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6
今日江河信息导读:1、亲民总理谈环境 答记者质朴、实在
2、上海政府发言人:上海饮用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一滴水"折射泉州新变 痛定思痛"逼"出环保项目
4、总结前五年 展望后五年 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5、新华网:人多水少的中国实施全民节水应对“水荒”
6、新华网综述:全球面临水资源危机
7、新华网:黄河有望进入新一轮丰水期
8、俄战机将穿越张家界天门洞遭质疑 代价几何?
9、南水北调拟挖240公里隧道
10、警告:世界大部分河流不再流入大海
11、创建和平友谊国际水运大通道 中老缅泰达成促进发展九项共识
12、环境污染或可导致性别失衡
1、亲民总理谈环境 答记者质朴、实在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06年03月16日
3月14日上午9时,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记者招待会举行还有一个小时,人民大会堂3楼中央大厅里的座位已被记者抢占过半,还有一些座位被采访本、大信封“占”上了,百多台“长枪短炮”已经架起,为“两会”忙碌了十几天的600余名中外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里静静地守候着,等待着温家宝总理的到来。
9点57分,被誉为“亲民总理”的温家宝一抵达会场,就提出要向群众讲几句话。“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
两个多小时的记者招待会,场内气氛始终被台上这位温和自信的总理所左右。从新农村建设到香港经济,无论记者提出什么问题,温家宝总理都从容应对。
几个问题过去了,来自我国台湾的记者周自立在纸上飞快地写着什么,又默念了几遍。每次新闻官“点名”,他都高高举起拐杖,在记者们如林的手臂中间甚是显眼。眼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不觉总理已经回答了7个问题,却还没点到周自立。但这些都被总理看在眼里,在回答完日本记者的提问后,温家宝给了周自立一个提问机会。
周自立已是第七次来采访“两会”,环境问题是他最为关注的问题。他说,早在18年前他来大陆游玩时,就曾跟有关部门提起过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隐患。借这次难得的“点名”机会,他向总理提出了中国的环保问题。
温总理凝视着周自立说:“你问的问题十分重要。环境污染确实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停顿了一下,温总理坦诚相告:“‘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是坦白地告诉大家,环境指标没有完成。”
此语一出,立刻引起了记者们轻声的议论。温总理神情凝重,举起右手做出一个向前推进的姿势:“我们多次强调,中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温总理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传达出对保护和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信心,场内,鸦雀无声。
温总理告诉大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有切实有力的措施,至少包括4个方面。谈到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时,温总理再次抬起右手:“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他斩钉截铁、一字一句地说,对那些制造污染而给群众、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一定要依法追究其责任。温总理深邃的目光和坚毅的表情,令记者仿佛又听到他的开场白——“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温总理对记者的回答,让人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直面问题的坦率,思考问题的全面,提出措施的具体,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环境大国的形象。
12点8分,温家宝的背影在掌声中逐渐远去。周自立成为场内记者的焦点,他自言对温总理的回答“非常满意”。他告诉周围的同仁,保护环境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中国只有拥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位多年采访两会的老记者感慨:“参加过很多次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了。印象中,这是第一次有人提出环保问题。总理的回答实在、精彩。”(徐琦)
2、上海政府发言人:上海饮用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来源:新华网 2006年03月16日
新华网上海3月15日电(记者肖春飞)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15日在此间表示:上海饮用水水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焦扬当天在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上海饮用水质的问题时说,根据2005年权威部门的检测: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供水水质四项主要指标(余氯、浊度、细菌、大肠杆菌)合格率达到99.95%(建设部考核要求为98%),35项指标综合合格率达到99.92%,高出国家指标3.98个百分点。
焦扬表示,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于居民饮用水水质问题一直高度重视。为了从源头上提升上海城市的供水水质,上海市政府累计投入50多亿元,初步建设形成黄浦江和长江两江供水的基本格局。
焦扬分析说,个别地方出现的自来水发黄,主要是水管老化产生的铁锈,或者是新安装的水管质量不够好。她表示,上海市将结合旧区改造工作,对老化的水管进行综合改造。
她同时介绍,上海市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于今年正式启动,上海将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尤其是进一步向郊区倾斜。
3、"一滴水"折射泉州新变 痛定思痛"逼"出环保项目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2006年03月16日
常言道:一滴水见太阳。在福建泉州市,“一滴水”,见证了环保工作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
3年时间,泉州的水日净日清,主要水源晋江流域水质达标率100%,干流河水含砂量比20年前减少46.8%,比10年前减少14.65%;中心市区污水处理能力从日处理5万吨增至16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6.8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48%。
“逼”出来的环保项目
一根烟囱下,就是一个万元户;但是,一片烟囱下,大片龙眼树却只开花不结果,中小学生们也只能眯着眼睛在教室上课,就连母鸡也不下蛋了———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一些地方深受烟尘污染之害的情景。
牺牲环境,就是毁灭自己。痛定思痛,泉州开始了第一轮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以整治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和建筑陶瓷业烟尘、水泥业粉尘、制鞋业“三苯”废气为重点,率先在福建省通过工业污染达标验收。
环保,是浅尝辄止,还是乘势而上?泉州选择了后者。2002年,该市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开始新一轮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创模”考核只对中心市区的污水处理提出要求,而泉州将其延伸到下辖的12个市(县、区),并下达了硬任务:3年内市县两级兴建1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9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对于经济较发达的泉州而言,要完成这一任务也不轻松。
知难而上,泉州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这一逼,逼出了福建省第一家BOT产业化垃圾焚烧厂、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第一家乡镇污水处理厂,更逼出了晋江上游两个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的建成、两个污水处理厂的动工。2006年,泉州所辖各县的污水处理厂将投入使用。不少乡镇也闻风而动,11个乡镇建成17个垃圾焚烧炉,5个乡镇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新机制克服“两难”命题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曾被认为是难以协调的“两难”命题。山青了,水绿了,天蓝了,树多了,经济同时保持较快增速———双赢的背后,折射出泉州在污染防治模式、环保投入机制、环保执法方式创新等方面的探索。
民营企业发达是泉州的一大特色。企业分布星星点点,带来的是污染散乱状况。分而治之,投入大、见效慢。泉州选择了污染集中控制新模式。
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的石狮,很早就感受到漂染污水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在10多年前就尝试建设污染集控区,即污染企业向集控区集中,区内污水集中处理。如今,泉州市建成10个集控区,集中245家重污染企业,突破了“一厂一治”的制约。区内企业迅速成长,不少企业产值从原先的几百万元迅速发展到上亿元,不少集控区年纳税超亿元。
泉州的环保力度持续升温,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环保投资节节上升。从2002年至2004年,全市共投入近75亿元用于环保建设。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财政投入占一部分,更多的钱从环保事业产业化中来,从优化体制中来。
要想让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产业化,就得研究使其有利可图的外部环境。泉州梳理相关政策,着重建立有利于形成环保产业的环境价格体系、收费体系和运营费用动态调整机制。政策的扶持促进了泉州治污产业的形成,大量社会资本、外来资本通过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等形式进入环保领域。
泉州水资源相对贫乏,在晋江、洛阳江流域,一度出现上游为保护水资源牺牲利益、下游利用水资源产生效益的情形。为兼顾各行政区域在流域保护中的不同利益和责任,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2005年,泉州出台规定,以下游经济受益区补偿上游保护区的方式,按下游受益地区用水比例,5年筹集1亿元用于上游环保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永春县污水处理厂等32个环保项目得到补助,已下拨资金1920万元。
从“部门环保”到齐抓共管
环境保护、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参与,更需要政府作为。在泉州,环保开始跳出部门的小圈圈,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
泉州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各级政府落实责任的机制:鉴于环保管理的任务主要在基层,泉州把责任重心下移至乡镇,探索建立乡镇环保绩效考核机制。乡镇干部在考核经济指标的同时,考核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运行、生态建设与农村保护、工业废水排放、重污染企业关停取缔等项目,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评价体系的变化直接带来了行政取向的变化,乡镇干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在晋江安海、陈埭两大经济重镇,仅最近3年,先后筹集1000万余元资金,建设4、总结前五年 展望后五年 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来源: 中国环境报镇级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对辖区的小流域、沟渠进行综合整治。
2006-03-16
春天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天安门广场,人大代表热烈的掌声响彻人民大会堂。3月14日,世人瞩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高票通过。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是一次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大会。大会充分肯定了我国环保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推进环保工作,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显著提高。但同时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群众的环境需求越来越高,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解决环境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国家战略位置上,确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约束性指标;提出了以环境容量、资源禀赋来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划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确立了经济发展环境优先的原则,设计了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政策路径。“两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转变的新阶段。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基于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积极推动这个转变既是环保部门的重大任务,也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开拓创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面对着艰巨的工作任务、新的使命和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抓住机遇,拿出新的措施、新的体制和新的思路,来迎接新的挑战。
经过全体人大代表表决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一张宏伟蓝图,是一个行动纲领,是一项国家战略。“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批准,意味着规划纲要中确立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经成为政府必须实现的承诺,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等各项约束性指标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环保指标定为约束性指标,正说明了完成这项任务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完成这些指标作为履行政府环保职责的具体行动,让约束产生压力,让压力变成动力;要抓紧时间对纲要中规定的环保指标进行分解细化,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措施,办实事见实效,确保任务圆满完成,使规划纲要中所描绘的美好前景最终都能变成现实。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国务院《决定》的开局之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两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上面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要以国务院《决定》为有力武器,积极推动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举全局之力,围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和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等7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下决心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完成这些环保的硬任务必须要有硬措施。我们要把环评作为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闸,严格环境准入,发挥环境的宏观调控作用;要按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要求,重点抓好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防治,把保证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查处典型案件为突破口,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维护环保法律法规的权威;要充分利用《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加大环保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及主要领导、公职人员、企业负责人等环保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使地方政府、党政领导真正把环保责任承担起来。
新时期的环保任务虽然艰巨,但是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多于困难。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新华网:人多水少的中国实施全民节水应对“水荒”
来源:新华网 2006年3月16日
新华网广州3月16日电(记者王攀 聂建江 程志良)购买眼前的这个节水型抽水马桶,比选择老式马桶要多花200元——买,还是不买?站在广州宝岗建材市场里,正在为新居选择浴室用品的报社编辑张东升最后还是选择了节水马桶。他说,虽说多花了钱,但“至少在报纸上呼吁市民注意用水节约时我能心安理得”。
张东升知道,如何应对水危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名专家和官员16日参加了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水论坛,讨论如何让14亿人告别饮水困难。
和张东升不同,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王其闸村的王爱忠已从节水中获益良多。这位种植了13亩玉米的农民说:“以前种粮食是大水漫灌,没有人关心一亩地浇了多少。现在不同了,每家每户都凭水权证用水,一年约可节省水费500元。”
缺水是个全球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庞大的13亿人口让中国成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准的31%。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缺水情况严重。
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以缓解缺水问题。近5年来,超过一半的省份实施了计划定额用水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包括黄河在内的一些大型流域对沿岸城市取水进行总量控制,多个省份开始建造更多的污水处理厂,规模宏大的南水北调工程等项目也将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应对“水荒”更需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依靠市场机制以鼓励全民节水。
王爱忠在5年前还不知道怎样用最少的水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现在,他用水权证在当地的水管所购买水票,节约的水权可以有价转让。
王爱忠说,现在他全家一年的用水定额6000多立方米,去年家里改种了玉米,不仅节省水费,土地的亩产值也增加了200多元。
“我们有13亿人口,需求很大,可是节约的潜力也很大。”广东省水文局副局长贺国庆说。
部分城市在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作为全国七个最缺水的城市之一,深圳目前人均综合用水量只有181立方米,万元GDP的用水量仅有50立方米,都只相当于广东省平均水准的1/5,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北京通过推广节水措施,在过去5年中年均节水1亿立方米,这相当于1万个3口之家4年多的生活用水。
目前,生活节水也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走近市民家庭。在深圳市,一个小区采取的全新的“中水回收技术”,每天将250立方米的生活废水进行处理用于浇灌和清洁,从而大大节约了用水量。目前深圳共有70多栋有“中水”回收系统的楼宇。
不过,在生活在处处注意节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贺国庆说,广东被称为“空气中也能拧出水”的地区,城市供水不仅漏失率高达20%,而且节水器具和设施很少,用水效率较低,居民迫切需要提高节水意识。
在年初的广东省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议案要求加强节水,建议包括政府出台奖励政策推广节水器具、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使用节水器具等。(完)
6、新华网综述:全球面临水资源危机
来源:新华网 2006年3月16日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颜亮)第4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会议将于3月16日在墨西哥召开。根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报告,全球很多地方正在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危机,而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不善是导致这一危机的重要原因。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6倍,其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速的两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目前地球上淡水资源总体充足,但由于分布不均、管理不善、环境变化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原因,全球约有五分之一的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40%的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
英国《独立报》日前引用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全球500条大河中,超过半数严重枯竭。全球很多地区的农村和城市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危机。就农村而言,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提高55%,因此农村地区需要更多的灌溉用水,而这部分用水已经占到全球人类淡水消耗的近70%。
就城市而言,据预测,到2007年,全球一半人口将居住在城镇。到2030年,城镇人口比例会增加到近三分之二,从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联合国估计,届时将有20亿人口居住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而缺乏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将严重威胁城市贫民的基本生存。
此外,科学证据表明,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水质正在下降。科学家发现,淡水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在迅速衰退,其退化速度往往快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五分之一的淡水鱼种群或濒临灭绝,或已经绝迹。2002年,全球约有310万人死于腹泻和疟疾,其中近90%的死者是不满5岁的儿童。每年约160万人的生命原本都是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来挽救的。
联合国在最新公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中认为,导致目前全球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水资源浪费严重,世界许多地方因管道和渠沟泄漏及非法连接,有多达30%到40%甚至更多的水被白白浪费掉了。
二、发展中国家水资源开发能力不足。水是创造能源的重要资源。欧洲开发利用了75%的水力资源。然而在非洲,水力资源开发率很低,60%的人还用不上电。
三、用于水资源的财政投入滞后。近年来用于水务部门的官方发展援助平均每年约为30亿美元,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会提供15亿美元非减让性贷款,但只有12%的资金用在了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用于制订水资源政策、规划和方案的援助资金仅占10%。
联合国认为,全球水资源危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场公共管理体系的危机,这个体系“决定了哪些人、在什么时候、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水,并且决定了哪些人有权得到水资源以及相关服务”。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将在2015年前使全球得不到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减半。另外,联合国还呼吁各国和地区建立水的安全机制,预防各种与水有关的自然灾害,如海啸、洪水、风暴、旱灾等。(完)
7、新华网:黄河有望进入新一轮丰水期
来源:新华网 2006年3月16日
新华网兰州3月16日电(王进东、王云祥)黄河将结束1990年开始的第5个枯水段期,今年有望进入又一个丰水期。这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悉的消息。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利用代表黄河上游流域径流动态变化的唐乃亥水文站的径流资料,以及黄河流域从20世纪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开始观测的久治、玛曲、红原、若尔盖、达日、大武、泽库、同德、玛多、兴海等10个气象站40余年的降水观测资料,并根据唐乃亥1920—2004年径流系列统计,黄河上游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611立方米,径流量的长期变化具有明显的丰枯交替特征。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90年代的70余年来,黄河径流大体上经历了5个枯水段和4个丰水段,每个丰、枯水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枯水段持续时间为4—15年,平均为9年;丰水段持续时间为7—14年,平均为9.25年。总体上,黄河上游出现枯水的时间多于丰水,但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18年左右。1990年开始的第5个枯水段至2004年已持续15年,是有资料记载以来的80余年里最长的一个枯水期。
唐乃亥站径流观测数据表明,2005年1—9月份黄河上游来水较多年平均同期偏丰两成以上,10月份及汛后来水也超过多年平均同期水平。据此,蓝永超研究员根据黄河上游径流的长期演变规律分析得出初步结论,1990年—2004年枯水期已经结束,今年黄河有望进入新一轮的丰水期。
8、俄战机将穿越张家界天门洞遭质疑 代价几何?
苏-27战机编队穿越天门洞想像图
[编者按]据当地官方披露,张家界天门山特技飞行表演将于3月17日~19日在湖南省张家界荷花机场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将有10架飞机参加此次特技飞行表演。其中俄罗斯联邦“勇士”飞行表演队5架苏-27战斗机将现场表演穿越天然溶洞――张家界天门山天门洞。此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关注。人们对活动的安全,特别是对张家界生态可能造成的破坏表示担忧
特技飞行表演时间表
·3月17日
14:10 现场总指挥发信号弹,飞行表演开始、苏-26、雅克-52穿越天门洞
·3月18日
苏-26、雅克-52、苏-27战机穿越天门洞
·3月19日
苏-26、雅克-52穿越天门洞,飞行表演结束观众代表与飞行员交流,合影留念
北大学者公开信
呼吁叫停战机穿越天门洞
让我深感痛心和痛恨,禁不住提出一个沉重的问题“难道要直播可能发生的人为和人道灾难吗?!”
天门洞是一座天然溶洞,属于“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后者已经被UNESCO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这一荣誉显视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拥有的自然奇迹。人类没有任何理由以具有毁灭性风险的方式去惊挠这样的伟大人类遗产地。
即使成功飞越,其对于自然资源管理的不良示范作用也是灾难性的,备受城市化建设、商业性开发、人满为患的旅游困扰的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管理已经举步维艰,而这样商业性质的冒险行动只会使其雪上加霜!
这样针对自然遗产地的荒唐冒险行为除了满足组织者的商业利益外,实在找不到值得举办的任何其它理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教师 李迪华)
战机穿越代价几何?
虽然主办者宣称,在此之前专家借助一些精密仪器进行过论证,但这始终只是分析、模拟和猜测的数据,不能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有关人士指出,天门洞作为张家界的著名景点,也是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任何人为的开发和飞行表演都极可能导致对其原始生态和自然风貌的破坏。这次飞行表演万一出现意外,保险公司赔偿的仅仅是钞票,它能赔出一个天然奇观天门洞来吗?谁能承担得起责任?
环保论坛网友:天门洞在哭泣
有些人不愿意看到我如此的完美,1999年一架飞机从我的胸中穿过,现今又有一架战斗机要来了。你说这些战斗机不去打仗,不去战场上扬威,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组织者说采取了三项措施在万一出现意外的情况下搜救飞行员。环报部门说万无一失没有问题。
我再挺拔的身躯也禁不住750公里/小时的速度啊。救救我吧,一旦撞坏了,还能够修复吗?把组织者的胳膊砍下来了再接上去还复原入初吗?
组织者们,芦沟桥上的石狮子成为整个民族被侵略的象征,难道你们也想让我被撞成残缺破败的样子成为你们的象征吗?
你们人类不是要建设和谐社会吗?可不能光挂在嘴上啊?一切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朋友们,救救我
9、南水北调拟挖240公里隧道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06-3-15
日前,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开展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对下游水文情势影响》等研究并通过评审。专家们认为的得当措施之一是:尽量采用隧洞引水,避免破坏地表植被,不影响野生动物的活动。
据有关专家介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期实施,分别从通天河调水80亿m3,雅砻江调水65亿m3,大渡河调水25亿m3,累计调水总量170亿m3。工程建设将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进行,整个施工过程将开挖240公里长的隧洞,建设16公里长的输水明渠。尤其是开挖大型引水隧洞,将穿越地质活动频繁的巴颜喀拉山,规划中的引水隧洞将深埋在距山顶数百米到1000米的位置,而一些地段还要把江边的陡坡炸平,修建施工公路。
据悉,目前有关设计部门正在进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将尽最大努力将工程影响降到最小。
其中一条让人印象深刻:工程将最大限度利用施工开挖出的弃渣种上草和树,尽量将施工周围区域恢复到原来的生态形貌。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之所以主要采用隧洞输水,原因之一就是隧洞不破坏地表植被,不影响野生动物的活动。
10、警告:世界大部分河流不再流入大海
来源:英国广播公司(BBC) 2006年03月15日
只有三分之一的世界大河仍有水在流淌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出警告说,世界大部分河流由于筑坝或灌溉导致的干枯,已不再流向大海。
报告说,世界大河流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河流仍有水在流淌,这个数字将来还会减少。
该组织说,亚马逊和湄公河的稀有鱼种以及印度恒河的淡水海豚濒临灭绝。
在一些地区,河流提供的生活用水也在减少。
涓涓细流
从亚马逊到恒河,从尼罗河到黄河,这些世界大河都处在变成涓涓细流的危险中。
世界自然基金会说,上游筑坝和灌溉,导致下游水量不足。
世界基金会淡水项目负责任提克尔说:"世界各大洲,没有被拦腰筑坝和用来灌溉的河流所剩无几了。"
提克尔还表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研究了177条大河。这些大河中,只有64条仍处在天然状态,或是从源头一直流到大海或并入另一条大河或内陆湖。
筑坝发电能带来经济效益,灌溉能提高农业产量。
但是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政府没有能平衡发展和保护河流这两个方面。
河流资源需要保护,但是由于许多河流都流经数个国家,如何解决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利用河流资源产生的矛盾也是相当紧迫的。
演变冲突
《新科学家》期刊记者皮尔斯说,河流资源引发的矛盾很会演变成冲突。
皮尔斯援引埃及的尼罗河为例。
他说,埃及全国经济都依赖这条河。尼罗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亚也从尼罗河取水。
目前,埃塞俄比亚现在从尼罗河取水量不多,但是如果要在上游建坝,那么很可能在该地区引发战争。
尽管目前在世界其它地方,还没有发生水资源引发的战争,但是将来也许很快就会出现了。所以,现在的压力是非常之大。
由于没有任何有关管理大河的国际条约,国际法中存在着巨大漏洞。(BBC记者厄尔文报道)
11、创建和平友谊国际水运大通道 中老缅泰达成促进发展九项共识
来源:中国水运报 2006-3-15
本报讯 日前,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航运联合协调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老挝南部省占巴色召开。为共同创建和平、友谊、繁荣的国际水运大通道,四国共同努力,达成了九项共识。
会议由主席国、老挝交通部运输司司长那塔纳尼·孔尼旺先生主持,在团结、友好、务实、共求发展的气氛中,四国代表团完成了会议各项议程,对九项事宜达成了共识:《上湄公河航道航行图》于今年6月底前提供给四国联委会;通过了四国共同制定的《上湄公河商船通航收费规则》;同意中方船员自今年8月1日起正式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同意在上湄公河航道上增设航行水尺;同意尽快开展上湄公河航道内3处碍航浅滩和1处急流险滩整治的相关前期工作;一致对寻求稳定资金维护和管理好上湄公河航道达成共识;同意四国共同加强海事合作强化航行秩序;共同加强沿岸治安确保商船和船员旅客安全;同意在措施完善履行各方审批程序后开展湄公河—澜沧江确定的航线上成品油试运输等。
老挝占巴色省副省长宋塞·西潘到会致词,他希望澜沧江—湄公河这条一江连六国的黄金水道,早日开通上游至占巴色省的航运,促进沿江各国经济共同繁荣昌盛,他愿为共同建设一条和平友谊的纽带作出应有的贡献,全省各族人民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12、环境污染或可导致性别失衡
来源:南方周末 2006年03月16日
环境污染导致出生缺陷(如唇腭裂、痴呆、无头儿等)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但环境污染有可能导致性别比例失衡,则多少是一件新鲜事。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乔治·哈拉克(JorgeHallak)等人最近发现,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
罗市,受到高度污染的地区出生的女婴较多。他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把1700万人口的圣保罗市分成空气低度、中度和高度污染的几个区域,然后调查了从2001年到2003年全市的婴儿出生记录。在空气污染最少的地区,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8.3 %,但是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女孩的出生比率为49.3%。在比较了所有区域的男女婴儿比率之后,哈拉克等人计算出,如果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像空气更清洁的地区一样,前一地区应当多出生1180名男婴。
左右出生性别比例的因素有很多,并非仅仅是大气污染。对哈拉克的研究结果,美国克里夫兰临床中心的泌尿生殖学家托马斯(AnthonyThomas)指出,哈拉克等人的研究并没有证明在被污染的空气中是哪一种污染物导致了出生性别比率偏斜的,也因此不能确定污染本身导致了出生性别比问题。比如,也存在一种可能,污染更严重地区也是更贫穷的地区,而经济的差异也可能是出生性别比出现偏斜的实际原因。
但哈拉克回应这种疑问时说,他的研究小组在小鼠身上发现了初步的直接证据。他们把雄鼠暴露于污染空气当中,受污染的雄鼠与雌鼠交配后,雌鼠生产的小鼠雌性就占多数,而且比预计的还要多。同时,污染也使雄鼠的总体精子计数减少。这说明污染是通过影响精子发生作用的,这种影响导致了携带X或Y染色体的精子比率不同,由此才导致后代出生性别比的差异。
这一结果与此前瑞典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瑞典巴尔莫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如二恶英、滴滴涕、多氯联二苯等有机氯化合物影响胎儿的性别进行了研究。他们抽取了瑞典149名经常接触有机氯化学污染物的渔民的精液,发现渔民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更高,且渔民接触的化学物质越多,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越多。这也意味着这些渔民的后代男孩可能比例更高。
然而,一项长时间尺度的研究似乎并不支持环境污染造成性别失衡——无论是哪一种失衡——的结论。瓦替艾林(TerttuVartiainen) 等人对芬兰250年的生育历史作了回顾研究,时间跨度从1751年到1977年。他们试图分析在这种时间长度下,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是否造成了出生性别比变化。这个大型研究得出的结论似乎既让人放心,又令人吃惊。
从1751到1920年间,男性出生性比例一直在增加,也就是男性婴儿出生增多了。不过,在以后又一直在减少,但是有两个例外,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出现了男性出生高峰。
这项大型研究显示,工业化和环境污染,主要是杀虫剂、激素和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并没有显著影响到男女出生性别比,尤其是没有使男性出生比例下降。男性出生性别比的最初变化先于工业化污染出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