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4
六月十四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南方都市报: 湖南临湘:一年前曾被“预警”的特大泥石流
http://gcontent.oeeee.com/6/d1/6d19c113404cee55/Blog/713/31a390.html
2、新快网: 湖南临湘采石场破坏生态导致泥石流灾害
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700941
3、京华时报: 重大漫坝险情77小时后才上报 湖南临湘防指被通报批评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14889105.html
4、中国新闻网: 长江干线逐渐进入汛期 长达200天枯水期结束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14/3109315.shtml
5、新华网: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脱离枯水状态
http://env.people.com.cn/GB/14890112.html
民间环保:
6、自然之友博客: 环保组织要求哈药公布整改信息和排放数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4de060100thnb.html
7、新京报: 环保组织呼吁上证所惩戒哈药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14/content_242713.htm?div=-1
环境资讯:
8、新华网: 中国去年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至77.4%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6/13/c_121530655.htm
地方信息:
9、中国新闻网: 河北:固安回应“村民重金属超标”:积极联系监测事宜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06-13/3108298.shtml
10、中国新闻网: 浙江绍兴锡箔工人血铅超标续:74人入院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6-14/120022638092.shtml
环境曝光:
11、华西都市报: 四川攀枝花一工厂排污 天降黑粉如火山灰
http://news.163.com/11/0614/06/76G6TJS200014AED.html
图说新闻:
12、环球网: 实拍:触目惊心的海南环境污染谁之罪?
http://env.people.com.cn/GB/14891059.html
环保小常识:
13、中国环境报: 塑化剂来袭,我们怎么办?
http://www.cenews.com.cn/xwzx/yz/yzqt/201106/t20110613_703287.html
公众参与:
14、半月谈网: 南京公众“绿之战”启示录
http://dialogue.banyuetan.org/dh/lgs/110613/43867.shtml
环保观点:
15、中国证券报: 上市公司应重视环保估值
http://views.ce.cn/view/economy/201106/14/t20110614_22477655.shtml
深度报道:
16、21世纪经济报道:杭州水危机:绕不开的“边污染边治理”怪圈?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4/1MMDAwMDI0NDE1MA.html?source=hp&position=focus
17、中国证券报: 重拳出击 中国环保“动真格”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80781
18、21世纪经济报道:原料药企:污染成行业潜规则
http://biz.cb.com.cn/12716612/20110614/224170.html
19、中国青年报: 居民状告哈药总厂污染致病 立案两年才开审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614/224111.html
20、证券日报: 宁被罚款也不治污 哈药股份曝出环保软肋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6/14/c_121530981.htm
21、中国环境报: 太湖何时迎来生态拐点?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ybyw/201106/t20110613_703269.html
环境评论:
22、新京报: 河流污染公开只是第一步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12/content_242123.htm?div=-1
23、红网: 王子明:当环保遇上名企 勇气最可贵
http://opinion.hexun.com/2011-06-14/130500252.html
24、人民网: 环保部三道通牒为啥管不住胶济铁路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14889142.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湖南临湘:一年前曾被“预警”的特大泥石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06-14
http://gcontent.oeeee.com/6/d1/6d19c113404cee55/Blog/713/31a390.html
湖南临湘村民多次反映采石场炸山挖土严重破坏山体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淹没农田赔钱了事
摘要:6月10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在湖南岳阳临湘市詹桥镇引发山洪泥石流,将毛家、月星两个村组近60户房舍夷为平地。至前日官方通报已造成20人死亡、7人失踪,而村民自行统计的死亡失踪人数为36人。
被泥石流冲击后的湖南岳阳临湘市詹桥镇观山村。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潺潺流淌的云山溪畔,几个从外地赶回的村民坐在残破的崖边,眺望曾经的家,那里已是一片乱石和淤泥。贺畈乡通往大云山顶的一条水泥路,在这里中断。
6月10日凌晨,一场特大暴雨在湖南岳阳临湘市詹桥镇引发山洪泥石流,将毛家、月星两个村组近60户房舍夷为平地。至前日官方通报已造成20人死亡、7人失踪,而村民自行统计的死亡失踪人数为36人。
南都记者调查得知,一年前那里也曾有过类似遭遇:暴雨夹泥沙冲毁云山村农田,村民上采石场强行断电,后政府出面由采石场给予农户赔偿,平息抗议。
近年村民曾多次多渠道反映所面临的威胁,去年8月更是通过网络发出预警:大云山严重山体破坏和水土流失,让人心急如焚。
但提前发出的预警,并未能阻止更大灾难的到来。
不同版本的遇难人数
灾后的贺畈,死亡和失踪人数一直是令人纠结的数字。
6月10日下午2时,记者现场清点,有15具遗体被抬至原贺畈乡政府大院。据受灾最严重的观山村党支部书记刘模义介绍,另有11人失踪。村干部估计,“最终遇难人数至少50人以上”。至当晚,尸体已增至18具。
刘模义介绍,观山村毛家组有22户被连根冲走。另据了解,云山村月星组共32户,也多被夷为平地。
次日晚,被找到的尸体增至20具。而就在当晚,贺畈乡部分群众拦截当地媒体采访车并发生冲突———急切关注灾情的村民当天从新闻播报中获知数字:临湘死亡人数10人。由此村民迁怒记者“谎报灾情”。
6月12日,当地一家媒体报道:“记者昨晚致电省防指值班室获悉,截至昨日下午3点,临湘市因灾死亡10人、失踪19人。”而当天南都记者从现场指挥部获知数据:贺畈乡已有20人遇难,7人失踪。
截至昨日,上述当地媒体更新的数字是,截至12日下午3时,临湘市遇难20人(詹桥镇观山村12人、云山村6人、三界村1人,桃林镇钟杨村1人);失踪8人(观山村7人、云山村1人)。
这与灾民自行统计的数字仍有出入。
6月10日洪灾当天,观山村主任李华向南都记者统计了一份遇难和失踪人员名单,仅毛家组就有25人(本报6月11日曾作报道)。至昨日记者再次向观山村数位村民确认,名单依旧没有变化。
在另一受灾严重的云山村月星组,62岁村民李德波向南都记者提供的数字,该组32户共98人,山洪暴发当晚住在村里有30多人,其中已确认7人死亡。而云山村李祖敏、涂五农向南都记者列出的死亡名单则显示,月星组遇难8人,和村民李华同时遇难的还有她的一个3个月的小孩,在李德波的统计中漏掉。
除毛家组、月星组外,另经多位村民确认,此次遇难的还有石庙组、毛岭组、金星组各1人。经以上村民不完全统计,遇难和失踪人数至少36人。而昨日下午记者致电临湘市委宣传部一名副部长,他提供截至下午4点的最新数字仍是20人死亡、7人失踪,与前一天没有变化。
大云山上的“伤疤”
站在S301省道拐入贺畈乡的山坡眺望,对面,翠微的大云山庞大身躯中,清晰可见一大片浅白色的光秃地,宛若山体上的一块伤疤。
村民告诉记者,那是贺畈乡最大的顺兴石材厂位于大云山的采石场,上过矿区的村民说,“大得惊人,像个飞机场。”
而在另一处看不到的山体,村民说,还有一片德利石材厂的采石场,“比顺兴的稍小,也大得惊人。”德利采石场下方约1000米,就是此次被泥石流冲击的观山村毛家、云山村月星等村组。
灾情发生后,通往大云山的一条盘山水泥路已被设置两道封锁线,分别由公安、武警把守,“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由贺畈乡进入山区的一处高大牌坊标明,该地为“大云山旅游胜地”。
村民李进的家位于上山的水泥公路旁,紧邻他家就是一家杂乱堆积着各种大理石块的安顺石材厂。他告诉记者,大云山最大的两家采石场还是顺兴和德利,老板都是福建人。
大约五六年前,两家大型采石场开进大云山。自此,李进家的门前就经常看到拖有满车花岗岩和大理石板的平板车,在盘旋的山路上上下下。“很危险,有时小孩子上学在路上走,遇到拖石头的大车就躲躲闪闪,我总担心万一发生事故怎么办。”
作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大云山还是一座道教名山,建有20多座庙宇,香火旺盛。“以前每到‘三月三’、‘九月九’,本地人、外地人到山上赶庙会,开车上山的游人经常遇到路边石头滚下,对他们也很危险。现在游人越来越少了。”
“顺兴、德利采石场开建头几年,经常听到很大的炸炮声,到晚上还有烧割机、电锯切割石头时的轰轰声,晚上睡觉都不行。”李进说,后来由于村民抗议,采石场改用了其他切割设备。
住在观山村刘家组的刘双龙曾上到采石矿区看过,“采石场开山炸炮,炸了有两三年,每次整个山体都在震动。”另一名李姓村民则描述,“他们用那种火药膨胀的炸药炸山,震得山下都能听到声响。”
刘说,早几年就有村民不断反映采石场的问题,不断向政府投诉,到近两年情况稍有好转。“但采石场丢在山上的大量石头,对村民一直都是潜在威胁。”
村民不认同“天灾”说法
“6·10”特大泥石流暴发后,湖南省水利厅专家曾到山上现场勘查,结论是:在泥石流发生地,没有进行过矿石开采。因此,不是人为采矿所致。
考察过的专家们认为,突降3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对地表形成一股冲击力很强的水流。而几个村民房在山沟之中,屋场后的山体海拔860米,屋场所处位置海拔530米,坡降很大。水流下泄带动大松石下滑,最终酿成此次特大山洪泥石流。
但对这一结论,刘双龙持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德利采石场的下方,就是毛家、月星等村组,仅距1000多米,“我认为,有一部分石头是从采石场冲下来的,当然这些石头并不是采石场的大理石和废料,而是堆在山上没有用的石头。”
熟悉挖掘和采石过程的刘双龙介绍,采石先是挖山,采掘过程中,有一部分小个的石头,和不能烧割大理石的石头就没有用,这些石头和挖出来的土被顺势丢到山上,日积月累,慢慢地堆积,就是很大一片。
而这些沙土和石头附着力不强,脚土很松,一下暴雨很容易被水流冲下,并形成泥石流。刘说,最近几年大云山多次山体滑坡,每次下大暴雨都有沙土石头被冲到山下,淹没农田。
刘还认为,如果不是采石场炸山挖土将大量石头暴露于外,大云山地表原本也没有那么多的石头。
刘双龙此种说法,得到多名贺畈乡村民印证。村民们认为,退一步说,即便这次淹没村子的泥石流并不是采石场的沙土和石头,也不能就此认为这次泥石流和挖山采石没有任何关系。
村民的逻辑是:山上有大片的采石场,这是不争的事实。炸山挖矿已有五六年,这也是事实。大云山植被遭成片破坏,这摆在眼前。而在采石场到来前,从未发生过泥石流;采石场来后几年,山体滑坡频现,大雨冲下泥沙毁田事件屡屡发生,怎么就能认定这次泥石流和采石场没有关联呢?
显然,部分村民对“自然灾害”的说法并不完全认同。
采石是否合法
而大云山能否挖山采石,也一直是当地村民投诉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位于湘北岳阳县、临湘市交界的大云山,1993年被批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9年成功申报国家A A A级景区,为临湘市和岳阳县所共有。而《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森林公园内擅自毁林开垦、开矿、采石、取土,破坏和蚕食林地”。
此次泥石流发生地为临湘市境内。就该山区采石是否合法,南都记者采访了岳阳市林业局。该局办公室主任傅冬雷表示,位于贺畈乡的几家采石场,不在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而是在交界地带。
这一说法先后得到临湘市委宣传部和詹桥镇政府证实。临湘市委宣传部胡副部长回应时称,采石场不在大云山森林公园范围内,而是在外围。詹桥镇政府李姓工作人员则称,贺畈乡几家采石场均建在国家森林公园周边的非保护区域。
昨日记者致电湖南省林业厅,森林公园科人士答复称,大云山森林公园仅指岳阳县的区域,而临湘市山区不在公园之列。
据居住在大云山麓的村民李进介绍,临湘市与岳阳县的分界线,就在大云山顶的几处庙宇,山南为岳阳,山北为临湘。同一座山,一侧为保护区另一侧则允许开发,这让他深深不解。
而这也不是李进一个人的疑问,在众多村民印象里,他们身旁的这片大云山是临湘着力向外推介的旅游胜地。旅游胜地何以允许在半山腰采石?
经记者了解,贺畈几家石材厂都有合法的手续。两家最大的石材厂“顺兴”和“德利”,在一份公开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行政许可公告(2009年)”中均位列其中,都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
6月12日南都记者来到乡里最大的顺兴石材厂,办公室一蒋姓人员告诉记者,老板家中有事已经回福建了。而在另一间办公室的墙壁上,张挂着编号为“(湘)FM安许证字(2009)6044”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12年11月18日。
墙壁还挂有临湘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颁发的“重点保护单位”,以及“临湘市公安局重点企业保护单位”等授牌。
另有一些可见资料亦显示,“顺兴”等石材厂深获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一份2007年“临湘市招商引资主要工作成绩和做法”的报告这样表述:“白羊田镇、贺畈乡自引进鑫源石材、顺兴石材后,仅两年时间,就有龙森石材、闽安石材、大地石材等6家石材加工企业落户,总投资超过两亿元。”
2009年由临湘市领导所作“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的领导讲话”中则提到,“麻石开发要以贺畈、白羊田为重点,把顺兴石材等11家加工企业做大的同时,以小引大,年内完成2-3家投资过1000万元的石材加工项目。”
“请不法开采者手下留情”
南都记者在贺畈调查获知,早在去年春夏之交,大云山就曾发生过一次小型“泥石流”,淹没云山村部分农田,并由此引发村民与采石场之间的争执。
毁田最严重的是云山村冲内组。据该组村民李祖敏回忆,大概去年四五月份下了一场暴雨,“水很大,原来我们村边是一条小溪,那次冲下来的全部是沙土和石头,沿坡的农田被灌满沙子,泥沙量很大,跟田埂都平了。”
“沙石是从山上的德利采石场冲下来的。”李说,以前也发生过山体滑坡,但近几年愈发严重,每逢大雨都会有泥沙冲下,而去年那场“泥石流”尤为严重。
当时冲内组在家农户有三四十人,“我们全组人都上到采石场,找他们老板张世豪(音),要求他们停工,还把他们的电给断掉了。”
“后来他们张老板给詹桥镇政府打电话,镇政府来人协调。最后由德利给我们村组赔偿了1.5万元,事情就这样平息了。1.5万元说的是‘捞沙费’,后来一下雨还是下泥沙,今年又赔了我们组1.5万元。政府还答应给我们做防护墙,但后来也没做。”李说。
对去年爆发的这次冲突,云山村多位村民给予证实。“我们的目的,是不允许他们再在这里开采,因为我们的生存受到威胁,采石场是粗放式开采,石头碎块、废料任意堆放,我们早就担心有更大的破坏。但他们是当地引进的大企业,又有政府出面,我们也只好作罢。”村民们说。
村民还介绍,毁田事件发生后,观山、云山等多个村组曾多次向居委会、镇政府以及市政府反映过,还写了报告,但最终没有下文。去年开始,陆续有村民上网发帖,希望通过网络引起关注。
在湖南当地知名的红网论坛,南都记者果然查询到一张发布于2010年8月的网帖,该帖位于“民意诉求”一栏,标题为《大云山惊现山体“斑秃”》。帖中配发了大云山被采石场挖出“大伤疤”的醒目照片。
帖中说,“对于这座大山,岳阳县倾注了不少心血,一直对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山体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林业生态资源严格保护,然而在大云山的另一侧,属于临湘市贺畈乡管辖。该侧惊现极不和谐的一面:由于大势(肆)开采矿石资源,造成严重的山体破坏和水土流失,让人触目惊心!心急如焚!”
网帖呼吁,“请不法开采者手下留情!给大自然和我们的家园留下完整的大云山,千万不要做历史的罪人!”
然而,这一年前曾在网上发出的预警,并未能阻止灭顶之灾的到来。 南都记者 占才强
2、湖南临湘采石场破坏生态导致泥石流灾害
来源:新快网 2011-06-14
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700941
■村民去年拍下的被破坏的农田。(观山村民提供)
■村民去年拍下的采石破坏生态场景。(观山村民提供)
原题:当初办采石场未获村民同意
田毁了,青壮劳力无奈出村打工,观山村民痛诉采石场七年之害
■新快报特派湖南临湘记者 李国辉
“如果不是村里进了采石场,我们靠山就可以谋生,种种水稻种种菜,砍些兰竹去卖,一个十几人的大家庭都吃得饱。可自从开山采石后,田地被大量毁坏,树木竹子少了,原来种一年水稻除了全家吃外还能赚1万多,后来连吃都不够。”昨日下午,在谈及采石场问题时,众多观山村村民再次向记者坦言“人祸”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灾难的重要原因,并痛诉村内采石场经营七年来对山林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村民们一致要求当地政府尽快关停采石场,否则留给子孙后代的只能是残山破石。
办采石场未征询村民意见
见到观山村毛家组村民毛绍平时,这名32岁汉子刚刚冒雨从观山村下来,回到了位于贺畈乡中心小学内的临时安置点。毛绍平在广州市白云区打工,听闻家乡发生了泥石流大灾,他特意向老板请了一周假,于前日晚上赶了回来。“太惨了,我出生长大的家成了一个乱石岗!”毛绍平摇着头说,以前的观山村里林翠花红,小桥流水,哺育了祖祖辈辈无数代人。他还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常常爬进山里玩耍,“溪水可以直接喝,一口的甜”。66岁的观山村老村民李丙戍也说,村里的溪水曾经可以拿来炒菜做饭,可是这几年,连洗脚都不能洗了,“水里都是砂石土灰”。村民们说,这一切的改变都从2004年开始,祸首就是采石场。当年,“顺兴”、“德利”两大石材厂先后在村里安营扎寨,随后就有工人到山顶上炸山采石。
观山村余家组的李大爷清晰记得,当年,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进来的石材厂是在没有征得村民们签字同意的情况下成功开工作业的。
“一次(征询)会都没有开,我们很多村民都是在石材厂开了后才知道。”40多岁的村民李新中说,“(采石场)没征询过村民,就用我们村的地,占我们村的山,这是什么道理”。
村民李垂浓说,采石场开了后,村民们不断向政府投诉,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农田被污染村民出山谋生
观山村余家组的村民李新中以前一直在村里种田伐竹谋生,但在2005年,他背井离乡,去到岳阳打工,做了名木匠。
“这是没办法的事。不出村,家里就有人要挨饿。”李新中说,自从采石场开山作业后,山顶上的土壤植被被破坏,矿砂以及石土不断泻下,切凿石块作业产生的废水也流到山下,污染、蚕食农田和山林,不仅农田面积缩减,更严重的是,禾苗、菜苗种下地后长不成果,没了收成。
种了一辈子田的余秋玉说,以前观山村平均每人有八分田,采石场作业四五年后,人均只有四分。“以前种稻子一年的收成不仅够全家11口人吃,拿去卖还能赚到1万多块,后来只够老人和小孩吃。”余秋玉说。
李新中说,农田收成的剧减让不少村户的青壮年只得背上行囊外出打工谋生。
村民呼吁尽快关停采石场
“采石场必须要停,而且要立即关!”在昨日的采访过程中,这样的呼声是所有观山村村民的共同夙愿。
李新中说,6月11日晚上,临湘市委主要领导在与遇难者家属协商遗体火化事宜时,他们已经提出了要求政府立即关停采石场的诉求,“当时市委领导说会采纳考虑,我们希望尽快付诸行动”。
但李新中同时说,当他们就关停采石场问题向詹桥镇委书记提出时,对方说“贺畈乡的石材厂投资了几百万元,2004年签合同时签了30年,不是说停就能停的”。李新中说,采石场已经导致了这场夺走几十条生命的特大灾难,“如果采石场还要继续挖二十几年,到那时可能一座山都要变成泥石流了。”
特写
村庄已毁,农田不能恢复
未来何去何从村民忧心
新快报讯 昨日下午,天降大雨,临湘市贺畈乡中心小学内的受灾村民安置点,30多个孩子坐在一间教室里,跟着志愿者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窗外空地处,排列着60多顶救灾帐篷。对于未来的生活,受灾村民们希望能像儿歌一样“荡起双桨,重新起航”,然而村庄毁了,房屋倒了,被泥石流吞没的农田不可能再种植作物,未来何去何从,这是所有村民关心的问题。
“在原来的地方重建村子,已经很难了。”观山村毛家组村民毛文龙坦言,他是不愿就地重建了,因为“那地方太危险了”。
村民李新中说,到昨天为止,经过挨户清点,全村共有45人死亡或失踪,继前日凌晨21具遗体火化后,昨日又新寻获了3具遗体。“现在我们关心的就两件事,一是全力找到还失踪的遇难者,让他们入土为安;二是灾后重建怎么建。”李新中说,观山村里已经农田全毁、巨石横流,生态已经破坏改变,难保以后不会再发生泥石,是不能再住了。他希望政府能另选新址重建村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杜绝石材厂进山采石,否则难免重蹈覆辙。
进展
未及时上报重大险情
临湘防指被通报批评
据新华社电 13日,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报批评》,在全省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不能及时上报重大险情进行严厉批评,并通报全省,要求各地要以此为戒,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13日上午,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上报了青坑水库漫坝险情。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出,“6月10日凌晨3时,岳阳临湘市青坑水库发生重大漫坝险情。临湘市防指直到13日8时(77小时后)才通过岳阳市防办报省防办,这种麻木行为给抢险工作造成了极大被动,给当前防汛抗灾工作造成了恶劣影响。省防指决定,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予以严厉批评,并通报全省。”
追踪
镇政府组织两百人紧急作业
方山村水库险情排除
新快报讯 泥石流将石土冲入水库抬高水位,泄洪渠被泥沙填满无法排水,位于临湘市白羊田镇方山村上屋组的八角岭水库面临坍塌的危险,水库下方数十户村民随时可能遭受灭顶之灾(详见本报昨日A13版报道)。
记者获悉,昨日凌晨,镇政府组织了约200人的队伍进村紧急抢险,经过连续10小时的忙碌作业,到当日下午2时,初步排除了险情。据方山村村民廖良关说,这支抢险队伍由镇政府工作人员、民兵以及村民构成,一进村便展开紧急抢险,一边挖凿被沙石塞满的泄洪渠,一边抬沙袋在水库四周堆砌,加固加高坝体。抢险人员共在坝体上堆了一千多包沙袋,泄洪渠也成功挖开,恢复了泄洪排水的功能。
灾情
南方两次强降雨致105死63失踪
新快报讯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6月3日以来,中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两次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13日10时,两次灾害过程造成105人死亡,失踪63人,其中江西因灾死亡13人;湖北因灾死亡29人,失踪10人;湖南因灾死亡39人,失踪21人;贵州因灾死亡24人,失踪32人。
中央气象台昨日发布暴雨预警,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式展开。未来两天,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势还将继续加强。(据新华社、中新网)
3、重大漫坝险情77小时后才上报 湖南临湘防指被通报批评
来源:人民网-《京华时报》2011年06月14日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14889105.html
[13日,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报批评》,在全省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不能及时上报重大险情进行严厉批评,并通报全省,要求各地要以此为戒。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13日10时,受连续两次强降雨袭击影响,灾害已经造成105人死亡,失踪63人。]
13日,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报批评》,在全省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不能及时上报重大险情进行严厉批评,并通报全省,要求各地要以此为戒,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13日上午,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上报了青坑水库(小二型)漫坝险情。这个水库位于临湘市白羊田镇秀只村,建于1973年1月,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总库容25万方,最大坝高17米,大坝为浆砌石心墙坝,受6月9日晚至10日凌晨降雨影响,于10日凌晨3时左右,洪水漫坝造成大坝左侧外坡约15米坝壳损坏,冲毁水田200多亩,截止到13日17时,没发现有人员伤亡。目前,溢洪道能正常泄洪,库水位135.3米,蓄水24万方。
在《关于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报批评》中,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出,“6月10日凌晨3时,岳阳临湘市青坑水库(重点小Ⅱ型)发生重大漫坝险情。临湘市防指直到13日8时(77小时后)才通过岳阳市防办报省防办,这种麻木行为给抢险工作造成了极大被动,给当前防汛抗灾工作造成了恶劣影响。省防指决定,对岳阳临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予以严厉批评,并通报全省。”
>>动态
新一轮强降雨袭湘赣
13日,湖南省召开的防汛会商会上透露,湖南要求各地做好防汛准备,并派出7个防汛工作督查组,分赴相关地区督促落实应急预案,省委书记周强率水利等部门负责人赴灾区一线指导防灾救灾工作。
监测数据显示,12日至13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分散性降水,其中永州、郴州、衡阳南部、邵阳东部降水较强,共有51乡镇暴雨,5乡镇大暴雨。永州市东安县、零陵区、冷水滩区共6.4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800余人。
截至13日上午8时,强降雨造成省道S308怀化辰溪段与省道S306岳阳县筻口大桥段交通中断,目前正在抢修。
9日以来的强降水已造成江西32个县市出现暴雨或大暴雨。12日14时至13日14时,江西省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泰和县、余江县、崇义县等14个县市出现暴雨,资溪县、上犹县、上饶县、安福县等4个县市出现大暴雨,以安福县112.4毫米为最大。
川藏公路林芝境内中断
13日上午8时许,受持续降雨影响,川藏公路西藏林芝县排龙乡以东3公里处发生山体岩石垮塌,30余米路基被完全覆盖,川藏公路交通中断。
正在现场指挥抢通任务的武警交通四支队参谋长刘万林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山体岩石垮塌还造成这一路段近60台车辆、100余人被困,但无人员伤亡。目前,被困人员正在被陆续转移至安全地带。
刘万林说,灾情发生后,武警交通四支队立即启动了抢险保通应急预案,成立了由25人组成的“抢险突击队”,出动装载机2台,挖掘机1台,紧急奔赴受灾现场抢通道路,并对受灾路段实行了交通管制。
刘万林表示,由于受灾路段处于临江悬崖,且泥石流、塌方、滑坡、飞石随时发生,抢通难度较大,具体通车时间尚无法确定。
武汉已发出交通预警
武汉市交管部门13日发出交通预警,预计14日起武汉将迎强降雨,部分路段渍水及雨水浸泡引发的路面破损将对交通造成影响,请驾驶员雨中行车注意降低车速,保持车距。
据气象部门预报,14、15日两天武汉将迎来强降雨,这可能是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场雨。武汉市交管部门预计,强降雨将使部分桥涵、地势较低的路段出现渍水,部分路面经长时间雨水浸泡,易出现路面破损,对交通造成影响。
武汉公安交管部门已按恶劣天气条件下应急工作预案,采取了加强备勤力量、落实交通标牌、备足施救设备等多项措施,并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加强与城管、水务等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积极应对各类险情。
>>影响
强降雨已致105人死亡63人失踪
6月3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两次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13日下午,民政部通报,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截至13日10时,两次灾害过程造成105人死亡,失踪63人,其中江西因灾死亡13人;湖北因灾死亡29人,失踪10人;湖南因灾死亡39人,失踪21人;贵州因灾死亡24人,失踪32人。
中央气象台13日发布暴雨预警,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式展开。目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中小河流、水库已出现接近或超警戒水位,气象专家提醒各地加强中小河流堤坝、病险水库隐患排查和除险加固工作,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预计未来24小时,重庆东南部、贵州东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西部、福建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贵州东北部、重庆东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国家减灾委、民政部13日9时紧急启动国家救灾预警响应,同时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等11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合肥、福州、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等7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发出紧急通知,提前部署强降雨过程应对工作。
长江中下游旱情持续缓解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13日透露,受近期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旱情持续缓解,全国大江大河水势平稳。
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束庆鹏介绍,6月12日至13日,浙江南部、江西中部、福建北部、湖南南部及广西百色桂林地区降了大到暴雨,江南、华南和云南等地降了小到中雨,前期旱区基本无雨。受降雨影响,太湖流域杭嘉湖区部分水位超警,超警幅度0.08至0.22米。13日8时长江三峡水库水位145.50米,蓄水量173.97亿立方米,长江中下游干流莲花塘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缓慢上涨,日涨幅0.13至0.45米。
目前,全国主要江河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且较多年同期偏低,其中长江、淮河、珠江等流域主要江河水位较多年同期偏低0.74至7.10米。与历史同期相比,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黄淮西部南部、江淮、西南东部、华南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偏少三至七成。近期降雨有效缓解了湖南和江西的旱情,湖北、江苏和安徽三省旱情部分缓解。截至6月13日12时统计看,长江中下游耕地受旱面积由6月2日高峰时的5695万亩降至2788万亩(作物受旱1652万亩,其中重旱256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数由高峰时的383万降至120万。
4、长江干线逐渐进入汛期 长达200天枯水期结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6月14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14/3109315.shtml
中新网宜昌6月14日电(郭晓莹 望作信)记者今日从宜昌海事局获悉,受连日来的强降雨和长江上游来水影响,长江干线逐渐进入汛期,长达200天的枯水期已结束,长江海事部门也将全面应对汛期通航管理工作。
今年长江遭遇60年罕见低水位,枯水期长达200多天,尽管受三峡水库补水和降雨影响,长江干线水位全面回升,沿江逐渐告别枯水位,但长江上游来水仍比往年少。14日8时,三峡入库达1.7万立方米每秒,创今年入夏以来入库流量新高,但宜昌水位仍比去年同期低近3米。
随着汛期的到来,三峡水库已腾出库容220亿立方米,坝下水位上升,长江干线维护水深逐月提升,宜昌至城陵矶维护水深已经从今年1月的3.2米提升到了6月的4.5米,长江中游通航环境逐月改善。有测算数据显示:一艘5000吨级船舶(船长100米至110米,船宽为16米至19米),水深每增加0.1米,可增加载货量200吨。长江航道维护尺度的提升,大大提高了航道的通行能力。
为确保长江汛期通航安全,长江海事部门加强了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船舶的现场监控。宜昌海事局海事执法人员对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宜万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等桥区水域进行现场巡航检查,建立并完善桥区应急救助网络,确保桥区险情快速反应,并同时加强了与水文、气象、地灾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以便及时发布安全预警。(完)
5、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脱离枯水状态
来源:新华网2011年06月14日沈洋 郭远明
http://env.people.com.cn/GB/14890112.html
新华网南昌6月13日电(记者沈洋 郭远明)江西省水文局监测数据显示,13日16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14.01米,湖面面积为2004平方公里,容积39.21亿立方米。这标志着鄱阳湖脱离了枯水状态,呈现完整湖象。
“洪水一大片,枯水一条线”是对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洪枯季节对比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的春夏连旱,鄱阳湖不仅成为一条线,一些地方甚至成为茫茫草原。江西省水文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鄱阳湖最小水面面积为300.5平方公里,仅为正常年份的15%。5月份,占鄱阳湖面积约5%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的九个子湖,几乎干涸。
鄱阳湖干旱对湖区水产资源造成重大影响。据江西省渔政部门介绍,旱情使今年鄱阳湖定居性鱼类几乎没有产卵繁殖,一些鱼类和虾、蟹、贝类直接干死。未来1至3年,鱼类群体资源将极度匮乏,进而影响渔民捕捞收入。
江西省水文局局长谭国良说,6月上旬五大河流来水增多,鄱阳湖水位快速上涨,6月13日16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14.01米,比6月1日8时的10.31米上涨3.7米,湖面面积为2004平方公里,容积39.21亿立方米,鄱阳湖脱离了枯水状态,呈现完整湖象。但星子站水位仍比多年同期均值15.84米低1.83米,比1963年同期15.48米低1.47米。
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
6、环保组织要求哈药公布整改信息和排放数据
来源:自然之友博客 2011-06-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4de060100thnb.html
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家园志愿者、绿色龙江等4家环保组织于2011年6月5日通过媒体曝光了解到哈药集团总厂的污染违规的情况,我们作为长期关注企业环境表现的环保组织,认为哈药股份应当尽快完成整改,向社会公布整改信息和排污情况,并建议有关各方依法对哈药不按规定信息公开的行为进行惩处。
一、 黑龙江省环保厅应当追加处罚哈药集团总厂未进行信息公开的行为,并代为披露相关环境信息。
哈药集团总厂的污染问题并非第一次浮出水面,2009年11月18日,黑龙江省环保厅就发文《关于公布2009年实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名单的通知》(黑环办[2009]160号),要求哈药集团总厂强制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该文同时要求该企业在1个月内向社会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在1年内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然而时至今日,既未能见到哈药集团总厂在任何媒体上公开披露其主要污染物排放信息和清洁生产的审核情况。
倘若哈药集团总厂的污染情况在当时得以即使披露,并在2010年底顺利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不致造成迄今环境表现仍如此恶劣,持续给附近公众和上市公司投资人造成健康和财产损失。
在此建议黑龙江省环保厅,按照黑环办[2009]160号的要求,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二十八条,对哈药集团总厂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并代为公开主要污染物排放信息。并同时向社会公开哈药集团总厂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情况,如已完成,则向社会公开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如尚未按要求完成,则应依法惩处。
二、上海证券交易所应当针对哈药股份未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行为进行惩戒。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8年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下文简称《指引》),《指引》第二条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司被国家环保部门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事件发生之日起两日内及时披露事件情况,及对公司经营以及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同时《指引》第四条要求被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名单公布两日内披露下列信息:
(一)公司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
(二)公司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三)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四)公司为减少污染物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今后的工作安排。
如上文提及,2009年11月18日时哈药集团总厂就在黑环办[2009]160号中被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而自始至终其母公司哈药股份未将该信息向社会披露,直至2011年6月5日被央视曝光,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后的公告解释,也只字未提此前被列为“污染严重企业”,更未披露指引要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信息。
这样的刻意隐瞒企业环境信息的行为,违反了《指引》的要求,建议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指引》第八条,对哈药股份和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
三、证监部门应当要求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哈药股份和三精制药进行上市环保核查,在有关环保部门出具环保核查意见之前,不予批准重大资产重组。
哈药集团正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促成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哈药股份的子公司,增加了可流通股的数量。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同时要求,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上市公司不符合股票上市条件。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保合规性审查均是通过环保部门的上市环保核查来进行的,如果不通过充分的调查和核实,就允许上市融资投入到新的子公司当中去,无法确保上市融资的募集方向符合环保要求,更无法保证投资人对于上市公司环境违规风险防范。因此建议证监部门在受理核准哈药股份重大资产重组的过程中,要求哈药股份进行彻底的环保核查,并依据环保部的有关规定,将环保核查技术报告在环保部门审批过程中向社会披露,接受公众的监督。
四、建议哈药集团总厂尽快完成整改,并改进环境信息公开表现,向居民、社区实时披露污染情况。
哈药集团总厂长期以来屡屡出现环境问题的现状,已经使得公众对该厂失去了信任:
针对哈药总厂的水污染,2006年,哈尔滨市环保局的执法人员就曾要求哈药集团总厂研究制定长远的污染治理措施,并按照国家要求,在限期整改期间,要限产限排,确保水质排放达标。当时的哈药集团总厂负责人也曾承诺,工厂将在2006年12月底前完成整改。
针对哈药总厂气味污染问题,哈市环保局2004年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其进行整改。2007年再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哈药总厂的四个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都增设污染防治设施,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2009年7月,哈市环保局于近日第三次向哈药总厂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其在当年年末一定要消除“怪味”。
然而这些限期整改都是“有头无尾”,直至2011年6月5日被媒体曝光时,哈药总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哈药集团总厂如果真的想向公众表达切实解决环境问题的诚意,应当进一步对以上违规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说明和向公众公开。
针对附近居民关心的臭味和水污染问题,哈药除了尽快完成整改,还应实时向居民其公布排污情况。参考北京市各垃圾处理厂和上市公司莲花味精的先进实践,在其总厂门口设置LED显示屏,向公众实时公开主要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同时在公司网站上进行公开。如果不能达到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则应当维持减产、停产要求,直至完成整改要求或整体搬迁。
连署机构:
自然之友
绿色龙江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绿家园志愿者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田家玮
2011年6月13日
7、环保组织呼吁上证所惩戒哈药
来源:新京报 2011-06-14 金煜 吴敏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14/content_242713.htm?div=-1
称哈药未及时向社会披露相关环保信息;上证所称已转交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本报讯 (记者金煜 吴敏)四个环保组织昨日呼吁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哈药股份未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行为进行惩戒,至少包括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同时呼吁证监部门在得到环保核查意见之前,不予批准哈药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
昨日,上证所有关负责人称,已转交该所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应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
昨日,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家园志愿者、绿色龙江这四家环保组织发布联合声明,援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其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司被国家环保部门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事件发生之日起两日内,要及时披露公司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信息。
哈药集团总厂在2009年被黑环办160号中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始终未向社会披露相关环保信息。“上市企业的环保要求应该比普通企业更高一点,公共企业要对投资人负责,”自然之友公众参与议题负责人常成说,“我们觉得上监所的惩戒应该至少包括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
呼吁核查未出炉重组不予放行
此外,常成表示,其了解到哈药股份目前正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促成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哈药股份的子公司,对此,《声明》也呼吁证监部门应该要求哈药股份进行上市环保核查,在有关环保部门出具环保核查意见之前,不予批准重大资产重组。
目前,《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规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环保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声明》中说,重污染行业上市环保合规性审查均是通过环保部门的上市环保核查来进行的,如果不通过充分的调查和核实,就允许上市融资投入到新的子公司当中,无法确保上市融资的募集方向符合环保要求,更无法保证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环境违规风险防范。
此前,唐山三友集团曾在上市重组之前曾向这些环保组织提交了环保核查的相关信息。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上证所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称,已转交该所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8、中国去年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至77.4%
来源: 新华网2011年06月1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6/13/c_121530655.htm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江国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3日的消息称,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2832座,处理能力1.25亿立方米/日,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210%和108%。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4%,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
据发展改革委提供的信息,同期,中国90%以上的设市城市和60%以上的县城建成投运了污水处理厂,16个省市区实现了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去年,全国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达到78.95%,基本扭转了大量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不运行或低负荷运行的局面。
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在南宁市联合召开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经验交流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会上表示,国家正加快编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将突出配套管网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及老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等建设重点,不断完善落实用地、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规范建设和高效运行。
9、河北:固安回应“村民重金属超标”:积极联系监测事宜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6月13日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06-13/3108298.shtml
中新网廊坊6月13日电(宋敏涛 牛琳)有媒体13日报道称,河北固安部分村民查出重金属超标,附近工厂被疑是元凶。此间官方晚间回应称,通过专家论证,尚不能确定当地居民血尿中重金属含量已达到危害健康水平,涉及企业权威污染监测工作正在积极协调中。
固安县政府书面回应称,3月2日,经该县环保局委托国家分析测试中心,对北矿生产废水及周围土壤环境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厂区处理后永定河排口、厂区内水坑中废水的PH值和厂区水坑废水中悬浮物两项数据超出国家标准,其他污染物均符合国标限值,土壤中各项污染物均符合国家标准。两次环保检测均未检出汞、铅等重金属。4月29日,该县邀请卫生部门权威专家召开论证会,就部分群众体内含有重金属问题进行专题论证。经充分讨论,专家达成了“依据各方提供的资料,尚不能确定当地居民血尿中重金属含量已达到危害健康水平”的结论。
官方解释称,专家强调,不同区域、群体参考值有所不同,由于307医院为部队医院,其重金属标准适用于军队战士这一特殊群体,用该标准衡量普通群众是否重金属超标并不科学。
2010年8月及今年1月,固安县东杨村两名村民不明原因死亡,村民怀疑与北矿污染有关。1月18日,该村100多名村民以北矿(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安分公司)污染环境为由开始围堵企业大门,随后引发周边群众连锁反应。事件发生后,固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由乡镇政府垫资组织群众进行体检并安排治疗,同时对企业进行全面环保检测并责令停产。
目前,村民与官方之间,针对环保监测结果及群众体内含有重金属含量超标标准持不同认识。东阳村村民代表李伯告诉中新网记者,“那都是在工厂停产期间抽样检测的,肯定检测不准。”针对村民质疑,固安县官方称,正积极与上级环保部门联系监测,河北省环保厅已请示国家环保部,正在积极协商监测事宜。
据悉,北矿周边共有四个村街和原河北长城工程机械厂家属院,人口合计1910人。东阳村村民代表李伯称,今年2月初,村民领到政府发放的体检费后,自发到解放军307医院检查,43个人里发现22个人体内重金属超标。(完)
10、浙江绍兴锡箔工人血铅超标续:74人入院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6月14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6-14/120022638092.shtml
中新网绍兴6月13日电(记者 江耘 夏毅)6月初,浙江绍兴县杨汛桥锡箔加工作坊从业人员血铅超标事件一经曝光,就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绍兴县卫生局局长王秋珍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已有74人因血铅含量严重超标而住入医院。其中,两名成年人血铅含量在600微克每升,其余的72名小孩的血铅含量均在250微克每升以上。“他们分别在绍兴县中心医院和绍兴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为39人和35人。”
据悉,绍兴杨汛桥镇毗邻杭州萧山区,经济较为发达,2010年该镇工业总产值170亿元,有规模以上企业84家,其主导产业为建筑建材、纺织印染、五金机械等,是绍兴地区著名的工业强镇。锡箔加工行业是该镇家庭作坊式传统行业,已有几百年历史,目前已被列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镇涉及锡箔生产加工的主要有江桃、展望等5个村290多户作坊,直接从业人员达2500余人。
绍兴县环保局副局长陈新荣告诉记者,因近年来锡的市场价格迅速上升,部分作坊业主为降低成本,擅自涉铅作业。这一做法也是造成这次部分从业人员血铅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
10日,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绍兴杨汛桥镇政府出台《关于锡箔加工作坊直接从业人员驱铅治疗和营养干预等政策意见》。目前,部分从业人员已登记领取了营养干预费用。
绍兴县委、县政府表示,下一步将按照营养干预的标准兑现好政策,对超标的人抓紧治疗,并同时细化锡箔加工行业的整顿规范措施。(完)
11、四川攀枝花一工厂排污 天降黑粉如火山灰
来源: 华西都市报2011-06-14
http://news.163.com/11/0614/06/76G6TJS200014AED.html
核心提示:四川攀枝花多个社区居民昨天发现周围遍布黑色粉末,当地环保局介绍这些粉尘是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超标排放的废尘,主要成分包括铁粉、焦粉等。上万居民受到粉尘影响,环保局称粉尘对正常人不会造成影响。
随手一抓就是一把黑色粉尘
桌面铺起一层黑色粉末
●地上、树上、窗台上、汽车上……黑色粉尘铺了薄薄一层。
●攀枝花环保局称,这是一起环境影响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将依法进行处理。
昨天早上,家住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片区多个社区的居民早上走出家门,发现外面的情况“有些不对劲”:地上、树上、窗台上、汽车上,全都是些来历不明的黑色粉尘,铺了薄薄一层。
黑色粉尘像是“火山灰”
昨天中午,华西都市报记者赶到了周永志所在的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街办新风社区。
记者走访发现,不仅是新风社区出现黑色粉尘,附近的高峰社区、民乐社区、大花地社区,以及枣子坪街道等多个社区和街道都被黑尘“入侵”。
“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景象。”民乐社区的肖德利老人告诉记者,昨天早上一出门,他就发现粉尘就像火山灰一样,将世界“覆盖”。
这些粉尘从何而来?“估计是附近工厂排放的。”肖德利透露说,12日晚上7点半的样子,他听见附近的工厂传来了“呜呜”的巨大响声,直到晚上9点半以后才停止。熟知工业生产的肖德利说,这种声音是工厂排放废气发出的。
“这些粉尘是今天凌晨从空中掉下来的。”居民王新国说,昨天凌晨1点过,他下夜班后从工厂骑摩托车回家,他发现空中不断有灰尘飘落。回到家中,满脸都是黑的。
粉尘为工厂排放的废尘
“这些粉尘是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超标排放的废尘,主要成分包括铁粉、焦粉等。”攀枝花市环保局副局长宋刚介绍说,“这是一起环境影响事件。环保局接到报告后,立即展开了调查。”
由于近期攀枝花工业限电,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准备趁限电之际,对工厂3号高炉进行检修。
“这个高炉建于上世纪70年代,比较老了。”宋刚说,为了完成检修,工厂需要将高炉里产生的一氧化碳等废气和废尘进行排放,并且排放时会产生噪音。
由于这座3号高炉并没有放散塔等除尘和降噪设施,攀枝花市环境监察执法支队长王天武说,12日下午7点过,高炉开始检修,但是控制管道输送的碟阀和眼镜阀两个阀门出现了模块故障。
王天武说,这两个阀门的直径有1米多,平时是靠电动开闭的,故障发生后,只能通过人工方式开启阀门。
由于阀门太大,人工开启需要一两个小时。正是这段时间,导致废气过不了管道,转而通过3号高炉的烟囱直接向外排放。
从12日晚上7点20分开始,到当天晚上9点50分,这两个多小时内,未经处理的粉尘、一氧化碳等,就从3号高炉直接向往排放。
9点50分以后,工人终于打开了故障阀门。这时,废尘和废气经过管道,通过能动中心放散塔排出,整个排污过程持续到昨天凌晨5点完成。
为何发现阀门故障而不及时停止排放?王天武说,高炉一旦停止排放,就可能产生爆炸。
上万社区居民受影响
那么,有哪些地方受到了影响?攀枝花环保局表示,主要是攀枝花市东区的弄弄坪街办片区,其中包括大花地、高峰、新风等多个社区,粉尘覆盖的面积正在调查统计,但是覆盖的人口在1万人以上。
目前,攀枝花环保局正在对此事进一步调查,并将依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对此事进行处理。
环保部门还没有接到有人因粉尘受到不良影响的报告,宋刚说,一些敏感人群比如哮喘病人可能会出现咳嗽、咽喉痒等症状,但粉尘对正常人并不会造成影响。
12、实拍:触目惊心的海南环境污染谁之罪?
来源:环球网2011年06月14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891059.html
海南美丽的自然风光及优质的自然环境,近几年在大兴木土的开发建设中,遭遇到了前所末有的破坏,特别建设国际旅游岛下,卖地高湖中,急功近利的开发建设已将海南美丽的风光糟蹋的令人触目惊心。从海口至三亚,从东线文昌海湾到西线儋州临高角,几乎每一个海湾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污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3、塑化剂来袭,我们怎么办?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6-14张春燕
http://www.cenews.com.cn/xwzx/yz/yzqt/201106/t20110613_703287.html
[新闻眼] 台湾塑化剂风波
台湾塑化剂风波令社会一片哗然。截至2011年5月30日,受事件牵连的厂商已经达到206家,可能受污染产品为522项。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公告称,自6月1日起,大陆将暂停进口由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相关食品。塑化剂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本期应知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关于塑化剂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是台湾的叫法,大陆叫增塑剂。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塑化剂从化学结构分类有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等多种。塑化剂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种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这次台湾检测出的“塑化剂”学名叫“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简称DEHP,是一种毒性大于三聚氰胺的化工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为什么用塑化剂代替起云剂?
起云剂的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相溶的水油溶液能够形成混合均匀的胶状分散体。现在生产的果汁饮料中常常掺杂有果肉、原汁等多种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如果不添加起云剂就容易在瓶底出现杂质和沉淀。另外加入一定量的起云剂还有助于释放与保留果汁饮料的香气,增强果汁饮料口感的润滑性、厚实感,尤其是有效改良果汁饮料的天然感观,显著提高果汁饮料的品质。
起云剂本身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不过,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5倍,而使用塑化剂DEHP代替起云剂也能产生相似的增稠效果。台湾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塑化剂是一种环境激素吗?
“环境激素”也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人体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人体内分泌之原本机制,造成内分泌失调。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所以也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含有这种激素成分的物质,比如化妆品、洗浴剂、洗洁剂、瓜果、蔬菜、肉类、食品等,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调节失常。
塑化剂的应用及危害
塑化剂是大宗工业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塑料、橡胶、粘合剂、纤维素、树脂、医疗器械、电缆等成千上万种产品中。
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其黏性较差;另一种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聚氯乙烯)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因此使用更广。还有一种含有塑化剂的产品是PVC制造的儿童玩具,欧盟已经明定塑料玩具中塑化剂的含量需在0.1%以下。女性经常使用的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里也含有塑化剂。
进入人体内的塑化剂能排出吗?
实验显示,进入人体内的塑化剂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具有蓄积性。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48小时内会随着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塑化剂的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地下降。
每天的安全限量是多少?
塑化剂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食用后果是什么?
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如果长期摄入是危害健康的,比如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增大心血管疾病风险。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沈林琥和高雄医学大学环境医学研究中心教授李水龙研究团队,经过一年时间,分析出这些塑化剂暴露产生的基因交互作用会造成心脏、肝脏和肾脏毒性,使人可能患上心血管疾病。长期大量摄取塑化剂还可能导致肝癌。
[学习借鉴] 盘点国外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
▲法国
法国是世界闻名的美食大国,食品安全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法国注重对食品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从食品供应的源头开始,法国当局实行严格的监控措施。供食用的牲畜如牛、羊、猪都会挂有识别标签,并由网络计算机系统追踪监测。肉制品上市要携带“身份证”,标明其来源和去向。具体分工上,法国农业部下属的食品总局主要负责保证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监督质量体系管理等。进入流通环节后,法国有两种模式的认证和标识制度,分别是政府统一管理形式和各大超市自我管理形式。
▲美国
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食品药品法》和《肉类制品监督法》,使食品安全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运转。美国政府又先后出台了《食品添加剂修正案》、《色素添加剂修正案》、《联邦杀虫剂、杀真菌剂和灭鼠剂法》等多部法律,并于2009年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进程,继《2009年消费品安全改进法》后,又通过了几经修改的《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食品安全。
▲日本
日本政府要求米面、果蔬、肉制品和乳制品等农产品的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都要记录在案。农协收集这些信息,为每种农产品分配一个“身份证”号码,供消费者查询。日本的食品监管还重视企业的召回责任。日本报纸上经常有主动召回食品的广告。日本采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农业和食品政策。食品只有通过“重重关卡”才能登上百姓的餐桌。在食品加工环节,原则上除厚生劳动省(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指定的食品添加剂外,食品生产企业一律不得制造、进口、销售和使用其他添加剂。
[生活小贴士]
如何尽量避免摄入塑化剂?
1.少吃泡泡糖。泡泡糖中含有DPOD和BPOG两种增塑剂(台湾称塑化剂),它们都是有毒物质,每天嚼7~8块泡泡糖,便可能会危及健康。
2.慎穿塑料拖鞋。有报道指出,穿塑料拖鞋或凉鞋后,会引发皮炎。
3.慎涂指甲油。指甲油中也含有增塑剂,刚涂上指甲油后不要用手拿东西吃,尤其不能拿油条、油饼等食品,因为指甲油是脂溶性的,有毒物质易溶解于含油的食品中,食后会导致中毒。
4.保鲜膜的选购。有些含有增塑剂的保鲜膜在遇上熟食中的油脂后,增塑剂很容易释放出来,并渗入食物之中。
5.少用塑料杯喝水。塑料中常添加有增塑剂,其中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用塑料杯装热水或开水的时候,有毒的化学物质就容易溶解到水中。在家里盛装食物时,尽量选择使用瓷质餐具等。
6.慎选有烫画的童装。烫画中含有的增塑剂,会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导致人出现咳嗽、喉痛、晕眩等症状。
7.不要使用塑料瓶装油。建议尽量采用玻璃、铁制、陶瓷等器皿装盛食用油。
14、南京公众“绿之战”启示录
来源:半月谈网 2011-6-13
http://dialogue.banyuetan.org/dh/lgs/110613/43867.shtml
随着公示期的截止,江苏南京“绿评会”原则通过的地铁3号线移树方案即将实施。尽管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但作为全国首场“绿评会”,这次会议对于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这种重大工程动工前的“绿评”制度,将有望与环评、安评、能评一样成为重大工程实施的重要条件。
梧桐树移栽风波带来的“正效应”
今年3月初,由地铁3号线移栽梧桐树所引发的风波,让南京的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城建规划与民意的关系。
为建设地铁工程,南京市决定移栽1000多棵树木,其中包括数百棵代表南京形象的法国梧桐。消息传出,立即引来社会的广泛质疑。
黄健翔、孟非、陆川等多位知名人士通过微博发动“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媒体随后跟进报道,将南京因修建地铁移植梧桐树事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各路声音聚集、发酵,一场“拯救南京梧桐树、筑起绿色长城”的活动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不少南京市民走上街头,为树木系上了绿丝带,表达自己的不舍和反对。
社会的强烈质疑让南京市政府立即停止了移树,并表示愿意公开征集民意,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时隔不久,南京市召开了关于保护树木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意见》表示将针对“护绿”实施五大举措。其中第二条“今后所有的城建重点工程均要提前实施专家、公众意见征询”为一大亮点,被外界称为“绿评”制度。
据南京市住建委负责人介绍,今后凡是涉及绿化保护的重大工程项目,要邀请规划、建筑、工程、园林等专家和市民代表一起共同组成咨询小组,对工程项目绿化保护进行咨询把关。
“绿评”迎来“处子秀”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南京市住建委会同市规划局、城管局、交管局、旅游园林局,召开了“地铁3号线树木移植保护咨询评估会”,这也是国内首场政府部门牵头、由各界代表参与树木保护的评审会。
“绿评会”的组成人员和召开方式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据了解,首个绿评小组的成员构成较为多元,25人中包括9名园林建筑和结构方面的专家,8名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经过抽签随机抽取的8名市民“绿评员”。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从今年3月23日起,南京向全市公开招募年满18周岁的本市居民报名参与“绿评员”以来,共有111名南京市民报名参与,并录入绿评“热心市民库”当中。8名市民“绿评员”,正是从“热心市民库”中随机抽出,其职业除了1位与园林景观相关外,其他来自制药公司、影视公司、个体经营、媒体等不同行业。
这场于4月20日上午9点开始的“绿评会”,主要内容包括地铁指挥部汇报主城区内5个站的施工情况和绿化移植的最新优化方案,主城区内3个区的树木养护单位汇报对移植树木的养护方案。
半月谈记者在现场看到,会议进行得非常热烈,在听取了建设部门的汇报后,绿评小组的成员分别就各自关心的问题提问,一些问题甚至有些“麻辣”。经过6个多小时的讨论,绿评小组原则上通过了地铁和园林部门出具的优化移植和保护方案:地铁三号线浮桥站到白鹭洲站,5个站点移树缩减为318棵,比原计划的1000多棵,约减少了2/3。
南京市地铁部门对“绿评会”通过的建设方案做了进一步优化后,向南京市城市管理局提出树木移植、砍伐申请。依照相关规定,城管局将移树方案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月7日~14日。
记者注意到,关于具体移树数量,此次公示的方案与“绿评会”原则通过的方案是一致的。南京市城管局绿化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7天公示期内,他们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公示结束后,在认真研究审核后作出最终批复。因此,到底要移多少树,届时才会有定论。
首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尾页
15、上市公司应重视环保估值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1年06月14日
http://views.ce.cn/view/economy/201106/14/t20110614_22477655.shtml
近来个别上市公司出现环境污染事故,受到公众强烈关注和谴责。以消耗资源为基础、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经济越增长污染越多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中国经济列车驶入“十二五”阶段,这种不良模式即将走到尽头。
中国证券报认为,在新的发展时期,环保要求提高是大势所趋,上市公司更应注重环保估值。作为一种倒逼机制,环保力度加大将促使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许多行业在经历环保风暴洗礼后将腾出更大的市场空间,经受住环保风暴考验、环保能力提升的企业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因此,环保做得好的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空间相对更大,可获得更高估值。
在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环保工作势在必行。随着民众环保意识觉醒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有限的环境承载力已难以支撑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环保力度。
专家透露,过去环保工作中面临的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地方政府环保责任不足等突出问题有望在“十二五”时期得到解决,今年出台的环保“十二五”专项规划将涉及有关内容,环保要求比过去明显提高。只有顺应这种要求的上市公司才能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
首先,环保要求的提高将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这将提高行业竞争门槛,改善行业平均利润下滑的恶性循环,为那些成功跨过环保门槛的上市公司带来更大的市场和利润空间。如果没有环保约束,不重视环保的企业相比之下反而具有成本优势,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会比较漫长。
其次,重视环保的企业将获得竞争力的提升。在环保风暴冲击下,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做好环保,这意味着行业整体环保投入上升和生产成本上升,以前靠低价参与市场竞争的模式必须改变,重视管理和研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从这个角度看,成功“闯关”环保风暴的企业符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因落后企业被淘汰出局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三,那些为实现更高的盈利水平而忽视环保的上市公司将面临估值下跌的巨大风险。如针对2010年紫金矿业“环保门”事件,一位基金经理表示,赔偿、罚款、停产期间造成的损失及改善环保的大笔投入,这些风险因素令投资者退避三舍。以铅蓄电池行业为例,部分上市公司发布所属从事铅蓄电池制造的子公司因环保整治而停产自查的公告后,公司股价一路应声下跌。未卷入“环保门”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则比较稳健。
在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一般会对重视环保的上市公司给予较高估值。一项针对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的研究显示,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的公司,其财务表现越优异。入选该指数的上市公司需经包括环境指标在内的三个方面评价,一旦入选将得到美国市场上约九分之一资金的关注。以一度入选DJSI的BP公司为例,该公司在2008年底是约350只社会责任基金第二大重仓股,但是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后道琼斯公司将其剔除出DJSI样本,该公司市值曾缩水一半以上。
实际上,中国投资者已开始重视上市公司环保估值,原先投资界对“环保门”见怪不怪的情况有所改善。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证券投资基金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7家基金公司中有37家明确表示,在确定基金投资对象时会考虑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亦会据此调整投资比例。
在督促上市公司重视环保估值方面,有关部门严把公司上市过程中的“环评关”。证监会要求企业不论是上市还是增发,都需要通过“环评关”。资本市场要对不重视环保的公司坚决说不,甚至应进一步提高环保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配置资源,也更有利于投资者防范风险。
16、杭州水危机:绕不开的“边污染边治理”怪圈?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6-14刘华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14/1MMDAwMDI0NDE1MA.html?source=hp&position=focus
暴雨冲不走杭州水危机的阴霾。杭州苕溪水污染瞬间反弹,再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此前,6月4日至9日,杭州接连发生4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包括娃哈哈、万马电缆(002276)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的“意外”事故,不断冲击杭州的城市应急链,也对当地数百万民众的知情权和健康权造成巨大挑战。
面对连番险情,我们不禁追问:城市水系为何如此脆弱?重大环境污染如何追责?
环保失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10日凌晨1点40分,苕溪应急现场指挥部接到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报告:因突发暴雨,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东侧的东山南路雨水管道内部分残余污水溢流苕溪。
现场人员立即对溢流口进行封堵,但暴雨越下越大,降水量明显超过了地下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消防大队紧急调运7个大型空储罐,累计转运封存了400多吨污水。
6月10日晚,杭州市政府再次召开应急工作会议,部署苕溪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处置工作。会议指出,要对严重失职、监管不力的临安青山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此前,余杭水厂在6月5日监测发现,苕溪原水中出现10种左右的挥发性苯烯类有机物质,其中包括微量二氢化茚、二聚环戊二烯等有机物。
余杭区各水厂的源水均取自苕溪,可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余杭水务公司董事长李冰石称,污染水源的几类物质不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检测指标之内,此前也从未检测到。那么,当地自来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李冰石始终没有回应这个问题。
经杭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调查认定,金质丽化工、万马电缆等4家企业系这次苕溪污染事件的“元凶”。
而本报记者了解,早在2005年7月5日,金质丽化工公司就曾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但仅被临安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罚款了事。浙江万马电缆公司亦是“带病”运行。6月9日,就在下游余杭恢复正常供水后的数小时内,环保执法人员在该公司又发现一处非法排污口,红色污水直接汇入数米开外的苕溪。
临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国林告诉记者,万马电缆公司2005年入驻该开发区,金质丽公司等另外3家企业早在2002年就入驻了。它们当初均通过了“环评”。
那么,临安经济开发区已招商进驻的80多家企业,究竟有没有污染防控机制?
“有污染防控机制。”黄国林辩称,开发区管委会是服务部门,没有环保监管责任,也没有环保监察能力。
临安环保局监察大队大队长张亦斌说,开发区内,一般污染企业占60%-70%,其他为重点污染企业。一般污染企业每隔3个月检查一次;重点污染企业,每个月检查两次。
“环保局人手少,忙不过来。”临安环保局张副局长直言,“我们的嗅觉不敏锐。”
治理危机
6月12日,余杭区瓶窑镇塘埠村白湖组村民叶滨向记者举报,当地一家名叫“杭州岳塘工贸有限公司”的工厂,非法经营塑料垃圾回收清洗、烘烤加工业务,对塘埠村杨家水库造成污染,泛着恶臭的废水最终直接进入苕溪流域。
2010年5月18日,余杭区环保局曾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该厂停工,“如果企业仍然非法生产,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及请区政府对其采取断电、断水等强制措施”。然而,时至今日,这家工厂仍在生产经营。
同样是在余杭,杭州贝因美公司(002570)今年4月上市时,绿色浙江、绿色龙江、自然之友等13家环保组织举报其“未进行国家环保部门的环保核查”,但此事最终没有下文。
而毗邻余杭的湖州德清县东苕溪流域今年5月则爆发332人血铅超标事件。环保部认定这是因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及应对不力造成的,并决定对湖州市实施全面区域限批。
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蔡骅指出,在发生严重污染事件后,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以关停迁移作为应对严重污染企业的对策,只重视快速“灭火”,却忽视了对环境责任的界定与担当,轻视了对环境受害者的赔偿。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太湖苕溪流域污染治理工程已于2006年进入国家科技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总投入资金达300余亿元,实施周期长达13年。
最近,浙江省也宣布出资100亿元实施“苕溪清水入湖工程”,并启动钱塘江流域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到2020年安全供水普及率100%,污水处理率70%。
17、重拳出击 中国环保“动真格”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1-06-14顾鑫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80781
频频出现的污染事故让中国经济略显尴尬是将环保挂在嘴边却并不真正重拳治理,还是切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两型”社会?无论是民心所向还是政策制定者的表态都选择后者作为答案,毋庸讳言中国环保要“动真格”。
严厉的环保整治行动在个别行业已经开始展开。专家认为,企业应当主动革新,履行环保责任,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终将被强制淘汰出局,而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将因环保约束条件的提高而步入快车道,环保产业则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污染事故频现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央视曝光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曾导致周边硫化氢气体超标千倍,随即引来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环保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环保专家称,国内有些企业只图眼前利益,不重视环保投入,因而经济增长需要付出昂贵的环境代价。
除了以哈药为代表的制药业,化工、重金属等行业造成的污染也较严重。另外,今年6月5日,杭州市余杭区余杭水厂、瓶窑水厂取水口水体发生异常,通过对沿线水质监测,发现上游苕溪来水受有机物污染,影响下游饮用水源安全。6月9日,余杭区政府宣布苕溪恢复正常供水,4家企业涉嫌违法排污。
不只是中国企业,部分跨国公司也变成污染大户。有调研报告指出:世界五百强之一的苹果公司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代工企业)存在有毒化学品污染、侵犯员工健康权等现象。
“当苹果不断刷新销售记录的同时,生产苹果产品的员工却遭受有毒化学品的侵害,许多中毒工人还在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中煎熬,劳工权益和尊严受到损害,周边社区和环境受到废水、废气的污染。”
对于污染事故多发的原因,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认为有三层原因,一是企业关系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就业,地方政府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可能力度不够大;二是企业缺乏环境道德、缺乏诚信;三是惩罚力度不够,企业违法成本偏低。
环保风暴袭来
一边是媒体的曝光,一边是环保部门的整治行动。
环保部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要点》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污染防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抓手,为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的艰巨任务,污染防治工作要重点围绕水、空气和土壤三大环境要素,突出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三类污染。
2011年的工作任务包括九项,涉及重金属、重点流域海域、饮用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化学品等方面。在用词上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特别使用了“出重拳、用重典”这样的重话。
尽管环保整治行动空前严厉,仍有人存在侥幸心理:以往历次环保风暴并没有使得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这次或许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平快的政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乱上煤电、化工、钢铁等重化工项目,不顾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
“这样的官员一天不被问责,反而因‘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对其效仿。”
政策信号强烈
诚然,推进环保工作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次环保风暴可能真的有所不同。有分析称,今年可能成为中国环保史上的“拐点”或者“元年”。
在6月7日举行的“十一五”环保成就展暨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当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重、压力大、难题多,要按照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环保专项规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上一页12下一页
18、原料药企:污染成行业潜规则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06-14
http://biz.cb.com.cn/12716612/20110614/224170.html
原料药生产是典型“低附加值高污染”,巨额环保投入与盈利目标权衡之下,污染成了“潜规则”
“哈药的问题很严重,但这绝不是某一家企业的问题。整个原料药生产行业,真正环保达标的企业不超过20%。”13日,浙江一家为跨国药企生产高端原料药和中间体的药企老总表示。
他告诉记者,业内对废物处理不达标甚至不处理直接排放的企业很多,大部分都是晚上8点到早上6点偷偷排放,将处理不达标甚至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渣直接排放。
6月11日,哈药总厂厂长吴志军在京代表企业向公众道歉,承认公司超标排污“对广大消费者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对企业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他表示,“哈药总厂和我本人及企业领导愿意为此事承担一切责任,接受一切处罚”。
行业“潜规则”
上述企业老总告诉记者,按照现行的环保标准,国内绝大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环保标准都是不达标的,业内80%的企业都在“直排”废渣废物。
“我的几家工厂也肯定是不达标的,但我们已经做到业内最好。”他透露,其所掌管的企业主要是从事为跨国药企做医药中间体和一部分高端原料药的生产,这部分产品由于附加值较高,生产的量也比较小,所以生产过程中排除的废弃物也不多,“我们一年的生成物不过300吨左右,其中产生的废物大概是五六百吨,由于量不大,处理起来还算容易”。
他还透露,经过微生物处理后,如果废物还是不达标,公司会选择经过稀释处理后再排放。但这必须建立在量小的基础上,“如果量上了几千吨,哪有那么多的水用于稀释?”
上海一家药厂的负责人也认同这个说法。他告诉记者,国内大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都从事的是最低端的生产,这块是典型的低附加值高污染,以哈药这样规模的企业为例,产出量巨大,一天需要处理的废水就有4000多吨,这样大的量也为污水处理带来了难度。
在他看来,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废水处理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大化工厂,这也是包括哈药在内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所面临的行业难题。
按照标准,应将制药工业污水排放标准从普通污水中抽离出来,分为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中药类、生物工程类和混装制剂类六大类。其中发酵类和化学合成类,涉及到所有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化学合成是采用生物氧化技术进行处理,培养菌群,针对专门的化学物进行反应。
他告诉记者,在生产产品较为单一的普通大化工厂,废物的化学构成相对简单,种类不多,往往少数几种菌群就能对其进行生物氧化。但在原料药生产领域,一家药厂往往要生产几十种原料药,废物的成分完全不同,所以在进行生物发酵时,所采用的菌群也各有不同,这就加大了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废物处理难度。
前述浙江药厂老总告诉记者,在发达国家,制药企业内部,专门用于污水废气废渣处理的厂区和装备,往往要占到整个厂区的一半面积,而在国内,几乎所有企业都不能达到这个标准。
中国之痛
环保部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制药工业总产值占全国GDP不到3%,而污染排放总量却占到了6%。而在各类药品中,原料药属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对大气、水域的污染尤为严重。
根据中国医药进出口商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优势明显,不仅品种多,产量大,而且价格便宜。目前中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能达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
“中国的原料药企业不应该像现在这样互相进行低价竞争。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提价10%用于环保投入,我想对整个行业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浙江药厂的老总对记者表示。
1 2 >>
19、居民状告哈药总厂污染致病 立案两年才开审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06-14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614/224111.html
近日,全国知名企业哈尔滨制药总厂废气废水污染被曝光,引起全国震动。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家兄弟父子三人,已经被这家全国知名医药企业“臭了十年”。至今,他们状告了哈药总厂3年多,却得不到任何结果。
哈药总厂的恶臭“最前线”
哈尔滨市民刘珉、刘璋兄弟的房屋,距离哈药总厂的污水处理池只有约40米的距离。
从院子的矮墙望出去,眼前就是巨大的污水处理池。“去年10月左右才加上了盖,原本都是无盖的,敞开蒸发。”
在这样的距离,哈药总厂的废气臭到什么程度?刘珉举了一个例子,他曾把新洗的化纤裤子晒在院子里,回头穿上。“在公交车上,老有人捂着鼻子躲我,我很奇怪,后来才知道,是裤子吸附了臭味啊!”
说这话的时候,51岁的刘珉已是满头白发。
10年到今,他已经能“闻出3种不同的臭味”:“这是青霉素的味儿,臭鸡蛋味儿是污水处理厂的硫化氢,粉尘又是另一种臭味。”
他也尝试在院子里种黄瓜,但是黄瓜一开花就开始枯萎。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近他家,此时哈药总厂的一大一小两个烟囱并未排烟,但是仍不时顺风飘来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仿佛谁打碎了千百个臭鸡蛋。
“现在是夏天,刮南风,烟囱没吐烟,还算是好的,假如刮北风,10分钟就会让刚来的人受不了,得呕吐不可。我待长了能忍了,如果离家几天回来,我也受不了。”刘珉摇着手说。
刘珉家的房子是建于1984年的老平房,旁边原本是一家“永丰砖厂”。1999年,哈药总厂将砖厂收购,建起污水处理厂、蛋白饲料厂。对刘家人来说,这是噩梦的开始。
他们开始经常感到鼻子堵、嗓子干痒,晕头涨脑,到了晚上就开始失眠,每隔十天八天必须吃安眠药,或者把自己灌醉。“从此,我们的健康、精神及财产受到巨大侵害,到今天,已经超过10年了。”刘珉说。
他自己起草了对哈药总厂的起诉书:“由于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污染气体是硫化氢,具有强刺激气味,有毒性;主要危害人的神经系统,而蛋白饲料厂排放的污染物为粉尘,蓝、白、黄乱舞,犹如3条毒龙。”
刘家人也对恶臭的“进攻”搭建过“防御工事”。他们和周围其他居民一样,夏季不敢开窗,到了污染严重的冬天,更是将朝向北边药厂的窗户全部用厚厚的军用棉被堵死,屋里整天都开灯。
“白天不敢在家过正常的生活,晚间只有咬牙忍受污染侵害之苦,尽管冬夏将门窗封严,但还是不能抵挡被告所排出有毒气体的折磨与侵害。”刘珉的起诉书上这样写道,“造成原告人呼吸困难,咽喉干痒,咳喘、嗅觉丧失、记忆力急速下降,反应迟钝,严重失眠导致轻生念头出现。”
有一天,刘珉发现自己“晕乎”严重的时候,“打鸡蛋,把鸡蛋扔进簸箕,鸡蛋壳放进碗里”。作为驾驶员的他,再也不敢开车了。20多岁的侄子刘柏峰也神经衰弱,“受不了,搬走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在刘家三人的病历上,能辨认出“嗅觉丧失”、“慢性鼻炎”、“急性咽炎”等医生诊断。刘珉2010年11月8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做的CT诊断报告确诊,他已患有轻度左肺下叶炎症。
刘珉在起诉书中写道:“原告多次投诉至哈尔滨市环保局,但被告自恃为盈利大户,无视国家法律及他人生命安危,不但不停止侵害,反而为利益驱动,侵害升级,使原告身体健康状况急速下降,精神几乎崩溃,财产受到巨大损失。特此诉至法院。”
他列出了4项请求:一、停止侵害;二、赔偿原告健康、精神抚慰金6万元;三、赔偿因被告违法排污给原告所造成的房产及其他损失共计人民币12万元;四、承担原告因诉讼产生的其他费用。
1 2 3 4 >>
20、宁被罚款也不治污 哈药股份曝出环保软肋
来源: 证券日报2011年06月14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11-06/14/c_121530981.htm
哈药总厂对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是我国制药产业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药企污染屡禁不止,部分地方甚至愈演愈烈。酿成这一苦果的根源是医药企业难以跳出低端原料药生产的束缚,一直在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圈子里逡巡不前。而环保部门多数以收取一定数量的排污费作为主要监管手段,排污费与治污费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企业铤而走险,宁愿交几百万的排污费得过且过。
《证券日报》记者昨日致电多家原料药上市公司询问污染治理情况,但上市公司全部噤若寒蝉,部分公司以这是专业问题为由拒绝透露具体情况。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药企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从外部来说,首先是国内医药行业缺乏环保意识,走“先发展后治污的环保模式”;其次,企业一般会以投入产出比作为衡量标准,“治污完全是沉没成本,投出去收不回来”。而且大家观望情绪比较严重,“既然大的企业都没有改正,我们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钱?一旦我们真的投入了这么多钱去做,下一步规定放松了,我们的钱不就白投了吗?”
尽管我国专门制定了针对医药行业的排污法规和相应的排污标准,但执法不严普遍存在,“政策的监管非常不严格,很多大企业跟当地政府关系很好,可能有一定的利益关系。”郭凡礼表示。
盲目上马原料药项目
哈药股份(600664.SH)这次“闯祸”是其骨干企业哈药总厂,主要生产原料药。相关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原料药可以说是很低端、最污染的部分,由于原料药的主要生产方式包括化学合成,因此毫无疑问地成为污染“重灾区”。
而哈药股份6月8日的公告也显示,公司停产、限产品种均为无菌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自3月中旬以来,哈药总厂101 车间 TDA 全部停产,107 车间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停产;104 车间头孢噻肟钠和 121 车间头孢曲松月均减产 12 吨;102 车间 7—ACA 月减产60%。
比起化学合成法,发酵法的污染来得更为凶猛,分析师告诉记者“发酵类的气体污染、水污染等都有,层次更多一点”。据报道,哈药总厂副厂长马杰坦陈,哈药总厂属微生物发酵企业决定了其高耗能、高污染的性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废气就是“药厂怪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据当地民众反映,在哈尔滨市学府路经常闻到令人不舒适的刺激气体,而哈药总厂青霉素发酵车间正坐落于此。
总体说来,哈药股份涉及污染的产品都是较为低端的原料药。以头孢类产品为例,原料药7—ACA是合成头孢菌素的关键性中间体,我国生产的7—ACA大部分出口到国外,而从7—ACA加工成头孢制剂虽然也需要排污,污染就小得多了。
目前,头孢制剂已经成为抗感染药物的绝对主流品种,用药金额占整个大类超过50%;头孢制剂市场这几年增速超过30%,需求量非常大,部分小头孢产品增长更是惊人。按照2010年国内消耗和出口量来计算,7-ACA目前需求量在6000~6500吨左右。
巨大的需求刺激下,国内药企热火朝天地投入7-ACA的生产大军中。业内人士认为,这必将造成7-ACA产能过剩,难以被下游头孢制剂企业完全消化。同时,生产7-ACA的总量增加也将造成其产生的污染随之增加。
大药企治污成本需数十亿
众所周知,制药工业是一个用水量大又高污染的行业。例如生产1吨青霉素工业盐用水量高达500吨左右,生产1吨维生素C需用水200多吨。然而降低耗能的同时,却直接导致了污染治理难度陡然加大,“节能减排”却“污染更重”。
制药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机物废水与制酒及食品酿造类废水相比,可生化性低,废水处理难度大。近年来,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节水工作的推进,单位产品的耗水量虽然大幅度减少,但同时也导致厂区综合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逐渐增高。突出表现为废水水量减少、COD浓度大幅度提高,污染物负荷也在增加,现有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需要。
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监总局联合制定《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此系列标准共分6大类,分别是发酵类、化学合成类、提取类、中药类、生物工程类和混装制剂类,对药企排放标准提出严格的要求。
但治理污染的费用相当高昂,据一位业内人士测算,如果严格按照标准,医药企业处理“三废”的成本可能超过药品生产本身。正是这个原因,许多发达国家多年前就着手把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医药产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
哈药股份表示,其累计投入环保的费用已经超过4亿元,但据环保部门相关人员介绍,哈药总厂污染防治的投入还不够,污染防治设施没能同步跟上产能扩张,在处理生产和环保的关系上,环保工作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如果按照要求一一落实环保措施,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呢?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说:“上亿是必然的。治污的费用真的非常高,国外的企业为何把原料药生产放到外面做,一方面是因为在他们国内治污压力比较重。小企业大概要花几千万元,哈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这种大药厂一旦进行治污的话可能需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哈药也就“情理之中”地欣然接受环保部门每年征收500万元至700万元不等的“排污费”。
搬迁治标不治本
据了解,早在两年前,黑龙江省多位政协委员曾就哈药总厂的污染问题联名提案,并提供了对药厂相邻区域空气检测的结果,其中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
哈尔滨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彭旭表示根治怪味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产生怪味儿的车间实施异地搬迁。哈药总厂2008年就酝酿要将三个污染较重的车间进行局部搬迁。2008年8月,哈尔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哈药总厂的搬迁规划做出了明确的部署。
在其异地重建计划中,一期工程主要是年产7-ACA1200吨、头孢美唑酸53吨、头孢咪诺30吨等三个项目,今年计划投入9500万元。但搬迁计划4年来迟迟不能落实,原因十分复杂。企业在现地址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一搬迁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要处理的问题十分庞杂。
从根本上来说,搬迁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哈药总厂的地址在刚建厂是也属于郊区,但城市扩张的速度超过了规划人员的想象,现在的郊外也难保十年之后仍是郊外。
与此同时,生产原料药的利润也被局限,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从 2011 年 3 月 28 日起降低部分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 162 个品种,1285 个剂型规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 21%。与哈药并列原料药龙头企业的华北制药在2010年年报中表示,公司主导产品青霉素及相关产品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维生素C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前景不容乐观;药品零售价格的不断下调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但同时也影响了医药企业创效能力,这将对公司的利润造成较大影响。(本报记者 陈雅琼)
——哈药超标排污事件系列观察之一
——哈药超标排污事件系列观察之二
——哈药超标排污事件系列观察之三
——哈药超标排污事件系列观察之四
21、太湖何时迎来生态拐点?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1-06-14 郭薇
http://www.cenews.com.cn/xwzx/zhxw/ybyw/201106/t20110613_703269.html
急需国家层面立法,同时,整个流域的产业政策、排放标准也亟待统一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太湖治理的关注和思考。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在太湖治理方面的投入已高达810亿元,太湖治理的效果怎样?太湖治理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随全国人大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深入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对太湖治理情况进行了采访。
生态拐点尚未出现
太湖流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太湖的今天也许就是其他湖泊的明天,太湖能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治湖之路备受关注。
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说,2007年无锡蓝藻事件发生后,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下决心根治太湖水污染问题。几年来,江苏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连续3年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两个确保”目标,即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他说,这几年来,太湖水环境有所好转、水质有所改善,2010年太湖富营养化状态由中度改善为轻度,湖体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都有所下降,尤其是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劣Ⅴ类河流由2007年的9条减少到2010年的1条。
“虽然继续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但太湖的生态拐点尚未出现。”徐鸣解释说,所谓“生态拐点”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结构优化,环境开始好转。当前,太湖污染治理形势仍不容乐观,尤其是多年氮磷营养盐富集,总氮指标仍然处于劣Ⅴ类。当前太湖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超过了环境容纳的总量,即使太湖流域污染物全部达标排放,排放总量也可能超过环境容量。
他表示,江苏的目标是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迎来太湖生态拐点。
问题在水中,根子在岸上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主任陶培荣说,太湖污染,问题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治理太湖,迎接生态拐点,根本的途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结构调整必须依法进行。他说,江苏省委、省政府、省人大一开始就把治太工作定在了一个法律的基础上,使治太工作一开始就进入法治化的轨道。
据他介绍,蓝藻事件后,江苏省首先修订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将太湖流域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造纸、印染、电镀等等企业和项目。根据这一条例,先后关闭化工企业3300多家,利用环境标准倒逼经济结构升级。
记者在常州、无锡、苏州、宜兴等地采访时了解到,常州市将太湖水污染防治列入每年的重点工程,在日常监督中坚持环保点评会制度,用环保成绩而不是GDP成绩给所辖市区排座次。常州市副市长朱晓敏说:“每季度第一个月由市长,其他月份由分管副市长组织召开环保点评会,对市辖各区治理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朱晓敏说,江苏省要求太湖流域各县市每年拿出新增财力的10%~20%用于太湖治理。常州市在此基础上还通过银行、企业债券和市场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他告诉记者:“我们投入130多亿元,要求市区的60条河道做到不黑不臭,全部实现截污。”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事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无锡市,太湖水面有32.4%在无锡市域,无锡的太湖岸线占太湖总岸线的1/3,因此,太湖环境治理成为无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无锡市通过加快推进区域安全供水工程、污水处理能力工程、城乡控源截污工程、重点水利建设工程、农村连片整治工程和生态湿地建设工程等治太重点工程,大力实施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为提升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提供切实保障,使区域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截至2010年底,无锡市累计关停1996家“五小”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整改达标企业756家,关停并转迁沿湖企业244家。“十一五”期间,无锡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累计削减了32.9%和32%,位于江苏省前列,1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对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予以充分肯定。他认为,无锡在太湖水环境治理上体现出了大决心,进行了“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大管理”,更取得了大成效。
急需国家层面立法
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柏仇勇认为,江苏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效,是因为江苏省制定的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是全国最严格的条例。
他认为,当前治太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国家层面的法律滞后。据他介绍,现在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订的太湖管理条例草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这些问题不解决,一旦条例出台,不但对太湖治理体制机制不利,而且会使太湖的治理工作和已经取得的治理成果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他说,现在太湖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水污染,防止蓝藻大面积暴发。但是现在这个条例草案目标多重,却淡化了防治水污染这个重点。二是条例草案新增很多法律许可前置,扰乱了法律体系,混淆了各部门的体制。比如排污口的等级审查、水资源论证、河流纳入能力、排污总量等,与当前的约束性指标形成矛盾。三是条例草案将管理权限分散,突出了对流域管理机构的授权,而将责任落在地方政府,这样造成层级构架过多,将严重影响行政效率。他说,法律应该明确规定由地方政府负责,任何部门都不能替代政府,必须真正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也是江苏省在太湖治理中总结的一条成功经验。
他说,江苏在太湖治理上已经有了成功的立法,有了成功的实践,有了成功的经验,为什么不能把江苏的条例和实践上升到国家层面上进行修改,提升完善,成为国家的《太湖管理条例》?
产业政策、排放标准亟待统一
徐鸣介绍了“十二五”期间江苏治太的总体目标: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促进太湖湖体水质总体保持稳中趋好,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分别保持在Ⅲ类、Ⅱ类、Ⅳ类水平,总氮指标有所改善,为2020年使太湖水质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他说,下一阶段,江苏省将把结构调整作为改善太湖水质的根本途径,把控源截污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把确保饮用水安全作为太湖治理的首要任务,把狠抓落实作为推进治太工作的有力保障。
但徐鸣强调,太湖流域产业政策、排放标准亟待统一。太湖流域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准入政策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需要统一协调,治理太湖还是要靠整个区域共同努力,尤其是在产业标准、规划建设标准方面。“现在的问题是,企业经常跟我们吵,说人家没有你江苏管得那么严,你再不放松一点我跑到他那里去了。所以我们希望,整个太湖流域执行一个标准,才能确保太湖治理不断向前推进。”
22、河流污染公开只是第一步
来源:新京报 2011-06-12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12/content_242123.htm?div=-1
遇到污染,污染源能不能找出来?应负其责的人,还能逍遥法外吗?
国际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人均是1000立方米,而北京市水务局近日披露的数字,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已从多年前的每年不足300立方米,降至近几年的100立方米左右。
近日北京水务局给出的另一组数据是,今年3月北京地表水水质信息显示,在全市监测的104个河段,2545.6公里河长中,符合Ⅱ、Ⅲ类标准的河长共占52.4%;Ⅳ类占2.0%;Ⅴ类占5.2%;劣Ⅴ类共40.4%。
在我看到这个数据时,一个老农的身影在眼前出现。那是前两年在河北省的册田水库旁,老农在裂着口的田里锄地,说是锄下生水。我问他,你的地守着水库呀,为什么不浇地。老农告诉我:水库的水是给北京送的。但,北京人是如何对待水的呢?
绿家园志愿者从2007年开始,每周六都有“乐水行”,就是由专家带着关爱家乡河的北京市民一条一条地走北京的河。
今年4月“乐水行”走在北京沙河时,河边的草地上扔着一堆农药瓶子,发出了刺鼻的味道。河面上已经见不到水流,是油漆一样的绿色;“乐水行”走过通惠河边时,发现河边住的人家的生活用水,都是直接流到河里;而亮马河往东,一些拾荒人捡到的“废品”,就晾在河边,河边大广告牌上写的却是“水景房”。
每年4月22日,“乐水行”还会发起大学生一起走水。走在北京的清河边,有外地来北京上大学的学生问我们,北京的水也会这么脏吗?
北京的水也不全是这样,也不老是这样。也是“乐水行”,我们走在颐和园后面的北旱河时,看到两段截然不同的河。河底被硬衬,水泥砌了两岸的河段,死气沉沉的水面漂浮着脏物,发出难闻的味道。一桥之隔的另一段河底没被硬衬,岸边的墙也不是水泥的河,河边垂柳依依,水中菏花莲莲。河两岸的人在水边垂钓,享受着人与自然的惬意。
流水不腐,这是老话。可北京本有的自然流淌的大河、小河都被衬了河底,砌了两岸,水不能上下交流,河边不能有草坡过滤。
这些问题,有对自然了解的缺乏,有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更有我们对江河现状的不知情、对江河管理机制监督的缺失和江河保护缺少公众参与。
如今,媒体的调查让市民知道了北京水的危机。这就是改变北京河流现状的第一步———信息公开。有了信息公开,接下来还要有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对水边居民污水的直排,惩罚机制不能仅停留在纸面上。遇到污染,污染源能不能找出来?应负其责的人,还能逍遥法外吗?
23、王子明:当环保遇上名企 勇气最可贵
来源:红网2011年06月14日
http://opinion.hexun.com/2011-06-14/130500252.html
日前,上海市环保局在“上海环境”网站上公布了2011年第一批共338家环保违法企业名单。其中不乏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中船长兴造船有限公司、龙工等大型企业。(6月13日《东方网》)
这是一则普通的“工作报道”,仔细看来,也算不上新闻,因为这样的曝光,已经实施了8年。只不过,所曝光名单中的“名企”因素,与这些天来一北一南曝出的污染事件相对比,格外引人注目。
在哈尔滨,6月11日晚,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厂长吴志军和总厂环境保护部部长韩洪彬,正式向公众道歉,当地也开始部署治污工作,沸沸扬扬的哈药“超标排污事件”算是告一段落;在杭州,一起交通事故引发严重饮用水源污染后,又传来消息,另一水源地南苕溪也遭污染,而污染源,正是上游的一工业园区。
环保,这一老大难问题,在这段时间再度成为公众焦点,其引发的讨论,不亚于食品安全问题。而与越来越多的名企卷入食品安全风波相似,环保问题似乎也进入了“名企时代”。
在以往的印象中,环保不力者,常常是那些作坊式的小工厂,因为它们没有太多的资本搞治污,低效的发展方式又让它们排污不止;而大企业不该有这些问题,况且多是上市公司,各类聚光灯下也常见它们的名头,一旦出事丢人,于面子于利益,都会有损伤。
现在看来,似乎正是仗着自己的名头与实力,它们的排污能力丝毫不亚于那些小厂子。比如哈药总厂,竟是废气废水废物“立体”超排。
名企的骄横背后,凸显出环保监管部门的羸弱。这样的羸弱与污染痼疾一直是同时存在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名企、大企都是各地耗尽心思引入进来的,可以拉动GDP、促进就业,与这些“功劳”相比,排点污也就算不得什么了。如果对此较起真来,不但“不顾大局”,还可能会被某些领导看作“不识抬举”。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市环保局曝光的这份“黑名单”便有了特别的意义。也许曝光之后,能否切实查处,还不得而知,但这已经表露出一种敢为人先的勇气。
其实,对大企业的环保监管应该更容易一些,正如上海环保局指出,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因硫化物泄漏,导致本市多区出现臭鸡蛋味。它不像小企业那样,可能只影响局部,要靠举报,那种“臭鸡蛋味”,可能全市的人——无论小老百姓,还是市长——都能闻到,更何况专门监测关注此事的环保局了?因此,举证不是问题,关键靠的就是那份勇气。
24、环保部三道通牒为啥管不住胶济铁路
来源:人民网2011年06月14日 孙秀艳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14889142.html
环保与铁路系统在胶济铁路的“顶牛”,成了日前媒体关注的焦点。
环保部于4月25日向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公司下达《督促履行通知书》,要求将处于“违法状态”的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在5月31日前停止使用。
“你公司逾期不履行,我部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作为典型违法案件向社会公开。”环保部的“最后通牒”,口气之强硬,十分罕见。
铁路都运营了好几年,现在才让停,环保部早干嘛了?
事实上,环保部对胶济铁路的通牒从2009年8月起已经发出了3次。然而,在“停运大限”过去多日之后,这条繁忙的客运专线一直在正常运营。人们不禁要问,三道通牒为啥还管不住胶济铁路?
正如胶济铁路公司为自己辩解中所言:该工程是连接京沪铁路的繁忙干线,一旦停止使用、中断运输,将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并使旅客出行受阻,影响社会稳定。
投资量大、涉及面广,这是许多重点工程的共同特点。正因如此,在立项环节、建设之初,假如能认真执行环评程序,就可以将环境损害减到最低;假如对环保没有足够重视,造成的损失也不可估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工程不仅应该而且必须成为环境保护的模范。
胶济铁路该客运专线最终是否停运,如今仍是悬而未决。在等待最后结果的同时,其中的教训也值得深思。
从2009年至今的两年里,环保部门连发三次通牒,却为何不尽早利用法律手段,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无论对铁路,还是对环境,多拖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如果早些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是不是比屡发通牒更为有效?
一条客运专线的命运,表面上看,是两个部门的“顶牛”,往深里究,是两种民生的取舍。
对百姓来说,便捷的交通是民生,优美的环境也是民生。严格说来,两者之间,没有轻重之分,只能互相兼顾。
有没有一个最终方案,既确保胶济铁路的正常运营,又补偿对环境的破坏?这考验着双方的气量与智慧。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