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五月二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05-29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GDP负增长就能环保吗

                  2、环保总局开列十类拒审项目清单

                  3、泰州首开环保信访听证 试点工作欲探“解药”

                  4、河南:污处不完工 项目全叫停

                  5、淮河水质仍属中度污染 近4成5治污投资未落实

                  6、中国青年报:水利部称目前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成发展第一瓶颈

                  7、环保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8、北京环保局副局长骑车参加少开一天车活动

                  9、佛山一化工厂突发连环爆炸 环保部门已现场检测

                  10、长江患“早期癌症”:不抓紧治理将成第二条淮河

                  11、“中华环保世纪行”抵达吴江 再度聚焦太湖治污

                  12、一企业污水直排女儿河 市环保部门对其处罚

                  13、我国地下水超采面积已达18万平方

 

1、GDP负增长就能环保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6年05月29日  

环保与经济的关系果然是永恒的话题。在“绿色GDP”标准一时不见出台的情况下,国家统计局下属部门近日推出一项全新的政策建议:允许一些地区的GDP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以避免短期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既依存,又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种依存和矛盾又各有侧重。允许一些地区的GDP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似乎是对环保的优先选择,却未免会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

  所谓“短期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其根子在于政府官员贪大求快,追求眼前政绩。如果对政府官员的考评晋升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又有几个官员天真到乐于将“GDP负增长”的报表如实呈上?相反,GDP零增长和负增长可能成为政府推卸环保责任的借口。

  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在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中加上一些GDP以外的指标,比如环保达标率、社会发展指数等。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曾经被许多地方视为法宝的“一票否决制”。然而,这种看似严厉而全面的做法在“数字出政绩”的文化下衍生出另一种对策:做假。今年全国“两会”关于“十五”的工作报告就提到,在过去的5年中,没有完成预先目标的大多与环保有关。可见当年众多官员“环保不达标就摘乌纱帽”的承诺大多不了了之。

  GDP零增长或负增长对生态保护究竟有何意义,不妨还是回到“因地制宜”这句老话。对于那些因生态价值不可复制而禁止开发的地区,最佳的保护办法就是顺其自然。在这类地区讨论GDP无异于鼓励“破坏性开发”。而对于那些已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付出“环境代价”的地区,GDP零增长或负增长未必是件好事。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只能是一句空话。关键还是找到经济与环保和谐发展的平衡点,使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放眼全球,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环保的意愿就越强,而其对环保的投入也越大。

地方政府在环保问题上的“短期行为”无非出于无知或者无畏。减少无知靠引进科学决策程序,听专家意见少犯傻,走程序避免“长官意志”。解决无畏则要改变“只对上负责”的官员考核体系。只有当公众在环保问题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时,决策才能从长计议。毕竟,一群人同时犯错误的机会要比一两个人犯错误的机会少。

2、环保总局开列十类拒审项目清单

来源:法制日报2006年05月29日

  本报北京5月28日讯 记者郄建荣 “在不正常的行政干预影响下,国家政策不如‘土政策’。”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今日结束的有关会议上指出,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地方环评违法问题层出不穷,部分地区县以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只有30%至40%左右。对此,国家环保总局表示,10类建设项目将过不了环评审批关。

  潘岳认为,由于地方环保局人、财、物均受制于地方政府,在不正常的行政干预影

响下,国家政策不如“土政策”。环评管理人员往往是“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地方环保部门越权审批,甚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明显不合理的项目也予以批准。

  为了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被动局面,国家环保总局强调,环境影响评价将不再审批10类建设项目。这10类建设项目是:

  (1)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2)列入国务院清理整顿范围,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铁合金、焦炭、平板玻璃、13.5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等项目;

  (3)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区域,影响生态和污染环境的项目;

  (4)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项目;

  (5)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

  (6)占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或者建设在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但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的项目;

  (7)原有设施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

  (8)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

  (9)在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无法通过区域平衡等替代措施削减污染负荷的项目;

  (10)被明令限期治理的企业,以及“两控区”污染防治规划、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污染治理项目没有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3、泰州首开环保信访听证 试点工作欲探“解药”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6年05月29日

投诉者、受诉方、环保执法机构面对面质辩协商

  本报讯 十几年来举报投诉不断的江苏泰州唐仁针棉织品公司扰民一案,终于启动了新的处理程序:近日,应泰州唐仁公司周边社区居民代表的申请,泰州市举行首例环保信访听证处理会,让投诉居民代表、被投诉企业法人代表、环保现场执法人员坐在一起,面对面诉辩寻求解决企业污染扰民问题。这一方式开创了我国以听证处理方式解决环保信访问题的新形式。

  近年来,周围居民对泰州唐仁公司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异味等污染举报不断,环保机构曾多次到现场调查处理,企业也多次进行整改,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在听证会上,来自江洲社区的居民金万中代表部分居民,陈述自1991年以来搬进江洲社区之后,遭受污染损害的情况,并当场出示了唐仁公司污染扰民状况的大量照片,以及5月9日由居民提取的唐仁公司排污水样。

  随后,被投诉人泰州唐仁公司法人代表和企业分管环保工作的负责人,分别就企业治理污染源和加强企业环保工作进行了答辩。来自泰州市环境监察支队、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调查处理人,也分别举证了近年来对唐仁公司排污进行执法、责令限期整改的情况。

  三方陈述了各自观点与意见之后,投诉人与被投诉人还当场进行了激辩。最后,在主持人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泰州唐仁公司同意将生产车间搬迁出居民区,彻底解决污染扰民问题。

  参加这次听证处理会的中纪委监察部派驻国家环保总局监察局副局长谷茂宽在旁听后认为,过去处理环保信访案件时,都由环保部门对排污单位进行取证、调查、处理,而投诉信访人不能参与其中。这样,就不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现在,通过召开信访听证会方式,让投诉居民代表、被投诉企业法人代表、环保现场执法人员等三方坐在一起,使整个听证和处理过程公开、透明,并给予投诉信访人和扰民的排污单位充分的质询、辩论、协商、评议机会,就有利于及时沟通、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从而寻求一个解决环保信访问题的最佳路径。

据悉,今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确定在泰州市开展环保信访听证处理试点工作,以探索出解决复杂疑难环保信访的“药方”,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处理环保信访的工作机制,取得经验后在全国逐步推广。

4、河南:污处不完工 项目全叫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05月29日

  本报郑州5月28日电 记者王明浩报道: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完不成的,其它一般性工程项目必须停建或缓建。河南省政府在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通知》中提出了这项规定。

  根据省政府确定的目标,2006年,河南在建的69座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完工,同时要新开工28座污水处理厂。到2007年底,全省所有市、县要全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为按时达到目标,省政府明令所有县(市):在污水处理工程未建成之前,要停建或缓建所有一般性建设项目。

  今年下半年,省审计厅将对全省利用国债或省补助资金的县(市)污水处理工程进行审计,对未按时开工建设或工程建设进度缓慢的县(市),在进行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的同时,要向省、市组织部门通报情况。

5、淮河水质仍属中度污染 近4成5治污投资未落实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年05月29日

淮河治污目标责任书二〇〇五年执行评估显示

  本报北京5月28日讯 记者赵永新报道: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通报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2005年度执行情况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尽管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沿淮四省人民政府总体任务完成,但进展不平衡,淮河水质还属于中度污染,仍有一些跨省界断面水质不能达标,部分二、三级支流仍为劣五类水体,水体中氨氮浓度很高。

  目前,列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488项治污工程已完成342项。与2004年相比,2005年淮河流域总体水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淮河干流未发生大的污染事故,沿岸群众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该负责人指出,目前淮河水污染防治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环保投入不足,部分治污工程进展较慢。淮河治污资金缺口仍较大,近45%的计划投资尚未落实。一些重点工程项目进展较慢,如安徽、河南两省分别有52%和35%的污水处理工程尚未开工。二是结构性污染问题仍较突出,企业超标排污时有发生。其中,山东省辖淮河流域造纸、酿造、淀粉等低附加值、污染严重行业的COD(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约占全省工业企业COD排放总量的一半。三是配套措施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四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市场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004年,国务院在安徽蚌埠召开了淮河水污染防治现场会,并与沿淮四省签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2005―2010年)》。今年环保总局将把淮河治污工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淮河治污工作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治污不力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依法惩处。

6、中国青年报:水利部称目前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成发展第一瓶颈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5月29日 

中国青年报鄂尔多斯5月28日电(记者 董伟)2006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今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开幕。会议指出,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瓶颈,一些地区不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肆意发展,造成了当下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恶果。

水资源评价的最新成果表明,近年来,南方地区河川径流和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增幅接近5%;而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北方部分流域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加剧。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区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的现象。

“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平均每年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还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2000年、2004年都发生了大面积干旱,致使许多城市用水紧张,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全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区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数量,已从80年代初的56个发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从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一些水生态恶化地区,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与此同时,我国用水效率和效益不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表示,我国水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一些地区不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水预测普遍偏高。盲目发展,甚至以过度消耗水资源、牺牲水环境换取经济增长,造成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恶果。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粗放。在水资源利用上形成了“三高两低”的态势,“开发利用程度高,单位产品(服务)耗用水量高,污水排放量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低”。

三是水资源管理不够严格。取水许可把关不严,审批水量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水资源论证不够规范,有些建设项目未进行水资源论证。计划用水、节水等管理制度不落实,对水资源保护抓得不够,行政不到位。

四是水资源管理机制不活。长期以来,单一依靠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发挥,水价等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经济手段缺失,使得水资源管理领域政府失效明显,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没有节约保护的内在动力,公众未参与到水资源管理中来,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主要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五是水资源监管不到位。存在江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权属不清的问题,造成区域水资源开发的无序竞争。水资源保护缺乏责任和利益主体,生态与环境用水难以得到保证。流域、区域监管手段不足,难以对水资源实施有效的调控管理。水资源管理在地域上“城乡分割”、在职能上“部门分割”、在制度上“政出多门”的局面仍然存在。

六是水资源管理缺乏投资保障。传统投资机制与新治水思路相背离,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等管理工作挤不上“工程建设”的列车,也没拿到“财政扶持”的船票,许多规划、试点等因缺乏经费而难以有效开展。

7、环保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2006年05月29日

  (曹小佳记者孙进)昨日上午,省环保局局长田维钊表示,基层环保局有了专用车后,软件也得跟上。目前的环保队伍无论数量上还是素质上,都还不能适应环保工作的需求。

  记者:什么原因促成了如此大规模地向各基层环保局发放专用车?

  田维钊:虽然省财政用于环保的各类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随着环境事故高发期和环境问题凸显期的到来,环境形势日益复杂,环保欠账多、隐患多、矛盾多,环保能力建设尚不能适应环保要求,特别是环境监测、监察车辆严重短缺。

  记者:这批专用车发放到各地后,四川的环保力量将会得到怎样的改善?

  田维钊:这次大规模配置专用车,保证了全省凡设独立环保机构的地方环保局都拥有专用监测车辆。从此,监测人员平均20人拥有一辆专用车,彻底改变了过去环保监测、监察人员靠两条腿走路监测、执法的情况。

  记者:加强环保力量,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田维钊:有了好的硬件,还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目前,环保队伍自身的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记者:如何做到软件的提升?

  田维钊:一是增加环保执法监管人员,注重量的扩张;二是加强培训,注重质的提升;三是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注重依法行政。

  记者:目前的四川环保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存在哪些问题?

  田维钊:目前,全省环保人员只有6783人。比云南多了几百人,比山东、河南分别少了15000多人、17000多人。从这个数据上看,四川处于全国中等偏下的水平。

  记者:四川环保队伍还需要增加多少人?

  田维钊:从环保的需要来讲,现阶段,每1万人至少需要一个环保工作人员。照此计算,全省环保工作人员应该达到8750人,但现在只有6783人,少了近2000人。

8、北京环保局副局长骑车参加少开一天车活动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05月29日

 

很多人都是骑车赶到活动现场的

昨天,市环保局杜少中副局长再次承诺“6月5日当天我也会步行上下班

  昨天上午,1000余名车友、市民、环保志愿者和环保系统工作人员采用步行、骑车、

拼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来到海淀公园,参加了由车友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与包括本报在内的新闻媒体共172家组织的“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少开一天车”活动。

  “伯乐堂——千里马”车友会车友威威向全市车主倡议说,除了6月5日不开车之外,还要每月少开一天车,改用其他绿色方式出行。经初步估算,已有20余万车友承诺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不开车。

  环保局副局长骑车参加

  一问才知道,现场50多个车友会的车友全是从全市各地坐公交车到海淀区地税局门口集中,然后步行两公里赶到现场的。参加活动的200多名大学生也多半是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来的。

  市环保宣教中心主任张宝森说,除了这些车友会的车友和大学生们,参加活动的环保部门领导也是骑自行车、坐公交车或拼车赶来的,“密云、怀柔、房山、门头沟等远郊区县环保局的局长们全是拼车来的,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则是骑自行车从10多公里远的家中赶来的。”

  车友会积极响应倡议

  昨天在活动现场,北京市环保宣教中心正式授予“伯乐堂——千里马”、“搜狐QQ小学”、“夏利——夏令营”三家车友会“环境友好型汽车俱乐部(车友会)”称号,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伯乐堂——千里马”的车友威威(网名)告诉记者,“伯乐堂——千里马”车友会是参加此次活动规模最大的车友会,会员约有8000人。威威说,从目前的反馈看,绝大部分会员都非常支持这项活动,大约会有四五千人在6月5日不开车出行。

  “夏利——夏令营”的代表说,“光每月少开一天车还不够,我们希望俱乐部里的所有车友都能接受这个环保理念,这样的话,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难度就小多了。”

  “搜狐QQ小学”的一位车友说:“其实骑车、走路、坐公交车都好,买个车就像把自己装进了铁盒子,简直是与世隔绝。现在好了,我们多了一些一起交流的机会。”

  停车场空出6个车位

  根据记者的经验,各种活动特别是类似的大型活动中,最紧张的往往是停车场:会议开始时,参会的人往往因为找车位急得满头大汗,而会议结束后,把车开走又得花上十几分钟。

  但在昨天的海淀公园游园会上,停车场的生意却非常冷清,两名停车场收费员坐在入口处的座位上聊得正欢。草草数了一下,这个仅有30个车位的停车场居然还空出了6个车位。

  【记者手记】

  让更多人“陷”进去

  想当初刚做记者就接了环保这个口,一位老记者告诫我说:“跑环保容易陷进去,你注意点儿”。当时不大理解,不过出于尊敬,还是在这位老前辈面前使劲地点了点头。

  之后的两年多里,我开始“陷”了进去:特别憎恨一股微风吹来满脸沙尘的工地、一脚油门留下一屁股黑烟的汽车,清早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路边的黑烟囱、路边的塑料袋,心情都会莫名地变坏……除此之外,还会不遗余力地向亲人、朋友、同事灌输一切与环保有关的知识和理念。

  昨天,在海淀公园门口,一群接一群的环保志愿者、车友从眼前快步走过,我突然领悟:他们正被自己所参与的一项事业感动着,并为之行动,原来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因为已经“陷”进去了。

  57岁的“学养乐”(网名)老两口是“搜狐QQ小学”车友会的成员,为了参加昨天的活动,一大早就起床坐着公交车,来到事前约好的集中地点,步行两公里来到海淀公园,成为昨天承诺“6·5不开车”年龄最大的车友。我想,这老两口子肯定也是“陷”进去了。

  “检验这个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在于有多少人报名、有多少人承诺了,而是在于这个环保理念真正进入了多少人的内心,并让这些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它。”

  上面这句话是“千里马车友会”的车友威威在接受采访中说的,之所以让我印象如此深刻、能够一字不漏地记下来,是因为就在这之前的几天里,全国各地的媒体还在争吵“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走路上班”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作秀?有没有实际作用?威威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很明确的回答:表演也好、作秀也罢,如果“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能让更多的人“陷”进去,这个活动就成功了。

9、佛山一化工厂突发连环爆炸 环保部门已现场检测

来源:人民日报 2006年05月29日 

    广东南海恒宝树脂化工厂5月26日发生爆炸,升腾而起的滚滚浓烟直逼广州,引起两地居民广泛关注 

 

图为爆炸现场。姚斌华摄

    5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白沙村的黄岐恒宝树脂化工有限公司的厂房时,看见的是残垣断壁,各种碎片散落在地,环保部门正在现场进行专业技术检测……

    案件回顾:

    突发连环爆炸

    疏散及时无人死亡

    5月26日上午10时,伴随着“嘭、嘭、嘭……”连续一二十声闷响,恒宝树脂化工有限公司厂房3间仓库中的千余桶树脂突发连环爆炸,数十米高的烟雾迅速扩散至对岸的广州,连闹市中的东风西路都有人闻到酸苦的化学品气味。

    接到爆炸报告后,广佛两地消防部门迅速出动,派出20余辆消防车、近200名消防战士赶赴现场。由于行动及时,上午11时10分左右,大火被基本控制,消防官兵开始陆续撤离现场。幸好,由于疏散及时,事故中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只有3名工人被大火灼伤。

    事发后,当记者来到白沙村时,依然有一股淡淡的酸腐味道不时飘入鼻中。而在事故现场,情景让人触目惊心。可以看到有6间厂房已炸没了屋顶,只留下残垣断壁。成品仓内,100多吨的树脂制品安居其位,仓门被当地安监部门贴上封条。如果当时爆炸牵连及此,后果不堪设想。距此几百米开外,就是大量外来人员聚居的居民区,而在江对岸,就是广州,从厂区可以清晰地看到广州的富力花园等大型楼盘。

    搭载记者到事故现场的摩的司机目睹了整个爆炸经过。他说:“当时真的很害怕,好多个火球在天空中升起,烧得天都红了。这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小厂子,我们以前都不知道这么危险的。”

    “这不算什么大事,因为恒宝树脂厂只是一个中小型化工厂。”当地政府部门的人对记者说。但是这次爆炸却让邻近的广州市民“惊吓”一场。白沙村所处的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办事处,因紧邻广州,被人们戏称为“中山九路”。如果不是由于一场波及附近七八公里的化工厂爆炸,习惯了在这里密集小工厂区中安居乐业的人们也许不会意识到,隐患其实就在身边。

  追查原因:

    工作人员操作不当?

    工厂是否违规生产?

    恒宝树脂化工厂爆炸案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除现场处理外,责任确定、环境评估、工人安置等一系列工作都在部署之中。

    到底是谁惹的祸?南海区消防部门认为,主要是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引起的。事故发生当日,装载货物的外地柴油车满载,没有按照安全生产要求安装金属触地线,工厂卸货时又太猛太急,引起静电着火。在消防部门看来,这纯属一次偶然事件,“工厂的消防没有问题,所有证件都齐全,也符合要求”,主要是由于外来司机没有按规定做好防范措施。

    工厂是否真的合格?记者从南海区安监局提供的“南(沥)安监管复字(2006)第(001)号”的整改情况复查意见书上看到,早在去年12月23日,已对该厂提出整改要求,后又在今年的4月19日作出了停产停业整顿的意见。

    据了解,恒宝树脂厂成立于1994年,在当地已有十几年时间,主要生产工业原料树脂,所需原材料包括甲苯、乙苯、丙酮等,都属危险化学物品。按照新的安全生产法,从去年开始这类工厂都必须办理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须经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价,再由县(市、区)、市两级安监部门审批,最后报到省里备案,才能进行生产。由于历史原因,恒宝树脂厂的安全间距无法达到新要求,南海区安监局责令其整改。而在南海,像这样收到“黄牌警告”的企业还有十七八家,为了给它们一个过渡期,区里给出了今年6月30日作为其整改“大限”。

    “我们已经发出通知,要求恒宝树脂厂停产。”南海安监局表示,显然是这家企业违规生产引起这次事故。

    事件背后:

    “纯属偶然”还是

    矛盾日积月累?

    恒宝树脂化工厂爆炸,南海区有关部门表示“纯属偶然”。

    白沙村村委会主任陈国树对记者说:“这次真是一次意外,很不光彩。”因为化工厂的厂房是租用村里的,恒宝厂厂房所在地连同周围610亩地已转让给一房地产开发商。村里本来就准备让其在7月1日前迁出,只不过具体的赔偿细节没有谈妥,搬迁尚未实施,没想到就发生了事故。

    一位百货店老板对记者说:“我们这里工厂可多了,什么厂都有。”夜幕下的白沙村大街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打工一族”。大沥镇有关负责人谈到,在南海这片1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积聚着上万家工业企业。由于历史原因,早年缺乏规划,许多工厂都夹杂在居住区之中,“村村点火,巷巷冒烟”,可以说一点也不夸张。

    一位熟悉南海情况的专家说,南海作为广东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早期的“六个轮子一起转”(县、镇、管理区、村、个体、联合体一起搞工业),以“草根经济”为代表的南海民营企业“见缝插针”式发展,对南海经济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今天,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还会带来一系列隐患。南海化工厂的爆炸,并非仅仅只是一次偶然事故,而是过去矛盾积累的一种表现。

    从另一方面看,南海爆炸事件也反映出政府部门的种种不足。对如此高密度的企业集群,安监机构认为力不从心。对安监不合格企业,“我们只能要求其停业,关闭必须由政府部门执行”,南海区安监局某负责人说。(赖伟行 姚斌华)

10、长江患“早期癌症”:不抓紧治理将成第二条淮河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6年05月29日

    三大污染源同时“放毒” 长江患“早期癌症”

    不抓紧治理将成第二条淮河

    嘉陵江的水还有点蓝,长江的水已经蜡黄蜡黄。沿江而下,裸露的荒山、被洪水冲入江中的白色泡沫塑料等不时可见。

    记者最近在四川、重庆、上海等省市采访时获悉,由于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速度,长江水污染程度仍在加深,部分江段水质恶化,已影响到沿江城市的饮水安全。

    有关专家认为,长江已患“早期癌症”,污染如不能尽快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五至10年后,长江很可能会重蹈黄河和淮河的覆辙。

    上海市区没有饮用水源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只有在江中心长兴岛一带,才能取到三类水作为上海市的饮用水源。

    不光是上海,饮水安全对沿江城市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长江水质进一步恶化,严重威胁到沿江两岸人民的饮水安全。长江两岸的取水口,现仍有500多个,部分取水口因水质污染已延伸至江心。随着污染进一步加剧,这些取水口向何处去将成大问题。

    据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等有关专家介绍,长江流域年污水排放总量多达250多亿吨,占全国40%以上,其中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近年来,国家在长江的污染治理上虽然进行了大量投入,但长江水污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目前长江干流60%的水体,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工业和人口比较密集的长江中下游上千公里河段,沿岸水质基本都已在三类和四类之间。

    此外,长江部分支流的污染和流域内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也很突出。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长江38条主要干流上的72个监测断面,能达到三类以上水质的断面已只有46个。与此同时,长江流域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4000多个湖泊,半数以上也都已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武汉东湖等,均达到了富营养化程度。

    长江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黄河、淮河

    长江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黄河、淮河,但由于长江水量大,尚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污染的严重性。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袁爱国说,即使在目前长江污染已经不容小觑的情况下,许多地方领导还觉得,“长江水大,污染点没啥”。

    实际上,三类水体变成四类和五类水体的速度很快,通常也就是三五年时间。国家水文局去年两月份的监测资料显示,长江流域现在一二类水体的比例已只占31%,三类水占34%,其余都是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五年后,长江70%左右的水体都变成三类以下水体,是完全有可能的。

    澳籍华裔科学家刘光钊说,如果长江70%左右的水都变成四类、五类和劣五类水,首先带来的灾难就是长江中部分水生生物将面临灭绝危险,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会被破坏,食物链会断裂,蓝藻等会大面积暴发,生态平衡会被彻底打破,长江也将变成一江死水。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江口能观测到的水生底栖动物共有126种,到2002年,能观测到的已只剩下52种。大量有机物被带入东海,使得近年来我国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大面积的赤潮频繁暴发。长江的生态平衡系统如被彻底打破,长江成为第二条淮河,只是早晚的事情。

    三大污染源同时向长江“放毒”

    专家分析,长江的污染来源主要集中几个方面。

    首先是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污染。工矿企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4年,长江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达167.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76.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90.9亿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462.8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34.98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27.9万吨。

    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是长江流域的另一个主要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农业固体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和山林地区径流污染等。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总量,与工业、城市生活等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基本上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还有航运量激增带来大量船舶污染。长江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上运输大动脉,航运业十分发达,常年在水上运营的船舶有21万多艘,这些船舶每年向长江排放的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达3.6亿吨,排放生活垃圾7.5万吨。另外,因海损事故造成的油品、化学品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对长江水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

    “早期癌症”需早日防治

    尽管沿江一些省市也担心长江污染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但各省市为了保证自己GDP的高速增长,无论上游中游还是下游,仍在拼命上项目,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水,需要大宗运输的重化工项目,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摆在江边。

    中下游已经建成的沿江密布的一些特大型重化工业及船舶制造、造纸、炼钢等排污大户,为了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在个别地方领导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偷排行为也是屡禁不止。有的企业甚至准备了两套污水处理设备,一套专门用来应付检查,一套用来偷排。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最近几年,国家在长江的污染治理上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沿江建成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就有170多个,但效果并不明显。

    沿岸许多污水处理设施最后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有的污水处理厂甚至因为污水处理设备从国外买来时就是落后技术,处理出来的污水根本无法达标。

    陆健健说,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长江污染现在虽然比较严重,但还算是“早期癌症”,如能抓紧治理,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出现崩溃的情况还不至于出现。(记者:刘文国 武勇)

    相关链接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主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长630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河流径流量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历史发展悠久,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流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例超过50%,流域内设市的186个城市,人口超过200万的特大城市有四个。

11、“中华环保世纪行”抵达吴江 再度聚焦太湖治污

来源:龙虎网 2006年05月29日

  【龙虎网报道】继去年集中采访报道江苏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情况之后,全国人大与中宣部共同打造的品牌新闻行动“中华环保世纪行”今年再度聚焦太湖治污。“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一行25日抵达吴江。

  省环保厅副厅长秦亚东介绍说,太湖流域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中江苏占52%。目前,太湖的五里湖、梅梁湖等重点湖区水质明显改善,两个湖区总磷浓度分别下降了28.3

%和48.3%。太湖湖体两项考核指标污染程度也有所减轻,总体水质达到了国家“十五”计划目标。重点水污染治理工程进度在全国“三河三湖”治理中最快。我省列入国家计划的176项工程,到2005年底,完成157项,完成率89.2%;在建19项,在建率10.8%。其中77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69座,形成处理能力173.5万吨/日,超过国家计划建设规模6万吨/日。我省目前初步确定的太湖流域“十一五”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太湖湖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流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重点地区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削减15%;完成“十一五”各项工程建设目标。

12、一企业污水直排女儿河 市环保部门对其处罚

来源:金豹网-锦州晚报 2006年05月29日

 

  本报讯(赵进记者李晓林摄影/记者张潇)加工皮革、皮草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毛皮渣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女儿河里,使女儿河的水质遭到污染。

  上周三,记者随同市环保局的有关人员来到锦州市华顺立民羊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后身。记者在该公司厂房后看到,对面的女儿河河床斜坡处伸出一根粗大的水泥排污水管,黑褐色污水泛着白沫从排水管里直泻而下,毛皮革的渣滓淤积在河床上、河水中,延绵几十米。厂房后身有几名环境工程维修人员正在修理排污泵,一车车的皮毛革渣被清运出来。一名工程人员说,该公司的排污水泵坏了,正在抓紧维修。据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企业生产中的污水从车间流出来后,应先进入沉淀池,把毛皮渣沉淀后,再进入生化曝气池,分解水中的污染物。

  上周四下午1时左右,记者与环保局人员再次来到现场,但企业后门已经关闭了,排污水管还在不停地排放污水。据环保局主管此项工作的栗副局长介绍,锦州华顺立民羊业股份有限公司有污水处理装置并达标排放。但前一段时间,环保局对企业治污设备进行排查的时候发现该企业污水站没运行,污水直排到女儿河。5月9日,市环境监理处对其环境违法行为马上予以制止,并按法律程序下发了处罚告知书和处罚决定书,罚款5万元。

  截止到发稿之日,该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已经恢复了运行,但还有部分渗留液流出,存留污染物还需彻底清除。

13、我国地下水超采面积已达18万平方

来源:新华网 2006-5-29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8日电(记者雷敏、张云龙)截至目前,我国以城市和农村井灌区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超采区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56个发展到164个,超采面积从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这是记者28日从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此次会议提供的材料显示,我国水资源评价的最新成果表明,近年来,南方地区河川径流和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增幅接近5%,但也出现区域性甚至流域性缺水现象;而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北方部分流域周期性水资源短缺加剧。

    “十五”期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还有3.2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

    此外,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一些水生态恶化地区,河流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绿洲消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