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六月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六月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1-06-02

 

六月二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特别关注:

1、新京报:   大旱之时,我要为湿地呐喊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02/content_238464.htm?div=-1

2、时代周报: 长江大旱考验南水北调工程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78998

3、时代周报: 太湖:忧大旱加重蓝藻污染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6/1141306980212_1.shtml

4、时代周报: 江湖酷旱生死劫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78995

5、新华社:   南方大旱致庐山瀑布等多处自然人文景观消失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79083

6、新华网:   我国最大淡水湖遇严重旱情 河床变草原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602/001026.htm

7、新华每日电讯:大旱挤压麋鹿生存空间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1-06/01/c_13904145.htm

8、光明网:   “洪湖、鄱阳湖无水了”给我们提了醒

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06/02/6790683_0.shtml

9、新华网:   中国聚焦:长江中下游异常大旱再敲气候变化警钟

http://env.people.com.cn/GB/14801355.html

 

专题报道:

10、北京科技报:三峡大坝的善恶之辩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7954-1.shtm

11、南方日报:  媒体称三峡成民意宣泄途径

http://news.163.com/11/0602/08/75HGLEHU00014AED.html

12、南方周末:  大旱难料凸显三峡中下游气候研究不足

http://news.sina.com.cn/green/news/roll/p/2011-06-02/115722575831.shtml

13、南方周末:  地理变化为三峡库区带来系列生态环境影响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6-02/120722575852.shtml

14、京华时报:  国家防总官员:“没有三峡,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6/02/content_666412.htm

15、香港《亚洲周刊》:长江大旱致三峡工程受质疑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79086

 

环境资讯:

16、第一财经网站:中石油爆炸污染松花江 治理5年耗资近80亿

http://finance.qq.com/a/20110602/000312.htm

 

地方信息:

17、中国新闻网:  甘肃甘南天然草原退化严重或成新沙尘源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02/3084187.shtml

18、新华网:      2011年内蒙古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万亩

http://news.163.com/11/0602/16/75ID3URC0001124J.html

19、法制日报:    云南法院详解首例环境诉讼:判决方式有所创新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6-02/084822574550.shtml

 

人与自然:

20、温州网:      浙江再现濒危“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6-02/101622575246.shtml

 

人物访谈:

21、中国青年报:  苏杨:别让环境污染损害我们的健康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6/02/6774035_0.shtml

 

环保观点:

22、中外对话:    我们亟需一个灾害数据库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4326-Wanted-a-databank-of-disasters

 

深度报道:

23、瞭望新闻周刊: 紫金血铅案:环评报告“隐形”上百户居民

http://news.sohu.com/20110530/n308886641.shtml

 

环境评论:

24、合肥晚报:     鄱阳湖大坝当三思而行

http://views.ce.cn/view/ent/201106/02/t20110602_22456861.shtml

25、南方周末:     西部火电发展要顾及环境保护与公众健康

http://news.sina.com.cn/green/2011-06-02/170922577410.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1、大旱之时,我要为湿地呐喊

来源:新京报 1011-06-02 □汪永晨(环保学者)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6/02/content_238464.htm?div=-1

大旱之时,不该是为鄱阳湖筑坝,而应为湿地呐喊,让遍布湖边的水塘恢复其功能,这才是治本之策。

鄱阳湖近来灾害频发,效益下降,有人甚至这样形容:鄱阳湖正在走向衰亡,因而“救救鄱阳湖”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专家提出了绿化荒山,也有的说要退田还湖。但绿化荒山见效缓慢,退田还湖只增加部分湖泊容积,都不能有效快速改变湖水水位下降的现状。于是,“筑坝控湖”成了一些人眼中较理想的提高湖泊效益的办法。

但是,鄱阳湖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不仅有渔业之利、灌溉之用,也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故被称为“宝湖”。筑坝控湖,人为干预生态,无异于饮鸩止渴。

面对大旱,面对鄱阳湖的干渴,有人说是上游把水截住了,有人说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了。而在这样的大旱之时,有一点其实是需要重新认识的,那就是高原人称的“海子”,东北人眼中的“水泡子”,北京叫的“坑塘”,南方曾经随处可见的水塘———湿地的作用。

在围湖造田的年代,湿地和荒山一起被人类统统归为无用之地,可以围了,也可以开垦。结果,被称为“大缸”的湿地,成了“盘子”。洪水来了,本可“照章全收”的“大缸”,却迅速地由“盘子”流走了。本要在旱期慢慢滋润禾苗的水,也都“过时不候”。

前两年,我在德国采访时,看到他们把小河沟沟底的硬衬都拆了,让其恢复自然,在一些很小的水坑里,水都快漾上地面了;有着千湖之国称的芬兰,湖没被改为他用,而是当成了国家级的保护区和公园,一个都不能少地被留着。

上世纪90年代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环保热线”节目时,曾接到一个电话,说的是杭州有一片叫古荡的地方,即将成为房地产商的楼盘。那次,通过媒体和当地人的共同努力,古荡留住了。可去年我再去时,那里还是成了水泥“森林”。如今,杭州西湖边古荡的荡,成了“荡然无存”的荡。

湿地是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均匀地放出径流,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天然储水系统。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为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就会减少。

京郊农民刘振祥十多年来呼吁恢复北京的坑塘,他认为,只需要在坑塘的出水处,加筑泥土的滚水坝,从春天开始陆续降落的雨水,就不会迅速被排走,蓄在坑塘里;夏天有时雨大,水面高了,漫过滚水坝,自然流到下一个坑塘或弯曲的河道中。有了水,青蛙、鱼虾就会长起来;有了水,芦苇、菖蒲、慈姑等水草也会长起来;有了这样的小湿地,一些水鸟就会在里面闲游安居……

所以,大旱之时,不应该为鄱阳湖筑坝,而应为湿地呐喊。让遍布湖边的水塘恢复其功能,这才是治本之策。

2、长江大旱考验南水北调工程

来源:时代周报2011-06-02何光伟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78998

持久的旱灾,让南水北调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长江大旱会否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来不利影响引发争论,官方认为大旱“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无明显影响”,而质疑者则称丹江口水库持续处于低水位足以“表明调水的水源不足”,应“从全局利益出发,才能尽量减少因调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旱灾或影响南水北调

一批古墓群引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办公室重视,该办在5月31日抽调考古专家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个被命名为“月亮地”的汉代墓葬因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露出水面。

为缓解汉江流域300万亩农田用水难题,丹江口水库在30年来同期最低水位的条件下,从5月29日将下泄流量调为800立方米每秒,该流量一直持续到6月3日8时。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分析数据表明,今春以来长江中下游区域平均降水量仅为194毫米,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5省平均降水量均为近60年历史同期最少。

旱灾加剧了人们对南水北调工程及该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的担忧,该工程是全球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2014年汛后通水,届时将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供水。

中线引水计划就是从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库流出,但干旱正在袭击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在5月29日的水位是135.16米,低于死水位3.84米。

这让人们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量表示怀疑,干旱会否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综合部部长周建华表示,丹江口水库持续处于低水位,不会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造成影响。

新华社援引周建华的话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在原来老坝体基础上的培厚加高,因此工程施工与水位高低无直接关系。

周建华表示,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建部分,坝顶高程已由162米加高至176.6米,现在工程的重点是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机电改造,不受水位高低影响。

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的官员也表示,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不会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造成影响,反而有利于施工,因为水位低便于施工单位对坝段水下裂缝开展处理工作。

丹江口水库水量骤减

虽然官方称丹江口水库干旱不会对南水北调造成影响,但持续干旱让这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令人担忧。

丹江口水库从去年10月就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秋冬春连旱。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当地降水仅有118.5毫米,较历史平均值偏少六成。

自今年4月以来,长江防总7次调度水库加大下泄流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湖北的用水需求,丹江口水库水位一度达到134.68米,降至死水位139米以下4.32米。

而丹江口水库近期的干旱一直有增无减,站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对面就能看见坝底部分裸露河床已长满荒草,甚至连附近的浅水域都长满了浮游植物。

长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长江委主任蔡其华在最新的一次防汛抗旱会商会上称,在丹江口水库上游来水不理想的情况下,今年以来丹江口水库共向下游补水57亿立方米。

尽管如此,丹江口水库对下游的补水效果并不明显。就在5月31日,汉江武汉段出现大面积河床裸露,汉江武汉段水位也逼近枯水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尚未调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就如此缺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教授认为,“干旱对南水北调的整体布局肯定有影响”。

张博庭接受《时代周报》专访时称,“丹江口水库干成这样了,肯定对调水有影响。水源都得不到保证,还怎么调水?”

 “丹江口水库的水快放完了,汉江仍然干旱。”甚至网民们将汉江戏称为“旱江”。张博庭认为“官方称干旱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没有影响,可能是考虑采取新的补救办法。”

针对人们对中线工程通水后若遇大旱则“无水可送”的担忧,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则表示,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库蓄水位将抬高,库容亦会随之增加。

而汉江汛期水量多,将来在汛末或汛后利用洪水资源,可力争将水库蓄满,郑守仁称“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被调到北方”。

新华社援引郑守仁说,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将来的调度方案会考虑到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法。

若遇到非常枯的年份,水库则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和科学调度,来确保有水可送。郑守仁建议可通过减少发电的方式,拦蓄更多的水。

郑守仁认为,将来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丹江口水库调蓄能力将更大。

调水应考虑全局利益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杜耘告诉《时代周报》,“中央政府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估评南水北调工程造成的影响”。

杜耘表示,“特别是与三峡大坝建设之前所做的整个研究相比,三峡大坝前期探讨及研究阶段长达数十年”。

来自全国的机构和专家都参加了三峡大坝的前期研究,但相比之下,杜耘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却没有进行三峡项目那么全面的前期研究”。

 “今年属极端气候不具代表性”,杜耘认为,“此次长江大旱对南水北调肯定有影响,虽然并不是全部”。

杜耘称,“应该反思一下这次大旱对南水北调的影响,调水应从全局利益出发,才能尽可能减少南水北调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必须要考虑增加调水量,采取科学调度,以防无水可调。”张博庭表示,“有必要通过别的途径,给丹江口水库补水”。

曾主持引江济汉工程可研的设计负责人之一、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水利规划技术顾问易贤命则表示,丹江口水库大旱对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将带来灾难性影响。

汉江中下游自1992年以来多次发生水华,且范围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专家们就开始思考引江济汉具有减少汉江“水华”发生概率的生态效益。

引江济汉工程的功用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补济汉江下游流量,专家们认定该工程不但可使汉江中下游生态免受影响,而且还能改善汉江的水华现象。

但引江济汉工程只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水,并不能改善汉江中游的水华现象。易贤命批评专家们在评审中忽视了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向下游补水改善不了中游水质。

易贤命呼吁决策者应重视“跨流域调水”的经济、社会、环境面冲击,要让大型水利项目利国利民,否则就是“劳民伤财”。

3、太湖:忧大旱加重蓝藻污染

来源:时代周报2011-06-02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1/06/1141306980212_1.shtml

  对太湖来说,干旱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太湖的蓝藻只要冒了个小头,气氛就会紧张起来。

  连通长江和太湖的望虞河承担着两大责任:防涝抗旱和治污。

  这条南起太湖沙墩口、北至长江边耿泾口、全长60.8米的河道,是“引江(长江)济太(湖)”工程调水河道,也是太湖主要泄河道之一。

  上世纪50年代,望虞河工程因抗击太湖洪水而生;而今,它更多的作用是引长江水稀释污染严重的太湖。

  太湖治理者对它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该工程实现对太湖的“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长江专家却对此表示悲观,因为除了长江中下游遭遇干旱,长江水本身也因江边企业的排污,氮磷含量早已严重超标。

  交换水体,事实上只是饮鸩止渴。

  饥渴的太湖

  5月30日,宜兴大浦港。

  湖边残留的水印表明,太湖水位至少已下降1米。“好多年都没见过这么低的水位了。”在太湖边打了近40年鱼的陆波感叹。

  今年长江中下游持续大旱,太湖迎来了1951年至今的最少降雨量,导致江苏大中小水库蓄水不足。去年10月中旬及当前的卫星遥感监测图的对比显示,太湖水面都在缩小,江苏省三湖一库蓄水是往年的68%。太湖每天补100多个流量,水位仍跌至历史最低;南京石臼湖原本碧波荡漾,如今湖底成为一片平地;而固城湖水体缩小及石臼湖大面积干涸,严重影响了蟹塘取水换水。

  但与干得见底的鄱阳湖、洞庭湖、巢湖等湖泊相比,太湖依然波光粼粼。

  陆波说,这个季节,湖里养的都是大闸蟹,大闸蟹需要的水深为1米,而目前正是太湖特产“三白”(白鱼、白虾、银鱼)的鱼苗投放阶段。至于农田,因为处于夏粮收获期,少雨适合收割。“只要不持续大旱,目前对我们影响不大。”

  “这得感谢‘引江济太’工程。”太湖流域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几个月前他们就打开了望虞河常熟水利枢纽,每天长江都以不低于1000万立方米的水量支援着太湖。

  5月31日,太湖流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截至早晨8时,通过望虞河引入太湖的长江水已达到11亿立方米;太湖水位保持在2.75米以上;太湖水质保持稳定,其中总磷、总氮平均浓度低于上年同期。

  上述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说,由于水利工程持续调引长江水,流域大部分河网水位未出现持续下降。同时,由于2011年以来通过环太湖河道向杭嘉湖区增加供水近12亿立方米,有效维持了杭嘉湖地区河网水位,目前嘉兴、乌镇水位比典型枯水年(1967年、1971年、1978年)同期高0.30-0.50 米,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总体正常。

  蓝藻之患

  对太湖来说,干旱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属于网状河流,古称“震泽”的太湖自古以来就“惧涝不畏旱”。

  但太湖的蓝藻只要冒了个小头,气氛就会紧张起来。

  5月26-30日,短短4天里,中国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就先后抵达太湖,除了询问抗旱防涝外,还详细询问了太湖的水质问题。

  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的太湖目前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每天,它都会通过太浦闸向下游的黄浦江供水,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

  同时,太湖也是苏州河的发源地。

  太湖流域交织的河网,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动脉。目前,太湖流域以不到0.4%的土地面积、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9%的财政收入。毫不夸张地说,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始,太湖这一心脏,开始遭受越来越多的污染。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南地区经济开始腾飞,这片幅员3685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900万的区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经济腾飞的荣光之下,则是太湖流域逐渐变差的水质。太湖流域管理局原总工程师黄宣伟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参加太湖治理,他回忆,从1987年开始,太湖流域每年排入江湖的污水达360亿吨,其中上海占1/2,80%未经处理。

  首先变差的是河道,根据太湖流域联合编制的水质评价,1983年流域内污染河道长度约占40 %,1996 年即升至86 %,成为各流域之最。

  湖泊有机物污染同样严重。如太湖,水面有机物污染从1987 年的1 %上升至最严重的1994 年的29.18 %,1993年后的太湖则全部富营养化。“这完全跟人类活动有关。”黄宣伟说。

  太湖治污

  1991年六七月份,经过连续两次长达10多天的暴雨后,太湖爆发了特大洪水。黄宣伟说,这是因为上世纪50-80年代,太湖大量围垦湖泊和河道而致。太湖流域被围垦的湖泊及河道共528平方千米,其中太湖被围160平方千米;减少湖泊及河道蓄水能力约8亿立方米, 其中太湖约3亿立方米。

  河道的破坏、蓄洪能力的减少,让太湖丧失了泄洪能力,整个湖西、太湖以北及以东一片汪洋。“由于未能形成河网,河道又堵死了,不能下泄,只能炸坝分流。”一位参加当年抗洪的水利人士回忆,他们当时打开了所有的下游出口,但远远不够,最后只能炸毁太浦河堵坝、红旗塘堵坝和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望虞河石坝。

  官方数据表明,当年的太湖水涨到了4.79米,造成直接损失110亿元。

  洪水过后,中国加快启动了第一期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投资逾百亿元。1987年6月就已立项的这一工程,确定了十项治太骨干工程,其中江苏省建设任务共六项,分别是望虞河、太浦河、环太湖大堤、湖西引排、武澄锡引排和杭嘉湖北排通道工程,总投资达34亿元。

  太湖的污染问题,也被纳入太湖治理工程中。

  1998年,国家批准《太湖环境治理计划》。也就是这一年,国务院有关部委会同苏浙沪两省一市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水污染治理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1998年底的“聚焦太湖零点达标”行动,并在1999年元旦钟声敲响之前宣布“基本实现阶段性的治理目标”。

  所谓“零点达标”,即在1998年底,太湖地区1035家重点污染企业—其中江苏省770家、浙江省257家、上海市18家,必须全部实现达标排放。1998年12月31日23时,国家环保总局无锡“聚焦太湖”指挥部一片灯火通明,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政府依次电告了治理最后完成情况和“零点行动”检查结果。

  1999年零点时刻敲响,“零点行动”以完满成功而收场。但事实上,在治理过程中,太湖及河道的水色,已从清澈见底,变成了浑浊的“酱油汤”。

  “20多年前,河里清得见底,河边长满了水草。”作为渔民的陆波亲历了这个过程,他说,那时他们在船上做饭都直接从河里舀水,但后来,河水开始变混,人碰上手就会发痒。

  跟水质变化相关的,是河边接连拔地而起的乡镇企业,发着恶臭的工业污水越来越频繁地通过管道,直排入河。

  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们以前还把粪便放进化粪池,作为肥料。后来就光用化肥了。”63岁的太湖农民汤林才说,但后来,他们发现,连地下水也不能喝了。

  “太湖河网纵横交错,大概每隔300米就有一条河。”著名环保专家、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太湖虽然面积很大,但水并不深,这样密如蛛网的河网,一条河受到污染,很容易沿河网蔓延开来。大量的污水沿着河网蔓延汇入太湖,太湖自然水质根本就无法清理。

  而太湖的另一特点是,水体交换缓慢。多次考察过太湖污染的长江水资源专家翁立达解释说,太湖的地理形状比较特殊,太湖位于流域中部.是冲积过程中受泥沙落淤规律形成的洼地蓄水湖泊,由于太湖来水的流域面积达15000平方公里,而进出水口只有219个,因此太湖换水周期比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三大淡水湖长得多,需要317天。

  “这种水体更换速度,碰上大规模工业污水只能被污染。”翁立达说。

  太湖变清: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当年的太湖环境治理计划中,国家还提出了一个要求:2000年太湖水体变清。但很快,人们发现实践结果与计划有巨大差距。国外经验表明,解决湖泊含磷过高问题、使湖水变清,需耗时20-30 年。

  糟糕的还不止这一个。“太湖也开始缺水了。”据太湖流域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人烟稠密、工业增多、水质变差,太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面临着缺水危机,在大旱年代,太湖缺水甚至高达120亿立方米。但这时的太湖,还必须肩负供应黄浦江的水源。

  水体严重污染、水资源极度匮乏,让太湖不得不求助原本跟其并无太多直接往来的长江。“其实在以前,太湖跟长江并没有太多联系。”翁立达说,虽然太湖水最终会通过黄浦江流入长江,但因太湖属于河网系统,供水和水体交换更多是靠四周交纵的河道。

  但现在,太湖不得不向长江水伸手。2001年开始,国家要求大力引长江水入太湖,在治污同时,通过“引江济太”改善水质。

  望虞河,成为“引江济太”的主要河道。望虞河开凿于公元前475年,由越大夫范蠡所建,南起太湖沙墩口,北至长江边的耿径口。千年时间流转,望虞河渐被堵塞,直至中华人民共和中国建国后才获重新疏浚。但在此前,它联通长江的作用,主要是向长江泄洪。

  “‘引江济太’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望虞河将长江水引入太湖,改善太湖水环境,由此带动其他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加快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缩短太湖换水周期,实现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翁立达解释说。

  但这仍然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几年水质检测也证明,太湖水质依然在不断恶化。2005年,第一轮治理太湖结束,当年的媒体形容其为“久治而不决”,而当年参与治理的太湖管理局人士,也默认了这一形容:“各方利益和义务权衡是最大的难题,治理工程的标准提高一点,分水分钱的方案就要重来。”

  2005年,第二轮太湖治理开始。黄宣伟接受采访时说,第一轮太湖治理时,太湖的污染面积只有1%;但到了第二轮治理开始时,太湖的污染面积已超过80%。

  这并非是太湖管理局无能。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主要由苏浙沪三省(市)按块负责,缺乏一个流域的日常监督机构。《湖泊科学》杂志曾撰文分析,城市供水、排水、排污、水质的管理,分属城建、公用事业(2071.458,-20.89,-1.00%)、环保等多个部门,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客观存在着“多头管水”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无人对水负责”。

  而太湖,很快报复了人类。2007年6月,太湖蓝藻大爆发,威胁到无锡自来水供应。据无锡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除锡东水厂外,其余占全市供水70%的水厂水质都被污染,影响了200万人口的生活饮用水。

  那是一段无锡人不愿回想的历史,几十厘米厚的蓝藻覆盖了所有水面,水龙头打开后淌出的是又黄又臭的水,居民们不得不购买矿泉水洗澡做饭。

  长江救不了太湖

  蓝藻危机后,江苏省级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太湖治理。2008年5月,国务院又批准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为达成该方案提出的“2020年之前太湖水质从V 类提高到IV 类,部分水域III 类”的目标,中国计划总投资为1114.98 亿元。而据内部消息,真实投资总额可能超过2500亿元,仅江苏一省便将超过1000亿元。

  这是1949年后中国投资最大的环境治理工程。

  也正是在2008年,种了几十年地的汤林才有了新工作,每年6-10月,专事在大浦港太湖入口打捞蓝藻。汤林才说,尽管电视上一直在播太湖污染逐渐好转,但他并不这样认为。蓝藻最多的时候,他划船像在破冰,蓝藻厚得连一块砖头放在上面都沉不下去。

  渔民陆波则直言最近的水质更差了。他说,就在10天前,水里还飘着臭味,湖里的水草死了,河螺、河蚌也几乎绝迹,打鱼必须要到很远的湖面才能有所收获。

  “水质监测表明,今年太湖的水质并未好转。太湖的污染是过去30年积累起来的。即使现在把污染源都控制住了,但光是太湖湖底淤泥积累起来的污染物质逐渐释放,可能20年左右太湖都还将呈现污染严重的状态。”马军说,从统计数字看,一些污染指标有所下降,江苏省政府还是下了很大气力整治,但收效有限。

  “现在大家把希望寄托在引江济太工程上,长江水也靠不住了。”翁立达说,2007年蓝藻围攻无锡时,“引江济太工程”的确起了很大作用,这令很多人对引长江水挽救太湖寄予厚望。但事实上,由于望虞河的水只经过东面,最多带动太湖东面的水体交换。“以清释污”的期望则更是渺茫。翁立达说,据他们的监测,长江边各个企业的污水排放,氮、磷的成分已经相当高,自净能力有限。指望长江水稀释太湖的污水,基本不会有多大效果。

  “把长江当抽水马桶,是肯定不行的。”马军说,治理污染源和居民自己提高对太湖的保护意识,才是太湖的唯一出路。

4、江湖酷旱生死劫

来源:时代周报2011-06-02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78995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经受一场史上罕见的重旱—不仅长江水位急降,素有“长江之肾”之称的各大淡水湖或干涸见底、或成草原。据民政部救灾司5月27日统计,此次旱灾已造成400多万人饮水困难,16.7万公顷农田绝收。

江湖告急,江、湖、人关系亦随之改变。连年遭遇“旱魔”之后,三峡工程被广泛质疑是肇因之一;而阻碍长江与湖泊连通的7000多座闸坝,也再次引发了民众对重构“江湖格局”、改变人为过度干预水系生态的反思。

本报记者 何光伟 发自武汉

站在岳阳洞庭湖大桥下,一眼望去是干涸开裂的湖床和死去的鱼。湖床上的裂缝可伸进一个拳头,而昔日碧波荡漾的岳阳渔港码头也成了“烂泥塘”。

洞庭湖区边,滴水皆无的水塘随处可见,这就是今年以来的持续干旱给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带来的影响。洞庭湖水位早在5月11日就降至21.74米,创历史同期最低。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年份。

中国在5月27日拉响国家级干旱预警。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1.044亿亩。官方估计,此次旱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50亿元人民币。

民政部救灾司的统计称,大旱导致近16.7万公顷农田绝收,其中作为中国大米主要产区的湖南和湖北两省绝收情况最为严重。

就在大旱持续肆虐时,位于江西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降至历史最低,江西方面认为是“三峡工程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湖格局’”。

为抵消这种改变,江西已准备在湖口建起2800米长的闸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

其实鄱阳湖修筑闸坝并非偶然,曾经江湖畅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生产粮食和防汛抗洪,早已使用闸坝,隔断江与湖的连通。

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数据表明,最近50年,长江沿岸共建起7000多座闸坝将湖泊与长江人为隔断,目前仅剩鄱阳湖和洞庭湖与长江相通。

筑坝之梦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影响巨大。”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晓鸿认为,“三峡工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湖格局’。”

事情源于2008年1月,鄱阳湖都昌水文站出现8.15米水位,创历史最低纪录。江西方面遂将鄱阳湖流域降水和长江上游来水偏少的矛头,直指三峡水库蓄水。

传媒当时的报道称:“由于三峡大坝的拦截,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水位,湖水大量外泄,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可能就此成为历史的记忆。”

三峡总公司方面随即回应称,江西的指责“没有道理”,鄱阳湖水位消涨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三峡工程。

《东方早报》的报道表示,这一争论后来上报到国家能源局,迄今依然无解。

但受长江流域旱情和三峡蓄水影响之激,江西省多年的鄱阳湖“筑坝之梦”再次被唤发。2008年12月,江西省成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亲任组长。

该枢纽的原方案是:在距长江27公里处的鄱阳湖北端,修筑一座长约2.8公里的混凝土闸坝,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规划》,其中涉及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内容为两句话:做好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鄱阳湖水利枢纽各项工作。

《规划》获批后第3天,江西省政府召开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会议。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强调,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

挂在九江星子县南康镇宣传栏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规划介绍显示,江西省已选好在九江市海会镇和东侧的高桥镇之间修筑这一水利枢纽工程,但时至今日该工程尚未开工。

其实鄱阳湖的“筑坝之梦”绝非偶然,长江两岸在近50年内早已建起7000多座闸坝隔断了江湖联系,目前仅剩鄱阳湖、洞庭湖还与长江自然连通。

数据显示,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约是长江径流量的15.6%。长期以来,由于长江上游水量不足,清澈的鄱阳湖湖水源源不断汇入浑浊的长江,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供水。

人为干预水系生态的做法,是在用“三峡的手段”试图抵消三峡对鄱阳湖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李建华批评江西的做法是违背自然规律。

鄱阳湖筑闸坝会使长江中下游的水问题更加严重,国际生态专家则担心:“随着长江流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壮阔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隐患重重

对于鄱阳湖修筑闸坝,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教授表示:“以前在长江上修建闸坝为围湖造田防洪,但现在完全没必要。”

在张博庭看来,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的水量基本可以控制住,下游湖泊无需担心洪灾,再建闸坝就有多余之嫌。

事实上,专家们更多的意见是,修筑堤坝会留下诸多隐患,包括河道淤积、潮汐变形、河口淤塞、行蓄洪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退化等。

同样,原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认为,尽管闸坝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形式之一,具有防洪排涝、拒咸蓄淡、灌溉供水、通航养殖、景观娱乐、生态保护等功能,但闸坝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闸坝会使水流趋缓、径流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体污染加剧。索丽生表示,闸坝还阻断洄游通道,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退化等。

早在2005年,索丽生就呼吁“有必要重新评估已建的闸坝,并据此决定是采取调整运行方式还是采取改建或拆除的措施,来消除或减小闸坝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则认为,建造大型闸坝会加剧下游湿地萎缩,还将直接“打乱上下游水流平衡”,最终影响蓄洪能力。

以“水袋子”洪湖为例,以往多怕涝不怕旱,但今年大旱让洪湖湿地生态受到了近乎灭顶之灾。官方因此惊呼,“洪湖湿地生态恢复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水利规划技术顾问易贤命将今次洪湖大旱归罪于三峡水库。“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刷深了河床,使长江水位下降,恶化了洪湖从长江补水的条件。”他说。

大型水利工程都有两重性,易贤命告诉时代周报,今年洪湖大旱发生的生态灾难,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三峡水库下游生态补偿不到位的惩罚。

一系列的江湖闸坝隐患引起官学两界重视,“重建江湖联系”的理念已得到认同。

国务院在2006年颁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中,强调要“通过闸口改造、建过鱼设施和实施灌江纳苗,恢复江湖鱼类生态联系,维护江湖水域生态的完整性”。

张博庭表示,必须要恢复长江与湖泊的联系:“三峡水库已经建成,如有必要,可以拆除下游的一些闸坝。”

5、南方大旱致庐山瀑布等多处自然人文景观消失

来源:新华社2011-06-02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79083

北京6月2日电 长江干旱,洞庭湖、鄱阳湖、洪湖喊渴,长江三峡紧急放水……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的罕见大旱,对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农业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近期,网民对旱情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有网民称,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大江大湖已经面目全非,古代诗词美文中提及的美景也大打折扣。

【核心网事】“别了,岳阳楼记”

日前有网友发出一个名为《别了,岳阳楼记》的网帖,称今年的大旱导致范仲淹笔下的名篇《岳阳楼记》所描述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江、湖景观已经当然无存,感觉异常痛惜。

此外,还不断有网友发帖称,由于持续大旱,长江中下游“曾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洪湖只剩下一块小水洼”、“洪湖水不再浪打浪,鄱阳湖变成大草原”;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现在已经“气若游丝,奄奄一息”。

网民痛陈大旱致使人文景观消失引起网络关注。网民“梅在海角”说,“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浩浩汤汤的洞庭水哪里去了?我们再也看不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美景了,真是可惜啊,让人不免有“不以物喜,只以景悲”的感叹!

网友“岳阳人”说,大旱导致长江中下游奇美的自然景观消失了,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千里湖光山色何时可以复还来!

 “千余年岳阳楼犹在,八百年洞庭湖已干”,网友“hoho199”说,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只能出现在梦中了。江南无江,水乡无水,失去的不仅是一片风光……

【记者调查】旱魃凶顽下,烟波消、水憔悴、景观失

为了求证网民所传的景观消失情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分赴长江中下游的几个重点地区,寻着千古经典诗词佳句,探访那些闻名遐迩的人文和自然景点是否安在。

――湖南岳阳楼: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景色不再

 “我从没见过水干成这样。”6月1日,“中国网事”记者在湖南岳阳楼景区碰到带朋友来此游玩的岳阳本地居民徐彩云,在给远方的朋友当“导游”时,她满带可惜的口吻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远山,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笔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让无数中国人心旷神怡,纷纷慕名而来。记者在巴陵广场眺望洞庭湖,裸露出来的几处沙洲让以往水天一色的景象不再显现,尽管视野依然辽阔,但从远处君山岛露出水面的高度看,水位明显比之前降低了不少。

徐彩云就住在岳阳楼景区附近的梅溪桥老街,她指着湖心一片露出来的沙洲说:“我在这里长大,印象中还没见过沙洲露出来。”徐彩云还说,就在旁边的岳阳港务局码头也因为水浅不能停靠大船。

岳阳楼景区办公室副主任尹明伟说,游客在丰水期前只能乘船前往湖中的君山岛,现在可以从旁边的农场通过沙洲到达。

来自成都的黄福君是在出差的途中专程取道岳阳来游玩,他告诉记者,完全是冲着《岳阳楼记》来的,但大旱影响了美景。

岳阳楼景区的一些居民告诉记者,岳阳楼一直是亲朋好友游玩的首选之地,初次到这里的人很难感受到干旱带来的变化,正常年份的景色其实远比现在壮美。

――江西:庐山瀑布成“游丝” 石钟山下失妙音

李白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位于江西庐山南麓。但“中国网事”记者5月31日在山脚远眺庐山瀑布,发现在一片淡淡的雾气中,本该是蓬勃激涌的瀑布变成了一条条细丝。

庐山景区管理人员介绍,往年的4月份,当地就处于雨季,降水充沛,庐山瀑布水流汹涌,山涧水声轰鸣。但今年到了5月下旬,庐山瀑布还是水细声小。一些游客说,缺水的庐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涧鸣泉的独特魅力,更无法领略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宏伟气魄。

在以庐山瀑布而闻名的江西九江,干旱使得主要景区景点和湖区受到直接影响。九江市防汛人员告诉记者,庐山风景区有8座水库,到5月底,这些水库水量比往年同期少了60%,绝大部分水库都处于死水位。

苏轼的《石钟山记》让石钟山闻名古今,石钟山景点位于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湖口县。记者在石钟山看到,临近长江一侧的山脚部位已有一些小溶洞暴露出来。导游告诉记者,前几天暴露的小溶洞更多,一个个小石孔密集排列。

5月下旬,三峡放水后,湖口段的长江水位逐步上涨1米多,一些溶洞淹没在水下。导游指着山脚处告诉记者,去年5月份,长江水已上涨,并接近山壁上的大树底部,但现在的长江水距离树根还有三五米。

在江西省星子县,著名的鄱阳湖景点落星墩不是坐落在湖水中,而是坐落在“草原”上。记者看到,由于干旱缺水,落星墩附近的湖泊底部新草狂长,周边出现了一片片草原景观。

6、我国最大淡水湖遇严重旱情 河床变草原

来源:新华网2011年06月02日

http://green.news.qq.com/a/20110602/001026.htm

【导读】:自526日以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连续第6天下降。春夏之交,本应是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却变成了一片草场。鱼儿失去产卵地,沉水植物失去萌芽机会,冬候鸟的口粮堪忧……鄱阳湖正经历一场旱灾大考。

因水位持续下降,本应是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却变成了一片草场(5月31日摄)。今年以来,江西降水持续偏少。1月1日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3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7成,降水量之少,排1959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位,其中赣北赣中有59个县(市)降水量突破历史最低值。6月1日上午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10.31米,较前一天下降了0.13米,这是自5月26日以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连续第6天下降。至此,5月以来几场降水对鄱阳湖水位的提升作用已全面结束,干渴的鄱阳湖急需新的有效降水。 “高水是湖,低水是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这种周期性的水位变化和地面的干湿交替是鄱阳湖最主要的生态特征。目前,鄱阳湖正在经历严重的旱情。春夏之交,本应是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却变成了一片草场。鱼儿失去产卵地,沉水植物失去萌芽机会,冬候鸟的口粮堪忧……鄱阳湖正经历一场旱灾大考。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5月31日,鄱阳湖畔的渔民邓某说,往年这个时候水位已经蔓过这些石墩。今年以来,江西降水持续偏少。1月1日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3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7成,降水量之少,排1959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位,其中赣北赣中有59个县(市)降水量突破历史最低值。6月1日上午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10.31米,较前一天下降了0.13米,这是自5月26日以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连续第6天下降。至此,5月以来几场降水对鄱阳湖水位的提升作用已全面结束,干渴的鄱阳湖急需新的有效降水。 “高水是湖,低水是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这种周期性的水位变化和地面的干湿交替是鄱阳湖最主要的生态特征。目前,鄱阳湖正在经历严重的旱情。春夏之交,本应是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却变成了一片草场。鱼儿失去产卵地,沉水植物失去萌芽机会,冬候鸟的口粮堪忧……鄱阳湖正经历一场旱灾大考。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页 下一页

7、大旱挤压麋鹿生存空间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06月0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1-06/01/c_13904145.htm

  干旱不仅让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遭受严重影响,还殃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珍稀动物。位于湖北石首市天鹅洲的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野生麋鹿,面临饮水困难、食料减少、生存空间缩小等问题。

现状

  5月24日早上,一只出生不到一个月的野生小麋鹿进入观测员视野:它在干旱地面艰难行走,突然左后腿一沉,卡在干裂的地缝里,挣扎了几下拨出腿,一瘸一拐地继续走。

  去年11月以来的干旱致使保护区适宜野生麋鹿生活区域越来越少。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李鹏飞说,占地2.3万亩的保护区里麋鹿可取水的天然水塘在这次干旱中90%以上干涸了。

  干旱还造成草场面积退化,麋鹿的天然食物减少了。李鹏飞说,浅水塘没了,沉水植物、浅水植物这些麋鹿喜欢的食物也没了,而苍耳、接骨草、天命精等旱生植物疯长。为了遏止旱生植物繁延,保护区给保护人员发了一把镰刀和一顶草帽,去除这些杂草。

保护

  麋鹿喜欢在水草丰美的湿地环境生存。石首市麋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江汉平原南苑,长江河道的多次摆动在这里形成了“九曲回肠”的故道,留下了珍贵的以大片芦苇为基础的湿地生态系统。

  除了极端天气,环境恶化及人类活动也给麋鹿保护工作造成困难。“过去1公顷可以养活一头麋鹿,现在2公顷才能养活一头,因为水草少了。”李鹏飞说。

  沿着荆江大堤,有不少意杨树林,成堆成堆的原木等待商贩来装运。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速生经济林,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在麋鹿保护区工作人员看来,意杨树是与环境争水的抢夺者。

  “这些树的吸水性非常强,它们所到之处,土地表层是干旱的,而且会抑制其他喜湿植物的生长。”李鹏飞说。

  另外,围水养鱼也对麋鹿构成威胁。到保护区进行违法水产养殖的行为屡禁不止,雄性麋鹿到水域觅食,不小心就会被渔网缠住鹿角,麋鹿在挣脱渔网过程中,鹿角大多被折断。李鹏飞拿出过去的记录说,保护区不乏这样让人心痛的例子。

  在法律保护下,人类猎杀麋鹿的行为基本被制止,但人口稠密地区的保护工作出现了水质污染的问题。

对策

  麋鹿保护面临的问题引起政府重视。去年8月,湖北省环保厅与英国WWT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合作编制《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发展规划》。

  保护区副主任温华军介绍说,来自英国乌邦寺庄园、布里斯托动物园等专家利用遥感卫星监测保护区的湿地环境,目前保护区最适宜600头左右的麋鹿生存,超过这个数量,环境的承载压力就剧增,不利于麋鹿生长。

  据介绍,保护区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申报的对麋鹿生活区域病原微生物调查及麋鹿体内病原菌和寄生虫调查项目已进入审批程序。“极端气候越来越多,麋鹿不是遭遇洪水袭击,就是被干旱折磨,疾病变得更加复杂,这个项目将对下一步保护麋鹿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李鹏飞说。

李鹏飞希望能在故道入水口修建一个水质处理厂,将从岸上流来的富营养化、农药化肥污染、人畜粪便污染过的水进行处理。“让清水流进保护区,是迫切的事情”。

8、“洪湖、鄱阳湖无水了”给我们提了醒

来源:光明网2011年06月02日

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06/02/6790683_0.shtml

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最新消息报道,鄱阳湖湖心地带已成“草原”,洪湖核心地带水位仅有0、3米,湘鄂赣皖四省众多河流断流,近千座水库临近干涸。寄予厚望的三峡水库也只能补水数日。(《新华网》2011年5月31日)

形势严峻。平时毫不起眼的“水”,今天竟成了威胁我们生存的“索命绳”。

造成“干旱少水”的原因尽管千千万万,但其中三个要点却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其一,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极端天气频发,导致降水异常;其二,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江河湖库蓄水能力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其三,水资源保护措施落后,社会节水意识缺乏,水资源浪费严重。

相关部门透露,今年是湖南自1910年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年份;自去年11月以来200多天,湖北有60个县市降雨量创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气象专家论证,类似反常极端天气频发,最大的诱因是无节制的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经济迅猛发展。但被GDP金色光环遮盖的是无处不在的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的无度增长,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过度排放,地表水资源受污染导致利用率大大降低,大批量污染源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资源无法利用是当今水资源紧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据调查,今天广大农村抗旱排涝的水利基础设施,多数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除上世纪七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比较全面的大修外,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弃儿”状态。加上一些地方盲目城市化建设,致使河道淤塞,湿地消失,湖面减少,昔日水利设施基本丧失了蓄水功能,成了“天雨水就有,天旱立刻干”的“天命”环境。

这场不算严重的干旱把长期掩盖在经济发展光环下的生态脆弱暴露无遗,让我们看到了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教训,看到了生态保护形势的严峻。虽然,短期内因为干旱社会经济要受点损失,但比起持续的污染和恶化,这个当头棒喝却具有醍醐灌顶的警示意味。

9、中国聚焦:长江中下游异常大旱再敲气候变化警钟

来源:新华网2011年06月01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4801355.html

  新华网武汉6月1日电(记者 沈翀)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旱将中国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推上了尴尬境地,曾经烟波浩渺的两大淡水湖中心区成了“草原”,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有关气象专家表示,导致大旱的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这次大旱再次表明:“气候危机”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民众的生活。

  监测显示,今年前5个多月,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八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评估,这是长江中下游自1954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湖北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水田几乎都没有栽上秧苗,旱地刚种植下去的棉花也是“奄奄一息”,冒出来的苗还不到往年的一半高。农民在一个快见底的湖里挑水,拿着瓢,一瓢水一瓢水地浇地。而在岗地,10米深的压把井已经打不出水来,只能靠消防车送水来满足人畜饮水。

  民政部救灾司的消息称,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等长江中下游五省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423.6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

  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这场异常干旱,专家认为主要是由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发生了显著改变。

  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副主任周月华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自去年底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整体偏弱,暖湿气流无法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她说,与此同时,受拉尼娜现象影响,西北气流占据主导地位。今年冷空气南下频繁,也压制了暖湿气流北上,一直都难以形成持续性的降水。这也造成了去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偏少。

  曾参与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的湖北省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正洪介绍,本次干旱再次说明气候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研究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大气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强,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难以预测。

  他说,这次的天气灾害是以异常干旱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在之前已经有所显现。以湖北为例,历史资料表明,虽然近几十年降水总量几乎没有变化,但降水的时间分布,降水的区域分布出现了明显变化,也就是说降水呈现出了时间短、强度大、小区域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无降水日数明显增长,降水往往以极端的暴雨形式出现。

  陈正洪说,过去湖北春节气象预报有个专用名称叫“春季连阴雨”,现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长江中下游春季绵绵细雨现象也渐渐减少,反倒是“秋冬连旱”“冬春连旱”这样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过程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正日益加大,极端严重的洪灾、冰雪灾害及干旱事件有增加的趋势。

  报告预测说,中国长江流域未来50年地面气温将可能上升1.5至2摄氏度,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将呈进一步增加趋势。

  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介绍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适应气候变化,变弊为利,减少损失;另一方面需要延缓气候变化。从适应变化而言,需要各地地建立高效专业的应急机制,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在生活方式上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从延缓变化而言,则是要从根本上建立起延缓气候变化的体制与机制。

  “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层次都是系统工程,适应是当务之急,这需要各个部门加强联动,从长远着手,加强应急,排查薄弱环节,构建适应气候变化趋势和当前基层实际的高效的应急机制,并打造一支高效、专业的应急队伍。”崔讲学说。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认为,本次旱情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防灾减灾体系不够完善,水利设施严重落后;旱情监测体系处于起步阶段,旱情监测评估和预测分析能力严重滞后;防汛抗旱技术水平偏低,抗旱工作基础研究滞后,抗旱手段相对落后等等。

  “适应气候变化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建立更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陈正洪说,“具体到这次旱情,对于长江中下游居民而言,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增强节水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

此外,专家们还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出台强制性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措施,如中国气象局已出台《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

10、北京科技报:三峡大坝的善恶之辩

来源:北京科技报2011-6-2王以超 李鹏 胡敏琪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7954-1.shtm

对三峡工程的管理者和支持者而言,今年的5月是令人及其不安的一个月。长江中下游入春以来持续的严重干旱,造成大量湖泊与河流干涸。一直饱受争议的三峡工程,此时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气候干旱、下游缺水、泥沙淤积、引发地震,这些词汇与三峡大坝联系在了一起,一些极端的言语甚至提出,三峡大坝应该被炸掉“赎罪”。

虽然目前三峡库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一些地质、生态问题是否因三峡工程而生还有待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三峡工程的一些后遗症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有些甚至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后三峡时代的头等大事。

三峡大坝的四宗罪?

气候改变导致旱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的气候监测显示,今年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至8成,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

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的水乡泽国,目前正在承受一场干旱剧痛,大量湖泊裸露出龟裂的湖底。而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遇到了空前的“水危机”,水域面积仅为去年同期的1/10,创下历史最低纪录。“水乡”江苏省同样未能幸免,南京溧水石臼湖已经基本干涸,数万亩螃蟹养殖场绝收。

近年来,中国南方频现异常气候,四川和重庆等地出现酷热、大旱以及暴雨等异常天气,三峡时常成为矛头所指。很多人认为,是三峡工程导致气候发生变化,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及其少见的干旱。

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祝从文看来,通常的情况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多雨季节,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湖北、江西、江苏、浙江、湖南、安徽、上海等地均出现了不成程度的干旱。

不过祝从文否认了三峡工程蓄水导致了长江中下游严重干旱的说法。他说,只要三峡大坝进行正常的放水,就不会威胁下游的供水,它也不会导致下游地区出现大面的干旱。

 “现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异常干旱应该是大尺度的气候变化,这与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有关,单纯一个水利工程项目不会对大尺度的气候系统发生影响。”祝从文认为,现在一些人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异常干旱归罪于三峡工程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祝从文的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姜加虎的认同,他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他的他的团队也在加紧对长江下游河流与湖泊旱情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显示,现在长江下游地区严重的旱情导致河流湖泊干涸最为主要的原因是降水量过少,三峡工程带来的影响不到影响比重的15%。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以前长江流域也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旱灾。最早的旱灾记述在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汉书?五行志》);唐中和四年(884年),江南大旱,引发饥荒,人相食。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史载“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另外,可靠历史记载显示,1671、1679、1778和1835年,长江流域都发生过严重的旱灾。

解放后在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以前,中国南方也出现过数次严重旱灾。1959年,华东地区的鄂、湘、皖、苏南和赣北部分地区7~8月上旬夏旱,部分地区延至9月,出现伏旱和秋旱,以皖、鄂受旱最为严重。当年,西南的四川和重庆等地也发生严重干旱。1971年,湖北东南部、湖南中部和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和福建大部春夏持续少雨。1978年,苏皖、湘、鄂、川等地又发生了严重干旱。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资料,长江流域发生比较严重干旱的频率平均为5.55%,中下游地区受旱机会高于上游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干旱频率高达9.0%以上,为全流域最高干旱频率区;其次是上游的嘉陵江地区,中心最高干旱频率为7.0%以上。

这些历史材料也印证,今年长江中下游干旱主要是天气的因素。

泥沙淤积必须炸坝?

在三峡工程建设以前,长江上游的泥沙将大量淤积在大坝内的问题就引起了已故中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黄万里的担忧,在他看来,三门峡水利枢纽就则是一个最为现实的案例。

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库于1960年建成运营。该水库仅在建成几年的时间里,大量泥沙就淤塞了三门峡水库和渭河的下游河道,潼关河床抬升近5米,淹没了渭河下游大片土地,几十万库区农民被迫迁移,若继续发展,严重威胁关中平原和西安市的安全。这些直接导致三门峡水库多次改建,降低水位运用,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

这场教训让黄万里在三峡工程上马前就提出了劝谏,要求三峡水库停止修建,以免重蹈三门峡覆辙。在给中央领导上书的一封信里,黄万里认为“此坝蓄水后不出十年,卵石夹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庆港”。

按黄万里的研究,长江上游最重要的造床料为砾卵石。卵石不同于泥沙,泄沙孔排不出去。若建了大坝,每年上亿吨的卵石将无法出川,而在上游淤积起来。到时候,重庆市江津北碚等县将遭洪水没顶之灾,只能炸掉大坝,把石碴连同历年沉积的卵石用船运出峡。

 “事实上,三峡水库近来的卵砾石来量并没有像黄先生估计的这么多。四川盆地周围从长江支流带来的卵砾石,其实在到达成都平原后,大部分都已经被淤掉了,真正进入三峡水库的卵砾石其实很少。” 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组长、今年已经83岁的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张仁告诉记者,工程论证时测量得到的卵砾石来量是每年约30万吨,这远远小于黄万里当初的测算。

张仁说,由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干流、支流上兴建了多大型水库,总库容已经达到200多亿立方米。这些水库的拦沙减沙的作用使三峡库区的来沙量减少。三峡库区自2003年蓄水以来,年均来沙量已经从5亿吨减少为约2亿吨。

未来,长江上游水库还将持续建设,以金沙江上修建溪洛渡、向家坝两座大型水库为例,其对三峡入库泥沙影响的预测表明,两座大坝总库容为177亿立方米,在2012年和2013年相继投入使用后,100年内其下游重庆市朱沱水文站的总输沙量将从333亿吨减少到150亿吨,进入三峡库区的泥沙将减少一半。

 “我们原来预计,泥沙填满三峡水库145米以下的库容为80年,但由于三峡来沙量的减少,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至两三百年。并且根据现行工程设计,泥沙就是在大坝前淤积到145米时也不会对水库尾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三峡大坝将来不存在炸坝的风险。”张仁说。

但是,三峡水库建成以后,长江中下游河道中的泥沙含量减少,导致河道两边的很多河岸、浅滩不断被冲刷,这对长江中下游的确造成了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出现了崩岸、溃堤的现象。很多地方的水道大大变宽,江水随之变浅,给航运带来很大影响。

不过张仁告诉记者,这些问题并不是三峡大坝建成以后才出现,实际上1981年葛洲坝完工实现大江截流、蓄水以后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只是三峡蓄水以后,有些问题开始变得更加严重。

人为拦截导致下游缺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时表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产生了一定影响。

张仁表示,这几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出现这些状况主要是因为三峡大坝试验性蓄水三年来,尤其在2009年10月,正值灌溉季节,中下游地区普遍出现来水不够,旱情严重。

 “当时,洞庭湖水位非常低,长沙自来水厂无法抽水,工业受损,而湘江、洞庭湖水位太低还直接影响了航运,江西省鄱阳湖也是如此。这些年,三峡中下游10月份平均来水量从原来的18000秒立米减少到13000~14000秒立米,中下游地区对三峡10月放水太少颇有怨言。”

然而,张仁认为,三峡大坝“有苦难言”。“三峡水库实施的是 ‘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7、8、9月不蓄水是因为泥沙含量大,同时也为了留足够的库容防洪。而冬季为了给下游补给,保证枯水期从3000多秒立米提高到5860秒立米,按设计就是在10月份蓄到175米的高度。”张仁说,正常情况下,10月份库区蓄水不会影响到中下游的来水量,但如今,由于三峡水库上游众多水库同样担心夏季泥沙量大的问题,于是也在9、10月份蓄水,结果上游大量来水被这些水库提前蓄走了,三峡库区来水少了几十亿立方米,这才导致下游缺水。

据了解,2009年那场旱灾最终迫使三峡在蓄水期大量放水,直接导致了当年三峡水库无法冲上175米的预定水位,只达到171.4米。而2010年,在航运部门的要求下,三峡水库改为在泥沙量尚多的9月10日开始蓄水,而且10月的放水量也被要求从原先的5800个流量提升到10月上旬放8000个流量、中旬7000个流量、下旬6000个流量。当年175米水位虽然蓄满了,但是同年的泥沙淤积却也整整多出2千万吨。

张仁强调,不能把下游缺水怪罪到三峡蓄水头上,因为既然要让三峡承担枯水期补给的作用,就必须给予它蓄水的权利。

至于究竟什么时机适合蓄水,张仁认为三峡应该坚持10月开始蓄,上游的大型水库可以提前到6、7、8月蓄水。“尽管这些水库汛期也有防洪任务,需要保存库容,但是,目前,上游水库的库容有一大部分不是用来防洪,而是用来发电的,防洪任务轻,可以在汛期蓄水。”

而由于上游这些水库不归国家水利部管理,有的是电力部门管理,有的则是地方水利部门管理,因此,蓄水的统一协调难以做到。在张仁看来,当务之急,应该由国家水利部防总统一调度这些水库,从而减轻三峡的负担,也保证充分发挥库区和下游的航运和用水的效益。

三峡工程导致汶川地震?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很多人又把三峡大坝想了起来,认为是三峡水库库容增加产生的巨大压力诱发了汶川大地震。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予以了否认,他表示三峡水库蓄水不可能‘触发’汶川地震。

沈国舫说,汶川地震是由于青藏高原东面向四川盆地过度区中的龙门山断裂带中映秀——北川断裂突然错动导致。龙门山断裂带属于青藏地震区中的龙门山地震带,三峡工程所在的黄陵背斜地区属于华南地震区中的长江中游地震带,两者并无区域构造上的联系。从距离上看,三峡大坝距汶川地震震中约700公里,库尾距震中也在300公里以上。多方面论证显示,三峡水库蓄水不可能“触发”汶川地震。

2008年以前三峡水库就已经开始大量蓄水,5年间水面上升了109米,水压对岩层的调整已经完成,而从156米至175米再增加的19米水头变化,不会引起库岸地震地质条件的重大改变。尽管预计蓄水至175米高程后,库区地震的频度和强度会有所增长,但仍以微震为主,不会超过三峡工程论证中所预计的最大震级。

三峡库区的有关地震监测也验证了沈国舫的说法。据了解,早在1958年,我国就持续不断地对三峡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测,为三峡工程坝址的选择提供了完备的数据与资料。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论证和监测资料表明,三峡蓄水可能诱发的极限地震为5.5级至6级,破坏性不会很大,而且,可能发生这种极限地震的断裂带分别位于仙女山和九畹溪附近的深山老林,对三峡工程和周边地区的影响较小。

近年来,三峡库区相关检测机构一直持续在对三峡库区的地震情况进行检测,目前的信息显示,尽管三峡库区在蓄水以后地震发生的频率大大增加,但是基本上都是3~4级以下的小震,并且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岩溶与矿洞分布地区、震级小于3级的浅层微震。2008年11月发生在湖北秭归县境内的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也只有4.1级,远低于预期值。

 “50年连续不断的监测表明,三峡工程175米试验性蓄水不会诱发破坏性较大的地震。”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勘测研究院地震研究监测处主任、高级工程师曾新平表示。

1 2 3 下一页

11、媒体称三峡成民意宣泄途径

来源: 南方日报2011-06-02

http://news.163.com/11/0602/08/75HGLEHU00014AED.html

核心提示:5月,国务院首次公开承认三峡已造成亟需解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有批评人士指出,三峡之所以成为迷局,是因为政府对三峡运行的信息不够公开,公众的知情权被剥夺。媒体质疑三峡大坝成为利益集团的“摇钱树”,并称旱情中的三峡已成为民意宣泄的大坝。

关注长江中下游旱灾

按照长江委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的说法,“干旱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三峡水库建成以前,长江中下游也频繁出现干旱。一般干旱或者较轻干旱2—3年一次;严重干旱大约78年一次。”

就在上个月,国务院首次公开声明承认三峡大坝已造成“亟需解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几天后,审计署公布了对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进行审计发现的31个财务问题。

学者葛剑雄(微博)著文:“支持和反对三峡工程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毛病,喜欢将利弊说到极端。这既不利于科学决策,也无益于作出客观的评价,更无助于消除已经出现的弊病。”

这场50年一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的大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5月28日下午,湖北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头道河村的陈伯像往常一样在家闲着,持续的大旱已经让他的8亩橘子“颗粒无收”。看着山脚下川流不息的长江,陈伯显然难以接受绝收的现实。“现在气候是越来越异常了,但今年怎么就这么干旱呢?你说是不是因为那个大坝?”

陈伯所说的大坝就是三峡工程,他家就在大坝上游不远处。如今,长达20多天的补水,已经让这个原本“丰满”的水库“憔悴了一大圈”,但是人们对它的质疑并不因此而少一点。

郭家坝镇的村民们告诉记者,三峡大坝挡住了外面的活气,凝滞了空气,而且在建设过程中震松了地基,导致地下水下渗,引发了现在的高温和干旱。在长江中下游,“指责”三峡大坝酿成大旱的人也多如牛毛。

三峡,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再一次身陷漩涡之中,难以自拔。

再陷舆论漩涡 坐拥三峡水库也只能让人们“望水止渴”,却拯救不了枯萎的庄稼

作为三峡大坝的所在地,宜昌市(秭归县)以三峡为荣。但现在,“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或许已无法再让宜昌激动起来了。肆虐的大旱悄然吞噬了这里,坐拥三峡水库也只能让人们“望水止渴”,却拯救不了干涸的土地和枯萎的庄稼。

5月29日上午,宜昌县中堡村58岁的王大爷看着山坡路边的油菜苗,一筹莫展。“今年种的油菜、玉米、花生都没有收成了。你看,这些幼苗全都快枯死了,长不大了,现在又得重新种。”他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份一直到现在就下了两场雨,都不大。“去年还下了场雪,但是很小。”

此前,中央气象台称,造成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出现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极端气候频发背景下的拉尼娜现象。

不过,王大爷不这么想。“我听人家说大坝对干旱有影响,但也不清楚,应该是建大坝炸山时把地基震松了,水都渗下去了。我们原来有口老水井。因为地下凿洞震动,水漏没了。”

村民们有着自己的生活逻辑,“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坝把气流挡住了,活风进不来,下雨就越来越少。”

不过,长江委三峡水库管理局副局长王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驳称,将大旱“归功于”三峡水库的认识是极端错误的。“这种大范围的旱情是大气环流紊乱造成的,而三峡水库显然没有如此大的能量。”

长期监测三峡对气候影响状况的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表示,按照现有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证据表明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理论归理论,但现实是残酷的。在今年遭灾最严重的“千湖之省”湖北,干涸的湖泊、枯竭的河流、龟裂的土地以及绝收的粮食让人们欲哭无泪。武汉开出租车的司机老赵几乎是愤怒地告诉记者,“上面截我们的水,‘南水北调’还要把丹江口水库的水往北方送。本来土地是要靠水来滋润的,现在两头榨干我们,你说湖北不旱才怪!连傻子都知道!”

对此,长江委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向记者表示,三峡大坝只是在每年9—10月份左右的汛期截水,而在每年12月到来年4月份的枯季,还会向中下游补水。“这种逆向的调节并不是单向截水。”

设计者低估问题严重性?事实证明,修建大坝对气候的影响早就超出了10公里圆圈的范围

秭归县今年大旱让茶叶歉收,南方日报记者在马家湾看到,不少茶农把茶树打剪,晒枯后当柴烧,计划来年再种新的茶树。茶农李婶大告诉记者:“突然碰到这么厉害的大旱,我们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

实际上,干旱的魔咒早已在中国上空游荡了多年。按照长江委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的说法,“干旱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三峡水库建成以前,长江中下游也频繁出现干旱。一般干旱或者较轻干旱2—3年一次;严重干旱大约78年一次。”

不幸的是,这一“自然现象”在三峡大坝修建以后明显加速,近10年来长江流域更是连续多年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河道低水位。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今年的大旱在内,过去30年,中国共发生了17次大的旱灾,其中有14次是在近20年,10次是在三峡大坝动工以后。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的2006年,长江不少断面出现“百年一遇”的低水位,重庆、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区都出现“历年罕见”的干旱。

2009年整个三峡工程竣工后,9月份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洞庭湖、鄱阳湖、湘江、赣江又发生严重旱情。

这种情况或许大大超出设计者的意料。当年预定的“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要功能如今都运转正常,却没有料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而设计者们显然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记者掌握的一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节选本)》称,三峡建库后对库区及邻域气候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公里,表现最明显的在水库附近。

事实证明,影响早就超出了10公里的圆圈。即使是今年遭灾严重的郭家坝镇,距离库区亦逾40公里,而四川、重庆至宜昌,距离则已经超过600公里。

更让人们无法理解的是,今年大旱中五大湖竟集体“深度见底”,为三峡再添“隐痛”。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认为,“三峡工程的运行,打破了湖水原有的吞吐规律:以鄱阳湖为例,每年10月是三峡大坝蓄水期,此时正值江西省枯水季节,鄱阳湖急需江水补充,但结果是,非但得不到补充,反而被长江低水位拉空。”

面对舆论压力,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公开澄清说,“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

不能承受抗旱之重 相对肆虐的旱情,三峡工程在抗旱战场上的作用最多是尽“绵薄之力”

尽管饱受争议,但突如其来的“50年一遇”大旱还是让人们对三峡水库较往年寄予更多的期盼,希望其挽狂澜于既倒。

资料显示,三峡水库为中国最大水库,库容量为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兴利调节库容165亿立方米。

记者拿到的一份文献证实,三峡水库现有调度按“蓄清排浑”方式运行:每年5月水库开始逐渐腾空库容;汛期过后,水库从10月1日至10月31日蓄水至175米,少数年份蓄水过程延续到11月份;12月至次年4月,水库按电网要求放水发电。

这意味着,在现有水库特征条件下,三峡水库解决中下游干旱缺水问题的潜力就在于,165亿立方米的库容在6—7个月内如何分配。

王井泉向记者介绍,目前的《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正在重新修订,新的方案将赋予三峡工程抗旱功能。

据陈进透露,早在去年初,国务院就已经批准三峡水库增加抗旱功能,与防汛处于同等地位。5月7日,三峡水库启动了今年首次紧急抗旱调度。5月25日开始,国家防总又将三峡水库日均下泄流量加码至约11600立方米/秒。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5月28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约190亿立方米,抬高湖南城陵矶、湖北汉口、江西九江等水文观测站点水位2米左右。

然而,相对于肆虐的旱情,三峡工程在抗旱战场上的作用最多也只是尽“绵薄之力”。即使是宜昌,迫于旱情压力也不得不启动自然灾害救助三级响应,而在库区所在地秭归县,不少地方出现庄稼颗粒无收的局面,12个乡镇20多万人口受灾。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表示,不应对三峡期望过高,长江中下游旱情主要得靠当地汛期降雨来缓解。实际上,三峡水库充其量只是一个大水库。相比于国内其他大型水库,三峡水库的库容量不到2个湖北丹江口水库,3个广东新丰江水库,无法承载民众所寄予的厚望。

值得注意的是,三峡下泄水流到达目标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马上就可以发挥抗旱作用。陈进指出,为了三峡水库抗旱调度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加强干旱预警预报工作。

此外,陈进认为,三峡抗旱调度需要设置一定的门槛。“除非严重旱灾,一般性的干旱应当主要通过当地水库、用水需求管理、限制中下游引调水量等综合措施解决,不应该使受旱地区过分依赖三峡水库。”

三峡迷局离不开“利”字 原本需兼顾防洪、航运效益的三峡大坝会否成为“利益集团”的“摇钱树”

对于这次50年一遇大旱,尽管外界已经纷纷扰扰,但三峡很淡定,因为它不会说话。

事实上,三峡这个“迷局”由来已久,自从开始被论证的那一天起,它就一直处在舆论漩涡之中。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利”。

资料显示,三峡大坝工程静态总投资为954.6亿元(以1993年底物价计算),截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累计完成动态投资1849亿元。

对于它庞大的投资规模的争议早已有之。著名水利工程师黄万里1993年在对国务院的建言书中写道,“论经济效益,此坝每千瓦造价三四倍于一般大中型坝,可以打破世界纪录,其经济可行性并不成立。”

然而,黄万里的批评在三峡实际运营5年后得到了有力的反驳。

根据三峡集团下属上市公司长江电力的2010年年报,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18.80亿元,营业利润87.83亿元。按照比例计算,三峡电站2010年实现营收183.48亿元,营业利润约73.65亿元。

但公众关心的远不止这些,旱情中的三峡已然成为民意宣泄的大坝。有媒体质疑,已经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的三峡集团,甚至开始促成旗下地产公司的上市,这会否使原本需兼顾防洪、航运效益的三峡大坝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摇钱树”?

就在上个月,国务院首次公开声明承认三峡大坝已造成“亟需解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几天后,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进行审计发现的31个财务问题。

有批评人士向记者直言,三峡之所以成为迷局,是因为政府对三峡运行的信息不够公开,公众的知情权被剥夺,长江上下游各省之间的蓄放水利益没有经过充分博弈,而且管辖长江流域及三峡的部门众多,缺乏权威和统筹,地方政府也各自为政。

5月19日,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三峡后续规划》给各方带来了很大的期待,规划中再三强调要妥善协调库区与移民、上下游、生态环境的关系。但作为一部行政条例,该规划在权威性和强制性上依然稍显缺失。或许,只有“依法治坝”,为各方利益诉求提供一个长期公平、公开的“角斗场”,旱灾下的三峡争议,才不会再硝烟弥漫。

2009年,学者葛剑雄著文“支持和反对三峡工程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毛病,喜欢将利弊说到极端。这既不利于科学决策,也无益于作出客观的评价,更无助于消除已经出现的弊病。”

这句话,事实证明,今天依然适用。

12、大旱难料凸显三峡中下游气候研究不足

来源:南方周末2011年06月02日

http://news.sina.com.cn/green/news/roll/p/2011-06-02/115722575831.shtml

  有专家认为,三峡蓄水造成泥沙淤积,清水下泄,导致中下游河槽下切,水位下降,加速了湖泊水流入长江,枯水期提前到来。

  □南方周末记者 鲍小东 发自武汉尧洪湖 实习生 史秋娟

  老渔民丁兴好一个星期没洗澡了。他的船搁浅在泥里,四周的湖底都暴晒在阳光下,仅有的河道里还有一点儿水。

  这里是湖北省洪湖,水面已消失了三分之一,最深处也仅剩40厘米。在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渔民弃舟而去,湖底已成辽阔草场。老船停滞在干涸的河床上,只与疯长的野草做伴。

  不独鄂赣湘,2011年以来,长江中下游部分省份遭受严重旱灾,三峡水库持续加大下泄流量以支持抗旱。然而,仍有不少声音将矛头指向三峡水库,认为三峡是大旱的直接原因。

  三峡再度引发争论。不同的是,这次集中在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上。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甚至认为,今年的大旱将使得三峡工程的供水功能的地位高于发电。

  重估三峡“抗旱”功能

  62岁的丁兴好以船为家,在洪湖生活了五十多年。历史上有两次大旱让他记忆深刻,但从没像今年这样严重,湖底从未没露出水面。

  “干旱和三峡无关,主要是没下雨。三峡工程对我们是有好处的,要不然经常有洪灾。”丁兴好对防洪这一功能的强调竟然和当年三峡工程论证的基调十分吻合。

  长江水资源保护局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论证单位之一。其前局长翁立达回忆说,当初论证时的一个基调是,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是有利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库区及其周边。但这并不表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没有负面影响。论证时,也考虑到了诸如清水下泄,河槽下切,对下游湖泊、鱼类的影响等不利因素,但相对于其“防洪”这一有利因素而言,这些负面影响占极少的比率。千百年来,长江中下游饱受水患,“防洪”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功能,高于发电,勿论抗旱了。

  “现在很多人总是强调三峡发电,但是如果没有防洪这一功能,三峡工程是弊大于利的。”翁立达说,“如果发电,是有很多替代方式的,不一定选择在长江干流建工程。”

  一个颇具意味的细节是,当年三峡论证时,中国科学院和长江水资源保护局曾各自对三峡工程作出详细论证,却得出不同的结论:中国科学院认为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将产生广泛而复杂、深刻和长远的影响,所以“弊大于利的结论是明确的,无疑的”。长江水资源保护局的结论是“利大于弊”。尽管有不同的利弊论证,最后在全国人大通过了。

  翁立达认为,防洪是三峡工程利弊比较的一个重要砝码,有了它,才会利大于弊。

  然而,对防洪这一有利因素的过分强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三峡工程给长江中下游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关注。即使国务院刚刚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也大多围绕库区,全文共分9节,仅有一节涉及三峡工程运行对长江中下游影响的处理。

  如今,正在发酵的长江中下游旱灾让当初参与论证的专家也始料不及,也将改变人们对三峡工程给长江中下游带来负面影响的认知。这次大旱于长江汛期前发生,“以前只把防洪当问题,从未把汛前当问题,没有考虑过汛前干旱问题。”翁立达说。

  今年的干旱范围广泛,灾情严重,遍及苏皖赣鄂湘5省。截至5月27 日,5 省因旱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9.4亿元。自5月7日启动抗旱调度以来,三峡水库连续多次提高日均下泄流量,从最初的约每秒7000立方米逐步提高到了5月26日的约1.1 万立方米。但5月26日三峡官员称,三峡最多只可给下游补水15 天。

  近年,在一向水量丰沛的长江流域还发生了2006年夏季川渝大旱、2010年3月西南干旱等。有研究认为,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未来长江流域的干旱天气更加频繁。

  因此,翁立达认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供水价值,应和防洪一起,地位在发电之前。

  干旱只是“催化剂”?

  三峡与大旱的关联争论日趋白热化。

  著名的水利专家聂芳蓉已经退休了。他曾任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洞庭湖经济和社会研究会首席专家等职,公开反对过三峡工程建设。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他认为,今年长江中下游的干旱与降雨量少直接相关。但同时表示,三峡工程加剧了旱情,因为工程改变了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系统。

  他的理由是,三峡水库于9月、10月蓄水,此时,三峡下泄流量每秒只有几千立方米。此外,三峡水库多年蓄水,泥沙在上游淤积,清水下泄后,导致中下游河槽下切,水位下降。这加速了长江中下游湖泊里的水流入长江,导致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提前2个月到来。

  聂芳蓉认为,这就是近年以来,湘江、洞庭湖等长江中下游支流冬季大旱的主要原因。

  从2005年开始,鄱阳湖也因此持续出现低枯水位,由此引发湿地减少、自净能力减弱等生态问题,江西省因此希望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化解这一困境,但由于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而未获批。

  2008年、2009年,中国工程院受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托,实施“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本次评估已承认聂芳蓉提到的问题,然而,报告并未考虑到在干旱年份,这也会加剧旱情。

  实际上,在三峡蓄水期间,只有每秒流量达到8300立方米到1 万立方米时才能保证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态、航运、供水等需要。反之,则不能保证长江中下游正常航运,同时,湿地干枯,生态遭到破坏。

  2008年,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向下游排放量仅为每秒5000 立方米,导致洞庭湖与长江相连的松滋口断流,湖南、江西各省反应强烈,他们要求将蓄水期提前到9月份,蓄水期间下泄流量不少于每秒1万立方米。

  但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透露,此后,每年蓄水期的下泄流量是:上旬8000 立方米,中旬7000立方米,下旬6500立方米,“确实给下游带来一定困难”。

  聂芳蓉认为,三峡工程破坏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生态系统,必然加剧今年的旱情。因此,他认为理想的方案是将三峡水库的蓄水期再提前到8月就蓄满175m。

  这无疑增加了防洪压力,如果其后上游来洪峰,压力可想而知。聂芳蓉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对长江中下游原规划的蓄洪区的安全建设,在遇到上述问题时,则可启用蓄洪区。但遗憾的是,在三峡建设后,国家放缓甚至暂停了长江中下游蓄洪区的安全建设,“国家对三峡水库的防洪能力估计过高了”。

  郑守仁透露,有关方面正在建议中央加大长江中下游蓄洪区的安全建设,“遇到特大洪水时,防洪的把握才大些”。

  但将蓄水期提前至汛期,库区及上游泥沙淤积问题将更为突出。三峡工程正因这些交织难解的矛盾,至今成为争论不下的话题。

  中下游气候研究力量不足

  在很多关心三峡的民间人士看来,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的影响不仅在水面、陆地,更在天上,即三峡工程改变了库区周边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气候。

  他们的理论相似,即三峡大坝阻挡了气流的正常流动,或者三峡水库形成了低压,影响了正常的大气环流,继而改变了气候,因此近年在我国境内频繁出现极端天气,如2006年夏季川渝大旱、2008 年冬季南方雪灾、2010 年3 月西南干旱等,都怀疑与三峡工程有关。

  在这些质疑声中,中国气象局以及相关的专家们均辟谣称,是全球性气候变化引起了极端天气,灾害均与三峡无关。

  至于正在发生的大旱,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主任刘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现在的手段和观测数据还没有依据显示三峡工程引发了长江中下游的旱情。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曾根据2003年到2006年的检测数据,比较1961年以来的数据后,未发现三峡水库蓄水后周边地区降水量的明显变化。他们的数据来源于“三峡库区局地气候监测系统”,该系统依托气象部门在三峡库区建有五十多个检测站,自1996 年至今持续监测。

  2008年、2009年,中国工程院所做的“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较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增加了2007年的数据。这份评估报告显示,三峡库区各地,“2004年到2007年,蓄水后,各监测站年降水均比常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奉节站蓄水后年降水量减少最为明显”。

  在库区及库周各地,评估报告认为,“沿江地带降水量除个别站点外,普遍较1971年至2000 年的气候平均值减少2%至9%,长江以南的山地降水量比偏少为主,长江以北山地降水量除重庆、梁平、垫江等地外比蓄水前略有增加。另外,利用数值试验模拟的结果显示,三峡水库附近,由于水体增加,库区中上游降水增加,但在大坝附近及周边山地降水略有减少,但影响幅度并不明显”。

  评估报告最终认为,“库区降水减少与整个西南地区的整体降水偏少的特征是一致的”,“更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对三峡库区降水的影响显然要比由于库区水位上升而产生的局地气候效应更为显著”。也就是说,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更大。

  然而,以上研究只针对三峡库区及其周边,未将长江中下游纳入评估范围。不独气候,“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中心”共分为移民、水质、污染源等十几个子系统,子系统下建立了很多基层监测站,这些基层站均分布在库区周边,长江中下游生态与环境研究十分匮乏。

  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透露,中科院和长江中下游各省份在长江中下游虽各有监测站点,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而且尚未建立基础数据共享机制”。因此,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气候的影响至今缺乏分析数据。

  这一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在国务院刚刚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中,把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综合监测系统建设与完善等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针对不止的争论,翁立达认为,目前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把任何自然灾害都归罪于三峡,另一种则不承认任何自然灾害和三峡有关。“这都是偏激的,客观分析,这么大的工程肯定会带来影响,但影响的程度、范围要具体分析,现在说湖北大旱和三峡有关,早了点。如果要说有关系,要靠多年的监测数据说话,而现有数据时间太短了,从2003 年蓄水到现在才8年”。

争论不休,干旱不止。有的渔民已投奔亲友,有的外出打工。5月27日,老渔民丁兴好正在给一艘小船加盖船篷,他计划于最近两天带上渔网,和老伴一起,弃大船,经纤细的河道,到洪湖的最深处去,在那里至少有水喝,还可捕鱼为食。

13、地理变化为三峡库区带来系列生态环境影响

来源:南方周末2011年06月02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6-02/120722575852.shtml

  自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至今,三峡库区因地理、水文、河道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影响,争议不断。

  2004年,三峡库区支流库湾累计发生“水华”(指淡水水体藻类大量繁殖)6起,在某些河段还出现了江水回流,污染物滞留在水库里,“水华”持续严重,在2007年,湖北、重庆政府负责人均表示,三峡工程蓄水后,支流水质恶化,部分出现“水华”现象,且发生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部分支流居民饮水源堪忧。

  鱼类资源的自然增殖受到严重影响,长江里的四大家鱼要要草鱼、青鱼、鳙鱼、白鲢8个产卵场已被淹没,2007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四大家鱼锐减97%。

  2007年4月,中科院长江水利委发布《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显示,长江水质呈整体恶化趋势,防洪减灾形势严峻,报告指出,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地区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塌岸和局部滑移会危及部分居民点的安全,报告统计,库区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19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

  同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研究三峡工程时即提出,首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所谓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长江干支流的水污染、珍稀动植物的保护等,其中,地质灾害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自2003年6月135米蓄水以来,巴东县库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198处地质灾害点有滑动迹象或明显变形的42处,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黄学斌曾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指出,时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库区民众生命安全,滑坡入江后会造成涌浪灾害,浪涌最高可达数十米,波及数十公里范围。

  2010年7月,受三峡水库继续加大泄量和区间来水共同影响,安徽省长江干流持续高水位,崩塌、滑坡、管涌各类险情不断增加,洪水已造成安徽省水毁水利工程1.29万处。

14、国家防总官员:“没有三峡,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

来源:京华时报2011-06-02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6/02/content_666412.htm

    本报讯(记者文静)就“三峡工程是否导致了长江旱情”问题,昨天,国家防总督查专员刘学峰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三峡的话,长江中下游的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他介绍,自5月份以来,三峡工程每天为下游地区补充两个多亿立方米的水量。

    随着长江中下游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旱情,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者对三峡工程的讨论也激烈起来,很多人认为三峡工程阻断了暖湿气流下泄通道、蓄水导致下游湖泊水面缩小、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新民晚报》昨天报道,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室副巡视员王井泉表示,三峡工程在设计时确实没有充分考虑大坝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三峡工程对洞庭湖、鄱阳湖蓄水也有影响;同时称长江中下游今年的大旱并非三峡工程之过。文中提到,目前带来的生态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下游水生动物的影响,二是水生植物受到影响,下游湖泊水位太低,会产生富营养化现象。王井泉说,由于当初对生态方面考虑欠缺,也没有在蓄水前或设计时,对重点区域做生态方面的监测,所以现在拿不出相关的监测数据。

    对此,刘学峰介绍,长江中下游的旱情跟三峡没有关系。他说,今年年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降水都是偏少的,三峡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

    刘学峰介绍,从去年开始,三峡一直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补水,“没有三峡,旱情肯定比现在严重”。自5月份国家防总决定加大三峡库区下泄量抬升干流湖泊水位以来,先后于5月20至24日将下泄量升至10000立方米每秒,并于5月25日至6月10日升至11000—12000立方米每秒。目前每天补充量达到两个多亿立方米,整个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的水位攀升,湘江、赣江水位均比前期有较大幅度回升,有效保障了沿江城市的供水安全。“应该说效果比较好”。

对于三峡对生态影响的问题,刘学峰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已经提出,“对长江中下游重点受影响地区,要采取‘工程整治、生态修复、观测研究和水库优化调度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这里面已说到了对生态的影响。”但刘学峰强调,任何水利工程都是存在利弊的,比如从防洪角度等方面来讲,三峡的利远大于弊。

15、长江大旱致三峡工程受质疑

来源:香港《亚洲周刊》2011-06-02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179086

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旱灾严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及上海等省市受影响,鄱阳湖,洞庭湖水量剧降,部分河道和湖泊干涸,逾千万人受灾。旱灾引发舆论对三峡大坝工程的批评浪潮,北京当局首度公开承认历时十七年才竣工的三峡工程的三大问题,包括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问题。国务院五月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更是有意回避“工程”两字。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在初夏异常的酷热和干旱中,再度成为社会热点。近来三峡水库周边地区灾害频发,当下,长江中下游旱情极为严重,沿岸河道湖泊干涸,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大受影响,逾千万人受灾,这是否与三峡工程有关,成了舆论聚焦。三峡大坝正经历一场唾沫的洗礼,长江流域大旱引发舆论对工程的批评潮,这是在还当年媒体对三峡大坝批评声音不足的历史欠账。这些批评混杂着对三峡大坝的专业性的质疑,以及舆论对执政当局的日常情绪不满。

五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三峡工程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是北京当局首度公开承认历时十七年才竣工的三峡工程的问题所在,敢于面对而不回避。二十三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专家卢耀如认为,问题不能都归罪三峡。不过,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却认为,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

国务院五月二十日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给三峡工程的后期问题的治理任务提出了要求,也给如何透过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解决三峡工程当前种种问题铺平道路。这一规划点明三峡工程所暴露的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和移民等方面问题,目的是为了正视问题,化解三峡工程的种种负面隐患。

有学者指出,解决长江三峡工程的方方面面问题,事关长江流域人口的命运和中国国运的兴衰。“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标题,没有提三峡是“工程”,这不是一时疏忽,而是有意回避,这一“工程”已经暴露的,或潜藏着的问题依然不少。半年前,《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就已经拟定完了,当局却选择避开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的日子,由国务院会议通过,以免引发代表和委员的炮轰。

当下这场再度质疑三峡工程的批评潮,是因长江流域大旱引发的。江苏省南京的“石臼渔歌”是高淳古八景之一,也是新评金陵四十景之一。石臼湖与秦淮河关系密切,是溧水县,高淳县和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三县界湖,面积二百零八平方公里,号称南京地区最大湖泊。

五月下旬,来到距离南京市区仅三四十公里的石臼湖,碧波的湖面不见了,仅湖中心还有一条窄窄的河道,混浊的水上,漂浮大片死鱼,散发恶臭。地处长江下游的南京,当下正遭遇自一九五一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严重旱情。

这一纯净而天然淡水湖泊,盛产鱼虾,水禽,芡实,茨菰,是沿湖村民副业收入之源,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之称,唐代诗人李白畅游石臼湖后,曾写下赞美诗:“湖与元气运,烟波浩难止,龟游莲叶上,鱼戏芦花里,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如今,“逐流水”不再。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从来没见过石臼湖干成这样。

南京周边的固城湖是这一带饮用水源,也是附近十多万亩蟹塘的灌溉水源,同样旱情严峻。距离固城湖五六百米的小饭馆,彭姓老板说,饭店撑不下去了,干旱令蔬菜一天一个价。固北镇程姓蟹农承包了五十多亩蟹塘,塘里的水少了一大半,再这样干旱下去,蟹全会死了。高淳县砖墙镇水碧桥河口临时翻水点,七十台大口径水泵,以每天一百五十万立方米的速度,从安徽水阳江向固城湖内补水,以满足民众用水和水产养殖户的需求。

在无锡??,烈日当空,街头行人脚步匆匆,五月二十日气温达摄氏三十六点四度,创历年五月最高纪录。气温偏高,干燥少雨,成了近半年来无锡天气的主要特征。据无锡市气象台披露,近五个月的降水量不及常年同期的一半。

江苏出现少有的秋冬春三季连旱,二零一一年一月以来,全省降雨严重偏少,特别是江淮之间,苏南地区,降雨量为近六十年来最小值,全省主要江河湖库的水位普遍比常年同期偏低,洪泽湖水位连续下降已近死水位,南京明祖陵管委会主任胡仁生说,明祖陵地宫甬道和拱门都露了出来,三百年来还是第一次。

上一页123下一页

16、中石油爆炸污染松花江 治理5年耗资近80亿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2011年06月02日章轲

http://finance.qq.com/a/20110602/000312.htm

国家环境保护部昨天上午在其官方网站上透露,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5年来,国家累计投入治污资金78.4亿元。

在5月31日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题会议上,环保部有关领导称,在治污资金中,国家累计投入治污资金78.4亿元。但环保部并没有公布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自治区)政府提供的地方配套资金数额。

松花江全长约1900公里,流经吉林、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其干流主要在黑龙江省,全长约939公里,最终汇入中俄界江黑龙江。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中国政府于2006年批复并实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安排治污项目222个,总投资约134亿元。

据环保部介绍,截至目前,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已完成99.6%,在建0.4%,完成投资104.7%,新建7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95万吨/日,项目及投资完成率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均处于前列。

不过,环保部有关领导表示,“松花江流域环境安全隐患仍然较多”。

17、甘肃甘南天然草原退化严重或成新沙尘源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年06月02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02/3084187.shtml

  中新社兰州6月1日电 (冯志军 郝乔丽)记者1日从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获悉,近年来,由于甘南牧区普遍存在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当地约90%的草地出现退化,30年来已有4.03万公顷的草地因严重退化、沙化和盐渍化而成为裸地。

  该局近期完成的《甘肃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草原退化不仅导致牧草生产能力下降,盖度、密度和高度大幅减少或降低,并使不可食草与毒害草也大大增加,当地草原呈现秃斑化或变成“黑土滩”。同时,天然草原退化还诱发了连年的鼠虫灾害。

  根据甘肃省气象局此前发布资料显示,目前,甘南50%的天然草原退化,其中沙化草场80万亩,且沙化面积以平均每年4500亩的速度递增,36处大型沙化点形成了220公里的流动沙丘带,并以每年3.9%的速度扩展。

  同时,分布在甘南草原99万亩的沼泽湿地已不到30万亩。1985年存在的4077个湖泊如今只剩1800个,而在黄河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成了季节性河流。黄河玛曲段年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每年1.2亿立方米,补给量减少了15%。

  “近40年来,该地已出现沙尘暴150余次。”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表示,按照近20年的退化速度,用不了l0年时间,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其强度和危害程度可能不亚于其它沙尘源。“这不仅是因为气候变暖所致,人类活动影响也是导致其继续恶化的主因之一。”

甘南位于长江、黄河上游源区,而处于该地的玛曲草原拥有1300万亩的优质草场,是黄河径流的主要汇集区,为黄河提供了45%的水量,素有黄河“蓄水池”的美称。但是近年来,玛曲地区干涸湿地、裸地、居民地、沙化土地大幅增加,而水体、湿地与植被呈明显减少趋势。(完)

182011年内蒙古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万亩

来源: 新华网2011-06-02

http://news.163.com/11/0602/16/75ID3URC0001124J.html

记者昨日从自治区水利厅了解到,2011年内蒙古要完成65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十二五时期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50万亩。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建设项目、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农业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治理等9项重点工程。全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60万亩,其中建设基本农田66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草1785万亩。经过治理的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生态环境逐步好转。

十二五时期,水土保持工作要进一步提高预防监督能力,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要达到8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50万亩。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治理小流域达到1500条;实施坡耕地改造37.5万亩,建成大中型淤地坝610座;新增措施年减少土壤流失量1亿吨。同时,着力抓好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改造、淤地坝、京津风沙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湿地的保护,实施呼伦湖、乌梁素海等湖泊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今年要努力完成自治区政府下达的650万亩的治理任务。(郝佳丽  李建国 生效有)

19、云南法院详解首例环境诉讼:判决方式有所创新

来源:法制日报2011年06月02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2011-06-02/084822574550.shtml

  在披露首例环保公益诉讼案的详细内情之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向《法制日报》记者讲述了此起案例的指导意义。

  环境公益诉讼最大金额民事赔偿

  “本例环境公益诉讼在判决方式上是有所创新的。”田成有说,较之之前省内外的环境公益诉讼,在这次诉讼中,采用了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二审判决被告三农农牧有限公司、昆明羊甫联合牧业有限公司向“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支付人民币4304520元的判决。这是目前为止国内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最大金额的民事赔偿,其社会影响大,对环境污染危害行为的企业与个人行为起到一定的司法震慑力和教育、引导作用。

  田成有特别指出,二审判决确定将赔偿金支付给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该资金也是全国第一例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专项资金。他认为,判决赔偿金支付给该专项资金将有利于本案环境污染的专项治理,也有利于未来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

  环保行政机关当原告是亮点

  田成有告诉记者,从全国审结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来看,司法实践不断在突破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建设及环境保护案件审理工作座谈会纪要》将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限定为人民检察院和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登记的、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两类。经过两年的司法实践和理论探索,结合现在环保法庭案件数量少、公民环境公益诉讼意识不高的现实情况,探索地尝试拓宽公益诉讼原告范围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认为人民检察院、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都可以作为公益诉讼原告”。

  “本案中,环保行政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人民检察院作为支持起诉人支持本案诉讼,也是本案的亮点之一。”田成有说。

  环境公益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是目前司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田成有向记者介绍说,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是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由被告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即通常所说的举证责任倒置。侵权责任法中对环境污染侵权诉讼规定举证责任倒置,是考虑原告举证能力有限而规定的,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原告因为所诉利益涉及公共利益,举证能力相对更低,更应当进行充分法律保障,故而同样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是无异议的。

田成有说,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被告的加害行为、损害后果以及两者的因果关系往往涉及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原被告双方可能都不具备相应的举证能力,因此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鉴定机构的存在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体系中,并无专门的环境损害鉴定机构,这导致环境公益诉讼中当事人举证、法院采证中存在一定的困惑和困难。本案中,关键性证据就是昆明市环科院出具的评估报告。

20、浙江再现濒危“蝶中皇后”金斑喙凤蝶()

来源:温州网2011年06月02日

http://green.sina.com.cn/news/roll/p/2011-06-02/101622575246.shtml

昨天上午,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中发现金斑喙凤蝶。林建波 摄

  核心提示:泰顺乌岩岭工作人员发现被誉为国蝶的金斑喙凤蝶。这是时隔4年后浙江再次发现金斑喙凤蝶。

  温州网讯 昨天上午,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中发现被誉为“国蝶”的金斑喙凤蝶。这是时隔4年后浙江省再次发现金斑喙凤蝶。

  金斑喙凤蝶是在乌岩岭境内的巡护步道边上被发现的,发现时该蝶翅膀已破损,而且肚子已被蚂蚁或其他昆虫掏空,总体上已不是很完整。专家称,发现的虽然是一只雄性金斑喙凤蝶残体,但足以说明该区域内具有金斑喙凤蝶种群分布,而不是单一的个体。

  金斑喙凤蝶,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凤蝶科、喙凤蝶属,是中国特有昆虫,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世界八大国蝶之首美誉,过去仅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和江西等地。金斑喙凤蝶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开有110毫米以上,是一种大型凤蝶。它生活习性古怪,对环境要求极高,可谓蝴蝶中最神秘的蝴蝶。它姿态优美,犹如华丽高贵、光彩照人的“贵妇人”,因此有“蝶中皇后”、“梦幻中的蝴蝶”和“世界动物活化石”的美誉。作为世界上最名贵的蝴蝶,被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定为R级(最稀有的一级)、《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一级保护物种、我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1980年之前,国内没有一枚金斑喙凤蝶标本可供科学研究和鉴赏。

  2007年5月,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科研活动中首次发现金斑喙凤蝶,此后再也没有发现新的个体。此次属浙江省第二次发现,不仅说明乌岩岭保护区内具有金斑喙凤蝶种群分布,也充分体现了乌岩岭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记者 翁卿仑)

21、苏杨:别让环境污染损害我们的健康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06月02日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6/02/6774035_0.shtml

最近,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环境污染危害健康的事件,引起社会关注。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机制调研与评价”课题组负责人苏杨。

2007年,环境保护部等18个国家部委共同颁布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009年1月,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开展了“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机制调研与评价”研究。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目前环境与健康管理现状作出了全面的分析。

卫生和环保部门要建立协作机制

中国青年报:在“环境与健康工作”中,卫生和环保部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谁更是主导呢?

苏杨:由于我国的“环境与健康工作”发端于环境卫生,卫生系统从县、乡到村都有网络,乡镇卫生院也有较强的能力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乡镇政府的爱国卫生工作也是经常性的,且这个网络对公共卫生有工作传统和人力储备;但环保系统在县以下就基本没有人力物力投入了。因此,在地方政府层面,卫生系统仍然起着主导作用。

不过,卫生系统的这种主导作用并不等同于统筹协调作用——由于缺乏协作机制,相关部门的工作很难进行统筹协调。

中国青年报:环境与健康工作在卫生领域不受重视吗?

苏杨:在卫生系统里,环境卫生工作即使在相对不受重视的公共卫生工作中,也是排不上号的。无论是经费投入还是工作绩效考核,都体现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卫生部门主抓的是体现民生的重点问题,如“看病难、看病贵”等,和环境与健康工作基本没有交集。

中国青年报:那么,您认为环境与健康工作由哪个部门统筹更好?

苏杨:有关体制机制的建设重点,应更多地放在协调机制建设上。根据我国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一般情况和环境与健康管理的特点,环保部门牵头能更好地实现统筹、高效:这是因为,环保部门拥有对污染源的约束手段,能及时从源头上清除危害健康的污染因素,而卫生部门通过公共卫生调查或临床症状来发现污染问题,通常是“事后”的。环境污染造成疾病通常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且往往是在职业病后,所以环境卫生的地位长期排在职业卫生后面,未引起重视。

地方执行乏力

中国青年报:地方政府是否已建立了环境与健康管理机制?

苏杨:由于环境与健康工作在中央政府层面都尚未真正统筹,在行政资源支配力度小得多的地方政府层面,就更加困难了。不过,在县级政府层面,由于权限小、事务具体且日常工作成本不高,加之县域范围内往往是“熟人社会”,协调工作几乎是靠各局和分管县领导的主观意识和人际关系。通常只要县领导重视,就易于达成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的局面。但是,这种“人治”的协调往往要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才能体现出来,在平时的工作中很难实现。

中国青年报:我国现在有环境与健康应急处理体制吗?

苏杨:我们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事先缺乏预警,事后处理忙乱”,不但没有一套标准的应急处理处置技术规程,而且,各部门缺乏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制度性差、随意性大,不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

中国青年报:目前我国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涉及环境与健康工作吗?

苏杨:严格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都没有建立环境与健康工作的绩效考核机制。有些地方虽然将环保列入政绩考核,但往往只考察面上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常规污染物减排的完成情况。因此,地方政府领导和地方环保局的领导都不会将环境与健康工作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

中国青年报:目前,我国政府在环境健康方面有专项资金投入吗?

苏杨:中央政府层面建立了专项资金渠道,实施了“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等项目,通过环保部安排了环境与健康调查专项资金,在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中,向存在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地方倾斜,等等。在地方政府层面,目前没有环境与健康工作专项资金渠道。

环境健康立法应加速

中国青年报:据你们调查,目前我国哪些地区的环境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苏杨:调查中发现,农村环境污染——尤其是农村聚居点的环境污染,更易导致健康损害。在二元制社会结构下,城市不仅在经济增长上优先,在社会发展(包括环境改善)上也优先,农村污染治理投资相对不足。

中国青年报:我国的环境健康立法状况如何?

苏杨:环境与健康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时间长,而且,污染与健康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复杂,如果没有全面、明晰的法律法规,很难做到在工作中依法行政和对污染导致健康损害依法处理。目前,我国环境与健康领域不仅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现行的环保、卫生及相关部门的规章中,也对环境与健康工作的需要考虑得不够,这是法律法规层面的重大漏洞。

由于现行法律中没有直接规定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纠纷的条款,环保部门和人民法院在处理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纠纷时,无具体规则可循。再加上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因果关系技术鉴定难度大,举证困难,诉讼成本高等因素,大大削弱了法律在维护公众健康权益方面的可操作性。

中国青年报:我国于2002年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这部法律的执行情况怎样?

苏杨:我们调查发现,许多地方的环境影响评价成了走过场。比如2009年发生的湖南省浏阳镉污染事件,长沙湘和化工厂的环评报告中没有提出含镉危险固废与废水的处理、处置要求,也没有原料、固废、“三防”措施,无污水处理设施,即使这样,仍然通过了环评验收。不仅如此,当地工商部门在环保部门环评审批范围以外,还擅自违规批准该企业兼营铟、镉、铅渣的销售,致使该企业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将镉通过固废、废水等途径排入环境。

此外,一些地方在规划时,缺乏环保方面的科学论证,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不能得到保证。不过,比环评制度执行不力影响更大的,是地方领导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

中国青年报:要改变现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苏杨:目前,我国已颁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开展了“全国重点地区环境与健康专项调查”,这两项具体工作任务与《行动计划》相比,有明确的资金支持和考核目标,可以将这些工作作为从中央到地方统筹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抓手,以项目带动工作,推进制度建设。如通过《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把任务落实,以调查带动管理,使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完成“硬”任务的过程中,参与到环境与健康工作中来,并借此改善管理能力。

健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信息公开很重要。应在适当范围内逐步公开政府掌握的环境与健康信息,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与健康意识,引导公众监督,在发现可疑的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问题时,可以及时反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管理者及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地普及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的应急知识、应对措施和防护办法等,还可引导媒体报道、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环境与健康观念。

22、我们亟需一个灾害数据库

来源:中外对话2011年6月1日 罗宾•麦凯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4326-Wanted-a-databank-of-disasters

气候灾害专家比尔·麦奎尔在接受罗宾·麦凯采访时说,假如有一个自然灾害信息资源中心 可供求助,那么各国政府就能够更好地做出预警,拯救更多的生命。

 “有效的预警系统需要获取正确可靠的相关灾难信息,这也是信息交流中心的意义所在。”

过去几年中,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已经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造成了数十亿的财产损失。即使如今的技术与工艺日益精良,人类在地震、飓风、火山喷发等灾难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而地质学家与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危机还将与日俱增。地球人口的膨胀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地质与气象脆弱地带。因此,死亡人数也注定会增多。

此外,随着汽车、工厂和电站排出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人们对气候的影响正在持续发出警报,而这种影响也会使得灾害愈发严重。在高纬度地区,融化的冰川和冰原将改变构造板块与火山所受到的压力,从而潜在地增加了地震与火山爆发的几率,而升高的海平面将使更多地区更易遭受飓风和风暴的袭击。

这个星球亟需救援。伦敦大学学院的地球物理和气候灾害教授比尔·麦奎尔坚信他有一个救援方案。我们亟需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交流中心,在这里,重大的自然灾害的详细信息都将得到保存、评估与更新。他说,各国政府与其它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访问该信息库,以获取那些威胁灾害的具体信息,如风暴、地震、火山爆发或者海啸等威胁人们生存的灾难。

罗宾·麦凯(以下简称麦凯):近来灾害频发,如海地、智利、新西兰和日本都发生了地震。请问您提议的全球信息交流中心会有助于减少死亡人数吗?

比尔·麦奎尔(以下简称麦奎尔):这倒不是万能的。比如今年3月11日引发海啸的日本大地震,虽然由地质断层引发,但人们起初并不认为这能释放出如此具有毁灭性的能量。2月份发生在克莱斯特彻奇(基督城)的大地震,夺去了180个人的性命,而引发这场地震的断层连地质学家们都从未发现。

然而,也有许多其他的案例,地质学家们提出的安全预警无法传达到政府及灾难应急部门的层面,或者他们的意见被置之不理。就像2010年1月发生的海地大地震。其导致超过25万人死亡,并造成超过14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而在去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科学论文就特别指出该地区极有可能要遭受一场严重的地震。同样的,另一篇科学论文也预警了发生在2010年2月的智利大地震,这场灾难造成500多人死亡。

就个人而言,数年前我曾警告过(英国)国防部,冰岛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就会给航空业带来危险。当2010年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所带来的混乱、以及我们的航空运输几近瘫痪,这就告诉我们预警对于政府防范工作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

麦凯:您能指出不久的将来哪些地方可能会面临灾害的威胁吗?

麦奎尔:是的。有好几个地方。2004年节礼日(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印尼大海啸是由地壳断层释放出大量能量而引发的,该断层还有一个地区尚未释放能量。这有可能会在近期发生。而一旦发生,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地震与海啸,苏门答腊岛的巴东城将有可能变成一片汪洋,而这里的人口有80多万。

在地球的另一边,众所周知的,加勒比海地区平均每5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里氏8级以上。而最近60年还没有发生这样的大地震(去年海地地震为7级)。因此该地区的关注度正在日益提高。

麦凯:这些危机的存在说起来是一回事,但是普通人应该怎么办呢?

麦奎尔:这个问题就更难回答了,其关键就在于更好的预警体系。然而要建立这些体系,你就必须知道这些威胁本身相关的知识,这就是信息交流中心的意义所在。这样一个中心的建立已经有些起色,但是进程缓慢。加勒比地区的海啸威胁如今已经得到了足够重视,一个预警系统正在计划筹建中。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系统,未来的一场海底地震将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使那些远离震中的岛屿遭受海啸侵袭。

如果预警体系运转起来,便能够在海啸到来之前,用多种方式将这个消息及时地传达给岸上的酒吧老板以及店里的顾客。

但是有效的预警系统需要获取正确可靠的相关灾难信息,这也是信息交流中心的意义所在。这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而是早就得到了我所在的一个机构的推崇,该机构由(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在2004年海啸之后成立。尽管这关系到联合国的福祉,却迟迟没有任何进展。

麦凯:您是否相信我们会面临越来越多这样的灾难呢?

麦奎尔:是的。世界人口预计将增长20亿(到本世纪中期达到90亿),这就说明太多太多人的生命不可避免地变得脆弱,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沿海大城市中的居民。另外,我们从过去的环境突变周期的研究(如上一次冰河世纪的结束)当中得知,当下的环境变化很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阿拉斯加冰川的消失正在酝酿更多的地震,而山区逐渐升高的气温也将带来更多大规模的山体滑坡。

未来的冰川融化与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扭曲可能会使地震与火山活动升级。简言之,我们将亲历脚下这片坚固的土地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改变,我们要做好准备。

23、紫金血铅案:环评报告“隐形”上百户居民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1年05月30日

http://news.sohu.com/20110530/n308886641.shtml

  从立项前的环评报告,到开工后漫长的日常巡查,都没“发现”问题——183户居民毫无防护地居住在禁区内,起居、上学、耕种、养殖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攀 付航 王凯蕾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发生居民血铅超标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截至5月24日,当地卫生部门已经检测出254人血铅超标,其中95人达到铅中毒判定标准,后果严重。初步调查认定,污染源是当地临江工业园三威电池有限公司。

  当地环保部门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证实:三威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型产业;一年至少四次对气、液、固废抽查检测,排放指标合格,厂内职工本身安全未发现突出问题。

  环保部门和接受采访的周边居民均表示“未发现企业偷排”。

  国家“鼓励”、企业“排放合格”,与几百名居民血铅超标,两个自相矛盾的现象,为何能并存?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问题出在“厂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这家涉铅企业周边应当设置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禁止居民居住。但是,从立项前的环评报告,到开工后漫长的日常巡查,都没“发现”问题——183户居民毫无防护地居住在禁区内,起居、上学、耕种、养殖。

  “禁区不禁”,最终导致了悲剧。

  被环评报告“隐形”的居民

  河源市紫金县属于欠发达山区,临江工业园被视为“工业立县”的主战场。

  2005年,三威电池项目申请进入工业园,总投资3000万元。作为重污染涉铅企业,河源市环保局依据国家《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有关规定,要求企业在工厂周围设立范围为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并“做好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

  然而,在现场,本刊记者看到的却是成片新旧不一的村民房屋,甚至还有一所容纳90名幼儿的幼儿园,距离最近的房屋只有几十米。

  紫金县县长黄文彬告诉本刊记者,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县里组织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在2005年三威电池项目立项时,厂址周围500米范围内有房屋140栋,这些房屋,有的是一栋一户,有的一栋几户。“工厂设立后,不仅这些房屋没有搬迁,反而越建越多,不断有人迁入居住。现在实际住户183户。幼儿园也是工厂开工以后建设的。”

  当初项目环评和环保验收是怎样进行的呢?

  三威电池有限公司2005年委托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出具的《河源三威电池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距离工厂500米内需要搬迁的村民为11户,分别是距离工厂围墙约150米处的临江镇居民区6户和背面约50米处的5户。与工厂一路之隔的西南方向,被明确标示为“空地”,没有需要搬迁的住户。129户居民,在环评报告中“被隐形”。

  众多村民对“空地”、“11户”的说法表示强烈不解。37岁的大临村村民邓美霞说,自家老宅已经建了20多年,就在工厂西南方向,距离工厂大门不到200米。2007年盖的新房子,就在工厂门外临古公路旁,距离工厂只有30多米,“我不明白为什么工厂要睁着眼说瞎话。”

  村民毫不讳言自己有“傍工厂”的意思:有意在工厂附近盖房子,或出租给工厂员工居住,或开个小店做工厂员工生意。茫然无知的村民,还为工厂“带旺”荒僻的小村庄、给自己带来了“经济增长点”而庆幸。

  50多岁的村民邓其安全家14口人,13人被查出血铅超标。邓其安说:“2005年我家在正对着工厂大门的公路边盖了三间瓦房,两间作小卖铺,一间住人,房屋和工厂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20多米。我在这里盖房子,企业不可能看不到,但是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们这里是卫生防护距离,不能盖房子,不能住人。”

  他们为何“视而不见”

  从项目立项、开工建设、验收到常规环保监测,至少有五道关卡,只要有任何一道关卡尽职尽责,悲剧都不会发生。

  在河源血铅事件中,周边一百多户居民“被隐形”的源头是环评报告。本刊记者辗转找到负责编写环评报告的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颜幼平。他表示,这个项目由企业委托,项目团队有三四个人,向企业收费20万元,“11户”的数据,是他带着团队实地走访厂址周边得来的。至于为何与实际情况相差如此之大,时间太长记不清了,“每年要做几十个项目,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

  三威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圣忠说,按照当时的招商引资约定,工业园管委会负责征地拆迁。既然环评报告审批通过了,作为企业,只负责按照环评的要求,向管委会报告要有500米的防护距离,至于这范围到底有多少住户,怎样拆迁,企业管不了。

  武圣忠承认,环评报告要求的迁移户数与实际应迁移户数不符,这一事实企业很早就掌握,但企业没有主动积极解决,也没向周边群众通报。

  他说:“2006年到2007年的环评报告专家审查会上,都有人提出了实际户数和环评报告不符的问题,我们也看到企业旁边就有村民还在盖新房子,但这个不是我们厂内的事情,我们解决不了。”

  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黄伟明说:当时确立的搬迁模式为企业出钱、管委会做村民工作。企业向管委会提供了一份“11户”清单,管委会接手时实际还有8户。想办法完成了5户搬迁,还剩3户。“管委会并不知道国家有关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环保部门通知我们搬迁多少,我们就搬迁多少。”

  在环评审批和环保验收环节,负责环评审查与环保验收的环保部门,本有两次法定程序纠正上述问题。

  负责对三威电池有限公司环评报告进行审批的河源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福来说,当时,自己并没有到现场核实,“专家组、县环保局、工业园管委会打来的报告都说这块是空地,我们就依法依规予以审批。”

  具体负责环评审批的河源市环保局污染控制科原科长罗军说,进行环评审批时,他们去厂址周边核查过,但没有具体统计,主要是目测。当时还没有临古公路,也没去大临村查看。

  环评报告的审批,就这样“空对空”、“文对文”通过了。至于那100多栋房屋有没有进入审批人员“目测”的视野,恐怕只有当事人的良心知道。

  负责环保验收的河源市环保局副局长赖志刚说,该局曾两次派专家组前往实地检查。“我们的验收报告认定需要搬迁是8户,那就是8户。我认为,按照常理推论,超出的住户都是我们验收后新增的,属于工业园管委会、紫金县环保局日常监测范围,但我不能证实这一点。”

  就这样,2008年2月,在获得工业园管委会一纸“承诺”保证完成所谓的8户拆迁任务后,河源市环保局同意三威电池通过环保验收并正式投入生产。

  张福来说:“招商引资,领导催得紧,我们(市环保局)是吃河源市政府的饭,吃财政的饭,是他们发工资给我,不能说因为这就不批,那你副局长就没得做了,撤掉你了。”

  按照法律规定,县环保局负责企业日常巡查监管,一年至少4次例行巡查。

  事件发生后,县环保局“坦然”表示:气体、液体、固体排放物,检测都合格。

  但对于“人气”一天比一天高的周边居民房屋,县环保局同样“视而不见”,说是“环保验收是上级部门的事情,他们验收通过了,就说明没问题了。”

  严查“禁区不禁”

  近年来国内血铅事件频发。在此前曝光的浙江德清血铅事件中,浙江环保部门就发现相关企业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尚有80多户居民没有搬迁,最终查出多人血铅超标。

  事实上,涉铅企业屡屡出现“禁区不禁”的问题,凸显企业缺乏社会道德、政府监管失职,也暴露出当前我国环评机制存在漏洞。

  具体说来,一是责任不清,环评专家、企业、审批验收、日常监管,环环互相推诿;二是环评工作不公开、不透明,使得广大群众因情况不明、标准不清而屡屡“被隐形”,从而“被污染”。

  以河源血铅事件为例,河源市环保部门虽然发布了环保审批情况公示,但相关内容却仅仅表述为“将对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做好搬迁安置工作”。

  这个公示在2006年8月发布,但直到2011年事件爆发,当地绝大多数村民仍对500米防护距离标准不清楚、不掌握。当地群众表示,如果对这一情况在过去的5年中能够知晓,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紫金血铅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铅蓄电池企业污染专项整治,广东省环保厅在全省对铅蓄电池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共清理出铅蓄电池企业160多家,对这些企业,凡卫生防护距离不足300米的,一律停产整治。同时,要求严格铅蓄电池生产项目的环保准入,并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24、鄱阳湖大坝当三思而行

来源:合肥晚报2011年06月02日  徐光木

http://views.ce.cn/view/ent/201106/02/t20110602_22456861.shtml

    为抵消“三峡影响”,江西已然准备在鄱阳湖口建起2800米长的大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让湖水不再流入长江。(5月31日《东方早报》)

    “三峡影响”已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关键词,在这种语境下,我们所该做的是想方设法恢复生态、改善环境来抵消“三峡影响”。可是,抵消“三峡影响”能够成为修建鄱阳湖大坝的理由吗?

    诚如当初修建三峡大坝的美好预期一样,预想中的鄱阳湖大坝的确能够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让鄱阳湖的水位高一些,以灌溉鄱湖流域的农田以及作饮水之用,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几近沦为草原。但是,很容易发现,这种通过建坝来蓄水的做法和三峡如出一辙,其后果不仅可能对抵消“三峡影响”无益,而且新“三峡影响”又将产生。

    其实,从全国范围来看,鄱阳湖通过修大坝方式来抵消“三峡影响”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地方在于,鄱阳湖可以修大坝蓄水,洞庭湖、洪湖乃至汉江等等也可以修大坝把水关起来,防止自己的水汇入长江。生态领域的“破窗效应”由此暴发。到那个时候,如果三峡还想继续蓄水发电,而不是甘愿沦为巨大摆饰的话,曾经浩浩荡荡、壮阔似海的长江极有可能因为三峡蓄水而成为另一条黄河。诚如有关专家所说,“随着长江流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壮阔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出现一个“三峡影响”已经够可怕了,一些地方如果本着地方利益宗旨,力图维护小范围内的“生态平衡”,那么,必将导致更大范围的生态失衡。必须指出的是,气候变迁远非我们现有的数学公式所能及,即气候变迁目前还难以预测,如果新的“三峡影响”以不断叠加方式接踵而至,也许就不只是当前的巨大旱灾,而是更广范围、更长时间的天灾人祸。所以,一切通过改变生态来抵消“三峡影响”的举措,都应当三思而后行。 (责任编辑:李志强)

25、西部火电发展要顾及环境保护与公众健康

来源:南方周末2011年06月02日 □ 李雁  

http://news.sina.com.cn/green/2011-06-02/170922577410.shtml

  中国在这个宏大的能源布局调整过程中,应尽量正视能源产业的环境社会影响,尽可能地做到清洁、高效,以及追求持续发展的长久福祉。

  最近两周,“干旱”和“电荒”一直是新闻焦点,水枯、电荒两渴并举,持续地烧灼着正在全力冲刺GDP新高的南方各省。

  就在一片喊渴之声中,一则与此相关的新闻却并未引起同等关注。5月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院新疆将加快“疆电外送”项目进程,将启动10个新火电站的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成后装机容量将达到657万千瓦。同时该报道披露,2009年以来经国家批准,新疆在建的火电项目已达35个,装机容量达1800万千瓦,接近三峡水电1820万千瓦的装机数字。此外,国家能源局要求新疆方面尽快开工建设、并敦促电网全力配合的新闻也屡见报端。

  1800万千瓦这个数字恐怕并不是新疆火电的全盘家底。如果关注范围再放宽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中国能源布局的战车正从东部用能大省向西北、西南开进,内蒙中东部、宁夏、甘肃、新疆以及贵州等产煤重镇都成为这场火电大迁徙的前线。

  中电联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在今年4月的一个论坛上透露,未来五年在西部各煤电基地开建火电项目将达到1.94 亿千瓦,超过现役7.07 亿千瓦火电机组的四分之一。算上国家方略保障的刺激,和地方、企业”大干快上发展经济”的冲动,看起来整个西部地区就要掀起一轮前所未有的火电建设高潮。从电力供需来看,此次出现电荒有其特殊性,比如高耗能产业的

  集中释放,也有过去电荒的共性,比如价格机制不到位,煤电矛盾无法调和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电荒似为大规模上马火电建设、电网远距离输电提供了新的理由。

  另一个让各地感到必须得”更快”的因素是即将出台的火电环保标准。这部据环保部官员吹风说很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就正式出台、于明年开始实施的新标准,是继2003年之后的第一次修订,据传其中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排放标准的修订都相当严格,甚至还首次加上了重金属汞的排放限值。对于人口稠密、环境容量超负荷的东部地区与传统印象中地广人稀的西部,该标准可能会采取同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不难想象,西部地区尚在规划和审批中的项目,很可能将会抓住这个时间差,扎堆尽快批准动工。按征求意见稿预计,新建机组明年排放量即要达标,而重点地区所有火电投运机组达标时间为2014年。

这样一来,开发商便可一定程度降低减排成本,地方也会加速获利,东部的电渴也能及早得到缓解,这似乎是一个全盘皆赢的局面。其实不然,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会成为唯一的输家。须知燃煤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是当之无愧的公众公共健康的第一号威胁。恰恰是这种追求短期解决方案,一味求快、搁置质疑以成全大局的习惯,最容易使得大型项目得以越过对环境、社会的全面、仔细的评估,降低技术、规范上的标准要求,从而埋下环境和公众健康隐患。这些快马加鞭的能源工程一旦建成,如无意外将屹立几十年,不仅会加大未来的运营风险,而且将气候恶化、环境破坏、当地民众利益锁定在同一轨道里。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http://www.nujiang.ngo.cn

绿家园记者沙龙网:http://www.greensos.cn/ljy/html/gyljyzyz/ljyzyzzy01.html

绿家园记者沙龙英文网:http://eng.greensos.cn

绿家园新地址:东城区炮局胡同二条 21号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