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八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1-08-31

八月三十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黄河十年行2011连续报道:

1、绿家园志愿者: 黄河十年行2011之十二——半日花,鄂尔多斯是唯一的家(汪永晨 周晨)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dysj/view/96258.html

2、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说那过去的事儿》连线报道黄河十年行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2042&start=20110829160000(节目前面有短暂的其它内容

 

专题报道:

3、新京报:     康菲称溢油源已被永久封堵 不会对海岸造成影响(钟晶晶)

http://env.people.com.cn/GB/15538318.html

4、中国青年报: 给力还是无力?渤海溢油处理急需公众参与(董伟)

http://env.people.com.cn/GB/15538438.html

5、中国青年报:北京律师向国家海洋局申请渤海漏油信息公开(庄庆鸿)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30/070723072661.shtml

 

特别推荐:

6、中国环境报: 城市绿地岂能中看不中用?(曹俊)

http://www.cenews.com.cn/xwzx/cs/qt/201108/t20110828_705614.html

 

环境资讯:

7、经济观察网: 环保部:五大电力集团减排量“十一五”降45%(于华鹏)

http://www.eeo.com.cn/2011/0830/210008.shtml

8、中国新闻网: 环保部: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8-29/3289905.shtml

 

地方信息:

9、中国青年报: 云南运至贵州铬渣连同受污土壤被运回(白皓)

http://news.163.com/11/0830/07/7CMHOIH100014AED.html

 

人与自然:

10、新京报:    国际狩猎能否开闸近期公布 70余组织要求其停止(仲玉维 饶沛)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8/30/content_269771.htm?div=-1

11、长江日报:   江豚保护区天然屏障破坏严重

http://www.eedu.org.cn/news/gy/hjzz/201108/64224.html

 

污染信息:

12、扬子晚报:   不明红色液体被偷排 南京金川河被污成"血水河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8/30/c_121930452.htm

1321世纪经济报道:中石油再“火” 恐污染地下水(王尔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30/0NMDY5XzM2MDk0Nw.html

 

水电开发:

14、中国能源网:  “十二五规划”将有超过60个水电项目开工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830/000907.htm

 

环境曝光:

民间环保:

15、中国广播网:   绿色和平调查云南铬污染:地下水铬浓度超标242倍(刘乐)

http://www.cnr.cn/china/ygxw/201108/t20110830_508435195.shtml

 

环保观点:

16、科学时报:    地下水污染防治难在何处 (潘希)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645.shtm

 

深度报道:

17、东方早报:   石油化工厂环绕渤海 专家呼吁别变成“死海”

http://news.hexun.com/2011-08-30/132926370.html

18、中国证券报:  扬农化工深陷环保门 子公司三废扰民多年  (李东)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1-08/30/c_121930190.htm

19、21世纪经报道:我国地下水污染图谱:75个大中城市污染较重(张锐)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830/000951.htm

20、中国环境报:   地下水污染还要潜伏多久?(岳跃国)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ybyw/201108/t20110828_705616.html

 

环境评论:

21、红网:     频发的事故,为何唤不醒中石油的觉悟(王国信)

http://hlj.rednet.cn/c/2011/08/30/2361142.htm

22、北极星电力网: 小水电盲目上马 将环境至于何地?

http://news.bjx.com.cn/html/20110830/305941.shtml

 

一言堂:

23、自然之友博客: 食品浪费:中国城市垃圾危机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4de060100wmtt.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黄河十年行2011之十二——半日花,鄂尔多斯是唯一的家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8-30 汪永晨 周晨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dysj/view/96258.html

黄河十年行2011年8月23日,黄河十年行从宁夏石嘴山市出发。我们是昨天晚上到的石嘴山,石嘴山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有宁夏的北大门之称。石嘴山市是 “一五”时期国家确定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滔滔不绝的黄河水不仅给这里人们的生活用水带来了方便,也带动了石嘴山洗煤等产业的发展。随着煤炭开采量越来越大,石嘴山市也被国家列入了全国首批十大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出了石嘴山就看到了黄河。这里的黄河,一边是宁夏,一边是内蒙古自治区。

石嘴山的早市

以黄河为界

2011年8月23日黄河水位

很难想到,黄河一经过内蒙古,就会因挖煤被挖成这样。一位来打工的人告诉我们,在这里给煤老板打工一个月能赚不少钱,因为这儿都是露天煤矿。从那一卡车,一卡车地繁忙运输中,人们不难看出那滚滚的效益。

这里的黄河,宁夏那边是电厂和钢厂,内蒙古这边就是挖煤了。

石嘴山市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乌海市相邻。从石嘴山到乌海,道路上几乎全是拉煤的大卡车。这其实是西部公路常见的景象,重型卡车把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连绵不断的“西部列车”把高速公路堵塞的水泄不通。

这里的挖煤可以称得上是热火朝天,道路两旁煤矿、洗煤厂林立。路两边和空地上都有不少大的粉煤灰堆、煤矸石山,路边的大山黄沙滚滚,成为到处开矿,“全民皆挖”的另一种写照。

煤 煤 煤

这样的速度要想在这儿见到真是非常不易

进入大山

乌海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随着上世纪50年代末包兰铁路的开通,这里的煤炭资源被大量开发。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乌海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能源、煤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目前,这里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也是国内电石、硅铁等高耗能产品的重要产地。但在挣来钞票的同时,污染也随之而来。

乌海市千里山镇巴音村的康银堂是黄河十年行要跟踪采访的人家,康银堂今年51年,家里有四口人,自己、老伴和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包头上大学。家里还有十几亩地和二十只羊。康银堂用多年的积蓄分期付款给儿子在蒙西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

富裕起来的农民家(2010黄河十年行拍)

庄稼地成了这样(2010黄河十年行拍)

2010年黄河十年行到康银堂家采访时,他带我们去了他的玉米地。拽出几棵玉米给我们看,发现玉米花絮部分的叶子都是黑的,玉米粒也很少,其他庄稼的收成也不好。康银堂说,水不好喝,水中携带的物质还使很多人家的锅漏了;走在大街上,衣服一会儿工夫就变黑了;每到晚上七八点钟以后,就能闻到十分刺鼻的气味。

康银堂还说,前几年村子里有很多人得了癌症,村民怀疑这与附近工厂的环境污染有关,但因为很多人在工厂干活,害怕说出去之后厂子倒闭,自己也没有工作。康银堂在一家铁厂工作,月工资1600元;妻子在另一家工厂工作,月工资1500元。

记得那次有记者问康银堂:要是让你选择有钱,有工作,但环境不如过去,还是没钱,只在家种地,但环境好,你选择什么。他说:还是环境好好吧,人不生病好。不过,今年家里的新情况,他的话里让我们听到了他的另一说法和情绪。

黄河十年行2011,因行程有所侧重,我们没有去康银堂家,通过电话对他进行了采访。康银堂说起了今年的变化,村子附近又搬来了几家工厂,有焦化厂,还有水泥厂,污染物更多了,村里人地里种的东西自家不吃,卖掉或作为猪、羊的饲料,自家买白面吃。

康银堂和妻子还是这些工厂上班,厂里今年给他涨了工资,从1600元涨到了3000元,妻子也从1500元涨到了2600元。问起涨工资的事情,康银堂说物价太高了,工资不涨留不住人。更让康银堂高兴的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占了自己在陕西神木县老家的地,开发商赔了他家32万。面对巨款,康银堂并没有太多的计划,他不打算一次性结清儿子的房款,留着慢慢还。

问今年是否有人向有关部门反映污染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康银堂说他没听说。

电话里,我听到的是康银堂的兴奋,丝毫听不出他去年的焦急,也许对村民来说,贫穷与污染来选择,看来,眼前所能得到的更重要。

这里已是鄂尔多斯高原

这丛植物叫半日花

黄河十年行的大巴车行驶到乌海市一片工厂的厂房时,领队、生态学家赵连石带大家下车,来到厂房对面的一座山上。赵连石指着一株开着黄花的植物,告诉我们这种花叫半日花,是强旱生的植物。他说这是中国特有的植物,它们是数亿年来追随地球环境剧烈变量的幸存者,也是古生植物应对巨大环境变迁的顽强生命表达。其特有的生命形态,还有它构成的世界顶级的古生植物及古地质博物馆,为人类对古生态环境、古气候环境、古地质环境以及地球物种的进化等研究,留下的最为珍贵的活化石资料。

半日花开着黄色的花朵

开得很小,颜色也不那么耀眼

赵连石说,类似半日花这些古老孑遗植物能够生存至今,应该说是个奇迹。这些强旱生濒危植物大多长在风化岩、悬崖、峭壁、山顶的岩板上,并随地形、地貌的变化自塑其形。迎风面进化成躯干,于背风一侧生长枝叶。

半日花就长在这样的环境中

黄河十年行2011对半日花的记录

半日花长在灼热的铁矿岩上,迎着似火的骄阳,沙表温度超过70度,夜晚温度降至6~7度,而冬天的温度极值约为零下30度左右。这是从地球亿万年来剧烈环境变迁中筛选出来,它们可以忍耐极端的干旱和最恶劣的环境。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0—100倍,水分是决定其生存的第一要素,为了争夺有限的水分,它们练就了各种各样的获取水分、抵御干旱的独家绝技。

赵连石指出,像半日花这些强旱生植物在严苛的生态环境中演进出的生理、生态学的特异功能:

 一、探水功能:具强大根系,从不同水层中汲取水分,满足自己生长发育,其根系所扩及范围往往是地面上的数倍。

 二、贮水功能:利用肉质的根、茎、叶大量储备水分。如霸王(古老荒漠植物,极耐干旱,濒危物种)的叶含水量在80%以上,把一年所需的水分储备起来(秋水春用)用于翌年春季正常开花结果,从不改变其生长发育规律,无论春季怎么干旱,每年都能看到霸王丰富的黄白花朵和累累的肉质果实。

 三、节水功能:枝条、托叶、叶尖硬化成刺,植物叶子强烈退化成鳞片状,成为无叶植物,具有很厚的角质层,减少水分蒸发,枝叶由多层致密网栅包围,细胞小而胞液浓,抗脱水能力强,仅靠昼夜温差的一点冷凝湿气即可生存。

 四、抢水功能:能利用当地短暂、有限的降水,用根系异常迅速的抢到自己所需的水分,它们的生命历程从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仅只要30-40天。遇旱则“假死休眠”,无固定物候期,自春至十月深秋遇水则迅速开花。可以说是,久旱未雨,虽生犹死,一朝获水,迅速发芽。抢水植物还保持着一种最原始的无性繁殖的绝技“劈茎分株”,自我“克隆”。

半日花与高速发展共存

矿坑可以废弃,半日花呢?

黄河十年行2011一行人在长有半日花的山上看到的是,这个山体岩石基本上是一座不具开采价值的贫铁矿。其上表土极少,简直就是生命的极限环境,而这些古老珍稀强旱生植物竟能在裸露的基岩上立足生根,能够历亿万年而不泯,使我们不得不叹服其生命之强悍、自然之伟大!也让我们对其心生敬意。

赵连石说,这两年他和一些专门研究植物的学者多次到这里研究,考察。专家们认为,这些古老的强旱生植物以建群组的方式在狭小范围内高密度分布,为世界罕有。可是让专家,学者们非常着急的,是这里的高速发展。

半日花生长地,现在这样的场面随处可见

把半日花和这样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拍在一起很容易

虽然自然保护区将其内牧民迁出并实行禁牧,但我们看到公路周边迅速崛起的工业,正在污染着当地的环境,有关部门可以围封禁牧却无法屏蔽污染的大气和破碎的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这个化石是植物苏铁

苏铁化石

去年这里还有两块,今年只剩下了唯一

赵连石在一株半日花的旁边找到了一块棕榈科植物苏铁的化石,遗憾的是,赵连石说去年来时还是两块同样的化石,当时,有科学家鉴定为是植物苏铁的化石,今年再来,另一块大石头已经没有了。这块石头不远处,就是一个大大的矿坑,矿坑上停留着正在紧张作业的大型机械。放眼望去,这样的矿坑比比皆是,现代化的大型机械施工能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它存留在这样的环境中

黄河十年行2011在这里的记录

今天在鄂尔多斯高原

黄河十年行2010记录下了这块如此珍贵的化石,但我们能留住它吗?不知黄河十年行2012年再来时,剩下的这块古老的苏铁化石,是不是还能静静地躺在原地,完成它的生命周期,以原始的形态活在本也属于它的世间。

西鄂尔多斯大地上的现代化

内蒙古鄂尔多斯今天的高速路上

这里是鄂尔多斯原本的模样

强旱植物在这里顽强地生存着

为了更好了解这些珍稀植物和化石的保护,我们联系了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的旅游帐篷

加了门的旅游帐篷

这里没有被开发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半荒漠地带,在鄂托克旗西部和乌海市境内。西鄂尔多斯干旱少雨,生态环境非常严酷。然而在这一独特的地方却生长着一些古老的、鲜为人知的小灌木及珍稀两栖、爬行类动物。

雨中的采访

据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邓景贤介绍,保护区地处亚非荒漠东部边缘,为西鄂尔多斯荒漠化草原和东阿拉善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地区,是古地中海孑遗植物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包菊、蒙古扁桃、胡杨等集中分布的地方。

区内现已查明高等植物335种,其中特有古老残遗种及其它濒危植物有72种,占全部植物种数21.79%,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7种。特别是四合木和半日花仅分布于保护区的小面积范围之内,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黄河十年行2011的记者问,有这么珍稀植物的地方,怎么可以开发成这样?邓景贤说,这里有很多地方,因为有了矿要开发,就重新划了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对此,自然保护区也很无奈。保护区保存着极其珍贵的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化古十分丰富,山地地层剖面明显,是非常珍贵的天然史书,这些对研究生物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地质构造和古地理环境均有着深远的意义。

其实,在我看来,自然保护区完全是人为划定的。今天那些没有被划入保护区的地方并不意味着就不重要。本来我们以为长有半日花的地方,有着如此珍稀植物的区域,应该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但是邓景贤说那里不是,所以不在他们保护的范围内,至于为什么不是,是原来是,现在给划出去了?还是从来就没有进入过保护区?她也不知道。

我们不能面对这样的现状,被划在自然保护区才算是珍稀,没有被划入,就不被视为珍稀了。2020年,黄河十年行第十年的时候,这种局面会有什么变化吗?我们将在行走中记录。

阿尔寨石窟

历史与自然在这里留下足迹

2011年8月23日下午,我们的车在西鄂尔多斯高原上穿行时路过阿尔寨石窟,石窟为藏传佛教,也是鄂尔多斯最大的佛教寺庙和成吉思汗的祭祀胜地。阿尔寨石窟上的敖包,牧民的公祭场所,当地每年都要在此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动。

阿尔寨石窟寺所在地为低缓丘陵地貌中的一座孤立突起的平顶红砂岩小山,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现存65窟,洞内的壁画传递了蒙古人信仰、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还有反映成吉思汗作战场景的壁画。

弥足可贵的是,阿尔寨石窟早期回鹘蒙古文榜题,其内容涉及佛经及世俗生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回鹘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

站在这里远眺会想到古战场的什么

祈祷

据说成吉思汗于战隙期间曾在阿尔寨石窟养伤,其下为成吉思汗部队的演兵场。登上阿尔寨石窟顶端,台下一望无际的辽阔,似乎可以望到刚刚走过的乌海,那也是成吉思汗曾经纵横的土地。昔日的蓝天、白云、湖泊、丘陵、河流、牧场,如今已被烟尘笼罩,到处弥漫着自燃的煤烟,行人蒙着面罩,只能屏蔽灰尘,却难挡刺鼻的气味。昔日的牛羊已很难觅,而矿坑却到处可见。

领队赵连石说,黄河十年行是生态调研之行、文化考察之行,还是环境保护之行。沿黄河顺流而下,每一条支流上都有矿产在开发,黄河的职能也在改变,从自然的河流,到游牧的河流,从农耕的河流,又变成工业的河流。为了方便地利用水源,黄河两岸的矿山亦被开发。截断输往黄河的支流,用以开矿。终有一天,这条孕育了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将被榨干罄尽。

我们走的路上

鄂尔多斯山羊

路过“产权路”,我们的车过不去,一行人只好这样开路

顶着暴雨,黄河十年行2011向鄂尔多斯前进,一路上看到遍地都在挖坑。赵连石指出,鄂尔多斯的大开发,基本上就是大开“挖”,到处都是巨大的矿坑和堆积如山的工业废渣,大面积的污染和无序的堆放,看不到整体的工业规划和环境恢复。仅仅几年的时间,就把蓝天白云下的草原彻底改变了模样。照此下去,鄂尔多斯草原不只是被“开膛破肚”,而是被翻个“底儿朝天”了!

通往鄂尔多斯的公路都是高等级的,想起我上个世纪初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苏京平一起来过鄂尔多斯采访时,那次在荒漠里穿行的我们要看车辙找路。如今,我的身后除了高大的烟囱以外,还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人不知是赞叹这里的发展速度,还是怀念曾经的那片荒凉。

在路上

暴雨中的路边

  夜晚,黄河十年行到达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如今的康巴什有“鬼城”之称,有报道说是因为有豪华的高楼大厦,却很少有人居住。

黄河十年行2010有记录。但因时间有限,并不能轻意下此论断。

鄂尔多斯近年来因“羊、煤、土、气”暴富,人均GDP总量几乎与香港持平,最能代表鄂尔多斯财富的就是斥资170亿元打造的“康巴什”新城。

康巴什的夜晚,马被雕塑

黄河十年行2011到康巴什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宽阔的街道上杳无人烟,华灯初上。过了几个红绿灯,我们在空荡荡的大街甚至找不到一个问路的行人和车辆。同行的区家麟说,在康巴什看到人的几率,比在青藏高原看到野生动物的几率还小。灯火通明如白昼的街道上隐约会看见一两个行人,使这座奢华的新城显得格外萧条。或许是太晚了,车上也有人这样说。

奇怪的是,尽管大街上见不到人,可我们找寻了一个小时,却没有找到住宿的旅馆,再高档的旅馆都是客满,而且要找到我们住得起的旅馆更是难上加难。最后不得已,我们只得离开康巴什到伊金霍洛旗的一个足疗店,因为被告之,足疗之后,可以在那儿过夜睡觉。我们已别无选择。黄河十年行2011一路以来最高的一次住宿,每人200元一个床。

足疗店老板的解释,最近康巴什在搞大型活动,很多酒店被有关部门提前统一预订了。到底何因,明天进康巴什再细细探个究竟。

2、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说那过去的事儿》连线报道黄河十年行

来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2011-08-29

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2042&start=20110829160000(节目前面有短暂的其它内容

2011年黄河十年行一行人从黄河源头走起,历时18天,行走2464公里,于8月29日到达黄河入海口山东东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栏目《说那过去的事儿》的主持人马维连线黄河十年行,听参加黄河十年行的专家记者讲述他们从母亲河源头走到入海口的感受。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2042&start=20110829160000

3、康菲称溢油源已被永久封堵 不会对海岸造成影响

来源:《新京报》2011年08月30日 钟晶晶

http://env.people.com.cn/GB/15538318.html

  本报讯 (记者钟晶晶)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石油“两个彻底”(彻底封堵溢油点、彻底查明溢油)的最后时限(8月31日)日益临近,昨日,康菲表示,溢油源已被永久封堵,所有活动的渗油点已得到控制,溢油不会对海岸造成实质性影响,目前C平台附近99%的矿物油油基泥浆已被清理。

  同一天表态自相矛盾

  不过这一表态似乎又与康菲昨日官网披露的B、C平台情况自相矛盾。康菲昨日称,目前仍有残余的油气混合物渗出。在C平台共发现16个溢油点,每个直径约为硬币大小,其中12个已不可见,并在首次被发现后再未出现渗油。当前只有4个可见的渗油点,只有其中两个仍呈间歇性活动状态。而B平台附近渗出的残余油气混合物约每天1升,并已被安装在海底的集油罩回收。当前回收的油气混合物是原断层中残留的物质间断性渗出。渗油点并无原油到达海面。

  康菲还表示,已开始实施一项长期解决方案,以解决6月17日事故后由浅沙层运移至海床的残余原油及矿物油油基泥浆所形成的间歇性微量渗油问题。

  检测显示溢油影响海岸

  昨日,康菲在未出示任何海洋生态检测报告的情况下表示,“油样显示,溢油不会对海岸造成实质性影响”。

  康菲表示,截至目前,康菲公司巡视的几千公里海岸上收集了86份样品,全部送至独立实验室作检测分析。其中,只有两份样品与本次海床渗油直接相关,另外三份样品与渤海湾溢油点的原油(包括C平台溢油事件)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所收集的86份样品中的绝大多数与燃料油相似。但康菲方面却因涉及合同秘密,拒绝透露为其检测的独立实验室的名称。

  而NGO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则指出,康菲的检测缺乏第三方的参与和监督,截至目前康菲披露的信息都是在为自己脱责。

  据国家海洋局此前披露,若康菲没有在8月31日前完成“两个彻底”,将对其出台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

4、给力还是无力?渤海溢油处理急需公众参与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08月30日董伟

http://env.people.com.cn/GB/15538438.html

  国家海洋局给出的“8·31大限”已近在咫尺,但渤海溢油仍难画句号。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房建孟称,康菲石油一旦违限,国家海洋局将会有针对性措施出台。然而,有关专家认为,监管部门手里的牌不多,尤其是缺少杀手锏,这直接导致了康菲石油的轻慢,也造成了事态无法根本好转。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呼吁,在行政处罚、生态索赔俱有掣肘的情况下,及时公开事故信息以便于公众参与,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虽然公众无法直接提供技术上的答案,但是他们的关注本身将形成压力,迫使决策者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也让施害者无从遁形。”

  此前,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致信康菲石油总部,要求其说明真相并向中国公众道歉。

  给力还是无力

  在给中国青年报记者的一份说明中,国家海洋局详细透露了蓬莱19-3油田出事以来他们采取的行动。其中包括:先后召开了20多次局党组会、办公会和专题会进行研究部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海监船舶人员全天候、立体式监测;此后8次约谈康菲公司高层,严令康菲公司不折不扣实现“两个彻底”;多次约谈对海上石油开采负有监管责任,同时又是康菲公司合作者的中海油公司切实督促康菲公司实现“两个彻底”;调动各方力量进行生态索赔的各项准备工作。

  对于国家海洋局采取的措施,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的评价是:一是反应快速,二是目标明确,三是组织得当,四是有序有效。“总体来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海上油污的清除取得了一定进展,溢油原因的分析、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追究、新闻信息的发布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逐步深入,溢油事故的处置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公众的感受却与之不符,尤其是在康菲石油表态之后,人们更感愤怒:两个多月了,溢油仍然没有被根本阻断,而相关的评估和赔偿也遥遥无期。当下,康菲石油将事故的原因归于天然断层,也否认溢油给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其中国区总裁司徒瑞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说,他们在海岸发现了56块原油,进行指纹检测后认定只有两块和蓬莱19-3油田有关。

  自6月4日事故发生以来,身为作业者,康菲石油始终让人难以捉摸。这家号称将“对环保审慎态度”视为核心价值的企业,至今未能完全遏制住事态的发展,更别说对事故的影响给出回答。

  在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凡是有关渤海溢油事故发生的责任、环境损害和生态赔偿的问题,都被轻轻带过或称无可奉告。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徒瑞反复告诉记者,渗油源已进行永久封堵,公司正在努力清污。C平台95%的油基泥浆已经清理完毕。

  对于赔偿问题,康菲石油表示,现在公司还没有收到任何有关的赔偿要求。去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后,英国石油公司立即拿出200亿美元,建立一个赔偿基金以弥补造成的各种损害。对此,司徒瑞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康菲石油没有打算效仿他人的做法。不过,他承诺,如果有索赔要求,公司将“给予考虑”。

  捉襟见肘的根源

  是什么造成了如此窘迫的局面?盈科北京办公室环境与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赵京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称,法律上的软弱和环境诉讼上的复杂使得监管部门执法难以挺直腰杆。

  根据1999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最高20万元的行政罚款,对于一个世界500强公司而言,实在是毛毛雨。

  “这种轻描淡写的罚款根本没有任何震慑力,不能让康菲石油伤筋动骨,怎么可能敦促它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呢?它完全有恃无恐嘛!”他说,同样是酒后开车,列进《刑法》入罪后,治理的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

  在原有法律环境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人们寄希望于生态环境诉讼,期盼法院能够给康菲石油点颜色。然而,这也并不容易。赵京慰表示,生态环境诉讼定性很容易,渤海发生了溢油,肯定对海水、海底、渔业、海洋生物造成了伤害。问题是,这种伤害怎么量化出来,在法庭上又如何进行举证?这是极其困难的。

  赵京慰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一家生产农机具的小企业给产品喷漆,超标的苯长期挥发在周围。有农户因此得了病,最厉害的一个得了肺癌,愤而把这家企业告上法庭。法庭问了一句话,农户就没辙了:你怎么证明你得癌症是他们喷漆造成的?同是呼吸这种空气,为什么你得了癌症你老婆却没得?“在环境损害诉讼中,受害者往往拿不出证据来。就像那个农户,他怎么去证明苯如何进入了身体,又如何激发了癌变呢?渤海溢油也一样。”

  目前,除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代表国家进行索赔准备外,河北乐亭、昌黎近200名养殖户也已委托盈科律师事务所为其维权。他们无不面临举证难题。盈科律师事务所初步估计,仅这两地的养殖户遭受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3亿元。然而,盈科的律师认为,即便诉讼进入程序并胜利,养殖户也不可能得到全部的赔偿。

【1】 【2】

5、北京律师向国家海洋局申请渤海漏油信息公开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08月30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1-08-30/070723072661.shtml

  本报北京8月29日电(记者庄庆鸿) “现申请对渤海湾溢(漏)油事故的溢(漏)油总量、污染状况(具体影响范围及区域,污染程度、面积及具体区域,海水水质,污染物的危害)、预警信息、应对措施、应对情况等及时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北京律师张韬今天向国家海洋局发出了信息公开申请。

  “我此次申请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及时’公开,其次才是详细全面的公开。”申请人张韬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国家海洋局从6月4日事故发生后,直至7月5日才第一次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而直到8月26日才第二次公布,信息的发布可以说是姗姗来迟。”

  据了解,2011年6月4日,“蓬莱19-3油田”溢(漏)油事故被发现。到7月5日,国家海洋局第一次发布信息,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周边和西北部海域,事故在该油田及其周边海域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损害。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崔文林解释:“虽然已监测到的劣四类海水海域面积为840平方公里,但并不代表这次溢油事故的影响范围就是这么大。”

  时隔50余天的8月26日,国家海洋局才再次公布“污染面积累计5500平方公里,其中劣四类海水面积累计870平方公里……本次溢油事故对油田及周边海域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至今,新的渗漏点不断出现,8月27日渗漏点扩至16个。

  “对于如此严重的污染事故,作为权威管理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及时公布,让大众知情。”张韬说。他申请公开的渠道是“在国家海洋局官方网站公布”。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主动、并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包括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而《国家海洋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第九条第(十三)项,也有对此“政府应主动公开”的规定。

  这份《国家海洋局政务公开申请表》于今日中午11时,快递发往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在“所需信息的用途”一栏,张韬填上了“生产、生活、旅游的需要,社会公众知情”。

  根据《国家海洋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海洋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日。也就是说,这一信息公开的最长期限是一个月。

6、城市绿地岂能中看不中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8-29  曹俊

http://www.cenews.com.cn/xwzx/cs/qt/201108/t20110828_705614.html

  编者按

  今夏的暴雨考验了城市,考验的不仅是地下工程,还有地上工程,即城市绿地。痛定思痛,存在一个一直被怀疑却少有人愿意提出的问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价值几何?

  本期,我们特整理国外城市绿地建设的典型案例,试图通过对比分析,与读者一起,探讨城市绿地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剖析我国绿地建设存在的误区。

  新加坡

  关键词:实用

  ●绿地指标非常细致,在公寓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用地应低于总用地的40%。

  ●绿地疏朗大方、自然朴素,强调实用功能和成本节约,除了少数精品园区以及景观大道外,在新加坡的园林绿地中极少看见经整形的绿篱和灌木。

  新加坡城市绿地建设成绩斐然,始终保持着每千人0.8公顷绿地空间的标准,在国际上享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新加坡公园按功能分4种形式:地区公园,占地面积最大,提供康乐和运动场所,创造接近自然的环境,有利于鸟类等动物生存繁衍;城镇公园,占地面积10公顷~50公顷,服务城镇居民;社区公园,面积一般为0.2公顷~0.5公顷;城市公园,包括市中心的广场和小型开放绿地。

  新加坡制定了细致的绿地指标:在公寓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用地应低于总用地的40%;建设公共住宅区项目,新建的高层建筑物只能占地35%;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镇区中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楼房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在房地产项目中每千人应有0.4公顷的开放空间;在道路和建筑物之间应留下15米以上宽度的空地种树、栽花、种草。

  新加坡从提出建设“花园城市”理念至今,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目标。21世纪后,新加坡实施了前12年绿色规划,强调从整体城市环境入手,系统地开展城市空气与水净化、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强化公园与自然地带的可达性,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

  新加坡的绿地疏朗大方、自然朴素,强调实用功能和成本节约。新加坡大多数公共绿地设计一般比较简单,除了少数精品园区以及景观大道外,在新加坡的园林绿地中极少看见经整形的绿篱和灌木。城区内部接近居民活动场所的绿地多采用简洁的乔木与草坪结合的模式,高大的乔木能极好地提供遮荫,满足了热带地区必要的绿化需求;耐粗放管理的开阔草坪则有利于城市卫生,提供一定的户外活动场所。而距离城市居民活动较远的地带则尽量保持自然的群落配置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大大减少因过度修剪养护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处处体现对自然的珍惜。政府将大约3000公顷的树林、候鸟栖息地、沼泽地和其他自然地带规划为自然保护区。从武吉知马热带雨林保护区、双溪布落国家公园,到每个路边的鸟类庇护所,其严格的管理和细微的措施,处处体现出新加坡尊重自然的思想。

  巴黎

  关键词:延续

  ●城市绿化不囿于城区,营造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保护郊野森林。

  ●绿地规划强调延续历史文脉、融合文化特征,创造人性化的绿色空间。

  巴黎是一座闻名遐迩的绿色城市,它的近郊有三大森林公园,平均面积为1.5万亩。其中,位于西郊的布洛涅森林公园和东南郊的万胜森林公园,均为天然林。如果按每亩林地拦蓄雨洪100立方米计算,巴黎市的森林公园可拦蓄雨洪高达450万立方米,相当于4座小型水库的总蓄水量。

  巴黎的城市绿化不囿于城区,营造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保护郊野森林。巴黎的森林面积为2880平方公里,占全部土地面积的24%。1976年开始,为了保护农田,巴黎在距市中心10公里~30公里内实施环城绿带规划,涉及面积1187平方公里,形成了凡尔赛森林、枫丹白露森林等胜地,并以林荫道将绿地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巴黎的绿地规划强调延续历史文脉、融合文化特征,以创造人性化的绿色空间,尤以绿道著称。从塞纳河西佛公园起,沿杜勒里公园至罗浮宫、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戴高乐大街、台方斯中心公园广场,与布洛涅森林公园衔接,巴黎建立了贯穿历史遗迹的绿道和“历史轴线”。这条绿道将自然的绿色空间与人文城市棕色空间相结合,体现了巴黎的城市文化精神,成为国际上建筑与绿化环境相结合的“绿道”典范。很多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在“绿道”中得以保留。如布洛涅森林公园是一个占地872公顷的楔形绿地,内设民间艺术与传统博物馆等。

  在城市绿地的布局中,巴黎提出了服务半径与绿地规模的标准,要求面积1公顷~10公顷的绿地服务半径为250米;10公顷~30公顷的服务半径为500米;大于30公顷的服务半径为1000米。

  巴黎的社区有公园397个,总面积358万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有将近20个公园,人均社区公园面积1.67平方米。

  伦敦

  关键词:网络

  ●绿地规模很大,重视城市绿色空间的景观整体性营建。

  ●重视绿地特征和分布格局,强调绿地可达性和满足住区居民绿地利用的潜力。

  ●绿地是伦敦“可持续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伦敦作为一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际化大城市,在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建设上,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拥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和体系。伦敦是公认的“绿色城市”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其绿色框架如环城绿带、开敞空间网络、人行道和运动休闲设施等,被国际社会推崇。

  伦敦的绿地规模很大,重视城市绿色空间的景观整体性营建。城市外围森林带面积有2500平方公里,而大伦敦区内的公园面积有454平方公里。

  伦敦在城市外围建成了环城绿带,平均宽度8公里,最大宽度达30公里,绿带里不准建造房屋和居民点,保持着原有的小城镇乡野风光,这一绿带既阻止了城市过分扩张,又发挥了农业区和游憩区的作用。同时,伦敦还通过楔形绿地、绿色廊道、河流等,将城市的各级绿地形成网络。以“绿链”为例,绿链穿越居住区等建筑密集区,通过密集绿化措施,“绿链”将接近的开阔空间连成整体,增加了开放空间的可进入性和环境质量,完善伦敦绿地框架和自然保育系统。

  英国是较早对园林绿地实行法治的国家,早在1872年就制定了公园管理法,此后陆续公布了绿带法、国家公园和乡村旅游法、城市规划法等。伦敦重视绿地特征和分布格局,强调绿地可达性和满足住区居民绿地利用的潜力。

  伦敦根据绿地大小、功能、位置和服务范围等指标,编制绿地分级系统(green spacehierarchy),评定城市绿地的合理性和规划新绿地,确保市民在生活中能方便地与自然环境相联系。以伦敦的绿地分级系统为例,规定人均绿地20平方米,400米之内应有一块相当规模的公共绿地。

  城市绿地也是伦敦“可持续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排水系统”主要通过4种途径“消化”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分别为雨水收集、源头控制、指定地点管理和区域控制。在这4种途径中,绿地的地位相当重要,尤其体现在源头控制和区域控制上。

  链接

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1.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

  古代城市公共绿地与公众的现实生活有关。在古希腊、古罗马城市中,公众的户外游憩活动常常利用集市、墓园、军事营地等城市空间。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不少皇家园林开始定期向公众开放,如伦敦的皇家花园、巴黎的蒙古花园等。

  2.公园运动(18431887)

  1843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受英国影响,在美国设计师唐宁、奥姆斯特的竭力倡导下,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岛诞生。19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称之为“公园运动”。

  3.公园体系(18801898)

  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等人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这些公园体系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英尺~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此后,这一思想在美国发展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项主要原则。

  4.重塑城市(18981946)

  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日的城市》,他认为“田园城市”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方法。即城市中心是由公共建筑环抱的中央花园,外围是宽阔的林荫大道(内设学校、教堂等),加上放射状的林间小径,形成一种城市与乡村田园相融的健康环境。

  芬兰建筑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认为,城市只能发展到一定限度。老城周围会生长出独立的新城,老城会衰落并需要彻底改造。这是一种城区联合体,城市一改集中布局而变为既分散又联系的城市有机体。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有机疏散”理论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5.战后大发展(1945197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亚各国在废墟上开始重建城市家园。一方面,许多城市开始在老城区内大力拓建绿地,另一方面,以英国的《新城法案》为标志,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疏导大城市人口、创建新城。面对空前的发展机遇,城市绿地建设迈入了继“公园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历史高潮,以“华沙重建计划”为代表。

  6.生物圈意识(1970~2000)

  70年代初,全球兴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高潮。市民开始把城市绿化与环境视为与物价、住宅同等重要。人们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城市绿地建设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摸索阶段。其中,以澳大利亚规划“自然中的城市”为代表。

  7.21世纪发展趋势

21世纪,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要素趋于多元化、结构趋向网络化、功能趋近生态合理化。21世纪,是人类重整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类与大自然共生的新纪元。  本版文章由 曹俊 整理撰写

7、环保部:五大电力集团减排量“十一五”降45%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1-08-30于华鹏

http://www.eeo.com.cn/2011/0830/210008.shtml

环保部8月29日公布了“十一五”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结果,其中五大电力集团的二氧化硫减排总量相比2005年下降了44.76%,超过目标责任书要求的“十一五”下降38.10%的指标,而且五大电的脱硫装机均达到9成左右。

据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介绍,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和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电力集团公司都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下达的总量控制任务。

其中,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电力集团分别比2005年下降37.17%、45.05%、49.72%、46.19%、44.33%,这相比环保部目标责任书要求的“十一五”下降比例27.60%、36.90%、44.90%、42.80%、35.00%均有较多提高。

记者粗算了一下,五大电火电装机的脱硫装机容量比重都在9成左右。其中,比重最高的是大唐,为99.3%,华电最低,为89%。其他三家,中电投为97.8%,国电为94.6%,华能为93.3%。

 “到十一五末,全国累计建成运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5.32亿千瓦,火电脱硫机组装机容量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2.6%,电力行业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从2005年的47%提高到70%以上。” 陶德田表示。

此外,上大压小方面,环保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682.5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关闭5000万千瓦的任务,同时钢铁、水泥、焦化及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也均完成任务目标。

总量方面,考核结果显示,去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38.1万吨,比2009年下降3.0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5.1万吨,比2009年下降1.32%。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45%和14.29%。也就是说,两大强制性约束指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均超过10%的十一五减排目标。

此前,环保部确定了今年将在上述两项的基础上载新增两项强制性约束指标氨氮和氮氧化物,并确定十二五期间将分别减少8%、8%和10%、10%的减排目标。其中,2011年的减排任务是四项上述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同2010年相比均下降1.5%。

但7月初,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2011年上半年总量减排核查核算视频会议上透露,通过对1~4月全国主要污染物减排情况的初步调度发现,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实现了下降,而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新增污染物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而对于不容乐观的原因,张力军表示,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耗导致的、工艺生产排放的氮氧化物增加过快,燃煤电厂和水泥厂等脱硝工程尚未大规模开展,淘汰落后产能的规模和力度减弱等。

 “当前,个别地方存在等靠思想,还有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盲目上高耗能项目。今年一季度,高耗能行业增速呈上升趋势,如果这一态势持续下去,不仅影响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而且严重影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张力军称。

8、环保部: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8月29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8-29/3289905.shtml

  中新网8月29日电 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今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统计局、监察部近日联合完成了2010年度及“十一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的考核工作。结果表明,国家确定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但也发现个别企业问题严重,决定实行挂牌督办和进行处罚。

  陶德田说,2010年,各地区、各部门污染减排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38.1万吨,比2009年下降3.0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5.1万吨,比2009年下降1.32%。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45%和14.29%,均超额完成10%的减排任务。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和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电力集团公司都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下达的总量控制任务。

  从主要减排措施来看,2010年,全国新增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1.07亿千瓦,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900万立方米。到“十一五”末,全国累计建成运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5.32亿千瓦,火电脱硫机组装机容量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2.6%,电力行业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从2005年的47%提高到70%以上;累计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600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682.5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关闭5000万千瓦的任务;钢铁、水泥、焦化及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均超额完成任务。

  陶德田指出,经核实,仍有个别企业在污染减排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对污水处理设施无故不运行、长期低负荷运行、出水超标排放的天津市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咸阳路污水处理厂、山西省太原市排水管理处污水净化三厂(殷家堡污水处理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木里图污水处理厂、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沿江汇同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周口市鹏鹞水务有限公司(沙南污水处理厂)、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污水处理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污水处理厂等7家单位实行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务的,将暂停所在城市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对脱硫设施运行不正常、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假、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内蒙古霍煤鸿骏铝自备电厂、江苏连云港新海发电有限公司、河南民权发电有限公司、河南能信热电有限公司、湖南石门发电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三联热电厂、四川乐山海虹发电有限公司、甘肃西固热电公司等8家单位实行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由有关部门扣减停运时间所发电量的脱硫电价款并按规定予以相应罚款。

  陶德田强调,环境保护部将督促和跟踪挂牌督办企业认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监察机关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9、云南运至贵州铬渣连同受污土壤被运回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11-08-30 白皓

http://news.163.com/11/0830/07/7CMHOIH100014AED.html

核心提示:来自贵州环保厅的消息称,贵州“三力公司”将至少50吨来自云南的铬渣运进贵州兴义市,铬渣一部分用于一条道路的建设,一部分堆放于兴义市昌威冶炼公司内。目前这50吨铬渣连同被污染的土壤已被全部运回云南。兴义环保局已对“三力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本报贵阳8月29日电  来自贵州省环保厅的消息称,至少50吨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的铬渣,被运进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境内,这其中大约48吨被用于一条道路的建设,另外两吨堆放于兴义市昌威冶炼公司内。这50吨铬渣连同被污染的土壤将被全部运回云南。

贵州省环保厅在其网站公开的消息称,经调查发现,今年5月下旬,云南商人刘某到贵州省兴义市三力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力公司”)推销工业废渣,并称这样的工业废渣可用于水泥厂或其他冶炼厂的生产原料。

5月28日,三力公司与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良化工”)签订了《铬渣供给合同》。合同约定,陆良化工向三力公司提供铬渣,同时按每吨100元支付运费。

三力公司副经理袁科向调查人员交代,三力公司计划将这批铬渣转给同城的昌威冶炼公司使用。合同签订后,刘某先拉了一车约50吨的铬渣到昌威冶炼公司。但10多天后,昌威冶炼公司称铬渣达不到使用要求,随即,三力公司通知刘某停止供货。

6月10日,三力公司安排两名货车驾驶员,将存放于昌威冶炼公司的铬渣拉到当地的“计幺坡园区”,用于填充一段6米宽、100米长的公路。

兴义市环保局调查发现,两名货车驾驶员共拉4车铬渣,每车重12吨左右,总重约48吨,剩余两吨左右仍堆放于昌威冶炼公司,所填道路周边为农业用地,没有饮用水源点,三力公司和昌威冶炼公司均无危险废物经营资质。

按照黔西南州环保局、兴义市环保局要求,三力公司从8月15日起,对已经使用的铬渣及污染土壤进行清理,清理出含铬废渣及污染土壤270余吨。

贵州省环保厅介绍说,在贵州环保部门和公安机关的监督下,三力公司已将这270余吨含铬废渣及污染土壤,连同两吨未使用的铬渣,全部运回云南陆良化工。

黔西南州环保局总工程师魏松林向记者表示,目前还在对“计幺坡园区”的土壤进行跟踪监测,主要是化验含铬的情况,如果发现还有土壤受到污染,将继续深挖清理。

目前,兴义市环保局已对三力公司涉嫌“违法转移和处置铬渣”进行立案。

10、国际狩猎能否开闸近期公布 70余组织要求其停止

来源:新京报 2011-08-30 仲玉维 饶沛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8/30/content_269771.htm?div=-1

原题:国际狩猎能否开闸近期“拍板”

7名外国人近期申请猎捕16只二级保护动物,林业局称在专家评审后才收到其申请

本报讯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8月5日委托“野生动物猎捕专家委员会”评审境外人士来华狩猎的申请,评审获得通过,外国人来华狩猎的行政许可能否开闸引起社会广泛关注。8天后,70家动物保护组织向国家林业局提交公开信表达“极大愤怒”,要求停止推进该项活动。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昨天表示,国家林业局将于近期公布外国人来华狩猎行政许可审批结果。

为何结果迟迟不公布?

此前有公众质疑,8月5日召开专家评审会,经过20天行政许可审批期限,昨天应为期限到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应该公布行政许可审批的结果,而记者从国家林业局宣传处获悉,国家林业局是在专家评审会之后几天才正式收到的行政许可书面申请,因此还要晚几天才能出台最终结果。

据悉,评审结果并不具有行政效力,不能作为狩猎依据,但是评审结果将成为国家林业局是否下发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

外国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标本采集,行政许可需要经过四步程序:一是申请人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所在地的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二是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家林业局;三是国家林业局或其委托的单位根据需要组织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四是审查合格的由国家林业局向申请人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审查不合格的,由国家林业局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告知复议或诉讼权利。行政许可的审批期限规定为20日内,经批准可延长10日。

两旅行社收到猎手申请

近期,正安国际旅行社收到了美国4位狩猎爱好者的狩猎代理委托,随后联系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拟于今秋奔赴狩猎场猎捕岩羊6只,藏原羚4只。中国妇女旅行社也收到三人申请,希望猎捕岩羊3只,藏原羚3只。随后两家旅行社向主管部门提出了申请。据了解,岩羊和藏原羚都是二级保护动物。

说法

蒋劲松

这些“举手同意”的专家与林业局、国际旅行社、狩猎场的关系需要搞清楚。

VS

李枫

不能说一个专业毕业的,就一个鼻孔出气,这个没有依据。我是问心无愧。

清华副教授质疑专家组权威性

称“三个师徒”联袂投票,评审专家组成员回应称问心无愧

昨日,动物保护人士、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在网上发微博炮轰国家林业局“国际狩猎”的专家评审组不权威,竟然出现“三个师徒”投票的现象。

评审专家组成员、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李枫则表示,东北林大是我国最早开设狩猎相关专业的学校,全国各地与狩猎有关的专家,不少出自东北林大。

 “东北林大的去了好几位专家,都在一个学院里工作,不大可能有不同意见,我主要的矛头不是专家,而是说林业局在请专家方面有问题。”昨日,蒋劲松质疑,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到底根据什么原则挑选的。

他说,林业大学是国家林业局办的大学,专家们会不会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应该追问一下,这些“举手同意”的专家与林业局、旅行社、狩猎场的关系需要搞清楚。

同时,他还说,现在开放猎杀与国家法律是有冲突的,猎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要判有期徒刑的,同时要论证哪些物种已经多到了必须控制的地步。

对此,昨日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李枫表示,他是受邀到去参加评审,当天共有11个人左右进行投票,有具体公开名单、也有媒体公开报道和录音。

 “狩猎有关专业我们学校是最早的,培养的人也最多。在这个领域,全国来说,这个专业都很少。”李枫教授说,当时还去的专家有,一个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动物专家、北京林业大学一个经济学和一个动物学专家、国际关系学院一个搞法律的、中科院动物所的。

他说,东北林大一共去了4个人,2个是搞野生动物的,2个是进行野生动物产业研究的,中国林科院搞兽类的专家为东北林大毕业。

 “不能说一个专业毕业的,就一个鼻孔出气,这个没有依据。我是问心无愧,也没有说因为评审给了我钱,我才投赞成票。”他很气愤地说,整个投票的过程很透明,对方把情况叙述完后,专家提出问题,得到了解疑,最后形成意见。

 “当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也都给了建议。”李枫说。

11、江豚保护区天然屏障破坏严重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2011-8-30 

http://www.eedu.org.cn/news/gy/hjzz/201108/64224.html

  本报讯(记者黄莹 实习生刘俊 通讯员胡晓蒙 张伟)“整个天鹅洲岸边的芦花全被挖了,都改种了棉花。”武汉纺织大学环保社团绿色营负责人、环境专业学生王亚晶近日介绍。经过对石首天鹅洲长江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天的调查,绿色营考察队员发现,在濒危动物江豚最主要的保护区周围,天然屏障芦花带消失殆尽。

  武汉纺织大学绿色营24人7月份前往湖北石首市、湖南岳阳市等地考察江豚生存环境,对江内水质、环境污染程度、人为破坏程度、干旱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了大量湿地环境数据。调查发现,经过几年商业活动,在21公里长的天鹅洲江边,芦花带已大面积消失,被棉花等经济作物取代。“芦花是天鹅洲生态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岸边几乎已看不到了,我们正在对具体破坏面积进行调查。”王亚晶说。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武汉纺织大学环城学院教师陈英明介绍,棉花对水的需求很大。种植过程中,岸堤棉花大量吸水,加上农药污染,严重威胁到江豚的生活环境。他呼吁江豚保护区管理人员加强周边环境监督。

  考察队对当地渔民、市民及石首市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地人对野生动物保护表示关注,但对江豚的基本情况并不了解。王亚晶说:“石首是近几年江豚数目唯一不再减少的地方,但当地居民对江豚是几级保护动物、怎样呼吸都不大清楚。”

  据了解,濒危动物江豚正以每年5%—10%的速度锐减,目前仅剩1000多头,比大熊猫更稀少。我国江豚保护与研究的两大基地均设在湖北省,一处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一处是石首天鹅洲长江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不明红色液体被偷排 南京金川河被污成"血水河

来源: 扬子晚报2011年08月30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8/30/c_121930452.htm

金川河被染成了血红色。吴 胜 摄

  昨日上午,市民张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位于南京下关钟阜路上的爱民桥下,有一只直径接近1米的管子正在不断往金川河中排放红色的液体。虽然没有异味,但流出的液体很快染红了河面。由于担心受到有毒污染,市民纷纷报警。

  昨日上午8点多,记者赶到了位于钟阜路上的爱民桥附近。此时,从河北岸的管子里仍在不断流出红色的液体。据现场的市民称,现在河面的颜色已经淡了很多,污染最严重的还是在清晨的时候。

  记者看到,从爱民桥下往西大约一百多米的河水都被染红,走到桥下,记者注意到,这些红色液体和河水混合后,很快形成了大量的泡沫,但没有明显的刺鼻气味。家住钟阜路1-11号居民陈师傅指着对面还在不断排水的管子说,红色液体都是从这个大管子排出来的。记者目测了一下,排出红色液体的管子,管径在一米左右。环保部门和市政部门工作人员随后赶到现场,下关区环保局法制科姚科长告诉记者,从现场的情况看,红色液体是从北面流进金川河的,他们准备一路向北,将附近的窨井盖逐一打开,寻找红色液体的源头。“我们也不太清楚附近的管线分布情况,所以也通知了市政部门,请他们派人过来和我们一起进行查找。”

  姚科长同时表示,“市环保局的一位工程师初步判断,红色的物质是染料,不过这还没有得到确认。”目前水体样本已经被送到了下关区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将对样本水进行检验,以便确定水的成分。由于检测的项目比较多,而且有比较规范的流程,准确检测结果还需数日。

据了解,目前这个片区正在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地下管网错综复杂,由于难以提供最新的管网线路图,给环保部门寻找源头带来了麻烦。环保部门呼吁,市民如果发现有关于金川河排污的线索请立刻拨打12369,一起揪出污染源头。王娟 吴胜

13、中石油再“火” 恐污染地下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8-30王尔德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30/0NMDY5XzM2MDk0Nw.html

核心提示:8月29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油品罐区一个可存储数千吨柴油的罐体突发火灾。

“虽然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大连石化)的失火爆炸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其产生的环境污染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位大连市民对本报呼吁。

8月29日上午10时左右,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油品罐区一个可存储数千吨柴油的罐体突然发生火灾。据大连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起火的是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七厂,位于甘井子区一个运油码头,起火的是一个储油罐,内装800吨柴油。

到当天下午1时20分左右,火灾基本被扑灭。据中石油集团网站公布的消息,目前无人员伤亡,周围罐体安全,海面未发生污染,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本报记者获悉,由于已经确定此次火灾事故污染物没有流入大海,大连市环保部门已经派出了环境监测队伍,主要对于有可能受本次火灾事件影响的甘井子区周边空气进行检测。

 “尽管此次事故对海水环境污染的隐忧已经基本消除,但其对大连石化所在开发区内的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仍需要引起重视。”一位环保专家对记者表示。

8月25日,国务院刚刚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记者了解到,在地下水的工业污染中,由石油及其化工产品使用和泄露造成的土壤污染越来越突出。

本报记者了解到,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勘探、开采、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的泄漏对于地下水的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北京安家楼加油站和六里屯加油站近年来均发生过严重漏油事故,曾一度迫使附近的自来水厂停止运行。类似事故在沈阳、西安、成都等地也有发生。

而此前,中石油在大连已经数次发生安全事故。去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油港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漏油事故,1500吨油泄漏入海;此后不久,在拆除“7·16”爆炸事故油罐的过程中,又因引燃罐体内残留原油引发火情;今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厂区蒸馏装置发生泄漏引起火灾。

因此,前述环保专家对记者表示,考虑到近海石化企业事故频发,其石油类液体在内陆地区产生的泄漏,尤其是对地下水的污染由于不易被发现,所以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

本报记者获悉,此次大连石化火灾产生的污水已回收至事故缓冲池,但是火灾过程中如果有柴油溢出,则有可能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影响。

资料显示,在目前已发现地下水有机污染物中,石化产品是生物难以降解、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污染源。

但是,根据本报记者了解,我国对于化工业污染地下水的重视程度相当不足。遇到严重的石油土壤污染,采取的清理办法也比较简单,即大多采取简单的物理与化学方法。

因此,前述环保专家呼吁,“石化事故频发,石化工业对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应该进入人们的视野,唯有如此其对环境的欠账才会完整。”

记者了解到,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的《中国地下水污染地图》显示,大连属于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

 “如果不很好地考虑石化行业对地下水的影响,石化工业周边居民用水堪忧。”一位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14、“十二五规划”将有超过60个水电项目开工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1年08月30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830/000907.htm

[导读]《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即将面市,水电位列第一;“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60个重点水电项目开工建设。

【中国能源网讯】据新华网报道,“至2015年末,将建成8个千万千瓦大型水电基地,全国水电发电量达到9100亿千瓦时。”权威人士透露,《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即将面市,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重头,位列第一;“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60个重点水电项目开工建设。

建成8个千万千瓦大型水电基地的目标,相比此前市场预期的6大水电基地有所增加。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水电项目的核准进度已经加快,此次规划明确重点水电工程建设目标,更预示着水电建设加速的全面启动,行业拐点正在临近。

五年逾60个水电项目将开工

上述权威人士介绍,“十二五”期间,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黄河上游干流等6个大型水电基地以及雅鲁藏布江及其他河流共有超过60个重点水电站开工建设。

据了解,金沙江流域将有白鹤滩、龙盘、乌东德等超过13个重点开工水电站;澜沧江有糯扎渡、大华桥、卡贡等多个水电站开工建设;另外,大渡河、黄河上游、雅砻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及其他河流区域将开工建设40个重点水电站项目。

有人士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水电投产规模将达8750万千瓦左右,其中,金沙江等6个大型水电基地可投产的大型干流水电站主要有溪洛渡、向家坝、锦屏梯级、糯扎渡等,预计可投产容量达5200万千瓦左右;其他省区市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非干流水电可投产容量将达355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末,全国常规水电装机预计达到2.84亿千瓦左右,水电开发程度达到71%左右,其中东部和中部水电基本开发完毕,西部水电开发程度在54%左右。

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将加快。日前,能源局下发文件要求做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文中提到适度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步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介绍,“十二五”抽水蓄能电站开工目标已从5000万千瓦上调到8000万千瓦。

15、绿色和平调查云南铬污染:地下水铬浓度超标242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1-08-30

http://www.cnr.cn/china/ygxw/201108/t20110830_508435195.shtml

    中广网北京8月30日消息(记者刘乐)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备受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赴云南了解当地水污染真实情况并进行调查的绿色和平组织今天(30日)在北京发布相关结果。

  绿色和平是国际环保组织。在云南铬渣污染8月中旬被曝光后,绿色和平派出调查组从8月17日到25日(历时19天)前往云南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小组在前方对水体进行了快速检验,并且采集样本、现场封存,将样本送到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

  根据其调查结果,在拥有14万吨铬渣的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厂区东南侧地下水出水口六价铬的浓度超过标准242倍,该区域水稻田中存水的六价铬浓度高达限值的126倍,而工厂附近用于灌溉农田的南盘江水中的六价铬浓度超过5类水标准2倍。简单的说,5类水就是不可以饮用的水。

  确凿证据已表明,这些堆积了数十年的铬渣已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并时刻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健康。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地居民目前仍在已被严重污染的地区耕种、放牧或使用受污染的水进行灌溉等。同时,居民们通过各种途径,暴露出铬污染之下,而且没有人对他们进行警示或限制。

  根据调查组反映的情况,有村民向他们反映,8月17日,有村民家里的牲畜死于该区域。该区域所种植的水稻约有200余亩,属于该村村民。而且调查组在现场确实发现,该区域目前没有设立任何警告标识或限制措施,这可能是对居民最大的影响。

  调查组走访了一家已于2005年停产的化工有限公司,发现厂内外仍然堆放着7-9万铬渣吨。调查小组通过快速检测发现,厂区多个废水池中收集的雨水及渗漏的液体中含有高浓度六价铬。这说明铬渣堆的存放还在对当地环境构成持续性威胁。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仍有约100万吨铬渣存放在12个省份。此次云南铬渣污染事件显示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弊端。为此,绿色和平组织呼吁环保部及相关环保局应该立即对全国所有铬渣堆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评估,也呼吁相关部门对铬渣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进行重新审视。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16、科学时报:地下水污染防治难在何处

来源:科学时报:2011-8-30潘希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645.shtm

“过去对地表水的关注多一些,而对地下水的关注不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卢耀如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有关部门和专家一直在呼吁解决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据了解,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环保部数据显示,我国90%城市的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状况确实比较严重,但监测网络却不健全。不治理的话只能加剧其恶化。”卢耀如解释说,我国地下水污染主要是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两个方面。

对此,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对《科学时报》记者说:“最严重的就是面源污染,原因在于我国农业上使用的化肥量很大,其中氮、磷等元素会渗透进入地下水,污染水质。”

而点源污染也不容忽视,根据汪集旸的了解,目前一些垃圾填埋场、废矿石填埋场、工业排放污水等,有相当一部分有害物质和元素都进入到地下水中。

《规划》确定了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尽管目标明确,但“到2020年改善地下水水质,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时间也比较紧迫”,卢耀如认为,地下水的监测相比地表水要难得多,主要在于对深层地下水的监控。目前,国土资源部下设的环境监测站多数只监测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2015年的目标相对比较好实现,但2020年的目标要求还是十分高的。从今年开始算,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汪集旸说,从《规划》可以看出,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地下水污染治理,投资的力度也会比较大。

汪集旸说,地下水的流动速度非常慢,不像长江、黄河等地表水的流动速度那么快。因此,地下水污染之后的修复非常困难,污染物会长时间聚集在地下,监测起来难度很大。

国际上的相关事例也表明,要尽早对地下水污染采取措施。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在工业发展时期忽视了对地下水的保护,致使多年之后,投资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治理地下水污染,其结果却收效甚微。

所以,“我国现在出台《规划》还是很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卢耀如认为,我国应先从重点地区尤其是大城市的地下水监测和治理入手,“首先是要保障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的安全性”。

汪集旸说:“《规划》出来后,并不意味着政府把钱投进去,任务就能完成了,最重要的是要有部门去抓这件事情,真正做出有效果的工作。”

17石油化工厂环绕渤海 专家呼吁别变成“死海”

来源:东方早报2011年08月30日

http://news.hexun.com/2011-08-30/132926370.html

  从大连放眼整个号称“中国经济第三极”的环渤海经济区,石油化工产业确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石油、化工项目对当地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开始日益显现。

  除了中石油近13个月来在大连连续发生的四起事故,今年6月,中海油旗下的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至今仍未完全封堵;7月12日,中海油绥中36-1油田也发生溢油事故。

  事实上,环渤海的辽宁、山东、天津等都将石油、化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果未能在实现经济增长前景与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就贸然加大石油、化工在本已脆弱的渤海地区的经济比重,是值得商榷的。

  环渤海化工圈

  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对于拉动当地GDP、扩大财政收入确实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广东茂名为例,如今该市的财源有三分之二由茂名石化供给,茂名石化的总经理兼任茂名市委常委。

  因此,扩大GDP增长无疑是石油化工产业密集布局大连乃至渤海经济圈的一大推动力。在2004年,时任大连市长的夏德仁告诉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工行业协会会长谭竹洲,大连把石化工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而整个辽宁省同样也将石油化工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除大连石化外,辽宁还拥有大连西太平洋(601099,股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等原油加工能力在700万吨以上的炼油企业。

  此外,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山东省也强调石化对经济的意义。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工业领域,依托本土优势,打造新型石油化工、盐化工、轻纺、生态造纸等四大全国重要的特色工业基地。”

  除了山东之外,天津也强调将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行业。

  西方石化转到中国

  业内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西方上马一个是石化项目需要漫长的论证过程,可是中国速度极快。大上特上必然会为未来的安全性埋下隐患。事实上,近年来不断有西方的大型石化项目向中国转移。

  仍以大连为例,今年8月8日,受台风“梅花”影响,大连福佳大化的PX项目附近五六百米长的防波堤有两段被海浪冲毁,距离两个对人体有毒的二甲苯(PX)储罐仅有50米左右。

  《大连日报》曾在2008年7月31日报道说,福佳大化所在的石化区域对大连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包括PX、PTA、甲醇在内的三个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可实现年产值近300亿元。在大孤山半岛,大连石化产业终于实现了强壮"腰身"的梦想,大连的石化产业后劲十足。”

  但在防波堤被冲毁后,大连已经决定搬迁福佳大化的PX项目。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渤海的生态现在已经不堪重负。著名海洋专家、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王诗成今年7月告诉《齐鲁晚报》,有专家论证过,渤海的海水全部交换一遍需要30年,“渤海本身就是一个内海,再加上内部三个湾,湾中有湾,海水的自净能力更差。”

  一位环保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在2007年之前,曾经有着一场关于渤海再不保护就将成为“死海”的讨论,不过后来基本失声。

  上述人士称,在一个生态环境如此脆弱的地方,大上特上石油、化工项目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石油化工行业本来就讲究集聚效应。渤海本身就是中国重要的产油区,往北还有大庆油田,山东则有胜利油田,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外加俄罗斯输往中国的原油管道以及未来的天然气管道,环渤海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18扬农化工深陷环保门 子公司三废扰民多年 

来源: 中国证券报2011年08月30日 □李东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1-08/30/c_121930190.htm

  1611名仪征市民、公众日前联合签名,上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和扬州市主要领导,呼吁调整和强化扬州化工园区的规划和环评工作,保障生存环境质量和安全。其中,“三废”扰民多年的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和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优士化学是扬农化工(600486)的控股子公司,瑞祥化工则由扬农化工的控股股东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与经营。两家企业均临近仪征城区和长江,排放时若遇风向“适合”,市区便笼罩在难以形容的刺鼻气味中。因此在仪征市政府网站的论坛上,多年来环保都是热门话题,指责、质疑和呼吁声从未间断,“扬农”也就此成为众矢之的。

  8月2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与江苏当地媒体记者驱车前往仪征市。在优士化学和瑞祥化工厂区的下风口,浓浓的怪味十分刺鼻,不到三分钟,众人就纷纷头疼脑涨。当地居民告诉记者,他们长年累月在浓烈的化工农药气味中生存。

  仪征,曾是长江中下游一座宜居小城。胥浦河蜿蜒汇入长江,相传当年伍子胥逃楚奔吴时,在此处得“浣纱女”、“渔丈人”舍命相救解剑渡江,因此得名“胥浦”。如今,曾经让仪征人骄傲的“田歌”风光不再,环境污染已成为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当地居民强调,优士化学排放近十种“三致”和恶臭物质,厂区废气污染已无法就地治理,废气扰民多年,整改无望,已经到了不搬迁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瑞祥化工氯气、苯等环境监测指标较高,应提出逐步调整搬迁的措施,从而根除扬农对仪征人居环境造成的影响。

  巨额募资投入优士化学

  扬农化工控股子公司优士化学成立于2003年,后多次增资扩股。2009年,扬农化工以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45083.45万元对其进行大手笔增资。此次增资后优士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66000万元,扬农化工持有其95%的股权。

  今年3月,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亿元366天期无担保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中2亿元用于补充子公司瑞祥化工的流动资金需求。

  仪征市环保局有关资料显示,优士化学大连路厂区一期项目2004年投入生产,主要产品有菊酸甲酯、菊酸乙酯、氢氯菊酯、溴氰菊酯等十多个农药项目。自其投产后,排放的废气就对周边及仪征城区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群众信访投诉不断,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多次责令该公司对废气扰民问题进行治理,并多次给予相关处罚。

  2009年5月,经群众举报并深入调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以“仪征,为何对污染企业无能为力”为题,曝光“扬农”旗下这两家污染严重、屡禁不止的化工项目。仅2007年至2008年间,优士化学就因直排有毒有害污水导致水体严重污染,以及生产排放污水中PH值、四氯化碳、总磷等严重超标被多次罚款。瑞祥化工因将生产氯化苯、液氯、苯胺、环氧氯丙烷的有毒有害污水排入环境,污染水体,以及经污水采样监测发现苯含量严重超标等问题多次受罚。

  在舆论的压力下,来自仪征市环保局的材料称,2009年6月,优士化学从2009年6月下旬起停产整顿,进行“第四次”大规模废气治理,历时两个多月。环保局称整治后一度效果较明显,不过,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气味对周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每逢有西风或西南风向时,气味都对仪征城区及仪化地区产生影响。2010年后,废气对城区影响进一步扩大。千余人上书中还痛陈,“去年优士化学周边数千亩农作物绝收。”

  副省长环保飞检

  今年3月28日,仪征市政府下达“限期治理决定书”,依法要求优士化学实施停产整治,限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治理工作,确保废气达标;如逾期未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将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这份决定书载明,今年3月1日、7日、8日、18日,仪征市环保监测站对优士化学厂界臭气浓度进行采样并分析,结果表明其下风向厂界臭气浓度超标,另查明排放的臭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其中环已烷、三氟三氯乙烷、四氯化碳属其特征污染物,多种是有害物质。

  但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仪征政府网站部分论坛,自7月1日起众多网民仍在声讨:扬农毒气依然在弥漫。相关质疑和投诉日益升级。

  有知情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大限过后,有专家组进行现场核查,查出其厂区五个地方废气依然严重,提出需要进一步排查,进行有效治理,并且本次治理的效果还有待权威部门的鉴定;鉴于化工农药生产的特殊性,很难完全排除恶臭污染,企业应根据气象条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减少扰民现象。从长远计划看,部分恶臭严重的产品不宜在大连路厂区进行生产。

  就在此后不久,今年8月3日至4日,江苏省一位副省长率环保暗查组赴仪征等地,突击检查化工园的环保工作。江苏省政府门户网站8月7日有报道这样描述:扬州化学工业园,绿荫夹道,可惜,路边涵洞中流出的是泛着绿光、吐着气泡的污水。检查组立即找到附近的优士化学有限公司。一路追查,最后在厂区发现一处场所,堆积着约千吨含有危险废物的污泥。雨水冲淋着污泥,污水向四处蔓延。

  “化学工业废物的成分很复杂,且含有多种有害、有毒甚至剧毒物质,经地表径流外流,易对周围人体、建筑设施和农作物产生危害。”省环保厅负责人强调,“生产中的危废必须立即处理,企业无力处理的,要马上转运到危废处理厂,一刻不得耽误。”

  原环保官员投诉多年

  在1611名公众的签名中,有民主促进会仪征市原副主委严庆云、农工民主党仪征总支部副主委范家俊、仪征市环保局原党组书记侯宜中等曾经参加相关听证会的代表。其中,作为前环保官员,从任上到退休后,侯宜中为关停这两家企业已经持续奔走了6年多,积累、报送材料数十万字。

  因为“环保局前任领导”和“举报者”的双重身份,侯宜中被称为环保“深喉”,也是举报环保问题的“叛徒”。他还曾计划把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送上法庭,并一路将污染企业的问题投诉到市、省乃至国家有关部门。

  他说,环保干部因为环保问题没解决而上访,确实是一种悲哀。他决心抗争到底。

  有仪征市民提供了今年上半年扬农化工发布的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在对环保的认识及实践上,不乏自我标榜的溢美之词,并特意点明“公司环保无欠账”。该市民表示,扬农多次被处罚、屡次被勒令整改,扰民多年,不是“环保无欠账”,而是旧账未还又欠新账。

  仪征市环保局在一份分析优士化学废气扰民的材料中详述,除工艺和距离城区较近等因素外,企业管理问题也是主要原因。这与扬农化工社会责任报告中的阐述截然相左。

江苏本地市场人士指出,作为公众公司,尤其是还涉及有巨额募集资金投入问题项目,当地政府对其下达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决定书后,扬农化工应及时披露或说明。该人士还表示,GDP崇拜的年代也已渐行渐远,不再是屹立不倒的护身符;随着环保重要性的日益提升,扬农化工如再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将蕴藏着极大的经营风险。

19我国地下水污染图谱:75个大中城市污染较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08月30日 张锐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830/000951.htm

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社会,水资源是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基脉。当地上淡水逐渐枯竭时,城市生活和工业延续的水依赖伸向了地下。

地下水过度开采、污染严峻,已成为各路环境专家的呼声。或许技术资金、部门职能交叉原因,地下水状况究竟如何,全国的摸底图谱无法形成。也或许形成了,因为敏感,我们从未看到官方表述。

可幸,酝酿5年的污染防治规划即将揭开面纱。但我们担心: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大型整治工程,仍旧是惯常的防治思路。这仅仅能带来各方利益群体的市场欢宴,最后,整治效果无人问责。

中国的地下水污染到底有多严重?随着近日《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过,这个问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

据本报记者采访获悉,事实上,关于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酝酿制定,早在2005年就开始启动。于2008年形成了初步草稿。即《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08~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这份厚达百页的草稿(《征求意见稿》),对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规划任务、重点项目等,有了详尽的描述。”一位曾参与该规划的专家对记者表示。

也就是说,一份全国地下水污染图谱轮廓已经清晰。

本报记者多方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官方并没用公布全国“摸底”状况,但最近一次的全国范围内的地下水污染调查,是在2000-2002年。当时受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其污染物调查对象主要为无机物。

这次调查中,除了污染状况,还包括地下水资源分布,地下水开采状况、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等方面,分别画出了全国图谱。

“十年之后,地下水的污染早已由无机向有机发展,家底不清已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首要障碍。”环保部的一位官员对本记者表示,“因此《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

除家底不清之外,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也是影响其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报记者从相关知情人士处获悉,水利部从2005年起草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虽已成文,但仍停留在水利部内部讨论的阶段。

地下水污染图谱成型?

118个大中城市地下水监测统计结果表明,较重污染的城市占64%。

显然,对于一份污染防治规划,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摸底”地下水状况,包括地下水环境、地下水开采与利用状况、地下水污染状况。

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一些地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污液以及化肥农药等渗漏渗透,造成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据上述知情专家透露,《征求意见稿》中,对地下水状况给出了“摸底”图,包括污染状况。

如整体来看,中国的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已呈现由点向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不断扩展和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趋势,北方污染程度要大于南方。

118个大中城市地下水监测统计结果表明,较重污染的城市占64%,也就是说,大致有75个大中城市地下水属于较重污染区。

轻污染的城市占33%。在区域上,我国地下水“三氮”污染突出,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农村约有3.6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上述知情专家表示,《征求意见稿》中显示,不同区域的污染情况也各不相同。在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有一定程度的检出。其中,农药类六六六、滴滴涕,卤代烃类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单环芳烃类等有机污染指标检出率一般为10%~20%,部分地区为30%~40%,甚至80%以上。

而在我国中东部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地下水主要污染组分为“五毒”(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和其它重金属元素等。石油烃污染问题突出。

20、地下水污染还要潜伏多久?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8-29  岳跃国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ybyw/201108/t20110828_705616.html

  随着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地表水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然而,潜伏在地下的水资源污染却呈现出加剧趋势。

  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污染防治的目标和措施。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讨论,规格高;通过了全国性防治规划,力度大;提出了阶段性防治目标,措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全国地下水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方5省20个县集约化蔬菜种植区的调查显示,在800多个调查点中,5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因过量用氮超标。调查组预测,到2015年,除江西、山西外的中部和东南部所有省份,均将因为过量用氮而成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潜在高风险区。

  2010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进行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不用任何处理直接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Ⅰ~Ⅲ类水)只占24.24%,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Ⅳ类水)也只占25.05%。

  同一调查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土壤、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点状污染;污水灌溉对土壤、地下水造成较大影响。

  《201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下水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水质为优良—良好—较好级的监测点总计为1759个,占全部监测点的42.8%,2351个监测点的水质为较差—极差级,占全部监测点的57.2%。

  这种局势还在加剧。国土资源部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有40%的城市地下水水质在不断恶化。

  开采量每年增加25亿立方米

  污染加剧的同时,地下水开采量也在增加。

  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有地下水降落漏斗222个,其中浅层133个、深层78个、岩溶11个,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

  在华北平原,200万口机井遍布田间地头。有资料显示,华北地下水超采量达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个白洋淀的水量。

  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已经在华北形成。

  《中国地下水科学的机遇与挑战》一书介绍,在过去几十年内,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用水需求,我国的地下水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北京市因为逐年超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自1999年以来急剧下降10.9米,年均下降1.2米。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承德呼吁,立即限制或停止地下水的开采,防止由于过度开采导致雨量减少及沙尘暴出现。

  针对山西省用水结构2/3为地下水、1/3为地表水的现状,有政协委员建议建立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用水结构。

  治理难度大,重点在“防”

  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水源。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

  然而,治理地下水污染,并非易事。

  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一旦污染物进入合水层,治理难度极大。

  除了资金成本,还有一个时间成本。地下水埋藏在地下一定深度内,缺氧、温度低、无光照、流动缓慢、水交替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污染物、水和介质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很复杂,恢复周期长。

  因此,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在“防”。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侧重点在“防”;从会议明确的8项重点措施来看,只有一项强调了污染修复,其余措施的侧重点都是“防”。

  既然重点在“防”,怎么“防”?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的污染,逐步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在水源保护区内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严格防控污染土壤和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污染。

地下水污染还要潜伏多久?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个为期10年的阶段性目标。会议提出,到2015年,初步遏制全国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到2020年,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21、频发的事故,为何唤不醒中石油的觉悟

来源:红网2011/8/30 王国信

http://hlj.rednet.cn/c/2011/08/30/2361142.htm

  8月29日上午,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油罐发生火灾。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具体情况不详。大连市委宣传部称,起火点是中石油大连石化7厂,位于甘井子区,是一个储油罐,内有800吨柴油。下午,火势被扑灭。(中国新闻网8月29日)

  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又发生火灾了。尽管没有任何人员伤亡,火势也迅速被控制、扑灭,甚至于任何一场同样上过“新闻头条”的火灾事故来说,其损失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火灾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并没有成为人们庆幸的理由,反而将公众的担忧迅速点燃。评论尝言:“端上饭碗谈涨薪,放下筷子骂油价”,如今,恐怕得加一句,“闲坐之时忧安全”。

  这种弥漫于社会的忧虑并不难理解。事故纵然难以避免,一次两次皆在“可以理解”的范畴之内,但若同一个公司三次、四次,接连地发生同一种事故,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了。又是“泄露起火”,而且,几乎是复制的四次大火还在不断缩短发生的间隔期,从半年的“发病期”变成不足两个月,这除了让人有种“死神来了”的恐惧感,更让人担忧中石油的血脉里,流的是道德的血液,还是利益的黑油?

  石油、火灾——这似曾相识的三字勾起人们许多深埋于心的记忆,比如十八年前的深圳大火,那些惨烈的画面,至今仍让人触目惊心。这样的灾难,一次就足以让人刻骨铭心,即便是经历岁月的稀释,也依然清晰在目。然而,中石油似乎并不这样认为,尽管前三次火灾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损失惨重,但险情依然照旧发生。为何教训不断,却难“长一智”?难道经营着世界五百强的中石油不足以有这样的智慧?

  其实,中石油在事故发生后并非一事未作。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今年5月20日,大连石化生产新区曾经全面停工进行检修。据报道,该次检修范围非常之广,包括8套联合装置、16个单体装置、1007个检修项目和43个技术改进项目。中石油曾充满信心地表示,此次检修“在大连石化尚属首次,在国内也尚无先例。”然而,这个“史上第一次”竟然也难挡事故再次发生。

  频发的事故,为何唤不醒中石油大连的觉悟?显然,这种“过分的迟钝”已不能简单地用“道德缺失”来解释了。中石油的问题,表面上指向的是一个安全问题,或是管理问题,但背后的问题,却绝对不仅限于此。失火事故,接连发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是来自公权力“护短”所带来的人祸。

  回顾一下“历史”。2010年7月16日,位于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的中石油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造成1500吨原油入海,成为中国海上溢油事故之最。经2380名消防员工奋战15小时,大火才被最终扑灭,国家安监总局后来成立了调查组,但迄今事故距离发生已满周岁,却仍无最终调查结论,“7.16”事故成了一个“无头案”。此后发生的两次事故,虽也见诸报端并引起轩然大波,但最终也都不了了之。

  不仅如此,在“7.16”爆炸漏油事故发生之后,中石油和当地政府不仅未对均未对污染损害赔偿做出任何表态,反倒是采取了积极措施,阻止遭受损失的水产企业和养殖户到法院起诉。如此吊诡的表现,理由却很简单,中石油与大连市政府达成“投资抵赔偿”的默契。据报道,中石油承诺的项目上马后产值预计将占到大连市GDP的1/3。“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经济利益大于一切,这才是关键所在。

  正因为有权力“护短”,所以问责一直缺位。而问责一旦缺位,事故就有了滋生的土壤。在不断的循环中,事故成了一些人口中常言的“小事”,而且还可以完美的以“表彰大会”收尾,体现其“企业精神和光辉成就”。这样“好事变好事”,那所有的事后措施就都成了把戏,演给你看看而已。

  国务院调查组资料显示,大连沿海各个原油罐区实际储存的油品总计700多万吨,当地有人尝言,如果火势蔓延,整个大连将在火灾里燃烧5年,而一旦液体码头失火,仅剧毒就有可能导致上百万人死于非命。为了GDP,大连市和中石油大连进行了的一场“交易”,筹码是整个大连的安危,何其重矣!

但是,应该担心的并不仅仅是生活在大连的人们。国家环保总局曾通报称,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中国的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你我其实都躺在一个“火药桶”上面,“谁也不是看客,我们都是乘客”。

22、小水电盲目上马 将环境至于何地?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2011-8-30

http://news.bjx.com.cn/html/20110830/305941.shtml

近日,甘肃舟曲大上小水电的行为直接被专家称为“要钱不要命”。舟曲国土局副局长张晓红称,从迭部到舟曲等都是白龙江大断裂带,山体比较破碎,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的三大高发区,不适合建水电站,水电的开发会伴随泥石流等灾害的风险。

舟曲水利水务局统计,目前白龙江流域干支流水电站超过了1000座。媒体报道,甘肃舟曲县审批立项的水电站就已达68家,其中却只有一家通过安评并到地震局登记。8月,湖北神农架林区内被发现已建成小水电站90座,在建10座,拟建2座,另有2座列入规划。林区所有的水电站项目中,已通过环评的只有29座,环评率不足30%。未经环评的水电站,或照常引水发电,或大干快上。

利益之争:生态与生活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无论是舟曲还是神农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贫困。在地方看来,生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前者。

舟曲县财政局数据显示,在没有水电招商引资之前的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仅过千万,招商引资六年后,今年上半年完成2700万,全年财政收入预计达到4929万,其中40%来自水电站营业税。

神农架林区水电局局长陈光文认为,神农架树木不让砍,野生动物不让捕,矿山限制开发,但林区GDP也需要增长,水力发电污染最小。

小水电的开发始于2003年,愿景是美好的:主旨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以及过度的乱砍滥伐,水利部牵头在全国5个省26个县启动了“小水电代燃料”的试点工程。水利部批复的《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新增代燃料装机170万千瓦。

然而,这很快成为一厢情愿。本以促进生态环保的代燃料项目,却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规划和管理滞后、滥占资源、破坏生态等问题。其中一些项目未履行建设程序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即擅自开工,施工期间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从2006年起,上马小水电必须通过环评,高压环保政策面前,小水电开发一度停滞。

解决办法:加快农网改造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

尽管水利部仍提出“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的希冀,但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夏青认为,在环保部门基于小水电站良性有序、确保生态保护的考量之下,小水电的发展速度会受到一定牵制。

 “开发小水电对生态的破坏体现出,能源产业中的环保通常都是以终端环境问题为参考依据,忽视了产业链中上游的环保问题。”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他建议建立一种较为精确的价值评估体系,用经济学的计量方式融入环境成本,尽可能以合理的系数以及估值反映社会各项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近几年,随着农网改造的加快,农村地区用电紧张情况已经得到大幅缓解。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上月召开的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投资5270多亿元用于农网建设与改造,以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应该通过扩大电网覆盖面和多种小型分散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包括生物质发电、太阳能热利用等等,改善农村居民照明、炊事、取暖条件。”刘铁男说。

23、食品浪费:中国城市垃圾危机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来源:自然之友博客 2011-08-3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4de060100wmtt.html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深入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城市垃圾问题随之日趋严峻。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公斤,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所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75万亩。垃圾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目标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时至今日,虽然我国垃圾处理设施有一定的改善,但整体仍比较粗放,只有一半的垃圾经过了无害化处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各种威胁,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

在这样严峻的垃圾危机中,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中食品类垃圾比例过高,这使得垃圾对于环境的危害进一步加大。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表明,北京市的生活垃圾组分中,餐厨(厨余)垃圾所占比例超过60%;自然之友与福建环保志愿者协会也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福州市的餐厨(厨余)垃圾占总垃圾量的比例超过了70%。而大量的厨余(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处理,会使垃圾填埋场的臭气和渗滤液产生量大增;如果进行焚烧,则会使得垃圾燃烧值降低,需要添加更多的辅助化石燃料,同时会致使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增加。

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减少餐厨(厨余)垃圾产生量,刻不容缓。

根据自然之友在城市垃圾领域长期的工作,我们发现,城市餐厨(厨余)垃圾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浪费的食物,包括剩菜、剩饭、过期的包装食品、不必要的食品加工废料等。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被浪费的食物成为了“围城”垃圾的不可忽视的来源之一。

如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人的关注。在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于今年8月发布的第二季《全球食客需求与餐饮趋势报告》中显示,中国有91%受访消费者关注在外就餐中的食物浪费问题。

作为城市生活的一份子,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应对垃圾危机呢?方法主要有二。首先,我们必须努力转变思路,从末端处理转变成垃圾全程管理,从单纯地处理垃圾转变为从源头把关,对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利用。想要避免混合垃圾的互相污染带来的末端压力,就必须在前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将垃圾资源进行整合管理。

第二,面对垃圾危机,我们需要努力做到全方位的减量。以垃圾源头减量,源头分类为核心的“零废弃(Zero Waste)”思想,是大势所趋,也是解决垃圾问题最和谐、环保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食物浪费,减少餐厨(厨余)垃圾产生量,这不仅仅体现了一种节约与惜物的美德,更是对于垃圾减量的一个重要贡献。

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垃圾问题,不是某个组织和部门只凭借自身的力量能够解决的,而需要有一个多方互动的过程,唯有居民、企业、政府等各方共同参与才能成功。

垃圾既是城市面对的危机,也可以是城市蜕变的契机。在这个垃圾危机的十字路口上,自然之友正以实际行动探寻垃圾问题的“中国式出路”,并将在未来的3-5年时间中继续作为垃圾议题坚定的推动者和参与者,积极催生合作力量,推动共赢的结果。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