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三月十三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三月十三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6-03-13

今日信息导读:1、全球250条大河奔向"死亡"

              2、环境保护:十字路口的大国治理方略

              3、污染越重环保越富 环境监管:保环境还是护污染

              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绿色消费买单

              5、周生贤:中国的环保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不要“注水”降耗指标

              7、新华网:联合国呼吁更有效管理水资源

              8、关注库区移民"生计"困难

              9、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答怒江建坝问题

              10、水电项目建设「可能会迫使克伦尼人逃亡」

              11、新华网: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母亲河行动月”活动12日启动

              12、新华社: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贯通 京津冀有望喝长江水

              13、太原:重污染项目听计于市民

              14、四川广汉一公司超标排放造成水环境污染事件

 

 

1、全球250条大河奔向"死亡"

来源:上海《东方早报》 2006-3-13

早报专稿 在迎接全球第14个"世界水日"前夕,联合国将在3月16日发布三年一度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今年世界水日(3月22日)的主题就是"水与文化"。然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由英国《独立报》昨天提前披露的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称,滋养着人类文明的河流在许多地方被掠夺式开发利用,加上工业活动造成的全球暖化,未来的水资源已严重受到威胁———全球500条主要河流中至少有一半严重枯竭或被污染。

生命之河面临枯竭

联合国的这份调查报告让世人直面这样一个事实———世界各地主要河流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干涸,昔日大河奔流的景象不复存在。

从非洲的尼罗河到中国的黄河,都面临着水源干枯甚至断流的尴尬境遇。世界第一大河、有埃及"生命之河"称谓的尼罗河以及印度文明的发祥之地、现属于巴基斯坦的Indus河到达入海口时的水量被大大减少了。

其他一些,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Colorado河和中国的黄河,则根本难以到达入海口。另一些,像约旦河和美国与墨西哥的界河———格兰德河,则因为干涸造成河流长度大大缩减。

堤坝限制住15%水流

3月16日,联合国就将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水日国际大会上公布这一官方报告,以警示各国政府,地球上的河流、湖泊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淡水资源状况正以"惊人的速度恶化"。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长官克劳斯·特普费尔博士将这一现状形容为"一起正在制造中的灾难"。

报告指出,"我们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河流的自然秩序"。全球最长的20条河流上都筑了大大小小的堤坝,全世界大约有45000余个大型堤坝,将至少15%的水流限制在堤坝内而非流入大海,堤坝覆盖的总面积已接近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

而人类建造堤坝的热情并没有就此打住。报告预测说,"这一需求未来将持续增加",联合国报告建议各国政府应该禁止在尚保存完好的流域开建新的堤坝和水库项目,让"自由奔腾"的大河继续奔流。

全球变暖导致断流

而那些逃脱被水坝截流的大河的命运也并不一定顺畅,包括号称水资源最为丰富的亚马孙河在内,很多河流正在饱受全球变暖导致的断流恶果。

去年秋季,亚马孙河遭遇了40年来的最大干旱,由此造成的森林火灾危险和公共健康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了沿岸16个城市,也使被誉为"地球之肺"和"生物天堂"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受到极大挑战。而世界上最长的无坝水道、北美地区主要河流育空河(YukonRiver)的境遇也好不了多少。河里的大马哈鱼大批死亡———因为水温过高。

报告指出,河流周围生态系统的"恶化和中毒"已"威胁到依赖河流来灌溉、饮用及用作工业用水的人们的健康与生计"。雪上加霜的是,1/5的淡水鱼类要么濒临灭绝,要么已经灭绝。河流的枯竭将对人类、动物以及地球的未来造成一系列毁灭性影响。

全球水资源现状

◆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为海洋水。而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孙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

◆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得多。此外,人口的增长、生态环境的破坏、管理不善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人类的淡水资源危机。王靓

河流报告

1黄河

长度:5464公里

以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呈黄色闻名

问题:水源枯竭,常常无法到达入海口结论:正在努力挽救,但任务艰巨

2亚马孙河

长度:6437公里

被誉为"河流之王",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问题:去年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森林采伐过度

结论:基本上未受堤坝破坏,尚可恢复

3约旦河

长度:167公里

以"圣河"闻名

问题:昔日给耶稣施行浸礼的圣河如今成了污水池结论:名存实亡,破坏是毁灭性的

2、环境保护:十字路口的大国治理方略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06-03-13

  每年的“两会”,环保一直是代表、委员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与环保有关的议案和提案每年都占总数的10%以上。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的一席话,更是引发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共鸣。

  “我国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平衡是造成污染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邦柱说。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认为,中国的环境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用好绿色GDP这根魔杖,尽早跨越污染第二高峰。

  环境污染代价沉重

  来自黄河上游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锡武介绍:“我在调研时发现一家企业向黄河每年排放污水500万吨以上,平均每天约1.5万吨。目前,这家企业共有两套污水处理设施,每小时可处理320吨,每天有一半的污水不能处理,只能排入黄河。更为可怕的是还有一家铜冶炼厂每年排向黄河的污水达到2540万吨,其中的重金属排放量高达1100万吨,危害性最大的是砷、镉、铅。”

  淡水环境成为我国最紧迫、重要的环境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集污染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于一身。缺水给我国工农业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3500亿元。这还不包括水资源被过度开采而导致的巨大的间接损失。仅以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显示的数据为例: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

  美国兰德公司提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八大瓶颈之一就是缺水和污染,它们对增长率的负面影响达到1.5%~1.9%,高于能源价格上涨和外商投资下降的影响。

  各方面的数字让人再一次揪心: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6亿,到2020年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不断增长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按现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控制水平,污染负荷将增加4~5倍。这个阶段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

  中国正在为环境污染付出沉重代价。据研究,空气污染使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造成的污染和经济成本约占中国GDP的3%~8%,达到1280亿元,相当于广东和上海GDP的总和。另一个数据是,到2020年,中国仅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就将付出3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这意味着如果届时中国仍保持9%的经济增长率,全部用以补偿这一项还不够。

  2005年1月,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按照满分100点的打分规则,芬兰位居第一,中国(38.6点)位于伊朗之后,名列第133位(倒数第14位)。

  “中国的环境保护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历史关头。”中国首家NGO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杨东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我国的污染已经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出现的污染公害已在我国普遍出现,我国已没有继续支持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环境容量。

  环保凸显公平问题

  山西省省长于幼军代表说,煤炭对山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另一方面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和生产方式的分散落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矿难频发,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没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达地区享受了环境保护的好处,不发达地区却在竞争中日趋落后,造成区域之间的不公平。当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设置环境门槛,限制污染企业时,许多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大量向西部转移,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例如,近年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引进了一批内地污染企业,每天抽取大量地下水洗矿、造纸,消耗大量水资源,同时把几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草原上,造成大批湖泊干涸、草原污染,国家重要湿地——乌拉盖湿地即将消亡。内蒙古重点扶持的20个工业园区中,高耗能产品为主的园区约占一半。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差距正在拉大。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和综整治2004年度报告》中指出,2004年,全国500个上报“城考”结果的城市中,共有155个城市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为零;193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零,160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它们大多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

  在环保问题上,“公平”正在凸显。

  刚出版的首部中国环境保护绿皮书《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显示,当前环境问题的另一个新特点,是污染由城市向农村、由东部向西部转移。

  城市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状况开始有所改善。但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向农村的深入,农村地区水源受污染的情况日趋严重。由于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通过截污,城区水质改善了,农村水质却恶化了;通过简单填埋生活垃圾,城区面貌改善了,城乡接合部的垃圾二次污染加重了。在某种程度上,城市环境的局部改善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的。

  环境公平问题凸显,直接表现为环境维权事件增多,环境冲突日趋激烈。自1997年后,环境污染纠纷呈直线上升趋势,每年上升比例为25%。据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主任王灿发介绍,对1999年至2005年环境纠纷和污染诉讼问题的分类,依次是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政绩“指挥棒”偏向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GDP只反映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相应的损害没办法表现。

  “(污染)现象表现在企业,但其根源还是在政府。企业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正是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工作的结果。”沱江重大污染事故发生后,四川省有关负责人反思道。

  分析人士指出,各级政府是辖区环境质量的责任者,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者。然而,在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指标里,环保只是软指标,一些地方官员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一些地方不惜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目前,我国环境形势比较严峻,这与长期以来不够全面、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有很大关系。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认为,部门利益作怪,导致部门之间互相扯皮,重复上项目,既造成了严重的财政浪费,又延误了生态治理的大好时机。这也是当前环境治理体制中的一大弊病。

  但引人注目的是,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减少20%,污染物排放量比“十五”减少10%。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发改委主任于学信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根本。

3、污染越重环保越富 环境监管:保环境还是护污染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06年03月10日

    代表发问:面对大江大河存在的环境生态问题,这条循环往复的“怪圈”何时才能终结? 

    “广大群众把环保部门一线执法人员‘自收自支’、靠收取排污费养活自己形象地比喻为‘老鼠养猫’,我认为这就是当前群众大量地反映环保监督执法不到位在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在今年年初的河南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潘鸣钟面对媒体这样说。

    这条尴尬的“猫鼠”“生态平衡链”,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又成为代表委员们批评的对象。太原市代市长张兵生代表发问:面对大江大河存在的严重环境生态问题,污染企业养监管部门,监管部门保护污染企业,这条循环往复的“怪圈”要何时才能终结?

    污染越重环保越富

    龚玲代表去年就松花江水污染问题进行调研时了解到,当前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基层县市,依然停留在吃饭财政的地步,基本的水污染防治资金都难以到位。

    龚玲了解到,在松花江上游的吉林省吉林市,多年计划兴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因资金没有落实,虽然可行性研究与环评等前期工作早已完成,可工程建设迟迟不能开工。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和运行费用问题,不能如期投入试运行。

    吉林市环保局副局长邱鹏苦恼地说,松花江流域发生重大苯类污染事件时,必要的防护服、应急监测设备和车辆都不够用,只好把一些水样送到省里检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在黄河流域一些省区,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有的县环保局竟是“财政黑户”,主要靠吃“排污费”运转,客观上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在一些污染企业密集的地方,环保工作人员衣食无忧;而在污染企业被大量关停的地方,环保人员却连工资都发不出。

    在河南新乡,卫辉市环保局共有100多名职工,只有不足20人属于财政全额供养的行政编制人员,另外事业编制职工属于“自收自支”范畴。职工工资没有保障,还欠下不少外债,加油站都不愿给环保局“赊油”;一旦下乡执行排查任务,带队的局领导就得垫汽油钱。

    一些基层的环保官员说,随着国家治污力度加大,基层环保部门工作越来越重,但上级只压任务,经费却不能足额拨付。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环资委调查,由于县级财政紧张,宁夏不少县没有独立的环保机构。

    是保护环境还是保护污染

    在不少地方,一些基层环保人员非常困惑:按国家规定,环保经费应由各级财政列支,但有的地方政府却让环保部门“自收自支”。在这种体制下,环保部门要保护的是环境还是污染企业?

    据调查,目前河南省县级一线执法人员超过10000人,是编制数的5.5倍,69%的人员靠自收自支养活,到2006年全面实行排污费收支两条线后,这些人如何安置将成为突出的问题。

    国务院最新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可在一些大江大河流域的许多基层环保部门,“排污费”绝大部分没有被用来治污,而是变成了“人头费”。一些基层环保部门陷入“收钱养人、养人收钱”的怪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兆学说,基层环保部门本是环保执法的“主力”,如果把排污企业比作“老鼠”,环保执法人员应是“猫”;可现在的状况是,猫要靠老鼠供养,老鼠更要靠猫活下去。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在调查中就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增加了,但政府用于环保的投入却没有增加。去年,山西用于治污的投入64亿元,其中多数是社会和企业自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用于环境投入和环保能力建设方面的资金至今没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体系。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干部郭忠烈说,在一些地方的领导眼中,环保是亏本的事,与发展是对立的,花钱搞环保不如投资上项目,有的领导甚至提出“宁可呛死,不能饿死”的观点。在这种“发展观”下,环保部门往往是职能“弱化”、地位“矮化”。

    “体制病”急需动“大手术”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说,目前“靠收取排污费过日子”的监管体制,肯定管不住水质污染。

    一些环保人员担心,到2006年后,“排污费”将完全上缴各级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运行。这笔钱如果回流不到环保身上,近几年已取得的环保成果将很难巩固。

    一些基层环保干部建议,目前当务之急是通过行政、法律手段,把环保投入列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算中,并设立环保人员及办公经费财政支出科目,先让环保“吃饱”。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石砚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南顺姬说,环保费不是用来“养人头”的,不是用来作行政费用的。对环保费,国家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保证专款专用,同时财政要给环保部门充足的“粮食”,防止专款“养人头”。

    南顺姬还建议,从企业收取的环保费实行“环保保证金”的办法,当企业环保问题解决后,可以继续返还企业,同时国家要再给一些治污的补贴。这样一来,就可以鼓励企业重视环境问题,加强清洁生产,同时也保证了环保费不再流入环保部门的腰包,这条尴尬的“猫鼠”“生态平衡链”自然破解。

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绿色消费买单

作者: 全国人大政协委员 陈英旭

来源:钱江晚报 2006年03月10日

  先说说什么叫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吧,就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实行生态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只有公平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顺畅运行,才能确保整个地球的生态安全。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是我们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杭州与嘉兴是水源比较丰富的水乡。但由于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嘉兴市的水质型缺水日益加剧,而杭州每年都和咸潮作斗争,所以从千岛湖引水成为解城市燃眉之急的良策。

为建设新安江水库、水电站,以前在这里靠水而居的人们作出了不少牺牲,不仅举家搬迁,而且每年还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水质。因此引入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现在,千岛湖已经成为我省的绿色天然屏障,已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考核验收。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让这些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上游地区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杭州市要建设成为生态市,必须依靠源头的生态屏障,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5、周生贤:中国的环保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来源: 人民网     2006-03-12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讯 前方报道组报道: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今天下午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说,如果说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用牺牲环境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话,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发表就标志着中国环保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周生贤说,这个新的阶段就是要使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标志着中国环保工作由积极推动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进入了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这个新阶段的特点是承上与启下相接、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将使环保工作由原来的被动、事后、补救、消极的局面变为主动、事前、预防、积极的局面。

  周生贤说,新时期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我对发展有独特的理解,这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请大家特别注意,我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这个条件就是不科学发展的时候。我们现在要求的科学发展,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少越好,最好是零排放。按照这个观点来理解,前者就是资源节约,后者就是环境友好。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从两个层面提出了要求。

  周生贤说,第一个层面是从开发的层面提出优化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就是要根据环境的容量来决定开发的程度。第二个层面是从发展的层面提出要求,就是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代价来换取的繁荣是表面的、虚弱的,是推迟了执行的灾难。特别是在一些“激情燃烧”的地区和行业,情况就更糟糕。

6、不要“注水”降耗指标

来源:《市场报》 2006年03月13日

  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预期目标时,首次列入了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这一新指标,这是对GDP增长8%左右的一个经济增长质量指标。

  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把单位GDP能耗指标列入在内。这是我国首次将能耗指标列入国家发展目标。单位GDP能耗今年降低4%左右,未来5年内降低20%左右的目标能否顺利完成?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相关部门说“难度大”,一些代表、委员却讲“没问题”。

  ■能耗指标成各部门“压力”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将实行单位能耗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单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将全面加强管理,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信息发布制度。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要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值能耗情况。

  “评价考核和信息发布,无疑给不少部门和行业带来了压力!”全国人大代表赵鹏说。

  这个指标能否顺利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4%左右的目标难度很大。要实现这个目标,如果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8%至9%,给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只留下4%至5%的空间。

  “在2005年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在施工项目继续快速增长对能源需求形成较大压力的情况下,2006年再下降4至5个百分点,相当困难。”

  据记者了解,一些耗能部门、大户也对此目标感到很“犯难”。

  ■“狠抓落实,就没问题”

  “说难就难,说容易就容易,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全国人大代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秦池江认为,无论是4%左右,还是20%左右,完成这些指标都没有问题。

  秦池江代表认为,降低能源消耗要加快科技进步、优化经济结构和加强节能管理。“节能降耗的潜力很大,完成这些指标关键在于是否采取了切实措施。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节能降耗。”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能耗下降的主要途径有:结构节能,即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耗较低的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的比重,同时降低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比重;技术节能,即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使单位产品能耗降下来;管理节能,即从企业管理、行业管理、机关管理和人们的消费中节能,这方面潜力很大。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顾问陆延昌举例说,诸如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如果深挖潜力,利用余压余热发电,可使能源综合效率大大提高,接近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能玩“分子分母”游戏

  “要实事求是,无论完成与否,绝对不能玩分子分母的游戏!”全国人大代表王淑森说。

  为了追求政绩,如同近年来一些地方将上报的GDP“注水”一样,王淑森代表很担心“能耗指标”日后被虚假注水的问题。“只要是指标和比例,出‘歪招’就可以在增减分子分母上做文章,说大就大,说小就小。”

  完成能耗降低指标,确有实际困难,但关键是要少想“歪招”,多寻找有效降耗途径。陆延昌委员说,各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要结合节能目标,科学规划增量,优化存量,加快先进适用节电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和应用,完成能耗降低指标完全有信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负责人明确指出,当前要采取切实措施,注重抓好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出现因能源供需形势趋于好转而放松对钢铁、电解铝、电石、汽车、水泥、铜冶炼产能盲目扩张的倾向;二是完善节能降耗的体制政策,将GDP能耗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党政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完善能源统计工作,认真实施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

7、新华网:联合国呼吁更有效管理水资源

来源:新华网     2006年3月13日  

新华网墨西哥城3月10日电(记者喻广生)联合国在此间最新发表的一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中指出,世界的水资源不会用尽,目前水危机的主要原因与管理不善有关,更有效地管理水资源是化解这一危机的重要途径。

3月16日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会议将在墨西哥城召开。联合国新公布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恰与此次会议相呼应。这份报告的标题为“水,我们共同的责任”,它对全球淡水资源作了迄今最为全面的分析评估。

报告认为,地球上淡水资源总体充足,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资金短缺和环境气候变化,世界许多地方出现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全世界目前约11亿人得不到清洁的饮用水,26亿人无法享用基本的卫生设施。如果有清洁饮用水和合适的卫生设施,世界上每年将有160万人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有涉及水资源利用的多项具体目标,报告在叙述这些目标的落实情况时指出,按照目前的进展状况,非洲和中美洲一些地区很难达到“2015年得不到清洁饮用水的人减少一半”的目标。

报告强调说,用水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建立一系列安全机制,预防海啸、洪水、旱灾等与水有关的自然灾害。

 

份报告还围绕水资源利用提出了需要探讨的多个重大问题,其中包括人口增长、城市化发展、生态系统变化、粮食生产、健康、工业和能源、风险管理、水资源评估等,报告还对今后持续利用水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等提出了建议。

于2003年首次发表的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每3年发表一次,它是24个联合国机构同各国政府及其他机构、组织通力合作的产物。(完)

8、关注库区移民"生计"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河池市长杨才寿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6-03-10

记者李银雁北京报道 "水电之乡"却不能正常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