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0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天灾or人祸? 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受困一串难题
2、新疆:谁毁了巴里坤的“肾脏”?
3、发改委叫停3400万千瓦电站项目
4、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狠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5、宁夏:八部门联手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6、四川: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治污不力将不提拔任用
7、中国室内环境委员会:室内环境保护更重要
8、广州:今年打造十条“个性”河涌
9、李成玉直指环保弊端 再招污染项目领导要挨板子
10、27次执法终叫停污染 中圆科技“黑雪”停止排污
11、孝妇河:弃浊扬清待众生
12、污染团距阜平城20公里 118万捐款力挺阜平抗污
13、认罚不治污:多重博弈下的伦理拧扭
14、遏制环境污染:要资金投入更要制度投入
15、经济日报:三峡大坝,领跑世界筑坝技术
16、“抵制猫肉丸”与公民社会的成长
17、建设新农村,先护古村落
1、天灾or人祸? 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受困一串难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06月20日
设计规模超前 工程建设滞后 运行成本过高
尽管国家环保总局本月发布的2005年全国环境质量公报显示,“长江三峡库区水质为优,6个国控监测断面均为Ⅱ类水质”,但最近记者在库区腹地重镇、重庆市万州区采访时,当地环保局局长龙伦成却表示,他对库区水质有隐隐的担忧:今年内三峡工程将实现三期156米的蓄水目标,可库区的污水处理厂却被处理成本高、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难题所困扰,如果污水处理厂的难题解决不了,库区的生活污水则有可能威胁库区水质。
天灾还是人祸?
按照《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安排,2003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应该建成19座污水处理厂,其中万州区要建成申明坝、沱口、明镜滩3座污水处理厂,可6月中旬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万州区采访时发现,本应承担当地一大半生活污水处理任务的申明坝污水处理厂至今仍在“纸上谈兵”,除了配套的管网基本建成外,污水处理厂主体设施还没有成形的样子。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国家投资8000多万元的项目成了三峡库区污染防治工程的拖后腿项目?在当地知情人看来,其中既有天灾,更有人祸。
在拟建申明坝污水处理厂的地方,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往地基上打桩,试图固定有滑坡危险的山体,这样对地基修修补补的工程已经持续了三四年。
当地负责污水处理厂运营的万州排水公司董事长彭丕声介绍说,拟建厂址存在地质隐患,必须先治理滑坡才能开工建设,这一直是污水处理厂拖拖拉拉成不了气候的原因。
为什么要把污水处理厂选在有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呢?万州区发改委副主任涂立军解释说,当时申明坝污水处理厂立项时,拟建的厂址在地质形态复杂的库区应该算是一块好地,可是从2002年3月开始施工建设的总承包单位重庆康达环保公司野蛮施工,造成滑坡等人为地质灾害,终于使得污水处理厂的工程不得不停下来给治理滑坡让路。
万州区发改委副主任涂立军手里有厚厚几份地质专家对厂址的论证资料,以及重庆市发改委等部门对总承包单位重庆康达环保公司违规施工的通报。这些资料透露的信息是,工程总承包单位重庆康达环保公司施工方法不当,违规施工造成了当地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来是库区施工大忌的大爆破、大开挖却被该公司屡屡采用。
有关部门对总承包商重庆康达环保公司的处理意见是,从2002年起,该公司两年内不得参与库区内类似项目的竞标。
这家公司失去的是两年内在库区竞标相关项目的资格,但万州区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却因此不得不至少推迟4年运行。按专家的估计,申明坝污水处理厂厂址的地质修复,乐观预测也只能在今年年内完成,而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建设还需要一年,本应在2003年就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日期将推迟到2007年年底。
一位曾在万州工作过的干部质疑说,能够出具若干甲级资质证书的重庆康达环保公司为什么会犯野蛮施工这样的低级错误,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当时的情境和场面虽然难以再现,但对下一批即将建设的污染治理项目,申明坝污水处理厂的教训不能不说是前车之鉴。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三峡库区地质结构复杂,山体滑坡、地面沉降很普遍,污水处理厂的许多管线都从滑坡处、危岩等通过,库区云阳、武隆等地的部分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也同样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超前设计带来高成本
除了命运曲折的申明坝污水处理厂外,万州区还有沱口、明镜滩两个污水处理厂,这两个污水处理厂虽然按期建成,但建设规模超前,是按2020年当地人口数量设计的,不得不支付高额的处理成本,面临运行资金捉襟见肘的局面。
沱口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能力是日处理两万吨污水,但目前这个污水处理厂覆盖的人口却只能产生1万吨污水,就是说,即便所有的污水都能收集过来,沱口污水处理厂也只能吃饱一半,有相当一部分设备闲置。
明镜滩污水处理厂的问题也一样,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这家企业现在只能吃到8000吨污水。
这种大马拉小车的模式带来的是污水处理厂的高成本运行。在沿海的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在0.5元~0.8元之间,但明镜滩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成本为每吨1.42元,沱口为1.05元,而当地居民交纳的污水处理费是每吨0.4元。
污水处理厂设施闲置带来的高成本是当地居民交纳的污水处理费远远不能承担的。现实的情况是,说服祖祖辈辈生活在长江边的库区居民交纳污水处理费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污水处理费很难再提高。
据介绍,目前,除长寿污水处理厂运行较好外,重庆三峡库区的万州、涪陵、丰都、江津等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设备普遍闲置。
资料显示,自2003年下半年起,三峡库区首批污水处理项目(涉及13个区县)的18座污水处理厂已陆续投入试运行,这些污水处理厂总投资达21亿多元。库区18座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总量为47万吨,而实际上每天处理污水总量只有15万吨左右,占设计总规模的3成多一点。现在即使所有的污水都被收集起来,污水处理厂也只能吃个半饱。
之所以出现设备闲置现象,主要是当初在规划时,各个区县没有切实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规模普遍超前、偏大,造成严重浪费。有专家介绍说,合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应该是按现有人口的供水量,略有余地地设计污水处理能力,而不能像库区有的污水厂这样一下要管到20年后。
有关专家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继续加强对库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有关部门和单位在规划建设时,一定要吸取首批污水处理项目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设计,以免造成浪费。对目前由于设计超前导致的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国务院三峡办公室的有关负责人说,国家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将适时出台。
“兄弟工程”为何反目成仇
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本来是处理城市主要污染物的兄弟工程,但这对环保兄弟在三峡库区的很多城市却“反目成仇”。
为了确保库区水质,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都被列为头号工程,但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的大量污泥和垃圾填埋场每天排出很多污染浓度很高的渗滤液却没法处理。
知情者解释说,当时规划时,有专家建议这两兄弟的污染物处理采取互补方式解决:让污水处理厂把自己的污泥送到垃圾填埋场去掩埋,而垃圾填埋场的高浓度渗滤液则送到污水处理厂,因为互惠,两家都不收对方的处理费。
可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两个环保兄弟却反目成仇了。垃圾填埋场说,污水处理厂送来的污泥含水量太高,把垃圾填埋场泡成了沼泽地,大大降低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而且基本无法作业;而污水处理厂则抱怨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太高,超过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常常造成污水处理厂不能达标排放。
相互抱怨很快升级,填埋场拒收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污水处理厂拒收填埋场的渗滤液。这种情况在库区的几个城市轮番出现。
万州区环保局局长龙伦成说,万州现投入运行的两座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约4吨,因量小,在经过脱水处理后便直接运到垃圾场填埋,但随着污泥量的增加,加上污泥影响了填埋场的正常作业,长岭垃圾填埋场将无法接受未经处理的大量污泥,因此必须对污泥打包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才能填埋,预计申明坝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的无害化处理费用就达40万元,这笔费用又由谁来支付?
重庆市环保局局长曹光辉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虽然长江、嘉陵江等干流水质总体能保持平稳,但随着蓄水水位升高,潜在的环境问题将进一步显现。由于设计和建设存在不足,库区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和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二次污染隐患,目前还没有完善、有效的解决办法。
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架已经打到市长那里,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曾下发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和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该市各区县政府和重庆市水务集团顾全大局,从讲政治的高度,确保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正常运行。有关运行费用各自承担。若因推诿、扯皮或管理原因导致污泥、垃圾渗滤液产生二次污染,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新疆:谁毁了巴里坤的“肾脏”?
来源:【新疆日报】2006年06月20日
湿地,被科学家称为“地球肾脏”。
早就听说巴里坤盆地中部有一片水草丰美、鹤鸣鸥舞的好地方——湿地草甸草原。据说,这个季节常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蓑衣鹤、雁鸭,幸运的人还能遇见美丽的白天鹅。6月13日,记者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巴里坤县城以北7公里的红星一牧场附近,眼前的情景让记者倒吸了一口凉气,哪有什么湿地、水泊、绿色、飞鸟?只有一座一座的沙包上布满了金黄色的芨芨草,芨芨草最深处有半人多高。
该县水利局工程师蒋建钢沉重地告诉记者:这是湿地严重退化的迹象。据有关资料和监测数据反映,巴里坤湖湖面由1944年的140平方公里,缩小到2005年丰水期的90平方公里,湖水水面下降了4米多;134万亩的湿地草甸草原,80%出现退化,30万亩草场消失。
是谁将“地球肾脏”糟蹋成这样?它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大自然发出警告:下一个古楼兰随时会出现
湿地是地球上富有多样性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生态类型。它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而且还有巨大的环境调控作用,诸如滞蓄洪水、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正是由于湿地的存在,才使自然界许多珍稀动植物物种得到保护,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1982年,自治区与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联合对湿地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巴里坤湿地属典型的高山湿地,地势平坦,地域辽阔,范围东至伊吾军马场,西至巴里坤湖以西,总面积为134万亩。
由于草甸地地下水位高,长期积水或部分季节性积水,土壤潮湿,因而植物生长很旺盛,总覆盖度平均为67.2%。湿地内生长着大量的藻类、鱼类和水禽,大面积的芦苇沼泽为栖息和繁殖在这里的水禽提供了隐蔽的场所。
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海,历史上巴里坤因蒲类海而出名,巴里坤草原也因此美名远播。黑鹳、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蓑衣鹤、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大量的雁鸭类、鸥类、雀形目鸟类以及多种鹭类、鹌鹑、石鸡等,依靠湖周围的湿地生存和繁衍。
巴里坤湿地跨11个乡镇场及3个兵团农牧场,周边养育着7万人和50多万头牲畜。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这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干燥、水资源锐减,绿洲外围的宏观生存环境存在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林地减少、草地退化,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县委书记王健全告诉记者,上个世纪60年代,每亩草场产草量600公斤;到了80年代,不足350公斤。去年的一次调查显示,每亩只产40公斤鲜草。红山、奎苏一带约30万亩的草场已蜕变成荒漠。同时地下水位下降,大量野生植被衰退或死亡,荒漠化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沙化、水土流失,加之冰川退缩,湿地萎缩,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恶化,珍贵野用药植物数量锐减。
哈密是沙尘暴主要沙源地之一。巴里坤湿地萎缩也导致沙暴、扬沙、浮尘天气连年不断,且有加剧的趋势。1998年5月,该地区发生罕见的沙尘暴,漫天尘沙滚滚,风起屋掀,沙扬田毁,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据统计,解放以来,哈密地区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亿元。
有专家指出,哈密东天山冰川是惟一重要的水源地,巴里坤湿地又是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一旦遭到破坏,哈密将会成为第二个古楼兰!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天灾不及人祸:人为破坏是罪魁祸首
蒋建钢说,巴里坤湖湖面退缩,除了由于近年来气温升高、干旱少雨,天山东段的巴里坤山山体蓄水下降、注入巴里坤湖的山水减少等客观原因外,不排除人为的因素。他指着不远处新开发的“北湖旅游景区”说,上游堵水围湖搞旅游,下游就会因缺水而退化。
记者了解到,2004年,红星一牧场开发旅游,在河的下游筑坝拦水,形成了占地300亩、库容20万立方米的湖面。今年,经过水文工作者的实地测量,人工湖每年蒸发掉了17万立方米的水。
县水利局副局长孙建军给出了一组数字:巴里坤水资源总量10亿余立方米,可利用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3亿立方米、地下水3.7亿立方米、冰川水3.15亿立方米。这些年,由于大规模地开荒造田,水井增加了五六百口,60%至70%的地下水已被开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每年以30厘米的速度下降。
工业污染也是一个原因。县环保局书记贾列力分析,巴里坤湖蕴藏着丰富的芒硝资源,探明储藏量约5229万吨。上世纪60年代,盐湖化工厂建成,随着硫化碱产量的扩增,生产用水不断增加,致使渗入盐湖的地下水持续减少,直接影响了芒硝资源的再生。另外,生产排出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生态。
超载过牧,草场遭虐。巴里坤是一个牧业县,拥有天然草场119.7万亩,最大饲养量达50万至80万头只。2005年,县域内饲养牲畜超过了100万头只,严重的超载放牧,使草场不堪负重,致使80%的草场不同程度地退化。加之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湿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林地缩小,农田撂荒,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有人这样形容: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的确,水是生命之源,当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枯竭了,生态环境不复存在了,人类还有立足之地吗?
保护地球“肾脏”:采取抢救性措施恢复湿地功能
巴里坤湿地保护迫在眉睫。围绕“生态立区”,一场湿地“保卫战”环东天山打响。
2005年4月,自治区正式批准在此建立自治区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并将巴里坤盆地农牧结合水土保持列为“东天山生态功能保护区———巴里坤湿地亚区”进行保护和建设。
今年,该县制定了《巴里坤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暂行规定》,严禁区域内打井取水,并明确了保护区管理职责,责任追究和处罚条例。同时,大搞节水农业,在柳条河流域实施定额灌溉,并进行人工种草。该县计划“十一五”期间种植人工草料基地20万亩,经过两年努力,已完成人工饲草基地10万亩。从今年起禁牧轮牧,每年休牧5万亩天然草场。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投资700万元,引水灌溉1.5万亩荒漠化湿地,截至发稿时,已灌溉了1万亩。
入春以来,哈密地区有关部门调集两部火箭作业车进行人工降雨,巴里坤普遍降水达5.3厘米,为草场春季恢复提供了墒情储备。
尽管如此,巴里坤湿地保护任重道远。有专家指出,“东天山生态功能保护区”工程的实施,对于蓄洪防旱、涵养水源,保护土壤、促淤造陆,防止沙化、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项目已经启动,引出天山雪水注入巴里坤湖,湖水面逐渐回升。但是,由于资金紧缺,工程无法顺利进行。预计工程投资12亿元,地方财政的钱只是杯水车薪,需要国家的重点支持和资金投入。
巴里坤湿地的保护范围广、任务重,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地方、兵团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按照保护的有关要求,建议自治区设立专门机构,成立湿地生态环境管理站,进行湿地保护的规划、管理和生态恢复建设。
这些年,该县对化工企业进行了治理,投资搬迁、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三废”排放。但是,污染的势头并没有遏止,推广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模式难度还很大,治理技术和治理资金相对短缺,有待于自治区及各方面技术、资金的全力支持。(刘枫)
3、发改委叫停3400万千瓦电站项目
来源:《新京报》2006年06月20日
有关负责人称,一些地方仍在继续建设违规电站
本报讯(记者 郭晓军)昨天下午,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其官方网站透露,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力行业无序建设、盲目布点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部分地区的违规电站项目仍未按要求缓建或停建。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在继续建设违规电站项目。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国家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开展违规项目清理工作。2005年,已消化(核准)违规项目4283万千瓦;另有4600万千瓦暂按缓建处理,纳入2006年、2007年建设规划;剩余3400万千瓦按停建处理。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各地国土、环保、交通和水利有关职能部门及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对未纳入规划和不在规划期内的违规项目,不予办理相关手续;银行及金融机构要停止对其发放贷款;各级银行监管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认真监督有关银行及金融机构对电力项目贷款审批及发放情况;电网企业不得为违规项目接入系统。
4、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狠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6年06月20日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近日随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执法检查组在四川检查时强调,要紧密结合“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狠抓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吴晓青指出,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十一五”期间要将COD、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削减10%。要及早、逐级分解目标和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经济盲目发展,依靠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确保完成“十一五”环保目标。
吴晓青要求,要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执法,对严重超标和违法排污的企业要及时处罚、限期治理和挂牌督办,要整改到位;对治理无望的排污企业要及时关停,防止一些排污单位以技改或搬迁为由肆意排污;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排污者要严加监管,凡在一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要按照相关法规一律取缔。对违反产业政策、违法建设、超标排污、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转的,要分别采取淘汰关停、限期治理等措施,防止新的污染产生。
吴晓青特别强调,要注重水污染防治,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四川是千河之省,保障沿江居民饮用水安全,做好企业污染防控工作尤为重要。要采取坚决措施消除污染隐患,督促、指导企业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预防、演习活动,提高及时、科学、准确、有效地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曹小佳)
5、宁夏:八部门联手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来源:《宁夏日报》2006年06月20日
宁夏自治区环保局、发改委、经委、监察厅、司法厅、工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力局8厅局近日联手开展2006年度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饮用水源地污染、工业园区环境违法成监察重点。
集中整治饮用水源地的污染和隐患,切实保证群众的饮水安全;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解决威胁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整治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成为今年环保专项行动主要监察的重点。银川市下“重手”,取缔一类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污染排放口,对饮用水源构成污染事故隐患的排污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危险化学品、造纸和高耗能企业进行不间断地集中排查和治理。对屡教不改的违法排污企业不予验收,限止开工生产。(王海英 袁洋)
6、四川: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治污不力将不提拔任用
来源:《四川日报》2006年06月20日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 江河水质恶化趋势没有根本扭转、饮用水源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针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环保执法检查组提出的上述问题,副省长柯尊平17日代表省政府表示,将正视存在的问题,切实把环境保护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将把环境保护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据悉,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尤其是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我省将对新建燃煤电厂采取脱硫措施,现有燃煤电厂限期完成脱硫任务,否则予以停产、关闭。
对于检查组提出的“固体废物尤其是医疗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缓慢”问题,有关人士表示,将尽快完成全省26个医疗垃圾处置场和两个危险废物安全中心建设,健全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体系,切实解决我省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问题。
对无环境容量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超标排污企业,一律依法严肃查处;对影响饮用水源的排污单位,限期整改;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责任人,严格追究责任———在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环境保护也将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对不重视污染防治工作的、未完成年度治理任务的地方领导干部,不得提拔任用;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对漠视环保法律法规,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人员,坚决予以惩处。
据透露,对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的问题,我省将责成当地政府逐一整改。随后,我省将再次对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施行情况展开检查。
7、中国室内环境委员会:室内环境保护更重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6年06月20日
本报讯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环境污染与健康的报告表明,人类近四分之一的疾病是由环境暴露造成的。为此,中国室内环境委员会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室内环境污染防护更重要。
6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环境与健康报告显示,人类24%的全球疾病是由可避免的环境暴露造成的;5岁以下儿童中33%的疾病是由环境暴露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有1300多万人的疾病死因归咎可预防的环境原因。
中国室内环境委员会主任宋广生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的室内环境污染危害统计反映了中国目前的城乡污染的情况。人的一生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防治更加重要,在全社会注意抓好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同时,更应注意室内环境保护。
他提醒广大消费者从四方面注意室内环境保护。首先,注意室外环境污染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居住在高速路旁边和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居民要加强室内环境的防护,选择密封性好的门窗;有条件或者家中有高危人群的家庭可以安装新风换气机和空气净化器。
其次,注意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儿童是环境污染特别是室内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研究证明,室内环境污染能造成儿童的神经、免疫等器官的永久性损害等。
第三,加强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控制和治理。严格控制儿童房的家具和各种装饰材料,儿童生活、学习和玩具也应该进行污染控制,尽量减少和杜绝由于装饰装修和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
最后,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控制和防护,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改善农村的燃料入手,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8、广州:今年打造十条“个性”河涌
来源:金洋网2006年6月20日
目前整治工作进展顺利,部分河涌已见鱼虾,年内完成河涌两岸6米内违章建筑的清拆
记者周乐瑞,通讯员赖国辉、卢绍琨报道:珠江游在即,和珠江水息息相关的广州河涌整治得如何?广州市市政园林局昨日透露,河涌整治进展顺利,市政府今年重点整治计划中的沙河涌、车陂涌等10条河涌,目前已有部分出现了“鱼虾回流、蟛蜞重现”的现象,今年年底将完成这10条河涌的截污和沿岸整治工程,并将清除河涌两岸6米内的违章建筑,让这10条河涌成为样板河。
河涌两岸能“从头走到尾”
据悉,自1989年至今,广州市已先后投入了80多亿元,建成大坦沙等污水处理系统,完成沙基涌等31条河涌的截污,城市污水处理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20%增至2005年的71.34%。目前,猎德三期、大沙地、南沙黄阁、北部四大系统正在紧张建设,预计到明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可达222.8万吨/日,将有效改善珠江及市内河涌水质。
今年,广州市拟通过这10条样板河涌的建设,加快广州城内的河涌生态恢复。目前像沙河涌元岗桥至珠江段就已完成截污管道铺设,污水经管道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再污染水体;黄埔涌已完成1700米的污水管道铺设,猎德涌截污管铺设和清淤也将在这个月底完成,其它几条河涌也都已开展拆迁与截污工作。
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吴学伟告诉记者,这10条河涌的截污和沿岸整治,都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届时,河涌两岸要能“从头走到尾”,两岸6米之内是必保的绿化景观带,所有违章建筑都要拆除,从明年开始,清除范围则将扩大到河涌两岸的20米范围内,有条件拆除的建筑都要拆除。
10大河涌各有“个性”
据悉,在截污同时,广州还将按河涌地理环境建设景观,精心打造这10条“个性化河涌”。
如猎德涌,则将在大造“水文化”,在上游引来活水形成景观水,在中游设置喷水龙头,在下游打通珠江新城段与珠江公园,建设一个亲水广场;沙河涌北接白云山山脉南到珠江,位于新的城市中轴线的西边,其河口段附近将建成一些标志性建筑,打造成为广州的“风之谷”,因为其上游接山、下游接水,正好建成广州的“风口”,可随着水的流动带动风的运转。
此外,花地河以“水秀花香”为主题,体现古典韵味;黄埔涌也结合爱国名将邓世昌的爱国主义精神,营造爱国文化氛围。
9、李成玉直指环保弊端 再招污染项目领导要挨板子
来源:河南报业网-河南商报2006年06月20日
本报讯 (记者王利军) 后,再盲目招商引进重污染项目,当地政府领导要挨“板子”。
6月19日,全省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在郑州召开。省长李成玉在会上毫不客气地指出,长期以来,我省经济发展与环保等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十分突出。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而要达到小康社会对环境的要求、实现“山清水秀、大地披绿”任务还很艰巨。今后,要把保护饮用水源放在首位,严禁一切可能对饮用水
源地造成污染的人为活动,同时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环保不过关提拔有点难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营造环保工作良好氛围。”李成玉强调,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和本系统环保第一责任人,政府和部门都要有一位领导分管环保工作。要将环境指标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
招污染项目领导要挨“板子”
同时,会议出台了我省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勾勒出我省环保“十一五”规划。
《意见》明确要求,要实行项目引进环保责任追究制,对于因盲目招商而引进重污染项目、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当地政府及领导人的责任。新的建设项目在开工建设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获得环保许可。“考试”不及格“黄牌警告”
《意见》同时强调,要强化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上级政府必须要求下级政府每年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对环保目标完成情况要定期进行考核,每半年公布一次进展情况,对存在突出问题的给予“黄牌警告”;对完不成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的地方,暂停审批新的建设项目。
10、27次执法终叫停污染 中圆科技“黑雪”停止排污
来源:红网2006年06月20日
红网6月2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储文静)湖南中圆科技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圆科技)一直是省会长沙河西的一个毒瘤,各种污染早已让周边居民不堪其扰,本报2004年就对此进行过报道,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19日下午3点45分,中圆科技公司厂房内,原来熊熊燃烧着的两台燃油锅炉突然熄火,这意味着困扰着湖南商学院等周边单位居民长达2年之久的“黑雪”终于可以消失了。
污染:黑烟废气噪音样样有
中圆科技是湖南安塑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坡老虎岭居民、文化、商业、工业的混合区域内,2004年,中圆科技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现:4台6蒸吨燃油锅炉经常冒黑烟和超标排放烟尘,经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林格曼黑度达到4-5级,超过国家排放标准3-4倍,同时还伴有刺激性燃油锅炉废气的排放;生产中产生的间歇性噪声污染白天超标2.5分贝、夜间超标12.5分贝。当时,本报以《一夜“黑雪”飘满地》为题进行了报道。
长沙市环保局局长黎建表示,2004年至今,仅长沙市环保局收到和上级有关部门转批的投诉信及电话就达48次,各级媒体也多次进行了曝光,从2004年起,长沙市环保局先后26次对中圆科技进行现场执法监管,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组织召开协调会进行污染纠纷调处,但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6年,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部分省政协委员提交了治理中圆科技污染问题的有关提案,建议中圆科技在解决污染问题之前先行停产,并规划生产车间整体搬迁。
居民:那些日子犹如梦魇
“这几年来,我们真的被中圆科技给折腾惨了!这种日子真可怕,我们学校很多老师都对这种生活感到绝望。”湖南商学院77岁的离休教授的李岳佑说起中圆科技犹如梦魇。
湖南商学院学生张文晶也表示:“虽然生活在校园里,但是我们常常觉得快要窒息,熔炉的轰鸣声、铁桶的撞击声让我们无法安睡、紧闭门窗也难于隔绝释放出来的毒气,在外头走一圈,刚换上的白衬衫就变黑了,有时一觉醒来,发现道路上、庭院里、阳台上、窗台上都有一层黑色的颗粒烟尘,就像下了一场‘黑雪’。”
企业:污染不停止绝不开工
19日,长沙市环保局会同湖南省环境监察总队现场办理答复省政协“关于治理中圆科技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严重污染”的提案,长沙市环保局对中圆科技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15万元罚款。违法排污停止之前,该工厂将不得生产。
对此,中圆科技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仁说:“1998年,我们在这里建厂的时候,这里还属于郊区,但现在这里又成了市区了,这些年来,我们也为环保作了许多努力,但还是无法控制生产时产生的水、气和噪音污染。”刘建仁表示,“我们也考虑过省政协的提议,将生产车间整体搬迁,但是我们目前我们根本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刘建仁说:“但是我们今天可以向市民们承诺,今天的燃油锅炉关闭以后,在超标排污未能得到控制之前,我们绝对不开工生产。”
长沙市环境监察支队政委徐逸伟表示,今后,长沙市环境监察支队会加强监督,不定期地进行查访,发现中圆科技进行非法生产,市民也可以拨打0731-4119262向环保110举报。
11、孝妇河:弃浊扬清待众生
来源:淄博新闻网2006年06月20日
本报记者 张鹏飞 特邀记者 周光平 高峰 文子沿孝妇河两岸徒步北行,有生以来,第一次与孝妇河亲密接触,从内心头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亲近感。无论是河堤上过往的行人,还是河边打麦子的村民、卖西瓜的商贩及修建河床的民工等等,孝妇河活生生地与我们连在一起,密不可分。让本报“关注生态淄博,探寻孝水流长”采访团切实感悟到了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主题的内涵。
6月,骄阳似火,记者掏出携带的矿泉水喝了一口,不禁想起沿途中,许多人对记者说:“过去渴了,就掬一捧孝妇河的河水,清冽甘甜的河水比现在的矿泉水可好喝多了。”是的!孝妇河之所以叫做母亲河,是因为生活在沿河两岸的人们直接饮用河水长大的,那份哺育之情,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改变!如今,母亲河闪烁着铁锈一般的颜色,再也无法饮用了,只能望河而叹,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14日上午,本报采访团途经孝妇河上的白石桥,偶遇两名少女抬着一桶泔水,从西面径直来到白石桥上。然后,一名少女旁若无人地将泔水倒入孝妇河中,动作非常自然、娴熟,就像往自家的菜地里浇了一桶水。这种行为该不该遭到谴责呢?或许有些人看来,在整个孝妇河的污染中,一桶泔水比起化工、煤矿、陶瓷、电镀等废水的污染程度太微不足道,可是记者想到的是一句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同样,在孝妇河两岸,记者看到许多“小化工”一根细管直接伸向孝妇河,嘀嘀嗒嗒排着污水。据沿途百姓透露,有些“小化工”在夜间向孝妇河暗排污水。绢绢细流汇成江河,滴滴工业废水无不在侵蚀着母亲河娇弱的躯体。这些小化工厂该不该叫停呢?再往下游行走,记者看到最多的是一堆堆垃圾占据河床,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等,应有尽有,五彩斑斓,在炎热的夏季挥发出难闻的气味,与孝妇河内流淌着污水相比,毫不逊色。假如汛期来临,这些垃圾可能要被全冲进孝妇河,堵塞河流,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其后果严重性可想而知。
还有孝妇河在博山、淄川境内某段,本报采访团发现多处厕所建在河堤上,污水、粪便直接排入孝妇河。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更令人发指的还有,本报采访团一日看尽孝妇河五彩缤纷的所有颜色,开始是乌黄色,然后是褐色、紫色、酱油色,再到下游,完全变成了黑色。油花花,黑乎乎,脏兮兮,臭烘烘。这就是本报“关注生态淄博,探寻孝水流长”采访团看到的一个真实的孝妇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孝妇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非一人之过。孝妇河综合治理非一日之功,还孝妇河本来面目非一人所为。
令人可喜的是,为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面貌,综合治理孝妇河,淄川区委、区政府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城建“1358”重点工程,即“一河三场五路八区”,一河便是孝妇河,排在首位。
“1358”重点工程中秉承生态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淄川柳泉广场,就坐落在孝妇河畔。
柳泉广场是由山东省南郊集团投资,南郊集团淄博正承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集商业、购物、休闲、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整个设计采用现代手法、现代构图、现代环境设施,根据现有地形地貌,结合孝妇河天然景观资源,创造出富有立体感的亲水、亲自然的现代园林广场,即将建成的柳泉广场充分体现“感受现代新生活”的主题,为孝妇河畔镶嵌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心母亲河,爱护母亲河,让母亲河弃浊扬清,重新焕发过去的容颜,水丰草茂,莺歌燕舞,这是每个淄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2、污染团距阜平城20公里 118万捐款力挺阜平抗污
来源;燕赵都市报2006年06月20日
阜平县西边台村冯国英老人家庄稼地已成了拦河坝,
筑坝后形成的水面正好把他地里的土豆、玉米、豆角都淹了。
经过下游军民的全力治污抗险,大沙河下游污染已初步得到控制,但是让人担忧的是上游那些尚未能安全处理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就像悬在下游人民头上的一把利剑,一日不除,下游一日不安。
■抢险人员渴盼从根本上治污
昨日中午1时30分,记者赶到阜平镇值守的一处大坝前,正好赶上一阵急雨,人们只能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里避雨。工棚就是几根柱子顶着一块建筑用的大装饰布,四周敞开着,风雨可以毫无阻挡地刮过来。即使这样,人们还是两眼紧盯着大坝,不敢有一丁点的松懈。
奋战在一线的人们说,连续多天坚守在大坝上,辛苦自不必说,责任和压力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据了解,事故发生第二天阜平方面才得到事件通报,时间耽误了15个小时,处置事件的最佳时机错过了。现在虽说是阜平境内的污染指标大幅度降低,但这只是治标,并没有达到治本的目的。上游繁峙境内还有一处重度污染池和几道拦水坝围起的污染严重的水面,这些污染过的水和固体物应尽快想办法在当地处理掉,现在仅靠每天用车往35公里外的阜平拉,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上游一旦遇到大的降水,形成大的溃堤,带动下游阜平境内的大坝溃堤将是不可收拾的事件。一线抢险人员说,他们每天就像是头上悬着一把锋利的宝剑一样,一刻不得心安。
■污染团距阜平城仅20公里
保定市环保局副局长赵晋称,截至昨日下午19时,挥发酚污水团前锋仅距县城20公里,越过最后一道大坝6公里,连续多日来经过阜平人民的不懈治理,前锋污染物的浓度已比原来降低了94%,在到达县城前就会自然挥发完,不会造成危害。
截至昨日19时记者发稿时止,保定市的高开区、国土局、城管局、南市区、涿州市、望都县等16个市县和市直部门为阜平抗击大沙河污染捐款118万元,长城皮卡车2辆。
6月18日下午,河北省政府和山西省政府就污染事件防污抢险工作,在山西省平定县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在联席会议上说,按照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的要求,我省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在专家的指导下全力做好清污工作,确保阜平县城和沿河两岸群众饮水安全以及王快水库水质安全。目前,大沙河防污抢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河北和山西要密切合作,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双方要连夜行动,赶在降雨到来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把重污染的河水全部转移到异地处理。加快实施清污分流工程,减轻下游压力;关停大沙河上游排水企业;做好交通疏导,保障公路畅通。
■新闻延伸
煤焦油加工污染南大港湿地
当地有关部门已着手清理整顿
本报沧州电(记者刘树鹏)“煤焦油太害人了,快把人给熏死了!”6月9日,在南大港当地网站上,一名居民抱怨说。因芦苇和湿地而闻名的南大港,目前正饱受煤焦油加工的困扰。
大沙河被污事件连日来揪着人们的心,引起国家环保总局及河北、山西两省的高度关注。记者从黄骅市及相邻的南大港管理区了解到,来自山西、内蒙古等地的大量煤焦油源源不断地运来,在这里进行加工后,又销售到周边及南方省市。为数众多的煤焦油非法加工企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美丽的南大港湿地周围蒙上了一层“毒雾”。
“烧炼煤焦油的气味太呛人了,不开窗户,半夜也要被熏醒。”南大港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在管理区北边和东边,最少也得有几十家煤焦油加工企业,还有一些藏在大洼深处。沿着居民指点的方向,在南大港管理区东北方向的荒僻地带,记者发现了10几家挂着各种化工牌子的小企业。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这里以前实际上是一些小炼油厂,近两年,随着,国家对小炼油加大治理整顿力度,再加上公安机关对原油盗窃行为严厉打击,小炼油厂的石油来源成了问题,一些企业便改为煤焦油加工。
黄骅市一名油品运输司机告诉记者,从山西、内蒙古等地拉来的煤焦油分高温煤焦油和低温煤焦油,高温煤焦油经过深度提炼,可以生产轻油、脱酚酚油、粗酚、工业萘等多种产品;中温煤焦油一般只能提炼煤焦柴油、煤焦渣油,用来做燃料油使用,销路不错。这名司机告诉记者,煤焦油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大港及相临的黄骅市,“数量很多,粗略估计也得有100多家,大多是经过改装的土炼油厂,有一些连牌子也不挂。”
“在我们这里,只有一家煤焦油加工企业正式登记。”南大港工商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煤焦油加工企业污染环境,群众意见很大,但工商部门职能单一,有些问题不好办。“一些非法煤焦油加工企业取缔了以后,往往又卷土重来。”
目前,南大港管理区已经成立了由公安、工商、环保、土地、安全生产管理等多家部门共同组成的行政执法大队,对煤焦油加工企业进行清理整顿。
13、认罚不治污:多重博弈下的伦理拧扭
来源:国际在线 2006年06月20日
广东东莞一家印染企业日偷排高浓度印染废水2万多吨,经群众举报后,国家环保总局介入。据广东环保局有关人士估计,该企业达标排放一年需费用1000多万元治污费,而违规偷排数罪并罚也不会超过50万元,于是出现“宁受罚不治污”现象。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律师则认为:这一事件也说明我们的环保法滞后。(见6月19日《人民日报》)
宁认罚不治污,罪在“环保法滞后”,无法可依?恐怕不是事实。其实,无论是《环境保护法》还是《水污染防治法》都规定,对于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环保部门可以责令其停业或者将其关闭。而《刑法》更把重大污染提升到刑事高度。
相关法律说得很明白,严重偷排的事实也很清楚,这家企业为什么没有被判“缓刑”(整改)甚至“死刑”(关闭)?根本问题不在于法律的滞后,而是执法的软化——当地环保部门不作为。按照现行的法律,一个污染企业从立项开始就应该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的环评,批准之后开能建设,建成之后还要经验收,其生产过程受到严格监控……环保部门手中握有生夺予杀的大权,如果严格执法,恐怕就不存在严重偷排现象。
当然,环保部门不作为,也有难言之隐。说到底,出现“宁认罚不治污”这种怪事,是多重博弈的结果——排污企业、环保部门、地方政府、公众之间,在环境污染上进行多重博弈,并引发出法律与经济、政绩与民意、发展与保护、财富与健康这些价值观之间的次生博弈。这些博弈的结果,就是地方环保部门的职权受到剥让。
不少地方在开放之初,所走的经济发展路子惊人的相似:为了吸引外资,拉动GDP增长,不惜把当地的资源、环境、人力资源都当作“红利”出让给投资者,许多外来企业也把这些“优惠条件”当作利润的增长点,有些不惜变本加厉成为吃人的“血汗工厂”。于是,外来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博弈就开始了。于政府一方,作为博弈的让渡条件,那就是要放弃部分的行政管理权力(其中包括环保监管权)、牺牲一定的公众利益,甚至不惜冒犯国家法律法规;作为企业,在明知对方放弃监管权力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低成本的路径——宁可认罚不治污,出现企业的伦理扭曲;环保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在服从博弈大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于己有利的结果:多罚款少作为;只有公众最无奈,受害最深却在博弈中的话语权最小,惟有走上层路线,向环保高层检举。
其实GDP持续增长的背后,我国已经为“有奶便是娘”的利益观,罔顾环境保护、损害公众健康和幸福指数的“黑色GDP”付出深重的代价,并正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决策失误而长期“埋单”。我们应该警醒了,再也不能陷入“有命赚钱没有花”、“吃尽子孙饭”的境地了。
从这场多重博弈分析中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始终扮演最关键的角色。只要地方政府站在长远利益和公众利益的角度,就可以跳出饮鸩止渴的思维,就可以把环保保护工作做好。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前不久公开声称,那些不愿意治污的企业“请便”,态度强硬,令人欣慰。希望正欢天喜地接纳污染企业(有的地方还美其名曰“产业转移”)的地方取前车之鉴,免得追悔莫及。
14、遏制环境污染:要资金投入更要制度投入
来源:浙江在线2006年06月20日
国家环保总局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染治理投资总需求为1.3万亿元,平均每年需求2600亿元,这个数相当于当年GDP的1%。环保部门认为,只有这样的投入规模才能控制污染增长。针对此,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日前在第二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提出这样的问题:“1.3万亿元是否能保证完成‘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比‘十五’削减10%这一约束性指标?”(《中国青年报》6月19日)
毛如柏委员的这一疑问或者说担忧,无疑值得重视和深思,这正如他随后指出的:“‘十五’期间,‘三河三湖’治理项目仅完成65%,投资仅完成53%”,“如果投入不能落实,就有可能重蹈‘十五’期间的覆辙”。而在我看来,毛如柏这里实际上提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遏制环境污染,除了资金投入,更重要的还是制度投入;换言之,如果没有制度投入的跟进配套,单纯的资金投入是无法根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
不久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表示,“中国的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显示,“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达到8388亿,比较“九五”期间的3600亿翻了一倍多———一方面是环保投入的翻番增长,另一方面却是多项“环保目标完不成”,环境损失高达国民经济的10%,造成这种局面,资金投入、经济发展模式等原因之外,“制度投入不足”显然是绕不开的核心。
制度投入之所以如此重要,我想,首先是因为只有制度投入保障了,包括资金投入在内的各种社会环保投入才能真正落实。比如,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确保政府环保投入的刚性;环保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能促进民间资本、非政府组织资金不断向环保领域汇集,使市场机制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如毛如柏指出的“污水处理厂成了‘晒太阳’工程”问题,无疑,这一现象的广泛存在,“收费标准低、征缴力度低”背后产业政策的滞后、法律制度的欠缺,而不是污水处理厂本身的投入、有无,才是根本原因。
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足够的制度投入,才能确保既有环保资金投入真正都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其应有环保效益。而这方面的制度投入,内容更为广泛,比如健全的环保法律体系和执法体制,有利于民众广泛参与和监督的低门槛的环境司法诉讼体制,对各级官员能形成有效约束的环保行政考核体系,此外,还有如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统计体系等等。从很大程度上讲,在此前,之所以我们有许多重要的环保指标没有实现,甚至“从未完全完成过”(原环保局局长曲格平语),正是由于这些制度或者欠缺或者缺乏必要的执行力所致,比如,环境违法惩罚力度的软弱,导致企业普遍缺乏环保动力———有意排污、无心治污;条块分割、行政壁垒之下的环保行政体制,造成环境执法事实上对地方保护主义的屈服,以及污染治理上的各自为政、以邻为壑,效益低下,等等。
制度也是资源,而且是内生性的、保障其他资源合理配置、效益最大化的基础性资源、元资源,因此,惟有首先确保这种资源的充分供给,“‘十五’期间环保目标完不成的覆辙”才可能根本避免,而“1.3万亿元是否能保证完成‘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比‘十五’削减10%这一约束性指标”也才会不成为问题。
15、经济日报:三峡大坝,领跑世界筑坝技术
来源:经济日报 2006年6月20日
6月6日下午4时许,随着一阵震天的轰鸣,三峡工程三期上游混凝土围堰爆破成功。随着这座临时挡水建筑物的成功拆除,5月20日刚刚浇筑到顶的三峡右岸大坝正式担起挡水的重任。
三峡工程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所形成的众多科技成果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200多项,获专利数百项,建立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100多项。每一项新记录的背后,都凝结着广大三峡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
创造了建筑史的奇迹
2003年,三峡进入右岸大坝施工期,国务院质量专家组对大坝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右岸大坝能不能做到不出现一条裂缝?这一要求似乎过于苛刻。就世界范围来看,利用混凝土筑坝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几乎没有不出现裂缝的大坝,从发生的频率来看,大体积的混凝土每1万立方米会产生0.1—1条裂缝,而三峡左岸大坝的频率是每万方不到0.1条。就这一成绩看,左岸大坝已堪称一流。
“无坝不裂”的世界性难题能不能破解?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对记者说,从左岸大坝裂缝大大低于普遍的频率看到了希望。三峡总公司和施工各方在全面系统总结左岸施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前所未有的严格质量管理体系,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技术,3年来,右岸大坝施工质量的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在今年5月20日的庆功会上,潘家铮院士激动地以一组排比句式给予三峡右岸大坝如下评价:“经过几次检查,右岸400多万方混凝土中,硬是没有发现一条裂缝。不仅上游面没有,下游面、几千个浇筑仓面也没有;不仅结构性裂缝没有,表面、浅层次裂缝也没有;不仅宽的裂缝没有,细的、头发丝般的裂缝也没有。今天,我们可以宣布,三峡右岸大坝是一座没有裂缝的大坝,三峡建设者谱写了世界坝工史上的记录,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
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同时也是三峡工程集成创新的一个典型范例。
三峡大坝混凝土浇筑任务十分繁重,按工期要求,160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必须在8个年头浇筑完成,其中三年每年的浇筑量在500万方左右。而此前的世界纪录一年也只有200多万方。高强度的施工中如何保证高质量,进而满足三峡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三峡总公司及参建各方以创新的精神从源头抓起。
原材料的优劣对大坝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峡工程建在坚固的花岗岩上,在基础开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优质花岗岩基岩,他们经过试验,打破以河沙等普通沙石为混凝土骨料的传统,将花岗岩粉碎成完全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颗粒,在国内首次以花岗岩作为混凝土人工骨料。在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作为掺合料的问题上,他们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再次大胆创新,首次选用了I级优质粉煤灰,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而具有补偿收缩性能的中热大坝特种水泥的采用,又减少了混凝土收缩变形进而产生裂缝的风险。
在选定优质原材料的基础上,他们投入数百万元,研究混凝土的配合比,并根据大坝的需要改良高性能的外加剂。经过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和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平行试验,优选出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单位用水量仅每立方米90公斤左右,比同类型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少20公斤。这一混凝土的重要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系列创新,使得三峡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成为可能。
创新混凝土温控技术
大坝为什么会产生裂缝?专家称,抓住了混凝土的温控问题,就抓住了解决裂缝问题的要害。
三峡工程在这一世界水电工程的老大难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的办法是,在混凝土骨料生产中,创造性地采用了二次风冷技术。这一创新成果的特点是,用地面骨料风冷替代常规的水冷骨料工艺,高效冷风机及其相应的送风装置组成的冷风闭式循环系统,可以连续冷却骨料。在管理上,他们总结出“天气、温度控制、间歇期”三峡预警制度,保证了混凝土温控各个环节的高质量。
夏季在三峡工程采访时,记者曾见到监理人员用类似“非典”时期测量人体体温的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花岗岩骨料(小石粒)的温度。监理解释说,出拌和楼的混凝土温度必须保持在7摄氏度或小于7摄氏度,这样才能保证浇筑时的温度控制在14摄氏度。但如果小石粒在拌和楼冷却的过程中没按要求冷透,表面冷,里面热,那么在输送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就会快速升高,最终达不到要求,不合格的必须返工。
电脑科技无处不在
在三峡工地,监理工程师无处不在。
与“人脑”管理相对应的是,电脑管理已应用到几乎所有的工序之中。
先说混凝土生产输送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三峡大坝的混凝土浇筑要求是一个十分完整、不间断的过程,混凝土从拌和楼出来之后,直接由皮带机供料线运输,再经塔带机入仓,中间根据不同情况还要辅以大型门塔机和缆机。三峡建设者研发的这套输送监控系统对混凝土生产输送浇筑全过程建立了集视频、监测、控制、调度和管理于一体,形成了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的综合集成的信息平台,这是国内首次对大型水利工程实行全方位计算机综合监控,这一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再看混凝土仓面管理系统。三峡大坝是一个整体,但为便于施工,在浇筑过程中又分成了若干个坝段,每一个坝段又有若干个坝块,每一个坝块又分成了更多的一个个仓位。这套仓面管理系统通过仓面记录器(也叫“盯仓器”)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信息进行全面、实时记录,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对混凝土施工仓面进行工艺设计,对仓面记录器记录的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分析。该系统体现了“一切过程都可以通过记录器记录”的理念,记录器记录的数据记录人无法更改,更无法事后写“回忆录”,甚至编造数据,从而保证了历史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的追溯。
还有计算机仿真系统。三峡大坝的浇筑过程十分复杂,坝块仓位多、施工单位多、施工时间长、施工手段多、天气等可变因素多,这些因素对控制施工进度造成了不良影响。他们开发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事先在计算机上预演各种条件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效果,实现了不同浇筑方案的快速比较,然后优中选优。
不仅施工过程处于计算机监控之中,已建成的三峡大坝也将始终处于安全监测体系的掌控之中。三峡工程总共埋设监测仪器约10万支,这些仪器汇集了世界各国最先进的设备,种类达60多种,监测系统的规模居世界第一,堪称当今水利工程监测项目和设备的“博览馆”。
所以有专家形象地说,三峡大坝质量如何,安不安全,并不完全由专家说了算,而是由仪器说了算,由数据说了算。
16、“抵制猫肉丸”与公民社会的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06月20日
6月17日下午,近百名动物保护者聚在深圳布吉莲花路的方记猫肉丸店前,他们举着条幅、拿着自制宣传牌,并向路人发放宣传单,倡导市民“抵制不良饮食观念,拒绝吃猫狗肉,做文明都市人”。此前,这家位于一所学校附近的猫肉丸店,有店员当街挥舞铁管棒杀猫咪并做成猫肉丸,吓坏一些路过的学生。(《南方都市报》6月18日)
动物保护者公开抗议虐猫,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虐杀猫咪尽管残忍,但与人们的个人利益并不直接相关,所以,如果人们仅仅关心一己之私,抱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就完全可以不站出来,但虐杀动物的行径肯定会更加甚嚣尘上。动物保护者们站出来抗议,表明他们不仅心里并不仅存个人私利,其抗议能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人的社会责任感,对他人用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示范作用。
动物保护者公开抗议虐猫,也能一定程度弥补现有法律的缺陷与政府管理上的真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有法律并未对虐待动物作出禁止性规定,我国更未出台保障动物福利的专门性法规,在这种情形下,制止虐杀动物自然难被纳入政府管辖的范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虐待动物就不与人类文明相悖,更不意味着虐待动物就不应受到谴责。当此之时,民间动保组织就能通过自身活动,力所能及地使动物在不受到法律保障情形下尽可能免受虐待。
动物保护者抗议虐待动物,一定意义上也是公民意识的体现。公民意识的很重要方面就是公民的自主与自治意识。社会事务很大程度上就是公民自己的事务,所以在诸多领域,公民不应该坐等政府采取行动,而通过自身行为,来对一些并非属于政府专管领域的社会事务进行自我治理。这实际就是一种国家主人翁的意识,也是确保公民权利及监督政府行为之所必需。
还应看到,民间组织的行为往往能够取得政府行为所难取得的社会效果。比如禁止虐待动物,即便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政府依法采取惩治措施,囿于虐待动物行为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其也不太可能被完全禁绝。但是民间组织的宣传与抗议活动,却能对社会公众起到法律禁止所难以起到的教育与启蒙作用,能够使公众认识到善待动物对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善待动物由不得已而遵从转变为公民的自主自发的行动。
延伸开来,在动物保护之外的其他领域,政府与社会其实都可以也应当扶助公民通过建立民间组织方式来实现公民自治,这不但更有利于实现社会善治,更能通过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
17、建设新农村,先护古村落
来源: 新京报 2006-6-17
在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实践中,先将那些有着浓郁乡村风格的古村落、老村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严格保护起来。
驱车沿京沪高速公路往南行驶,沿途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一带的村庄呼啸而过。春天,油菜花染黄了江北的田野;夏天,公路两旁是绿油油的庄稼;秋天,沉甸甸的玉米、谷穗等待收获;冬天则一片银装素裹。如此美景,仿佛这就是我们当年努力追求的“希望的田野”。
然而,与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极不协调的是,传统的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正在悄然消失。有着浓郁乡村文化底蕴的宗祠消失了,当年村里文化人撰写墓志铭的石碑,被砸破做了房子的基础。弯弯的小河竟学着城里的样子给取直了,还铺上了水泥。更难看的是乡村的建筑,红砖红瓦,红红的一片,整齐得像军营,其风格从内蒙古草原到江苏北部几乎是一个模样。最俗不可耐的是,将贴澡堂的瓷砖贴在了外墙面上。
难道中华传统文化仅存在故宫、孔庙、泰山、乔家大院等这样供人参观的“标本”里吗?
更有甚者,用西洋的建筑充斥中国的乡村。某地领导将政府办公楼建成“白宫”式样,不知老美看了做何感想?中国的乡村建筑原本是非常有特色的: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干栏式”,闽南的圆形“土楼”,堪称世界乡村建筑的典范,与西洋的乡村建筑各呈千秋。至于那些世家院落,乡村祠堂,道观与佛庙更使美丽的乡村增添了古朴的色彩。然而,在最近的田野调查中,我发现这一切正在消失。传统建筑被认为土气,换上了上面看到的“军营”,或者风格一致的方块“二层楼”。
当年的辜鸿铭说过一句气话:“中国人不懂得古董的价值,才卖给外国人。”这话放在80年后的今天,在很多地方竟变成了“自毁家园”。
目前,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缺乏合理的规划。一些农民以为老的东西不值钱,而一味追“新”求“异”,竟然将明代的外墙面糊了水泥,贴了瓷砖;更有甚者,推倒了重来。在浙江温州考察时,笔者见到富裕起来的农民第一动作就是拆老房子,好像是老房子让他们受的穷。然后,比赛着盖高楼,一家比一家高,高的达七八层,三四口之家根本住不过来。楼房沿公路一字摆开,成了农民“斗富”的粗劣展品,让人不愿“忆江南”。而新建筑一点风格也没有,火柴盒子样式为主,比起古香古色的老房子来逊色多了。
乡村需要保护的东西很多,除了传统的建筑文化,还有那些“活”的文物,即古树和大树。北京门头沟灵水村是建于辽金时代的古村落,大多为古色古香的三合院、四合院。由于该村古老而多庙宇,村内多古树名木相伴。最著名的是两棵“古柏奇观”,一是“榆柏合抱”(在古柏粗干下部的大杈中,生长出一棵高大的榆树来);一是“桑柏合抱”(在古柏躯干的树洞中,生长出一棵桑树来),两棵柏树均为金代所植。然而,笔者前去调查时却发现,“榆柏合抱”的榆树开始枯死,“桑柏合抱”的柏树出现了干梢。随着灵水村知名度扩大,一些电影导演选择灵水村作为拍摄外景地,虽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不当,如用石头将根系全部封闭起来不利于古树保护。树木明显因地下水下降和营养缺乏而衰落,但是村里没有人工扶壮的费用。
另外,非常值得忧患的是,愈演愈烈的“大树进城”正在使村庄里的“老槐树”面临着一场浩劫。
对有着传统文化意义的古村落、老村落,英国政府是统一管理的。国家专门拿出费用补贴农民维护,修旧如旧,这是对外观所做的要求,而房子里面的布局是各家的私事。
英国乡村旅游为农民带来了大量的实惠,主要得益于英国政府的这一举措。如果英国的乡村也像城市那样建,恐怕就没有人来看了。
笔者建议,在建设新农村的具体实践中,先将那些有着浓郁乡村风格的古村落、老村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严格保护起来。可以借鉴自然保护的做法规划出核心区、缓冲区和发展区。要反规划,先确定好什么样的地方不能动土。坚决不能为了强调政绩和建形象工程,将古村落推倒了建高楼。要专门为保护古村落和老村落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约束头脑发热者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拿古村落、老村落“开刀”。如是,一方面国家保留了古村落和老村落,另一方面,农民开展乡村旅游致富也有了物质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