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七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七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07-14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环保总局重拳出击 将于九月“斩污”

                  2、黄土高原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3、环保不达标不能上市 千余企业戴上"紧箍咒"

                  4、山东环保专项行动:38家企业和单位遭到"环保制裁" 

                  5、封堵百个珠江排污口非仅为横渡 让百姓多受益

                  6、金沙江流域开发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通过专家评审

                  7、保山部署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工作

                  8、迎奥运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绿地大变脸

                  9、广东:单位能耗全国最低 能源效率全国最高

                  10、旅游开发为何常疑似破坏

                  11、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建园林城市要从实际出发

                  12、中意环保合作项目助北京什刹海再现碧水

                  13、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任重道远

                  14、当公益诉讼被滥用 究竟损害了谁?

                  15、河南安阳商代遗址——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环保总局重拳出击 将于九月“斩污”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06年07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592179.html

  人民网环保北京7月14日讯 记者查扎西报道 昨日从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获悉,为配合国家环保总局等7部委局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营造查污治污的舆论氛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将于今年下半年组织开展“2006斩除污染新闻行动”,本次活动将于9月份启动持续到年底。

  新闻行动将突出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工业园区的环境违法问题、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等三个采访重点。同时,将就领导批办的各种环境案件、国家环保总局挂牌督办的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违法违纪行为,以及大中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采访报道,曝光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切实推动一些环境问题的解决,为各级环保部门依法打击违法排污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活动将以今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发出的“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决不允许违法排污的行为长期进行下去,决不允许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重要指示,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所做的《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讲话精神为指导方针展开工作。

  “污染新闻行动”在形式上将组建数个专门行动车队,组织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环保专家和媒体记者参与。在具体行动中将分为数个行动小组,以明暗两种方式开展工作。明处小组主要任务为正面突击,暗处小组任务则主要是微服私访、随时出击、游动打击。同时组织新闻媒体深度报道环境安全形势,把领导批办的各种环境案件和总局挂牌督办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作为行动重点首选采访调查目标。采访调查结果将通过互联网、电视、平面媒体报道和曝光,同时通过简报、内参等形式传报给有关企业、政府部门和领导。

据悉,本次活动将设立“污染新闻行动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各项新闻行动,此外还设置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电话。

2、黄土高原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来源:新华网2006年07月14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7-14/115410424183.shtml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4日电 (记者丁铭)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获悉,虽经多年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仍有4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依然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据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提供的资料,“三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5.4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强度之剧烈,居全国首位。

  据测定,黄土高原沟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4公里,丘陵沟壑区侵蚀模数在1~2万吨之间,最重的达3万吨。有的地区一年可冲走1厘米的表土,1厘米的表土在自然条件下需100~400年才能形成。

  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沃土折合氮、磷、钾2800多吨,相当于100座年产3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泥沙淤积使下游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黄河成为地地道道的“悬河”,严重威胁黄淮平原1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严重的水土流失,目前,黄土高原森林面积仅为200万公顷,覆盖率不足5%,远远低于全国12.98%的平均水平,草场退化面积已达总面积的75%以上,且质量和功能日趋下降。

  水土流失在破坏土地自然生产力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不合理垦荒,使土地瘠薄,恶性循环。目前,黄土高原仍有6700多万亩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的达690万亩,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源地。(完)

3、环保不达标不能上市 千余企业戴上"紧箍咒"

来源:【三晋都市报】2006年07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592418.html

  工业污染源是山西省环境污染的重点,7月13日,山西省环保局确定了今年急需治理的1015家工业企业名单。

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既是工业企业必须尽到的义务,又是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主要手段。至2005年底,全省已有1755个企业基本完成了全面达标治理任务,但仍有1000多家工业污染企业没有完成治理任务,大量超标、超量排污,严重影响着我省的环境状况。这次确定的1015个企业中,焦化企业有426家,其他各行企业589个。山西省环保局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下达全面达标限期,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拖延治理和全面达标时间;本市列入全省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主要任务中的企业,及列入本市重点工业污染源以及其他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要按分级权限依法分期、分批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和未达标的企业,不得获准行业准入,不得批准上市、再融资。(张晓鹏)

4、山东环保专项行动:38家企业和单位遭到"环保制裁"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2006年07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7/14/content_4831461.htm

    新华网山东频道7月13日电(记者刘宝森)山东省政府日前通报了2006年度第二次环保专项行动检查情况,38家企业和单位遭"环保制裁"。

    这次检查中,山东省有关部门对全省17市部分重点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水处理厂、重点河流断面、入河排污口及重点发电厂的脱硫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仍有少数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污,部分河流断面和入河排污口污染严重。

    据山东省政府介绍,这次行动共检查了194个工业污染源、66座污水处理厂、76个河流断面和27个入河排污口。其中,临沂明珠食品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外排废水超标1.5倍以上;高密银鹰化纤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外排废水超标0.3倍-1.5倍;被检查的污水处理厂中有15座超标排污;有46个河流断面和23个排污口超地表水V类标准;另外,17市的部分电厂、热电厂脱硫项目进展缓慢,已建成的脱硫设施个别运转不正常。

    根据检查发现的违法事实,山东省政府决定对超标排污1.5倍以上的12家企业实施停产整顿,并由有关市政府依法追究相关企业法人代表的行政责任;对超标排污0.3倍-1.5倍的13家企业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外排废水COD和氨氮浓度超标的滨州市污水处理厂等13座污水处理厂给予通报批评。

    此外,山东省政府还要求COD超标的寿光污水处理厂和高密第二污水处理厂限期调试达标排放。对造成河流断面长期超标的淄博市张店区、高新区给予通报批评。

    山东省还表示,今后省内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必须规范排污口,设立环保标志。重点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必须尽快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凡因管网设施改造而停运的污水处理厂都必须提前将应急预案报送相关部门,对不采取任何措施、污水直排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污水处理厂,地方政府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这次检查是今年以来山东省组织的第二次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在今年2月组织的首次环保检查中,山东省已对本省3个因环保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行政部门亮了"黄牌"。(完)

5、封堵百个珠江排污口非仅为横渡 让百姓多受益

来源:《广州日报》2006年07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3/4591995.html

整治前的沙河涌发黑发臭。

  本报讯 (记者杨进 实习生黄婷 通讯员卢绍琨、关扬、林铭)前日,3500多名市民横渡珠江成功,再次证明珠江水质原来发黑发臭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根本改变,广州治污初显成效。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获悉,在市民横渡珠江之前封堵的前航道两岸的100个排污口,将会永久封堵,这对于改善珠江水质将有非常直接的作用。今年广州市投入污水治理资金将达40亿元,加大对内陆河涌的综合整治力度。今年内重点完成的沙河涌、猎德涌等河涌的综合整治已全面启动,同时,也陆续开展了对康乐涌、墩和涌、棠下涌和大塘涌等30多条河涌的截污。

  封堵改造双管齐下避免水浸

  昨日上午,负责全市污水治理的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对于横渡珠江前封堵珠江边的排污口情况进行了解释,并对今后广州治污作了介绍。

  据介绍,在市民横渡珠江之前,市政部门对珠江前航道白鹅潭至琶洲会展中心段53个排污口、珠江西航道白鹅潭至增埗河口段的47个排污口进行了封堵整治。有市民质疑,此次封堵会不会只是为了保证珠江游泳才这样做,封堵住了,以后流经这里的污水将如何处理,会不会溢出来。

  广州市污水公司负责人解释,这些封堵并不仅仅只为此次珠江畅游活动,而是一种永远的封堵,这对于改善珠江水质将有非常直接的作用。他表示,从这几日情况来看,市区并没有因为排污口封堵了而出现水浸现象。

  据介绍,此次封堵也并非简单堵住排污口,还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其中,珠江西航道的排污口主要集中在荔港南湾两侧、珠江大桥至西郊游泳场和新风港等地段,封堵排污口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管道敷设、连接等整治,对两岸的污水管道系统清疏、雨污混接系统改造;在珠江前航道,对珠江南岸中大北门至中海锦苑排污口临时封堵和海珠半岛至中大北门截污后,还将改造这些路段排污口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渠箱,最后送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所以我们是有信心有能力才这样做的。”

  加大整治内陆河涌百姓受益

  据介绍,从1989年起,广州市在国内首次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首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5万吨的大坦沙污水处理一期工程以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至2005年,广州市已经投入80亿元治污。今年广州治污将更大手笔,再投近40亿元为全市治污提速。

  广州市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介绍,广州将改变以往先截污、后处理的治理河涌方式,而是综合整治。除了截污,还要考虑修建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站等公共配套设施以及景点节点改造,让市民可以在这里闲庭信步,享受岭南水乡美景。

  其中,为改善沙河涌仍然发黑发臭的情况,今年将对沙河涌上游截污,全面恢复沙河涌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成都市的“风之谷”,沙河涌将在完成河涌两岸6米维护线的整治基础上,将在20米范围内拆除有关违章建筑,建设16个景观节点,其中包括条件成熟时,准备在沙河涌上游建广州首个以内陆河涌为基础的湿地公园。

  今年投40亿建水系

  珠江西航道引水工程本月底动工

  本报讯 (记者倪明 通讯员史剑、陈映)记者从建设部门获悉,广州今年投资40亿元建设水系,西航道引水工程本月底动工,每年将为广州引来1.04亿立方米的活水。从以截污为主到截污、引水并重,再到景观、水文化建设齐头并进,治水思路的变化,反映出广州已从战略的角度审视河涌在城市中的地位。

  今年重点开展沙河涌、猎德涌、花地河、大沙河、车陂涌、乌涌、黄埔涌的综合整治工作。2010年前,与市民关系密切的及亚运场馆周边的河涌将整治完成。7月,市水系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审查大沙河、黄埔涌、乌涌、车陂涌综合整治方案,月底完成对沙河涌等7条河涌的清拆违建工作。

  近期基本形成水系大骨架,完成“两涌一河”、石井河、黄埔涌、赤岗涌、西碌涌、花地河、大沙河、庙头涌、车陂涌、乌涌、文涌、南岗河、市桥河等主要河涌的综合整治;在截污治污的基础上,开展西航道引水工程、环窖人工湖建设和中心城区北部主要河涌的补水工作;远期随着北部水库、人工湖的全面建成,进一步增加水环境水源,恢复自然生态河流。

整治后的沙河涌有望成为都市的“风之谷”。

6、金沙江流域开发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通过专家评审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6年07月1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7-13/152810414673.shtml

  中新网7月13日电 据国土资源部消息,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金沙江干流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评价)》在成都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的完成,为金沙江干流水电开发建设中的环境地质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项目历时3年,由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承担,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完成。

  金沙江流域为长江流域三大台阶的第一级台阶,水资源极为丰富,占长江流域的一

半和全国可开发的1/4。金沙江流域的电能担负着“西电东送”的任务。但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将导致周边生态地质条件改变,诱发崩塌、滑坡等环境地质问题。

  调查表明,在库区长2598公里的沿江地带,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育数目达651个,体积大于1000万立方米的特大型滑坡体有61个。该项目通过对滑坡和泥石流风险评价的技术路线、方法的探讨,初步建立了单体地质灾害集成评价和风险区划的体系,建立基于GIS的岸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预测,并开展了岸坡坍岸的入江方案预测、崩滑体失稳入江方量预测及涌浪预测。

调查查明了金沙江干流水土流失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了泥沙淤积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金沙江干流梯级电站工程区的泥沙淤积强度进行评价。同时,提出了库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开发与区划,建议将金沙江干流沿江区划分为农业综合开发保护区、森林资源涵养区、湿地综合开发利用区、地质灾害防治区、矿山资源开发与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区等6个生态环境综合开发与保护区。(郑荣)

7、保山部署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工作

来源:保山日报 2006-07-13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13/content_7504077.htm

保山日报讯 (杨江华)7日召开的全市移民工作会提出今年下半年的移民工作任务。

保山市已经涉及和即将涉及的移民工作有澜沧江、怒江、槟榔江和龙川江流域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工作。在成立市移民局并开展工作、对澜沧江流域小湾水电站移民开展一系列工作,做好怒江和龙川江流域水电站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槟榔江流域水电开发移民安置工作的基础上,全市今年下半年移民工作任务是: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政治业务技能教育培训,落实市政府年初和省政府签订的2006年度目标责任,积极完成怒江流域水电开发项目移民搬迁安置前期论证及调查研究,认真完成好槟榔江流域苏家河口移民搬迁安置的各项工作,积极协助业主及设计部门做好龙川江流域水电开发移民安置的调查、论证和规划设计工作。

为较好完成今年工作任务,市政府还与各县区签订了移民责任制。(完)

8、迎奥运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绿地大变脸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7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590938.html

  日前,北京天安门广场地区的绿地开始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大“变脸”,拉开了改造序幕。此次改造工程主要是对天安门地区油松进行更换,原来每棵油松都有单独的树坑,改造后变为每三棵树共用一个树坑;原来单纯依靠雨水浇灌,现在增加了自动喷灌系统;另外在3米长的大树坑上将覆盖树脂材料的树池箅子。为保证油松成活,将换成营养土,并监测其营养成分的变化。另外,此次改造还拟对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地区的部分绿化进行更新。包括天安门观礼台前、东西两翼老化破损的植物、已老化的草坪、国家博物馆前绿地和正阳门绿地年久锈蚀的栏杆等部分。

  据了解,这次改造主要是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此次改造工程,为了减少施工给游人和交通带来的不便,将全部采取夜间施工,一个月内完工。(刘 芳)

9、广东:单位能耗全国最低 能源效率全国最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07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4590917.html

  刚刚发布的我国第一份能耗公报显示,全国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广东,每万元GDP能耗为0.79吨标准煤,创全国最低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这表明,广东开始走上高增长低能耗“双赢”之路。

  广东是经济大省,却是资源小省,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上世纪末,处于能源困境的广东,更深刻认识到提高资源产出利用效率事关重要。近几年来,广东抓住机遇,倡导建设“绿色广东”、“创新型广东”,加快谋划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东把节能降耗当作“硬指标”。3年来,广东成立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经费,颁布自主创新、节约能源等方面多项条例,并率先提出“不以GDP论英雄”,政绩考核与资源节约、宏观效益、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指标挂钩,建立新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

  节能降耗,工业是“主战场”。2004年,广东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保有压”,以“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为主线,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全省瞄准农业、水利、交通等高增长性行业,重点建设高效低耗企业,压缩高耗低效企业,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去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幅接近25%、占工业总产值的1/3。而列入全国能耗监管的年综合能源消费18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广东只有26家,仅占全国的2.6%。

  广东处在工业适度重型化阶段,也是资源高消耗时期。广东狠抓循环再生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能耗比重不增反降。去年,广东GDP突破20000亿元,占全国GDP的1/9,而能源综合消费增幅却比上年减少1.9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创10年来最大降幅,单位GDP电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和42%。

企业尝到了“甜头”,不再把节能降耗当“包袱”,而是当“投资”。广州市增城新塘环保工业园投入20亿元建设资金,清洁生产投资就占了7.3亿元。如今,广东初步形成企业、工业园区、城市和社会“立体”循环经济体系,建起一批不同层次、功能互补的生态示范区、工业园。全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从33.7%上升到80.31%,工业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从3.16亿元增加至30.45亿元。(刘泰山、王俊报)

10、旅游开发为何常疑似破坏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07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590539.html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连环湖紧邻著名的扎龙湿地,这里水草丰美,被称为鸟的天堂。然而就是在这个号称“鸟的天堂”的地方,众多野生鸟类被纷至沓来的旅游者成批地猎杀,而这竟然是当地重点推出的特色旅游项目。(7月10日央视《新闻30分》报道)

  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政府和大庆市发改委官方网站上的资料显示,连环湖狩猎场是由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旅游局承办的重点项目,并正在对外招商。其中,准许狩猎水禽被当做吸引投资者的突出特色加以重点介绍。在电视画面中我们还看到,在连环湖岸边景点介绍的牌子上,清楚地写着“在连环湖可以猎杀禽类40多种”。狩猎的价格分为1500元和3000元两种,这其中包括租船费、租枪费和因捕猎而消耗的野生动物资源费。如果游客因为枪法不准猎不到水禽,猎场的工作人员还可以进行狩猎表演。而据媒体的相关报道称,上述旅游项目涉嫌违法。

  十几年前,北京玉渊潭飞来一对疣鼻天鹅。但正当它们优雅地游弋于水面嬉戏时,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这诗画般的意境,一个贪婪的偷猎者打死了这对天鹅夫妻中的雄性。雌天鹅仰天哀鸣几声凄然而去。一个圆满祥和的天鹅之家从此破镜难圆。这曾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偷猎者饱受社会各界的谴责。

  而现在一些地方竟然开设射杀动物的见血娱乐活动,拿动物的痛苦取乐,从动物的哀鸣、挣扎、抽搐、淌血中寻求刺激。这种超出生存所需的嗜好是人类行为的变态。莎士比亚说:“有智者虚怀若谷,有力者耻于伤人。”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往往能衡量出人的文明程度。因为,爱护动物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保护自然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连环湖与扎龙湿地相邻,扎龙湿地是世界第四大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湿地,是世界珍禽丹顶鹤栖息聚居最多的地方,故而有“鹤的故乡”的美誉。在这样的地方上演了如此令人不堪的事情,除了令人震惊之余,也折射出这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的随意与放任。疯狂捕猎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当地原本十分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急剧减少。

  旅游业素有“绿色经济”之称,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拉动地方交通、餐饮、旅店等一系列的产业发展。而破坏性开发,则对当地经济不会产生任何的拉动作用,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开发过后,除了被破坏的生态和游客留下的垃圾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旅游地区的老百姓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里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不是过个三五年能挪个地儿搬次家的暂住地。

  据了解,这次连环湖事件被央视曝光,也正是“当地群众反映”的结果。几年来,当地的老百姓从未停止过向黑龙江省林业厅举报这一问题。这样的“旅游项目”利润虽然丰厚,但当地的老百姓不仅得不到一分钱的好处,而且还要承受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恶劣影响。

旅游开发带来的对环境资源的消耗与破坏,当地老百姓既不是责任人也不是受益人。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立法保护,旅游资源的利用缺乏约束和规范,是诸多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早有专家指出,只有立法才能避免个别地方政府为开发而规避保护环境的行为,从而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让所有利用自然资源的人,遵守法律,并承担保护义务。

11、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建园林城市要从实际出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6-7-14

http://www.chinaeol.net/news_content.asp?

  园林绿地是城市的肺,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地,创造更人性化的人居环境,是现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必做的功课。

  日前,就城市绿化问题,记者走访了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李东序。

  记者:200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描绘了一幅21世纪前10年城市园林绿化蓝图。如今,5年过去了,我们向目标前进了多少?

  李东序:2001年至2004年,全国园林绿化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137.3亿元,比“九五”期间的总和还多603.5亿元。全国新建城市绿地超过45万公顷,新建公园1972个,新增公共绿地面积近11万公顷。到2004年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31.66%,绿地率27.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9平方米,分别比“九五”末增长3.51个百分点、4.05个百分点和3.7平方米。目前,全国60%的设市城市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记者:要使城市绿化工作成为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监督、有科学评比、有管理机构和法规保障的系统工程,必须有抓手。这个抓手是什么?

  李东序:抓手就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命名国家园林城市83个、园林城区4个,今年新命名国家园林县城10个。此外,从2001年至今,共有12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4年,国家园林城市的平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12%,绿地率33.92%,人均公共绿地9.54平方米,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04年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与园林城市相比,不仅仅是绿量的增加,而且是质的跨越。这项工作目前还没有全面铺开。

  记者:制约城市绿化工作的因素很多。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肯定会有不少现实的问题、困难。

  李东序:城市绿化工作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从目标任务来看,城市绿量仍然不足、发展不平衡。很多城市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指标,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绿地不平衡,城市中心区和老城区绿量不足,西部地区园林绿化总体发展滞后。全国仍有76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不足3平方米,其中36个城市绿化覆盖率不足10%。从领导机制来看,城市绿化目标责任制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许多城市还没有编制绿地系统规划,绿线管制制度没有得到落实。

  记者: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关系到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成败。在具体工作中应该避免哪些不良倾向呢?

  李东序: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一些错误倾向:一是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的建设。大草坪浪费水资源,大广场利用效率低。我们要提倡多建一些小的街头公园、街头绿地、森林广场。二是偏爱洋草种、洋树种,轻视本地化、乡土化植物物种。而盲目引进的洋草种、洋树种,往往水土不服。三是投巨资搞没有任何生态价值的假花木。四是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造成园林植物品种单一化。五是置换城市中心区绿地来筹集资金进行绿化建设。城市中心绿地的生态功能是其他绿地无法替代的,城市中心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绿地。六是远距离移栽大树,营造所谓的森林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不能以破坏别的地方的生态和景观,来换取本地局部景观的改善,这是挖东墙补西墙。大树移栽,成活率很低,劳民伤财。七是盲目填沟、填河、填湖造绿。城市的河流、湖泊、沟渠、沼泽地、自然湿地等,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这些都填埋了,不仅破坏景观和生态,也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八是盲目克隆西方园林艺术。有的城市抛弃中国园林师法自然的传统,盲目追求几何对称、左右平衡的西方园林手法,严重脱离本地实际与民族文化。

  记者: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问题不解决,肯定会影响城市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有什么对策?

  李东序:首先要开展节约型绿化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要注重节约资金,制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坚持只用对的,不用贵的,多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土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用最少的钱建更多的绿;二要节约用水;三要节能节地。其次,加强对园林城市的监管。对已经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区”每三年复查一次。对发生严重问题的,撤销其称号。对没有建立城市绿线管制制度的,机构撤销,体制不顺导致维护管理水平下降的,以及侵占绿地、损坏城市绿化成果现象严重的,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撤销其称号。

12、中意环保合作项目助北京什刹海再现碧水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07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073/4590557.html

  由于污染,北京著名旅游景点什刹海的水如今绿油油、脏兮兮的,不过,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时,这里将恢复当年的一泓碧水面貌。7月12日,意大利SGI公司工程经理尼科洛向记者展示什刹海污水治理的前景时,显得颇有信心。

  近几年,什刹海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水中氧气浓度降低,水的透明度下降,绿色和蓝色藻类过度生长(尤其在夏季),给原来的水生态系统带来毁坏。死的蓝绿水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质量,同时也影响了什刹海自然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2005年4月,北京市环保局和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合作的“北京什刹海水系环境改善与富营养化控制”项目正式启动。北京市西城区环境保护局为中方执行机构,意大利SGI公司为意方执行机构。该项目旨在对什刹海地区水质恶化的原因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个恢复什刹海碧水的项目由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投资,是中意环保项目合作的一部分,受到了北京市环保局的高度重视。为配合本项目的执行,西城区环境保护局于2005年4月就此项目成立了专业小组全力配合意大利专家组工作。

  负责此项目的意大利SGI公司工程经理尼科洛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SGI正在研究投资少、见效快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努力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可持续地净化什刹海的水。”尼科洛说。

  尼科洛透露,SGI公司经过调研发现,需要建造7个污水净化工厂,每个工厂占地约40平方米,这在寸土寸金的什刹海地区,无疑是个不小的难题。起初,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打算在后海的湖面上建造像亭子一样的“小屋”,里面安装净化水的机器,但有关部门对此予以否定。后来,经过双方协商,决定在后海一侧人行道的绿地上建造小房子,里面安装机器。2006年年底,预计第一个净化厂将安装成功,届时,后海将出现独特的一景。

SGI是意大利一家集水务、环境、能源、民用以及基础设施工程于一体的重要咨询企业。1920年成立以来,SGI已经扩展成为一个合资股份公司,并在18个国家开展项目。目前,SGI正在协助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最为重要的项目,例如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的修复、中国黄河长江之间的调水工程等。

13、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任重道远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6年07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591436.html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姜文来

  2006年7月10日,作者有幸参加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主持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专家评审会,对该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从总的情况来看,该成果具有标志性,它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由单纯的理论研究走向与实际密切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与应用,他为世界范围内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中国案例,为完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中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核算结果提供了对我国环境问题新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此重要成果的推出,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已经完善,可以全面进入核算实施阶段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还任重道远!

  首先,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仅从与绿色核算密切相关的的核算范畴就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自然资源又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空气资源等等众多的资源。本成果只对环境污染进行了初步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其它所涉及的众多问题还没有进行核算。所以,目前我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只是针对一些急需解决、民众迫切需要了解的重大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核算,对于众多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内容有的还没有开展研究,有的研究还极其粗化,不能适应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

  其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在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过程中,由于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核算的结果受到更多的质疑。如环境污染可能到导致身体健康受损,这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事实,但如何通过价值量的方式进行表征就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因为身体健康受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地理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气候因素等等,并不是仅仅由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由于环境污染和各种损失之间缺乏准确的一一对应关系,众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核算结果的不准确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和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还不能完全满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要求,所用的核算数据是将一个点上的研究结果推算到整体层面上,这是核算数据受到质疑最大原因之一。

  第三、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尽管有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但从整体上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用估算的环境损失对现有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调整,由于是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相互进行叠加是不科学的。GDP体系是已经发生的现实的市场价格体系,而环境损失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估算的非现实价格体系,而且环境损失的滞后性、长期性和积累性存在,也很难断定出具体年份的环境损失量,用其进行调整后的绿色GDP含义就很难以明确。

  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持有鼓励和宽容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宏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与微观的核算技术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只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核算能反映一种趋势,能够为资源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就是一种核算的进步,就要承认其价值,就应该去鼓励,不要针对一些技术细节过多地纠缠,如果完全针对核算技术细节进行讨论,不成熟就不推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永远迈不出第一步,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非常遥远。

由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任重道远,我们必须采取系统的策略加以应对。首先从整体上设计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体系,然后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进行核算,本着成熟一个方面,就推进一个方面的原则,逐步逼近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对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消极等待,相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是光明的。

14、当公益诉讼被滥用 究竟损害了谁?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06年07月14日 水博

http://env.people.com.cn/GB/35525/4590442.html

  所谓公益诉讼,是指任何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在我国,目前只有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属公益诉讼。

  公民通过民事或者行政诉讼直接对侵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直接追究其违法责任,在我国司法界却是一个新话题。

  公益诉讼与一般诉讼不同,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一般诉讼要求起诉人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法律关系的当事人,而公益诉讼则不要求有直接利害关系,不要求是法律关系当事人;其次,一般诉讼的结果是由当事人承担,但公益诉讼的原告却不承担诉讼结果;再次,一般诉讼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诉讼,而公益诉讼则是为了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

  毫无疑问,公益诉讼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通过法律程序赋予每个公民保护公共利益的权力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辩证的看,法律程序也并不是越先进就越好,法律本身也必须要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这就是法律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就有关公益诉讼的法律程序本身来说,虽然它确实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保护公众利益的作用。但是,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是否已经具备了公益诉讼的条件与环境,最终是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文化教育程度和科学知识水平。

  脱离社会环境的公益诉讼,也可能会起到阻碍社会发展的负面效果。例如,中世纪的一些科学家因 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定罪。这在当时也可以算是某一种形式的公益诉讼,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和公众的科技知识整体水平的低下,所以,坚持科学真理的少数科学家,却成了那种公益诉讼的牺牲品。

  应该说由于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目前我们还并不具备实施环境公益诉讼的条件。然而,最近以来某些类似的公益诉讼阻碍社会发展的悲剧已经发生在我们面前。

  客气地说,这是一些极端环保人士由于自身科学知识的局限,根本不能区分可持续发展与掠夺性开发的区别,把一些正常的国家经济发展行为当成对水、土地、矿藏资源的破坏。

  不客气地说,还有一些拿着国外极端环保组织经费的家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公益诉讼的名义达到他们阻碍、干扰、破坏国家正常发展的目的。例如,有关怒江水电开发的问题就是如此。

  众所周知,社会各界关于怒江开发的争论早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2003年9月《环境评价法》正式实施之前,社会上就开始了有关怒江开发的争论。2003年9月3日,个别环保官员利用自己的职权,主要召集了一批具有反水坝思潮的专家、学者召开的怒江环评论证会,制造出了一系列怒江生态江的不实之言。并在个别新闻媒体工作者的配合下,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所谓“保留怒江原生态江”的风潮。很多媒体不经核实而大肆传播,误导了公众和国家领导,严重地干扰了国家正常的怒江水电开发工作,已经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5年4月陆佑楣、何祚庥院士、方舟子博士等一批专家、学者考察怒江之后,通过在云南大学的报告会和向中央反映情况,才扭转这种妖魔化怒江的局面。

  然而,自从怒江的情况被核实后,极端环保人士转而开始要求什么知情权和公示怒江环评报告。2005年8月25日,在历时两年多的“保留怒江原生态江”的伪命题争论真相大白之后,在某些NGO组织和极端环保主义者的组织策划下,一些环保组织和人士向国家有关部门发出了一封《提请依法公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公开信。

  由于怒江水电开发规划属于国家机密不能进行公示,为了满足环保人士的知情权要求,《中国投资杂志社》曾经出面组织有关水电专家和了解情况的怒江当地的干部群众,与关心怒江开发的环保人士们当面讨论。然而,环保人士们却都以信息不对称为理由拒绝出席会议。

  显然,公开信的炮制者们真正感兴趣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知情权,而就是要利用怒江规划属于国家机密的特点,有意制造一种程序上的障碍。即便如此,为了对广大公众负责,水电专家们还是在会后以书面形式对环保人士的公开信进行了全面答复和澄清(参见)。总而言之,经过长时间的争论,怒江水电开发中各种问题的结论已经非常清楚,怒江水电开发就是怒江地区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最佳选择。

  然而,最近随着公益诉讼的话题在社会上的升温,北京某些环保NGO 中的个别人士和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再次独出心裁地公布了其所谓的对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行政诉讼状。《行政诉状》公开说“2004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怒江中下游水电站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的行为及结果,违反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诉状要求判决撤销该审查意见,并“判令被告立即制止有关单位在怒江中下游进行的水资源开发前期勘探行为。”

  诉状在事实和理由部分公开宣称:“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18条,‘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另外,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各项建设,都应当与景观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在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须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 可见,任何破坏和污染国家风景保护区环境的建设项目,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其实只要了解怒江情况和相关法律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些理由和事实其实是不成立的。

  首先,怒江水电开发的具体规划与“三江并流”的世界遗产核心保护区不仅丝毫没有冲突,而且,即使是世界遗产地的缓冲区,也与目前的水电开发规划地区相距甚远(缓冲区的高程在海拔2000米以上,而怒江的水电开发都控制在1900米以下)。

  请注意:无论是《环境保护法》第18条,还是《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第八条都是在保护区“内”的具体要求。而这些所谓“公益诉讼”的制造者,非要把保护区外怒江人民的正常生存发展行为,说成是在保护区内进行破坏。这不是混淆是非还是什么?以这样的诉状状告环保总局,对我们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说不是一种干扰。 其次,诉状中称水电开发就是污染破坏环境的说法也不属实。水电开发与风景名胜区不仅没有任何冲突,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型水电站建成后,都会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如果要说水电站污染破坏环境,美国的胡佛水电站已经建设近百年了,请问那里的环境污染了吗?破坏了吗?我国的新安江水电站也已经存在了半个世纪,请问你们能指出有什么污染、破坏环境的证据吗?而我们的诬告者们为什么就一口咬定,怒江的水电开发就必然是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呢?

  总之,作为一场诉讼,其前提是事实必须确凿,理由必须可靠,但是原告写在公益诉讼状中的事实和理由能够让人信服吗?

  诉状最后还声称:“我国《宪法》第9条规定,水流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本案原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怒江流域的环境保护问题依法享有作为所有者的相应权利。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也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因此,原告符合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主体资格,特向贵院起诉,望判如所请。”。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几个忘乎所以的原告,自己衣食无忧居住在北京的某小区内,却偏要冠冕堂皇的去阻碍几千公里以外怒江人民,对能够解救他们贫困的怒江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应用。

  难道怒江的水资源,只能留给你们这些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先生小姐们,在闲暇的时候去观光欣赏,而却不能让怒江沿岸的老百姓们开发应用?

  当原告们强调自己的宪法公民权的时候,想没有想到,在你们自己住着北京的高楼,喝着方便的自来水的时候,这样理直气壮地主张你们对怒江的水资源公民权利,对怒江的几十万民众来说,你们是不是太霸道了?

  如果,有某位怒江地区的公民也同样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用水资源应该是属于国家所有的理由,以北京的官厅、密云水库污染、破坏了环境的借口,要求拆除水坝,让你们所谓的保护环境的原告们在北京也都没水可喝、没水可用,你们又会作何感想呢?

  不要忘记无论在任何一点上,你们决不应该比怒江的老百姓有任何高贵之处。如果容许你们滥诉,怒江的老百姓为什么不能享有同样的权利?实际上,任何人的公民权也应该是有限度的,任何时候你们也没有资格、没有理由,剥夺怒江人民开发利用怒江水资源和生存、发展的权利。

  这些极端环保人士,不仅要明目张胆地干涉、剥夺怒江人民的生存发展权利,而且还喜欢挑拨离间地以怒江人民利益的代表自居。

  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尽管在一些国家已经决定进行水电开发的地区,他们经常能够利用群众中的移民拆迁补偿多多益善的心理,制造一些矛盾。但是,由于至今国家还没有决定进行怒江地区的水电开发,因此,他们目前还找不到可以挑拨、利用的移民矛盾。

  前几天,中国经济时报的一篇《怒江水电开发“大调整”方案为何如此神秘?》的文章,在报道了这份行政诉讼状的同时还披露了这样一段内容。文章说:“在为期两周的采访中,某位环保人士随机访问了将受六库、亚碧罗、碧江、马吉工程影响的100户潜在移民。“我向100户潜在移民提出的问题是:知道要搬迁吗?从哪里知道的?修水电站要影响到你们的生活,政府或有关部门是否征求了你们的意见?是否了解补偿的标准?搬迁有什么具体困难和担心?修水坝能解决你们的贫困问题吗?而得到的答案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超出想象”的答案是:当地老百姓对政府高度信任与依赖,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被怎样安排,更不知道什么叫知情权。”通过这一段报道,很显然,这位极端环保人士遗憾的没有能得到怒江老百姓的任何支持。

  其实这些极端环保人士们不必责怪怒江的老百姓们无知,不要埋怨他们对党和政府过于信任。其实,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怒江老百姓决不是没有,而是你不敢去面对。

  其中有一位老同志告诉我说,全国解放都已经50多年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怒江的群众还要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过去我们国家穷,没有钱对怒江进行开发建设,我们尚可理解。可是今天当一些发达地区已经为拉动经济,而大伤脑筋的时候,就因为一些敌视中国发展的伪环保分子们制造的谣言,国家就迟迟不批准我们怒江人民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不容许我们尽快摆脱贫困现状?这样的行政决策难道是为民执政吗?

  听到老农民的话,我们不仅要问,这难道不是真正的民意吗?难道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力不应该交给怒江人民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用公益诉讼的方式取代农民的集体上访?

  总之,环境公益诉讼很重要的一项目的,就是要保证公众的对环境问题的参与。然而,我们不能不强调,这种公众参与权决不能被一些极端环保分子和国外反华势力所垄断。我们必须要通过健全法律程序和完善管理体制,首先保证真正的利害相关人的基本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目前,我国刑法已经规定有诬告陷害罪。然而,对于那些利用公益诉讼的名义捏造事实的不实诬告,是不是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惩罚?如果对滥用公益诉讼没有惩罚,只会使这种滥用愈演愈烈。

15、河南安阳商代遗址——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7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07/14/content_4832083.htm

——以甲骨文和青铜文化闻名 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

    继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后,7月13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再次传来喜讯:河南安阳商代遗址——殷墟被批准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共有33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安阳殷墟宫殿区鸟瞰。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连线申遗一线

    大会审议只用5分钟就顺利通过

    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8日至16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会议拟审议30个国家申报的37个世界遗产地候选项目其中包括两个中国项目——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河南安阳殷墟。北京时间12日下午3时59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票通过,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按照原定议程,大会同一天还将表决安阳殷墟。但到北京时间12凌晨,仍未有任何消息传来。这是为什么?13日上午,记者联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巡视员、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世遗大会中国代表团成员郭旃。他解释说,对殷墟的表决之所以推迟一天,是因为墨西哥代表团“加塞”。因为要提前回国,墨西哥代表团请求大会提前审议了他们申报的项目。

    对殷墟的审议从北京时间13日下午2时58分开始,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报告员宣讲完推荐报告,会议主席询问是否同意,满场即响起热烈掌声,顺利获得通过。参加会议的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起身来到中国席位,与每位代表握手致贺,很多代表用各种方式致意。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人从主席台上递下条子,盛赞殷墟这一重要历史与考古遗址,称其丰富了世界遗产宝库。

    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殷墟发掘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连线河南安阳

    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今后会更加不遗余力

    “一片甲骨惊天下”,百余年前因发现甲骨文而震惊世界的殷墟,再次为世界瞩目。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河南安阳沉浸在喜悦和兴奋之中。

    “太好了!我们对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期待已久,殷墟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获知消息,安阳市文化局局长李阳生很是感慨。他表示,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殷墟的保护上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今后会更加不遗余力。

    保持殷墟原有的风貌、体现遗址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一直是殷墟文物保护工作追求的目标。经过努力,目前除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村庄、道路外,殷墟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范围内均为农田和绿地,地表上保持了殷墟原有的环境和历史面貌。

    这些年,河南省和安阳市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物保护规定,严格控制殷墟范围内村庄、道路与企业发展规模,迁移保护区内的村庄、居民,同时对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采取地下封存、地表植被展示或部分揭露展示的方法进行保护。

    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殷墟申遗的最后一次考察评估,去年,安阳市投资2800万元建成殷墟博物馆,并从国家博物馆借司母戊大方鼎及其他文物精品回乡展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近600件珍贵文物也首次与世人见面。

    连线国家文物局

    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多种方式实现回流

    “殷墟自20世纪初被发现以来,其出土的文物就不断流失海外。”申遗成功的消息,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又想起一桩挥之不去的心事。

    唐际根说,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探险家等从安阳小屯附近居民手中廉价骗购大量殷墟文物,并将其偷运回自己的国家;而在历次外来侵略战争中,殷墟文物更是大规模流失。“在过去百余年间,殷墟至少有5万余件文物通过劫掠等渠道流失海外。”他强调说,5万余件“只是保守的估计”。

    据唐际根统计,目前,海外至少有80多家博物馆、基金会、拍卖行和私人机构藏有殷墟文物。藏有殷墟文物最多的国家有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瑞典等。其中,日本根津美术馆收藏的三方盉、加拿大皇家博物馆藏的刻辞骨匕、美国芝加哥艺术研究所收藏的骨尺等,都是殷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象征。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殷墟文物的流失的确很严重,情况也很复杂。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依法索回和征集等方式实现回流。目前,我国已加入相关国际公约组织,并与意大利等国签订了相关协定,可依据国际公约依法索回。但是情况复杂,殷墟文物的索回道路还很漫长。(王明浩、刘琼、曲昌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