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5
七月五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专题报道:
1、新京报: 海上油田泄漏调查情况今日公布(钟晶晶)
http://finance.bjnews.com.cn/2011/0705/47248.shtml
2、中国新闻网:中海油渤海漏油污染面积达840平方公里
http://news.163.com/11/0705/15/7876BBIU00014JB5.html
3、每日经济新闻:中海油渤海油田泄漏或不超10吨 赔偿最快3个月确定(喻春来)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6391.html
4、人民网环保频道:NGO就渤海湾漏油事故致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公开信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9357.html
5、中国广播网: 中海油隐瞒漏油事故 韩晓平:保护环境是社会责任
http://news.sohu.com/20110705/n312498099.shtml
6、东北新闻网: 网民质疑中海油信息披露不充分:知情权不应漠视(陈伟)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1159.html
7、经济观察网: 瞒报漏油事故,中海油何以野蛮公关(鲁宁)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6457.html
8、每日经济新闻:漏油半月才回应 中海油为何这样“油”( 舒圣祥)
http://finance.qq.com/a/20110705/000970.htm
9、解放日报: 中海油漏油事故披露缓慢遭诟病:诚实比石油更贵(张小乐)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5385.html
10、21世纪网: 海域环境何以沦为公地悲剧(马红漫)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5/5OMDM2XzM0ODY5OA.html
11、搜狐评论: 中海油渤海漏油,不要再成为消失的新闻
http://star.news.sohu.com/s2011/zhonghaiyou/index.shtml
系列报道:
12、绿家园志愿者:护河者相聚在密歇根湖之二——护河者在世界各地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5345.html
特别关注:
13、新闻晨报: 专家:汶川泥石流或将持续100年(杨育才/程向心)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1-07/05/content_607067.htm
环境资讯:
14、南方都市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被环保组织申请降级(杨晓红)
http://gcontent.oeeee.com/3/90/390e982518a50e28/Blog/5a4/dc87f4.html
15、中国经济时报:五大问题威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http://www.cet.com.cn/20110705/c3.htm
地方信息:
16、扬子晚报: 江苏常州数十名工人血铅超标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05/034422756311.shtml
17、新华网: 云南建立“植物户口簿”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7/04/c_121620981.htm
环境曝光:
18、扬子晚报: 南京责成173家污染企业停产 部分企业照旧排污(季宇轩 梅建明 仇惠栋)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7-05/095922759063.shtml
19、西部网: 陕西沙坪河被污染鱼虾全无 环保部门监管缺失
http://gb.cri.cn/27824/2011/07/05/3365s3296542.htm
20、南海网: 海南万泉河岸被建筑垃圾填埋 "景观工程"引质疑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7-05/3158191.shtml
垃圾处理:
21、南方都市报:烧还是不烧,不能一方说了算
http://gcontent.oeeee.com/a/7d/a7d8ae4569120b5b/Blog/fc9/e00687.html
深度报道:
22、每日经济新闻:周边搬迁规划6年“踢皮球” 天山水泥被指污染元凶(黄晟)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ssgs/20110705/4226088.shtml
23、中国经济网: 北京近期频现水上乐园 媒体质疑水资源浪费严重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7/1141309826297_1.shtml
环境评论:
24、现代快报: 西风:南京治理环境的重拳该怎么打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7-05/082822758463.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海上油田泄漏调查情况今日公布
来源:新京报2011-07-05钟晶晶
http://finance.bjnews.com.cn/2011/0705/47248.shtml
国家海洋局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出说明;中海油人士回应“多起海上泄漏未披露”之说
本报讯 (记者钟晶晶)在中海油正式承认国内最大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油田6月中旬发生原油渗漏后,昨日有媒体报道称,此前中海油还发生过多起海上原油渗漏事件,但未完整披露过。昨日,中海油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未听说有与蓬莱19-3油田类似级别的泄漏事件。另据了解,国家海洋局今日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相关情况。
泄漏范围尚未公开数据
据媒体报道,5月13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报告,该公司在渤中34-1北区块实施钻井作业的南海一号钻井平台发生溢油事故。2009年9月,中海油旗下海南福山油田一个月内发生两次漏油事故,对附近的一个小水库造成污染。但中海油方面未在公开场合披露过该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昨日,中海油股份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称公司有持续连贯的信息上报系统,未听说有与蓬莱19-3油田类似级别的泄漏事件。对于报道提及的事件将会找有关部门一一核实后再做评论。
中海油近日确认发生漏油的蓬莱19-3油田位于渤海湾,由中海油与美国康菲石油合作开发,中海油有51%权益。
3日,央广引述中海油内部人士的话称,漏油事故已基本处理完毕,由于泄漏范围比较小,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对事故海域及相关环境影响较小。这与此前媒体报道的“3公里、宽二三十米的溢油带”差距甚大。
“与墨西哥湾漏油不可比”
蓬莱19-3油田发生泄漏后,引发的环境影响尚无从判定。国家海洋局昨日有消息称,今日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对该事件的调查情况。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海上原油泄漏涉及专业领域,周边又人口稠密,相关公司必须及时准确披露信息,引导媒体正确报道,让公众了解真相,并积极应对。
目前中海油方面也未就环境影响给出说法,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大家都把事件和BP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但是两个漏油事件其实完全不可比。
■ 疑问
泄漏责任谁来承担?
在蓬莱19-3油田泄漏被媒体报道后,有中海油人士发布微博指称,媒体报道存在哗众取宠之嫌,在漏油事件后,不去找康菲石油反而指责中海油。
国内石油问题专家韩学功昨日表示,康菲石油作为作业方应该是事件的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但并不是说中海油就完全没有责任。在事件发生后,双方作为上市公司都有义务对外披露情况。
韩学功认为,事件若对公共环境影响较大,事态扩大了,即使是非作业方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去年BP在墨西哥湾发生严重漏油事故,尽管BP不是作业方,也对一些作业公司提出了诉讼赔偿,但其自身也损失惨重,并设立了200亿美元基金用于赔偿附近民众。
2、中海油渤海漏油污染面积达840平方公里
来源: 中国新闻网2011-07-05
http://news.163.com/11/0705/15/7876BBIU00014JB5.html
核心提示:5日,国家海洋局通报渤海油田漏油调查情况,中海油渤海油田自6月4日便已开始少量溢油,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目前已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4类。
中新网7月5日电(能源频道 陈璞 王槊)针对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5日下午14时,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海油渤海油田漏油事故的调查情况。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介绍,发生事故的B平台早在6月4日已经开始少量溢油。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目前已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4类。
此前媒体报道,漏油事故从6月17日开始。但根据发布会上的情况介绍,早在6月4日便已开始少量溢油。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称,此次发生泄露的有两个平台,B平台和C平台。6月4日,北海分局接到中海油合作伙伴康菲石油公司报告,称发现海底溢油点,在蓬莱19-3油田海面发现少量油膜带,随即命该公司开展自查。
而后,6月17日上午,C平台发生小型井底事故。康菲石油当日停止所有平台作业。
李晓明称,根据6月4日以来的监测结果,溢油主要覆盖在附近海域,最远影响范围在蓬莱19-3油田西北约60公里。19-3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目前已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目前下降到了劣4类。其中B平台溢油范围覆盖158平方公里,C平台形成了长13公里,宽约100-150米的油带,溢油覆盖范围138平方公里。目前B平台经过减压措施,C平台经过水泥封堵措施,已基本得到控制。
6月中上旬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该油田是国内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7月1日,中海油首次正式回应海上原油渗漏事件称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有舆论质疑中海油涉嫌瞒报事故,舆论关注的造成多大程度污染等信息仍未公布。
3、中海油渤海油田泄漏或不超10吨 赔偿最快3个月确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1年07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6391.html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今天下午两点,国家海洋局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渤海油田漏油的调查情况。昨日(7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环保处的有关人士获悉,国家海洋局已就渤海油田漏油一事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溢油量小于10吨或溢油面积不大于100平方公里),目前事态已经控制,油污带距离海岸边尚有几十公里,暂未给海岸边的渔业和当地城市旅游带来不利影响。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6月17日,蓬莱19-3油田发生漏油事故,在近半个月后的7月1日,中海油发布了该消息。在蓬莱19-3油田中,中海油拥有51%权益,康菲中国拥有49%权益,并担任作业者,负责油田的开发生产作业管理。
据上述人士表示,渤海油田漏油事故确实发生在6月17日。对于外界质疑为何半个月之后中海油才回应,中海油有关人士表示,事态还没达到要在港交所披露信息的标准。虽然蓬莱19-3油田的作业者是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但业内专家认为,中海油不应该逃避监管的责任。
回应迟来半个月
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透露,今日的新闻发布会,参加的主要是局方环保司、海监总队、北海分局有关官员和专家,中海油和康菲石油没有相关人士到场,会上拟通报溢油的准确时间、事故原因、溢油规模、分布面积和影响范围等信息。
“我们没有接到参会的通知,海洋局也没有告诉过我们。”中海油有关人士说道。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蓬莱19-3油田漏油事故发生在6月17日,而这一消息最早在微博被披露,时间是6月21日。
康菲石油和中海油都是上市公司,为何都没有及时披露呢?
康菲中国媒体负责人称,公司已就此事发布了声明,声明之外的内容不方便回答。中海油有关人士表示,公司并不是作业者,事件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是由作业者来判断的,中海油只是配合作业者来处理。此事发生后,公司及时向国家相关部门作了上报,此外,事态还没达到要在港交所披露信息的标准。
据了解,中海油此前已发生过多起漏油事故。据公开资料,去年5月13日,中海油在渤中34-1北区块实施钻井作业的南海一号钻井平台发生溢油事故;同年4月22日,中海油位于渤海湾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发生故障,导致“渤中28-2南”等四个自营油田关闭;2009年的9月,中海油旗下海南福山油田一个月内发生两次漏油事故,对于这些事故,中海油都没有详细地对公众披露过。
一位勘探开发的业内专家表示,按国家规定,事故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通报,对于公众的知情权,国内还没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而在某些国家不向公众披露是非法的。
油污带距海岸几十公里
“事故发生地点距离烟台龙口70公里、距离秦皇岛100多公里,受风向的影响,油污带向西北方飘流,离海岸边还有几十公里,”北海分局环保处的有关人士说道,“泄露是在正常作业中发生的,不是很大的事故。按规定,油污带如果距离海岸只有12公里时,就会通知当地政府组织相关人员清理油污,目前这个工作还没有启动。”
对于有媒体报道泄漏范围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中海油有关人士说:“我们从来没有对外通报过这个数据。”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环保处的有关人士说,此事故是在作业期间发生的,主要由作业者康菲中国承担责任。
对此,勘探开发的业内专家认为,在合资公司中,中海油是代表中方利益,是负有监管义务的,不能将责任完全推给作业者。
下一步面临的就是污染的赔偿问题。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3条和《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对海洋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由海洋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利益,对肇事者提出赔偿要求。但技术导则只是海洋系统的行业标准,并非行政处罚规定,在提起诉讼时仅能作为法院判罚的参考却非依据。
“现在还没有定论,处于收集证据的阶段。未来3个月或6个月,我们要不断对受污染的资源(包括水产养殖场、渔场、旅游资源等)进行监测,评估影响,才能确定赔偿金额的多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环保处的有关人士说道。然而,上述专家表示,赔偿问题很难解决,因为需要污染损害的证据,而在很短的时间里,公司就能完成油污的清理,没有损失不好赔偿。
4、NGO就渤海湾漏油事故致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公开信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1年07月05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9357.html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我们是中国11家环保组织。特此致信你们两家企业,对你们涉嫌瞒报渤海湾漏油事故的的做法表示遗憾,要求你们尽快向公众公布事故详情以及油污清理情况,并就环境污染和瞒报事故的行为向公众道歉。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油污渗漏事故涉及的蓬莱19-3油田,系由中海油和康菲中国合作开发。中海油拥有油田51%的权益;而康菲中国拥有49%权益,并担任作业者,负责油田的开发生产作业管理。
据媒体报道,蓬莱19-3油田附近海面于6月上、中旬出现油膜。早在6月21日,我们在新浪微博上看到“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
据报载,随后多家媒体试图联系中海油集团公司,都没有获得回复。直到《南方周末》经多方证实并于6月30日进行报道后,中海油7月1日才承认发生过事故。
作为上市公司,中海油涉嫌瞒报海上油污渗漏事故,违背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同时也违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要求。
在此我们对中海油涉嫌瞒报海上油污渗漏事故的做法表示遗憾,要求中海油尽快说明此次事故详情,并就污染环境和瞒报事故的行为向公众道歉。
依据惯例,海上原油泄漏事故的作业方是直接责任者。作为作业方的康菲公司,竟然在因自身操作造成原油渗漏后,长时间向公众隐瞒污染事故,性质之恶劣尤为令人震惊。
在此我们向康菲公司表示抗议,要求康菲公司尽快说明此次事故详情,并就污染环境和瞒报事故的行为向公众道歉。
2011年7月4日
签字机构:达尔问自然求知社
自然之友
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
南京绿石
绿色汉江
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
绿色流域
上海健康消费采购团
天津绿色之友
安徽绿满江淮环境发展中心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5、中海油隐瞒漏油事故 韩晓平:保护环境是社会责任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7月05日
http://news.sohu.com/20110705/n312498099.shtml
中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的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上月发生漏油事故。6月21日,一条内容是“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有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的微博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但是,直到7月1日,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才发布消息称,渤海蓬莱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发生渗漏,附近海面出现油膜,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这是事故发生近半月后,中海油首次正式回应海上原油渗漏事件,也是唯一的一次。对于这个回应,公众反应强烈,认为相关的责任方并没有给出事件的真实情况。
中海油为什么在污染事故发生半个月后,才发布消息?此次漏油事件,真实的影响又有多大?应不应该就此放弃渤海湾的石油开采?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将对此话题发表观点。
主持人:大家非常关心中海油发生的污染事故,但为什么时隔半个月才发布消息?
韩晓平:我想企业可能觉得这次的污染不是很严重。中海油内部的人说,只有200多平方米受到了污染,因此可能觉得事情不是很大。另外一种可能是,最近一些央企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不希望对央企造成更大的压力。多方面的因素使得企未及时向社会发布消息。
主持人:但按照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中海油应该知道这个事情最终是瞒不住的,为什么还要心存侥幸,一拖再拖呢?
韩晓平:中海油原来并不是这样的,这是一家跟公众比较容易沟通的企业,而且一直是老百姓比较看好的企业。但为什么这次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也实非常难理解。中海油作为上市公司又是央企,而且又有“三老四严”的作风。这一次用这样的办法来处理,确实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主持人:另外,在这次事故发生之后,中海油也表示说,这次油田泄漏的范围、影响的范围确实不大,只影响了周围200多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对于事故海域环境的影响比较小,目前没有人员受伤,也没有任何关于野生生物渔业或者是航运不利影响的报告。您觉得这样的说法客观、实际吗?
韩晓平:从客观来说影响可能不是很大,但主观来说,不能这样认识问题。渤海是内海,大概有4000多万人在渤海周围生活,而且渤海的自洁能力非常弱。而这些年由于石油的污染,不断影响渤海的水质。渤海湾的口大概只有不到100公里的宽度,而且周围岛很多,所以它跟大洋之间的流动性是非常差的,一旦要被污染,可能造成的问题要比墨西哥湾还严重。另外,不能因为这次的事故不大,就不了了之,或者隐瞒,而是要引起重视。如果这次不重视,可能是200平方米,继续这样下去,有可能未来的事故就是200平方公里。所以像中海油这样的企业一定要防微杜渐,一定要坚持石油人的“三老四严”的传统。
主持人:这次渤海湾的漏油事件,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专家建议应该放慢渤海湾油气开采的速度,您同意今后放慢渤海湾油气开采的建议吗?
韩晓平:不能因噎废食。渤海湾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盆地之一,不仅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包括具有非常大潜力的页岩气资源。渤海湾的开发在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资源。要是说因为漏油事故而不开发资源的话,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和制约。继续开发渤海湾是必须的,但是在开发渤海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保护环境的原则。无论是普通企业还是央企,保护环境是最大的社会责任。
主持人:2008年的时候,中海油推出了一个2000亿海洋开发的计划,未来10到20年要在南海投资两千亿元,打造海上的大庆油田。这次漏油事件生,对于中海油海上的开发计划,会形成较大的打击吗?
韩晓平:我觉得不会。对于中海油来说,这个计划很早就已经定了,中海油不仅要在渤海加大投入,未来在东海、南海都要加大投入。对于中海油来说,更重要是吸取教训,不能因为这次受到影响,以后就不发展了,因为目前需要有足够的能源支撑中国未来的发展。另外,对于这次的事件,中海油是逃不了责任的。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BP也不是直接的作业者,但是出事的油田属于BP,BP当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中海油有51%的权益,所以它是脱不了干系的,一定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6、网民质疑中海油信息披露不充分:知情权不应漠视
来源:东北新闻网2011年07月05日陈伟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1159.html
7月5日,国家海洋局将公布渤海油田漏油的调查情况。尽管此事距离事发已有半个多月,且媒体已经披露,但中海油直到7月1日才对渤海漏油事件进行证实,并且至今对溢油数量、原因等仍未有说法。
有网民认为,任何企业都可能存在“小常规事故”,但“常规事故”再“小”,也不是向公众封锁消息的理由,更不是公众不需要知情的借口。就渤海漏油事件而言,中海油最好的做法就是,该披露的披露,该问责的问责。
中海油必须信息公开
网友丁寅认为,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这句话的适用性是建立在家丑没有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没有损害社会道德风尚,没有触犯法律的前提上的。而中海油的漏油事件,恰恰就不属于这不可外扬的范畴。这已不单单是事关企业利益的私事,而是事关公众安全的大事。
丁寅说,面对这类和公共利益相关的事件,信息公开是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做的第一步。因为这已属于“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重要信息,不仅企业本身需要主动公开,作为当地政府部门,也应主动介入,主动发布。
网友马涤明称,如果说生产事故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避免的,不公开事故的责任无论如何是无法解释的。从事海上原油生产的中海油应该比别人更知道不公开信息后果的严重性,特别是这种后果将直接威胁民众饮食健康,那么严重的级别也就更高。
公众知情权不应漠视
有网友指出,作为事故相关的受害人,公众完全有权利第一时间获知此次漏油事故的相关情况。况且,让公众的目光投入事故本身,绝不仅仅是公众知情权的体现,更是确保事故责任方担负责任的重要前提。
中国网网友胡印斌认为,海上油田发生渗漏不是企业可以“内部消化”的私事,而是一起可能危及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中海油没有任何权力隐匿事故达半个月之久,甚至是在海洋局公布监测结果,媒体公开报道“倒逼”之下,才勉为其难地披露一些有限信息。这样一味“捂”“堵”下去的结果,一则可能错失最佳的补救时间,剥夺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加剧对公共利益的伤害;再则,此举也是对广大投资者的不负责任,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之规定,中海油有及时主动披露重大事件的义务。
胡印斌称,说到底,中海油之前迟迟不对外公布消息和后来的模糊回应,都是在企图欺骗公众。这里头有顾及企业颜面的考虑,也有稳定人心的考虑,但无数次的公共安全事件已经说明,在这类事件上任何隐瞒都只会导致谣言的泛滥,以致引起更大的恐慌,最终给企业声誉和政府部门公信力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该问责就一定要问责
有网友指出,尽管中海油也曾对四大采油海域的潜在风险进行了排查,补充了深水潜水装备研发计划,以提高深水作业能力和事故救援能力,但事故仍没能避免。既然无法避免,那么就应该认真对待,如果中海油逃避责任,那么什么安全生产、海洋环保都是空话。
网友马涤明认为,对于海域污染事故,我国的《刑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都有相关规定。而网民们除了关心造成事故的原因,更想知道会不会有人为事故承担责任应有的责任,依法依规的责任,而不是敷衍舆论的“问责”。这方面,我们最好同“国际惯例”缩小一些差距为好。
7、瞒报漏油事故,中海油何以野蛮公关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11年07月05日鲁宁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6457.html
上月19日,中海油渤海蓬莱19-3油田出现原油渗漏,但国内媒体均无此事故的正式报道。至7月3日,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确认,该油田的渗漏在上个月的上旬就已出现,目前事故已基本处置完毕,整个泄漏污染海面只有200平方米。如果这一说法能够成立,意味着污染海面不到一个篮球场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干脆说媒体压根就无报道价值,更别说跟踪炒作了……
中海油海上油井原油渗漏的“保密”工作真就做到家了么?绝对无此可能。上月21日,蓬莱19-3油田有两口油井渗漏的消息已被新浪微博披露。国内媒体闻讯,即纷纷致电中海油作出回应,而中海油一概以沉默应对。与此同时,网上中海油油井渗漏的微博和转贴一概被人为删除……
直到7月3日早晨,央广“中国之声”以《中海油海上漏油发生近半月,污染程度仍扑朔迷离》为题,对这件已被人为瞒报近半个月的油井渗漏事件进行揭露,国人才知晓,原来“网络谣言”是真的。
7月4日,央广“中国之声”继续跟进报道,称明天(5日)国家海洋局将向社会公布本此漏油事故的调查情况。这个信息很重要,它至少说明,国家海洋局在第一时间就知晓出事了。而根据海上油井漏油无小事之安全常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反应机制不可能不作出反应。据此,合符情理的推断是,国家安监局包括中央政府本身,肯定也在第一时间知晓了事故的发生,并对抢险工作作出部署,惟一被蒙在鼓里的,恐怕只限于全国老百姓,尤其是渤海湾沿岸的万千渔民兄弟……
央广“中国之声”系中央级官方媒体中率先揭露漏油事故的,但其把此消息选在7月3日才向全国听众发布——这发布时间的精心“规避”,则因用心良苦而特别意味深长。
到此为止,这次事故是怎么发生的,是否造成了污染,污染程度有多大,污染是否出现了扩散,扩散的方向指向哪儿等等公众疑问,百姓和社会舆论仍然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更别说理当公开的详细信息。
海上油气开采属高安全风险作业,甭管安全措施多么严谨,许多时候“人算不及天算”——这就是说,出现事故甚至于恶性事故在很大程度是难免的。问题在于出现事故后理当向民众,尤其是周边渔民包括周边海域内的邻国——从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起,连续滚动地发布事故信息和事故处置信息。就此,去年5月英国BP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的信息披露虽也有“瑕疵”,但总体比中海油要做得好。当然,墨西哥湾油井泄漏事故的新闻报道远比渤海湾油井泄漏事故的新闻报道要“宽松和自由”许多。
中海油是全球资本市场内的上市大鳄,若在第一时间就发布油井泄漏信息——毫无疑问,其海外股价肯定应声大跌。与时同时,因中海油出事的时间正逢喜迎建党90周年大庆期间,若中海油及时发布出事信息,按传统官念和标准作衡量,显然是非常“犯忌”的……
然而,中海油管理层乃至中央各相关机构真正犯忌的,不是封锁泄漏消息本身,而在是网络和微博时代,仍然因循于旧的思维方式来处置这一原本更多属于偶发的“突发事件”。
经常听中海油在管理层在各种场合大谈央企空泛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央企的社会责任十分具象。鉴于中海油属上市公司的企业性质,在漏油信息的及时准确披露上,首先是对国内外全体中海油投资者负责;鉴于海洋污染往往带来灾难性后果,中海油要对油井所在海域的渔民群体和渔业生产负责——亦是对国内外海产品消费者健康负责;作为国有控股大央企,中海油的社会责任形象系典型的“党和政府形象”。很显然,中海油因漏油信息披露的不作为,使其自身和所有的相关利益方的社会形象“集体受损”。
纸包不住火——遑论现今是信息时代,但愿中海油汲取教训,但愿更多央企引以为戒。
8、漏油半月才回应 中海油为何这样“油”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1年07月05日 舒圣祥
http://finance.qq.com/a/20110705/000970.htm
媒体引述相关人士的话称,中海油渤海湾漏油事故已基本处理完毕,泄漏范围只涉及200平方米左右;而这与此前媒体报道的“长3公里、宽二三十米的溢油带”显然差距甚大。具体的溢油数量、污染影响究竟怎样,由于没有一个权威说法,公众自然不得而知。不仅公众不知道,就连事故发生地的沿海各级政府部门,同样也是毫不知情。仿佛海上漏油只是中海油的公司内部事务,根本与外界公共利益无关,既无须向社会披露信息,更遑论赔偿事宜。
当然,中海油这样处理漏油事故,也许只是出于一种习惯。因为对中海油来说,出现漏油事故不予披露,从来就是一个霸道的企业惯例。这些年来,中海油屡次发生海上漏油事故,却几乎没有过完整的公开说明:发生没发生不知道,处理没处理不知道,有主事故成了无因污染,受害者也只能自认倒霉。令人不解的是,难道发生在陆地上的污染是污染,发生在海上的污染就不是污染,不仅无须问责与赔偿,甚至连公开信息都免了?
就拿这次的渤海湾漏油事故来说,因为渤海湾是内海,自净能力本身就弱,加之渤海周围人口稠密,水产品产量很高,一旦人食用被原油污染的水产品,肯定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中海油瞒报漏油事故,所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岂能如此无视公众健康,抛弃起码的社会责任和商业良知?一家被曝人均年薪38万元的央企,究竟将公众的知情权、健康权和企业的环保责任、社会责任,摆放在了怎样的位置?
曾有报道说,“央企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花高价钱维护形象”,可是,央企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绝不是高价公关出来,而只能是从每一件事上认真做出来的。涉及环境生态的公共事件,肇事企业第一时间公布信息,并与社会舆论保持沟通消除公众疑虑,不是什么道德高要求,而只是法律责任底线。身为央企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反而在事故被曝光后,以集体沉默的鸵鸟策略和网上删帖的粗暴公关,来应付公众的焦虑和困惑,焉能不失信于民、失誉于民?
漏油事故被曝光前,是没有通知、没有公开、没有处理;被曝光之后,又是没有道歉、没有赔偿、没有下文如果要问中海油从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学到了什么,答案大概只能是“国情不同”吧?然而,一个共通的常识是:倘若不能杜绝事故发生,至少不要刻意隐瞒,因为被污染的海洋不是私人的海域,中海油没有权力隐瞒事故;否则,选择隐瞒就是选择以身试法,就应该遭受最严厉的惩罚。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英国石油公司除了向美国人民道歉外,还要CEO下课,并设立200亿美元基金赔偿因漏油事件而生计受损的美国民众。而我们看到国内有报道说,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家已为松花江治污投入78.4亿元,中石油有没有赔偿,有人知道吗?中海油的此次漏油事故,是不是又要让纳税人买单呢?
毋庸讳言,漏油事故从不披露之所以能成中海油惯例,很大程度上就是长期监管缺失和问责制度失效一味纵容的结果。这一次,渤海湾漏油事故会否仍旧不了了之,中海油会不会道歉、会不会赔偿、会不会问责,我们且拭目以待。
9、中海油漏油事故披露缓慢遭诟病:诚实比石油更贵
来源:《解放日报》2011年07月05日张小乐
http://env.people.com.cn/GB/15075385.html
早在6月21日,微博上就有一消息:“渤海油田有两个油井发生漏油事故已经两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 ”媒体蜂拥而上,但是中海油却镇定自若,音信全无。直到7月1日,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才发布消息,称目前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半个月之内不见当事单位主动披露消息,其处置事件的“诚意”不免遭人诟病。石油价格在飞涨,人们需要告诉中海油们的是,诚实比石油更贵。
对企业而言,诚实并不仅仅意味着守信经营,也并不仅仅意味着实话实说,更重要的在于能够第一时间坦陈事件真相。信息披露作为一项义务,中海油这样的上市公司更应视此为生命。上市公司都明白信息披露是公众公司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全面沟通信息的桥梁,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至关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意识到,信息披露的时效性是其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情出了,要第一时间当面讲清楚。更何况,海上油田发生渗漏不是小事件,而是一起可能危及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任何企业没有权力隐匿事故达半个月之久。这样一味“瞒”、“捂”、“封”、“堵”的结果,一方面可能错失最佳的补救时间,剥夺公众的知情权,从而加剧对公共利益的伤害。与此同时,此举也是对广大投资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伤害。企业连自身失误都不敢坦白,发展业绩即便言之凿凿也未必有人敢信。
抛开高论,说点实际。如今,大型油企在民众中间的美名并不像其利润率一样高。可以试想,油企大佬们做梦都在想改变形象,否则任何一件与之有关的事件都有可能变成危机公关。但要知道,改变形象的前提就是诚实。后退一步,我们相信有关部门有能力控制污染,完美做好善后。但我们更能相信,以如此“遮遮掩掩”的态度,即便结果圆满,也难平抑民众心头对其真实性的质疑。企业拖半个月,或许寄希望于“以时间换空间”,抽身弥补过失。须明确,信息及时披露和弥补过错是两个问题。不能以为打碎花瓶,买一个填上就能补救。社会危害的结果不仅可能没有降低,企业的“人品”更是个问题。
从长远计,既然企业有视民众如透明的傲慢,则市场规则必须有对付这种傲慢的惩罚手段。如果不抬高企业傲慢的成本,则此类事件还会继续。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当事公司也一度反应迟钝,但重要的是,该公司为自己的行为以及污染严重后果承担了以百亿美元计的代价。前车之辙,后车可鉴之。目的就是让企业明白,诚实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张小乐
10、海域环境何以沦为公地悲剧
来源:21世纪网2011-07-05马红漫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5/5OMDM2XzM0ODY5OA.html
核心提示:中国全部海洋资源属全民所有,漏油事故是对每一位公民权利的侵害,本该受严惩。
在拖延了十几天之后,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近日终于坦言,与其合作的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报告显示,由该公司任作业者的蓬莱19-3油田于6月上、中旬发生渗漏,导致附近海面出现油膜。
事实上,在十几天前,某股票论坛上就有网友称“中海油钻井平台发生重大泄漏原油事故”。尽管最新消息证明,发帖内容并非空穴来风,但此前面对各方的询问与质疑,中方当事人避而不谈,对于本次地层溢油的准确时间、事故原因、影响范围、责任认定、惩处方式等公众关注的核心话题,公开透明的解释仍然付之阙如。
事实上,类似油田溢油污染事件并非首次发生,甚至可以说是频频发生,但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问题几乎成为了惯例。在去年大连新港中石油漏油事件中,媒体虽多方追问,但到最终也没有得到确凿的漏油数据。有人猜测是1500吨,而专家的估计则只有6万-9万吨。大相径庭的数据直接关系到事件程度的定性,以及与对于当事人问责的轻重。更加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大连漏油事故之后,舆论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事后救灾环节上去了。当事企业中石油不但不道歉、不赔偿、不发声,反而在事发一个月后,以一场表彰大会作为全部事件的收场。类似油污信息不透明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去年5月,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南海一号钻井平台曾发生过一起溢油事故,但事故详情同样未对外披露;又如,近几年来每到4月底左右,海南亚龙湾景区的沙滩上都会受到不明油污带的侵袭,但却始终没人对此做出明确回应,而仅仅是以“不会对海域造成不良影响”、“不会影响游客健康”等含混之词来解释。
对于漏油等海洋污染问题,业内有一种声音认为,石油巨头在国内一直采取较为粗暴的开采方式,但是在国外却谨小慎微。之所以采取这种“内外有别”的迥异态度,原因就是海外市场对信息公开要求更为严格、相应的处罚力度也要大很多。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事故的责任方英国石油公司在第四天就给出了原油泄漏数据。从那以后,美国官方定期更新原油泄漏的相关数据,民众可以随时从官方获得这些信息。同时,美国政府扩大选择在大约1/3的墨西哥湾实行禁渔,以避免国民食用可能被污染的水产品。漏油事故发生后10天左右,美国政府就确认英国石油公司为事故的责任方,并由其负责所有的清污及可能危害的花费。不到2个月,美国政府就迫使该公司建立了高达200多亿美元的专门基金用来处理石油泄漏相关问题。4个月后,第一笔30亿美元的资金已经注入账户,BP董事长低头向受害者郑重道歉。美国矿产资源管理局局长、近海油气开采主任辞职。
尽管在技术上的确很难彻底避免溢油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其背后,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够成为重要的保障。为了有效预防环境污染,美国在1976年出台了《固定废物处置法》之后,又于1980年出台了《环境责任法》,对危险物泄漏治理费用的承担责任做出了细化规定。一旦发生恶性污染事件,相关设施的所有人或承运人、危险品承运人都可能成为事故治理费用的承担主体。需要提及的是,根据贷方责任原则,银行等借贷金融机构也有可能需要为债务企业的非理性污染行为担责。这一看似严苛的法律规定,对企业污染行为形成了全方位的监管网络。
可见,重典对排污行为起到了良好的威慑作用,其实在中国完全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惩处措施。中国的全部海洋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因此漏油事故是对每一位公民权利的侵害,本该受到法律法规的严厉惩戒。但遗憾的是,如若没有媒体及网络舆论力量的大力声讨,此次中海油漏油事故根本就不会被公众知晓,而监管体系的弱化也无法保证污染事故能够真正被抑制。对此,我们在呼吁石油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也希望相关法律能够更加健全,以切实起到保护海洋环境的作用。就此而言,包括排污事件信息披露主体、披露内容、责任主体、事故瞒报责任等,均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事前予以规制,打消相关企业的侥幸心态,杜绝油企以公共环境为代价、换取巨额暴利乱象的一再发生。
11、中海油渤海漏油,不要再成为消失的新闻
来源:搜狐评论 2011-06-05
http://star.news.sohu.com/s2011/zhonghaiyou/index.shtml
据媒体报道,中海油在渤海的最大油田——蓬莱19-3海上油气田,发生漏油事故。此消息出来,离实际发生漏油事故已经过去了20天,但是如今,漏油情况和处理情况的答案都是不便或无法回答。犹如一年前大连漏油事故,从不便回答到等结果,直到等来等去没了下文,难道这次也要成为消失的新闻吗?……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http://star.news.sohu.com/s2011/zhonghaiyou/index.shtml
12、护河者相聚在密歇根湖之二——护河者在世界各地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1-07-05 汪永晨文图
http://www.greensos.cn/ljy/html/jhxx/view/95345.html
美国护河者联盟,是上世纪中期为了保护纽约哈德逊河而成立的一个护水组织。如今,这个已发展成护水联盟的组织,加盟的除了有美国国内二百多个关注河流的组织以外,还有十几个国家保护河流的民间组织。中国的四个关注河流的组织:绿色汉江、绿色浙江、绿驼铃和我们绿家园也加入到了这一国际护水联盟。
芝加哥
护水联盟开会的西北大学
校园内的湖边
每年一次的国际护河者年会,2011年6月21日到25日是在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里召开的。芝加哥在美国五大湖之一的密歇根湖畔。西北大学也建在了这风景如画的湖边。
这次大会的第一天,为两个人颁了奖。这两位是马上就要退休的一位护河者和另一位五十年前就开始为保护河流而努力,现在得了脑癌的护河者。
后一位护河者刚刚从医院里出来,在领奖台上他说:曾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保护河流?我告诉他们,因为我住在这里。政府承诺了什么,我们这些人的工作就是让政府的承诺能够做到。过去有人认为我们这些人傻,现在这样认为的少了。因为政府也要听民众的声音,民众也要让自己的声音影响政府。
这位身患重病的护河者说:我在想自己生命的价值,我没有虚度,也没有后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回想自己做过的事,你们会比我做得好。可是现在污染的范围在扩大,这些都要求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需要大家的合作,一起面对困难。不要怀疑自己,我实际工作做不了,但还会和大家站在一起。
因为我住在这儿
通过大会议程
这位老者的话讲完后,全场人都站起来长时间的为他鼓掌。那一刻我最大的感慨就是,保护河流,我们不孤独。保护河流,每一个国家的护河者,做得都不容易。
不过2011年国际护河者正式开会的第一个内容,是一个企业先在大会上大谈他们的企业精神和环境意识。接下来又专门到我们国际河流组来接受我们的提问。不知是因为美国人就是这样注重企业环境意识的,还是这家老板给了赞助?
我在向这家企业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人提到“苹果”在美国做得到有企业社会责任,可为什么他的供应商在中国就会不管不顾地污染着生产,以至于工人因生产过程的污染而患病且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我的问题这位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向我们中国的护河者提供了在美国投诉这种企业的联系方式。
中国绿色汉江的护河者在大会上介绍护河行动
西北大学湖边学生们毕业时在石头上的留言,上面多写着:我爱你!
在加拿大一位护河者的小组发言中,她非常着急的是:在她的家乡要建一大型水电站。她说那里也是生态比较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她讲完了后我问她:你们那里有听证会吗?
这位加拿大的护河者说:有,但是决定权还是在政府,老百姓说了不算。我告诉她,在中国,你问一些当地的老百姓你愿意建设水坝吗?他们基本会说愿意。你再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水坝吗?通常的回答是:不知道。你说,不知道为什么愿意建呢?他们会说:政府让建的,我们相信政府。
加拿大的护河者对我说:和你们国家完全一样,我们建坝地的原住民也是相信政府。你告诉他们修了大坝后会改变你们的生活,他们还是说相信政府。我们那个大坝建好后,电是给美国人用的。我在她们小组的会上说到了我们中国怒江,大家都要知道。
校园里
西北大学的操场
河流的污染,我想现在可能是全世界各国护河者要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在这次国际护河者大会上,美国一个国会议员来了一会儿。我没有逮着机会问他“苹果”在中国生产过程中严重影响工人健康的事。他的时间只够让两个人提问。
他的讲话我记下了这样几点:如果我们解决中东所有的问题,没有解决水的问题,等于没有解决问题。对于大国来讲,20-25%经费应该放在解决清洁水上。不管对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水资源都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的水污染了,不仅仅是让妇女和儿童从很远的地方取水,而是没有水喝。
向国会议员提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有关集约化的农业对环境的影响。议员说:美国过去十年大农场占地,包括湿地。结果动物大量消失,对人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这位国会议员说:在美国国会,因为利益问题,也会有人否定气候变化。他就正在帮助一个有关环境的法律得以通过。这位国会议员还说:“有一次我听一个农民说:有时干旱,有时洪水,这都是上帝给的。面对环境问题,我们可不应该是这个农民的回答”。
国会议员
夫妻水监测
传授测污仪器的使用
站在湖边的这两位是夫妻。丈夫在海军学院当教授,老婆也是一位科学家,现在在做保护水的护河者,专们负责污水的监测和为受害者提起公诉。
他们的这种搭档是可以说是充分利用着各种资源。丈夫在大学的试验室可以不花钱的用来化验水质。妻子在社区做,能更好地把她掌握的科学方法用在民众之中。
现在他们的工作分为这四个层次:
一般志愿者的教育;
受过四周培训的为核心志愿者:
与社区合作,进行水污染监测。这样的监测因为是民间组织做的,也会受到律师的质疑:
找专业监测部门。但这要花很多钱。
这对夫妇在湖边给大家展示他们是如何进行水监测时,他所使用的仪器让我们觉得很实用。他们说,这是说服监测仪器生产厂家支持的,护河者买的话,一般都会打折。
伊拉克的湿地1972年
伊拉克的湿地1990年
伊拉克的湿地1997年
在国际护河者大会的发言中,伊拉克一位科学家说:萨达姆竟然下达命令要抽干湿地建一条公路。这三张图,就是他下达令后,湿地的变化。
这位科学家说,伊洛瓦底河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可是生态在强权眼里算什么呢?不过,从2003年开始,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年轻人开始呼吁保护环境。这位科学家说:我们告诉公众,有湿地就有水,有水就有生命。湿地的生命力比我们人强大。到2003年,伊拉克连一个污水处理厂也没有。
湿地成了这样
开始恢复湿地
恢复湿地中
湿地里的收入
这位伊拉克的科学家,对建水坝也提出了异议。他认为修了水坝湿地就不可能再得以恢复。上游修了大坝,下游会受到极大的损失。这不公平,水景也要大打折扣。
鸟也来了
今天湿地里的鸟
湿地之景
湿地与人
通常人们对伊拉克的了解,战争,可能会占了大部分的内容。在国际护河者大会上,听这位伊拉克的科学家讲他们国家的环境时,才知道萨达姆这样的领袖,给国民带来的不仅是战争的灾难,还有生态破坏后的灾难。
好在现在从照片上看,伊拉克近年来生态的恢复还是有成效的,这和他们的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或许也有一定关系。希望这个已经饱受了那么多灾难的民族,在环境上有美好的明天。
伊拉克湿地的今天
美丽的伊拉克湿地
鹰回来了
2010国际护河者大会是在墨西哥开的。会后转机回北京时,我们到墨西哥边境城市换机,顺便也在蒂华纳进行了采访。当地护河者玛蒂格拉达带我们到了墨西哥和美国的边境。在那片海滩,玛蒂格拉达告诉我们,政府在那儿正花巨资,为的是在大海边修建围墙,修建木头栈道。
玛蒂格拉达说:她不明白,大海能围得住吗?栈道能修多长?为什么不用这些钱去修复海边的房子,重振旅游业呢?在她看来这才是蒂华纳发展的希望。
20年来的对比
现在大海已没到了这里
围墙挡不住大海的前进
在玛蒂格拉达的办公室里有两幅照片,她说那是20年前和今天那里的海岸线。大海起码向沙滩推进了20米。原来的那些大片的沙滩,如今已经快没有了,只有礁石日日夜夜在聆听着涛声的起起落落。
玛蒂格拉达他们的组织成立已经有19个年头了。现在有四个全职工作人员。办公室的墙上展示着他们的发展。最初参加他们活动的只有几个组织,现在从宣传画上的标志来看,他们的队伍壮大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墨西哥护水教育行动
参加护河者行动的当地民间组织
为后代留下一片蓝色的大海
玛蒂格拉达是个非常开朗的人,她的演讲全过程都是在笑声中进行。以教育为主的他们的护水组织,现在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拉着当地其他民间组织一起做的。照片中的那些标志,显示着参加过他们活动的民间组织。玛蒂格拉达他们认为,自然是大家的,也是我们后代的,所以要大家共同关注。
墨西哥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多腐败与不公。玛蒂格拉达他们的环保活动和美国本土护河者的不同。他们没有在法律上提起更多的诉讼,而是根据国情从教育入手,影响着自己周围的人们。从政府到企业家到公众。做得有声有色。
发墨西哥糖
玛蒂格拉达讲演完了后,和她一起来参加大会的她的儿子和女儿向在座的每一个人发了一块糖,边发边告诉人们,这是墨西哥的,很甜。从孩子的笑脸中,我看到了环保教育在他们身上的影响。
2011年大会的最后一天,组织方特意安排了一次民间组织如何找钱的讲座。这是眼下民间组织共同面对的挑战,
这个讲座的内容,有一些是值得我们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借鉴的。比如说,找钱时,前期工作要做好,要试图找到潜在资助者,人越多越好。并与这些潜在的资助者建立个人关系,面对面的交流,之后要有回访电话,会见时要听人家说话,不要打断人家的话。并向他们提出是否愿意继续建立联系,下次是不是需要再邀请其他人参加到共同的讨论中。
即使人家说不会捐,也要感谢。而不是非强调捐一点就行。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关系。问问对方建议什么人能给予帮助,也是一种作法。有一次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老板说不捐,接着寻求老板但建议去找找他老婆。结果后来他老婆加入了护河者活动。
90%在美国做慈善事的人都会捐钱。当他们说只做志愿工作时,也不要拒绝,直到他认为你们做的工作有多重要。每个人的贡献不一样,每人的力量都是无穷的。口口相传的力量是很强的。
募捐技巧还包括:设定捐款范围,有一个梯度;也要争取得到做多年筹款的承诺。
芝加哥的夜晚
芝加哥密歇根湖畔
准备
我们中国护河者在这次大会上没有发言,去年我做了有关中国江河保护的专题演讲。这次国际护河者大会结束后,我采访了参加大会的每一位中国代表,包括大会为我们请的中国翻译。他们中的每个人,对参加这样的国际护水大会都有着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听听:
运建立在大会上介绍绿色汉江
绿色汉江运建立:这个会就是一个平台,全球的护河者可以在这儿进行交流。我对水质监测的那对夫妇印象较深,他们有那么专业的知识,可是民间做事还是得不到法律的认可,也还是要和大学合作。
还有一个让我也挺有兴趣,美国一个护河者原来是打渔的,鱼越来越少,他干脆也不打了,开始护河。我们中国要是这样的人多些,我们护河者的队伍就会壮大。
和继仙在密歇根湖边
留学生和继仙:我觉得护水者特别是美国的各个地区的护水者,他们都坚持了十几年。每一位护水者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感人的故事,都做得那么不容易。以前在保护江河上我还有点顾虑,现在看到全世界各地有那么多人都在做同样的保护江河的事,觉得非常受鼓舞,我的家乡在云南,那里有泸沽湖、拉市海。我们云南有11个湖,现在滇池被污染了,其他的大江大河也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那我们能做什么,我想学成回国后,用自己的力量去做这方面的工作。
冉丽萍在西北大学校园里
绿驼铃冉丽萍:在当地,我们看到他们对环境已经有了很强的意识。同时在保护环境上又引用了各种各样的理念。像我们在麦沃克时,一进他们的办公室那一瞬间,就看到那么多各种组织坐在一起。一个推动自行车运动的组织,也在这个联合办公室里面。他们是把环境和社区发展联合在一起做的。这点让我们看到了环境问题、社区发展、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作用。
我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护河者的会,看到了在美国一些专业水平很高的人,长期的监测成为环保行动的强有力的后盾,很有意义。我自己也是学环境保护的,回去要学着做。
王晶在西北大学校园湖边同学们留言的石头旁
翻译王晶:我觉得这次感触最深的是我们怎么样能把国外学到的这些经验和技术用到我们中国自己的项目当中。因为国外的一些模式是很好的,比如说一些技术,还有把同样领域或者同样区域的人放在一起,大家共同讨论比较关心的问题,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因为美国和我们情况有很大差距,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形式用到我们自己保护河流的项目当中,会发挥作用。
我觉得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国护水者对于保护中国江湖的热情。因为以前我也不太了解中国的NGO,只是知道在中国做NGO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这里我看到中国护水者现在数量上可能还很有限,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和他们的热情让我感受很深。所以我也愿意继续把我自己的专业和我所能做的事和中国的护水项目放到一起。这次会议我觉得让我对保护江河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理论上也不是空泛的,确实看到如果江湖被破坏,那整个人类的环境也就没有什么发展,什么未来可言。这是让我感受最深的。
杨静在沃巴什河的河中
翻译杨静:在会上我听到了,不管是美国的政策还是法律,都非常支持民间组织。会有很多公益诉讼案。当然,这种诉讼案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从你采用的方式、时间和手段看,都是对你的考验。从另外一方面说明,它的机制比较的完善。我们中国这方面的确是非常有待提高。
杨静:我觉得参加这次会议对我个人来说,主要就是跟中国的护水者有更紧密和比较近距离的接触。因为我也想在中国新疆我所在的这个省区建立一个当地河流保护组织。因为我的专业背景和实习经验,都给了我技术和专业领域的知识背景。我要学习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联络各方面的资源,达到保护河流的目的。对于我们西北地区来说,这个路可能会更长。
那天中国护水者的会,我也挺荣幸地参加了。我觉得形成这样一个联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在这个阶段。因为我们是在起步,不管是环境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定,还是我们NGO开始保护江河,有这样一个联盟,我觉得特别重要,因为在资源共享,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这方面共享都待提高时,单打独斗的确实非常困难,你所面临的问题别人也在面临,跟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得到启发。我们有这个联盟之后,下一步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可能会有很不一样的结果。
忻皓送美国朋友中国的孔明灯
绿色浙江忻皓:我觉得做NGO也要学会讲故事打动人家。我们这次开会,一些老外的发言讲得很让人感动,全场站起来为他鼓掌。还要有精彩的图片。我这次很高兴的是认识了一个很会利用谷歌地图的教授。他们从2009年开始培训不会使用,或不熟悉使用谷歌地图的组织,让他们能更好的利用现代技术保护河流。2009年以后,他们还志愿地帮助美国所有的护河组织,建立了如何使用地球信息系统网络。我也和他们建立了关系,希望今后也能在中国河流保护中,用上谷歌信息平台。
来自世界各国的护水者
2011年6月,是我第三次参加国际护河者大会。应该说每次大会我都交了新朋友,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各地的江河与世界各地的护河者。我们中国开始关注江河保护的时间不长,人也不算多。参加这样的大会,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如今,每当我在为了留住江河的自然碰到困难,或几近沮丧时,想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人和我一样,为了江河的自然,为了江河的流淌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时,我也就有了继续为留住大江小河的自然,而做自己能做的事的勇气和信念。
几次国际护河者大会参加下来,我们几个中国关注江河的环保组织希望有一天,在中国也能有一个护水者联盟。也能每年开一次为了江河的年会。大家一起分享经验,一起鼓劲,一起为了江河的明天同行。
未来
国际护河者大会结束后,我去了休斯顿。我想去看看2011年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一周年后那里的今天。
13、专家:汶川泥石流或将持续100年
来源:新闻晨报2011年7月5日 杨育才/程向心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1-07/05/content_607067.htm
继去年遭泥石流袭击后映秀再遭重创 进出汶川生命线213国道再次中断短时难抢通
暴雨·泥石流
继去年8月遭泥石流袭击之后,汶川地震震中映秀再次遭受泥石流重创。记者昨天从汶川县应急部门获悉,岷江映秀段水位昨天快速上涨,汹涌的河水随时可能漫过河堤,映秀镇部分居民紧急转移撤离。
大雨引发的泥石流还冲毁了进出汶川的交通生命线213国道,多处路段出现塌方,高峰时段导致7000余车辆被困。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专家马东涛昨天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汶川地震的泥石流活动才刚刚开始,或将持续100年以上,泥石流也是今后灾区次生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
另据四川茂县政府新闻办4日通报称,截至4日9时,在该县南新镇棉簇村发生的重大泥石流灾害中受盐酸气味影响送医治疗的143名群众已全部出院。
213国道:挖掘机缺油,送油车进不去
7月3日的降雨,不仅威胁到映秀居民的安全,也使得进出汶川的生命线213国道在3天之内再次中断。
记者昨天下午从汶川交通局了解到,7月1日的暴雨曾使得213国道中断,大量沙石阻塞公路,2日抢通后车辆开始放行。但3日的降雨使得这条路再度中断,而且远比1日更为严重,至少有4处路段中断。汶川县交通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最严重的一处发生在映秀和汶川之间的罗圈湾处,近4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涌入岷江,漫上耕地,使得岷江河道改道,路基被冲毁。昨天凌晨,在强降雨的作用下,该处路段发生新的垮塌,短时间内国道难以抢通。
高峰时期共有近7000辆车和2000多名人员被困。相关部门昨天一边全力抢通,一边对被困车辆和人员进行疏散。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救援最大的障碍是中断路段现场缺油,挖掘机无法实施救援。无论是从都江堰还是汶川方向运输过去的油都无法运进现场。中石油参与抢险的救援人员和61辆罐车的柴油 (每辆约25吨),全部送不进垮塌区域。
昨日13时,映秀至卧龙公路映秀镇中滩堡村一公路桥梁被山洪泥石流冲毁,81名群众被困,及时赶到的汶川县消防大队官兵成功地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
专家:次生灾害是防治重中之重
“‘5·12’汶川地震的泥石流活动刚刚开始,而且将持续100年以上。”昨天下午,马东涛在接受晨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泥石流将是今后地震灾区次生灾害的重要类型,是防治的重中之重。
对于映秀在灾后连遭两次泥石流袭击的原因,马东涛认为,首要的原因是地震造成映秀周围山体发生垮塌松动,在同等雨量条件下,震后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其次,灾后原址重建也是一个原因。
一位曾参与重建规划但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昨天告诉晨报记者,关于映秀重建的选址,最初存在过争议。最后之所以原址重建,一是因为映秀是旅游必经之地,而且当地水资源丰富,有多家发电企业。另外,当地山多平地少,除映秀本地外,很难再找到可安置如此多人口的新址。
映秀地处两江交汇处,三面高山环绕。马东涛认为,映秀原址重建属于“危险区”中的重建。“映秀镇遭泥石流两次重创的直接原因,与重建过程中对灾害因素预料不足也有关系。”马东涛昨天下午向记者解释说,震后泥石流会增加,河沙淤积,河床抬高,映秀新城的标高就相对降低,堤防高度又不够,自然容易遭受洪水和泥石流灾害。“作为自然现场,山洪、泥石流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预防和治理。”马东涛告诉记者,“今天的成都平原,就是山洪和泥石流冲击出来的。”
马东涛表示,映秀新城在短期内不可能迁址重建,目前能做的,就是清理河道,建设堤防、逃生通道等基础设施,并储备足够的防洪物资,以降低泥石流带来的损失。
北川:老县城局部被淹,全城封闭
昨天下午,记者从北川县委宣传部获悉,连日暴雨突袭唐家山堰塞湖区及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昨天,进出老县城的道路已经被淹没,县城内部分区域出现积水现象,目前处于全城封闭状态。
北川老县城上游的唐家山堰塞湖也因降雨出现水位上升,昨天超警戒线水位1.5米。北川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昨天下午告诉记者,从前天晚上11点至昨天早上6点,北川普降暴雨。全县13个乡(镇)的群众出行受阻,幸无人员伤亡,新县城永昌镇未出现内涝。
1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被环保组织申请降级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07-05杨晓红
http://gcontent.oeeee.com/3/90/390e982518a50e28/Blog/5a4/dc87f4.html
摘要:近日,北京五家环保组织联合致信环保部,指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编制环评报告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因此申请取消该研究机构的“甲级环评资质”。
昨日上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上级主管单位国家气象局对南都记者回应称,对此事高度重视,目前已展开调查,但结果出来之前不便作出正式回应。
“在为北京海淀区苏家坨垃圾焚烧项目所作的环评报告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环评工作有较多失误,尤其是公众参与部分存在造假嫌疑”,6月20日,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绿家园志愿者等五家环保组织因此联合致信环保部,申请取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甲级环评资质”,并按照国家规定对其处以相应的罚款。
在联合申请信中,五家环保组织表示,今年6月,他们通过实地走访苏家坨周边居民,发现居民对选址意见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所编制的环评报告简本上提供的公众参与部分信息存在较大出入。另外,相关环评简本注明“(垃圾焚烧厂)炉渣将运至海淀区建筑垃圾处理厂综合利用”,而五家环保组织发现,所谓的“海淀区建筑垃圾处理厂”目前并不存在。
同时五家环保组织还了解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去年为秦皇岛西部垃圾焚烧项目编制环评报告的过程中,存在公众参与弄虚作假的行为,目前秦皇岛西部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环评批复已经被河北省环保厅撤销。
15、五大问题威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1-07-05
http://www.cet.com.cn/20110705/c3.htm
本报北京讯(记者郭锦辉) 今年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的开局之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7月3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除了全体民众的认识有待提高、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外,目前五大突出问题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切需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监督和宣传等工作。
据介绍,中国是全球12个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突出表现为: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给物种栖息地带来威胁;一些无序开发活动造成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10年9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这是继我国1992年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为了更好地调动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牵头,会同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响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大会将于7月8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将呼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企业家自觉促进现代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型;国家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切实监督管理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实施。
16、江苏常州数十名工人血铅超标
来源:扬子晚报2011年07月05日 周萌 陈馨汝 张战斗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05/034422756311.shtml
近来,常州妇幼保健院的内科医生被众多自发前来查血铅的病人吓了一大跳,已有超过百名工人前来要求检查身体中的血铅含量,他们均是来自常州新北区一家生产蓄电池企业的工人。体检发现,过半数工人身体中的血铅含量均在280微克—400微克每升,而医生表示正常人身体中的血铅含量应小于100微克每升。目前,当地多个政府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处理此事。昨日,这家企业已经安排200多名工人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检查。
工人自发体检,发现体内血铅超标
外来务工人员黄师傅反映说,他是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一家蓄电池企业的工人,他所在的这家蓄电池生产企业是一个台湾老板投资的。近来听说企业要搬走,工人于是自发地来到常州妇幼保健医院进行体检。体检的结果让他们十分不安:他们身体中血液含铅量均达到400微克每升左右,而医生告诉他们,一般健康人体的血铅含量应该小于100微克每升。
记者随后来到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采访。“我是给这些工人进行体检的医生,他们体内的血铅含量不正常。”徐医生拿出一份常州妇幼保健院微量元素检验单说,血铅的参考值是应小于100微克每升。他已经为70多名工人进行血液检测,经检验,其中大多数身体中血铅含量均在280微克—480微克之间,来者当中仅有一名工人的身体血铅含量正常。他们大部分来自河南、四川、安徽等地,年龄从19岁到58岁不等,其中,年轻人居多。
“我们自发体检的原因一方面是听说企业要搬迁,另一个重要原因是6月22日左右,一名怀孕两个月的年轻女工晕倒在车间。”该公司车间的一名工人介绍说,该女工体检发现身体血液含铅量超标,当时查出,她的身体中血铅含量是220微克每升。“怀孕女工晕倒在车间后就立即被辞退了。”工人们议论纷纷,认为这名张姓女工可能是血铅中毒。
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常州新北区春江镇花港路的这家蓄电池生产企业,发现该工厂已经停产,大门紧闭,偌大的厂房里除了两名留守的保安根本见不到其他人。
当地政府部门称,已要求企业带工人进一步检查
记者就工人反映的情况来到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镇政府了解此事的相关情况,具体负责处理此事的常州市新北工业园区副主任胥亚伟告诉记者,镇政府已经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涉。对于此次工人自己组织去体检的一个原因,胥副主任认为,可能是企业没有处理好搬迁后的工人善后问题,目前工业园区和春江镇政府已经要求企业老板严格按照《劳动法》要求来处理企业与工人的劳动关系。另外,环保部门也会对公司的土地是否被污染进行检测,工厂停工的原因就是环保部门检查时,有工人反映工厂存在员工铅中毒的问题,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停止生产。
“经初步统计,大约有70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接触铅,可能会涉及血铅超标。”对于工人在常州市妇幼保健医院被检测出血铅异常超标,胥副主任表示,此次事件,企业态度明确,首先是实事求是,要求职工到权威部门科学诊断;其次,如果职工身体真的存在铅中毒的问题,企业积极承担责任;再次,企业移址,要按照劳动法解除职工的劳动关系。之前,该公司每年将工人带到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体检,但均未发现血铅超标的现象。胥副主任认为,这些工人应该到常州市疾控中心进行检验,因为该部门的检测结果比较权威。最后,胥副主任表示,他们将要求企业老板组织所有工人到常州市疾控中心体检。记者了解到,昨日,这家企业已安排200多名工人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检查。
附近其它四家涉铅行业也停产检查
“常州妇幼保健院不具备职业病鉴定资格,具体的职业病定性要由疾控部门说了算。”常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冯志明如此表示,事情发生后,安监部门非常重视,一方面派员检查企业是否符合行业内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在时刻关注检查结果,除此之外,安监部门对其他涉铅行业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涉铅行业的职工铅中毒有一套完整的指标,并非血铅含量一个指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结果才具有权威性。常州疾控中心的一位吕姓主任也介绍说,国家法律法规对从事涉铅行业的铅中毒有完整的解释,铅中毒并非个体的临床诊断,它有一个完整的职业性标准,目前,疾控部门已经安排了该企业的部分职工做了检查,但结果还没有出来。鉴定铅中毒要通过法律程序认定。
据悉,常州新北区相关部门已经要求附近其他四家类似涉铅行业停产检查,通过安全检查之后,企业才能恢复生产。对于存在环境违法、安全生产不过关等行为的企业,一旦查实,多部门将从重从严处罚。此事如何进展,本报将继续关注。
17、云南建立“植物户口簿”
来源: 新华网2011年07月0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7/04/c_121620981.htm
新华网昆明7月4日电(记者贾钊)历经数十年的艰辛努力,植物学家们基本摸清“植物王国”云南的植物资源家底,编研出版21卷《云南植物志》全面展示相关成果,建立了“植物户口簿”。
日前,“《云南植物志》的编研”项目获2010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特等奖。据介绍,《云南植物志》共收载云南已知野生及习见栽培高等植物433科3008属16201种1701亚、变种。
《云南植物志》共2452万字,图版4263幅,系统记载了云南及其邻近地区的植物种类及其特征、亲缘关系、区系组成、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经济用途等信息,可作为生物多样性编目和制定保护措施的最基本根据。
植物志既是记载植物“身份”的“户口簿”,又是全面记录一定区域内植物特征的“信息库”。植物学界普遍认为,植物志的编著出版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植物学基础研究的水平和植物资源普查的深度。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美称,植物种类几乎占全国的一半。自1973年至2006年,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在内的上百名植物学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完成了21卷《云南植物志》的编研。
参与了《云南植物志》编研项目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彭华介绍,《云南植物志》编研成果还将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区域规划、农业综合发展、轻工、医药等领域的研究、教学及生产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植物学各分支学科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18、南京责成173家污染企业停产 部分企业照旧排污
来源:扬子晚报2011年07月05日 季宇轩 梅建明 仇惠栋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7-05/095922759063.shtml
记者探访:6家被责令关停企业 有5家并未停产污染依旧
南京环保部门给出84家污染企业关停整改“时间表”,本报记者昨兵分几路探访上“黑榜”企业生产现状,发现情况不乐观。
南京市政府责成173家“三高两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企业停产整治,掀起了一轮强力治污的风暴。这些被责令停产的企业现状如何?到底有没有按照规定停产整顿,还是在偷偷摸摸继续生产?昨日,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1梅山化工总厂
■责令停产原因:“综合环境问题突出”
■记者探访:生产照旧,禁止人员进入
昨天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雨花台区油坊桥贾东村,找到了梅山化工总厂,这家以“综合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被列为停产的工厂,厂门入口略显陈旧,有两名保安严阵以待,要求记者必须报出化工厂里的具体人名,才肯联系,否则,根本不予理会。
记者在工厂旁边一原化工总厂的职工楼里,找到了一位曾在里面工作过十多年的老职工,他告诉记者,目前梅山化工厂主要生产两种产品,一种是甲醛,也称福尔马林,有一定的刺激性。另一种是焦亚硫酸钠,即在密封罐里燃烧硫磺,置取二氧化硫,然后与纯缄反应生成,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或小结晶,有较为强烈的二氧化硫气味,但其排放的为弱硫酸,还可以再利用,应该说其排放也是达标的。
但为什么这样的工厂还要被责令停产呢?这名老职工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关键是梅山化工总厂还招纳了另外几个化工厂。“就是这些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位老职工向记者透露,位于梅山化工总厂里的一家化工企业,从外地‘招’过来的,将加工后的废弃物拉到邻省某地填埋,结果被当地的环保部门跟踪找上门来。
记者顺着这位老职工的指点,从化工厂的门牌上看到,有一家名称中含有“硅烷”的化工有限公司,也被周围人一直诟病,也有员工证实该化工厂仍在生产之中。这名员工告诉记者,硅烷是一种无色、与空气反应并会引起窒息的气体。该气体通常与空气接触会引起燃烧并放出很浓的白色无定型二氧化硅烟雾。它对健康的首要危害是它自燃的火焰会引起严重的热灼伤,如果严重甚至会致命。
昨晚7点多,记者从同行的微博上获悉,就在记者到梅山化工总厂采访之前,江苏电视台已有两名记者到这里采访,结果在采访过程中发生冲突。记者就此询问了雨花台警方,警方证实确有记者在这家化工公司采访时与工厂员工发生冲突,警方目前正在调查了解情况。
■可能的结局:“已有明确的消息,说这个地方即将关停,化工厂全部迁往附近的另一个专门的化工园,且已有规划。”一名化工厂的工人告诉记者。到那时,周围的居民就可以不再每天都必须闻到刺鼻的化工产品的味道。
2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
■责令停产原因:“化工气味污染扰民”
■记者探访:昨天凌晨还放了2小时黑烟
作为一家比较知名的企业,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可谓风头出尽,然而,他位于南京和燕路上的加工厂,此次也被南京环保部门冠以“化工气味污染扰民”而责令停产。同样,这家涉及数千人的企业,在昨天下午4点多,记者赶到门前时,依然未见停产的迹象。因为实行刷卡出入,记者也被门卫挡在门外,禁止进入工厂。
在锦湖轮胎工厂的门口,一辆辆有着企业标志的厂车有序停放着,不断有员工刷卡进进出出,显示这个工厂仍在加工生产之中。“根本就没有停产,凌晨2点到4点间,它那高大的烟囱还冒了2小时的黑烟。”在距离工厂最近的小区城市绿洲花园门口,60多岁的居民王先生指着门前百余米外的烟囱无奈地说,在烟囱旁边,上午还放了2个多小时的白气,他们都被吵死了。
“早晨起来,停在小区的车身上,是薄薄一层黑灰,手一抹,全黑了。”住在小区里的李小姐苦恼地对记者说,他们曾多次向各个部门反映过,环保局也来过人,但一直没有解决。小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锦湖轮胎厂为了排废气,经常选择在晚上偷排,而且时间基本定为凌晨2点至4点。“我们曾经用摄影机拍下了他们凌晨排放黑烟的画面,也交给了主管部门,就是等着他们前来处理。”小区一位姓刘的年轻居民说。
■可能的结局:“不过,现在终于迎来了转机,一是有消息说轮胎厂要停产,有一条新修的大马路正好经过锦湖轮胎厂厂址,他们必须搬迁让路。”小区居民们说,虽说时间还未敲定,但为时不远了。
3南京市路桥工程总公司
■责令停产原因:“粉尘污染扰民”
■记者探访:27日已停工,准备搬迁
“我们从6月27日就已经开始停产了。”昨日下午3点多,南京市路桥工程总公司的负责人站在厂区门口说。身后破旧的厂区里,堆放着成堆的砂石。的确已无开工的迹象。负责人余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一份玄武区环境监察现场监察记录表。这份6月27日的记录表上写着:“该拌合站由于无法做到密闭生产,虽然该单位已采取和落实各项措施,但无法作答彻底解决,建议停产或限产。”
对企业的污染问题,余先生表示,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厂区内有两座拌合楼,主要是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主要是其中一台进料时粉尘和噪音污染较大,引起了周边单位和居民的投诉。”他表示,由于设备工艺老化,沥青混凝土生产需要配比砂石,所以大量的粉尘在所难免。
结局:“我们接下来要进行搬迁,”该负责人明确表态,此前他们就听到聚宝山公园要开发,他们的厂区也在征地范围内。他们正计划另外选址,建设一处沥青混凝土拌合楼。“我们肯定会上新的设备,解决这个污染问题。”据其介绍,该公司另一处沥青混凝土的生产产区,位于汤山,由于地处山坳,且上马的是新设备,所以没有接到污染投诉。
4南京浦口永丰屠宰场
■责令停产原因:“生产过程中废水污染扰民”
■记者探访:仍旧屠宰,污水流向不明
昨天下午1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南京浦口区盘城草家楼94号,这里属于乡村地带,也是永丰生猪定点屠宰场所在地。记者围绕该屠宰场走了一圈,虽然没有听到屠宰时生猪的嚎叫声,但是场内外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恶臭味。
在门外,几名年轻人正在用透明的塑料布遮挡窗户;场区里,有运送生猪的多辆卡车。“现在还在正常屠宰,不然,附近市场怎么会有肉卖呢?”一名年轻人告诉记者,屠宰场还是正常营业的。而在一处屠宰区域,记者看到的是略显简陋的屠宰设备,地面上有刚刚被洗涤过的痕迹,但并未见屠宰后污水处理的设施。
附近的一户居民告诉记者,这个屠宰场基本都是夜里工作,经常吵得人彻夜难眠。而更为可恶的是,屠宰后的污水没有作任何处理,直接排到附近的一条河中,现在气温升高,气味也难闻。“现在听说自己处理污水,但究竟是如何处理的,我们都不知道,搞不清楚。”这位居民说。
结局不明:当地居民称,污染很大,噪声也很大。但永丰社区的方书记称,自己也希望将屠宰场关闭,但这个不属于社区管理范围。“希望能妥善处理这个矛盾,既要照顾周围居民的吃肉问题,同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问题。”方书记说。
5南钢钢材现货贸易有限公司
■责令停产原因:“噪声污染扰民”
■记者探访:进出货车依旧,噪声扰民
昨天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南钢公司,偌大的厂区要寻找一个叫南钢钢材现货贸易有限公司的地方,实在是太难。几经周折,记者才搞清楚,原来南钢的现货交易有一个公司,另外有两个仓库,其中多次被投诉有噪音扰民的是其中一个,名为“南钢江北仓储库”。
在杨新路上,记者七拐八弯才找到这个地方,在一处数千平方米的露天围墙里,三台航吊机高高竖立。仓库的地面堆积的是各式板材,而在仓库里及外面的马路上,停着十几辆大型的拖挂货车,正在等待装货。有的车辆已装好板材,正准备外运。不过,因为库存较少,记者等候多时,航吊机并未运行,未能听到异响。
在仓库周围,呈一个半圆形,全是小区居民楼。记者了解到,主要是桂馨园和盘金华府两个小区,而受到影响最大的则是后者。走进该小区里,一些居民听说是采访钢材仓库的噪声,竟然异口同声地说,投诉的多呢,上网看金华府业主论坛,投诉多得是。
果然,业主网上的一则投诉跟小区很多居民反映的几乎差不多:“位于大厂盘金华府旁的南京某运输货物公司,将其场地租赁给南钢现货公司江北库,用于钢板装卸运输。该仓库与小区相邻,三台大型吊机作业时,发出的噪声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山上的行车用的是磁盘起吊,因钢板堆放时粘结,吊机将其吸起然后在空中放下,以便其松开,发出的声响如同炸雷一般,同时引起电动车报警器齐鸣。长期受噪音污染,简直让人精神崩溃,平时窗户不能开,靠近床边的房间不能住人,居民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一些小区里的居民称,他们为此一直在投诉,但收效甚微,而当听说这处仓库已被列入责令停工行列,不少居民甚至都有点不相信。
结局:记者从南钢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南钢已着手准备将该处仓库搬迁至另外一地。“我们已投放了1000多万,加紧对新仓库的建设,准备尽早将这一仓库搬离居民区。”这名知情人称,当时南钢的这处仓库建成的时间较早,噪声也确实有,但那时周围小区尚未开发。现在随着小区建成,随着入住人口的增多,矛盾就随之而来。
6南京华雨涂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责令停产原因:“污水超标排放”
■记者探访:有市民举报称仍在生产
“华雨涂料?好像一个角落里有个厂,躲在里面。”昨日傍晚5点,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大明路旁的明匙路,在旁边的小巷来回兜了好几个圈子,也没有发现“上榜企业”南京华雨涂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踪迹,在连续问了多名市民后,终于在一个厂区的狭窄一角,发现了它的踪迹。
这家企业被列入了整改企业名录,其问题为污水超标排放。它的生产车间在一个多家小作坊和员工宿舍混杂的厂区一角,没有任何“华雨涂料”的标识标志,非常难被发现。位于石婆婆庙的这个厂区的门卫向记者证实,躲在角落里的的确是华雨涂料,“他们有时候生产,有时候停工,我们也搞不太清楚”。他告诉记者,这家企业显得很神秘,对于其生产情况则欲言又止,他向记者透露,这家厂不止这一处生产点。
这家涂料厂的生产车间占据了一栋楼房的底楼一层,门口堆放着一堆化工原料桶,从窗户看进去,各种化工原料堆得满满当当,厂房的一角设置着几台大型机器。“你们来得不巧,他们已经下班了,一般4点半就下班了。”家住附近的一位老大妈告诉记者,他们下午还上班的。
说起这家企业带来的污染,家在附近的几位住户都表示有话要说。“有的时候白色的粉,飘得到处都是,还有一种刺鼻的味道。”在这里住了半年多的一位女士说,他们可谓深受其害,时不时就会闻到怪味道。“它的污水不知排到哪里去了?你看这里下水道堵住了,脏得不得了。”随着一位住户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这家车间门口的下水道口积满了绿色的污水。
可能的结局:因为污水扰民,且是窝在一个厂区的狭窄一角,关停起来并不会十分麻烦,因此最终的命运应当是停业走人。
19、陕西沙坪河被污染鱼虾全无 环保部门监管缺失
来源:西部网2011-07-05
http://gb.cri.cn/27824/2011/07/05/3365s3296542.htm
最近,宁陕县广货街镇一些群众向记者反映,说他们镇上有两家选矿厂,七八年来一直偷排漏排矿山污水,这些污水排入旬河支流——沙坪河后,致使当地群众饮水受到影响。接到群众举报后,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沙坪河的河水被污染 鱼虾全不见
在宁陕县广货街镇沙沟村记者看到,这条名叫沙坪河的河流和村子旁边另一条河流相比,看上去水质比较浑浊发白。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水早就被污染了。
村民:这个水现在是污染太大了,现在上边(上游)开矿的、选矿的太多,原来河里的鱼也多,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记者:平常(污染)严重是什么样子?
女村民:是黄褐色的。
记者:这两天我看咋稍微清一点?
女村民:这两天才下雨,(矿)刚停。
村民们说,河水污染到底有多大?至今没有相关部门出面检测和回应。但是两家采矿企业偷排污水导致鱼虾不见却是不争的事实。
村民们告诉记者:两家排污企业一家是宁陕县宏锦达矿业公司,一家是宁陕县鑫裕矿业公司。这两家公司都位于广货街镇沙坪河上游三四公里处的岸边。
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记者首先来到宁陕县宏锦达矿业公司。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个三四十亩大的简易尾矿坝就矗立在公路旁边,其中的一侧就紧邻着沙坪河。
记者:这矿场这几年排污水、废渣是咋排的?
广货街镇沙坪村村民:它是堆到这儿,把尾矿往河里一铲,推到河里。
记者:直接就倒到河里?
沙坪村村民:是这意思。
从破损的护堤可以看出,这里仍有向沙坪河排污的痕迹。对此,宏锦达矿业公司经理刘文亮解释说,这个简易尾矿坝已经停用半年了,他们现在在沙坪河下游的新建了尾矿库。那么,宏锦达矿业公司新建的尾矿库是否启用?排污是否达标呢?记者随后来到了宏锦达矿业公司新建的尾矿库。在这里记者看到,新建的尾矿库有20来米高,设计库容为90万立方米。可让记者感到吃惊的是,尽管尾矿库建设的很是壮观,但从尾矿库里流出的废水只是经过几个泥土挖成的沉淀池沉简单沉淀了一下,就直接流到沙坪河了。而根据环保部门规定,从尾矿库派出的污水在经过沉淀后必须要全部通过管道返回到选矿厂,不能有任何外排现象。
记者:你说河里那么浑的水从哪里来?
宏锦达尾矿库工人:刚开始放的尾矿的水。
记者:放的尾矿的水?
宏锦达尾矿库工人:刚开始水没有沉淀就排的。这放水时间不长。
记者:那受害的是谁?
宏锦达尾矿库工人:受害的是我们当地群众。
那么,对于尾矿库偷排污水当地环保部门是否知晓?宏锦达矿业公司这种排污行为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整改呢?
记者:现在咱看这儿有3个池子,也没有用水泥砌起来,这合不合要求?
赵龙宁陕县环保局监察大队大队长:不合要求,早就给它下了整改要求让它整改,现在还没有整改过来。
记者:这存在的问题是啥?
赵龙:渗漏。
记者:在这3个池子沉淀后,水是可以排到河里还是不能排?
赵龙:不能排,它是零排放,最后水管全部回到选矿厂,不允许排放。环评上做的是零排放。
随后,记者来到群众反映的另外一家偷排污染的企业——宁陕县鑫裕矿业公司。在这里记者看到,厂区里一片紧张生产景象。村民们告诉记者,和宏锦达矿业公司一样,这家公司的尾矿库同样有污水流出,也是经过几个简易池子简单沉淀后就直接流入沙坪河。
记者:这样排污允不允许?
鑫裕公司看坝工人:说起来是要全部排过去,但这两天下雨,(增加的)管道拉好了,还没用。
记者:假如说你住在下游,这样排你心里咋想?
鑫裕公司看坝工人:我…..
记者了解到,国家对采矿企业及其尾矿库的污水排放管理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要求是必须做到“零排放”。也就是说从尾矿库流出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后再回到选矿厂重新利用,其间不允许有任何外排现象发生。而鑫裕矿业公司显然违反了这一点。
采访中,富有戏剧性的是,当记者询问这家公司是如何抽排污水进行循环再利用的时候,尾矿库上一直没有发动的污水抽排水泵突然被发动起来。
记者:你排水的发动机一般在啥时间工作,工作多长时间?
鑫裕公司看坝工人:那就是24小时一直工作。
记者:那我刚来时看你发动机就没发动呀?
鑫裕公司看坝工人:你来时水还没有沉淀好。你停一会儿,等这池子满了,要是这池子没有满,你开着它的响声就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20、海南万泉河岸被建筑垃圾填埋 "景观工程"引质疑
来源:南海网2011年07月05日
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07-05/3158191.shtml
万泉河--红色娘子军故乡的母亲之河。沿河两岸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和巧夺天工的地形地貌,令人叹为观止,也令琼海人民引以为豪。然而近日却有市民向南海网反映称,某公司工程队正在琼海市万泉河中段用沙袋、建筑垃圾,一点一点地将河道填埋,河岸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
现场目击:万泉河岸边被填以沙石
在知情人士的指引下,7月4日,南海网记者在嘉积大桥路段看到,桥下右侧已填上大面积的“新土”,从大桥往大坝方向,还有一条新修筑的数百米长的水泥墙,一辆挖掘机正在附近作业,将地面的土石进行平整。
附近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的施工已经持续数月,至于该工程作何用途他并不清楚。
随后记者下桥沿万泉河路一路走来,发现路边已经围起了一道铁皮护栏。在大坝附近,记者看到这里有一道用沙袋围起的“土坝”,旁边还堆放着大量的建筑垃圾。一个写有“施工重地,非工作人员莫入”的牌子立在上面,但周围并没有见到有工作人员施工。
在旁边钓鱼的一位老先生说,这用沙袋筑起的土坝已有很长时间,大坝下面的土方也是在土坝围起后填入的,他怀疑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也要被平整成陆地。
记者一直走到嘉积大桥附近,发现这里也有两处沙袋筑起的土坝,以及大量的建筑垃圾被丢弃在此。
施工单位:景观工程不占河道
在沿河一处铁皮护栏上,记者找到了工程建设项目公示牌。公示牌上的信息显示,该工程是“琼海市嘉积城区万泉河路中段西侧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是“琼海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简称琼海城投)。
公示牌显示,景观项目A工程位于琼海市万泉河中段西侧,北起嘉积大桥桥头东岸,南至嘉积水电站南端50米左右,整个景观工程绿地面积为17.22公顷,工程造价为2175万。施工内容由嘉积大桥三角池、步行街、游艇码头及水电站彩虹构架服务用房组成,整个工程“预计明年2月完成”。
在嘉积大桥桥头附近,记者采访了工程项目部一位姓张的先生,他介绍说该工程是市政府搞的万泉河景观工程的一部分,至于工程是否报批和论证,要问建设局。
据记者了解,这些工程目前确实已经侵占部分河道。但琼海相关工作人员称,该项目是不占河道的,沙袋做的土坝主要是用于围挡绿化工程,避免河水将工程冲刷,工程完工
后要清理掉,不存在占用河道之说。该工作人员称,目前工程进行中可能会对河道有一定影响,完工后应该不存在这种问题。
琼海航道所:项目未见批复且对航道有影响
“这个项目还没有经过审批。”海南省琼海航道所负责人明确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拦河、跨(过)河、临河建筑物的建设,都必须在省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厅行政审批办征求意见,并办理审批手续,但是该公司在立项、施工一段时间后,才补办相关审批手续。
该负责人表示,虽然这两天项目已报批,但上面批准不批准,专家论证通不通得过,还是一个未知数。
据介绍,类似工程施工对航道中心线走向、水文条件等都存在一定影响。该负责人对此做了很形象的比喻:“如果道路越来越窄了,是否会影响行驶的车辆呢?”
那么这种建设是否会影响到万泉河的泄洪呢?琼海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项目正在上报省相关部门审批及做评估报告。他表示,填河沙袋构筑的土坝只要在汛期来临之前清理掉,就不会影响到泄洪等。
当地居民:呼吁保护万泉河
记者随即采访了在万泉河边散步的琼海市民以及外来游客,大家对万泉河遭填埋一事普遍表示愤慨。“政府沿万泉河周边规划、建设,应该首先确保其原貌,违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不可取。”候鸟老人孙先生如是说。附近居民吴先生说,万泉河中段是河面最宽,也是最美的一段,随着城市的发展,儿时记忆中清澈的河水如今已不复存在,希望多多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不要再肆意破坏了。更有居民对此表示,万泉河是主要排洪河道,被填埋后又如何泄洪,难道去年10月的洪灾还不能让大家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吗?(南海网记者孙令正)
21、烧还是不烧,不能一方说了算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07-05
http://gcontent.oeeee.com/a/7d/a7d8ae4569120b5b/Blog/fc9/e00687.html
这一年,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和华南板块居民,都在为垃圾处理找出路
作者:林劲松 许晓蕾 邓婧辉 李健 吴梦纾 张俊杰 裘萍 原创
官民角力
“垃圾增量比G DP还快!”两年前,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广州日产生活垃圾接近1.4万吨,而2009年底爆发的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风波,更让垃圾问题前所未有地暴露在政府和社会公众面前。过去这一年,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和华南板块居民,都在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寻找出路,有良性互动,也有争议风波。家住广州碧桂园的网友“云游”表示,“政府与民众要互动,单靠政府推进,或者民众推进,都很难。要几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共赢。”
2010年1月一场无疾而终的辩论会
家住广州碧桂园的网友“云游”,对3位“主烧派”专家发出公开信,认为垃圾焚烧“道理不辩不明”,最终这场公开辩论会夭折了。云游后来解释,“(专家们)都说安排不出时间”。
2009年,当大多数人都为番禺大石会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停止的消息松一口气时,在丽江花园业主论坛“江外江”上,那些因反对垃圾焚烧而走到一起的居民并没有停下脚步。
今年40岁的网友“云游”住在广州碧桂园。2010年1月12日,云游以“番禺华南板块居民”的名义,在网上公开发出《给聂永丰、王维平、徐海云等专家的邀请信》:“道理不辩不明!”
云游信中提到的三个人,是他认为“主烧派”中三位比较权威的专家:聂永丰,教育部固废处理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维平,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云,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三人中积极作出回应的是徐海云。1月25日,徐海云在网上发表《徐海云关于垃圾焚烧发电的公开信》,表示一直在为这次公开辩论做准备。他认为,“垃圾处理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回收利用,我们说的垃圾焚烧从来都是指生活垃圾中剩
但是,这场原定3天后进行的公开辩论会夭折了。云游后来解释,关键在于专家“因为各种原因,都说安排不出时间”。
2010年2月一次风波骤起的专家会
广州市政府召开了“垃圾处理专家咨询会”,32名与会专家中,唯一持反对意见的赵章元于博客上发文质疑:“专家意见”的中心思想和优先原则是“尽可能少产生生活垃圾”,为何向媒体发布时,“焚烧”成了大力宣传的核心内容?
201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十,广州市政府垃圾处理项目专责领导小组召开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专家咨询会”在广州大厦举行。与会者包括32名专家,以及广东省环保厅、广州市城管委、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代表共74人。
2月24日下午,《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专家咨询会专家咨询意见》公布,称“对于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专家组认为……宜采用‘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模式。”《意见》最后提到,“32位专家有1位专家认为,现有垃圾焚烧技术有风险,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应最大限度选择回收利用。”
唯一的反对者,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退休研究员赵章元。赵章元被“主烧派”奚落是水环境专家,是个“外行”。但在不少反垃圾焚烧人士眼中,与赵章元“利益无关者”的身份相比,一些“主烧派”专家则与垃圾焚烧存在利益关联。
2月27日,赵章元在博客中发表文章《关于此次广州之行需要澄清的问题》,提出质疑:
一、按惯例,一旦集体形成最后“专家意见”,可签字生效,事后任何人无权改动。而本次专家咨询会闭幕后发布给媒体的“专家意见”却出现多处涂改,其中一些窜改了原则性问题。
二、赵强调,“专家意见”的中心思想和优先原则是“实行源头减量,尽可能少产生生活垃圾;其次是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尽可能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在此基础上再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但媒体发布的中心内容是“垃圾处理宜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焚烧成了大力宣传的核心内容。
作为专家咨询会主持人,时任广州市政府办公厅新闻信息处处长的姚斌华,事后接受采访时承认,赵章元所说的“修改”属实。他解释,当日散会后,七八名专家质疑“只有一个人提出不同看法,为何写成‘个别’”。因此作了修改。但他强调,除了这一处,未作其他任何改动。
“宜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专家咨询意见并不为市民买账。云游表示,“专家学者在讨论,民间也在讨论。但政府只听到了专家学者的声音,没有听到民间声音。”
2010年3月一封给全国人大的公开信
有500多位华南板块居民签名的一封反对垃圾焚烧的公开信,在两会上引起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建议,应独立调查国内的垃圾焚烧是否有害问题,不能光以国外数据说话。
话题依然在发酵。2010年3月,番禺居民公开致信全国人大,称“焚烧和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末端手段,不是垃圾处理的优先选择。”垃圾焚烧的“口水战”蔓延到了全国两会。
番禺居民的公开信,在两会上受到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对垃圾焚烧和垃圾处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3月11日,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垃圾焚烧厂产生二噁英的问题回答道:“凡是符合排放标准的垃圾焚烧厂,我们的态度还是支持的,二噁英问题还是可以通过办法加以解决的。”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则建议,“要证明国内的垃圾焚烧无害,就必须用国内的真实数据说话,而不是用国外垃圾焚烧厂的数据说话。因为同样的设备,不同的管理与监控、不同素质的人操作,效果大不相同。”
韩方明强调,这种调查必须是独立的,其成员应该包括垃圾处理专家,同时更应该包括已建垃圾焚烧厂附近的居民代表、人大代表以及律师、记者。
■角力这一年
●2010年1月,华南板块居民邀请垃圾“主烧派”专家到广州辩论,可惜最终夭折。
●2010年2月,广州市政府邀请32位专家参加“垃圾处理咨询会”。32位专家中,仅有赵章元1人反对焚烧。民间质疑,政府只听到想听的声音,却忽略了民间的声音。
●2010年2月11日,“主烧派”徐海云在广州市一次讲座上预言:到2020年中国垃圾焚烧量将超过日本,2025年左右将超过欧盟。
●2010年3月,全国两会前夕,华南板块居民公开致信全国人大,呼吁慎重调查垃圾焚烧发电政策。
●2010年3月1日,由时任市长张广宁带队,广州市政府主要官员组成的参观团来到澳门垃圾焚烧中心。张广宁在参观后表示:“我们有信心把广州垃圾处理问题解决好,做到让市民放心、满意。”
●2010年3月11日,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凡是符合排放标准的垃圾焚烧厂,我们的态度还是支持的。”
22、周边搬迁规划6年“踢皮球” 天山水泥被指污染元凶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1年07月05日 黄晟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ssgs/20110705/4226088.shtml
郭新妹是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原上沛镇)沛民村河湾组村民。40岁的她看上去比同龄人衰老很多,她已被查出患有尘肺病。几个月前,隔壁邻居王阿富73岁的母亲因肺病去世,村民里出现尘肺病症状的,已有好几例,还有很多村民感染了呼吸道疾病。
村民们将患病的根源指向了村子周边的两家水泥厂——天山股份[35.60 0.56% 股吧](000877,SZ)旗下江苏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溧阳分公司(以下简称天山水泥)和亚峰水泥公司。他们说,这两家公司让 “有山有水有风景”的村庄,现在变成了“雾都”。
天山水泥相关负责人称,公司所有项目建设都有环评报告,为零污染企业。
天山水泥:我们是“零污染企业”
上沛镇原是闻名溧阳市的“建材之乡”,并入上兴镇后,辖区内天山水泥公司及亚峰水泥公司就成为了上沛镇当时最重要的“名片”。
有村民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天山水泥建厂之初,很多村民就持反对意见,要求水泥厂停产整改。几经交涉,天山水泥同意每年补贴全村污染环境费800元/人。
但天山水泥溧阳分公司总经理李炳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所有项目建设都有环评报告,各项排放均达标,现在为零污染企业,只是偶尔才会出现故障,造成短时间环境污染,近期会投入1000万进行改造。对于村民们反映的污染,其实是公司门前的道路太破旧了,运输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扬尘。公司已经多次和市、镇两级领导沟通修缮道路,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而村民们认为,天山水泥公司的“零污染”说法是个笑话,一旦遇到天山水泥的排污设备出故障,天空就是浑的,水泥公司黑气冲天,粉尘直排。加之村民们都知道天山水泥公司有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生产的水泥要装卸,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也非常厉害。旱里村组的村民曹先生称,如果天山水泥不存在污染,每年给“慰问补偿金”干嘛呢?再说,天山水泥公司运输中二次扬尘造成的污染就不是污染了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章元研究员表示,水泥厂本就是高耗能产业,不可能达到“零污染”,至今没有听说过哪家水泥厂是“零污染企业”。
实地探访:“零污染”名不副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了探访天山水泥公司。
刚走进沛民村地段,记者远远看见天山水泥公司的几根大烟囱不断飘出烟尘,遮天蔽日。沛民村下辖的旱里及河湾村小组,烟尘笼罩了整个厂区和附近的村民住房。村民住房的窗口、房顶上的水泥灰普遍厚达3~4毫米。村民们说,如果不及时清扫,有时一脚踩下去,连脚趾都看不到。
这和李炳柱所说的 “零污染”说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在溧阳市环保局提供的水泥公司及石灰窑等一系列环评资料中,记者并未找到天山水泥公司的环评报告。溧阳市环保局分管副局长周伟表示,作为上市公司的天山水泥肯定是有环评的,环评是其上级常州市环保局做的,距离现在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和原来的标准有所不同,差别主要在卫生防护距离。按照现在的卫生防护距离来要求的话,天山水泥公司应该没有达标。
赵章元称,国家对水泥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是比较高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存在多年了,远早于2004年,现在也没有变化。卫生防护距离是指人体吸收污染后可能致病的基本距离。卫生防护距离对于水泥企业远不止500米。如果情况如村民所述,则溧阳天山水泥公司的卫生防护距离远远不达标。
但让人吃惊的是,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天山水泥还享受了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批准机关是无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依据则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该优惠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促进节能减排”。
2010年年报显示,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1135.27万元,天山股份持股66.01%,总资产177887.12万元,净资产50298.45亿元,净利润15384.7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达30.58%。而天山股份2010年全年的净利润不过50541.53亿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对于后续的整治工作,溧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周伟称,今年1月开始,溧阳进行水泥行业的整治,以民标(民间环境标准)而非国标(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为考核依据,到9月30日,凡是不符合要求的,不及时上新的排污控污设施的,坚决关停。
什么是“民标”?“民标”的内容和合格标准是什么?周伟解释,民标其实是一个没有标准的标准,只求不断努力的民意标准,也就是以老百姓满意为尺度的一个标准。它没有参考数据。
常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周忠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由于亚峰水泥公司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已由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关停。而关于天山水泥公司的污染情况,常州目前没有受理到举报。如果天山水泥的确存在污染及二次扬尘等,溧阳环保可以进行监测,情况属实的话,可以处罚,如果在执法上有困难,可以转到常州市局来处理。
追溯:6年前就有搬迁规划
“市领导出来见我们的时候说,靠水泥公司500米之内都要搬迁。可我们等了这么多年,始终不见有任何搬迁计划出来。”有村民对记者表示。在记者查阅相关档案时,村镇规划科工作人员证实,沛民村的确存在搬迁的动议。其表示,对于上兴镇沛民村环境污染情况,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那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早在五六年前省市等各级领导就非常关注,要求严肃处理,尽快解决问题。怎么到现在环境污染的问题还存在啊?还是那样恶劣的生活居住环境吗?”
对于为何不将污染严重的沛民村两个小组搬迁,上兴镇姜姓副镇长称,搬迁涉及到村民住户太多,镇财政收入根本无法承受搬迁费用。在溧阳市规划局,记者查阅了上兴镇沛民村上村镇规划图,规划图上标明,早在2005年,沛民村河湾组及旱里组两个小组早已不再是保留村组,目前的河湾组并入河湾里组。
为什么规划中要求搬迁的村组至今依然在原地?溧阳市规划局办公室任主任称,规划部门只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于早已有规划,按不按规划实施,这是镇政府的问题。
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网站上,记者查到2008年2月关于对江苏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溧阳分公司4500t/d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并要求项目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的下庄村、河湾村、旱里村等环境敏感目标,必须于本项目试生产前搬迁完毕,该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点等对环境敏感的项目。同时在 “关于对江苏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溧阳分公司芝山水泥用灰岩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中,也要求 “工程设置的300m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新建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建筑物,该范围内已有敏感目标须于本项目试生产前搬迁完毕。”
但为什么3年多了,天山水泥置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于不顾呢?地方环保部门为何未加落实呢?溧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周伟的回答是:“这个搬迁问题应该由地方政府来回答,省环保厅的要求是要求,地方可能执行起来比较难,普遍现象。”
23、北京近期频现水上乐园 媒体质疑水资源浪费严重
来源:中国经济网2011-07-05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7/1141309826297_1.shtml
经过前几天的雨水洗礼,北京昨天又回到了33摄氏度的高温,小伙儿谢鑫干脆带着女友去丰台区小屯路“欢乐水魔方”的造浪池里凉快一番,接连几个数米高的人造海浪从远处席卷而来,让他们直喊过瘾。从漂流河到滑板冲浪,从飓风墙到海底穿梭,谢鑫和女友在水里玩了个痛快,所到之处都是水,脚下有水流、头顶有水帘、人造海浪更是逼真。谢鑫却从没想过,这需要多少水?这些水又是从哪儿来的?北京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这些带有奢侈性的水消费项目,北京是否玩得起?
水魔方宣称节水环保
记者发现,在欢乐水魔方水上乐园的宣传中,重点强调了水魔方水循环处理的环保节水方法。水魔方营销部经理张科告诉记者,水魔方的水面面积约1万平方米,各游乐项目水池的平均水深大约在0.8米左右,水魔方总蓄水量不到8000吨,全部来自自来水。园内各个项目的水池都设置了先进的硅藻土循环水处理系统,可以通过每天的净化、循环使水质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品质洁净,耗水量主要是天气炎热自然蒸发和人体带走的水,不需要换水,每天只需补水数十吨即可。
真的只需每天补水数十吨?
在著名环保人士胡勘平看来,如果每天只补充数十吨的水,对于一个如此大规模的室外水上娱乐项目来说已经相当节水了。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其他水上乐园的日补水量要远高于水魔方,由此对水魔方的耗水量产生质疑。以团结湖公园为例,该公园水上乐园负责人温先生告诉记者,水上乐园水面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蓄水量约为3800吨,公园采用自主研发的一套过滤设备为水上乐园的用水进行24小时过滤消毒,主体部分的用水并不用每天更换,但考虑蒸发和人体带走的水,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每天开场前要补充不超过200吨左右的水,客流少或阴天的情况下则酌情补水,但补水量也在100吨左右。另外,水上乐园每年开业3个月,水池里的水如果不能在第二年重复使用,第二年开业时都要重新更换新水。然而水魔方的水面面积和蓄水量均远超团结湖公园,同样是室外环境,补水量真的只有数十吨?此外,水魔方在淡季和冬季如何处理池中用水?相关负责人并未给出答复,只是表示水魔方刚进入运营,尚没有确切方案。
太阳宫公园内建水上乐园引质疑
近日,位于北四环边上的太阳宫公园内的“卡酷科技水乐园”开张,孩子们又多了一个消夏的去处。但是附近居民却在网上发帖提出质疑,认为公园里建水乐园“不值得提倡,有违公园的公益性质。”
在望京网上,一条“太阳宫公园建卡酷水上乐园,不值得推崇”的帖子的点击率已经达到一千四百多次。网帖称,“卡酷科技水乐园”占去了太阳宫公园的中心区域,使得公园只剩下边边角角的地方供人游览。而在这个水上乐园区域之外,唯一的湖面已经干涸,“无处可游”。发帖人认为,在免费进入的公园建收费的水上乐园,有违公园的公益性质,已经侵害了周围居民的利益。
昨天下午,记者在太阳宫公园看到,公园门口已搭起了水上乐园的巨型广告牌。从公园西门进入,就能来到水上乐园的售票处。“卡酷科技水乐园”占据了公园的核心位置,四周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根据广告牌上的介绍,这个水上乐园拥有全球最高落差的水滑梯、水上攀岩等项目,一直要营业到8月31日。附近居民告诉记者,水上乐园所在的地方原本是一个小广场,旁边都是绿地,景色也好,平时人们放风筝、跳舞都爱来这里。如今,居民们休闲的“老地方”被圈了起来,大家多少都有些意见。“公园最好的地方被圈起来收费,把剩下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留给了居民。”
住在公园旁边新纪家园小区的张女士说,附近几个小区的绿地面积都不够,就靠着这公园的绿地进行补偿。“这里是以前公园人最多的地方,现在给圈了起来收费,公园还叫公共设施吗?”张阿姨说,“水乐园”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公园里建这么个水上乐园,老百姓的活动空间就小了,公园也就失去公共设施的意义。她认为,水乐园可以选择在园内其他地方建,而不应该在游人休闲的核心区修建。“如果公园要挣钱,也不应该以牺牲居民的利益为代价。”
还有的居民抱怨,因为缺乏维护,公园设施的状况越来越差。记者了解到,太阳宫公园2003年落成,内设有人工湖、音乐喷泉等景观,很多新人在此拍摄婚纱照。而现在,人工湖已经干涸,花坛内杂草丛生,有的花坛甚至长出了玉米。公园内的长椅则因为长时间的日晒雨淋,油漆早已脱落,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专家观点
加强对用水大户的监管
作为严重缺水的城市,外调水已成为北京的一个重要水源。据北京市水务局发布的2009年《北京水资源公报》显示,2009年南水北调为北京供水2.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7%,而2008年,南水北调只占总供水量的2%。
胡勘平认为:“因为水资源的客观现状不允许我们这么做,这就好比,如果我们的家底比较薄,那我们就不应该进行奢侈性消费。”
胡勘平说,从法律层面来讲,目前本市正在酝酿出台新的节水管理办法,其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本市将停建月耗水量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娱乐项目。今年5月9日,本市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本市还将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加大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超计划累进加价实施力度,继续对高耗水行业实行更严格的差别水价政策。
胡勘平认为,政府还应当加强对“用水大户”的监管力度;企业的经营者也应当有节水意识,在经营场所设置节水标识等,这样既能赢得社会尊重,又能省钱;而公众本身也应当有节水意识,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一定的自律。
24、西风:南京治理环境的重拳该怎么打
来源:现代快报2011年07月05日
http://news.sina.com.cn/pl/2011-07-05/082822758463.shtml
南京治理环境再出重拳。173家“三高两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企业被责令全面停产,接下来将面临整改、转产和关门等不同的命运。其中,南京锦湖、南化、梅山化工总厂、南京路桥工程总公司等大企业榜上有名,名闻遐迩的南钢也有下属企业上榜。
用“重拳”赞誉南京市的环境整治,寄予了一种担心和期盼。说到担心,所谓重症要用猛药,环境污染在一些“特殊”地方和一些大牌企业,已成搬不动的拦路虎。打虎不用重拳,怕是虎没打着,倒折了打虎人的腿脚。毕竟,武松是书本里的英雄。说到期盼,是因为有政府主政者的决心和承诺,让百姓对这一次的整治产生了超过以往的信心。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直言,老百姓对环境意见很大,这些污染企业的做法也让其深恶痛绝。群众的爱憎和领导者爱憎如此合拍,民意上升为决策意志,如此群策群力,效应自然是无穷的。
但是,重拳如何落下,我们需要看得见的动作。
7月1日,一个扎扎实实的拳头落下来了:此前颇招百姓非议、以“慢性子”著称的南京环保官方微博突然发出一条“快讯”:6家化工企业被依法断水掐电遭强制关闭。昨天上午,随着电力公司8名电力抢修人员将位于六合区葛塘镇中山科技园内的南京亚东化工厂变压器上方的高压电路连接系统挑落,该厂电路被强行断开,这标志着六合区政府组织的小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关闭行动进入了依法强制执行阶段。
快讯迅速被网友转发。其标准的工作语言也转化成世俗的“断水掐电”、“强制关闭”。随着环保部门的作风骤变和污染企业的电路被挑落,得知消息的市民情绪却像接上电源的风扇一样,立刻展开乐观的想象。
确实,不少群众正在递减对环境公共治理的兴趣。这不能怪群众,这些年,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被不少政府部门报告喊得多,文件发得多,但真正付诸于实际动作的,并不多见。更不要说亲眼见过用“强制力”包装的铁腕举措。如今,南京市不留情面地把173家企业装进黑名单,并通过媒体公布于众,这在让群众可以公开监督的同时,也是把自己置于背水一战的境地。不过对6家化工企业强制关闭,已经让我们每一个关注南京治污的人看见了曙光。
越是民怨集中的地方,我们的行政措施就越是要得力,见效越是要快,这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乃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因为但凡民怨难消的,都是些行政阻力大、问题积重难返的事情。这次被公布的173家企业,绝大部分属于污染扰民企业,也有的属于化工整治企业和落后产能企业,这些企业有的需要搬迁,有的需要转产,有的需要限期整改,有的则要被责令关停。
我们应该看到,这些企业既有扰民害民的污染恶习,不治不能安民心慰民意,但同时,将这些企业一下子整歇,也会产生其他严重的问题,如企业安置、职工就业、住宅搬迁、效益崩溃等,所以,我们在期待政府整治行动快快见效的同时,也期望配套措施跟上,综合治理并进。不能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片面整治,否则,整治极易功亏一篑。
我们还要看到,尽管这些上了黑榜的企业今天已经不适应科学发展模式,对地方建设弊大于利,但我们不能忘了当初在重化工、偏产能的发展思维支配下,它们为地方的建设所发挥的立竿见影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这么多年来它们贡献的巨额利税。没有这个粗放的积累,也就不会有今天充足的反哺治污的财政实力。它们的积弊,既有自己对经济转型的失察,也有地方布局的失措。不能让它们独自承受整治之重,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帮扶。
因此,我们认为对这些企业的整改处置,应该依法有序,有破有立,既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要有设计周密的保障。特别是这些企业的职工,在整治时期处于弱势地位,不能让他们为自己企业的污染欠账买单。
此外我们还有一个隐忧。曾经有一些地方在节能减排、迎接节庆的口号下,不是着眼于民意诉求,而是把生态任务政治化,出现大搞政绩工程的倾向,为此,不惜动用行政强制手段,用所谓“重拳”“猛药”开路去障,治污清淤,最后,落得个劳民伤财,怨声载道。我们于是建言南京有关部门,这样借用民意基础的“重拳”“猛药”还是不用的好。
环境整治,出发点是群众期盼的幸福愿景,落脚点和归结点,也应该以民众的幸福感为指针。南京的大整治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市委、市政府为民执政的决心有多大。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