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五月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五月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05-10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民间环保人士于晓刚荣获环境金人奖

                  2、世界森林“罪恶产业链”调查 中国为谁背黑锅

                  3、周生贤:着力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4、环保新标准纳入水泥生产许可证发放审核条件

                  5、甘肃白银成全省污染最重城市

                  6、香港环保署:改善空气质量是港府最首要环保工作

                  7、南水北调水源区汉中段水保项目完成

                  8、《人民日报海外版》:珠江水系将实施统一禁渔

                  9、成都有偿奖励环保投诉 金额最高可达到2万元

                  10、河南今年以来关停污染企业311

                  11、圆明园遗址内住户和单位今年有望完成腾退

                  12、建设部副部长批评破坏景区行为 <无极>剧组遭批

                  13、环保总局将调查《无极》破坏环境事件

                  14、青海乐都工业废水浇凉菜农心 整改月余仍偷排污

                 

1、民间环保人士于晓刚荣获环境金人奖

来源:公益时报2006年05月10日

  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环境金人奖”(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ce)评奖委员会4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市向今年获奖的6位生态保护人士颁奖。在保护云南生态环境和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流域”主任于晓刚成为本年度此奖在亚洲的惟一得主,同时他将获得奖金12.5万美元。这是该奖创办16年来中国人第

二次获奖,第一次是由反对“三峡工程”的环保人戴晴于1993年获得。

  于晓刚早年在云南从事社区林业科研工作。他花费多年时间建立了开创性的流域管理计划,同时研究并记录了水坝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中央政府增加对那些因水坝而搬迁的村民的赔偿,并开始对重大水坝开发进行社会影响评估,于晓刚的报告被视为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在颁奖典礼上,戈德曼环境奖创始人理查德·戈德曼在致词时说:“这6名获奖者是你们从未听说过的最重要的无名英雄。他们都为了保护自己祖国的环境而奋斗,经常独自面对巨大的危险。他们的惊人成就使我们每一个人深受启发。”

  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多夫·弗莱文则对于晓刚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于晓刚先生利用他的流域管理方面的知识,致力帮助受水坝建设影响的地方社区重建生活。于晓刚先生克服各种不利条件,让他们在开发过程中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他所采取的方法将帮助中国在不牺牲自然资源和公众权益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于晓刚本人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面对如此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这点成功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开始。要在全中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所有中国人的参与。”

  “环境金人奖”创建于1990年,创办人是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民权领袖和慈善家理查德·戈德曼及其妻子罗达·戈德曼。罗达已于1996年去世。夫妻二人认为,草根环保组织的领导者大多不为人所知,在公众的视线之外从事着保护地球的工作,所以戈德曼夫妇希望设立奖金表彰和鼓励这些英雄。“环境金人奖”每年嘉奖6名环保人士,他们分别来自北美洲、中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岛屿国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12.5万美元奖金,这是全世界环保领域最高额的奖金。

  除了于晓光,今年的获奖者还包括:乌克兰的奥莉亚·梅兰(Olya Melen),26岁,职业是律师,通过她的努力,黑海地区一片世界上最珍贵的湿地——“多瑙河三角洲”得以暂时保护。利比里亚的斯雅克(Silas Kpanan),36岁,她揭露了利比里亚前总统查尔斯·泰勒非法伐木获取钱财用于长达14年内战,造成15万人死亡的事实。巴西人费德沙·德席维亚,35岁,他因奋起保卫亚马逊地区的热带雨林而受到称赞。美国人威廉斯(Craig E. Williams),这位年纪58岁的越战老兵成功地劝服五角大楼停止在美国境内焚化化学武器的计划。最后一位来自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肯吉尔(Anne Kajir),32岁,他揭发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内部牵涉层面广泛的贪污腐败──当局纵容财团非法砍伐林木,破坏亚洲太平洋地区最大且最完整的热带森林地区。

  于晓刚事迹简介

  于晓刚现年55岁。2000年,他在撰写博士论文“拉市海修建水坝的社会影响评估”之后实施了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这座水坝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了当地渔民和农民的生计。由于农田被水库淹没,多数村民转而以打鱼为生。后来,鱼类资源随着过度捕捞而萎缩,鸟类又损坏了剩余田地上的粮食,当地居民的生活进一步陷入困境。于晓刚召集居民、当地政府机关和私人企业家建立了流域管理项目,2005年该项目被誉为中国十大可持续发展案例。这是中国由非政府组织、居民和地方政府参与的首个流域管理项目。

  2002年,于晓刚向中央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漫湾大坝社会影响的报告,促使政府为当地社区追加了7000万人民币(870万美元)的移民安置费,用于减轻大坝的负面社会影响。漫湾电站社会影响评估工作完成后,于晓刚就不停地倡导在重大项目决策时必须进行社会影响评估。过去,修建水坝的计划只需要政府官员的指令,而在今天,因为于晓刚和其他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中国政府已开始要求在所有提议的重大开发项目的决策过程中进行社会影响评估。

  2003年,云南省政府宣布计划在怒江、金沙江(长江)、澜沧江(湄公河)三江并流地区的怒江上新建13座水坝。于晓刚利用拉市海和漫湾水坝的故事教育了三江流域的村民,用公共汽车把他们送到湄公河受水坝影响的地区。在那里,村民看到了由于水坝而无以为生的男男女女,靠捡拾垃圾卖钱为生。于晓刚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了关于水坝影响的电视节目并在全国播放。

  2004年,温家宝总理搁置了怒江的水坝计划,并指示需要“谨慎研究,科学决策”。

  于晓刚特别希望让地方村民参与水坝的决策过程,并通过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增强他们参与决策的能力。2004年,他带领五名村民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会上他们获得机会与政府高层官员、水坝公司的执行官以及水坝建设专家交流意见。于晓刚还想让中国非政府组织行动起来,积极倡导社会影响评估制度。

2、世界森林“罪恶产业链”调查 中国为谁背黑锅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2006年05月10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申水、韩轩、实习记者、殷亚楠报道 近期,几份由非政府组织发布的关于全球森林产业链的报告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英国广播公司(BBC)以《中国家具摧毁世界森林》为题,称由非政府组织“森林趋势”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中国生产木制品的需求旺盛,全球森林资源正遭到严重破坏”。这篇报道指出,中国在生产中使用的许多木材资源是在世界其它地方非法砍伐后运入中国的。

  英国《金融时报》则根据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共同的责任——全球和中国林产品消耗对森林的影响》报告称,中国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及宽松的监督管理,已导致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估计去年印尼近80%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至少90%的森林,都遭到非法滥砍,多数外销到中国”。而台北“中央社”更是将这份报告解读成“大陆滥用非法木材,破坏生态环境”。

  一时间,似乎中国成了破坏森林资源的“罪魁”而遭万夫所指,事实果真如此吗?

  环保组织报告究竟说了什么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联系了绿色和平和森林趋势组织,拿到了报告原文。通观绿色和平《共同的责任》报告全文,记者并没有发现有单独指责中国的意味,报告开头特别用黑体字标出一段话:“发达国家对中国廉价产品的需求带动了中国的林产品生产,驱使中国进口更多木材。如果说中国对木材的需求加深了全球的森林危机,欧美日等地区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报告用数据体现了中国林产品进口的情况,但报告也指出,中国对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中国更多地处于加工环节,而发达国家不单从中国大量进口廉价林产品,同时人均林产品消耗更远高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和地区。

  森林趋势的报告名为《中国和国际林产品贸易对森林保护和人民生计的影响》,报告的引言为“中国——国际木材市场的中间环节”。报告称,“为了满足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家具、胶合板、木制模具和木地板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加工厂”。

两份报告在提到中国大量进口木材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产业链的最终环节: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最终消费者。“共同的责任”这个题目似乎应该是对这两份报告最好的诠释。

作者称报告被误读

  “我们的报告被一些媒体断章取义地误读了”,绿色和平森林项目主任、报告的主要执笔者施鹏翔告诉记者。他说,一些海外媒体发表的文章并没有真实、完整反映绿色和平的报告。

  施鹏翔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以前发达国家对全球森林遭破坏承受的批评比较多,这几年,随木材进口量的增多,中国比较集中地承受了国际上的指责。“我们报告的结论是:中国对此问题有责任,但发达国家决不能单单指责中国,中国只是扮演了加工者的角色,反而是作为最终消费者的发达国家有比较大的责任。”

  “在发布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措辞一直很小心,如果讲一句中国的责任,马上就会强调一句发达国家的责任。”施鹏翔说。

  那么为什么报告会遭到有意无意地误读?施鹏翔分析,近几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中国威胁论”和“妖魔化中国”之声四起,这种国际环境是“中国威胁世界森林”说法的大背景。

  “我的报告尽量传达出客观的信息,而不只是强调中国在该问题上的责任。”森林趋势分析师孙秀芳是《中国和国际林产品贸易对森林保护和人民生计的影响》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她对《国际先驱导报》强调。

  最终消费国才是“祸首”

  “中国盗取世界森林”的观点不是第一次被提出,去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曾发布《中国木材市场、贸易与环境》报告,称中国近10年来大量进口木材催生了猖獗的非法交易,向中国出口木材的国家如今都面临着诸如乱砍乱伐和非法木材交易等严重问题。英国民间环保团体“环境调查机构”也称,世界最大的木材走私市场在中国大陆和印尼之间,一些激进的环保组织甚至称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法盗砍木材的销赃地”。

  其实,绿色和平和森林趋势的报告正好解释了“中国背了谁的黑锅”。

  施鹏翔告诉记者,在中国进入世界木材产业链之前,日本曾经是印尼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大的木材出口国,受到很大的国际压力和指责。但这些年来中国已经取代日本进口国地位,例如从巴布亚新几内亚进口的木材已占到该国产量的75%,伴随这个过程,“毁坏世界森林”的骂名已经集中地从日本转向了中国。

  但令人玩味的是,日本原来大量进口原始森林木材,主要用于国内消费,最终产品几乎没有出口,而中国进口的木材则大量用于加工出口,日本更是主要进口国(占中国木制品出口的18%),日本在以更低价格继续享用优质木制品的同时,还“巧妙”地将国际指责和压力抛给了中国。

美国和欧洲与日本为伍,同样处在这个“罪恶”产业链的最终需求端。据森林趋势的报告显示,“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林产品进口自1997年开始猛增,美国的进口几乎增长了1000%。自2000年起美国就是中国林产品的单一最大进口国,其份额在2005年达到中国林产品出口总额的35%之多。欧盟的进口增长了800%,英国、德国和荷兰分列前三位。”

3、周生贤:着力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来源:新华网2006年05月10日

  新华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顾瑞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9日指出,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环保工作,将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上来,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记者从环保总局思想作风整顿大会上获悉,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从今天开始,环保总局将用50多天的时间,在机关开展思想作风整顿,重点加强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和制度“五大建设”。

  “把反腐倡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一定要防微杜渐,从不请客送礼、不铺张浪费、不收受贿赂的‘约法三章’做起。”周生贤说,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学习党章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思想作风建设的有力武器。要通过认真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念,自觉遵照党章的规定和要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端正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据了解,环保行业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的三大重点整治领域是各类行政审批、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其中,行政审批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资格审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等;固体废物进口审批、化学品登记等;公司(中介)经营管理、工程招标投标、材料设备采购、项目预决算和资金审批划拨等;环保模范城市、环境友好企业评选、环境标志产品评审认证等;生态示范区、生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自然保护区评审等工作为重点部位和环节。

“当前要特别注意查处商业贿赂问题。”周生贤强调,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抓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带动非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治理商业贿赂问题。

4、环保新标准纳入水泥生产许可证发放审核条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06年05月10日

  本报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等8部门近日联合下发了《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水泥企业必须认真执行即将在7月1日开始生效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即颗粒物排放小于50mg/m3,并把该环保新标准纳入水泥生产许可证发放的审核条件,坚决取缔无证生产。

  “‘十五’期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40%。”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副局长牛建国对于我国“十五”期间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用这样一组数据概括。据统计,“十五”期间,由于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5000万吨以上,减少了粉尘排放500多万吨,水泥工业年销纳工业废渣已超过两亿吨,占工业废渣总利用量一半以上。与上世纪90年代比热耗下降了5~10%,电耗下降了10~15%;与立窑相比,综合能耗下降20%以上。

  “但是我国水泥行业仍然存在着经营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结构不合理,落后生产能力比重大等问题。而国家对水泥行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明显存在着扶持力度不够,缺乏配套政策。”牛建国说。

  刚刚印发的《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将提高到70%,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2005年的20万吨提高到40万吨左右,新型干法水泥吨熟料热耗由130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10千克标准煤,采用余热发电生产线达40%,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25%。粉尘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工业废渣年利用量2.5亿吨以上。石灰石资源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

  按照《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政府将严格市场准入;把环保新标准纳入水泥生产许可证发放的审核条件,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生产企业要认真执行7月1日开始生效的《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加快实施对现有水泥生产线烟气连续监测装置的安装和管理;依法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牛建国介绍说,根据目前的整体污染治理水平以及对污染严重企业加速淘汰的需要,要求现有生产线在2006年7月1日前达到颗粒物排放小于100mg/m3的新标准。对于2005年1月1日后建设(新、改、扩建)的水泥生产线,《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则一律要求采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并达到与国外标准大致相同的排放水平(颗粒物为50mg/m3)。为全面加强水泥工业环境管理,有关部门还将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水泥工业生产全过程(包括矿山),增加了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控制要求等环保相关管理规定,并要求水泥窑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装置;根据排放标准制定的总体思路,新标准排放限值不再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挂钩;并增加了水泥窑焚烧危险废物的排放要求。

  同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和调整水泥税收政策,停止对落后工艺和严重污染环境的水泥生产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税收征管,禁止对小水泥企业包税和随意减免税。

  加大对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要抓紧完善现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中有关水泥利废税收优惠规定,享受该项优惠政策的企业除利用工业废渣的比例达标外,还必须达到环保新标准。研究制定鼓励水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处理工业、城市垃圾方面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建立科学严格的资格认定方法、程序和管理机制,使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落到实处。

5、甘肃白银成全省污染最重城市

来源:兰州晨报2006年05月10日

  “白银市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省首位,排入黄河的含重金属酸性废水严重超标,目前,白银市是我省污染最重的城市,形势不容乐观。”5月9日,省环保局有关人士如是说。由于一些企业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主要污染物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目前,白银市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对流域内土壤、水源造成了直接威胁。

  饮用水源不达标

  白银市是一个以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重化工、能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白银市年排放废水3190万吨,排放重金属等污染物24694吨,黄河水被长期严重污染,市区饮用水源达不到国家标准;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0.49万吨,烟尘排放5159吨、硫酸雾排放2578吨、氟化物排放698吨、粉尘排放14730吨。二氧化硫污染是我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市区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大大超过国家质量二级标准。

  工业污染问题突出

  白银有色铜业公司和甘肃银光化工公司工艺设备落后,造成事故性的排放不断发生,使市民怨声载道。其中,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铜冶炼制酸系统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量占到了市区排放总量的46%左右,每年有120万吨含铜、铅、锌、砷等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的酸性废水排入黄河,致使白银市区常年笼罩在烟雾之中,造成黄河多次重度污染,同时,每年工业企业产生固体废物362.31万吨,成为白银市环境污染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

  有关部门专门组织调查了白银市郊区污水灌溉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郊区污水灌溉的作物产量略高于对照区,但土壤、小麦和玉米籽粒中重金属镉、铅、铜、锌、汞、砷的含量均高于对照区,且超标严重。因此,有关部门认为,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考虑,综合治理农田环境污染,保护城郊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治污面临三个难题

  省环保局有关人士指出,白银严重的污染是历史造成的,虽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治理,环境质量确实逐渐好了起来,但环保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结构性污染依然十分突出。企业工艺落后和设备陈旧,污染排放总量依然很大,事故性排放不时发生。工业布局极不合理,工厂和居民相接,绝大部分老企业厂群地处城区的上风向,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不可避免地遭受污染。其次,计划经济时期所欠的巨额治污资金,企业和地方政府无力筹措。据测算,仅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确定的4个污染治理项目所需的资金就多达30亿元。第三,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威胁。黄河是白银惟一的常年性地表水系,由于黄河上游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粪大肠菌群和总氮长期超标,因此改建水源地也迫在眉睫。

  实施环保工程治污

  为使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白银市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白银有色铜业公司铜冶炼制酸系统污染治理工程和甘肃银光化学工业公司硫酸雾治理工程,彻底解决危害市民身心健康的二氧化硫、废水重金属和硫酸雾污染问题,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把大通河水引到白银武川,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启动煤矸石综合利用工程和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初步形成循环经济框架;力争城区空气质量75%的天数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黄河白银段水质稳定达到三级标准。同时,将以兰州-宁夏天然气管道建设为契机,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实现燃煤炉、窑、灶的能源置换。

目前,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和省环保局、省经委支持的白银有色铜业公司污染治理项目正在实施建设中,以先进的动力波稀酸洗涤、两转两吸制酸工艺整体解决二氧化硫和酸性废水的污染问题,项目计划投资2.48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共完成投资1.0171亿元。银光公司硫酸雾治理工程的解决方案已经确定,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6、香港环保署:改善空气质量是港府最首要环保工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6年05月09日

  中新网5月9日电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政府环境保护署发言人今日重申,改善空气质素是政府的最首要环保工作。

  该发言人说,透过香港实行的减排措施和与广东省的合作,香港政府有决心达到与广东省政府达成的二○一○年减排目标。他指出,特首在施政报告中清楚指出,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是不能容忍污浊的空气。

  为改善空气质素,香港和广东省政府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在二○一○年减少两地四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悬浮粒子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一九九七年水平相比,计划分别减少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五十五和百分之五十五。

  发电过程是香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头,香港空气中百分之九十二的二氧化硫和一半的氮氧化物和可吸入悬浮粒子是由发电产生。

  该发言人指出,环保署已促请电力公司加快减排工作,在发电过程中尽量增加使用超低硫煤和天然气。同时,环保署会积极收紧电力公司的排放上限,以确保达到二○一○年的减排目标。

  他说,今年将会推出进一步的措施以改善空气质素;规定所有新登记车辆须符合欧盟IV期排放标准,同时亦会推出一项计划,管制多种产品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二○○六年,特区政府会将办公大楼的用电量减少百分之一点五。

  为减低专利巴士的排放,特区政府联同专利巴士公司采取了各项措施,并要求更多使用较环保的巴士型号。

在环境保育方面,香港致力绿化城市。在过去三年,在市区及郊野公园共种植了约七百三十万棵树。(完)

7、南水北调水源区汉中段水保项目完成

来源:陕西日报 2006年5月9日

历时4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陕西汉中段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建设任务,这将对保障水源区水质和保护陕南土石山区水保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是解决我国京、津、华北地区缺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特大型国家水利工程。该工程水源区主要集中在陕西省的秦巴山区,涉及汉江和丹江流域两大水系5市31个县(区),总面积62731平方公里(其中汉江流域55180平方公里,丹江流域7551平方公里),占水源区总面积的67%。该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之建设目的是涵养水源、改善水质、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2002年,陕西省城固、洋县、镇安、柞水、宁陕、镇坪等6县被列入示范点进行建设,计划5年完成,现已提前一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最近,汉中市两县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已通过省上检查验收。

8、《人民日报海外版》:珠江水系将实施统一禁渔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5月10日 

据新华社南昌5月9日电 (记者郭远明)为促进中国南方最大水系——珠江流域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中国将在珠江流域实施禁渔期制度,让流域野生鱼类得以休养生息,流域生态环境获得有效恢复。

日前在南昌结束的珠江流域渔业管理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珠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研究并确定了珠江流域实施统一禁渔期制度的方案,即在2007年正式实施统一禁渔期制度,禁渔时间初步确定在每年4月至5月,禁渔范围包括流经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江西六省区的珠江流域各干流及其各通江湖泊支流。

9、成都有偿奖励环保投诉 金额最高可达到2万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05月10日

从5月1日起,在成都市,拨打12369环保投诉将实行有偿举报。据了解,环境污染的举报对象将重点锁定在违法生产及排污,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在全市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的;排污者擅自拆除、闲置或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水治理设施,造成污水超标排放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明令禁止、取缔、关闭、淘汰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非法收集、贮存、处置和转移危险废物的;建设项目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等几大类违法行为。奖励金额最高可达到2万元。

10、河南今年以来关停污染企业311

来源: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2006年05月10日

  新华社电(记者李丽静)来自河南省环保部门的消息说,今年以来,该省采取强硬措施,铁腕治污,目前已关停污染企业311家,81家企业正在施工改造中。

  今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将11个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公开承诺的10件实事之一。该省将关停治理重污染企业与工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出台有关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关小上大、关旧上新,实现本地区的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运用城市低保、困难救助、再

就业培训等政策,妥善安置好关闭企业的职工生活,确保工作平稳推进。

11、圆明园遗址内住户和单位今年有望完成腾退

来源:新华网2006年05月10日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 国家文物局网站日前发布消息:长期占据圆明园遗址主体的785户居民和14个驻园单位,有望在今年底彻底完成腾退。

  据《北京日报》报道,2000年,北京市政协针对圆明园保护提交提案,随后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通过“腾退”把遗址内的居民和单位搬出来,彻底解决遗留问题。

  北京市政府在圆明园附近特批了一块地,授权一家房地产集团为迁出居民盖楼。海淀区政府耗资1个多亿,搬迁13家海淀区属驻园单位,目前,仅剩下澳柯玛修理公司在房屋租赁合同到期后,仍然拒不搬迁。目前,拒不搬出的澳柯玛修理公司已被起诉至海淀区人民法院。

  上世纪80年代,圆明园即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但园内存在大量住户和单位。为此,市政府提出了“迁出去,围起来,管起来”的圆明园保护目标。

12、建设部副部长批评破坏景区行为 <无极>剧组遭批

来源:新华网2006年05月10日

碧沽天池“昔非今比”

  新华网杭州5月9日电(记者方益波 万可)“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破坏”,在9日于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主题报告中对当前存在的破坏风景区和城镇水环境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

  仇保兴说,碧沽天池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池水清澈澄明,池畔遍布罕见的杜鹃花,周边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草地。他引用媒体报道的资料说,电影《无极》剧组的到来使美丽的天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不仅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遍地,天池里还被打了一百多个桩,天池边禁伐区的一片高山杜鹃被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出一条简陋的公路,一个混凝土钢架怪物耸立湖边,一座破败木桥将天池劈成了两半。

  仇保兴还批评了过度人工化、城市化,乱占地建房、毁坏自然遗产等当前城镇和风景区建设中存在的破坏水环境等问题。

  他举例说,一些地方在核心景区和近核心景区大量建造宾馆或增加床位,过度使用景区溪水和抽取地下水,造成溪流、泉水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地区放任占景建房,盲目进行修堤、填湿地造田,截弯取直河道等。浙江著名的风景区雁荡山原以溪景闻名,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致使绝大多数的溪流干涸,潺潺溪流之景再难呈现。建设部日前已对庐山风景区等地方出现的单位乱建房屋事件进行严肃处理,当事人都受到了党纪政纪处理。他强调,任何建设工程,都要算算经济、社会、生态三笔账。

  仇保兴展示了大量的图片,痛心地说,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县级市、小城镇基本上没有污水处理厂,水质性缺水日益严重,虽然县级市的污水排放只占总污水排放量的10%左右,但对整个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后期治理耗资巨大,在许多县级市,垃圾、农副产品加工、网箱养鱼、养猪、奶牛场粪便排放等都对水体造成了破坏,结果鱼虾绝迹。这些污水失控的现象,正在毁坏可永续利用、不断增值的自然遗产。他说,最典型的就是历史上被无数文人墨客赞美的昆明滇池,现在水质恶化,花了巨资治理效果仍不理想。

  据悉,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共有5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与会,他们将共同探讨实现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有效途径,总结交流中外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经验。

    剧组毁坏景区已有先例,为何此类现象屡禁不止呢?!

    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传出消息,女演员柯蓝公开向自己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惊情神农架》“开炮”,对该剧组在拍摄地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破坏原始生态、剧情追求猎奇的做法提出抗议。她同时还批评电影《情天大圣》(主演为谢霆锋)的剧组在神农架“砍掉了一大片树木,造了一个水泥的大蘑菇,现场无法再复原”。

    柯蓝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惊情神农架》首映式上曝光《惊情神农架》及《情天大圣》剧组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拍摄时破坏当地环境一事,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影视剧组因拍戏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事实真相,记者前天下午4时从上海出发,经过30多个小时颠簸之后,于昨天下午4时半赶到神农架山脚下的木鱼镇,马上上山寻访有关剧组“造孽”之迹。

    旅游与环保,发展与环保一直以来都是一对矛盾,如何能够将两者协调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相关策划:自然风景区:开发与环保怎样和谐?

碧沽天池“昔非今比”

破旧的断桥横在水面

美丽的碧沽天池边留下的“垃圾”

13、环保总局将调查《无极》破坏环境事件

来源:新浪环保2006年05月10日

  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司长祝兴祥5月10日说,将责成云南省环保局调查电影《无极》剧组是否破坏香格里拉环境。

  此前的5月9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杭州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批评《无极》剧组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破坏。

  祝兴祥说,到目前为止,环保总局尚未接到关于《无极》破坏环境的相关投诉和报告。不过,了解此事后,环保总局将让云南省环保部门立即调查了解并将结果上报。“首先要给这件事定性定量,也就是说,要看剧组有没有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有破坏,程度有多严重。” 祝兴祥说,如果情况属实,下一步将考虑处罚。

  针对电影剧组以及一些娱乐活动选择自然景区作为场所,祝兴祥称,环保总局对此的态度是不赞成。“但由于像《无极》拍摄这类活动不需要经过环保部门的审批,因此我们事先无法测评,只能事后监督。” 祝兴祥说。

  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也表示,对于影视剧组到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拍摄这种行为,目前环保法规还没有具体规定,没有一个环境影响评价的机制。对这种行为,环保部门如果进行查处,首先面临的是法规上的空白,其次是多头管理的困难。原因在于,我国环保法规体系复杂,环保执法部门也非常繁多,环保总局执法要和其他部门一起进行,但环保部门行使的职责不到30%,法规不统一和执行多头的现象阻碍了对违法行为的查处。

陆新元说,从长远来说,针对到景点拍摄这种活动肯定要出台相关法规,现在这方面缺乏经验,需要通过一些生态执法的试点来积累经验,加强执法。将来是完全禁止到风景区拍摄还是限制,需要通过试点进行研究摸索。

14、青海乐都工业废水浇凉菜农心 整改月余仍偷排污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6年05月10日

  3000株辣椒苗静静地躺在暖棚偏房里,干枝败叶间,辣椒果依稀可见。“眼下市场上青辣椒能卖到2.25元至3元,这次损失至少有6000多元。”李兴基捧起一捆已干枯了的辣椒苗欲哭无泪。前些日子,这些辣椒苗还绿油油地“活”在他家的暖棚里,就在他刚卖出头茬辣椒后,浇了一次河水便遭此劫。

  李兴基是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下李家村的蔬菜种植户。和李兴基一样,他家周边4个村子凡浇了河水的人家,无一例外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黑水”过处蔬菜“低头”

  乐都是青海省的蔬菜种植大县。乐都县碾伯镇的几个村子都是依引胜河而居的蔬菜种植专业村。

  “原来1斤能卖5毛钱,现在1毛5都没人要。”李英萍家大棚里1200余公斤小油菜也遭了殃。李英萍说,自打3月初浇上“黑水”,她的菜便卷叶、发黄、烂根,菜叶上也看得见斑点油渍,没有菜贩愿意收购这些“难看”的油菜。

  排污企业是青海东风模锻有限公司。事发时,村委会找人对工厂南大门的排污口进行了拍摄取证,并委托青海水环境检测中心海东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污水进行取样分析。经检测,该排污口处水质PH值达到9.6以上。

  遭“黑水”袭击的4个村庄仅3月初这一次排污,就有800多座大棚、近2000亩蔬菜遭害。过去,这些村几乎家家都种黄瓜,近些年因为灌溉水质问题,黄瓜种植成了历史。据农科所介绍,黄瓜生长所需的水PH值在6.2以下,否则很难成活、结果。幸运的是,沙坝村280余亩蔬菜大棚中,用井水浇灌的都幸免于难。

  事发时,村委会及时向镇政府、县城建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及乐都环境保护监理检测站作了汇报。各村同时向青海东风模锻有限公司反映,要求公司来人查看,但是没有得到回应。

  引胜河是乐都县的主要饮用水源地,引胜河是湟水河的支流。湟水河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现在引胜河“黑水”蜿蜒,河床砂石被染成了黑灰色,沉积于河床上的煤炭灰渣随处可见。如果上游来水增多,这些灰渣就会被冲入6.5公里外的湟水河。

  工厂:污水处理设施先进

  接到村民举报,乐都县环境保护监理检测站对排污现场进行了调查。确认青海东风模锻公司没有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致使工业污水超标排放,造成农田农作物受害,村民受到损失。

  按环保监测站的要求,东风模锻公司已关闭了排污口。但工厂却并未停止排污。记者调查时看到,该厂污水处理的最后一道关口——6个循环沉淀池均被煤灰填满。在沉淀池旁的观察井里,两条口径约0.2米的管口仍在吐着“黑水”。这条管线的污水改经对面的铸造厂,从生活污水管道一观察井口排出,又流入引胜河。

  据东风模锻公司工会主席单成国、公司副总工程师连乐涛介绍,污染源一是锅炉煤炭燃烧后的残渣,二是硫酸清洗锻件产生的处理废水。

  连乐涛说,他们有环保部门核发的排放许可证。工厂锅炉产生的煤炭粉尘及废水都能达标排放。但处理废水的沉淀池为露天作业,冬季极易封冻,残渣不能及时清理,致使循环水没有经过彻底沉淀就排了出去。至于硫酸清洗锻件产生的硫酸水已完全实现不排放。此次污染与近几年引胜河上游来水偏少,溪流时断时续有关。

  环保监测的尴尬

  3月2日,环保监测站曾给东风模锻公司下达《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立刻关闭排污口,限期整改,确保达标排放。排污企业发给受害严重的八里桥村、沙坝村、下李家村每村各5000元补偿,并清理灌溉渠淤泥、残渣。但东风模锻公司不但没有停止排污,还擅自改变了排污出口。

  3月18日,排污口排出的“黑水”变成了“黄水”。据有经验的蔬菜种植户判断,这种“黄水”是硫酸废水。当时就有村民向环境检测站举报,但当日是星期六,环保监测站未能到场。“黄水”持续排放了6小时。

  “这属偷排行为。我们去了也是白去。”监测站站长马国鼎说,监测站没有检测设备,检测只能是“跟着感觉走”,对菜农的损失无法作出准确评估。

  乐都县副县长赵存益说,接到群众的上访信,他立刻责成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并将处理结果报县政府。他说,维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责无旁贷。引胜河河水受污染还是关乎全县人民吃水安全的重大问题,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事发至今已一个多月,但仍无人对菜农的损失承担责任。东风模锻公司也没有停止污水排放,只是把排放时间改在了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