日,负责该厂项目的长安河开发建设总公司总经理、临湘市人大副主任彭官田却说,每周运行不少于4天,每天24小时满负荷运行。

  6月7日,当提出看设备运行记录时,厂长以负责人休岗为由,迟迟不给运行记录,直到第二天下午,彭官田总经理搬出几本2006年的崭新记录,但未出示2005年的记录。

  2005年,有人反映污水厂没有运行,省里多次来人督察,当时表态是,污水厂运行没有如期兑现。对于2004 年后达不到国家的指标,彭官田表示自己非常心痛。

  令人不解的是,2006年的记录上每个月基本上天天在运行。3月份车间运行记录表上是30天都运行。占地62 亩的污水处理厂有16台滗水器,每台滗水量600(立方米)/h,如果按每天8小时算,一个月污水处理量约为230万吨,但是他们另外提供的一张2006年污水处理量的纸上,3月份的污水处理量是56.16万(立方米)。这既与车间记录不符,也与他们之前的说法自相矛盾。

  而据当地人称,污水厂自建成来就没有看见开过工,“一直在晒太阳”。

  不处理污水

  也收污水处理费

  在湘洽会岳阳专题网页上我们能看到,临湘市污水处理厂属长河环境综合整治的骨干项目,既是国家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又是日元贷款项目,总投资9275万元。

  该文称,根据国家计委、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临湘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决定每吨收取污水处理费0.40元,按日用水量5万吨计算,年收入700多万元。

  6月8日,负责该厂项目的长安河开发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彭官田认为,如果收取0.6元/吨的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厂有望平衡盈利,但市领导考虑到市民承受能力,一直“不敢”提价至0.6元。他表示,天津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接管该厂后,污水处理费将上调到0.6元/吨。

  实际上,该厂在2004年4月就通过临湘市自来水公司收取0.22元/吨的污水处理费。王其林说,在建或拟建的污水处理厂,发改委规定可以提前三年收费,当问有无文件时,厂长说不知道,只是听上面的领导说的。

  更离奇的是,污水厂只收临湘市市民的污水处理费,而占60﹪以上排污量的企业厂矿都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王其林说是为了保护企业发展才没有开征企业污水处理费的,如果收取工业排污费,处理厂可以正常运作。

  临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安河开发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彭官田说,比如排污量最大的氮肥厂和造纸厂以前交了污水处理费,由于工厂不景气,下岗工人多,去年一分未交。

  “当时主要是考虑招商引资。临湘市工业园落成16家,都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

  在长安河开发建设总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被评为“2005年度招商引资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然而,先进单位却是靠免收污水处理费来招商引资的。

  建好的厂子卖掉?

  长安河工程是临湘市近三届市委、市政府重塑城市形象,发展城市经济,造福全市人民的发展工程,而不是形象工程。该工程先后直接投入近两亿元资产,间接投入六亿元。作为该工程的子项目,临湘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为9275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067万元,由城市建设资金和财政筹集,不需偿还。日资贷款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160万元(年利率2.1﹪),偿还期30年(含宽限期10年)。该厂是该市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属社会公益事业,是市政府主管的事业单位。

  “临湘市污水处理厂前3到5年运行是贴本经营,但后面就会盈利。”

  早在2005年11月,临湘市长安河开发建设总公司与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经营污水处理厂的框架协议。2006年6月6日,双方正式签订合同。

  彭官田说:“2到3个月,整个污水厂会全部运转。”

  既然企业盈利,为什么要成立由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不小于90﹪的“临湘创业水务有限公司”,以现金全资收购该厂除管网外的经营性资产和辅助经营资产呢?

  市政府主管城建的刘市长解释说:“临湘市50万人口,吃财政饭的1.5万人,政府可支配财力1.4亿,如果保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政府就无力支付员工工资。污水厂说到底还是经济问题,政府背不起,企业只好卖掉。”

  彭官田也认为:“污水厂每年要补贴400万元,政府财政贴300万元,这3到5年临湘财政补贴不起。”他认为,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将临湘市污水处理厂推向市场,有利于减轻临湘财政负担,又能拿6000~7000万元的收购资金还贷,每年还有7﹪的回报率资金。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彭始终坚定地这样认为。

  污水还要排多久

  长安河河水主要流入湖南第二大淡水湖黄盖湖,然后流入长江。

  而长安河水污染主要来自于临湘市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年排入长安河的废水量约4000万t,沿岸各排污口污水排放浓度如CODer最高达415mg/L。长安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临湘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有利于保护黄盖湖及长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下游8个镇的农业、水产业、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对临湘市也是利在当代的大好事。

但是污水厂建成至今,长安河下游河水污染并没有得到改善。污染的河水一直在流入黄盖湖及下游8个镇的农垦区。

6、重庆万吨垃圾倒进长江侵占航道(图)

来源:重庆晚报2006年07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7-24/013910512295.shtml

堆满垃圾的李家沱码头附近回水沱

  巴南区李家沱码头最近被倾倒了1万余吨建筑垃圾。当地市民告诉记者,每在这里倾倒1车垃圾,收费20元左右,码头变成了少数人的渣场。

  航管处:侵占航道30

  李家沱码头由重庆公运集团八公司负责管理,大约有180米河岸线,包括一个回水沱,一条公路和一条缆车道。万余吨垃圾倾倒在回水沱里,形成了一个平坝。部分垃圾在倾倒过程中,顺着河岸滚入了长江。这些垃圾中有建筑土石方、混凝土残渣、瓷砖等。

  早在6月24日,重庆航管处检查站有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建筑垃圾侵占了约30米长江航道。有关负责人当时表示,如果长江发洪水,或者下大雨,将这些垃圾冲到江中或下游,过往船舶有搁浅危险,当时就要求有关单位停止倾倒和施工。

  昨天早上,仍然有运渣车来到这里,匆匆倾倒之后离开。

  驾驶员:码头又称河边渣场

  一些渣车驾驶员将李家沱码头称为“河边渣场”,附近许多工地,甚至九龙坡区大件路一些工地都曾到这里倾倒垃圾。

  “河边渣场”并不由八公司直接管理,由麒龙渣场的老板管理。

  记者昨天来到麒龙渣场,这里的灰尘足有10厘米厚,运渣车进出时遮天蔽日。一名管理员大声和记者打招呼:“你要来倒垃圾?每车30元。你要倒河边渣场也可以,一个价,那也是我们的。”

  同一公司两种说法

  “李家沱码头在接收建筑垃圾的时候,收了倾倒者的钱吗?”对于这个问题,公运集团第八公司两名领导,给了记者两个不同的答案。

  该公司码头项目部经理王云说:“我以党性作保证,没收别人一分钱。”

  该公司总经理廖厚华对记者说:“这钱是收了的,每车好像是5元或10元,我也记不清。但这钱是我们的委托单位——麒龙渣场收的。他们需要这些钱去应对罚款,以及一些维护费用。这么热的天,大家都不容易。”

  公司:这是回填土石方

  为什么要在码头倾倒垃圾?对于记者的提问,廖厚华表示,“这是在回填土石方”,因为他们准备改扩建李家沱码头,最后形成3000吨级的散货泊位。由于需要一个大的操作平台,所以回填了1万多立方米土石方(约1万吨)。

  廖厚华称,这次回填完成后,他们将修建一道堡坎,然后再次回填,将长江回水沱截直一部分,形成一个很大的人造平坝,总投资480多万元。

当记者询问详细的规划时,廖表示,目前还没有。他说:“我们正在与有关专家衔接,请他们作可行性论证。”

7、“黄牌”污染大户直排致癌废水

来源:重庆晨报2006年07月2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7-23/02239539443s.shtml

  记者调查发现,被黄牌通报的石龙电镀公司擅自停运废水处理站,并与另6家企业共用1套环保手续

  本报讯(记者徐庶)污染大户被黄牌通报,仍让废水处理站“睡午觉”!昨天中午

,记者在全市挂牌督办水污染大户———南岸石龙电镀公司看到,该公司废水处理站竟擅自停运,含有致癌物质的电镀废水直排。

  污染大户6大问题

  本月6日,市监察局、经委、司法局、安监局、工商局、环保局联合对七大水污染大户挂牌督办,责令9月30日前关闭或整改。

  此前,环保部门查实,石龙电镀公司涉嫌6大环境问题:生产车间废水滴漏严重、外排污水多次监测超标、生产废气未经有效处理、含铬污泥未按要求处置、排污口不达标、无污染事故应急收集池。

  为此,石龙电镀被挂黄牌全市通报,责令南岸区政府负责监督实施,9月30日前必须整改达标。

  废水处理站竟停运

  挂牌半月,该企业是否正在整改?昨天中午12点30分,记者在该企业发现,其废水处理站竟擅自停运。

  记者看到,废水站大门铁将军把门,工作人员不见踪影,站内设施根本没运转。然而,公司内的电镀生产正在进行,通过废水池旁的地下管道,一股黄色电镀废水未经处置直接排出,流到该公司的围墙外。环保专家指出,未经处置的电镀废水含有致癌物质六价铬。

  见记者拍照,公司一名王姓工人忙电话叫来废水站值班工人张光建。12:45,张匆匆赶到后启动了废水处理设施。他称,为净水每天要耗化学药剂10多包。然而,记者在登记簿上看到,平均每天仅用氢氧化钠五六包。张坦言“当然要节约成本”。

  1套手续7企业共用

  调查中,石龙电镀公司一名财务人员透露,该公司组建于2004年底,厂区内实际有7家电镀企业,石龙公司只有1个车间,另外6家属于租赁厂房生产。“对外只用石龙公司名号,7家企业共用1套环保手续”。

  这名财务人员称,另外6家电镀企业是贵淑机械厂、嘉鸿厂、劲华厂、平川厂、科荣厂、符阳厂。“这6家电镀企业根本办不到环保手续”,因此,石龙公司便向其他企业收取排污费,再按月向环保部门统一交纳。

环保部门有关人士对此指出,环保手续严禁一证多用,除了环境监察部门,任何单位根本没有资格向其他企业收取排污费。

8、国家4A级景区的不和谐一幕[组图] 

来源:人民日报  2006年07月2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7/24/content_4870579.htm

 

 

7月22日,上万名游客在国家4A级景区秦皇岛乐岛海洋公园尽情享受大海带来的快乐。然而,美丽的海滩出现不和谐的一幕:随处可见丢弃的纯净水瓶、西瓜皮、废报纸等垃圾,而海滩上的垃圾桶里却空空如也。(傅新春 摄)

9、三峡将投资36亿建翻坝专用高速公路

来源:武汉晚报 2006年7月24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3912

本报讯(记者左洋)记者昨获悉,为缓解三峡船闸通航压力,三峡右岸将新建一条水陆翻坝运输专用高速公路,连接沪蓉西高速公路。该公路可行性方案已通过审查。

这条从大坝上游直达宜昌的陆上快速通道,设计为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全长57公里,工程总概算投资约36亿元,预计建设工期为3年。

可行性线路方案起点为三峡右岸秭归县茅坪镇银杏沱码头,经夷陵区三斗坪镇和点军区桥边镇、联棚乡,在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南岸接沪蓉西高速公路。

10、面积达350平方公里 三峡消涨带有望“披绿”

来源:楚天金报  2006年7月24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3905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 记者 叶秋 通讯员 王玲、刘穎 报道: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后,三峡库区沿江两岸将出现一个高差约30米的“黄色裸露”消涨带。记者昨从有关部门获悉:专家已筛选出一批适宜在消涨带生长的植物。

明年夏天,三峡水库放水后,两岸将各出现一条垂直高差达11米的消涨带,很可能没有一棵植物生长,黄色土壤完全裸露在外面。三峡工程竣工后,库区将形成垂直高度30米、面积达350平方公里的水库消涨带。

昨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王勇博士告诉记者,消涨带问题已经成为三峡工程中最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

王勇说,大型水利工程引起的消涨带问题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生态难题,但到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没有植被保护、完全裸露的消涨带的存在,不仅与三峡美景极不协调,还会因雨水冲击形成裸露区,导致水土流失、库底形成淤泥,从而减少防洪库容并威胁库区安全。为了给消涨带披上绿装,2005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启动了重建消涨带植被科研项目。

王勇介绍说,他们已经筛选出一批适宜在三峡水库消涨带生长的植物。“将对扮绿三峡消涨带跨出有意义的一步。”他说。

11、黄河流域八省(区)座谈南水北调西线调水

来源:黄河网  2006年7月24日

http://www.hwcc.gov.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53906

黄河网(记者 徐清华) 7月20~21日,黄委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组织召开黄河流域有关省(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座谈会,通报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着重研讨论证工程受水区规划。

据了解,2002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规划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按照分步分期实施的思路,2001年下半年进入南水北调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2006年12月项目建议书总报告将上报水利部。

目前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主要开展了西线工程建设必要性及开发任务、水文气象分析、工程地质、调水量及工程规模分析、工程总体布置方案研究、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调水河流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建设体制及筹资方案研究、工程施工和投资估算等工作。这次座谈会着重就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供水范围和调水配置原则征求沿黄有关省(区)意见,研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规划。

与会省(区)反映,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用水总量激增,而且需求迫切。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在充分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时更离不开水资源的有效支撑。与会代表也普遍认为,改善自然环境、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生态用水是必须的。

据悉,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的供水范围覆盖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主要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六省(区)以及河西内陆河地区。供水对象主要包括重要城市、重要能源基地、黑山峡等生态农业基地和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在调水量配置方面,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优先保证生活用水、重要城市和重要能源基地的用水要求,并保证河流生态环境低限用水要求。

据项目建议书规划,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规模约80~90亿立方米。而据有关省(区)用水需求预测,到2030年,在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节水潜能的前提下,黄河缺水量仍将达到150亿立方米左右,枯水年份缺水更甚,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河道生态用水,都将面临着更加尖锐的供需矛盾。与会代表普遍呼吁,应进一步加快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步伐,西线工程上马越快越好。

黄委主任李国英、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雷·额尔德尼、黄委副主任苏茂林、黄委总工薛松贵出席座谈会。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八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和水资源规划项目负责人,黄委规计局、水调局、总工办、黄河设计公司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12、过度旅游是一种灾害 

来源: 新京报2006-7-22

http://comment.thebeijingnews.com/0732/2006/07-22/015@005503.htm

  旅游地也有一定的载客量,超过了这个量,旅游地的原生态景观必然受到破坏。

  虽然从晚明开始,中国人已经开始将旅游看成是件正经事,但清代以后旅游风气又衰落下去,一直要到清末民国,旅游风气才又渐渐兴盛起来。但限于国民的经济条件,并未能将旅游业蔚为一门产业。这种情况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都没有大的改变。

  真正将旅游发展成一种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事,而到本世纪初则成为国民经济一门重要的产业了。据统计,旅游业的产值已经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我们的GDP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了。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表明中国人的确是富裕了,有闲钱去游山玩水了。但在旅游业一片兴旺发达中,也有令人担心的一面。这个担心就是旅游地无法承载有增无减的游客,会造成旅游景观的破坏。

  土地的粮食产量有一定极限,只能养活与之相称的人口,草原也有一定的载畜量,过度放牧必然导致草原退化。

  这虽然是很普通的道理,但我们过去并不曾加以注意,其后果尽人皆知。同样旅游地也有一定的载客量,超过了这个量,旅游地的原生态景观必然受到破坏。既要保证游客的兴致,又要维持原来的景观,是一个很不容易克服的矛盾。

  前不久,我有机会到大理、丽江与中甸一游,就自然产生这样的感触。大理的旅游黄金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古城里不少铺面是关着的,虽然崇圣寺三塔依然游人如织,但南诏德化碑几乎无人凭吊。丽江则不然,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充斥古城的每一条街道,局促狭小的店堂坐满了游人。但是奇怪的是,古城居民已经不知去向,旅游者看不到他们想看的原有的丽江的人文景观,能看到的只是自身以外的游客,一个活生生的丽江哪里去了呢?这种游人看游人的景观有意思吗?

  只有中甸,由于比较偏远,于是保留了很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松赞林寺的静谧,天宝雪山的雄浑,碧塔海的神秘,小中甸的花海,真正令人心旷神怡,觉得你是在旅游,而不是在人看人。其实,在中甸最感人的并不是一个个的景点而是整体的环境,从县城出发,沿着东环线跑一圈,你才能领略原生态的景观是什么含义,你才会知道很少人去的中虎跳比上虎跳而言有更加特别的诱惑力。但是同时你也会担心,什么时候中甸的景观也会因为游客的过多而受到破坏,《无极》的拍摄所带来的后果不是遭到许多人的声讨吗?

  西藏过去是更加不容易去的地方,但青藏铁路通车以后,情况大大改变,据报载,今后游客数量要比往常的旺季增加一倍,达到每天3000人,布达拉宫的游客也要超过每天1800人的载客量。有什么办法控制呢?从保护景观的角度来讲,惟有限制游客的人数。而且必须强行限制。还有其他好法子吗?

  恐怕没有。埃及帝王谷有一个墓穴,论规模并不宏伟,但里头保存着数千年前的色彩鲜艳的壁画,极其难得。这个墓的票价奇贵,200埃镑一看,而且严格规定,每次参观只有10分钟,绝不通融。所以尽管西藏的交通从此便利不少,但个别景点游客的承载量,却不会因此而有无限制的提高。可以预料游客与旅行社的纠纷会有所上升,但我们却不希望为了照顾旅客的要求,而改变对旅游人数与参观时间的限制。

  过度旅游所造成的灾害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所体现。当时旅游还没有产业化,但到敦煌莫高窟参观的人已经不少。川流不息的参观者只管注意参观洞窟里的壁画或塑像,而未注意到他们身穿的大衣,已经将窄小的洞口两侧的供养人画像碰擦得模糊不清了。当时敦煌既不通火车,也不通飞机,私下便傻想,最好永远如此,以免破坏越来越大。

  这种想法自然可笑,但交通便利带来的对旅游景观的破坏却是不能不认真对待的问题。只有旅游地主体存在适度开发的思路,有意识地保护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才是正确的发展思路。而作为游客本身则必须遵守各种有关规定,参与到保护旅游景点的潮流中,才能真正使旅游不成为一种人为的灾害。

13、美国媒体称全球变暖带给人类无尽烦恼 

来源:新华网  2006年07月22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618158.html

  新华网华盛顿7月21日电 美国《商业周刊》日前报道,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和给人类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气温上升造成害虫迅速蔓延,冰川融化,使非洲的动植物生长季缩短。

  报道说,气温上升会导致生态环境改变,使大量宝贵的黑松林成为山地松甲虫的盘中餐。气温上升会使山地松甲虫的繁殖周期变成一年一次,使虫害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如今山地松甲虫已经吞食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2200万英亩黑松林。科学家们预计,在今后6年内,不列颠哥伦比亚省80%的成年黑松都将被这些山地松甲虫吞噬,虫害还可能从加拿大传播到美国。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森林生态学教授哈米什·基明斯警告说:“自然界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这些松甲虫,直到它们吃光所有的黑松林。”如今,伐木工和锯木厂正在忙着处理死掉的松树。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场灾难,因为有很多人、很多工厂靠砍伐松树挣钱。

  在阿拉斯加,从1985年到现在育空河的温度上升了9华氏度,造成鲑鱼寄生虫迅速传播。华盛顿大学水产科学教授理查德·科钱解释说,当鲑鱼抵达育空河上游时已经病得很严重,无法食用了。这使得育空河上游的渔业面临危机,也使商业捕鱼出现整体下滑。

  全球变暖也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面临新的挑战。美国毅博科技咨询公司的科学家克里斯蒂·埃比说:“过去几十年间,马里的气温上升了2摄氏度,雨季缩短了一个多月。”那意味着水稻生长季太短了,无法产出标准稻米。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针对全球变暖作出调整。冻土地带的通行时间从1970年的220天减少到现在的100天左右,迫使能源公司改变勘探石油和天然气的方式。海上航线也要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海面冰川和冰块日益减少的现实。(完)

14、“我减排污染,你出钱购买”

来源:解放日报2006年07月2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7-24/090010516314.shtml

  新闻背景

  《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的“第一减排承诺期”内,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一方的企业(主要是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转让,向尚未承担减排义务一方的企业(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投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可冲抵前者应承担的减排量。这就是CDM“清洁发展机制”。

  除了这个机制外,还可以通过联合履约(JI)、排放权贸易(ET)来履行减排承诺。

  天上能掉下馅饼?南京允升公司减排温室气体,英国公司因此送钱上门。消息传开,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一种特殊的跨国贸易正在兴起。

  7月11日,英国CAMCO公司给南京允升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账户上汇入35万欧元。这是前者向后者购买5万吨温室气体减排权的预付款。据了解,这是自去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我国第一个拿到了交易资金的CDM项目。这标志着我国跨国排污权交易既听到了雷声又见到了雨。

  7年获700万欧元

  南京轿子山沼气供热综合利用项目去年2月初正式立项,《京都议定书》去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很偶然。”南京允升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平说。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间,签约《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与此同时,《京都议定书》还提供了一种互助途径———CDM(清洁发展机制),即发达国家的减排量,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实现。

  尽管轿子山沼气供热项目的立项与《京都议定书》无关,但这个项目的设计完全符合CDM模式。去年下半年,南京允升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400多万元,购进先进的燃烧器、锅炉和换热器等设备,在轿子山垃圾填埋场开建沼气供热综合利用系统。这个系统设计能力为日产800至1000吨95℃以上热水,供应南京市的宾馆、浴室。工程将于今年9月份完成。

  据专家介绍,垃圾填埋会产生大量沼气,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甲烷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综合供热对垃圾填埋产生的沼气利用率能达到90%左右。显然,轿子山沼气供热项目实施后,将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南京允升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与英国CAMCO公司谈判,双方顺利签约,英国公司爽快地缴了预付款。据了解,轿子山沼气供热项目在今后7年内,平均每年须减少相当于14.7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此将逐笔获得英国公司提供的“买方”资金,总计约700多万欧元。

  时间紧迫CDM项目之所以能推行,是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成本上相差较大。譬如,南京轿子山沼气供热项目减排二氧化碳,每吨7欧元,而在欧盟国家,每吨成本高达16欧元至29欧元。

  据世界银行测算,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减排额度的需求为每年2亿至4亿吨。截至目前,印度和巴西在联合国登记注册的CDM项目分别达到28个和37个,我国只有10个。不过今年我国CDM项目急剧升温。记者上个月在国家发改委一专业网站看到,国家批准的CDM项目达到51个,仅仅过了半个多月,这一数字被刷新为68个。

  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CDM机制在2008年至2012年的“第一减排承诺期”内有效,所以专家指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时间很紧迫。专家指出,申报一个

  CDM项目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如果项目启动晚,假设2010年才能完成,那么发达国家的企业只能购买2010年至2012年的排放额,总量减少,对买家吸引力就会打折,价格也会受影响。

  中介紧缺

  前不久,浙江省开办了一期CDM项目培训班,40多家企业的80多位老总、管理人员兴致勃勃地来听课。听完课老总们都迟疑了,觉得CDM项目太难操作了。

  参与南京轿子山沼气供热项目设计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泽智说,国内企业做CDM项目很难,最头痛的是难以获取想要的信息。“如果信息渠道畅通,轿子山项目可以做得更好,价格卖得更理想。”

  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高级工程师范廉江说,启动CDM项目的程序比较复杂,要履行国内、国际两套审批核准程序,经过7道步骤,辗转国内外数个机构。完全靠企业运作,很可能迷失在复杂的程序之中。这就需要专业中介公司介入,但目前国内权威专业的CDM设计咨询中介机构屈指可数。

  接受采访的很多专家都呼吁,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牵头组建由专业研究机构、相关企业组成的专业CDM咨询中介机构。鉴于目前国内这个行业还未发展起来,可以考虑采用合资形式引进一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CDM项目中介机构,带动和培育我国专业CDM中介咨询业,促进和吸引更多外资参与我国的CDM项目合作。专家们还建议,尽快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提出应对《京都议定书》指导性意见;编写《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知识读本》,并组织全国范围的系统性的

  CDM知识培训。

  风险紧随

  虽然CDM项目看上去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业内人士和专家特别提醒,其中也有不少风险:

  ———CDM的第一个风险是审批程序带来的不确定性

  CDM项目前期的设计、运作等费用至少需要投入10万美元,一旦审批搁浅,这笔钱也就白花了。再一点,大多数CDM项目要投资后才能卖减排额,项目最终过不了审批关,这笔钱就可能打水漂。

  ———CDM的第二个风险是价格竞争导致收益大幅缩水

  现在CDM基本上是卖方市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减排额的交易价格会进一步下跌,预期的收益将会大幅缩水。

  ———第三个风险是未来政策的变动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不必履行《京都协议书》的减排规定,但2012年以后就很难说。可以肯定的是,在排放总量的硬约束下,中国的减排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

15、世界遗产不仅是光环更多是责任(评论)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6-7-19

 几天前,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河南安阳殷墟相继通过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拥有33项世界遗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大国。此外,还有60多个项目被列入申遗清单,正在排队等候审议。

  在好消息传来的同时,也有令人担忧的报道见诸媒体,《中国青年报》就报道说,三江并流自 2003年被批准为世界遗产之后,连续在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为重点监测保护项目。今年4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派出一个专家组,专程前往云南评估三江并流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并要求中国政府提供补充材料,以确定是否将三江并流列入濒危遗产目录。

  一方面是不遗余力地申遗,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可能性濒危,这种矛盾折射出我国在保护自然与文化遗存方面的窘境。窘境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某些地区在申报世界遗产时抱有带动经济发展的功利目的,却没有明确意识到作为世界遗产的历史与现实责任,二是经济活动极度活跃与社会的持续变迁,给世界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成功之后,有关人士就兴奋地告诉记者," 世界遗产将极大地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之后,也有官员告诉媒体,此事将"为当地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这些言辞中不难看出,申遗的着重点并不在于更好地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而是要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为地方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搭起一座金桥。

  从中国社会的现状来看,以自然和文化遗产拉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原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这样的动机与世界遗产公约的初衷存在着一定的裂隙。比如说,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原本就十分脆弱,如果当地旅游业真的因为申遗成功而受到"极大刺激",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必定也相应受到刺激,在缺乏有力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申遗成功未必不会演变为大熊猫的噩梦,这样的前景当然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一旦进入世界遗产目录,遗产所在地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历史与现实责任,也就是说,要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江并流之所以连年受到 "重点监测",原因就在于三江流域已经有10多所水电站正在动议之中,一些地区为了开采铜矿和铅锌矿,还试图对遗产边界进行调整,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正受到切实的威胁。三江流域的水电开发问题,在社会各界一直都存在着严重的争议与分歧,要在三江并流 "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和当地群众的生存发展之间作出抉择,也殊为困难。但是,既然已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中国就必须践行自己的承诺,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中国代表团在维尔纽斯明确表示,中国不会在三江并流遗产地或周边地区兴建大型工程。应该说,这样的表态符合世界遗产的保护宗旨,也体现出了中国政府的责任意识和历史眼光。

  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天然就存在着辩证的张力,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是对我们民族智慧的考验。当我们为世界遗产申报成功而欣喜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忘记光环上所承载的沉重责任;当遗产地正准备"趁势而上"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更应该好好温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