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2008年1月17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8年1月17日绿家园江河信息汇总

2008-01-07

今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 丽英)

 

环境资讯:

1、光明日报:  我国关注持久性有机污染 环保力度大

2、中欧环保网: 专项行动破解突出环境问题

3、新华社:   洞庭湖功能重估 "鱼米之乡"将让位于生态调蓄

 

地方信息:

4、国际金融报: 江苏企业排污要花钱买指标

5、大洋网:   上海磁悬浮被指电磁污染 环保总局称尚无标准

6、四川新闻网: 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 四川将增建四座大水库

7、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州投资十几亿元 整治四条臭涌

 

重大水事:

8、新京报:   长江枯水鼠患迫近  

9、发改委网站: 黄河源头打响生态保卫战 

 

深度报道:

10、新华网:   谁为环保买单 收费版“限塑令”能限白色污染?

11、绿色中国杂志: 2007中国十大绿色事件点评

12、中国建设报: 环保民生指数2007面面观 水安全依然是生命之痛

 

环境时评:

13、工人日报:  “四难”让公众环境维权步履维艰

14、大江时报:  长江“百年难遇”枯水期的警示 

15、中国青年报: 防污作假处罚不重 官员撒谎应该付出什么代价 

 

 

 

1、我国关注持久性有机污染 环保力度大

来源:光明日报2008-01-16

http://news.h2o-china.com/society/wastewater/674181200474635_1.shtml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英文缩写POPs)是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据专家介绍,与常规污染物不同,POPs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并能通过水或空气等载体转移。很多POPs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专家们解释说,POPs不溶于水,但在油脂中溶解,当它进入鱼类或其他动物体内后不易排出,会不断蓄积,而且会经过食物链不断叠加富集。POPs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这种危害会持续几代。专家指出:“说POPs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并不是危言耸听。”

POPs污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不安。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持下,各国政府于2001年5月达成共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这个公约决定在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12种对人类、生物及自然环境危害最大的化学品。它们分别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酚、六氯苯、多氯联苯、二恶英以及呋喃。

目前上了禁限用名单的这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农药、工业化学品和副产物三大类,前9种主要作为杀虫剂,多氯联苯为工业化学品,最后两种为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无意生产的副产品,如二恶英,可在工业、医用垃圾等的焚烧中产生。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一位专家指出,我国化工生产中的氯碱行业、染料行业、有机氯生产及造纸废水,都是POPs的主要排放源。尽管我国已经基本不使用滴滴涕了,但是,因为历史上曾大量生产和使用此类农药,目前,其危害仍很严重。除了滴滴涕等极少数物质外,目前我们对于多数POPs,还不具备监测能力。除了少数科研项目或调研课题外,中国尚未开展任何POPs的常规监测。对POPs物质的基础性研究,包括监测分析技术、产生源调查、环境本底数据采集、迁移和毒性、污染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尽快展开,最终形成一个全国性的POPs数据信息支持系统和监控网络。

按照公约要求,我们认真编制履约《国家实施计划》,目前已经完成杀虫剂类POPs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情况调查;初步确定了二恶英类POPs的排放行业和重点企业;全面评估我国POPs管理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及相关处理、处置和替代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照公约要求,初步提出了我国为履行公约义务将应采取的控制、削减和淘汰目标、战略和行动计划及履约绩效评估指标。

2007年6月21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召开了《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最后一次技术协调会。履约办公室负责人说,我国履约协调机制和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部分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主动参与履约工作,一批控制POPs示范项目效果良好。下一步将按公约要求全面推进我国的履约工作,对排放POPs的企业实施严格管理,淘汰一些落后工艺和产品,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积极研发和推广替代品、替代技术和低污染物排放技术,尽可能从源头减少消除POPs的排放及污染,努力实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目标。

2、专项行动破解突出环境问题

来源:中欧环保网 2008-1-17

http://www.cfej.net/Environment/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373

  本报讯 截至2007年11月底,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228万人次,检查企业100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7万件,全国挂牌督办5505件,追究责任人576名。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等国务院七部门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清理了2000年以来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建设的排污口,集中解决工业园区内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不力问题,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涉铅企业,关停1.7万吨/年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

  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全国共检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5万个,划定及调整饮用水源保护区9478个,取缔关闭一级保护区排污口942个,停建停产2000年以来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项目1194个,限期治理未达标排放企业931个。

  深入开展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整治。全国共检查各类工业园区2250个,其中有1136个已经完成规划环评,约占总数的50%。检查园区内建设项目约12万个,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约为95%,“三同时”执行率约为61%。园区内现有生产经营企业约15.6万家,污染物达标排放率约76%。

  开展对涉铅和造纸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执法检查。各地共检查涉铅企业1617家,关停282家,1288家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检查造纸企业6000余家,停产整治620家,限期完善治污设施企业403家。通过强化治污设施管理,预计减排COD约30万吨,通过采取关闭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制浆能力等措施,预计减排COD约8万吨。

  重点查办了国务院和环保总局领导批示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2007年重点查办了松花江流域污染整治、安徽蚌埠仇岗村等环境污染案件14件,环保总局领导批示件170多件。

  督察督办了淮河、黄河、松花江等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共检查136个工业园区、621家重点污染企业和133个河流断面水质。2007 年7月,对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38家污染企业挂牌督办。同时,环保总局环监局还联合西北督查中心等单位,对晋陕蒙宁4省区电石铁合金、焦炭等高耗能行业清理整顿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抽查企业40余家。 

3、洞庭湖功能重估 "鱼米之乡"将让位于生态调蓄

来源:新华社2008年01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786297.html

  新华社长沙1月17日电 (记者 谭剑)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区是长江天然的调蓄湖泊和全球最重要的湿地之一,被称为“鱼米之乡”。中国科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随着洞庭湖生态服务功能的明晰,其物质生产的功能将逐渐弱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将在调蓄洪峰、参与大气调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4家单位共同完成的“洞庭湖流域生态功能优化与水土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核心内容是对洞庭湖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重新评估与定位。

  主持研究项目的王克林研究员介绍说,此次对洞庭湖生态系统的研究,运用了大量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估算方法,经过9年的调查研究,才得出最终结论。

  王克林说,根据研究,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总和为2097.2亿元,单位面积湿地生态服务系统价值为146023元╱公顷,分别相当于全球和全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水平的26.3倍和26.9倍,这表明洞庭湖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细化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显示,在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中,物质生产仅占2.3%,而大气调节、蓄水、调蓄洪水、净化环境和生物栖息地等功能价值分别占14.9%、5.30%、72.7%、1.9%和0.20%。

  王克林说,这表明洞庭湖的生态服务价值不仅体现在提供粮食、油料、水产品等物质生产功能上,而且更主要地体现在其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调蓄洪水、大气调节等生态服务功能上。

  根据评价结果,洞庭湖湿地的主导生态功能应为“长江流域极重要的调蓄滞洪区”,主要辅助功能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区”“国际重要湿地和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和“重要的农副渔业生产基地”。

  为解决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洞庭湖在历史上曾几度出现大规模的“围湖造田”现象,湿地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但政府显然已意识到恢复湿地生态的重要性。”王克林说,自1998年起大规模的退田还湖和湿地恢复工程使洞庭湖生态环境呈现良好循环的态势,生态弹性、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表明,退田还湖使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约70.9亿元。

4、江苏企业排污要花钱买指标

来源:国际金融报2008-01-17

http://news.h2o-china.com/finance/information/674281200531297_1.shtml

 从现在起,江苏太湖流域和电力行业的部分企业不得不直面一项重大政策变迁:长期靠无偿分配获得的排污指标将要“花钱买”了!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向记者证实,两则试行管理办法刚刚通过省政府批准及相关部门会签,即将下发。

记者了解到,经江苏省政府同意,太湖流域首先在纺织染整、化学工业、造纸、钢铁、电镀、食品制造(味精和啤酒)、污水处理行业开展“排污指标初始分配有偿使用试点”,对直接向环境排放且占用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的排污单位,征收排放指标有偿使用费。标准为污水处理行业每年2600元/吨,其他行业每年4500元/吨。

江苏率先开展排污指标初始有偿取得的试点,是一桩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史振华告诉记者:“花钱购买排污指标,标志着江苏最为稀缺的环境资源被长期无偿使用的历史彻底结束。它可以进一步弥补排污费收费补偿政策的不足,促使企业增强治污的自我约束,从而达到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的目标。”

5、上海磁悬浮被指电磁污染 环保总局称尚无标准

来源:大洋网 2008年01月1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1-17/104714764908.shtml

2007年8月12日,上海,行驶在铁轨上的磁浮列车。 沈井韦/图

  国家环保总局专家指出,我国至今并未出台磁感应强度的正式标准。上海环科院所提出的 “标准限值”100μ/T,实际上仅是国家环保总局的“推荐值”。这堪称全球最为宽松的“标准”——按照这一标准,人们即使是站在50万伏的高压线底下,磁感应强度亦不会超标。在磁悬浮项目中,如果将100μ/T作为标准,就根本不需要设立防护带了。

  近日,上海市民以“散步”形式集聚人民广场、南京路等地,表达对新建磁悬浮电磁污染的担忧。“散步”者主要为磁悬浮线路“优化”后所涉及的居民。此前,因为受到原线路居民的反对(亦有说法是投资方出于降低拆迁成本考虑),磁悬浮线路被迫更改。然而“优化”线路出台之后,沿线居民以同样的理由予以质疑。据悉,与地铁等公共交通项目相反,修建磁浮消息传出之后,沿线房价不升反降。

  事件涉及居民主要集中于上海市闵行区。而就在不久前,距离磁悬浮线路最近处约三公里处,因为修建高压线问题,闵行区数百名居民亦曾聚集抗议。究其因,仍是居民对高压线电磁污染充满担忧。

  本报记者采访发现,本身即作为新生事物的磁悬浮交通,其所衍生的电磁污染问题亦难找到明确答案。

  今天,电磁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回应民意,进而在经济发展与人民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上海市主政者面前一道全新的课题。

  事件起缘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就磁悬浮上海机场联络线所公示的环评报告。公示日期截至1月15日。有居民据此以为,公示结束之时,即为磁悬浮动工之日,由此产生恐慌心理,故相约以“散步”形式抗议。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及时澄清,声明磁悬浮建设仍处在征求意见阶段,事态方得以化解。

  环评报告中,对电磁场影响部分所作描述极为有限,其主要部分为:在200km/h时速下,车厢外5m处电场强度约为0.000318kV/m(标准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约为1.28μ/T(标准限值100μ/T——μ/T为微特斯拉,磁感应强度单位),均远低于相应标准,与环境背景水平一致。

  以上专业化描述少有市民读懂。但从中亦能看出,报告不认为磁悬浮线路存在电磁污染问题。而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此间对媒体明确表示,已经科学论证,磁悬浮的辐射影响非常小,3至5米内检测到的辐射量很有限,3至5米外基本没有辐射。

  然而上述说法却遭到沿线居民的普遍质疑。他们认为目前决策机制下,上海环科院和上海环保局均未必能对磁悬浮电磁污染问题作出科学独立的判断。

  电磁辐射会对人身健康产生影响,这已为国际学界所公认。但影响方式、影响程度以及防范办法,却难以得出公论。

  磁悬浮对人身所产生影响,取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两项指标。通常而言,电场强度对人体影响较为有限,通常不会超标。争议在于磁感应强度。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人体特别是儿童所处的磁场感应强度大小与健康密切相关。从1973年到1995年,瑞士曾对16岁以下少年儿童进行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沿200KV至400KV高压输电线500m范围内居住1-25年的所有居民,总共为50万人,肿瘤,特别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生与高压电线磁场有直接关系,电磁场强度每高出0.3-0.4μ/T,致病概率就高出3倍之多。

  许多国家出台了电磁场磁感应强度标准,其中最为严格的是瑞士,其标准为0.2μ/T。但是,由于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复杂,并与其他外部环境及个体差异及作用时间有关,因此磁感应强度并非是衡量电磁场对人体影响的绝对标准。此外,如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不存在高压线(通常是深埋地下)等易产生电磁污染的相关设施,因此亦没有制定相关标准。

  国家环保总局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赵玉峰教授认为,上海环科院所提“标准限值”为100μ/T一说,实际并不确切,事实上,我国至今并未出台磁感应强度的正式标准。所谓100μ/T的说法,只是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在《500kV超高压变电工程电磁辐射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提及,但亦明确表示其并非国家标准。

  赵玉峰说,所谓100μ/T不过是国家环保总局搞出的一个“推荐值”。然而在长期实践当中,这一“推荐值”却成为电力部门架设高压线路时依据的“标准”。按这一堪称全球最为宽松的“标准”,人们即使是站在50万伏的高压线底下,磁感应强度亦不会超标。而在磁悬浮项目中,如果将100μ/T作为标准,根本不需要设立防护带,但若采用瑞士的标准,两侧留500米也可能不够。

  事实上,电磁污染问题实际在修建龙阳路-浦东机场磁悬浮线路时已经被考虑,该线路两侧各腾出25米作为防护带。新的磁悬浮线路引起争议,亦是有居民认为不足25米之故。据悉,已有磁悬浮线路修建时,所经地带人烟稀少,也留出足够的防护区。然而新线据说涉及居民或达百万之众,如采纳原线路的防护标准,势必导致拆迁成本大增。

  多年来,赵玉峰和不少电磁学专家曾多次提出制定相关标准,但却遭到电力部门的强力反对,因为提高标准就意味着要扩展防护带,而这无疑将提高征地和拆迁成本。当专家坚持要求设立时,反对者甚至以“不再架线”威胁。故此,我国至今亦未出台相关标准。

  磁悬浮则将这一问题再次抛出。理论上,磁悬浮电磁污染与高压线电磁污染类似,但也有明显区别。由于目前全世界投入运营的磁悬浮线路只有上海一支,而这一线路产生的电磁污染问题至今无人研究,因此磁悬浮电磁污染究竟程度如何,至今仍无法得出定论。

  赵玉峰认为,相比起噪音污染,磁悬浮的电磁污染可能还在其次。另一位环境电磁学领域的权威高攸纲教授认为,尽管理论上越远越好,但就电磁污染而言,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的安全距离,因为磁感应强度与列车运行速度、电流强度密切相关。

  赵玉峰介绍,作为与人体相关的一个研究领域,电磁辐射不仅是一个物理学问题,更是一个医学问题。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卫生部曾有专家专门研究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问题。但时过多年,这些人早已退休,该领域已经后继无人。来源:南方周末

6、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 四川将增建四座大水库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08年1月17日

http://www.hwcc.com.cn/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187507

本网讯 (四川新闻网记者 代朗 实习生 侯小利) 四川省政府日前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1月17日四川水利厅厅长彭述明在蓉透露,四川将在目前基础上再增加四座大型水库和七十九座中型水库,储引提水能力到2020年达到420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四川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决定加快建设四大工程

“2004年达州特大洪灾、2006年川东北特大干旱、去年川东南川东北特大洪灾……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特大旱洪灾害使我们意识到,加快水利发展已是四川的当务之急。”彭述明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包括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饮水安全、农业靠天吃饭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关于加快水利发展决定出台的原因。

据悉,四川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滞后,开发利用率仅为10%,大型水库只有六座,人均库容只有107立方米。尚有280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一千座病危水库亟待整治,人均有效灌面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平均每年旱洪灾害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以上,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特大旱洪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

“按照决定安排,四川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四座大型水库和七十九座中型水库,到2020年,储引提水能力达到420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四川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彭述明表示,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骨干、平安、饮水安全和稳粮四大工程,将在两年内完成现有10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5年前完成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和安宁河五江一河沿岸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堤防建设。

与此同时,四川还将通过建供水站、打井建池和红层找水等多种途径,优先解决旱山村饮水困难和民族地区,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地区水质不达标问题。到2015年,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到2015年前全面完成已成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增加有效灌面1000万亩。到2020年,通过建设骨干和配套工程,新增灌面1300万亩,使农业基本摆脱靠天吃饭局面。

八年投入计划超过四百亿

“就水利发展的四大工程,以2007年到2015年为时间段匡算要投入约450亿元,资金筹措是可以完成的。”彭述明表示,决定中出台了四项有利于水利筹资的政策,其中一项来自各级政府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约2.25%的资金就接近八亿元,并将全面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搭建水务投融资平台。

“这些筹资政策将有效解决四川水利建设的资金缺口,并可逐步建立起保障有力、持续发展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彭述明透露说,决定还明确了对公益性水利事业要依法给予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

“四川水利发展落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现在正在做中下游城市十年以前做的事情,可以说是正在弥补历史欠账。”谈到对发展水利将会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的影响时彭述明表示,“四川近年来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仅流下的泥沙就为中下游减少了三千多万吨。加快水利发展肯定对整个中下游地区有利。”

7、广州投资十几亿元 整治四条臭涌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8-01-17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industry_manage/675471200559514_1.shtml

记者从黄埔区政府获悉,黄埔区内水域整治将于近年内全面完工。

位于黄埔区的乌涌、文涌、庙头涌和珠江涌,均为广州综合整治计划中的河涌。乌涌从2005年开始整治(分为干涌、西支涌和东支涌),目前大沙东路北段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内完工,东西支涌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展开,水利、截污工程也已进场施工。乌涌起源于白云区水口水库,全长24.13公里,黄埔辖内约10.53公里。据了解,乌涌整治工程总投资约4.77亿元,在满足城市引水、排水功能的前提下,黄埔将把乌涌打造成休闲娱乐景观场所。

文涌整治也已完成方案设计,总投资约为4.6亿元,计划今年开工建设,明年全面完成。文涌贯穿黄埔东路及大沙地东路,长8.6公里;庙头涌长6.2公里,整治总投资约4.612亿元,目前已进入现场踏勘、设计阶段,预计明年全面完工;珠江涌由茅岗新村至珠江,长4.2公里,目前已完成整治红线确定和方案设计,计划今年完成设计、报建,明年开工。

据介绍,区内四涌完成整治后,黄埔生态环境将得到大幅改善,千年水乡将重现青山绿水的景象。

8、长江枯水鼠患迫近 

来源: 新京报  2008-1-17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guonei/2008/01-17/018@083815.htm

百年罕见的枯水期导致洲滩长时间裸露。据《长江商报》

  长江水生物种资源全面衰退,航船频频搁浅引起中央重视

  1月8日,长江水利网汉口水文站监测,当日该站水位为13.98米,是有水文记录142年以来,长江出现的罕见低水位。处在长江边上的“水上”城市监利、洪湖等,如今都因为长江枯水或多或少面临着吃水难的问题。

  更有人担心,长江枯水有可能再次导致洞庭湖水位下降,洲滩长时间裸露,这些条件将为田鼠的繁殖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洞庭湖今年还有发生鼠患的可能。

  第1冬泳出水满头沙

  1月4日下午,长江监利江段,江风刺骨。监利冬泳协会的十余名队员站在一艘驳船上,摩拳擦掌。一个队员伸开双臂,一个猛子扎进了江心。大约半分钟之后,他浮出水面,头上满是泥沙。他在江中站直身子,用手在胸前比划着,大声招呼其他的队员,“只有这么深,还怎么玩水啊!”

  原本浩淼的长江,将湖北监利和湖南岳阳遥遥隔开。平常只有依靠巨大的渡船才能渡过的江面,现在这些冬泳爱好者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抵达对岸。

  原本热闹非凡的两地之间的渡船也停航了。“小船足以渡江了。”守着轮渡的一个工人告诉记者。

  第2守着长江没水吃

  监利县,长江边上一个有着20余万人的县城,目前却因吃水问题而犯愁了。“守着长江却吃水困难,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监利县自来水公司副经理吴春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说到2月份,长江的水位还会有所下降,到时候,我们恐怕要将取水管伸到湖南了。”

  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生产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监利20多万人的自来水需求了。现在,监利县城4层以上的楼房已不能正常吃水。最近两个月,自来水公司多次在当地媒体上公告,让当地居民们在枯水期注意储备自来水,以免停水。

  第3黄金水道变险滩

  在历年的长江枯水期都会产生的船舶搁浅问题,在去年年底也显得尤为突出。因为长江监利段窑监航道堵船严重,引起中央领导重视。去年12月10日,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徐祖远亲临长江中游窑监枯水现场调研。

  由于上游来水偏少,长江中游频现“肠梗阻”,据长江航道局统计,去年10月以来,长江主干线已经发生40余起船舶搁浅事故。

  第4洞庭鼠灾或重演

  因开发过度、利用过度、污染过度,长江的水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长江水生生物链中上、中、下端的各物种资源正处于全面衰退之中。此外,长江枯水还会对沿线的水域造成毁灭性打击———鄱阳湖一度由4000公顷的最大水域面积缩减到50公顷;洞庭湖水位创下历史同期新低。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洞庭湖今年还有发生鼠患的可能。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认为:“洞庭湖鼠患虽由多种因素决定,但洞庭湖本身水位下降、洲滩裸露时间长,为田鼠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 说法

“水情与三峡工程无关”

  本报讯 “长江上游干旱无雨,来水偏少是长江枯水的主要原因”。在接受采访时,长江水利委员会坚持认为:长江水情历来与降水有直接关系,与三峡工程无关。

  长江航道部门认为,首先是降水量少于往年,上游来水少,形成了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其次,三峡汛后进行了一次蓄水,2007年12月初下泄流量在5000立方米/秒,只有以前流量的一半。12月4日,中游船舶搁浅严重,经过双方的协商,三峡增加下泄流量约200立方米/秒,但对改变中游枯水现状的作用有限。

  “长江上游干旱无雨,来水偏少是长江枯水的主要原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江水利委员会表示,长江水情历来与降水有直接关系,与三峡工程无关。

9、黄河源头打响生态保卫战 

来源:发改委网站2008年01月16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8-01/16/content_7432035.htm

    位于黄河源头的青海省玛多县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县”的美称,可干旱使得不少湖泊一度干涸。近年来,由于黄河源头地区降水充沛加之水土保持措施得力,干涸的湖泊重新蓄水,湖畔也出现了多种野生动物的身影,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黄河源头干流流经的第一个县。玛多县境内曾经河流众多,水草丰美,湿地广布,尤其是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达4077个,素有高原“千湖之县”的美誉。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连续多年的干旱和长期以来的超载放牧等一系列人为因素,在黄河源区引发了一场从未有过的生态危机:天然草原加剧退化、沙化,湖泊河流干涸萎缩,4000多个湖泊中半数以上干枯,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沦落为“生态难民”。从2003年起,一场保卫和重塑“绿色生态屏障”的战役从这里打响。为了蓝天碧水和子孙后代,当地藏族牧民响应政府号召,拖儿带女地加入了大规模“生态移民”的行列。

10、谁为环保买单 收费版“限塑令”能限白色污染?

来源:新华网2008年01月17日

http://env.people.com.cn/GB/6785058.html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一纸“限塑令”,引发了全国的大讨论,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能否限住“白色污染”?谁为环保新政买单?一时间,小小的塑料袋成为各界热议话题。

  “限塑令”剑指白色污染

  按照通知要求,从今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将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

  通知还要求国家质检总局要加快修订塑料购物袋国家标准,制定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研究推广塑料购物袋快速简易检测方法,督促企业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塑料购物袋的质量。

  商家立即表达了对“限塑令”的拥护和支持。南京苏果超市副总经理殷仁定表示,推行购物袋有偿使用,于国、于民、于企业都是有利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为例,超市一天的交易总量约为150万至200万笔,平均每人使用2-3个购物袋的话,全市一天使用的塑料购物袋在500-600万个左右。而现在绝大多数超市的购物袋都是免费提供,粗略估算,一个大型超市一年在这方面的支出高达1000-2000万元。

  而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估算,全国每天使用的超市塑料购物袋达到10亿个,其它各种塑料袋的用量则在20亿个以上。

  业内人士对“限塑令”的效果表示乐观。殷仁定认为,购物袋有偿使用后,估计使用量至少能下降50%。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接受记者采访则表示,根据日、韩、法等国家的经验以及中国国情,我国实施塑料袋收费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一次性塑料袋的回收率也将大幅上升。

  南京大学学生陈晨说:“最早知道购物袋有偿使用是在宜家,之后都会有意识地自带购物袋。限塑令到底能减少使用多少塑料袋不好说,但我觉得中国人这么多,哪怕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减少使用一半,那个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1】       【2】 【3】

11、2007中国十大绿色事件点评

来源:绿色中国杂志2008年01月17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8-01-17/121114765601.shtml

江西婺源月亮湾春色

甘肃玛曲湿地家园

 

四川甘孜塔公风云

    编者按:时光飞逝,转眼之间,2007年已经成为过去。回顾这一年中发生的事情,我们的心绪很难平静。“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的不断接近、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这些事件让我们心潮澎湃;我国南方罕见的冬旱、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长江白豚“功能性灭绝”、山西黑砖窑事件等又让我们忧心忡忡。一个个或让人欢笑或令人忧伤的事件,构成了2007年的潮起潮落。作为国家级的综合绿色期刊,我们《绿色中国》将这些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把人们最关注的十个绿色事件集中展现,希望广大读者能从这些事件中,感受到一个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绿色中国。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7年10月15日在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指导经济建设的全新提法。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辅相成。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基于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进程中,对效益与环境两者关系的深层领悟,是人类正确把握客观事物规律的进步表现。倡导生态文明就是要转变粗放式的数量盲目增长型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点评:

  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负责和对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

  多年以来,由于一些人简单地把发展等同于GDP增长,有的简单地以GDP增长率作为干部政绩的主要考核标准,甚至搞GDP“一俊遮百丑”,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经济增长的数字上去了,但生态与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以过度消耗能源和资源、损害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留下了长远的隐患和危害,它不应是我们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积蓄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全国集体林权改革拉开序幕

  2007年,一场以“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涵盖我国百分之七十国土的山林拉开序幕。这次改革,是生产资料从耕地向山地的扩展,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找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生产要素引向山区、引向林业,使“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利、利有其责”,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提供可靠保证。

  点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如果说当年小岗村的改革是一次石破天惊、自下而上的群众创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一次上下连动、政府推动水到渠成的深刻变革。

  这次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山林,必将使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巴厘岛路线图”艰难绘就

  2007年12月15日,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它将为人类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指引前进方向。

  “巴厘岛路线图”主要内容包括: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未来的谈判应考虑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应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但不设定具体目标;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在2009年年底之前,达成接替《京都议定书》的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

  点评:

  “巴厘岛路线图”来之不易。它的绘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首次将美国纳入到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未来新协议的谈判进程之中,要求所有发达国家都必须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4以上的美国如果不被纳入未来的谈判,控制全球变暖的努力将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另外,“巴厘岛路线图”还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发达国家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被动地承受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干旱、洪涝、海平面上升等灾难性后果。

  太湖蓝藻爆发导致无锡饮用水危机

  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致使无锡市城市饮用水取水口被污染,自来水出现臭味,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饮用水安全危机。温家宝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批示,曾培炎副总理出席相关会议并讲话。为促进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江苏省计划在5年内总投资1085亿元,以期有效控制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2008年起,太湖地区各市、县从新增财力中划出10%-20%,专项用于水污染治理。

  点评:

  蓝藻是太湖病症的表象,真正源头是遭污染的水体。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太湖夏季出现严重蓝藻的面积大幅南扩和东扩。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查显示,由于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日益受到威胁。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以二类、三类为主,有32%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要求。其中,局部地方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劣于四类水体。

  太湖已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从滇池、巢湖到其他大江大河,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长江流域的一些淡水湖也正在面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的危险,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足够重视这个问题,不让历史重演。

  PX项目遭停建

  2007年12月16日,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在厦门海沧区兴建台资翔鹭集团对二甲苯工厂(简称“px项目”),将该项目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兴建。厦门市将赔偿翔鹭集团,并在发改委批准后进行。该项目预计投资额高达108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创产值800亿,占厦门市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近七成。但是因为工厂建成后污染严重,遭到了厦门市民的强烈反对。这次停建,正是厦门公众推动政府决策的结果。

  点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思想文化和利益诉求趋向多元,社会矛盾、利益冲突日益复杂,很多问题不是单靠政府努力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政府明确自身的职责,当好宏观政策的决策者、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和利益的协调者。厦门市政府积极开拓公众参与的渠道,使得厦门市民能够参与到PX项目决策中来,维护和实现了公众参与权。

  一个能拉动GDP高速增长的PX项目通不过民心的检测,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好项目。政府的每一项政策、每一项工程,只有得到公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在落实过程中遇到尽可能少的阻力,从而更好地履行服务公众的功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就必须正确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要,维护公众的利益。

 [1] [2] [下一页]

12、环保民生指数2007面面观 水安全依然是生命之痛

来源:中国建设报2008-01-17

http://news.h2o-china.com/information/china/675091200551015_1.shtml

   “2007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于2008年1月7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调查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其中两项仅刚过40分和一项低于40分的现实,无疑为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敲响了警钟。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环保民生指数,是在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下推出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其每年年初发布一次,被誉为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

  环保意识薄弱环保满意度堪忧

  本次“环保民生指数2007”首次进行了全国省会城市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省会城市地区,样本总量包括9011名普通居民。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地区公众的环保意识与环保参与度还不高,环保满意度令人担忧。调查显示,在环保意识方面,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乌鲁木齐、南京、北京、上海和西安;排在后五位的分别是哈尔滨、广州、沈阳、长沙和长春,其中东北地区就占了三席。在环保行为方面,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北京、乌鲁木齐、西安、南京和上海;后五位分别是重庆、成都、西宁、兰州和银川。在环保满意度方面,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拉萨、沈阳、杭州、重庆和银川,而排在后五位的分别是合肥、武汉、北京、济南和兰州。“环保民生指数”首倡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在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成为公众健康的威胁时,保护环境首先就是保护生存权。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或生态安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没有享受的基础。现实已经说明,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的重要动力,如何更好地凝聚这股动力,使其成为政府环境治理的重要补充,是各级政府特别是环保部门的重大课题。

  多数公众认同我国环境问题严重

  “环保民生指数2007”的调查显示,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排名第二,仅次于物价问题,与社会治安问题共同成为公众关注的三大热点。其关注比例达到了46.1%。与2006年相比,提高了3.8个百分点。

  调查还显示,66.9%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比上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只有2.7%的人认为不太严重和不严重,比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显示公众对当前的环境满意程度急剧下降。另外,只有22%的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高达45.7%的人认为我国总体环境质量一般。与此同时,有32.3%的被访者对总体环境质量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质量的评价依然不高。政府环保努力得到广泛认同

  2007年11月,有12家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各银行拒绝贷款。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列入银行“黑名单”并限制贷款,是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对这种“绿色信贷”政策的做法,有44.5%的公众投了赞成票,还有36.6%的公众表示“有保留地赞成”,两者加起来比例超过了80%。此外,还有11.7%表示“无所谓”,而表示“不太赞成”甚至“完全反对”的民众只有7.2%。这说明对污染企业采取限制性的经济政策得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调查还显示,64.4%的公众认为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16.2%的人认为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48.2%的人认为“比较重视”,仅有4.1%的被访者认为“不重视”。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公众的高度认同。

  由于近年来政府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公众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态度和对政府环保措施的态度都有着较高的认知与认同度。

  公众对主动参与环保尚有较强依赖性

  环保固然是政府和企业的主要责任,但公众个人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环保民生指数2007”显示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只有13.7%,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只有区区2.8%。

  与此同时,有近一半(49.7%)的公众认为自己在环保过程中“不太重要”和“不重要”。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公众具有十分浓厚的环保依赖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还没有为公众参与环保准备好平台和条件。

  另外,在公众文化素质迅速提高的同时,公众的环保知识依然处在一个认识“洼地”。调查发现,仅有四分之一多一点(26.2%)的公众能说出“世界环境日”的准确日期,而竟然有86.1%的不知道“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电话”的号码。这说明普及公众的环境知识的任务还很艰巨。

  不过,也有令人欣慰的事情。调查显示,当问道“您遇到别人破坏环境是否会主动劝阻”时,超过80%的公众表示“总是会”和“有时会”,其中“总是会”的公众有10.9%,有70.1%的公众表示“有时会”。只有不到20%的公众表示从来不会阻止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这说明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

  水安全依然是“生命之痛”

  水是生命之源,不过,如今的“生命源泉”正在变成无数人的“生命之痛”。此次调查表明,有32.3%公众对本地区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7%的公众对居住小区(村)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的公众对工作场所的饮用水卫生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最新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四》综合报告指出,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造成。全世界50%儿童的死亡是由于饮用水被污染造成。中国水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无疑是威胁公众最大的“生命之痛”。

  但令人深思的是,在公众对水问题担忧的情况下,有60.8%的公众不知道2007年5、6月在太湖爆发的蓝藻事件原因;而对于“中国大江大河70%%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全部污染”这个严峻的现实,居然有超过一半(53%)的公众表示“不知道”。

13、“四难”让公众环境维权步履维艰

来源:工人日报2008-01-17

http://news.h2o-china.com/policy/policies_laws/674781200538732_1.shtml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环保纠纷案件有10多万件,但真正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的不足1%。而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环境侵权案件更是屈指可数,当然胜诉的案件就更少了。

2007年11月,郑州的农民朱书利终于拿到了法院的终审判决,一起历时九个多月的环境侵权案,经过两级法院审判,朱书利终获胜诉。

这起案件也成为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法律援助胜诉的第一案。作为国家环保总局授权成立的全国唯一环境维权民间组织,2007年,他们共收到各类投诉、上访等500多件,其中投诉环境严重污染的案件120起。法律服务中心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成功解决了29起案件。

尽管如此,1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环境维权新闻发布会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依然感慨:“环境维权任务繁重,环境维权途径艰难,环境维权形势紧迫,环境维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2006年4月,朱书利承包的土地,被相邻的一家钙粉厂排放的大量废水污染,造成土壤板结硬化,树木部分死亡、果树减产。尽管对钙粉厂的污染行为,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了查处,但朱书利的污染损害赔偿请求,却一直未得到答复。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华环保联合会法律服务中心先后两次前往郑州进行实地调研、取证,确认钙粉厂侵权行为确实存在,且给朱书利造成财产损失,是一起典型的环境污染侵权案件。

中华环保联合会决定支持朱书利起诉那家钙粉厂环境污染侵权案,并由环境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部工作人员和志愿律师共同无偿代理诉讼此案。

2006年10月23日,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朱书利诉钙粉厂环境侵权案。为确证钙粉厂的排污行为与朱书利受损之间的因果关系,2007年1月12日朱书利依法申请司法鉴定。在朱书利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又给他垫付了12000元的司法鉴定费。最终,郑州市二七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钙粉厂停止侵害,赔偿朱书利经济损失39401元。

2007年11月7日,郑州市中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对于朱书利最终的胜诉,法律服务中心的志愿律师、该案的代理律师金翔表示,这首先得益于郑州市两级法院客观、公开、公正的审理,切实维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环保纠纷案件有10多万件,但真正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的不足1%。而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环境侵权案件更是屈指可数,当然胜诉的案件就更少了。

对此,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顾问吕克勤将原因归结为“四难”:“大多数案件都因立案难、取证难、鉴定难、处理难等种种原因而搁置在法院的大门之外。”

这“四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环境维权的艰难现状。

吕克勤同时表示,地方保护成为制约我国环境保护、环境执法、环境维权的重要障碍,要真正保护环境必须突破地方保护主义。“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财政和税收等利益保护污染企业,企业与个别行政领导有利益关系,环境污染与腐败关联,从而使污染企业受到特殊保护。”

中华环保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在环境维权中要加强后督查工作,防止屡查屡犯。一些企业治理污染不太自觉,存在“三不怕”———不怕环保监察,不怕污染处罚,不怕损害公众利益,往往屡查屡犯。因此,要建立后督查机制,实行专人负责跟踪到底。“要把环境污染案件的处理提高到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高度和力度,要团结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环境维权,保护百姓合法环境权益不受侵害。”

14、长江“百年难遇”枯水期的警示 

来源:大江时评2008-01-17 08:57  

http://www.jxnews.com.cn/jxcomment/system/2008/01/17/002659937.shtml

  2008年1月8日,长江水利网汉口水文站监测到,当日该站水位为13.98米,是有水文记录142年以来,长江出现的罕见低水位。监利、洪湖等处在长江边上的“水上”城市,如今都因为长江枯水或多或少面临吃水难问题。有人担心,长江枯水有可能导致洞庭湖水位下降,再次引发鼠患。

  应该认识到,长江的“健康”与否,其实比房价更关涉更多人的利益。如果对这个“百年难遇”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也许人人都将为这个“百年难见”付出高昂的代价。而监利、洪湖等长江边上的城市的吃水难问题其实是我们付出代价的一个开始。

  在这个问题上,去年4月14日公布的被誉为“长江的第一份整体体检报告”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百年难见”。除却长江“体检”报告首次公开了库区水华、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外,最让人感到揪心的是报告所揭示的长江生态不断恶化的现状。比如,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统计数据表明,长江污水排放量呈快速增长之势。1998年全流域废水排放量为113.9亿吨,2001年为138.3亿吨,2005年为184.2亿吨,短短7年的时间废水排放量增加了70亿吨。如果说上述描述较为枯燥的话,一盘清蒸“刀鱼”已经售价万元的事实则鲜活地展现了“人人都得为破坏自然生态付出代价”这样一个常识。报告指出,“长江正面临着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困扰”。而现在,这次长江遭遇的“百年难遇”枯水期不正是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水生态四大水问题的一个综合性病症的爆发吗?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长江“百年难见”枯水期,真的已经到了引起我们反思与警惕的时候了。否则,歌中所吟唱的美好画面,只能成为记忆。(石敬涛)

15、防污作假处罚不重 官员撒谎应该付出什么代价 

来源:中国青年报2008年01月17日

http://www.ce.cn/cysc/hb/gdxw/200801/17/t20080117_14262306.shtml

    曾对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弄虚作假”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日前受到行政处分。15日上午,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披露:“对于六盘水案件,监察部门已经作出处理。”(《第一财经日报》1月16日)

    叶大川副市长受到何种行政处分?报道中没有明示。但是,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局长陆新元明确说:“对该市副市长进行了处分,但不是很重。”

     2006年9月下旬,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督查组到六盘水市时,六盘水市副市长叶大川公开否认该市存在煤化工企业污染、否认饮水安全存在隐患。但督查组发现煤化工是六盘水市重点发展产业,有焦化项目32个。这些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存在严重问题。随后,监察部和环保总局将“贵州六盘水市副市长弄虚作假欺骗督查组”一案列为2006年第三批全国环保专项行动挂牌督办的案件。一年多的时间过后,在人们的拭目以待中,撒谎的副市长叶大川最终得到的却是一个“不是很重”的行政处分。

    在此,笔者突然想起在美国发生的“琼斯撒谎案件”。由于服用禁药,琼斯已经从国际田联和国际奥委会那里遭到了收回奖牌、取消成绩的处罚。尽管服用禁药在美国算不上是犯罪行为,但因向调查人员撒谎,她被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判罚入狱6个月。而在西方政界,官员撒谎更是要付出巨大代价。芬兰首位女总理耶滕迈基,因在竞选时用谎言击败对手,上台仅63天就被迫辞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说谎话,不得不辞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莱温斯基事件”中说谎,险遭弹劾下台。

    中外社会环境不同,简单的对比有失偏颇。但不管是名人还是官员,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其谎言会带来更恶劣的后果。现实中,我们不断遭遇官员撒谎事件,其胆量之大、手段之高令世人瞠目结舌。山没有绿化,刷绿漆;农民贫穷,垒“遮羞墙”;GDP增长不快,妙笔生花等,诸如此类官员说假作假现象像瘟疫一样,侵蚀着官场文化,降低着官员品性,在对整个政治生态圈造成了巨大伤害的同时,也严重损害着整个社会诚信制度的构建。

    列宁早就尖锐地指出:“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讲真话,是官场抵御腐败的基础防线,也是保持政治清明的底线。撒谎,要付出惨痛代价,只有不饶恕任何官员的撒谎行为,才能威慑、教育官员不说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